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创意产业发展模板(10篇)

时间:2024-04-10 14:52:01

创意产业发展

创意产业发展例1

产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必然受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创意产业是产业,因此其一切行为也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由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规律,创意产业资源配置必须首先符合这一规律,凡是能够由市场进行配置的创意资源,都要由市场进行配置。但是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不能把传统产业发展经验往创意产业上套。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发展经验表明,在创意产业发展初期,政府重视与否对创意产业顺利上路和迅速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创意产业更需要国家的重视和政府的扶持,这应该成为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对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政府对创意产业的扶持方式目前主要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直接投资兴办创意产业。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一般规律必然是倾向于那些效益高、回报快的短线领域,而回报慢、效益低的领域往往不被市场所青睐。创意产业虽然从总体上说是属于高投入、高效益、回报快、回报期长的领域,但是人们往往容易忽视这种高效益、快回报特点背后所隐藏的为这类产业铺平道路、创造条件的先期投资难题,比如文化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创意人才的培养成本等等,都是投资大、见效慢、甚至回报率低的垫付投资。靠市场机制实现这些创意产业的先期投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国家进行直接投资,通过兴办国有创意产业予以拉动。深入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崛起之路,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支持和政府的扶持是他们已经和正在使用的重要方法。当然,他们往往回避国家支持和政府扶持这样的提法,而是把创意产业(包括此前的文化产业)划分为营利部门和非营利部门两大类,国家对创意产业的支持和政府对创意产业的扶持,往往都是通过非营利部门这种渠道对创意产业进行直接投资。美国政府对非营利性艺术领域的支持,完善了整个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从而拓展了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在欧洲,很多国家投资兴办部级的公益性文化场所,如英国皇家国家剧院,是由英格兰艺术委员会支持的公益性非营利剧院;法国巴黎歌剧院则完全由法国政府投资兴办,由法国文化部直接领导,其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中包括文化部的9名政府代表。

二是国家出资引领创意产业发展。国家出资引领与国家直接投资兴办的区别是,国家具有导向性的投资但不直接经营。这种方式既不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又可以用较少的资本拉动较大的投资规模。发达国家(地区)对创意产业这类的投资主要有三种方式:(1)直接安排财政拨款,资助有政府指向的创意产业项目。如美国政府在政策上采取了“杠杆方式”,以“资金匹配”来要求和鼓励各州、各地方以及企业拿出更多的资金来赞助和支持文化艺术事业。伦敦每年将近两亿美元的专款用于投资创意产业;澳大利亚各州政府、省政府、区政府各投资3000万美元,用五年以上时间来发展数字产业。(2)以设立专项基金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发展,通过孵化作用培育新兴创意型企业。目前,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对非赢利性文化艺术事业给予资助。近年来韩国设立了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信息化促进基金等多项基金,促进了创意产业的日益繁荣。香港政府动用2.5亿元港币成立基金,推出“设计智优计划”,并成立创意及设计中心,汇聚各方面人才。(3)政府参与各类以推动创意产业发展为宗旨的中介机构,为创意企业提供投资或指导投资等综合服务。这些中介机构通常采取两种方式帮助小型创意企业获得资助:一是争取银行优惠贷款;二是动用社会资金为主、官民共同合作的“专门投资组合”。过去10年间,英国地方政府与艺术机构展开合作,成立专业型组织,如曼彻斯特创意产业发展服务局、伦敦哈姆雷特堡的文化产业发展推介中心等,对那些急需获得支持的创意企业在创业、融资、经营、人员培训等环节进行指导。此外,英国的一些专业机构与创意产业的具体部门,如英格兰、北爱尔兰等地区的艺术委员会、电影委员会等,合作支持其所在领域创意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这些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还应该大力推行政府组织参股民营的投资方式,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很不成熟,民众对市场投资往往信心不足,依赖和相信政府的心理比较强烈,政府直接出面组织并且参股创办,更具有带动性。

三是国家制定特殊的创意产业政策。创意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国家出台一系列符合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政策予以扶持和推动。早在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就规定对非盈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这项政策至今仍适用于创意产业。英国伦敦把创意产业作为核心产业。澳大利亚政府从1994年第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以来,一直把创意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加以实施。新加坡早在1998年就将创意产业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出台了《创意新加坡》计划。英国政府对创意产业采取了税收优惠等政策性扶持,创意产业成功地推动了英国的出口,有效地抵补了贸易逆差。

四是国家出资建立创意产业人才库,为创意产业无偿提供人才支持。现代创意学大师大卫•奥格威认为:“一个伟大创意是美丽且高度智慧与疯狂的结合,一个伟大的创意能改变我们的语言,使默默无闻的品牌一夜之间闻名全球。”他的这个观点清楚地点明了创意人才的重要作用。因为创意是人的创意,创意产业所涉及的每一个环节都与人才密不可分,人才资本是创意产业最核心的产业要素和产业资源。当今世界,抢夺创意人才已经成为创意产业竞争的关键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意产业起步较晚,虽然发展势头较猛,但是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和当前激烈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创意人才严重匮乏,极大地阻碍了创意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1)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总量少。创意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工作人口总数的比例,美国纽约是12%,伦敦是14%,东京达1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非常小,不超过千分之一。(2)高端原创人才奇缺。以动漫业为例,我国动漫业开发人才少、创造型人才少,专业动漫设计制作人员只有不到3000人,与60万人的市场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内地一些高校刚刚设立动漫专业,受过专业培养的人才十分有限,这种现状决定我国目前的动漫产业只能是粗放的。(3)缺少经营管理人才。例如音像产业非常缺乏高素质的发行人才和管理人才,动漫业难觅创意设计人才和营销策划人才。这些能够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了在创意产品的推广、衍生产业的发展、品牌的建立、价值的挖掘等方面都不够理想。(4)人才结构不合理。我国创意产业人才结构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制约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从年龄结构上看,40岁以下的中高级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比重较小;从专业结构上看,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创意产业发展例2

(一)文化性文化创意产业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任何文化创意产业都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任何创意既是对一定文化的创新,同时创意本身也必须是有文化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始终建立在文化与价值的产生、累积、消化和吸收上,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宏观产业,与传统的、以生产资料为基础进行的生产活动截然不同。文化产品的属性极为丰富,不但具备商品功能,同时也承载着教化、娱乐等功能,更为关键的是文化产品能够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认识取向,能够对全社会道德、文化、精神、经济等层面造成影响,这些影响力是普通物质产品所不具备的,其社会效应更为显著。

(二)创意性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创意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创意产品的不断推出,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在文化产业中,创意就是其生命力,新颖独特的创意是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命脉。文化资源虽然有限,但是文化创意却可以无限延伸。没有文化的文化产品是无法占据市场的,所以创意性的体现和发挥是其区别于普通文化产业的最大标志。

(三)跨界性创意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类型,它的关联度极高,主要表现形式为产业融合。同时,创意产业的整合性较为明显,对周边行业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通过跨界发展,能够在不同行业进行融合重组,进而形成独立的行业特色,成为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在产业的横向发展中,不少传统产业经过创意开发后,具备了一定的增值价值,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以及服务业、文教事业的相关内容等。

二、当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一段时期,国内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兴产业的一大特色,同时不少创意基地相继建成并开发利用。相关数据显示,在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上海地区,截至2013年,区域内创意产业的发展受益已经占据整体GDP的7.7%。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到,国内创意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发展趋势良好。同时,在国内经济环境较为优越的区域,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文化层面的消费较具活力,而消费水平也在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一线城市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并将其视为整体提升文化产业收益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其外向型发展寄予较大希望。在国内经济环境有待发展的西北地区,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文化消费却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区域的文化经济发展应当以当地资源为基础,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以城市为核心市场,不断推出主题特色明显的文化产品,进而形成其独特品牌,以文化产业为发力点,有效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三、加快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是促进文化企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健全的行业制度尤为重要。目前不少国家为了保障本土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从法律角度对这一产业的发展进行规范、立法,并逐渐形成完善的法治体系。日本制定出台的《企业安全法则》中规定,外资企业进入日本市场的先决条件是与当地公司进行合作,以此对外来资本进行有效控制。通过上述事例可以看到,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立法已经迫在眉睫,对于本国知识产权的合法保护用尽快完善,并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版权审核登记,在国际交流中强化文化资源的保护,使版权保障更为全面。总之,在当前条件下,政府应当以科学论证为前提,尽快出台并实施相关法律监督机制,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在文化单位的转制过程中,要明确界定其产业属性,划分出公益性以及盈利性产业范畴,以此为基础进程差异化管理。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上,要以全面促进其文化发展为前提,在研究理论与实践发展中找到平衡。在实践管理中,要逐步制定创意产业的评价指标,通过更为科学、规范的评价,使其具备政策支持优势,建立更具发展潜力的循环持续模式。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要在土地征用阶段为创意产业发展预留空间,政府应当全力支持厂房、土地等资源整体出租,作为创意园区建设基地,并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倾斜。

创意产业发展例3

当前我国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已有相当的基础,一批全国及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蓝皮书出版,一批西方文化创意产业的报告和著作发表,一批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研究也已,成果是显著的。但与飞速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对其发展战略的研究还很不够,对国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产业布局、人才战略的研究还十分肤浅。对美国、英国及欧盟其他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创意产业的各自特色与取向还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因此,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仍然需要一个更加富有开拓性的理论先导,需要与全世界创意产业专家共同探讨它的发展、危机和困境,共同寻找未来发展的道路。

在先进理论支持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迫切需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国家总体规划,确定未来若干年发展的政策导向,完善和优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在这里,高瞻远瞩的总体规划、合理优惠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良好的创意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以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构成与完善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建设一批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强创意项目作为风险产业的辅导、推动,改革和完善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制。

创意产业发展例4

茶与文化创意产业巧妙融合,已然成为苏州茶业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从苏州旅游、茶馆、演艺业、展会等方面阐述了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苏州的特点,在政策扶持、资源深挖、人才共育等方面寻求有效对策,以期助推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快速、长效发展。

关键词:

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对策

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被提升到了21世纪新兴战略产业的高度。2014年,苏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6.5%。文化创意产业必将成为苏州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格局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致力于向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2013年,苏州已拥有7个部级、11个省级以及39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主要涵盖了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影视、动漫等多家企业,初步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全覆盖,初显了产业集群效应。然而,发展的背后也透露出不少问题。目前,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由于一拥而上的建设,带来了品质参差不齐、缺乏标杆企业示范、缺少特色的运营模式,最终导致产能弱小,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

二、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升温,苏州的茶文化产业复苏势头迅猛,与茶相关的创意产业悄然兴起,具体表现为茶文化旅游、茶艺馆、茶博物馆、茶博会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一)茶文化旅游初具规模化发展苏州太湖旅游产业协会依托其自身优势,将吴中太湖自然山水景观与茶文化有机结合,打造特色鲜明的茶文化体验之旅,推动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苏州每年春季的“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已然成为推动当地茶文化旅游活动的重要活动与形式,并在当地呈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随着苏州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列入苏州吴中区“非遗”名录,苏州茶文化旅游又新添亮点,深挖苏州虎丘———山塘街线寻找苏州“三花”文化旅游线,苏州平江路上苏州好风光土特产店成为许多游客慕名前往之地。

(二)茶馆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苏州的茶馆先后经历了多次的洗牌重组。最初的茶馆多以亲民价格、单一茶品的“清茶馆”和听评弹说书的“书茶馆”等传统茶馆为主,之后兴起了以自助茶点为特色的杭派茶馆,再到现如今多元化发展的茶艺馆,创新的经营模式和内容成为这一时期茶馆的特色。苏州现有的茶馆,在设计与功能上都越发重视文化特色,不同文化主题的茶艺,如禅茶茶艺、文士茶艺、商务茶艺等,纷纷出现在各大茶馆和茶文化展会活动中,处处彰显现代的苏式慢生活节奏。众多茶馆中,苏州旺山“挹翠轩”茶馆是最具苏州特色的中式清饮茶苑,因绝佳的环境和深厚的隐士文化有机融合而形成苏城独具特色的茶馆,并于2012年获得全国十佳特色茶馆荣誉。此外,2014年8月,苏州斜塘老街开设第一家公益茶馆“施斌茶馆”,以茶为载体,为茶客们免费开设评弹讲座、免费培训苏州话,旨在传承苏州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苏州茶馆的新星。这些正是苏州茶馆走向茶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尝试。

(三)茶文化演艺业初试牛刀苏州根据自身的文化优势,曾先后邀请国内知名的明星刘亦菲和苏州籍明星韩雪担任苏州吴中区旅游形象大使,成为地产碧螺春茶品牌代言人,同时还邀请国内著名导演张晓春拍摄吴中旅游形象片,强强合作,扩大了苏州茶文化的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苏州茶文化的软实力。目前,在茶为主题的演艺业方面首推福建,起步早、影响力大,主要作品有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以及乌龙茶动画片《乌龙小子》,这些已然成为了当地茶文化演艺的代表作。

(四)具备一定规模的茶文化展示场所2010年10月,江南茶文化博物馆作为苏州地区首家茶博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该博物馆由东山茶厂投资建造,是一座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博物馆。馆内系统性展示了苏州碧螺春茶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文化。此外,展馆还配套有以太湖水产为主的餐饮“得福楼”,以度假休闲为主的宾馆“碧螺山庄”,以品茶观景为主的茶馆“紫金堂”等。江南茶文化博物馆已成为地产碧螺春茶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此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博览中心也成为苏州茶文化展会的重要场所。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的全国商务旅游示范区的平台以及一流的展会环境、专业的展会服务,该博览中心已成为苏州展示茶文化的新窗口。

(五)举办丰富的茶会展活动在茶会展和茶活动方面,苏州正不断地做大做强。2012年,苏州举办首届茶博会,展会活动主要集展示、鉴赏、交流、交易于一体,旨在通过大型展会以茶会友,促进苏州茶文化的发展。如今茶博会已然成为常态,定期举办,成为推动苏州茶叶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推手。

三、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总体来说,苏州的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萌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茶文化创意产业意识尚显薄弱以往苏州茶产业主要固守于传统产业方式的发展,相关协会、行业只把文化作为单纯的营销工具,流于表象,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普遍的深刻认识。因此,苏州文化创意产业意识的普及工作亟待加强。在苏州的茶业界,“三万昌”是百年老字号,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上世纪末,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苏州三万昌茶叶有限公司把“三万昌”金字招牌重新树立,加快店铺连锁经营建设。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与发展,曾经辉煌的“三万昌”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原有的茶叶门店经营和传统茶楼的发展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下市场的需求。面对“茶产业文化化”的发展形势,苏州茶企逐步意识到唯有将茶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方能不断推陈出新,适应市场变化,成为业内的万年青。

(二)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苏州碧螺春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积累和沉淀意蕴之深远可以肩比杭州龙井茶文化,碧螺春茶早已融入苏州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然而,苏州的茶文化资源不止于此,尚有许多资源未被挖据与利用起来,例如方兴未艾的苏州地产碧螺红茶以及其衍生茶产品,还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苏州茶文化资源的利用还有很大的可为空间。

(三)茶文化创意高素质人才短缺茶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发展的产业形态,它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苏州各大院校对茶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偏向于茶文化基础知识及茶馆经营管理等方面,而针对茶产品设计、策划等文化创意能力的培养,显得相对薄弱,导致传统产业的人才已不能满足茶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需要。近年来,苏州许多高职类院校纷纷开设了茶学专业或茶相关课程,为苏州市场输送着具备茶知识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正不断壮大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队伍。

四、助推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倡导茶文化消费2014年,苏州成为拥有5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巨大的消费市场给茶文化消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化消费需求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应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文化消费基础设施、开展具有特色的茶事活动,积极创建茶文化消费氛围:定期开展形式各样的茶事活动,如“武林斗茶”擂台赛、茶学专题研讨、专题茶展会等;在全市的基础教育中增设与茶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聘请茶专业人士给中小学生开设茶艺课外活动课,在苏州各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公益性的少儿茶艺体验活动,从娃娃抓起,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并走进茶的世界,崇尚中国茶文化。

(二)构筑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苏州的茶企业、茶叶店数量虽然较多,但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茶业城纷纷出现,苏州茶产业正在不断升级,试图改变原有的小而分散的格局。目前,苏州建有大龙港茶城(2000年)、美地茶园(2006年)、港龙国际茶城(2011年)以及天荼茶城(2013年)四个初具规模化的茶叶专业市场,并在长三角地区打响了品牌。应对“茶文化产业化”的市场趋势,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向。随着苏州大龙港茶叶市场转型更名为大龙港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其经营项目集茶叶茶具、茶文化交流及培训、茶工艺品设计、仓储物流及茶相关产业为一体,积极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实现文化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充分挖掘,巧妙利用苏州茶文化资源茶文化资源是茶文化产品的创作来源,应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造苏州茶文化产业集聚区。苏州除了知名的碧螺春茶之外,一些养在深闺的名茶如茉莉花茶、虎丘白云茶及相应的文化等还有待挖掘与利用。利用现代传媒的推广力,加强对地方产茶历史文化的宣传工作,积极宣传苏州茶俗文化,复苏苏州传统的茉莉花茶制茶工艺,大胆革新碧螺春红茶制茶工艺。同时,巧妙地将茶与苏作工艺有机融合,打造形式多样的茶文化产品,丰富苏州的茶文化市场。

(四)培养人才推动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未来,苏州高校培养的专业学生必将成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可以依托现代信息化教育手段打破院校间的限制,将茶文化相关课程推广为国际教育园区网络共享课程,从而普及茶文化专业知识。同时,依据市场变化,与时俱进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学科有机融合,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推动苏州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罡.关于苏州高职教育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2]夏良玉,官玉琴.论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闽茶文化产业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3]李令群,谢向英.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J].武夷学院学报,2014,(1).

[4]郭莉.闽台茶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新亮点———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J].当代旅游,2012,(4).

[5]毛雪莉.浅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2,(10).

创意产业发展例5

当下,互联网不仅成为创意经济时代的表征,更是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最优良的产业。中国有3亿多网民,因此中国不仅应该成为互联网产业的大国,还要成为这次危机的受益者――成为网络产业的强国。

从传媒的角度来看,今后10年内,所有媒体消费都将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互联网将垄断媒体。

从电子商务的角度来看,2008年,B2B市场带动的交易规模为29600亿元,B2C市场交易规模为1750亿元,C2C市场交易规模为1280亿元,全国互联网搜索引擎运营商不计算渠道收入就已经达到51.5亿元,互联网广告收入180.6亿元,网络游戏收入183.8亿元。比尔?盖茨一语道破这场电子商务争夺战的背后逻辑:“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再从投资与吸金的角度来看,2008年VC投资案例逾500起,投资规模近48亿美元,投资互联网等传媒产业的案例占整个投资案的10%。

可见,互联网产业对传媒产业有强大的颠覆作用。所以,中国应该把互联网产业作为各大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优先设立互联网产业孵化基地。

壮大设计产业

创意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发生的最大变革就是适应创意经济时代新的生产方式,和“以网络为平台的智能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推出了10大产业振兴计划,这10大产业的产业链上游无一不需要设计企业去设计完成大量前期的工作。

面对危机,应该倡导“用设计再造企业”的理念,重点发展那些设计品牌、设计模式、设计企业的创意企业。只有用设计的理念、思想和方法来再造企业,才能使中国的企业在这次危机中脱胎换骨、获得新生。从事设计的企业会面临巨大商机,政府更应该在产业政策和产业引导资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壮大设计产业。

创新教育产业

创意产业是人才产业、思想产业。创意产业价值最高的投资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都是人。教育产业还是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表现强劲的优良产业。2008年教育产业共发生投资案例30起,涉及投资金额4.74亿美元,占全年VC投资案中的6%,占整个投资金额的近10%。自2006年始,中国已经有6个教育企业在美国上市。

创意产业发展例6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98-01

一、关于创意的几个概念

艺术创意学是对文化创意产业中艺术创意产业进行研究的学问。具体来说艺术创意学是对艺术或涉及文化艺术的相关领域进行创意的理论及思维方法的研究。它为艺术创意产业提供理论指导,以其完成艺术创造和创意思维的跨学科结合。

“创意”一词,来自于英语单词“creativity”,它还可以翻译或者理解为“创造”、“创造力”。这个词在原本意义上是指艺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类似作品的独特性与想象力,是艺术作品价值的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简言之,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它看起来与“经济”一词是没有多少关系的,可是如今,“创意经济”或者“创意产业”的概念似乎已经广为流传了。

厉无畏主编的《创意产业导论》,开篇就明确了创意产业的内涵。在明确创意产业概念的时候,书中是这么描述的:“创意产业,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其概念主要来自英语Creative Industries,CreativeEcorlomv或CuIturaI Creative lndLIStries。”该书接着指出,关于创意产业的权威定义有两个,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一是英国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的概念: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透过智慧财产杈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前者强调物质形态的生产和服务,后者则强调文化和创意,推崇创新和个人创造力。

二、创意产业的特点

创意产业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它与文化、艺术、设计、体育和传媒行业相关,二是它是新创业的有新的文化创意和运作方式的企业,三是从事创意工作的雇员超过先前同类行业10%。后一条甚至成了划分是否成为创意产业的实操标准。

另外,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E·凯夫斯在其《创意产业》中,为创意产业归纳了七个特点:

1、创意产品具有需求的不确定性;

2、创意产业的创意者十分关注自己的产品;

3、创意产品不是单一要素的产品,其完成需要多种技能;

4、创意产品特别关注自身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5、创意产品注重纵向区分的技巧;

6、时间因素对于一个创意产品的传播销售具有重大意义;

7、创意产品的存续具有持久性与营利的长期性。凯夫斯的观点抓住了创意产业的重要特点,是颇有见地的。

三、《阿凡达》给中国创意设计的启示

启示一:原创性

阿凡达带给我们的震撼不光是视觉的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保持了高度的原创性。制作组不但绘制了各种新奇古怪的外星生物,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外星语言。的确是有创意。也正是因为如此,赢得了无数的喝彩和赞叹。

启示二:数字与科技

阿凡达是一部真正的3D巨制,其CG技术和数字合成的手法到达了一个巅峰。60%的画面采用CG动画制作,40%的镜头由真人演出。特效镜头数量超过3000个,只有20几个镜头没有使用任何特效。只有37个真人演员,但有上千个CG动画角色;另外有2000名幕后工作人员,800个是CGI特效人员。

数字化电影在未来也是一个趋势,随着电影特效在电影中比重的增加,对与其相关的数字人员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科技的电影时代,不但需要创要创意,也需要科技。

启示三:社会责任感

电影中贯穿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和为自由而抗争的精神,尊重生命,更要和平友爱,一种纯真美好的感动。电影作为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作为电影导演,更要有社会责任感,用一部好电影去唤醒沉睡的民众意识,宣扬自由与和谐,平等和友爱。

当下社会物欲横流,人心多有浮躁,但如果设计纯粹为商业利益而生,必然行不远矣。作为设计师,也要有社会责任心。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起码的道德标准。让设计为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是职责所在。

创意产业发展例7

创意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不仅改变了社会经济生活,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的革命。在人类社会,虽说依然保留着群体性社会动物的本性,却不断地遭受文明的异化。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正是对这种现代性的反思,社会发展不应该偏离其初衷。21世纪物质极大丰富,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马克思阐述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被大机器生产吞噬了,不自由存留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人变成了被机能化的物。社会化过程中,弗罗姆的“社会过滤器”藏起了大部分选项,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无从查考。农业经济是自在的直接经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人性受物性支配。工业经济是自为的间接经济,人的本质被对象化、商品化,人的存在与本质对立,如马尔库塞所说,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在一种自由的条件下操纵这些人为的需求的,但这种自由的条件本身就是一种统治工具。创意产业统一了劳动与资本、生产与消费,劳动就是资本,资本就是劳动,创意成为生产要素,生产与消费汇合于同一目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回归于存在之中,进入自为自在的自由状态。

创造性思维与创意产业

创意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创造性思维是创意产业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发挥了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创造性思维不仅具有开创意义,也开拓了人类认识新领域。创意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的重要动力,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过程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作为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实现了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创造性思维不仅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意义思维成果,开拓人类知识的新领域。擒获新的思维产物。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成果产生的必要前提和条件,而创造则是历史进步的动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个人推动社会前进的必要手段。

德国经济思想家熊彼得最早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熊彼得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经济学家罗默认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新创意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英国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明确阐释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创意产业概念,并对创意产业做出严格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的活动,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利用,使这些活动发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的成效。创意产业的概念囊括了知识产权,并传递象征性意义的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扩散和聚合体系。创意产业解决了工业经济时代以传统方式无法处理的问题,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已是最大、最富有活力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

创意产业是源于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活动,注重知识和创造的原创力,创造性思维引导的产品、知识或技术,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重组,提升产业竞争力,催生产业革命、产业重组和产业升级等等,能形成较强的产业聚合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却很少与其他产业发生资源冲突,创意产业可以为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提供长远的影响力和推动力。

创意产业与创造性思维观念

创意产业发展例8

一、绪论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同属现代服务业范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有利于加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两者的融合发展又有利于行业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关注度较高。ReinhardBachleitner(1999)认为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AnnaCatalani(2013)以英国曼彻斯特的西非文化节为例,得出了文化节庆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的结论。杨娇(2008)通过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三维要素系统模型,指出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旅游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意旅游客源是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核心三要素。张海燕(2010)指出,旅游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整合中要把握好旅游经济和地域文化的互融互动关系[4]。本文将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机理,研究融合发展模式,提出发展建议。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经济机理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

1、根本原因。按照国际上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需求就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以上,则进入对文化消费的“井喷”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在2011年人均GDP首次超过5000美元,于2016年人均GDP达到8113美元。所以,目前我国处于对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需求旺盛的阶段。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人们逐渐从物质消费转变为精神消费,对休闲娱乐行业的需要量逐渐增大。目前,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个性化、多样化、精神化、品质化、体验化的,于是就需要一种休闲形式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增加可以带动相关就业岗位的增加,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产物——体验旅游,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2、内在原因。文化创意产业的三大特性为渗透性、创意性和高附加值。旅游业的三大特性为综合性、体验性和带动性。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其他地区的发展缓慢。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尤其少数民族文化极具吸引力。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以文化为基础,创意为延伸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产业,肩负着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以旅游业为依托,借助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来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群体,从而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源头。3、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2009年的《文化产业振兴计划》首次提出要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后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重申,到2020年要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表明中央在“十三五”时期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关于旅游业的发展规划,早在2009年,国家就提出了“要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未来,政府会继续推进两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程度会不断加深。4、科学技术支持。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电影电视业的发展、网络游戏的风靡等都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比如娱乐公司将3D全息投影技术运用于娱乐事业的发展,通过举办3D全息投影演唱会,在歌手缺席的情况下也能为世界各地的歌迷朋友带去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与听觉体验。先进的科技水平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效果

1、国家层面。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可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同属服务行业,两者的蓬勃发展对第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贡献巨大,促进产业结构加速从“一二三”向“三二一”调整。另一方面,两个产业所具有的相关性和渗透性,对交通业、娱乐产业等产业产生了外部经济。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带动了大批人就业,进而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改善消费结构,提升消费质量,最后通过正反馈作用促进对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需求。2、行业层面。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一方面,两个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产生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行业中各企业的交易成本和搜寻成本。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会逐渐形成一个协调发展的系统,从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会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根据增长极理论,将北京、上海、深圳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当成“增长极”,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会延伸到附近区域,进而推动附近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3、需求层面。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补能产生更多不同种类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消费需求,让我国居民在消费中获得最大的边际效用,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

(一)渗透式

渗透式发展模式是指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双向渗透,既能丰富旅游产品的种类,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又能扩增文化创意产业的覆盖面,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收入。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电影电视及综艺的拍摄地点成为人们旅游的目的地,令出于对电影电视喜爱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体验。比如电影《泰囧》的成功吸引了众多国内游客前往泰国度假。著有“动漫王国”之称的日本通过漫展等一系列活动带动了日本旅游业的发展,韩流的盛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韩迷们前往韩国找寻偶像的踪迹。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许多创意园区都成为这座城市的旅游景点。比如前往北京的游客都会将798艺术区作为旅游计划中的一站。高雄的驳二艺术区已成为高最有名的景点之一。被一座城市旅游资源吸引而来的游客会带动文化创意园区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二)延伸式

延伸式融合发展模式是指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所涉及到的相关产业链产品的研发来实现两者的融合。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在制作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米奇和魔豆》等著名的动画片后,米老鼠、唐老鸭等成为家喻户晓的动画人物。迪士尼乐园将这些动画人物“入驻”游乐园,吸引了喜欢迪士尼动画片的观众前来游玩。除了迪士尼乐园,还有迪士尼度假村,都是由文化创意产业延伸出的体验经济。

(三)重塑型

重塑型发展模式以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为纽带,以开设极具创意的大型节庆、展览、活动为目的构建新型产业组合,吸引游客前往,进而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比如巴黎时装周的举办,每年吸引全国各地的时尚人士前往,设计们通过看时装展产生创意灵感,扩大创意空间。巴黎不仅获得了“时尚之都”的称号以提升城市形象,而且有效的传播销售了创意文化产品。

创意产业发展例9

[中图分类号]F5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8-0127-04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创意产业与旅游发展研究”(批准号:07YJ209)

[作者简介]刘志勇,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广告传媒;王伟年,井冈山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文化产业。(江西 吉安 343009)

创意产业目前在国外是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逐渐兴起,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地都将创意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旅游业作为以满足人们愉悦需求为根本目的的时尚产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宣传促销,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将文化创意植入到旅游业中,用文化创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一、产业发展背景

1.创意产业蓬勃兴起,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正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创意”更被认为是决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就曾经认为“真正推动20世纪90年代巨大繁荣的不是充沛的资金投入或高科技创业潮,而是各种喷薄而出的人类的创意”。“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理查德・弗罗里达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创意也是一种资本形式――可称之为“创意资本”。人们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型、新文化形式和新产业,这些就是“创意资本”。经济要发展、繁荣,那么各种类型的组织(个人、公司、城市、州乃至国家)都必须培育、推动、激发和投资于创意。创意思维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基于创意在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

创意产业的出现可谓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创意产业内涵的关键是强调创意和创新,从广义上讲,凡是由创意推动的产业均属于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可以与多种产业相融合,提高他们的观念价值。而且其产业资源、产业要素、产业运营可以围绕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动态组合,从而促进产业的不断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创意产业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是对传统的产业发展逻辑的颠覆。在技术进步、产业融合、消费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它对于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其他很多产业的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为世界各国在知识经济全球竞争中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创意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也被我国许多部门和地区提到了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2.旅游产业发展步入瓶颈,亟待升级转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旅游业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重大战略调整期,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换代,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关键任务。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要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形态,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因此,旅游业态创新会是实现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所谓旅游业态创新即通过围绕着旅游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流通等各环节上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的创新。旅游业态创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业态融合是旅游业态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如会展与旅游业的融合而成的会展旅游业、工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而成的工农观光业、文化休闲业和旅游业融合而成的文化休闲旅游业等等。随着创意产业的日益兴起,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对重塑旅游业的产业体系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创意产业所具有的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力、强辐射力和高科技含量的特征,将为旅游业注入持续发展的生机和动力。可以预见,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对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升旅游产业能级、促进旅游产业转型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创意产业对深化旅游发展凸显的作用

1.拓宽旅游资源范围。在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确定了我国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和37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看似涵盖了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各个方面。然而,旅游资源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旅游资源的功能性内涵决定了旅游资源是在动态地发展变化的,其范围和深度是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认识水平、开发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而在这一范围的拓展中,创意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意产业以其独特的趣味性、知识性、时尚性、创新性不断地将新鲜的元素注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并能够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类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各类动态与静态的活动,赋予其旅游资源的功能,从而将原本不被视作旅游资源的转化为时尚的旅游吸引物。网络游戏、动漫乐园、loft、soho、博物馆、音乐节、影视基地等等都是伴随着创意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旅游吸引物,甚至很多的创意产业园区本身就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如北京“798”艺术区、上海“8号桥”现今已经成为城市的旅游新地标,吸引着全世界游客的目光。

2.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旅游产业链是以旅游业中的优势企业为链核,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在旅行社、饭店、餐饮、旅游景区、旅游交通、旅游商店等行业之间形成的链条关系。旅游产业链是一条价值链,即旅游产品价值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会逐渐增加,因此,延伸旅游产业链成为近年来许多地方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从两方面拓展旅游产业链。一方面表现在横向上,创意产业融入到旅游行业各产业部门之中,可作为旅游产业成长的“投入要素”和“增值资本”,为各类旅游产业增加附加值,突破旅游产业链条原有的“旅游六要素”的小循环,促使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互融,构造大旅游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表现在纵向上,创意产业可与旅游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渗透与融合,使旅游产业链条向上游的研发和下游的品牌销售渠道延伸,从而有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3.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当今旅游正在经历传统“观光游”向现代“体验游”的变革,以功能价值为基础的大众化旅游需求正转化为精神和文化方面的个性化体验旅游需求,因此,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供高档次的旅游文化产品就成为当前的迫切需要。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

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产业,创意产业无疑具有文化经济属性,它通过创造力对既有文化进行创新和突破,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并使之与旅游资源和活动经营结合起来,从而将沉寂的历史文化内涵转变成鲜活的旅游文化产品,活化文化资源,为人们提供具有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体验消费性的旅游产品。在创意产业的作用下,故事、符号等文化要素成为提升旅游产品文化价值新的途径。

三、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

创意产业如何迅速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从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与旅游营销等几个角度切入。

1.旅游商品开发。创意产业与旅游商品开发的结合最为紧密。旅游商品包括旅游户外用品、旅游书籍、生活日用品、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印刷品、免税商品等。其中,旅游纪念品(包括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和旅游印刷品)是旅游商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创意产业中的工艺品设计及时尚与旅游纪念品息息相关。在旅游工艺品的品种开发、土特产品的包装、目的地的旅游印刷品的设计上,时尚与工艺品设计都能发挥其所长。如法国充分利用国内创意产业的重点行业之一,设计业与旅游纪念品设计相结合,制作出具有“品种多、法国标签、思路新、实用性强和做工精细”的享誉全球的旅游纪念品。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都特别注重将创意元素运用到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新加坡旅游纪念品品种繁多,销售收入占旅游收入的50%以上,它的旅游纪念品设计、销售最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创意。在新加坡有一种名为“乐宾莱恩”(Luving Li-onel)的绒毛玩具,设计灵感源于其国家传统的象征性标志“鱼尾狮”造型,上半身为狮子头,下半身是鱼尾,一副彬彬有礼、笑容可掬的模样,特别受到游客的青睐。以此形象为基础通过创意设计已形成系列“乐宾莱恩”产品:绒毛玩具、手提包、手机链、钥匙圈、瓷器、印有“乐宾莱恩”图像的T恤衫等等。当地老字号饼店还将“乐宾莱恩”的形象印在了饼盒上。“乐宾莱恩”俨然已成为推广新加坡身份及文化的形象大使。由此也看出创意元素的融入使得旅游纪念品的产品形式和产销环节焕然一新。

2.旅游项目策划。旅游项目作为目的地的旅游吸引物,最需要创意产业的介入。从主题公园策划与创意产业的密切联系就可窥见一斑。

主题公园的最早出现就是影视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1955年美国沃尔特・迪斯尼,把在银幕上形成的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物化为一个乐园,于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迪斯尼乐园。之后,许多电影制片公司将其电影拍摄的外景基地转变成了以电影电视的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新型主题公园。我国最早的主题公园――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其民族歌舞大荟萃、民族风情大汇演开创了中国旅游界的新路,则是以创意产业中的表演艺术为基础的。

主题公园以游客体验为目的,由于“游客体验”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既难以量化,又牵涉到投入产出、技术水平、行为习惯、时尚追求等众多因素,因而主题公园最需与创意产业结合共同发展。主题公园从其主题的选择,到公园内各项设施的设计,乃至公园内的文娱表演活动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主题公园的发展需要舞蹈、音乐、舞美、服化道、舞台机械等产业的发展,也要求设计、策划、管理咨询等产业的配套发展,这其中大部分是属于创意产业。所以,许多的主题公园也成为了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北京欢乐谷就是这样一个糅合了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充满TB时尚、动感、欢乐、梦幻魅力的主题生态乐园。主题公园内精心设置了120余项体验项目,包括40多项娱乐设备、50多处人文生态景观、10多项艺术表演、20多项主题游戏和商业辅项目。文化创意的特性贯穿了其策划、设计、建设、经营的整个过程。北京欢乐谷成为了中国现代旅游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域龙头。

3.旅游营销。以往大部分旅游目的地是通过旅行社的图片、旅游交易会、新闻媒介等传统营销手段将旅游目的地推向市场。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区域旅游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旅游营销形式已无法使旅游地脱颖而出,为了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新颖独特的旅游营销显得特别重要。创意产业与旅游营销的结合,就能衍生出许多新形式的营销方式,如节庆营销、影视营销、演艺营销等。

所谓节庆营销是以旅游目的地的节庆活动为载体,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实施针对节庆活动的系列营销活动。节庆活动营销已成为旅游目的地重要的营销方式。大连的服装节、青岛的啤酒节、哈尔滨的冰灯节、山东潍坊风筝节、南宁国际民歌节等等在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中都发挥了显著作用。再如我国香港,既无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也无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迹,然凭借其在亚洲地区领先发展的创意产业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精彩的旅游节庆活动,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和创新旅游产品得以塑造和宣传,也使得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成为人们趋之若骛的地方。

而影视营销是借助影视剧进行旅游营销,它是创意产业与旅游营销结合的另一体现。通过影视作品的播放可推介新的旅游景区,如乌镇通过电视剧《似水年华》的播放很快树立了形象,旅游收入和游客量迅速提高。在影视营销方面最成功的要属韩国。据韩国秋溪艺术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做的一份“韩流旅游营销效果分析及发展方向调查”,2004年来自日本、中国的游客中,有27,1%(约71万人次)是直接或间接受到韩国影视剧的影响来韩旅游的,这些“韩流游客”共为韩国带来了7.8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演艺营销即在旅游地通过开展富含地方特色文艺表演或文娱活动吸引游客,打造、提升旅游品牌与形象,进而拓展市场。近年来,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地区如桂林、杭州、昆明、丽江、西安、井冈山等地,在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演艺产品,如《印象・刘三姐》、《仿唐乐舞》、《丽水金沙》、《云南映象》、《中国红歌会》等等,在宣传地方旅游形象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促进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除了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切人外,如要让二者更大幅度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还可从宏观管理上采取一些措施。

1.开发创意产业园区形成新的文化旅游景观。创意产业园区与其他园区有显著不同的特征。它是集生活和工作、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于一体的场所,有多样化的宽松环境,能给城市带来新异的地方。园区正是通过其创新性,为原有的城市景观增添了新的内涵,如充满个性、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特色街道;世界范围里被追捧的集居住、工作、展览三合为一的新型时尚住宅形态LOFT;人们更多的喜欢在咖啡屋、酒吧、餐馆、俱乐部、聚会点、画廊等公共空间进行工作和交友的特殊生活方式。这些新的景观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

客前来休闲旅游。创意设计独特的园区建筑风格、培育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复合型的龙头企业等,依托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旅游的诸多举措,是近些年来北京、上海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地区正在致力发展的方向。

2.充分挖掘传统地域文化发展创意旅游。创意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某种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旅游者通过参加互动性工作室开发自身创造潜能,拉近与当地民众的距离,以此汲取度假目的地文化。创意旅游是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正成为日益兴起的新型旅游形态:新西兰纳尔逊地区为游客提供的包括骨雕刻、毛利语言课程(学习班)、编织、制毯、木工手艺和新西兰美食烹调学习的创意之旅:加拿大安大略省为游客提供的绘画、素描、雕塑、雕刻和摄影的创意旅游;巴塞罗那的美食和烹饪之旅等等。因此,充分借鉴当地技能、知识、传统以及地方的独特性,为游客提供包括艺术、手工艺、设计、语言等等的学习机会,是今后各地发展创意旅游的一个新思路。

3.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人才。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大批即懂旅游又熟悉文化创意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这一部分人才是推动两者尽快融合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但是,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政府应尽快制订有利于“旅游+创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与计划。加大对创意教育、旅游教育的投入,整合多种学科,培养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引进具有现代经营理念和市场创意的文化旅游项目领军人物;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组织相关的培训,建立起旅游业的创新环境,为本土旅游人才了解创意知识和创意人才涉足旅游领域做好中介,从而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4.建立文化创意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建立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解决两个产业在互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文化、旅游行政部门和发改委、财政、建设、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土、工商、税收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旅游主管部门在制定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和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时,要主动征求宣传、文化部门的意见;文化部门在策划和设计重点项目时,要征求旅游等相关部门的意见,以形成相互搭台、共同促进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

五、结语

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论是对于旅游产业还是创意产业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两者的融合发展能拓宽旅游资源范围,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从而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和动力。同时,两者融合也能更好地将区域文化运用创意的手段促进其产业化,而这为诸多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提供了思路。随着我国部分发达城市创意产业的日益兴起,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创意产业促进旅游业深化发展的问题。在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旅游项目创意开发、旅游节庆、旅游演艺等方面应该是两者结合的最好切入点。依托创意产业园区开发出的新文化旅游景观会成为城市旅游新地标。此外,西方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揭示:创意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将导致创意旅游的出现。创意旅游的成长,可通过与当地“创意产业”(尤其是艺术和手工艺)的联接、当地政府的支持而得到加强。可以预见,作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结晶的创意旅游将是未来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对创意旅游的开发和研究,理所当然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林拓,李惠斌,薛晓源.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金元浦.创意都市:原创力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经营城市:大竞争时代的文化博弈之二[EB/OL]. culstudies, com/rendanews/displaynews, asp? id =5981,2005-07-06.

[3]理查德・弗罗里达,著.方海萍,魏清江,译.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厉无畏,王慧敏,孙洁.创意旅游: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J].旅游科学,2007,(6).

[5]厉无畏.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与产业创新[EB/0L].http: 1/ sinayn. com. cn/artiele/890/21387_l, html,2008-11-19.

[6]李太光,张文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业态创新[N].中国旅游报,2008-06-18.

[7]王慧敏.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5c[EB/OL].省略/Intelligence/Expert/2008/05/27/150953460. html,2008-05-27.

[8]王起静.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产业链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

[9]张小可.文化创意是旅游产业科学发展的根基[N].中国旅游报,2007-08-31.

[10]吴娟子.创意产业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N].中国旅游报,2007-10-12.

[11]苗学玲.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旅游学刊,2004,(1).

[12]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6,(12).

[13]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4]北京欢乐谷文化创意产业资料汇编[EB/OL].http// heiyou. com/tribe/1235/3633725, shtrnl, 2006-08-02.

[15]陈雪钧.旅游目的地的节庆营销[EB/0L].http:// 2020china. com/aeaderae/manage/2006-10/20/200610202002. shtml, 2006-10-20.

[16]黄华南.试论旅游目的地节庆营销策划与实施口].金融经济,2007,(10).

[17]林小森。文化创意产业在香港旅游业成功的有益启示[J].探索与争鸣,2007,(8).

创意产业发展例10

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包涵了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电影、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例如,很普通的几根并不值钱的铁丝经过精心设计成为一个摩天大楼模型,这样一个设计品在市场上可以卖到几百元,这就是创意的价值。据资料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年创造的产值220亿美元,并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一些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发展速度非常惊人,美国、英国创意产业的增速超过总体经济的3-5倍,美国创意产业已经超过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成为最大的出口产业。最先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的英国,到20**年,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英国产值居第二位的行业,占GDP的7.9%,仅次于金融服务业。而伦敦市把创意产业更是列为核心产业。目前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及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在积极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总结发达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我们感觉到一个城市发展创意产业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辖区内大量独特风格的优秀历史工业为发展创意产业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二是该城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三是该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四是城市环境优雅,配套设施齐全,吸引和聚集了大批高素质,创造力强的优秀人才。

二、创意产业今后应该成为**区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作为千年古城和省会城市的中心城区,既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又有丰富的当代教育资源和时尚的消费群体,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特别是我区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初露端倪,据初步统计,全区创意行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业、广告建筑装修装饰业、信息咨询服务业。据初步统计,截止到20**年底,从事上述四类行业的企业有600余户,缴纳税金7000余万元,实现财政收入近3000万元,对财政贡献率达10%。

1.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按照我区“三产兴区”的发展思路,老企业逐渐“退城进郊”,闲置的厂房因受到城市规划和土地面积的限制,不能进行房地产开发。因此,如何充分挖掘闲置厂房的价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恰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即把原来的“制造车间”转变成“创意工厂”,用低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部分,从而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

2.历史人文优势:**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绚丽多彩、革命文化璀璨辉煌。徐亭烟柳、南浦飞云、铁柱仙踪、古塔雄风、八一起义遗址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从创意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文化底蕴都比较深厚。

3.区位成本优势:**区历来商贾云集,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金融机构众多、信息服务体系健全、市场群体活跃、商业网络覆盖面广,为创意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投资发展环境。南昌市智力资源较为密集丰富,众多的高等院校和莘莘学子构筑了创意产业发展的智力基础。**地处南昌市中心,虽说土地资源稀缺,但是据不完全统计,我区(域)有老厂房13处,计62780平方米,这为创意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空间资源。与发达城市相比,我区土地、房产、劳动力等价格低廉,成本优势明显。

4.市场空间优势:随着教育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品位及文化内涵,更加追求时尚和标新立异,对创意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我区人口密集,拥有宠大的创意产品消费群体,催生了创意文化产业的雏型,成为繁荣创意文化产业的“星星之火”。我市乃至我省创意产业处于蹒跚学步的初始阶段,发展空间广阔。我区领导集体审时夺势,意识超前,科学决策,在全省率先提出把我区打造成全省的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中心区,并先人一步,构建我省第一个创意产业中心,抢占发展先机,营造良好氛围,创意产业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三、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

1.总体思想:全面推进具有高聚集性、高附加值性、知识密集性、高成长性和低消耗性特点的创意产业的发展,抓住辖区工业企业“退城进郊”的产业调整形势,整合空置厂房资源,融合**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文化,通过政府引导,推动聚集,逐步形成以“南昌创意产业中心”为平台,各创意园区为支撑的现代知识性产业体系架构。

2.基本原则:

(1)形成合力原则。区(域)相关单位和企业优势互补,共同推进,形成发展创意产业的强大合力,

(2)实现多赢原则。利用各方资源,调动各个积极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3)突出重点原则。以历史建筑的文化积淀、建筑面积大小、地理位置等作为主要评判依据,实行有限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集中力量取得重点突破。

(4)特色鲜明原则。园区形象要反映创意产业的文化内涵,既突出地域形象,又体现特色效果。

(5)市场动作原则。项目规划,设计建设,经营等实行市场化运作,充分融合社会资源。

3.主要措施:

(1)构建政策支持体系:一是成立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二是产业规划先行,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对我区创意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三是制定优惠政策,主要包括财税政策和人才政策。四是建立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