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1-29 02:07:12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例1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职业生涯中渡过的,职业生涯的规划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质量。因此,尽早进行科学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自我、走向成功的一个有效方法。职业生涯规体现的是人本管理方式,不但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而且有利于个人才智的充分发挥,最终实现组织与个人发展的双赢。图书馆引入职业生涯设计管理理念是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 职业生涯规划使个人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发展自我,有益于提升自身竞争力,提高成功的机会。当今社会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三,职业规划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尽忠职守、热爱工作、富有创新意识的员工。如果员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完善,往往导致工作缺乏激情,降低工作效率,有时候还会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这样的情况可能会给员工带来很大的压力,或者使他们消极低沉,从而带来精神上的不健康问题,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目前,有很多图书馆员就是盲目从事图书馆的工作,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缓慢。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图书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同时又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教育的机构,开展图书馆员得到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提升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实现图书馆和员工的双赢,促进图书馆事业积极稳定繁荣发展,还可以为图书馆留住人才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问题

(一)积极性的缺乏。

目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一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图书馆员,达到一定的年纪,其个人事业发展达到职业顶峰时,就会感觉工作缺乏压力和挑战性,往往会丧失工作热情,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加上图书馆工作属于服务性质,大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岗位变动可能性也很小,很容易产生“职业高原”现象,即图书馆员已不可能再得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机会或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 缺乏满足感导致人员的流动。

一个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是决定该员工积极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图书馆事业是比较稳定的职业,相对企业而言,显得低调、乏味,很多图书馆员的工作满意度整体偏低,缺乏工作的成就感、挑战性、新颖性等。工作满意度影响馆员的工作和生活质量。馆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工作和生活质量就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下降,重要的是会导致人员的流动。人才流失已是图书馆面临的一大困境。目前,从图书馆调出的人,没有将图书馆的工作作为长期发展的目标。他们本来可以成为图书馆的业务骨干,但是由于图书馆的吸引力小,最终还是告别了图书馆,给图书馆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三) 组织文化缺乏。

组织文化就是图书馆的基因。图书馆的组织文化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图书馆员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思想觉悟、价值观念、工作态度、工作责任等,因而决定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组织文化的缺乏使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缺乏一种认同感,没有一种主人翁的态度,图书馆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缺乏凝聚力,从而导致许多工作不是站在图书馆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而是利用所掌握的资源谋取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置整体利益于不顾。

此外,图书馆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不高,工作挑战性不大,酬金待遇较低,传统的职业形象又使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同。馆员没有职业自豪感和职业热情,进修机会少和知识老化影响职业发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定中的不公平现象及管理者职业生涯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容易造成图书馆高素质人才流失。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图书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实施

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认识自我和环境、确立目标、计划、实施策略和反馈评估五个环节。

(一)认识自我和环境。

它是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一方面,馆员通过对自我进行全面认识,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最佳的抉择。自我认识就是对自己的观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兴趣、个性、特长、学识水平、思维方式、价值观、能力、长处、缺点等认识,为对自己未来工作选择的方向打下基础。另外,馆员可借助各种测评工具来更好地认识自己,同时还可以征询其他人的意见;另一方面,图书馆员要全面认识外部的环境,在社会环境的认识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图书馆需要的是拥有图书情报学知识、网络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和服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组织环境认识中当一个人加入组织以后,职业生涯规划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图书馆员应了解自己所在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变化、不同岗位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与职业生涯有关的学习培训机会,分析其中可能关系到自己成长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员应当调整心态,塑造新的职业观念,以成就感和赢得尊敬为目标,努力让自己成为本行业的学者、专家。馆员通过分析适当地调整自己,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要求。

(二)确立目标。

目标的确立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目标的确立是在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条件为依据。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是向专业技术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图书馆员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才能、兴趣、有利的环境条件为依据,结合职业发展路线,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分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目标与理想的职位、技能水平、工作安排或技能获得有关。馆员在制定目标时应将目标详细列出,具体到实现目标的时间、达到的程度、每一理想职位对知识技能与资历的要求。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持续性,适时性等原则。与之相应的其他具体目标,如学习进修目标、经济收益目标、业绩目标等也要具体明确且做到互相配合、共同作用。设定的目标要高低适度,太高难以达到,容易让人受挫,太低没有挑战性,或达不到进步要求。

        (三)规划。

个人的最终目标确定后就要开始展开总体和具体的计划。没有计划贸然行动是徒劳无功的。图书馆员的职业规划是围绕计划来进行的,如果计划是纸上谈兵,那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计划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该详详细的详细,该具体的要具体,有些可以忽略的就不用太在意,制定的计划要现实。

(四)实施策略。

实施策略是指根据计划,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包括工作、培训、教育、自我学习等方面的措施。在工作方面,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采用什么学习方式,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等。实施策略越具体明确,越便于执行和检查。因此,馆员可将自己的长期、中期、近期目标细化,审视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已有条件和所需条件,明确努力方向。

(五)反馈评估。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调整。因为在职业生涯进程当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和结果,所以,图书馆员要自觉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评估和修正,以纠正原订目标的偏差,保证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评估可参照各类近期、中期目标和实际结果比照进行。在评估过程中,主要对重点目标和关键策略方案进行评估。要关注弱点,找到自己的不足,如是否坚持按计划来提高个人的能力,个人能力是否适应环境的要求等。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策略甚至目标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为下一轮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四、结束语

职业生涯规划的成功会因个人的价值观、职业需求、职业生涯目标各异而不同。职业生涯发展也并非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简单地把职业生涯发展定位于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只能让自己进入到一个狭小的空间。所以,图书馆员在追求职务目标、工作内容目标、经济目标、工作环境目标等职业目标时,不要忽略丰富的知识积累、观念的更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快乐感、成就感。只有外在的职业生涯目标和内在的心理感受达到平衡时,馆员才能更多地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贺子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卜欣欣,陆爱平.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国经济时代出版社,2004 :30.

[3]尤玉新,唐承秀.高校图书馆员“职业高原”问题探讨.图书与报,2006(2).

[4]牛红亮,霍彩玲.试论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图书馆学研究,2005,(10).

[5]居玲英.图书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18(2):21-23.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例2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1-00-01

一、图书馆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单位组织相结合,根据时代特点和自身的职业倾向,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的基础上,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作为公共图书馆员,应站在时代的角度,从实际工作出发,立足图书馆岗位发挥个人价值进行思考与设计,确定最佳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于安排和行动。这就是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公共图书馆开展职业规划的意义

(一)加强馆员职业规划,是图书馆健康发展的根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就业人员在择业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职业的价值取向和经济回报率的问题。图书馆作为公益单位,馆员待遇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平衡,工资与物价不能同幅增涨,而且从当前公共图书馆馆员的成长过程来看,部分馆员缺乏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难以准确的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定位,所以图书馆应对馆员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提供帮助。

(二)加强馆员职业规划,是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大多数人看来,图书馆工作环境好,工作性质相对简单。其实,图书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从其产生到发展,一直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前公共图书馆已从传统单一式的服务,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服务方式发展,其岗位工种分类越来越细,业务涵盖面越来越广,工作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从图书馆长远发展来看,必须加强馆员的职业规划。

(三)加强馆员职业规划,有助于正确引导馆员对职业的认知。职业生涯理念对公共图书馆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概念,大家普遍把图书馆作为最传统的职业行当来从事,缺乏一种事业观意识,缺乏一种历史使命感的理念,导致一部分人对待工作出现倦怠思想。因此,我们应正确引导馆员对职业的认识,倡导馆员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利用多种渠道、让馆员充分展现自我,以达到图书馆事业与个人价值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开展职业规划应采取的措施

(一)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建立合理的岗位管理制度。1、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图书馆岗位聘任制度。图书馆根据其职能、任务和工作需要实行分类管理,将人员分为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技能三种岗位进行管理,合理制定各个岗位职能职责,对能胜任该岗位工作的给予聘任,不能胜任则不予聘任,实现合理、高效、有序上岗,从而实现人尽其岗、择优选用的岗位聘任机制。2、合理设定图书馆职称岗位。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系列分为初级、中级、副高和高级4个级别,即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四个职称,当前事业单位实行岗位定级之后,人事部门设定的基层图书馆只有初级和中级岗位,而没有副高和正高的岗位指标,导致图书馆出现“有专业技术职称,而无相对应的工作岗位”的尴尬局面,因此图书馆应结合单位人员取得职称的实际现状,积极向上级人事主管部门申报和争取相应的职称岗位,为馆员岗位定级作有效疏通,鼓励馆员向高级职称努力,从而防范人才缺位。

(二)实行双效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1、实行双效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满足馆员成就感。充分考虑馆员的个体差异,努力提供科学、公正的竞争平台,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层面上,都应建立奖罚分明的双效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馆员的职业成就感。同时,对馆员的评估考核结果,与其职务晋升、薪金、岗位的调整相关联,从根本上消除馆员职业倦怠感,提升他们对图书馆的忠诚度、对事业的热忱度。2、注重馆员人才培养,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在对馆员的培养过程中,建立人才培养阶梯,健全评估体系,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常规工作与典型事件相结合、组织考察与读者反馈相结合,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以服务记录为主要依据、以读者满意度为主要指标,通过考核使馆员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确保馆员职业生涯更加积极、健康、良性地发展。

(三)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建立渐进式学习生涯规划。1、制定合理的职业培训计划,为馆员发展构建“绿色”通道。图书馆应有组织地帮助馆员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馆员更全面了解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自己在图书馆有哪些潜在发展空间,个人该如何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鼓励馆员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工作、学习和培训计划,明确将来努力的方向。2、建立渐进式的学习生涯规划,使不同层次的馆员达到一定的职业水平,如:3年内职称达到助理馆员,成为业务骨干;5年职称达到馆员,成为馆内学术与业务的佼佼者;10年职称达到研究馆员,在行业内作出一定的影响,从而充分调动馆员职业学习的积极性,养成激励式学习的主动性,形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四)增进与馆员的沟通,引导馆员开展职业规划。1、图书馆要增进与馆员的沟通,善于与馆员构建乐于奉献的心态。馆员的职业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馆员的心态,正确的心理认知是构建一个全面图书馆人职业理念的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员,要乐于奉献,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这份精神力量也将始终推动着图书馆员从内心上认可并尊重自己的职业。2、积极引导馆员进行职业规划。在制定职业规划时,首先要积极引导馆员了解本馆的发展目标,馆员的职业生涯目标与图书馆发展目标要一致,馆员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有关本馆的各类信息,包括发展现状、前景目标、人员分配、内部文化等,才能更好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在图书馆中更加持久而高效地工作。

参考文献:

[1]樊红亮.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5)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例3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把馆员个人的职业理想同图书馆组织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保证高校图书馆组织与馆员个体在目标设置上的一致性。科学合理地规划馆员的职业生涯,有利于图书馆和馆员实现 “双赢” ,有利于高校图书馆组织进行人才盘存,促进人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从确定职业目标,通过学习、 培训、 从事各种职业,直至职业劳动最后结束的所有职业工作历程。

对职业生涯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90 年代从欧美传入中国,最早对职业生涯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施思教授。

职业生涯设计又称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计划,是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要求你根据自身的兴趣、 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在规划职工职业生涯过程中,员工、 管理者、 组织这三方面都要发挥作用。员工负责自我评估,在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现实背景中制定计划,进行特定的开发活动;管理者帮助员工理解组织的需要和要求,促进他们发挥关键性作用;组织本身则提供工具、 资源和设施来支持这一进程。职业生涯的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离开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就孤掌难鸣,反之亦然。

二、 规划馆员职业生涯的意义

1.有利于解决高校图书馆人才外流问题。 图书馆是人才流失率较高的单位,一般馆员跳槽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二是寻求更高的收入;三是寻求更好的工作氛围。

优秀人才最关心的是自己事业的发展,如果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发挥,个人发展能够得到重视,就不会轻易地转换单位。西方各国大量实践经验证明,凡重视员工职业发展,不断让员工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并为他们的成长、 发展以及参与管理创造机会和条件的企业,就能使员工工作满意度增加,进而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图书馆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没有认识到人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人才闲置、人才压制的现象较为严重,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视不够,工作人员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更谈不上自身的发展。

2.有利于避免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盲目性,提高员工的能力。

经过职业生涯规划,馆员清楚地了解了自身在组织中的定位与发展通道,就可以有目的、 有计划地结合自身情况采取提高的措施,使员工更专注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员工在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中,对个人的个性特征、 能力水平和优劣势的认知难免主观,对图书馆的职业机会和认识不甚明了,从而带来认识的偏差和信息的不对称。

而职业生涯管理则将帮助员工理性的认识和评价自己适合干什么、 能干什么、 组织需要干什么,从而建立起比较切实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3.有利于图书馆和馆员实现 “双赢” ,提高馆员对组织的认同感。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组织与个人双向沟通而产生预期目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馆员更清楚地认识图书馆的现状、 发展与其自身的关系。

通过将馆员个人的职业理想同图书馆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有效抑制了图书馆与馆员个体在目标设置上的偏差,避免由此造成的馆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的丧失,使馆员在图书馆组织中发展,图书馆在馆员发展中成长,最终实现图书馆与馆员之的共同发展。

4.有利于图书馆组织进行人才盘存,促进图书馆的有效管理。

人才盘存就是对组织内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清点。 由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在不断变化,图书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需要拥有与工作相适应的员工,这种适应包括馆员的数量、 素质要求等方面,通过盘存,图书馆可以全面了解人才短缺和富裕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在充分了解馆员能力、 兴趣、 特长、 性格等因素的基础上,同馆员一起设计其职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到组织的目标之中,随时根据组织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使用。

三、 科学规划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的有效途径

1.为馆员开辟多重职业发展道路。

职业发展道路指员工在组织中所要经历的职位序列。如何使组织重视是摆在每个员工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在图书馆员的观念中,得到重用的标志就是职位的晋升。这种传统的、 片面的组织架构已经远远适应不了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战略。针对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来设立更加合理有效的职业发展道路。横向发展(轮岗制)。

横向发展就是用工作轮换的方式使员工处于经常性的挑战中,增加成就感。图书馆工作轮换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入馆的馆员,让新员工对整个图书馆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了解。一方面有利于找到新员工的长处和弱点,以安排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二是对于能力较强的馆员,为了培养其管理技能和积累经验,在同一职级轮流任职。但这种方法对那些业务精深和追求稳定的馆员来说,并不适用。

纵向发展。纵向发展就是指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等级,职称的变化,其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和被尊

重的心理需要,此外,纵向发展可以给馆员带来更多物质上 的回报。从传统的职业晋升渠道上来看,高校图书馆内有两种纵向发展的途径:一是管理职务的提升;二是职称的晋级。然而结合现实图书馆的特性,这两种方式已经满足不了要求。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形式更加多样,要求给予馆员更多现实可行的提升途径。例如: “星级员工制”“读者服务明星” 等方式。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馆员的职业方向不能是单一的上行路线,还应该存在逆向途径,即馆员职务、 职称是可上可下的,真正实现按能定级、 按绩定位,充分发现人才、 利用人才和培养人才。双重职业发展。这指的是馆员在高校图书馆同时担任两个职务。

它主要应用在实行矩阵式组织结构的图书馆中。矩阵式组织结构是指图书馆根据某一工作项目的需要,单独组建工作小组,由不同业务部门派人参加。小组中的成员既在小组中承担一定的工作责任,又在原来的业务部门中担任一定的职务。

这种双重职业是团队式的工作方式,它赋予工作人员更多的工作任务,让工作人员承担更大的工作责任,充分利用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2.对馆员所处的职业生涯期不同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

规划馆员职业生涯应遵循个性化原则,针对不同的图书馆员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规划方案,把职业生涯管理具体到每一位图书馆员,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在工作中发挥自身潜能,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相应地,高校图书馆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成长发展期馆员的管理。

新员工进入图书馆后,应指派资深馆员传、 帮、 带,使他们尽快融入组织文化,将理论用于实践,并初步建立人际关系。但是,这一时期的员工也是最容易流失的人员,为稳定处于这一时期的员工,应让他们初步承担责任,用挑战性强的工作吸引其注意力。

对于发展扩充期员工的管理。对于这部分员工的管理,应注意他们技能的更新情况,及时提供交流培训的机会力争让他们成为专家和能手。但是对于考虑离开图书馆组织、始终不能接受图书馆理念和文化的员工,应允许其合理流动。

对稳定维持期员工的管理。

这一阶段员工发展有两个倾向:一是维持现状,不再寻求新的发展;二是继续寻求新的挑战,尝试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

图书馆组织应使用工作轮换、 承担更大挑战性的工作等方式,尽力动员这部分馆员进入工作上的第二个春天。

对衰退期员工的管理。

这一时期员工普遍都有成为良师益友的愿望。高校图书馆应为他们提供条件,使之帮带新员工,将其积累多年的经验得以延续。另外,在生活上和心理上要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正视能力的衰退,做好退休准备。

3. 工作丰富化途径。工作丰富化是指在工作中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 自主权和控制权,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减少工作中的枯燥感,达到激励目的。工作丰富化是根据郝茨伯格理论,在工作中只有添加一些可以使员工有机会获得成就感的激励因子,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组织带来效率和效益。

在高校图书馆,可以把缺乏激励因素和工作满意度较低的职位进行重新设计,增加工作的完整性,扩大工作范围。

工作内容的丰富化,不仅可以帮助馆员突破个人工作局限,从整体上重新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还可以给予馆员更大的自主性,以丰富馆员的工作内容。

4. 确定职业锚。职业锚概念是美国管理学家 E.H.施恩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出来的,职业锚是指们一种从早期工作经历中逐渐发展形成的职业自我观。

它包括三个部件:

自省的才干和能力、 自省的动机和需要、 自省的态度和价值观。施恩在1996年重新阐明了职业锚的八种类型:管理能力型、 技术职能型、 自由自主型、 安全稳定型、 生活型、服务型、 挑战型和创新型。

职业锚理论对高校图书馆人才管理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每一个馆员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业锚所在,每个馆员只有在适合自己的职业锚上,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取得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业绩。从组织的角度来讲,图书馆管理层应该考虑弹性的职业发展道路,正视馆员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激励和奖赏制度以及多样化的培训计划来满足不同锚型的馆员的心理需要。

5. 把图书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个体与组织之间,一直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个体的职业目标的实现,总是通过一定的组织载体来实现的。

如何使个人职业生涯与组织人才分类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个人与组织同步发展呢?核心的问题是要做到人与岗的合理匹配。职业是否与个性特征匹配,对个人的工作成效和对社会的贡献有着重要影响。此外,还应根据图书馆员的年龄等相关特征,划分出他们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每个人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任务和目标,因此,高校图书馆除了要在横向上了解每一位图书馆员的个性化特征外,还应在纵向上掌握其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从而真正做好职业生涯管理。

人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将 “人” 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提到了新的高度。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推动组织和个人共赢,成为最有价值的管理实践。

很显然,科学的规划职业生涯是人与组织共赢的重要连接点:基于 “人为本” 的理念,尝试通过对人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实现个人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

在强调以人为本、 服务创新的今天,开展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地改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开发现代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张再生.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贺子岳.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李鑫路.高校图书馆应进行有组织的职业生涯开发[J].新世纪图书馆,2004,(5).

[4]徐建华,付娇.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1).

[5]宋显彪.试论图书馆员职业的核心价值[J].图书馆杂志,2002,(9).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例4

1职业生涯概念及其发展

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又称之为职业发展,它是一个人在职业岗位上工作活动的连续经历…。为了有效地实现自我价值,任何人都需要对个人要从事的职业、要担负的工作以及工作的发展道路进行全面的规划,也就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展开的过程,是随着个人的职业经历、年龄变化以及社会的要求不断变化、波动、调整的。实践证明,职业生涯设计并不纯粹是个人的事情。在职业生涯中,随着提升的竞争、技术的改革、经济的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组织与个人需要的平衡越来越困难,这就促使组织参与到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中去,和员工一起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开发和管理。

2网络环境下馆员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2.1馆员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进人2l世纪以来,网络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现代的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更为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要完成提供综合性、战略性、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的任务,馆员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组织、传播,要求馆员的知识结构从单一型、封闭型、被动型转变为复合型、开放型、主动型而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即高校图书馆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并适应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员。也就是说,馆员的工作由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转向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因此,在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下所产生的竞争激励机制和优胜劣汰的工作方式,促使馆员个体为适应工作环境而必须对自己现在和未来的生存及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2图书馆整体发展的需要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各高校大多实行岗位聘任制,人才流动频繁。图书馆也在实行岗位聘任制之行列。因此,对高校图书馆组织来说,在网络环境下对馆员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既可以通过给馆员提供确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来满足馆员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实现个人目标,增强馆员对图书馆的忠诚度;又可以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发现具备潜能的馆员,以更好地制定管理计划;还可以有效改善图书馆人才闲置等人事状况,激活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改善人才流失的状态,从而保障高校图书馆队伍的发展。

3馆员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3.1馆员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馆员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使馆员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馆员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馆员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评估馆员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使馆员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职业生涯设计的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自我评价馆员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全面了解自己,要对目前现状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年龄、职称、学历、工作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人际关系和谐与否,是否达到所要从事的工作要求等等。即要弄清网络环境下,馆员自我在图书馆工作领域里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或在图书馆以外的工作领域里(众多的职业面前)进行怎样选择等。

3.1.2确立目标确立目标是馆员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如自我积极主动地完成提高工作技能或提高管理水平的短期培训,或在计划时问内完成提高学历培训或取得硕士、博士学位证书等。短期目标更具体,对馆员的影响也更直接;中期目标,如阶段性创造在晋升职称(从初职晋升为中职,再从中职晋升为高职)的过程中所必需的相关条件,或进行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论著等;长期目标,一种指的是选择管理职业生涯路径,另一种是指选择职称职业生涯路径,但不管选择哪条路径,都需要馆员经过长期努力、不懈奋斗才有可能实现。确立长期目标时要立足现实、慎重选择、全面考虑,使之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人生目标,即馆员树立为图书馆的事业发展做贡献的终身奋斗目标。

3.1.3环境评价馆员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如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都需要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

3.1.4职业定位馆员要了解本专业(馆员个体的学科背景)、本行业(现从事的工作)的地位、形式以及发展趋势来进行职业定位,即定位于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馆员自我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馆员自我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

3.1.5实施策略即馆员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行动方案和行为措施,是指馆员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中努力去创造必需的条件和实施的步骤、方法等。如果没有实际行动,职业目标只能是一种梦想。因此,既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综上所述,馆员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与基础上进行的。

3.2图书馆组织对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具体过程,图书馆组织需要根据每个馆员的具体情况和实际工作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职业生涯道路,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位馆员的最大潜能,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良眭的互动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例5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21-03

一、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解析

1.职业生涯管理含义

职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开展和提供的,用于帮助和促进组织成员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的行为过程,它包括组织和员工本人对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的综合管理过程,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使员工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吻合。职业生涯管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个人角度,员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自我管理、自我努力来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从组织角度,以组织的发展目标为准则,结合员工的实际状况,与员工共同设计出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员工提供既适合个人发展、又反映组织目标的工作岗位。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管理能使组织的发展目标与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协调一致,可以建立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双赢关系,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促进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组织在需要时也可以得到具备合适资格和经历的员工,并保证员工的献身精神与忠诚度。本文主要从组织的视角讨论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管理。

2.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是高校图书馆根据部门的职业特点,把馆员个人发展与高校图书馆发展相结合,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将馆员看做可开发增值的人力资本,向馆员提供图书馆岗位的工作分析、工作描述等资料,结合馆员的心理、生理、学历等个人因素,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并对每一步骤、方向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提供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提高职业素质的机会和人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图书馆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增强组织竞争力,实现图书馆目标的有效手段。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职业生涯管理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主要着眼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仍然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职业生涯管理的科学研究在高校图书馆领域还十分薄弱,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3.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

对高校图书馆员来说,每项业务工作都具有科学研究、教育和服务的特点,这些决定了图书馆员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性,即在图书馆职业劳动的复杂性、劳动层次的多元化结构以及职业成就的不明显性。此外,还包括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服务手段和内容的快速更新所造成的馆员职业压力增大等特点。

二、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课题组成员通过文献、问卷及走访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存在以下问题,:近几年来,由于各高校图书馆通过引进研究生、鼓励在职人员攻读在职读研究生以及其他提高学历的教育方式,使当前高校图书馆员中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人数迅速增加。随着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结构逐渐向高学历、高层次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馆员开始萌发职业生涯意识,并积极争取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环境。但在实践中,相当多的高校图书馆尚未把馆员的职业生涯管理列入议事日程,馆员的职业发展处于自发状态。虽然有些高校图书馆为馆员制订了一些发展计划,但从总体上看,馆员的职业生涯管理仍始于被动和无序的状态之中。我国高校图书馆员职业中目前仍旧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地位低下,领导不重视、图书馆领导职业生涯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员工职业生涯系统管理;馆员职业道路发展模式单一、职业发展空间比较狭窄、职称评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不同图书馆部门劳动强度差别很大,造成馆员心理不平衡;馆员缺乏明确的工作认同,在图书馆工作心理压力大;馆员普遍感到现有的知识、技能无法满足工作的需求,进修机会少、效果不明显,影响职业发展;馆员在组织中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正是由于以上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才造成了现在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中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职业高原”、“职业围城”等问题的出现。因此,积极开展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的规划管理,帮助馆员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既有利于图书馆组织进行人才盘存,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又有利于馆员自身的职业发展,避免馆员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盲目性;既能够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员工的能力,又能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及合理配置,解决高校图书馆人才外流问题,实现高校图书馆及馆员的“双赢”。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的途径探析

1.增强领导重视程度

职业生涯管理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这种组织行为的主要策划和实施者就是高校图书馆的领导。高校图书馆领导应有目的地学习和了解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不断强化职业生涯管理意识,充分认识职业生涯管理对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整合馆员的职业生涯管理,使馆员的职业生涯管理与图书馆组织的发展战略相配合,还要在图书馆管理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为馆员创造发展的机会,使馆员的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发挥,以达到馆员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双赢的目的。

2.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

高校图书馆实施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建立完善、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是馆员个人发展与图书馆组织需求相匹配的动态过程,因此,高校图书馆实施职业生涯管理,要始终保持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图书馆组织发展的步调相一致,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防止图书馆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中的不公平现象。为了使职业生涯管理体系科学有效,图书馆可以聘请馆内的管理人员、专家或外部的专业咨询公司、专家,协助建立馆员职业咨询管理体系,指导馆员进行职业发展规划、选定其职业发展道路,设定长、短期目标。图书馆各部门要结合馆员的聘期考核、评估工作,不断对每个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并提供修改方案。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并直接与馆员个人利益、职业生涯发展等密切结合,不但有利于促进图书馆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帮助馆员及时修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使其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更加合理。

3.建立多元化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多元化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给图书馆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可以更充分地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这样既有利于

图书馆员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高校图书馆可以在以前的职务晋升途径和职称晋升的途径上,增加技术职业生涯途径,使得技术馆员可以在信息、采访等部门平行流动,使其专业技术知识全面化;图书馆可以采取横向调动或轮岗的方式使工作方式具有多样性,使员工摆脱单一的工作环境和内容,焕发新的活力,迎接新的挑战;可以将图书馆工作流程和部门进行重组,对工作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扩展他们的工作范围,提高其业务能力,有利于图书馆各部门的沟通;可以成立专题科研小组或其他项目小组的方式,将不同部门的人员调在一起,使其承担双重工作和职务。这样既能帮助那些希望走职称晋升途径的馆员取得科研成果,也能使得图书馆内部各部门的人员相互沟通,对图书馆整体有个了解,而不局限于自己的业务领域。

4.建立和谐的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

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产生的对馆员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比物质激励更为有效。和谐的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应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并使之充分发挥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的职业生涯管理活动要围绕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进行。图书馆应该提倡共同的理想、道德、信念,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创造平等、和谐、进取的组织氛围,馆员对组织目标、制度、观念高度认同,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量。个人则积极调整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使个人发展融人到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

5.协助图书馆员进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

随着职业生涯管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管理主体也将由图书馆为主导转变为图书馆员主动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高校图书馆可以主动为馆员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咨询服务,让员工充分了解组织的发展现状、前景目标、发展规划、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岗位空缺情况等,设置业务培训课程供员工选择和参加;通过单独谈话和工作研讨会等形式,帮助馆员了解自己实际工作经验和状况、分析自己目前能做好哪些工作,如果加以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将来能做好哪些工作,分别列出计划。从而使图书馆员更好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在图书馆中更加持久而高效地工作。也可通过协助图书馆员确定职业锚,加强高校图书馆人才管理。根据美国管理学家施恩的职业锚理论,每一个馆员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业锚所在,每个馆员只有在适合自己的职业锚上,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取得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业绩。从组织的角度来讲,图书馆管理层应该考虑弹性的职业发展道路,正视馆员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激励和奖赏制度以及多样化的培训计划来满足不同锚型的馆员的心理需要,这对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总之,只有将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和图书馆员的实际状况相结合,既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又从图书馆的全局出发,才能真正实现员工个人和图书馆双赢的目标。

6.完善馆员培训工作

只有在高校图书馆组织领导下,根据馆内总体发展规划对馆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即对馆员的培训和发展进行策略性规划,建立正规的图书馆培训制度,才能解决馆员的自我发展与图书馆对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之间的矛盾。组织员工参加馆内外培训,包括学历教育、图书馆内部各项业务培训、短期培训、定期培训、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学术交流等多种培训形式,即使是高级人员也定期给予各种进修、参加国内外研讨会的机会,使各级各类人员都有机会得到业务提高。通过培训,激发馆员内在的发展潜力,给馆员更多的事业发展机会,建立起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亚君,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现状实证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1):98-101,104.

[2]张玲,大学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探析[J],工会论坛,2008,(4):126-127,

[3]邵敏,复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之探讨[J],科教导刊,2010,(8)上:197-198.

[5]徐建华,职业生涯层面的图书馆职业问题[J],罔书与情报,2006,(2):41-45.

[6]顾金睿,刘秀荣,职业生涯管理与高校图书馆[J],图书与情报,2006,(2):53-56.

[7]陈永光,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5.

[8]徐建华,现代图书馆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9]徐玉红,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的瓶颈及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It,2010,(3):115-118.

[10]李静,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解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23-24.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例6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191-01

0 引言

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交流的枢纽,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学校文化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管理中强调以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网络时代与知识经济为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新思维和新理念。

1 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培养复合型馆员

人本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和成员个人目标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服务于组织内外的利益相关者,围绕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把组织内全体成员作为管理的主体,是一种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的资源。高校图书馆管理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对人的管理。是人以搜集信息、传播知识为目的而构筑的研究、服务性组织,不是物的堆积,而是人的集合。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人体之中的,投入到生产与工作中的各种因素价值总和,包括人的能力水平,技术水平,健康和努力程度等等。图书馆首先是通过对人的管理,这种管理必然是人本管理,或人本管理的演绎和具体化,进而支配信息资源、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服务的目的。人力资本投资都具有较高的增值性,同时又是一种必须的消费行为,在图书馆工作中必不可少。

2 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集体与自我的统一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核心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目的是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人的需要、动机,它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指出,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中得到认可与奖赏等等,主要是指和工作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足感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职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满意感。激励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它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多高效与优质。

3 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建设高效率的工作学习型组织

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塑造图书馆专业化的核心竞争能力,打造专业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图书馆队伍。学习型的图书馆要倡导团队学习方式,通过学习和讨论的方式灌输到图书馆的全体员工思想里,把管理班子的理念、规划、思路和要求,化为具体的政策、计划、制度、方案和指标。整个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及其他一切常规工作都离不开的环境的依托,是一种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学习的图书馆组织氛围。事实上,馆员“自我超越”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受图书馆的组织氛围影响,它是一个人不断充实、丰富、完善主观世界的历程。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馆员,就要强调外在的压力的同时,进行有组织的进修,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使得自己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4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是指组织与员工本人对其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的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要求员工和组织必须共同协作,员工的个人需要与组织需要互相结合,以实现员工和组织的计划与目标的协调统一。图书馆传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是把馆员看作一个普通的系统要素,是以静态岗位的需要为惟一出发点的,而职业生涯管理则在动态的图书馆目标和组织结构观的指导下,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来进行该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的设计,并为生涯计划的实现提供信息、咨询、培训以及弹性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是员工个人发展与组织需求相匹配的过程,所以图书馆对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包含员工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和组织协助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其中组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要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教育、训练、岗位轮换等发展机会,并给予员工多方面的职业指导和咨询,以促使员工职业目标的实现。个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因为无论个人有怎样的职业期望,都要取决于组织所能提供的实际工作岗位,因此,只有图书馆参与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人员的个人职业目标才能实现。图书馆要帮助工作人员正确地分析自身状况,及时公布图书馆中的各项工作要求和岗位空缺,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状况和图书馆的切实需求,探索工作人员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王东小.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02(1).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例7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4)01-0006-05

作者简介:谢剑敏(1986-),广东金融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2012级图书情报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包含两个方面:高校图书馆员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与馆组织对馆员的职业生涯管理。参与双方就是高校图书馆及馆员。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基于对其自身性格、兴趣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是参照馆组织的战略规划,而后者较长的周期性使得实现后的目标成果无法应用于馆员日常的读者服务工作中,这是一块缺陷。图书馆2.0是Web2.0环境下的一种新产物,它是时下图书馆界热议的话题,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服务方式。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用户为中心;二是邀请用户参与互动的主动式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三是依托新技术开展新的服务内容。它的出现对馆员的工作内容产生了影响,该群体的职业生涯管理活动仅仅依靠自身和馆组织的参与难以达到理想水平,鉴于此,笔者认为让读者加入其中,可以提高管理成效。此外,对于某些开设了图书情报类专业的院校,图书馆员的发展晋升途径除了职务晋升与职称晋升外,还可以考虑从馆员转变为教师。

1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问卷调查的方法,辅以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馆员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岗位、学历、收入等;第二部分是调查当前影响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有哪些,并运用德尔菲法对其影响程度进行排序。本次调查选取了广州地区13所高校图书馆的部分馆员作为调查对象,并从中选取了12位馆员参与本次德尔菲法测评活动,调研时间为2013年3月至4月。

2 调研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向高校图书馆员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7份,回收率为87%。

2.1 样本基本资料统计(见表1)

从被调查馆员性别来看,女性占多数,性别的不平衡可能会对图书馆工作的协调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年龄分布来看,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的人数分别是27人、37人、19人、4人,以中青年居多,说明目前高校图书馆工作者年龄分布较为合理,且中青年馆员成为了馆员工作群体的主力军。从学历层次来看,本科及以上的被调查者达到69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9.3%,反映了当前高校图书馆员学历层次有了大幅度提高。从专业背景方面来看,图书情报学类、计算机类、外语类、文、理工科的馆员都占有一定比例,这顺应了图书馆2.0背景下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学科馆员体系的建设。从职称方面来看,助理馆员和馆员占大多数,研究馆员人数极少,这与职称评聘是分不开关系的。将图书馆员的收入与当地居民平均收入进行比较,结果是高校图书馆员的收入高于平均收入,处于中等偏上位置,但不能算是高收入群体。通过样本基本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大致地了解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概况,为随后的馆员职业生涯管理调查奠定基础。

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依据已回收的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来研究影响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生涯管理的因素。此次进行的德尔菲法专家测评包括选择测评专家和两轮专家测评两个环节。参与测评的候选专家均为高校图书馆员,共计12名。第一次测评结束后,笔者对测评结果进行了统计加权汇总,形成新的调查表后反馈至对方再次匿名测评,最后,对两轮问卷中的排序题进行统计加权计算,形成最终结果。排序题的两轮测评结果及最终加权汇总排名结果(见表2、表3、表4)。

附注:①第二部分(请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将下列影响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因素排序:)A.岗位轮换;B.培训效果;C.晋升机会;D.领导重视;E.工作环境;F.规划指导;G.工作挑战性;H.定期培训

②第三部分(请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将下列影响馆员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排序:)A.组织归属感;B.知识技能;C.人际关系;D.工作经验;E.工作满意度;F.读者需求

③排序题中,数字1~7分别表示选项的重要性,其中1代表最重要的条件,2代表次重要,4代表重要性排在第四,以此类推。

[JP2]在影响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各种条件中,晋升机会是馆员最为重视的,晋升机会直接决定了职业各方面状况的改善,包括岗位、待遇等,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标志着职业生涯的阶段性成功。规划指导及领导的重视也是馆员希望被满足的需求,规划指导本是组织应做的工作,然而很多高校图书馆并未开展此项工作,这使得一些对职业生涯尚为生疏的馆员感到迷茫,不知道今后的职业道路该怎么走。领导是否重视,这是决定整个组织能否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管理活动的一大因素,故也成了馆员关注的焦点。此外,岗位轮换、工作挑战性、定期培训与培训效果等都会对馆员的职业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馆员认为工作环境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环境都较为和谐,并能够随着高校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从馆员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来看,在图书馆2.0背景下,馆员越加重视读者的地位,他们认为读者需求在其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影响逐渐加深。当然,目前这还不是决定性因素,要规划得成功还涉及其他因素。工作满意度、组织归属感及工作经验这三项是影响程度最大的,工作不满意,缺乏归属感容易导致职员离职,也就不存在职业规划了,这两者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职业规划制定的基础,只有入职时间久了,对图书馆组织各部门各岗位都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才能切合实际地规划职业生涯。当然,要让规划做得完善还需要不断地提高业务技能,学习新知识,同时维护好与同事、领导间的人际关系。综合以上两部分内容,公平的晋升机会、高水平的职业满意度是高校图书馆员优质的职业生涯管理的必备条件。

2.3 访谈内容阐述

笔者就论文研究主题与部分高校图书馆员进行了交流,通过访谈,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高校图书馆对于员工的职业生涯普遍关注不够,很多馆员对于自己的职业前景大都持中性甚至是悲观的态度,即组织有什么要求,就做什么工作,完全失去了主动性,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何部门、何岗位;二是很多馆员认为读者在其职业生涯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主要体现在读者需求、读者满意度、馆员与读者的交流方面,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大部分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思想活跃、信息需求量大,甚至比馆员更早地接触到新技术、新知识,这对图书馆2.0 的技术创新是一种推动。

3 图书馆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的有利条件

3.1 学历层次提高,服务意识增强

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特点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服务对象的单一性;二是读者需求的广泛化、专业化;三是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在图书馆2.0背景下,后两个特点将体现得越发明显。为了使馆内员工,特别是新晋的青年馆员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目前对馆员的学历要求逐渐严格,馆员学历层次的提高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奠定了知识基础。因为已有的一些规定,例如本科生需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方能取得学位证书等,使得馆员在走出校门前就具备了某些方面的技能。除了外语,还有其他方面的能力,如计算机、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通常也都是和学历成正比的,这些能力有助于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此外,图书馆2.0“读者至上”的观点对馆员心理也会有影响,这种服务理念自然会让馆员心里践行,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1]。服务意识与业务价值关系紧密,意识增强了,业务价值一般也会增值,这对馆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3.2 培训机会增加,实践能力提高

早在2006年1月,Michael Stephen就在其论文《Web2.0,Library2.0,and Librarian2.0:Preparing for the 2.0 World》中提出图书馆员在图书馆2.0环境下要具备16项能力,如适应图、声、像等非文本信息;发展联合主题搜索,适应OpenURL标准;使用最新的传播工具(如Skype)连接信息内容、知识、用户等[2]。为了提高馆员在这些方面的能力,高校图书馆普遍增加了针对读者需求的培训课程,如智能手机平台上的移动图书馆软件的使用教学,新的聊天交流工具的使用方法,真人图书馆外借流程等。职业生涯要想取得成功,工作技能的熟悉与掌握是必要条件。读者需求的专业化、多样化趋势催生了图书馆2.0的出现,而后者又迫使馆员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技术的变革对馆员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懂得如何使用馆内的软硬件设施来服务读者,同时馆内缺乏而读者拥有的一些设备,馆员也要知道如何操作。培训的内容若能在以后的实践中合理运用,那么便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这对职业生涯发展途径中的职务晋升来说,大有裨益。

3.3 人际关系改善,交流合作增多

图书馆2.0提倡图书馆提供主动式的服务,要与读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不仅如此,组织内的馆员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合作,这已成为解决某些疑难问题的先决条件。图书馆2.0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虽然通常只是本校的师生,但他们的需求不同,越来越多的读者,尤其是大学生用户,崇尚个性化的、一对一的服务,他们的这种服务需求,以现在的条件来说,仅想依靠个别馆员来满足实属不易,往往需要若干馆员合作来完成[3]。为了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合作,图书馆内部已经开始使用多种作为2.0产物的交流工具(如Facebook、Flickr),有些馆会不定期地进行部门间的对话会议。对高校图书馆员个体来说,通过2.0技术的产物来加强自己和他人间的交流合作,无论是与读者还是与同事交流,都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条途径,对其职业是一种帮助,使其在未来被动的岗位变换时不会显得手足无措。图书馆2.0为馆员人际关系的改善提供了条件,而人际关系的好与坏,在很多时候往往会成为职业生涯能否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4 图书馆2.0下提高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生涯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

4.1 读者参与馆员职业生涯管理

读者参与馆员职业生涯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读者需求是馆员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短期规划的参照标准,规划随读者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即读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有哪些需求,想得到何种服务,那么馆员就要加强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二是读者参与到馆员绩效评估之中,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对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图书馆工作中的不足,馆组织根据读者建议对馆员进行相关培训。

4.2 运用新技术构建职业信息系统

图书馆2.0提供了很多新技术,如P2P、RSS、Mash-Up等,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构建一个关于职业生涯的系统,作为开展管理工作的工具。该系统由各个数据库构成,为的是全面显示馆内职位空缺状况及人员配置情况,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馆员的招聘录用工作也依此进行。其次,系统在录入所有馆员电子档案后进行操作时,要明确体现各职位、各岗位之间的联系,阐明职位变动制度与流程,馆员的职业规划、馆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等涉及职业生涯管理的工作要通知到位,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增强馆员间的了解和信任,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信息系统,以保障未来职业生涯相关工作在高校图书馆中有效开展。职业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与其相应地管理也要实现动态化、整体化,一些不易改变的因素要涵盖在内,包括性格、特长、工作风格、价值观等,而经常变动的因素,如数量,获得表扬或批评的次数等都要在系统数据库内及时得到修改,如此才能保证公平公正性。

4.3 拓宽馆员职业生涯发展途径

Web2.0背景下,有的学者提出为那些拥有广博知识并能提供主动式服务的馆员量身定做一条“管理型阶梯”,即他们可以在采访、编目、咨询、情报、技术支持等各个不同部门的不同专业技术岗位上平行移动,也可以同时主持多个专业领域的研究项目,拥有更强的独立性和更多的从事专业研究的资源[4]。还有学者提倡借鉴青岛海尔的“星级技术能手制”、“工职级动态转换制”等具体做法,在双职业阶梯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员工的技术型通道,即“明星馆员”方式[5]。笔者认为,在开展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选取本校图书馆优秀的馆员来担任专业教师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由馆员作教师,并不是要完全改变其工作岗位,而是兼任,使其传授丰富的工作经验给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结合,不论是对馆员,还是对学生都大有裨益。在职业成就上,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而由单纯的教辅岗走向教师岗,也是一条适宜的前进道路。国内已有很多高校采取了这种形式,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井水,李静.图书馆2.0背景下馆员心理契约研究――基于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员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2):6.

[2] Michael S.Web2.0,Library2.0 and Librarian2.0:Preparing for the 2.0 Work.[EB/OL].http:///sirsi/e_article000505688.cfm.2013(3):6.

[3] That is a Librarian’s Job.[EB/OL].2013(3):23. http:///careerqa_blog/.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例8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177-02

我国对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评估过程中,对图书馆的评估通常着重考查生均阅读面积、总藏书量、生均册数、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比例等一些硬性的指标,而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结构和利用状况很少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本文借助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要求对图书馆馆藏建设进行特色化分析和研究。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

目前我国有一千多所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近几年来,出于办学基本条件检查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需要,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短时间内突击购书,对办学产生的文献需求和读者阅读需要还缺乏深刻了解,馆藏建设工作没有起到提高馆藏质量、完善馆藏结构的作用。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企业办学的高职院校,在图书馆新馆建设时期,一次性集中采购了大批量图书,现有入藏图书共计40 164种,174 009册。由于该高职院校属于工科高职院校,以机械、电子、自动化专业为主干,但是馆藏资源结构分布并没有彰显出本院的专业特色。例如,属于“工业技术”(T)的专业书籍,目前馆藏种类和册数分别占馆藏种类总数和馆藏总册数的27.9%和22.5%;其中代表机械、电子等专业书籍的种类数和总册数在全馆馆藏中所占比例均在5%以下,显然入藏过少。尚未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馆藏结构,亦未彰显出本院的专业特色。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在于,本馆的馆藏纸质资源,大多为新馆建馆时,一次性采购而来,既没有时间充分考虑学院的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也没有能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采编制度。

因此图书馆应把文献资源的建设,作为自身工作的中心。必须要建设适合高职院校需要的和具有专业特色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源,即做好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工作。

二、特色馆藏的建设原则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由于各方面原因,各高职院校图书馆还不具备一定规模的较高学术品位和情报价值的特色化馆藏资源,因此特色馆藏的建设尤其重要,必须要有自身的特点与侧重点。具体来说,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特色化、专业化”原则。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的,并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巩固优势专业和发展新专业。图书馆在建设与发展中,应注意改变传统思路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馆模式,充分考虑满足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科研的需求,根据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配置图书,建设凸现学校特色的馆藏文献体系。

2.“藏用并重,服务读者”原则。图书馆藏书应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能为广大师生提供学习平台,使图书馆进一步服务于素质教育。

3.“复本控制”原则。根据该类图书在同一时间内的借阅需求宏观控制图书复本。尽量减少价格较高、读者人数较少(专业规模小)的图书复本数。

4.“便于选书、购书”原则。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按照“中图法”分类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但由于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需要各系(部)密切配合,因此,资源建设工作必须考虑到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开设的29个专业,可大致归为“社科、艺术”类、“机械电子”类、“计算机”类等三大版块,因此图书馆特色化建设过程中可依据三大版块的划分来进行资源建设工作。

三、特色馆藏建设的策略

(一)根据专业设置的特点进行馆藏建设

专业特色馆藏主要表现在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特点,根据专业和学生所占比例,科学合理地分配经费。计算公式如下:X(分配比例)=Y(专业文献所占比例)×[(专业数÷学院专业总数+各专业学生数÷在校生总人数)÷2]。具体地说,馆藏比例的分配,必须要考虑到各专业类文献占图书馆总文献的比例,然后还需要综合考虑专业数所占比例及学生数所占比例,建议各占百分之五十的权重。

因此,图书馆在每次购置图书时,必须根据学院最新的动态,专业数和学生数的变化,根据上述计算公式,适当调整比例,以保证购置适合我院读者需要的书籍。

(二)建设属于本院自有的馆藏资源

“高职院校图书馆自有馆藏资源”主要是指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包括本校师生撰写与编译的学术著作、论文、讲义、手稿,特别是本校师生在各类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校领导在校内外高层论坛上的演说;科研规划以及学校的一些史料等学术性文献,它体现了本校优秀科研成果,图书馆应该重点收集、重点建设,逐步融入馆藏。

(三)合理使用经费,构建图书馆专有的信息资源库

在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的大潮中,各种数字资源将成为未来图书馆优先收藏的对象,图书馆应将其作为馆藏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图书馆应结合本馆馆藏,精选符合学院专业范围内的各类数字信息资源,构建图书馆专有的信息资源库。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图书馆文献供需矛盾,提高图书馆满足师生需求的能力。

四、建立适合高职院实情的文献资源建设制度

(一)采编的定义与重要性

图书馆业务工作是由很多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组成的,一般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服务等几个部分,我们通常将文献的收集与整理称为“采编”。目前各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地把采编工作重视起来。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缺乏一整套正规的采编制度,虽然在购书前图书馆也编制了购置方案和计划,但具体采购工作仍以查阅供货商的书目为主,简化了按实际需要考察订购图书质量的过程,并且新进图书的编目、加工工作现均由供书商负责。这种做法弱化和淡化了采编工作在人们,尤其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心目中地位,造成采编工作可有可无的印象。实际上采编工作是图书馆必不可少的重要业务,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质量与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质量的优劣。

(二)建立机构,统筹文献资源的建设事务

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实际上是负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一项工作,由于其始终处于后台状态,因而,统筹建设全院的文献资源工作,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可考虑在学院层面上建立“图书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咨询和协调机构。图书馆内则设立专门的采编岗位,指派专人负责采编事务,馆长的领导下协调全院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图书工作委员会”由院领导挂帅,图书馆馆长协助其工作,具体成员包括:图书馆采编工作负责人、各系部负责人及专业负责人。

(三)设计采编工作的具体业务流程

在建立了学院负责文献资源建设的相关机构后,应按学院的具体情况来规划、设计采编工作运作的流程,以期学院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能够规范化、常态化。

1.“图书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的规定,图书馆每年都应按比例购置图书,所以,该委员会应定期(每年一至二次)召开会议,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专业设置的需要、读者的需要及文献市场的状态等原则来制订本年度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内容可根据如下几方面内容来制订:A、本年度招生情况。根据本年度招生情况,计算在校生人数及各专业学生数,并根据“指标”中人均册数及总册数的规定,预算本年度预增加图书的总量。B、本年度专业设置情况。根据各系部负责人提供的材料,测算各系部专业数及学生数在全院所占比例,并据此估算资金比例。C、本年度学科建设情况。根据各专业负责人提供的材料,掌握各专业本年度最新进展,并据此整理出各专业所需要的最新文献信息资源。D、学院经费情况。根据学院年度经费状况,最后计算购书经费及配置比例。

2.根据会议精神,采购文献资源。在“图书工作委员会”制订出年度计划后,图书馆采编负责人将根据计划,具体负责采购事宜。A、征订目录。根据各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经验,制订预征订书目是各馆采编人员的首要工作。采编人员将根据“图书工作委员会”制订出的年度计划,并结合本馆现有馆藏进行,最后按实际情况制订出征订目录,已确保图书馆对各类有价值的学术性文献进行系统收藏。B、现场选购。制订出征订目录后,采编人员应积极与各供货商联系,参加各种规模的图书展示会或是赴图书批销中心、大型书店选购图书,并由书店将选中的图书配齐做好图书数据打包送到图书馆。现场选购可直接接触新书并评判质量,避免了只凭书目挑书的缺陷,并且保证了到货率,直观性强。C、网络选配与馆际合作。随着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院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量在增加、对文献资源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图书馆未必能循正常途径选配到一些较为冷僻的、出版年代较久远的文献。在此,采编人员可通过“网络选配”,即网上订购读者所急需的、较为冷僻的资源;或是通过“馆际合作”,即寻求兄弟院校的合作,借阅我们所急需的、循正常途径无法购买的资源。

3.编目、加工。编目与加工工作仍可交由供书商负责,即供书商委派加工人员上门,按照图书馆方的要求,对新进文献分类、编目、制作标签等一系列加工,保证其处于可流通状态,并自备材料。这并不意味采编人员无事可做,其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A、审校MARC(书目数据)MARC。数据是新进资源的身份象征,由供书商提供。该数据直接影响到日后统计的精确度与为读者服务的质量,因此,采编人员首先需要对MARC进行审校。B、监督、配合加工。加工人员上门工作时,采编人员应与其加强配合与沟通,并做好监督工作,以保证加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4.验收。验收是采编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它对进馆文献的质量起着把关的作用,关系到图书馆的文献建设和为读者服务的效果。所以,在加工工作完成后,采编人员一定要重视最后一项验收工作,认真做好分析、研究和总结。

制定适合高职院校现状的特色馆藏建设业务流程,有利于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更有利于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图书馆应在工作中进一步创新优化资源建设工作,使馆藏文献资源更加贴近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更能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从而使馆藏文献资源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例9

1.1图书馆员的职业发展模式单一

传统图书馆馆员的职业发展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垂直运动。在这种发展模式中,能否在组织中的职务、职称阶梯上向上提升,便是评判成功与否的普遍标准。但由于管理层人数有限,所以依靠职务晋升的馆员普遍感到上升空间狭小,使职业不满度增大。从业务职称方面向上提升也是图书馆员的发展模式之一。目前我国图书馆共设有四级职称,即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其中初级和中级比较容易达到,而高级职称要求学历高,研究成果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和质量,难度较大。

1.2图书馆员的职业停滞问题

职业停滞,是指员工已不太可能再得到职务晋升机会或承担更多的责任。处于职业停滞的员工可能已达到职业的顶峰。通常来说,到达职业顶峰的员工工作绩效可能会降低,当员工因个人发展受到阻碍而达到职业顶峰时,情绪就会变得异常,职业受挫感将会导致员工工作态度恶劣,工作绩效不佳。因此,组织在设计员工的职业道路时,应尽量避免员工进入职业停滞。但图书馆员工的职业停滞问题却相当严重,以大学毕业馆员的职业发展为例,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一年后就可转正定为助理馆员,4~6年后就可晋升为馆员,如果工作业绩、研究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不出现大的问题,大约35~40岁就可以晋升为副研究馆员,而研究馆员则对多数图书馆员来说就可望而不可及了(尤其是部分高校图书馆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者才可以晋升研究馆员)。因此,如果一个图书馆员40岁左右在职业发展中就没有了上升空间,那么其工作积极性就难以长久保持。

1.3人才流失

图书馆是人才流失率较高的单位,一般馆员跳槽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二是寻求较高的收入;三是寻求较好的工作氛围。传统图书馆由于其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较少有职位空缺的机会,馆员职务升迁的机会少。此外,市场经济对图书馆员的观念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原因都使图书馆人才流失严重。

1.4工作、生活质量问题

工作、生活质量主要提倡在管理中更加重视人的因素。一般认为,组织中的员工不仅会注意工资报酬,还会有自尊、尊重他人、社会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工作、生活的质量就会降低,组织的工作效率也就会下降。有资料显示,图书馆员工作生活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个人职业升迁需求或成就感不能满足;(2)工作单调和枯燥;(3)工作上缺乏自;(4)人际关系方面,与读者和同事不能和睦相处;(5)科技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多样化,给图书馆员造成技能更新的压力;(6)弹性时间的需求,解决家庭困难。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求。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和安全需求后必定追求高层次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因此,图书馆管理中应更加注意的是员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尽量满足图书馆员的高层次需要,从而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图书馆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的必要性

2.1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队伍建设的发展

当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迅速发展,对从事读者服务及信息服务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水平图书馆人才明显不足。随着图书馆的采访、分类、编目、典籍等工作的现代化,图书馆所需人力大大减少。反之,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文献检索、参考咨询业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需要大量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特别是能整体了解图书馆运作,既懂计算机又懂图书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缺口更大,而这些人才由于图书馆收入不高等原因,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迅速补充。因此,通过有组织的职业生涯开发,可以使一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实现人才转型,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急需人才,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以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是一条完全可行的,也是高效益的途径。

2.2是图书馆留住人才、人尽其才的有效手段

图书馆属于事业型、服务型机构,其经济效益不高,带给个人的社会声望也不大,因此,人力资源流动没有给图书馆带来活力,而是高层次人才在某种程度上的流失,大大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图书馆事业要想求得生存权、发展权就必须开辟出一条宽阔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根据每个从业人员的专业、学历、兴趣、技能等,为个人设计合理的发展道路,提供相应的学习、培训、锻炼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每一位从业人员的潜能,使之在经济利益方面不能得到的东西,在自我实现方面得到一定的满足与补偿。图书馆要不断让员工承担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以及参与管理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员工工作满意度增加,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从而保障图书馆有一个稳定且具有活力的人才队伍。

2.3能提升图书馆组织运用人力资源的效能

职业生涯管理有效激活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借助系统的职业开发,能融合个人职业生涯需求与图书馆组织目标,将枯燥单调的图书馆工作转变为充满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为馆员创造更多的职业机会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图书馆可依据每个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为其设计职业生涯道路,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个人潜能。首先,给每一位工作人员配备合适的工作岗位,进入图书馆后,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图书馆的需要,适时调整其最终的职业发展方向。其次,注意在工作中不断开发工作人员的能力,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第三,图书馆还应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职业生涯的开发与管理能为工作人员提供职业发展目标和工作上的成就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使他们在充分发展自己才能的同时,极大地促进组织效能的提高。

2.4图书馆其他资源可得到充分利用

图书馆具有人才、资金、文献、设备等多项资源。在这些资源中,人才这一资源是唯一能动的主体,而其他资源都是被人才所利用的被动的客体。其他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取决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而职业生涯开发能够充分利用图书馆其他有限的资源,提高图书馆的整体能力和效益。

3图书馆实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途径

3.1建立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是员工个人发展与组织需求相匹配的过程。员工应明确工作意愿、能力倾向,组织应了解员工业绩水平、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双方不断沟通,制定出符合双方利益的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为员工实施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机会。职业生涯管理的规划实施需要员工、组织共同参与,在图书馆内部建立责任共享的职业生涯管理文化。

3.2设置多重职业发展道路

目前在馆员的观念中,得到重用的标志就是在职位上得到晋升,但传统图书馆组织本身能提供的升迁机会十分有限。近年来职称评定日益规范化,图书馆员工在业务职称方面步步提升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职业发展道路。但这条职业发展道路对图书馆员亦有一些不利因素,因为职称是以学历、年限作为硬杠杠。目前国内进入图书馆的人员素质高低不一,有相当部分图书馆员缺乏学历,因此,这些馆员会缺乏个人发展空间。一部分图书馆员参加学习只考虑学历问题,不考虑进修专业是否符合工作需要。为了给馆员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针对图书馆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应为图书馆员设计多重职业发展道路。

图书馆员的职业发展途径不应仅仅追求从一般人员部室主任行政办公室主任馆长,或者专业技术职称(从助理馆员到研究馆员)等垂直式晋升途径,而应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结合。在图书馆员的多重职业发展道路中,馆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成就感:一是业务发展道路;二是管理职业道路;三是业务和管理并行的职业道路。其中,一些馆员虽然不能走传统的从部主任到副馆长到馆长这条职业道路,但有机会在项目、发展委员会等方面获得充分的成就感。这个职业发展体系为馆员提供多元的发展方式。但要达到这个目的,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鼓励各种类型团队产生。为了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管理者应鼓励灵活性组织——团队的产生,并鼓励馆员主动提出项目,积极参加与本职工作不同的项目工作,锻炼不同技能,发展兴趣,开发多方面潜能。在实行团队工作、项目管理时,图书馆员有可能同时担任两个职务,既是原业务部门的骨干,又是项目小组中的中坚力量。它赋予馆员更多的工作任务,承担更大的工作责任,充分发挥了馆员的技能和才智。

(2)增加馆员发展的级次。从目前国内图书馆职称、职位情况看,图书馆员的职位级别较少,图书馆员容易进入职业停滞,影响工作积极性。目前国内一些图书馆已经对人事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如国内某著名高校图书馆将图书馆工作岗位设为9个级别,采用岗位与职称不挂钩(但职称评定首要条件是胜任该职位的工作)、岗变津贴变的方式,设定9个级别,使图书馆员上升的空间层次增多,对馆员是个良好的激励。

3.3从内部纵向的职业生涯转变为横向、跨专业的生涯

用工作轮岗的方式使员工处于经常性的挑战中,避免长期处于同一岗位带来的厌倦和发展停滞,增加其成就感。图书馆鼓励馆员接受交叉培训并学会完成各种任务,以便让他们能进行“职务轮换”,适应多种岗位和工作。职务轮换增强了馆员受聘能力和职业发展机会,使员工得到发展新技能的机会,为图书馆人员配置提供了方便。也加强了员工对不同岗位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不同工作环节之间互相沟通与合作。图书馆工作轮换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新入馆的馆员,为了获得较宽的知识面和实践经验,采用轮换方式,在各个部门和不同的岗位之间轮流工作;二是适用于培养通才,对于潜力较大的馆员,为了培养其管理技能和积累经验,在同一职级上轮流任职。

3.4多项流动

对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允许多项流动。一方面,图书馆发展需要院系的专业人员到图书馆从事信息处理、软硬件维护等专门事物,需要行政管理人员到图书馆从事党政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允许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流向其喜欢从事的非图书馆岗位,特别是一些在性格上、兴趣上不适合从事图书馆工作的员工,图书馆要鼓励他们参加图书馆外的竞争,向外流动,使图书馆队伍成为一潭活水。

3.5工作丰富化与工作扩大化设计

工作丰富化是指在工作中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自和控制权,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减少工作中的枯燥感。工作内容的再设计,通过工作扩展让馆员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承担更多的工作和职责,拥有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增加工作的挑战性。工作内容的扩大化可以帮助馆员突破个人工作的局限,从整体上重新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在接触不同工作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东西,促进自身发展,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同时馆员也获得了心理成就感,即组织对他价值的认可。

3.6鼓励创新

创新过程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通过创新,人才的潜能得到了发挥,自我实现得到了满足,也使图书馆业务得到了发展。例如:知识组织的方法从标识、简化、整序、发展到现在的自动文摘、自动分类、机器翻译、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等崭新的领域,这些都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也就贯穿了职业生涯开发的思想和做法。

3.7培训

组织员工参加馆内外培训,包括图书馆内部各项业务培训,对流通、编目、电脑和信息技术、专业外语等多种知识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即使是高级人员也定期给予各种进修、参加国内外研讨会的机会,使各级各类人员都有机会得到业务提高。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

3.8实行职业生涯更新计划

图书馆人力资源队伍现状显示,一方面图书馆人才短缺,对一些“紧俏”技能的人才十分需求;另一方面又人员富余,许多图书馆都在致力于“减员增效”。把两个方面联系起来看,图书馆应实施职业更新计划,通过有效的培训和发展计划,鼓励馆员离开供应过度的职位,到供应不足或短缺的岗位上去。职业生涯更新计划既可解决富余人员的安排问题,又可为发展提供或储备人才,是一个管理良策。

3.9增强职业敏感性

由于图书馆组织结构、技术环境、资讯系统正在发生惊人的变化,图书馆员应该增强职业的敏感性,增强职业危机意识,才能提高自己终身聘用的可能性。

3.10扫除障碍

图书馆员职业生涯道路上的障碍来自两方面:一是自身工作能力的老化、欠缺、无法胜任当前或未来高一级别的工作,无法实现职业生涯的再发展。二是非工作因素,如由于需要照顾家庭而无法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等。图书馆对工作人员职业生涯要考虑这些因素,首先要加强对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其次,要关心员工个人生活,为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4需要注意的问题

4.1实施图书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两个基本条件

应先有图书馆组织的远景规划、后有图书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生涯规划与组织生涯规划的结合。要制定图书馆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依据图书馆组织的发展战略,把个人发展的需要与组织发展的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符合实际的图书馆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专业技术,是利用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分析工具,针对个人和组织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和评估的,它的结果相对于一个组织或许是轻于鸿毛,相对于个人则是重于泰山,因为很可能对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特别慎重地对待。这些分析工具的运用需要拥有扎实的管理基础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是一门专业技术。

4.2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若干特性

高职图书馆工作计划例10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251

一、职业选择

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职业选择需要从工作角度和个人情况两方面综合分析。

职业选择需要适合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在对图书馆工作的充分认识之上,我们还需要寻找自己的职业锚。职业锚是指一个人进行职业选择时,始终不会放弃的东西或价值观,它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核心。埃德加·施恩认为,职业锚包含三个部件:自身才干和能力;自身动机和需要;自身态度和价值观。人们经过三个部件的反复衡量后,会选择一种职业,在此“抛锚”而安身立命。传统的图书馆,由于其工作内容与性质决定了它的职业群体普遍是趋于寻求一种长期稳定、闲适并且富于保障性的职业,选择图书馆工作的人有着共同的、单一的职业锚。然而新时期的图书馆,由于功能的增加,工作性质内容的变化,持不同职业理想、观念的人也在此有了成就的舞台,因而对于他们,就需要进行职业锚的定位,以此作为职业选择的基础,并进而确定适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及岗位。按埃德加·施恩的观点,有五种类型的职业锚。

技术职能型职业锚。此类型个体的整个职业发展,都是围绕着他所擅长的一套特别的技术能力或特定的职业工作而发展。职业成长只有在特定的技术或职业领域内才意味着持续的进步。在图书馆,这些领域主要包括采访、分编、典藏、馆际互借等。

管理型职业锚。个体的整个职业发展都是围绕着某一组织的权力阶梯逐步攀升,直到达到一个担负全面管理责任的职位。他们一般同时具有三种能力:分析能力、人际能力、感情能力。这适合图书馆内一般从事行政事务的管理者。

创造型职业锚。此类型的个体追求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成就,他们的整个职业发展都是围绕着某种创造性努力而发展的。在图书馆内,知识开发、利用和图书馆外部市场开发的工作适合具有此类职业锚的人。

自主独立型职业锚。个体追求的目标是随心所欲地制定自己的步调时间表、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尽可能少地受组织的限制和制约。在图书馆内从事科研、论文写作的工作一般持此类职业锚。

安全稳定型职业锚。个体追求稳定安全的前途,比如工作的安全、体面的收入、有效的退休方案和津贴等。同时,信仰组织或社团对他们能力和需要的识别和安排。图书馆内,持此种职业锚的人适合传统的外借、阅览、服务等工作。

由此可见,在图书馆选择好合适的工作岗位,必须首先对自己的职业锚进行定位。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职业成功才有更多可能。

二、职业路径

选择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还需要明确职业晋升的途径,这是职业不断发展、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在传统的图书馆中,职业晋升的途径是:当业务工作人员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经验和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有能力承担更大范围的责任,就会初步被晋升为基层管理人员,此后又有可能向上晋升为中级、高级管理人员。具体而言,从高到低依次为馆长、副馆长、各部门主任、主管、工作人员。除了职务的晋升,传统图书馆还存在另一条职业发展途径,即职称的晋升,具体从高到低依次为: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在传统的图书馆人事管理中,工作人员的各种待遇都与他的管理职务和职称相连,但这种传统的职业晋升路径由于其通道的单一和狭窄,阻碍了人才的发展,同时也不适应新时期图书馆的职业要求,因而必须开辟新的职业途径。

1.横向发展

横向发展是指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上的变化,它适应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内容变化的要求,是保持工作对工作人员具有相应吸引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而言,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岗位的丰富化、扩大化;二是岗位轮换;三是工作内容再设计。

2.纵向发展

纵向发展是指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的等级、职称的变化,其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工作人员的成就感和被尊重的心理需要。此外,纵向发展也往往能够给工作人员带来更多物质上的回报。

三、职业发展

在新的图书馆概念之下,除了进行职业的重新定位和工作选择,明确职业成长的新路径外,还需要计划职业的发展。具体而言,为了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需要组织重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这是帮助工作人员顺利实现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工作人员培训需要与工作人员个人发展计划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训的效用并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工作人员个人发展计划应以工作人员自己制定为主。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素质特征,结合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并考虑职业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设计符合个人实际的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及其实施计划。它可由每位工作人员与其上级一起根据个人工作的发展需要而制订。

图书馆还可设立职业发展辅导的导师制度。上层的直接主管或资深工作人员可以成为新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导师。职业发展导师在新工作人员进入图书馆试用期结束后与该工作人员交流沟通,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使用测评工具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特长、技能评估和职业倾向调查,帮助新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情况,如职业兴趣、资质、技能、个人背景等明确职业发展意向,设立未来职业目标,制订发展计划表。

在个人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培训项目的设置。要结合图书馆目标实现的实际需要,制定符合组织策略和发展方向的培训内容,实现提升图书馆成员的素质、适应组织不断向前发展的要求,为组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充实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提高工作质量和绩效,形成“学习型组织”,提升组织整体的绩效及竞争力。具体而言,图书馆的培训项目主要应包括新工作人员培训、部门培训、外部培训以及长短期教育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培训来实现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