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网络文艺发展3篇

时间:2022-12-26 10:31:10

摘要: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也有了先进的媒介交流平台。但在新媒体时代影响下出现的网络语言泛化,也对汉语言文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关键词: 网络

网络文艺发展3篇

网络文艺发展1

汉语言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发展至成熟期,它的发展前景不仅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认可,也引起了国外研究学者的重视。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很多国家在引进我国汉语文化时,也让汉语言文化变得更加多元。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随之产生的网络语言也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这一现象虽然有助于促使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得到发展,但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也不可避免地对汉语言文学造成了冲击,甚至给汉语言文学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1]。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语言流行的同时,如何实现汉语言文学的长远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媒体和新媒体环境的概念

(一)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媒体形态。由于新媒体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等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新媒体的出现,也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比如大家平时常用的一些软件,淘宝、支付宝和微信等,都属于新媒体。在为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这些受众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新媒体也会对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造成影响。而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因为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更受大众的欢迎。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新媒体更是青睐有加。

(二)新媒体环境的概念新媒体环境能够让人们在网络上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它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营造的一种网络环境。而且,在新媒体环境下,人的一言一行都有可参考的数据,这些可供参考的数据内容针对的是不同的人。除此之外,新媒体环境在一些细微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物质或精神层面的碎片化需求。在便利的消费主义观影响下,人们可以从网络上收获更多信息[2]。而大众对于新媒体的关注热度,对于发展我国的汉语言文化,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新时代下网络语言所具备的特征

(一)网络语言具有简化性网络语言之所以能够获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与其自身所具备的特征有直接关联。相对于标准的汉语言而言,网络语言可以通过简单且富有情趣的语言来代替标准的汉语言,在表达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且增强了语言沟通的便利性,具有很强的简化性。网络语言的简化形式主要分为同音词替换、谐音,以及用相近词语数字读音代指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用相同读音的词语进行替换,比如“哥哥”这一名词用“锅锅”来代替,“叔叔”一词用“蜀黍”来替换。第二种是用谐音做名词指代。比如“艾瑞宝蒂”是“everybody”的谐音,可以用汉语谐音来表达英文“所有人”的意思。第三种是用相近词语数字读音代指词语意思,比如数字“88”表达的是再见的意思。而这些常用的网络语言表达方式,既能使标准汉语言表达内容更加简洁,也能从中传递更为丰富的情感。

(二)网络语言具有创新性与包容性网络语言是网民在互联网上交流时创造出来的新型用语。随着网络的普及,大众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生活,网络语言也随之得到不断的更新和扩充。因此,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当人们具备较高的汉语言文化水平时,在进行网络交流的过程中,不少网民会根据自身的个人用语习惯和喜好创新网络词汇。一方面这些网络语言可以增加聊天的趣味,让聊天内容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因为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为广大网民提供了更为自由、开放的思想交流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信息,进行信息交流,这也使得网络语言更具包容性。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网络语言及其影响

(一)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

1.愉悦的交流氛围网络语言的传播具有显著的便捷性,这一特点与网络语言自身的生动形象特征相契合。而且不少网络用语的符号和表情能够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因而很多年轻人在网上交流的时候喜欢用这些网络语言。也正是因为网络语言所具有的幽默、诙谐感,使得这样的网络互动方式为人们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愉悦。2.可以尽情宣泄负面情绪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忙碌而疲惫,但面对身边人,并不能随意倾诉内心的负面情绪。在网络虚拟化的世界中,人们可以使用网络语言,卸下现实生活中背负在肩上的重担,与陌生人聊天,尽情宣泄内心的情感和情绪。

3.丰富现代汉语相关词汇词义如今,网络语言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甚至一些网络语言还被写进了书中。而网络语言的流行,也是时展的一种体现。因为网络语言比较口语化,接地气,且生动形象,在网上交流时使用网络语言更容易让人感到亲切。而且网络语言能够使人们在不同的空间内实现“面对面”交谈。在丰富语言词汇的同时,还能激发大众内心的自信与成就感,调动人们扩展现代汉语新型词汇的积极性[3]。比如,“屌丝”原来在字典中指的是符合矮、胖、穷等特征的一类群体。而在网络文学中,“屌丝”一词的意思已经发生变化。现在人们说“屌丝”,大多倾向于自嘲和讽刺。

(二)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社会道德建设由于部分网络语言使用不规范,且带有不确定、不稳定性,再加上不少网民喜欢进行语言词汇“创新”,导致很多词语的意思发生了改变。而一些不良商家利用网络语言使用不规范的漏洞,在宣传商品时使用不文明的网络语言,引发了负面效应。比如,饭店的菜单使用网络词汇进行命名,用特色“艳照门”、清蒸“西门庆”等具有争议性的网络词汇,企图吸引人眼球,获取关注。但这些网络词汇的不规范使用,不仅影响了商家形象,还造成了社会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道德的建设。

2.影响汉语言文学发展现在很多网络语言都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被不少中小学生争相使用,一些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会过多使用网络语言。但是,很多网络语言都存在语法错误,导致很多学生的作文文字结构不严谨,词不达意,甚至作文内容杂乱无章[4]。例如“杯具”这个词语,本身的含义是盛水的器皿,但因其与“悲剧”谐音,随着网络语言的兴起,“杯具”也慢慢演变为“悲剧”的网络流行用语。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不予以纠偏,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忘了词语本身的意思,导致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受到影响,停滞不前。

四、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1.为汉语言文学增添活力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言文学的强大生命力,说明文字语言可以在自身机制下进行创新,并实现传承。毫无疑问,语言要实现历史传承,需要不断更新。而网络语言的出现,能够使汉语言文学机制得到有效发挥,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增添活力。与标准的汉语言不同,网络语言的幽默诙谐,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人们的所思所想,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文化内涵。而且网络词语扩充了现有词汇的含义[5]。比如“神马”“浮云”等网络词汇,在字典中的含义都比较普通,用法也很受限。但是“神马都是浮云”作为网络流行语,不仅对“神马”和“浮云”做了创新,而且这两个词语在网络流行语中的意思也变了,既有调侃的意味,又反映了一些人的生活哲学。从这个例子上来看,网络语言的使用,很大程度地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2.有助于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和交流由于网民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网上进行交流互动时,难免发生误会,出现歧义。而网络语言通常是使用一些表情、符号等排列组合来表达情感,表达形式生动形象,表达的意思也浅显易懂,有助于网络用户之间的沟通,也能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会和麻烦。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中的生僻字,也因为网络语言的流行而得到普及。比如“囧”字,作为一个生僻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人们在见到后也不会花时间去研究“囧”字的含义和读音,但在网上交流时,“囧”字的表情引入,赋予了它新的含义,也激发了人们了解“囧”字的兴趣,从而推动了“囧”字的传播和普及。

(二)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消极影响

1.影响汉语言文学的长远发展网络语言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快速发展,虽然能促进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但也会给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网络语言带给汉语言文学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改善,不仅会影响我国汉语言文化的发展,还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6]。比如,网络语言为了便于沟通,会对一些成语或是词语进行改动,一方面会误导中小学生,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汉语言文学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例如,成语“百依百顺”,被改为“百衣百顺”,使得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中小学生因为频繁接触到这类网络语言,将错误的认为是正确的。而且,现在我国的网民呈低龄化趋势,因为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这部分低龄化的网民会形成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将此用于日常生活中,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长远发展。

2.影响汉语言文学的国际形象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不断有国外留学生到我国学习汉语和传统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外国留学生如果学习的是未规范使用的网络语言,不仅会影响留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也会影响我国汉语言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而且为了达到吸引受众关注的目的,一些商品、影片等在进行宣传和推广时,故意使用谐音。比如,影片《怦然星动》是由成语“怦然心动”演化而来,而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对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人产生误导,影响我国汉语言文学在全球的发展,也不利于维护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国际形象。

五、新媒体视域下应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消极影响的策略

(一)加强对网络语言的改造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还需要使用网络语言的大众群体加以辨别,区别对待。对于一些能够真实反映时代特征,体现社会正能量的网络语言,可以有效利用,促进这部分优秀的网络语言文化的传播,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7]。比如,年末官方网站会统计当年的年度网络流行语,这些年度网络流行语基本上都是被人们广泛关注,使用较多,且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都具有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可以进行适当的宣传和合理的运用。

(二)放弃使用网络糟粕语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一些低龄化的小学生也可以接触到各种网络平台,能够使用各种网络语言。但是这部分年龄较小的网民因为不具备辨别网络语言好坏的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容易被一些负面的网络语言所误导,从而对其身心健康和学习成长造成不良影响[8]。尤其是一些网络不法分子散布的网络谣言,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还会影响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为了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还需要我们严加抵制网络语言糟粕,从根源上进行阻断,为青少年创建良好的网络学习与交流环境。

(三)净化网络平台,加强网络语言管控网络语言的管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且对于维护网络环境意义重大。不仅需要加强网络语言监控,还需要强化技术投入对网络语言进行管理。比如,使用语言筛选技术、智能识别技术等,筛选出不良的网络语言,从根源上阻止这些不良网络语言的传播,为广大网民建立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语言交流环境。六、结束语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语言的传播与发展,为汉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汉语言形式与内容得到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汉语言文化的发展。但是,网络语言的传播也给汉语言文学造成了消极影响,为了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健康长远发展,还需要对此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充分发挥网络语言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玉萍 单位:南充开放大学

网络文艺发展2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以移动通信为基础的新兴媒体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例如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微信、微博、QQ等)、移动终端(广义地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本文主要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等迅速普及后,人们开始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微信、QQ等社交媒体,从中获取信息,并进行交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文化创造了新的传播渠道,且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逐步形成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型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目前,新媒体影响下的网络文娱产业已经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领域之一。

二、网络文艺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对传统媒体的改造升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也随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1]。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互联网及相关产业飞速发展,以移动通信为基础的新兴媒体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迅速普及之后,人们逐渐将注意力转向手机APP,以获取信息,进行交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众文化创造了新的传播渠道,并逐步形成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型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

(一)由“娱乐”向“文学”转变在社交媒体兴起之前,网络文艺发展还处于“娱乐”阶段,受众主要是青少年,并以女性为主。在我国社交媒体崛起之后,网络文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传播热潮,逐渐成为大众文化、大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大众情感表达与沟通的重要形式。与此同时,网络文艺的发展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全新机遇与空间。新媒体视域下,网络文学的创作生产与传统文学有很大的不同,网络文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功能和大众情感表达,而是将网络文学和网络文艺类产品作为一体进行生产和整合,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品类。根据2020年中国电子文艺网数据统计,全国网络文艺用户中,年龄在18~35岁的网民占73.4%,且主要分布于25~34岁的网民群体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占整体上网用户人数的68.5%。手机上网用户以18~35岁的网民群体为主。总体上来看,年龄在18~35岁的网民是网络文艺用户的“绝大多数”。因此,在不断拓宽网络文学作品传播领域的同时,中国互联网文学产业也快速发展起来,网络上涌现出众多的优秀网络文艺作品,极大地推动了整个文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文艺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由“碎片化”向“分众化”转变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逐渐改变了传统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了我国社会文化的呈现形式与传播途径。社交媒体因其互动性强、用户群体广泛等特点受到关注,受众在使用中也将更加注重自身需求,进而获取相关信息。新媒体视域下社交媒体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阅读方式和社交体验,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也更加碎片,有助于受众集中注意力,关注更加专业、优质的内容。例如,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营造的海量信息中,不仅包含了官方媒体的信息,还有大量自媒体博主的信息。粉丝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使用者与创造者,使得人们在使用这些信息时可以确保关注内容指向性,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内容,与博主沟通互动。

(三)由传统文艺向新兴文艺转变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现代网络文学(网络小说)、网络文学艺术等网络文化形式的不断涌现,传统文艺逐渐在网络中淡出,大量传统文艺逐渐向新兴文艺转变。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文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开始关注新兴文艺[2]。作为一种传统的文艺形式,传统文学虽然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但其内容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都较为传统,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更不能满足受众第一获取知识内容的需求,也无法满足部分受众在阅读之后进行心得交流的需求。传统文学虽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但对于普通群体而言,理解难度也较高,知识获取意愿也存在差异。而新兴网络文学通俗易懂,因而更符合普通受众群体的口味,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以及知识水平有限的群众的喜爱。随着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和大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文学也随之迎来了它的发展新阶段。文学作品需从受众群体的需求与文学发展的目标出发,注重作品的情感内涵、艺术内涵,注重新兴文学与传统文学融合发展,达成网络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目标。

三、网络文艺的传播特性

新媒体的普及为网络文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平台,但其内容生产、传播平台都呈现出新的特性,尤其是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从本质上看,新媒体具交互性强,传播渠道多样等特点,使得网络文艺在传播过程中有了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中,视频是网络文艺区别于传统文艺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视频网站被众多创作者视为一种全新的创作平台[3]。因此,在创作平台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传播模式的多元性也均显示出来。

(一)传播渠道的多样性网络文艺作为一种新兴的文艺形式,其传播方式既包括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包括手机短视频、电视综艺节目等,无论哪种传播方式,其均可以结合多种新媒体平台完成传播矩阵建设,以达成不同传播效果的目标。就手机视频传播而言,手机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手机视频的发展,其在内容创作的机制方面也将更加严格,创作内容质量也更能得到有效保证。一方面,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观看的时长能得以保证;另一方面,在使用移动终端观看网络视频时,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相应的观感,所观看的视频内容可以得到很好的传播,且这种新型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用户黏性[4]。此外,通过移动终端,电视综艺节目也能收到较好的收视效果,其可通过录播与直播的方式,实现电视节目和网络视频之间的实时互动。可以说,移动互联网为新媒体提供了一个集视觉展示、听觉体验于一体的开放平台,使更多人拥有“观看”网络文艺作品的权利。

(二)传播模式的多元化新媒体以其海量信息的存储、无死角信息推送和海量用户参与等优势,使得网络文艺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目前,我国网络文艺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各类短视频平台,二是微博、微信等社交传播平台,三是BBS、论坛等在线社区。上述几种平台,均可以实现不同兴趣层次读者之间的互动沟通,在用户传播量、浏览量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这为网络文艺作品在线上快速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内容的有效衔接,不仅使网络文艺创作者生产出更多优质内容,而且在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网络文艺的引导策略

在网络文艺的发展趋势和传播特性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网络文艺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并迎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方面要通过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适应环境变化,另一方面要依靠专业技术组织及时把握网络舆情规律,更好地把握社会脉搏与舆论走向。对于网络文艺传播者而言,作为重要的文化生产经营主体之一,要把加强对网络文艺工作者能力培养、促进网络文艺繁荣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以达成网络文艺的精准引导目标,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作品。

(一)加强网络文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网络文艺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的积极参与[5]。目前,我国在网络文艺工作者的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薄弱、行业地位不高的现象,不利于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必须要加大相关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有效培训机制,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在此问题上,我国网络文艺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针对网络行业特点,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文化产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掌握,增强其网络文艺专业技能等等。要想在网络文艺界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则必须加强新媒体文艺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其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创造。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对网络文艺从业人员及网络艺术作品推广运用方面人才队伍建设,将先进科技与传统艺术结合起来,将网络文艺与新媒体相结合,让更多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二)增强网络文艺创作创新能力,提升网络文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而网络文艺作为新型文化形态,其独特的内容和传播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尤其是网络游戏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网民的娱乐休闲需求,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这使传统文艺面临新的挑战,也为网络文艺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即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推动网络文艺产品从浅层的满足普通网民的娱乐需求向深层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转型,使作品与受众需求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动交流。但是,网络文艺产品由于传播效率不高且受地域限制,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因此,网络文艺传播者要提升网络文艺创作水平和传播力,就必须积极创新创作方法和手段,拓宽网络文艺传播渠道,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提升其参与度和传播力。同时作为重要的文化生产经营主体之一,网络文艺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网络文艺作品对扩大用户规模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和新媒体技术优势,不断提升互联网运营技术水平和网络文艺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社会生产成本,扩大社会覆盖面。同时,网络文艺传播者还应注重网络文艺产品与新技术相结合,积极创造一批适宜新技术背景及各种媒介平台使用的新型平台(包括视频网站)文化产品等,提升网络文艺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网络文艺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网络技术管理措施,促进网络文艺的繁荣发展网络文艺传播监管单位要加强对互联网文艺组织的能力建设,需积极探索互联网文艺管理新模式,并实现对互联网文艺的有效监管,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实现管理目标上,也要注重研究网络文艺新动向,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探索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互联网文艺的繁荣发展。此外,各新媒体平台对网民的权益维护也应当纳入网络文艺工作的日常管理中,通过规范的制度实现对从事网络文艺活动的人员监督管理与评价的有机结合。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网络文艺工作者、鼓励创新创造和规范网络文艺市场秩序等良好氛围,促进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和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加强技术管理手段对网络文艺予以规范引导,才能确保网络文艺健康发展与繁荣有序,进而更好地维护网络生态环境。在网络文艺传播从业人员的管理方面,管理工作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明确网络文艺行为主体权益及责任;二是健全网络文艺市场规范体系,建立有效的技术监管体系。

(四)加强网络文艺创作管理,提高网络文艺创作水平网络文艺传播者及传播单位作品创作中,要以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为目标,加强网络文艺创作管理,着力提高网络文艺创作水平。一是要加强《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规范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的宣传解读,提高广大网友对网络文艺管理工作的认识水平,促进网络文艺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对网络文艺的引导和管理职责,推动网络文艺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要引导作者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艺作品的出现,确保网络文艺健康发展。三是要重视网络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针对网络文艺工作者在其创作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除了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外,还要及时帮助其纠正错误观念。四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不良风气的正面引导,让广大网友更好地了解网络文艺背后的社会风气和艺术特点,更好地发挥网络文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视域下网络文艺发展趋势、传播特性与引导策略相关内容展开研究,在了解我国社会发展中网络文艺发展实际情况的同时,制定出科学的引导策略。具体从加强网络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网络文艺创作创新能力,提高网络文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强网络文艺管理能力建设、强化网络文艺创作管理几个方面论述,以期引导网络文艺的发展。

作者:徐珑绫 单位:重庆财经学院

网络文艺发展3

新文科建设立足于跨学科的交叉、交流与融合,是创新文科教育、培育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相较于传统学科而言,新文科注重新技术在文、史、哲等学科中的应用,倡导更加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更加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跨学科学习体系,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新时代文科人才,跨界融合是其最核心的理念[1]。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新闻传播学类新兴本科专业,具有鲜明文理交融、学科交叉的特点,自2012年获得建制合法性以来,布点数量急剧上扬,在新闻传播学7个本科专业中的增量是其他专业的总和。这些专业点广泛分布于双一流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2]。本文试图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之下,探讨理工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特色发展之道。

一、学科互涉:彰显学校特色

学科互涉是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与实践起点,体现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技术与人文双重属性,也符合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理念。美国的新媒体专业与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均有交叉[3],国内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要体现与文学、法学、艺术、计算机等学科的交叉。在理工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应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与学校的特色相结合,在招生生源、院系设置、学科方向等方面实现学科互涉,应充分彰显学校特色,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由传统文科模式转换为文理工渗透、融通、互嵌的复合型新型学科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一)招生生源在目前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校中,70%以上是文理兼收,约25%只收文科生,也有个别高校仅招收理科生[4]。由此可知,当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文理兼招为主,在总体上看更具文科属性。在理工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招生方向宜为文理兼收或仅招理科学生,与该专业文理交融的学科方向和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相结合。除此之外,在选考科目的规定方面,也需紧密结合学校和专业的特色,为日后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二)专业所在院系国内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主要设置在包含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院系,体现了该专业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定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实践中存在办学定位模糊、培养目标失焦等问题。目前的格局是文学类院系占据绝对优势,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专业技术与人文双重属性的发挥[4]。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文学素养,更需要具备信息产品的生产、传播与运营能力。因此,在理工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科互涉”不应仅限于文学类与艺术类,更应该挖掘其与工科、理科等的“知识越界”。具体设置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还是经济学、管理学相关院系,根本上而言仍取决于本校其他理工科专业的特色,即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相结合的问题。实践中,还有一种思路是不将此专业设在某个具体院系,如中国传媒大学同时有三个学院以三个不同的专业方向来建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借鉴这一思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可作为学校新文科建设的试点专业,不设在某一具体学院,而是由学校教务处统管,在不同院系开设不同的课程,整合学校相关学科专业资源进行共建。不过这种做法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理顺校内相关办学资源的关系。

(三)学科方向和培养特色当前,不同高校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科方向和培养特色差异较大,总体呈现出新闻、传播、技术三种不同的培养方向,沿袭了传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与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和技术型人才需求不够契合。对于理工特色鲜明的高校,需充分利用学校固有的学科专业优势,“破”“立”结合,致力于培养“既懂技术、又懂传播”的融合传播创新型人才。谷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复合型与创新性两个维度,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定位界定为四个区间: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营销推广、新技术创新应用与网络社群运营、网络公共传播与新媒体产品研发、融媒体新闻策划与全媒体运营管理[5]。理工高校可立足自身专业特点,与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相结合,围绕以上四个区间的定位,在新媒体数据挖掘与用户研究、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营销管理、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等方面形成培养特色。

二、课程互构:文理深度交融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须凸显理工高校的特色,把实现“文理融通”“技术与能力相统一”作为促进学科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并围绕这一原则逐步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结构、实验条件等协调统一。课程设置着力凸显该专业文理交融的学科特点,除通识课和国标规定的课程之外,增大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分析与处理、产品设计与管理和综合能力塑造方面课程的比重。整合全校教育资源,推动相邻学科、相关专业在教学层面的交流互鉴、互嵌,协同培养,建立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艺术与设计学等多个专业的跨学科师资队伍,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整体效应。借鉴国内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办学经验,理工高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沿着两条思路进行,实现文理深度交融。

(一)以学科方向为依据在满足国标要求的情况下,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设置,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若以新媒体数据挖掘与用户研究为特色,可以开设信息科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营销学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包括信息论、系统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数据挖掘、营销学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开设网络舆情监控与研判、新媒体数据挖掘方法、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新媒体用户研究、新媒体产品推广与营销管理、互联网新媒体产业、企业新媒体传播战略等课程。若以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为特色,除开设信息架构、交互设计、界面设计、视觉传达等方面基础课程之外,再聚焦于培养特色,开设新媒体应用信息架构设计、新媒体应用人机交互设计、新媒体应用界面设计、新媒体应用用户体验设计、产品推广与营销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二)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国内大多数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致力于培养网络与新媒体的使用者,而理工特色鲜明的高校则可以把应用模式创新设计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整合全校学科、专业与课程资源,致力于培养新型网络应用的创造者和设计者,以此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可以由基础理论课组、应用产品设计课组、应用系统开发课组和新媒体产品运营管理课组构成。基础理论课组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学科视野和创新思维,主要课程包括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网络传播理论、新闻传播研究方法、信息科学基础、数据科学基础和计算机科学基础(包括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应用产品设计课组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用户需求,提出和设计新型应用模式的创新能力,主要课程包括新媒体用户研究、新媒体应用模式创新设计、新媒体应用人机交互设计、新媒体应用界面设计和新媒体应用用户体验设计等。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新媒体应用系统架构设计、应用程序设计和组织方面的综合能力,可以包含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体系结构原理与方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新媒体产品运营管理课组旨在培养学生新媒体应用产品的市场推广、用户管理、运营数据监测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包括数据监测与研判、用户行为研究、产品推广与营销管理等课程[2]。

三、产教互融:对接社会需求

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塑造引领性的、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仅仅掌握某项技能、能够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工匠。理工特色明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亦需围绕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等目标,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新:

(一)打造校内外联动的产教融合平台广泛开展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合作领域可以广泛涉及实习实践、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优选对口单位建立实习基地,通过联合教学、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提供优质平台。通过打造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坚持基于实践能力和专业人才素养嵌入的教学改革方向,形成课堂教学与企业实战演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专业培养特色方面,结合地域资源和学校特色,与企业联合建立个性化定制的培养方向,如新媒体创新实验班、新媒体数据分析实验班、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实验班等,聘请行业导师担任兼职教师,开展用户研究、大数据分析、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课程。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合理利用校外第三方合作机构的社会资本,以“项目合作制”为牵引,将企业实战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构建内外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扎实开展面向产业需求的教学改革着力实现教师转型、教材转型、教学理念与方法转型。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到媒体机构、互联网企业挂职、进修,通过校企双方师资互兼互聘,建设一支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实战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行业导师全过程参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指导学生竞赛作品,结合校内导师及行业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成立师生工作室,开展竞赛及创新创业实践探索。联合行业、企业专家,以“理论+实践”为目标开展新媒体实务与应用方向的教材联合编写工作。建立网络与新媒体教学案例库,构建“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开放资源库”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体系,通过课程模块设置共建、共享案例库,共同打造不同方向课程组协同教学模式。以OBE理念为导向,通过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的案例分析、情境互动教学等,将企业实战项目引入教学,使学生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采用“竞赛+实战”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秉承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从课堂教学嵌入、从校园文化培育、从实习实践突破的思路,结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赛事,遵循产业导向、注重实践的原则,鼓励学生以赛代练,促进人才培养创新。充分利用大学校园的创新创业项目,重点打造成熟的专业自媒体孵化机制。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结合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研究兴趣,成立“师生工作室”,实行“导师负责制”和“传帮带”双重机制:导师负责根据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及学习进度,对创业项目的选择与实践探索模式进行指导,重点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及技能素养;学生团队由不同年级的同学组成,实行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示范引导、经验传授。动员学生参与研究和实践,使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研究、学术竞赛、课题组等方式,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能力,扩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体系,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效果。结语总体而言,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之下,理工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结合学校的地域特点、既有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充分聚合地缘、学缘、人才方面的资源,立足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坚持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基础之上,通过学科互涉、课程互构、产教互融等方式,交叉中彰显特色,实现差异化办学。具体来说:在招生生源、专业的院系设置、学科方向和培养特色等方面体现不同学科的互涉与融合;以文理深度交融为原则,将应用模式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互构;通过打造校内外联动的产教融合平台,开展面向产业需求的教学改革,采用“竞赛+实战”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产教互融。

参考文献:

[1]燕道成,蒋雪旻.“跨界”与“融通”: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J].教育传媒研究,2021(3):42-46.

[2]安珊珊.建制激增、学科互渗与课程互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结构性特征与关键问题[J].现代传播,2020(8):158-163.

[3]徐丽芳,曾李.美国新媒体专业高等教育研究[J].中国编辑,2013(3):36-42.

[4]燕道成,张佳明.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一流专业建设探索[J].中国编辑,2021(9):76-80.

[5]谷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能力体系之构建——基于“国家标准”与“国内样本”的探索[J].现代传播,2021(8):155-160+168.

作者:于淼 陶庆娟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