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智能化工程研究3篇

时间:2023-02-15 10:36:41

摘要:酒店作为功能性建筑,其智能化包含了大量自动化、计算机、多媒体、安防监控等高新技术。以深航国际酒店客房局部装修工程(8-28层)弱电智能化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酒店智能化工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并就楼宇自控系统、客房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专项重点系统技术展开实践研究,介绍其安装调试过程,以及各系统的联动协作。

关键词: 智能化 工程研究 智能化工程

智能化工程研究3篇

智能化工程研究1

1工程项目概况

深航国际酒店客房局部装修工程(8层~28层)弱电智能化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35号,深航于1993年取得该项目土地使用权,占地4444.6㎡,建设性质为酒店,综合容积率8.95,使用年限50a。总建筑面积39781.66㎡,酒店按照五星级标准于2005年开始运营,经过多年的频繁使用,基础装修已经陈旧,本次工程将客房以及行政酒廊部分进行翻新改造,以五星级酒店的标准重新设计装修,装修改造面积26000㎡。深航国际酒店客房局部装修工程(8层~28层)弱电智能化工程,承包范围主要包括酒店客房层装修改造,涉及8层~28层层客房层,共有客房422间。本工程弱电智能化涉及基础信息设施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有线电视及IPTV系统、机房工程含UPS备用电源及分配工程、背景音乐系统、主干弱电桥架),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及电梯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楼宇设备管理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客房控制系统、客房门锁系统),以及所有系统的线管及底盒敷设预埋穿线,并负责所有材料设备及相应硬件软件的采购、安装、系统集成、调试、验收及售后服务等工作。本工程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276d,需配合装修工程进度进行。

2项目特点

第一,本项目与总包单位施工交叉较多,协调量大;系统种类多,需要布置的设备多。智能化系统项目范围大,涉及人力、物力、设备等资源和专业施工队伍众多,需要做好现场的沟通协调工作,以便项目的顺利进行。第二,本项目要争创深圳市智能化专业优质工程,因此,对设计和施工的质量要求更高。该项目是技术要求高的高层建筑,智能系统设备安装位置不同于传统管理系统,精度要求高,每一步都直接影响智能工程的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第三,工期计划及施工部署需要考虑周全,防范各种风险。本项目施工过程包括设备交付、设计、施工、技术接口、施工全过程确认、施工项目审核、变更确认等,施工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延迟,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1]。

3重点专项系统实践研究

3.1楼宇自控系统本系统网络结构分为两层,第一层基于以太网,采用BACnet协议体系,支持基于TCP/IP的BAC‐net/IP通信协议;第二层为基于BACnetMS/TP协议的现场控制层网络,用于DDC控制器与DDC控制器间的通讯,支持DDC直接点对点直接通讯。BAS系统对建筑物的通风、空调、电梯等设备进行集中监测、控制和管理[2]。

3.1.1开发开发、调试阶段这一阶段是BAS系统实施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困难的环节。软件通讯端口开发与调试工程师必须具备相关知识,对BAS系统图纸、功能技术方案的需求有足够的了解,并能够清晰地了解所要做的工作。这一阶段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软件通讯端口开发、系统组态及系统现场调试。在端口软件开发完毕后,系统配置的部分工作将在前两个模块中进行。系统的配置和现场的调试可以称为系统的调试。3.1.2通信接口软件的开发通讯接口软件的开发,又称整合管理软件二次开发,是指通过整合管理软件,实现与其他系统通讯的接口功能,并将子系统所提供的协议或开发包相结合,从而实现界面通讯的动态链接库。

3.1.3物理接口连线类型如果BAS主机与分系统主机连接,则采用RS-232串行线和网络线路两种物理连接方式。如果连接线是从一个子系统的控制器上传来的,那么它就需要把它转化为两个实体界面,然后连接到BAS的端口上。如果该分系统的总线是RS-485总线,那么经过RS-485/RS-232变换模块,就可以直接与BAS主机的串口进行连接。

3.1.4协议分析如果系统是RS-232或者RS485,那么BAS的执行工程师需要对协议的数据格式、通信参数、每个字段的意义进行分析。可以在办公电脑上直接进行试验。如果系统能提供NetApi、NetDDE等,则需要对其进行数据通信、通信的设定、数据包的精确解释,以及其他技术参数的分析。至于标准的协议,只需要将BAS的硬件设备安装到自己的网络上,就可以进行系统的调试。3.1.5协议测试当现场分系统的调试人员确认系统已经正常工作后,到现场查看BAS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所有连接,以及连接端子的连接情况。将系统的操作系统,BAS软件,数据库服务器软件,以及一些常见的测试软件都安装好,然后进行现场测试。通过该系统,试运行人员可以通过某些测试软件对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或者发布指令,从而进一步了解和验证该协议。在软件编程和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接口协议或者其他通讯方式的技术参数、使用示例等进行详细的理解,然后才能进行接口通信网关的开发。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软件的接口功能和各子系统所提供的接口通讯协议或功能,使软件工程师能够在相应的软件开发平台上编写网关,并通过编译调试生成网关应用。有些网关可以在办公室内直接使用软件测试:运行网关,经过若干点配置后,运行软件测试工具,在配置页和测试工具接口上操作(读或写),可以在接口上看到数据的正确与否,从而判断出所写的网关是否顺利。该步骤还可归入现场调试、运行阶段。系统的整体调试过程是:首先将BAS系统与各个子系统连接、调试,然后逐级整合,形成一个大型的控制系统,最后完成整个系统的调试。这一阶段要求各子系统的现场调试人员进行良好的技术合作。因要对监控点的实际状况及作业情况进行观测与核实,需要现场电工的配合。

3.2客房控制系统酒店客房控制系统是高科技电力电子产品,系统内既有弱电电路,也有强电电路,安装技术人员必须兼顾两方面的知识技能。酒店客房控制系统安装分三部分:系统布线、箱体模块安装、现场前端设备安装。

3.2.1系统布线酒店客房控制系统的网络控制总线采用六类非屏蔽四对双绞电缆作为整个控制系统中各部件之间的通信线。将每个配电箱、智能插卡取电开关、五合一多功能门铃开关、风机盘管温控器、调光镇流器连接起来完成智能设备控制系统布线。1)网络总线本工程照明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总线制网络结构,系统内的所有设备包括控制主机、控制器、扩展控制器、网关、场景控制面板、串联控制器网络辅件等部件都是通过一条低压小信号控制电缆,按菊花链方式把它们一一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照明控制系统。2)设备通信线的连接所有系统设备的通讯线路都采用UTP无屏蔽网线,分别在4个子网络内或2个网关的两个子网络中,通过手拉手的方式连接。3)抗干扰措施根据该系统的特性,提出了以下抗干扰措施:在管道铺设中,必须保证总线与强电电源之间的间隔不少于40mm;本系统的通信电缆采用UTP专用无屏蔽电缆,在铺设过程中,不得有任何连接;控制箱及系统控制室内的所有设备外壳必须连接到地面;此外,酒店客房中央控制总线的两端还需要有一个阻抗匹配的电阻,并且在通信线的正、负电极两端都有120欧姆的端子。

3.2.2酒店客房中控系统从信号源开始,一步一步地检查信号的传递,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只有所有的信号都能正常地传递,灯光设备才能收到精确而稳定的指示,才能保证灯光工作的质量。在进行调试的时候,首先要把所有的信号接口和相应的外围处理装置都放在旁路,并根据设计图和信号的方向,依次检测信号的电平值、稳定性、正极性、正负极性、导通性,保证每一级设备都能接收到来自上级设备的最优信号,并为下一级设备提供最优的信号。最后,对网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确认所有的设备、电路和信号都是正确的,然后才能将所有的设备都连接到系统中,然后根据测试的大纲,对所有的设备进行测试。

3.2.3系统模拟试运行当所有的设备都安装好后,在正式运营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模拟系统的性能,因为灯光系统的规模太大,每个系统的工作状态都不一样,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问题都找出来,而当项目完成后,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就会越来越大,对业主和施工单位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模拟试运行步骤一:在满负荷的条件下,对每一台设备的供电线进行检测,尽管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对电力系统进行过多次的检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也有了一些了解,但实际负荷的运行情况与设计的理论和预期存在着很大的偏差,所以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须要对负荷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模拟试运行步骤二:对不同等级的装置进行全负荷和长期运转的控制稳定性进行检测,并对各装置的加热、操作过程中的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当发生满负荷、长期运转不畅或操作参数异常时,必须进行设备的替换或必要的调整,并明确报告给业主,以证实其改正。模拟试运行步骤三:组织BAS、消防部门三次以上的联合调试,全面掌握各系统的协同问题,寻找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性,最重要的是完成整个项目整体工作下的全系统满载时的总负载试验,同时详细做好数据记录,并召开技术协调会,收集各方的意见,协调解决方案。由于照明控制系统需要进行大量的调试、设置和检查,而这些问题和结果将会成为以后的使用和维修的重要参考,因此,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所有的问题和结果都记录下来,以便对用户进行分析和总结,如果对用户有帮助的话,就必须提交给用户,以便今后的维护和维护。酒店客房中控系统工程验收工作是对灯光控制系统的功能、设备性能指标、安装施工质量的一次性总体检查验收,通过验收后,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酒店工程涉及智能化专项系统众多,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需要严格把控各专业、各系统、各材料的建设使用过程,做好协同联动和安装调试工作,使酒店智能化各软硬件系统科学、高效运行。

作者:王鹏 单位: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化工程研究2

1引言

城市更新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恶劣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需要重建完善其功能的特定城市建成区,包括旧工业区、旧商业区、旧住宅区、城中村及旧屋村等,依据相关规定程序进行综合整治、功能改变或者拆除重建的活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管控设施、景观小品及服务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智能化设计在景观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景观智慧化设计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助力我们实现现代化设计,打造更加便民的城市景观。

2城市更新发展背景

城市更新是城市“存量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是城市集约用地、绿色低碳的要求;是解决“城市病”问题,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市民幸福感及满足感的要求。城市更新率先在深圳实践,随后广州、上海等城市相继发布当地城市更新地方性法规,目前城市更新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

3景观智能化发展背景

随着人类需求的发展,技术和风格的不断变化,景观设计的趋势也在不断发展。未来的风景园林不局限于景观设计,同时需要围绕社会、经济、环境问题,并为之提供解决性方案。景观设计也在向新时代转变,智慧景观就是当下的一个新潮流。人工智能在城市空间、建筑领域的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新时代前沿的技术正不断地被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全球不同国家地区都纷纷应用[1]。

4城市更新下智慧景观的相关应用

4.1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通过创造性的结构和使用设计使整个建筑物在其寿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节省资源。绿色建筑大大减少了能耗,充分利用了地热、太阳能、风能,和传统建筑相比,耗能可以降低70%~75%。城市更新背景下,要求优化建筑外立面及建筑内部结构,绿色建筑无疑是一种良好的建筑优化形式。

4.2智能景观小品城市更新背景下,传统的景观小品因体验方式与交互方式单一、表现形式受限、趣味性低等问题,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群的景观体验需求。智能景观小品从感知、理解和控制三个方面拓展了景观体验方式,通过数据采集及处理,分析用户偏好,预测用户行为并及时在景观小品中予以反馈,使用户在景观空间的游憩中拥有更好的体验感。智能景观小品涵盖互动性、跨时间空间性及智能性三大特征。4.3景观智能控制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设计人员逐渐将智能感应系统引入园林设计之中,音乐喷池、净水系统、智能雨水系统这类型的人工智能水景景观系统开始进入人民群众的视线,与当前可循环思想相辅相成,作用显著[2]。此类技术提高了景观的变化性与节能性,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有利于改造片区风貌的提升。

4.4智能便民服务设施城市更新背景下,对设施便民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一些城市更新后的商业街道,也能随处见到诸如直饮水机、太阳能充电水机、自动售货柜等智能便民服务设施。该类设施极大地响应现代化城市的智能建设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生活的便捷性。

5城市更新下的景观智能化设计分析

景观设计其实就是对人们生活环境的设计,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基本上就是对环境的要求。安全、舒适、方便和快捷是我们生活的主要目的[3]。而景观智能化设计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生活的舒适便捷性。1)智能光彩设计,全面提升城市夜间形象以成都商业街道更新标杆——望平街为例,该街道通过夜间灯光的设计和新型材料的使用,打造绚丽夜景,为这里注入更多活力,吸引新生代的到访。5800块小液晶屏幕形成了一个波浪似的天棚,这块波浪式的巨型液晶屏,可以播放任何画面甚至影视节目。隧道两侧经过通高6m多的原子镜无限放大,将天棚的图景、地面的人形反复投射,呈现新与旧的交融。夜间经济的兴起要求夜间景观具有充分的观赏性,夜间形象是城市的重要展示面,通过智能光彩设计,打造观赏者记忆深刻的夜间景观,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2)智能设施的升级,多元传承城市文化记忆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要求保留城市记忆,保持老城区的格局和肌理,坚持低影响的更新建设模式,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特色风貌。依旧以成都市望平街为例,整体以光影装置、互动装置等手法呈现成华区的工业光阴长河。从1953年,东郊工业区第1个电子工业项目锦江电机厂开始,一直到1998年,成都光明器材厂成为我国第1家量化生产镧系玻璃的专业厂家,在跨越四十多年历史长河的成华区工业记忆里,设计梳理出成华区工业发展史的10个第一,并以全新的语言进行了重现(见图1)。1953年段,设计在休闲平台上设置了一组线性装置,从装置的细长缝隙里可以窥探到一帧一帧的老照片,东郊工业区第1个电子工业项目锦江电机厂的全部历史尽在眼底(见图2)。以新型智能装置的形式还原场地记忆,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创新的科技手段彰显场地精神,实现了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包装,这样的文化表达方式值得借鉴。3)智能装置的加载,集约使用老旧街道空间以成都市枣子巷城市更新项目为例,其改造的一大亮点是升级老城街道公共基础设施。整体新设30根枣花韵味一体化灯杆,代替原有32处路灯、1处信号灯、11个天网监控、8套电子眼监控等散乱灯杆,实现“多杆合一、多箱合一”,逐步提升智能程度,着力推动街区由交通凌乱向智慧安全转变。集约使用街道空间,设置便民智慧引导系统,打造集约高效的智慧街道(见图3)。智能设施的加载有助于直观化体现智慧化城市的发展要求,扩大老旧街道空间,助力于城市更新的进一步发展。

6城市更新下的景观智能化未来展望

6.1更多智慧设施及管控系统的应用城市更新背景下要求更多的智慧景观的应用,因此智慧路灯、智慧公交站、智能监控、太阳能充电座椅、智慧喷灌系统等应更充分地应用于改造后的绿地及街道中。

6.2美观化及特色化的设计要求在城市更新中,既要激活城市活力,也要保留城市记忆。作为承载一座城市文化脉络和历史记忆的特色街道,应该从人文角度出发,结合地域文化的历史命脉,与产业、社交、办公、旅游等功能多元融合,打造成具备文化底蕴和社交属性的文化商业空间。因此,智能景观的营造在美观的前提下还要突出场地特色,还原场地记忆,严格筛选加载的智能设施,使之与场地匹配,并且通过灯光、地景等布置传承场地文化,彰显特色。

6.3城市更新下的景观智能化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同质化较强由于城市更新是一个较新的设计趋势,许多设计从业者尚未形成个人的一套设计体系,多为套用已有的成功案例。这样的背景将造成景观的智能化设计过于同质化,缺乏创新性。千篇一律的智能化景观设计容易造成人们的视觉疲劳,弱化场地体验。

6.3.2文化性较弱目前仍有很多城市更新项目的智能化景观过于现代,与场地原有特质格格不入,缺乏对场地特性的彰显。在筛选智能景观小品及设施时,应注意对场地的文化进行凸显,打造具有传承意义的景观场景。

6.3.3普及化较差智慧景观小品及设施由于其工艺的难度,使其生产成本较高,设计者为了控制项目造价而不愿意使用该类小品及设施。从运营维护成本的维度上,智能景观小品及设施也相较于普通的小品及设施花费高,业主方也不愿意做出尝试,使其难以普及。

7结语

景观智能化设计是顺应城市更新这一大政策背景的重要举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景观设计师们应该结合场地原有的文化特色,勇于尝试新型的智能化景观设施,在传承中创新,在现代化中延续场地精神,缔造越来越美观、便民、富有记忆点的城市景观。

作者:龚皓 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智能化工程研究3

0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1],传统的农业管理通过人工现场勘查的方式判断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效率不高,且会造成一定的人力资源浪费;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的智能管理提供了条件。葛文杰等[2]对农业物联网的概念和技术体系进行了阐述,总结出国内外农业物联网感知技术、通讯传输技术和应用关键技术,指出了我国的农业物联网发展存在应用局限性、产品不够丰富、农业物联网数据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等问题,为我国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李道亮等[3]对农业传感器工艺、农业信息传输技术、农业业务模型等方面提出了多方面具体的要求,为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据。潘荣敏[4-7]等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等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物联网建库系统,研究了农业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农业物联网技术和数据传输加密技术,将物联网监控系统和三维应用系统相结合,逼真地展现区域的三维地理环境、实时展示农业物联网监测点信息,包括空气温度及湿度、光照、CO2浓度、土壤温度及湿度、病虫害等环境参数。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对监测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以直观的图表、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分析结果,实现对农业的高效益规模化管理。

1关键技术研究

1.1农业物联网数据云存储技术农业物联网通过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等设备,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传感器、信息处理、无线网络等技术,获取农作物生长的实时数据。这些数据具有种类繁多、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等特点,如何有效存储农业物联网数据以更好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云计算能够解决数据海量存储问题,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访问效率、性能和稳定性。本文通过搭建大数据平台Hadoop集群环境,建设以云存储、云服务为核心的物联网数据管理中心,提供数据分类、数据管理、数据分发功能。数据分类功能将传感器数据按不同类型分类,例如温度信息、湿度信息、GNSS信息等;数据管理功能实现海量传感器数据的实时存储并建立存储缓冲池,设置数据应用接口以便未来应用扩展;数据分发功能通过提供数据实时分发接口,实时向系统推送数据。将所有农业物联网数据存储在Hadoop集群环境下的各分布式数据库HBase中,通过Hive数据仓库工具来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利用并行计算,把实时获取的物联网数据分解为成百上千个小数据集,每个(或若干个)数据集分别由集群中的一个节点进行处理并生成中间结果,然后将这些中间结果采用并行计算的方式进行合并,形成最终结果进行数据分发,从而实现海量数据的快速存储和并发访问。以传统RDBMS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两套方案分别建设农业物联网数据存储环境,从数据并发访问的角度对两种存储方式进行压力测试,结果见表1。可见,两种方式都能保证所有并发访问,但云计算技术下的数据并发效率明显优于传统单机方式,尤其是数据量增加的情况下,其优势更加明显。

1.2基于RSA的数据加密技术RSA公钥密码体制是由Rivest、Shamirh和Adleman三人在1978年提出的[8],已成为公钥数据加密的标准。它使用相互关联的一对密钥:一个公钥和一个私钥[9-10],公钥是公开信息,而私钥是需要保密的,基于加密和解密算法进行数据的加解密处理。数据从物联网数据中心到三维应用系统要经过3G/4G无线网络,到达运营商基站,再通过运营商基站接入互联网,最终被对方接收。在这个过程中,数据要经过数次中转,每一次中转都有被窃听和截断的风险。为了保证系统中农业物联网数据在实时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在数据发送前对数据进行加密,待接收到数据后进行解密。物联网数据中心和三维应用系统之间传输信息时通过RSA非对称密码算法进行数据加密处理。物联网数据中心和三维应用系统各产生一组RSA非对称密钥,双方保存好私钥,公钥提供给对方。物联网数据中心使用三维应用系统的公钥对农业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三维应用系统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解析出需要的信息;同样,三维应用系统使用物联网数据中心提供的公钥将分析出的预警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数据传送到物联网数据中心,然后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得到需要的信息,如图1所示。

2农业三维应用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典型的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利用SuperMapiServer提供场景服务,基于SuperMapiClient3DforPlugin进行客户端开发。将三维模型服务与物联网数据中心实时获取的传感器数据相互关联,在Web端逼真地展现农业区域三维地理环境、以多种形式实时显示物联网监测点信息,并提供分析功能。系统由三维应用系统数据服务层、物联网数据服务层和应用层组成,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①三维应用系统数据服务层:为系统提供三维数据服务,包括数据层和服务层。数据层由地形数据、影像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组成,其中三维模型数据包括重要物联网监测点(安装设备的大棚、露天监测点)的精细模型,该模型的编号与物联网监测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使用SuperMapiServer对数据进行服务发布,分别对应地形服务、影像服务、三维模型服务,为应用层提供服务支持。②物联网数据服务层,负责农业信息的存储和管理,维护农业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供数据备份功能,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服务层。感知层利用传感器、读卡器、音视频采集器等实时获取农业信息,包括温度、相对湿度、pH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信息;传输层通过各种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实时准确地将数据传递到服务层;服务层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分类、判断后将有效数据存入数据库,并提供数据分发服务。服务层采用云计算架构模式,通过搭建云平台进行系统资源的整合,提升性能。③应用层,包括系统的三维场景浏览、量测、查询等基本地图操作,农业物联网信息的多形式实时展示以及分析处理等应用。

3系统功能设计与应用系统主要由三大功能模块组成:基本操作、物联网信息查询与展示模块、分析预警模块,如图3所示。

3.1基本操作包括三维场景浏览展示、标注、场景自动飞行、三维量测;地图的放大、缩小、全幅、漫游、旋转等基本的场景浏览功能;预先设计飞行路线、设定相关参数(如飞行速度、飞行总时间、是否锁定方位角、高程等),然后自动飞行,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进入管理区域。

3.2物联网信息查询与展示模块包括物联网基本信息展示、物联网动态监测信息展示、物联网监测的视频实时播放与历史视频回放。通过在三维系统中接入农业物联网信息,以文本形式展示基本信息;以仪表盘、折线图等形式实时展示监控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获取监控视频通道,实时展示监控区内的影像,也可以根据时间段查看历史监控影像,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全程监控。农业物联网数据的多种展现形式,直观地反映农作物生长的实时信息,并且能够快速及时地发现问题,准确定位问题农作物所在的位置,大大减轻工作量,并从整体上直观地为农作物种植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如图4所示。

3.3分析模块该模块将接收到的农业物联网数据实时存入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处理,支持某时间段之内的历史信息查询,以便详细观察该时间段内的具体情况,为用户提供分析决策依据。用户可以自定义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参数范围,根据该范围值判断是否超出预警阈值,如果超出阈值,通过获取预警类型的参数之后,计算出相应的编号,发送预警信息,如表2所示。

4结束语

本文针对农业智能管理的需求,提出了将物联网监控系统和农业三维应用系统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利用云计算技术,解决了农业网联网海量数据的高效管理;基于SuperMap三维开发平台,采用三维建模、物联网数据云存储、数据加密等技术,设计开发了农业物联网的三维应用系统;以文字、图形、视频等多种形式实时展示物联网信息,提供农业信息的预警分析功能,为农作物日常生长管理提供了方便直观的方法;并在于洪区农业智能化管理中得到应用,对智慧农业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郭向东.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及波动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

[2]葛文杰,赵春江.农业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4,45(07):222-230,277.

[3]李道亮,杨昊.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8,49(01):1-20.

[4]潘荣敏,方章云,李洪兵,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温室智能灌溉系统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7):227-230.

[5]周新淳,张瞳,吕宏强.基于物联网的精准化智慧农业大棚系统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6,35(12):44-49.

作者:齐东兰 魏永强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安测绘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