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09 02:27:09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例1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毕业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I

引言1

1文本格式说明2

1.1基本要求2

1.2封面格式2

1.3内容摘要2

1.4目录2

1.5论文正文2

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3

1.7参考文献3

1.7.1标题:“参考文献”3

1.7.2参考文献说明3

1.7.3参考文献示例4

1.8其它5

1.8.1量和单位的使用:5

1.8.1图表及公式的使用:5

2毕业论文的写作规格6

2.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要求6

2.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简述6

参考文献7

附录8

引言

从引言开始是正文的第一页,页码从1开始编排。

注意引言内容不要与摘要内容雷同。

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本课题所及的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和本论文要解决的问题等。

1文本格式说明

1.1基本要求11111

纸型:A4纸,单面打印;

页边距:上2.6cm,下2.6cm,左2.6cm,右2.6cm,左侧装订线0.8cm;

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行距:固定值22磅;

页码:宋体,五号,居中,底部

1.2封面格式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题目(三号,黑体)

学习中心(四号,黑体)

层次(四号,黑体)

专业(四号,黑体)

年级(四号,黑体)

学生(四号,黑体)

指导教师(四号,黑体)

完成日期(四号,黑体)

1.3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之标题(小三,黑体,居中)

“内容摘要”之内容(小四,宋体;约200字符)

关键词(小三,黑体):3—5个主题词(小四,宋体)

1.4目录

标题:“目录”(三号,黑体,居中)

章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节标题(小四,宋体,居左)

页码(小四,宋体)

1.5论文正文

页眉:论文题目(小五,黑体,居中)

章标题(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节标题(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居左)

三级标题(小四,宋体,加粗,居左)

正文(小四,宋体)

从“引言”开始标注页码

1.6定义章节标题格式

(1)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中;或者手动设置为:黑体,居中,三号,22磅行距,每章另起一页。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

(2)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为:黑体,居左,四号,22磅行距。

(3)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为:宋体,居左,小四,22磅行距。

正文各级标题编号的示例如图1.1所示。

图1.1标题编号的示例

1.7参考文献

1.7.1标题:“参考文献”

标题:“参考文献”:黑体,居中,三号,参考文献要求至少四篇以上。

1.7.2参考文献说明

参考文献中所列的论著,应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其序号通常用方括号括起,并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以方括号上标形式注明所引用的文献或资料的序号。例如:

“巴甫洛夫认为[1],条件反射……。”

“张山教授的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2],由此可得出……。”

1.7.3参考文献示例

参考文献字体要求:字体为五号,宋体。

期刊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页次

例如:

[2]张万山,王小四.空气质量的研究.环境学报,2000,34(6):13-17.

图书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页次

例如:

[4]张完善.有色金属材料.第二版.大连:金属工业出版社,1998.89-90.

会议论文集: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名,出版年.页次

例如:

[3]张完善,刘六,等.第五届科学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管理工程出版社,2001.18-19.

报刊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报刊名,出版年月日,版面

例如:

[6]张完善,刘六.校园环境与学风建设.城市日报,2002年3月5日,第2版.

网络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网址,发表年月日

1.8其它

1.8.1量和单位的使用: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经废弃的单位(如,高斯(G和Gg)、亩、克分子浓度(M)、当量浓度(N)等)。

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如,不用6公斤,而用6kg;不用8分钟,而用8min。

1.8.1图表及公式的使用:

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10cm,图的编号、图名(小四,宋体)及图的说明置于图的下方并居中。

坐标图中的物理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坐标标值线朝里。标值的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或小数点以后不多于1个“0”。如用30km代替30000m;用5μg代替0.005mg等,并与正文一致。

表的编号、表名(小四,宋体)及说明位于表的上方并居中,表内的文字(五号,宋体)。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表的大小以一页为限,如果超限需要加续表。

公式要居中,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居行尾。图、表及公式的编号分别按从前至后的顺序编排。

例:由于一般的文献资料中所给出的载荷和抗力的统计参数主要为变异系数,为便于讨论,定义公式形式如下

其中,μR,μS分别为抗力和载荷效应的均值,……。\

2毕业论文的写作规格

2.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要求

毕业论文应独立装订成册,其内容一般包括:

1)封面(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2)内容摘要(约200字符)

3)论文目录

4)引言

5)正文(论文正文或设计说明书及图纸等,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字符)

6)列出参考文献或资料

7)附录或后记

2.2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简述

1.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封面,应采用学院统一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封面规范样式。论文应选用与论文封面规格相同的纸张(A4)打印。

2.内容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课题来源,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它应是约含200个字符的中文摘要。超级秘书网

3.引言,或称前言,主要阐述立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诸如本课题所及的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研究的意义,并点出自己要研究的主题等。

4.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的正文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可根据需要下列几个分标题或小标题,一般在最后应有结论或结语。其正文字数应不少于1万个字符。

5.参考文献或资料,在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中被引用过的文献或资料才可作为参考文献或资料列出。如是图书,则按文献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次的顺序列出;如是论文,则按文献序号、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年份、刊号、页次的顺序列出。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或资料,一般应为公开出版物,但考虑学生毕业论文的具体情况,也可引用正式的会议资料、论文等。

6.附录,方便他人阅读所需的辅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和图表;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和单位;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等。

参考文献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例2

关键词:

网络文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环境下学生接触到来自社会的复杂信息,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受到影响并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所以,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及时发现网络文化环境对学生学习与生活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保证积极影响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抵制不良影响,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得到相应的强化和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一、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特色

(一)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逐渐增强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生源相对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进而结合学生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使教学效果得以提升[1]。

(二)教育手段呈信息化发展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呈现多元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网络思想教育平台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数据统计更为便捷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由于数据统计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很难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发育状况。而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教师借助于计算机统计软件和学生上网情况分析,能够切实掌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情况,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科学的指导。

二、网络文化条件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基本理论教学,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实施长期的教育和熏陶,通过明确的思想指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不断的强化和提升。所以,理论教育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促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强化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特别是在网络文化条件下,网络信息的即时性和复杂性导致学生接收的信息良莠不齐,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播危害性较大的信息,对学生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2]。所以,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加强对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视,提升学生对有害信息的辨别能力,时刻保持警惕,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做出违法行为,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在对校园网进行建设和完善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校园网络监控和管理工作的重视,保证校园网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经历过高考失利,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面对着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多重压力,极易借助网络抒发思想情感,甚至对网络产生依赖性。因此,高职院校十分有必要制定科学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对校园内部网络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3]。同时,还应该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法制观念和意识,自觉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的影响,并坚决不做不良信息的传播者,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保障身教胜于言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的自身素质在小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教学素养外,还应该掌握相应的网络技术,并且拥有一定程度的信息感知和判断能力,对网络热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指导学生对社会相关事件形成正确的认识。唯有如此,高职院校才能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质量,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综上所述,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标,就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视,通过师资队伍建设、网络文化环境整治和理论教学指导,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为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洪昌.基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环境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4(26):59-60.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例3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93-02

网络环境是指蕴涵着特殊表现手段与内容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时以网络技术、网络资源和信息作为支点的网络活动平台与空间。网络环境是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后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本文所指的网络环境既包括校园教学、娱乐网络环境,也包括互联网和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网络文化。当前,随着网络环境的形成,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正悄然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面临的机遇

(一)可以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即使是采用PPT也往往是板书的再现。这种教育环境,使得教师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人力和时间去收集资料、编写教案,而学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被动接受“灌输”,教学效果不明显。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主要从网络上获取,并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媒体的应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站的建立让高职生多感官地、有兴致地感知知识,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于PPT制作时,它为高职生展现了声音甜美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图像、效果生动逼真的三维动画,犹如身临其境,达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效果。

(二)可以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渠道。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普及,家庭、学校和社会融为一体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可以将家长的期望、社会给高职生提出的要求以及党与国家的声音一起作用于高职生这个主体上,产生巨大的教育合力,而承担传播党和国家声音的重任就落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肩上。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使原来狭小的教育空间变得开放,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更卓有成效,为社会、国家培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模式和网络环境。

(三)可以赋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高职生与本科生一样,具有求知欲强、思想敏感等特性,他们乐于也善于接受新事物,热切关注着社会热点和国内外的大事与形势,而更新快速、覆盖面广的网络信息特点使他们的各种需求得到了满足。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大部分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的意愿,布置相关的学习和实践主题,指导他们上网查阅相关信息、收集相关资料、网上展示自己制作的电子小板报或PPT等,从而使高职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四)可以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哲学、法律、历史、地理等综合性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仅要及时、准确和全面地了解并掌握新形势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要储备大量的相关信息,方能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料、信息主要来源于书刊报纸、电台影视等,信息的数量及来源、知识的质量及先进性是相对有限的。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大、内容多、更新快、获取方便,教师可以从中获取最新、最快、最多的教学资源。因此,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的良莠不分影响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高职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择业观等各种观念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引导的重担主要是落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肩膀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为高职生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进行正确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教他们懂得“学做事先学做人,在学做事中学做人”的道理。但是,互联网是一个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的、体现着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混合载体,在这种网络环境中,信息是真伪并存,良莠不分的,很多人发言不对自己的话负责,有的人甚至打着各种旗号宣扬错误的价值观,这些信息无疑是对高职生的观念和思想带来巨大冲击,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而不见,未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势必会使他们思想混乱。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进行,其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理论为主,学生获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师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而在当今网络环境下,高职生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往往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有的信息在教师尚未获知的情况下,学生早已通过网络知道。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作为学生获得信息的主体地位正受到网络的猛烈冲击,教师的感召权威和专业权威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三)在网络虚拟世界下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体验到虚拟的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也可以发泄他们对现实的不满,甚至能抚慰现实中的挫折。由于在网络中可以获得现实所无法得到的自由、快乐与无拘无束,因而高职生很容易沉迷其中,长期以往,学生容易孤立自己,不与亲人朋友来往,渐渐地陷入无法摆脱的缺乏人际关系的世界,容易患上抑郁或自闭症,这也造成了学生班级观念、集体观念淡化。此外,由于沉醉网络,不少学生用于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时间减少,对社会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极易产生各种焦虑、自卑、抵触心理,最终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的出现,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开展带来很大的挑战。

三、对策

面对网络环境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网络环境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培养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注意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切实抓好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从经费上大力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区内外参加各种网络技术培训班,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网络技术培训,使他们学会利用互联网络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创建一个三维多功能课件;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适应网络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教学的需要,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掌握互联网络、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捕获、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库,掌握网络道德和伦理及法律法规。

(二)重视结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战斗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长期的规划。首先,制定科学的教师梯队规划,努力构建起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网络技术结构等搭配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思政教学团队。其次,不断更新提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师生QQ即时答疑解惑和人生观交流,最终养成注重实效、形式灵活、培养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受益终身。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及方式方法等要融入网络环境教与学中去,并在新的数字环境中,去围绕教学大纲搜集鲜活材料、典型材料,摆脱枯燥的说教,要结合网络的互动性、集成性及多维性等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做到因专业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让学生喜闻乐见、融会贯通,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效果。

(三)注重实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将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知识结构和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其科研能力及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科研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教育教学实效的好坏。“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不仅强调要结合教学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更要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努力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调查和分析高职生的思想状况,研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与实效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今发达的网路环境优势,努力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探索符合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研究、撰写论文、建立教学网站、参与学院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精品课程和教学软件大赛等多种途径,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岳爱武.网络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2]张红林,张红卫.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5)

[3]陈香珠.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王俊生.论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5)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a: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26-04

互联网发展可谓飞速,从简单文本通信的阿帕网,到电子公告板和门户网站,一直到媒体类网站和网络电视、网游、网购等。随着新的网络应用和服务层出不穷,网络已然成为普通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用户也呈爆炸式增长。中国互联网CNNIC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在日益庞大的网民队伍中,具有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15―29岁年龄段网民所占比例约为73.8%。其中,中专和技校、高职学历的网民所占比例为68%。他们使用互联网主要目的是娱乐、沟通、购物等。由于社会、学校、个人以及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广大职业院校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充斥着网络色情、诈骗、造谣等内容,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呈现人格多重、标准和价值观念混乱、认知与行为背离、道德情感冷漠等特点。因此,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网络道德教育成为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典型表现

(一)发表不道德或非法网络言论

职业院校学生每天上网且大部分时间都在聊天、游戏。许多聊天室里的内容低级、庸俗,谎话连篇,或假冒身份虚假信息以对他人撒谎与欺诈,窥视他人隐私。在聊天室、BBS论坛、贴吧上言辞放纵、不加约束地进行网络恶搞,或侮辱谩骂他人、诋毁他人名誉等。

(二)浏览、传播低俗文化信息

传播色情信息或浏览黄色网站,虽然在一些国家是不受法律和道德约束的,但我国禁止这种行为。职业院校学生生理发展日渐成熟,在开放性的网络以及国外的视觉冲击下,部分职业学校学生认知不清,沉溺于视频聊天,经常浏览黄色网站的八卦新闻、笑话,下载、传播、色情、暴力图片,甚至建立黄色网站。

(三)毫无顾忌网上抄袭

有些职业院校学生在作业、讨论或撰写论文时肆无忌惮地抄袭、剽窃、购买他人作品,也有以营利为目的地复制、篡改相关数据库资源,恶意侵犯和破坏知识产权。

(四)盲目崇拜黑客行为

有些职业院校学生对黑客技术盲目崇拜,利用网络知识破坏网络秩序,编写病毒,入侵他人网站,盗窃他人账号,甚至部分学生攻击或破坏政府、企业主要网络系统,走上犯罪道路。

(五)网络成瘾无节制

在许多网吧里,都会有“通宵16―20元” 这样的广告,并且提供一条龙服务。学生通宵达旦,大脑中枢持续兴奋,久而久之造成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严重的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还会伴随心理或精神疾病,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六)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多数学生上网交友时不进行安全设置,不会主动去维护自身权益,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职业院校学生身心不成熟是网络道德失范的内因

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方向。第一,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智力、体力发展的高峰时期,既有对新事物接近和探究的渴望,也有自我占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对无所不包、信息量丰富的网络世界的神秘性有强烈的好奇感,但是自制力弱,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不强,沉迷网络后很难有毅力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导致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第二,存在人际交往的“伪装”心理。人是感情动物,有人际沟通、渴望交往的心理需要。学生在青少年时期会觉得很多话羞于启齿,渴望同龄人的交流。网络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沟通无限、匿名、隐蔽、互动、连续、广博的交往空间,让他们通过网络发泄不快,为颜值不高的人掩盖缺点,或通过在网络上的装扮获得别人的喜爱,但长此以往导致了青少年逃避现实的心理取向;第三,生活、学习压力大,需要缓解。不少职业院校学生家庭困难、家庭教育方式简单,有的因父母离异造成了压力,通过上网交友聊天、浏览感兴趣信息获得心理满足,解除压力,摆脱烦恼,或以此获得虚幻的优越感的追求;第四,存有从众、模仿心理。青少年喜欢猎奇、赶时髦,怕自己被误认为“OUT”,却不知如何把握分寸与尺度。

(二)社会与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是道德失范的外因

利用数字、网络、移动技术,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服务的媒体形态及其环境的复杂性存在负面影响,且处于社会环境中职业院校学生的“三观”以及在网络中的道德行为都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因而引发了职业院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一是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诚信危机和黄色网站等都给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二是社会网络文化发展滞后和政府监管、网络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一方面,网络媒体缺乏自律。在互联网时代,部分网络媒体为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社会责任感不强,迎合一些网民的低级趣味、放纵论坛的不良言行,客观上为不道德的网络行为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社会网络道德教育力度不够、社会舆论引导不力,传统媒体对网络道德的宣传往往是负面问题多,而积极面正能量的少,对于社会网吧的管理和监管措施以及相关法律尚不健全。三是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忽略。家长有重智轻德的传统倾向,与子女之间缺少语言、情感和心灵的沟通,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在网络化的今天,多数父母由于素质不高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对待网络的非理性态度反而增强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强化了网络对他们的诱惑,导致网络道德意识淡薄、网络道德问题严重。家长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同时又缺乏与学校沟通,对孩子的课余生活关心不多、监管不够。

(三)网络本身的自由、匿名、虚拟性和网络道德自身的隐秘、可变、不确定性特点是道德失范的诱因

一是因网络隐匿而自由。网络固有的虚拟性、匿名性,网络社会结构离散,不受组织机构控制,交往主客体可以处于无标识虚拟状态,尤其会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滑坡,网络社会道德行为失控。有的学生把网络当做是与现实截然分开的空间,不顾及行为后果地在虚拟空间里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做现实中不敢做或不能做的事。二是网络道德的开放性、自主性,导致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现实生活中道德交往一般都基于一定的地缘、血缘,受制于一定的地位、身份和角色,道德活动范围也受物理空间限制,且道德评价标准带有民族性特征,y一且相对稳定。但是,网络社会道德交往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超越了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道德意识也就较原来丰富,对同一种行为,不同文化传统、阶级、民族、地区的人道德评价标准呈现多样化、复杂化,不尽相同,因此网络道德具有不确定性。

(四)职业院校网络道德教育总体缺位是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关键

学校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明显滞后。虽然部分职业院校开展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如播放相关案例警示学生,对网络成瘾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倡导网络安全教育等,但由于网络传播介质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可更便捷地在网络上发表看法和表达情感。可见,如何对职业院校学生施以系统而持续的网络道德教育是职业院校亟待加强的问题。二是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网络道德的监督、考察与管理的力度还明显不足。事实上,目前职业院校对于网络的应用更侧重于技术,而较少有目标地指导学生认识和抵制在实际应用中网络的负面影响,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评价新特点的机制、规范还没有形成。同时,对学生网络道德总体状态的认识和把握缺乏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三、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遵循规律,建构体系,增强网络道德教育的科学性

当下,网络道德作为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根据网络特征、网络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以及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建构科学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一是内容体系。应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道德教育和网络安全、网络礼仪、网络准则、网络心理调适教育等模块。二是方法体系。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以显性课堂为主要的宣传、教育和传播途径,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覆盖和渗透。要明确网络道德教育不仅是德育课教师的工作,文化课、专业课教学中也必须适时适事地融入网络道德教育,形成网络道德课堂教育格局。三是队伍体系。要积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网络道德教育工作队伍,通过举办网络德育进修班、组织参加社会实践,帮助他们了解国情、扩宽视野,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应通过组建网上宣传队和监督队,加强对学生网络论坛的管理和教育。同时,在选调、聘用网络技术人员时,不仅要注重其技术能力,也要注重其政治觉悟,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四是心育体系。要加强有网络道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研究,建立健全心理教育服务支持体系,经常开展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育,适时干预不良网络心理的侵扰。

(二)制定规范,建立准则,提升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和学生特点,建立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网络道德规范,如《校园网民规范条例》《校园网民文明公约》《校园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加强对规范的宣传、教育和引导,积极发挥制度的管理和约束作用,不失为落实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举措。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和准则需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要科学分析网络道德的特点,结合网络道德的特点制定规范;二是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把握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特征和常见问题;三是要充分认识职业院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自我转变的重要性,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发挥其主体作用。制定职业院校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要结合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则,如团中央、教育部向社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于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等。[1]还可结合社会网络机构制定的网络使用规则,如赛迪网信息论坛规定的8条论坛规则等,[2]本着立足实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制定易于被教育客体接受的符合自己院校校情、舆情的网络文明公约和行为规则。规范要在征求学生网民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不断修正,以便适应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成为校园学生网民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网络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三)创新方法,丰富载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时代性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3]网络社会的发展必然促使网络道德教育方式的变革,也促使我们思考、探索适应现代技术进步和时展要求的网络道德教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一是灵活运用传统道德教育方法。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好奇心强、追求时尚等特点,对学生感兴趣和社会热点话题,运用启发式、网络对话式、实践活动式等形式,让学生经过思辨,从而体会到网络道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规范意识。二是开辟多种网络道德教育载体。一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丰富网络道德教育形式,利用QQ、MSN、E-mail等现代工具进行网上热线、论坛、在线心理咨询、互动等方式的交流与引导;同时,要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形象、版式、时效性和娱乐性,不断丰富和美化网站的内容与形式,增强校园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网站主流舆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展线下网络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开展“网络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小品、舞台剧表演等职业院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网络道德知识,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四)完善监管,增强自律,保证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性

教育的实现过程是受教育者自我不断内化的过程,受教育者自我教育对于网络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极其重要,同时网络自身的隐匿性也导致道德舆论指责的对象模糊。因此,网络道德的遵守更多依靠受教育者的道德自律。尽管目前职业院校学生自我约束力总体上还较弱,但要切实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执行力,还必须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增强其网络道德的自律能力。实践中,一是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宣传,让学生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是其第一功能,而为精神层面的消遣和娱乐则是处于第二位。二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同质性,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网络世界中虽然少了现实世界中显性的道德规范的约束,但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同样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促进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更多地从他律转化为自律。三是要建立网络道德失范追责机制。建立对网络主体行为针对性的追踪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处罚,要运用技术手段管理网络,形成网上网下共同管理、网络道德教育管导并存的新格局。

总之,面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网络道德方面的实际问题,职业院校应积极地统筹谋划,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正确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当代职业院校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推进职业院校学生成人成才的社会化进程,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Communication, Blending, and Debating

――Internet-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Reflection

and Exploration in Renji College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LI Jing, LV Pengxiang

(Wenzhou Medical School,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How to do Internet-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well in a Microblog era, becomes a new topic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ors, Renji College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takes "communication, blending, and debating" as their guideline, actively develop the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exploration, and makes an effect.

Key wordscommunication; blending; debating

《求是》在2010年的第1期发表总书记《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文章中胡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据此,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学习提出“交流、交融、交锋”六字方针指导学院“思政网军”建设,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打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仗,就必须按照素质高、结构优、能力强的要求,主动建设一支思想政治水平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熟悉大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穿着“红色马甲”的“思政网军”。

1 交流

要想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是前提与基础,而要想交流有成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1 解放思想:从观念上正确看待大学生上网,化偏见、训斥、拒绝为理解、包容、接受

有人说,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而21世纪是网络高速公路时代。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之一,网络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互联网虽然因其多元的文化环境、潜隐的政治环境、非控的舆论环境、缺乏理性的环境和困惑重重的伦理环境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重挑战,但其主流是先进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机遇大于挑战。学院院党总支在分析客观情势的基础上认为:“思政网军”建设的理念是主动介入网络,与大学生共成长,从观念上消除偏见,决不能视网络如同洪水猛兽,对上网学生决不能用批评、训斥的教育方式,采用围、截、堵的方式,而是换之以理解、包容、接受、参与,对上网学生甚至网瘾学生给予平等对待和无私关爱。为此,学院党总支站在全局高度,先后数次组织思想政治辅导员参加网络文化专题培训,千万百计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为辅导员作专题讲座,鼓励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参与者、关注者、引领者的身份参与大学生网络群体活动,倡导大家用网络技术和信息牌平台,用平等对话交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如今,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中,100%拥有自己的博客,100%加入自己所分管学生的QQ群中,绝大多数辅导员能够积极采用网络技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 实事求是:够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研工作和大学生网络文化的研究工作

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了解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则无从谈起。学院定于每年九月份由各分管辅导员采用分层抽样调查,随机访谈和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院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做了深入调研,这为做好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此外,学院党总支积极鼓励辅导员开展相关研究,这些研究的展开为学院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相互支持的良好态势。

2 交融

交融是交流的深入,要想真正做到与学生网民的和谐共处,水融,“思政网军”必须积极参与网络活动。

2.1 不断加强思政网军的能力建设

“思政网军”的战斗力强不强,能力是关键因素。为了提高“思政网军”的战斗力,学院党总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一手抓“思政网军”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一手抓“思政网军”的信息技术能力,改变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不精通电脑,懂电脑的辅导员不会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象,努力使“思政网军”成为网络和德育相结合的专家。近年来,学院先后多次资助辅导员参加网络自动化办公软件培训,每年定期举办网络技术培训班,多次请专家就网络文化建设做专题讲座,《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政府网络传播》、《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等书籍人手一本,现在每个辅导员都对学生开放自己的QQ空间、博客,很多辅导员对于学生推荐的视频、网站、益智类游戏乐此不疲,这样一来,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交流畅通了,工作起来也顺手了许多。

2.2 创新网络思政教育的形式,开辟网络思政教育的新社区

网络互动的自由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必须有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式、训导式方式,而必须尊重网络主体的意见,让他们自由表达,平等交流。在互联网上,虽然师生之间不能直接面对,但可以通过开辟讨论区、聊天室甚至是视频聊天室来进行彼此沟通。

学院在不断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的同时,还不断开辟思政教育的新社区。学院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网络紧密结合,以生动鲜活的教育内容充实学院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学生组织也开辟了自己的网络社区。同时,实行网络自治,即依靠学生建网站,支持学生管网站,指导学生用网站。

(1)依靠学生建网站。学院每年以学生勤工助学方式,让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学院成立5年来,共有近1000名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参与包括栏目设计、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网络安全、信息采编等工作,他们是学院网站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支持学生管网站。学院现有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200余人,他们既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学院组织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开展网络调研,制定网上道德自律规范、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在网络中筑牢自律防线。学生信息员遍布校园网站,各大组织网络社区和QQ群,人人网、天涯、猫扑、七零三、八零四、校内网等学生经常登录的热门网站与社区,负责捕捉、反馈网上信息,定期总结BBS上的主要观点,及时反驳消极信息。

(3)指导学生用网站。学院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经常组织学生访问著名理论网站,了解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撰写网上研究论文,利用校园网开展理论宣传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2.3 及时回应学生困惑与关切,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问题

(1)建立了限期办理与答复制。在学院每周召开的党政联席会上有一个固定议程就是要讨论从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那里汇总的问题,对于能够在规定期限内能解决的问题,就让有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给予办理;对于确实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或无法解决的,必须给予答复与解释。

(2)建立了代表合议制。对于学生在网络上反应强烈,涉及绝大多数学生群体利益,或者相当部分学生网民对于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决定或做法存在较强烈的质疑的,学院会成立专门的事故处理小组,并规定事故处理小组中必须有3-5名由学生网民推选处理的网民代表。这一做法成效显著,温州医学院学院仁济学院自建校以来,还没有发生过网络公共危机,学生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建立了定期座谈制。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群体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对学院各项工作的看法与态度,学院党政领导每月与学生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反应自己和所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方面困难与问题,听取他们对于学院各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并给予答复与解释。

3 交锋

深入交流,深度交融的基础上,对网络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与违法活动,要敢于作斗争,敢于抢占网络文化的制高点。

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空间的虚无缥缈和浩瀚无边在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极大地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人性的弱点也在这个虚拟世界尽情呈现。从互联网走出科技精英的垄断成为大众的一种交往方式起,网络就不再是一片净土,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垃圾信息及其他有害信息日益泛滥,渐成痼疾。②信息污染、信息欺诈、侵犯个人隐私和侵犯知识产权、论文剽窃等道德和违法活动层出不穷。尽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专门规范网络行为,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立法的天然滞后,加上网络空间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特殊性,使得现实生活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在网络空间收效甚微,举步维艰。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形形的网络陷阱,给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学院积极组织思政网军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

学院党总支把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上升到学院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看成是学院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在每年秋季新生入学之际,学院都有邀请市公安局资深网络警察来学院为学生作专题的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其次,依托各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进行网风、网纪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活动,如辩论赛、案例分享会等;第三,学院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和课程建设的合理经验,在大学生中开设网络道德课程与法治教育课程。例如,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陆续开设《网络伦理学》和《网络法制教育》等课程,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第四,学院思政网军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优秀网站,开发德育软件。学院着手开发的寓教于乐的德育软件与平台“专业知识开心辞典”、“公考大赢家”“你来搏――人文百科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受益非浅,使网上德育有现实可操作的运行载体。学院计划在校园网上设立德育主页,设置世界观、人生观探讨、法律案例分析和心理健康咨询等栏目;将有关教育内容做成定时显示网页,放在校园网的出口端;在网上设立谈心室、讨论区开辟电子刊物、举办网上征文等活动。

本文受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课题(WSK10048)资助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例6

《求是》在2010年的第1期发表总书记《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文章中胡总书记指出: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据此,温州医学院仁济学院学习提出“交流、交融、交锋”六字方针指导学院“思政网军”建设,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打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仗,就必须按照素质高、结构优、能力强的要求,主动建设一支思想政治水平高、网络业务能力强、熟悉大学生思想状况和上网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穿着“红色马甲”的“思政网军”。

1 交流

要想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交流是前提与基础,而要想交流有成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1 解放思想:从观念上正确看待大学生上网,化偏见、训斥、拒绝为理解、包容、接受

有人说,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而21世纪是网络高速公路时代。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举之一,网络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互联网虽然因其多元的文化环境、潜隐的政治环境、非控的舆论环境、缺乏理性的环境和困惑重重的伦理环境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重重挑战,但其主流是先进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机遇大于挑战。学院院党总支在分析客观情势的基础上认为:“思政网军”建设的理念是主动介入网络,与大学生共成长,从观念上消除偏见,决不能视网络如同洪水猛兽,对上网学生决不能用批评、训斥的教育方式,采用围、截、堵的方式,而是换之以理解、包容、接受、参与,对上网学生甚至网瘾学生给予平等对待和无私关爱。为此,学院党总支站在全局高度,先后数次组织思想政治辅导员参加网络文化专题培训,千万百计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为辅导员作专题讲座,鼓励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参与者、关注者、引领者的身份参与大学生网络群体活动,倡导大家用网络技术和信息牌平台,用平等对话交流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如今,学院思想政治辅导员中,100%拥有自己的博客,100%加入自己所分管学生的qq群中,绝大多数辅导员能够积极采用网络技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 实事求是:够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研工作和大学生网络文化的研究工作

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了解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则无从谈起。学院定于每年九月份由各分管辅导员采用分层抽样调查,随机访谈和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学院学生的网络使用状况做了深入调研,这为做好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石。此外,学院党总支积极鼓励辅导员开展相关研究,这些研究的展开为学院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相互支持的良好态势。

2 交融

交融是交流的深入,要想真正做到与学生网民的和谐共处,水融,“思政网军”必须积极参与网络活动。

2.1 不断加强思政网军的能力建设

“思政网军”的战斗力强不强,能力是关键因素。为了提高“思政网军”的战斗力,学院党总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基本方针,一手抓“思政网军”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一手抓“思政网军”的信息技术能力,改变熟悉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不精通电脑,懂电脑的辅导员不会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象,努力使“思政网军”成为网络和德育相结合的专家。近年来,学院先后多次资助辅导员参加网络自动化办公软件培训,每年定期举办网络技术培训班,多次请专家就网络文化建设做专题讲座,《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政府网络传播》、《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等书籍人手一本,现在每个辅导员都对学生开放自己的qq空间、博客,很多辅导员对于学生推荐的视频、网站、益智类游戏乐此不疲,这样一来,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交流畅通了,工作起来也顺手了许多。

2.2 创新网络思政教育的形式,开辟网络思政教育的新社区

网络互动的自由性、平等性、互动性等特征决定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必须有别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灌输式、训导式方式,而必须尊重网络主体的意见,让他们自由表达,平等交流。在互联网上,虽然师生之间不能直接面对,但可以通过开辟讨论区、聊天室甚至是视频聊天室来进行彼此沟通。

学院在不断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形式的同时,还不断开辟思政教育的新社区。学院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网络紧密结合,以生动鲜活的教育内容充实学院网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主题教育活动。各级学生组织也开辟了自己的网络社区。同时,实行网络自治,即依靠学生建网站,支持学生管网站,指导学生用网站。

(1)依靠学生建网站。学院每年以学生勤工助学方式,让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学院成立5年来,共有近1000名学生参与网站建设,参与包括栏目设计、网页制作、程序开发、网络安全、信息采编等工作,他们是学院网站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2)支持学生管网站。学院现有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200余人,他们既是被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学院组织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开展网络调研,制定网上道德自律规范、网络文明公约,引导学生在网络中筑牢自律防线。学生信息员遍布校园网站,各大组织网络社区和qq群,人人网、天涯、猫扑、七零三、八零四、校内网等学生经常登录的热门网站与社区,负责捕捉、反馈网上信息,定期总结bbs上的主要观点,及时反驳消极信息。

(3)指导学生用网站。学院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经常组织学生访问著名理论网站,了解学科前沿和学术动态,撰写网上研究论文,利用校园网开展理论宣传和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2.3 及时回应学生困惑与关切,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与问题

(1)建立了限期办理与答复制。在学院每周召开的党政联席会上有一个固定议程就是要讨论从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那里汇总的问题,对于能够在规定期限内能解决的问题,就让有关部门在规定期限内给予办理;对于确实无法在规定期限内或无法解决的,必须给予答复与解释。

(2)建立了代表合议制。对于学生在网络上反应强烈,涉及绝大多数学生群体利益,或者相当部分学生网民对于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决定或做法存在较强烈的质疑的,学院会成立专门的事故处理小组,并规定事故处理小组中必须有3-5名由学生网民推选处理的网民代表。这一做法成效显著,温州医学院学院仁济学院自建校以来,还没有发生过网络公共危机,学生对学院各项工作的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3)建立了定期座谈制。为了更真实的了解学生群体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以及对学院各项工作的看法与态度,学院党政领导每月与学生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反应自己和所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各方面困难与问题,听取他们对于学院各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并给予答复与解释。

3 交锋

深入交流,深度交融的基础上,对网络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与违法活动,要敢于作斗争,敢于抢占网络文化的制高点。

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空间的虚无缥缈和浩瀚无边在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极大地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同时,人性的弱点也在这个虚拟世界尽情呈现。从互联网走出科技精英的垄断成为大众的一种交往方式起,网络就不再是一片净土,虚假信息、色情信息、垃圾信息及其他有害信息日益泛滥,渐成痼疾。②信息污染、信息欺诈、侵犯个人隐私和侵犯知识产权、论文剽窃等道德和违法活动层出不穷。尽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专门规范网络行为,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立法的天然滞后,加上网络空间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特殊性,使得现实生活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在网络空间收效甚微,举步维艰。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形形的网络陷阱,给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基于此,学院积极组织思政网军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

学院党总支把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上升到学院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看成是学院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在每年秋季新生入学之际,学院都有邀请市公安局资深网络警察来学院为学生作专题的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其次,依托各学生组织和学生社团,进行网风、网纪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活动,如辩论赛、案例分享会等;第三,学院积极借鉴国外已有研究成果和课程建设的合理经验,在大学生中开设网络道德课程与法治教育课程。例如,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陆续开设《网络伦理学》和《网络法制教育》等课程,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第四,学院思政网军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优秀网站,开发德育软件。学院着手开发的寓教于乐的德育软件与平台“专业知识开心辞典”、“公考大赢家”“你来搏——人文百科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受益非浅,使网上德育有现实可操作的运行载体。学院计划在校园网上设立德育主页,设置世界观、人生观探讨、法律案例分析和心理健康咨询等栏目;将有关教育内容做成定时显示网页,放在校园网的出口端;在网上设立谈心室、讨论区开辟电子刊物、举办网上征文等活动。

本文受温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课题(wsk10048)资助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E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7)03-0079-03

网络已然走进武警校园,成为学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给武警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及其信息的良莠不齐极易导致学员思想松懈,进而造成泄密事件发生,也容易使学员受到网络错误思潮和言行的腐蚀侵害。这就增加了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

一、武警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况

一直以来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模式是以政治理论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以学员连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单位,围绕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形成了学员连、课堂、家庭三者共育的军队特色,这种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网络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环境的日益多元化,武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滞后于新时代的需求,且院校学员生源的复杂性增大,学员的思想成分也表现为多元化,武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1.武警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武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涉及面广,主要包括相关理论课程的设置、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及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上,包括政治理论课、党史党建课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课。在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上,主要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和《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除了传统式的课堂教育外,还兼以党(团)组织活动的形式,由院校相关政治机关部署安排,并由各学员旅、营、连具体组织实施,包括随机的教育引导、群众自我教育、仪式庆典激励、专家心理教育疏导等形式进行相应的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和经常性教育。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武警院校有着专职的政治干部,各学员旅、营、连配有对应编制的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政治干部各司其职,一般采用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相关教学系、教研室根据编制配有政治教员若干名,主要担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另外,近几年来,一些院校已经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出发,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开发并利用了网上警史馆、网上论坛、网上监督等功能,有力地推动了武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网络化问题。

2.武警院校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身处于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开放性信息网络化环境中,武警院校学员思想和生活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且这种影响是多方位的。面对这些新情况,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教育内容上,空洞宽泛而单调。如缺少学员心理健康的培养和锻炼,忽视了人际关系处理和人际交流技巧的教育;仅注重教育内容的先进性,缺乏对学员思想层次的客观认识,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独特性;重视培养学员一切行动听指挥,致使学员个性思维得不到充分自由发挥,也不利于学员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在教学方法上,缺乏灵动性。主要是以从说理引导法为主,自我教育法和实践锻炼法为辅,易导致武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性不如人意,加上教学手段简单,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仅仅用到了现代网络传媒的部分功能,比如信息传递等;在运用校园局域网开展活动时,由于忽略了对网络舆情的重视,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开网上讨论沟通,也没能在“网下”的现实生活中进行及时落实并反馈教育效果。第三,在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机制仍不够健全,其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学员连政工干部偏向于年轻化,他们中间的大部分自身就不具备做好各项复杂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素质,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运用缺乏相应的专业经验。

二、网络信息环境对武警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近年来,武警院校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加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并且网络信息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在一些军校中开展起来,通过武警院校校园网的建设和对教育信息的严格控制,从而实现用符合武警院校要求的网络信息来熏陶学员的思想价值观、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目的,使其形成符合网络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

1.网络信息环境给武警院校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发展机遇

首先,在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来自于社会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都能呈现在这一网络平台上,其信息化的高容量大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为学员汲取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和先进思想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借助这一公共平台,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其次,网络信息化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也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这不同于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网络这一载体,利用网络自由性的优势,采取多元化形式,融趣味性、思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接受学习和思想教育的自主性;最后,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的自由开放性和学习环境的平等性,加之网络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获取有效信息便利性,也极大地扩展了学员的学习空间,学员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教育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不仅增加了自我教育的机会,也缩短了教育者和学员的心理距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以信息网络为交流媒介,且不受时空控制,能及时进行网上交互式远程沟通和交流,打破了以往传统的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方式的局限,实现了教育双方问的多变平等互动,更有利于发挥网络信息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效应。

2.网络信息环境对武警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

在网络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网络的开放性深刻地改变着武警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就使得军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所带来的多重挑战。第一,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会影响到学员的人生价值取向。由于目前网络环境仍缺乏规范性,网络上存在着一些道德败坏、精神空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生活方式信息。如果学员道德自律的能力不够,这些信息污染势必会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造成侵蚀,对他们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到削弱;第二,网络信息化平台也给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权威地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借助于多元化的网络学习平台,学员自我教育的自主独立性大为增强,另一方面,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军队网络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系统的网络技术,面对网络多元信息和知识,不知如何择取,在获取和利用信息面前由主动转为被动。思想政治工作者所接收的信息迟于或少于学员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也会造成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低下;第三,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到军校正常的政治纪律安全,网络渠道的多样性会混乱军校思想政治舆论导向。有时,网络信息的多元性也会干扰思想政治工作者作出相关决策。

三、网络信息环境下武警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和建议

武警院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我军和谐稳定,促进军事人才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武警院校学员的教育和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军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此,我们应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充分重视和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积极研究和探讨网络信息环境下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1.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抢占网络教育阵地

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首先要对网络信息化有清醒而全面的认识,正确看待网络给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不断更新观念,摒弃传统的灌输教育方法,果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契机,将网络信息平台作为军校重要的思想舆论和教育阵地。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e极掌握网络导向的主动权,在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时效性和虚拟性特点的基础上,把网络办成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以及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其一,要积极开辟具有武警院校特色的主题网站和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增强相应的红色网站服务功能。比如建设网上院史馆或者网上警史馆,使学员了解部队历史并传承部队的红色血脉,增加学员对网站的认同感。其二,利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健全各类即时交流平台。如建立“指导员辅导站”“心理咨询室”“谈心网吧”等网站栏目,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时间和空间,打破传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平等地位,使双方更加平等互信。学员连的干部应建立工作交流信息网,为连队和家长之间建立网络即时沟通公共平台,如改用别名而不透露部队信息的微信群等,加强校方、学员连和家长的联络,互通有无,三方一起共同做好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引导学员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由于军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与其教育活动能否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和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培养政治合格、素质全面、能力过硬的学员连政工干部,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对其进行不懈的专业素养教育与培训,定期并定量开展职业素质比赛活动,增进各连队政工干部之间的技术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积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员模范骨干充实到网络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岗位中去,以造就一支熟练进行网络技术操作的专业工作队伍。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学员如果道德自律和信息辨别能力不够,很可能会偏离道德的轨道。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重学员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如引导学员制定自律性公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竞答活动等,使学员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网络自律的教育。而且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培养学员强化网络法制意识和道德约束时,要适时监控,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引导他们的行动不仅符合军校学员的日常规范,也要符合网络信息环境所要求的信息道德规范。

3.努力搭建完备的校园网络平台,健全网络安全环境建设

建设完备的校园网络平台,首先,要加大必要的相关硬件设施投入,建设和完善武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平台体系。没有必要的硬件投入,网站平台建设就会大打折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无从谈起;其次,要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开发,积极开发符合武警院校学员特色的典型示范教育软件来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网络真正能成为向学员传播先进文化思想阵地。最后,创建一种网上网下联动,全范围覆盖和即时关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加强“网上”和“网下”工作的互效性,这样才能发挥现代网络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整体效应。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例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进一步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和网络普及应用背景下,网络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刻。探索网络条件下的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意义深远。

1网络条件下的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明了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加强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是强化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导向的需要,是进一步推动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目标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也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要求,也是丰富和完善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要求。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是完全一致的,它天然地成为评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本质是对教育活动是否有价值的判断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是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阶段性目标是否与其最高目标相一致。

1.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体育院校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

在网络条件下,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大量的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校园,加之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趋增强,价值观教育建设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不同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的严峻挑战。

2网络条件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体育院校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专题网站

目前国内没有一所体育院校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专题网站,只有少数非体育类高校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政策形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等为主题的专门网站。当前国内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网站的主要是党的宣传部门和研究机构。而专题网站是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渠道,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教育网站,是向体育院校大学生网民系统宣传和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重要平台,也是利用网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基础平台,专题网站在网络条件下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无可替代。

2.2诸多网络教育平台之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从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的结构设计和运行状况看,要实现各网络教育平台之间的资源共享还存在很大的困难,高校与高校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间的链接数量不足,高校与中央和地方党的宣传部门之间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机构的链接也很少,甚至有些高校几乎没有。体育院校的“友情链接”大多局限在体育系统内,各高校网站的“友情链接”板块还远达不到教育资源的真正共享。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体育院校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还停留在新闻宣传和理论解读层面。这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不符,也与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对理论教育的需求不相符。

2.4体育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参与度不高

当前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教育模式,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否得以发挥与其参与度密不可分。但就从目前体育院校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践过程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是导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效果欠佳的直接原因。有关调查表明,在网络上只有7%的学生有过发表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习心得体会方面文章。网络平台在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5网络内容更新不及时

及时有效的更新教育内容是确保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传播速度快是网络的主要特征之一,网络条件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利用好、发挥好这一网络优势,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3网络条件下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

3.1体育院校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宣传专题网站

在网站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贯穿于理论网站的每个板块,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突出网站宣传重点和灵魂,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网络宣传的核心内容。

3.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在网络时代,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下,要充分认识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全面了解网络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网络的知识和技能,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大学生思想实际问题。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网络知识与技术应用的教育,使其能够娴熟地运用网络与学生在网上平等的对话、交流、参与网上在线讨论等。

3.3加强体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建设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建设的基本范畴,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家网上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学习辅导专栏,帮助大学生领会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精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4创建“网站链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发挥网络的共享性特征,创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相关的网站链接,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络教育途径和内容。特别要注重建立与国内外优秀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和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网站的链接。如: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站,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网站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文库网站,社科在线,中国社会科院网站,中国大学生网等。通过建立这些网站链接,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最新动向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潜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

中国教育报,2012-12-07.

〔2〕严书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聚焦点〔J〕.人民论坛,2010,(11).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例9

2医科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体系

针对医科院校网络文化的现状,笔者提出了医科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对网络文化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更新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观念.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成人”,其次才是“成才”.

2.工作内容:拓宽网络文化的信息传输渠道,打造主流宣传网站,形成良好的网络宣传阵地环境.

3.工作形式: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从一元式走向多元式.

4.工作方法:将传统面授、融合教育信息技术教学、网络教学三种方法交叉使用,坚持网上思想文化教育与学校整体育人工作相结合.

5.具体措施:

①建立集大学生教育、学习、生活、娱乐及思想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网络文化教育网站、思想教育网站、理论网站、新闻网等.其中新闻网是高校新闻宣传和思想教育的主力,在师生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加强新闻网的建设是抓好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设的重点,充分发挥网站的思想教育功能,并对校园网络论坛及涉校舆情进行正确引导.

②开展各种网络技能比赛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开展网络知识竞赛、个人网页的交流和评比、网络文学征集等有益的活动.在鼓励大学生参与的同时提高其自身的网络素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长,应逐步建设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栏目,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网络论坛建设,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我们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两课”、心理学和网络科学技术等课程中;还可以举办专家讲座,开展以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加强正面宣传,主导网络舆论,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占领网络阵地,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互动性网络平台是必不可少的,比如“BBS”、“校长信箱”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交流学习、交流技术、交流情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的看法,学校管理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和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找出工作的不足,同时利用这些平台积极引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思想.

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通过课堂思想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法律知识宣传等途径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网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在虚拟空间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大学生只有提高了道德选择和观念批判层次的信息分辨能力,具备了道德习惯和理想信念层次的道德自律意识,明确了网络生活中合法与违法的行为界限,才能自觉地抵制有害信息,正确地认识网络、利用网络、维护网络,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实现自身的成长.增加“网风”与“网德”教育,通过团课、专题讲座、校园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网络伦理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伦理.还可以通过开设涵盖网络行为的校园规章、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内容的《网络伦理与道德》课程,培养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④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文化教育工作队伍,提高网络文化教育开发者、传播者和管理者的水平.没有一支懂网络技术的专职队伍对信息庞大、内容虚拟、传播自由的高校网络文化进行有效的监控与引导,是很难有效遏制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文化的教育优势的.因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专职的网络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主要由学校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管理部门,如党委宣传部等机构设置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岗位,配备相应的专职人员;二是指定兼职网管干部.可由每个部门/学院指派专人负责网管工作,以此为基础建立学校统一领导的兼职网管干部队伍;三是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选聘部分有网络评论工作经验、素质较高的师生担任网络评论员,参与学校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工作;四是校园BBS版主队伍建设.抓好这几支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学校需要有专门的经费投入,推动相关的教育培训工作,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⑤建立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控制机制.建立专门的网络问政平台,指定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在信息时代,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处理,“疏”比“堵”更有效.学校应该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舆论引导方案,及时利用校园网络和公共信息平台事情的真相,利用网络传播快的特点抢占舆论主动权,对于随后出现的误解和谣言要及时解释并澄清,还应该主动与社会媒体联系,通过正确的信息传递,避免造成社会的误解,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网络教育学院论文例10

一、手机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1.具有广泛的兴趣

现在发达的网络科技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手机网络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互动性、广泛性等特点。正处于16~20岁青春年华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们,纷纷接触手机网络,他们利用 移动手机在网络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网上视频聊天、观看视频、现场直播、传播信息等,涉及生活、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在手机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兴趣较为 广泛。

2.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手机网络娱乐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具有较大吸引力,如手机网络购物、手机网络缴费、手机网络学习等很受学生欢迎。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对网络有较大的兴趣,同时他们也积极关注手机网络环境下的各种信息。部分学生还对手机网络环境产生了依赖,不仅关注身边发生的事,还会通过手机网络进行沟通,宣传各种信息。

3.利用时间的长期性

笔者通过对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10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0%的学生对手机上网具有浓厚的兴趣;50%的学生在无聊的时候会通过手机网络打发时间;45%的学生会通过手机网络进行购物和学习;5%的学生在上课之外,其他时间就是用手机上网。由此可见,手机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利用手机网络的时间较长。

二、手机移动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增强

由于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职业规划的滞后性,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基本综合素质还是不如高等院校,许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就读高职院校,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方法和自觉性较差。手机网络媒体的出现,正逐步改变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手机网络媒体的帮助下,由被动学习提升到主动搜索,更多的学生从单向被动接收信息加入主动加工和传输信息过程中来。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后,大学生可以求助手机网络来解决问题,从而增强了他们探索社会、探索世界的主动性,使他们自主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大学生互动性的要求增强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年长一辈的教导作用。随着手机网络媒体环境的出现,年长一辈不清楚、不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理念的现象更加普遍。同时由于资讯发达,大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渠道和速度对年长一辈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年长一辈很多时候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同时,手机网络媒体把各个地方的手机用户连接在一起,互动性更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动性要求更明显。因此,教师只有改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尊重学生主体性,将教育视为一个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由“教”变“导”,由对立走向融合,才能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3.手机网络媒体的失序性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增大

手机网络媒体的兴起,创新了人们的交往模式,发展了新知识结构,但也使信息传播的控制更加乏力。海量的传播信息、信息检索的便利性、观念的开放性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容易进入一个信息无序甚至失序的状态之中。面对当前网络社会中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信息失控以及多元化的信息和信息解读的存在,一些高职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道德观念淡薄,容易受到负面信息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又会通过新媒体在学生中间传递,进而形成不良氛围,对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带来强烈的冲击。

三、手机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建立手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手机网络环境塑造了复杂而新潮的舆论环境,这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建立手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阵地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健康向上的高职院校手机网络舆论新环境既是育人的需要,也是保证高职院校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既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目标。高职院校不仅要在课堂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也要在手机网络环境中建立阵地。高职院校应建立手机网络信息平台APP,成为网络信息舆论的引领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网络信息APP平台应以师生为中心,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也应成为思想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平台。此外,要大力开展手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更广泛的思想阵地,用唯物辩证法武装学生,抵御外界不良信息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入侵。例如,高职院校可利用微博即时、开放的特点,通过微博平台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评奖评优等政策宣传,重要通知和工作规程,可大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延伸校园文化功能。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水平

面对手机网络新环境的出现,高职院校也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水平。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熟练掌握手机网络技术和发展趋势,才能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讲解政治理论知识,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优势,但如果没有掌握学生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情况,不与实际情况接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很难收到实效。所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尽快掌握手机网络新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并将它们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才能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局面,化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应与时俱进,优化交流模式,改革教育模式。高职院校政治思想教育者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为学生的“领航员”“引路人”,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交流,通过微信群、QQ群,实现与学生的“双主体互动”“多主体互动”。

3.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手机网络媒体使用素养

所谓手机网络媒体使用素养,即接受和使用手机网络技术的能力与适应新媒体的道德观、价值观与思考力相结合的媒介素养。高职院校应将手机网络媒体使用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普及手机网络媒体使用知识,将手机网络媒体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教学中。目的是使大学生对新媒体有正确认识,培养其通过新媒体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其利用新媒体参与交流、表达观点、传播思想的素养,从而更好地掌控新媒体,为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