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模板(10篇)

时间:2024-04-02 14:48:47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例1

2015年福建省出口水产品81.19万吨,同比增长5.6%,货值54.87亿美元,同比小幅下滑0.8%,出口货值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货值的28.0%,重量和货值同比增长率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1―4月,福建检验检疫局辖区共出口水产品16.37万吨、23.96亿美元,同比增长7.58%、15.3%,在外贸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企稳回增。经过调研福建省30余家水产加工企业,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一、企稳回增的主要原因

(一)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三明市梅列区出口鳗鱼、长乐市出口鳗鱼、东山县出口海捕水产品、诏安县出口养殖虾和宁德出口大黄鱼质量安全示范区均获批部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助力带动产品质量提升,形成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效应。

(二)企业主动开展供给侧结构改革

部分企业加强育苗和养殖技术研发,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如东山县逸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共同研开发工厂化室内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掌握多种石斑鱼育苗技术,与越南农业部门开展合作开展鱼苗和技术输出;另外,部分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深加工产品研发。

(三)闽台水产品贸易和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水产品贸易热络

企业利用“一带一路”的持续升温以及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建设、中澳等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有利契机,继续扩大东南亚、台湾、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开拓欧盟、拉美和非洲等国际市场,进一步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2015年福建省水产品出口国多达109个、基本覆盖全球,其中出口台湾水产品突破11亿美元,占比21.3%,对南亚、东南亚地区出口分别达1.06万美元、18.8亿美元,分别增长80%、16%。

二、出口稳定表象下存多种隐忧

(一)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滑

调研显示,8成以上企业反映2015年利润比往年明显下滑。多数老企业处于极微利,部分新增企业甚至出现亏损情况。调研情况显示,原料价格、人工成本明显上涨,俄罗斯、日本、东南亚部分国家货币贬值,粗加工产品面临东南亚国家的低价竞争等成为企业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9成企业判断2016年形势比2015年更加严峻。

(二)“融资难”问题未得到有效改善

由于原料收储存在季节性,水产品加工企业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用于流转,加之水产品行业中小企业众多,申请贷款难度较大。近两年,各商业银行纷纷紧缩银根,减少授信额度,水产品出口行业利润微薄,难以获得除银行贷款以外的其他融资。部分企业在行业快速发展期对行业前景判断过于乐观,大量融资上项目,在盈利下滑和银行资金抽离的双重压力下陷入经营困难。

(三)贸易壁垒影响仍存

韩国颁布《进口食品安全管理特别法》和《农药肯定列表制度》,加大水产品口岸查验频率,且出现以模糊标准判定我国出口产品感官、净重不合格,以技术性贸易措施压低价格的现象;出口欧盟水产品自2015年1月1日起不再享受普惠制优惠待遇,而东南亚等国却并未受欧盟普惠制方案调整影响,这进一步削弱福建省水产品出口欧盟的竞争力;美国实施《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新规》,对我国出口水产品加严检查;俄罗斯新注册企业批准较慢。

(四)粗放式发展模式未彻底转变

福建省水产品行业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结构单一、无序竞争等现象较为普遍。在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东山县,60家水产出口企业中年出口规模上亿美元的仅有5家,占8%;一千万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40家,占67.8%;能够以自主品牌开拓市场的仅有6家,占10%。

(五)原料紧缺瓶颈未有效改善

水产加工行业对原料依赖性较强。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近海海捕资源不断减少。虽然近年来远洋捕捞业发展迅速,但总量不大,短期内无法弥补海捕原料缺口。在养殖水产品方面,部分种类价格上扬竞争优势减弱。

三、促进福建省水产品出口行业发展的有关建议

(一)扶优扶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合理规划水产品加工产业布局,促进漳州、宁德等地水产加工业集群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式渔业,提高现代渔业组织化和标准化水平。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企业研发高新产品的补贴力度,引导有关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合作,推动行业精深加工技术水平的突破性提升,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集团化企业。在税收、贷款、政府补贴等方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大力扶持。

(二)群策群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借鉴台湾渔业协会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对内加强行业自律,避免同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和血本竞销。对外加强同其他国家行业协会的联系,做好水产加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满足政府制定政策和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需求。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对企业进行奖惩时征求协会意见,提升协会地位。

(三)抓好质量安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以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平台强化养殖环节和海捕环节的卫生安全监管。行业协会、有关部门要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建立信息库及时传递并指导企业应对。探索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全过程监控体系,狠抓源头和关键节点管理,引导企业根据出口市场积极参加各种国际标准认证。建立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多部门合作机制,联合企业共同应对不合理的贸易壁垒。

(四)多措并举突破原料瓶颈

扶持水产养殖业发展,采取综合措施稳定大宗水产品价格,防止大范围波动损害养殖户利益。加强养殖源头监管工作,帮扶企业完善养殖企业和农户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养殖过程用药管理。加强渔业捕捞监管,严格实行休渔政策,加大对“绝户网”等非法捕捞方式的查处力度,划定海洋保护红线,全力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同时大力发展远洋捕捞,鼓励进口水产品缓解原料紧张局面。

参考文献: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例2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92-01

一、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

哈尔滨市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着力制定信息产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同时制定了相关政策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哈尔滨市在计算机应用、传感器技术、电能仪表及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及先进水平。 作为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市拥有大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以及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拥有国内电工仪表行业规模较大的电子仪表制造企业。拥有信息产业重要生产基地。拥有从事计算机软件通讯和系统集成的企业。哈尔滨市聚集了具有研发实力的高等院校,这些高校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高校还是信息技术研发的基地。这些配套企业与人才资源足以成为哈尔滨市发展信息产业的优势。

二、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信息产业繁荣发展有赖于一个平稳、有序的产业环境,而这样一个产业环境的建设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哈尔滨市没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制定相应的地方规章,这样不仅挫伤了企业家投资信息产业的热情,更是严重影响了哈尔滨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了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

(二)信息产业规模较小

哈尔滨市信息企业拥有真正自主产权核心技术的还很少,难以在信息产业中形成拉动作用。哈尔滨市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环境相比沿海省份明显不足,市内的各信息企业之间关联性弱,没有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各企业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还存在行业和城乡等各个方面的不均衡,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城市中心的几个区,周边地区几乎没有布局信息产业。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哈尔滨市内就存在着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行业间需求不同的客观因素。

(三)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

历经“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四个五年规划阶段,哈尔滨市对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整体上仍低于哈尔滨市一些重大行业的资金投入。同时哈尔滨市信息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企业规模比较小,难以得到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哈尔滨市也采取过一些措施尝试解决信息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这些措施大部分是针对一定规模以上的信息企业的,大部分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很难获得来自政府方面的支持和扶植。因此,投入资金的不足,直接制约了信息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实力的迅速提升。

(四)信息产业人才缺乏及企业创新不足

哈尔滨市信息产业人才结构呈现为头小中间大的人才结构,这种不良的人才结构也导致哈尔滨市信息产业没有更快的发展。信息产业从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高级人才的缺乏,对哈尔滨市信息产业的发展是致命性的,因为这样使得哈尔滨市信息产业难以做大做强。随着人才市场的开放和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自由流动性大幅度提高,信息产业人才主要是根据自身劳动力价值被承认的大小来决定事业选择。哈尔滨市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沿海地区,加之人才观念未能跟上时代步伐,有些甚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待遇重视不够,使得哈尔滨市中高级人才和企业单位原有的技术、管理人才大量流失到沿海发达地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行业竞争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对高技术行业的信息产业而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否足够强大,关乎着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前途和命运。大多数哈尔滨市信息企业不具备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产品核心技术比较落后,且在产业链中长期处于低端位置。这一方面是因为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原有的体量较小,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哈尔滨市对信息企业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不足,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企业缺少进行自主创新的资金。

三、促进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信息产业法律法规

哈尔滨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并根据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此应该推动信息产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加强信息企业与哈尔滨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共同促进哈尔滨市信息产业繁荣发展。哈尔滨市信息企业在地域上已基本形成一定程度的集聚,但是产业外部的服务体系还有所欠缺,因此整体规模与其他省市相比较小。因此哈尔滨市需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帮助等方法建立产业聚集程度比较高的服务支持体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产业基地。

(二)优化信息产业人才结构

信息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哈尔滨市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导致资源大量浪费,而且哈尔滨市整个信息产业技术含量偏低。要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达到信息产业发展的目的,就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因此,哈尔滨市应该积极制定相应政策,加强在科研和教育方面的投入,充分利用好本地高校多人才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信息行业优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充分研究并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分配和激励政策。结合哈尔滨市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引人、用人、留人制度,促进信息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研发队伍的成长和壮大,鼓励各类人才合理而有序的流动。

(三)建立信息产业沟通渠道

哈尔滨市信息产业中小企业数目多,由于中小企业技术能力较弱,同科研机构交流对话的机会很少。因此,强化哈尔滨市信息产业科技中介结构的作用非常必要,应该努力使之成为科技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桥梁和推动力。同时,哈尔滨市应该在技术政策方面充分强调突出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作用。充分鼓励技术创新,加强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需要健全市场竞争机制,鼓励良性竞争,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应该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好的外部环境,使科技成果能迅速的转化为生产力。要进一步促进和扶持信息产业率先崛起,拉动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哈尔滨市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

(四)健全信息产业投融资机制

哈尔滨市应该在资金上给信息产业以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为企业扩展融资渠道。哈尔滨市应该加大财政资金对哈尔滨市信息产业支持力度,尤其是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对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应该规定财政资金支持的年增长率不得低于信息产业发展速度。这样即可以在指标数量上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也可以将这种投入固化,从而建立政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哈尔滨市信息产业资金投入需求能长期得到满足。积极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投向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建立多渠道社会融资体系,健全信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哈尔滨市信息产业,提高外商对哈尔滨市信息产业发展情况的认知度。抓住世界经济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抓住我国产业发展向内陆梯度转移的机遇,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更多外商企业在哈尔滨市投资。

参考文献: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例3

[关键词] 辽宁;产业生态化;发展;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068

[中图分类号] F724.6;F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130- 03

0 引 言

产业生态化是一种能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及自然和谐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从大生态系统的角度,实现产业生态化就是建立涵盖第一、二、三产业各个领域的“大绿色产业”。辽宁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占比较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化工比重占比接近80%,比全国高出近10个百分点。长期形成的重化工业格局导致了辽宁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致使结构性污染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辽宁的绿色发展。因此,对于正在爬坡过坎的辽宁而言,加快实现产业生态化的任务紧迫艰巨。加快促进辽宁产业生态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走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是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新振兴的科学选择。

1 辽宁能源资源及产业结构的现状

1.1 能源资源短缺,消耗逐年增加

辽宁能源资源短缺,首先是“缺煤”,根据《辽宁统计年鉴2015》的资料显示,2014年辽宁能源消费总量为20 585.7万吨标准煤,从外省(区、市)调入18 102.45万吨标准煤,进口4 454.40万吨标准煤。已形成能源消费对外依赖性较强的格局,能源供应紧张成为制约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瓶颈之一。从表1的具体数据看,2005-2014年十年间,煤、电、汽、油等资源消耗总量,前8年都是逐年增加,后2年略有减少,尽管近年能源消费总量中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占比有所增加,但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高达62%以上的比例,显然是导致辽宁全省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主因。

1.2 全省人均资源严重不足

辽宁是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根据辽宁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全省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1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7%。全省除东部地区外的其他地方都属于严重贫水区。辽宁水资源一方面严重缺乏,另一方面,近两年受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省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其中201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45.93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57.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43.8m3。而2014年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998.6 m3,辽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到全国人均的1/5。2015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78.96亿m3,比2014年有所增加,但仍比多年平均值少47.6%。全省水资源形势不乐观。辽宁人均占有耕地约0. 096公顷,其中有80%左右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区和辽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虽然辽宁矿产资源比较富集,但在资源开发中,由于一些资源型城市没有科学系统长远规划,加上一些矿山企业开发水平不高,过度开采现象十分严重。多年长期开采,致使很多矿产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尽管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对资源能源有大量需求,但目前辽宁水、耕地、矿产资源的现状,明显不能适应辽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需要。

1.3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近年辽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目前辽宁以传统工业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服务业发展仍相对滞后,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从2006年至2014年九年的时间里,辽宁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2008年至2012年第三产业的比重均不到40%,虽然2014年辽宁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41.8%,但远低于全国48.1%的平均水平。(见表2、表3);低技术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资源型、初加工型工业比重较高,产业结构“两高一资”特征明显,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能源消耗大;三次产业间发展不协调,产业间关联度低;辽宁节能环保企业大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效应,产业生产经营成本相对较高,行业平均利润水平较低,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虽然辽宁环保产业品种齐全,但具体到五大类产品构成来讲,其结构比重明显失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辽宁未来经济发展。

1.4 产业生态化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十二五”以来,辽宁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发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产业生态化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建立。辽宁省科研力量基础比较雄厚,但没有形成完整产业示范链,创新拉动产业不断进步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产业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过大,科技研发力量相对薄弱,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服务研发缓慢;产学研之间协作还不够紧密,没有形成高效的技术联盟体系及技术、信息、服盏茸试垂蚕砘制,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市场开拓能力差。据调查,目前全省环保市场使用本省环境技术的不到20%,多数技术来源于省外甚至国外。

2 促进辽宁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加大对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服务业发展扶持力度,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和引导作用,将生态理念贯彻到产业政策之中,尽快健全产业生态化政策。要充分整合和合理利用现有相关专项资金政策,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扶持力度,要依据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结合辽宁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需要,及时制定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通过制定鼓励类项目、限制类项目、淘汰类项目目录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引导各类资金流向产业生态化的企业。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要为生态化技术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体制保障,加强财政投入对生态化技术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功能,强化生态化技术创新公共服务。要强化政策激励,优先做好节能环保产业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优先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中落实技术开发费用抵扣等各类激励政策措施。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扶持机制,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研究院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鼓励推动更多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发挥龙头作用。

2.2 提高全省产业生态化的科技创新能力

要使资源能源消耗最小化,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资源的消耗量,同时使污染排放量减到最小。通过科技创新改善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减少废物排放量。目前辽宁生态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尤其是龙头骨干企业较少,产业竞争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较低。2014年辽宁全省研发经费支出43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0.58个百分点。今后辽宁必须加大全省研发经费的投入,加快提高产业生态化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构建生态化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发展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能效提升、能量系统优化、水体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固废资源化、特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噪声与振动控制等技术装备与环保材料、药剂。加强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优势,全面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推进产业科技创新资源最优组合,共同研究解决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外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问题。科技创新只有得到国家政策和法律的确认和保障,才能减少或消除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为全省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3 加强生态化产业的技术示范与推广

围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3大领域,重点将高耗能工业节能、重化工业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固废资源化处理、特色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开发纳入全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围绕冶金、石化、化工、建筑建材、能源、机械电子、装备制造、重点市政工程等典型高能耗重污染行业,鼓励一批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研发,促进一批节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引导一批节能环保科技示范工程实施。力争早日建立功能完备、配套齐全、适应产业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2.4 加快构建生态化的产业经济体系

促进辽宁工业生态化,必须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调整工业结构。要大力推进传统优势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加快发展高档数控机床、智能装备与机器人、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重大成套装备、3D打印装备等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要调整优化原材料、石化、冶金、建材工业,着力打造生态工业园区,按照生活区和工业区分离的原则及各项环评要求,重点规划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园的工业产业布局,推进园区集聚绿色安全高效。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学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等,加快形成工业生态化发展格局。

促进辽宁农业生态化,要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以节地、节水、节肥、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和改善农业生态为重点,积极鼓励支持农事企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开展立体栽培、节水灌溉、生态养殖、海洋牧场等集约型、生态型、循环型农业发展。要重点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化育种企业、工厂化智能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以种子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广来示范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用科技与管理为手段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加快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全降解农用薄膜,生物基高分子加材料开发与应用。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规划建设示范生产基地,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形成农业生态化发展格局。

促进辽宁第三产业生态化,要围绕辽宁的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关联配套服务业。要通过建立金融创新产业园区,重点支持各类基金、证券、股权投资、信托、担保、融资租赁、融资保险、网络金融、金融仓储、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及金融机构和企业入驻金融创新产业园区。要指导各市抓紧制定、修编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进一步优化城乡商业设施空间布局和业态结构。要积极引导传统商业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型,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要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历史机遇,发挥辽宁省工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业。要规划建设一批科技、信息技术、金融、文化、新型专业市场等新兴业态集聚区,不断优化、丰富全省服务业集聚区业态结构,实现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转变。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建设“物流园区―城乡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节点网络,推广集中配送和共同配送等新模式,提高城乡配送服务水平等,加快形成第三产业生态化发展格局。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例4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2

英国于1997年率先提出了“创意产业”的概念。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技术密集、产品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资源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因而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据统计,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在规模上已经超过了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也有很大发展。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新的支柱行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2009年北京、上海、广东、云南、湖南、深圳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5%,成为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环渤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的地区。由于创意文化产业对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

一、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进入21世纪,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很快,到2009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89.9亿元,占当年全市GDP比重12.3%。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新闻出版,设计服务和广播、电视、电影等四大优势行业。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2.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天津市从2007年起开始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门类规划和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天津市创意产业已进入全速发展时期,不但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而且逐渐形成了特色产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目前,天津市创意产业中设计服务和咨询策划业较为发达,这两个行业无论从资产总额还是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来看,在创意产业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在“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文化产业年均增速达31.7%,超过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年增长率,成为河北省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河北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用品生产、出版发行、文化休闲娱乐等行业。此外,河北省还加大了网络文化服务、动漫游戏业等新兴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成为创意产业新增长点。

4.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获得了较快增长。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04.4亿元,上年增长13.3%,占当年GDP比重的2.74%。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占当年山东省GDP的比重超过3%。此外,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其中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印刷发行、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实现了突破性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

5.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力度。仅在2011年,辽宁省新开工建设的文化项目47个,投资金额422亿元;增容扩建项目17个,投资金额15亿元。从产业规模来看,2011年底,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了200亿元,比2010年增长33%,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与发展潜力。此外,在产业发展方面,逐渐形成了以出版印刷、影视音像、演出娱乐、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

二、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也确立了其在环渤海区域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但受体制、环境、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文化体制改革滞后,部分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几个重要的传统文化领域,如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等领域,国有资本仍是市场主体,非公有制资本发展相对薄弱,目前仍存在较大的市场化不足问题。这就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和外资在这几个行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产业发展的活力。以北京市为例,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文化艺术行业中规模以上国有单位(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中的国有、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公司)收入比重为90.8%;新闻出版业国有单位收入比重为77.9%;广播、电视、电影行业的国有单位收入比重为82.2%。

2.在环渤海区域的城郊、农村地区,创意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与北京市、天津市、沈阳市、大连市、济南市、青岛市等中心城市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相比较,在环渤海区域的城郊与农村地区,创意产业发展仍比较弱。仍没有形成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分布零散,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创意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这会影响到环渤海区域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创意产业不仅仅是城市的产业,更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产业,应当予以充分的重视。

3.创意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建设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要获得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但许多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创意思想难以有效转化,非常需要政府的资金和项目支持。资金问题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集中表现在:第一,对以知识产权为主要资产构成而较少固定资产的文化创意企业来说,缺乏实物资产进行贷款抵押,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第二,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体制方面,还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通,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困难。

三、进一步促进环渤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会不断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发展,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环渤海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投资环境

第一,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文化创意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信息、管理经验和业务渠道,独立生存能力不强,加上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风险性,政府还应当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产业发展咨询建议、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交流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推进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第二,加强创意产业基地孵化器建设。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政策,大都对企业的注册资本、营业规模有一定要求,对创业期的企业扶持力度不够。应当加强创意产业基地孵化器建设。采取提供办公场所、政策扶持导等多种形式,降低其创业初期的成本。降低大学生、文化工作者等创业人群的创业门槛。

2.做好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要不断扩展融资渠道,改善创意企业融资环境。如设立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加快成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引导金融机构采取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贷款承诺、票据承兑等。做好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促进创意产业形成多元化投融资的良好格局。

此外,应当充分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等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系列配套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大对动漫网游、设计创意等文化创意行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商业银行重点支持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支持社会力量建立风险投资和担保公司,为中小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来改善中小创意企业的融资环境。

3.加强环渤海区域郊区与农村的文化建设工作

在环渤海区域,除了北京市、天津市、济南市、青岛市、沈阳市、大连市这些中心城市外,环渤海区域还有幅员辽阔的农村地区。环渤海区域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重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

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郊区与农村文化基础建设工作,如广播电视村村通,万村书屋建设等,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缩小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

改变过去依靠过去那种“送戏下乡”“农家书屋配送”等政府主导模式。鼓励文化企业面向农村消费市场,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文化产品,从根本上满足农村民众的内生性文化需求。

4.做好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环渤海区域完善的交通网络,为环渤海区域创意产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此外,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成立了相关合作机构,部分行业如基础设施、旅游等行业的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合作的范围与领域在不断扩大。这就为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环渤海区域各省市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可以看出,环渤海区域各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全面和深化合作的环境良好,合作的广阔前景。

可以建立区域的共同的产业规划,产业布局。建立区域产业发展平台,健全区域的产业政策发展体系。在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方面。要注重旅游产业的合作,注重创意园区的合作。同时还要防止盲目上马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此外,做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建设工作,完善产业链。创意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自身技术和资源实力有限。围绕价值链形成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提升和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环渤海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的建设,做好创意研发、创意生产以及创意销售等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产业链。

5.做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避免盲目竞争,实现错位发展

北京市定位于“世界文化创意城市”,成为创意产业中心城市,创意产业发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要围绕全国文化会展中心、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动漫和互联网游戏这六大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新闻出版、文化会展、文艺演出、广播影视等优势行业。

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要做好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对接,可以更多地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工业设计、软件服务和会议展览类创意产业。

从区域中心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大连市“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基地”成效显著。可以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动漫游戏等优势行业。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例5

一、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成就

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从1990年的17.32%增加到2008年的42.9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34000亿元,占GDP的11.3%;第二产业146183.4亿元,占GDP的48.6%;第三产业120486.6亿元,占GDP的40.1%。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基础薄弱。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0%,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0%,我国第三产业不及发展中国家水平,与发达国家更有差距,有待进一步发展。

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90年的18.5%上升到2008年的33.2%。2000年以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每减少1%,就业人数平均减少1435万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每增加1%,就业人数平均增加1809万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每增加1%,就业人数平均增加5601万人,可见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力量。

从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角度,横向比较: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占19.17%,金融业占13.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3。77%,住宿和餐饮业占5.5%,房地产业10%,其他占37%,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第三产业增长的重要行业。纵向比较: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比重不断下降,而金融业比重不断上升。

(二)存在问题

1、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我国的第三产业中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金融保险业、咨询业、科技研发等现代服务业虽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但是其规模远远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上,金融保险业和工商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力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协调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升服务层级。

2、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一是地域不均衡。目前我国现代服务业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和一些沿海城市,而内陆地区发展落后;乡镇和农村服务业发展落后。导致第三产业难以实现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阻碍了向世界先进水平靠近的步伐。二是电信业、金融业、教育培训业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行政干预,市场准入限制较多,阻碍了民营资本的进入,不利于公平竞争,导致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进而引起资源浪费等现象,不利于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

3、第三产业服务水平质量低。我国第三产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缺乏高技能、有创造力的员工,技术型人才缺失。这主要是观念上认识不清、教育培训缺乏和薪酬待遇落后等原因造成的,最终导致第三产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我国第三产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现行税制中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营业税中关于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

关于金融业,实施条例中规定:金融机构业务往来暂不征收营业税。金融机构往来是指金融企业联行、金融企业与人民银行及同业之间的资金往来业务取得的利息收入,不包括相互之间提供的服务。

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免征营业税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业务,是指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业务。

(二)企业所得税中关于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

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创业投资企业从事需要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国家财政做出了巨大贡献。用计量经济法对各地区税收负担率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第三产业占GDP的百分比对地区税收负担率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地区税收负担率约提高1.05%。

三、我国现行税制中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我国的现行税制中既有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又有一些缺陷有待完善。

(一)营业税和增值税税制设计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营业税和增值税不交叉,工业和商业企业征收增值税,服务业征收营业税。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中,除了批发和零售业、软件业征收增值税外,其他服务业都征收营业税,增值税征收范围过窄。营业税是按企业的销售额或营业额全额征税。服务业中间流转环节多,每一道环节都征营业税,导致服务企业税负太高,也阻碍了专业化分工;另外由于2009年1月1日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购进的固定资产进行增值税抵扣,而对于缴纳营业税的服务性生产企业,是对其营业收入进行征税,不允许对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增值税抵扣,这对于购入固定资产较多的服务行业会造成沉重的税收负担。增值税服务范围过窄的问题给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生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营业税税率设置不合理

我国目前营业税税率按照行业、类别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比例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税率为3%;服务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税率为5%;金融保险业税率为5%;娱乐业执行5%-20%的税率。这其中有两点不合理:一是服务业在我国百花齐放,涉猎领域众多,各有特色,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盈利能力不同,服务性质也不同,不能统一执行5%的税率;二是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为5%,这虽然是我国从2001年的8%不断下调之后的结果,但是面对国外金融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国内金融业财务负担仍然很沉重,竞争力不强,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仍有下调的必要。

(三)税收优惠政策侧重点不够全面

我国税收优惠侧重点在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优惠上,对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扶持的力度不够,对于软件研发、技术开发和工业设计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相关优惠较少,缺乏对于内陆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引导拉动机制,对于个人科技方面成果的相关优惠较少,这些都不符合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目标。

四、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调和增值税和营业税之间的矛盾

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增值税征税范围过窄给生产业带来较重的税收负担,为此将一些缴纳营业税的行业纳入增值税的范围,显得尤其重要。在十二五税改中已经提到增值税扩围,营业税将取消,可见这一问题已引起足够重视。并且上海于2010年9月1日率先试点《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对类进行营业税差额征税,其中规定从事广告业务的企业,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广告公司或媒体的广告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但是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的扩大不是盲目扩大,不是全面扩大,而是需要考察各个行业的增值额,考察行业性质和税收负担情况,做出比较,将适合且亟需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的行业纳入。应先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等专业化分工较细的行业试点。

(二)调整营业税税率

一是对服务业进行细化,而不再是统一征收5%,按照服务性质和盈利水平不同,细分为“高盈利”和“低盈利”服务业,分别实行不同的税率;二是继续下调金融保险业的税率,减轻国内金融业的财务负担,增强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税收制度逐步向国际化接轨。

(三)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减少行政干预和垄断,在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的同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这些垄断行业,制定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软件研发、技术开发和工业设计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服务业的优惠力度。加大农村现代服务业的优惠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将第三产业发展侧重点由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向内陆其他城市转移。加大第三产业科技人员的税收优惠力度,对科技人员的科技收入减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促进职工提高个人技能,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例6

摘要 近年来,新疆电解铝产业发展迅猛,然而加工程度低,依然以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形式输出,这一情况反过来也影响了电解铝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铝下游加工产业,实现电解铝的就地转化,不仅会进一步推动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对于我区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十分突出的意义。据测算若将适合新疆发展的铝加工产业发展起来,能够实现就地转化电解铝近400 万吨,实现产值750 亿元,届时新疆铝产业将成为一支产业链较为完整、整体竞争能力较强、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本文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新疆铝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铝产业 健康 发展

一、新疆铝产业发展现状

2013 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达到2 200 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7%,铝材产量近4 000 万吨,占全世界的50%左右,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原铝生产国和铝加工国。与此同时,全国电解铝行业呈现出利润率下降、开工率不足、产能大规模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新疆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低廉的电价优势,吸引了一批国内电解铝企业投资。电解铝产能从2009 年的5.6 万吨发展到2014年的近600 万吨,在全国可谓一枝独秀。

在电解铝快速发展的同时,铝深加工产业尤其是铝基电子材料已具有一定的基础。220 公斤级蓝宝石晶体(高纯三氧化二铝晶体)已研发成功,150 公斤级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纯铝产能5 万吨,电子铝箔产能4.7 万吨,均位于全国前列;电极箔生产线近200 条,产能3 500 万平方米,在中高低压电极箔市场均占有较大份额。

铝板材、型材等加工产业已开始围绕电解铝企业进行布局,新疆新铝铝业年产10 万吨建筑型材,40%实现对周边国家出口;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与7 家铝加工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并已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实现铝水的全部就地转化。

然而,从整体情况来看,新疆铝加工产业依然较为薄弱,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链不成系统。电解铝能够实现就地转化的比例极低,企业布局分散,配套产业几乎空白。要实现铝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需系统地将铝加工业发展起来。

二、发展铝加工产业的战略选择

1.新疆的优势和机遇。煤炭资源丰富,电力成本低。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中最大的成本是电费,新疆丰富而低廉煤炭价格和较为灵活的用电政策大大降低了用电成本,生产电解铝的电力成本比东部要低2 800~4 000 元/ 吨。同样在铝加工行业,新疆地区加工材的电力成本比东部要低200~300 元/ 吨。

电解铝规模大,具有原料供应优势。新疆电解铝企业技术较为先进,能耗标准低于内地,在原本就低很多的电解铝成本上,为铝加工企业直接供应铝液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具有十分显著的原料供应优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有向西开放的区位优势。交通、电网、通信网络、油气管道等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将会有力拉动投资,给铝消费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另外,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多数国家铝产品依靠进口,为新疆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部分相邻国家具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可以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

2.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远离材料供应和消费市场,运输成本高。目前电解铝的原材料完全依赖从内地采购,如果加工材面向内地和东部沿海销售,运输成本将大幅增加。

人力资源匮乏,用工成本高。在电解铝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掣肘。本地工人供给不足,只能在内地招工,人均工资均比内地同类企业高出约30%。

短期内国内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当前国内从氧化铝、电解铝和铝加工总体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低,产品价格低位运行,市场竞争激烈。

3.适合新疆发展的方向和产品。在充分考虑新疆的产业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发展方向:

(1)极其适合新疆发展的铝加工产品.蓝宝石晶体及晶片加工。产品价值极高,对运费不敏感,产品应用范围广,需求量大,国内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现已有晶体生产企业两家,可进一步发展上游高纯氧化铝及下游晶片加工产业。预计年产高纯氧化铝1 500 吨,晶体1 000 吨晶体,窗口材料1 亿片,产值165 亿元,利润20 亿元。

电极箔。产品利润极高,对运费不敏感,新疆已有一定产业基础和配套。同时积极引进电解电容器生产企业,实现终端产品本地化。预计产量4 000 万平方米,产值36 亿元,利润8 亿元。

圆锭(棒)、线杆、民用板带用铸轧卷坯、压铸铝合金锭等初级加工产品。对技术和资金的需求不高,易于大规模利用铝液,节省了二次重熔的能耗,能够降低成本约400 元/ 吨,需要配套的产业不多,市场需求量大。预计产量350 万吨,产值500 亿元,利润4 亿元。

(2)一定条件下能够在新疆发展的产品。轧制铝板带、铝箔;一般建筑和工业用铝管棒型材;铝线杆和线缆加工。这些产品应用范围广,市场容量大,对技术和装备要求相对不高。新疆和周边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相关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然而,这些产品生产需要的辅助材料相对较多,要求当地有一定的机电修协作配套条件。需要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创造必要的产业发展环境。预计产量120 万吨,产值235 亿元,利润16 亿元。

4.产业布局。依托现有电解铝产业情况,可以布局四个基地:

(1)准东铝材粗加工基地。发展圆锭、铸造铝合金锭、铝线杆等初级加工产品。

(2)乌鲁木齐铝材深加工基地。发展高纯铝、高纯氧化铝粉及电子铝箔、交通运输用铝板带材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铝深加工产品。

(3)石河子—玛纳斯铝材深加工基地。发展蓝宝石、电极箔深加工及下游产业,同时发展建筑和交通运输用铝挤压材、铸件、锻件深加工,以及建筑门窗深加工、特种车辆生产制造加工等。

(4)哈密承接铝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河南对口援疆为依托,承接河南铝产业转移。

三、政策建议

1.制定“十三五”铝产业专项规划。把铝产业作为“十三五”时期新疆新型工业化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组织专业团队,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铝产业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提出保障措施。将铝深加工产业作为“十三五”期间铝产业的发展重点,有序推进产业发展。

2.保持铝产业的低电价优势。采取直购电、自建自备电厂、共建自备电厂等方式保证铝产业企业能够享受电价优惠,国家电网在备容费、过网费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并要确保企业用电安全。支持铝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与煤炭、电力企业进行跨行业整合。在条件成熟的铝产业园区内试点局域网供电模式。

3.支持铝加工企业享受相应财税优惠政策。将铝加工产业列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积极支持铝加工产业享受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中产生的费用,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实行加计扣除。

4. 加强铝产业聚集园区建设。重点布局准东铝材粗加工基地、乌鲁木齐铝材深加工基地、石河子—玛纳斯铝材深加工基地、哈密承接铝产业转移示范区四个铝产业基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原则上新建铝产业项目均要入园,同时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发挥园区基础设施共享优势,减少基础设施重复投资建设。

5.对标行业准入标准。对于今后新建铝业项目要切实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和国内先进水平对标,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提高项目建设门槛,避免淘汰落后产能进入。鼓励企业对电解槽固体废物处理设施进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例7

依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规定的目标,到2010年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万吨以上。目前我国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年产量约20万吨。因此,2009、2010两年应推广应用80万吨秸秆固体成型燃料,才能实现规划目标。

根据我国秸秆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和产业发展状况,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财政补贴政策

财政部已经出台了《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企业。但是,要求申请补助资金的企业满足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年消耗秸秆量在1万吨以上两项条件。这就使绝大数农村小型能源企业无法享受到国家的补贴政策。建议财政部降低门槛,扶植更多的能源企业享受补贴政策。

(2)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保障

虽然我国秸秆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还存在着成型机组可靠性差、原料适应范围窄、设备持续运行能力低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和解决。此外,由于秸秆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是一项新技术,各地缺乏建设、运行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急需技术支持。建议成立“秸秆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指导组”,负责指导试点项目的工艺路线选择、技术方案制定、设备选型、工程实施,以及项目检查和验收等。

(3)示范先行,多种模式探索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例8

1.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局。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单位内设有 中小企业司,但是其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受到局限,建议整合国家有关部门中小企业服务职能,设立国家 中小企业局,负责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管理服务.研究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和工作措施.监测分析中小企业发展动态,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全国各省市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强化对中小企业管理服务职能,上下左右联动,形成合力,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2.设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目前国家及省市县各级政府都投入有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大都建立有融资担保机构,但是,存在不成体系 、资金不足、担保不力,银行惜贷、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效率低下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融资风险较大:银行和担保公司独立分散经营、抗风险能力弱:银行和担保公司以赢利为 目的,且有的赢利欲望较高 ,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识淡薄。建议设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 .营运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贷款。该银行实行集团式经营 ,有利于调控经营风险,提高抗经营风险能力。该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 ,不以赢利为 目的 ,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主旨,该银行的经营效益主要通过促进国家税收增长、促进就业、促进提高国家及 区域宏观经济社会效益综 促进中合评价体现。国家中小企业银行由中央财政出资。省市县分行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组建。

3.大力支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特别是企业债券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 和国家发改委作了大量的积极有效的工作 ,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逐年扩大.促进企业融资.促进企业发展 的作用逐步增大。2007年 以来试点发行中小企 业集合债券 .深 受 中小企业 欢迎 ,融资效益 明显。建议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规模和范围,并将地方企业发行 企业债券 的审批权限下放 给地方,“由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分行会 同同级计划主管部门审批”。

4.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信用状况较差.向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较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社会担保机构为促进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担保成本较高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建议国家制定促进担保业发展的管理办法 ,激励并规范管理担保行业行为。建议国家设立 国家担保公司 .经营以国家资本金为主体的担保基金 ,履行国家担保义务,表现国家担保行为,对符合产业政策、技术经济创新、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贷款项 目提供 国家担保或为社会担保项 目提供再担保。建议对获部级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奖励 的产业化贷款项目直接提供国家担保。建议通过税 收优惠、提供再担保 、政策性担保 、信用担保和风险担保支持社会担保企业发展,着力构建完善的高效的规范的担保体系,促进银企融资行为规范,促进融资市场高效率地发展 。

5.建立信用融资机制。利用信用杠杆打通融资瓶颈。促进建立银行信用制度,提供信用产品和信用贷款:促进建立企业信用制度,提供信用报告开展信用评级;促进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引导信用消费与信用合作 :积极建立政府信用制度 ,开展信用评价,优化信用环境。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利用信用杠杆突破贷款必须抵押担保的单一融资模式.走 出一条无需抵押担保靠信用贷款的融资新路。

6.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建议建立先进制造技术推广中心,指导中小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建议建立部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对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励的科技成果,实行“苗圃”式培育提供试生产条件支持,包括提供资金、场地等,促进其产业化。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投资实行永久性免税。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例9

1.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局。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单位内设有 中小企业司,但是其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受到局限,建议整合国家有关部门中小企业服务职能,设立国家 中小企业局,负责中小企业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和管理服务.研究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和工作措施.监测分析中小企业发展动态,协调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全国各省市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强化对中小企业管理服务职能,上下左右联动,形成合力,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2.设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目前国家及省市县各级政府都投入有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大都建立有融资担保机构,但是,存在不成体系 、资金不足、担保不力,银行惜贷、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效率低下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融资风险较大:银行和担保公司独立分散经营、抗风险能力弱:银行和担保公司以赢利为 目的,且有的赢利欲望较高 ,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识淡薄。建议设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 .营运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贷款。该银行实行集团式经营 ,有利于调控经营风险,提高抗经营风险能力。该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 ,不以赢利为 目的 ,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为主旨,该银行的经营效益主要通过促进国家税收增长、促进就业、促进提高国家及 区域宏观经济社会效益综 促进中合评价体现。国家中小企业银行由中央财政出资。省市县分行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组建。

3.大力支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特别是企业债券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 和国家发改委作了大量的积极有效的工作 ,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逐年扩大.促进企业融资.促进企业发展 的作用逐步增大。2007年 以来试点发行中小企 业集合债券 .深 受 中小企业 欢迎 ,融资效益 明显。建议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规模和范围,并将地方企业发行 企业债券 的审批权限下放 给地方,“由中国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分行会 同同级计划主管部门审批”。

4.建立健全融资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信用状况较差.向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较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社会担保机构为促进融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担保成本较高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建议国家制定促进担保业发展的管理办法 ,激励并规范管理担保行业行为。建议国家设立 国家担保公司 .经营以国家资本金为主体的担保基金 ,履行国家担保义务,表现国家担保行为,对符合产业政策、技术经济创新、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贷款项 目提供 国家担保或为社会担保项 目提供再担保。建议对获部级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奖励 的产业化贷款项目直接提供国家担保。建议通过税 收优惠、提供再担保 、政策性担保 、信用担保和风险担保支持社会担保企业发展,着力构建完善的高效的规范的担保体系,促进银企融资行为规范,促进融资市场高效率地发展 。

5.建立信用融资机制。利用信用杠杆打通融资瓶颈。促进建立银行信用制度,提供信用产品和信用贷款:促进建立企业信用制度,提供信用报告开展信用评级;促进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引导信用消费与信用合作 :积极建立政府信用制度 ,开展信用评价,优化信用环境。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利用信用杠杆突破贷款必须抵押担保的单一融资模式.走 出一条无需抵押担保靠信用贷款的融资新路。

6.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建议建立先进制造技术推广中心,指导中小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建议建立部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对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励的科技成果,实行“苗圃”式培育提供试生产条件支持,包括提供资金、场地等,促进其产业化。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投资实行永久性免税。

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例10

一、认真做好专题常委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是今年市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把调研工作做好做实,取得成效,更好地体现政协特色,我们着重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精心选择课题。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是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总书记今年年初考察安徽工作时的一个重点,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的好势头,“三年中变化”业已实现,“五年大变化”指日可待。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依然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为摸清我市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十七大提出的“三个主要转变”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初,市政协主席会议经认真研究决定,在第二季度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并召开专题常委会议,协商讨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在市政协二届四次全会上,委员们在讨论中对这项工作表示认同。委员们普遍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也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调研并召开专题常委会,可以说是抓住了参政议政的关键。

二是扎实组织开展调研。调研课题确定后,市政协成立了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常委会议筹备工作小组,在主席会议领导下开展工作。为选好调研子课题,找准调研的切入点,使调研内容更贴近市情,我们专门召开了有市发改委、农委、经委、招商局、科技局、环保局、商务局和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调研内容的范围。调研内容涉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等问题,基本涵盖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的主要方面。市政协各专委会及政协办公室、县区政协、市各派、工商联共组成22个课题组承担了调研任务。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调研。在掌握大量情况的基础上,调研组去粗存精,认真分析,充分论证,力争调研报告切合*实情,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后形成了24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二、为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建言献策

这次调研共形成24篇调研报告,其中8篇作大会发言,16篇作书面发言。24篇调研报告和常委座谈讨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围绕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转变。针对我市产业的总体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一产业格局还处于较低水平现状,调研报告建议,要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要树立二产当先理念,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要编制一个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的总体规划,突出大项目及大企业带动和名牌发展两个战略,建好行业生产要素服务、公共产品服务和企业科技创新三个平台,营造争先创业的文化环境、诚信为本的经营环境、成本洼地的产业环境、自然和谐的投资环境等四个环境,在招引重大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园区建设、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五个方面求突破。二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研究与开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法律、会计、信息咨询、职业培训等生产业,继续发展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险、社区服务、旅游、商贸流通、餐饮等消费业。

二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转变。*的发展,不仅要依靠自身,还要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借助外力增强*发展动力。调研报告建议,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着力构建省会经济圈,加快融入“泛长三角”,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方法、新机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分工,做到优势互补,强化自身。一是突出发展优势产业。招引外地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把电缆、化工、造船、采掘、建材、旅游6个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把6个省级开发区和6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培育成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载体。二是突出区域合作的环境建设。要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区域合作创造好的硬环境。要强化服务意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区域合作提供好的软环境。

三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针对我市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的实际,调研报告建议,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传统产业高新化并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形成后发优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要加快新技术新成果在各产业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与市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相关协作,争取高新技术成果,攻克技术难题,引进高层次人才。要抓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报告建议,要强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意识,通过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企业产学研结合机制,设立研发机构,将引进的技术加以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灵活的引进使用人才机制,采取聘用、暂聘、借用、试用、招标等多形式多渠道利用人才,发挥他们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四是搞活流通扩大内需促转变。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调研报告在分析我市农村流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后,建议要加快农村流通服务业发展,逐步把城市的商贸服务业态、流通方式、经营模式推广到农村,优化农村流通业态结构和空间布局。要通过招商引资,运用政策手段和市场方式,发展农村城镇店、超市、便民店,形成合理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点建设体系。要整合优势资源,培育龙头市场,建设一批档次高、批量大、辐射广、功能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要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提高连锁经营覆盖率和农村商品统一配送率的同时,把农家店的经营范围扩大到科技图书、药品、电信服务、代购、代销、代储等领域,提升服务功能。

五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转变。我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调研报告在指出目前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经营粗放、追求短期利益、管理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等问题后,建议要严格执行规划,促进科学开发。规范矿业秩序,严禁非法开采。鼓励开发企业采用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控制污染,走科学开发、高效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资源开发之路。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深度开发,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开发。资源开发项目要坚持环境准入条件,对新上项目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要纳入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方案,已上项目没有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调研报告还就淘汰高物耗、高能耗的落后生产能力,节能减排,控制点面源污染,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废旧物品回收再生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提出了建议。

六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转变。调研报告对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建议。建设生态城市,一要认真落实《*生态市建设规划》,切实将规划具体落实到城市的道路、建筑、景观、住宅等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中。二要加强城市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对不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行为要依法严管。三要加大生态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强化市民建设生态城市的意识,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共建生态城市。

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完善农村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发展夯实硬件基础。要创新发展思路,用工业理念谋化农业发展,大力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要加强科技与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支撑新农村建设。

三、继续发挥政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市政协开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研,并召开这次专题常委会,只是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言献策迈出了第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今后市政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更多地关注和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宣传者。我们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中央、省市有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针政策,利用政协联系广泛、代表性强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实际,大力宣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倡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更多的群众投身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去,促进*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