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区域经济学模板(10篇)

时间:2022-01-28 12:59:52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例1

区域经济,顾名思义是“区域”加上“经济”之后两个概念的结合。经济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产物,包括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而区域首先是一定的地理范围概念。至于具体的内涵和定义边界。目前还很难以界定。因此.“区域”这一相对模糊的概念加上“经济”这一专有名词,形成的“区域经济”往往不容易被理解。 这一点无论是学界还是在实践的经济活动中,都有所体现。“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子系统,通常指国内特定地区的国民经济”:“大的区域经济可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经济区,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田;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省际壁垒是区域经济的最大障碍”,这种理解很显然是将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国内跨越省际边界的经济区概念。在实践层面上.国家宏观部委将涵盖多省市或多城市的区域经济活动称之为区域经济,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概念;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概念都反映了这种认识。地方政府更多地将自己所管辖的行政区看作一定的区域经济,例如将行政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分为城市经济、农村经济两大部分,然后整体看成是区域经济。而对于企业来说,往往将区域经济直接理解为宏观经济。 那么区域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其边界在哪里?许多学者试图在回避这个问题,认为区域经济是指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或不能完全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区域相结合的复合体。但这种解释仍未完全揭示出区域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目前,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的理解在理论上达成了一些共识,亦即区域经济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一是空间属性。区域经济是探讨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问题,是空间维度上的经济展现。二是中观性。区域经济是一种承上启下,并有着自己的区域特点的中间性、非均衡经济,是一种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三是相对开放性。区域经济通常在内部具有相对一致的制度、体制和运行规则,而对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四是动态性。区域经济相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来说,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亦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其经济范围可能发生变化。 基于此,要完全理解“区域经济”,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区域的概念问题。 一、区域与经济区域概念辨析 目前对于“区域”概念的界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远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正如区域经济学家H.理查森(H.Richafdson)说的“精确地定义区域是如此困难,以至于大多数区域经济学家宁可回避这项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差异,各个学者从自身对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解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进行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各自展开对区域经济学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的构建。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科的不成熟。这里,暂且不去讨论地理学、规划学等学科对于区域概念的界定,只就经济学对于区域概念的讨论做出分析。区域的经济学观点主要指从西方传统的经济学视角来看待区域的一些观点,西方经济学者对于区域概念的理解也是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的,但这一类观念在理论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艾萨德开始就侧重于将区域作为一个抽象的空间概念。 (一)经济学中“无限空间”的区域概念 一般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时,往往做出简单但不太符合现实的假定,即所有生产和消费都集中在一个地点上,这样就剔除了空间因素这一极其重要而很棘手的变量。最简单的例子是运输成本,这种运输成本是因生产区和市场区的空间分离而产生的。一般经济学视这种成本为一种生产成本,并认为降低这种本的主要途径为运输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然而,如果调整厂商的生产区位,则可以避免这种额外的成本,或大大节省运输成本。正如贝克曼所指出的那样:“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生产和定价的空间层面,而把它让给了区位论”。从这种角度去理解区域时,区域是一种无限空间,可以由点、线、面来表示,但不包含范围。人们经常接触的空间是地理空间,可以用点(位置)和线(距离)来表述;如果研究的是不同产业或不同人之间的“距离”时,这种空间是一种模糊空间,可以用“模糊位置”、“模糊距离”来表述;如果研究的是“核”与“”的关系,则这种空间为佩鲁的“受力场”,可以用“核”与“受力的通道”来表述。在与这种纯粹空间有关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是区位决策问题。 (二)经济学中“有限空间”的区域概念 当然.传统经济学有时候也从有限空间角度去理解区域概念。这时的区域,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可以用点、线 、面来表述,而且还包括了一定范围。人们平时讨论的生产要素的跨界流动、区际经济发展差距、区际劳动分工与贸易等所涉及的区域都属于这种有限空间,这种有限空间包含某种边界,尽管这种边界是较模糊的。胡佛、理查森等学者对区域概念的理解就是这种有限空间。胡佛指出:“把区域视为一种聚合体.可以减少所掌握处理的数据和事件,这有助于描述区域……同样,聚合体能够简化对信息的分析过程.这在一个地区内存在大量相互依赖的单元或活动而这一整体又不仅仅是各个个体的综合时尤其重要。最后,由于同样的原因,这一聚合体对于管理、计划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需的。从这些可以看到.最适宜的区域划分应遵循行政区域疆界”。从胡佛的阐述中可以看到,从这种角度所理解的区域,必然包括在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中央政府行使控制权。区域应该理解为有限空间。正如胡佛指出的那样,每一个地区必须包含至少一个“中心城市”组成的核心。这也就是国内学者常常引用的区域概念:区域是由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或者城市、农村、城乡边缘区三元结构组成。 (三)近年来对区域的一些新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艾萨德的基础上演化出两种探寻区域本质的研究流派,一个分支是强调聚集的规模报酬递增原理,代表性的有藤田、克鲁格曼等,新经济地理学派在《空间经济学》一书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区域下定义,但指出“区域就是一定的经济空间,是各种形式的收益递增和不同类型的流动成本相互平衡作用的结果”。另一支是新兴古典经济学,其更加侧重区域产生的专业化分工基础,杨小凯等从专业化经济和交易费用的思想出发,深化了艾萨德等人的区域专业化分工认识。认为专业化与市场交换是产生区域差异的基础.提出区域是一种经济组织,它是随城市的形成而出现的.这种组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这种新兴的区域经济学观在我国学者的著作中也有一定的体现。如郝寿义、安虎森就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上述思想,提出了自组织的概念。 (四)“经济区域”概念的重新界定 通过前面的回顾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的区域概念强调的是一种空间,而近年来一些经济学者(特别是一些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者)的概念则强调是一种经济组织。安虎森尝试用新兴古典经济学视角来解释区域的形成.进一步认为:“以城镇体系为核心的区域空间是一种经济组织,这种组织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人为划分或安排的结果,它所反映的不只是某一生产要素或某一产业产出量的大小(组织的非拓扑性质),它还反映了网络组织和网络的方法效应(组织的拓扑性质),这种拓扑性质可以通过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来表示。”这种将区域抽象为一种经济组织,有其科学性和逻辑上的可接受性。但是,却丢失了区域(或经济区域)的概念本身所蕴含的特有的空间内涵。因为,区域的概念脱离不了“空间”。区域概念不可能,也不应该像“企业”概念那样被无限度的抽象为制度或组织。但是,安虎森对于区域的概念的定义,给出两点重要的启发。第一,经济学,特别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应该是市场自发形成的经济区域;第二,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具有网络结构和网络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理解的区位、经济功能区等相关概念,可以给经济区域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由于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造成了不同区位之间的客观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不同区位对于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吸引力不同。经济行为主体根据其自身约束条件和区位的客观差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这种区位选择的结果与客观的区位之间相互结合,形成一定的经济功能区。经济功能区是由同类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连片分布形成的空间区域。这种功能区一般是以某种经济功能为主,兼有其他功能。由于各种经济活动需要占有或利用一定的地域空间,而地域空间因其附着的要素的差异而表现为异质性,因此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各种经济功能区的形成。同能性的经济功能区存在着等级网络结构,形成经济功能区之间的纵向分解网络结构:而不同能性、相对同等级的经济功能区则通过部门分工、地域分工,形成横向联合网络结构。这种纵向的分解网络结构与横向的联合网络结构彼此并存,相互重叠,构成了经济区域。 基于此,可以将经济区域定义为:由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具有较强自组织能力、相对独立却高度开放的经济功能区。彼此之间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具有网络特征的经济空间。在这一定义中,居住区可能是一种经济功能区,商业区可能是一种经济功能区,农村地区 也可能归类于一种经济功能区。而且这些功能区可能有其自身的等级性。一方面,每一类经济功能区不同等级构成一种网络结构:另一方面不同种类的经济功能区之间彼此联系,形成另一种网络结构。正是这种不同的网络结构彼此之间的叠加,才形成了相应的经济空间。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演进 前文对区域.特别是经济区域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重新解释。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重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分析区域的经济研究内容,有必要进一步对区域经济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一个概要分析。 (一)古典区位论、古典贸易理论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J.H.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理论.经济学家A.韦伯提出的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学家A.廖什提出的市场区理论,地理学家w.克里斯塔勒提出的城市区位论,开辟了研究空间问题的新领域。与此同时,西方经济学者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D.李嘉图的理论基础上,继承发展了古典贸易理论,力图揭示空间经济的发展和地区间贸易的发生。这些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区位科学理论和贸易理论。 (二)新古典经济学支配下的现代区域经济学 二战之后.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若干年是重建国家经济秩序时期。当时的国际环境是一个相互重叠而且实际上很弱的制度体系。经济管理被认为是国家的事。而国内经济管制经常是围绕着大萧条时期传下来的制度来设计的。战后很长时间内,区域经济学被宏观经济学所主导,国家经济体被假设为国际贸易的基石,是贸易计算的边界以及贸易谈判过程和利益的边界。在这个国家边界和影响力的世界里,区域时而被讨论,但是都被理解为国家内部的集团,而不是次国家单位。在这一背景下,新古典经济理论用来描述地区间贸易发生和空间经济规律。其假设前提是充分就业、完全竞争下的产品市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地区的单位要素价格相同、地区间的运费为零等。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要素报酬的地区差异可以通过要素的流动来达到均衡,即所谓的市场机械主义。这种新古典经济理论是关于区域经济集聚和增长的主要理论.并广泛以数学模型加以表达。 几乎与此同时,在美国经济学家W.艾萨德的倡导下,出现了跨经济学与地理学的“区域科学”,“区城科学”使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逻辑、理论和方法,加入了地理学者所重视的空间要素,而且通常以数学模型加以分析和论证。在艾萨德的领导下,区域经济学者开始关注区域增长和产业区位、区域经济差距、城市化的模式、区际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政策等方面关于区域的问题。进而,形成了区域经济研究的地理学派、制度学派、管理学派及随后的计量学派等。 (三)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当代区域经济学研究 从20世纪末开始,世界经济迈入了一个充满着巨大经济变化的时代。区域经济学成为关注以下同题的学术探讨领域,即经济变化背景中的空间范畴和规模经济、这些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驱动力以及全球经济变革中的地方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次区域”与“超区域”并存:“地方”作用与“国家”作用同时提升,这都为当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课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更多地是在城市上和城市群基础上的区域之间组织,而不是完全被国家空间所决定。相对于国家而言的次国家区域和超国家区域的经济重要性不断得到提升。在欧盟经济中,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已经开始削弱国家的社会契约,实质上取代了有关共享财富和权利的国家综合性协议。但是,很显然国家在比较优势方面依然十分重要。在知识产权、人力资本和金融等领域,国家层面上的管制方式都会深远地影响位于国界内的企业和产业的全球和区域贸易潜力。在此基础上,当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了几个学派。例如、“新经济地理学派”、意大利学派和加利福尼亚学派、区域竞争学派等。 三、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重构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困于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研究范式。在此基于上述分析,给出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非均质空间条件下的区域形成问题 主要研究非均质基础上,空间的不完全竞争,如何导致经济区域的形成以及经济区域的边界问题。 (二)区 域经济发展问题 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影响要素、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问题。 (三)区际经济关系问题 主要研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产业协调发展以及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关系问题。区域经济关系研究的核心是“建立区域之间相互依赖或合作的制度安排或秩序”。 (四)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治理问题 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地方与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和地方各种区域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区域治理等问题

区域经济学例2

一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域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滞后化。

根据我们对全国15所重点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情况的网络调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在所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内没有更换过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性研究,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浅显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学内容界定不清。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笼统,造成授课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而学生则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记笔记、下课全忘记”。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师教学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谓僵化,即将教学内容当作僵化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进行灌输,缺乏具体化、直观性;所谓零散,即只重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传授,缺乏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融合贯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谓“固守”,即只重视对课本规定内容的分析,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3.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尽管建立教学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识,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考核目标错位。对教师往往简单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排序”,很少关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则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二是教学考核主体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只看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则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达成互利串谋,从而使教学考核结果失真。三是教学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论基础。综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博弈论、内生的增长理论、后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建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价值。

(2)应用。区域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区域问题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统筹、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城市竞争力、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则涉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迁移、企业组织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另外,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强调运用数理模型方法对区域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大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分析的应用越发增多。同时,决策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

2.强化实践型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成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强调实践型教学,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单向被动的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师生间互动交流与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授知识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培育批判、研究、质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案例教学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现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其案例应该是对现实热点问题和学生们普遍关心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案例,也有学生之间合作的小组案例;既有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口头的案例讨论等。

模拟教学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如何捕捉区域发展非均衡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获利机会,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广泛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体验区域发展变化规律,进而灵活地做出区域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即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代替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讲授和板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画的屏幕演示,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大量原来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板书工作通过课前制作的教学软件演示出来,课堂的课余时间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组织教学活动。

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之短。具体来说,一要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即多媒体手段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学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定,当用则用,不适则弃,讲究实效,切不可为追求时尚,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体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即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既要注意选择效果最好的来运用,也要考虑它们能否优化组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三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即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废。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应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考勤等多种形式,其中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记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考核方式中应特别加入社会实践的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则要着力改变目前简单地由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的做法,注意结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师互评、教研室集体听课、督导组听课等,广泛参考多方面主体的意见,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民主的氛围,各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未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

区域经济学例3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因其没有明确的概念内涵及定义边界而不被人们所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区域.特别是经济区域概念的界定多种多样。经济区域应该被理解为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具有较强自组织能力、相对独立却高度开放的经济功能区,彼此之间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具有网络特征的经济空间。区域经济学应该研究这种经济空间的形成、发展、交互作用以及主体政策问题。 区域经济,顾名思义是“区域”加上“经济”之后两个概念的结合。经济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其产物,包括生产性活动和非生产性活动。而区域首先是一定的地理范围概念。至于具体的内涵和定义边界。目前还很难以界定。因此.“区域”这一相对模糊的概念加上“经济”这一专有名词,形成的“区域经济”往往不容易被理解。 这一点无论是学界还是在实践的经济活动中,都有所体现。“区域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子系统,通常指国内特定地区的国民经济”:“大的区域经济可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经济区,如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田;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省际壁垒是区域经济的最大障碍”,这种理解很显然是将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国内跨越省际边界的经济区概念。在实践层面上.国家宏观部委将涵盖多省市或多城市的区域经济活动称之为区域经济,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概念;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概念都反映了这种认识。地方政府更多地将自己所管辖的行政区看作一定的区域经济,例如将行政区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分为城市经济、农村经济两大部分,然后整体看成是区域经济。而对于企业来说,往往将区域经济直接理解为宏观经济。 那么区域经济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其边界在哪里?许多学者试图在回避这个问题,认为区域经济是指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或不能完全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区域相结合的复合体。但这种解释仍未完全揭示出区域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目前,学者们对区域经济的理解在理论上达成了一些共识,亦即区域经济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一是空间属性。区域经济是探讨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问题,是空间维度上的经济展现。二是中观性。区域经济是一种承上启下,并有着自己的区域特点的中间性、非均衡经济,是一种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三是相对开放性。区域经济通常在内部具有相对一致的制度、体制和运行规则,而对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四是动态性。区域经济相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来说,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亦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其经济范围可能发生变化。 基于此,要完全理解“区域经济”,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区域的概念问题。 一、区域与经济区域概念辨析 目前对于“区域”概念的界定,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远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正如区域经济学家H.理查森(H.Richafdson)说的“精确地定义区域是如此困难,以至于大多数区域经济学家宁可回避这项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差异,各个学者从自身对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解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进行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各自展开对区域经济学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的构建。这种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区域经济学科的不成熟。这里,暂且不去讨论地理学、规划学等学科对于区域概念的界定,只就经济学对于区域概念的讨论做出分析。区域的经济学观点主要指从西方传统的经济学视角来看待区域的一些观点,西方经济学者对于区域概念的理解也是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的,但这一类观念在理论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从艾萨德开始就侧重于将区域作为一个抽象的空间概念。 (一)经济学中“无限空间”的区域概念 一般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时,往往做出简单但不太符合现实的假定,即所有生产和消费都集中在一个地点上,这样就剔除了空间因素这一极其重要而很棘手的变量。最简单的例子是运输成本,这种运输成本是因生产区和市场区的空间分离而产生的。一般经济学视这种成本为一种生产成本,并认为降低这种本的主要途径为运输技术的改进和发展。然而,如果调整厂商的生产区位,则可以避免这种额外的成本,或大大节省运输成本。正如贝克曼所指出的那样:“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分析生产和定价的空间层面,而把它让给了区位论”。从这种角度去理解区域时,区域是一种无限空间,可以由点、线、面来表示,但不包含范围。人们经常接触的空间是地理空间,可以用点(位置)和线(距离)来表

区域经济学例4

区域经济学学科具备综合性、应用性与区域性特点,这要求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之外更要注重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从而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重心局限于理论,学生只是掌握或记忆理论和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根本没有掌握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要求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体系的滞后,缺乏地域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的的学科之一。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更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经济问题,如不同地区发展路径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等。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区域经济学科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但因为本课程开设时间不长,经典教材不多,如现在为众多高校使用的孙久文的《区域经济学》,该类教材大多都是对于经典理论的梳理和介绍,案例引用并不多,而且案例大多是国内或国外发生的经典性案例,缺乏地域性特点,难以培养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地区性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

西部高校地处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同样带来了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理念的滞后,难以吸收经济学类精英人才。现有的经济学教学者大多为新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或由经过短期深造进修的老教师承担,区域经济学学科教学经验缺乏,甚至缺乏对经济学科体系的完整把握。地域的偏僻使得教师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有所脱节,缺乏敏锐的经济学触觉,难以把握经济学发展动向,无法进行深入的相关科研工作。以上这些是地方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碰到的最常见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突出探究式教学的地位。

二、探究式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转变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着重于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着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案例穿插讲授

在校大学生缺乏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就理论言理论,学生很难予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时,应穿插使用案例,用大家熟知的案例来分析说明深奥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解释区域开发中的政府作用时,可利用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这一经典案例。但在案例使用中需要注意案例与学生生活的可连接性,书本上许多案例距离学生比较远,如这里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的引用,对于中国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学生而言太遥远,如果能在备课中将本土或本国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引入,则更具有现实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现实并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

2.热点问题讨论

为保证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在某章节或某问题讲授之后,教师可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及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如针对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以及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梯度理论,可以引入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案例,激发学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这种热点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经济事实发生背景和原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气氛,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形式更是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促进教学相长。本方式需注意教师仅仅是指导,而要避免给出固定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

(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导

教学应当不局限于课堂内,应该开展各式的课外辅导与教学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巩固学生所学的的相关理论。

1.开展专题讲座

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高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一些专家、企业家或政府官员来校召开专题讲座。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这一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专家、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最好能在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

2.组织学生亲身实践

在搞好课堂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是情境案例,即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区域政策制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区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到企业参观学习,以使学生能够更感性、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区域经济学例5

肖金成。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投资协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曾任中国建设银行团委书记、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财务处处长、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等职。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后在南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简历。1978年3月―1981年12月,东北财经大学学习;1982年1月―1988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工作;1988年8月―1994年6月,中国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工作;1994年7月―1997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97年8月―1998年7月,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工作;1998年8月至今,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工作。

主要著作。《国有资本运营论》,独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西方股份制概要》,合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88年出版。《企业重组理论与实务》,合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年出版。《西部开发论》,合著,重庆出版社2000年出版。《打造中心城市》,合著,中国水利出版社2004年出版。《土地管理新论》,合著,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国空间结构调整新思路》,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中国十大城市群》,合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主要论文。《关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再探讨》,载于《经济研究》,1985年第2期。《投资体制改革的新探索》,载于《金融研究》,1987年第1期。《关于投资公司运行机制的研究》,载于《中国投资与建设》,1992年第3期。《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若干设想》,载于《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政策性银行的性质与作用》,载于《经济改革与发展》,1996年第9期。《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回收机制研究》,载于《经济改革与发展》,1996年第11期。《国有企业债务重组新构想》,载于《金融研究》,1997年第1期。《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于《学术交流》,1997年第1期。《建立国有企业养老保障基金的设想》,载于《管理世界》,1997年第3期。《东南亚货币危机研究》,载于《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年第11期。《钢铁行业资产优化组合研究》,载于《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第11期。《东中西的经济差距与中西部的发展》,载于《经济纵横》,1998年第9期。《制度创新:开发区的新战略》,载于《中国经济导报》,1999年7月23日。《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与对策》,载于《开放导报》,1999年第9期。《如何解决西部大开发的资金》,载于《经济管理》,2000年第5期。《西部大开发与金融深化》,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发挥城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带动作用》,载于《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第4期。《创造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投资软环境》,载于《中国财政》,2001年第5期。《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工程建设研究》,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企业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载于《中国经济导报》,2001年10月23日专论版。《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和商业性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载于《宏观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美国风险投资特点及其启示》,载于《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年第5期。《攀枝花市加快城市转型的思路》,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实施新发展战略的思考》,载于《宏观经济管理》,2003年第4期。《城市化: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载于《锦绣中华》,2003年第2期。《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的初步判断》,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关于建制镇地位与规模的思考》,载于《中国社会报》,2003年9月9日。《依法用好每一寸国土――赴法国考察报告》,载于《中国经济导报》,2003年12月。《关于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对策建议》,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地级市地位论》,载于《学术界》,2004年第2期。《省域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差距研究》,载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天津滨海新区:中国北方地区发展的新亮点》,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研究》,载于《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2期。《中国人口与GDP分布均衡化研究》,载于《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2期。《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与方向》,载于《红旗文稿》,2006年第7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的管理与使用》,载于《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思路》,载于《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7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和发展途径》,载于《改革》,2008年第7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农民工问题》,载于《发展研究》,2009年第7期。《虚拟经济对美国的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载于《中国金融》,2009年第5期。

区域经济学例6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中国区域 ;发展

【Keywords】political economy; China region; develop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75-02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国家的大发展与各个区域的小发展密不可分,对中国的区域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域发展观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改革中谋发展,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作指导,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新常态的准绳,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的新时展做出不懈努力。

2 区域发展的背景

2.1 对外开放是渐进空间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首先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主要是东南部沿海地区,以政策优势带领这些地区进行发展。在试点成功以后,国家把对外开放的地区扩展到内陆,进而向全国推进,使整个中国都笼罩在改革开放的氛围之下,使全国人民得到利益的共享。

2.2 政策集权,经济分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以中央集权为主,对地方的管辖也在适时地进行放权,为了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政府实行了分权制,主要是上级政府给予下级政府部分经济发展的权利,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改革的热情,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减轻了中央的管辖压力,适当的放权也有利于地方自身的发展,促进地方人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虽然从整个国家形式来看,国内的经济分权比重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3 区域发展的事实

3.1 各地^经济快速发展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大发展与各省份的努力密不可分,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各个地区都高水平增长的结果,不只是集中在少数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人均GDP也有所上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全球的角度来看,我国这一时期的快速发展,是各个区域努力的结果,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为我国以后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1]

3.2 省级贸易比重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省的贸易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矛盾也成为了突出问题,从我国的整体来看,大部分地区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不同的成果,但并不是平均发展的状态,东部及东南部沿海发展势头良好,取得的成果显著,中西部地区因为受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较缓,发展差距大成为国家关注的主要问题。

区域经济学例7

【编者按】: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这篇区域经济学开提报告的关键词是经济学,区域,报告,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区域经济学例8

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以及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关系的稳定发展,中国在东盟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1~2007年间对外贸易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长,其中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每年以26.7%的平均速度增长。自1991年中国与东盟全面恢复外交、经贸关系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额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截至2010年底,双方贸易额已达2927.8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29.5倍。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开放市场,形成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6万亿美元GDP总值的经济区。

二、区域经济学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位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经济学理论,侧重于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组织与协调,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创新与区域政策等。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在引进西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纠正了西方学者偏重数学模型的缺陷,不断地丰富区域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对区域经济学非均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其中就包括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F.佩鲁(F.Perroux)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依据该理论,“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谓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以其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优越条件将周围区域的自然及社会经济潜力吸引过来;所谓扩散效应,即增长极对周围地区投资及其他经济技术支援,形成附属企业或子公司,为周围地区初级产品提供市场,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在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中国曾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但是实践证明,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并未改变多年以来的非均衡布局及发展状况。针对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局限性,邓小平将中国的区域经济布局与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战略转向与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并于1978年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思想。

三、适合于中国―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模式――增长极模式

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总是最先从一些点开始,然后沿着一定的轴线在空间上延伸。这些点既可以是一个城镇,也可以是由多个城镇所组成的群体,每个点都通过投入和产出方面的联系,对周围广大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从而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点与点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在空间上沿着交通线连接成轴线,轴线的经纬交织形成经济网络。一般而言,增长极是特定区域区域内的大中城市、资源聚集点或政治文化中心,该区域区域通常存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两极分化。增长极的生产力较为发达,对周围地区具有较为明显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增长极产生极化效应的前提是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集中的消费市场、较强的科技力量以及充裕的资金。在此基础之上,增长极的才能有效地发挥扩散效应,通过产品、技术、资金、信息、人才的流动,从而加快落后地区的开发,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和东盟陆地直接接触地带分布在绵延5081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已有28个陆地边境口岸和一系列的边境贸易点和临时口岸,贸易主导型的经济贸易合作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势头当然还会继续。但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接壤地带全面合作,拓宽合作领域,促进邻国之间互补性要素流动与重组增值,增加合作方式与提高实际效果等角度出发.不能只是继续沿着贸易主导型的路子走,必须加强区域经济区的建设与合作。在中国与越南、缅甸等大陆东盟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多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地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与内地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的中国与越南、缅甸之间的产业结构互补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存在下去,这为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增长极效应的影响之下,中缅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瑞丽、畹町等地不仅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边境城市,还从财政补贴市转变为财政上缴市。不仅如此,边境贸易海带动了缅甸的掸邦和克钦邦等边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缅友好关系。

区域经济学例9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问题的增多以及国家一系列区域政策的实施,人们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则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队伍不断壮大,对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全国已经有100多所高校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近30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大多数开设经济学专业的本科院校,也将区域经济学作为专业必修课,区域经济学无论是作为一个专业或者是一门课程,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

1、案例教学可以鼓励学生独立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其实践性较强,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其中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在某一假设条件下成立的,并伴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逻辑联系。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将这些理论讲授给学生,而在实践中这些理论则显得更加空洞、抽象,缺乏实用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自己去思考、创造,并通过对案例的进一步研究,通过课堂组织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由于在案例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教师选取的案例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接触和感受到的事物,往往也不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这些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达到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掌握为注重能力培养。作为大学的教学工作者,每一位教师都深知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考察学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理论或是书本知识,而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一种什么能力,而案例教学法恰恰就解答了这一问题。在以往的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孤立、零碎地死记硬背各个理论,如果问学生某个理论是什么,其回答得头头是道,但让其用所学经济理论解释某一区域经济现象,就不知所云了,更不用说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了。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一方面通过独立思考,学生能够将掌握到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将获得的“二手”知识变为“一手”知识;另一方面,则能够培养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过对区域经济学的学习,恰恰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3、案例教学注重双向交流,教学相长。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后能掌握多少知识,往往没有衡量的标准,而且学到的都是一些僵硬的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看到案例后,在教师引导下,首先会结合自己学到的书本知识对案例进行消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也成为必须,这在无形中就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缜密的思考和完成案例后的问答或提出解决方案则是同时进行的,通过课堂组织、陈述、回答,教学双方则做到了一种交流;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也对教师的课后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做到教学相长。

二、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

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因此不同于其他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参与政策的讨论与制定,并且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政策参与的领域不断拓展;二是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鉴于该课程所具有的上述特殊性,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穿插式的案例教学。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大多都是理论性的,为了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理解并运用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在这一过程中,穿插式的案例教学则承担了这一重任。例如,在讲解区位的选择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选择学生所在区域作为研究区域,将本区域的自然资源与其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以及产业布局指向分析的具体方法。再如,在讲授区域产业结构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很多有关产业结构评价的定量分析的公式和方法,这些公式看似简单,但在具体运用尤其是被用来分析时,则显得较为薄弱。所以,笔者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则会准备一些有关区域(学生所熟悉的区域)产业结构的数据资料,让学生亲自来进行演算并分析,这样学生则能真正地掌握这一方法。

2、互动式的案例讨论。互动式教学是在大学中普遍被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其能够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双方的双向交流,有利于培养师生双方的创新型思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断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案例教学则是互动式教学常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授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时候,选择甘肃省的白银来作为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课堂组织上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进行总结,之后再进行课本内容的讲授,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够解决自己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结合案例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当然,这一过程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3、专题或专题讲座。专题即专门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专题必不可少,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之后,对知识进行强化的一个途径。例如,笔者在区域经济学课本知识讲授完之后,准备了四个专题,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甘肃区域发展战略、甘肃兰白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这四个专题进行讲授,其中就将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穿插回顾,用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水平。

当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一些校内外专家、学者,结合实际经济问题做一些专题讲座或报告。很多资深专家、学者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在当地政府或相关机构任有一定职务,对于某一政策的出台依据和过程比较了解,这种形式的交流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尤其可在讲座后让学生通过提问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4、综合性的案例讨论。当一章或某几章的理论问题系统讲授结束以后,为了系统化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该有意识选取所涉及问题跨章节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加以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完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城市经济、城乡边缘区以及乡村经济的内容之后,就可以准备一个综合性的案例,让学生来讨论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方法的核心就是系统性和综合性,由于是综合讨论,所以要做充分的考虑,同时还需要事先安排,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完善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

1、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的关系。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并能够进行灵活的运用。而案例教学的前提则是学生掌握了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所以我们在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并使用案例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须以理论教学为最基本的前提,并在授课时间安排上,处理好理论讲授和案例教学的关系。因而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将二者恰当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深刻的启发性和时事性。案例教学的深刻启发性源于案例选择的准确性,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选择的案例一定要让学生看到并通过思考后有所启发,且能够与已掌握的理论联系起来。同时,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方式。另外,选择的案例最好是具有时政性的案例,可以是一段经济新闻或经济考察报告的某个章节,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与经济相关的事件;既可以选择与区域经济相关的正面案例,也可以选择与其有关的负面案例。大学本科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目的就是要让其能够用于实践,所以案例的时事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例如,我国区域政策中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等,就是区域经济学中非常好的案例,既兼顾了深刻的启发性又与时俱进。

3、学生的主体性。在案例教学法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事实上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组织实现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并进行分析、思考,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达到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目的。

4、教师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对案例教学组织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所以在区域经济学案例教学中,教师能力的不断提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精心的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对于案例教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非常熟悉案例,并要对案例教学进行非常合理的过程设计;二是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当好规则制定者和过程控制者的角色,引导案例讨论过程,悉心的进行倾听,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为最终合理的点评和总结做好准备;三是在案例教学的总结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个案例,至少要让学生学会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四是进行案例教学的教师之间要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并为自己创造一切机会参加案例教学的专业培训,同时要多听他人的案例教学课程,尤其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程。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才能为案例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注:项目资助: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桂娥:研究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区域经济学例10

引言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最早起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与其他经济学科相比还是较为年轻的学科。由于与现实问题联系较为密切,在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而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相关工作,至今经过近30年的发展,区域经济学已经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很多经济学刊物都开辟了“区域经济学”专栏,学者出版和发行了大量相关著作和论文,从事区域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人数也在迅速攀升,很多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并设置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区域经济学在我国已经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

1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虽然该学科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认同,但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却越来越受到关注。

1.1学科自身发展上的不足

1.1.1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

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均有大幅度增加,但教师资源紧张,导致教学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加之部分高校研究生学制的缩短,使得必要的研究性教学大量缺失。另一方面,还存在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等问题。

1.1.2学科的多重血统使得课程设置参差不齐

区域经济学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学习角度。比如地理学系的区域经济学设置以区域经济规划为基础,而经济学系的设置则缺乏空间分析的基本课程,公共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则呈现出公共管理特点。这种教学点分布于不同的单位,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突出地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上就是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自成体系,人人都想自己建立区域经济学的大厦,结果反而影响了全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1.1.3课程体系未和国际接轨

大多数高校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未和国际接轨,主要表现在国际上著名的区域经济学著作很少被采纳和使用,这种课程体系的自我封闭性质很大来源于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偏差。依照国际惯例往往将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并列,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JEL分类将此称为城市、农村与区域经济学,而我国学位评定时则将城市经济学去掉并变成了区域经济学下属于二级学科。这种舍弃城市经济学的做法无疑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因为作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城市经济学的作用没有被正确的认识。

1.2认识上的不足

1.2.1对学科性质认识不到位

历来经济学界都较为注重西方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的研究,而对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空间运动规律、区域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规律,以及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等研究有所欠缺。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学新兴学科的多视角特殊性,导致了对其学科属性的认识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1.2.2学生对课程意义的认识不到位,知识准备相对不足

一方面,学生对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究其原因还是对区域经济学的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好的案例教材,致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经济学专业学生对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另一方面,本科生的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知识准备相对不足。因为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受一般经济学理论的影响,其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二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先修的经济学基础,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即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等。这就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建立恰当的区域经济计量模型,以经验分析的方法揭示区域经济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然而,大部分高校开设的区域经济学只是而向经济学或管理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根据学科专业四年的培养计划,并没有涉及过多与区域经济学相关方法课程的开设,加之课时限制更是难以开展全体系内容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对内容进行的精简和取舍。

1.3教学环节上的不足

1.3.1实践教学发展不足

学科教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好的案例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1.3.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