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模板(10篇)

时间:2024-03-05 14:47:30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例1

[DOI]10.13939/ki.zgsc.2015.02.076

1 供应链概念的起源

供应链是存在已久的事物。但作为一种有计划的管理思想,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而波特的价值链概念是目前可查询到的最为直接的来源。1985年,美国学者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将企业运营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其中基本活动包括内部物流、生产作业、外部物流、市场和销售与服务。辅助活动包括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管理。价值链的概念把企业价值活动联系为一个整体,但这个价值链是针对单个企业的。1992年Shank和Govindarajan所描述的价值链比波特的范围广一些,他们认为任何企业都应该将自身的价值链放入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中去审视,“从最初的供应商所需的原材料直到将最终产品送到用户的全过程”。同时企业必须对居于价值链相同或相近位置的竞争者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制定出能保证企业保持和增强竞争优势的合理战略。在1996年James Womack和Daniel Jones 的《精益思想》一书问世,精益生产方式由经验变成为理论,价值链概念进一步被拓展为价值流。“所谓价值流是指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并给它赋予价值的全部活动,包括从供应商处购买的原材料到达企业,企业对其进行加工后转变为成品再交付客户的全过程,企业内以及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形成的信息流也是价值流的一部分。”1996年,Reiter 在整合了上述价值链和价值流思想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供应链的定义:即供应链是一个实体的网络,产品和服务通过这一网络传递到特定的顾客市场。

2 国内外供应链概念的研究

供应链这一名词直接译自英文的Supply Chain,但随着每个时代商业模式的不断变化,其概念也在不断地充实发展,人们对其概念的理解和研究也在不断完善,许多专家和学者基于不同的背景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纵观供应链发展到目前的这段历程,我们可以将供应链概念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三个:内部整合的供应链;外部整合的线性供应链;外部整合的网状供应链阶段。

2.1 内部整合的供应链

人们最初对供应链的认识为:供应链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传递到用户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在企业内部完成。企业经历了从传统内部各职能部门独立运作,到企业信息共享、协作沟通的内部整合阶段。而供应链的概念在最初只是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主要涉及物料采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此时供应链的概念代表着传统的概念,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和企业自身资源整合目标。基于这种认识,人们仅仅将供应链视作是物流企业的一种运作模式。该阶段的供应链结构比较单一,与外部相关联企业的联系不紧密。但从本质上讲,企业生产经营的模式已经发生了质变,整合、协作的思想已开始应用到企业实践,企业从内部整合的供应链发展扩大到联合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分销商是一个趋势。

2.2 外部整合的线性供应链

进入20 世纪90年代,人们对供应链的理解不断丰富,供应链的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首先,由于需求环境的变化以及商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逐渐意识到与自身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人们也开始认识到供应链的思想不仅可以体现在企业内部的协作联合,也可以运用在企业之间,供应商、分销商甚至是终端用户的合作之中。美国的史蒂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史蒂文斯对供应链的起点与终点给出了较为准确的定义,对所涵盖的参与者的范围做出了界定。蓝伯雄教授认为:所谓供应链,就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原材料、零部件依次通过“链”中的每个企业,逐步变成产品,交到最终用户手中,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的全部活动。蓝伯雄教授详细描述了供应链所包含的参与者及所发生的活动,同时在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供应链是一条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增值链。

美国的苏尼尔・乔普拉(Sunil Chopra)和彼得・迈因德尔(Peter Meindl)认为:供应链是由直接或间接地履行顾客需求的各方组成,不仅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而且包括运输商、仓储商、零售商,甚至包括顾客本身,在每一个组织中,例如制造企业中,供应链包括接受并满足顾客需求的全部功能。这些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生产运作、分销、财务和客户服务。苏尼尔和彼得不仅把供应链包含的参与者以及发生的活动做出了详细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顾客在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顾客不仅只是供应链终端、产品和服务的接收者、需求的源头,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向上游反馈信息,甚至直接参与供应链绩效评估。外部整合阶段的供应链把所涵盖的范围从企业层面极大地外延,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最终客户都成为了合作伙伴,并最大限度共享彼此的资源以取得高效率地协同运作,其结果是满足最终顾客的需求,创造了该供应链最大的效益。随着人们对供应链认识加深,供应链概念所涵盖的范围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从单个企业向上延伸到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向下延伸到顾客以及顾客的顾客直到最终的消费者;供应链的结构则从“单链”扩展到“网链”。

2.3 外部整合的网状供应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不确定性的增加,当今企业间的关系已明显呈现出网络化的合作格局。供应链的概念也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网链关系,人们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概念。实际上,网状供应链才是真正反映当今供应链交叉纵横,合作与竞争同时存在的真实表述。哈理森(Harrison,1999)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6年版将其定义为: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可以看出,随着对供应链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每一条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同时存在其他多条供应链中,供应链的结构形态是交错复杂的网状结构。马士华《新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工作流(Work Flow)、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物料流(Physical Flow)、资金流(Funds Flow)的协调与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马士华教授对供应链的定义更加侧重于围绕核心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这个联盟涵盖核心企业上游的所有一级供应商甚至是二级供应商,下游的分销商直至客户所形成的网状供应链。在实践应用中,像丰田、耐克、日产、麦当劳和苹果这些世界知名的企业都从网链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网状供应链中,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会根据所处的供应链不同而转变,在一定程度也体现了哲学中对立与统一的哲理,我们认为这是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的一种体现。重要的是,企业不论处于哪一条供应链的哪个部分,都应当积极的协同配合整体的运作,围绕着核心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努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 供应链的核心理念

3.1 协同发展

供应链其实是对企业内部和企业间资源的整合,通过对供应及需求高效率的管理,实现供应链一体化运作。这需要供应链所有的成员具备协同发展的概念,不仅关注自身的供应需求状况,更要关注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地反馈、共享信息;对于彼此之间存在的问题要共同解决,因为这不再是只关系到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只有每一个组成成员都健康发展,这条供应链才会创造最大的价值,同时每一个企业也获得最大的收益。供应商早期参与理论(Early Supplier Involvement)切实地体现了供应链协同发展的理念,供应商在制造商产品设计的初期就参与进来,一方面可以使供应商更好地明确制造商的需求,了解对方的企业文化以及决策方式,以帮助供应商更好满足制造商的需求;另一方面,制造商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供应商的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库存管理等各方面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合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抵御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这种紧密的合作方式可以使彼此有更多的沟通和知识共享,可以极大地提高决策水平和绩效水平。由此可见,每个参与成员都需要具备协同理念,更多的合作与相互帮助,共同改进生产运营效率。

3.2 系统运作

供应链是一个有机的系统,通过参与成员间密切有序的合作而实现供应链整体的功能,而整体的功能却不是单个成员所具备功能的叠加,是有机的集成,最终使销一体化运作。各个成员需按照既定的规则与自身上下游成员相互联系,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彼此支持、协作共同完成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供应链中包含有物流、信息流、资金链、知识流的流动,合理地建设物流、信息、资金流通系统,提高供应链中商品的流通效率,是保证整个系统高效运作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使得供应链系统化的运作更加成为可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ERP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综合考虑企业所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利用高度的信息化实现企业的扁平化管理。在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均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

3.3 合作共赢

合作双赢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供应链发展的总体趋势。随着全球分工进一步细化、供应链上的企业数量日益庞大,核心企业通过整合不同合作伙伴的资源,有效利用未被利用的生产能力,外包自己非核心业务,专注于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在供应链的不同环节避免浪费,让更加专业的合作伙伴去完成这些业务。苹果在手机业务市场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其供应链的成功。它不仅在生产领域筛选来自全世界的硬件供应商,还通过一部手机整合了第三方应用服务背后的数百家软件商或其他服务公司,大大降低了独立开发软件、硬件的成本,同时也实现了与各合作伙伴的共赢。

3.4 核心竞争力

面对竞争程度的加剧和外部愈加复杂的环境,企业需要采取更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的思想强调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业务上,外包非核心业务,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的节点企业要想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体现出竞争优势,就必须专注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间结成供应联盟关系,核心企业把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更加专业的企业,可以更有效地发展彼此的核心竞争力。

3.5 为客户服务

供应链的出发点即为客户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供应链不断地集成各类资源,不断地优化流程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而服务的。所以企业首先要明确客户的需求才可以进行之后的计划、采购、生产等活动。而为了更准确、快速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供应链也更加强调终端客户的参与,甚至是产品和服务早期的设计当中。如今企业能够与客户形成有效的协作沟通,了解客户所需并及时提供服务是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供应链发生的起点以及要实现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客户服务。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28-147.

[2]John Shank,V.Govindarajan.Value Chain 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Cost of Management.1993.

[3][美]沃麦克,[英]琼斯.精益思想[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王金圣.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演变[J].财贸研究,2003.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例2

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发生着变化。21世纪的竞争又有了新的特点: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要想在这种严峻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单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协同的方式,将企业内外部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已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讨论了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一般概念,然后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概念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如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第二种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化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第三种概念采用增值链的方法,是一种范围更广的观点,如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通过分析供应链的定义,我们认为供应链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参与者: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运输商等;(2)供应链活动:原材料采购、运输、加工制造、送达客户;(3)供应链的三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4)供应链的拓扑结构:网络、链条、网链。

同样供应链管理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如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陈国权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最小。在这里我们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以6R为目标对从供应商到顾客整个网链结构上发生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

二、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集成化供应链。为了成功地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管理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应将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供应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集成的过程,该集成过程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初始阶段、职能集成阶段、内部集成阶段、外部集成阶段。在完成以上四个阶段的集成以后,已经构成了一个网络化的企业结构,从而实现对企业内外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力求达到整个供应链全局的动态最优目标。

2. 敏捷供应链。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强调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开放、共享和集成。敏捷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都是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社会,使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市场利益而结成战略联盟,借助敏捷制造战略的实施,供应链管理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成为当代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企业运作模式。

3. 绿色供应链。新的环境时代对全球范围内制造和生产型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使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够共同协调发展。由于公众、法规及环境标准的压力,环境管理已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面对这种压力,企业必须重新调整供应链流程,把环境问题融于整个供应链过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为了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把绿色管理作为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同时在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中加强绿色管理,既降低成本,又达到环境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供应链的设计。设计和运行一个有效的供应链对于每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Fisher认为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必须设计出与产品特性一致的供应链,即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不同的产品类型对供应链设计有不同的要求,有效性供应链流程设计适于低边际利润、有稳定需求的功能型产品(Functional Products);反应性供应链流程设计适于边际利润高、需求不稳定的革新型产品(Innovative Products)。

5. 供应链伙伴选择。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供应链上成员之间的合作和能力的协同,来有效地实现各种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供应链的伙伴选择涉及到诸多因素:如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提前期、加工能力、运输距离、企业信誉、批量柔性、技术实力、资金状况等。大多数关于供应商选择的研究在本质上是定性的或实证的,考虑经济上的重要性,定量分析就非常适用。目前,供应商选择的方法主要分成三类:线性加权方法、数学规划方法、统计/概率方法。

6. 供应链库存技术。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JMI)以及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PFR)。VMI是以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该方法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它强调供需双方同时参与,相互协调,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可消除供应链上的需求变异和放大现象。CPFR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它能同时降低销售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其最大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赢得主动。

7. 供应链信息技术。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系统提供可靠的支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于EDI、基于Internet、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它可以节省时间、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减少了工作中的人为错误,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效率。

8. 供应链建模技术。研究供应链建模技术,建立相应的供应链模型对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各项分析和决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供应链建模技术主要包括:网络设计法、近似方法、基于仿真的方法。网络设计方法一般使用整数规划或混合整数规划来描述和求解问题模型,建立的模型可以覆盖供应链管理中的所有决策领域,但对于规模较大的模型存在着求解困难的问题,另外模型考虑随机因素的能力也十分有限。近似方法主要用于供应链多级库存问题,研究在考虑多级库存情况下建立库存控制策略及确定控制参数,该方法在降低库存、提高用户服务水平等方面都相当重要,但它忽略了非平稳随机因素的存在、忽视了生产和运输问题等。基于仿真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全面的供应链模型,由于不存在数学求解上的问题,因此建立的模型可以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包括结构上的和参数上的随机性,比较适于评价现有策略。

三、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来看,供应链管理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总结近几年对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基础上,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 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根据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通过实时信息的共享来实现集成。主要应用的信息技术是Internet/Intranet的集成,同步化的、扩展的供应链计划和控制系统是主要的工具,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取代传统的商务手段。这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供应链的重构与优化。供应链的重构与优化是目前另外一个得到广泛研究的领域。为了提高企业供应链运行的绩效,适应市场的变化,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优化与重建,以获得更加精细的、敏捷的、柔性的企业竞争优势。供应链重建的原则应该是从市场竞争全局出发,站在供应链系统的高度,为提高竞争优势,实现工作流的快速响应和敏捷通畅,调整企业内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3. 供应链绩效评价。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有较大差别,在绩效评价上也有所不同。为了科学、客观地反映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应该考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并确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供应链绩效定义,如何应用供应链绩效评价结果为企业的业务提升服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处于初创阶段。建立系统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各子系统的绩效必将是未来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例3

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发生着变化。21世纪的竞争又有了新的特点: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品种数飞速膨胀、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企业要想在这种严峻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去,单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协同的方式,将企业内外部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供应链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供应链管理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已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讨论了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一般概念,然后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概念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如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第二种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化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第三种概念采用增值链的方法,是一种范围更广的观点,如马士华认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通过分析供应链的定义,我们认为供应链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链参与者: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运输商等;(2)供应链活动:原材料采购、运输、加工制造、送达客户;(3)供应链的三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4)供应链的拓扑结构:网络、链条、网链。

同样供应链管理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如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陈国权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最小。在这里我们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以6r为目标对从供应商到顾客整个网链结构上发生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

二、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

近年来,供应链管理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集成化供应链。为了成功地实施供应链管理,使供应链管理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武器,就应将企业内部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供应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集成的过程,该集成过程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初始阶段、职能集成阶段、内部集成阶段、外部集成阶段。在完成以上四个阶段的集成以后,已经构成了一个网络化的企业结构,从而实现对企业内外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力求达到整个供应链全局的动态最优目标。

2. 敏捷供应链。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提出了敏捷制造的概念,强调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开放、共享和集成。敏捷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都是把企业资源的范畴从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社会,使企业之间为了共同的市场利益而结成战略联盟,借助敏捷制造战略的实施,供应链管理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成为当代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企业运作模式。

3. 绿色供应链。新的环境时代对全球范围内制造和生产型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使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够共同协调发展。由于公众、法规及环境标准的压力,环境管理已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面对这种压力,企业必须重新调整供应链流程,把环境问题融于整个供应链过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为了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把绿色管理作为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同时在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中加强绿色管理,既降低成本,又达到环境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供应链的设计。设计和运行一个有效的供应链对于每一个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fisher认为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必须设计出与产品特性一致的供应链,即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不同的产品类型对供应链设计有不同的要求,有效性供应链流程设计适于低边际利润、有稳定需求的功能型产品(functional products);反应性供应链流程设计适于边际利润高、需求不稳定的革新型产品(innovative products)。

5. 供应链伙伴选择。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供应链上成员之间的合作和能力的协同,来有效地实现各种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合作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供应链的伙伴选择涉及到诸多因素:如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提前期、加工能力、运输距离、企业信誉、批量柔性、技术实力、资金状况等。大多数关于供应商选择的研究在本质上是定性的或实证的,考虑经济上的重要性,定量分析就非常适用。目前,供应商选择的方法主要分成三类:线性加权方法、数学规划方法、统计/概率方法。

6. 供应链库存技术。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jmi)以及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cpfr)。vmi是以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该方法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它强调供需双方同时参与,相互协调,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可消除供应链上的需求变异和放大现象。cpfr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它能同时降低销售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其最大优势是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由各项促销措施或异常变化带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销售商和供应商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赢得主动。

7. 供应链信息技术。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系统提供可靠的支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于edi、基于internet、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它可以节省时间、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减少了工作中的人为错误,从而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效率。

8. 供应链建模技术。研究供应链建模技术,建立相应的供应链模型对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各项分析和决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供应链建模技术主要包括:网络设计法、近似方法、基于仿真的方法。网络设计方法一般使用整数规划或混合整数规划来描述和求解问题模型,建立的模型可以覆盖供应链管理中的所有决策领域,但对于规模较大的模型存在着求解困难的问题,另外模型考虑随机因素的能力也十分有限。近似方法主要用于供应链多级库存问题,研究在考虑多级库存情况下建立库存控制策略及确定控制参数,该方法在降低库存、提高用户服务水平等方面都相当重要,但它忽略了非平稳随机因素的存在、忽视了生产和运输问题等。基于仿真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全面的供应链模型,由于不存在数学求解上的问题,因此建立的模型可以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包括结构上的和参数上的随机性,比较适于评价现有策略。

三、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就目前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来看,供应链管理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总结近几年对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基础上,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 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根据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通过实时信息的共享来实现集成。主要应用的信息技术是internet/intranet的集成,同步化的、扩展的供应链计划和控制系统是主要的工具,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取代传统的商务手段。这是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 供应链的重构与优化。供应链的重构与优化是目前另外一个得到广泛研究的领域。为了提高企业供应链运行的绩效,适应市场的变化,增加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优化与重建,以获得更加精细的、敏捷的、柔性的企业竞争优势。供应链重建的原则应该是从市场竞争全局出发,站在供应链系统的高度,为提高竞争优势,实现工作流的快速响应和敏捷通畅,调整企业内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3. 供应链绩效评价。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有较大差别,在绩效评价上也有所不同。为了科学、客观地反映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应该考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并确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供应链绩效定义,如何应用供应链绩效评价结果为企业的业务提升服务,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处于初创阶段。建立系统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各子系统的绩效必将是未来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例4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今后的研究方向,大致分为一下的几个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服务企业,整合专业流媒体服务的第三方物流(3PL)的合同出现,同时也提高水平的物流公司,这是物流的现状调查。这些新的物流服务,在1990年,美国第一个在交通运输部门放松管制在交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物流外包服务市场的不断扩大,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货主和物流公司在日本也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除此以外,全球战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的加快。所有的企业都是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效率,通过海陆空运输方式。实际上是现代物流,主要包括效率合理化,再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并促进国际一体化的过程中,本集团的整合物流业,加快全球物流业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出生于美国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敦豪航空货运公司与国际化接轨提供了一系列的大型综合性物流服务企业。此外,与普洛斯的到来,世界上最大的物流配送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开发商,以扩大物流市场。以实现生产物流的合理化,为客户提供集成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在日本的供应链管理(SCM),也被称为“供应链”的供应商,批发和零售企业供应链中的信息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共享。分解成本控制库存减少整个工作时间的缩短,获得相应的供应链成员的利益,特别是要实现高效的制造,零售物流。物流“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概念,现代物流,市场营销,并建立一个理论体系的概念,为研究目的。

二、克里斯托弗和派克,科特勒和阿姆斯特朗的研究

概念是外国文学出版英国2003年给与界定的,作者就是克里斯托弗和派克。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到本研究的背景,并引进日本,克里斯托弗·派克的研究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的概念。

三、营销的全面变革根据

上述可以发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营销和现代物流业已经开始使用,“营销”在很多地方使用。事实上,这意味着在本质上是“现代物流”是非常密切的,或几乎相同的。然而在过去“市场营销”,简称为“物流”,还有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的不断提高,物流,营销和现代物流,供应链的概念,整合营销的变化和市场的论述。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理念,自1970年以来,虽然定义营销领域,但实际上非常接近的市场营销和物流的意思,基本上可以理解的。顾名思义,提出市场营销和现代物流,先进行市场营销的活动,在进行现代物流的活动,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后者。主要强调的是,“市场营销向现代物流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地方,这是一个通俗易懂的诠释。都是从营销和现代物流功能的考虑。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网上购物或邮购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视和其他媒体。也就是说,在商店里面消费者买的东西是不可以自己当时拿回家,然后在网上或者电视购物买商品就是为了客户的方便,消费者购买大型商品都会直接配送到消费手中的。

四、分销渠道和现代物流业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如今的社会人也开始慢慢对消费的价值越来越重视,但重视与消费者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可以从买的角度来看,形成了“整合营销”,“4C”的观点。往前的4P竹理论从视图的制造商生产的点建立的基础上,产品导向。然而,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逐渐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变化。因此,“4P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五,结论

2l世纪初,世界经济和市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方面,过去使用相同的想法和认知的营销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相反,一体化的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的概念,研究的基础上,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的新概念的重要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例5

一、前言

新时期背景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供应链竞争也是其中的内容之一。企业要想确保在市场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加强供应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推动实现营销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营销视域下的企业供应链及其管理进行全面的深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营销视域的企业供应链简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营销和合作,在其长期的发展中,供应链便因此产生。从营销视域来讲,企业供应链分析应明确的一点是,消费者是企业供应链的重要构成,对企业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将新时期的企业供应链竞争视为消费者竞争,市场竞争可以视为顾客竞争,所以,企业应重视加强消费者管理,确保供应链实现健康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供应链发展应以促进企业效益的增加为指导,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尽量实现对于信息和资金等因素的合理控制,确保规范生产和运输,促进产品销售,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企业的营销模式。对于目前的市场经济来讲,如果缺乏综合实力强的领导企业,就很难形成供应链。市场经济供应链的构成企业具有不同的职能和作用,所谓的供应链竞争,本质上也就是消费者竞争。营销视域下的企业供应链主要构成有产品供应企业、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以及消费者,互利共赢是企业供应链形成的首要原则。营销视域下企业供应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成员拥有共同的消费者群体是供应链形成的前提基础,这也就决定了成员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供需关系,还应重视加强互相合作。二、供应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实体价值链,其具有典型的虚拟性质,成员的自愿加入促成了供应链的有效形成。三、供应链是成员基于互惠互利的目的形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其中并不需要核心领导进行刻意组织。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发展,企业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因此,从目前市场实际出发,基于营销视域对于企业供应链进行全面的理性分析,对于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

三、基于营销视域下的企业管理探讨

企业要想实现健康、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手段的革新,就当前形势来讲,企业管理除了要加强内部管理之外,还必须重视加强供应链管理,促进自身综合实力的提高。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出发,从营销视域来讲,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加强管理工作,重点提升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一)形成科学的管理概念

对于企业来讲,首先必须重视管理工作,加大管理力度,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效益的增长,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很多。企业应明确加强管理的重要性和产生的重大作用,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形成科学的管理概念,其中,成本概念是重点之一,对于企业经营影响重大,因此,必须加强对于产品营销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的合理控制和管理。科学管理概念的形成应围绕成本概念展开,将其作为核心内容,实现最大限度的优化管理和相关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对于企业来讲,应重视加强材料采购管理和设备管理,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以成本管理概念为思想指导,做好企业内、外影响因素的管控工作,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

新时期背景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现代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巨大便利。因此,现代企业管理中应重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各项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供应链的各个成员企业之间,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与其他成员的信息共享,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构建起有利于企业共同发展的信息系统。另外,企业的产品营销策略的制定也可以通过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推动销量的增加。

(三)重视服务和合作

从营销视域来讲,企业发展应建立在产品销量增加的基础上,这也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之一。消费者对于企业经营效益的改善起着毋庸置疑的影响作用,也是产品销量增加的直接动力,因此,企业必须更加关注消费者心理,在为其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的同时也应重视改善服务质量,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消费者的好评。服务质量的改善对于企业成本的降低和效益改善有着重大影响,一条完善的供应链对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增加产品销量具有很大帮助。

另外,企业要发展就必然要与其他企业合作,经济活动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管理的意义就在于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因此,营销视域下,企业的发展必须重视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科学制定产品营销方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抢占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企业之间展开了激烈竞争,供应链竞争是企业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完善的供应链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的重要途径,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新时期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要想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就必须重视加强企业管理,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例6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50-02

1 引言

21世纪全球化的到来,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导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幅增长。因此,以低耗能、低污染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也在改善环境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今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控制碳排放量依然是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碳排放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供应链管理也从绿色供应链发展到重点更为突出的低碳供应链。

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国内外文献不计其数,但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概括总结还很少。因此,本文将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初步总结,通过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2 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由来

供应链管理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迄今为止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我国《物流术语》把供应链定义为: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有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对供应链的整体进行优化并开发其潜能,却忽视了在供应链实施中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资源供应日趋紧张、资源利用率日益下降以及环境问题的突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是由MRC在1996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即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环境的因素。

虽然绿色供应链考虑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但它并未涉及对环境、经济、社会这三方面的协调。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绿色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由Drumwright首先提出的,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可持续供应链是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共同达到平衡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其评价指标和研究内容更为全面且复杂。

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后,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供应链便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低碳的要求,这相比于过去的“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而言,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毋庸置疑,低碳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碳排放贯穿于任一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分销以及终端消费等各个环节。因此,对碳排放准确地测量和有效的控制,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3 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概述

3.1 基于低碳供应链绩效指标的研究

杨红娟,郭彬彬对低碳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对低碳供应链的绩效考评可设定五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财务和成本、业务运作、顾客服务、研发创新和减排环保,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可分设不同的二级指标。李健等人在对集群式低碳供应链优化路径的研究中,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的13个影响因素,分别是: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消费者、低碳领域专业人才、上下游企业间合作、跨链竞合现象、投入资金巨大、向标杆企业学习的机会、建立核心企业的低碳形象、法规政策不健全以及产业集群发展阶段,通过模型的测算给出消除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生艳梅等人在低碳视角下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时构建了五个一级指标:财务价值、内部流程、客户服务、创新与学习以及低碳绿色。由此,低碳供应链相比于传统供应链,增加了低碳、减排和绿色等相关指标,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

3.2 基于低碳供应链绩效模型的研究

杨红娟,郭彬彬利用传统DEA方法对低碳供应链及其绩效评价做出了初步探讨,通过检验各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来判断低碳供应链运作效果。对于DEA无效的供应链,通过计算投影进而得到投入指标的调整值。谢鑫鹏,赵道致从易逝产品的碳排放量和政府的碳排放规制入手,通过建立经济主体的主从博弈模型,得到两个产品制造商和上游碳配额供应商之间互为反应函数的纳什均衡解。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探讨了由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优化问题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减排策略对产品碳排放量的影响。李健等人在研究消除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中,通过ISM模型找出了阻碍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最深层次的原因,通过NK模型得出,消除影响因素的路径并非是从最深层到表层,而是按另一种顺序进行消除。

3.3 基于低碳供应链的方法研究

到目前为止,在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博弈模型方法和DEA方法。比如,杨红娟,郭彬彬认为对低碳供应链运作状况的评价需要有一套相应的评价标准,并提出了五个一级指标和一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虚拟了八条供应链,基于传统DEA方法对各供应链的绩效做出了评价,最后通过投影计算出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为使供应链达到DEA有效,投入要素的减少量。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基于微分博弈,研究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动态优化问题,通过假设需求是碳排放量的线性减函数,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得到了双方合作减排的最优反馈均衡策略及利润最优值函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长期开展减排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4 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趋势

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和学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1996年,绿色供应链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在供应链的管理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目标,对企业的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仍有其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认为产品的租赁再回收比直接出售更环保,因为前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回收再制造,但Agrawal等人发现消费者在使用租赁产品时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由此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比直接出售所造成的影响更大。

为全面度量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学者提出低碳供应链的概念,这一概念要求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加工方式、分销方式以及终端消费情况等各个环节都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排放量,这就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绿色供应链的不足之处。相较于传统供应链而言,低碳供应链形成了一个闭合式供应链,要求废弃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以期实现最大限度的环境保护。

从最早供应链概念的出现到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低碳供应链的提出,每一步都是对供应链体系内涵的补充,使之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方法上,从一开始定性的研究方法,如调查问卷法、案例研究、专家会议法等,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中加入经济模型或DEA方法,使得到的结果更客观准确。

5 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低碳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刚刚起步不久,加之低碳供应链管理在实际运营中涉及的问题较多且较复杂,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目前的研究主要从外生机制入手,研究政府政策或企业供销各环节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纵向合作减排。但若能激发出供应链企业自身主动减排的需求,将实现整个供应链更加低碳的运营。

其次,碳排放涉及多个层面,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对供应链中的“碳足迹”进行精确的估计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从设计、生产加工到最终销售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国家,碳足迹来源于各种投入和产出,发生在许多不同的环节,这些都给碳排放的测量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最后,国家对于碳交易、碳税收相关的制度还比较少且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企业虽然意识到低碳生产的必要性,但国家政策中对低碳运营的扶持、补贴政策还比较少,对损害环境的惩罚力度还不够大,这就使得低碳供应链的实施缺乏制度保障。

6 结束语

低碳供应链是在传统供应链中融入低碳的理念,要求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小并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大化和碳排放量最小化,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在概括总结低碳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指标、模型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提供方向和线索。

参考文献

[1]杨红娟,郭彬彬.基于DEA方法的低碳供应链绩效评价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0,(9):31-35.

[2]李健,张伟正,吴成霞.集群式低碳供应链优化路径研究―基于ISM模型和NK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1):1-5.

[3]生艳梅,孙丹,周永占,等.低碳视角下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5-27.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例7

进入21世纪,物流产业一个最有影响的变革,是电子商务模式给物流带来的变化,电子商务发展等于对整个物流进行了一个重新定义的过程,对物流所有的环节和所有的方面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物流业必须在互连网爆炸性发展、竞争激烈的新经济环境下,发展速度、完美、客户满意的新概念。

由于任何企业都不能穷尽物流的地理范围,而且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也必须相互依存,因此,强调在变革中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成为2001年的主题。那么战略伙伴关系怎么理解呢?第一是物流服务商与供应链服务需求商之间在不稳定的经济中建立稳步的关系;第二个是指在物流供应商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在不稳定的经济中建立稳步的关系,获取足够的知识和技巧以便在这个以技术为导向且快速发展的领域发展上述关系,而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是为了企业的成功,还为了企业能够生存下去。

变化的世界对供应链管理、对第三方物流、对运输、仓储、国际物流、商业物流都带来了挑战,物流产业必须自身变革,才能应对挑战。这也是物流的魅力所在。

从量变到质变-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

从物流发展历程分析,物流思想经历了一个持续变革的过程。权威物流学者鲍尔索克斯教授对物流思想的演变过程做了总结:

50年代以前:强调运输效率;

50年代:强调物流成本、客户服务;

60年代:强调综合外包;

70年代:强调运作整合、质量;

80年代:强调财务表现和运作优化;

90年代:强调客户关系和企业延伸;

21世纪:强调供应链整合管理。

美国物流协会的两次更名,则体现了两次质的飞越。1963年成立时,协会的名字是“实物配送协会”,1985年更名为物流管理协会,是由于运输和配送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内容,这个职业从狭义的运输和仓储,发展到更广的物流领域。21世纪的情形与当时的情形非常相似,物流与80年代初CLM更名时所处的同样的重大变革的环境。在过去的10年甚至过去的5年间,物流职业的专业人员所包括的范围越来越大,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关键了。物流的专业人员在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与越来越多的人们打交道。物流专业人员的角色已经发生演变,不仅包括物流的内容,而且包括采购、生产运作、市场/营销的功能。表明物流这个产业比原来的运输和仓储又扩大了、加深了,更注重管理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2005年更名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表明了从物流到供应链的合乎逻辑的演进。

美国物流协会了最新的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按照CLM供应链管理定义(SCM定义),供应链管理包括了对涉及采购、外包、转化等过程的全部计划和管理活动和全部物流管理活动。更重要的是,它也包括了与渠道伙伴之间的协调和协作,涉及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和客户。从本质上说,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管理的集成。

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边界和关系分析,CLM认为,供应链管理是联系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主要功能和基本商业过程、将其转化成为有机的、高效的商业模式的管理集成。它包括了上述过程中的所有物流活动,也包括了生产运作,它驱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营销、销售、产品设计、财务和信息技术等过程和活动的协调一致。

21世纪物流和供应链前沿概念和技术

1、精细物流(LeanLogistics)

精细物流来源于精细制造,精细制造作为成产领域管理技术研究的成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细物流所强调的是同步操作环境,循环时间压缩,全过程的可视性,精确时点绩效,过程的一致性和无缺陷。

2、6西格玛物流(6SigmaLogistics)。

6西格玛物流是6西格玛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6西格玛是过程设计和提高的方法,它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主要的质量要求方面达到近乎完美的境地。它注重应用、结果和成功实施的要素等方面。

3、闭环物流与逆向物流(ClosedLoopLogisticsandReverseLogistics)。

闭环物流的概念,是正向物流和供应链、逆向物流和储存能力的集成。它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售后服务、零部件更换(高科技产业)

未出售、未使用、废弃物的回收

回召或有缺陷的产品

绿色产品的“保鲜”

4、精细供应链(LeanSupplyChain)

精细供应链的概念是精细原理与供应链结合,是对精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精细管理为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缩短操作周期、提供强化的客户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一种伟大的方法,在生产过程已经取得就巨大的成功。精细供应链的基本计划方法是设定企业目标,部门目标,操作目标,明确现有绩效与目标值的差别认定,制定达到预期目标的时间框架和要求。

精细供应链的建立五个步骤:选择工具、确定原则,制定战略,明确价值,领先方法的适应性实施策略。它要求在精细供应链环境中创造产出文化,建立环境要素,最大限度避免非产出行为。精细供应链与6西格玛的结合,又在创造新的概念。

供应链绩效考量

供应链实施的目的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供应链实施的效果,应有客观的体系。美国物流最新的发展,是将供应链管理与企业财务衔接,将供应链管理与财务表现的主要驱动因素连接,对供应链实现的绩效进行考量。主要的财务指标包括收益、利润和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主要方法是利用主要财务指标的差距作为寻找供应链过程、活动、任务提升的线路图,并与主要操作绩效指标对应,以案例研究探究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真实价值,研究供应链总成本(操作支出+资本费用),使用财务指标建立供应链绩效和有效性度量的目标。

领先的生产企业已经成功使用6西格玛方法提高产出绩效。在供应链过程中,这种方法同样有效。从客户协作到运输,从采购到销售(客户服务),从员工表现到企业战略的提升,均显示出供应链绩效的提高。

供应链绩效考量-现金周期模型

现金周期模型,英文为Cash-to-CashCycle,其基本方法是将企业的应付款、存货、应收款三个指标折算成以天为单位的数值,用存货天数加上应收款天数减去应付款天数,得出的数值就是企业现金周期,数值越小,说明现金周期越短,企业盈利能力越强。根据北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美国企业高水平的现金周期是就是62.1天,平均水平为81.7天,较低水平为96.8-185.1天。以零售企业为例,美国JCPenny公司的现金周期为26天,而戴尔的现金周期是-16天,也就是完全使用别人的现金在周转,而且具分析戴尔的现金周期还有提升的潜力。

这种现金周期模型的优势是数据容易采集,从度量企业流动性的角度可以度量企业价值,应用贯穿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客户)的供应链活动,可以动态评估整个供应链的绩效在上下游企业中的均衡关系。现金周期提升的方法有延长应付款、缩短应收款、降低存货水平三个,而通过提升供应链绩效降低存货周期是核心的方法。将整个供应链的成本降低,速度提高,可以使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的同时收益。

物流新技术-RFID

RFID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在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应用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发展阶段分析,初始阶段的任务是建设基础设施,进行RFID的技术准备;然后是订立标准。目前,美国和欧洲对RFID的技术标准已经达成了一致;第三阶段是技术创新阶段,要使技术的成本不断的降低,以适应大规模商业应用的需求;第四阶段使规模化应用;第五阶段使成本和绩效的均衡,使技术发挥最大的产出。对于RFID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使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把它比喻成“与大象共舞”,形象地说明了技术的能力与掌握技术的挑战性。

RFID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由美国国防部和沃尔玛发起的,因此,在RFID物流应用方面,美国军方的实践再次吸引了物流业界的关注。美国军方后勤保障的目标,使建立知识驱动的供应链保障体系,RFID的应用,是后勤保障的需要,而不是终极目标。作为一种现金的技术手段,国防部通过RFID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使美军的平均补给时间从33天降低到11天。

国防部在RFID应用方面,同样充分利用了民间资源。它采用了商品电子编码标准,按物品、小包装、托盘、集装箱分级使用标签,在托盘、集装箱、重点设备上使用主动(有源)标签。但标签的数据格式采用国防部的定制。从2005年一月起,美国主要战区将全部引入RFID系统,并在2006、2007年在全部后勤保障体系实施RFID技术。

沃尔玛是美国国防部的供应商,它的意义在于使美军在任何战场上,能够“过上象在家里一样的生活”。沃尔玛实施RFID,也是分步进行的。2003-2004年,主要是标准和技术的准备阶段,2004年在在托盘和纸箱层测试应用,主要是在与国防部的合约中使用RFID.目前在德州的配送中心的8个供应商、7个商店全部的纸箱和托盘上应用,2005年1月,开始在前100名供应商推广使用。RFID的使用,并没有排斥使用现有技术的供货商。新晨

供应链对中国物流的影响

1、把握供应链,提升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是物流管理在深度和广度方面的扩展。制造业企业、物流企业都应重视供应链。

供应链取代物流,不仅是理论的发展,更是时代的变革。供应链对制造业所起的作用,应引起中国生产企业的足够重视。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供应链技术,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

而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则直接取决于产业竞争力,因此,供应链关系到区域竞争力。研究供应链发展趋势,分析所处区域的供应链结构,打造供应链服务基地,不仅关系到物流产业发展的问题,更涉及到未来区域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因此,政府应组织力量,开展供应链战略研究。

2、为新技术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例8

自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引入物流概念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事业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大大小小的物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大江南北出现,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商界、政府、传媒及公众不约而同地对物流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但是,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新的物流理念的不断引入以及入世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无论在术语和概念的接口上,还是在对现实物流业发展的指导上,我国的物流概念正日益显露出其“捉襟见肘”的窘境,以致在物流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今天,许多人却对物流的基本内涵产生了困惑与迷茫:“物流到底是什么?”

一、“物流”一词的由来

追根溯源,物流概念的发源地在美国。1915年美国市场营销学者阿奇·肖(Arch W.Show)在一本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为“Some Problems in Marketing Distribution”的书中指出,在市场营销中存在两类活动:一类叫做创造需求,一类叫做物资实体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其中提到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就是最早的物流概念,其实质是“分销物流”。1929年,著名营销学家Fred E·Clark在他所著的《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因商品所有权转移所发生的包含物流在内的各种活动,从而将流通机能划分为“交换机能”、“物流机能”和“辅助机能”三部分,将物流活动真正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研究和分析。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正式使用了“physical distribution”这一术语,进一步阐述了物流的概念。二战后,“PD”(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在西方更加系统化、普遍化。

1956年,日本生产省派出了一个由12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赴美考察,在回国后的考察报告中,直接引用了“PD”。1958年该团又对国内的物流状况进行了调查,大大推动了日本对物流的研究。1964年,日通综合研究所所长金谷璋在《输送展望》杂志上刊登了“物的流通新动向”,正式用“物的流通”概念取代PD。1965年“物的流通”已为理论界和产业界所普遍接受,20世纪70年代初简称为“物流”。

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了“物流”这一术语。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物流专家王之泰教授在《物资经济研究通讯》发表了“物流浅谈”一文,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结构、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等内容。从此在国内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1983年成立了中国物流研究会,朱镕基为研究会顾问,当时的物资部长柳随年任会长。

二、我国物流概念面临的问题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归结起来,我国的物流概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与国外概念接口的“冲突”

当前,我国物流概念在与国外接口时处于“一对多”的状态。一面要对应英语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和“Logistics Management”(后勤管理,或Logistics);另一面还要与日语汉字的“物的流通”、“供应物流”和1985年以后片假名的“Logistics”相对应。此外,还要对应英语“Logistics Management”概念在后来20多年中一系列内涵和外延的变化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来的“Physical Distribution”已不能很确切的描述物流了。因为它只能描述分销物流,而实际的物流不仅包含分销,还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再生物流等,应该是一个循环的全过程,与后勤管理即“Logistics”的内涵比较接近。于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汉语虽然还叫“物流”没有变,但是翻译成英文时一般都用“Logistics”,很少再用“Physical Distribution”。

众所周知,Logistics在汉语里的意思是“后勤”或“后勤学”,这是一种具有明确的战略战术目标的资源组织管理活动。根据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组词原则,用汉语的“物流”去对应“Logistics”总有些概念错位和关系不顺的感觉。其实,英语的“Materials Flow”或“Goods Flow”对应的汉语意思却是不折不扣的“物流”(物品的流动)。当然,这只是一种外在现象或状态的描述,没有揭示物流的实质。

(二)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存在的问题

细究起来,我国物流概念本身很值得推敲。

1、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到底指何物?“物流”中的“物”应当是抽象为一般的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那么,这个物资资料的范畴究竟如何界定呢?长期以来,我国不同部门对物质资料存在着不同习惯的叫法:商业部门经营的生活资料,称之为“商品”;物资部门经营的生产资料称之为“物资”,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把生产出来的产品称之为“产品”,而把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协作件以及生产过程的废旧物,统称为“物料”;在交通运输部门,又把经营的对象称之为“货物”等。

《中国物流标准术语》将物流定义成“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这里的“物品”究竟包含哪一些,没有指示明确,令人费解。其实,“物品”是我国生产、办工、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名词。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等过程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物流中所指之“物”,显然不止这一些。

此外,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显然没有将与物流活动相关的服务及信息等要素包含进去。而从国外最新理念来看,这些也应属于物质范畴。所以我国物流概念中的“物”指向不明,内涵不深。

2、怎样理解我国物流概念中的“流”?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物流中的“流”应是上述物质资料的一种物理性运动形式。这种运动由一系列的环节所组成,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这种“流”应该广泛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生产领域的“流”是与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相适应的,除了对机器设备进行直接操作外,其它相当一部分活动,诸如装卸搬运、半成品和制成品在车间的存储等都属于物流活动;流通领域的“流”是指为了实现物质资料(商品)从供应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所在地向消费者(包括生产消费、生活消费)所在地的转移所发生的空间位移过程。除了商品交易活动,还有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等许多物流活动;在消费领域里,生产消费中的物流活动属于生产物流,生活消费中,尤其是社会集团的消费中,物流活动也广泛存在。

从《中国物流标准术语》给物流所作的定义来看,汉语物流概念对“流”的阐释无疑还是局限于流通领域。另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汉语物流概念只是重点阐述了正向物流,即物质资料从供应者向接收者的实体流动,而忽视了现代物流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逆向物流。在现代生活中,“逆向物流”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各

类企业的重视。其实它不但影响着物流服务的水平,还牵涉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保等重大社会问题。

转贴于

三、应该怎样认识“物流”

面对物流理念不断丰富发展,物流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况,对于“物流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发出了“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慨。当前,人们对于物流的困惑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定义的不同版本的阐述;二是各种物流理念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因此,要想比较清楚的认识物流,应该首先区分以下几组概念:

(一)物流的“形”与“神”

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从物流的发展历程来看,是先有物流活动的出现,后有人们对这些活动的管理进行的思考与研究。所以说,是先有“形”,后有“神”。人们研究物流,就是要透过现代生产、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流活动的“形”去揭示、探讨隐藏在其背后的物流管理的“神”,以其更好地指导物流活动的开展,不断创造更好的物流效益。多数关于物流的定义都是从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界定的。也有将二者合而为一的,如中文的定义。虽然,由于语言习惯,人们常把“物流”当作“物流管理”的简称,但是物流活动与物流管理是两回事,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传统”和“现代”并不代表两种物流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是以在物流概念发展的不同时期,两种概念先后占据主导地位,被社会广为接受和应用的情状来区分的:在“Physical Distribution”占主导的时期,称作“传统物流”,而在“Logistics”占主导的时候,则称之为“现代物流”。其实,在20世纪初到50年代的物流概念的孕育和提出阶段,已经出现了两种物流概念的雏形。

从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中期,“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得到发展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今天称之为“传统物流”。“传统物流”主要从实物分销出发,将物流看成是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加工(包含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现代物流”概念开始得到重视与发展。“现代物流”将企业内部存货管理与在制品的流通,企业与企业的供需联络,乃至整个流通过程中物质资料的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活动都整合起来,从降低成本、加快流通速度、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角度处理各种物流问题。原意是后勤学的“Logistics”包含了企业产、供、销全范围的物流活动管理问题,比较切合现代物流的实际情况。这个时候的物流概念和最初的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虽然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尽相同了:第一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Logistics”概念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问题,而新时期的“Logistics”概念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的物流问题,其广度和深度都非最早的军事后勤的物流概念所比拟。正因如此,现在的“Logistics”一般不能译为后勤学,更不能译为军事后勤学,而应当译为现代物流。

(三)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从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的。它的参与者是大产业和大集团。其活动的空间相当广泛。平常所称社会物流、国民经济物流、国际物流等应属于宏观物流范畴。

生产者、消费者和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属于微观物流。它包含了在整个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的具体的物流活动、针对某一具体产品所进行的物流活动以及在一小块地域空间范围内发生的具体的物流活动等。企业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生活物流等经济生活中经常涉及的许多物流活动都属于微观物流。与宏观物流相比,微观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

(四)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或3PL)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第三方物流是相对于“第一方”(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和“第二方”(物流劳务的原需求方)而言的。它指的是由物流劳务的原供应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的专业企业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整合了一个以上的物流功能;本身不拥有货物;运输设备、仓库等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控制,但却不一定被其所拥有;按需提供全部的物流服务;按客户要求提供特殊服务,如存货管理、生产准备、组装/集运等。

第四方物流(4PL)的概念是由安德森顾问公司(Anderson Consulting)提出并注册的,该公司指出:所谓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需链的整合者及协调者,它通过组织与管理企业本身与其它具有互补性服务的供应商之间的所有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来提供综合的供需链解决方案。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三方物流侧重于实际的物流运作以及面对具体客户需求的一系列信息化服务,通过将每一环节的信息进行比较与整合,力求达到跟踪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而第四方物流则侧重于从宏观上对供需链进行优化管理,其目标在于将一定区域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局部来看,第三方物流是高效的,但易导致各自为政,从而影响了整个供需链系统效能的发挥,反过来又会对单个成员的效能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能够在整体范围内高效率的整合资源,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它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了独特而广泛的供需链解决方案,使得第四方物流形成了区别于第三方物流的独特优势。

(五)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指“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物流术语》GB/T18354—2001)。

从供应链所涉及的业务内容来讲,供应链涉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显然物流包含于供应链之中。但供应链不只是对物流概念进行简单的拓展,它与企业间业务集成息息相关,着重体现在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之间无缝衔接的供应链管理上。

由于物流是增值性经济活动,但同时也是成本增加、环境负担增加的经济活动,这种双重特性使得物流管理就是要在提供物流服务与降低成本之间寻找最佳的综合平衡。而供应链管理则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特定企业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企业边界的运作进行组织与管理。

四、对物流新概念建立的几点建议

(一)新概念的建立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将“物流”神秘化,越说越复杂,越说越玄乎,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须知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巨大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更好发展,理论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实践;二是将“物流”阐述得过于简单,未能揭示出其最为本质的要义。如“物流就是物品的实体流动过程”之类的表述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

(二)新概念要能体现“形”“神”结合,更重于“神”

如前所述,这里的“形”指的是“物流活动”,“神”指的是“物流管理”。对物流的定义主要是从“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加以阐释,未来新概念的建立应能很好地把两者融合在一起,并对物流的“神”的揭示要更为科学和确切。因为人们现在对物流活动已不陌生了,而这些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物流活动如何进行高效的管理则一直是相关各界共同关心和探讨的话题。

(三)新概念要能跟上国际最新理念并有所超越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物流研究起步较晚,物流理论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从20多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物流理论一直处于向国外学习和引进,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境况。几乎没有我国的专家学者提出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国际上流行。正是由于理论发展的滞后,我国物流在全球物流产业大链条中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我国的物流企业往往也只能在某个或某几个操作环节上扮演着为那些拥有了物流先进管理理论话语权的跨国公司“打工”的角色。

(四)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的积极性

新概念的建立要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物流理论工作者、物流从业人员及机构、政府、媒体等)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新概念的建立和论证,并由一个全国性的权威机构组织与协调,统一调研与宣传。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新概念的科学性,又防止出现“百家争鸣”,各执己见,最终难以形成全国统一认识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槐林,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文安,胡焕绩等.新编物流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3、王佐.物流管理新概念(上)[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16).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例9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国内外文献不计其数,但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概括总结还很少。因此,本文将对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初步总结,通过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2 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由来

供应链管理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迄今为止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我国《物流术语》把供应链定义为: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有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对供应链的整体进行优化并开发其潜能,却忽视了在供应链实施中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资源供应日趋紧张、资源利用率日益下降以及环境问题的突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是由MRC在1996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即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环境的因素。

虽然绿色供应链考虑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但它并未涉及对环境、经济、社会这三方面的协调。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绿色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由Drumwright首先提出的,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学者们普遍认为,可持续供应链是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共同达到平衡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其评价指标和研究内容更为全面且复杂。

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后,碳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供应链便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低碳的要求,这相比于过去的“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而言,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毋庸置疑,低碳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碳排放贯穿于任一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分销以及终端消费等各个环节。因此,对碳排放准确地测量和有效的控制,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

3 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概述

3.1 基于低碳供应链绩效指标的研究

杨红娟,郭彬彬对低碳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时,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对低碳供应链的绩效考评可设定五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财务和成本、业务运作、顾客服务、研发创新和减排环保,每个一级指标下又可分设不同的二级指标。李健等人在对集群式低碳供应链优化路径的研究中,分析了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的13个影响因素,分别是: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消费者、低碳领域专业人才、上下游企业间合作、跨链竞合现象、投入资金巨大、向标杆企业学习的机会、建立核心企业的低碳形象、法规政策不健全以及产业集群发展阶段,通过模型的测算给出消除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生艳梅等人在低碳视角下对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时构建了五个一级指标:财务价值、内部流程、客户服务、创新与学习以及低碳绿色。由此,低碳供应链相比于传统供应链,增加了低碳、减排和绿色等相关指标,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

3.2 基于低碳供应链绩效模型的研究

杨红娟,郭彬彬利用传统DEA方法对低碳供应链及其绩效评价做出了初步探讨,通过检验各决策单元是否为DEA有效来判断低碳供应链运作效果。对于DEA无效的供应链,通过计算投影进而得到投入指标的调整值。谢鑫鹏,赵道致从易逝产品的碳排放量和政府的碳排放规制入手,通过建立经济主体的主从博弈模型,得到两个产品制造商和上游碳配额供应商之间互为反应函数的纳什均衡解。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探讨了由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优化问题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减排策略对产品碳排放量的影响。李健等人在研究消除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中,通过ISM模型找出了阻碍集群式供应链主体实施低碳行为最深层次的原因,通过NK模型得出,消除影响因素的路径并非是从最深层到表层,而是按另一种顺序进行消除。

3.3 基于低碳供应链的方法研究

到目前为止,在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博弈模型方法和DEA方法。比如,杨红娟,郭彬彬认为对低碳供应链运作状况的评价需要有一套相应的评价标准,并提出了五个一级指标和一级指标下属的二级指标,虚拟了八条供应链,基于传统DEA方法对各供应链的绩效做出了评价,最后通过投影计算出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为使供应链达到DEA有效,投入要素的减少量。赵道致,原白云,徐春明基于微分博弈,研究单个供应商与单个制造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中纵向合作减排的动态优化问题,通过假设需求是碳排放量的线性减函数,构建了制造商占主导、供应商跟随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得到了双方合作减排的最优反馈均衡策略及利润最优值函数,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长期开展减排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4 低碳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趋势

随着环境污染、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和学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1996年,绿色供应链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在供应链的管理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目标,对企业的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仍有其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认为产品的租赁再回收比直接出售更环保,因为前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回收再制造,但Agrawal等人发现消费者在使用租赁产品时存在过度使用的情况,由此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比直接出售所造成的影响更大。

为全面度量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学者提出低碳供应链的概念,这一概念要求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加工方式、分销方式以及终端消费情况等各个环节都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排放量,这就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绿色供应链的不足之处。相较于传统供应链而言,低碳供应链形成了一个闭合式供应链,要求废弃物得到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以期实现最大限度的环境保护。

从最早供应链概念的出现到绿色供应链、可持续供应链、低碳供应链的提出,每一步都是对供应链体系内涵的补充,使之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供应链绩效的评价方法上,从一开始定性的研究方法,如调查问卷法、案例研究、专家会议法等,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如在研究中加入经济模型或DEA方法,使得到的结果更客观准确。

5 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低碳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刚刚起步不久,加之低碳供应链管理在实际运营中涉及的问题较多且较复杂,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首先,目前的研究主要从外生机制入手,研究政府政策或企业供销各环节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纵向合作减排。但若能激发出供应链企业自身主动减排的需求,将实现整个供应链更加低碳的运营。

其次,碳排放涉及多个层面,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对供应链中的“碳足迹”进行精确的估计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从设计、生产加工到最终销售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国家,碳足迹来源于各种投入和产出,发生在许多不同的环节,这些都给碳排放的测量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现代供应链的概念例10

分类号 G350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应用,人们日益关注企业管理创新,知识管理正是管理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由于知识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竞争优势密切相关,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根本上讲,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组织执行效率而进行的一项有意识的组织战略,能使组织中的员工在正确的时间获得正确的知识,并帮助员工共享信息、利用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核心是建立一个标准系统与弹性结构的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充分理解和使用。因此,企业知识管理当中不可避免地涉及知识的产生、获取、传递、利用,从而形成知识流通的链式结构,可以称之为知识供应链。随着发展,我们发现,知识在企业内外部的流通,并不单单呈现出一种链式结构,而是一种更为错综复杂的过程,在此,通过对知识供应链相关理论的学习、理解和深化,笔者尝试提出“知识星座”这一概念,用来描述知识在企业内外的传递。

2 知识供应链理论

2.1 知识供应链的概念

知识供应链的概念是从供应链中引申而来的。目前,对知识供应链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简单来说,知识供应链的概念可分三个层次:①微观层面,指知识单元从创造到利用的全过程;②中观层面,指知识机构从创造知识到利用知识的全过程;③宏观层面,指知识产业(行业)从创造知识到利用知识的全过程。

目前,对“知识供应链”相关定义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国家宏观层次和企业微观层次。宏观方面提到的“知识供应链”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即以国立公共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体系。微观方面,一些学者在研究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管理时曾提到过“知识链”(knowledge-chain)这一概念,他们认为:“知识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知识为中心,形成围绕知识的投入一转化一创新的无限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被一条无形的链所联系,这个无形链就是知识链”。而知识链管理的具体方式就是将各部门和个人的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智力资源进行集成,形成一个知识库。该知识库要有一套系统来支持和服务,通过安全措施和网络权限控制,员工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

概括以上微观层次上“知识供应链”的概念,可以得出,知识供应链是以满足知识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流的活动即知识创新,形成知识的生产、收集、组织、存储、利用等一系列过程,将知识的供应者一创新者一使用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的经济化与整体优化目标的功能链结构模式。

2.2 知识供应链的相关模型

目前提出的知识供应链概念模型普遍集中在企业微观层面上。图1为企业知识供应链概念模型,主要反映企业内部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的整个过程以及知识在企业内部各个组织模块中的流向。图2为知识链模型,描述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知识的获取、选择、生成、内化、外化的过程,指出知识链强调知识的学习和产出,并需要来自组织的资源支持,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竞争能力。图3是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供应链模型,描述了个人与外部信息环境之间的知识交流、个人知识生产和创新及个人将知识作用于实际业务工作,并创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的整体流程。

2.3 企业知识供应链的主体构成

构成企业知识供应链系统的主体主要有企业家、R&D人员、技术工人、销售人员。在已提出的企业知识供应链的主体构成中,有一个“核心主体”的概念。核心主体是实现企业知识供应链运作的动力所在。企业知识供应链系统中,企业家是企业知识供应链的核心主体。作为知识供应链的管理者、策划者、组织者,企业家决定着知识创新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更有效地协调与整合其他行为主体的创新活动,以减少交易成本,便于知识管理与决策。其他行为主体则是作为协同主体,发挥参与、配合的作用。核心主体与协同主体之间的这种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在供应链上流动时,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各种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不一样,其中必有一个创新行为主体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我们将这种主体称为知识供应链的阶段性核心主体,其他创新主体则为阶段性协同主体。

2.4 知识供应链理论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知识管理当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及获取范围不断扩大,知识活动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企业家、R&D人员、技术工人、销售人员,而是逐渐扩展到顾客和上下游企业、物料供应商、商业伙伴、联盟、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等。已有的知识供应链理论并未将以上各个与企业知识供应相关的知识活动主体完全纳入链式结构中,也未对各主体间的知识传递关系做很好的描述。

其次,企业知识活动中的知识流向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知识可能跨越不同层次的知识主体进行传递。在知识活动中,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向不同的部门获取尽可能多的、不同层次的知识。比如,企业管理者可能希望从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了解他们对企业今后发展的一些看法,既包括策划人员、研发人员、执行人员,也包括普通的操作员工。同时,普通员工也被鼓励向上层知识主体学习,提升知识层次,发掘自身潜在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在企业构建的知识库中,知识可能来自于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因此,知识的传递并非是单向链状的,而是多向发散式的。

再者,已有的知识供应链概念模型当中,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物料供应链当中所伴随的知识流,而没有体现管理中的知识传递。按照这个观点,企业中各物料生产部门和个人占据知识供应链上的一个位置,成为知识供应链的一个主体,位于最上游的主体是知识最初的提供者,各主体继承其上游主体提供的知识,并不断地对此加以补充,最终传递给供应链中的最后一个角色――顾客。随着全球竞争、市场变化的加剧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这种装配线式的知识流通逐渐被打破。管理创新中出现的扁平化组织,带来了构建网状信息结构的需求。其特点是:①组织层次少;②部门间地位平等;③中心机构的任务是支持和协调各工作部门顺利完成各项工作;④下级部门有处理紧急事件和进行部分决策的权利;⑤鼓励企业内部相互学习和交流;⑥员工的晋升取决于能处理更多工作的能力。因此,适用于这种组织形式的信息结构强调知识互动,并具有网状特点,水平部门交流与人际交流大大增加,使得企业中的知识交流不再停留在垂直线状的传递形式。

3 知识星座

3.1 知识星座概念的提出

笔者在总结以上知识供应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知识星座”的概念及其模型。这一概念思想来自于迈克尔,波特等著的《战略――45位战略家谈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一书中,理查德,诺曼所写的《从价值链到价值星座――设计交互式战略》。之所以能借鉴“价值星座”这一概念,是因为战略决定着企业的价值活动,而知识需求和应用是因企业的每一项价值活动而存在的。价值星座的出现,直接造成了知识流传递应用过程结构的变化。现今企业知识来源不断扩大,知识密度不断增长,企业要求尽可能抓住一切可以获取企业相关知识、挖掘潜在知识的机会。知识供应链不能体现企业知识系统里关系和角色的复杂性,而知识星座正是为了反映这种复杂性。知识星座强调以下几点:①企业知识流中涉及的主体有管理者、研发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顾客、上下游企业、商业伙伴、同盟者及与企业外部环境相关的组织和部门,如政府部门。②知识星座中各主体之间的知识交流可以是任意主体之间的任意方向的传递。③知识星座当中存在一个企业知识平台,包括企业知识库。这个知识平台主要用来收集、存储企业内外部知识,既包括结构化信息,也包括非结构化信息,同时提供知识无障碍传递和知识共享的渠道。④知识星座的构建是与企业价值活动相适应的,企业的战略目标决定知识星座的形成。

3.2 知识星座的模型

在此,笔者提出了知识星座模型。具体描述如下:首先,企业需要构建一个自身的知识平台,并通过收集企业内外部知识来充实企业知识库。其次,管理者、财务人员、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顾客、上下游企业、商业伙伴、同盟者、政府部门、金融机构都被纳入企业知识系统,他们环绕着企业知识库,既向知识库提供知识,也从其中获取知识。需要指出的是,出于自身知识保护的目的,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商业伙伴、同盟者及外部组织之间的知识交换更多地是处于“获取”状态,因此笔者用虚线单向箭头表示该知识流向。再者,企业需要在知识平台上建立尽可能多的知识通道,以便知识可以在任意两个主体间传递。图4中的企业知识库外圈就表示知识通道,里面的双向箭头表示知识在通道中的传递可以是任意方向的。如管理者可以从企业知识库中获取知识,也可以直接从研发人员、销售人员那获取知识。最后,所有主体之间、主体与企业知识库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3.3 知识星座与知识供应链的联系及区别

3.3.1 联系 知识星座和知识供应链有着紧密的联系:①任何一种模型总是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当中,知识星座是在知识供应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本身吸收了知识供应链中的部分内容,是知识供应链模型的一种发展和改进;②知识星座和知识供应链都反映了企业的知识需求及基于这种需求而产生的知识传递;③知识星座和知识供应链都是以知识流的活动为中心,指出除资金流、物料流之外,知识流正日益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④两者的重点都在于突出知识活动中的知识创新,并强调知识主体的系统化和协同合作,以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

3.3.2 区别 知识星座和知识供应链有着明显的区别:①知识星座反映了企业内外部的知识传递与交流,知识供应链则主要反映企业内部的知识流,②知识星座描绘了网状的知识流,知识供应链描绘的则是线型的知识流,前者比后者更符合企业中涉及到的知识传递状况;③知识供应链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知识需求,知识星座的驱动力则源自干企业的战略目标,前者属于战术层次,后者属于战略层次;④构建知识供应链的目标是通过管理追求知识的经济化与整体优化,而知识星座则是在知识经济化和整体优化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4 提出知识星座的意义

3.4.1 知识星座描绘了企业知识供应及知识创新的延伸和深化 并指出知识的传递是在复杂的星座式环境下进行的,这种星座式知识环境是企业发展和管理创新的结果。在日益兴起的“虚拟企业”或者说是企业“虚拟运作”中,配置与使用知识资源的决定权渐渐被分散于知识活动的各个主体上,特别是用户。企业知识创新的界面逐渐前摄后移,横向延伸。前摄指企业开始关注并吸收前端物料供应者的知识创新,并转化成对自身有利的知识、信息。后移则是指企业的创新活动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提出企业需要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为顾客创造更多更好的价值,而不是以企业为中心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来击败竞争对手和抢占市场。顾客本身不是企业的成员,但随着企业现代管理理念的发展,已经有不少企业强调并重视客户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提出顾客参与产品设计的观点;并开创了一些顾客自我服务的途径(如银行的自动取款机),甚至鼓励顾客参与产品安装(如宜家)。最好的产品不是企业为用户设计,而是企业与用户一起设计,目的是让顾客通过各种途径对产品提出具体要求,参与企业的知识创新活动,成为知识创新中的一员。横向延伸主要是指企业也注重从合作伙伴、同盟者及与自身外部环境相关的部门组织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知识。

3.4.2 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知识价值 在知识星座环境下,由于知识交流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有价值的知识能更快地转变为对整个企业有价值的知识。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下,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必须重视人的价值。在经过了原料竞争时代、生产竞争时代、销售竞争时代和财务竞争时代之后,如今已进入人才竞争时代。信息时代即知识或人才时代,掌握了人才等于掌握最佳的资源,善于开发、利用人才就能发挥员工创意,取得效益。由此,也提出了要“发挥每一个人的最大作用”。从知识星座当中可以明确,获得更多知识价值的关键是动员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学会获取知识、发掘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充分的知识资源和无障碍的交流渠道,带来知识需求、知识传递及知识利用中的“蝴蝶效应”,促使隐性知识的开发不断加速。

3.4.3 更加强调实现不同层次的知识共建共享 知识共享是指一个组织内部的知识应当尽可能公开,使组织内每个成员都能更有效地接触和使用组织的信息与知识。它直接制约着组织内知识的交流和创新,更关系到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知识星座正是将与企业相关的知识主体纳入一个模型中,使得每一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其他主体所拥有的知识,并贡献自己的知识,企业价值活动创造收益的可能性因此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存在多方多向的知识共享,知识星座也反映了建立相应的知识创新与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内员工之间及员工对企业的信任,营造良好企业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