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职业卫生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2-20 16:42:28

职业卫生学论文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胜任岗位工作,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又要求他们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操和集体精神,能够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无私奉献、遵纪守法。同时,他们还应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礼仪修养是人文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作为准社会劳动者,同样面临未来岗位对其综合素质的高标准要求。

1.2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阶段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期

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的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经过职业学校学习,学生的性格趋于稳定,行为习惯基本养成,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

2.1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但在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一是制度、方案多,系统开展专题实践活动少,德育工作缺乏系统性;二是开展各种专项评比活动多,但没有客观、科学的德育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或对班级的评价无法客观、准确;三是学校德育内容不系统,造成德育工作目标不够明确,更谈不上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去培养学生;四是学校要求与学生需要差距较大,学校的要求过于教条、严格,学生的需求更实际。因此,学生在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时往往会出现一种抵触甚至逆反情绪,教育效果不明显。鉴于上述因素,必须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也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2.2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现状

近年来,卫生职业教育蒸蒸日上,但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每年入学新生除了文化基础素质呈现下滑趋势之外,文明礼仪素质也在逐渐滑坡。他们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文明行为的熏染和接受文明礼仪教育不够,导致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礼仪认知和行为相脱节,滋长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气。例如不懂得尊重父母、师长,与人交往不懂谦让、不讲礼貌,在公共场合不守秩序、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体贴别人,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品性;不以一位合格中职生的外表形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型、着装标新立异,染发、戴首饰、化妆等现象常常出现;没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随地乱扔垃圾,不珍惜公共财产,学生之间的偷窃行为时有发生等。这类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并且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集体主义精神、人生观、世界观,对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走向社会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何开展科学、高效的中职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培养品德高尚、行为举止文明、专业技能过硬的卫生职业劳动者是当前卫生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

3卫生职业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对策

3.1全员动员,统一思想行动职业学校可组织召开文明礼仪教育动员大会,说明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使全校上下达成共识、统一思想,营造“未雨绸缪”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并号召全体教工积极投身于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3.2整体规划,构建礼仪教育体系

职业学校可根据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在深入研究学生群体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未来岗位对卫生职业人才的文明礼仪素质要求,整体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按照学期、学年计划,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的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入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并逐渐形成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

3.3环境美化,营造校园礼仪文化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促进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强大动力,它能陶冶情操、催人奋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内化学生的文明素养,塑造学生的礼仪形象,为学生的和谐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卫生职业学校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应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校园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让学生置身于处处蕴含隐性教育信息的校园环境中,在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中内化优良品行、纠正不良习惯、快乐成长、勤奋向上。职业学校可利用橱窗、宣传墙、板报等,以警示标语、学生作品、教师作品等为载体,通过制作文明礼仪标语、绘制文明礼仪宣教图片、评选校园文明礼仪之星等方式,在校园内营造“美化环境、净化心灵、耳濡目染、文化育人”的教育氛围。

3.4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进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的榜样,职业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注重学生人格的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用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因此,职业学校教师应自觉学习礼仪知识,规范自身礼仪行为,形成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群体,塑造良好的形象。职业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具有“榜样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5开设讲座,强化礼仪知识学习

职业学校可聘请校外礼仪专家或组建校内礼仪讲师团,定期对学生开展普通礼仪和职业礼仪知识讲座,强化他们礼仪知识的学习和行为养成。如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普通礼仪讲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礼仪知识,养成良好的仪容仪表礼仪、升国旗礼仪、校园集会礼仪、尊师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同学礼仪、食堂就餐礼仪、图书馆阅览室礼仪、宿舍礼仪、尊长爱幼礼仪和孝亲礼仪等;在二年级学生中开展医学生职业礼仪讲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礼仪、出行礼仪、临床实训见习礼仪、病房礼仪等。

3.6搭建平台,实现学生自我养成

职业学校可以根据本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规划,为学生搭建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实践平台,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逐渐养成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3.6.1文明礼仪主题班会

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的学习、演讲和竞赛以及文明礼仪行为的强化训练,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开展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讲文明、行礼仪”的意识和行为由被动接受逐渐成为学生的潜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自发行为。

3.6.2国旗下演讲

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在全体学生中倡导“讲文明、行礼仪”。

3.6.3文明礼仪主题黑板报

学生会每学期组织班级办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通过该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礼仪认知水平。

3.6.4礼仪之星大赛

每年举办文明礼仪之星大赛,评选出年度校园文明礼仪之星,在全校进行表彰和宣传,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会也于同期开展学生“微笑照片”征集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形象美、心灵美的养成实践。

3.6.5其他

包括校园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班集体”评选、作文比赛、校园文明礼仪摄影作品及书画比赛等。

3.7组织交流,分享礼仪教育经验

职业学校可定期派出相关领导、班主任和教师参加校外文明礼仪教育研讨会,学习兄弟院校文明礼仪教育的成功经验;可定期召开校内文明礼仪教育研讨会、座谈会等,分享礼仪教育经验,实现共同进步。

3.8拓宽礼仪教育领域,发挥合力育人的作用

3.8.1密切家校联系,发挥家庭礼仪教育功能

每年新生入学报到时,学生管理部门组织全体新生家长召开第一次家长会,明确文明礼仪教育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家校职责,让家长知晓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框架,在思想上与学校达成共识,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德育工作,在行动上积极主动,以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和教育孩子,从而形成家校共同参与育人的局面。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2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并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1]。据统计,我国大约有15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接触职业有害的人群超过2亿[2]。因此,培养职业卫生综合性应用型的人才以应对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成为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融汇了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中毒理学、环境卫生学等学科具有的实验和现场调查的性质,也具有临床医学的临床实践性质,因而实验教学非常重要。如何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验教学效果,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够紧密地结合,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应是医学教学改革不断探讨的问题。本文就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系统规划实验教学内容

孤立的实验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系统性地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践能力。我们设置某工厂职业有害因素现场调查为主线的综合实验教学内容。第一次课讲授现场调查基础知识并设计调查表;第二次课去工厂现场调查,采集标本,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职业有害因素及其防护;第三次课完成现场采集标本的实验室分析,比如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总浓度和分散度;第四次课围绕现场调查发现的职业有害因素所致疾病参观职业病防治院,让学生了解职业有害因素导致的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比如尘肺病的临床表现、X射线检查等,体现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性;第五次课汇总资料完成调查实践报告。这样的实验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给学生更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切实实践了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工作内容,提高学生实验室分析、作业现场调查、临床实践和调查报告及论文写作的综合实践能力。

2引入新的实验教学方法

至今,很多医学院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实验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式教学为主,学生在实验室中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于问题的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医学理论教学中已有采用[3~6],但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还尚未开展。以开放式实验理念和以基于问题学习的主动学习理念为基础,采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手段在课外发放实验教学的材料,分组让学生课外查资料完成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知识的主动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通过分组讨论完成最终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授课时间利用效率,并通过讨论和实践在课堂上实现实验能力的内化和升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另外,依托于教学软硬件的进步,一些新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也可以引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例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采用互动性的环境,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模拟一些难以接触的作业环境,比如地下煤矿开采。

3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兼备临床实践、现场实践、实验室实践的综合性的学科,因而对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知识,也应具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具备博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这样才能把知识传授得更加精彩、精确、深入透彻。目前很多医学院校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新教师是应届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生,这些新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室实践能力,但对于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真实工作往往尚缺乏实践。因而对于新教师应加强实践培训,让新教师参与职业卫生评价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4加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交流学习

与国内其它医学院校以及一些国际医学院校进行教学方面的交流学习,以启迪思维,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完善不足。通过交流学习,可以开阔教师的眼界和思想,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职业卫生实际工作能力等,有益于在实验教学中提出深入改革的建设性的意见。

5课程外提高学生的职业卫生和科研素质

除了注重对课程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应注重课程外对授课对象职业卫生和科研素质的培养。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由于其专业性,课程的学习往往设置在较高年级。让学生课程外早接触并参与一些职业卫生和科研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理解和重视度,并培养学生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我们学院对大一新生开展全员导师制,让每个本科生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积极地参与到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课题设计、文献查阅、论文写作等科研活动中,拓展本科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全面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通过支持建立由专业老师指导的以职业卫生为主题的学生社团,开展职业卫生的宣传和调查,让学生在低年级就接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相关的内容。这些课程外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利于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一门兼备临床实践、现场实践、实验室实践的综合性的学科。系统化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教师素质、加强课程外对学生职业卫生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教学交流学习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改革应当注意的要点。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将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宏迩.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689~691.

[2]赵鹏.职业病顽疾呼唤制度革新———我国职业病现状及监管体制机制观察[J].劳动保护,2011(10):13~15.

[3]李京东,陶银华,肖素荣.高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翻转课堂的设计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5(6):147~148.

[4]李江,傅华.基于团队合作学习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操作实践性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13):107~112.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3

(二)创业层面创业意识。一是强化学生的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帮助中职生形成创业思维,认识到创业的意义,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二是进一步转变学生的思想,突破传统就业观的束缚,牢固树立“创业是最好的就业”的新理念,调动学生创业的潜力、积极性,养成创业的魄力。三是提供创业指导,举办创业讲座,宣讲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法,消除学生畏惧创业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创业能力。一是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育学生发现新事物、新机遇的洞察力,养成敢想、敢干的思维习惯。二是注重培养市场开拓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市场的能力,增强占领市场先机的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三是注重协调沟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二、当前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晰培养目标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根据。但是,目前,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为:很多中等卫生职业院校尚未深入研究所设专业,对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缺乏系统分析;不少教师对培养目标的理解不到位,认为仅仅上好课就行了,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对培养目标不了解,抱着上课、下课、拿文凭的心态;不少专业课教师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但对具体工作过程的实践知识掌握的不够透彻,不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动手能力;中等卫生职业院校的生源多是初中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乏力,导致很多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缺乏特色,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从而限制了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教学内容落后。当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材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明显落后于时代和行业发展。主要表现为:教材理论性过强,依然局限于对医药卫生理论的阐述,而且没有及时优化教材结构和内容;不少学生反映课程实用性不够,过于深奥,难于理解和应用;实践课程较少,不能锻炼操作技能;一些学校使用的教材是本校老师把高等教育教材改编而成,并不能体现实际岗位的需求。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也应该跟上。但是,目前很多中等卫生职业院校依然采用旧式教学方法,即“填鸭式”教育、用粉笔在黑板刷板书等。这就造成了学生只是听听理论,在大脑里想象相关操作,这样的教学效果较低,学生上完课仍不知如何操作。究其成因,主要是:不少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不懂得运用多媒体教学;部分教师理念落后,墨守成规,不愿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学条件教材,不具备多媒体教学环境,更不具备实践操作实验室。

(三)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提升人文素质,对于确保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构建和谐幸福人生,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但是,当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过度强调专业课教育,普遍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中等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初中毕业生,科学文化知识本就不高,加之学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造成了学生文学素养不高、艺术品味偏低、思维能力不平衡、文化内涵不深,从而严重影响了他(她)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专业教育可以提升业务技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高尚品格,为今后职业发展、人生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新理念进一步转变思想,明确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知识时代背景下,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培养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造就大批既懂医药卫生专业的一线人才,又懂医护管理的高级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力争培养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夯实学生医药卫生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成为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前提。中等职业卫生教育作为医药卫生服务一线人才的培养基地,其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业务技能知识。要强化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通才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切实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医药卫生业务技能培养。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中等卫生院校培养的学生,今后大多数要从事一线具体工作,或者自己经营药店、诊所等,这就要求他(她)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拥有较高的业务技能水平。特别是由于医药卫生类专业涉及人的生命健康,大意马虎不得。面对瞬息万变的医药卫生行业,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要走出封闭的空间,放眼市场,把自身至于竞争的市场之中,培养市场所需之人才,在教学理念中要特别突出“业务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二)大力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要贴近工作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注重实践的教学原则,提升教师授课水平,深入浅出的讲清楚理论知识,避免照本宣科、不分重点的旧式课堂教育,树立理论知识“少而精”的新理念,树立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的意识。划分理论知识模块,在每一个模块教学中都要开展实践课程,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当前,很多中等卫生职业院校仍然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探索合理化集中授课方式,集中把理论知识讲透彻,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互动式、提问式、讨论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要的理论知识。针对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务必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干中总结和讲授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促进学生的理解。

(三)切实加强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教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刻不容缓。一要把创业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始终,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加深对创业的理解,切实增强创业的信心。二要举办创业相关培训和讲座,邀请医药卫生界专家、企业负责人向广大师生传递新思维、新理念,拓宽广大师生的视野,建立教师带动学生创业机制。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创业精神,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提升创业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强化创业指导中心职能。针对当前创业指导中心职能弱化的趋势,必须提高就业指导中心服务水平。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就业指导中心队伍,强化就业指导中心人员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创业指导水平。实施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走访市场活动,鼓励工作人员走出学校迈上社会,深入了解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状况,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利于在创业指导时给予学生有用、可行的意见。建议聘请医药卫生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担任创业指导中心顾问,给学生提供到医院、医药类企业实习的机会,为学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4

二、卫生高职教育的原则和学制、专业的设置

1.实用型原则。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它高于中等职业教育,但不同于普通大学和专科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在于既要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理论,更要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要以培养学生的高能力为特点。学习基本理论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培养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原则。卫生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级实用性的卫生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卫生技术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学习一些必要的基本理论,要大力加强卫生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2.学制设置。铜仁地区经济欠发达,现在还有60万人口未脱贫,农村仍然缺医少药,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建设的任务还相当繁重,还是我们贫困地区举办卫生高职学校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在考虑卫生高职教育的学制设置、专业设置时,一定要从这个基本区情出发。

2.15(2+3)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中级到高级的普通文化,基础知识到临床知识,实际技能的教学培养过程。用两年时间对学生进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主要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微机等。用三年时间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和进行实习,即采用五年一贯制,2+3的办学模式。采用这一模式时,对学生两年的普通文化知识的学习情况,要进行全面的认真考核,对认真完成了两年普通文化知识学习任务,全部达到及格标准的学生,才能升入后三年的学习。对于未完成两年的普通文化学习任务,成绩不合格者,予以留级或者淘汰除名,不能升人后三年的学习。

2.2采用3年学制。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两年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学习,然后进行1年实习。即3年制的办学模式。以上两种模式可以同时采用,根据我们地区的实际情况,当前应该以容一种模式为主。

3.专业设笠。要依据我区广大农村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医疗卫生单位对医务人员要求的情况,以及市场对医务人才需求的情况,预测对各专业医务人员的需求,来确定我区卫生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从目前我区对各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看,本人认为应开设如下专业:

3.1医师专业。为乡、镇、村卫生院培养一批急需的高于医士的专业医师队伍,解决我区广大农村缺医的现实情况。

3.2护理师专业。我区、县、镇尚严重缺乏高级护理人员,要加大力度,培养我区高级护理师队伍。

3.3还应开设药剂师专业,放射师专业、检验师专业以及适量开设麻醉师专业,防检防疫师专业和公共卫生师专业,以满足我区医疗卫生系统对各方人才的需求。学校应该建立社会对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才需要的情报机构,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医疗卫生单位调查了解,做好各类专业对卫生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以经常指导学校专业设置的增减。

三、卫生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本力量,要办好卫生高职教育,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因为高职教育非常重视应用,要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实用技能,因此,卫生高职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双向能力,教师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更要有实际临床上的操作能力这是卫生高职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培养出一支“双能型”的教师队伍,这是办好卫生高职学校的关键。如何培养教师的“双向”能力呢?

1.组织教师多参加临床实践。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所有专业课教师,分期分批地到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取得临床实践技能,掌握新的技能、技巧。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5

中职卫校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基层的专业技能人才,对服务人民和服务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然而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扩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舆论的负面引导,导致中职卫校学生面临更大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同时,衍生出很多不健康心理,部分学生更是从踏进校门的那刻起,就否定自我、悲观消极,深入剖析中职卫校新生不健康心理的来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加以教育引导,是解决中职卫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当务之急。

1 中职卫校新生不健康心理来源分析

首先,从学校环境和教学因素分析:受“上大学才算有出息”的社会舆论的引导,中职卫校新生大多抱着自卑心理进入校门,尤其在看到自己中学同学都进入高中,只有自己因中考落榜或家人认为自己高考无望,以一个失败者的角色进入中职卫校学习,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对前途悲观失意,容易引发忧郁、焦虑、暴躁等不健康心理。同时,中职卫校的专业教育模式与自身所熟悉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截然不同,使新生一开始难以调整和适应,再加上部分中职卫校在低年级设置难度较大的化学、数学等文化基础课,让文化基础本身就较差的新生难以跟上教学步伐,容易自暴自弃,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因素分析:目前中职卫校的学生都是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受家庭教育影响,大多比较霸道、易怒,不懂谦让,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引发冲突。中职卫校新生刚刚初中毕业十五六岁的年纪,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够强,大多学生背井离乡来到中职卫校,远离家人和朋友,在人际交往方面又不够成熟,往往造成与同学关系紧张、沟通出现问题等状况,中职卫校新生在这种孤独的心情下容易产生自闭、忧郁等不健康心理。

最后,从学生个人和网络等其他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游等虚拟网络世界的丰富,青少年容易被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吸引,再加上中职卫校新生大多年纪较小,判断力和自制力不足,一旦沉迷网络将会把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投入到虚拟网络世界,厌学情绪激增,更加自甘堕落,容易走上极端。

2 提高中职卫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对策探讨

2.1 学校应提高自身教学与管理水平,在中职卫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主体作用

中职卫校新生从迈入学校的那刻起,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将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够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主体作用。因此,首先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学会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选聘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后,学校要在新生进校时就对其进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学习目标和前进方向,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

2.2 家长应采用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在中职卫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根本作用

家长应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对其困惑的问题和烦恼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和正确引导,防止宠溺教育和打骂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判断对错分辨是非,并注意自身的行为和形象,给孩子树立模范引导作用,帮助孩子改掉坏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2.3 社会应加强舆论的正面教育引导,为中职卫校新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社会应进行正面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使中职卫校学生不再为自己的身份而丢脸,靠自身能力和专业技术生存是光荣自豪的事。各医疗卫生单位应适当给予中职卫校学生实习和工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收获自信和勇气,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同时,要注重对中职卫校学生生活环境的整顿,网吧等严禁未成年人入内,对于引导未成年人犯罪等的行为要严厉打击,使中职卫校学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3 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卫校新生不健康心理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因而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共同对中职卫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促使中职卫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掌握技术和本领,实现人生价值。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6

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增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我国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医疗事业也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卫生高职教学在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提高上也做了许多努力,不管是硬件设施医疗卫生设备、环境等,还是软件基础即卫生高职中的师资力量都有一定的提高,因而卫生高职学生的知识水平也随之提高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卫生高职教师在学生的职业安全教育这一块并不是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也非常薄弱。职业安全意识薄弱对学生未来进行医疗卫生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存在一定风险隐患。而目前我国卫生高职教育教学中,学校与教师的关注的重点是注重就读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从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的就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提升,对学生的职业安全教育就相对忽视。学生未来从事的是医疗卫生事业,但因为职业安全教育的缺失,使得我国的卫生行业的安全状况远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卫生行业职业安全更是形势严峻,法规落实不到位、安全防护制度不完善,防护意识、防护知识的缺乏以及防护设施的滞后都使医务工作者在职业风险面前如履薄冰。

一、重视职业安全教育的原因

我们在卫生高职教学中应当认识到,学生以后是要从事卫生行业的,卫生行业的安全有一部分是受学生的安全思想素质影响的,渗透和强化职业安全教育的确非常重要。重要的具体原因则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卫生行业本身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它涉及到医药、化学制药、医疗器具、实验操作等等方向,而这些方向的实际操作有诸多的要求,稍有不慎医疗卫生工作环境发生变化,都会造成安全事故。2、其次,由于卫生行业的风险性较高,面对职业风险,我国医务人员抵御风险能力还比较弱,我国医务职业的防护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例如,对艾滋病的防护管理到2004年卫生部才正式颁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进行艾滋病治疗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可见人在医疗卫生行业的抵抗能力是较弱的。因此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十分重要。3、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卫生行业职员中被针刺伤或经皮肤受伤害的可达60~80万人,而62%~88%的锐器伤是可以避免的。以最简单的戴手套为例,恰恰是预防接触性传染和锐器刺伤感染的有效方法,而良好专业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关键要意识先行,即重在教育。通过对医疗卫生学习者的安全教育,降低未来卫生工作者身体以及心理的伤害,进而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治疗。

二、安全教育的措施

由此,必须清楚的是,卫生高职教师应该如何做到对学生职业安全教育的渗透与强化。本文就此结合卫生高职教学实际,提出以下渗透与强化措施。1、营造全校范围安全教育的氛围要让学生进入校园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卫生高职院校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教育的氛围,进而学生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而然形成卫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提高医学卫生安全素质。让“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理念以及“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的安全准则深入人心。营造全校范围安全教育氛围可以具体到以下几点:(1)新生入学教育。卫生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时,除了对学生介绍以往的校史、专业、校规校纪外,另外根据学生不同专业加入相应的职业安全教育。例如,化学制药专业,学校以教研室为单位给新生做好专业安全教育的讲座。在化学制药中,不可避免要涉及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化学品,在使用、废弃处置或存储等过程中极易发生事故。教师在开展讲座是预先给学生传授相关的自我防护知识,使学生大致了解哪些试剂有剧毒,哪些溶剂是避免使用的,哪些试剂或反应容易发生爆炸,高温高压反应如何操作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讲座,既强调了卫生高职院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又为新生入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学习的氛围。(2)开学第一课教育。每学期开学,都要利用班会课进行开学第一课教育,作为卫生高职院校,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职业安全教育需要反复强调,所以利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凸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3)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校园每学期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分专业进行,每个专业在安全知识竞赛中选出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形成安全教育的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2、教学过程渗透安全教育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要传授卫生医学知识,还要将职业安全意识融入到卫生医学知识当中。例如,学生在分辨时,教师除了教学生辨认的方法,还要强调的安全使用。从品来看,阿托品、地塞米松、麻黄碱、肾上腺素等均为1ml安瓿,学生极易发生混淆。因此要强调学生注意取用正确药品,以确保麻醉用药准确无误,再进行的正确操作。(1)理论教学教育。教师在卫生理论教学的时候应该明白,学生此时逐渐在形成专业知识、习惯、意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会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将安全知识融入课堂,对保护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作用,从而也为减少卫生安全事故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护理学专业理论教学中,教师将七步洗手法和穿脱隔离衣法、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技术和分级防护技术、针刺伤防护技术和应急处理技术等内容融进理论教学。由此,可以达到职业安全教育的渗透与强化。(2)实验教学教育。卫生高职要求的是学生有过硬的技术,除去理论教学外,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做到实验操作的规范指导,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学校许多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实验室的比例不小,因此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可以切身体会到职业安全的理论教育对实验操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实验操作时也注重安全操作。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都应当做好安全教育。3、加强安全措施教育加强安全措施教育,指的是卫生高职教师在教学的安全事故处理的环节,根据学生实验操作发现实验室器材,或者学生本身操作失误等现象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采取整改措施“在安全隐患消除前不得开放实验室”。或者,实验教学中,发生操作失误导致一些损失,例如实验器材的损失、人员的伤害等,学校有权根据具体情节和事故等级,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甚至提请刑事诉讼。从安全事故的处理措施中,学生也能感受到职业安全的重要性,就达到了职业安全教育的渗透和强化目的。

三、结语

卫生高职本就具有自身特点,卫生医疗事业也有其风险性,因此卫生高职教师必须明白职业安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强化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

【参考文献】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7

第二章卫生技术职务

第二条卫生技术职务是以医药卫生技术应用为主要职责,根据医药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设置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卫生技术职务有明确的职责和履行相应职责必须具备的任职基本条件,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合理结构比例。

第三条卫生技术职务分为医、药、护、技4类:

1.医疗、预防、保健人员: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医师医士

2.中药、西药人员:

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

3.护理人员:

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

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护士

第四条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为高级技术职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力中级技术职务;医(药、护、技)师、医(药、护、技)士为初级技术职务。

第三章岗位职责

第五条各类各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暂按卫生部(82)卫医字第10号、(83)卫防字第61号、(81)卫药字第10号、(79)卫药字第983号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任职基本条件

第六条卫生技术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遵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七条医(药、护、技)士

1.了解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在上级卫生技术人员指导下,能胜任本专业一般技术工作;

3.中专毕业见习一年期满。

第八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2.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或常用专业技术问题;

3.借助工具书,能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中专毕业,从事医(药、护、技)士工作五年以上,经考核证明能胜任医(药、护、技)师职务;大学专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见习1年期满;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者。

第九条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

1.熟悉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本专业知识,掌握国内本专业先进技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2.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技术操作,处理较复杂的专业技术,能对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3.在临床或技术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或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比较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4.大学毕业或取得学上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4年以上;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3年左右;取得硕士学位;从事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左右;取得博士学位者。

第十条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1.具有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吸取最新科研成就并应用于实际工作;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论文或经验总结。能顺利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4.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取得博士学位,从事主治(主管)医(药、护、技)师工作2年以上。

第十一条主任医(药、护、技)师

1.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能根据国家需要和专业发展确定本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方向;

2.工作成绩突出,具有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的重大技术问题或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专著、论文或经验总结。能熟练阅读一种外文的专业书刊;

3.做为本专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善牛指导和组织本专业的全面业务技术工作,具有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

4.从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工作5年以上。

第十二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必须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怦审的、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中,按照限额进行聘任或任命。

对未经评审委员会评审或评审认定不符合任职条件者,任何单位或任何人不得聘任或任命其担任卫生技术职务。

第五章评审委员会的组建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别由高级、中级、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

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一般由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也可授权确实具备评审条件的下属单位直接组建,并报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

中级、初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的组建权限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8

引言

    医疗卫生事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质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重要性确实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的医疗机构受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困扰,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落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一些医疗机构的总体发展。因此,深人研究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颇具现实意义。

一、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一些作为事业单位的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平均主义”及“大锅饭”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评估、工作分析、科学的激励手段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十分常见的概念及管理手段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很难得到体现,许多管理者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以绩效评估为例,在一些管理不够规范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思想上缺乏绩效评估的观念,而实践中缺乏绩效评估的标准,导致了绩效考评工作严重缺乏科学性,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

    2、管理体制落后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隶属关系较难理清,有的隶属于政府有关卫生管理部门,有的是带有赢利目的私营机构,有的又隶属于企事业单位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壮大受到多层领导或行政干预过多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组织而言,管理体制的落后影响了许多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对于员工而言,管理体制的落后也可能对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及职业的技能提高产生消极的影响。落后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是滋生“推该、懈怠”等不良工作作风的源泉。

    3、缺乏职业晋升中的正向激励

    对于许多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员工而言,职称晋升要依靠指令性的负向激励。如湖北省城市大中型医院医生需在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一年后才有机会晋升高级职称。天津市、河南是和安徽省也有类似规定存在。熊昌娥( 2009)认为这些指令性的只有时间约束的负向激励所取得的效果可能是大医院医生到社区只是走过场,晋升职称是他们的首要目的,违背了让大医院医生用先进技术、理念支援社区的初衷。

二、科学的职业化管理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全球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赋予了职业化管理越来越强的生命力.从另一层意义上来看,职业化是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职业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甲分常见,也为一些企业的发展及腾飞做出了贡献。一般而言,医疗卫生机构不是企业,但在组织管理方面,企业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及发展实践也值得借鉴。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是一个对从业人员职业枝能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职业化的理念确有用武之地。

   无论是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或是业内员工而言,职业化均有着其特有的意义。具体而言,职业化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休现:y职业化可以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对关键业务骨卜的培养。通常而论,一个职业化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其拥有系统性较强的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其不断培养及输送专业技能较强的关键业务骨干及管理人才。2)职业化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培育自身的文化。从企业界内的有关经验来看,一个职业化建设较好的组织往往是拥有优秀文化气氛的组织,也往往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织。3)职业化可以帮助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并实现远景目标。对于组织而言,具有并实现发展的远景目标对丁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职业化实施较为成功的组织而言,明确的、科学的发展目标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实施职业化管理往往也意味着明确科学的远景发展目标及目标实现的具体策略的科学规划。

    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业人员而言,职业化同样意义重大,其最重要的一点主要体现在员工价值的体现和素质及能力的提升方面。首先,职业化对于培养员工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进而促进其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及在工作岗位中的不可替代性的形成及发展。

三、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化策略探讨

1、树立正确的职业化管理理念

    加强文化引导,帮助员工建立科学的、正确的职业化管理理念及组织文化理念是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实施职业化的基础。“职业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念,因此,只有当员工可以正确地并较为深人地理解职业化的理念及其意义时,职业化的进程才能够得到有力的推动。

    2、确定任职资格标准

    明确合理的任职资格标准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实施职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通常来说,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是任职资格标准的三个基本方面。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医疗机构而言,任职资格标准确定的难度较大。根据整理有关文献,笔者认为职业任职资格标准确定的两个基本步骤可以被考虑采用。这两个基本步骤为:1)通过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观察法等具体手段分析职业标杆人物的有关情况;2)通过分析所取得的标杆人物的有关资料及信息来确定此类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技能等,进而确定任职资格标准中所包含的模块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内容大致包括行为道德标准分析、职业素养分析及知识技能分析。在得到任职资格标准的雏形之后,可组织熟悉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并确定适合本组织的职业任职资格标准。应当指出的是,任职资格标谁应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及调整,而并不是一旦确立后就万事大吉。

    3、任职资格评估工作的开展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 G71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9-0079-05

杨卫玉(1888-1956),字鄂联,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我国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与黄炎培、江恒源并称为中国近代职教界的“三老”,解放后曾任轻工业部副部长。杨卫玉的一生,是与时俱进的一生,特别是在近代社会,他自1922年加入职教社后,先后担任职教社推行股主任、办事部副主任、总干事等职。在“职教救国”理想指导下,不辞劬劳,竭尽绵薄,作为职教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长期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宣传和实践职业教育事业,为我国早期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和实践推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职业指导运动的倡导、领导和实践者

和黄炎培等人一样,20世纪30年代以前,杨卫玉是一个“职教救国”论者,在他看来,“中国的社会状况、经济状况,非恃职业指导的帮助,不能救济”,每个人,无论贫富、男女、老幼,都须执有职业,否则,就“不能完成他做人的使命”。而任何职业的目的,皆是既为自谋生活,又为群众服务。前者为人职,后者乃天职。作为一个人,“必须于人职以外,还要尽天职”[1]。而这,就需要职业指导。在他看来,所谓职业指导,就是用科学方法和教育精神,指导青年选择职业、准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正是基于对职业指导的深刻理解,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并担任该社推行股主任的杨卫玉,积极组织领导并推展职教社所开展的职业指导运动。

1923年7月,职教社在职业指导部的基础上设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由刘湛恩为主任,职教社办事员邹韬奋为副主任,并负执行之责,杨卫玉和朱经农、廖世承、黄伯樵、陆规亮为委员。职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后,杨卫玉作为主要领导者,对早期职业指导运动的开展,特别是对职教社所领导的“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做了大量工作。如,9月17日,在职业指导委员会于上海青年会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上,杨卫玉和黄炎培、刘湛恩、陆规亮、邹韬奋等与会,会议通过了修正的学校状况调查表,决定先选定相当学校,开展职业指导运动,并择定一所学校,在若干时间内,逐日于课余请专家演讲关于择业的重要问题,以唤起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同时举行填注职业性能表格及个人谈话等活动。1924年2月23日,职业指导委员会假上海青年会召开第三次常会,杨卫玉和黄炎培、刘湛恩、邹韬奋、陆规亮、黄伯樵、朱经农、廖世承等与会,会议讨论通过了酌改的《择业自审表》,决定本年4~6月,于教育中心的上海、南京、济南、武昌等都会,在上海澄衷中学、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济南正谊中学和武昌中华大学附中举行职业指导。此后,在4月7~12日、4月14~19日、4月21~26日和5月26~31日,“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先后在上海澄衷中学与上海青年会中学、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济南正谊中学和武昌中华大学附中举行。

“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后,杨卫玉仍对职业指导予以特别关注。如,1924年9月29日,职教社职业指导委员会在上海青年会开会,杨卫玉和黄炎培、刘湛恩、邹韬奋、朱经农等与会。杨卫玉在会上提议在江苏省各初级中学实施职业指导,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1925年2月19日,职业指导委员会开会商定推行职业指导计划,杨卫玉和黄炎培、刘湛恩、潘文安、邹韬奋、朱经农等与会,会议审定了调查职业指导效果表,并决定各委员赴各处提倡职业指导,同时调查各处的教育情形、工商业概况及学生出路,作有系统的报告,以备作规划改进的参考。10月11日,职教社又与江苏省教育会在南京召集初中职业指导研究会,杨卫玉和黄炎培、邹韬奋、刘湛恩、潘文安等与会,对职业指导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

1927年11月28日,中华职教社、寰球中国学生会、上海青年会、上海女青年会联合发起了上海市职业指导运动,杨卫玉和中华职教社上海职业指导所正副主任刘湛恩、潘文安等作为主要领导者参与了这一运动。此次运动举行计七天,“公开讲演四次,听讲者合计二千一百余人;参观三次,合计二百十五人;至各机关请求指导及谈话者,一百六十五人[2]。期间的12月1日,杨卫玉至开洛公司通过无线电播音向数万人作了题为《为什么要有职业指导》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职业的目的在于事事得人,人人得事,而选择职业的途径在于:了解职业内容、注意个人特长和社会需要、有试验态度和充分准备、不计眼前酬报、不存奢望。12月3日,沪江大学为唤起学生对职业指导的兴趣,特开职业指导讲演会,杨卫玉应邀演讲《职业指导之意义与任务》,就职业的意义、职业指导的原理和任务,从学校、社会、个人三方面作了分析,四百七十余名学生听讲。1928年1月,中华职教社、寰球中国学生会、上海青年会、上海女青年会联合编辑的记录此次职业指导运动的《上海市职业指导运动汇刊》印行出版,杨卫玉在为之写的“弁言”中满怀激情地说:“职业指导的运动不自今日始,然大规模而有系统有组织的运动,却是此次上海的运动为第一次……上海市职业指导运动,是亦以此为着手提倡之第一步,其意决非即以此次运动为尽其能,更非以上海一埠为尽其责也”,对职业指导的未来充满并给予深深的希望[3]。

此后,杨卫玉对于职业指导的钟情一直不减。他不仅多次到各地、各校演讲,而且间以撰文对职业指导的理论继续加以探讨。特别是1929年9月17日,他受中华职教社所派赴日本考察农村教育、职业指导和补习教育(此次同行的还有他的夫人彭望芬,她赴日考察家政),计20余天,在日期间,他每隔数天必寄回书信一封,介绍日本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情况。如他曾在一封信中介绍说:日本的职业指导,倾向于劳动阶级,“职业介绍所皆公立,东京有十六所”。从日本回来后,他更作《日本之职业指导》一文,概述了日本的职业指导领导组织机构和体系[4]。这些介绍,对于当时国内职业指导的开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对职业指导基本理论的探讨

长期的职业指导实践使得杨卫玉对于职业指导理论有了一定认识,他先后撰写、发表了多篇有关职业指导的理论文章,如《职业的原理》(收入邹韬奋编纂《职业指导实验(第二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职业指导在小学校的地位》(载《教育杂志》1928年第20卷第3号)、《为什么要有职业指导》(收入中华职教社辑行《职业指导实施概览》,中华职教社1929年版)、《青年升学指导》(收入刘湛恩、潘文安编辑《升学指南》,中华职教社上海职业指导所1930年印行)、《职业指导与补习教育》(载《青岛教育》1935年第3卷第4期)、《女学生之升学与就业》(收入何清儒主编《职业指导论文集》,上海中华职教社1935年版)等。通过这些文章,杨卫玉对职业指导理论作了具体且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职业指导的目的和内容

针对当时社会上诸多人对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意义还“莫名其妙”,有的认为职业指导的目的不过是帮助学生毕业后谋生有术,不至于成为高等游民;有的认为职业指导乃是为学生解决生计问题,使他们用其所长,安于其业;也有的认为职业指导无非就是“为事择人”“为人择事”;杨卫玉说,所有这些认识,都是“看重学生生计而忽略社会关系”。他认为,对于职业指导的“目的和希望”,断不应作如此简单、狭窄的理解。因为,作为解决职业问题前提的“职业指导,不但要使学生于毕业后能得相当职业,并且要使他们了解职业的意义,唤起职业的兴趣,明白社会上各种职业互相利用、互相维系的实况。一方面谋业而自尊其业,一方面乐业而互助他业”[5]。所以,它的最大任务,“是在怎样使人人各尽其长,各专其业”,其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杨卫玉说,职业指导的使命,不仅仅是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其“最大的任务,是在怎样使人人各尽其长,各专其业”;“凡是属于职业的各种事业,都属职业指导的范畴”;不但学生毕业后因为要谋生需受职业指导,就是要升学的学生,也应该接受相当的职业指导。所以,职业指导的范围和内容至广,从小学的职业陶冶,到注意个性教育指导、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训练职业、服务指导,无不包含在内。它“是一种长时间的教育,非几天运动可以了事”[6]。

(二)关于就业指导和升学指导

在杨卫玉看来,“升学就业是青年面前的两条大道,关系青年一生成败”[7],解决好青年学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不仅是教育自身造就人才的目的所在,而且是避免国家和社会蒙受巨大损失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升学非贵,就业非贱”,那种以升学为荣、就业为耻的观念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求学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为显亲扬名,也不仅仅是作为个人的生活工具,而在于帮助国家和社会增进生产;况且,即便是升学,毕业后,若没有知识,亦难有相应的职业。所以,“尽我个人的力量,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去发达,做一个成功的人,就是无论何种职业,以及升学与否,皆是如此”;当然,若“个人的能力充足,环境适宜,能有机会去升学,亦不是不对的”[8]。正是由于杨卫玉认为升学和就业实乃殊途同归,是同一问题,二者的不同仅仅是“先后的关系罢了”,所以,他时常将两者放在一起加以说明。

关于就业指导。杨卫玉说,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做的工作有利于民族、国家、社会,能增进人类的生活享受,能为人群谋福利,它的成就是大,就是贵;反之,不能做到这个标准,或是做得没有成绩的,那么,虽大也小,虽贵也贱”[9]。但是,对教育者来说,他的责任之一,就是使学生在择业时不入歧途,减少困难,如愿以偿。

那么,如何达此目的呢?杨卫玉认为,就学生来说,择业本身终要乐业,而要乐业,首先要确立服务的人生观。在此基础上,第一,要考虑国家需要,以求达到济世安民的目的;第二,对相关职业的工作情形、生活情形、待遇、发展机会等,作一个明确的调查,以对之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第三,在这个基础上,充分考虑自己的学力、能力、智力、体力、个性等条件,以便这些条件在从事职业后得以充分发挥;第四,在就业后,要甘于从点滴小事做起,要有坚韧和努力奋斗的精神,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应该“肯耐苦”、“能始终如一”、“忠实从事”、“意志坚强”、“能守纪律”、“眼光远大”[10]。就教育者而言,学校特别是中等学校,应组织职业指导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加强对社会各业的调查和研究,并不时联络工商业界,如此学生的出路,自然比较容易。

由于杨卫玉认为升学和就业并不是两件相反的事情,而是“一条路子”,两者的区别,只是就业时间上的早晚而已,因此,他在重视学生就业的同时,亦对学生的升学十分关注,在探讨学生择业的同时,对升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教育者在升学指导时,必须调查高一级学校的章程、规则、教科用书、试验器材、教师等,并分门别类,作比较分析;同时,对于学校学生的品性、智能、特长、学力、兴趣、体格、家庭状况等,加以明晰并研究,使之与社会各业相匹配。特别是女生,对于学校的选择,更应确实了解学校的内容是否“和我旨趣相同”,学校内的主科是否确实“合乎我的身心”,等等。

三、对职业陶冶的倡导和研讨

早在1918年2月,中华职教社研究部就将“职业陶冶之性质及其种类”作为其第一个课题,征集社员共同研究,并登报通告,征求对于职业陶冶实施的方法以及各校实施职业陶冶方法的现状。当时,职教社同仁如中华职业学校主任顾树森等,均对职业陶冶给予倡导和探讨。和职教社同仁一样,杨卫玉也认为,对小学生实施的职业陶冶,实乃职业指导的一部分。职业陶冶乃小学校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人们对于职业陶冶尚缺乏认识,杨卫玉和其夫人彭望芬据美国芝加哥大学工艺教授勒维持(Leavitt)和芝加哥工业学校陶冶部教员布朗(Brown)所著的《公共学校职前教育》一书中的第六章并“以己意补充两章”编译成《小学职业陶冶》,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7月出版。这一作为职教社“职业教育丛刊”之一的著作由黄炎培亲自校订,书中对职业陶冶之起源与目的、儿童个性与职业陶冶的关系、职业陶冶课程等均有详细说明。黄炎培为之作“序”曰:由于职业教育在中国“为基至薄”,“欲厚培之,必自推行职业陶冶始”,该书的出版,将使得“职业教育之前途,因是而一日千里”;邹韬奋亦为之写“序”道:“这本书是把西方学理与他们贤伉俪的实际经验冶为一炉而产生的”,它的价值不言而喻,“是我们所渴望的‘指南针’”[11]。1926年7月,杨卫玉所著的《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又由中华职教社印行出版,书中对职业陶冶的意义及实施作了详细分析。该书出版后,经过职教社职业指导委员会和该社当年年会的详慎讨论,邹韬奋在为之所写的“弁言”中,给予高度评价。

不仅如此,伴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职业指导在中国的初兴,到30年代鼎盛至,杨卫玉先后写了多篇职业陶冶的文章,对职业陶冶进行理论探讨。如《职业陶冶与小学课程》(载《教育与人生》1924年第24期)、《小学教育与职业陶冶》(载《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1号)、《小学职业陶冶》(载《教育与职业》1925年第64期)、《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收入廖世承编纂《中国职业教育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儿童职业陶冶问题》(收入蒋息岑编辑《家庭教育的实际》,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版),《职业陶冶》(收入陈选善主编《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33年版)。

(一)关于职业陶冶的内涵和意义

杨卫玉说,职业陶冶是一种无形的熏陶,即要使儿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对于劳作的兴趣和习惯。在他看来,由于每个人都要有职业,每个人又都首先要接受普通教育,所以职业陶冶是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训练,每个人都应接受职业陶冶;而儿童好动、好奇、富于模仿的心理,无疑又有助于职业陶冶因势利导地实施。

正是基于此认识,杨卫玉说,虽然职业陶冶并非职业教育,但它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是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训练。换言之,职业陶冶与小学教育有很密切的关系,作为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训练,职业陶冶“就是使儿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为己谋生、为人服务之兴趣与习惯”[12],它“不是立刻要替学生谋得职业的准备,是把各种职业上应有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应用纯熟。使儿童将来可以应付实际生活环境,替将来要学的职业知能,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职业陶冶,固然是职业教育的初基,也是普通教育的基础”[13]。“人欲受职业训练,必先受职业陶冶;人容或不受特设之职业训练,而断无不受无形之职业陶冶。”[14]

正是因为职业陶冶乃职业教育之初基和普通教育之基础,杨卫玉认为,一个人,无论其是否升学,都应该接受职业陶冶,以达到“教育生活化”和“学校社会化”的目标。就“教育生活化”来说,就是通过职业陶冶,“养成儿童适于服务的正当习惯”,“授以生活技能的概念”,“指导择业就业的途径及毕业后服务的准备”,“从事于劳苦的锻炼,以促成健康的体格,使了解人类实际生活,认定正确的人生观”;就“学校社会化”而言,就是要“使儿童认识社会的职业”,“了解社会的一般状况”,“明了社会进化的历程”,“培养服务社会的兴趣”,“养成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关于职业陶冶的实施

在《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一书中,杨为玉提出较为完整的职业陶冶实施大纲。他说,职业陶冶,在“利用各种作业,对于全部儿童,施以各种业务上之普遍的陶冶,事事与实际生活相合,与社会生活接触,使儿童依此实行作业,潜移默化,得受种种训练,培养其勤劳精神,与实行能力”[15]。因此,在实施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课程“教材要含职业化”。即“使一切教材与书本上的学问,要与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互相联络起来,发生深切的兴趣”[16]。第二,“教学要重实际”。即使儿童接近生活,并养成对事物的正确观察,如教电学参观电气厂,教种稻参观农场,教河流、山脉而举行远足等;在训育方面,则“要有社会化的环境”,“要有因地制宜的设备”(如城市的学校可设附属商店或实习工场,农村的学校可设农场),并“组织训练团”。第三,注重调查儿童个性。他说,“人之天禀各异,将来之造就,自当各应其所长,故应行简易之知能测验,以为因材施教之标准”[17]。所以,儿童个性调查与职业陶冶,关系至为密切。“调查儿童个性,为训练之根据,在教育方面,有相当之价值,而在职业教育上,尤关重要。”[18] 实施职业陶冶的教师,应研究怎样了解不同儿童的特性,并授以适宜的功课。第四,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有鉴于“择业问题,学校与家庭应共同负研究指导之责”[19],所以,职业陶冶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不但应在学校中实施,在家庭中亦应注意充分发挥其作用,其方法是定期召开恳亲会,以商榷实施职业陶冶的效用。

作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界一个十分活跃、重要的教育家,杨卫玉对于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他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孜孜于职业教育的精神,以及留给后人的大量著述中所蕴含的职业教育思想,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在他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中,职业指导思想则又是最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8]蒋息岑.家庭教育的实际[M].上海:大东书局,1933:“儿童职业陶冶问题”.

[2][3]上海青年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寰球中国学生会,上海女青年会.上海市职业指导运动汇刊[M].上海:上海市青年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寰球中国学生会,上海女青年会,1928:47;“弁言”.

[4]杨卫玉.日本之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30,111.

[5]杨鄂联.职业指导在小学校的地位[J].教育杂志,1928(3).

[6]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实施概览[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29:103.

[7]杨卫玉.青年目前的两条路[J].教与学月刊,1937(11).

[9]杨卫玉.择业、就业、乐业[J].中央周刊,1942(49).

[10]何清儒.职业指导论文集[M].上海:中华书局,1935:262~264.

[11]杨鄂联,彭望芬.小学职业陶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黄炎培序”,“邹恩润序”.

[12][16]杨鄂联.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26:2.3.

[13][14][15][18]陈选善.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33:“职业陶冶”.

[17][19]廖世承.中国职业教育问题[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29:242-243.242.

On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 of Yang Weiyu

XIE Ya-hui

(Education Academ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

Abstract Yang Weiyu is a famous vocational educator in modern China, especially in Republic of China. He dedicated himself in practicing and exploring vocational guidance. He proposed that the objective of vocational guidance i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occupation, arouse their interests to occupation, and know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ous occupations;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education enhancement guidance should be given equal attentions; vocational ed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primary school.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on vocational guidance of Yang Weiyu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arly period of China.

Key words Yang Weiyu;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guidance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10

当前,医患关系呈紧张态势,医患之间甚至导致死亡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将本就处于对立状态的医患关系推得更远,使医患矛盾更加雪上加霜。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应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医患之间出现如此巨大的矛盾和冲突呢?究竟应该如何使医患对立的状态得到缓解直至消除呢?毕竟医患之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医生和患者无论哪一方受到伤害,另一方的利益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重构医患之间的和谐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既有医疗机构管理和运行机制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药品配售市场不完善、媒体不恰当的报道渲染等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医院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漠、道德水平滑坡,医患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举证倒置、谨慎行医导致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恶性循环等医院方面的原因;还有对疾病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对医疗行为期望值过高、维权意识增强、对医务人员缺乏最基本的信任等患者方面的原因。

纵观以上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有些是社会大环境方面的问题,一定时期内难以改变;有些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有些是思想观念和认识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宣传和教育;有些则是伦理道德和职业精神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重塑医疗卫生行业形象。在这些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当中,职业精神的提升是目前就可以着手加以改善,并是可以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在全国卫生系统轰轰烈烈开展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正是基于医患关系的现状,为重塑医疗行业社会形象而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行的一次深刻反思和理性回归。陈竺部长在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破解医改难题,实现医改目标,不仅需要制度建设、政策完善、投入增加,更需要精神的引领、价值的支撑和道德的坚守。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从2012年3月开始,分为学习研讨、总结凝练、践行3个阶段,2012年年底前基本形成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最终表述。目前已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3个核心要素:一是中国传统医学“大医精诚”文化和道德内涵;二是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人文思想和道德理念;三是伴随我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形成的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总结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可以有以下认识: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就是医疗卫生行业从业者所应具备的职业精神,由于医疗卫生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者群体利用自己和同事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保证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己任的职业,所以,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就应当包括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恪守医德、尊重生命、救死扶伤、大医精诚、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为依据,尊重患者、抚慰生命。并由此可以延伸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价值取向应以患者为中心,以救死扶伤为原则,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无论医患之间发生何种冲突,都应坚守这一基本价值取向。医疗卫生职业的价值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正确合理的诊断和治疗;二是让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感受到人文关怀;三是传递乐观向上的心态,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北京举行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座谈会上,张茅同志强调:组织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一方面要鼓励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主动参与,引导大家共同思考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使公众更好地了解现代医学技术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理解医疗卫生工作者救治病患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和理性就医,增进医患相互理解,防止极端事件发生。

医疗行业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的窗口行业,肩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要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引领职工精神发展。医院文化是医院的底蕴和灵魂,是引领职工精神发展的核心动力。大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弘扬先进的思想文化,完善科学的制度文化,培育清正的廉政文化。通过医院文化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人性化的就医环境,建立起医患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谐相处、和睦发展的医患关系;通过医院文化建设,增强职工“荣誉感”和“归属感”,塑造职工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二是加强医患沟通,增强患者就医过程的体验性。医疗过程三分在“医”,七分在“疗”,而沟通又在“疗”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沟通能够使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也有利于医务工作者大胆采用先进的治疗方式,从而有利于人类整体对疾病的征服。可以开展相互的体验活动,让患者感受医生的辛苦和不易,让医生感受患者的焦虑和彷徨,有了相互的体验之后,才会对对方的工作有设身处地的感受。三是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大力宣传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在全行业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新闻媒体要占据舆论宣传的主阵地,要对事实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对医疗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对医疗行为的局限性要进行说明,引导公众理性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