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性质模板(10篇)

时间:2024-02-19 15:28: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会教育的性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社会教育的性质

篇1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但是它的作用不单独存在于学校,而且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欠缺实践,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属性的缺失。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属性,是其具体的体现之一,因此,要进一步研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重要作用,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作用于社会。尤其在全球化全面发展、社会多样化的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而要从多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增强教育效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齐头并进,这就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进行综合探究,理清思路,把握内涵,为推进实践提供参考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和国家基本政策思想为中心,开展的具有政治属性的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则体现在社会上进行的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所以,社会性要以人作为主体,尽管这项活动具有明显的阶级性。通过教育各个环节,社会性融入其中,得以具体显现,这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思维、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制定保证政治性的同时要从社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做出正确的教育定位,形成严密的社会思维,这样才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实践性。社会性是教育决策的重要指标,在宏观思维上要做出必要的体现。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其多种因素共同组合及系统化的特征不会发生改变,社会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因素,贯穿在教育的多个方面。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内涵丰富的重要原因。同时,时代的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研究如何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促进社会精神风貌的发展进步[3]。从多个角度综合着社会资源,协调着社会关系,即包括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与党政工团联合育人的关系,离开了对其的分析,就难以真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实质。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社会活动,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这也很好体现出了社会性的特征,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加以显现出来,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社会系统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4]。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的构成部分,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由多种要素组成,因而其本身又形成了自身的体系。社会系统与思想体系相互融合渗透,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基本内涵的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理论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特点和活动形式决定其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对人具有教化作用,能够强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5]。尽管社会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但其作为一个参考维度,能够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以及实践性,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改进相关理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理论原则要从个人与社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融合两者关系,做到区别统一,达到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调,突出社会效应。个人属于社会的一分子,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运行包含每一份子的力量,两者价值的体现要在关系平衡的基础上加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原则遵循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遵循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的统一。人具有社会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了一致性,因此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同时也作用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运作的原动力,对社会一切活动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教化人,引导人的思想,进而丰富社会实践,达到社会有序地、有计划地安排组织,朝现代化的方向深刻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的变革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双向的运动,使这个循环过程联系密切,彼此作用与制约,加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进程。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价值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种属性,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贡献[6]。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两者价值实现的统一性,社会性正是由于实践主体具备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得以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要在教育环节中开拓个人思维,塑造正确的人生追求,坚定正确的社会信仰,进而实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宣扬爱国、爱党等政治内涵的同时,发扬了社会性的自觉意识,规范行为,形成社会良性的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是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统一,通过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能够帮助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认识,以提高对其的了解,分析与社会的具体影响关系,从而改进内容,提高针对性,有利于教育质量与效果的强化[7]。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挖掘能够丰富社会学的内容,对其体系提供实践支持,以强化理论的系统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系统两者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学的重要课题。此外,相关方面开始普遍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提高教育的效果,提高人们的实际接受水平,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反映了社会的具体状况,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它能从社会各种关系的角度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是验证教育实效性的一个指标。所以,在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是否合理、进度是否有效等方面,社会性充当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够引导教育工作的改进,指明寻找新方法、新策略的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实现方式

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价值,首先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其进行正确的把握,了解它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从而改变观念,提高重视,再借此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实现[8]。通过对社会性与教育性两者的比较,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社会性的构成,习惯其思维逻辑,从掌握只是和提高实际活动两方面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自觉,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通过多渠道的联系,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套路,深化社会性的实践机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制定具体的策略方针,配合党的政策,不断革新措施,将教育从学校搬出来,延伸到社会,形成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深化理论基础建设,围绕政治学习进行动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参与,与社会背景相结合,开拓新思维。

加强社会性参与的同时,要加入社会价值观念的内容,以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对社会客观现实的适应,采取措施丰富内容,丰富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教育的质量。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研究,使其形成范式,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加以运行,以拓展社会性研究的内容,丰富理论的成果,加快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理论体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也要通过理论的指导,因此,社会性研究范式的建立是必然的过程。

篇2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248

在当前社会形式下,国家正在面临全面快速的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多新的发展要求。但是在职业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社会转型之间出现矛盾,既不利于社会的转型,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要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对社会转型视角下的职业教育进行探索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之处,才能使社会转型和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和进步。

1 社会转型之下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缺乏高素质人才。在社会转型新时期,经济也在发生转型,单一的经济模式逐渐转变为社会经济模式[1]。不再只去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更加的重视经济、社会、资源的共同发展与转变。为了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主要是由增加物资的消耗向依靠科技、依靠劳动者和管理创新的发展转变。从目前来说,产品廉价劳动力在日益减少,这使得价格的优势也就相对削弱,这一现象,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速度不断加快,从而导致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但是当前形式下,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不足以满足经济转型的需求,如此就出现了人才缺少的情况。这方面问题的出现,就可能使失业的情况频发。现在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失业的人数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对于企业转型的要求,使得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增多,但是却没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人才,所以就目前的形式看来,还是远远不够的[2]。如果不解决高素质人才稀缺问题,就可能产生更多的矛盾问题。

(2)职业教育办学发展出现问题。中国曾经的经济体制是一个完整的计划体制,发挥着主导作用[3]。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市场就占据了主导作用。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来说,体制的转型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也要跟着转变,在办学的过程中发挥出市场的主导作用,调动各方面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但是受传统体制影响,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还过于传统单一,不能有效的发挥市场所具有的作用,办学的意识不强,所以在数量和质量上,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问题,并且质量有待提高。随着社会转型,办学模式也应该进行发展,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

(3)专业发展出现问题。随着社会分化转型,专业化的水平也在逐渐提升,这就使得新型的职业出现。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不同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4]。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专业和社会的联系最为密切。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坏,也影响着一个学生就业前途的好坏。随着社会深化转型,有些职业在社会中消失,同时会出现新型职业,所以职业教育的发展要跟上社会对职业要求的步伐,大力发展新兴专业,逐渐淘汰消失职业的专业培养,建立出适应当前社会新要求的专业。

2 职业教育发展措施

(1)注重培养高端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转型,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提升,技术的高端程度和含金量成为了竞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技术产业模式不断加大,在这样情况的影响下,对高端的技术人员要求也就不断加大,所以应该在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做出改进,提高重视[5]。还要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和技术,才能更好的发展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这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2)注重职业教育及培训。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以学校为本体进行教育。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具体的教育实施起来会有所限制,也使得学校的职业教育和社会的沟通缺少。单一的以学校为本体进行教育,已经难以满足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下,需要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来,并且创办新的教育培训体制,发挥出所具有的优势,丰富职业教育的发展,才能在社会转型中使教育的发展更加出色。

(3)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创建专业。在社会转型中,要不断调整、培养出新的专业人才,才能满足现在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职业院校要对专业设置进行充分调整,还应当保持理智,保证专业建设稳定性,才能够更好的对专业开展建设。综上所述,在建设新专业过程中,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专业的调整和创建,这也是发展中最橹匾的部分。

3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社会转型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进行探索和研究,得出了想要更好的培养出专业人才,就要符合市场新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专业,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端技术人才,才能使职业教育发展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郝天聪.社会转型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5(03):9-14.

[2]薛天祥.坚持唯物辩证法指导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读《社会转型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15(06):3-5.

篇3

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领域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博物馆在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讲解员的自身素质及形象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地位,所以博物馆要把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讲解员工作作为工作开展的基本要素,要采取创新机制和方法提高讲解员队伍的文化素养和业务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博物馆树立社会教育形象的意义

博物馆作为社会宣传教育机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进行社会教育工作。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工作,就要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教育形象。社会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到各个领域。博物馆要想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就要把社会教育工作做好,充分利用馆内自身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起在政府及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讲解员的素质对博物馆树立社会教育形象的影响

(一)讲解员的思想素质对博物馆树立社会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博物馆要树立社会教育形象,就要让人们对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有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博物馆的管理层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得到社会的认可,作为博物馆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讲解员,对做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讲解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形象,讲解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对思想素质好的讲解员能为博物馆的良好形象而努力工作,并且积极参与社会教育的宣传工作,在参观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突发问题能够想办法及时解决,从不受外来不利因素的影响和诱惑。

(二)讲解员的文化素质对博物馆树立社会教育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讲解员的文化素质是博物馆树立社会形象的基本条件。讲解员的文化素质是指讲解员在文化知识及专业知识、文化修养、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讲解员要对博物馆内所有展示的文物和资料有充分的了解,对自己负责区域所列的文物更要熟悉掌握。讲解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了解国家的时事政治,要进行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在讲解活动中运用,尤其观众在参观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讲解员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给予有条不紊的解答。讲解员还要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对有不可预知的应急事件发生时,讲解员要能及时的采取紧急防范措施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提高博物馆讲解员的素质方面的相关措施

(一)提高业务能力

讲解员要热爱本职工作,用积极的工作态度和热情投入到讲解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严格按照工作职责规范自己的言行。讲解员为了加强讲解效果,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要对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经济文化等情况了解和熟悉,对涉及到的地理知识、历史人物、自然环境等领域的知识也要不断进行充实,使讲解内容丰富具体,形象生动。讲解员要坚持在平常的生活中加强对语言方面的训练,包括语音、语调、语速的掌握和调整,使自己的发音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开展创新的讲解服务

博物馆的参观人群不论在年龄、职业、民族文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讲解员要根据不同的人群特点采取不同的讲解内容和讲解方法,开展创新的讲解服务。例如,对老龄群体参观博物馆,讲解员就要用浅显、通俗的词语组织讲解语言,要注意语速和声音的掌握,语速要稍微放慢。对待外国友人,讲解员就要用准确、流畅的英语,分析对比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性,将文物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作品内涵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外国友人,充分展示我国的悠久文化历史。另外,讲解员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习相关的礼仪,充分展现讲解员的外在素质形象。因此,博物馆讲解员要不断创新讲解技巧,提高外语水平,为观众提供更加满意周到的服务。

(三)创新交流环节

博物馆的管理理念已经从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开始转变,形成从“物”到“人”的质的飞跃。博物馆讲解员要坚持“以观众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从而提升观众的参观热情。博物馆讲解员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让观众在回顾历史中,了解当代中国文化现状。讲解员要提高服务理念,满足不同观众的合理需求,增加与观众的交流,使观众在愉悦的交流氛围中得到精神和思想上的陶冶。讲解员要注意讲解的形式,尽量避免背书式的讲解,在实际的参观活动中,可以把文物与我国文化联系起来进行讲解,并要与观众形成亲密互动,讲解中可以适当的增加提问的环节,让观众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提高了观众的满意度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四)提高应急能力

博物馆每天接待大量的参观人群,随时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为保障博物馆的安全工作,需要对博物馆加强管理。在参观讲解的过程中,讲解员要善于发现周围各种不安全因素,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提升自己的应急能力。针对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应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化。博物馆要经常进行应急事件的演练指导工作和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安全管理力度,保障公共安全,确保博物馆能够正常运行。

四、结语

随着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开展创新的讲解模式,为观众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使观众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提高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形象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以学生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实践性要求“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这是课标对本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论述。强调知与行的统一观,它是保障课程所追求的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空谈、不是教师的照本宣科的讲授,而是建立在学习、感悟、践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遵守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

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贯穿于品德程的始终,特别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更体现了这一原则。教材中“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做一做”体现了由知到行的统一。课标的“了解”、“理解”、“应用”、“经历”、“认同”、“领悟”同样体现了由知到行的统一。在教学中如何知与行的统一的教学?就是加强行为教育、行为养成教育、行为评价。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具有想动脑、想思考、想提问、想说话的情感取向和强烈欲望,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1.设置问题情境。教师要巧设问题,做到问题紧扣主题指向清晰,具有学习价值和创新性;要少而精、避免琐碎和表面化,增加思维空间和思维含量,杜绝像“是不是”“能不能”等耗时无效的问题。要营造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之中,在创新思维、体验思维快乐的过程中学习,主动寻求解决方法,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合。如:巧用教材留白;适度点拨,“你的理解很深刻,能不能结合生活实际举一个这样的例子?”“是什么力量让这位残疾人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绩?背后又有怎样的感人故事呢?”2.创设表演情境。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故事、游戏、小品、角色表演等形式再现于课堂,在活动中学生与小伙伴密切合作,碰撞思维、交流语言,加深体验,增强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力。3.创设影音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渲染课堂气氛,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活动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引感共鸣,打开思维的闸门,从而有话想说、有话可说。4.提供现实情境。教师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截取情境,就学生中所发生的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进行情境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5.创设实践情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也就是说,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形成。品德课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忽略实践的指导和养成。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合理可行的实践情境,融入社会对话,将品德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落实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行为教育

有人把师父领进门(致知),修行在个人(践行),错误理解为致知是教师的事,践行是学生自己的事,这就在教学上人为地把知与行分开了。而从课标的了解:“要求学生说出或者写出实例或对象的特征或行为要求”、理解:“就是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或整理,形成对所学内容的初步认识”、应用:“初步分析所学内容的因果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经历:“通过特定的教学活动主动认识和验证是非获得一些经验”、认同:“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等。”领悟:“具有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了解”、“理解”、“应用”是致知,“经历”、“认同”、“领悟”是践行。课标对教学的要求不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而是修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个人修行。知识教育、品德教育、行为教育本来是相互联系的,知识教育要渗透品德教育,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在要有意识地进行为教育,对所获得的认知去身体力行,使他们处于敢尝试、敢创新、跃跃欲式的精神状态。

三、行为养成

学生要形成行为意识由此而产生由知到行的转换,需要一些环节或契机,这就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以及学生的生活积累进行转化,即意识转化为行动。同时加强学生的行为训练,训练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一些事例,学生身边的实例。教师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行为目标,并为学生实现这一目标训练给予指导,逐步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品德教学应该由枯燥的说教灌输向生动的活动体验转变。教师要根据主题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景,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多感官齐动,激发其学习情趣,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来获得体验和经验。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一角钱小店”的情景让学生参与购物,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他们把自己在生活中学到的购物本领全拿了出来,有的对商品精挑细选,有的还讨价还价,在实践活动中展现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然后,我用一句话:你选择的商品能不能吃?不露痕迹地引入正题,开始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挑选商品。在研究合格商品应包含哪些信息这个环节时,我先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商品,获取信息,然后,采取小组合作方式研究,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购物的经验,确定什么样的商品才是合格产品。整个教学过程没有枯燥的说教,学生在有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会了购物,学会了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61-02

一、社治理时代要求培养复合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人才

时代变了,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化了,大学对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必须相应改变。从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我国的大学建设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大学生的数量快速增加,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各个大学都在学生数量、专业数量、校园面积、硬件设施、宿舍楼房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扩建。但是有许多大学的扩建是盲目的、跟风的,其他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就跟着扩大招生规模,其他学校增开新专业就跟着增开新专业。各个学校都竞相争取获得博士点、硕士点等。大学之间的恶性竞争非常严重,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人才是同质化的,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建设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现在社会各界对大学教育最大的批评就是大学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人才需求脱节。以至于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恶性竞争,企业与政府等用人单位只能在这些具有相同专业背景的大量大学生中进行择优录取。而用人单位的许多其他岗位却没有对应人才。大学的扩招和建设,更多是在扩大学生规模、增开新专业等方面,却对大学教育建设缺乏反思。大学改革和建设,需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要求,进行教育体系建设、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就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出台两种高考模式,分别针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及学术型人才。5月,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我国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这说明了我国对高等教育在进行反思,教育部对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以应对经济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就业结构的多元挑战。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本次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给大多数普通地方高校进行定位,实现这类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本次高等教育改革重点是在课程体系改革上下功夫,相应减少理论的学术性课程,增加实务性的实践实验课程,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战能力等。

四川理工学院是四川的一所普通地方高校。四川理工学院定位为一所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的定位是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四川理工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2009年开始招生办学,专业建设与改革方兴未艾。四川理工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为地方基层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这是时代要求、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要求所规定的。以前人们都抱有这样一种观念:在大学学习一门专业以后就能靠这门专业找到对应的工作,专业=就业。早期专业人才非常稀缺,大学生学了一门专业知识,的确可以凭借专业优势就能找到工作,甚至是好工作。但是现在用人单位的许多员工都是大学生,其人才需求是知识背景宽厚、综合能力强的大学生。许多高校开设第二专业课程体系,部分大学生在毕业时获得了两个甚至更多专业毕业证书。就业的压力对大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广泛涉猎各个专业的知识,需要具备更为宽广深厚的社会知识,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基于此,四川理工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唯有更新观念,才能与时俱进。为地方基层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四川理工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个准确定位。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社会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人才。这为专业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二、专业建设与改革举措

篇6

中图分类号:G71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82-02收稿日期:2016-08-3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XJK012CZJ122)。

一、中职教育免学费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强调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自此,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费立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并且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如果中职教育免费仅仅是因为“有利”和“财政可行”,那么其他非义务教育为何不实行免费?此外,如果中职教育免费是合理的,那么以往的中职教育收费又该如何理解?因此,仅仅从有利和财政可行的角度论证中职教育免学费的必要性是不够充分的,还必须找到理论依据。 理论上,教育产品的属性决定了产品的定价,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学费越低。本文将引入公共产品理论,并结合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实际,对中职教育的产品属性、是否应该实行免学费等问题进行探讨。

二、中职教育实施免学费政策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教育产品定价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理论。这一理论将社会产品和服务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它指出,产品的公共属性是影响产品定价的重要因素。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其消费价格越低;相反,则产品的价格越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均衡供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1]

教育产品的产品属性与其定价密切相关。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教育成本应该由教育产品的受益者承担。教育产品的最终受益者是政府、学生和社会,因而教育成本也应由这三个部分共同承担。如果教育产品的公共属性越强,那么政府分担的比例应越大,而学生分担的比例就越小;反之亦然。因此,当教育产品的属性发生变化时,其学费水平也应发生相应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产品的均衡供给,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三、当前两型社会背景下中职教育产品属性与定价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减缓,其产品属性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私人性弱化的同时公共性明显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中职教育的竞争性逐步减弱,而非竞争性正在增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受到高校扩张的挤压,加上“重学历轻技能”观念的影响,而适龄人口又不断减少,我国中职教育开始面临生源不足、资源闲置等问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每增加一个学生,不会增加教育的边际成本,更不会因此挤占他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中职教育的竞争性逐步转化为非竞争性。也就是说,当前社会背景下,中职教育产品的属性已经发生根本变化,私人性已经被软化,而公共性明显增强。

(2)中职教育受益范围变得更深更广,其“正外部性”进一步拓展和深化。首先,遍及全国的“技工荒”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职教育的发展成为解决“技工荒”问题、促进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次,目前我国每年有一千多万初中生和数百万高中生无法升学,大学生“就业难”以及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而发展中职教育有益于教育结构调整,实现教育合理分流。最后,职业教育不但有利于就业,而且能使广大农村青年适应城镇化以及工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有助于改善“三农”问题。

(3)中职教育的个人收益逐渐弱化。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职教育是众多学子跳出“农”门,获得“铁饭碗”的重要途径,具有显著私人收益性。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扩张,中职教育原有的功能逐步丧失,其私人收益有所减弱。因此,它的私人产品属性被削弱了。

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由收费向免费转型,现实需要和可行性只是其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其理论依据和根本动力还在于中等职业教育产品属性的演变,即从准公共产品走向公共产品。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实施免费既是中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相关理论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四、中职教育免学费促进了中职教育发展,为两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1)增强了中职教育吸引力,扩大中职教育的规模。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一再扩大,读大学已经不再是“过独木桥”,大学的教育模式也从精英式教育转变成大众化教育,上大学成为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选择,中职教育受到严重冲击。为了扭转招生难的局面,国家相继出台了免学费政策,增强中职教育的吸引力,扭转招生难的局面,从而扩大我国中职教育的规模。[2]

(2)提高了劳动者素质,发挥了人力资源优势。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由单一的体力型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急需大量具备一定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吸引了大批初中毕业生。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快速提高青年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加快培养一批技能型、实用性人才;有利于解决当前结构性失业问题,符合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个体差异的教育公平。 中职教育免费政策通过国家埋单、机会均享这一举措,让每个社会成员免费享有,无论这个受教育者能力、成绩、家庭条件如何,都能够公平地接受到职业教育。从国家和社会长远利益看,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尤其是扶持农村、优惠农民的补偿性政策,体现了社会公平,给农村贫困学生提供了改变命运、提升个人价值的多项选择,实现了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与中职教育的有机衔接。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中职免学费教育保障了全体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快速转移农村新增劳动人口,帮助农民走上靠专业技能创收增收的道路,对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职教育免费政策有助于减轻农民经济负担,能够有效吸引农村地区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这对于扶贫支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发展中职教育有利于解决好教育公平、就业与再就业等重大民生问题。中职教育主要是面向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是中职教育的目的和根本。因此,对中职教学实施免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既是体现社会公平、促进整个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平衡难题、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篇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117-01

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社会道德观和文化价值观空前嬗变,市场和功利观念强力渗透社会生活各个角落,思政教育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日渐式微。从形式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文本教育为主导范式,¨;现僵化和异化现象;从内容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理想化素材为主体,出现虚伪化倾向;从功能上看,传统思政教育以人的规范为主旨,逐渐开始制约人的发展。因此,在社会急剧变革和社会转型条件下,要克服传统思政教育的上述问题,必须探讨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转型。

一、思政教育的工具化向人本化价值诉求的转向

工具理性是以计算和预测思维为基础改造和控制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所形成的基本理念,随着物质世界的丰富,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主见呈现物化态势。在此背景下,思政教育背离了生活化的要求。一方面,思政教育片面强调社会政治价值,忽视育人功能的发挥,思政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在传统思政教育的文本内,思政教育多从社会需要和国家本位出发,人的自身价值和人格的培育有所缺位,把思政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思政教育的功能开始异化。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凭借科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政教育既不能满足计划条件下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又不能满足人自身的发展需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思政教育意识形态功能逐渐弱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思政教育更加关注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工具性,赚钱的知识技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于是,思政教育的内容表现为知识化,越来越远离生活化的场景,知识性德育代替了生活性德育,最终背离人精神自身发展的要求,与人的生活实践越来越脱节。

当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济转变,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人身依附逐渐解放,人格独立意识逐渐培育。思政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渐要实现从工具理性向人本化的转换。思政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的责任,创造条件,在多元化和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下,“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起来,开展全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只用对思政教育功能取向的认识发生转变,思政教育的模式、形式、内容和目标才真正符合思政教育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

二、思政教育的规范化向发展化路径演变

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思政教育都是一种反映社会客观需要的教育活动,要求具有规范人的属性和特征。思政教育的规范性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信念,进而规范人的行为。在形式上,表现为根据某一政党的立场、信念和方针,灌输和传授给受教育者,最终达到统一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目的。传统思政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从国家和政党本位出发,以控制、改造和利用为抓手,是通过对人的控制和改造以培养符合特定阶级和政党所要求的人。

包括思政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育人,使人生活更美好。传统的思政教育多从理论出发、从规范出发,代替本真的现实生活,最终消解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财富快速增加,当社会从物质匮乏时代向过剩转变时,人们的生存压力减少,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和精神生活。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思政教育从规范化向发展化发展演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社会道德观和文化价值观空前嬗变,市场和功利观念强力渗透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与转型势必带来强烈的精神冲击,人们常常很难或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合理的解释与妥善的处理。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客观需要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因此,思政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

篇8

中图分类号:K3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4-0106-06

幸德秋水与片山潜作为日本第一代社会主义思想家、活动家,曾经在一起共事与合作,参加社会,在反对日俄战争中,相互关照、并肩作战,为日本反战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最后缘何走上不同的道路?幸德秋水转变为无政府主义者,而片山潜最终成为者,其关键原因就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有差异。

幸德秋水(1871~1911),出生于败落商人之家,是一位兼有东、西方思想素养的思想家。早期深受木户明、中江兆民两位导师的影响。木户明影响于幸德秋水的是其志士风范和勤王认识;中江兆民影响于幸德秋水的也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由民权思想,二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幸德秋水正是从这两个基点出发,走上社会主义之途的。明治初期,政府为了充分发展生产力,实行启蒙的开化政策,福泽谕吉于1872年发表《劝学篇》,号召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宣传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当时日本这种极力主张“欧化”、“维新”的历史背景对幸德秋水的人生发展必然产生很大影响,使其思想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因此,幸德秋水的思想开放、不断激荡,思想急剧转型,与此也不无关系。幸德秋水思想转变的轨迹是由最初的自由民权左派出发,从自由民权思想向前发展,进而急速转向社会主义,最终转变成主张无政府主义和直接行动论的激进派,成为无政府主义者。

片山潜(1859~1933),原名数木管太郎,生于冈山县久郡弓削村的农民家庭。后人评价说,幸德秋水生于商人之家却丝毫没有商人的性格;而片山潜生于农家,遇事不肯通融,工作勤勉,凡事身体力行,农民的性格竟然贯穿了他的一生。片山潜从小参加农业劳动,深知贫苦农民的疾苦。1880年进入冈山师范学校,1881年,来到东京,渴求寻找到工作和学习机会,可是等待着他的却是失业和饥饿。经过明治维新的洗礼,逐渐感到“汉学思想与现在日本社会的隔膜”,思想上有所前进,但并没有跳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圈子。1882年,片山潜进冈塾当工友,同时协助学者冈鹿门抄写《尊攘记事》一书,在“协助冈先生编辑维新革命史”的过程中,如饥似渴地“阅读维新志士们的传记”,为他们的献身精神所感动,成为一个“热心的勤皇家”;另一方面,片山潜在现实生活中又看到那些掌权的“官僚与元老们的卑劣行径”,不免“像维新志士愤慨于德川幕府封建专制政治一样”。这时,片山潜已经从艰难动荡、困苦不堪的生活中,目睹了现实社会的黑暗与冷酷,心情苦闷彷徨,充满愤懑与不平,并由此省悟到生活“再不能像这样长久地继续下去了”。片山潜渴求光明与真理,1884年11月26日,义无反顾地到美国去学习救国救民的本领。在美国,片山潜依然过着贫穷的的半工半读生活,曾就学于霍普金斯、梅里安、康奈尔、耶鲁等大学钻研文学、神学和社会问题,在滞美期间,片山潜加入了基督教会,考察和分析了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和劳工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状况,立志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分配不公、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弊病,并实地考察英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工人运动的状况,这对他以后从事革命运动在思想和理论方面有很大助益。

一、关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革命主体问题

无产阶级能否夺取政权和革命主体依靠谁是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两个核心命题。幸德秋水一开始不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的方法,而是以社会进化论的观点去认识的。他认为“社会的状态经常代谢不已,犹如生物的组织进化不已一般”。“革命是必然,而不是人为,可以利导,而不可以制造,革命的发生,人力无可如何”。“社会主义大革命将能堂堂正正地、和平而有秩序地埋葬资本生义制度”。因而,他完全没有提及依靠工人阶级与人民大众去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依然将造成社会主义的世界舆论和通过议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重任寄托于少数的志士仁人。

篇9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31-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份纲要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即职业教育要向终身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将实现经济体制的更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提升,支柱产业的替换等。归根到底,就是将我国当前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甚至淘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资源高耗型、环境污染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转变,从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创新大国,从而实现中国梦。

经济转型,将为职业教育注入新的动力,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转型的初期就是要淘汰大量的劳动密集的、能源消耗高产业,这对我们当前的以培养生产一线工人的职业教育来讲,是一个较大打击。那么,如何实现经济转型下,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我们职业教育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职业教育的现状

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在方方面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基础,然而,职业教育仍然摆脱不了贡献与问题并存的局面。

1.1职业教育很难深入人心

职业教育,从字面来理解应该就是和一个人的职业有关,为人将来的职业打下扎实基础,而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离不开谋生的手段,也就是人需要职业,所以职业教育应该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应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然而,现实并非如此,职业教育尤其是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只是成为那些初中或者高中毕业,没有高中上,没有大学上的孩子,在家长的无奈举措下,才不得已接受的教育。致使整个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出现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以及自身的素养普遍不高、职业学校面临着管理压力大等客观情况;在某种程度上看,职业教育嫣然成为了一个小小的”落难收容所”。

1.2职业教育特色不强

职业教育发展改革至今,除了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生产工人、服务行业人员以外,很难有其他的、较为突出的贡献,全国大大小小职业教育院校数以万计,但是专业大同小异,培养模式并无太大差异。虽然职业教育院校也有国家重点、省市重点等等,但其吸引力无法和国家重点普通高校、重点高中相提并论。主要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还是生产环节最底层的工人,尽管有一些高薪的工种,但是由于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吸引力也不是很强。当然,工作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如何能改变目前现状,加强特色建设,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真正有一席之地。

1.3职业教育在政府层面影响力不高

虽然国家目前投入职业教育的力度很大,但职业教育在政府层面影响力还是不如普通高等教育,这一点从不同层面的政府智库里面的专家学者就能看出来,大到国家,小到地方政府的智库中,很多都是普通高校的专家学者,职业院校的专家学者的比例相对少得多,所以职业教育在政府层面的影响力是不够的,当然,这种影响力也是与职业教育对关键经济作用,人才培养的力度有关的。

2.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转型做出贡献

2.1以经济转型为导向,加速专业结构调整

职业教育的优势之一是以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以往的职业教育发展缺乏统筹,不少职业院校盲目地迎合社会紧俏人才的需要,没有做好市场评估和人才预测,一哄而上开设“热门”专业,刚开始就业形势看似一片大好,可几年办下来之后,却发现问题越来越多,从而引发此类专业点过剩,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其中计算机、会计等专业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些职业院校为了节省办学成本或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大多开设一些经济、管理、商务和文法等专业,这些专业都“华而不实”,使得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很难找到一份自己当初所设想的工作,从而降低了学生、学生父母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望。因此,职业教育要以本次的经济转型为导向,加速专业结构调整。

2.1.1广泛调研,了解经济转型市场人才需求,提高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

2.1.2控制供过于求专业的招生规模,使专业招生规模与经济转型相适应。

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因而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必须与时俱进。在专业招生规模上,那些曾经的“热门”专业,如今大多已经呈现出饱和状态,因此,对于这些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使得招生规模与经济转型期的市场需求相一致。

2.2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实用人才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区域经济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各种物质基础、环境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当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帮助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条件的改善等,并能为其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当经济发展状况不佳时,势必会影响其对职业教育的投人,进而导致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日常开支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经费的短缺,就业机会也相对减少,这些问题会影响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好的在职业教育发展较好的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有着不可磨没的贡献。

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经济发展重要保障。由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所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最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实现原先的培养熟悉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模式向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高级人才模式转变。

2.3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社会经济转型一部分,就是将原有的劳动密集的代工企业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变。要想大力发展创业型经济,除了要培养人的职业技能外,更要加强培养人的创业、创新能力。

创业型经济下的职业教育不能被认为仅仅是技术教育,更不能认为是传授单一定向化的、以工作为本的培训。职业教育要考虑为所有的社会职业人的创新、创业做准备,注重学生创业能力与职业技能双重能力。而创业、创新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它对激发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的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当代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高级技能或技术的人才、促进人与产业匹配的职业教育。而随着知识经济、创业型经济的到来,技术创新带来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培养出与产业升级、产业调整相适应,具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专业技能或技术的可再持续发展的职业人。

2.4政府积极引导,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政府是主办体,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上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地区职业教育搞得好不好,与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专业的设置,发展方向都需要当地政府部分引导和支持。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承担起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相应的责任。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现状,确立在职业教育中需要重点扶持的关键专业与特殊专业,在国家给予的各项政策之外,制定地方特殊政策,加大对职业教育资金、人才引进的扶持力度;可借鉴目前如火如荼的大学毕业生想进军的策略,从而提升早毕业院校毕业生就业。

职业教育必须依据市场的需要、行业发展、岗位群人才配置要求,根据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要求,制定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培养途径、教学模式等,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健.地方政府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职教论坛》,2013年第4期

[2]邓佐明.珠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吻合度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2期

篇10

一、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内涵以及优势

从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看,社会力量并不是以直接参与创办私立学校或者构建民办教育机构的形式参与到职业教育中的。实际上,这种参与过程指的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或者集体、个人经济体,通过自筹经费的方式构建职业教育、塑造以职业教育为主要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管理首要需要来自于资金层面的支持,也要有一定的教育资源和技术,能够将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串联起来,并且要具备推广教育成果的能力。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上看,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实现更好发展,解决当下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优势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首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主要为政府,社会力量较少参与到管理的过程中,而且所占份额较小,对于新时期更加多元化的教育事业需求,这种缺少社会力量之源的教育机制很难得到扩大性发展,也不符合当下的人才培养需求。从国外的教育事业发展经验上看,社会力量对教育事业的介入能够降低政府对于教育的整体开支,节省的开支可以被投入到职业院校其他业务过程中,或者将这笔资金用于购买实际教育设施。社会力量对于成本的影响将会促进职业教育的可观硬件得到明显改善,也利于一些职业院校解决迫在眉睫的财政问题。其次,社会力量介入职业教育后也可以获得更多来自社会层面的关注,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既是好的推广,也能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会。新时期职业教育将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一环,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积极的推广有利于纠正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纠正人们的刻板认知以及行为。社会力量的注入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知名度,也能够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以及执业自信心。在社会力量的辅助下不断加强学习技术,提升个人能力,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个体能力的提升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对社会人才形成良性闭环的基本动力。职业教育在未来需要朝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较为刻板,和前沿教育理念以及信息技术的结合够紧密。所以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感觉学习无趣,也没有认识到在职业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如何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将社会力量引入职业教育领域中,除了带来资金层面的支持之外,也包括将实践中最新的技术以及理论知识带入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不再是过时或者和实践脱节的了,业务和教学的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完善,实现能力水平的提升。同时,这种教育机制也会反过来带动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提升自己能力和素养,跟进技术发展的步伐,以更好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实现职业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社会力量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

1.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由于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策略上的不同,所以在社会力量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初衷,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方向,而这种技能型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是重要的资源,企业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够培养出合适的应用型人才。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能够将学生直接输送到社会企业的岗位上,校企合作也是职业院校为社会力量开放办学的重要策略。从本质上看,这种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也是一种精准的人才输送策略。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需求,由职业学校将企业的需求转变为相应的课程,在经过学校期间的学习之后,毕业生能够直接胜任企业的工作。这种教学模式融合了理论以及实践,对于企业来说降低了用人的成本以及不确定性。

2.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承担企业大学的责任。所谓企业大学,指的是由企业集团掌控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的教学模式。这一概念最早由摩托罗拉提出,后在世界范围内的诸多企业中被广泛应用,这种融入职业教育的思想能够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对于员工自身的职业能力来说也有着有效的推进作用。这种教学模式既是教育也是培训,保留了培训中心的特点。我国已经有相关的先例,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以及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举办的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等,这些示范性的职业院校都为企业办学提供了范例。

三、社会力量发展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不高。虽然社会力量注入职业教育领域中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社会力量并没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首先表现在社会力量对于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较少。其次,参与活跃度较低,一些职业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仅仅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没有在工作岗位中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这和社会力量对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除了企业层面对于职业教育学生热情不高的原因之外,也由于学校在学生能力训练的课程安排上往往和实践脱节,学生很难胜任更有价值的岗位,专业能力不足。

2.职业教育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一些高职院校本身办学特色不突出,在教学能力上有限,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虽然有校企合作的机会在,但是并没有为学生更好地胜任企业内的工作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安排,仅仅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量,认为只要让学生有实习之处即可。这对于企业来说,缺乏能力培养的人才输送并不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企业也不愿拿出自身的资源进行交换,甚至将校企合作看作负担,影响了双方合作的深入开展。

3.企业的盈利性与职业院校的公益性存在矛盾。职业院校由于普遍存在经费短缺的问题,所以职业院校会采用扩招的方式缓解资金压力,但整体来看职业教育仍然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办学的目标在于为社会服务,但是对于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单位,其存在的目的在于盈利,如果无法在职业教育领域中长期获利,则会减少对于职业教育的融入以及关注,而反过来又会挫伤职业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影响两者之间的后续合作。

四、引导社会力量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