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教学环境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7 14:51:19

教学环境概念

教学环境概念例1

一、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的意义与价值

1.促进数学概念学习观念的转变

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整合,使数学概念的教学变得更为简单和具有趣味性,使得教师、学生的数学概念学习观念发生了转变,形成了新的数学概念学习的观念。这种交互的、开放的、愉悦的教学情境,不仅更易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求知欲望的唤醒,而且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数学概念学习需求,促进新的概念学习方式的形成。

2.促进教学目标更有效的达成

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整合,革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师生的交往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动探究者。数学概念的直观、形象呈现,启发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思考,吸引他们更为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自主建构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数学概念,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教学目标的达成。

3.形成教与学多方互动交流

交互式电子白板能为师生提供多重交互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有效缩小了师生间、人机间的距离,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多方信息交流。在这一环境中的每一位成员的思维和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又在共享中引发思维碰撞,在碰撞中互动生成,从而有效促进和深化学生对所学数学概念的意义建构。

二、电子白板环境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创设适学情境,激发学生概念学习动机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丰富表现力,能图文并茂地对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展示,吸引学生进入愉悦的情境之中,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求知欲望。因此,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电子白板手段,创设适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如,《认识四边形》这节课,课前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库存功能存储了大量的校园中形状不同的四边形物体的图片,教学时再利用电子白板对这些情境加以呈现。这样,就将“四边形”这一概念很好地融入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当中,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观察、寻找各种四边形,细细品味大自然中存在的四边形,增强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

2.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在掌握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观察、操作,进而建立表象特征。教学时,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将教学内容予以形象化的展示,能给学生以临场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更为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设计功能,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在音乐的伴奏下,这只蝴蝶翩翩起舞,“飞”上了大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重合的现象?”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并从中受到启发,举出了很多轴对称的实例。这时,再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演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含义,实现了对“轴对称”意义的主动建构。

3.展示概念变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教学环境概念例2

一、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搞“题海战术”、“大运动量测练”的现象依然存在,忽视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学生严重两极分化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对大多数概念进行了淡化处理,老师们也忽视概念的教学,课后搜集方方面面的题型,整天忙忙碌碌地钻在题库里。现在也该是回到重视基础,重视概念教学的时候了。

在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多数老师仅限于把一些数学名词、术语交代明白、解释清楚,采用注入式方法硬灌给学生,仅满足于使学生在解题中不影响理解题意,把主要精力用在给学生示范例题,归纳解题方法、技巧上。他们不讲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去挖掘每个概念所体现的数学思想,不注重从概念的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本末倒置的教法实不可取。有人提倡“用定义解题”,也仅停留在概念的应用上。近几年中考都有意识地设计对概念理解考查的试题,意在引起老师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视。还有一部分老师虽然也讲重视概念,但整天忙于做题,有的一周要做几套卷子,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并不清楚概念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些青年教师对整个初中教材不熟悉,对整个教材体系中概念的层次性、逻辑性、系统性缺乏研究,不懂概念教学的要求,不了解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概念引入的精心设计。

二、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那种忽视基础知识教学,尤其是数学概念,人为地“拔高”,导致两极分化的做法显然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初中教材出现的近700个数学名词可称为教学肌体上的“细胞”,细胞健康,肌体才能强壮。提高概念教学的水平,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数学知识、增强能力的前提和关键,是把知识学好学活的必由之路。

1.概念具有确定研究对象和任务的作用。例如“立体图形”的概念阐明了它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图形,研究任务是研究其大小、形状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如果我们重视概念教学,那么在一开始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时,就能抓住这些概念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2.概念是导出全部数学定理和法则的逻辑基础。在数学中,研究任何对象都是从对象的概念形成开始的,并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对象的判定和性质。所有定理、法则的逻辑推导,都是以概念为基础的。比如初中“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内容完全是建立在正弦、余弦、正切等概念上,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教材采用了螺旋式、循环式的编写体例,每一小循环都是以三角函数的概念为基础的。经过两个小循环,学生可两次感到概念所起的关键作用,并对这些概念确实达到了正确了解的程度。在第二节大循环时,又通过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或实习作业,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目的。可见教材编写非常重视概念教学。

3.数学概念不仅是建立理论系统的中心环节,而且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许多数学概念不但为学习数学所必需,而且是学习其他学科、提高文化素质所必需的。例如,比例、坐标系等概念事实上都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天文、测量等各种科学技术之中。

4.教师对概念一丝不苟地施教,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通过对概念定义的科学性,概念引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分析,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地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使其具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加强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

1.把握教材体系,重视概念的连贯性教学。数学概念教学存在着缺乏计划性和彼此割裂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要抓住主线进行连贯性教学。例如绝对值的概念,这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由学习有理数运算法则的需要而引入;到学次根式时,又根据=|a|与算术根联系起来;到高年级,在方程与不等式中又再次出现;在直角坐标系中,,它又是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特例;到高中,学习了函数知识后,还可以把实数的绝对值规定为a=max{-a,a};在复数里,复数的模又可以理解为实数的绝对值概念的推广。

2.分析矛盾运动,用发展的观点进行教学。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在社会实践中,在数学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充实。例如角的概念,开始局限于平面内,且在180°之间,即锐角、钝角、直角;以后发展到平角、周角;之后又出现了正、负角、任意角;若在空间里,又有线角、线面角等。有些概念,如指数a随n的扩展与原概念的涵义就不同了。在教学中,应注意对其辩证地进行分析,指出其扩充的必要性,将概念纳入它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去进行分析,要把概念的确定性和灵活性辩证地统一起来。

教学环境概念例3

二、归纳教学法

随着学生积累的知识不断增多,知识间的相互关联程度也越来越明显,在这一前提下,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归纳与梳理能力,以更好地辅助概念教学的开展。归纳教学法非常适用于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概念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区分一些相互有关联或者是有包含关系的概念。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和梳理学过的概念,对于一些有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类整理,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对于每一个概念都有准确的掌握,也能够引导学生搭建更为稳固的知识框架,让学生的基础掌握得更为牢固。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概念学习习惯,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要定期进行归纳、提炼,并且尝试分层次、多角度地去理解这些内容。如教学“自然资源”这一概念时,完整地表述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有如下两个属性:1.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2.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一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这个概念中的核心信息也很清晰地呈现出来。归纳教学法是概念教学中值得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于概念形成更为清晰的认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三、类比教学法

类比教学法是概念教学中另一个十分典型且十分高效的教学方式。地理课本中存在大量相似或者相关联的概念,学生在概念学习时,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混淆这些概念。借助类比教学能够非常直接地将相关联概念的特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别与联系,进而更为准确地掌握概念。类比教学法又有很多不同的分支,结合不同类型的概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宜的教学方式。近似概念、矛盾概念以及相关联的概念都可以进行相互类比,在类比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认知,提升概念教学的效率。以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的教学为例,学生对于这三个概念经常分不清楚,很容易发生概念间的混淆,教师可以借助类比教学的方式强化学生对于这三个概念的认识。首先,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环境,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其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它们外延上的关系还可以用关系图来表示。要区分这一组概念,就要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这样才能够让三个概念很好地得以区分,进而强化学生对于概念及其含义的理解和领会。

教学环境概念例4

生物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个人对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而生物学概念是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在新课标理念里提出十大主题,由50个重要概念组成,这些概念构成了生物科学知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加强初中生物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2 生物学概念意识的确立,是进行概念教学的前提

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逻辑思维的表现形式,是思维的产物,是人类对一个复杂过程和事物的理解。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经认为概念的教学就是概念知识的记忆,概念教学最主要的就是使学生记忆概念的定义。概念的定义记忆固然重要,但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则更能体现生物作为一门科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概念意识,围绕重要概念来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不仅要使学生记住最基本的概念的定义,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并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生物学概念,在生活中做出判断和决策。

3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1 课前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以前备课只是要求教师写好教案,怎么教,教什么,而现在做教学设计,更关注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更重视了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学的有效性最终是落实在学生的成长上的。课堂教学效果的程度,往往取决与课前的设计,做好教学设计是我们创造性地把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标准以及规定的课程目标、标准确立的具体内容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应确立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哪些重要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加学科培训,了解学科的性质,认识学科的特征,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较深入的了解,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新教材在每节开始部分的“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以问题的形式列出本节的重要概念或相关知识;其次,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学生。以往,教师在写教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都会注重于这节课自己怎样去教,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就必然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掌握的并不多。所以,现在教师在写教案、做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研究学生,做好学情分析,掌握学生的认知障碍,确定教学的起点和教学的目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再次,做教学设计侧重于“学”的设计。教师一堂课讲得很精彩,但学生掌握的并不多,那就是因为这节课的设计是以教师的怎样教来设计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共识。以“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课为例来说说我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这节课里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几个重要概念:(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前者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的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累积;(4)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的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学前分析:通过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学生已经认识生物与环境不是孤立存在的,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但是还不足以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何才能让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呢?认识这个整体就是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它如何维持这个系统整体性?以这样的一条主线来进行展开,帮助学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核心概念。

3.2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2.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

在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时,组织学生观察“想一想,议一议”的插图,是什么原因造成用网罩起的草生长不好?同时播放我国北方草原的牧场轮换放牧的前、后对比视屏,从而认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这样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概念。进一步进行有效情景的设计,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如:你的家乡在哪里?环境好吗?有哪些名胜古迹?我们的校园美丽吗?而它们都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3.2.2 通过分析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通过我们身边的某一个生态系统,如学校后山上的树林的森林生态系统,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得出这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含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经过这样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快找到所有生态系统都具有这样的本质特征,掌握生态系统概念。

3.2.3 设计好概念的正例、反例和特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在概念的学习中,应尽可能地列举概念的正例、反例和特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如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吗?校园呢?一滴小水滴呢?经过与生态系统的组成的比对,它们都是一个个生态系统;在分解者者中列举蘑菇、平菇这一特例,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不是植物,是菌类,是分解者,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概念。

教学环境概念例5

正确的生物概念,既是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更系统地获得生物学知识奠定了基础。生物学概念教学贯穿于整个生物学教学的始终,讲授新课、复习旧课、实验操作和做练习,都离不开生物学概念。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原有标准的十个模块中,都增加了重要概念的描述。在教学中,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条件。笔者于2012年暑期在北京参加了新课标培训会,培训专家强调“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本文以“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为例简要谈一下生物学中的概念教学。

一、在课标中的地位

有关“生态系统”,在《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总共有五个直接相关的内容,可见“生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在上课时首先分析学生形成的前概念,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出科学概念。然后通过举一些典型的正例、反例组织学生对概念再次进行思考,充分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最后以概念图的形式总结。

三、教学流程

1.体察学情,有的放矢地引入概念。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什么是生态系统”,老师评价,导入课堂。

本环节要在屏幕上展示大标题“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这一名词学生不是第一次听说,比如对“保护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等都有所耳闻,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准确说出“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外延。这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态系统?”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植物、动物、森林、草原等等,还有学生能想到土壤中的细菌、真菌,但是很少有学生能想到阳光、空气、水等环境条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脑海中形成的前概念,对之后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评价,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①生物间是孤立的吗?②如果只有生物,能构成生态系统吗?

2.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新知,在乐趣中认识概念。教师展示捕食、合作、竞争等视频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生物间是相互联系的。

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课本内容,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对于刚刚进入初中接触生物知识的学生,这种学习新知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此环节中通过多媒体播放草原上狮子捕食猎物,蜜蜂、白蚁相互合作、田地里的小麦和稗草竞争养分、腐烂的苹果等相关视频及图片,在展示的过程中及时提出相关问题:狮子与猎物是什么关系?蜜蜂和白蚁作为一个群体是怎样合作的?小麦和稗草在生长过程中会争夺哪些养分?苹果为什么会慢慢腐烂,是哪种生物在起作用?

3.联系实际,巧妙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总结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环境的联系,认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对于初一的学生,如果只是生硬地告诉他们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他们会觉得这些知识不易接受。这一环节应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从植物入手,展示一株豆苗从萌发到生长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不难总结出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等条件。

接下来学生举例,说一些动物,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动物分类:有些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有些肉食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单从这方面,动物同样离不开环境,而且这时还有学生补充:动物需要呼吸离不开空气,需要生存离不开水等等。把这一系列片段梳理一下,学生总结: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

教学环境概念例6

“环境育人”的道理自古有之,但将教学环境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历史。我国对于教学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还不是很成熟。从国内外关于教学环境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教学环境”这一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从文献中可以看到各种相似的概念,如:“教育环境”、“学习环境”、“学校环境”、“学校文化”、“课堂环境”、“学校气氛”、“课堂氛围”、“学校心理环境”等等[1]。概念之间模糊不清,经常混用。国外研究中所指的“教学环境”主要是心理环境,研究目的是要揭示课堂环境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科学业成绩。国内则主要关注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在若干教学环境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几种较有影响的定义[2]。

美国F·G·诺克(F·G·Knirk)认为,教学环境主要是指由学校和家庭的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学习场所。它是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

澳大利亚巴里·J·弗雷泽(Barry·J·Fraser)认为,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

美国霍利(Hawley)指出,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气氛或班级气氛。“就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温暖而安全的班级气氛。”

美国R·L·辛克莱尔(R·L·Sinclair)认为,教学环境主要指学校教育环境。“就是那些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条件、力量和各种外部刺激因素。”

国际教育评价学会(JEA)在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教学环境研究项目中提出,教学环境是由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共同构成的学习场所。

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概括地说,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和力量的综合。

可见,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环境的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种定义把教学环境主要看作是物理环境,忽视了心理环境这一重要因素。第二种定义虽然涉及了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但把教学环境等同于课堂教学环境,这只能算作教学环境的一部分,是比较狭义的定义。第三种定义又只注意教学环境的心理方面,忽略了物理环境因素,与第一种定义相对,正好是两个极端。第四种定义也主要是指狭义的教学环境,只关注了外部刺激因素,而且教学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不都是促进,有时也会成为阻碍因素。第五种定义混淆了教学环境与教育环境两个概念。第六种定义是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定义,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把教学环境看作是“必需”的,主要也是从教学环境的积极作用方面来说的。其实,教学环境无论是作为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复杂多变的。

以往对“教学环境”概念的界定均有所侧重,但总体看来,存在的问题本质上只有一个,就是过于注重教学环境要素的分类以及各要素的分析。

笔者认为,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是指与教学有关,影响教学并通过教学影响人的因素的综合[3]。教学环境区别于一般的环境概念,它与教学有关,具有教育性,不论主体是否愿意,它都会时刻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主体的行为、心理。“教学环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条件、亲朋邻里等,都属于教学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从狭义的角度看,即学校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和师生人际关系等等。”[2]我们通常所指是狭义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就是学校教学环境,学者们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笔者所要研究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更为狭义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环境的一部分。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相对于学校教学环境来说,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对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更有指导意义。依据教学环境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课堂教学环境的含义。课堂教学环境是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影响教学并能通过教学影响人的各种物理的和心理因素的综合。这一概念不仅明确说明了教学环境包含的要素,即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而且体现了课堂教学环境系统的结构性和过程性,因为综合不同与总和,综合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结构性和过程性。这一概念不仅对课堂教学环境进行科学的分类,更主要的是体现了要素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整体性。

我们可以具体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概念:

第一,场域性。课堂教学环境是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离开了课堂这个特定的场域,也就不能称作课堂教学环境,那只能是学校教学环境或广义的教学环境。

第二,互动性。课堂教学环境对教学有影响,相反,教学对环境也有反作用。他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里,互动不再是狭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包括人与环境的之间的交互作用。

第三,结构性。课堂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两大主要因素。每一因素又有多种要素构成。这样,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各种要素构成了课堂教学环境整体特有的系统结构。

二、生态哲学视域中课堂教学环境的内涵

教学环境概念例7

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反映了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特征,而其外延是指内涵所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在生物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分析概念,让学生理解关键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的概念教学在提高了教学效果的同时,也适时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显性性状”概念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在子一代中显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其内涵是“在子一代中显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外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

总之,通过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学生能更好掌握一个生物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把它正确重组到原有的概念体系中去。

2.分析概念的构成要素,解剖概念

一个完整的概念往往是由几个要素构成,引导学生找出概念的要素,从而理解、掌握概念。怎样准确找出概念的要素呢?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有些词语是反映了事物最本质的特征。

例如:“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其中有三大要素:环境条件不受破坏、一定空间、种群的最大数量。并通过问题:“如果环境遭到破坏了,这个种群的K值变不变呢?”来进一步巩固这个概念,使学生容易掌握并理解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3.运用生活实例,构建生物科学概念

概念既然是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当然理解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善于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举出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把一些抽象的生物概念和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逐步引入概念。学生在通过实例获得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要及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以便形成科学概念。因此,教师讲授概念,经常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直接观察具体事物的机会,或者可以提醒学生动用已有的感性经验,以此增强概念教学的直观性,促进学生思维过程从个别现象向一般规律发展。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实例如下:

例如:“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课本上描述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这里我是借助学生经常碰到的现象来解释的。比如:甲同学考试考的很好,看到自己的努力没白费,他更加努力了,考的更好了──正反馈调节;乙同学考试考的很好,觉得自己很聪明,骄傲了,考差了──负反馈调节。

4.展开对比,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在生物学中有很多相似的名词、术语和概念,学生往往存在模糊不清的印象。这些概念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极易失分的误区之一。比较是概念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能使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时避免混淆和张冠李戴。

比如:异化作用,呼吸作用,需氧型和厌氧型这四个概念,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新陈代谢的一个方面,但它们又有区别。异化作用是共性的,呼吸作用是异化作用的具体表现,需氧型和厌氧型是异化作用的个性表现。再如:生长素与生长激素,在进行这一组概念教学时,可从它们产生的部位、化学本质以及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使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一目了然。

5.利用概念图,构建知识网络

我国学者裴新宁提出:“概念图作为学与教的工具,其强大的功能正日益显现出来。”编制概念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构建成一个知识网络,对知识进行全面巩固。教师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能更有效地监控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自身概念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构建以内环境组成为中心的概念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以及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以及内环境稳态的理化特性等。读图分析、自我构建都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概念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反馈学生对内环境概念的认识。

6.在运用中强化所学概念

概念的运用既是学习概念的目的,也是检验概念掌握的标志。在生物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联系生产、学生生活实际,设置概念应用的问题情境,适当地进行概念应用的模拟练习,学生在运用中强化所学概念。

如:人类手的惯用性遗传图解如下(图略)。教师展示了人类手的惯用性遗传图解,要求学生写出部分遗传学基本概念实例: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纯合体、杂合体。学生根据对相关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迅速作出了正确回答,在联系人自身运用中强化了所学概念。

7.比较分析概念间内在联系

教学环境概念例8

对于情境这个概念,董杰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概念界定与内涵分析》一文中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情境内涵的阐释后指出:“‘情境’一词的含义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甚至是相互矛盾冲突,但就其本质内涵来说,也存在着某些共性,即‘情境’是环境中的一部分,尤其是进入了个体意识范围内可感知的具体而微观的环境;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激发、优化、调控与促进功能。”[1]这一结论揭示了情境与社会环境、情境与认知或行为的客体、情境与行为主体的关系,揭示了情境对受教育者的作用。

其实,沙莲香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早就对社会环境、客体、情境三个概念的关系进行了清晰的辨析,阐明了情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沙莲香指出:“社会环境、客体和情境是三者互有联系的概念……社会环境作为最广义的概念,表示它的客观存在,它同社会生活主体的关系是广义的社会关系;客体是同社会行为相联系的概念,表示行为者的行为目标和活动对象,它同社会主体的关系是行为关系;情境是与认知这个重要的心理活动相联系的概念,表示心理主体的认知特点、知识结构特点和它们的作用,它同社会主体的关系是心理关系。”[2](P5O)作为与社会生活主体具有心理关系的情境,具有怎样的内涵呢?沙莲香认为:“情境是从认知的角度说明行为者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者在行动和活动之前对于环境(客体的总和)的知觉和认知,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多少加进了主观成分,从主观上给予规定和把握。这种从主体上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叫情境。……把环境作为情境加以把握,叫情境规定。”“在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环境里,由于人们的情境规定不同,对于环境的态度、工作表现也就不同。”[2](P49-50)可见,社会环境只有在变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情境规定时,才能够同主体接近和联系起来,产生某种关系并影响生活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因此,相同的社会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主体来说,他们是否把该环境纳入到了自己的心理过程中予以注意、感知、体验和把握,就决定了该环境是否能够成为生活主体的情境。而同一生活环境相对于具有不同认知特点或情感特征的社会生活主体,具有不同的情境意义,因此,社会环境是情境和情境规定的基础,但不能等同于情境,情境是进入了社会生活主体意识范围内可感知的那部分环境;一旦人们对环境予以了情境规定,并把它当做了行为的目标,这部分环境就同时成为了社会生活主体认知或实践的客体;情境中不仅渗透着社会生活主体的主观认知与把握,反过来它又会影响到生活主体的心理与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学者往往论及的是情境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情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并不仅仅是,也不可能仅仅是“对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具有激发、优化、调控与促进功能”,它还具有弱化、干扰作用的一面。

从与社会主体的心理关系上对情境概念予以界定,显然要比仅仅从某种客观的具体的环境或心理、精神氛围上界定情境的内涵,更具概括性、合理性和完善性。只有从与社会主体的心理关系上来理解情境概念,才能从较深的层面厘清各个相关概念间的关系,揭示情境对社会生活主体的作用与价值。因为不论教育者费了多少心思来选择具体的环境,营造心理氛围,但如果这些要素融入不到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中去,不能被受教育者从主观上有所规定和把握,它就永远不能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与行为,它就永远是“外在的客观环境”,情境与环境、客体间的逻辑关系就很难廓清。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不同理解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是怎样规定的呢?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这一概念的阐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情境即情景、境地,是具体场合的情形。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指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系统之外的影响因素存在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则不同,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3](P106)

第二种观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理解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教育者可以利用情境把教育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在情境中,受教育者之间互相影响可以共同内化教育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气氛和人际互动。”[4](P248-249)

第三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指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佳教育效果而有意创设或引入的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5]

第四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可以把握的且能够优化双方心理精神氛围而有利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主客体有机统一的特定而微观的自觉环境。”[1]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从“情境即情景、境地,是具体场合的情形”这一理念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界定为创设而成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这里似乎忽略了或者说没有体现出这种“统一体”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关系。虽然该“统一体”与创设者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心理关系,是创设者的情境,但它并不见得就是受教育者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而言,它可能依旧只是外在于自身的客观环境而已。若进一步分析,与受教育者没有心理关系的教育环境,也难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要素。

第二种观点是从沙莲香界定的情境概念出发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涵义的。它明确地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教育主体即教育者可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突出了环境是情境的基础,情境是与主体发生了心理联系的那部分环境。但与第一种观点一样,该观点也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不是单一的教育者所能把握和规定的情境,受教育者必须也可以把握,得到受教育者的积极认可、参与,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把握的统一体。只有这样,该情境才能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

第三种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归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虽然其突出了“情”是情境的中心,强调了情感教育在情境影响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但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情感氛围环境”,把情境教育仅仅归为情感教育,则不仅在内涵上忽略了情境与受教育者的心理关系,更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外延和作用窄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情感感化,也体现于理性的引导与规范。

第四种观点比较好地克服了以上三种观点的缺陷。作者(董杰,下文同)在文中不仅阐明了情 境与环境的关系,还揭示了情境与行为主体,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关系使得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其它各个要素有了密切的联系,从而使之能够成为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要素。但是在这种观点中,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作用是“能够优化”双方心理精神氛围而有利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微观的自觉的环境。“能够优化”是以肯定的方式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之积极作用的必然。在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能不能够起到优化的作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此界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概念也存在一定的不严密性。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内涵的界定

上述第四种观点的不严密性主要根源于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和“情境创设”这三个概念的区分和认知。因此有必要从对这三个概念的辨析入手,进一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

当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与物质条件的统一体”这一命题时,作者指出:“‘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作用’所指什么,或促进或阻碍?这里应将三个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加以正确区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应是一种适应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情境,如果不确定此点,那么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将又有何本质的区分?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相对于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言,可能是有效的情境也可能是无效的情境,只有满足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创设也存在有效或无效,即可能存在或优化或阻碍的情形”。[1]笔者认为,这里对三个概念的区分与表述存在着一定的逻辑问题。区分概念应该是在同一层面的问题上,从其内涵上界定它们分别是什么,说明概念间的关系则还需要从外延上加以分析。但是上面的表述并没有从这个基本的逻辑方法入手,而是将不同层面的问题混杂在一起论述。

首先,作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应是一种适应于特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情境,如果不确定此点,那么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将又有何本质的区分?”这里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表述与另外两个概念没有什么联系,我们看到和理解到的,是作者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即使是区分这两个概念,其本质区别也应该是它们内涵上的不同,即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同性质的关系,而不应该着眼于其是否是“适应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优化情境”上。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情境都是围绕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精心设置的,但是,该精心设置的情境是否就是“优化”的情境,还要经实践来检验。“精心”不同于“优化”,未达到“优化”水平的情境难道就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而应该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其次,在谈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时,作者也没有揭示它的内涵,以便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区分开来,而是转换了思维逻辑,从有效性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区分为有效的情境和无效的情境。这种区分确实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的外延的一种划分,但相对于其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之区别,则显得模糊不清。也许我们可以追问:那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是否就是作者意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无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就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如此,则出现了逻辑思维与现实实践的矛盾。假如,为了加强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精心设计了一场演讲比赛,如果有的学生受到了深刻教育,有的却产生了反感,那么,这场演讲比赛到底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

事实上,上述种种矛盾的出现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源于作者认定只有“能够”起优化作用的情境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这一命题。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内涵与外延规定都出现了不严密、并与现实实践相矛盾的情形。二是把“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有效性”这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混杂在了一起思考问题,这一逻辑思维不仅有碍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科学内涵、外延的规定和把握,也不符合实践中的实际情况,还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二者就是同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没有像“思想”与“的思想”那样在内涵上有本质之区别。

教学环境概念例9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理解

(1)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相对性。

(2)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概念及实例。

3.掌握

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的区别。

(二)能力训练点

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美、和谐美。

2.由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3.培养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学习掌握新概念的方法:由事例归纳、理解概念,通过比较辨别掌握概念。

2.学习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适应的普遍性,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概念,辨别概念的方法。

2.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别。

(2)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美、和谐美。

3.教学疑点:保护色与拟态的辨别。

4.解决办法

(1)运用投影或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问题情景,学生观察、归纳得出概念。

(2)对比显示典型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现象,两两对比发现差别,辨析概念。

(3)学生对概念及概念间的区别进行概括、表述。

(4)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信息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体答疑。

三、课时安排

1个课时。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阅读、观察、思考、表述,积极探索学习。

五、教具准备

根据学校设备条件准备:课时目标(文字)、沙漠上的仙人掌(图像)、淡水中的菱(图像)、猛虎袭击鹿群(图像)、鹿、兔、刺猬(豪猪)、黄鼬、蛔虫(图像)、绿草丛中的蝈蝈(图像)、北极地区的白熊(图像)、冬天和夏天的雷鸟(图像)、黄蜂、瓢虫、毒蛇(图像)、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图像)、土壤中的蚯蚓(图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文字小结),课堂练习题(文字)。

六、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表述猛兽猛禽猎食的情形,结合挂图或投影了解猛禽猛兽及小动物相互适应的特征。观察沙漠上的仙人掌的投影,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

2.回忆曾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结合挂图或投影观察,感知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概念,阅读教材,准备表述概念,体验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美、和谐美。

教学环境概念例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1B-0073-01

在解读《中学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时,我们不难发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概念还是比较多,可见概念在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地位。但由于概念比较抽象,想让学生有效理清它的本质属性需要紧扣生物学科特点,才能让学生经历形象感知到抽象理解的转变。

一、借助实例和生活经验,有效切入概念的研究

初中生物概念不少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容易在生活中找到概念原型,如果教师能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将生活中的概念引入课堂,熟悉的情景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理解概念时,教师抛弃说教的灌输方式,改为由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去理解,就能让学生经历形象到抽象的转变,有了感性理解的基础,学生就会对概念的学习产生兴趣,有效切入研究。

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物与环境》,如何让学生掌握生物、生态系统、生存环境、生物圈等概念呢?本章节的概念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容易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素材,同时,学生的知识经验里有不少关于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实例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切入概念研究,进而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如本章的第一课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生物生存的环境,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生活在水中,其他生物都生活在哪里?教师利用课件呈现生物:企鹅、珊瑚、雪莲、骆驼、亚洲象等,然后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生存环境,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它们不一样的生存环境,让学生借助情景感受生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接着,教师以校园里的生物的生存环境去感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经验形象地感知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存环境,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可以说,教师以生活为切入口让学生感知什么是生物、什么是生存环境比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更直观、更有效,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运用资料分析、归纳,在加工中生成新概念

初中生具备一定的材料搜集和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这对概念学习是一个好的基础。纵观初中生物教材,有些概念的学习必须通过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二次数据整理,以便从大量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以辨别、抽象、概括等形式发现同类事物的本质特点,进而获得概念的生成过程。想让学生对概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需要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过程,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正是感性认识发展的重要过程,它是丰富学生对概念理解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并在比较中内化概念的本质特征。

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的遗传》,本课要求理解的概念有遗传、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等,它们比较抽象,又是微观知识,虽然学生易产生兴趣,但了解得并不多。想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必须准备丰富的视频和图片资料,但课堂时间和容量是非常有限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生成新概念。像遗传的概念,学生可能停留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肤浅认识上,但如果课前学生自主搜集材料,就能从不同动物、植物去理解遗传,甚至找到生物的变异和“克隆羊”的资料,它们能丰富学生对遗传概念的认识,为接下来理解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等打下基础。

三、运用对比法学习概念,有效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纵观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概念比较多,容易发生混淆的概念有一定的相似性,适用的范围又有一定的交叉性,不少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困惑,理解出现偏差。教师可以把握不同概念的本质属性,运用对比法,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它们的异同点及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理清概念的本质属性。

如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易混淆的概念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混淆是因为这些概念同属于细胞,在结构上又有一定的相似性,之间的关联比较大。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但对比并不是直接观察插图,而是借实验过程让学生有意运用对比法。如利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时,让学生结合教材将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画出来,不同的细胞结构在显微镜下是不一样的,学生在对比中容易发现不同特点,并在画图中内化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易产生混淆的概念在对比中进一步被有效区分。

总之,面对抽象的生物概念,想让初中生理解与掌握,需要教师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或借生活实例或搜集材料或运用对比教学法,为学生形象感知概念搭桥铺路,从而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理解概念,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记住概念的本质属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