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本科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6 06:30:28

经济本科论文

经济本科论文例1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时间与空间进行翻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真正促使学生成为了课堂主体,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翻转课堂的内涵进行分析,并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和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期望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经济管理专业

0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往往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成效常常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高等院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而如何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则是高校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课题。经济管理专业是高等院校核心专业之一,该专业的学习内容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学生不但要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这就要求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恰恰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因此在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1翻转课堂概述

最早使用翻转课堂模式的是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JonBergmann和AaronSam两位化学教师,他们将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关注,并得到学界的认可。简单地说,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环境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对教学视频进行观看和学习,并在教师的要求、引导下完成课堂学习活动并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的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在于: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探究问题、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锻炼;②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充分,由于课堂活动中常出现提问、测试、讨论等交流方式,因此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就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等进行更充分的交流;③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的提升。课前自学时的相互帮助,有利于形成先进带后进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2翻转课堂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可行性

2.1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主要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基本理论、原理、活动、方法等为主,对于尚未参加工作实践的大学生而言,教学内容通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若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课前观看融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生动形象的视频,相比于在传统课堂上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更容易接受知识。

2.2增加学生的参与性

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时,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看似枯燥乏味的计算性内容,如果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效。而翻转课堂中,教师可通过教学视频、课堂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大量的真实案例,使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将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的实施中。

2.3评价方法科学

经济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翻转课堂的应用更加突出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这一特性使得翻转课堂上的教学评价方法不宜死板、单一,而是应采取综合新、多元化、多途径的评价方式。例如,随堂练习、小测试、课堂小论文、案例分析、作业展示等等,均可以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态度的依据;而课堂上,老师也可根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学习态度与完成情况对其探索能力、合作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评价。除此之外,由于翻转课堂中经常会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和解决问题,因此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也成为了可能,对促进学生相互学习、良性竞争大有裨益。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应用对策

3.1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与步骤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3.1.1转变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理念,是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功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第一要务。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局面,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组织的实施。因此,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在师生角色、课堂性质、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些变化,并在转变教学理念的同时迅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才能真正合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从以往的灌输式课堂中摆脱出来,转而向着开放性、趣味性、实践性的课堂发展。对此,教师不但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要主动从课堂的主角变为配角,以指导者、守夜人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3.1.2做好课前学习设计

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也会要求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预习,但由于缺乏任务的约束和学习目标的引导,真正能进行充分预习的学生很少。而在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成为核心学习环节之一,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视频和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方法,为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确保课前学习的有效性,教师一是要结合教学内容,科学选择、剪辑、组合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精彩的学习素材,需要注意的是,视频内容不但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还应具有良好的清晰度,视频中教师的讲述应当清楚、宏亮,讲述内容应生动有趣,视频的长度应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过长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兴趣,产生疲劳感,过短则不足以容纳教学要点;二是要科学设计学习任务书,将课前学习的目标、要点、难点等列出来,并要求学生将学习心得详实地记录在任务书上,以便在课上予以解决。

3.1.3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形式主要包括随堂作业、科学实验、小组讨论、案例教学、作品展示、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等等。为了充分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合理选择课堂活动形式,除此之外,也可将多种课堂活动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课堂活动。例如,对于概念性、理论性教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随堂作业、课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对计算性的知识点,可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公式和计算方法的含义,并学会举一反三,而案例教学中,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引导不同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学生共同参与到案例解析中。对此,教师可采用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尽快找到结题思路,以成功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建立学习自信心。

3.2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判断翻转课堂成功与否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在知识传授环节,看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是否优于传统课堂教师讲授所收到的效果;二是在知识内化环节,看学生在课堂上将知识内化的情况是否优于传统课堂上学生在课后练习所取得的效果。影响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有诸多因素,而其中对教学成果影响最为显著的有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视频的准备。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习内容的重要载体,翻转课堂教学的成败,与教学视频的准备是否恰当、充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就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而言,由于课堂中计算性、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较多,在准备教学视频时应尽量选择那些时间适中、讲授过程幽默有趣、案例丰富且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教学视频。

(2)课堂活动的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对学生最为有益的改变也是在课堂上。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需要何种激励、引导和帮助等等,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的同时,还应对活动的素材、实施方式进行精心设计。

(3)学习平台的搭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在老师的要求和引导下,自主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学习成果进行管理,教师应利用学校资源搭建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平台。一方面可将课堂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文字、案例、视频等上传到网络上,另一方面也应引导学生通过在平台上留言的方式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惑、心得、收获等等,以便教师更全面、更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

4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育者应在充分认识翻转课堂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科学的课堂教学组织,来凸显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除此之外,将翻转课堂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要充分重视教学视频的准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平台的搭建三个关键问题,以保证翻转课堂的开放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2]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本科经济论文范文二:高速公路ETC联网经济管理价值分析

摘要:交通运输是当代经济社会正常运转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代步工具出现,高速公路上汽车的流通量大幅增多,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时候也造成了交通拥堵的问题,这就需要完善传统的收费模式,所以ETC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模式应运而生。ETC是一种极为方便的全自动收费,方便、快捷、环保的特点使其对经济管理很有价值,省去了大量的人工费用,道路费用,既经济又实惠。

关键词:ETC;高速公路;经济管理

一、引言

ETC是一种电子性全自动收费方式,整个过程是不需要任何人工操作的,它计算收费是通过安装在车上的电子设备与收费道路旁安插的识别器进行数据交换,这样就不用车辆停车,逐渐形成了全国高速公路联网的收费格局。这种收费方式不仅能实现节能减排,还能提高收费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方便人们出行,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方便、安全、智能、环保的绿色高效的高速公路服务体系。这对于国家经济管理也是一种节省开支的良好方案。

二、ETC全国高速公路联网应用现状

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省市比如山东、山西、京津冀地区实现ETC卡通用,南方的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湖南、江西也基本实现ETC通用。全国高速公路联网将以京津冀为中心建设全国自动收费系统。预计今年9月底,以前并未实现一卡通的地区将会实现联网通卡,到年底,全国ETC联网评价系统也将被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对全国高速收费情况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对下一阶段的ETC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在现有基础上对高速公路进行分省规划和管理,ETC全国联网被认为是解决高速公路拥堵,提高行驶效率的有效手段。到现在,ETC专用车道的数量已经有7000多条,用户量已达1000万。其中使用该方式的用户有600万,自营服务站点800个,银行合作站点有5100个,终端设置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样他的社会效益也逐渐发挥出来。根据国家高速公路设置的目标来看,到今年底,我国将会通过全国联网机构来进行收费管理,轿车ETC使用率在24%以上,电子缴费率不低于20%;另外,还将建设较为完善的ETC基础设施,一体化客服模式,最大限度的覆盖到各市、县区。这一目标达成后,对于车主来说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需要简单的安装ETC系统,就能够在县级以上地区随时进行充值缴费,一个以ETC为核心的庞大应用体系正在形成。

三、ETC全国高速公路联网对经济管理的价值

经调查表明,收费站已经成为高速公路又一大拥堵路段,经常开车的司机深有体会,例如北京有名的杜家坎收费站,一直是北京值得一提的堵点。事实证明,一条ETC车道通过的数量相当于6条人工收费车道。通车时间也由过去的15秒下降到4秒,大大提高了通行率。假如一辆车节约9秒的通过时间,那么全国内这么多的车辆加起来将会节省很多的时间。尤其对于车流量大的收费站来说,缓解拥堵的作用会更加明显,ETC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减少等待时间,使高速公路更加畅通。除了使公路更加畅通,节省出行时间之外,ETC还能够起到降低人们出行成本的作用,同时也节省了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并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与过去的人工收费相比,使用ETC可以节省收费站点和服务网点的建设,大约减少了30%的人工费。另外,车辆行驶的燃油量也降低了消耗,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减少了将近一半,一氧化碳减少了大约65%,这将为使用车辆的人减少燃油费,节省出行成本。根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表明,现在我国机动车辆已经超过2.5亿辆,驾驶员也在大幅增加,今后也将是持续上涨的趋势。国家会给予使用ETC缴费的车辆一定的优惠,一般是打九五折,又在某种程度上节省了出行成本。在高速公路建成之后,当今许多国家都会通过收取养路费来还贷和支付养护道路的支出,这被认为是合法的收费政策,不过怎样合理的征收费用对于高速公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高速公路机构的管理理念。如果是一般公路重在研究其社会效益,但对于高速公路来说,他会有比社会效益更多的效益即极差效益,这也就是说除了共同的社会效益之外,它还具有独特的经济管理效益,所以,高速公路可以按照市场化来采取企业化管理方式。因此对通行车辆征收行驶费也是合理的。对于ETC自动收费系统的经济效益就高速公路建设者来说,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降低收费力度,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所以,我国高速公路ETC的实施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经济效益能够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四、结束语

文章就ETC全国高速公路联网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又介绍了他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ETC收费的建设能够进一步减少进出高速的停留时间,减轻和避免了交通路上的行驶壁垒,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同时又能够扩大经济圈,服务圈,促进更大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交流和产业协同发展。促使通行畅通,节省行驶时间,还可以降低人们的出行成本,以及社会的流通成本,降低碳的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ETC是一种极为方便的全自动收费,方便、快捷、环保的特点使其对经济管理很有价值,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费用,道路建设和保养费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本科论文例2

从以上列举可以看到,我国主流的经济法学教材体系极为不同,以至于难以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教学内容体系。而这源于学者们对于经济法学的不同见解。尽管比起30乃至20年前,对于什么是“经济法”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的共识,但就其内涵和外延仍存在相当大的分歧,直接导致了经济法究竟包括哪些制度、经济法学究竟包括哪些内容、经济法学教学究竟应该采取何种体系的大问题,也为我们选取合适的教材带来了难题。本文没有能力、也无意比较各理论体系和各种教材的优劣。但是,从完成经济法教学的实用立场出发,在考虑到学时约束的条件下,对于教材选用来说,可以考虑以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找出主流学者们共同承认的部分,然后以此为基础确定经济法学课程的教学体系。目前,经济法总论或者说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规制法或者说市场管理法,以及宏观调控法这三大块属于经济法学的固有内容业已成为学界共识,那么主要围绕以上三大部分构建经济法学教学体系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至于漆多俊教授和顾功耘教授主张的国家投资经营法或者国有经济参与法部分,在其他学者教材中,有的部分体现在经济法主体制度之中,有的则分解到宏观调控法之中。这部分亦应考虑纳入教学之中。以上选择的几个考虑因素是:第一,最大限度地回避有争议的理论问题。让学生主要掌握经济法学界业已获得共识的部分,并了解那些有理论争议之处,其中后者为任课老师留下一定的个人空间,可以就个人心得予以发挥,如此可以较好地平衡持有不同理论观点的老师在经济法学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第二,符合减少学时的客观需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专业培养目标也在发展变化,专业课时的减少也是一个趋势,因此,选择最为简洁的经济法学体系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也能够符合这一趋势,在减少的课时中把有限的内容更深入地传授给学生;第三,可以借机完善整个经济法学的课程群。尽管专业课时的减少是一个现象,但是,另一个应有的趋势则是多设选修科目。因此,如果就名为“经济法学”的课程予以简化,则也为开设更多的与经济法相关的选修课程留下了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包括“经济法学”、“竞争法学”、“金融法学”、“财税法学”、“消费者保护法学”、“房地产法学”等在内的经济法课程群,为对上述方向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好的专业教育。

二、从人才培养目标之争看经济法学教学方法的选择

经济法学的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建设直接由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究竟是什么?是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法律事务从业人士?法学理论的研究者?亦或仅仅是培养现代公民的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的一环?还是兼而有之?根据1998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我国法学专业的任务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不少较具历史的法学院的培养目标选择了与教育部保持一致。例如:四川大学法学院提出,其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法学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以及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从事法律工作及法学教育。[8]安徽大学法学院提出,其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民主法制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具有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理论法学、实体法学、程序法学、国际法学等专业知识,熟悉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能够熟练运用法律法规和法学原理处理各类法律事务的高级法律人才。[9]但是,随着高校扩招、全国法学院系和法学本科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培养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国家司法考试改革,这一系列因素促成了人们对于法学本科培养目标的思考。

近些年来,法学教育界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性质地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改革、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问题进行了大讨论。与会代表通过交流、研讨,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形成了三种鲜明的观点:第一,精英说,即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应定位为法律精英教育,认为法学教育在于培养具有高度经验理性、职业道德和职业品格的法律人才;第二,职业教育说,即我国的法学教育目标应当定位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要求的职业法律人才;第三,通识说,即法学教育作为现代普通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其所提供的应当是一种通识教育。[10]经过多年讨论后,2012年教育部最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法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就教育部2012版本的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来看,文中强调的诸如“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等用语,无疑偏向了前面三种观点中的“精英说”。然而,在目前中国法学教育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该要求与现实有相当距离:第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600余家法学院系,各培养单位之间水准参差不齐,毕业生的素质也层次分明,有相当数量的法学院系从师资到生源,根本上难以达到教育部的高要求;第二,在目前中国一流的法学院系中,也有相当部分毕业生难以达到上述高标准,特别是那些招生人数较多的培养单位,很难保证足够的资源投入去帮助每一位毕业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之下,教育部是本着“宁缺毋滥”的标准痛下杀手,停止一批根本无法达到上述目标的法律院系的招生资格、严格法学毕业生毕业条件,还是承认现实、维持现状,而将“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仅仅是作为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更有一个特别需要提出的问题是,在那些办学较早、具有法学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资格的法学院,博硕士生的人数往往数倍于法学本科生。在各类法学专业研究生人数极大扩张的今天,在法律硕士乃至法学硕士已经无法被社会普遍承认为“法学高级专门人才”的情况下,要求法学本科毕业生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无疑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另外,教育部2012年版的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中还有“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之说,显然这也非常不具有现实性。从高等院校来看,普通本科院校大多已经将新进教师门槛提高到法学博士,在法学硕士都难有机会走上讲台的今天,很难想象法学本科毕业生会有这个机会;从中等学校的教师需求来看,也基本上没有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用武之地。与之有关的是,2011年12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在《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建设目标,并在此后开始在全国遴选,并在2012年11月公布了首批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名单,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58所高校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22所高校为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内蒙古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12所高校为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设期为5年。就上述入选的法学院而言,在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下,基于自身较为雄厚的师资条件,加上进行4+2等从本科到硕士阶段的连续培养,①更有可能实现教育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当然,这已经不仅仅是本科阶段能够独立完成的了。

经济本科论文例3

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经济学教师不能熟练掌握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产生偏差。很多高校本科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主要介绍理论方法,除了一些课后习题和文中例题外,几乎没有关于结合理论进行应用的专门章节,即使有也特别老旧。有很多经典著名的国外教材也是如此设计。然而国内的很多高校教师仍然是不加修改的照搬国外的经典教材。此外,这些教材中很多例子适用于欧美的经济情况,很多教师上课的时候不能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修改和补充。而且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看不到它与经济学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就更加难以理解它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甚至会觉得它是一门应用数学类课程,这种想法无形中会影响到学生,致使部分学生反感这门课程。由于计量经济学的学习需要数学、统计学、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数学推理,使得学生将计量经济学当作一门数学课进行学习,因此达不到这门课程应有的效果和目的,无法使学生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过多的强调理论公式的推导,使得计量经济学很难被经济学类的学生接受,陷入理论推导的怪圈,降低了经济现象方面想象能力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理论部分的理解又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需要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属于经济学类专业,此专业中的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文科生。而对于文科生而言,数学基础会稍微差一些,对数学敏感性较差,逻辑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也较低。因此,当接触到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时,若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不难很难理解到理论计量的精髓而且也很难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实证研究。大部分学生就会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统计学或者数学,对其自身经济学科而言是不需要的。这种负面思想也会影响到下届学生。

1.2教学安排不合理

一般情况下,计量经济学每学期54学时,因为课时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着重理论课程方法的介绍,而并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当前,我校计量经济学在授课过程中以基础课程为主,而对于处理实际经济问题涉及较少。原因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主要是介绍理论及其推导;第二,如果讲授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则需要如下过程:首先建立或选择需要的模型;然后收集相应的数据;其次对模型进行检验并进行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和自相关等计量经济学检验,然后使用学到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估计模型中的待估参数;估计参数后,利用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例如,经济现象的分析,政策建议,经济预测等。而计量经济学设定的课程学时较少,课时有限,故不能完成此种程度的教学任务。Eviews等相关计量经济学软件是在实际应用分析常用的统计软件,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有限,学生上机进行实际软件操作的机会少,训练不足,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后出现不会应用的问题。实验环节在高校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最重要的部分,经济管理类的实验环节比理工类要薄弱很多。另外,为了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近年各高校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地提高和改善。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应用。由于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副,这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但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思考负担和思维强度,使得学生对必要的需要数理推导的理论部分无法理解深刻。

1.3教材内容分布不合理

现阶段计量经济学教材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计量经济学方法和理论知识的介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研究介绍的较少。学生在刚接触计量经济学时,就会看到大量的公式和数学符号,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在学完计量经济学后,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大量的计量经济学教材的符号并没有统一,同一术语不同的教材用不同的符号,使学生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入手。

2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具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计量经济学强调理论、案例和实验三者的有机结合。为了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了解,知道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达到预定的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笔者根据自己数年的教学经验,有下面几点建议。

2.1教师应正确理解计量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应用并重

首先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的位置及重要性。挪威的经济学家RagnarFrisch作为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33年曾经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中对于经济学数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评述:即使部分经济理论有数量特征的,但经济统计学、一般的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也不能将计量经济学简单地看作是数学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只有真正的清楚经济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将其结合着理解,我们才能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内涵及本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由统计学、经济学和数学相互结合的交叉学科,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计量经济学看作是经济学、统计学、或者应用数学在经济学上的一种应用,而应将其看作一门在经济学科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其次,计量经济学教学应当理论与应用并重。计量经济学笼统的可以分为理论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两部分。理论计量是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为主,以数学推理为基础,强调理论的数学证明与推导;应用计量侧重理论的应用,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实际问题进行处理。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尤其应侧重结合我国国情,设计相关的实例分析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结合应用模型,加深对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理解和训练。教师应当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作为经济学人才所需掌握的基本方法论来设计。如果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方法论原理,就具备了解决经济学中的相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应当坚持应用和理论并重,着重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案例,加深对计量理论的理解程度。再次,对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思路是优于数学过程而更加需要重视的部分。描述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离不开抽象的数学语言叙述过程,但让本科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这些数学过程,一方面是具有难度的,另一方面,也是不必要的。学生可以通过自学从而掌握详尽的数学推导过程。而有限的时间内,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整个学科的发展脉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建立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思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思路。例如,某一种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其思路的关键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壮大的学科。在冗繁的模型和方法中,能够建立整体的框架和思路尤为重要。是学生能够提纲挈领的感受到淘汰旧的理论方法的原因以及发展新的理论方法的驱动力,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灌输。比如新产生的方法怎样突破旧的理论框架,解决了原来没有考虑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教学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框架和思路,因为思路不仅反映了方法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动力更主要的是学生如果能够深刻理解这些,才可能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所以,在整个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应该秉承这一思想,给学生介绍整个计量经济学体系的脉络。掌握好这个总的脉络,就能够提纲挈领,提高对计量经济学的整体认识。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改革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验软件,积极挖掘学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从而安排相应的结合其专业的案例和实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计量经济学原理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将计量理论应用于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中去,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计量的理解和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时间在课堂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且切身体会到计量经济学在其相应专业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学校应该在原54课时的基础上增加课时,增加的课时用于是学生掌握必要的经济和统计学软件的使用。使得同学不仅学完统计检验、参数估计等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在掌握这些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解决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由于当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是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际的经济例子、软件操作,经济理论分离,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授课时应选用一种软件,比如Eviews,在讲授完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后,结合具体的经济实例,首先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来实现相应的理论结果,不需要解释为什么使用软件,只是让同学知道软件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简单的工具。比如,在学完前几章的参数估计和检验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实际问题,然后使用Eviews软件完成参数的估计和检验,最后让学生对所得到的估计和检验结果做合理的解释,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掌握了所学习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而且也提高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分析能力。

经济本科论文例4

深化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经济学教学研究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课堂实验与实验经济学的渊源出发,从课堂实验的设计、步骤、注意问题、应用价值等方面探讨了课堂实验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实验经济学课堂实验教学法

教学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一门学科的方式方法,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功力与水平,也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把握与兴趣。由于《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学术规范上又偏重于用大量的数学语言来表现经济原理,历来是学生感到头疼的课程之一;加之目前我国仍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知识结构建构,导致学生容易生产疲劳感。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亲身参与经济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将会改变这种状况,使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经济学课堂实验与实验经济学

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能像在自然科学那样通过严格控制的实验去解释经济现象和揭示经济规律。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这样写道:一种发现经济法则的可能的方法就是通过可控制的实验,但不幸的是,经济学家不容易控制这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无法进行类似化学家或生物学家所做的实验。这种思维惯性以及人的意识的复杂性,使经济学演变为一门实验性的科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20世纪中叶,经济学实验才逐渐起步,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经济学家开创了实验经济学的新领域,将实验方法系统地引入经济学研究。特别是随着2003年将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从事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两位学者,实验经济学得到了迅速普及。

实验经济学是在可控制的实验环境下,针对某一经济理论或者经济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测决策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并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实验经济学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检验理论、发现新的理论、进行制度设计、提高经济学教学的生动性。前三个方面在理论研究与经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则成为提高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掌握水平的有效的辅助工具。

二、经济学课堂实验的应用价值

课堂实验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的简短的游戏(不仅仅是游戏)。该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模拟显示经济过程和经济主体的行为,通过这种模拟来检验经济学的相关假设与结论,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参与游戏让学生能够对枯燥的经济学理论有比较直观、深刻的体会和了解;通过鼓励学生自己解释现象,总结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信心,是一种符合我国素质教育观的教学方法。

实验案例一:模拟一个完全竞争市场,通过学生参与到某个商品市场的买卖,来了解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供求双方的自发作用是如何促使市场上出现合理的价格水平的。首先选择18位同学分成买卖双方,各9人,分别坐在教室前面。另外选出3位同学担任市场工作人员,在实验中核对和登记交易的进行。每位同学都将获得一张扑克牌,上面的数字代表买卖双方的底价,当然上面的数值不能告诉他人。每位同学将在课堂上自由讨价还价达成交易,使他们利润最大化。

实验案例二:模拟一个完全垄断市场,市场上有一个生产者和众多消费者(均由学生扮演),厂商公开报价、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价格决定买与不买;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收益随时调整价格,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制定一个最利于自己的价格,影响消费者购买。

实验结束后教师展示、公开相关的实验数据与结果,(最好是图形),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自己总结课堂实验中数据的特点,解释这些规律,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这种课堂实验教学方法将经济学原理深深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的应用至少有三方面的价值。

1、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为后续学科学习提供保证。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科建设的质量。经管类学生大多是文科生,人文知识比较丰富,习惯于感性思维,对定性分析感兴趣;但数学知识相对薄弱,不习惯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对定量分析不感兴趣甚至害怕和拒绝。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所讲授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主要涉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是以纯数理的假设与模型推导来构建学科体系,对于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难免感到枯燥、难懂。这也是众多经济学教师感到的引导学生入门难的原因之一。开展经济学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将干巴巴的黑板经济学理论转化成有血有肉的生动的事实,在加深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保证了经济学教学质量。

2、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感觉,提高其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沟通能力。经济学课堂实验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手段,改变了过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向信息流的局面,而是形成师生互动,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其中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由于很多课堂实验是在讲授相关原理之前做的,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课堂实验,并在课堂讨论中自己发现所要学的经济学原理,可以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潜能,在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种智力上的冲击与享受是其他教学法所不能比拟的。

3、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与自然科学实验精确的可控制性与可重复性不同,经济学实验的实验对象是学生,学生是人,是有限理性的,当学生非理性出牌时必然造成实验结果与经济理论的预测值有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实验失败。因此与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自然科学实验相比,经济学实验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首先要求教师按照实验科学的要求模拟实验环境、确定实验步骤,严格实验监控、防止学生行为异化;一旦学生行为异化导致实验数据与预测值有较大差异时,教师也能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解释,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因而开展经济学实验对教师来讲,是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大的挑战,能够加深教师本身对经济学理论实质的理解并接触到国外经济学科研的前沿,是个科研和教学双赢的策略。

三、经济学课堂实验的实施步骤

实施课堂实验之前,应该澄清两个认识误区。第一,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是可以做实验的。目前,实验经济学主要应用于市场实验、个人选择实验和博弈论实验三个领域。第二,实验经济学是对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补充而非替代,课堂实验的主要职能是一种教学工具,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经济学的课堂实验步骤包括以下五点。

1、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进行的实验。实验要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每学期做23个重要实验。注意:限于课时,课堂实验不能太多,应简单明了,争取控制在1课时以内。

2、设计实验步骤、规定实验条件、准备相关道具与材料。根据实验目的与要求,设计实验步骤、规定实验条件,制定实验说明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过程。经济学课堂实验不存在人力和物质技术方面的限制,材料和道具不很复杂,通常是卡片、信封、图表以及表格,也可以是扑克牌,作为参加实验者的收益与成本。条件成熟的话,也可以在配有多台计算机终端的经济学实验室进行。

3、在课堂上实施实验。首先,教师站在课堂上宣布这节课将进行一个课堂实验,注意一般不告诉学生实验的主题,以保证学生的行为本能;其次,确定参加实验的同学;然后将课堂实验说明发给同学,大声向全班同学朗读,回答同学提问、确保所有同学了解实验细节;最后,进行并密切关注实验。

4、展示相关的实验数据,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努力去解释这些规律,引导学生逐步到达结论。借此机会可以向同学传递如何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和步骤,对同学的思维能力是很好的训练。最后,向学生公布每一个参加实验的同学的收益,随机抽取一位同学。支付其所获收益的一个百分比以示奖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整理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作好相关资料的保存工作;让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或设计课后作业,帮助消化相关内容;总结实验经验或新的设计和改进,推动教学的发展。

四、经济学课堂实验应注意问题

为了使课堂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应注意以下三点。

1、有明确的实验指导书或实验手册。经济学课堂实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决策环境做极大的简化和对实验条件加以控制,才能在课堂上再现一个可操作的环境,进而促使实验结果更好的与我们设定的预期效果一致。因此,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在参考国内外相应实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经济学经济学教学实际,制定出明确清晰的实验手册。内容包括实验环境、被试对象的选择与分组、实验流程、数据处理与收益计算等内容。在这里实验环境的确定、实验步骤的设计、原始数据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制度保证。

2、清晰的实验讲解和严格的实验监控。实验开始前,教师可将实验说明书发给学生,告之每个参与者(学生)游戏的规则以及游戏的情景,确保每个参与者能够明白自身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作为主持人,教师应密切关注实验的进行,及时纠正部分学生的违规行为,必要时,聘请其它教师或学生充当实验助手,保证实验沿着正确的路径进行。

3、必要的激励。课堂实验使用激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被测试个体更努力的思考和学习,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选择两种激励方式。一是计算参加实验的同学的收益,随机抽取一位同学,支付其所获收益的一个百分比以示奖励,这是经济激励。二是可以给予其期末考试成绩加分奖励,即分数奖励。经验表明,奖励时分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课堂气氛也空前活跃,毕竟挣老师钱的机会不是很多的。

五、尚需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在近一年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中,我们进行了五次三个经济学课堂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持肯定与支持态度。但也有相当学生反映,由于实验参与人数较少,大多数人被排斥在实验外,仅作为观察者参与实验,影响其积极性。但如果实行全员实验,既增加实验的控制难度,又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有待我们在今后的经济学课堂实验中进行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保罗.A.萨缪尔森等,高鸿业等译: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高鸿桢: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3]梁静溪: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2(6).

产业经济论文范文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在稳健型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200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稳定快速增长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增长9.1%,投资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了较明显的遏制,通货膨胀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调控、可承受的范围,消费增长稳中趋升,外贸出口大幅增长。总的看来,2004年宏观经济运行是有惊无险,经济避免了一次因投资过热及经济变量间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增长而可能引起的大起大落。展望2005年,在双稳健的政策作用下,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回落,达到8-8.5%,投资和出口双双将出现明显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水平,消费增长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

一、2004年宏观经济回顾

(一)2004年宏观经济面临两大不稳定、不健康问题

一是重化工业继续加速增长且出现明显的过热现象,影响经济的平稳协调增长。2002年中期以来,工业增长明显提速,进入到一个新的加速增长轨道,其主要推动力是重化工业的加速增长,中国工业发展進入到内生性的重化工业化新阶段(这明显区别于改革前以国家主导的重工业优先战略时的重工业增长)。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由前期的10-13%上升到最近两年多来的18%左右的高水平(见图1)。一批像汽车、电力、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进入高增长阶段,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2004年上半年,重工业增长连创新高,重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长率在2-4月份连续3个月超过20%,1-6月累计增长达19.7%;且上半年重工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6.1%,比上年的75.3%又提高了0.6个百分点。重工业快速扩张导致相关的能源供给和运输均出现了高度紧张,说明重工业开始出现过热现象,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与房地产相关性强的重型工业投资增长过猛、产出增长过快。一些重化工业产能的过度扩张(其中不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的能耗高、污染大),对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及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巨大的压力。

二是内需的两个方面即消费与投资增长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增长态势,而且投资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存在相当大的扭曲问题。现阶段,过度依赖于投资的经济增长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投资高增长如果得不到最终需求的积极配合,将容易产生下阶段的产能过剩及投资的低效率;二是重化工业低水平投资扩张将带来严重的资源瓶颈问题,并对下游企业形成巨大的成本压力;三是投资的低效率扩张不仅将造成新的不良资产大量增加,加大金融风险,而且因为无法持续而造成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降低经济增长的宏观效益。

因此,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遏制经济增长中的这些不健康、不稳定性因素,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宏观调控也由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回顾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投资增速逐季放慢,显现宏观调控的阶段成效。2004年1-11月份,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9274.32亿元,同比增长28.9%,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18.9个和2.1个百分点。从近几个月的投资运行来看,投资增长的降温有所反复,但总体上逐步回落的趋势已经形成,根据月度增长趋势图分析,投资增长的调整至少将呈现两波调整,第一波调整出现在3-5月,5月投资增幅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点,随后经过两个月的反弹,8月份又进入第二波调整,9月份的再反弹,原因是前两年基数偏低的作用,剔除基数的影响实际也是回落的,10月份和11月投资增长(分别为26.8%和24.6%)再次回落说明第二波调整将会继续。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0亿元左右,增长23%左右,低于去年26.7%的增长水平。

2.工业增长前高后低,降温效果明显。在重化工业化过程显著提速的作用下,上半年工业增长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高,增长17.7%,其中有3个月增幅接近20%。下半年以后,随着以控制一些重化工业过热和房地产过热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长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回落走势。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911.08亿元,同比增长16.8%,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我们认为,目前工业增长调整基本到位,从增加值增长来讲,主要是重工业降温明显,6月份以后,重工业已持续5个月回落到18%以下,降到16-17%的正常快速增长水平,相比而言,轻工业增长则一直保持15-16%的增幅,从而导致轻重工业增长差距缩小、结构趋于协调。而从工业行业的投资增长来讲,一些过热的重化工业投资增长逐季显著回落,初步实现了软着陆。初步预计,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比去年低0.3个百分点。

3.消费需求稳中趋升。2004年消费品市场出现了稳步小幅回升趋势,1~11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387.60亿元,同比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2004年消费增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实际消费增长比去年同期明显加快。1-11月实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上年同期增加2个百分点。二是城乡消费差距有所缩小。下半年后农村消费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态势,这主要是因为2004年以来受粮食丰收和粮价大幅上升的影响,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从而明显刺激了农村市场的活跃。三是住房、汽车和电子通信三大消费热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3.3%左右,实际增长10%左右。

4.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全年贸易略有盈余。2004年我国外贸增长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超出年初的预计,贸易进出口出现连续第3年超高增长。即入世以来的贸易爆发性增长的格局继续保持,对宏观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1-11月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0383.7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出口5296.06亿美元,进口5087.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7%和37.3%。二是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外贸进口在下半年明显回落,由此使上半年贸易逆差的形势得以扭转。1-11月累计贸易顺差208.35亿美元。三是外资企业主导出口的局面进一步强化,1-11月份,外资企业实现出口额3021.32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占全部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7.05%,比2003年全年提高2.4个百分点。四是粮食类、原油及成品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进口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对国际的依存度继续明显提高。我们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1.1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为5830亿美元和560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6%,贸易顺差230亿美元。

5.收入增长中城镇有所放慢,农村明显加快。城镇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相对于前几年有所放慢,前3季度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而一季度实际增长9.8%,上半年实际增长8.7%,呈逐季下降的态势。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放慢相反,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大幅增长,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好水平,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前3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7.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一是得益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1-9月份,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958元,增长24.9%。二是得益于税费负担的明显下降,前3季度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22.5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元,下降33%。

6.物价明显上升但仍处于可承受、可调控的范围内。在我们看来,2004年以来的CPI明显上升,并不表明通货膨胀的压力非常大,主要的问题是投资品的大幅上升(局部行业过度的非均衡扩张所致)对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所造成的显著压力。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于两方面,一是粮食价格上涨,二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最终消费品价格继续下降,只是降幅有所缩小。1-11月份累计CPI同比增长4%中,食品类的贡献率超过了80%,扣除粮食合理上涨因素的CPI增长不到1%。

粮食价格以及食品价格的明显上涨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社会可以承受的。合理性在于,前期粮食下跌过多,前几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价格的过度下跌以及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而主动地减少播种面积,并不是粮食短期或中长期生产能力不足。粮食的上涨不仅符合预期,而且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改善日益失衡的城乡收入差距。说粮食上涨及食品价格上涨是社会可承受的,主要理由是:(1)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比上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明显下降,从而使得城乡居民对粮食价格上升可承受力增强。(2)多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和工资水平的持续快速增长与粮食价格的持续下降形成巨大反差,显示粮食价格的适度上涨并不会恶化居民的支出预期。

7.企业效益继续快速增长,但库存增长有明显加快。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还有一个特征是,企业效益保持快速增长,即使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后的半年中,企业效益仍然增长较快。这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此轮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和较高的资产收益率,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有一些垄断因素或短期暴利因素在起作用,如石油行业利润增长具有投机和垄断两方面的原因,钢铁行业是房地产暴利的延伸,这些因素具有不可持续性。与之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库存正逐步加快增长。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资金占用10061.7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比上午同期和1季度分别上升10.7个和4.4个百分点,同期应收账款净额为21968.9亿元,同比增长18.2%,比上年同期和1季度分别上升4.4个和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产成品增长最多的是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石油加工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都是重化工业部门,1-10月份这几大行业的产成品分别为654.29亿元、286.40亿元、273.28亿元和803.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8.52%、32.88%、67.07%和29.43%。这些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效益增长将面临较大压力,这在2004年的汽车工业中已有明显表现。

二、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展望2005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宏观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总体继续趋好,但仍面临一些长期结构性矛盾和一些短期问题的约束。面临的主要短期问题有:农民收入增长难免会再次出现回落,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消费增长小幅放慢,出口增长明显回落等。因此,我们预计2005年经济增长将继续有所降温,GDP增长回落到8-8.5%,主要是因为投资增长将会继续放慢以及出口增长将显著降温。预计全社会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5%左右,出口增长15%左右,CPI增长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左右。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趋势如下:

1.投资增长:继续向下调整但仍然处于较高增长水平。在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投资增长有望实现软着陆,初步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加强投资需求调控仍是2005年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投资增长趋势如何,关键在于宏观调控力度的准确把握。首先,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给企业更多的投资自主决策权,使2005年投资增长的总体环境趋于宽松。其次,2005年投资调控总体上仍将继续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进行,这将保证投资增长在继续降温过程中实现平稳着陆。一是针对当前投资调控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的情况,2005年政府仍将会继续把紧土地和信贷两大闸门,从源头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扩张。二是过热行业投资将继续大幅回落。受信贷紧缩政策、实施和完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及自发性需求增长将放慢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将会继续明显放慢,并带动钢铁、水泥、电解铝等相关行业投资继续回落。在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及需求显著降温的作用下,汽车投资将会明显降温。三是由于国家在加强对过热行业投资的宏观调控的同时,对农业、煤电油运等薄弱和瓶颈部门则采取了各种保的措施,因此,这些部门2005年投资将会继续快速增长。

总之,2005年投资增长率有望回归到适度增长区间,但同时也要注意,近几个月货币信贷投放急剧减少,其对投资增长的滞后影响有可能在2005年上半年显现。

2.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但其增幅估计会比2004年略有回落。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9.5%左右(名义增长率在12%左右)。在各项刺激消费增长的政策作用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及消费结构升级的拉动,我国整体消费稳定增长的局面正在形成,这将使2005年消费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但是,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深层次问题对消费增长的制约还没有根本缓解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可能对2005年消费需求进一步回升产生不利影响。一是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呈明显下降趋势。受经济景气回落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影响,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受到明显影响,消费者预期指数和信心指数一路下滑,从2003年12月份到2004年7月份两指数已分别下降了4.8个和4.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预期和信心是影响未来消费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这两项指数持续下降预示着2005年消费持续回升的难度较大。二是就业形势尽管有所好转,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这对消

费需求增长仍有较大压力。四是2004年农民增收十分明显,但2005年要保持这一态势将十分困难,这将制约农村消费增长。

3.外贸出口增幅将会明显放慢,但仍会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初步预计2005年外贸出口增长15%左右。在我们看来,9月份开始的外贸出口和进口增长的显著回落可能预示着连续3年的外贸超高增长将结束,进入到平稳增长期。其理由有三:一是连续3年外贸的超高增长已经形成了很高的增长基数,在这种情况下继续高增长有相当大的难度。二是2005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比2004年将有较大幅度的放慢,从而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增长形成较强的压力。根据IMF的预测,2005年世界经济将由2004年的5%回落到4.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将由2004年的4.3%降到2005年的3.5%,日本则由2004年的4.4%回落到2005年的2.3%,回落的主要原因是油价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显现。与此同时,世界贸易增长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放慢,预计发达国家进口贸易2004年的增长率为7.6%,2005年将降到5.6%,回落高达2个百分点,这对我国出口需求增长将会产生较大的压力。出口大幅放慢在所难免。三是入世效应将明显递减。出口增长的降温符合预期,但要防止其降幅过快过猛,我们认为仍然有较多对2005年出口起积极影响的因素存在:(1)由于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继续处于新一轮上升期,2005年经济增长的回落幅度不会太大,对我国产品的进口需求仍然较大。(2)高油价尽管对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我们预计2005年这一影响会有所减弱,一是全球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有明显提高,二是预计伊拉克政治局面逐步会有所缓解,俄罗斯石油供应也会有所好转,再加上沙特原油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这可能引起2004年终至2005年油价出现阶段性回落,这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会起积极作用。(3)随着入世过渡期后对我国纺织品配额的取消,会促进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平。

4.就业形势仍然严峻。虽然2004年我国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的目标有望实现,但2005年就业矛盾有可能更加严峻,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我国仍处于劳动力资源增长的高峰期,在城镇新增就业群体、累积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根本无法缓解的情况下,一些新的就业问题还将突显出来。一是宏观调控对就业的影响在2005年将会有所显现。据有关专家测算,经济增长放慢使2004年减少115万个潜在就业岗位,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为4.5%。2005年随着投资大幅回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放慢,就业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尤其是农民工就业将会更加困难。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继续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还有,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明显增大。从这些方面来看,累积的就业矛盾仍在增大。

5.通货膨胀压力将逐步缓解。我们预计,2005年通胀率将会比2004年有所回落,CPI增长3%左右,比2004年降低1个百分点。主要理由有:(1)投资和出口增长率均将明显回落,使GDP增长继续调整,将使价格上涨在需求方面的动力有所减弱。经济增长率的继续回落特别是投资的回落将减轻中间需求的压力,从而使2005年物价上涨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2)物价上涨将面临供给方面的下调压力。这种下调压力两大方面,一方面,随着GDP增长的适度放慢和2004年国家加大了对瓶颈部门的投资,2005年煤电油运紧张的形势将会得到改善,特别是电力供应的改善将较为明显。另一方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产能将在明后年集中释放,这些大宗产品的市场可能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格局。这两方面都会使物价上涨的动力减弱。(3)从物价上涨因素的构成分析,物价上涨的空间将缩小。其中粮食对CPI的推动力将明显减弱,非食品类价格上涨对CPI的贡献率将继续上升,预计2005年CPI涨幅在3%左右。非食品类价格上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2004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有半年至一年的时滞),另一个是服务类产品的新涨价。我们预计,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2005年粮食价格上涨不会高于10%,对CPI的贡献将不足1%(粮食价格上涨与食品类价格上涨的关系大概是:粮价上涨1%,食品价格上涨0.3-0.4%),而根据1年多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CPI的传导效应,2003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8.1%,导致2004年除食品价格外的CPI上涨不足1%,那么,2004年接近14%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2005年CPI的传导效应大致在1.5%左右(即所谓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将强于2004年,但上涨力度不会很强)。另外,服务类项目的上涨对CPI的贡献在0.5个百分点左右。三项合计,2005年CPI增长预计在3%左右。

(二)两大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影响2005年经济增长率高低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房地产的增长,二是出口增长。这两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隐忧。2005年的具体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要注意两防,即防止房地产继续向过热方向发展,防止出口增长下降过快过猛对宏观经济产生冲击。

房地产的问题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影响重大。如果近阶段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主要是对土地和地方政府的约束),房地产有可能继续向泡沫化方向发展。最近关于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再起激烈争论,这种争论的结果将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及其效果,如果不存在泡沫论占上风,后果则意味着已经呈泡沫化倾向的房地产将会继续加速发展,使泡沫化升级,甚至有演化为泡沫经济的危险。这是我们最担心的,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过度偏爱和保护如果与正在对人民币升值进行豪赌的大量国际游资结合,泡沫经济的风险将迅速增大。相反,如果泡沫论占上风,将有利于房地产软着陆,中国经济不仅2005年会较为平稳,未来较长时间也会保持平稳健康的快速增长态势,这将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幸事。因此,控制好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另外,2005年要高度警惕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落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估计,出口增长的显著回落将对2005年中国经济产生如下不利影响:一是使高度依赖于出口增长的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明显放慢。2004年前3季度,珠三角和长三角出口分别增长25.3%和47.6%,且对出口的依存度极高。出口增长的明显放慢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相当大的压力。二是出口增长的显著放慢,将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的压力,市场竞争由此再次加剧,价格逐步走低,从而导致企业利润再次大幅缩水,如果这一形势与最近几年高投资形成的产能集中释放相结合,有可能使经济再次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三是影响就业增长和民工增收。对出口增长可能出现的大幅回落的不利影响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抵消。

三、2005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控方向

为了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促进经濟平稳健康发展,及针对此轮经济过热的特殊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双稳健的取向,即由前期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在具体的政策操作中重点体现结构调整导向,因此,又可以说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是结构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最近,社会上对双稳健政策有些误读,不少专家认为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将比2004年更紧,最近央行提出货币供应量(M2)增长的调控目标为15%,比2004年17%低2个百分点,有人就认为这是货币政策更紧的信号,实际不然,2003年实际运行的货币供应量(M2)增长明显低于调控目标,11月末M2同比增长14%,很显然,2005年调控目标比其加快1个百分点,应该说货币政策是有所放松的。我们认为,2004年我国采取的就是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双稳健政策是对2004年4月份以来实施的稳健型政策的确认,并不表示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将比2004年更紧。2005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体现有保有压的原则,有紧有松,在方式上仍然是采取灵活微调的方式,在手段上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

(一)投资政策取向

2005年国家对投资的控制仍然较严格,主要是因为当前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投资增长仍然偏快,投资增长的软着陆目标还未达到,这部分是由于时滞因素的作用未充分显现,另外,就是房地产和城建投资增长仍然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严重的结构性投资失衡问题。因此,要继续采取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完善对投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如果2005年中期房地产及城建投资真正实现了软着陆的目标,那么投资增长可能会明显下降,此时,要防止投资下滑过度的问题,因为房地产和城建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投资贡献及其带动作用都非常大,它们的过度降温可能使投资增长下滑过度。

因此,2005年的投资调控政策不仅要在两个层面做到有保有压,更要采取灵活的措施。一方面要抑制和防止房地产和城市建设投资继续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投资增长下滑过多,主要是为民营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推进投资的市场化。特别是后者,无论是投资继续过热,还是投资增长过度下滑,都要在进一步加快投资体制改革上采取更加积极措施,使投资体制或结构尽快实现两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使投资增长真正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企业主导型;第二个转变是政府对投资的监管方式由硬干预转变为软干预。第一个转变主要体现企业在政策、法规约束下的投资自由化。政府需加快从私人物品供给上(投资和生产经营)退出,而公共物品供给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第二个转变是2004年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重点。所谓硬干预就是主要采取行政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审批制和政府直接参与投资来实现对投资的管理,软干预则指主要依靠采取法律法规、技术和环保标准、市场化的手段如利率和税率杠杆来调控投资的增长。从此轮宏观调控中显露的问题看,由硬干预向软干预转变迫在眉睫。2005年以后,要细化《决定》,制定更为周全、详细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重点是明确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的权限及规范各自的投资行为,促进社会投资结构优化和效率改善。

2005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将减少至800亿元,比上年减小300亿元。政府投资将严格控制用国债资金和预算内资金上新项目,而把重点放在支持在建项目尽快建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卫生建设、大型生态工程和大型公共设施工程及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方面。其中对农村公共方面的投资、铁路及城市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将会明显加大。

(二)金融和土地调控政策取向

国家将继续加强和完善土地调控和信贷调控的杠杆作用。继续从严控制非农业用地的供给,抑制房地产和城市建设过度扩张,从源头上继续遏制投资过快增长。继续冻结豪宅和高档娱乐设施、形象工程建设和钢铁等过热行业的土地供应;通过清理整顿、合理规划等调整存量的办法增加必须的土地供应量。今天中国房地产过热及整个经济的投资过热,明显与前期土地政策过松有直接关系,中国经济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原因,除了资本效率低、技术进步不快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的供给过松、土地市场发展的不完善,造成普遍性的土地粗放利用。我们认为,当前实行的严格的土地调控政策至少要坚持两三年,而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因为只有有了严格的土地供给约束,才能促使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盘活存量地产和房产,城市的住房和道路优化才可能最终实现。信贷供给要体现结构优化导向,从两个层面做到有保有压,一是对过热行业如房地产、钢铁等行业继续保持现有的紧缩措施,房地产过热如果继续发展,可采取结构性升息措施,即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房地产企业贷款利率,而对非过热行业特别是弱势产业和中小企业要采取较为宽松的信贷政策;二是对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要区别对待,也要体现有保有压,对过热行业中有利于内部结构优化的土地和信贷供给均要适当放松,如对中低档住房建设的土地供给和资金需求要尽可能满足。

对于利率政策,社会有许多预期,多数人倾向认为,随着2004年10月央行8年多来第一次升息政策的出台,预示中国利率将进入上升周期,2004年底及2005年和2006年利息水平将缓慢、频繁上升。对此,我们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未来几年的利率走势将是逐步上升的,但2004年的加息并不意味着加息周期已经到来,加息周期的到来估计要到2006年以后,2005年不一定会升息,我们倾向于认为2005年不必升息。理由如下:(1)此次升息,在表面上是央行防止通胀进一步发展所采取的一项必要举措,实际上带有相当强的各方利益权衡的意味。不升息面临各种压力,有外部的和内部的,但此轮投资过热是体制性和结构性的,升息这种所谓市场的办法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投资热主要是政府热和房地产在暴利机制下过快增长,在这种条件下升息的作用将较为有限。(2)2004年实际通胀率并不高,2005年也不会很高,特别是2005年投资和经济增长继续降温,那么,通胀方面的需求压力将会减轻,而外需增长可能明显放慢也会使需求对通胀的压力再次减轻,而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在供大于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难以明显加速。因此,2005年升息无论是从经济增长率方面,还是从价格增长上均缺乏足够的依据。(3)2003年以来的投资过热是结构性的、局部性过热,并不是正常的经济周期性过热,而加息周期来临与周期性过热直接相关。我们预计,在经过2005年新一轮长期加速增长周期的第一次调整巩固期后,在2006-2007年可能出现真正的全面性的周期性过热,升息周期由此相应到来。

这里对通胀和利率的中长期走势也做一个初步的预测。我们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15-20年间,世界经济开始进入低通胀时代,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的加快和全球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市场调节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更为灵活和有效地发挥作用。由于中国经济自身也存在这一类同的通胀趋势,而且在加入WTO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联性增强,因此,我们大胆地预测今后10年左右,除去可能出现的短期的粮食和石油供给冲击外,大部分时期,通胀率将不会超过5%,均衡通货膨胀率水平为3-4%。与之相关的利率水平则为4%左右,即未来的10年内利率水平将显低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半期的水平。也因为如此,经济增长面临需求方面的约束加大,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可能经常出现,解决好了这一问题,经济将能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较佳目标。与此同时,相对于最近几年世界性的低利率水平,未来5-10年的利率水平将趋于上升,这也是一种内在的趋势。

(三)税收政策的取向

经济本科论文例5

    (一)教学定位不准确,内容欠缺针对性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经济法课程的专业很多,比如国际贸易类、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类、金融类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需要有所侧重,更不同于法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而目前,一些高校在经济法的教学名称和内容设置上与一般的法学本科专业相近似,即使有所改动,也只是法学专业课程的压缩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容易忽略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专业学生讲授相同的内容,忽视学生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经济本科论文例6

2、论文多为应用性论文。由于受学生理论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的毕业论文都是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理论研究的论文很少。在笔者近10年的论文指导过程中,选择经济理论进行研究的学生不到5%。应用性强的论文对学生写作要求相对较高,一是要求学生抓住经济现象的本质,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实证的分析能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要求学生对所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结论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层次;三是要求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寻求理论支撑,在所学理论的框架和范畴下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方法实证性多。应用性强的论文决定了其分析方法的实证性要求。分析方法的实证性就是要用现实的数据和案例来分析经济现象,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即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经济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为上升到规范分析打下可证实的基础,这是学习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典型分析过程。方法实证性多要求:一要掌握主要调研和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掌握不熟练往往不能准确地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二要搜集较为翔实的数据,数据要求系统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三要正确说明数据分析结果的经济含义和政策含义,这是实证分析的最后落脚点。

4、撰写规范性严。经济类毕业论文应用性强和实证方法多的特点要求论文的撰写十分规范。一是从结构上来看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要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架构和写作架构,三者缺一不可;二是理论支撑和现实问题分析要融合,即现实问题的分析要有理论支撑,理论分析也要以现实问题为对象;三是要求数据和引证科学合理,数据除符合系统性、权威性和代表性要求外,获取第一手数据显得格外重要。

5、论文撰写过程难以有效控制。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多数无须实验,而是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而且这一过程多在学生临近毕业的实习阶段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与其求职、考研、出国等规划发生冲突,难以兼顾招聘、备考和毕业论文之间的关系。指导老师只能通过“遥控”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效果大打折扣。

二、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易出现的问题

1、论文选题不够科学、合理。文科类的本科论文指导老师较难获得科研课题,且由于本科生的理论功底不够,本科生中只有很少人参加导师课题的研究。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均以老师指定范围或自拟为主,因此选题时常存在不够科学合理之处。据笔者多年指导本科论文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一是选题过大过空,如“论中美经贸关系”;二是选题不符合学术论文要求,如“近期中国股市走势分析”;三是选题只考虑个人兴趣而不考虑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能培养和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和综合利用的能力。

2、论文缺少严谨性。部分论文泛泛而谈,缺乏实证基础,材料不能支撑论文的观点,论证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必要的数据和例证,论点多来自自己凭空臆想;二是数据和例证的选取不恰当,只是简单罗列和堆砌,不能很好地支撑论文观点;三是数据不系统,系列数据采集较少或缺失较多,不能真实反映经济现象的本质。

3、论文格式不规范。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应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主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提纲、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加之论文主体是拼凑而成,毕业论文的格式混乱。如:结构不合理、论述重复、字号不统一、错字病句百出、图表不规范、文理不通、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其中,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是比较普遍和比较严重的问题。

4、论文内容抄袭、拼凑现象较为严重。当前学生可获得资料来源很多,如往届毕业论文、专用学术期刊网、学校的图书馆、院系的资料室。特别是对于经济类而言,网络上的财经类文章更是多如牛毛。这使得部分学生在写作时采取拷贝加粘贴的方法,用几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学校规定用10周时间完成的毕业论文,更有甚者直接在一些专门从事“”的业务网站上购买论文。学生自创性论文比例逐年降低。

三、提高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造成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如对毕业论文撰写缺乏重视、自身水平所限等等;也有来自学校方面的,如毕业论文规章制度安排不尽合理、指导老师时间精力有限等等。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多年经验,就如何提高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确保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提出以下对策:

1、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认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它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它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提高学生科研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2、推行科研导师制。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面对求职、考研、出国等规划的多重压力,时间仓促,不太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做好毕业论文。为此,可推行导师科研导师制。即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科研活动,科研导师制以科研为纽带,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而且学生可以提前进入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如搜集跟踪资料、确立选题方向等。这样既可以发现和培养学生自身的专业领域兴趣,为后期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

经济本科论文例7

一、  毕业论文及其写作要求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经济学本科的毕业论文一般为理论论文.理论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总结理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性质,就不能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结论,而是从已知求未知,具有一点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观点、主张。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目的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绝不可应付了事。 

     (三)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首先毕业论文应符合社会学科类论文的基本要求,这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性 :社会科学各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它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术性 :学术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征。毕业论文的论点和论证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事物的外部现象,而应在立论和论证过程中尽可能触及事物内部较深的层次,深入剖析事物的内在本质揭示出事物的规律性。

   (3)科学性 :毕业论文的撰写应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科学理论和科研实践为基础,采取严谨的态度去探求未知,得出结论。论文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论文的立论要客观、正确;论据要可靠、充分;论证要符合逻辑,严密、有力;表述要严谨、准确。

   (4)创造性 :创造性的核心是创新。在毕业论文撰写时要注意对所研究问题采取新的分析方法,得出新的观点,不能只重复前人的研究或人云亦云,不要大段复述已有的知识。当然,创造性并不排斥继承性,事实上,创造性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2、除了以上四点外,毕业论文还应达到一些特定的要求 : 

   (1)符合本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应围绕自己所学专业进行。 

     (2)不能偏离经济学专业所要求的经济管理范围。 

(3)正文字数5000-7000字。 

(4)已发表的论文不能再用。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 

  

     (一)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题目的好坏不能不能离开一定时代的社会需要和作者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做到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我们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了很大的精力,表达得再完善,也是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经济本科论文例8

2.体系过于庞杂。《西方经济学》旨在研究整个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从内容上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又包含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以及市场理论、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包含了经济总量理论、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么庞杂的内容,有的学校将其压缩为一个学期讲授,只能浅尝辄止。即使在一个学年讲授,学生学习起来难度非常大,因为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数学演算能力,知识点环环相扣,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将影响后面的学习。在许多学校,《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往往出现高分率低、不及格率高的现象。

3.教材选用不合适。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往往选用国家规划级教材,比如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本教材理论难度较大,而且数学推导、数学公式非常多,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中级西方经济学的难度。国外经济学教材中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非常多,而我国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多是对理论、模型的书面阐述,案例非常少,即使有案例往往是从国外教科书上搬下来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比如在说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时,国内教材多用大炮和黄油的产量来说明,黄油不是我们中国人熟悉的东西。在说明消费者均衡时,总是在咖啡和茶叶两种商品间进行选择,都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有所差距。这样案例分析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4.教学手段相对单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依然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侧重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记忆,忽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多数高校的经济学课堂,已经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教师利用制作精美的课件讲解相关理论,但这种方式仅仅是在经济学图形方面清晰,又由于其信息量过大,学生往往跟不上节奏。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依然不能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始终是被动地接受,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二、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作为经管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可以在第二学年开设,在第一学年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先期的支持课程,比如说《经济史》、《经济学说史》、《高等数学》等课程,为学生后续的《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奠定基础。《高等数学》课程应该与经管类专业的学科特点相联系,多增加一些经济应用知识,有利于学生以后经济学学习中的数学公式推导和演算。一些管理类的专业由于课时有限,可以将《经济史》课程开设为选修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积极开设学术讲座。授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为学生开设专题性质的学术讲座,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当前经济学的发展前沿。学校也要积极聘请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讲座,使学生获悉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发展的现状,激发其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

2.科学选定教学内容。经济学经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其系统而完整的理论。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即使用完整的一个学年来学习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关联,突出重点和难点,紧紧把握注重实践的教学原则。所以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安排上,要做到合理划分重点与非重点内容,坚持以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为主,非重点内容简单一提或者让学生课下自我阅读,增强实践性。以微观经济学的讲授为例,讲解内容涉及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市场理论以及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等内容,但是每一部分要突出重点,重点的多讲,不重要的少讲或者不讲。比如弹性理论要重点讲解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以及供给价格弹性可以少讲或者不讲。在讲解需求价格弹性时,重点讲其计算、分类,特别是需求价格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要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详细讲解“薄利多销”、“谷贱伤农”问题,让学生用抽象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本科论文例9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绪论一般作为一章编写,但不加章节号。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1、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2、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经济本科论文例10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新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发展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

科学发展观与人本经济学中的人本发展观是一致的。人本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下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强调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社会的制度建设给人的发展创造了环境。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了丰富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体性,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要求以人为中心,解放人、发展人、实现人,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从时态上看,人的发展不仅指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从内容上看,不仅仅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还要满足人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体现。从人本经济学层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本经济”,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人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所谓基本人权,也称普遍人权,是指人类中的与‘人作为人’和‘把人看作人’的属性相伴随并不因其社会身份、地位、民族、财产和实际能力(如水平、才智、见识等)等不同而应该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普遍的基本权利。”目前,我们在人权问题上达成的共识主要体现为《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人权中所指的公民所享有的六类基本权利:(1)专属公民人格权利方面的基本人权;(2)受司法权力保护的基本人权;(3)专属人身权利的基本人权;(4)涉及政治权利的基本人权;(5)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权利的基本人权;(6)获得社会保障的基本人权。只有基本的人权得到了保障,才有资格谈其他权利。要保证人民基本人权的实现,必须实现社会的高度法治化,建立人本、人道、宽容、民主的“绿色文明”。

应保证社会成员能享用基本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目的的产品。其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公共产品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品供给结构的公平性、产品供给过程的公开性、产品供给取向的公正性。公共产品供给实际上是政府对公共资源的配置过程,是市场经济对政府特别是财政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基本要求。政府应该公平、均衡地向城乡和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应该按照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总福利和人均总福利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均衡。否则。将扭曲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农村人口享用的基本公共产品偏少。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消除体制和制度障碍,给予农村居民以同等国民待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和农业的财政投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让拥有属于自己资产的人得到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成功改革的举措,无不以尊重和保护产权为前提,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也作了很多的努力,但是现有产权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产权归属方面有不少弊端,严重束缚了产权制度应有功能的发挥。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明确产权主体,把“虚化”了的产权主体做“实”,全面解决各类产权的归属问题即科学地界定产权;其次,淡化所有制,强化所有权,确立分级所有,健全有关制度,采取相应措施。迄今,农民长期土地使用权的保障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好。现行的制度,只承认农民对土地的债权关系,而不承认农民对土地的物权关系,这样就不能彻底解决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关系,换句话说农民还不是自己土地的真正主人。因此,改革不但要使人们获得财产,而且获得的财产要得到制度的保护。

保护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健全各种利益主体的表达机制。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享有通过任何媒介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知情权的内容不仅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的大政方针,还应当包括政府掌握的一切关系到公民权利和利益、公民个人想了解或者应当让公民个人了解的其他信息。知情权是民主政治发展到现代阶段所产生的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是公民实现和维护自身其他权利和利益的重要条件。有知情权才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包括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等。所以,必须保护广大人民的知情权。随着我国社会分层的变化,利益日渐多元化,但人民利益表达制度存在渠道单一、流于形式、难以操作和不平衡发展等缺陷。因此,必须建构法治化的利益表达制度体系,拓宽并建立通畅的人民利益表达渠道,着力培育利益表达的专门团体,扶助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严格规范国家社会管理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利益表达。如果既没有弱势群体表达利益的机制,也没有一个良性的谈判与协商对话机制,人民的要求就无法顺利表达,容易诱发各种极端行为。

二、走依靠人力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必须始终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使广大劳动群众都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心情舒畅地为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努力工作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因此,应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在产业类型上,“必须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合理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第三产业,以增加就业量。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力争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继续积极发展面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进一步扩大就业。具体说来,应该是在劳动力资源相对不足而资本较丰富的地区选择技术密集型发展模式;在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相对不足的地区选择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重点是发展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的轻型工业和第三产业。对于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必须强调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高新科技产业,以便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而对于大量存在的不同性质的中小企业,则应该根据其自身实力,选择相应的发展模式。

在企业规模上,要注重发展中小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能够以较少的投资成本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能够凭借较强的动态平衡起到就业稳定器的作用。因此,要注重发展多类型的中小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总体要求,重点扶持科技型、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型和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要发展中小企业,不单是企业自身的责任,更涉及到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要建立功能完备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给予中小企业宽松的税收政策,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解决其资金短缺的问题。

在人才机制上,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包括事业环境、工作和生活环境、政策和制度环境等。环境建设对于人才脱颖而出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应营造一种舒心的、和谐的良好氛围,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和造就人的人事环境;创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来实现人才与事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优厚的经济待遇和必需的物质保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另外,要培养、吸引和用好各类人才,特别注重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一支具有国际水准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家队伍和科技人才队伍。

在人才流动体系上,鼓励各类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消除各种体制障碍;建立起有利于人力资源高效配置的企业分配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参与分配制度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当前的关键在于强化人才个体对人才资本的所有权,让人才真正成为人才市场的主体,通过市场交换,将人才的使用权交换给单位、社会,从而实现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使用社会化。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承认人才个体对人才产权的最终支配权、处分权,除非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等国家紧急情况的需要,一般应尊重和维护人才本人的自主择业权和人才资本的自由交换权。要强化合同契约意识,明确人才、单位、社会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个人通过市场将人才使用权交换给单位,单位按契约支配人才的使用权,将人才管理与使用纳入社会化、契约化管理轨道上去。要研究制定人才产权管理条例及人才产权保护法,建立人才产权仲裁机构,合理划分、鉴定人才产权的构成与权属,科学、公正、合理地处理人才产权纠纷;尽快制定、出台人才产权保护法,切实保护人才个人的终极产权。

重视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要加快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除继续大力发展正规教育外,还要在全社会形成多种模式的现代化职业培训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和终身学习体系,突出单位和个人的主体地位,使人才的培养由政府推动走向市场机制推动,由行政推动走向人本驱动。

三、树立人本政绩观和建立人本考核体系

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中,领导干部未能处理好发展经济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关系的事件时有发生,有些人甚至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置人民的生命与健康于不顾。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不完善直接相关。

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指标设计过于偏重经济发展的内容。长期以来,我们评价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水平和成绩以及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主要是看其经济发展的状况,而且是看几个主要的经济指标的增长。在这种评价标准的影响下,不少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只重视经济建设,而忽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只重视短期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二是考核内容比较随意。一些地方对下级官员的政绩考核缺乏科学依据,往往是上级领导一张口,就把某项工作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各级干部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围绕着领导人的注意力在转。三是包含项目过于繁杂。现行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虽然显得很全面,但并不科学,也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趋势不相适应。

一般说来,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们更关心收入、财富、经济的增长;追求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被放在首位。但经济发展不是最终目的,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物质、精神、价值的总体满足程度和全面发展水平,才是社会发展与否的根本标志。这就要求政府官员的政绩观需要实现由“物本”向“人本”的转变。必须放弃“以GDP论英雄”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衡量“政绩”和“业绩”,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的具体指标,不仅要看GDP水平高低,而且还要看大多数群众的反应。应该说,对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实际影响,才是衡量各级领导政绩的真实尺度。只有这样,“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在行动上落实。与人本政绩观相适应,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必须作出调整。首先,要树立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把群众意见作为考评干部的重要尺度。其次,要完善考评内容,从单纯地追求速度,变为综合考核增长速度、就业水平、教育投入、环境质量等方面。最后,还要探索采用科学的考评方法与手段。一是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上,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二是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既重视反映经济发展的指标,又重视反映社会发展的指标。三是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数字,又不能惟数字,坚决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

四、转变政府职能和观念。由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现阶段,政府的转型绝不仅仅是其经济职能转变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政府同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关系的问题,涉及到执政党工作方式转变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要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树立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按照现代政府管理的理念,政府应由“人治政府”转向“法治政府”、由“无限政府”转向“有限政府”、由“权力政府”转向“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有限政府”是与无限政府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所谓有限政府,是指权力、职能、规模和行为方式都受到宪法和法律的明文限制,并接受社会监督和制约的政府。与全能政府不同,有限政府严格界定自己权力的范围,不是什么事情都要管,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它尽量避免干涉私人事务,充分尊重人的自由、权利,以人为本,尽量避免直接干预经济行为,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责任政府”要求政府在公共行政时,应秉持责任理念,承担社会责任,弥补市场的缺陷,调节市场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波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公共产品、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不公问题,通过税收、济贫、社会保险向失业者提供培训等方式缓解社会财富的不公平状态,保护市场竞争中的弱者,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在全国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真正实现“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模式的转换;同时,研究制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探索完善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制订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使越来越多的中国老百姓享有社会保障;依法强化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做到应收尽收,积极调整各届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做大做强社会保障基金,同时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重视普及科学文化。作为科普文化主要内容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普及科学文化,对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愚昧迷信和反科学、伪科学的行为,占领群众思想阵地以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重视合理分配。在分配上,一味片面地追求规则公平、起点公平或结果公平都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依据科学发展观,公平合理的分配应该把规则公平、起点的相对公平与结果的差距适度结合起来。在初次分配上,侧重于起点的相对公平和规则的公平。在再次分配上,强调结果的公平与新一轮竞争的起点相对公平。分配的公平合理主要体现在经济主体获取经济利益机会赋予的公平,获得经济利益多少与作出的贡献相称上的公平,以及保持合理的收入差距,追求客观分配结果的相对公平。这样就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人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走循环经济之路

马克思曾把经济发展分为外延式和内涵式,也就是对应于我们经常说的粗放型和集约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瑟·刘易斯把经济机会分为外生的经济机会和内生的经济机会。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利用外生的经济机会而搞外延式的增长是符合比较优势原理的,尽管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很大程度就是所谓的“拿资源换增长”。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这些外生的机会就会逐渐失去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再走外延之路就不符合比较优势了。许多学者已经认识到,现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着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这些局限条件已经成了转型理论所说的“有效约束”,对经济发展的束缚作用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学会走内涵式经济发展的道路,从注重生产要素的投入到注重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才是决定长期经济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