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效种植技术模板(10篇)

时间:2022-03-22 17:02:33

高效种植技术

高效种植技术例1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且成微酸型,水分充足,所以非常适合魔芋的种植。但是要想充分利用这些有利因素,提高魔芋的产量与质量,需要更好的种植技术来进行辅助,本文就对其做出研究,以供参考。

1 山区魔芋种植注意事项

魔芋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经济作物,所以在种植技术的研究方面应该加以重视。首先来说,魔芋最适合在雨量充沛、气候适中、云多雾大的环境中生长;其次,它在1800m左右高度的山区最适合生长发育,这样的高度对其快速繁育有着重要的帮助;魔芋需要的土质肥沃、不易渍水、透气性好的地块来培育。有了以上几种条件,可以种植出较好质量的魔芋,为山区的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的山区基本符合这些条件,但是山区内部的状况参差不齐,需要慎重选择种植地块,加强种植技术,才能换来更好的经济成效。

2 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分析

2.1 种植地块的选取

魔芋喜冷凉气候,耐阴湿。土质以深厚的轻沙质土壤为宜,重粘土、冷沙土不宜种魔芋。忌重茬地和前茬是辣椒和烟叶的土地。土壤pH值6.5~7.5为宜。其中以低山南坡,坡度为5~10°的山坡疏林地带最佳。如选择云多雾大的地块,就需要对山区的天气状况进行研究,让阳光与云雾能够“配合”好,保证选取的地块能够“尽其所能”。宁化县山区的土壤属于微酸性,非常适宜魔芋的生长,但是在种植之前对选定的地块还是需要进行监测,选择更好的地块来种植,以便使魔芋的产量更高。

2.2 土壤消毒

选择好地块之后,将此地块上的土壤深翻30cm,每667m2施农家肥5000kg,50kg的复合肥、1kg的生物钾肥。施肥的目的就在于将魔芋的生长基础打好,给予充分的养料,再配合阳光、雨水的作用,还可以使土壤的性质提高,不断供给养分。另外,更重要的是给土壤消毒,防治病害,使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能够更好地流通开来,及时将地块中土、肥能够更好地融合,产生作用,使土壤更加肥沃。每667m2撒新鲜的石灰粉50kg,将地块中的土壤整碎铺平,混和土肥的时候,保证其均匀、融合,可以使土壤更加有“活力”。

2.3 种芋大小分级种植

在山区种植魔芋,就需要对种芋的选择进行大力关注,不能让质量差、有病斑的种芋被种植。选择无损伤、无病斑、芽子壮的魔芋为种芋,然后根据种芋的大小,来分级种植。在3月的中下旬进行抢墒早播,可以保证其及时的收获,生长出来的魔芋质量高。另外,可与玉米进行套种种植,玉米起到遮荫的效果,从而取得更好的种植成效。种芋播种前要日晒1~2d,并用(500~1000)×10-6农用链霉素来浸种消毒30min,保证其不易出现病害现象,打好基础,使种芋能够健康、快速的生长,然后再种植。

种芋分大小,应该根据其不同型号的种子进行分级播种,确立不同的种植数量,使种植面积能够与种子配合好。较大的种子应该每667m2种植2000~3000株,150~250g的种芋应该每667m2种植4000株,100g以下的种芋应该每667m2种植4000株以上。将种植种芋的技术与土壤、地块的性质相结合,使其能够更好地生长发育,才是科学的。

2.4 播后盖草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温度不高,即使在夏季也会出现温差加大的现象,宁化县恰好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中,温度变化明显,所以在播种之后加盖稻草等材质,可以起到保温、降温的作用。所以在山区的魔芋播种之后,及时加盖3~4cm的稻草、松毛或秸杆等,可以起到防晒降温、防止土壤板结、冬季保温的作用,加盖稻草等物,使种芋的生长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温度与湿度保持在平衡状态,克服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诸多“不便”。选取较好的稻草、秸秆等草质,还可以起到保肥、保墒、抑制杂草的作用,使种芋的生长不会受到较多阻碍。

2.5 病害预防

给土壤、种芋消毒,是保证其不出现病虫害的重要防御手段,但是宁化县的山区地貌复杂,病害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出现,所以不能对病害的防御技术采取单一化的方法来进行,必须按照正确科学的方法来帮助其对病害的防御能力增强。在遇到阴雨天气的时候,要做田间的渍害,保证水分不会将病害“引入”到种芋中去;遇到高温干旱的时候要进行喷水降温,保证其温度适中,不宜出现大面积的病害现象。如果发现魔芋发病,在早期的时候用敌克松或移栽灵溶液进行灌注,保证其病害不再往里发展;中后期的时候喷绿乳铜来进行杀毒,确保其病害不再蔓延,使魔芋的生长更好。

3 总结

本文主要将宁化县的山区魔芋种植技术进行了讲解,从当地的土壤、气候状况上入手,按照科学的种植方法,将地块选取、种芋选取、消毒、盖草等内容做出了研究,希望能够给山区魔芋种植农户带来更多的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

[1] 周燚,严顺,鲁红学,等.魔芋软腐病近年持续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08(07).

[2] 钟刚琼,盛德贤,滕建勋.魔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科技通讯,2008(01) .

高效种植技术例2

1 育苗

由于芦笋种子的皮厚而坚硬,水分很难渗透种皮,播种前一般需用25~30℃温水浸泡4~5d。发芽温度控制在25~30℃。生产中常用的育苗方法有阳畦育苗、小拱棚育苗和露地育苗。山东省芦笋露地定植季节在3月中旬至9月上旬,育苗期70~100d为宜,育苗时间应根据定植茬口确定。

1.1 建立苗床

先根据地理位置,建成一定长、宽的苗畦,深翻、耙细、整平后按每10m2施用腐熟圈肥100kg、三元复合肥1.5kg的用量铺于地面,翻入畦田15cm深处拌匀、整平、灌满水,待地表放白即可开沟播种。

1.2 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用25~30℃的温水浸泡5d,每天换水1~2次,让种子充分吸足水分。播种深度为3cm,播种时要在畦田造墒的基础上二次开沟浇水,水渗下后单粒将芦笋种播入。播种密度为:行距15~20cm,株距为5cm,播后覆土2~3cm,第2天轻踩镇压,让种子与土壤密接,以利吸水和保墒。为防止地下害虫,可在播种沟内施放毒饵。

1.3 播种后的管理

芦笋播种后一般经10~15d可齐苗,在这段时间内如墒情不足应浇水;如地温不足,注意不要浇大水,以防地温下降影响出苗,一般喷水湿润即可。幼苗出土高10cm可浇1次水。齐苗后,杂草也随之长出地面,一定要将幼草拔除掉,防止与芦笋幼苗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移栽前10~15d应控水炼苗,起苗时应无幼芽为好,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2 定植

2.1 定植地的选择

定植芦笋的地块除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性和渗水性好、地下水位较低和有灌溉、排水条件外,还应注意不要选择老果园、桑园地,这些地易使芦笋感染紫纹羽病。

2.2 定植时间

春季一般在芦笋苗萌动前进行,选用头年6~7月份育的苗,进行移栽;夏季可选用当年3~4月份育的苗;秋季无保护措施,最晚不能低于9月15日定植,可选用当年4月份以后育的苗。

2.3 定植密度

绿芦笋栽培无需培土,密度可加大,以3.75~4.50万株/hm2为宜,即在确定行距1m的情况下,株距20~25cm为宜。

2.4 定植方法

芦笋喜疏松、肥沃的土壤环境,定植前要将土壤深耕1遍,耕后耙细、整平,按行距1m开沟,沟深30cm、宽40cm,将开沟土回填至15cm后,用圈肥30~45t/hm2、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600kg/hm2施入沟内,将施入的肥料与沟内15cm的土拌匀,再回填1次土,使沟深7cm左右,然后浇水沉实。在沟中间用镢头开1道浅沟,将芦笋苗按预定株距定植,芦笋定植后的总深度应低于地面10~15cm,定植时根系要舒展,边定植边浇小水。

3 定植后管理

3.1 定植第1年的管理

3.1.1培育植株。此期的植株培育,以促进植株和根系发育为中心、使其迅速成园为目标。芦笋刚定植因根系小,其吸收能力差、抗逆能力弱,若遇干旱会延缓生长,遇涝土壤缺氧,会影响根呼吸,致使根系腐烂,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植株死亡。因此,土壤干燥时必须及时浇水,遇涝则要及时排水。

3.1.2 施肥。夏季定植,施足定植肥后,一般不需再追施速效肥;秋季定植,可在定植沟内,结合培土施入一定量的圈肥;春季定植,要在7月中旬再追1次肥,用量为追施尿素450kg/hm2、氯化钾150kg/hm2。肥料施入后要随时浇水,最好选择雨前追肥。

3.2 成园管理

芦笋的春季产量来源于头年根系的贮藏养分,根系养分积累多少决定于头年秋季地上茎叶的繁茂程度和同化期长短。因此,成园的管理措施应有利于根系养分积累。

3.2.1 控制采笋。每年春季,经过采收,根株中贮藏养分不断消耗,使其中许多肉质根因贮藏养分枯竭而逐渐萎缩衰亡,有些老的肉质根本身也要新陈代谢,根株上的鳞芽因贮藏养分供应不足,变得瘦小。因此,每年芦笋嫩茎变细,产量为盛产期的25%时,必须停止采收,转入植株的培育管理,使其恢复重建根群。

3.2.2 地上茎控制。如果过早形成繁茂的茎叶群体,田间通风透光不良,不仅易遭病害,而且易引起植株早衰,影响养分积累,从而影响产量;如果茎叶形成太晚、茎叶正值同化盛期即因霜冻死,也会造成养分积累不足,影响产量形成。

3.2.3 中耕与土壤改良。芦笋根系的发育极需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1年中应结合追肥和除草进行中耕。因芦笋根损伤后不会再生,中耕最好用锨浅翻,以春季进行,深15cm为宜。特别是芦笋定植多年后,土壤变得紧密坚硬,且缺少养分。因此,每2~3年应在行间开沟施肥,以深30cm、宽30~40cm为宜,在沟内施入圈肥37.5~45.0t/hm2、石灰粉7.5t/hm2,以改良深层土壤的理化性状,促根系发育。

3.2.4 灌溉与排水。芦笋是耐干旱、忌田间积水、易受涝的作物。一些芦笋田常因植株生长季节雨量集中,田间积水难排出,使笋园毁于一旦。但水分供应不足,又会抑制鳞芽萌发,减少嫩茎产出,在芦笋收获期应满足嫩茎抽发的水分供应。芦笋生长前期,可通过控制水分,控制茎叶生长,秋季可通过水分来促进茎叶形成。

3.2.5 植株的调整。为避免植株生育过旺、过早形成繁茂的群体,必须对前期地上茎形成加以控制。一是春季停止采收后不要任其自然生长,而是根据不同的笋龄留出一定量的母茎,将其他笋芽采掉。一般成园笋每株母茎数量为3~5枝,直径为6~8mm。二是母茎打顶。打顶不仅可防止侧枝,而且可控制茎叶生长,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预防病害蔓延。但打顶过度,枝叶太小,同化养分不足,影响根系发育。一般母茎高度以120cm为宜。

3.2.6 整枝。夏季高温多雨,受控制的母茎会发出一些新的嫩枝条,这些嫩枝条不仅消耗养分,而且极易染病。因此,必须除去。

3.2.7 疏果。7月前留母茎,雌株上极易结果实,这些果实会夺走大量的同化养分,影响产量,应将其及时摘除。

3.2.8 支架保护。母茎在田间生长时间长,且数量少,难以相互依靠,极易倒伏。为防止倒伏,要设立支架,将母茎拢在架上,既可保护母茎正常生长,又便于采笋及防治病虫害作业。

3.2.9 防除杂草。芦笋的行距大,容易滋生杂草,栽植初年,由于株丛发育缓慢、枝叶覆盖小,草害更为严重;采收时,又有一些芦笋种子落地后形成小苗,这些小苗极易染病。因此,都应及时去除。

3.2.10 施肥。施肥是夺取芦笋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肥料不仅可以提供芦笋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而且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生产中有很多轻视有机肥、重视化肥、过多施速效氮肥的现象。由于施肥不科学,严重阻碍着芦笋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高效种植技术例3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良种,严防越区种植。四积温带北部以黑河18等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17、北丰15和黑河22;四积温带南部以黑河19、北丰11等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18;三积温带以北丰14、黑河23为主栽品种,搭配北丰9号等品种。种子纯度要98%以上,净度99%以上,发芽率95%以上。

种衣剂拌种起到即可起保主根,保幼苗,推迟病原菌侵染,减轻危害作用,同时具有杀菌作用,持效期2个月以上,一般能够达到防预大豆苗期根腐病、胞囊线虫、潜根蝇等病虫为害作用。种子质量好坏,是决定大豆高产和品质好坏的关键因素,有了质量好的种子,才能保证大豆苗齐、苗壮、苗全,才能使大豆产量高,品质好。种子要采用机械精选或人工筛选后,再人工选一次,剔除病虫粒和杂粒;种子精选后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2播种

大豆播期过早,温度过低,种子发芽、出苗缓慢,幼苗细弱,抗病虫害侵害能力弱,不利于高产。以地温稳定通过8~C时开始播种为宜,我省北部易受低温早霜危害,影响产量和品质,应适期早播,抢抓积温和墒情。为使种子分布均匀,可采用精量点播机精量点播。

3密植

一般情况植株高大繁茂性强的品种类型要稀些;相反株型紧凑,主茎结荚率高的品种类型,特别是早熟品种,要适当的密些。地力水平不同,“肥地宜稀,薄地宜密”。不同的栽培方式密度也各异,一般垄三栽培公顷保苗28-30万株;密植栽培公顷保苗35-40万株。适宜的播种密度(即合理密植)是大豆增产增效的有效措施。确定播种密度要根据大豆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播种方法和地力水平。

4配方施肥

大豆高产高效种植方式是增施农肥,配方施化肥。有机农肥是完全肥料,它不仅矿质元素丰富,而且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特殊营养物质。增施有机农肥不仅可以平衡供给大豆营养,而且可以改善不良土壤环境是提高产量,创造优质的有效措施。据调查,在每亩施10公斤二铵的基础上施入1000公斤优质农肥的地块每亩可增产24公斤大豆,增幅达18以上%。视大豆长势,一般在大豆苗期或者花期适时追施氮肥。在大豆三叶期每亩追施尿素2-3公斤,或于始花期每亩追施尿素4公斤,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同时,还要施用硼、钼、锰、锌等微量元素肥料,补充微量元素,提高大豆蛋白含量。

5病虫草害防治

5.1适期防病

大豆苗期极易发生立枯病、根腐病。播种前选用含有多菌灵、福美双等杀菌剂的种衣剂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亦可在幼苗真叶期,每亩选用50%托布津或65%代森锌100g,对水50kg茎叶喷雾一次。大豆盛花期再用托布津防治一遍,可有效控制霜霉病和炭疽病的发生。

5.2适期化学除草

播后芽前土壤封闭化学除草,要求地表平整,细致无大小明暗垡,土壤潮湿,每亩用72%都尔100-120ml或90%乙草胺100-150ml,对水30kg喷雾;亦可在豆苗1-3片复叶期,各类杂草3至5叶期,每亩选用15%精禾草克75ml加25%虎威50-60ml,若莎草生长多的地块加48%苯达松100ml,对水50kg茎叶喷雾。为确保化学除草质量,必须准量用药、准量对水,适期化除,防止重喷、漏喷。

5.3防治蚜虫

一般6月下旬大豆易发生蚜虫为害。当发现有20%植株、每株有蚜虫10头以上时即进行防治。每公顷用药量如下:70%吡虫啉15-20克混合2.5%敌杀死225毫升或10%氯氰菊酯225毫升田间喷施,干旱情况下加入喷液量1%药笑宝、信德宝等。并及时查看防治效果,必要时连续加喷1—2次。

5.4防治食心虫

在我省防治大豆食心虫一般为8月上、中旬。一般每公顷10%氯氰菊酯375-450毫升;48%乐斯本1200-1500毫升;2.5%功夫300毫升;2.5%敌杀死375-450毫升,兑水喷雾防治,最好是大面积统一防治。此外,对于小面积地块可以采用药棒熏蒸成虫的方法。用30厘米长的玉米秸秆,一端去皮,侵入80%敌敌畏乳油中约3分钟,使其吸饱药液后,插入豆田中,每隔4垄插一行,棒距5米,进行熏蒸防治。

5.5防治红蜘蛛

在点片发生时就应该及时防治,常用药剂有(每公顷用量):40%乐果1125-1500毫升混合1.8%阿维菌素225毫升加入喷液量1%的药笑宝或信德宝田间喷施。喷后及时查看防治效果,必要时连续加喷1-2次。

高效种植技术例4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43-02

宁国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临苏杭,西靠黄山,交通便利,市域面积2 487km2,是皖南山区的县级市。农村种植业常年以中稻为主,面积在10 000hm2以上。区域内无工业污染,土壤、水质和大气环境均达国家一级标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优越,十分适宜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水稻生产。

为不断提高宁国市水稻生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宁国市种植业局依托宁国市凤形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青龙乡青龙村开展了有机水稻规范化种植示范,并制定了《宁国市有机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经过几年来的发展,至2012年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区面积已发展到74hm2,并建立近14hm2的有机水稻种植核心示范区,在稻田内放养小型麻鸭3 600余只,实施稻鸭共生的生态种养新模式。经过测产统计,示范区均产达450kg/667m2以上,核心示范区均产达500kg/667m2以上,核心示范区养鸭纯收入近400元/667m2,其综合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水稻常规种植,取得了综合的生态与社会效益,有效地带动了农民、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企业参与有机水稻规范化种植,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生产效率和优质化程度,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有机水稻高产高效种植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基地选择要适宜有机水稻种植的环境要求

根据《宁国市有机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要求,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应选择距市区较远,无工业集中区,植被良好,空气清洁,灌溉水优良,日照充足,土壤有机质丰富,病虫害发生少,集中连片,有很好的自然隔离条件的山区且三面环山的田块开展有机水稻种植。山、河流便成了最好的隔离带,也便于按照有机水稻生产要求开展田间土壤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达到持续培肥土壤、保护和改善稻田生态的目的。育秧地也要按要求选择无污染、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方便、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最好在基地内育秧。

2 选择优质高产良种,正确处理好种子

有机稻米生产应选用有机水稻种子,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或包衣种子。如果得不到有机水稻种子,应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熟期适宜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和抗逆性强的质量达标品种,如扬两优6号、深两优5814等。布局上要采取不同抗性品种的搭配种植,保证品种的多样性。浸种前先晒种1~2d,每天翻动3~4次,筛出草籽、杂质,剔除秕谷和受伤种子。选好的种子用1%石灰水浸泡3d,杜绝种子带菌,再将所浸种子在30~32℃条件下催芽至破胸露白即可播种。

3 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肥料,推行有机肥施用技术

有机水稻种植所需肥料以利用有机肥为主,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育秧地在育秧前每667m2一次性施入2 500kg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做基肥。秧苗后期脱肥的,应追施一次无害化处理的人畜粪尿提苗;大田要一次性施足基肥,结合整田每667m2施用商品有机肥250~300kg(或腐熟农家肥2 000~3 000kg),水稻生长期间一般不追肥,若水稻生长后期出现脱肥落黄的现象,则每667m2可追施25kg腐熟饼肥。土壤培肥时结合机收将稻草充分切碎,进行秸秆还田,均匀撒在水田里,利用机械深翻埋入田中。

4 实行健身栽培,推广“稻鸭共育”技术

水稻健身栽培就是通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适时搁田防控徒长苗等措施来增强植株的抗性,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稻鸭共育”是选定活动能力较强、体型较小的麻鸭品种,在秧苗栽插7~15d左右,将孵化10~15日龄的雏鸭(雌雄混合)按15~20只/667m2放入稻田,利用小型麻鸭的杂食性和不间断活动性,通过鸭子在田间劳作和生活,不但起到为稻田松土、刺激水稻生长的作用,而且能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施肥的目的。

5 加强病虫草害监测,推广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有机水稻生产必须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培育稻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辅以限量使用生物农药,综合治理病虫草害。草害防除:以人工除草为主,并提倡“稻鸭共育”除草;同时通过采取合理增加基本苗、科学的水分管理达到以苗压草、以水压草的目的。病害防治: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严禁病稻草还田,整田时打捞菌核并运出田外烧毁,减少病源。关键时期使用生物制剂农药(如蜡质芽孢杆菌、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及穗期病害。虫害防治:先通过农业防治(适时迟播)、物理诱控(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太阳能杀虫灯)、生态治理(引进和保护自然天敌)和实施“稻鸭共育”防控水稻害虫发生。达到防治指标时可开展生物防治,选用苏云金杆菌(Bt)、印楝素、苦参碱等生物制剂能有效防治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

6 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实行传统农业与现代有机农业相结合

高效种植技术例5

1种植方式的变革,提高玉米种植效率

耕作栽培新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推进了农业种植技术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进一步专业化发展。具体来说,耕作栽培新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归结为种植方式的变革提高了玉米种植效率[1]。一是经过对玉米种植情况的深入研究发现,采用双株种植方式[2],玉米幼苗的成活率高于传统的单株种植成活率。二是双株种植缩小了玉米植株的间隔,增加了玉米授粉成功率,从而增加了玉米产量。三是采用片状玉米种植区域化分,这种大范围的片状种植能够对玉米授粉情况进行分析,为玉米种植生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农业种植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玉米种植效率。例如,乡宁县牛塔村玉米高产示范基地积极将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种植中,在玉米种植中实施双株种植,缩小玉米种植的行间距,同时应用片状种植优化玉米外部种植环境,大大提高了该地区的玉米产量,促进当地农业产值的进一步提高。

2种植方法的变革,提高玉米种植效率

耕作栽培新技术在现代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也体现在种植方法的转变上。一方面,对玉米幼苗采取外在保护措施,增强玉米种植幼苗阶段的成活率,合理应用光合作用,增强玉米幼苗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从而延长玉米的光合作用时间,丰富玉米中有机营养的沉淀量,为后期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保障;另一方面,玉米生长的另一个关键时期是玉米授粉时期,双株种植为玉米的授粉提供了天然的授粉条件。此外,农民可以对玉米授粉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对不符合授粉标准的玉米植株,实施后期人工授粉,达到保障玉米种植效率提升的目的。

3玉米管理措施变革,提高玉米种植效率

玉米种植的后期养护管理主要包括病虫害的防治和玉米种植土壤营养供给两部分。一是农民积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及时做好玉米种植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分析病虫害情况,及时做好病虫害管理。二是玉米种植授粉后期,是玉米需要大量营养进行生长的阶段。因此,应用土壤墒情仪和养分速测仪等仪器设备,及时检测玉米种植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依照结果来补充肥料,喷施适量的新型有机营养叶面肥(农哈哈牌氨基酸型叶面肥),达到增产抗旱保水的效果,增强玉米生长环节的肥水管理,提高玉米产量[3]。

4收割技术的变革,提高玉米种植效率

收割技术的变革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应用表现为应用机械化收割机进行玉米收割。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处理,一部分转化为有机物,深埋与土壤中;另一部分作为家畜的养料,实现了秸秆的过腹还田,增加耕地有机质。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玉米收割的效率,减少了传统收割人力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5结语

玉米生产新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小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通过对玉米生产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探究种植形式、方法、管理、收割技术几方面对玉米种植效率提高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实例支持。

参考文献:

[1]朱满德,李辛一,程国强.综合性收入补贴对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DEA-Tobit两阶段法[J].中国农村经济,2015(11):4-14,53.

高效种植技术例6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地膜西瓜套种玉米已成为金塔县农民致富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它较好地解决粮经争地、节水增收的矛盾,充分发挥土地增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1-4]。该模式一般产西瓜45.0~52.5t/hm2、玉米8250kg/hm2以上,2项合计收入53295元/hm2,节水2250m3/hm2左右,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西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西瓜栽培技术

1.1选地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西瓜忌连作,轮作年限在3年以上。秋季要深翻土地,以冻死部分病菌和地下害虫,加深耕层,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根系生长环境。农历三月再细整地1次,地要整平,土要细碎。结合秋季深翻,施优质猪粪45t/hm2。冬季浇1次透水。播前施足底肥,施二铵300~375kg/hm2,尿素75~120kg/hm2,硫酸钾150kg/hm2,并重视钾肥和微肥的施用。

1.2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同时考虑栽培气候、栽培方式、土壤条件、栽培条件等方面的适应性。另外,还要考虑早、中、晚品种的搭配和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种,以利于占领市场。一般选用耐运输、果形大、口感好的黑豹、西农8号。

1.3适期播种

播种前精选西瓜种子,然后消毒。可用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h,然后将种子洗净,用55~60℃温水浸种,随即搅拌2~3min。水温逐渐降低,继续浸4~6h,然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数次,准备催芽。将种子放在洁净的棉布上包好,置于28~32℃的环境下催芽。一般经24~30h即有70%左右的种子出芽,挑出出芽的播种,其余的继续催芽。有条件的可利用恒温箱催芽,也可把浸泡好的种子用干净湿纱布包裹土法热炕催芽。4月5~10日挖穴将催好芽的西瓜种子每穴播1粒,播种后覆土厚1.5cm。

1.4规范种植

西瓜水旱趟种植,180cm划线,水沟宽40cm,沟深30~35cm,旱趟宽140cm,选用120cm宽的地膜覆盖水沟两侧和旱塘,西瓜株距40cm,保苗2.778万株/hm2。

1.5田间管理

西瓜出苗后,由于当时气温较低,应尽可能提高地温,以促进根系早发快长,对地上部分要严加保护,保护好叶片。及时查苗、补苗,发现缺苗,可在原穴处补栽。1叶1心时开口炼苗,4叶1心时放苗、封口一并进行。单蔓整枝,当主蔓长33cm时,开始压蔓,压蔓前首先要扳蔓,压蔓一般4~5节压1次,共压2次;留瓜时,通常不留第1雌花坐瓜,在主蔓第3雌花中选留,主蔓未留住时,可在侧蔓第2雌花选留;在上午10~12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摘取已开放的雄花除去花瓣,以雄花对准已开放的雌花柱头轻轻涂抹,让花粉沾满整个柱头。留好瓜后,要不停地摘去多余的幼瓜,每隔4~5d检查1次,最后保证一蔓留1个瓜,以确保选留的幼瓜迅速膨大生长。

1.6水肥管理

西瓜幼苗期,植株正常成长,在每株留1个瓜的情况下,要尽量少浇水以至不浇水,促使幼苗形成发达的根系;随着植株的生长,西瓜需水量也逐渐增加,一般在开花坐果前要控制水分,防止疯长。坐果以后,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以利于果实膨大,增加重量。在采收前7~10d不宜浇水,便于果实积累糖分,可获得品质良好而硕大的果实。追肥重点放在西瓜生育中后期,可施1次催蔓肥和壮果肥。催蔓肥在瓜苗5~6片真叶,节间开始伸长时施氮磷钾复合肥225kg/hm2。壮果肥在幼果坐稳有鸡蛋大小时重施1次,施氮磷钾复合肥300~375kg/hm2或尿素225kg/hm2加磷酸二氢钾75kg/hm2。西瓜果实含水量高,耗水量大,应根据墒情、气候等科学灌水。如果膨瓜期天气干旱,应注意补充适量的水分。HTtP//:

1.7加强病虫害防治

西瓜的主要病害是枯萎病、炭疽病和白粉病。枯萎病,主要采用轮作倒茬,用40%瓜枯宁600~1000倍液灌根防治;炭疽病用80%大生5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15%的粉锈宁30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可用吡虫啉防治。

1.8及时收获

早熟品种一般在授粉后28~33d成熟,中熟品种在授粉后30~35d成熟。6月底至7月初是西瓜的采收期,收瓜与拔蔓同时进行,以利于玉米幼苗的生长。

2玉米栽培技术

2.1选用优良品种

玉米品种选用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郑单958、酒单3号、金顿302。

2.2适时播种

玉米6月1日左右播种。种子需经过包衣剂包衣后播种,用种量45.0~52.5kg/hm2。玉米点播在水沟两侧5~10cm处,株距15~20cm,保苗55575~74100株/hm2。

2.3田间管理

在玉米出苗后,应及时查苗,连续缺苗,应及时催芽补种。玉米3~4叶时间苗,5~6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西瓜收获后结合浇水重追肥1次,追尿素450kg/hm2,再浇水2~3次。8月上中旬,玉米进入抽雄灌浆期,需水量最大,为玉米水分临界期;进入9月下旬可终止灌水。玉米全生育期灌水4~6次,应巧灌拔节水,浇好抽雄灌浆水。

2.4加强病虫害防治

玉米虫害主要是蚜虫、玉米螟和红蜘蛛,防治蚜虫在玉米抽雄期和灌浆期,用氧化乐果600mL/hm2+辛硫磷600mL/hm2进行防治;玉米螟可于抽雄期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灌心叶防治;红蜘蛛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50mL/hm2+40%氧化乐果乳油750mL/hm2混合对水450kg,或20%灭扫利乳油750mL/hm2对水450kg,或用蚜螨狂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有显著效果,其他病虫害应对症下药。

2.5及时收获

玉米10月上旬即可收获,收获后的玉米要进行晾晒。籽粒含水量达到20%时脱粒,脱粒后的籽粒要进行清选,达到国家玉米收购质量标准。

3参考文献

[1]韦瑞敏,黄凤团.地膜西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家之友,2008(23):Ⅰ0003-Ⅰ0004.

高效种植技术例7

[中图分类号] TS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192-01

随着生态食品的发展逐步完善,很多原有的产品都开始实现产业模式的转型,这其中就包括无公害茶叶。无公害茶叶不仅需要保证生产环境的优良,在整体生产流程中也要保持完整的生态理念。有关部门会对茶叶的农药残留程度,重金属留存程度等一系列条件进行审核,这就要求茶叶生产者强化茶叶的种植方式,保证生产的高效性和产品的质量。

1 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概况

无公害茶叶即生态茶叶,是指在生态化的无公害环境下,操作流程规范。在生产出的茶叶中,监管部门会对茶叶中农药残留数量和重金属以及有害物的残留数量进行检测,污染物指标要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另外,茶叶的监管部门还要对茶叶的内销标准和外销标准进行数据化的检测,保证其符合进出口茶叶相关规定,这样全面达标的茶叶才是真正生态化的无公害茶。我国作为茶叶生产购买以及销售的重要国家,要想对茶叶的监管力度逐步提升,首先就要提升无公害茶的种植手段和管理方针。

2 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基本点

无公害茶叶种植技术的推行和落实,是一项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的工程,需要茶叶种植者和生产者充分评估实际条件,并以长远的发展眼光看问题,保证整体无公害茶叶的种植作业以稳健的步伐向前推进。

2.1 强化种植过程

对于无公害茶叶的种植过程,保证茶叶的基础种植过程是整体技术的关键。首先,要进一步优化茶叶品种的基本选择。全国茶树茶种优良监管委员会是对于茶叶品种的正规监管部门,在茶种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其制定的的相关规定,切不可留有侥幸心理。在茶叶品种的选择过程中,要秉承细致谨慎的工作态度,选取种质优良、高产高抗以及地区适应性强的品种。对于种苗的选择也要按照相应的基础标准,要对种苗的毒性和健康性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无性繁殖为最佳。如果茶叶种植者需要区域间调取种苗,一定要按照相应的检测程序,检测合格方可投入种植,防止区域间的病虫害传播。此外,还要规划好茶叶品种的种植结构,形成最佳茶叶种植搭配模式,在强化品种种植问题的同时,保证优化经济效益。其次,要强化茶树的种植方式。对于茶树的种植,有许多客观因素需要分析和比对。自然条件包括种植茶树的地域、地形以及种植地的坡度等,客观条件包括茶树群内的道路设置、茶树群内的水池设置等等,在区域规划时这些因素都要考虑好。茶树种植管理者要对整体的茶树种植区域进行区块的分割,尺寸以10亩以下为最佳,茶行的基本长度以50米以下为最佳。最后,加强茶树周围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对于茶树的种苗的选择需要慎重外,对于茶树种植群周围的护林带的树种选择也要十分精细。种植者在选取树苗时,要充分考量当地的区域特征和气候变化,对土壤基本条件进行检测,选择植被整体结构健硕、防风情况良好以及与茶叶种植的茶树苗没有相同病虫患问题的树种,并且一定要结合自身经济效益做好合理规划。除此之外,还有必要的遮阴区植被和间种绿色肥料植被的种植,都需要种植者合理平衡、有效分析。

2.2 强化监管过程

对于无公害茶叶的种植来说,前期的建设工作需要完善,后期的监管及时才能保证真正的高效和发展。

2.2.1提升无公害茶叶种植园区内的基本修剪工艺。在茶叶种植过程中,茶叶生产者想获得质量优良并且高能产出的茶树树冠,就必须强化茶树的基本修剪。在修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茶树的植物特性:会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分枝生长的现象。通过必要的修剪,保证茶树的走向逐渐趋于低矮密集和健壮整齐,平衡整体茶芽的数量和重量,相互补充,促进基础树冠的快速生成。但是要注意的是,修剪工作不能过于频繁,要充分规划合理的频度和尺度,以茶树植被自然生长为依托,辅助培养优质高产的树冠。其次,要从根本上监管茶树园区内的土质水平。茶树种植中土壤是根本,只有优质的土壤条件才能保证茶叶的基本质量。对于土壤的自然理化形态和土壤环境来说,提升的空间很大,人为可操作的因素也很多。茶叶种植者可以选择性的在行间种植相应的绿肥,并利用基础有机物对土表进行合理覆盖,还可以相应的培养一些对于茶树种植有益的土壤生物,以保证土壤内有机质的数量和基本的生物活性,从根本上提升茶业园区内土壤的肥力。如果茶树种植者所培植的茶叶园区炔枋魃长态势非常好,茶叶种植者要减少耕种频率,维系生长优势。

2.2.2要进一步监管无公害茶园内的基础水分管理。在茶叶种植园区要充分践行保水策略,实时监控茶叶园区内耕层土壤的相对水含量,以70%-90%为最佳,能基本保证茶树的优质生长。茶树种植者还要进行相应的铺草操作,通过增加植被的方式减少茶园内水分的过度蒸发。这就要求茶业园区的负责人在园区建立初期对整体茶园的水利系统做好基本的规划,对于干旱缺水的情况做好相应的预案和解决措施。

高效种植技术例8

循环农业种植、养殖模式的设计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本文结合实地设计了某循环农业模式,希望通过对其植物、动物种植循环模式的探索分析,为同行提供参考。

1农业循环的需求

①某农业养殖业循环模式是养育土猪。从种猪繁殖场买土猪X头,根据断奶时约重15kg,饲料比维持3.5,直到100kg时出栏,预计每头消耗饲料约297kg,X头共消耗饲料约297×Xkg。而一头猪在饲养期排出的粪约为210kg,共排出210×Xkg粪便。②循环模式中所养殖的鸡为土鸡。将从种鸡场买进茶健康花鸡Y只,雏鸡每只重约23g,120d的饲养周期需要的料肉比为4.2,等到出栏时每只约重1.2kg,共消耗饲料约Zkg。而每只鸡饲养期排出的鸡粪约为2.5kg/只,共排出鸡粪约7.5t。③蚯蚓的养殖。由于该模式饲养土鸡Y只,每只鸡按10g/d喂养计算,120d每只共需1.2kg,Y只则需蚯蚓1.2×Ykg。④玉米的种植。该循环模式要实施无公害玉米种植技术,按当地平均产量A干玉米粒和猪、鸡精饲料的需要量来计算,需种植玉米约B,可生产玉米粒约C。种植玉米D可产生玉米秸秆约为E。

2相关场地的选择及规划

关于相关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一定要远离居民区,避免对当地居民造成干扰;②应离主要干道1km以上,避免对交通造成影响;③需选择植被保护完好、无化工污染、水电齐全及交通便利的地方。选好场地后,还需要进行规划与合理布局,以方便生产管理。同时,将场地分成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三部分,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分配,种植区所在地应土壤肥沃,而养殖区应选择向阳背风、林下资源丰富的地方[1]。

3种植、养殖技术

3.1玉米种植技术

玉米在选择优良杂交品种的前提下采用无公害种植技术,于清明节左右进行播种育秧,在深耕整地,施足发酵好的鸡粪之后才能进行移栽。移栽密度约为F株/hm2,随后要在苗期、穗期和粒期分别追加一次复合肥,同时注意做好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2土猪养殖技术

选择当地黑毛猪,采用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进行养殖,在开展驱虫等工作的同时将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在饲养方面,全程使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自配混合料,其中以玉米为主,可适当添加麦麸、细糠和豆粕。幼崽阶段,混合饲料中的粗蛋白不少于18%;中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应大于15%;大猪阶段,混合饲料的粗蛋白调整成不少于13%。每日喂3次,自由采食,保持清洁饮水的同时注意圈舍卫生。

3.3蚯蚓养殖技术

由于蚯蚓品种的特殊性,需要对其搭建简易棚进行高产养殖。首先,要对蚯蚓的饲料进行发酵,通过循环系统利用其他动物粪便进行发酵。1层15cm厚的猪粪加上一层10cm厚的玉米秸秆粉,最后用备用的EM水将其洒湿,如此重复三四层,最后堆积的高度在60cm以上。布置好后通过使用农膜密封的发酵方法,经过20d左右即可用发酵好的饲料做成宽约1.2m、高约0.4m且长度不限的蚯蚓床,按一定的密度投放种蚯蚓进行繁殖养殖。

3.4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由于土鸡同样也是采用无公害养殖技术,所以,在育雏期前7d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随后每周逐渐降温,直至与室外温度一致才能进行脱温。在脱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搞好圈舍卫生。林下放养场地用鸡网隔成6个区域,每个区域0.4hm2,放养密度为750羽/hm2,即每区域的饲养量300只,进行分群放养才能保证鸡的整齐度。饲料也要从全价颗粒料过渡到自配混合料,其中精料以玉米和蚯蚓为主,可适当添加麦麸和细糠。60日龄之前混合料的粗蛋白要大于17%,61~9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要大于15%,90~120日龄混合料的粗蛋白则要大于13%。

4循环模式的收益分析

4.1黑毛土猪饲养效果

假设按照饲养量50头、出栏量50头、出栏率100%来计算,总耗料17.5t,平均耗料0.35t/头。按照当今饲料价格3元/kg来计算,饲料成本约1050元/头,再加上疫苗费300元/头,防疫费10元/头,水电费5元/头,人工费120元/头,在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的情况下,个体成本约在1485元/头,产值为2400元,产出投入比为1.62,个体利润为915元,总利润为45750元,经济效益显著。

4.2林下土鸡饲养效果

假设饲养量1500只、出栏量1425头、出栏率95%的情况下,总耗料约为7.1t,平均耗料为5.04kg/只,饲料成本4元/kg。若按照每只苗费5元,防疫费2元,水电费2元,人工费3元计算,不计算基础设施投入,个体成本32.16元,产值60.00元,产出投入比1.87,个体利润27.84元,总利润39672.00元,经济效益同样显著[2]。

5结语

由于当今我国农业基础较为薄弱,重心发展已不在农业方面。所以,降低农业污染,把农业与养殖业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参考文献

高效种植技术例9

油茶作为世界上四大食用木本油料树种是我国所特有的。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油茶多分布在我国的南部地区,而在广东省梅县其种植面积也较广大。梅县充分抓住了发展油茶产业的大好机遇,在多个乡镇都有大型油茶示范基地,其中丙村镇郑均村油茶示范基地总面积在3500亩左右。

1.油茶发展前景广阔

1.1产业自身发展较完善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油茶就在我国南部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油料作物,大力发展油茶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内在源动力不断增强,加之有效的商品市场拉动和政策的扶持,利润空间不断上升。据有关专家预测,茶油价格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油茶发展前景看好。油茶产业的发展已经无法阻止,各地也纷纷新建了一大批油茶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加长,集约化的种植手段已经形成。

1.2社会价值巨大、应用广泛

(1)茶油是色香味俱全的优质木本食用油,对人体十分健康、有益。此种油料便于储存,不易变质腐败,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各类病菌,孕妇和婴儿食用最佳,可助消化、促进身体的发育。老年人食用也可起到养目、抗衰老、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茶油的用途也非常广泛,除了烹制食物以外,还可用于生发油、凡士林的制作中,医药和机械方面也有使用。

(2)医用茶油的作用更加巨大,其功效包括:预防或淡化妊娠纹、皱纹的产生,保护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燥和瘙痒,涂抹面部可祛除色斑、痘疮。此外,皮肤粗糙、毛孔粗大者可通过每天擦拭茶油来改善。还可起到防晒与防辐射的效果。

(3)加工茶油后的残渣内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更有着溶血作用的皂角苷素,由于这种元素对水生生物有着杀灭作用,所以在水产养殖中被大量使用。可以作为清塘的药物和肥料、饵料来应用,在防治鱼虾病害方面也是最佳的药物。

2.油茶高效种植技术

油茶的繁育并不十分复杂,其喜爱温暖、水分充足的地区。油茶多以种子或插条进行繁殖,但为了保持本身的优良性状,一般多采用嫁接育苗的方法,随后栽植造林。随着我国油茶业的不断壮大发展,油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基地建设不断完善,油茶苗木的选择也就更加重要,培育优良的品种也就变得至关重要。科技的投入和研究创新的不断加强,深加工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得油茶种植技术变得高效,油茶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油茶产业飞速发展。

2.1良种的培育是产量提高的关键

良种苗木培育技术是丰产基础,伴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投入,油茶良种的选育方式、方法不断改进,逐渐筛选出一批优良品种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为更好的建设油茶基地,奠定了基础,也初步建立起油茶发展的新型模式,优质油茶大范围的繁育和优良苗木的快速培育变为现实。发展油茶生产在重点做好良种苗木繁育工作的同时,更要积极做好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2.2科学种植、合理经营

为了保证油茶的健康生长,一定要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较好的缓坡土地,一般PH值在4.5-6.0之间的阳坡较好。最好提前一个月把选好的地块进行清理。整地时要尽量保持深度在20厘米以上,清除所有的树根,彻底除掉杂草。这样做也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油茶的优良特性,为实现高产、丰产打好基础。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合理的种植密度。苗木的种植距离也是其丰产的关键,一般要保持1.7-2.0米的株行距,每公顷大约种植2500至3600株较适合,并选择雨量适中期栽植,注意根部的保护,做到根舒、苗正、土实,防止烂根。

施肥也要把握好时间,严格遵循规律,科学合理施肥。一般要用有机肥,挖穴添加肥料,并注意回填土壤,以免肥料的养分流失。施肥时间一般在初春时节为最佳,每株施肥量要控制在10克左右。一般情况下,一年施肥量最多不要超过25克。

2.3掌握病虫规律,进行防治

油茶自身有的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一般很少受到危害。但是,我们仍要以预防为主,保证油茶生长的健康和高产。防治油茶的病虫害,首先要掌握其产生的原因,抓住薄弱环节,适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能起到巨大的防治效果。

(1)病害。危害油茶生产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软腐病、炭疽病等。根腐病可用浓度为1%的硫酸铜或敌克松治愈。炭疽病则要加以预防,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预防病害最重要的还是要保持地块的干净、整洁,增施相应的肥料,提高油茶的抗病性能。

(2)虫害。危害油茶生产的主要病害有:油茶蓝翅天牛、象甲虫、油茶尺蠖等。在油茶蓝翅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时,可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20%果乳剂500倍液。如果到了幼虫期才被发现,则要及时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在预防病虫害的过程中,一般要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尽量避免使用或是少用药物,保障油茶自身的特性和免疫力的增强。

充分利用山区丘陵,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是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建设现代林业、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徐田,张林涛,陈福,贾代顺,郎南军.试论我国油茶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09).

高效种植技术例10

1 品种的选择和种子处理

首先在品种的选择上可以选在紧凑杂交型,这类玉米和平展型玉米杂交种的区别在于,紧凑型的穗上叶与主茎之间的角度小、株型分布紧密、根叶的面积与面积系数均偏大、光合作用充足增长态势高、储存量大、性价比高。同时紧凑型杂交种比平展型的品种高将近4成,通过光合作用得到的势能也高出三成至五成,并且封行速度快,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漏光造成的损失,并且紧凑型品种的根叶面积的系数下降速度也比平产型慢。选择杂交品种的最根本原因是杂交品种的高增产能力。其次的选择指标就是高增产潜力的品种。每个品种的增产潜力都不同。并且品种本身增产潜力是很难因外界因素为改变的,即使是最先进的农业技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杯水车薪。因此选择高增产潜力品种至关重要。再则就是要选择密集型品种。在密集型集体中有助于培养品种后代的竞争意识,在竞争环境中加强自我生存能力,增强对光合作用的吸收,加强自我保护能力,防病虫害破坏,加强抗旱能力。之后是提高科学技术能力进行种子的创新。大面积去寻找符合要求的种子,之后进行种子的整理收集与改革。寻找其潜力,强化从优良单交种选育二环系,并强化对高品质新品种与旧的高品质品种进行再抉择。在通常情况下,玉米的种植期在三五年后质量会产生明显下降,抗药性也不低从前。所以要在产量下降前强化玉米种子的质量,提高选种要求。最后强化“混血”的作用,引进外来品种,研究对比其他品种与我国东北部的区别,并建立健全品质的鉴定体系,通过对种子从播种到产出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纪录,分析改良出新的播种体系,进一步强化其防虫害能力,促进其无病害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与金钱。

2 整地及耕耙压保墒

通过深入了解多个地区的玉米产地特点,发现不同季节玉米的耕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春季就应逐渐减少耕地次数并采取整地耕作。而在秋季就应选择复合耕作。春季则应遵循水的发展规律选择保墒作业。

3 栽培育苗

在栽培育苗方面应采取抢墒早播,原因是这种形式利于玉米的增产并且保证了玉米播种的整齐性与播种密度。在如今的生产方面玉米的品种大都是中晚熟品种,因此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抵御住低温对育苗带来的伤害农户大都选择尽早播种。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最好的播种密度是7.50 万~8.25 万株/hm2。在不破坏播种整齐度的前提下,其与产量成正比。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我们也可以在保护膜上做文章。采用地膜覆盖培养,地膜的覆盖对玉米进行了增温保护其根系助其茁壮生长,吸收养分。在多年来的努力下,如今玉米单株的生产力提高了六成到九成。覆膜会在播种的前一周进行,通常选择打孔的方式进行播种。

4 田间管理

“三叶间苗、五叶定苗、七叶控苗、十叶以后一直攻。”是一直被认可的关于玉米总结经验。首先要加强对育苗的防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保全育苗。一是早查早补保全苗。在玉米育苗后在五叶期之前更需要稳固育苗,及时的查苗。其次就是提早间苗、晚定苗,匀定苗。在玉米出苗时,会出现病虫害所以不要过早的定苗。最好是在出苗了三四片的适合间苗,六七片的时候定苗。

5 合理施肥

想要得到高产量的玉米也需要高肥力作为保障,特别有机肥的实施对育苗成长具有很大成果。目前的土壤的肥力检测是有机质含量超过1%、全氮含量 0.1%、全磷含量0.18%、速效氮每千克80毫克 、速效磷每千克25 毫克、速效钾每千克80毫克,肥力的增加也离不开基础肥料,通过氮、磷、钾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混合使用,每隔一段时间增加肥料,攻秆长穗。像是对种子美容一样,首先要“敷”基础肥料,然后在底肥吸收后再追加化肥。完成对玉米的护理,促进其健康生长。

6 适时采收

在适当时间完成采收工作,在灌浆期如果遇到高温可以选择适当的进行采收,若温度过高,则应选择推迟采收。不同种类的玉米在采收期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 杨庆才.玉米产业经济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冯云选,程中文,李军.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及高产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2):22-23,40.

[3] 陈国平,钱啸风.夏玉米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1(3):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