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旅游规划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6 16:16:02

旅游规划概念

旅游规划概念例1

【分类号】:TU986

根据山东省乡村旅游振兴计划(2011-2015)和青州市政府未来五年规划发展实施战略,计划在完成城区南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西部山区度假旅游开发力度,通过招标形式,集中优势资源对西部山区进行开发建设,更好的利用当地历史、文化、农业资源,将青州西部、西北部山区与西南、南部云驼景区连成一片,把青州西部山区、历史文化古城资源加以开发,更好的呈现青州旅游的资源综合强势,打造青州历史文化名城。

在圣威尔集团的竞标活动中,设计团队经过多次会议研讨,将西部山区开发定位为:政府牵头,企业开发,百姓受益,实现双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文件精神,在不破坏原有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历史上的两座古城即汉代广县城、南燕国都城广固城为寻古游,利用农业生态资源开发万亩桃花庄园、柿子庄园、山楂庄园。构建“三场、五庄园、六娱乐”格局。

历史概述:青州市西部山区基本保持原生态农耕种植村落状态,之前没有做较大的规划与建设。青州西部和西北部多山区,间或平原、丘陵,多种植山楂、蜜桃、苹果、柿子等果木,也有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种植。几大村落散布其间,南阳河、北阳河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其间,西门水库在南阳河的中上段,位于风景区内,南阳河则穿过青州市老城区向东北方向流去。汉广县城遗址在今西门水库南,有瀑水涧,《水经注》作者北魏郦道元幼时曾嬉游其间。在西北部则是山东省境内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国家――南燕国都城广固城所在地,站于遗址其上,环顾四周视野开阔,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部一泻千里,郁郁葱葱,青州历史上扼山东省境内东西南北地理要冲,物产丰饶。由此可知,十六国时期鲜卑族的一支在慕容德带领下南下为何在此停留建都的理由了。

初步规划设计构想方案:将南部云驼风景区、中部汉代广县城遗址、魏晋龙兴寺考古遗址、博物馆、范公亭公园及北部九顶莲花山、尧王山、南燕都城池遗址纳入规划范围并连成一片,以西门广场为度假旅游景区的主大门、延东西向轴线向两边按照一定的序列展开。

一、东中部轴线设计概念规划

在入口处设置一主广场,后面既是龙兴寺遗址及被黄胄先生称之为“大小博物馆”的青州博物馆。并置富有历史文化气息大门一个,广场大门朝东,广场力求简洁,放置部分雕塑,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力求能够突出青州既有传统文化积淀又突出青州的“青”与当今社会发展相融合的主题。同时由于周围居民小区密集,可以给周围居民闲暇时提供一个舒适的户外活动广场。多年来,此处人气较旺,每逢节假日、周末、夏日傍晚是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同时,除了休闲予民,还要满足周围市民购物休闲的需求。为了做大做强度假旅游休闲品牌,增加广场停车位容积率,结合地产开发在广场的下方,建设地下停车场和容纳千人的购物休闲中心。停车场和购物休闲中心可从地下向西延伸至龙兴寺遗址、范公亭公园,北面延伸至南阳湖,很好的解决了地上地下交通和雨季地下广场排水问题。

1996年轰动全国的中国考古新发现之一―龙兴寺遗址位于博物馆之南,博物馆以西为纪念在青州为官为民的北宋宰相范仲淹修建的范公祠(亭),西北为北宋李清照及其丈夫赵明诚在青州居住达14年之久的归来堂。以龙兴寺造像遗址、博物馆、范公亭公园为核心,集中展示了宗教文化、传统农耕文化、历史文化名人的遗韵。

二、西南线区片域休闲娱乐运动与采摘农家乐项目规划设计

沿着西门广场西行绕过范公亭公园便是青州的母亲河――南阳河,自西门水库向西南,穿越仰天山路桥底继续沿南阳河河谷地带前行,是一片原生态的柳林、白杨林,可以作为河谷湿地,或开辟专用自行车车道,穿越河谷直达南部运动休闲区,休闲区位于07028公路南侧南阳河宽敞河谷地带,此处原为5个废弃的砖厂,建成方特、低碳广场、野战谷、拓展训练基地、军训基地等。同时带动周边房地产开发、西部又与万亩桃园连成一片。可方便外来游客和当地市民到西部采摘果品和农家乐。

三、西北线区片域体现古迹游与佛文化圣地规划设计

西北部山区以九顶莲花山和尧王山为依托,构建西北古文化遗址、度假旅游区,在新西环与尧王山路交界处,也就是在山东大地历史上唯一的十六国――南燕国的国都内城与外城交界处,为了不破坏九顶莲花山东侧内城古文化层,不再重建古城遗址,仅在内外城相连交接处,建一十六国时期的南燕都古城门一处,占地1600平方米,城门为东城门和箭楼,两侧用古城墙连接,游客可登临远眺,内城、琵琶湖尽收眼底,远处三面青山环绕,郁郁葱葱,凭吊古迹,体验青州历史的沧桑巨变。建筑为十六国时期建筑风格,沿东西轴线,城门外为南燕都广场,地下停车场和购物广场,满足西北部居民生活购物和游客购物。西部山区在九顶莲花山主峰的顶峰建一三面观音菩萨像,与南部云驼风景区佛教造像相呼应。同时利用南燕都护城河、北阳河谷、原有莲花溪、莲花湖等原有自然、生态湿地,打造莲花溪湿地,通往九顶莲花山。

结语:

旅游规划概念例2

上述种种现象都表明我国生态旅游事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要强化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找到规划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点,使得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事业,就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更好地规划,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平衡点,让生态旅游能够稳步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联系

生态旅游的概念原本来源于西方国家,美国生态旅游协会曾经对其有过专门的定义,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过生态旅游这个概念。①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生态旅游并非简单的旅游产品,它也不是简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要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要寻求的是和生态保护的共同促进。生态旅游不应该破坏环境,而应该起到保护自然资源的作用,要保持各种资源能够被可持续利用,同时也要帮助当地的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能够更好地维持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特征。它必须保持自然性,是一种原始的旅游方式,在远离城市的自然风光中,人类能够更好地领略大自然原本的风貌,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生态旅游还必须具有保护性,不应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要注意重复利用原则,寻求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要通过合理的谋划来保持长久的经济利益。生态旅游还必须具备科学技术性,对于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对环境容量进行检测,对旅游产品进行科学研发的基础上,开发者要能够充分体现环保意识。

由于生态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独特特性,这也使得它具有了一般旅游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要更好地规划生态旅游,就必须对它的功能有所了解。②生态旅游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由于生态旅游全面协调自然、经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所以能够可持续地为某地区提供经济收入,并给当地人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我国对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研究。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就有旅游界的人士开始关注并引进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但是它真正以文件的形式得到确认则要晚得多。1993年,我国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文件《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正式确认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

自此,国内学者便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这个概念。首先,有学者对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实践和规划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例如,张秋菊、海鹰撰写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一文,就依据近年来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情况,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也有学者通过设立专项项目,进行了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例如,赵磊发表的“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一文,就以湿地作为研究重点,论述了湿地生态旅游方面的进展。最后,还有学者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对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课题进行研究,例如,王会娟的论文“关于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就研究了环境承载力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随着大量的学术研究和论文资料的收集,国内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也越来越清晰了,2006年,国家旅游局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生态旅游进行讨论,会议对生态旅游的重要性进行了肯定,达成了进一步共识:生态旅游不光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更是强调和谐的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式。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实践。我国不仅对生态旅游的课题进行了学术方面的研究,更致力于具体实践。早在1982年我国便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尝试将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同步开发。此后我国的生态旅游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截至到2005年底,全国各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有2349处之多,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网络覆盖式结构,证明了我国生态旅游事业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旅游规划概念例3

【关键词】旅游;旅游用地;概念;旅游用地规划;土地分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也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项经常性的消费行为,我国旅游业也快速发展起来。旅游及其相关的旅游活动都依赖于土地资源,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需求的急剧上升,旅游建设项目的大量增加势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包括耕地),这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用地紧张的局势。[1]纵观国内外对旅游用地的探讨,由于国情不同,界定旅游用地的基础和方向亦不经相同,因而对“旅游用地”这一概念得理解有一定的区别。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旅游用地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对旅游用地规划的研究。我国对旅游用地的界定多从土地利用分类着手进行探讨。如何在有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又能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开发,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首先就应对“旅游用地”的概念进行深入探讨。为此,本文在阐述和总结国内外已有的“旅游用地”概念基础上,从旅游用地规划、旅游用地分类的角度,结合我国现行相关土地政策,对旅游用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旅游用地的基本内涵。

1 国外对旅游用地的研究

国外,关于旅游用地问题的研究,开始于对旅游用地规划的研究,并随着人们对城市规划以及旅游规划研究的认识不断深入并逐步发展。[2]

1933 年麦克默里(K.Mcmurry)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成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与旅游业发展相关联的土地利用问题从此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地区开始对旅游用地规划进行专项的研究[3]。其中具有完整旅游用地规划形态的是1959年的夏威夷州规划,这次规划也被视为现代旅游用地规划的先驱。但在这些规划中,尚未对旅游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相互影响提起重视,也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研究范围也比较狭窄。[]20世纪50到80年代以来,法国、英国相继出现了较为正式的旅游用地规划。此后,许多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开始积极推动并参与各个旅游用地规划的编制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旅游用地规划开始普及到许多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时,发达国家开始对旅游用地规划进行修编,更加强和深化了旅游用地规划的力度 。[2]

2 国内关于旅游用地的探讨

我国关于旅游用地的研究最初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及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中[2]。1964年7月,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国家旅游局的前身)成立,标志着中国旅游业的管理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相关建设、林业部门开始进行风景旅游城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等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各项规划。20世纪90年代后,各级政府开始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各类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自然风景保护区的出现 ,使对旅游用地的研究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3]。

国内最早的有关旅游用地的论述出现于1981年吴必虎的论著《区域旅游规划原理》[4]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旅游区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区域内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来实现对土地利用的控制,起到组织游客活动、保护旅游资源的双重目的。就一个较大范围的区域来说,可能同时存在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村镇或城市、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等不同类型的功能空间。这体现了旅游用地的复合特征,也就是说一个旅游项目中会存在多种类别的土地。

1984年国务院的《自然保护区条例》[5]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经国务院或省一级人民政府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组织开展参观、旅游等活动。

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6]中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可见,按照我国当前法律,旅游用地是我国建设用地中与商业、娱乐等并列的营利性较强的用地。在用地的取得上,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应有偿取得 ;二是应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等竞争方式取得。

毕宝德的《土地经济学》[7]中提出了旅游业用地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保险、猎奇和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均可称为旅游业用地,其实质仍然是旅游景区内部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

3 旅游用地在土地分类中的体现及存在的问题

旅游用地分类是按照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并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对旅游用地类型进行的归类[8]。尽管旅游地内的土地有着多种不同的利用类型,但整体上看,旅游用地还主要仅限于用于旅游业,而直接为其它行业利用的程度较低,功能结构单一,复合利用程度底。尤其是耕地在旅游开发中被占用后,大部分都失去了原有的农业生产功能,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1]。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用地范围在逐渐扩大,用地需求越来越强烈,全国土地分类中旅游用地的分类已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由于分类的不明确也导致了旅游用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冲突。

3.1 旅游用地在土地分类中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土地分类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动,其中影响深刻、广泛的分类体系主要是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9]中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1989年9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制定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10]以及在上述两个土地分类基础上制定的《全国土地分类》[11](2002年1月1日试行)。但在上述3个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土地分类系统中,并没有将“旅游用地”作为一个土地类型明确提出,且涉及相关的旅游土地类型较少。

1984年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中,相关的旅游土地体现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二级分类“特殊用地”下的“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墓地、陵园等用地”。1989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中,“特殊用地”被取消,原特殊用地中的“名胜古迹、风景旅游、陵园等”归为“市政用地”中的“绿地”。并且,在这两次土地分类中都没有体现如旅行社、餐饮旅馆、娱乐场所等用于旅游接待的用地类型。

2002年1月1日起试行的《全国土地分类》是在上述两个土地分类的基础上修改归并而成的,在此分类体系中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级,并涉及了相关旅游土地类型。《全国土地分类》对《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中的居住用地进行拆分,扩展了绿地地类外沿,在建设用地的二级分类“公用设施用地”类型下,增加了“瞻仰景观用地”,包括名胜古迹、革命遗址、景点、公园广场、公用绿地等;在“商业服务用地”下新增“餐饮旅馆业用地”,包括饭店、餐厅、酒吧、宾馆、旅馆、招待所、度假村等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在“商服用地”中的“其他商业服务用地”中涉及“旅行社、运动保健休闲设施、夜总会、歌舞厅、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相关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用地。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12]将旅游度假区按性质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直接为旅游者服务的用地;第二类,公用事业、 交通服务设施等用地;第三类,间接为旅游度假者服务的用地。度假区的用地分类为旅游度假区的空间合理配置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旅游用地的分类提供了分类方法。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13]根据游憩功能是由谁提供的以及其土地利用商业程度大小将所有的游憩用地划分为商业性和公益性两种基本类型,这种旅游区用地分类体系为制定不同区域的旅游总体规划提供了依据。

3.2 现行旅游用地分类中存在的问题

全国土地分类体系在不断的变革和调整中,虽然也对旅游用地分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迅速,旅游资源内涵和外延的扩充,导致旅游用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旅游用地范围也不断加大。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涉及多种行业部门,用地需求较大,土地类型较为复杂。在进行旅游项目建设时,不但要占用建设用地,而且还涉及农地,林地,未利用地等。但从目前关于旅游用地的分类情况来看,我国当前的土地分类系统没有完全涵盖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土地类型。

旅游业是一项经济行业,其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统一。土地是满足旅游业经济目的,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现行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中,与旅游用地相关性较大的“瞻仰景观用地”更强调旅游业的公益性质,并没有充分体现旅游业的经济性质,这限制了旅游业的空间拓展及经济效益的实现。

4 旅游用地的概念界定与基本内涵

旅游用地是土地利用的一种方式,就其定义而言,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提法。

4.1 旅游用地是旅游地内最基本、最广泛的具有旅游功能的各种土地的总和[1]。广义的理解,旅游用地就是旅游业用地,它是指在旅游地内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活动的土地,是一个由旅游地各项与旅游相关的自然因素并综合了相应人类劳动成果的自然、经济地域综合体,是自然作用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14]。

4.2 狭义的理解,旅游用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确定的各级风景名胜区的全部土地。即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经济结构和形态的旅游对象的地域组合[8]。实质上是吸引能力和接待能力的统一[1]。

4.3 旅游用地具有复合性,这种特殊的复合性导致旅游地土地的构成比较复杂。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旅游业的发展也有投入和产出,土地即是其中的一种投入要素。旅游用地包括风景游览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等。从土地利用角度看,旅游用地既不属于农业用地,也不属于非农业建设用地,它是出于满足旅游者休闲的需要,由原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同组合的可供观赏、游览、娱乐、休憩的土地[14]。

另一方面,其他的用地类型也可以用于发展旅游,从而成为旅游用地的一部分。旅游业只是旅游用地土地利用中的一种方式。其土地利用不仅具有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如山地、森林、河流、工厂、城市、乡村、旱地及水田等,同时也具有旅游用地的功能,如可以发展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14]

旅游用地的概念在不断深入的同时,范围也在不断延伸。旅游用地范围不但包括建设用地,而且已经延伸至农用地、林地、未利用地等。通过以上分析,根据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旅游用地的特征,参考和借鉴上述已有概念的基础上,将旅游用地定义为:旅游用地是指在土地生态系统中,由原生自然、人文景观共同组合而成的可供观赏、游览、娱乐、休憩,并能被旅游业所利用的风景游览用地、公共设施用地、未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等。

参考文献

[1]杨荣金,周申力,唐道甫.旅游用地现状特点及发展变化研究――以广安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03:117-122

[2]周丽.国内外旅游用地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3797-13799

[3]赵莹雪.旅游用地研究进展[J].旅游论坛,2008,8,1(1).

[4]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5.

[5]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Z], 198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Z],2002.7.

[7]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

[8]张娟.旅游用地分类的探讨[J].资源与产业,2008.2,1O(1):63-68.

[9]国务院.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Z].1984.

[10]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Z].198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Z].国土资发[2001]255号,2002.1.1.

[12]刘家明.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2000 (3):13-16.

[1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4]李青,李禾.云南旅游用地可持续性问题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2-4.

旅游规划概念例4

____市地处安徽省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皖江工业名城、工贸港口城市;是安徽经济板块第一方阵中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前景广阔。__x居长江之滨,湖在城中,城在山中,景色秀丽,享有“中国生态山水铜都”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__x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千年胜游之地。____因铜而兴,开采、冶炼铜的历史有3000多年,且绵延不绝,举世独一无二。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和万迎山古冶场是其珍贵的实物见证。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均出自铜陵,铜文化底蕴深厚。__x“凤丹”不仅与洛阳、荷泽牡丹齐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丹皮(根部)还是珍贵药材,使人舒筋活血,延年益寿;____生姜是中华白姜的主要产地之一,品质一流;__x大通“和悦洲”于半自然状态下人工养育的“江豚”等“国宝”级珍稀动物世所罕见,具有高度的旅游资源独占性。“____青铜文化博览会”是安徽省六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中国(____)凤丹文化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洋溢着浓厚的青铜文化气息和地方民俗风情。

____风景区位于____市西南,距市区12公里,南以天目山(天门山、九华山)为界,西至青通河(通往长江的内河)为界,是通往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的必经之地,铜九铁路、合铜黄高速及沿江高速穿境而过。该区规划开发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泊面积为14.88平方公里,容水量1.5亿立方米,因湖心矗立大小两座岛屿,如眼睛一样,故得名“天目湖”。湖水环绕天目山,波光潋滟,一碧万倾。优美的自然环境适宜白鹭、天鹅、野鸭栖息、繁衍。上万只鹭鸟将碧波荡漾的天目湖装扮得十分壮观迷人,让游人领略到“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意境。____风景区拥有鹭鸟、龙洞、翠竹、禅林、深山等众多自然及人文资源,集山、水、泉、岛、鸟、石、洞、林、寺于一体,使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建设__x风景区,提升__x市城市形象及旅游品味,打造皖中南特色旅游目的地,我们面向国际公开征集天目湖风景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经过多轮筛选,共有三家设计单位进入最终评议。相信,通过这次评议,__x风景区概念性规划将更富创意,更具特色,更趋完善,依托区内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优势,将__x风景区塑造成富有活力、具有鲜明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国内著名旅游景区。

各位领导和专家、同志们!____市____风景区概念性规划的制定将掀开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为我市旅游事业发展多提意见、多献良策。我相信,在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辛勤劳动和大力支持帮助下,____风景区的旅游开发工作一定能够顺利推进,____市的旅游产业一定能够快速发展!

旅游规划概念例5

旅游规划作为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需要科学的理念基础。中国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4种开发理念:以地理科学为主的资源区划学派,以经济学科为主的效益管理学派,以建筑学科为主的园林景区学派,以从事文化研究为主的资源位移学派[1]。旅游规划实践在这些学派不同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同时,旅游规划本身又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是一个具有“软”工程性质的实践应用领域,作为一项“软”工程,除了上述理念基础外,还需要工程学的思想和方法作指导。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简称OO)作为1990年代以来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主流技术和方法[2],是软件工程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石。旅游规划作为类似软件开发的“软”工程,能否引入面向对象思想和方法?本文将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按规划层次,旅游区规划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3];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在规划中可将旅游区识别为景点(scenic spot)、景段(scenic section)、景区(scenic zone)、旅游圈(tourism circle)和旅游地域网络(tourism area network)这五个不同级别的地域实体[4],其中景区是旅游活动的基本对象,是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基本构成单元。本文试图引入计算机软件领域中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将之应用到景区总体规划这一特定尺度、特定层次的规划中,第二节是对面向对象方法的介绍,第三节阐述面向对象方法在景区总体规划中的体现,第四节为结论。

2 面向对象思想与方法①

面向对象不仅是一些具体的软件开发技术与策略,而且是一整套关于如何看待软件系统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什么观点来研究问题并进行求解,以及如何进行系统构造的软件方法学[2]。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是:尽可能按照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使分析结果与现实世界之间有着自然而直接的对应关系。面向对象方法的核心概念包括:问题域(problem domain)和系统责任(system responsibilities);对象(object);类(class);封装(encapsulation);继承(inheritance);消息(message);结构(structure)与连接(connection);多态性(polymorphism);主动对象(active object)。以下以表格形式列出这些基本概念(表1)。

旅游规划概念例6

旅游学科中的许多概念,如旅游开发、旅游经济、旅游地理、旅游文化、旅游心理、旅游公关、旅游美学等等,基本上都存在不严格、不清晰、因而“不可靠”的问题。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开始于描述世界的概念的形成。在逻辑上,“是什么”的问题,先于“为什么”的问题。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在对对象的描述、分类、整理、比较、和量化的概念框架中进行的。因此,新学科要成为一门真正的常规学科,严格的、清晰的有效的概念构建是其不可逾越的基础工程。

(一)概念有两种描述词语,一是指涉及某一类事物,具有一定性质的一切事物,如学校、旅游等;二是指涉个别事物,如马克思、非洲狮等。普遍性概念要满足科学研究的要求,需要经过三个上升的环节:

1、构建直觉定义。定义开始都是直觉定义,其基础是我们对于某种特殊现象的感觉。根据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儿童在开始组织世界时都是直觉定义------虽然,大多数人在成年时仍然沿用这种直觉方式,但它能满足日常生活交流的需要;

2、构建抽象定义。直觉定义不能满足学术研究的要求,所以要经过进一步发展,就是要上升为抽象定义,如在哲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研究中使用的概念即抽象概念:正义、幸福、价值、真理、自由等等就是经常使用的抽象概念;

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作为一个人,他在开始学术研究时,是凭直觉去把握对象的。他凭直觉对自己说,“这就是我要研究的东西”。然后,他划定对象的边界,并给它起一个名称,于是,产生了直觉定义和抽象定义。

3、构建操作性定义。科学研究需要更清晰的概念。为此,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了操作性定义的要求:从抽象定义变为操作性定义,方法是“采用测量它的操作方法”来界定对象,一般是使用变项和量度,使用条件描述法、指标描述法、行为描述法来使概念具有操作性,就是确定它实际上测定的就是它应该测定的东西。于是,就完成了一个有效概念的构建。

(二)一个有效概念至少要满足两个功能:

1、分类功能。概念至少要能满足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分类功能,将事物分类--二分法、三分法--多分法。不论几分,都必须坚持统摄原则和排他原则,即“非此即彼”。

2、比较功能。概念要满足事物的比较功能,即“大小”、“高低”、“强弱”等等。

只有清晰性、有效性的构建概念,概念的可靠性才能建立起来,才能在类似的情境研究中产生相类似的结果。只有这样,新学科的研究得以真正开始,形成学科共同体,不断深化对现象的认识,最终形成学科范式,使新学科从前科学成为常规科学。

在中国,旅游学是旅游业快速发展催生的早产儿,基本概念构建的不可靠成为学科发展的后遗症。

二、中国旅游学科中“旅游资源”概念的“可靠性”问题分析

2003年,颁布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旅游国标》)。我们以《旅游国标》中的“旅游资源”概念来进行讨论分析。在《旅游国标》中“旅游资源”明确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这个“旅游资源”概念,因为《旅游国标》的权威性得到最广泛的使用。但是,问题在于,要理解这个概念,关键是搞清楚什么是“旅游吸引力”?什么是“旅游开发利用”?什么是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就需要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联合攻关,并取得公认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否则,我们就只知道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事物和因素”。简单地说,这个权威定义就是“万事万物都是旅游资源”。

很显然,《旅游国标》的制定者,作为人,他是凭幻觉(非直觉)去把握对象的。凭幻觉对自己说,“万事万物都可能是我要研究的东西”。所以,他不可能划定对象的边界,因为它设定的三个附件都是无边界的。于是,他只是在“资源”前面加上“旅游”二字,算是给它起一个名称“旅游资源”。因此,这只是一种成人的投机取巧,旅游资源的定义没有达到“儿童在开始组织世界时都是直觉定义”层面,因为直觉定义也是“有边界”的,否则,它就不成为定义。所以,这个“旅游资源”概念存在三个缺陷:它不是直觉定义;它无法上升到抽象定义;它更不可能上升到操作性定义。

也就是说,《旅游国标》中的“旅游资源”概念离科学概念的构建还有十万八千里之遥。由于不成其为有效的概念,所以,它就不能完成概念的功能:

我们仅以概念的分类功能来分析它的不可靠性。在《旅游国标》中,编制者提出了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分类”和“性状分类原则”两个分类方法:

按“标准分类”分类。即根据“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来分,旅游资源可以分为: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如一栋主体建筑;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如一栋主体建筑与周围的配套建筑。b=a+a,,那么,也就是说旅游资源可以分为a类和(a+a)类两大类。这是先无中生有杜撰一个不存在的所谓标准,然后按该标准进行分类。不仅如此,此标准还让人啼笑皆非。

按“性状”分类原则分。那么,什么是“性状”呢? “百度”一下,我们知道:性状(traits)是遗传学名词,指生物体的任何可以鉴别的表型特征。生物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有的是生理特征,有的是行为方式,等等。研究性状主要是为了发现遗传规律。

再看《旅游国标》按“性状”分类原则分类的结果:“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可以分为: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文活动等“类”。

显然,《旅游国标》的“性状”不是指遗传学的“性状”,而是指“性质与状态”两重含义。那么“旅游资源”的性质是什么呢?按照《旅游国标》自己的定义,旅游资源的性质,是旅游资源具有旅游吸引力、旅游开发利用价值、能产生效益等属性。假如按照“旅游吸引力”性质来分类,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产生“哪种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如可以分为产生x吸引力、产生y吸引力、产生z吸引力等类型的旅游资源。为什么不是这样呢?

《旅游国标》的制定者先制造一个与遗传学“性状”似是而非的语词,让读者认为是一个新标准,然后回到一般用法“性质”上来,又再采用“偷换概念”的小把戏,把“旅游资源的性质”偷换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事物和因素的性质”,于是,旅游资源顺水推舟地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等8大类,旅游资源分类就成了“地分成地文景观、水分成水域风光......”多么顺理成章啊!为了规避“什么水、什么地才是旅游资源?”这个基本概念问题,《旅游国标》的制定者真是煞费苦心。

我们按照《旅游国标》的分类方法对青岛崂山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进一步揭示这种分类方法的荒谬性:

按“标准分类”分类。青岛崂山可以分为“大山和大山与许多小山”、“大动物和大动物许多小动物”、“大建筑和大建筑与许多小建筑”等n多类,绕口令!

按“性状”分类原则分类。第一步分类,把青岛崂山砍成块:它是山,属地文景观;山上有河,它是水域风光;山上有各种动植物,它是生物景观;山上有古墓,它是遗址遗迹;山上有房子,它是建筑与设施;山上有人卖矿泉水,它是旅游商品;山上有道士讲经,它是人文活动。第二步分类,把8大块砍成31颗肉丁;第三步分类,把31颗肉丁剁成155粒肉沫。景观学变成物理学,旅游资源可分为分子,再分为原子,再分为中子。

旅游规划概念例7

近年来,不断兴起的“城镇周边游”、“一日游”、“自驾游”、“短程自助游”等近距离旅游形式,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简直就是旅游业发展中的“返祖事件”。旅游者的注意力由“核心景点”、“著名景区”、“中心大城市”、“人造景观”等焦点资源逐渐转向“民俗古风”、“乡村农家”、“生态自然”等散点资源,旅游者并不满足于单调的一点一景,一地一游,而是希望遍地是景,沿途观光。这就使得两点一线的旧的旅游规划模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这也对于近距离旅游资源和近距离旅游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需求和背景下,从沿海城市圈到内陆市县纷纷提出要界定和打造自己的“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但“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及其价值一直没有引起旅游业界的相应重视。本文就将对此现象和概念进行一个理性的梳理。

一.“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的来源

(一)小时旅游圈

所谓“小时旅游圈”,就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边的一两个城市组合成一个旅游产品,而且互相之间的车程只需1小时到3小时不等,让游客在一个周末就可进行一次完整的旅游[1]。

(二)一小时经济圈

一小时经济圈是重庆市2006—2007提出的重要的城市经济发展理念和政策,具体含义是以重庆市主城为核心、1小时车程为半径的范围内,打造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的城市群。

(三)一小时都市圈

一小时都市圈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为了实现圈内各种资源的共享,而以某一个城市为中心,一小时车程所能到达的区域。

以上几个相近概念的提出,散见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和报刊杂志中,从对概念用语及逻辑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这几个定义都缺乏精密性,或者说缺乏理论意义的探究,但是却给我们提出和界定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提供了参考。

二.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多角度考察

(一)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之“旅游圈”

旅游圈是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组成的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协作区域,是一定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2]。根据这种即成的旅游圈概念,旅游圈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区域,有着相对复杂的经济、社会功能,被赋予了超越了旅游学价值的意义。

旅游圈是一个旅游地区位概念,也可以称作旅游区,是旅游者对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闲活动进行的空间选择,它是通过与客源地和周边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联系以及交通的可达性来体现。一个旅游区的选择和区划就是要通过对资源区位、客源区位和交通区位三个方面的考察,来确定一个旅游区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地域定位、定性、定量、定界等一系列手段,来协调旅游者、旅游地、旅游企事业三者对旅游地域范围的不同要求之间的矛盾,为旅游系统的健康运行划定一个合理的地域范围或地域系统。同理,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就是用时间来界定旅游者对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闲活动进行空间选择范围。

(二)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之“一小时”

要确定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真正内涵,最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给“一小时”以适当的定位,这是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生成的理论关节点,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界定。

首先,作为以时间来定量的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我们必须先从交通区位方面进行考察和界定,才能认识到它存在的时空范畴和形象定位。所谓交通区位既旅游地的可进入性问题,指各种交通方式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3]。交通区位的质量在提升现代旅游地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旅游大环境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快节奏、高效率、短假期、重压力之下的现代人,并不想在旅游的路途中浪费太多的时间,这也是全国各大景区争相提升自己的交通区位质量的重要原因,也是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受到游客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小时是一个时间概念,它在一小时旅游或是在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中起着定位空间的作用,不同的旅行方式和交通方式都会有不同的空间区域。但一小时更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心理概念,每个旅游者都希望自己的旅途花费的时间是短暂的,交通是快捷的,尽量缩短交通距离,而一小时正是给予旅游者这样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只需要一个小时你就到达的目的地,剩余的时间都是你尽情享受的时间了。当然,如果用飞机一小时的飞行里程来定量一小时旅游经济圈,那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根据现在人们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当前旅游者进行近距离旅游普遍采用的方式来看,最合理的定量方式应该是以旅行者居住地的城镇中心区为圆点,私家汽车的一小时行驶里程(世界各国对此类汽车限速标准在88—130公里之间)为半径上限,这样一个环形旅游区域,才是我们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生成的空间范畴和形象定位。

其次,从客源区位方面来考察,我们会进一步认识到“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存在的经济价值。所谓客源区位是指旅游目的地相对其他地区居民出游能力的空间关系[4]。出游能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历史、文化、经济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特定区域出游人数的比例及出游距离、时间和消费水平。一般而言,现实的出游能力有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居民的出游意愿;二是居民的支付能力。而后者是出游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出游人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出游人数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就是明证。此外,旅游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随距离衰减的规律,特定旅游地所吸引的客源有一定的范围界限。有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城市居民出游和休闲活动有80%集中在距城市500公里的范围内[5]。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多的大中型城市不仅在规划发展自己的“一小时经济圈”,还在编制自己的“一小时旅游经济圈”规划的原因吧。

再次,从资源区位方面考察,我们会认识到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存在的旅游资源依托和优势所在。所谓资源区位指特定区域内某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位置上与该区域其他旅游资源的组合关系,亦即旅游资源在各自竞争中的比较优势[6]。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是建立在“吃、住、行、游、购、娱”这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之上的,而无论是从这六要素的顺序关联,还是主次关联上讲,吃、住、行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游是旅游的核心内容,购的地位则并不显得那么不可或缺,娱的作用现在有了很大的提升。游的目的很多,旅游者一般把观光作为它最原始的目的,但旅游者也可以是只为了吃,为了购,为了娱,甚至为了住,为了行而去游。如果说传统的长距离旅游以观光、购物为目的居多,如长途跋涉到风景名胜地览胜,带足现金到购物天堂购物等等,那么近距离旅游就是以吃、娱、行为目的居多,从市中心到郊区去吃一餐绿色、美味又廉价的农家饭;到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景色怡人的乡村住上两天换换环境和心情;骑车或步行向郊区进发锻炼锻炼身体,体验体验行走的快乐等等。

(三)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之一小时旅游

根据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在交通区位中的定量分析,即在一般的城镇核心区周边100公里的范围内,它有没有旅游资源?有多少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在哪里呢?所有的旅游资源是否都能成为旅游目的地呢?在这里首先我们要明确旅游和旅游资源的含义,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是“以消遣、公务、朝觐等为目的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时间在十二个月之内的游客的活动”。甘枝茂、马耀峰则把旅游资源定义为“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在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认为只要是“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甘枝茂、马耀峰的宏观而又开放的旅游资源定义这两者都对我们发掘一小时旅游经济圈中的资源区位优势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外延。因为“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和“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地方都是无处不在的,假以大中型城市核心区为起点,以100公里为半径向外扩展,我们可以发现多少“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和“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地方呢?在一小时旅游经济圈内,旅游资源可能是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也是相当明显的。

众所周知,旅游的定义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出游的目的;旅行的距离和逗留的时间。传统旅游的概念是建立在旅游出行目的的基础上的,如李天元关于旅游的定义“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而国际通行的旅游定义是“以消遣、公务、朝觐等为目的到惯常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时间在十二个月之内的游客的活动”。根据这两种旅游概念,我们可以一小时旅游首先是一种旅游现象,而且是有着很大的存在和延伸空间的旅游现象,但核心的界定是可进入的时间和过程只需要小于或等于一个小时。所以无论是那种旅游者,都可能是一小时旅游的实施者和享受者,一小时旅游更多的是强调交通耗时而不是旅游时间的限制。

三.一小时旅游经济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综上所述,一小时旅游经济圈的概念就比较明确了,是旅游者对居住地外的旅游和休闲活动进行空间选择的范围是乘座或使用一般交通工具一小时之内就能达到的环状区域,一般不超过周边100—150公里的范围。

作为旅游形象定位它是一种常态旅游,讲究日常性、高频性,还要能够保持一定的规模,控制经济型的消费。

作为旅游形式,它还是一种相对比较随机的、无序的、散漫的旅游,不需要太强的计划性的旅游形式;它是旅游者可以用的最灵活的方式,即以最放松的心情,最节省的花费得到和其他任何旅游形式同样的享受和满足。

作为旅游区域规划,它是圈层布局、网状通达、遍地是景点、点点可游憩。它不需要特别科学严谨的模式,往往是既有资源的随机组合,又有产品在一般意义上的推介。它可以有着相同的规划特色,也可以出奇制胜。

作为旅游目的地,它是一种区域性的、旅游资源较为密集的、近距离的旅游目的地。它还是日常旅游、周末游、自驾游等常态旅游模式的首选目的地,旅游者只要高兴哪里都可能是旅游者的目的地。它的口号是“白天在城里上班,傍晚在农家吃饭”,“生活因一小时而改变”等。

此外,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个概念中有几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旅游者的范畴没有明确的界限,可能超过24小时也可能不超过24小时;二是居住地的界定也有变化,不一定是家庭居住地,也可能是住宾馆、借宿、野营等方式的居住地;三是交通工具的不确定,在现阶段是除去飞机之外的其他交通工具,也可以步行;四是目的地区域的不确定,除了地域上的布局,还有心理上的期许。

参考文献:

[1]刘永刚:《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小时旅游圈”圈进城间游》,记者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08月/27日/第A08版/。

旅游规划概念例8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260-03

一、旅游解说概念界定

(一)解说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说意为“口头上解释说明”,等同于exphin;以评注说明或解释,意同comment。

1957年“解说之父”Tilden出版了《解说我们的遗产》,书中提到“解说是旨在通过直接的体验和媒介的介绍来揭示事物内涵和相互关系的教育活动,而不是单纯的传播信息。”(Tilden,1957)一般认为这是对解说所作的最早定义。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解说研究历经“形成期”(60-70年代早期),“寻找最佳媒介期”(70年代中期―80年代),“探求正当性阶段”(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初步成熟”。期间,国内外学者对解说的概念进行了广泛探讨。通过整理、归纳,我们认为国内外学者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解说达成了共识。

解说是多方面的综合体,既是沟通渠道、教育活动,也是一种服务,一门艺术,不单是信息传递;解说重点关注的两大领域是世界文化遗产解说和自然遗产的环境解说;解说是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包括各种媒体和活动,在广泛意义上的对文化和自然现象进行的“翻译”;解说的接受对象包含游客、参与者、信众、居民等人,解说要有助于提升信息接受对象的体验;解说目的是帮助人们关注与了解造访地的文化和自然特性,提高人们对自然保护、古迹维护、民俗艺术等活动的参与热情;同时,人们通过感性认知这些遗产,培养欣赏的能力,提升较高质量的生活体验;进而激励人们产生对遗产保存、资源保育及环境保护的承诺;解说是游客、资源与管理者三方联系的桥梁,也是种重要的游憩或资源管理策略。

(二)旅游解说

游客在出游时,出于求知娱乐审美的需要。必然渴望和人类的文化遗存与大自然更亲密的接触。“解说”(interpretation)便理所当然的成为沟通人类与文化、环境的媒介。加之,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大都是现存人类的灿烂文明与美丽景色的代表,对旅游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所以,“解说”自诞生之始,便“天然的”成为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解说研究与旅游研究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国内学者开始研究旅游解说时,就对其范围进行了扩展。吴必虎等(1999)比较了北京与香港两座城市旅游解说系统的并同,并描述性界定了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概念。吴必虎(2003)介绍了环境解说研究的起源与环境解说的定义;颜玉娟(2005)开始关注森林公园的解说;冯淑华(2005)首次研究了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李东和等(2006)首次探讨城市游憩公园解说系统规划模式;张立明、赵黎明(2006)分析了国家森林公园开展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此后,国内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又扩展到生态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文化广场、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自然遗产、旅游目的地等。

在旅游解说研究对象的外廷逐渐扩大至几乎全部旅游吸引物的同时,我们认为旅游解说的概念便是对特定区域内的各种旅游吸引物的解说,以达到旅游者休闲审美体验和保护旅游资源的目标。尽管随着旅游解说对象外延的扩大,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的解说方式有不同;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解说手段也不断变化,经常出现新的解说形式;加上人们对旅游的外延理解不同,所以明确描述旅游解说的内容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国内旅游解说的主要研究者之一。钟永德教授(2008)对旅游解说的类型进行了划分:从旅游解说的资源归属分类,可分为环境解说和遗产解说两类;从为旅游者提供信息的方式来看,旅游解说分为人员解说和非人员解说两类;从旅游解说的服务范围看,旅游解说分为园外解说和园内解说。从解说物质的存在性看,旅游解说分为物质解说与虚拟解说。

在以上四种分类方式中,第一种已是学界的普遍共识;第二种分类方式出自,吴必虎教授,对旅游解说系统的这种分类方法已成为其后国内旅游解说研究的基本参照。钟永德教授的第三种分类方式,较有局限。他划分的逻辑依据是旅游解说适用于旅游景区(点),未将旅游目的地、旅游城市放入旅游解说的范围。我们认为旅游解说系统便是由旅游解说内部各构成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系统。

二、旅游标示的概念界定

(一)标志、标识、标示词义辨析

《现代汉语词典》中,“标志”与“标识”是同音、同义、异形词。《辞海》中解释“标”:标识、记号,对“标志”有表明,显示,统计总体数量中单位所共同具有的特征三种解释,并援引《水经注・汶水》中“赢县西六十里有季扎尔冢,冢圆,其高可隐也。前有石铭一所,汉末奉高令所立,无所叙述,标志而已”一句。可见,古代的石碑就起着标志的作用。

在2002年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的GF 1001-2001《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标识”已规范为“标志”。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标志”词条下,明确指出不要写作‘标识’。论文写作理应在使用规范词、免用“标识”之类异形词方面发挥带头作用。所以。本文笔者在两个词的选取上,用标志而不用标识。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示,把事物摆出来给人看,让人知道。《玉篇》中:示,语也,以事告人目示也。标示,意为标明,显示,有“通过简练的造型和生动的形象特征传递信息”的含义。所以,本文的研究,在标志与标示中选取了标示一词。

(二)标示的历史

“标示”伴随人类社会生产的进步,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演变。一般认为,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始使用刻树、结绳、刻石等记号数数、记事,最早的标示就诞生了。最早的指路方式可以追溯到印第安人与拓荒者以折枝为记号,或堆叠石头做标记的时候,后采才逐渐形成用石、木等雕刻成的路标。在我国出土的西周墓葬文物中,人们现了封建领主产品的标志和各种官工的印记;我国商代(一说是春秋战国)城门、店铺开始出现了招呼客人的“幌子”,至隋唐时茶坊、酒楼、饭馆、客店、书铺遍布街头巷尾,招牌、幌子、灯笼及匾额、门楼、酒旗等标示已相当发达。19世纪初,欧洲开始出现了街道号码。此后欧洲工业革命爆发,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网络日趋复杂立体,交通导向标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奥运会等国际项目的举行,国际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标示系统在各国的迅速普及,公共标示作为国际化的视觉语言得到空前发展。

(三)旅游标示

尽管公共(空间)环境标识(设计)早已成为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等专业的重要研究领域,旅游标(识)示进入旅游学者研究的视野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限于手头的资料,笔者利用中国知网查到的提及“旅游标识(示)(志)”的最早的文章是中科院地理所(钟林生,2000),此后王丽梅(2005)、钟永德(2006)、张立明等(2006)、唐德彪等(2007)、李宏等(2009)分别对旅游景区标示系统进行了界定,但是众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始终局限于旅游景区,似乎旅游标示系统只存在于旅游景区中。

(注:由于引用文献出处中标识、标志、标示等词语使用的混淆,笔者在本文在参考别人研究成果的时候,按照其原文的用语表示,没有对几个词作刻意的修改和区分)

曹诗图教授在其《旅游哲学引论》中认为:旅游行为的异地性、暂时性,休闲性三个特征分隔从旅游行为的空间、时间、目的三个难度勾勒出旅游行为的轮廓。经济是旅游的表象,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核心属性,体验是旅游的本质。

依据标示的字面意义,笔者认为,旅游标示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并反映空间、对象的特征,服务和引导旅游者,获得“畅爽”体验的一系列标志。关于此定义,有以下几条说明:

1、旅游标示的存在空间不仅可以是旅游景区,也能是旅游城市、车站、码头、机场、宾馆酒店,甚至公园,公路、街道,购物场所,旅游标示存在于传统的“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任何地方;为游客的旅游行为服务。事实上,国内的研究中,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专业研究者已经将旅游标示研究对象的外延扩大到了车站、机场、景现廊道、旅游城市,如(高阳,2008)、(曹仁勇,2007)等。

2、“标示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并反映空间、对象的特征”。是对旅游标示不可移动性的概括,而且。这一描述受到传统“公共环境标识”定义的影响,甚至可以理解为旅游标示其实就是服务于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公共环境标识。这一表述的意义在于:强调了特定空间环境是旅游标示设置的依托和凭借,旅游标示设置规划必须反映环境的内涵并与环境相协调。标示成为该空问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和旅游形象策划、旅游形象研究等相连接,从源头上解释了旅游标示研究与旅游形象研究的关系。公共环境标识具有的其他内涵,如视觉识别等便成为旅游标示研究的方向之一。公共环境标识具有的指向性、服务性、形象性等功能便利所应当的成为旅游标示的基本功能。

3、“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旅游标示的服务对象,是逻辑与理论上的叙述,在实际操作中仍不可避免会遇到《旅游与休闲地理学的方法论》中王鹏飞教授的疑问,在伦敦街头漫步的人,你能区分谁是居民,谁是旅游者么。

4、“旅游体验是旅游的硬核和本质”这一论断,出自谢彦君教授,旅游者追求“畅爽”的体验,引自邹统钎教授。不加论证的将旅游标示与旅游体验两个概念相结合,是旅游标示定义和本文逻辑框架中的最大假设。笔者认为,旅游者的畅爽体验是旅游标示设置的主要目的。

5、旅游标示是一系列的“标识”“标志”还是“符号”,按照定义=属性+种差的标准,除了要界定各个词汇的相互关系,这样的界定是否存在重复论证的嫌疑,也是笔者的疑惑。

6、从旅游地或者旅游景区的角度,旅游标示的设置,是有着方便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的,笔者认为,这种管理职能对游客也表现为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是“标示”的本义,即视觉形象信息的快速沟通和传递。此处的引导,指引导游客的行为,做文明游客,遵守规则,爱护环境、文物。

7、在形态上,旅游标示通常表现为一系列静态的图标、符号、指示牌、版面、旗帜、记号等。现实中,由于标示材质和反映对象内容的不同,旅游标示所处的位置、颜色、大小、形态各异。

三、旅游标示与旅游解说概念辨析

(一)旅游标示与旅游解说概念的相同点

旅游标示与旅游解说都是为旅游者传递特定空间、对象的旅游信息的媒介,二者作用于旅游者都经过从

“对象”――“信息”――“旅游者”的信息传递过程,而且,二者的表现形式有相互重合的部分。二者的“表现”对象,大体相同,都是旅游吸引物,具体表现为各种旅游景点、景观以及旅游景点的自然、人文环境。旅游标示与旅游解说的服务对象,主体都是旅游者,它们设置的目标,都是服务、引导游客,获得美好的旅游体验。二者都具有引导、服务,管理等功能,都是服务于游客的重要手段,二者都是旅游景(点)区、旅游城市、旅游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跨专业的研究对象,都应引起旅游研究者重点关注。

(二)旅游标示与旅游解说概念的不同点

二者的起源时间不同。旅游解说是近代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现代旅游而出现的,解说这个词出现于20世纪。旅游标示(识)的概念何时出现,无从考证,但从人类旅行的寻路方式探源。旅行标示出现于几千年前。谢彦君教授认为我国的旅游起源于魏晋南北朝。从标示的历史来推断,旅游标示同期就已存在。

对标示与解说进行研究的起源不同。以至于标示、解说进入旅游研究的视野时,它们已形成各自的研究视角和重点。标示较早的引起了美术学、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的研究者关注,他们研究标示视觉传达效果,关注标识设置的不同风格、图形、色彩、材料、字体、文字大小等对人使用标识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试图找出最为适合的标示形式满足人的使用。同时,他们从环境艺术设计角度关注标识设置的位置和空间,主要依据人类行为学、城市节点、人的正常视野范围等原理,解决在不同环境背景中合适的位置和高度为使用者设置标识系统的问题,进而使标识系统融入标识的背景环境中。所以。旅游标示与旅游解说有各自独立的领域。如,车站、机场、酒店、街道一般都表述为旅游标示而不用旅游解说,而自然文化遗产我们都一般称为旅游解说。比如,旅游景点的形象徽标,大家也一般称为标志(识)。如果严格区分,旅游解说的对象并没有包含旅游交通指示的内容。甚至也不包括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指引服务。应该说,二个概念相比,旅游标示与公共标志的概念“距离”更近一点。

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不同。按照前面引用钟永德教授的分类方法,旅游解说分为自导式与向导式两类,那么旅游标示就只表现为自导式一种;旅游解说有实体与虚拟两种形式,旅游标示只有“存在于一定空间中,呈现一定的形态”这一种形式。如果不说旅游解说与旅游标示的“解释”对象的主体不同,在形式上,旅游标示整体上表现为自导式旅游解说系统的一部分。这也决定了它们服务旅游者的表现方式的不同。

两个概念其他不同,笔者总结的还有它们与其他旅游概念的关联不同。如解说与旅游解说、旅游解说与环境解说、生态旅游的关系较近,旅游标示与旅游形象直接联系;欧美国家的环境解说已经成为大学的一个成熟专业。而

标示研究在日本则关注的较多。反映到国内的旅游研究状况,大家对旅游解说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旅游标示的研究相对较少。

引用谢彦君教授《基础旅游学》中旅游核心吸引物的模型图,我们将旅游标示与旅游解说的关系用图2表示。

四、小结与讨论

1、笔者在对国内标示、解说研究梳理和总结后,分别对它们进行了重新界定,这两个界定还有待商榷的地方。也包括“标示”这个关键词的选取。

2、本文没有对旅游标示与公共(环境)标识的概念进行辨析,所以整体感觉不完整。

3、在国内的研究中,现在已有将两个概念相“融通”的迹象,比如旅游解说牌示系统的提出,但是这个概念并不能完全使二者等同。

4、本文在文献查找与梳理时发现,尽管“标示”与“解说”都已是其他专业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旅游学者的研究中,还很不深入,尚有许多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1.F.Tilden.Interpreting our heriage[M].Chapd Hill,NC: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Press,1957

2.Keith Dewar An Incomplete History ofInterpretation from the Big Bang[J].Interna-tional Joum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0(2)

3.吴忠宏.农业旅游导览解说的新趋势[A].2002

4.陶伟等.解说:源起、概念、研究内容和方法[J].人文地理,2009(5)

5.吴必虎,金华,张丽.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管理[J].旅游学刊,1999(1)

6.吴必虎,高向平.国内外环境解说研究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3(3)

7.颜玉娟.森林公园解说系统设计的植物选择[J].湖南林业科技,2005(3)

8.冯淑华.古村落旅游解说系统探讨[J].商业研究,2005(8)

9.李东和,卢松,赵玉宗.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城市游憩公园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合肥市逍遥津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06(3)

10.张立明.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2)

11.钟永德,罗芬.旅游解说规划[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2.根据《辞海》198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百度百科整理而成。网址是:?wtp=it.

13.法律教育网:省略/news/3154-0.htm

14.芦影.视觉传迭设计中的历史与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5.高阳.城市公共设施之旅游线路导引标识系统设计探究[D].西南变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16.章莉锋.体现风景特色的风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17.吴京京.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与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8

18.曹仁勇.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滨水空间景观标识系统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19.钟林生,陈劲松,王跃华.碧塔海生态旅游区标牌系统的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0(3)

20王丽梅.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浅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6)

21.钟永德,罗芬.旅游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探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1)

22.方磊,唐德彪.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初探――以五溪文化广场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7(8)

旅游规划概念例9

Abstract: the concept planning in the introduction of development planning thinking,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faced by the project, contradictor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for establishing the correct target and direction,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concept planning.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angFeng lake district concept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plan for the plan design Angle from a direction to guide the whole planning design process, and finally form of more scientific concept planning scheme.

Keywords: planning; Conceptual planning; Nanning city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策划,即策略、谋划,是指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为决策、计划而构思、设计、制作策划方案的过程。策划应用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就是立足市场,通过对项目发展环境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构思,提出可能的发展方向,评价项目发展潜力,以此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本文以良凤湖片区概念性规划为例,强调策划设计概念,目的在于拉近设计与现实开发的距离,促进空间理想转化为现实。以策划为导向构筑空间设计的目标和构想,可以使城概念性规划更加贴近开发运作的现实要求,进而提升市场经济下城市设计工作的实效性和成果的可操作性。

2 项目背景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一江、两库、六环、十八河、一百湖”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致力建设“中国水城”, “绿城”南宁不断做深、做活“水”文章。通过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将南宁建成一座“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百湖之城”。通过水城建设打造成为“中国水城”,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良凤湖是近期启动的人工湖区之一,片区位于南宁市江南区的南部,地处大沙田片区、南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三区的交汇点,临邕江和五象岭森林公园,基地中部蜿蜒的良凤江穿流而过,整个片区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美。但由于该片区在城市格局中属于城郊结合部,城市空间开发一直处于一种低端开发的状况,城市建设没有较好的梳理与山水之间的关系,片区现状的建设较为杂乱无章,湖区周边的滨水空间和周边的山水环境,旅游环境极为不协调。

目前,良凤湖综合整治工程设计已经完成,湖区的开工建设已迫在眉睫,如何以湖区的改造为机遇,通过对核心湖区景观资源开发带动周边用地进行重新整合,同时结合良凤江森林公园的旅游文化开发重新定义该片区的功能定位,并较好的梳理山水相依的网络绿色空间,对于塑造南宁水城整体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技术路线

采用“分析资源―发展策划―总体概念规划”的工作方法,首先结合SWOT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空间层面的发展需求以及可能给予良凤湖片区的发展机遇,综合评析现状发展条件与制约因素,接着将各方发展机遇以及自身所必须的应对策略转化为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并谋划具有竞争优势、具体可实施的定位、职能和产业选择,最后通过策划的主题理念确定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通过具体项目的空间安排使发展目标、定位在空间具体化,在发展定位的指导下,结合用地布局进行专项规划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4 主要策划概念

4.1 规划理念

规划主题:凤栖城湖。

规划在尊重自然山水的同时,引入LOHAS(乐活)的生活理念,重视健康和保护环境为前提,强调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将创造与休闲融入生活。塑造一种慢活主义、绿色休闲主义生活内涵,通过梳城理水,强化山水关系,改变片区现状建设杂乱无章的现状,重塑片区山环水抱的城市自然特色。

4.2 主要发展策划概念

4.2.1 完善片区结构――“产业孤岛”向“城市新区”

新的发展要求和态势都使得南宁市经济开发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游离与城市母体之外的“产业孤岛”,而需成为中心城市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规划对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存的用地余量进行盘活,转型,严格的控制沿湖地块的开发利用,将开发区从单一工业生产区转变为发展高新技术、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生活设施配套齐全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开发区,成为南宁中心城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凤湖片区核心区的开发将成为经济区功能转变的“领航员”。

4.2.2 优化片区职能――24小时生活形态的TBD和MICE

引入城市游憩商业区TBD和MICE(奖励旅游)的设计概念,在功能布局上体现混合式商务中心布局的特点,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信息、商业、会展、旅游、居住、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一方面,良凤湖地区在功能上应强调高端商务、科技研发及商业休闲、运动主题;另一方面,在经营特色上强调与一般消费地区有所区别,迎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呈现多层次、全天候的活力。业态引进要求发挥滨水资源优势,注重新兴体验,以滨湖休闲运动为触点,以特色商业、文化娱乐为延伸,以商务、酒店、公寓等为支撑,激发各类商业活动,以创造充满现气息和独特风情体验的都市中心。

4.2.3 营造片区空间――塑造魅力城市空间,体现水城的特色。

山水相依的环境景观格局是基地的最大特色,而处理好良凤江与基地的关系又是如何打造特色的重中之重。规划通过景观轴线、绿廊将基地与水面紧密的联系起来,景观轴线上的景观节点设置有地标性建筑,最终使景观在大局上疏密有致,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山水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紧密配合,形成五彩缤纷的良凤湖。

水体景观主要从观水和亲水两个层面来处理。运用城市阳台的理念,形成湖边生态带,最大限度地接近水体;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丰富水系,沟通诸多水体,体现南宁水城的城市特征。

4.2.4 构建片区策略――通过城市经营确保开发时序合理

良凤湖地区的功能布局及开发时序的安排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①环境引力, 以独特的景观环境增强片区的吸引力,提升人气;②设施带动培育,沿良凤湖沿岸发展商业休闲,为新区完善服务,提升人气,待时机成熟,大型购物中心和高端酒店逐渐进驻,依托原有基础,逐步形成城市公共设施集中带,工业区开发完成;③多点机遇激发,接收和主动吸纳一些区域性的大型项目,如游乐园,旅游接待中心、高档酒店等,它们将成为中期有力的激发点,给整个片区带来内生的动力和活力,④完善增长,逐步推动片区及游憩服务区的住宅、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形成服务完善景观优美,居住怡人的美好蓝图。

5 规划方案

5.1 规划结构

以基地的山水自然格局为屏障,优化空间结构,充分体现其“山水相依,湖城环抱”的特色,发展商务办公、休闲商业、会奖旅游、特色居住等,形成完整的新型生态城市。一带:沿良凤江水系形成的滨水景观休闲带;四轴:友谊路、五象大道延长线、良凤一路以及银海大道形成的“井”字型发展轴线。五分区:游乐公园区、游憩服务区、核心区、新城区及老城区。通过休闲、娱乐、商务、商业、文化、生活等多元功能的融合,激发地区活力.

5.2 土地使用特色

在土地使用上,规划注重土地开发和景观环境环境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区位环境、资源共享和业态经营的相互结合。环湖地区以公共开发为主,布局广场、公园、文化、体育健身等公共设施,突出自然体验;沿城市主要干道公共轴线布局大型商业、商务、酒店、商住等片区级公共设施,突出风尚体验。

5.3 公共交通规划

公交优先是本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组织了以轻轨、公交为骨架,水上巴士为补充的水路交通系统。为保证片区内部大规模游客人流组织的便利、有序,方案设计了一线串一环的游览专用公交系统,一线为:良凤湖西两侧的城市体验线,接白沙大道与良凤江主题游乐公园;一环为围绕新城区核心的旅游线。水上巴士:在水上休憩公园设置水路换乘枢纽(游船码头),沿良凤江设置多个水上码头,沟通东西两岸,构成高效、富有特色的水上交通系统。内部游船游览系统:在游乐公园区及核心区设置多个游船码头,沿良凤江设置多个水上景点,形成水上旅游线路。

5.4 旅游线路规划

结合规划定位,在具有一定的资源基础上,发展特色旅游,主要体现在“会奖旅游+生态游”,将城市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大旅游产业链,形成多样旅游体验。其中城市体验游主要结合核心区的门户景观,以及旧城工业区的改造,营造新旧共融的城市印象;湿地体验游位于良凤江上游设置,突出旅游的生态性,可赏析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并体验自然生态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滨水观光游结合水系设置,环绕的水系与森林公园相互映衬,城市倒映在山水之间,尽情展示水城、绿城的魅力;滨水欢乐游结合现有的旅游设施,继续完善设施配套,提升现有的旅游品质,最终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欢乐水世界。

6 结语

概念性规划非法定规划,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开发主体多元化、不确定性因素多、实施周期长等特点,本次设计工作是基于通过引入策划思想的尝试与探索。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减少或避免主观规划与现实发展之间的矛盾,使规划更具科学性,从而保障概念性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宛.总体策划―城市设计实践过程的全面保障[J].城市规划,2004,(7):

59-63.

旅游规划概念例10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使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二)特征解析

1、美学特征

旅游资源具有观赏价值。虽然说旅游动机因人而异,旅游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观光游览是所有旅游行程都不可缺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观赏性,也就不构成旅游资源。

2、地域特征

因为地域风貌的差异而造就了旅游资源的多种多样,而且难以模仿或复制。尤其是那些历史感强的资源,更无法离开特定地理环境的历史背景,否则将失去其本身的历史价值与观赏价值。

3、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护的重要性,一旦旅游资源被破坏将无法恢复。巨大的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概念的认知

本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采用广义的概念。

狭义的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单纯的旅游资源利用的技术。广义的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的综合性技术经济工程。

(二)应遵循的原则

1、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旅游之魂。特色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开发建设中必须尽量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尽量开发利用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项目;努力反映当地文化,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此外,特色性并不是单一性,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还应围绕重点项目,不断增添新项目,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

2、保护性原则

旅游资源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不仅会受到自然因素的破坏,在被旅游业利用过程中也会遭到耗损,而且相当多的旅游资源又不具有再生性,一旦毁掉了就难以复原。所以,旅游资源保护在旅游开发中极其重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本身保护;二是旅游环境的保护。

3、经济性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因此,应当进行旅游开发投入―产出分析,确保开发活动能带来丰厚的利润。在充分了解旅游市场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可进入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建设周期、资金回收周期等各方面,都应有细致的数据分析。同时,还要根据开发实力(财力、人力、物力等供给保障因素),分阶段有重点地优先开发某些项目,之后再不断增添新项目和配套设施及服务,最终形成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坚决禁止不加选择地盲目开发,更不能不分先后地全面开发。

三、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作用

旅游规划与开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1.积极作用:在经济方面可以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区域经济水平,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外汇。在社会文化方面增进不同民族之间互相了解,增加认同感,同时也为保留我国灿烂的悠久文化历史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也会产生负面经济影响,例如引起当地物价上涨、影响居国民经济稳定,滥用文化等

因此,操作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时,我们应当考虑到旅游资源的数量、密度和布局,结合当地特点特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

四、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模式

1.为了保护而保护。这是消极的,也是被实践所否认的,这是文物部门的职责,不是旅游业的目的。

2.为开发而开发。这是盲目的,是小农意识。根本不考虑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毁了聚宝盆去讨饭。

3.为保护而开发。很多景观都是唯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如果被破坏了,是无法恢复的。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不能由一家企业进行垄断开发,必须是政府进行垄断,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分片分期进行开发。

4.为开发而保护。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到保护。可以选择在政府严格规划的前提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

五、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景观中,必须是人与自然、文化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状态。将整个自然大地看成为一个宏观层次的景观,而不是微观层次的一个院落,所以,在规划与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