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4 11:00:06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例1

我们日常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指除传统柴油、汽油之外的其他方式,比如使用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燃气为燃料的都算新能源汽车。通常业内渐渐缩小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近日,在国家科技部所制的十二五规划中,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特指为电动汽车。据孙丙香介绍,电动汽车一般分为三种类别: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其主要原料为有氢燃料),这三种电动车中燃料电池的成本最高。因而国内目前对燃料电池车的研究力度不大。

目前,北京交通大学所研制成的电池管理系统在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2010年占国内市场50%以上;此外,北京交通大学还设计了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以及广州亚运会充电站等国内的大型充电站以及基于多种电力来源(可再生能源、储能)的北京乘用车以及上海漕溪示范充电站。

在高校专业设置上,对于研究生报考条件而言,目前,电力、电子学相关方向的导师比较偏爱充电设备专业的学生;而电池方向则是一门交叉学科,电气、电化学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报考,最近几年北京交大电池方向研究生非想招收热力学专业的本科生,因为目前导师们正致力于将电池外形、内部反映机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是热力学的学生报考电池方向又有一定难度,所以孙丙香建议最好是保研或者导师推荐的形式。这个专业主要是看学生动手能力。

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很高,以北交大为例,本科就业率是100%。北京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研究所有120名硕士生,28名博士生。其中,60%的学生选择了风电、太阳能方向进行研究,剩下40%的学生选择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组应用方向。研究生学生毕业后,有10%的学生选择了读博;大部分学生去了相关研究院、研究所,包括航天二院、电科院、铁科院、天津汽研院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去了公司,如福田汽车、普天新能源、西门子、华为等等,在那里干的工作主要涉及研发、技术支持、销售。有时候,导师推荐就业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就业方式,且导师推荐就业的成功几率会比同等条件下学生自己找工作的几率更高。

谈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时间,按电池价格下降和燃油成本上升的历史数据测算,孙丙香估计起码还有八年才能达到油电持平,“四年是电池的一个周期,八年就是两个电池周期,等到第三个周期时,电池成本大概才能和燃油车的成本持平。另外电动车技术有没有很大的突破还需要看比如电池、电机等特别是电池技术会不会有很大突破,但从长远来看,这件事很值得做。”孙丙香笑着说。

TIPS 1: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著名企业

电机类:大洋电机,上海电驱动,上海大郡,精进电动等;

电池类:北大先行,中新国安(盟固利公司),比亚迪,ATL、洛阳天空、普莱德等;

电池储能类:北京市亿能通电子有限公司、力高公司、东莞的赛微微电子公司。

TIPS 2:车辆工程专业 VS 电气工程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是关于整车的研究,从事与车辆工程有关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试验检测、应用研究、技术服务、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工作,研究对象为影响一辆整车性能的主要构成。

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面含有五个二级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高电压技术、电机与电气、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生阶段,一个专业下面又会分出好多研究方向,比如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又有大功率电源、动力电池充电机、风电并网变流器等方向。

TIPS 3:著名高校研究方向

清华大学汽车系是我国最早设置汽车专业的大学,目前他们在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科研工作。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例2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管理型”经济转向“创业型”经济。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一国经济或地区繁荣的基础。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以创新为本质的创业成为激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近年来,中国创业活动相当活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转型期的中国,创业在推动创新和促使产业升级,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它在推动产业升级与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贡献也越来越突出。但是,并非所有的创业者最终都能获得成功。中国创业企业存在着关闭率高的问题,而且创业理论研究滞后,不能有效地指导创业实践。我国又处于机会型创业活动不断增加阶段,而特定的规律源于特定的环境,源自发达国家的创业理论是否还适合应用于中国特色下的创业实践,这是一个需要学者再深入研究检验的问题。本文试图在中国云南省情境下构建一个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模型,验证在引入前置变量资源整合能力后,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问题,以及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导向、创业绩效起到怎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资源整合能力

创业资源在未整合之前大多是零散的,要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转化为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价值,还需要新创企业运用科学方法将不同来源、不同效用的资源进行配置与优化,使有价值的资源融合起来,发挥“1+1>2”的放大效应。在对资源整合能力的定义上,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以及不同的出发点,给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马鸿佳(2008)认为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是指在创业过程中,以人为载体,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资源的识别、获取、配置和利用主体能力。并从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两个方面加以讨论。现有的研究,无论是从创业主体、还是资源整合过程等视角来研究资源整合能力,尽管其概念描述不一样,但内涵是一致的。本文所探讨的资源整合能力是指新企业在创建与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组织内外可获得的一切资源进行选择、吸收、配置与利用的能力。

2.创业导向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创业研究的深入,创业导向作为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创业导向最早来源于战略选择视角,刻画的是企业为了追逐机会或扩张而采取的一种富有前瞻性、勇于创新的决策模式。引入创业导向这一概念后,战略管理研究中创业的基本问题就由创业的内容逐渐转向创业行为选择研究,探讨创业过程中有效的创业决策就成为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创业导向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带来巨大收益,但对于创业导向的概念如何定义以及如何划分维度进行测量,至今还存在着争议。学者们对各个不同的维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和验证,发现有些维度之间是重合的,概念之间只是描述不同,这使得在现实的对维度进行测量时难以有效区分。无论是将创业导向划分为三维度或五维度,在对创业导向进行研究时,都应将其包含所有的要素考虑进去。创业导向概念是由多维度构建的,对其进行划分应使各个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互斥性,而不是联动的。

3.创业绩效

创业绩效是创业理论研究的热点。它是对组织目标的一种衡量,通过绩效来衡量新创企业的运营水平和创业活动的成效。当前学者对创业内涵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解。即“绩效是结果”,“绩效是行为”以及“绩效是能力”(蒋跃进,2004)。①绩效是结果。该观点认为绩效就是组织工作的产出成果。这种基于结果的观点更易于用客观标准来衡量。大多数学者对该观点表示认同。Bernadin(1995)指出绩效是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最为密切。②绩效是行为。Campbell(1990)认为企业结果由于易受其它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从而应该区分开。绩效是行为而不是结果。③绩效是能力。能力是实现组织价值的手段,所以,不同的结果会通过企业不同的能力来实现。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很少有人研究创业绩效理论,但是可以通过以往的一些文献侧面来了解创业绩效。对于创业绩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4.模型设定与假设提出

对早期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可以发现,以往的研究已对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创业绩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加以概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重要的结论.创业导向是优秀创业企业的所具备的一个重要特质。创业导向已经成为创业研究领域中的热点。目前,学者们普遍支持创业导向具有创新性、先行性与风险承担这三个独立维度。对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不同情境下,大部分实证研究支持了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具有正向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和途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学者们通过引入前置变量,研讨创业导向对绩效的关系。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创业导向三个维度中,创新性指的是企业支持和致力于那些新想法、新产品和服务、新技术以及创意等实验和创造性活动的创业行为倾向。企业的创新性度越高,其对产品的研发速度就快,引入产品或服务的周期就短,从而可以把握好新的机会。先动性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前瞻性视角以及寻求机会的行动(Lumpkin 1996)。先行的企业往往可以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先发优势。风险承担这一维度体现的是企业不顾结果大胆行动抓住市场机会的意愿(Lumpkin和Dess,1996)。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也就是其所包含的维度对创业绩效的综合影响。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以往研究的结论,本文认为创业导向以及它的各个维度对创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创新性对创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

H2:先行性对创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

H3:风险承担对创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

独特的资源配置结构使创新性更强。而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具备创新性的企业会引入新产品或新服务以获得高额利润。资源整合能力越强,将使企业先动策略获得相对的时间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将影响着企业对外部风险的态度。因为资源整合能力越强将使企业的大胆行为更添胜算,使其在捕捉商业机会时具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对资源整合越有效的企业往往会制定风险较大的但能带来高绩效的创业决策。因此本文认为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导向呈正相关关系,并提出如下假设:

H4:创业者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则创新性越强

H5:创业者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则先行性越强

H6:创业者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则风险承担越强

H7:创业者资源利用能力越强则创新性越强

H8:创业者资源利用能力越强则先行性越强

H9:创业者资源利用能力越强则风险承担越强

新企业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就会使组织内各类资源的流动性增强,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出。提高资源的流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约束困境。因此,对新创企业来说,提高资源构建能力对提升新企业绩效有着积极影响。资源构建过程中涉及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对企业所识别已获得的分散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创新性的优化配置资源将剥离那些无效资源,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资源,形成企业一种内化能力,将企业的可用资源平台拓展开来,有利用新企业绩效水来的提升。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0:资源构建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假设11:资源利用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由以上假设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模型,见图1.

三、问卷设计

1.样本及其特征

问卷设计是开展实证研究的第一步。根据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调查,对自选的几家云南省新创企业进行了访谈,涉及到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等方面问题。其次,确定问卷的形式,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七标度打分法。依“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有些不同意;4-不好说;5-有些同意;6-同意;7-非常同意”进行打分。样本的一些统计特征如下表所示。表3.1是调查企业所属的行业类型,表3.2是调查企业的性质。

2.变量度量

资源整合能力包含两个维度,分别是资源构建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即新创企业能组织内外环境中资源识别、获到以及优化配置的资源构建能力和对已组织好的创业资源进行激活的资源利用能力。创业导向是企业在进行决策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创业精神的战略决策风格,表现为为了追求企业高效益和高发展,而非常具备创新意识、勇于承担风险以及敢做市场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创业导向也充分反映了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变量内涵,本文将创业导向分为创新性、先行性和风险承担三个维度。创业绩效变量的度量采用Chandler和Hanks(1993)研究中的问卷并作适当的修改而来,测量指标主要从创业绩效的成长性和获利性两方面进行设计。

四、数据收集

在问卷设计后,便开始数据收集工作。本次调研主要以云南省的中小企业为主要调研对象,地点位于高新开发区,科技园等。总共发放了250份问卷。回收了215份,问卷回收率为86%,剔除无效问卷9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06份。有效率为82%。并对问卷内容的保密性作出承诺,当然如果企业需要的话,可以把问卷调查分析后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企业。

五、数据分析

1.因子分析及可靠性检验

信度分析用来检验变量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程度,李怀祖(2004)指出Cronbach Alpha >0.7表明内部一致性较高,问卷的调研程度较高。荣泰生(2009)认为Cronbach Alpha 值大于等于0.70时,属于高信度;Alpha 值小于0.70,且大于等于0.35时,属于尚可;Alpha 值小于0.35则为低信度。本文采用Alpha 值作为测试信度的标准。本文研究变量的度量指标是在国内外成熟的量表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来的,问卷的内容效度达到了研究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对该效度的检验一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中的主成份分析法,通过最大变异直交旋转因子,并按照因子特征值大于1以及各个问项载荷量只在单个因子里大于0.5的标准来萃取因子。结构效度又分为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可采用因子分析的载荷量来判断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问项载荷量大于0.5的都归结成一个因子。在同一因子里,其所对应的问项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5,就可认为此变量的收敛效度好。而在对区别效度的检验方面,该题项在其所属的因子中,其因子载荷量要大于0.5,而在其它因子上其载荷系数小于0.5。表5.1是因子分析的结果。

2.假设检验及结果

本文采用AMOS17.0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数据检验,总体拟合指标见表5.2。表5.3是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

六、结论

通过以上对模型的检验,发现其中7条假设获得了通过,符合之前所进行的理论假设要求。还有另外四条未获得通过。资源构建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未能获得支持。未能获得通过的原因可能是:首先新创企业成立以后,面对资源约束的困境,获得资源只是第一步,但这不能让企业就获利,只有将资源转化为组织能力后,才能有效提升绩效。其次也说明,仅仅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所需的资源还是不够的,还需将资源配置优化好,转化为能力,与企业战略相匹配,通过采取创新性、先行性与风险承担等创业导向战略来为企业带来利润。资源利用能力对创新性与风险承担未能获得通过。企业在形成自己能力后,具有一定的刚性,而创新性与风险承担都需要采取大胆,冒险的行为去把握机会,对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企业调整自己的能力。而企业现有的能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就适应这种战略倾向。风险承担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未能通过。仅仅敢于承担风险而采取冒险行为,虽然高回报,但也是高风险的,要想获得成功,还需考虑企业其它组织因素。

本文从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管理视角,尝试研究了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为我国新创企业在经济转型期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新进入缺陷和资源约束、增强新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Shane S A,Venkatar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217-226

[2] Kirzner I M..Perception,Opportunity and profit[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3] Timmons J A.New venture creation: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lst Century 5th ,edition[M],McGraw-Hill,1999

[4] Adler, P. S., and Kwon, S.W.,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7, No. 1, pp.17-40

[5] Amabile,T.M.,1983,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Springer-Verlag.

[6]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M],2000,18-46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例3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管理型”经济转向“创业型”经济。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一国经济或地区繁荣的基础。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以创新为本质的创业成为激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近年来,中国创业活动相当活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转型期的中国,创业在推动创新和促使产业升级,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它在推动产业升级与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贡献也越来越突出。但是,并非所有的创业者最终都能获得成功。中国创业企业存在着关闭率高的问题,而且创业理论研究滞后,不能有效地指导创业实践。我国又处于机会型创业活动不断增加阶段,而特定的规律源于特定的环境,源自发达国家的创业理论是否还适合应用于中国特色下的创业实践,这是一个需要学者再深入研究检验的问题。本文试图在中国云南省情境下构建一个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模型,验证在引入前置变量资源整合能力后,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关系问题,以及资源整合能力对创业导向、创业绩效起到怎样的影响,这正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资源整合能力

创业资源在未整合之前大多是零散的,要发挥其最大的效用,转化为竞争优势,为企业创造价值,还需要新创企业运用科学方法将不同来源、不同效用的资源进行配置与优化,使有价值的资源融合起来,发挥“1+1>2”的放大效应。在对资源整合能力的定义上,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以及不同的出发点,给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马鸿佳(2008)认为新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是指在创业过程中,以人为载体,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资源的识别、获取、配置和利用主体能力。并从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两个方面加以讨论。现有的研究,无论是从创业主体、还是资源整合过程等视角来研究资源整合能力,尽管其概念描述不一样,但内涵是一致的。本文所探讨的资源整合能力是指新企业在创建与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组织内外可获得的一切资源进行选择、吸收、配置与利用的能力。

2.创业导向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创业研究的深入,创业导向作为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创业导向最早来源于战略选择视角,刻画的是企业为了追逐机会或扩张而采取的一种富有前瞻性、勇于创新的决策模式。引入创业导向这一概念后,战略管理研究中创业的基本问题就由创业的内容逐渐转向创业行为选择研究,探讨创业过程中有效的创业决策就成为研究的重点。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创业导向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并带来巨大收益,但对于创业导向的概念如何定义以及如何划分维度进行测量,至今还存在着争议。学者们对各个不同的维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和验证,发现有些维度之间是重合的,概念之间只是描述不同,这使得在现实的对维度进行测量时难以有效区分。无论是将创业导向划分为三维度或五维度,在对创业导向进行研究时,都应将其包含所有的要素考虑进去。创业导向概念是由多维度构建的,对其进行划分应使各个维度之间具有一定的互斥性,而不是联动的。

3.创业绩效

创业绩效是创业理论研究的热点。它是对组织目标的一种衡量,通过绩效来衡量新创企业的运营水平和创业活动的成效。当前学者对创业内涵从不同视角展开研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解。即“绩效是结果”,“绩效是行为”以及“绩效是能力”(蒋跃进,2004)。①绩效是结果。该观点认为绩效就是组织工作的产出成果。这种基于结果的观点更易于用客观标准来衡量。大多数学者对该观点表示认同。bernadin(1995)指出绩效是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最为密切。②绩效是行为。campbell(1990)认为企业结果由于易受其它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从而应该区分开。绩效是行为而不是结果。③绩效是能力。能力是实现组织价值的手段,所以,不同的结果会通过企业不同的能力来实现。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很少有人研究创业绩效理论,但是可以通过以往的一些文献侧面来了解创业绩效。对于创业绩效,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4.模型设定与假设提出

对早期的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可以发现,以往的研究已对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创业绩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加以概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重要的结论.创业导向是优秀创业企业的所具备的一个重要特质。创业导向已经成为创业研究领域中的热点。目前,学者们普遍支持创业导向具有创新性、先行性与风险承担这三个独立维度。对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不同情境下,大部分实证研究支持了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具有正向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理和途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学者们通过引入前置变量,研讨创业导向对绩效的关系。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创业导向三个维度中,创新性指的是企业支持和致力于那些新想法、新产品和服务、新技术以及创意等实验和创造性活动的创业行为倾向。企业的创新性度越高,其对产品的研发速度就快,引入产品或服务的周期就短,从而可以把握好新的机会。先动性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前瞻性视角以及寻求机会的行动(lumpkin 1996)。先行的企业往往可以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先发优势。风险承担这一维度体现的是企业不顾结果大胆行动抓住市场机会的意愿(lumpkin和dess,1996)。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也就是其所包含的维度对创业绩效的综合影响。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以往研究的结论,本文认为创业导向以及它的各个维度对创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创新性对创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

h2:先行性对创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

h3:风险承担对创业绩效有着正向影响

独特的资源配置结构使创新性更强。而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具备创新性的企业会引入新产品或新服务以获得高额利润。资源整合能力越强,将使企业先动策略获得相对的时间优势。资源整合能力将影响着企业对外部风险的态度。因为资源整合能力越强将使企业的大胆行为更添胜算,使其在捕捉商业机会时具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对资源整合越有效的企业往往会制定风险较大的但能带来高绩效的创业决策。因此本文认为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导向呈正相关关系,并提出如下假设:

h4:创业者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则创新性越强

h5:创业者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则先行性越强

h6:创业者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则风险承担越强

h7:创业者资源利用能力越强则创新性越强

h8:创业者资源利用能力越强则先行性越强

h9:创业者资源利用能力越强则风险承担越强

新企业资源构建能力越强,就会使组织内各类资源的流动性增强,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出。提高资源的流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约束困境。因此,对新创企业来说,提高资源构建能力对提升新企业绩效有着积极影响。资源构建过程中涉及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即对企业所识别已获得的分散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创新性的优化配置资源将剥离那些无效资源,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资源,形成企业一种内化能力,将企业的可用资源平台拓展开来,有利用新企业绩效水来的提升。基于这些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0:资源构建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假设11:资源利用能力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由以上假设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模型,见图1.

三、问卷设计

1.样本及其特征

问卷设计是开展实证研究的第一步。根据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调查,对自选的几家云南省新创企业进行了访谈,涉及到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等方面问题。其次,确定问卷的形式,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七标度打分法。依“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有些不同意;4-不好说;5-有些同意;6-同意;7-非常同意”进行打分。样本的一些统计特征如下表所示。表3.1是调查企业所属的行业类型,表3.2是调查企业的性质。

2.变量度量

资源整合能力包含两个维度,分别是资源构建能力和资源利用能力。即新创企业能组织内外环境中资源识别、获到以及优化配置的资源构建能力和对已组织好的创业资源进行激活的资源利用能力。创业导向是企业在进行决策过程中所具有的一种创业精神的战略决策风格,表现为为了追求企业高效益和高发展,而非常具备创新意识、勇于承担风险以及敢做市场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创业导向也充分反映了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变量内涵,本文将创业导向分为创新性、先行性和风险承担三个维度。创业绩效变量的度量采用chandler和hanks(1993)研究中的问卷并作适当的修改而来,测量指标主要从创业绩效的成长性和获利性两方面进行设计。

四、数据收集

在问卷设计后,便开始数据收集工作。本次调研主要以云南省的中小企业为主要调研对象,地点位于高新开发区,科技园等。总共发放了250份问卷。回收了215份,问卷回收率为86%,剔除无效问卷9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06份。有效率为82%。并对问卷内容的保密性作出承诺,当然如果企业需要的话,可以把问卷调查分析后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企业。

五、数据分析

1.因子分析及可靠性检验

信度分析用来检验变量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程度,李怀祖(2004)指出cronbach alpha >0.7表明内部一致性较高,问卷的调研程度较高。荣泰生(2009)认为cronbach alpha 值大于等于0.70时,属于高信度;alpha 值小于0.70,且大于等于0.35时,属于尚可;alpha 值小于0.35则为低信度。本文采用alpha 值作为测试信度的标准。本文研究变量的度量指标是在国内外成熟的量表基础上进行修改而来的,问卷的内容效度达到了研究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对该效度的检验一般采用因子分析方法中的主成份分析法,通过最大变异直交旋转因子,并按照因子特征值大于1以及各个问项载荷量只在单个因子里大于0.5的标准来萃取因子。结构效度又分为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可采用因子分析的载荷量来判断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问项载荷量大于0.5的都归结成一个因子。在同一因子里,其所对应的问项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5,就可认为此变量的收敛效度好。而在对区别效度的检验方面,该题项在其所属的因子中,其因子载荷量要大于0.5,而在其它因子上其载荷系数小于0.5。表5.1是因子分析的结果。

2.假设检验及结果

本文采用amos17.0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数据检验,总体拟合指标见表5.2。表5.3是假设的实证检验结果。

六、结论

通过以上对模型的检验,发现其中7条假设获得了通过,符合之前所进行的理论假设要求。还有另外四条未获得通过。资源构建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未能获得支持。未能获得通过的原因可能是:首先新创企业成立以后,面对资源约束的困境,获得资源只是第一步,但这不能让企业就获利,只有将资源转化为组织能力后,才能有效提升绩效。其次也说明,仅仅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所需的资源还是不够的,还需将资源配置优化好,转化为能力,与企业战略相匹配,通过采取创新性、先行性与风险承担等创业导向战略来为企业带来利润。资源利用能力对创新性与风险承担未能获得通过。企业在形成自己能力后,具有一定的刚性,而创新性与风险承担都需要采取大胆,冒险的行为去把握机会,对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企业调整自己的能力。而企业现有的能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就适应这种战略倾向。风险承担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未能通过。仅仅敢于承担风险而采取冒险行为,虽然高回报,但也是高风险的,要想获得成功,还需考虑企业其它组织因素。

本文从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管理视角,尝试研究了资源整合能力与创业导向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为我国新创企业在经济转型期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新进入缺陷和资源约束、增强新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shane s a,venkatar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217-226

[2] kirzner i m..perception,opportunity and profit[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3] timmons j a.new venture creation: 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lst century 5th ,edition[m],mcgraw-hill,1999

[4] adler, p. s., and kwon, s.w., 2002, “social capital: 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27, no. 1, pp.17-40

[5] amabile,t.m.,1983,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springer-verlag.

[6]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m],2000,18-46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例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指引下,一批又一批新兴的、新型的中小企业不断崛起,并在新经济大潮中扮演者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这对于资金、信息和经验都非常有限的中小企业而言,资源成为束缚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以Barney为代表的资源基础理论强调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难以替代的异质性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1]。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仅仅获得并拥有资源并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必须对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Zott,2003),Penrose(1959)认为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与拥有资源同样重要。Sirmon,Hitt和Ireland(2007)将资源管理过程细化为资源构建、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三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资源基础理论的指引下,很多实证研究都聚焦于个别资源或配置资源与企业绩效的直接关系上,在解释企业绩效时,很少有研究关注企业组织和资源间的相互关系。

在创业领域,创业导向被看作代表企业组织的一个重要指标,创业学者们已经实证探索了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独立影响(例如,Zahraand Covin,1995)以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可能关系(例如,Covin and Slevin,1989),但是大部分研究已经关注了如何组织企业去努力创业,而忽略了企业资源,这也正是Lumpkin and Dess(1996) 所呼吁的研究问题。这也为本文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个以创业导向为调节变量的资源管理过程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采用实证分析加以检验。研究的主要理论贡献表现为二个方面:第一,综合考虑了战略领域研究中企业组织方式欠缺的问题和创业领域研究中资源欠缺的问题。第二,揭示了创业导向在资源管理过程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创业管理和资源管理提供现实依据。

2 研究回顾与概念模型

2.1 研究回顾

2.1.1资源管理过程

资源是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但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能形成竞争优势。企业的资源必须具备三种特性,即价值性、稀缺性以及难以模仿性,他们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Barney,1991)。然而研究表明,拥有这些资源并不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不断地更新和积累资源,需要对这些资源加以有效的管理(Sirmon,2003;2007)。Morgan(2000)从资源的有效获取、资源整合、资源定位以及资源保护和维持四个阶段来分析资源管理过程[2]。Brush,Greene,Hart(2001)对创业企业资源基础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将企业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归纳为集中资源、吸引资源、整合资源、转化资源四部分。这一资源管理过程不但强调资源的外部获取,也强调资源的内部转化过程[3]。Sirmon、Hitt和Ireland(2003)曾对家族企业加以研究提出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相比拥有较独特的资源,而这些独特的资源并不足以形成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必须对这些资源加以管理,通过整合和利用这一系列过程能够极大地加强这些资源的潜在价值。Finney 等(2005)从资源视角分析由资源到产品的整个资源的管理过程,将其分为资源的有效获取、资源整合、市场定位以及维持或者保护资源四个过程[4]。Sirmon,Hitt和Ireland(2007)又考察了动态环境中企业的资源开发,提出一个比较系统、详细的资源管理过程模型,将资源开发过程细化整理和完善为资源构建、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三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一资源管理过程对从资源视角研究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文融合以上观点,把资源管理过程划分为资源获取、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三个阶段。而本文中所指的资源是企业在创业的全过程中先后投入和利用的企业内外的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的总和,包括知识资源、物质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和组织资源等,它们是企业创建和成长的基础。

2.1.2创业导向

创业导向的形成源自于企业类型的划分。Miller和Friesen(1982)分析归纳了创业型组织的三个关键特性,分别是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这是创业导向的雏形,也是后来创业导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此时却没有明确提出创业导向的概念。而后,Covin和Slevin(1989)在研究企业不同环境下的战略差异时,提出了创业战略姿态这个概念,并指出Miller(1983)提出的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和超前行动性可以构成一个三维的概念框架。这个创业战略导向就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创业导向概念。到了1996年,Lumpkin和Dess才明确提出了创业导向这个概念,他们指出创业最基本的活动就是建立新企业、创造新产品或服务、开拓新市场等的“新进入”活动,而创业导向则是指导这些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和决策模式。这一概念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但是在实际考察创业导向时,学者们还是普遍采用Miller(1983)提出的三个维度来衡量测定。

自从 Miller(1983)第一次提出创业导向这一概念以来,创业导向问题就成为了创业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学者们纷纷开始关注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二者的直接影响关系;第二,考虑环境变量、组织内部因素等的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的间接影响关系。(1)对于直接影响关系,绝大部分学者赞成企业的创业导向对公司绩效产生正向影响。Dana(1987)认为公司创业是企业提升财务绩效、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Zahra和Neuhaum(2000)把创业导向划分为产品、风险承担性和先行动三个维度,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这三个维度对企业的改革、市场和新业务拓展,乃至企业绩效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Chow(2006)更是明确的指出,若不考虑其它影响因素,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是毫无疑问的。(2)对于间接影响,Wiklund(1999)指出,企业创业导向对绩效的积极影响,主要是作用于企业生产和工艺运作与团队学习而间接达到的。张玉利和李乾文(2006)对我国企业的实证研究也显示,组织能力是创业导向作用于企业绩效的重要路径和内在机制[5]。Chow(2006)则强调了人力资本、组织结构、组织方式、外部环境等因素的权变影响,结论显示,人力资本增强了二者间的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间的关系更显著;环境越多变,二者间关系越明显。

由此可见,企业创业导向与绩效间的关系已经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越来越丰富的实证研究,探索了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独立影响以及其与组织内部因素、外部环境的可能关系,但却忽略了创业导向在企业资源或资源管理的过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重要作用,这也正是Lumpkin and Dess(1996) 所呼吁的研究问题,即创业学者们已经关注了如何组织企业去努力创业,而却忽略了企业资源。这也为本文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2.2 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

2.2.1资源管理过程与中小企业绩效

资源基础理论告诉我们,企业的资源通过发展竞争优势创造价值(Hitt & Sirmon, 2003)。然而,仅仅拥有资源并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价值创造的实现(Barney & Arikan, 2001)。企业为了创造价值必须积累、整合和利用资源(Sirmon & Hitt, 2003)。因此,在企业当前的环境中,只有对资源进行适当的评估、操作和部署才能创造价值提高绩效 (Lippman & Rumelt, 2003) 。

首先,资源获取是企业国际创业绩效实现并提升的基础。创业资源获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Premaratne(2002)认为中小企业的资源获取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呈动态加强态势。Wu et al.(2008)认为知识资本的积累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其次,资源整合对企业国际创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Dyer & singh(1998)研究指出,企业如果以独特的方式综合各种资源,将会比那些无法采用此做法的竞争企业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Smith(2006)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交换和组合与企业的销售增长和新产品开发绩效正相关;再次,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企业国际创业绩效提升的保证。Falemo(1989)和Jarillo(1989)都研究认为外部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Hitt 等人(2001)研究发现,能够成为企业独有优势的资源,在人力资本的作用下,被整合为一体并加以有效利用,具有能够改造企业内部人和物的能力,还能为企业带来优良的业绩。

2.2.2创业导向在资源获取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创业导向是指从事和支持新思想、新事物、新实验及创造性过程的态度或意愿(Lumpkin & Dess,1996),具体表现为创新性、冒险性和先动性精神(Miller,1983)。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技术的发展及资源的匮乏威胁着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为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往往必须积极主动地寻求灵活的新方式和稀缺的不可替代性资源,提高其创新能力和企业的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企业的组织方式结合企业资源,能够加强资源和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Barney,1995)。而创业导向反映的正是一个企业面向创业的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有利于企业捕捉机会和开发机会,从而增强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寻求其资源与外部环境的最佳匹配,最终提升企业绩效。中小企业身处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中,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商业机会,而企业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可以帮助其实现这一过程[6]。我国学者李新春等(2008)对李锦记家族企业创业实践的研究表明,创业精神是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变革和创新的主要动力。善于革新、敢于冒险和积极创造领先优势是创业导向的典型表现,经常表现出这种精神或态度的企业将取得较好的财务绩效(Moreno & Cas11las,2008)。一个拥有资源的企业如果具有较强的创业导向将会运行的更好,尤其当这种资源是知识性资源时(Johan Wiklund,2003)。Grande et al.(2011)研究了公司特殊的资源和创业导向如何影响小型农业公司绩效,结果显示,资金资源、独特的能力和创业的努力影响了企业绩效,并指出,企业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态度是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它们能够促使企业以更有效的方式重新界定和应用资源。

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a:创业导向在资源获取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2.2.3创业导向在资源整合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创业导向是资源消耗型的战略导向(Covin & Slevin,1991),具有较高创业导向的企业更能够及时发现市场机会,但是开发市场机会就需要一定的资源作为基础(George & Bock,2011);类似的,Kogut & Zander(1992)研究认为企业创新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投入和组合配置能力。中小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需要不断的从外界获取并更加有效地组合资源,而创业导向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的行为。Keh 等(2007)指出创业导向对市场信息的获取有积极的影响;创业导向的创新性和先动性能够促进企业改变行为和产生创造性行为,促进网络成员间思想的交流,提高信息流动速度(Han等,1998);因此,创业导向较强的企业能够促进信息的获取、共享和利用,从而影响企业资源整合[7]。我国学者肖坚石(2008)研究指出,创业导向对稳定调整、丰富细化和开拓创造的资源整合过程同样有着积极影响。因此,企业的创业导向越强,其对现有资源组合方式和结构进行调整的意愿就越强,由此,促进了资源整合过程的实施,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绩效。对于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中小企业而言,资源匮乏的现实促使企业不但要不断的获取资源,更要学会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地整合资源,而创业导向则强化了这种意愿并促进了这种行为的开展,从而加强了资源整合过程对中小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b:创业导向在资源整合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2.2.4创业导向在资源利用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资源利用作为资源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实现企业价值的关键,对于获得的资源如果没有利用好,就等于没有资源。因此,为了竞争优势的取得和企业价值的创造,良好的资源利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企业的创业导向则影响了这种能力的构建,Slater & Narver(1995)研究发现,创业导向较高的企业能够更好的分享信息和交流知识,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的构建能力。资源利用能力较强的企业往往知道去哪里寻找机会,也能够更准确的评估潜在机会的价值,并且有办法从这些机会中提取价值(Cohen and Levinthal,1990),但是除非企业乐于去抓住并热情的追求这些机会,否则,再好的资源也不能被充分利用。企业的学习能力通常是体现企业资源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往往只有将获取的资源通过组织学习转换为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促进企业的成长。Zahra等(1999)研究指出创业精神对知识(资源) ,创业精神通过促进 (资源)的创造、流动、散播及转换,从而有利于组织学习的开展。创业导向与组织学习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组织学习必须结合创业导向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绩效(Slater & Narver,1995)。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体现创业导向的方法、实践和决策风格通过创业活动,提升了其利用资源的意愿,从而加强了资源利用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c:创业导向在资源利用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试图检验我国中小企业资源管理过程、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这个模型进一步说明了资源获取、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创业导向在资源管理过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3 数据收集和变量测量

3.1 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搜集数据,所有的独立变量和因变量采用Likert五标度打分法进行测量,从1-5依次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中立”、“符合”、“完全符合”。调查问卷中变量包括背景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创业导向和中小企业绩效。本文选择中小企业比较多的天津、浙江、广东三省市,在2014年8-11月期间,面向企业内部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 收回278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03份, 有效问卷率58%。样本所属行业、企业年龄和员工人数等基本特征统计情况(表1)。

.2 变量测量

3.2.1 资源管理过程

本文把资源管理过程划分为资源获取、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三个维度,主要参考了Sirmon & Hitt (2007),Tolstoy Daniel(2009),朱秀梅(2008)的测量题项。其中,资源获取包括5个题项来反映各种资源的获取情况,资源整合包括4个题项反映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资源利用包括6个题项来反映企业对资源的创新应用能力[8]。

3.2.2 创业导向

本文把创业导向划分为创新性、冒险性和先动性三个维度,主要借鉴Miller(1983)和Covin & Slevin(1989)的研究成果,使用13个题项来度量中小企业的创业导向情况。其中,采用5个题项来度量产品与技术的创新性,4个题项来度量对风险的承担性,4个题项来度量变革创新的主动性。

3.2.3 中小企业绩效

为全面评价中小企业绩效,本文采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衡量绩效。Wall(2004)研究表明,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一样有效,企业绩效的主观测量能够很准确地反映客观测量结果(Lumpkin & Dess,2001)。所以,本文借鉴Cavusgil & Zou(1994)、Knight & Cavusgil(2004)的测量办法,采用主观评价方法,使用4个题项来度量财务绩效,4个题项来度量非财务绩效。

此外,为了消除企业年龄、规模的不同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将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企业年龄以年为单位,企业规模则按员工人数分成六个等级,分别用数字1-6表示,1: 50以下;2: 51-200; 3: 201-500 ;4: 501-1000 ;5: 1000以上。

3.3 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SPSS19. 0统计软件对资源管理过程的15个题项,创业导向的13个题项,以及中小企业绩效的8个题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各变量的Cronbach's alpha值均达到了0.7以上的可接受范围(参见表2),说明问卷效度是合适的。总体上看,本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 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文样本各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矩阵如表3所示。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资源管理过程、创业导向和中小企业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为验证概念模型中提出的假设关系,本文在进行“中心化转换”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交互项,采用多层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在层级回归分析中(详见表4-6),模型1引入控制变量――企业年龄、企业规模、所有权类型;模型2引入主效应变量――资源管理过程和创业导向;模型3引入交互项――中小企业资源获取与创业导向的交互项、中小企业资源整合与创业导向的交互项、中小企业资源利用与创业导向的交互项。

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中小企业资源获取与创业导向交互项的回归系 (B=0.111,t=2.696,p

其次,中小企业资源整合与创业导向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交互项也未增加对企业绩效变异的解释能力(?SR2=0.000)(详见表5)。创业导向对资源整合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假设Hb不成立。

第三,中小企业资源利用与创业导向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交互项也未增加对企业绩效变异的解释能力(?SR2=0.000)(详见表6)。创业导向对资源利用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假设Hc不成立。

5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展望

本文提出一个概念模型并检验了创业导向在资源管理过程和中小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创业导向在资源管理过程作用于中小企业绩效中起到部分调节作用。创业导向在资源获取作用于中小企业绩效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其在资源整合、资源利用与中小企业绩效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例5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从一定角度描述了震源的性质及其破裂过程,因此,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确定,对于地震的研究、孕震机理的解释及震后应力的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震源机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地震学研究的热点。由P波初动求取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是地震学中一个常用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要求所计算的地震被很多台站记录到(付淑芳等,1980)。对于小震而言,能记录到小震的台站数量非常有限,不能精确求解震源机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梁尚鸿等(1984)提出利用区域地震台网P、S波垂直分量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机制,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需用的记录资料量少等优点。林纪曾和李幼铭(1991)对该方法进行了人工数据检验,并且对台站偏于一侧时的资料处理能力及误差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得到很好的结果,而且在十分不利的资料条件下也可以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胡新亮等(2004)、张永久和程万正(2007)进一步分析证实了利用数字地震记录的P、S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机制解的可靠性。闫俊岗等(2008)、王曰风等(2008)、张致伟等(2010)分别使用该方法对多个地区的地震及余震序列进行震源机制解研究。本文在梁尚鸿等(1984)提出的利用P、S波最大振幅比数据反演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的基础上,采用刁桂苓等(2004)提出的P波初动和P、S振幅比联合反演震源机制、系统聚类分析程序,依据豫北及邻区最新的速度结构和地震精定位结果(莘海亮等,2011),研究该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及其主要应力场特征。

1研究区概况及资料选取

豫北及邻区(张成科等,1994;杜广仁,1998)处于太行山与东部平原的分界区域,包括华北坳陷区南部、鲁西隆起西部及山西隆起区东南部(太行山隆起),该区既有广阔的平原,又有丘陵和山区;同时该区又处于太行山东麓的地壳陡变带、重力异常梯级带上,是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地震频繁发生的地段。本文研究区所选范围为(35.00°~37.17°N,113.12°~115.83°E)。使用地震事件包括两部分:(1)闫俊岗等(2008)求出了1985~2000年晋冀鲁豫相邻地区102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在本文研究区范围内有96次,利用闫俊岗等(2008)提供的初始振幅数据,笔者对这96次地震进行了重新计算。谢智等(2002)计算了1965~2000年河南及邻区共52次ML≥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1985年以来位于研究区范围内的地震共有6个,这些地震均包含在前述我们重新计算的96次地震中;(2)对2001~2008年研究区范围内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事件,笔者选择至少4个以上的台站记录到且至少1个台的记录有清楚的Pg初动的地震记录,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挑选最后计算得到质量较好的49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综上所述,研究区范围内笔者共得到145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其中1.0≤ML<2.0的地震有13个,2.0≤ML<3.0的地震有93个,3.0≤ML<4.0的有39个(图1,采用下半球投影方式)。

2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

对于大量震源机制解笔者采用统计分析,首先把145个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各个参数进行划分,以每10°为单位对其进行归一频数计算(图2)。整体上讲,研究区震源断层面strike主要呈现NNE向与NWW向两组节面走向,其中NNE向节面呈现为N10°~40°E,其它各个方向也都有,次数较少;滑动角slip在0°和180°附近居多,表明震源机制解以走向滑动为主,同时倾斜以及倾向滑动的都存在,相比之下正断层(左)比逆冲断层(右)要多,说明研究区拉张作用比挤压作用强烈;断面倾角dip显示高倾角较多,接近水平的倾角几乎为零,表明断层面或直立或倾斜;主压应力P轴方位近NEE向,倾角10°~30°,接近水平;主张应力T轴的优势方向主要集中在NNW向和NEE向,倾角在0°~50°范围内较多;中等应力B轴方位可以勾画破裂方位,以NEE与NNW为多,倾角分布比较均匀,说明滑动方式比较离散,规律不明显。由于地震震级较小,随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受局部影响程度高,而且数量多,无法一一比较,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这些震源机制解的异同,笔者采用模式识别中系统聚类的方法(刁桂苓等,1992,1995)进行深入的分析。

2.1震源机制解系统聚类分析对于研究区范围内的145个震源机制解,采用最大距离法进行系统聚类划分后将其划分为6类(图3):前3类的平均解都是走向滑动,后3类的平均解为倾向滑动,其中第4,5类为正断解,第6类为逆断解。正断解总的数目是逆断解的近4倍,走向滑动地震数目约占总数的61%,倾向滑动地震数目约占总数的39%。第1类的P轴平均方位是EW,第2类的P轴平均方位是NE,这两类最大主压应力P轴方位与谢智等(2002)、闫俊岗等(2008)对晋冀鲁豫及邻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所得的结论一致,因此这两类可视为代表区域的主体,我们称之为主体类;第3类的P轴平均方位是NNW,在N向附近摆动。倾滑地震数目占总数的39%,表明除了主体走滑活动外,随机或者调整性的倾滑活动比重也较大。表1是各类平均解的参数,其中az表示应力轴的方位,ih表示应力轴和铅垂线的夹角,X、Y分别是节面,AlfaPT是P、T轴的平均夹角,用于衡量平均解的质量,90°最好,末栏是该类解的数目。

2.2地震类型与断裂之间的分布关系分析为了更好地分析研究区地震类型分布与断裂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把震源机制解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分别投影在研究区断裂构造图上(图4):图4a为第1、2类(主类)走滑型地震的分布图,震源平均深度为14.4km;图4b为第3类走滑型地震的分布图,震源平均深度为15.5km;图4c为第4、5类正断型地震的分布图,震源平均深度为14.8km;图4d为第6类走滑逆断型地震的分布图,震源平均深度为21.1km。由图4可以看出,总体上正断型与走滑型地震分布较为散乱,其中邢台—邯郸断裂、林县西断裂附近多为正断及走滑型地震,磁县—大名断裂附近正断、走滑型、逆断型地震都存在,但是正断型及走滑型地震占多数,与地质资料上邢台—邯郸断裂、林县西断裂为正断层(漆家福,1985),磁县—大名断裂的性质为正断层兼走滑相结合,安阳南断裂周围地震很少的结论较一致。以上分析表明研究区活动断裂如林县西断裂、磁县—大名断裂等局部对地震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此外,不同类型地震震源深度均值表明研究区逆断型地震发震深度层要深于正断型及走滑型地震的发震深度,同时逆断型地震主要聚集在林县西断裂、磁县—大名断裂以及紫山西断裂的交汇部位,推测逆断型地震的发生与深部断裂之间的相互挤压作用有关,需要深部的构造应力场的更复杂作用,有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动力学研究。

3区域构造应力场反演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例6

一、 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及其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以及绩效的各种政策、制度的总称(Huselid et al.,1997)。然而学者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有着不同理解。Arthur(1994)将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两种类型。Delery和Doty(1996)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内部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市场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两种。尽管学者们对人资源管理的观点各有侧重和不同,但是他们都一直在探究如何凭借它来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价值性和独特性资源能给组织带来高绩效和竞争优势,组织需要通过恰当的组织形式去获得和利用这些价值性和独特性资源(Foss,2007)。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作为这种有效的组织形式,通过它可以部分解释组织获得这些独特性和价值性资源,从而给组织带来较高组织绩效和行业的竞争优势(Alvaro et al.,2009)。因此,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学者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有正向的影响(Sun et al.,2007),其中大多数研究的结果变量是组范畴。他们试图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来剖析它是否对组织的竞争优织方面的绩效。这些绩效主要反映了组织过去成长的情况,本质上属于组织非创新绩效的势有影响(What)?在这方面,有些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影响的内部机制,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这些绩效的中介效应或/和调节效应,并总结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影响竞争优势的(How)。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的全球化推进,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够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Griffin & Page,1996)。近年来研究环境变化和组织创新的文献在数量上明显增加(Anand et al.,2007)。这股研究的热潮逐渐渗透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学者们开始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创新层面的绩效是否有显著正向影响(Subramaniam & Youndt,2005)。宏观上来看,组织创新绩效一般反映组织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组织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通常意味着对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思考。目前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正向影响组织创新绩效的探讨本质是在研究它是否对组织持续性竞争优势有影响(What)?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的内部和外部机制,也就是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持续竞争优势影响的机制研究。虽然这方面的本土化研究还刚刚起步,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将成为推动我国传统产业转化升级,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政策依据。

因此,纵观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历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丰富和发展过程中,研究的侧重点经历了历史的演变:从关注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到分析它内部影响机制,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同组织战略的匹配到剖析它与外部情景因素的匹配,从研究它对竞争优势的作用到探寻它对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影响。构建中国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要从西方吸取精髓,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体系对本土化研究的影响必将深远。本文试图厘清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脉络,多重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构建的内容,为我国本土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多重审视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内容不断丰富,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逐渐建立起脉络清晰的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因变量、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个不同的研究维度多重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并在分析中列举相关研究作为佐证。

首先,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因变量是关注创新绩效还是非创新绩效,将研究划分为研究竞争优势还是研究持续竞争优势。非创新绩效是组织过去的经营情况,反映组织曾经和现在处于市场中的竞争力,它可以代表组织的竞争优势。但是,随着外部经营环境动态性的日益显著,过去的绩效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组织在未来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创新绩效主要反映了组织在未来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它代表了组织持续性竞争优势(Griffin & Page,1996)。

其次,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中是否探讨中介机制,将研究划分为内部机制研究和没有内部机制研究。由于一些实证研究质疑人力资源管理积极影响组织绩效(Cappelli & Newmark,2001)。因此,需要从某理论视角通过中介效应来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内部机制。

最后,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中是否探讨调节机制,我们将研究划分为外部匹配机制研究和没有外部匹配机制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外部匹配观”和“普遍观”(Delery & Doty,1996)与此划分相同。外部匹配机制研究是探讨不同的情境因素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的关系,同样“外部匹配观”强调不同情境对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关系的影响。没有外部匹配机制研究认为在任何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都会对绩效产生积极影响,这和“普遍观”内容一致。本文通过因变量、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个不同维度,我们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划分成为八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如表1所示。

Ⅰ――竞争优势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的影响。这方面的绩效包含了个人层面的生产率和满意度等,也包括组织层面的利润和销售额等。主要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源管理是否给提高组织竞争优势。研究的重点放在探讨哪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最佳实践。研究的前提假设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总是给组织带来较好的非创新绩效水平。这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普遍观”的观点基本一致。

Ⅱ――持续性竞争优势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关系。创新绩效通常与获得和保持组织的持续性竞争优势相关(Lyon & Ferrier,2002)。有些学者已经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但是也有些不一致的研究结论。因此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待加强(Daniel et al.,2008)。中国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Wang,2003)。

Ⅲ――竞争优势内部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和组织非创新绩效之间内部机制。这方面的研究是在“Ⅰ――竞争优势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影响非创新绩效(How)。大量文献中,依据主要理论视角是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讨论的中介变量主要有工作满意度(Gardner,2001)、工作技能(Park & Anantharama,2003),程序公平和组织承诺(Guy et al.,2007),关心员工和关心客户两个不同的维度(Chuang & Liao,2010)等。

Ⅳ――持续性竞争优势内部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创新绩效之间内部机制。探讨人力资源如何给组织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How)。Wright等(2001)在理论上提出整合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分析框架,认为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形成了人力资本流量和存量的变化,使组织能够不断快速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从而获得核心竞争能力保持持续性竞争优势。他们认为动态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和持续性竞争优势之间的中间变量。王林等(2011)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通过逆向工程能力的中介作用影响了组织创新绩效。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为组织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内部机制一直是该领域关注热点问题,但是总体上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凤毛麟角(Daniel et al.,2008)。

Ⅴ――竞争优势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影响存在外部匹配机制。这些研究在“Ⅰ――竞争优势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外部情景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与非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Delery和Doty(1996)提出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匹配观”。在199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成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最为活跃的内容。许多学者们由此将组织外部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它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非创新绩效的影响。如:Datta等(2005)研究了企业所处的行业特性的调节效应。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结论存在一些争议,如:环境动态性对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有的研究认为,在高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可以给组织带来更好的绩效(Datta et al.,2005);与此相反,有的研究认为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王林等,2011)。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Ⅵ――持续性竞争优势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绩效之间外部匹配机制。Wright和Snell(1998)比较早地从理论上分析了外部情景因素(动态环境)对它们之间的调节效应。他们认为在动态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开发出更多技能的人力资本池和激发出组织所需要的更广泛的员工行为,实现动态地同组织战略相匹配。他们的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组织适应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认为在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使组织获得持续型竞争优势。然而,王林等(2011)利用中国的企业数据实证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人力资源管理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的这些分歧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不断完善和修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Ⅶ――竞争优势内部和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同时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组织非创新绩效关系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从而打开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获得竞争优势的“黑箱”。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比如,国内的学者程德俊和赵曙明(2006)探讨了人力资源专用性在高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企业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同时深入分析了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Sun等(2007)研究了高绩效工作系统通过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效应影响生产率和员工离职率,同时分析了企业战略和组织失业率的调节效应。

Ⅷ――持续性竞争优势内部和外部匹配机制研究。研究不但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创新绩效关系内部机制,同时也关注外部因素的调节。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比如:王林等(2011)探讨了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新产品成功影响机制,它是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动态能力影响新产品成功,并进一步分析了外部情景因素环境动态性的负向调节效应。为了发展和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需要深入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内部机制,更需要进一步研究外部情景因素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机制。这对于从微观的企业层面剖析产业创新升级的内部动力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文献资料的梳理,从因变量、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三个维度审视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研究,较清晰地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划分了八个重要的领域。这将有利于系统和完整地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对我国本土化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

三、 对我国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首先,从不同类别变量入手,探究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目前需要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情境下哪些才是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它们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是否协调一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它对组织非创新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探讨它是否带来组织的竞争优势和持续竞争优势(Ⅰ和Ⅱ领域)?这些研究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探讨,更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另外,Tsui(1997)提出了“员工―雇主”关系模型,我国本土化的对它的研究没有系统性。这方面研究成果将为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雇佣关系提供有效政策建议。

其次,侧重探讨具有本土特征的中介效应。一些学者基于中国组织探讨了一些中介变量,例如:人力资本的独特性,服务导向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人力资源有效性等,解释了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带来高绩效。但是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应有其独特性,需要探索具有本土化特征的中介变量来更加有效地解释这一问题。另外,这方面研究通常关注它对非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为什么可以带来组织竞争优势的内部机制问题(Ⅲ领域)。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对创新绩效中介效应的研究很少,我国对于它为什么可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内部机制的研究才刚刚起步(Ⅳ领域)。这方面研究成果对于组织正确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价值。

再次,研究外部情景因素调节效应。从文献中梳理我国独特的外部情境因素,分析这些外部因素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绩效。尤其是先前存在的一些争议,如:组织外部环境动态性对人力资源管理与非创新绩效之间到底是正向还是负向调节效应?需要进一步进行本土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Ⅴ领域)。更为重要的也是现在比较缺乏的研究是外部情景因素如何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和创新绩效关系(Ⅵ领域)?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整合的研究视角也不可或缺,应该同时研讨人资源管理对非创新绩效的内部和外部机制(Ⅶ领域),以及深入研究它对创新绩效的内部和外部机制(Ⅷ领域),打开人力资源管理对绩效影响的“黑箱”。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对于提升区域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乃至推动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企业微观层面的理论依据。

最后,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传到中国,许多中国企业正在面临如何本土化地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到企业的战略中问题。显然现在许多研究发现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一些重要结论可以应用到其他国家的情境中,但是完全的“拿来主义”未必带来成功。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利用扎根理论、质化研究进行中国情景的人资源管理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这对于发展和补充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Datta D K, Guthrie J P and Wright P 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Labor Productivity: Does Industry Matter?[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1):135-145.

[2] Subramaniam M and Youndt M A.The influence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n the types of innovative capabiliti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3):450-463.

[3] 王林,杨东涛,秦伟平.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新产品成功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4):108-117.

[4] 王林,杨东涛,秦伟平.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逆向工程能力的中介效应[J].现代经济探讨,2011,(1):70-74.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例7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现有各类科研机构1061所,其中省部级独立科研院所、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资源非常丰富;高等教育、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陕西科技人员众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前列,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些优势为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尽管陕西综合科技力量强大,但是陕西在评价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排名中仅位于26位(2005年),由此不难发现陕西经济在全国各地区排名严重滞后,可见陕西经济发展状况与科技实力很不合拍。表现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特别是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各行其是、严重脱节。当前必须要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实施科技资源共享战略,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目标。实践证明,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保障和物质支撑,而高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又是先进生产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本论文着重来研究“加强陕西科技资源共享,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陕西科技发展以及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映西科技资该共李存在的问.

1.1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科技资源共享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合理流通和优化配置,而科技资源共享的有序建设和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共享机制的建立。根据国际经验,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达到3%以上,高技术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应该达到1既以上。而我国企业的这个比例很低,2003年只有0.75%。陕西省的许多被列为高科技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其中的多数更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产品技术完全依赖于引进,而对引进的技术并没有促进其进行消化、吸收或者创新,更有很多企业仅仅只从事高科技产品的销售业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没有任何的科技含量。在这种状况下企业根本就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怎么能够具备创新能力、具备竞争力呢?而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产品开发和生产系统彼此隔离、相互脱节、条块分割、部门垄断的状况对于科技资源共享影响严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尚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

陕西具有非常丰富的军工科技资源,高校研究资源,这些单位它们真正具备引进技术、消化技术的创新能力,可是地区内部、产业内部由于缺乏协调,虽然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引导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源投入科技创新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也就是科研院所和企业严重脱节。由于技术创新存在诸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生产企业因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采取了跟踪模仿、技术完全引进的做法,缺乏以科技进步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而这样的造成科技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低下,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严重地阻碍了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

1.2高校、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利用率低下

大量的技术专利、科研成果、科技情报等科技资源,离散地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使得从事创新活动的高科技企业和个人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资源进行引用和开发。根据有关报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数量甚至超过美国一些名校。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8既的国际论文却分布在低引用区和零引用区,这表明作为重要创新要素之一的科研院所,包括高等院校内设科研机构,未能受到市场机制的有效牵引和驱动,造成大量的专业科技人才沉积,知识应用水平不高,实用技术推广普及率低下。由于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间的创新链条尚未真正建立,缺乏将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有效衔接起来的运行机制,长此以往,必将严重影响到高校、科研结构等创新资源丰富的陕西地区的科技创新的局面。

高校与科研机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单一。政府和高校人事管理机构设计教师职称认定绩效考评的主要指标为科研工作量,科研工作主要组成为纵向课题和各级刊物发表的论文,如此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科研方向是个错误的导向,误导教师仅仅为评定职称而关起门来完成科研任务,为了完成科研工作量而写论文、写报告,这样的研究自然失去市场实际应用价值,也大量的耗费了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有限精力,容易形成学而无用的不良的学术风气。

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课题多来源于政府计划项目。使得研究是为计划和完成任务而研究,而不是面对市场的需求,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很少。同时,高校和科研机构游离于企业之外,缺乏转化资金和中间试验环节,而企业没有研发能力,导致本应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导致科技人员所具备的潜能不能正常发挥,是对科技人力资源严重的浪费。

2加强科技资洲共享,提升映西离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企业、高效和研究机构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相关者,要推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资源共享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利益相关者在科技资源共享中如何作为则是需要研究的重点。

2.1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应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点环节来抓。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和有效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要产学研互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开发新产品。

一是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由政府为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交叉提供信息,政府协调组织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组建行业技术联盟,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二是建立成果共享及转化平台。由政府引导,依托高科技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在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2.2发挥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资源共享

开放式研发平台是整合科技资源、实现技术突破的至关重要的途径。开放式研发平台要求企业在产学研科技资源共享中处于主体地位,即构建以用户为主导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其特点是确立企业出题、企业出资、企业决策、企业获利、企业参与全过程的合作模式。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一方面要充分实现产、学、研三方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处处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能力是能否保证和提高合作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它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合作的利益主体定位明确,通过高科技企业主动出击,企业主导全过程(包括基于企业需求选题、提供全部或者大部分经费以及参与整个研究过程),由企业自身主持技术和产品的总体设计,通过自身对技术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把技术构架进行分解(或者对产品技术提出要求),并以合适的价格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中找到合适的单位和人才,再将各项技术进行突破整合在一起,在合作中产生企业所需的成果,最终应用到产品中去。

2.3创新管理科研活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共享

首先,高校应与时俱进地改革和完善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侧重于横向课题研究即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的项目,使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尽快从旧的科技管理体制“重成果、重论文、重评奖、轻知识转化”的误区中走出来,也使教师从单纯的论文写作中走进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同企业联合进行科研开发。

其次,大学的纵向课题也要结合陕西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从而确定一批重点突破的科研领域和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第三,高校要建立鼓励发明创造的长效机制,设立科研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将具有创新水平的项目及时与企业联动,促成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不断产生,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第四,大学可以邀请政府、企业家共同举行产学研合作论坛。通过系列活动,与地市签订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协议,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一方面有利于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培养出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

这样以来教师的科研项目来源于企业、市场的需求,来源于陕西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研成果又回馈于企业与市场并接受企业与市场在实践中论证,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并最终成功地实现产业的转化。产业与科研的有机结合能够激发教师的研究潜能并调动其研发的积极性,同时其研发成果的转化也能进一步提升陕西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陕西经济发展向科技型、集约型迈进。

2.4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研究机构科技资源转化一方面科研机构包括军工研究院所应切实转变旧有的分割独立的观念,主动融入到市场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之中。通过政府协助,邀请相关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了解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时也要了解市场发展动态,主动向企业寻求研发项目,建立产研合作基地:另一方面,加快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产业转化。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研发成果进行改进,并及时向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寻求研发转化的合作机遇。

陕西特别是西安地区大学、科研机构众多,能够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试验、检测等技术设备。通过科技资源共享进行技术创新,能够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因直接结合市场的需求而更具现实意义:也减少了各种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高科技企业单方面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的产品及时投入市场,增强陕西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部专题研究组.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例8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9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基础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已确立了水资源为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的地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正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的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大连理工大学水土保持专业研究方向依托于水环境研究所、隶属于水文水资源学科。大连理工大学的水文水资源学科偏重于软科学,在模糊水文学和水资源模糊集分析理论、水库洪水调度自动化、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但在原始数据的获取如现场观测和模型试验等方面相对较弱。试验侵蚀学是运用模拟试验装置在精密监测和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对被选择的侵蚀对象或地貌特征进行野外试验或模型试验研究的侵蚀学分支。建立基于试验侵蚀学的水土保持专业研究体系,加强试验基地建设,培养一批擅长流域水土保持原型观测和模型试验的创新型人才,对于进一步提高该学科的综合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建良好的试验条件

良好的试验条件是培养水土保持人才必要的物质保证。

(一)与科研项目结合,为研究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让研究生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是锻炼学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项目的研究资源也是支持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目前,水环境研究所正在承担多项水土保持方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为该专业方向的研究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硕士研究生的论文选题面向科学研究、面向生产实践,以提高硕士论文的研究水平。由于硕士论文成果要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促使导师和学生都对论文工作更加认真和重视。实际项目背景也为硕士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论文选题时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能够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要考虑到受硕士论文研究时间、研究深度的限制,难度不能太大,学生经过努力以后能够按时、独立完成。从水土保持研究方向的特点来看,鼓励硕士生独立设计、完成一些基础试验效果比较好。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通过学习,应该能够独立查阅文献、独立设计和完成较基础的水土保持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的分析。从水环境研究所往年培养的历届水土保持方向硕士生来看,凡是重视论文试验的学生,学位论文质量都比较高,也比较容易在核心期刊。

(二)探索试验基地的建设方法

水土保持研究的原始数据可以通过现场监测、现场调查、现场试验、模型试验等方法获得。水土保持室内模型试验不可能完成所有研究任务,因此,开展校外试验基地建设,广泛进行水土保持现象的现场试验和监测、调查是很必要的。大连理工大学水环境研究所一直与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已与该中心联合建成了模拟和观测设施较为先进的“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土壤侵蚀试验室”,近年来,每年都分派1~2名研究生,到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的李各庄基地进行为期3~4个月的水土保持试验。大连理工大学水环境研究所还与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经常进行研究人员互访、项目合作等学术活动。多年的校外合作经历证实,严谨、踏实的学术作风是获得同行认可的基本条件。在校外做试验,试验的设计、组织水平,工作人员的劳动态度,都不仅仅代表课题组,更代表大连理工大学的形象。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才能获得同行的认可和尊重。同时,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才能顺利把试验做好。在校外基地工作,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应提前准备认真、详细的试验方案;试验基地一般都设在郊区或者乡下比较偏僻的地方,许多试验器材、试验仪器无法在当地购买,所以应提前购买、落实。另外,应与合作单位以及试验工人互相尊重、互相体谅,才能把试验工作做好。最重要的是,只有认真做实验,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才能证实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才能获得合作单位长久、持续的支持。与校园内相比,校外基地的生活、工作条件一般比较艰苦、单调,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尤为重要。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的最好动力,同时,多方面发现、发掘试验基地的优势,也是提高同学们士气的好办法。

(三)探索试验仪器的有效管理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水环境研究所的试验仪器购置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学科建设经费;二是研究所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近年来,水环境研究所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城市透水面集水效应现场试验、砂基透水砖研制和物理性能试验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拥有多套可用于现场试验的移动式降雨模拟设施,并已建成拥有MX-2010地貌仪、坡面径流量含沙量动态测量系统、RR1008土壤水分自动测定系统、TYE-2000B压力机等先进设备的水土保持试验室。“水环境研究所水土保持试验仪器设备登记表”根据已有仪器分类登记,定期更新,发到研究所每位学生手中。这样,学生在设计试验方案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另外,由于仪器的详细参数、入库时间、点验状态等项在登记表中都有详细说明,可以促进仪器的妥善保管,防止公共资产流失。水环境研究所一直鼓励和支持自主研制专业试验仪器,2006年以来在水土保持方向上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试验室日常工作由专人负责,借用仪器须履行登记手续,新购仪器及归还的仪器须及时登记入库,以使现有设备发挥最大效益。

二、改进研究生指导办法

掌握合理的指导方法才能顺利地培养出多层次、合格的研究生人才。

(一)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质量

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目前,作者承担“流域环境保护与管理”、“水文水资源水环境领域研究进展”中“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两部分内容。教学实践中,将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吸收本领域内国内外研究前沿成果,凝练和提高多媒体课件,形成内容完善、知识新颖的讲义,以发展和完善课程内容;同时通过讨论式教学、报告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将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以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启发式、互动的授课方法,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作者主讲的“流域环境保护与管理”是面向水利工程学院的专业选修课。2013年有30名硕士研究生选修该课程。课程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每次课均由主讲教师课堂授课;期间也通过上课提问、优秀论文演讲等措施,与学生互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另外,还通过课间5分钟欢乐视频,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通过课程论文写作,确保绝大部分同学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并使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同学有所创新。“流域环境保护与管理”共7章19节,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布置课程论文题目,每位学生可选其中一节为题。选题时可2人选同一题、分别写;多人选同一题者,以主讲教师最早收到的前两人的邮件为准。要求学生写作时,广泛阅读文献,紧密结合课件,采用综述的写作方法,对课堂讲课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其目的在于巩固和扩展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基础知识。如果撰写的课程论文与已有教材或者已发表期刊论文的重复率达20%以上的话,该论文以0分计。课程快结束时,评选出5篇优秀论文,并让这些优秀论文的作者上台,每人作8分钟演讲。由于一直严格贯彻以上的课堂纪律,严格中彰显公平,加上任课老师认真备课,该门课程的讲课效果较好,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例9

一个人拥有能被企业或组织利用的价值,且创造的价值有教育经验意义。金融资本与跨国企业具有世界经济贸易的核心地位,随着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我们为了加快适应全球化经济竞争力和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被企业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样才能更全面的发展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快速吸收国外的经验教训,研究出合适我国国情的发展方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快速的发展。

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新进展及评价

1.1雇佣关系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和诱因贡献模型为理论基础为依据,对雇佣关系进行研究。雇佣关系的演变开始是由社会减缓理论演变而来的。早期的研究表明,雇佣关系就是简单的员工与组织的关系,针对这一性质,管理人员推出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然后员工对组织作出一定的贡献相应的给予激励政策的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有了更多的联系,从经济、社会和心理上的联系,使得两者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企业想要应付这复杂的关系,改变原来把员工的忠诚度及员工安全试做雇佣关系的基础,采用更加激烈的竞争手段让雇员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为基础。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富有竞争力的薪酬计划,或者提供发展机会给有竞争力的员工,这样的发展模式给了雇佣关系更多发展空间。再后来,社会上形成了相互投资型、准交易契约型、过度投资型和投资不足型的管理现象,多数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观察期间发现,主要取决于投资水平、信任程度、向导持续时间长短等几个方面,改变以往从雇主的角度研究雇佣关系,而是从员工的视角来考察雇佣关系,这对探究新的雇佣关系模式非常有利。

1.2工作与家庭冲突研究进展。工作和家庭是人们生活的两个中心,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情况下顾此失彼,导致家庭生活和工作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从工作的角度而言,长期的与家庭生活冲突,会产生员工消极怠工,健康水平下降,缺勤甚至离职。而对于家庭而言,工作的冲突会降低生活的幸福感,致使吵架几率增大,导致家庭生活不和谐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下降,还可能养成不好的习惯影响身体健康。在诸多不良心理的影响下,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所以学者提出工作和家庭平衡概念。在以往研究的过程中人们只注意到消极的一面,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转变研究方向,仅仅消除冲突是不合理的。家庭生活和工作还是存在互惠互利的一面,随着研究的深入,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变成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帮助人们实现平衡,加强对员工家庭生活的支持力,比如增加员工福利,提供陪产假,努力创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环境。

1.3跨文化管理研究进展评。跨文化管理是实现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应对方针。跨文化管理是针对不同国家间文化差异为基础,在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强大的时候,导致跨文化管理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各国的学者开展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新思路,来积极应对这一难题。

2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展望

如何有效的利用西方管理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来实现理论研究的发展进步。世界的环境本省具有高动态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点,对未来的管理理论发展趋势作出展望,以期对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有所帮助。

2.1应对多元化带来的全球文化。现在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推动全球化的进程的,正式这些跨国企业,通过贸易的往来带来新的文化。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在向同一方向前进,无论市人力资源还是企业管理都需要思考这一世界变化趋势,以后跨文化管理终将被取代,形成全球文化管理的模式。

2.2雇佣关系的管理。开辟新的雇佣关系研究视角。以往都是从雇主的视角来研究,片面的研究结论显然不适合应用到当今复杂的社会关系下。而且还应该跳出诱因――贡献的固有模型,可以从心理角度对雇佣关系的探讨。

跨文化管理。有效的管理多样性的员工日渐成为一个大方向,如何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之间关系融洽,以及员工跟组织之间的关系,是跨国企业急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外派员工的跨文化管理,是学校和专家们着重研究的方面。

我国国情下的雇佣关系管理。根据我国的文化背景,研究雇佣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现在我国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上下级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企业中存在特殊的亲情和友情等关系。这些都引发了中国学者的关注。

2.3高度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当前,企业运营的环境复杂,针对这一现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就应顺应时代的变化作出现相应的改变。这就要求强化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同时学者也在积极探索当下时代变化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职能。

2.4人力资源管理具体职能研究的深化。在漫长的研究过程当中,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有完善的体系,建立了工作分析设计、吸引雇员、挑选、教导雇员等。但是企业管理不是一尘不变的,需要根据对象的改变跟着作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职能也是未来研究方向。

结束语:改革开放到今天,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一大要素,企业需要善于开发与运用认得潜能,未来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应该强调人文管理。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已经逐渐向资本经济、信息全球化的方向努力,随着全球化统一的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分支,对于研究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该积极探讨。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面对存在的问题应给予深入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应对办法,为日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更多助力 。

参考文献:

[1]徐,叶民强.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其最新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8,(2):143-145.

能源动力研究方向例10

引言

动态能力类似流程的概念,高管们通过创造动态能力以执行高水平的内部惯例(Winter,2003),获取暂时的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理论体现了Nelson等(1981)的演化经济学,变革的来源是子系统的互动,而非高层管理者;其研究方法建立在Schumpeter(1934)的竞争理论,Cyert和March的企业行为特征,Williamson(1975;1985)的市场、层级与资产专用性等研究文献基础上(Véronique等,2009)。

动态能力理论学派的研究基于简单的理论,看起来能很好地解释复杂的现象:企业的差异之源,可能比社会学中那些复杂的技术更有用(Zahra等,2006)。但是动态能力理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动态能力的含义、动态能力的分析单位、动态能力的框架、动态能力之源方面仍然模糊不清。本文通过梳理动态能力相关文献,总结出动态能力理论和实践应用的价值性困境,在此基础上从动态能力的理论基础切入分析困境的原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动态能力理论的价值性困境

(一)动态能力含义的模糊性

Teece等(1997)指出动态是指更新竞争能力以与变化的竞争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能力是战略管理中整合、重构组织内外的资源、技术和能力以符合环境变化的要求的重要角色。随后的研究者们一直未达成一致的观点。有的研究者认为动态能力是资源整合、重置、更新能力(Griffith等,2001);有的研究者认为动态能力就是组织高阶流程(Winter,2003),是组织惯例(Eisenhart等,2000);有的研究者认为动态能力是无形的根植于资源可以转换为流程,动态能力是比普通能力高级的能力(Wang等2007);有的研究者认为动态能力可以转换成普通能力(Paull等,2011)。动态能力的定义含糊,存在同义反复问题(Eisenhart和Martin,2000)。动态能力的定义有待澄清(Wang等2007)。含义的模糊性影响了分析单位(维度)。

(二)缺乏统一的分析单位

理论界试图界定动态能力的维度以方便测量和研究。自Teece(1997)提出动态能力的三维度说后,其后的研究者们受研究样本和研究者主观认知的影响,对于动态能力维度提出各种学说。Winter(2003)提出低阶能力和高阶能力的关系;Danneels(2008)认为动态能力是组织构建一阶能力的二阶能力,二阶能力是动态能力,具体包括市场能力和研发能力。国内的一些学者曾提出三维度说:即适应、吸收、创新(Wang等,2007),四维度说即环境洞察力、技术柔性、组织柔性、变革更新(焦豪,2008),五维度说即组织价值观、个人动态和静态能力、组织的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王文超,2005)或动态资源获取能力、动态内部组织能力、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动态资源释放能力、动态信息利用能力(曹红军等,2007),六维度说(贺小刚,2006)等。动态能力分析单位模糊,缺乏客观统一性,导致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缺失。

(三)系统分析框架缺失

由于全球竞争环境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引起产业边界的模糊,定位学派(Porter,1980)的产业选择和产业内定位的分析范式变得越来越无力。演化经济学的动态分析框架将企业视为知识的存储库,从个体和组织的学习过程入手,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通过企业内部子系统层次的遗传、变异和选择,使企业之间相互区别,产生竞争优势和多样化(贺小刚,2006)。动态能力理论的开启者Teece(1994;1997;2007)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建立起路径、位势、流程的分析模式,认为组织发展的先前路径决定组织位势,组织位势决定组织流程,组织流程决定组织的动态能力,从而组织形成新位势,动态能力对组织绩效和竞争优势产生影响。Teece等(2007)改进了1997年研究的逻辑,认为组织动态能力包括组织对机会的感知、抓住机会的能力以及重新组合和重构的能力,他的研究说明了动态能力的性质和微观基础。这些阶层研究方法为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Teece之后很多研究者借鉴演化理论的子系统分析方法,在分析组织的具体动态能力时关注组织的流程,尤其是创新和变革的相关流程(Minzgerg,2012)。一些学者从人力资源管理(Rosenbioom,2000)、公司治理(Mayer,2006;Argyers,2007)、关系管理(Gulati,1999;Lorenzoni,1999)、管理决策(Oliver,2008;纪春礼,2010)、产品研发(Smith,2005;Lavie,2006)等组织内部各个流程创新和变革入手,研究动态能力对企业管理和绩效的影响(曹红军,2008),并且这些分析扩展了规范性的分析方法,使实证研究纳入动态能力的研究,但是这种流程的分析方法与Porter创造的企业价值链分析方法差别不大,并且战略的核心方向会逐渐分散成机动的战术策略。一系列的理想行动会使整体活动失去理性(Mintzberg ,2012)。由于动态能力涉及诸多不同的研究单元,如资源、能力、知识、管理、要素等,所以还没有出现一个比较系统的框架(贺小刚,2006)。

(四)动态能力之源的相关争论

动态能力之源的研究关系到动态能力如何培育实现的问题。Teece(1997)认为动态能力是重要的,企业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得。动态能力的本质是集体学习(Minzberg,2002)。Winter(2000)指出组织对学习达到了满足,能力的进化也同时停止了。Zollo等(2002)从组织学习机制出发,提出学习机制影响动态能力,直接和间接影响运作管理演化模型。但是对于学习的过分强调可能会破坏一个连贯的、完美的可行战略。学习不应该是某种圣杯一样的实务,应该是建立方向感的一种方法。一个企业的战略应该在合适的时候改变,学习可能促使那些没想到或不希望的战略出现,这样组织会失去战略,组织因此被一步步引入困境。另外学习的成本可能是昂贵的(Minzberg,2012)。

借助资源观理论分析范式,Teece(1997)认为学习形成的知识和技能不容易被模仿和复制,是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独特资源、能力源于企业所拥有的难以交易和模仿的知识。企业知识高度情境化,必须通过特定的实践获得。企业知识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的特征决定了它的难以转移性和不可模仿性,并通过惯例反映到企业行为上(Grant,1996)。但是学习是能力之源意味着动态能力差异会因组织学习缩小甚至消失,这成为学者质疑动态能力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有力证据(曹红军,2008),动态能力理论需要寻求其它理论来解释动态能力之源。

价值性困境之源的分析

动态能力学派试图用组织理论中的认知学派和学习学派的观点,在市场动态因素的影响下分析构建组织产生竞争优势的源泉,弥补资源学派忽视环境、核心能力理论的静态分析的缺点,采用进化学派的分析框架解释组织差异。动态能力理论是组织理论框架中继理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之后一个重要的分支理论(Mahoney等,1993)。通过上面的分析,如果说设计学派对于环境分析是静态并且过于简单,定位学派对战略是什么的解释未必正确,那么学习学派的动态能力理论在认知和学习中迷失。动态能力的价值性困境之源源于其分析对象、理论基础和研究过程。

能力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能力理论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结构,其中有两因素说、群因素说、智慧结构说,能力倾向的测量也不胜枚举(孙喜林,1998)。能力理论被应用于组织战略领域,能力理论对能力的研究只是探索阶段,导致动态能力的含义、动态能力之源模糊不清。

认知理论作为动态能力的理论基础,本身是一个缺乏严密系统的思想学派,是一些零散的研究集合;动态能力理论基础之一的演化理论,研究者分析演化过程借鉴学习理论,通过学习培养战略涌现的能力,支持学习学派的学者会发现,当战略进行重新定位时,很少通过正规计划,而是通过一些小决策和行动,经过长期积累达到重大改变。人们的学习认知过程一直没有被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果学习认知能力被清晰的表达出来,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战略教学和实践过程(Mintzberg,2012)。

动态能力理论除了理论存在模糊性之外,系统分析框架的缺失使其在实践应用性方面对组织绩效存在的差异解释不清,动态能力的过程研究很宽泛,存在用结果解释企业差异而非用过程来解释的问题。如果从能力提升过程研究动态能力对组织绩效的贡献,可能研究对象本身也说不清自己的能力是何时以及如何提升的,从而使研究无法进行。

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对动态能力理论、应用的价值性困境以及困境之源的剖析,对动态能力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动态能力理论的模糊性以及与实践的背离让人觉得不满意。研究者首先应该弄清楚理论适用的环境,包括组织情境和组织文化。当组织处于高度复杂的环境,制定战略所需的知识非常广泛,如医院这种组织。与Quinn(1980)描述的组织异曲同工:核心管理者可以制定战略,但是政治现实要求战略的实施过程要么是一个集体学习过程,要么是一个取得集体认同的过程。有些组织不断面临新情况,无法形成清晰的战略,这种情况下学习是唯一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Mintzberg,2012)。在高权利距离组织文化中,讲究等级、领导权威、下属的服从,在这种组织文化影响下动态能力强调的任何有识之士推动战略进程的思想很难实现,因为战略形成的逻辑渐进主义需要政治上的支持和管理中的放权,而高权利组织文化对于权利和等级的观念很难改变。

超越组织边界进行学习。动态能力理论试图将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组织内部的学习过程,分解成简单的要素维度进行科学研究和预测,这种研究方法不能满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动态的环境使组织的无序和混沌增强,为了增强组织的敏捷性和对环境的快速适应性,用简化的战略指导决策,以减少流程,所以不论在学术研究或实践应用中应该跳出流程的规范,发起一些实验行为,以吸纳更多的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如宝洁公司的创新团队独立于公司的任何部门,采用维基的思想,使企业将创新边界由内部向外部拓展,在对需求的认知过程中将顾客和供应商纳入组织创新(von Hippel,2005),使组织对环境的动态感知能力增强,使组织战略不但在组织中的每个角落实现,是组织内部的集体学习过程,而且超越组织的边界,开启了组织战略的另一扇大门。

重新定位领导的角色。战略通常被看做管理活动的高端任务,而动态能力理论假设前提是领导不再事先勾画出深思熟虑的过程,而是对涌现战略的思考、学习,最终推动行动和变革。领导者需要创立一套创新和变革流程,发现可提供动态能力的资源,做造钟者而非报时人。

研究者在实践中催生新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研究者研究如何有效解决更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促进多种理论融合共生。如在研究创新能力的过程中,研究者将心理学的创造力理论、社会学的社会交换等相关理论应用于组织的动态能力构建中,用新的理论解决组织动态能力问题。

在全球竞争环境中,竞争越来越激烈,变革越来越快而不可预测,企业需要运用多种战略获取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理论撼动了战略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主流地位的思想(Mintzberg,2012)。希望动态能力理论在不断的应用中发展,成为更有震撼性的理论。

参考文献:

1.亨利・明茨伯格著.魏江译.战略历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焦豪,魏江,崔瑜.企业动态能力构成路径分析:基于创业导向和组织学习导向[J].管理世界,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