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文化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09 05:15:41

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例1

二、当代中国文化工业的发展及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割裂的世界逐渐整合成了一个整体。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使文化工业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我国建国后一直将文化视为意识形态领域,通过严格的控制,使之发挥为人民服务的公共事业的作用。和传播党的政策方针的政治功能。自改革开放之后,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纷纷冲破枷锁,谋求全新的发展。经济政策的放宽,私营业主的出现,促进了文化工业的兴起。在国外思潮和经济形式的冲击下,文化工业的一整套模式被移植到了国内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来。人的需求不外乎物质与精神,文化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所以,面对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文化的大众化理应成为主流。实现文化大众化最好的形式其实就是文化工业,借助工业的大批量规模生产和高科技的实现,文化工业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了区分阿多诺贬义批判的文化工业,我们用文化产业来代替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的兴起从最开始满足了被压抑了许久的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性质,反而使其最大程度地向阿多诺的文化工业靠拢。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广告,所有生活中赖以获得文化需求的媒介都充斥着商业符号、标准化模式等。很大程度上,如今的文化产业又回到了阿多诺那个时代的文化工业上去。更加可怕的是,大多文化产业产品已经不是满足人的文化需要了。失去了其本身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仅仅是满足人的欲望。比如,现在很多的电影在结尾都留有悬念,吸引观众等待续集的出现。其实无论电影的首部还是续集,大多数都是好莱坞文化工业模式下的产物,仅仅是为了勾起观众想知道故事如何发生和对未知好奇的欲望,从而成功地赚取票房,促进周边产业的销售。很多大制作的电影,用一个简单脆弱的虚构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却辅以大量的高科技感官效果,多数人花钱去看的仅仅是效果而已。同时,大量的无意义、被商品符号占据的电视剧充斥在大众的荧幕上,模式套路高度统一,看这种电视剧味同嚼蜡。但大多观众乐此不疲,有的看明星,有的看剧情,有的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同样,各种歌唱类节目、选秀节目、明星真人秀节目等等,都充斥着低俗、商业和标准化。虽然不能否认依靠先进的科技,文化中心已经不再单一,多元的文化中心也已形成,但是无法与主流的大众文化产业相抗衡,同样存有文化工业影响的阴影。现今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工业趋同,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如下几条:一是社会的不协调发展。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时间里程短,成就显著。但从另一面看,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治理、文化发展、公民教育等问题的发展不平衡。一切向钱看、消费为主、经济逻辑为主等观念蔓延在整个社会中。所以,文化产业被经济所绑架,仅仅表现出了工业的性质,却丧失了文化的实质。二是文化审查制度的不完善。改革开放之前,文化领域一直被视为意识形态被国家严格管控。尽管改革开放之后,文化开始大繁荣大发展,文化的多样化,在工业模式下的爆发发展已经超出文化审查制度的预期。对文化种类、形式、内涵等没有做到有效的归类及限制。思想反省、政治批判的文化作品由于审查制度的政治特性,并没有完全放开;但是对于低俗的文化作品并没有制度性、规范性的审查约束,基本通过通知性的禁令进行治理,这就造成了阿多诺文化工业式的文化产品大行其道,在某种意义上促使了文化产业向文化工业转变。三是文化批判思想和批判氛围的缺失。国内缺少文化领域系统的批判理论。目前,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不能机械简单地套用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迫切需要构建符合中国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批判理论。同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中国社会学者的话语权太少,越来越多的人在迎合中国文化发展向文化工业蜕变。简单的行政管理禁令及文件已不足以抵抗文化工业的拓展。

文化论文例2

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对学生具有制约作用,制度文化表明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允许什么,不允许什么。校园文化对校园人的行为有着广泛的约束力和规范作用,这种规范既有硬性的制度约束,但更主要的是一种软约束,这种软约束是通过物质载体和文化活动营造出来的,是弥漫在校园中的文化氛围、传统习俗风尚、校园群体意识和群体舆论等精神文化内容,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就会造成一种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心理压力和动力,继而产生行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试想,有谁想成为“众矢之敌”呢?

(二)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

学校是教育的场所,其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学校的一切建设都是为教育服务的,在物质层面上,教室、宿舍、实验室、文化娱乐场所等,都是为师生服务的,其教育功能显而易见。如很多学校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功能室的设计,体现着艺术的内涵,其幽雅的环境,精美的布置,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又如一些国内知名学校的各种雕塑,名人故居和人文景点,都体现着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都能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的氛围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培养人才,塑造灵魂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1.构建蕴涵激励性的环境设施学校内设置一些场馆,如图书馆、科学楼、实验中心、植物园地等,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激情;校园内设置雕塑、喷泉、凉亭等可以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净化心灵,使学生学习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

2.营造具有人文性的场所一则动人的故事,一句名人名言,一个伟人的经历,往往会悄悄地扣动学生的心灵,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因为人文文化最能拨动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扉。因此,学校必须突出人文性的校园环境,如在校园内开设校史室、荣誉室、英雄廊、名人坊、科学天地等,让学生置身于浓浓的人文文化氛围中。

3.布置体现文化性的宣传橱窗宣传橱窗是学校宣传工作的主阵地和体现校园文化的直观性场所,也是影响教育学生的主要渠道。很多学校的宣传橱窗都以其醒目的位置和精心的设计受到广大师生的特别关注。因此,学校在布置宣传橱窗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地理位置,结合学校的优势,对学校的空间、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确定校园文化的主题,以橱窗这一直观的形式,体现校园文化的特点,展现师生的精神风貌,明示学校办学思路和目标,让师生对学校的发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文化论文例3

二、区域文化资源构建校园精神文化的现状

大学置身一个地方的区域文化中,必然会受到区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区域文化将会影响整个学校师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甚至学校办学特色的各个方面。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高校在构建独特校园文化方面进行了不断创新与发展。如西安科技大学坐落在文化古都西安。雁塔校区毗邻大雁塔、唐曲江文化遗址,新校区坐落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具有深厚秦唐文化底蕴的西安市临潼区,位于新开发的以秦唐文化为主打的国家旅游规划区的重要位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秦唐文化、在社会实践中感知秦唐文化,形成具有深厚底蕴秦唐文化的校园文化;曲阜师范学院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利用区域文化素材,兴建了孔子文化广场,建立了孔子雕塑及儒家经典石刻等,同时,注重发挥儒学研究的优势,将儒学文化的精华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广泛开设《论语》等传统文化公选课,以传统经典滋养学生的心灵,培养出了优良学风,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追求真知、不断超越;湖南科技学院以“西山”文化为主线,注重对“西山”文化的培养,坚持用“西山”文化培育学生独特的思想特征和优良的心理特征,铸就了“西山”校园文化特色;广州大学在2007年发表的《广州大学文化宣言》中写到:我们的大学文化应该是区域的,她拥有岭南文化的传统,传承了广府文化的基因;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改革开放的精神,人文关怀的意识,面向世界的胸襟,豁达包容的气度和求实创新的智慧,发扬光大岭南文化的精髓;上海市金山区的各中小学将本土文化与学校文化相融合,整合金山地区的区域文化资源,开设了民族特色技艺的课程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现稳定性、整体性的制度,继承金山民族文化技艺,形成一套正常发展学校民族特色技艺教育的制度及管理模式。钦州学院坐落在广西钦州市,作为广西沿海地区唯一的公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注重研究的联系,将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进行整合,构建出稳定和谐、容易深入师生的心灵的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同时可以进一步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钦州市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地理中心位置,地处南海之滨,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中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广西连接东南亚的重要枢纽。钦州得名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我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刘永福、冯子材的故乡,是汉唐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钦州坭兴陶之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重视分析钦州学院所处区域文化的特性,挖掘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并依托区域文化特色构建具有个性化的大学文化成为了钦州学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钦州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区域特色的路径

构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钦州学院应该在挖掘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充分利用区域文化的资源,从特色化发展的角度切入,搭建有效地交流平台,结合学校发展的特点找准两者契合的对接点,使校园文化在继承自身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一)区域文化特色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中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表现。钦州学院在培育大学精神文化时,深入研究区域文化,大力挖掘区域文化精髓,凝练具有区域文化特色钦州学院新时期的大学精神“海涵春育,鹏举南天”和学校校训“博观内省,达道知行”,并在倡导过程中的对全校老师和学生加以熏陶,并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逐渐形成为师生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钦州学院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秉承“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本着“塑造形象、发展内涵、打造特色、办出质量”的治校理念出发,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校园的规章制度的执行,严格遵循着校训精神。

(二)区域文化特色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建设中

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钦州学院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区域文化中的历史资源和人文景观建设,通过历史人物如宁长真、刘永福、冯子材历史遗迹打造环境文化的区域文化特色,营造区域文化氛围,使师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区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感受区域文化的精髓。钦州学院的大门设计————海贝•明珠,体现钦州市正在打造的北部湾滨海城市品牌;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像立在校园的中心位置,他是在校生和其他历届毕业生捐赠下铸成的,这不只是一尊铜像,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是钦州学院师魂的体现。

(三)区域文化特色要体现在教学科研中

在教学中,通过开设区域文化课程,将以海洋文化、历史文化为主流的钦州文化引进教材、引入课堂,使师生在详实、系统的掌握历史史实、人物故事的过程中将区域文化的精髓入脑、入心,产生对区域文化的认同感。钦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现保存下来的刘永福、冯子材旧居,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冯抗法保国的历史事迹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中,在教学中渗透区域文化精神;在科研中,应将对钦州市的钦州坭兴陶(在中国四大名陶之中,别具神韵,独领,堪称我国陶瓷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持续不断的研究,使师生在研究区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传承和发扬区域文化。随着“北部湾大讲坛”和“教授博士论坛”开办,学院应校园文化活动引向更高的层次,办成具有学院特色的人文活动品牌,让更多教师在大讲坛中展现他们的特色研究。

文化论文例4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版周期:半年刊

出版地址:中外文化与文论

种:中文

本:32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文化论文例5

二、促进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对策

1、强化政府责任

在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建设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政府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鉴于此强化政府的职责对促进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且重要的。首先,需要强化党委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建立完善的领导和工作机制,突出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决策与管理职责;落实各个部门在建设中的职责,明确分工,真抓实干,促进有关措施的落实。其次,政府方面要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准确定位自己为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理顺政府与社会、与市场、与文化单位之间的关系,促进文化服务建设向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形式的转变。

2、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加强对中共中央、国务院、云南省有关文化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的学习,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思想要点,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真正的提上议事日程中来,编入财政预算中去,将其与经济发展和扶贫计划相挂钩,并将其作为政绩考评的重要依据,有效调动和激发有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使有关政策逐渐向文化建设倾斜,使文化建设获得更多的投资。其次,为促进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财政部门也应给予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足够的经费保证,尤其是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单位。另外鉴于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确保文化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有必要适当调高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同时有关方面也可通过出台相关的激励和优惠政策,鼓励对基层文化服务建设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的投资与捐赠,从而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

3、加强队伍建设

基于当前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人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完善文化工作人员的选拔和竞争激励机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任用、激励和评价制度,尊重文化人才的个性发展与需要,根据个人的工作能力以及岗位贡献、工作年限等合理制定薪酬标准,对于表现杰出有突出贡献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者应予以表彰宣传和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之中。第二,抓好队伍建设问题。加强对文化工作人员的宣传,强化其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搞好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通过制定的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投身到文化建设之中,造就出一批文化企业家。第三,加强对文化队伍的培训。当前文化队伍素质之所以难以得到提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我们只往文化建设中输人,缺少有培训,长期下来不仅留不住人,队伍的质量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我们必须要完善公共文化人才培养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在强调理论与业务相结合的基础上,采取多种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切实提供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云南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上的保障与支持。

文化论文例6

另一方面,进一步分析群众对文化馆认同感降低的原因后得出,文化馆本身服务质量也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如上文述及,当代群众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追求在不断提高,也就决定了群众对服务水平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更多选择的前提下,文化馆没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没有针对自身服务质量和水平做好工作,使得文化馆自身的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在这种背景下,群众自然更愿意选择能够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场所进行文娱活动和学习,更愿意选择一个能够让自己感到更加舒适和欢愉的场所进行这些行为。因此,文化馆自身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也成为影响其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发挥效力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高效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一)进一步发挥文化馆职能。从文化馆自身的职能来说,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和培训,为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素养。第二,组织丰富的文娱活动,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第三,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总的来说,文化馆的职能主要是提供群众的文化素养,并且对能够提高群众文化素养的各种活动进行帮助和扶持,也就是为群众各种文娱活动提供场地上的支持以及技术方面的指导。因此,要高效发挥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发挥其自身的职能。文化馆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自身的职能进行加强,强化各种职能所所带来的效力,而不是削弱自身智能。只有发挥更强的职能,才能够提高群众对其的认可度,才能够达到提高效力的目的。

(二)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同时,文化馆在进一步发挥自身职能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其目的在于扩大自身在群众中的影响力,要让更多群众知道文化馆、了解文化馆、愿意到文化馆中学习和参观。如上文述及,特别是针对于年轻的群众,其甚至不知道文化馆的存在。在这种背景下,即使文化馆的职能如何强化,也无法让群众感受到。因此,文化馆可以积极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如能够吸引年轻群众的科学展览或者能够吸引儿童的活动等等,并且加大宣传,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来说,文化馆所举办的活动,如展览和培训在形式和内容上无法吸引群众,这是导致群众对其认同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文化馆必须在加强自身宣传的基础上,从文化馆举办活动的内容方面入手,必须让群众认为参观文化馆能够获得确切的收获,才能够促使群众愿意来到文化馆,才能够发挥其自身的职能,最终达到提高其在群众文化工作中作用的终极目标。

(三)加强员工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最后,文化馆必须要不断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覆盖范围更广、更具有价值的服务。一方面,文化馆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能够为群众的参观、学习和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够提高群众对其的认同,达到吸引群众的目的。另一方面,随着文化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其对群众的学习和成长也有更好的支持,才能够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发挥更强的职能。

文化论文例7

2以学生前知识为出发点的教学安排

变异教学理论强调,“为了领会事物的本质特征,就必须注意它与其他事物有何差异。要注意到该事物在哪个方面与其他事物不同,在差异的比较过程中,逐渐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教学策略上,变异理论指出,‘分离-变异-对比’的教学操作模式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理解事物的关键。”这种以变异、对比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明确目标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于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结构进行细致考察,然后客观筛选和提取学生前知识中,能够有效构成目标学习内容正反例的知识信息,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关键属性的差异对比,深入理解和掌握目标教学内容的本质内涵。基于教学实践并结合对于这一科学教学理念的反思,笔者对于如何将上述操作模式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总结如下。

2.1分离基督教文化的关键属性

首先,基督教文化知识体系是庞大而繁杂的,有效分离出这一文化知识体系中的关键属性能够“化解知识难度,揭示知识的内在道理,使庞大数量的知识呈现出清晰而严密的内在联系结构,又能使结构复杂的知识体系清晰化,简约化。”基督教文化中的关键属性主要包括神论,人论,救赎论和末世论,而基督教对于人性的观点即是这四个基本教义的基础也是其联系纽带。“作为一种善恶两重的人性思想,基督教的人性论对西方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今天的人类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学习和掌握基督教的人性论是把握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精髓的一把钥匙。由此可见,在基督教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人性论这一关键属性与其它次要属性区别并分离开来,并将其作为基督教文化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2.2对关键属性进行变异

其次,对关键属性进行变异,即在学生已有的文化知识体系中寻求能够区分人性论这一关键属性的相关信息。“在变异理论看来,不经历可替换的事例就不可能掌握任何一样东西。”显然,“人性”是一个具有理解难度的抽象概念,但是对于熟悉儒家思想的中国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也并不陌生。“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一般认同传统的儒家伦理意识模式并加以承继。”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主导价值观。“著名的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曾在《中国思想史论》中阐明‘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民的观念,行为,风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而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如所周知,至少可以归结为四种:性无善恶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妇孺皆知的经典。与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论相反,基督教文化人性本恶观又被称为“原罪”的观点,指的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堕落随着生殖行为传给子孙后代,成为人类各种罪恶的根源,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它与“人之初,性本善”的论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迥然不同又互为变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所熟悉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为引子,循序渐进地引出基督教文化中“人之初,性本恶”的论点,这既能在对立观点的碰撞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迅速开启学生对于“人性”这一概念的记忆与思考,启发学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重新审视自身已有的对“人性”的理解和判断。

2.3运用变异的反例展开对比

最后,将基督教文化人性本恶观与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论,从理论基础和社会意义以及理论局限性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入的比较,以引导学生形成对于不同文化知识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并构建自身更加完善的文化知识系统。具体来说,在提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索和发掘这两种论断产生的不同理论前提和基础。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论的理论前提是人作为特殊动物群体的本质,它是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做出的判断;而基督教人性恶的观点是以人作为上帝创造物的本质为前提,从宗教历史渊源角度得出的结论。这种承认并畏惧“原罪”的观点也促进了西方社会对于法律的推崇、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政府权利的制衡。与此相反,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观反映了对人性和人生积极的态度,它塑造了以‘善养浩然之气’的圣人贤人为代表的理想人格也维护了人的尊严。但是性善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往往只是强调贤人政治和道德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社会法制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两种文化不同人性观进行对比是学生深化“人性”概念的理解、拓宽文化视野、完善文化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运用变异理论的课堂在帮助学生学习上更为有效。”

文化论文例8

笔者认为,谈企业文化首先要谈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认识。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厦门卷烟厂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厦门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厦烟人的经营理念。

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厦门卷烟厂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一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塑企业优秀的品牌。近年来,厦门卷烟厂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更追求过程出精品。1998年导入iso9002—94版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1998年第四车间被评为“全国样板车间”;1999年第一、三车间被评为“福建省样板车间”,设备管理达到国家二级管理标准;2001年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iso9001-2000版,进一步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在行业内首创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的“五书”制度,即:产品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任务书、策划书、鉴定书、批量投产准许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2000年以来,厦门卷烟厂大力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和服务“四大工程”,夯实产品、市场、管理和服务“四大基础”,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厦门卷烟厂正在进行新厂建设,投资8亿元,力创七个一流:管理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力戒两个一流:花费一流,享受一流。要求每个员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形成“现场就是市场,做过程精品,每一道工序质量零缺陷”的认识,从单一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厦门卷烟厂还特别注重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烟草研究机构和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986年率先与美国雷诺士烟草企业(现为日本烟草)开展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十五”期间,厦门卷烟厂制定了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即向烟草行业同等规模中最具竞争潜力、最有活力的企业行列迈进。

总结厦门卷烟厂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厦门卷烟厂是在实践中塑造一种适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必定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厦门卷烟厂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厦烟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厦门卷烟厂决不做一红就死的“螃蟹”。厦门卷烟厂创建于1954年,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其前身华康烟厂(解放前的一个私营企业)算起,历史就更长了。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后,厦门卷烟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特区的两大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厦门卷烟厂的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烟草企业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前15位左右,是烟草行业“36家重点发展企业”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厦门卷烟厂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厦门卷烟厂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厦门卷烟厂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厦门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厦门卷烟厂的国情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0年开始,厦门卷烟厂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新厂搬迁后,聘请了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要求他们设计出既符合国情、厂情,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还符合员工利益的崭新的运行机制。全方位、脱胎换骨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提升厦门卷烟厂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厦门卷烟厂在企业中经常传播6种文化,责权文化、亲和文化、制度文化、乐观进取文化、廉洁自律文化和艰苦奋斗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厦门卷烟厂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厦门卷烟厂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厦门卷烟厂目前正在和一家管理公司合作,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

文化论文例9

笔者认为,谈企业文化首先要谈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认识。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厦门卷烟厂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厦门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厦烟人的经营理念。

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厦门卷烟厂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一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塑企业优秀的品牌。近年来,厦门卷烟厂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更追求过程出精品。1998年导入iso9002—94版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1998年第四车间被评为“全国样板车间”;1999年第一、三车间被评为“福建省样板车间”,设备管理达到国家二级管理标准;2001年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iso9001-2000版,进一步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在行业内首创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的“五书”制度,即:产品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任务书、策划书、鉴定书、批量投产准许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2000年以来,厦门卷烟厂大力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和服务“四大工程”,夯实产品、市场、管理和服务“四大基础”,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厦门卷烟厂正在进行新厂建设,投资8亿元,力创七个一流:管理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力戒两个一流:花费一流,享受一流。要求每个员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形成“现场就是市场,做过程精品,每一道工序质量零缺陷”的认识,从单一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厦门卷烟厂还特别注重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烟草研究机构和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986年率先与美国雷诺士烟草企业(现为日本烟草)开展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十五”期间,厦门卷烟厂制定了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即向烟草行业同等规模中最具竞争潜力、最有活力的企业行列迈进。

总结厦门卷烟厂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厦门卷烟厂是在实践中塑造一种适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必定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厦门卷烟厂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厦烟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厦门卷烟厂决不做一红就死的“螃蟹”。厦门卷烟厂创建于1954年,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其前身华康烟厂(解放前的一个私营企业)算起,历史就更长了。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后,厦门卷烟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特区的两大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厦门卷烟厂的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烟草企业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前15位左右,是烟草行业“36家重点发展企业”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厦门卷烟厂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厦门卷烟厂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厦门卷烟厂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厦门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厦门卷烟厂的国情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0年开始,厦门卷烟厂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新厂搬迁后,聘请了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要求他们设计出既符合国情、厂情,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还符合员工利益的崭新的运行机制。全方位、脱胎换骨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提升厦门卷烟厂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厦门卷烟厂在企业中经常传播6种文化,责权文化、亲和文化、制度文化、乐观进取文化、廉洁自律文化和艰苦奋斗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厦门卷烟厂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厦门卷烟厂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厦门卷烟厂目前正在和一家管理公司合作,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

文化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英国学者C·P·斯诺1959年在剑桥大学作了“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著名演讲,此后“两种文化”问题及其所衍生的理论体系又被称为“斯诺命题”,广被世人所关注,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屡被提及。其实,类似“两种文化”的阐述,在中国学界并不陌生。例如,梁宗岱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比英国人C.P.斯诺更早地提出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分裂的危险1。

虽然生态文化的诞生与发展的直接土壤,是当今愈来愈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从斯诺本人对“两种文化”的具体阐述来看,“两种文化”分裂的历史语境应该是当今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锲入点,而生态文化显然是弥合“两种文化”的必要桥梁。在沟通与融合“两种文化”的可能性问题上,斯诺肯定了“第三文化”的可能性。从现今学者对生态文化蓝图的勾勒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来看,斯诺所谓的“第三文化”有可能就是生态文化的理论原型。

一、“两种文化”——斯诺命题

所谓“两种文化”,用斯诺的话讲,就是“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极是科学家,特别是最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二者之间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有时(特别是在年青人中间)还互相憎恨和厌恶,当然大多数是由于缺乏了解”。斯诺认为,科学家与非科学家是现代人类文化的两大阵容,他们所表征的文化群体截然不同,两者的鸿沟不断增大。

首先,科学文化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化的代名词。现代文化的乐观心态、人类中心主义等特征无不与近来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科学家对大自然认识、理解与改造的巨大成就,已经演变为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膨胀心态。科学家几乎抱有一种凭借自己的科学认识与严谨的科学精神,完全可以认识、理解并彻底改造前人认为无比神秘的大自然,这是一种典型的乐观主义心态,由此形成了人类锐意进取的现代文化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化的主流。

其次,非科学文化,即斯诺所谓的“文学知识分子文化”,远没有科学家那样乐观,甚至认为科学家粗鲁自大。他们的声音柔和而又拘谨,压抑的语调中透露出些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哀怨。这类似于我们今天常说的人文文化。他继承传统,缓慢变迁,不像科学文化那样日新月异。即使遥远的荷马史诗、晦涩的圣人言语,仍然可以在现代“文学知识分子”中间激起悠远的回音。在现代文化之中,这个群体虽然是个客观的存在,其规模却在不断地萎缩,生存空间亦受到了科学文化的严重挤压。

最后,由科学家与文学知识分子两个群体所构成的“两种文化”,已经在人类的文化结构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分裂,影响到了人类及人类社会的进程与自我完善。两者互为指责,或者干脆不相往来。“非科学家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认为科学家抱有一种浅薄的乐观主义,没有意识到人的处境。而科学家则认为,文学知识分子都缺乏远见,特别不关心自己的同胞,深层意义上的反知识,热衷于把艺术和思想局限在存在的瞬间,如此等等。稍有挖苦才能的人都可以大量讲出这种恶言毒语。双方说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但完全是破坏性的。大多数是以危险的曲解为依据的”。显然,斯诺所言这些现象,在当下的文化氛围中,依然严峻。在大学校园,文科与理科学生不相往来,甚至相互抵触。在现实社会中,文学知识分子与科学工作者难以同处一室,收入差异明显,等等。诸如此类的“两种文化”的分裂与不和谐,在当下有增无减。

需要说明的是,斯诺命题本身的“二分法”思维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斯诺本人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二’这个数字是一个危险的数字:正因为这样,辩证法才是一种危险的方法。想把一切事物一分为二的尝试都是应当加以怀疑。我曾考虑过很久,怎样进一步加以改进,但最后还是决定算了。我正在探求稍微超出于这个有力的隐喻,又比一幅总的文化图小得多:为了这一目标,两种文化的说法大概是对的,分析得过于细致反而会损害它的价值。”的确,将文化截然分为“两类”是很容易遭到多方反驳的。毕竟,任何事物在归类的过程中均不可能达到了完全的“类别化”,何况又是十分复杂庞大的文化问题!即使在科学文化内部,纯科学家与应用科学家如工程师,两者知识方面的不理解同样导致了巨大的鸿沟;即使在文学知识分子内部,“隔行如隔山”的事例亦比比皆是。

在现今的学界,“在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峙中,概念的模糊性与宽泛性以及缺乏一定的学术规范,仍是对话的障碍之一”。“所以,我们断言,两种文化的对话,远比人文精神的内部讨论纷繁杂乱得多”3。但是,正如斯诺本人所言,“两种文化”不过是个隐喻。它确实揭示了当今人类社会真实的文化生态,而且容易引起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警觉与自我完善。同时,从数字方面来看,似乎也在引导人们思考第三种文化的可能性。所以,斯诺命题,至今在学界影响深远,为人们所重视。

二、斯诺命题——生态文化的锲入点

斯诺命题为当今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锲入点,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历史语境。斯诺命题并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就像斯蒂芬·科里尼所言,“作为一种文化焦虑,对‘两种文化’分裂的关心大概可以追溯到19世纪,而这种焦虑的现代形式在其早期是不清楚的”。“可以把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时期,视为这一焦虑的起点,人们开始担心知识类型间的裂缝会给个人修养和社会的良好状态都造成损害”。而如今广为热议的生态文化,却是在直面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时应运而生,被认为是解决当今社会非持续发展征兆的必要药方。同时,从学理上看,生态文化是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必要桥梁。如果说斯诺命题是前人对未来发展的文化自觉,那么生态文化显然是迫于环境现状的必然选择。

而且,当今生态的文化选择似乎可以在斯诺命题的历史渊源中找到历史的锲入点。所谓生态文化,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为:“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5显然,生态文化所要解决的是人类的价值观念问题。而斯诺命题的立足点,本质上正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念方面的对立——科学文化倾向“人统治自然的文化”;文学知识分子倾向“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两种文化”针锋相对。科学文化借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力张扬了人对自然的控制能力;文学知识分子则秉持着传统的谦逊与哀婉的情调,常常执着于人类的终极性追问:“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将向何处去?”前者立足于现实的感性生活,后者却执着于虚幻的遥远冥思。无论是人对自然的统治,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种文化”的价值选择显然存在巨大的鸿沟。而生态文化孕育与诞生的历史背景,正是科学文化主导下的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日益紧张。所以,以下似乎就是“‘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叙述方式的不可回避的思维背景,即:1.人类与其生存于其中的环境陷于深刻的危机,人类的生存悖论放纵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人类与环境处于浓郁的悲怆之中。2.人类生存环境的有限性与人类繁衍的无限性可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永恒的宿命,人们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6。可见,“两种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历史与思维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在对待人类行为的把握上,生态文化是调节“两种文化”相互指责的必然选择。科学家崇信人的行为可以改变一切异己的生存状态,所以,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乐观主义。文学知识分子虽然拥有更为久远的文化传统,却在科学文化占主流的现实处境中逐渐被边缘化,对人类祛魅后自我膨胀的行为忐忑不安。而“生态文化实际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宽容、和谐、互利的文化理念”7。

显然,生态文化的宽容、和谐、互利等原则,是对科学家张扬人类行为能力的纠偏,也是对文学知识分子忧虑情绪的安慰。生态文化部分肯定了科学文化关于人类行为的乐观情调,也吸纳了文学知识分子文化对此的合理倡导。

在对待人类文化知识的选择上,科学文化的理性追求日新月异,而文学知识分子文化却重在传承辉煌的传统。“文学的变化较科学要慢。它不能像科学那样自动校正,因而误入歧途的时间更长”。文学知识分子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缓慢变迁,即使远古的史诗似乎也能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跨越时空的共鸣。而科学文化却在追求知识的不断创新与文化的自我否定中,警告人类的文化知识在科学方面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了。

所谓终身学习,显然是人们在科学文化超短周期的变迁中的文化适应与知识满足。比较而言,生态文化却综合了两者的文化知识心态。文化的传承需要来自文学知识分子的积极介入,而知识的瞬时万变要求科学文化不断自我反思与纠偏。因为“‘生存原则’是生态问题的伦理底线”6。生态文化的最终归宿是人类的生存,而非种族的毁灭。

简言之,无论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还是对自我行为的把握以及对待人类知识文化的选择,“两种文化”差异明显,互不相让。而这正是生态文化历史与现实的锲入点。生态文化是架设在“两种文化”巨大鸿沟之间的桥梁,能很好地弥补各自的不足,同时,又吸纳了“两种文化”彼此的合理元素。因此,可以说生态文化是“两种文化”的必然发展。或许,这就是斯诺所谓的“第三文化”。

三、“第三文化”——生态文化

在斯诺看来,第三种文化是可能的,但他认为在他那个年代还没出现。“目前谈论某种已现实存在的第三文化,可能还为时过早。但我深信这种文化正在来临。”斯诺虽然没有详细勾勒出他所谓的第三种文化的轮廓,但是他认为第三种文化“为了完成自身的任务也必须同科学文化友好相处”。同时,“有必要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文学知识分子,或者更确切地说,转向文学文化的某些极端表现”。显然,斯诺所谓的“第三文化”,实质上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需要科学家与文学知识分子共同参与建设的宏大文化体系。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斯诺所设想的“第三文化”与如今所倡导的生态文化产生了跨时代的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三种文化就是对生态文化的预言与呼唤。有学者将生态文化的蓝图粗略勾勒为器物、技术、制度、风俗、艺术、理念及语言等七个方面9。这些方面既肯定了科学文化的现实价值与历史贡献,同时也充分吸纳了传统人文文化的积极因素。“如果我们必须走出现代文明而走向生态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必须是继承了现代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而又避免了现代文明的致命弊端的更高级、更复杂的文明。原始文明的种种优点也可为生态文明所吸取,但生态文明决不是向原始文明的简单回复”9。斯诺在很早以前就有类似观点。他说:“我们也不能回避这样的现实,即应用科学已有可能使亿万人的个人生活摆脱不必要的苦难——摆脱我们这种赋有特权的社会已经基本上被遗忘了的苦难,一种如此原始以致文明人不愿再提起的苦难。”这种苦难有来自食不果腹、衣不保暖的煎熬,也有来自疾病致死的残忍。

同时,斯诺确信:“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同意,从长远来看,我们每个人的个体生命中都有许多事是人们所无能为力的”。“人还注视自身以外别人的生活,对此他受到爱、情感、忠诚、义务的束缚:其他每一种生活都和他一样也有不可弥补的部分;但也有一些部分是可以补救的,或者可以给以补救的”。例如个体或他人的死亡,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直面的难以改变的事实,这是不可弥补的,科学文化无能为力。而人类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是可以借助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的发明创造而得到弥补的。言外之意,人的需求的满足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实际上从人类本身的角度,已经涉及到了生态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可持续发展。虽然“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针对人所生活于其中的环境而言,但应该也有人自身 “可持续发展”的维度。

所谓可持续发展,原本是环境生态学方面的概念,主要指人类向其所赖于生存的环境索取物质生产与生活资料,应不超过环境自身所能承受的限度。这个概念显然有人类中心主义的嫌疑,有学者批评了其偏重于人类与环境分裂的二元论缺陷。“环境主义的基木精神是:在意识到自然环境日趋恶化并威胁到人类生存之后,主张为了人类的持久生存和持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基本权利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环境资源,并将人类内部的伦理关怀扩大,使之涵盖动物、植物和非生命存在物;同时,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坚持二元论,维护和适度改良人类现存的文化、生产生活方式”10。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类面对现实处境的自觉反思,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的自我完善。同时,这种思维的深层是主体对客体的无情蔑视,在文化方面,体现为“自然的人化”的单向运动,难以弥合人类与环境的二元对立。所以,在对待“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出现了环境与生态两种看似类似,却又有本质性差异的观点。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求人类自觉注意环境的可承受的限度,而且提醒人们应有善待环境的敬畏之心。“生态文化的逻辑起点之一就是要超越二元论”10。换言之,主客二元论是生态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的逻辑起点。这就要求人类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视野,来思考人类社会业已出现的文化问题。“生态整体主义绝非要求人类无度地自我牺牲,而只是要求人类有限度地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应当理解为‘可承受的发展’。‘可承受的发展’的重点在于把发展限制在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其思想基础是生态整体主义”10。

其实,无论是把“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解为“可承受的发展”,还是理解为“可持续发展”,均逃脱不出二元论的牢笼。因为期望人类自觉地主动地善待自己的周遭世界不啻痴人说梦。人们近来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呼唤之所以产生了远大于斯诺时代的回音与共鸣,其根本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科学文化的先天局限——对现实世界的开疆拓土难以逾越人类悠远的终极追问。尤为可贵的是,人们摒弃了科学文化的乐观情绪,开始清醒地意识到人类需求满足方面的有限性。毫无疑问,人类的需求满足也是一个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只有充分肯定人自身 “可持续发展”的维度,方能从真正意义上践行生态整体主义的理念,才能真正超越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二元论缺陷。

综上所述,生态文化既超越了科学文化的功利性与乐观主义,也克服了文学知识分子文化的个体性与悲观情调。一方面,生态文化缓解了现代文化中客体的承受限度,改善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另一方面,生态文化又超越了传统文化的冷漠关怀,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扩展到人类自身。从这方面来看,生态文化与斯诺所谓的“第三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斯诺只是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敏锐地触摸到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两种文化”的裂痕,而且这种裂痕此时尚未有世界性的征兆,但是在如今“两种文化”分裂的世界性语境中,斯诺命题的前瞻性为世人所公认,其对“第三文化”的预言将在生态文化的未来建设与发展中更加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王文勇.论梁宗岱的“两种文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255.

[2]C·P·斯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M]∥C·P·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3]纪真.“斯诺命题”的迷雾与新人文价值的探索——从〈我的人文观〉说起[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100103.

[4]C·P·斯诺.导言[M]∥C·P·斯诺.两种文化.陈克艰,秦小虎,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百度百科.生态文化[DB/OL].[20120509]http:∥/view/521577.htm.

[6]张蓬.“生态文化”元理论问题检视[J].江海学刊,2003(2)4649,206.

[7]李家寿.中国生态文化理念发展现状及其生成路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