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体育意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15 15:43:50

体育意识论文

体育意识论文例1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旧的体育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指导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课程改革的主体和执行者,要不断的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的面对课程改革。

一、旧的体育观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离开教师走向社会后就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去强身健体,如何进行体育锻炼的自我监督。

二、更新观念,突破旧模式

1.强化体育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

(1)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

(2)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

(4)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了解相关规则与常识。

(5)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学会一项技能,形成一个爱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需要,从中得到乐趣,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高健康状况,让其终生受益。

2.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体育就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享受身体方面教育,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权利,是不能被剥夺或侵犯的。能不能保证为全体学生服务,实则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体育能否健康发展的问题。因此,为少数、为多数,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问题,就成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中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学校体育,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应当保证提供所有学生同等参与活动的机会与指导,即使课余训练与比赛也不能例外。这是因为:(1)凡是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识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利用的权利。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其所教全体学生负责。(2)课余时间训练辅导学生的提高,也应当是学生自身的提高,而决不是“通过他人经受训练来提高自己”,也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提高了全体学生。所谓普及与提高关系,如果脱离二者之间的纵向作用,而只追求横向影响力,显然这种理解是很不全面很不正确的。(3)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禀赋、爱好、性格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尽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思考并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3.在体育教学中要体现出的特点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体育区别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这一特征并不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2)人文性。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修身养性、育德教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现代学校体育必须从单纯的健身与单纯的传技中解放出来,大大地突出其人文性。

(3)基础性。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体育必须教会学生健体。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必须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娱乐性。娱乐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之所以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学校体育,是不能成为现代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的,是没有生命力的。

(5)竞技性。我们说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性,而体育的娱乐性可以说主要隐藏在体育的竞技性之中,甚至我们还可以说,体育的人文性也大多来自体育的竞技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体育如果失去了竞技性,体育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必须指出的是,学校体育的竞技性并不等同于竞技运动。

(6)主体性。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是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校体育主体的需要,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

(7)选择性。选择性是从主体性中衍生出来的。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适应于和服务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体育学习目标、内容、方法、难度和要求,以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8)民族性。在现代学校体育的多样性中,还将鲜明的体现出民族和地域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和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体育传统。这些体育传统,必然要反映到学校体育中来,学校体育也必须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传统。

体育意识论文例2

2.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

2.1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到肌肉,也可以从肌肉传到大脑,肌肉活动积极,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多,大脑的兴奋水平就高,情绪就会高涨。反之,肌肉愈放松,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少,大脑的兴奋性就降低,情绪就不会高涨,所以采用合适的体育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2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健康是体育的目标,体育是促进健康的最佳途径,人体的健康状况和工作效率取决于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协调,人体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运动对身体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现代科学证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体的这种适应能力。终身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强身、健心、益智、逸情与延年益寿。国民的健康是民族素质最基本、最具体的表现。终身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在生命的每一段旅程中,我们每一个人对健康都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2]

2.3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而每周有限的体育课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以及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日积月累,才能够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完善人体的形态结构,达到强身键体的目的。在高校教学中只有培养好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才能达到体育教学最终的目的。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学生在学校阶段进行锻炼,而且是步入社会后,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都能自觉独立地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3]

3.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

3.2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教学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体育意识,这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我体育意识,就是从自身需要出发,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认识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特征、运动技术和与他人的联系。总之,自我体育意识就是对于自己身心状态的认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学习,就是一种有明确目的,存在种种困难和障碍,需要意志参与的行动,因此教师应提高学生的认识,以指导其意识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支持他们的积极认识,这样可使意识对学生都产生积极的影响。意识培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学生要自觉地去克服困难。意识培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强烈的自我命令、自我动员的过程。所以,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培养自我能力的前提。

3.2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所谓转变学生态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未来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大学体育课程与专业课无关,所以不重视体育,忽略了体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甚至出现厌学思想。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改变学生对体育的错误认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行动和未来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体育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3.3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的德、智、体及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环节。[6]要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内容多样化的体育运动,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习惯。

营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体育教学环境,突破传统思维创造新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才会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学会发现式的试探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认识问题情境或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找到问题的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考虑,从而产生不同的方法,利用方法的多样性,更好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4.结论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校体育长远效益的追求。也就是说不仅要把握学生在校期间的有利时机,锻炼学生的身体,更应充分利用在校的宝贵时间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学生毕业就业后,离开了教师,能否继续经常进行有益的体育活动,虽然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但其中自身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与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5.建议

体育课堂教学应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教会学生科学锻炼的方法为主;课外体育活动应以学生的身体锻炼为主。两者既有侧重,又有机结合。在终身体育及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体育教师在终身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应成为终身体育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教育者和指导者,要努力做到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和顺畅沟通,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终身体育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保证终身体育在学校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吴兆祥.现代学校体育科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56-60.

[2]成明祥.保健体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44-46.

体育意识论文例3

本文作者:高晓红杜养军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体育部

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情况

1.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分析。调研结果显示:有1/3的学生除了每周90分钟体育课学习外,几乎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身对体质健康概念不明确。有80%的学生有锻炼的愿望,但因为运动技术差、没有锻炼习惯、不知道锻炼什么,加上运动场地和器械不足等导致不喜欢体育锻炼;而且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往往喜欢运动量小、强度低和锻炼环境舒适的室内运动项目。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很难达到锻炼的目的,造成体质和健康水平下降。2.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情况分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学校体育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通过对我省六所高校进行调查发现:首先,因为扩大招生以后,高校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设施和以前相比呈相对减少的趋势,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操场却找不到适合自己锻炼的项目,加上可以锻炼的器材、设施少之又少,严重影响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导致学生身体机能逐步下降。其次,是大学四年的课程被压缩到两年半完成,大一、大二学生学业负担重,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越来越少,加上运动场档次较低,体育设施质量差,器材配备不齐全,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质下降。3.大学生体育理念、意识分析。大学生健康理念缺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淡薄。调查发现,有26.6%的学生,有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63.5%的学生,是被动参加体育锻炼;还有9.9%的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数据反映出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淡薄。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意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方针,正确开展实施必须首先强化舆论引导作用,使学生清楚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的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从而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学生走向操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形成锻炼习惯。

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

1.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领导和宣传。阳光体育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第一”为出发点,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通过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文化活动、学校体育制度等各方面建设,为学校体育教育搭建广阔的实施平台,丰富学校体育教育内涵。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号召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应采取多种形式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利用各自学校好的资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大学生主动参加全民健身。2.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基础。体育经费、场馆设施、教师编制是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硬件保障。普通高校运动场地、健身器材、体育环境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与中小学相比,有很大改善。大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可以自主选择体育活动的项目及内容,但多样化的健身要求仍无法满足。对此,首先,高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多安装一些实效的锻炼器材,多修建和开辟一些体育场地,吸引学生主动接近健身场所,增强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其次,要充分利用高校各自资源优势和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科学、巧妙地设计、布置好各种体育器材设施,利用共享资源及现有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3.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体育教学课、课外活动、训练与竞赛是实施阳光体育的组织形式。体育教学课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阳光体育要求在体育教学课上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掌握运动技能及运动知识,增强学生体质。教师应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科学研究,明确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思想,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体育意识的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应言传身教,围绕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来进行和实践。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素养,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更新体育知识、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使学生掌握健身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运动技能,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逐步形成终生体育意识。课外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之一,是体育教学课的延续和补充。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仅靠每周90分钟的体育课是不够的,需要课外体育活动来实现。为了实现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顺利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力措施和保障。课外活动要从大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组织方法要灵活多样,如通过举办体育节、体育日、体育俱乐部、体育兴趣组等,鼓励学生利用清晨,课间操,上、下午的课后活动以及晚上自习后等自由时间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训练与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组建各个项目的学生代表队,利用早操、课外活动、节假日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代表队学生是体育活动的示范,有力推动了学校的群体比赛。因此,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应与群体竞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不同规模、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活动内容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安排娱乐性强的项目,使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多元化。五、结论与建议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和开展,不仅仅贯穿体育教学课、课外体育活动、群体训练与竞赛,而且通过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文化活动、学校体育制度等各方面的建设来完成,体育经费、场馆设施、教师素质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硬件保障。阳光体育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增强体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在身心放松状态下,养成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体育意识论文例4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所以,学校体育和教师必然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这种要求。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进行过许多有益的尝试,提供给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部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体育意识论文例5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比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得到乐趣,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可以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亚运知识、北京奥运村进展情况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体育意识论文例6

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其中,认知状态是体育意识的源泉和基础,没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就谈不上有体育意识;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对体育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有支配和调节作用。它们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能和效用的基础上,形成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积极体验,产生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从而构成统一的完整的态度状态。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即了解和熟悉程度),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体育素质不同,人们反映体育和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就会不同。体育素质高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强;体育素质低的人,其体育意识就可能较弱。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在性。尽管体育意识可以导致一系列的体育行为,但它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要想了解人们的体育意识,只有通过人们的言语、表情和外显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和推断。第二,客观性。这是因为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第三,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体育意识一经形成,就会作用于人们的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增强。第四,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以及其它体育心理过程;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能在体育活动中对自己和活动提出要求。第五,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在体育意识中,有的部分已融为人格的一部分。但应该指出,在体育意识发展的初期,其态度系统还没固定(即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状态未形成稳固的融合形式)时,它容易因新经验、新知识、新情况而改变。第六,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例如,主体是个人或群体时,就是个体体育意识,或群体体育意识;客体是体育所属学科或体育活动的不同方式时,就可能是科技体育意识、竞技体育意识、群众体育意识等。第七,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我们可以从其中的一种态度推知另外一种态度。。第八,历史制约性。这是由于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体育和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既然体育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怎样判别人们有无体育意识呢?由于体育意识的构成主要是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别人们是否具有体育意识。(1)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2)是否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3)是否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依赖感、必要感、赞同感和支持感等;(4)是否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在判别时,首先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知识、方法、技能和评论,因为这是基础。如果已经具备,还要看是否具有正向体验和积极的意向,因为如果仅仅是对体育和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包括评价性认识(如体育十分重要),而没有思想和情感上接近它、接受它,在意向上为之付出努力,那么这种认识也是孤立的,还形不成体育意识。因此,只有同时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情感体验和体育需要,才能说有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论文例7

中专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要从树立起其体育意识开始,加大宣传体育意识,强化体育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并有利于实现家庭、社会、学校三者体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了加强体育意识的宣传和教育,高校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做:其一是有效利用广播站、黑板报、网站等媒介,拓宽学生认知体育的途径,开阔学生体育知识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欲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其二要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知识讲座,并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同时为了扩大体育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可邀请家长或社会及企业中知名人士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其三是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加强体育创新,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激情,促进学生体育观念的转变,并重视体育教育。

(二)确定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

中专生的自我身体锻炼目标的确定受其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对于身体素质较差及体育运动能力薄弱者,在确定自我身体锻炼目标要注重提高自身机体抵抗力和满足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基本运动量,促进其身体各机能的正常发展;对于身体素质及体育能力一般者,要以国家制定的健康体质标准为准则来确定其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最少要达到及格及以上;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好且体育运动能力较强,只不过缺少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和经验的中专生时,要以国家制定的健康体质标准的优秀级别来要求其自我身体锻炼目标的确定;而对于那些拥有良好体质和运动能力并具有一定体育运动基础和经验者,则应该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对此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其自我身体锻炼的目标除了要达到部级二级运动员及以上的标准还要在各项校内外体育竞赛中斩获佳绩。

(三)展开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

学生都具有好胜心理,准确把握好学生心理,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来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在设计体育竞赛活动时,首先要避免活动对象的局限性,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扩大竞赛活动的影响力,从而树立起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其次要避免体育项目的传统性及乏味性,这导致学生对体育竞赛活动的参与度不高,达不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目的。为此体育竞赛的内容及形式要丰富多彩,能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使得学生在紧张又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其体育技能,并逐步确立起终身体育意识;最后要避免体育竞赛活动过于正规化,学校体育教育其重点是培养学生体育技能,锻炼学生体魄,并非真正的部级体育运动者的培养场地,如果以部级、世界级标准来要求学生,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达不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目标。因此要合理设计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终身提议意识的养成。

(四)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要培养中专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其生理上的动力定型和生物钟节奏,促进其终身体育锻炼的养成。在校期间,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一旦学生毕业之后其进行有益体育锻炼活动会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只有在学校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后,体育锻炼才能在以后学生生活当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的关键在于其自身体育素养,而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所谓体育素养其实际就是体育水平能力,学校体育教育要从基本的体育技能、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身体娱乐及欣赏体育赛事能力等方面培养并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使其在长期学校体育教育影响下,逐步树立体育意识,加强体育锻炼,进而养成体育习惯。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实际体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体育意识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807;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078-05

正如余治平[1]所言:“对于哲学家来说,本体的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本体论的问题。没有本体论的哲学一定不是好的哲学,不关注本体的哲学家也一定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因此,探究本体、言说本体,是任何一种哲学开始论述的起点。谢维营[2]8指出,“当代哲学对本体论的规定,已具有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新的意蕴,它只是把本体视为人的认识的理论前提或逻辑基点,是人们从自身需要和目的出发的一种思维假定,一种解释的约定信念。”具体到体育课程知识,作本体论思考,便可作如下界定:体育课程知识的“是”即本质属性是什么?其“意义”如何得以表达?据此反思在历史上出现和正在出现的“体育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淡化运动技术”的疑问以及“体质论与技能论之争”等的争议,并寻求合理的解答则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1 运动技术:体育课程知识的本质属性——“属性本体论”的视角

对于本体论的认识,最初由于翻译上的差异出现了“有”与“是”的表述。贺麟、王太庆[3]的译文为“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有’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有’是唯一的、善的。”;俞宣孟[4]的译文是“本体论,论述各种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如‘是’及‘是’之成为一和善,在这个抽象的形而上学中进一步产生出偶然、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如此,如果进一步展开来,作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便可以认为本体论是关于“有什么”或“是什么”的意思。当然,现在可以确定本体论是关于“是”的学问,但是,从“有什么”和“是什么”的角度,却可以瞥见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在体育课程知识本体论上的缺陷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

1.1 “三基”:体育课程知识“有什么”的思维方式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课程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对“体育课程知识有哪些或有什么知识”问题的思考,而对“体育课程知识是什么”这一本体论问题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有效的解答。这样一来,便造成一种逻辑上的错误,即在未清晰“是什么”的情况下去思考“有什么”。

我国历来把“三基”作为体育教学任务,“三基”即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暂且先不论“三基”提法的合理性。“三基”包括卫生保健知识、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知识等,时至今日,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又增加了安全、健康的生存和生活、性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这样的知识体系构成,研究者已经提出了质疑。张洪潭[5]指出:“面对这一窘况,学校体育系统早有人忙不迭地弄出变通招法,他们迫不及待、饥不择食、尽其所能地将一大堆生理卫生保健常识和体育花边新闻及赛事报导编入体育教材,直至手捧厚厚的体育课本才放宽心,自我感觉总算有了知识身价。由此,所谓体育基础知识或基本知识(教材编撰者们似乎至今都搞不清楚‘基础’与‘基本’的区别),便毫无羞涩地与体育基本技能、体育基本技术一并出颁,构成‘体育三基’这个显然混乱糊涂的专门术语。然而,如此一些‘一看就明白、不看也知道、不知道亦无碍’的所谓体育知识,有必要充入神圣的体育课堂吗?”顾渊彦[6]对此也提出了疑问:“作为体育课程,它的健康教育内容应当是和体育相关的部分,和体育无关的内容不应当纳入其中,应当把他们安排在健康课程中。不应当扩大体育课程中健康知识的领域,如果把环境污染、营养卫生、性教育,甚至抽烟喝酒的害处,艾滋病、传染病的防治均列入体育课程,这是体育课程的改革方向吗?如果这样,体育课程将会改变其技艺性的学科性质,而成为一门启智类课程。”在这样的思维逻辑下,便可想象这样一种图景:体育课程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量不断增加,这样的知识内容体系看似丰富多彩,甚至无所不包,但在陷入了“有什么”思维逻辑后的体育课程在知识选择和安排上便走入了“多多益善,一个也不能少”的怪圈。在体育课的课时和教师知识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课程知识却在不断增加,就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依旧按照以前的内容上课,规定成为一纸空文,新增加的内容被搁置起来;另一种情况便是什么都教,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课时保障,很多内容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至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体育课程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有什么”的维度上,由于本质问题“是什么”未得到澄清,便导致了体育课程内容在知识的选择上出现盲目求全和泛化。

1.2 运动技术:属性本体论视域下的体育课程知识本质观

属性本体论从事物的“属性”或“本质属性”探讨世界的本原问题,其“离开了客观的感性物质存在本身兜圈子的做法”[2]49虽然走入了唯心主义的歧途,但是,这一思维方式还是有其可借鉴之处的。今天,我们在认识新事物时总是需要明晰事物的本质所在,以便与其他事物相区别。从逻辑学上来看,如果一事物抛弃了“本质属性”,该事物就不再是其本身了。因此,探讨体育课程知识“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可以也应该从探索其“本质属性”开始。

与其他学校课程相比,体育课程传授的是体育活动的方法,表面上看,表现为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的运动项目,但是,这些项目不能称为知识,因为知识或者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来表现自身的存在,或者以方法、操作程序等形式得以表达。于是,体育运动的方法——运动技术便成为区别体育课程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的本质属性。

顾渊彦[6]52认为:“运动技术是体育学科特有的,较为明显地反映了体育学科的性质。”他进一步指出:“从本质上说,技术是属于认知的范畴,它是人类认知体系中的一个特有的领域——身体认知。把技术纳入知识的体系中,正是要承认主体对自身认知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也是一种知识,其中包含了运动技术。”[6]54张洪潭[7]也指出:“通常所谓的体育知识,其实并不成立,亦不能算数,或者说根本就无关紧要,但是,真正的体育知识,确实是有的,那就是运动技术。”正像语文知识有字词作为符号标志,数学知识有数字、公式作为符号标志,那么,体育课程知识呢?可以说,“自古希腊以来,人类已形成了对体能追求的特定方式,即体育。而这一活动又有其特定的符号标志——运动技术,运动技术就像人类语言一样,它以特定的符号形式,传达着实质追求”[8]。至此,体育课程知识的本质属性得以厘清,即运动技术。如果非要给体育课程知识下个定义的话,那就是:体育课程知识是在教育机构内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学习的各项体育运动的运动技术。

2 文化进化:体育课程知识的教育学意义——“生存本体论”与“进化论”的视角

我国传统哲学知识观是一种客观主义知识观,这种知识观忽视了人的存在,缺乏知识的教育学立场和人的立场。这样的知识以一种客观的存在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和知识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而教学则企图将这种“远离人”的知识简单地“位移”到学生的头脑中[9]。受这种知识观的影响,人们的思维被牢牢地禁锢在了体育课程知识“是什么”的属性本体论原点,出现了“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的现象,却很少思考体育课程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意义。在胡塞尔看来,当人们迷惑于这种和生活世界断裂了的科学世界,并受其支配时,人自身的存在就发生了意义和价值危机,而这也同时意味着科学丧失了它对人的生活意义[10]。如何摆脱这一传统哲学知识观的困扰呢?有研究者认为,对知识的理解应该从哲学立场转向教育学的立场[9]。从哲学发展来看,西方哲学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研究主题的转向,其中一次是从认识论到语言学的转向,意义问题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切入点[2]298。“生存本体论”正是这样一种以人的“生存”为研究主题的哲学思想。在生存本体论看来,传统本体论之目的是为科学而且主要是为自然科学提供基础,提供的只是科学的事实本体,而忽视了人的存在及其意义,没有为人的生存意义提供本体论基础。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使本体论研究摆脱传统本体论的束缚,实现哲学形态中的人的生存意义本体的转向[2]301。对于体育课程知识的本体论研究而言,这种转向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我们亦需要从对“体育课程知识价值无涉性下的无人的视角”转向“体育课程知识对于人的教育学意义的关照”。

2.1 内外价值:已有的观点

对于“课程知识的意义”问题,国内学者主要从知识对人的价值方面进行阐述。陈理宣[11]认为:“所谓知识的意义,即指知识与人的价值关系。知识与人的价值关系,总的看有两种,一是知识与人的自然生命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指知识有助于人的自然生命所需的‘生活资料’的获得;另一方面指知识有助于人逃避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危害。二是知识与人的精神生命的关系,这种关系指向人的生存‘困境’,知识有助于人解答人为什么要‘生存’以及如何‘生存’等价值问题和生活智慧问题。我们把前一种意义称为功利性意义,把后一种意义称为精神性意义或超功利性意义。”以上观点基本上认为知识的意义可以从内外价值加以分析,内在价值表现为知识对于人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外在价值表现为人通过获得知识所表现出来的工具性价值。那么,从教育、文化、整个人类发展的立场出发,知识的意义又当如何表达呢?我们给出了“文化进化”的回答。

2.2 文化进化:我们的观点

从进化论来看,如何实现人的文化进化呢?在当今社会中,这方面主要是由个体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来实现的[12]。这样一来,在知识与进化之间便建立起了意义性的联系。由于文化知识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体的类的产物,这对个体来说,又是由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人脑的反映所获得的,因此,文化知识不可能通过体内的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而只能通过社会的语言文字或其它物化手段“遗传”下来。这种遗传不受个体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受亲缘关系的限制,不仅可以传递给自己的直系后代,而且可以传递给所有其他的社会成员。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正是这种社会性的“遗传”方式的具体体现[13]。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者更是提出了课程知识的社会遗传功能,即课程知识的功能就在于“将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编织到“每一代人的社会历程中去”,这种“编织”即社会遗传[14]。这样看来,教育在实现着课程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实际上也在实现着人类文化的遗传,而个体通过“盲目变异和选择性保留(遗传)、替代性选择者、将替代性选择者组成一个‘有序的结构’”(坎贝尔对知识个体形成的过程描述)等环节将课程知识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通过这一历程,个体在行为、态度上会表现出一种文化倾向,将“遗传”来的文化知识通过语言、行动加以表达外化,这样一种社会遗传的人类进化特性也使得人类的文化进化成为可能。

人类的行为、人类文化创造出的文化对象,对人类来说都是有“意义”(meaning)的东西。意义的创造乃是人类独有的、根本的性能,拿一句老话来说,是人类的本质。而更重要的是,形成意义的不仅包括可以学习的知识,还包括体验过程,这种体验是难以通过短期学习获得的,因此可以说任何一种文化的意义都只能被部分理解,包括生长在这个文化内的人自己。在同样文化里面生活和实践的不同个人之间,这种相互理解也是不完整的、个体化的。每个人所体验到的文化意义都是独特的,因此我在这里尝试将“意义”定义为:由个人知识和经验共同组成的认知和记忆结构。说一项行为、一个场景或者一件物品对于某个人或者某些人有意义,就是指这些文化符号可以被他的认知所理解,或者能够唤起其记忆中相似的体验,往往这个过程中还伴随情感波动[15]。从这个意义出发,对于体育课程知识而言,其所实现的文化进化便表现为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学生学练运动技术的过程中不仅有运动技能的提高,还将有其‘实践成果’———文化的传承、体质的改善和体育精神的累积”[8]。张洪潭[16]认为,“体育素养,指的是以运动技术为基础的操作性知识水平及实践成果。”如此一来,体育课程知识的教育学意义也得以清晰起来:体育课程知识的教育学意义是体现了人类的文化进化,而文化进化的结果则是学生体育素养的形成,包括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体质的改善、体育精神的累积和体育文化的传承。文化进化是人类通过个体不断的积累所获得的人类世界所特有的现象,体育素养的形成也注定了其过程性与阶段性,运动技术作为一种操作性或者程序性知识,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依赖于长期不懈的自我追求,正如[17]在《体育之研究》中所言:“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起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苟自之不振,虽使外的客观的尽善尽美,亦犹之乎不能受益也,故讲体育必自自动使”,而“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因此,体质的改善、体育精神的累积和体育文化的传承等体育素养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锻炼,并伴随着运动技术的提高而得到有效发展。

3 由体育课程知识“本体论”追问所引发的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3.1 从“体育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的怀疑到“淡化运动技术”的疑问

这里,我们将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来考察。在体育课程知识的本体论问题得以厘清以后,以上两个问题便变成了对待“运动技术”的态度问题,前者表现为无视,而后者表现为轻视。

“体育课程谁都可以上”、“蹦蹦跳跳怎么能登上学校教育之大雅之堂呢”等言论在当时看来是贬低体育教师地位的说法,现在看来实际上是人们认为“体育课程没有知识传授”,进而怀疑体育课程的教育地位的真实写照。正如顾渊彦[6]54-55所认识的:“我们历来把游离在运动技术之外的体育理论知识称之为知识,把体育中广泛存在的技术排除在知识体系之外,难怪就有人产生体育只是肢体运动,它和知识无关的错误结论,从而降低了体育课程的学科地位。”当前,随着评价制度的变化,体育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有了一定的好转,但这种“为考试而锻炼”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倾向,使得一直受到遮蔽的体育课程知识的意义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即“为了运动技术获得而进行运动技术学习”,成为一种“为技术而技术”的工具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又一新形态。

“淡化运动技术”的说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而出现,部分体育教师认为,现在强调体育教学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那么,就可以不要教运动技术,导致在体育教学中不教运动技术[18]。运动技术是体育课程知识的本质属性,如果抛弃了运动技术的传习,就如同数学不教授方程、计算法则,语文不教授字词、语法、写作等一样,课程性质将发生质的变化。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反驳说,现在体育课改成体育与健康课了,那么,类似的问题还存在吗?这里,需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性质定位问题;第二,体育课程知识与根据体育课程目标所选定的知识之间的关系问题。首先,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整合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都始终围绕体育学科性质展开,学科本位的观念可谓深入人心。体育与健康课程试图打破学科界限,以各种整合形式来挖掘和利用不同知识之间,知识、技能和能力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使它们形成为有机整体。第二,体育与健康课程虽为整合课程,但是如何实现体育课程与健康知识的有效合理整合却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体育、健康教育的简单相加的做法显然不可取,而局限于只按体育大纲或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课,拘泥于原本只是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的体育课的做法也是不符合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主旨的。对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问题,张洪潭先生很早便给出了“以运动技术为主”和“以可测量类技术为主”的两条原则,我们认为,无论体育课程如何发展,其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都应该围绕着“运动技术”而展开。整合不意味着大杂烩,整合也不意味着各种知识的并行,整合课程展开便必须有一条主线把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这条主线便是“运动技术”。因此,无论是传统的体育课程,还是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术作为体育课程知识都不应该被忽视,更不应该被轻视。

3.2 体质论与技能论之争

关于“体质论”与“技能论”的争论,我们始终认为“体质论”属于目的层面,即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强化体能,这一目的可以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是目的”这一论断以及体育的本质规定所要求的学校体育目的相一致的;“技能论”应该是手段层面,即以传授技能为手段达到“强化体能”之目的[19]。在此基础上,如果对此问题还能再发展的话,“文化进化”视角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现代社会,文化进化需要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来实现,教育的展开又必须以知识的传授为渠道。因此,学生在不断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在完成着文化的遗传进而在人类社会中展现出文化进化的特殊图景。前面我们已经论说过,体育素养的形成有赖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对于体育运动的认知、态度进而个人体验都会发生变化,这样一来,看似矛盾的“体质论”与“技能论”在体育素养形成过程中似乎呈现出两个阶段的效果,但是却同属于人类 “文化进化” 的范畴,因此,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本研究以本体论为视角,以进化论为切入点为大家呈现出了体育课程知识的本质与意义。作为一种对于事实与价值的判断语境,我们采用了“……是……”的表达方式,即体育课程知识的本质属性是“运动技术”,其价值即教育学意义是“文化进化”。站在整个人类的角度来思考运动技术的教育学意义,不同的个体在这一意义追求中有着不同的指向,但是,当我们把“文化进化”的现实效果定位在“体育素养”上时,不同个体的意义追求便都可以看做是文化进化过程中的一部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文化进化”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学生接受与否,只要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了运动技术的学习活动,那么,他们就成为人类体育文化进化的“遗传基因”。人类进化不停止,教育作为文化进化的主渠道便不会消失,无论知识观如何变化,它都不能推卸也推卸不掉作为文化进化使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余治平. 哲学的锁钥[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3.

[2] 谢维营. 本体论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 第4卷. 贺麟,王太庆,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189.

[4] 俞宣孟. 本体论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

[5] 张洪潭. 体育教学的知识类属与理想课形[J]. 体育与科学,2007,28(2):18-24.

[6] 顾渊彦.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7] 张洪潭. 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修订与拓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1.

[8] 李永华. 学校体育的使命:论体育素养及其提升途径[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4):99-101.

[9] 伍远岳. 论知识的个性化意义及其实现[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1):56-59.

[10] 李召存. 课程知识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9.

[11] 陈理宣. 知识教育论:基于多学科视域的知识观与知识教育理论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4.

[12] 郦全民. 用计算的观点看世界[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207.

[13] 程志宏. 教育: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遗传方式[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7(4):71-77.

[14] 李红亚. 教育意义的寻觅:知识、道德与课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52.

[15] 王思琦. 重审人类学中的文化进化——一种意义的选择模型[J]. 广西民族研究,2008(2):72-78.

[16] 张洪潭. 体育教学目标对接[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3):1-7.

体育意识论文例9

众所周知,大学层面的艺术教育并非单纯局限于教科书上意义上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换言之,艺术教育并不是那种满足于空谈艺术的本质、历史、特征、风格和表现的书本教育,也不限定于探讨文艺美学的种种概念,以及常识性的艺术知识。高校艺术教育事实上应该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精神工程,应当致力于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有完整徤康的人格结构、具有一定审美修养和具有诗意内涵的生命存在个体,培养他们的艺术敏感和兴趣、良好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经验等等文化心理结构。或者说,从诗意生存和审美生存的美学意义上着眼于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这样,使艺术教育获得一个较高的逻辑起点。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的关键不是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类别的知识传授,不是让大学生从审美境界的启发,让他们建立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开启心性,激发诗意情怀和审美眼界,结合具体的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让大学生能够明“道,’体“道,进而与“道,’一体,进入充满美感的艺术殿堂。

在理论体系和观念体系上,人们习惯于将艺术教育附属于美学理论的范畴,或者将它和艺术理论混为一谈。艺术教育和美学理论、艺术理论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然而,它们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和区别。在存在形态上,艺术教育是将具体的美学理论、艺术理论应用于教学和教育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注重于理论体系和概念内涵的传统也不是单向度地传授具有的艺术知识和审美经验,而是将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诗意直觉等审美感性渗透到理论结构和知识形式之中,另外,它注重艺术的形式感和具有的艺术经验的启发,使观察力和想像力融入记忆力、推理力,让理论结合实践,良知渗透生活。而一般的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以知识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是以逻辑和思辨以特性的概念形态。因此,它们不能简单和直接地代替艺术教育。

体育意识论文例10

一、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面临着科学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双重选择。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史上,出现过把思想理论教育过分意识形态化的现象,也发生过把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逐渐被弱化和淡化的状况,特别是在“”中,由于过于强调了意识形态的替代性、过度扩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性、过分夸大了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几乎集中了全社会的注意力和资源,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发展和作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大革命和政治的巨烈冲击,并没有树立意识形态和政治的绝对权威,相反,意识形态领域所导致的混乱,使一些人失去了热忱。思想理论教育作为担负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的特殊使命,这就决定了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要服务和服从于意识形态的要求,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论证和辩护。第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意识形态化是载体和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思想理论教育是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和途径,思想理论教育传播和灌输的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是别的意识形态;反过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理论教育这一途径来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教育就不是思想理论教育;同样,脱离思想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将大为减少,其效果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二,意识形态化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指导思想,成为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有三重任务:一是传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二是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斗争和扬弃;三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发展创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作用在于宣传和传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建设提供实践和操作层面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奠定基础。

二、注重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彰显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