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社会环境的影响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8 15:08:46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影响例1

中图分类号: E232 文献标识码: A

会计是当今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企业或者部门都离不开会计的相关工作,并且都对于会计资金的管理相当的重视,这是在微观层面上看的,而在宏观层面,会计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正是这种需要才产生会计这一主要工作,因此,社会环境会对会计产生很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不论是政治、经济或者文化都可能影响到会计的发展,甚至于一些法律条文的颁布也会影响到会计行业的走向,这些都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反过来看,会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会计行业发展的好才能直接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就可能间接地促进政治和文化的整体发展和繁荣。所以说,我们必须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对于会计的影响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对会计产生影响的宏观社会因素

这里所说的社会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就是指的我们平时所说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和法律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就是在宏观层面上影响会计的发展和改革,最终促进会计的良性进步。

1、政治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政治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国家层面颁布的一些政策和制度,主要有政治路线、政治体制、政治领导和政治思想等内容。政治环境因素是对于会计影响的最为基本的一个宏观因素,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它直接决定着国家会计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还能够通过影响其他一些因素,如经济、文化和法律等来间接地影响会计的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的话,会计过程并非仅仅是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内容,如果针对会计结果进行深层次的解读的话也能够发现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其中就蕴含着大量的政治因素体现,这同样也是国家对于会计领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和规定,尤其是国家政治对于会计过程中的一些行为规范和制度的规定更是能够最为直接的决定会计的走向,与之相对的,会计过程中也必然能够体现出这种整治意图。具体从我国现状来看,我国因为是国家政治管理力度较强的人们民主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会计制度和政策的管理上也是较为严格和成体系的,所以它的影响也是较为重要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政治对于会计的影响并不是全方面的,也有一些会计的具体方面受不到政治制度的影响。

2、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当前还有很多人把会计作为经济的一部分,虽然这种看法有点狭隘,但是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经济环境会对会计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经济宏观因素的调节作用。这里所说的宏观的经济环境因素不仅仅包括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经济交易的主要环节和生产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指国家的经济制度体系,比如当前划分最为明确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目前美国就是盛行的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把经济过程完全交给市场去完成,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很小;而还有些国家也是市场经济,但是其中又存在着明显的政府主导作用,比如日本,在经济活动中,政府起到的作用很大,任何大的经济活动的运行都需要有政府的参与,进而保证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我们都知道当前我国是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总的经济上也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但是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充分的肯定了市场的重要作用,并且正在逐步的扩大市场经济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放松了国家对于会计的相关直接管理,允许会计在市场经济中自由发展,但是这种自由发展还是受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整体的发展影响,和整体的宏观市场经济体制分不开,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表现的极为明显,在和世界接轨之后我们只能够慢慢的和国际上的一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制度进行慢慢的融合,逐渐的适应各自的经济制度,并且在此过程中肯定会受到相互间的影响,这一点会计制度也不例外,近几年来,由于和世界接轨的程度越来越深,我国会计行业受到的影响也越来也深了,可见,经济宏观环境确实能够影响到会计的发展。

3、文化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在大的方面来说的国家层面整体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而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在极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到会计的相关操作和制度建设。我们以美国和法国为例,当前美国主要是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的国度,因此,其整个国家的文化环境也是崇尚自由散漫的,这一点对于会计行业的主要影响就是在制定会计制度和体系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划,也并不强制要求各个企业和个人的会计行为的一致性,在极大程度上保留个会计个体的特征,因此,形成的会计制度比较杂乱,但是其在会计的真实性上有了很严格的要求,任何会计结果都会直接公布,这也得益于美国的整体文化环境;而对于法国来说则主要是较为严格和要求统一的文化氛围,因此,在会计行业内也力求一致,把任何会计行业法规和制度都进行统一,注重行为的规范性,尽可能的避免松散随意的会计组织结构。

4、法律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法律主要是指国家制定的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当然还包括法律制定的主要过程和一些法律的制定机构。法律环境对于会计的影响主要就体现在法律的强制性上,正是因为这种强制性所以使得任何一项有关会计的法律的出台都比要得到贯彻实施,不能够有丝毫的违规。但是针对不同的法律体系来说,其对于会计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美国等国的法律条文是较为灵活的,因此,在处理会计方面的问题时就有了很大的随机性,我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随意的进行会计活动;而当前我国的法律体系则是较为严格的,其约束性很强,几乎不存在浮动的空间,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

二、对会计产生影响的微观社会因素

所谓的微观社会因素主要就是具体到了企业和个人层面来探讨其对于会计产生的主要影响,这种影响虽然没有宏观调控影响那么深远,但是却是最为直接的,具体来说,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三点:

1、会计人员的技能对会计的影响。

首先就是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本身来说的,如果会计从业人员的本身会计事业的处理技能不过关,不能够很好地处理相关的工作,总是很容易出现一些失误的话就很容易造成整个会计过程的失败,尤其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对于会计技能的要求也正在逐步提高,因此,也就更需要会计从业者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

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会计的影响。

会计处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和资金数额打交道的过程,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对于会计人员的从业道德水平也必须有所规定,一旦会计从业者存在明显的违规操作的话就可能影响到会计处理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就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最终不利于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我们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要求,以确保其操作的合法性。

3、企业管理水平对会计的影响。

因为大部分的会计操作都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因此,企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会计操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企业的管理越科学合理,就越能够适合会计人员的具体操作,也就有利于会计行业的发展,而如果企业的管理很混乱的话,就会导致会计管理的混乱,最终不利于会计的发展,所以说,我们要加强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优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环境的不同, 各个国家的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处理均有较大的差异。认真分析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有助于比较各国会计学的研究, 认识分析会计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寻找并改变某些不利的环境因素, 推动我国会计学进一步深入发展。

社会环境的影响例2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由于水在自然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因此,搞好水利工程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水利工程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对生环境及社会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对陆生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修建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塌岸等不良地质灾害。大型水利工程蓄水后可诱发地震。其主要原因在于地壳应力的增加;水渗入断层,可增加断层之间的程度;使岩层中空隙水压力增加。水利工程蓄水后水位升高,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易发生塌方、山体滑坡及危险岩体的失稳,从而产生库岸滑塌。渗漏造成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变化,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体的污染,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

除此之外,由于施工的干扰,可导致施工区的鸟类和兽类的生活、取食环境恶化,他们将被迫远离栖息地。水库蓄水淹没森林,工程建设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新建城镇和道路系统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分割与侵占,都会造成原始生态系统的改变,威胁多种生物的生存,加剧物种灭绝。

1.2.对水生环境的影响

水电工程可使陆地变为水域,浅水变深水,流水变静水,这些都影响着生物生存环境。施工活动河水库蓄水干扰、破坏了动物原有的栖息地。大坝作为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导致诸多水生态问题:一是大坝阻断河流,既淹没上游土地,也改变了下游河道的自然径流规律,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二是水流进入库区后的流速减缓,造成库中的水温分层及含氧水平下降,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三是大坝改变了河流中的泥沙输移规律,导致库中泥沙沉积,减少了下游河道及河口地区的泥沙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阻断了鱼和其他水生生物的迁移路径,特别是游鱼类的繁殖。

2.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1.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的影响

移民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大课题,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兴建水库,淹没土地,必将使人地矛盾更加紧张。三峡水库移民总数超过110 万人。移民政策的调整表现为: ①将原计划在三峡库区就地后靠搬迁的部分农村移民,远迁到库区以外的经济发达的安全地区,至今已经搬迁移民近40 万,外迁的有10 万。②对一批原计划搬迁重建的工矿企业实行破产或关闭,据资料统计,三峡库区原有1599 个工矿企业中有1 013 个实行了破产或关闭,只有这样做才会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2.2.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很多疾病如阿米巴痢疾、伤寒、血吸虫病、霍乱等都与水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有关。水利工程建成后,原有陆地可能会变成湿地,利于蚊虫生存,就有可能导致疟疾病的流行。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引起诸多环境因素变化,如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会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和当地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健康。

2.3.工程建设对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部分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淹没。文物古迹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风情、科学技术、军事和历史等,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对重要的古迹要进行防护、迁移、仿制并进行录象保存。

3.水利工程影响的解决对策

3.1.注意维护天然河流的自然综合功能

对能源的开发利用,不能仅盯着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应该从大局着想,着眼长远,对整个生态系统负责,这样不仅是为为自己造福,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产。应彻底改变“技术经济最优”的工程目标,按照“大水利”思路制定总体规划。工程项目的选择、建设都要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这样才能够称为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3.2.因地制宜,确定合适的开发项目。

过去的水力资源规划,按照流域梯级开发模式,往往追求100 %的开发率。由于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会越来越高,因此考虑社会稳定和保护耕地资源,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项目,不要盲目的进行开发,这样不但劳民伤财,还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生态环境被破坏。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100 %地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适当的开发。同时限制新的堤坝工程建设,以保障地下水供给和平原地区水资源供给,促进生态平衡。统筹整个流域上的发展,不得随意在中下游建坝拦水。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

3.3.注意修复维护水生态系统

人类对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兴修水利工程,必然的要改变天然水体的时空分布和水质状况,使原有水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的干扰。这就要求兴建水利工程应该考虑怎样减少对原有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维护河流形态的多样化,使河流湖泊水域与岸上陆域生态系统有机联系,并通过综合的工程措施对已遭到破坏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维护,以利于实现人类与河流和谐相处。

3.4.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益处。

国家出台了库区后期扶持政策,为了解决好移民的生活状况并且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专家建议研究“投资型”移民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益处。倘若这个建议能够通过,那将会对移民带来更多的好处。总之,水利工程最终的目的在于造福人民。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是建设中的必然情况。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当然我们在兴建水利工程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水利工程作为新生的环境组成与其他各环境组成的协调和平衡问题。使它们组成一个更为和谐的水资源系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社会环境的影响例3

十五世纪,卢卡。帕乔利将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进行了总结,使得复式记账在资本主义社会迅速传播,促进会计成为一种商业语言,更加沟通了各利益主体之间以信用为基础的交流,也使资本主义理性思想得以更加充分的表现。在商品社会,理性促使人们以投资等合法手段获取收益,而信息的真实反映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理想,增加物质财富。现代民主思想深入人心,体现在会计领域,就表现为投资人、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信息公开透明,并以及时可靠的信息作为决策依据,降低交易费用,谋求其合法利益的最大化。在高度私有化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法律制度的核心就是保护资产所有者的权益,会计有可能成为这种权益保护的基础。人们通过会计信息明确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损害。一旦虚假信息导致投资人遭受损失,受害者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如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政府对会计的直接干预少,主要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政治基础,以国家机器的强大力量来维护个人和组织拥有的财产所有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某些民间机构、职业团体以其专业性和广泛的代表性受到社会的尊崇。

美国是这种社会环境的典型代表。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以下简称GAAP)是由会计团体-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FASB)制定的。虽然FASB并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各家公司遵循其制定的GAAP,但在实务中,各公司都感到来自注册会计师和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SEC)的强大压力,迫使其必须遵守这些公认会计原则。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如发现公司并未遵循FASB的准则,会把这些差异披露出来以引起公众注意,各家公司通常与不愿与FASB背道而驰。另外,SEC要求上市公司及较大规模的场外交易公司提交依据GAAP编制的会计报告。它在保护投资人利益上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果它认为某上市公司的某项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不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就会发出要求更正错误的通知,如该公司在限期内不改正,它就有权作出停止该公司在股市上发行股票和禁止交易该公司股票的规定。司法部门也会根据某些条款指控该公司的违法行为。通过FASB、SEC和司法部门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保证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正确性与完整性。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资源分配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企业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通过资本市场建立。财务报告目标显然是定位于“决策有用论”,强调未来信息的有用性,会计信息使用人的满意程度成为衡量会计目标实现程度的标准之一。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FASB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划分为有层次的等级结构,首要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可靠性,可靠性又包含中立性、可验证性和反映真实三个次级特征。有用性高于可靠性,可靠性又高于反映真实。各利益相关者主要依赖企业所公开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作出决策,如果信息的相关性降低,那么它对有关各方的作用会受到影响,其意义也就要大打折扣了。真实性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它更多地取决于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的控制环境。西方国家一般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制衡机制健全,监督措施得力,在治理结构各个组成部分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应该是能得到较为有效的保证的。相对于真实性而言,可靠性更受关注。另外,FASB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概念公告中谈到:要估计会计反映内在经济现象的真实性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强调真实性不如强调可靠性更易为人们所接受。会计技术落后,更多地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西方国家更重视应用理论的研究,不断完善会计技术,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我国社会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我国有着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丰厚的历史积淀上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形态造就着现代社会。长期的计划经济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还留存在市场经济的空间里。改革开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景象,形成了多元化的折射历史与现实、兼容东西方文明的社会环境。

从我国历史上看,国家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始终居于权力中心地位。在制度规则的制定中,国家拥有绝对的主动权,进而掌握着经济利益的控制权和社会财富的分配权。在计划体制下,会计是国家从微观层次管理经济的一种手段,其目标主要是维护国家资产的安全完整及有效应用。在市场体制下,会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充分建立,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会计法规在制定上较多地考虑了国家政治需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由财政部制定并颁布,同时规定实施的时间和范围。准则和制度属于规范性文件,具有强制性特点,必须执行。这是我国法律环境所决定的,也是多年来体制的惯性运作。

现阶段我国仍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在国有企业及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受托经营责任关系主要是通过国家及国家授权的机构与企业经营者直接接触形成。同时,资本市场也在培育和发展之中,企业的部分资金也来源于资本市场,使广大投资人通过资本市场与企业建立起委托与受托的责任关系,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我国会计信息的目标设定就显得模糊。其实,我国的会计规章中一直没有对会计信息的目标作专门的阐述,一般认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中的相关性原则即是对会计目标所作的说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国家的需要被置于其他各方之前,并且既没有强调“受托责任”的考核,也没有强调“决策有用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从字面看,似乎偏向于“决策有用论”,然而表述过于笼统。由于在制度中这一条是作为会计核算的一项原则而存在的,不太可能详细陈述具体的内容。

虽然我国自古就有会计核算,但民间会计并没有得到长足发展,计划经济时期会计更是被误解和扭曲。现在,大多数企业仍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会计报表并定期上报国家有关部门。资本市场的建立促使企业应当按规定将会计信息公开并且真实报告,要求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质量特征。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构建主要取决于国家对其的认定。作为资源委托人的国家必然首先要求受托人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以考核受托责任完成情况。在会计准则及制度中将客观性原则(或称真实性原则)作为首位的质量特征是非常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而相关性则位于客观性之后。从相关性本身来看,一是因为我国资本市场上除国家、法人以外的投资人分散且所占股份少,尚不足以形成有充分影响力的群体势力,从而提出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二是因为现阶段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不强,会计信息并不是其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即对相关性要求不高。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环境分析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政府、投资人、债权人等各方的突出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性失真,技术性失真,也有体制和人员素质的原因等等。从社会环境看,会计信息生成中的指导思想和操作行为,以及人们对待会计信息的态度和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程度,无不与社会环境有着高度密切的关系。深入认识会计信息失真,还应进行社会环境分析。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我国历史上占据了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商品经济意识薄弱,许多交易观念和规则不可能在社会上得到传播和普及,诸如诚信、守约、遵法的市场交易观念没上升为强大而普遍的社会理念。我国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但原有的观念状况不可能随即提升到相应的高度。一方面,缺乏市场交易规则的自觉约束;另一方面,又缺乏法律规范的强制约束。在缺乏约束的自由真空里,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本能获得释放,很可能自发地采取一些利己行为,慢慢就演变成一种习惯认识。即使监管机制已经开始运行,也难以立即扼制不良行为。会计信息的造假乃至于欺诈,也是依托了这样的社会背景支撑,蔓延成一种共同性的社会顽疾。遭到虚假信息侵害的公众在现实中得不到有力的保护,更加助长了会计信息虚假的严重程度。

社会环境的影响例4

大学生的德育过程是不断自主性学习、选择、提高、不断认识、适应、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化过程。根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的状况,研究相关理论、深入现实实践,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价值上讲,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实践价值上讲,研究大学生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指导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道德養成。

一、当代大学生德育现状

目前,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高校的重点工程已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高校的德育存在道德风险,社会环境中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使有些大学生道德丧失、道德观念混乱。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主流是积极的、唯物的,表现出崇尚理性,勤于思考,不迷信,不盲从。但部分大学生偏于个人价值,缺乏为国家利益献身的行动和为社会服务的雷锋精神;只看重结果、行为的实效性,缺乏远大崇高理想和踏踏实实的干劲。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有“知行不一”的倾向。渴望勤劳好学然而一些人受享乐主义的影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社会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含义

马克思的“现实自然界”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关注的始终是“现实的自然界”也就是与人有关的人化的自然。马克思始终在自然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环境是影响有生命事物的所有因素和条件。我们的社会环境就是所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

1.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下,成才的过程是以高等教育为主要媒介,自觉接受社会教化,逐步成为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仅有自然遗传的因素,还有社会“遗传”的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和不同的家庭结构、经济条件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影响非常巨大。家庭教养的三种方式不同。

3.学校教育因素。高校教育是重要环节。个人常常在学校期间设立目标要求自己。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中的同学关系对大学生有直接影响,志同道合、情趣相近的同学互相勉励可以互相促进。学校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个人社会化的水平;引领着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

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影响。人们之间发生的人际交往,有的直接对个人产生影响、有的潜移默化影响到个人。其二,教育管理环境的影响。由于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多发生在学校里,所以大学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并具有自己特色的意义世界。大学生除了与授课老师构成直接的师生关系,也会与大学中的各种组织产生联系,这些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意义世界。其三,生活事件的影响。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生活中的变故和生活实践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学业失败、亲人去世。

三、完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建设

(一)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大学里,我们就应该在行为、价值和态度上朝着正确的道德方向成长,第一,在遇到改变社会的力量面前要变得更有影响力;第二,学会抵制你不需要的屈服压力。这需要营造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需要整顿网络文化环境,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最后大学应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和良好环境。必须加强主流思想道德的宣传与教育,使大学生切实掌握主流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多维的过程,是一个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环境三个基本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物质形态,学校的规章制度和领导体制,校园里的思想意识、文化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师德,校风、管理的建设,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作用,认真研究和创造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实现校园文化环境的最优化控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三)构建美好的家园

家长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全面关心孩子成长。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思想内核,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实践和劳动教育,深入社会实际。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实践活动,注意深化认识、加强了解、过程监督并坚持总结激励。使孩子有组织地直接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家庭教育永恒的主题,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简介:周洁(1992-),女,浙江衢州人,浙江师范大学2015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姚小泉:《高校德育和人的全面发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4]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社会环境的影响例5

自然环境包括了地理环境,景观环境,产品使用环境等方面而这些地理因素又会影响当地的经济状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并进一步形成某一地区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从而影响产品及产品的设计。

1自然环境与设计

1.1地理环境与设计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与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多种不一样的生存条件,有的地方炎热,有的地方寒冷,有的地方干旱,有的地方多雨;有的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而有的地方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有的地方植被茂盛;有的地方却寸草不生。生活在这些不同地区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所使用的器具,必然是不一样的,因而在产品设计中,我们必须考虑到这一点。[1]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域的人,大到国家,小到地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比如意大利国家,地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三面靠海,北部的阿尔卑斯山又阻挡了冬季寒流对半岛的袭击,所以气候温和,阳光充足,人民性格普遍开朗,所以造就了意大利人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的个性特点;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浪漫的特有气质;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匮乏,空间狭小,所以日本的设计比较注重节能和环保,造型风格细腻、精致。

北欧设计风格的形成,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在国际设计领域中,北欧(瑞典、丹麦、芬兰、挪威)的设计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北欧的设计风格与自然地理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北欧所处的斯堪的纳维亚位于地球北端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日照时间短,导致人们的很多活动都在室内进行,所以特别注重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另外,北欧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正因为这些原因,北欧设计师特别注重“为日常生活的美”进行设计,同时大量运用木材等自然材料,形成了“纯粹、洗练、朴实”的设计风格。[2]芬兰著名的现代主义大师阿尔瓦・阿图就是一位非常喜欢使用木料的设计师,他认为木料本身具有与人相同的地方――自然性的,温情的。

1.2产品使用环境与设计

上面讲的地理环境,是一种“大环境”这里所说的产品的使用环境,则指的是“小环境”产品的设计必须与产品的使用环境相协调,这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觉统一性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人们对产品的使用,包括人们是否愿意使用这个产品,能否正确使用这个产品。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很注重产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他设计的打印机和废纸篓连在了一起,他认为一般在使用打印机的环境中需要有废纸篓,他的设计不刻意追求打印机的造型,而是注意打印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比如和废纸篓的关系。

不同的环境营造了不同的氛围,形成了特定的情境,这个环境当中的产品,必须和环境和谐相处,才能最终实现人产品环境三者的协调统一。在设计一个产品时,除了需要知道为谁设计外,还需要认真地了解这个产品会在哪里被使用。我们在进行公共设施设计的时候,常常会非常重视对周边环境的考察,以实现所设计的设施和所在环境之间的统一,图中两个电话亭的设计,虽然不一定是很好的,但是都考虑到了环境的因素。再比如具有类似功能的医疗产品,分别为医院和家庭的使用进行设计,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他们在形态上必须有一定的区别。医院里所使用的医疗器械需要适当强调专业性,这样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而家庭使用的医疗产品则更需要注重形态的亲和力和操作的便利性,使人们愿意在家里使用这个产品。视觉环境对人的行为和产品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环境能够使产品与环境实现视觉上的统一协调,同时能够顺利地实现产品的功能,发挥应有的用途。

2人文社会环境

环境提供了一系列社会和文化的准则,这些准则是关于一系列的“情境设定”,于是行为和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决定了行为在什么意义和范围内产生,从而也就决定了产品设计的方向。

2.1社会系统构成因素与设计

产品在从设计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这些社会宏观系统的构成因素以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引导着产品设计的方向。社会构成出现任何大的导向和变化,都会给产品设计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政治、军事较量就使得军用器械与设备获得了极大的重视,人机工程学也因为和战争关系密切而获得了发展;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大量的军用科技转为民用服务,原来的军工企业也转向民用生产;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又呈现出新的面貌;而民俗,地域环境等因素也对产品构成特性提出了许多特定的要求。产品的设计只有紧扣社会大系统提供的舞台,不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向,才能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获得更好的发展。如家用轿车的设计就与能源,交通,城市发展,家庭结构,社会经济分配等方面有关。

产品设计中的造型、结构、材质、功能组合、操作控制方式的表现,与社会微观因素直接相关。社会微观系统的构成决定着产品设计的构成因素的具体情况,产品的构成取决于各个因素的具体条件和要求。20世纪80年代彩电的造型、功能、加工工艺、控制方式等直接体现着当代社会微观构成的特征,与现代液晶高清、超薄、多向调节安装,环绕影响系统等为特征的彩电相比,显示出两个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微观系统的差别。因而,产品设计必须时刻捕捉社会微观系统的变化,并及时地体现在具体的设计中,才能使产品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社会系统构成因素的差异,对设计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由于中国推行计划生育,一般来说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三口之家的家庭和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除非是不要孩子的两人家庭,如果要孩子的话,往往会不止一个。这种差异导致中国家庭使用的电器产品和国外家庭相比,在很多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比如洗衣机和冰箱的容量,汽车的空间大小等都需要结合中国家庭的特点进行设计,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3]

产品的设计是基于上述社会宏观和微观系统的构成而展开的,社会的宏观构成确定产品设计的主思路,而社会微观构成形成产品构成的具体因素,两者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和决定着产品设计的方向和形式。

2.2文化与设计

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社会宏观因素从不同的侧面左右着产品的设计,其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对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实现,影响或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所谓文化是指某一社或生活方式的整体。人们共有的观念和习俗构成了文化,不同的文化造成了各个文化区域内的人们的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器物、技术、习惯、思想和价值观等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印记。

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和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产品是社会人文发展的产物,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比如前面讲到过的北欧设计风格,其实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自然,地理因素之外,其文化中的精神,制度和行为层面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北欧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的某些想法,动机或观念可以产生特定的行为,行为久而久之,不断重复,就会形成一种习惯,长期的某种习惯,就会成为一种传统,传统不断的积累,就会形成特定的文化,而文化反过来影响人的观念和行为。中西方的饮食方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这种差异,对现代厨房产品的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美味,而西方人更注重营养,所以中国人的烹调方式很多,有煎、炒、炸,往往产生很多油烟;而西方人的烹调相对简单得多,往往凉拌,烘烤的比较多,产生的油烟比较少,所以对油烟机来说,就有了所谓的中式和西式之分,中国家庭用的油烟机需要有更大的吸力,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家庭采用比较美观的欧式油烟机,但是它们的功率往往已经被加大,从而更适合中国人的使用环境。

再比如“坐”的行为,不同的文化就具有较大的差异。坐的形式有两种:垂足坐和席地坐。中国人是唯一改变过坐的方式的民族,虽然现在我们基本都是垂足坐,但中国古人最早是席地而坐的,所以今天才有了“主席”这样的字眼,日本受中国的影响,也是席地而坐的,而他们的这个传统一直保留至今。中国后来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改为垂足坐,这种坐的方式的改变也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这种改变对家具设计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说,席地坐对人的腰椎不好,容易引起腰部问题,但国外研究者曾对450名习惯于坐在地上或蹲着的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人都没有感觉到腰疼,而一般人在这些姿势下时间长了,就会感觉腰痛。在用X光对被试的背部进行拍照后发现,只有9%的人腰部存在问题,而这与一般人群中存在腰部问题的比例基本一致。这个结论与我们所主张的采用科学的坐姿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表明,在研究人机工程,开展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人们的习惯,传统和文化对人的影响。正如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一样,人们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也逐渐适应了某些特定的方式,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机能和技巧。所以说人机工程学的原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需要在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一点是我们在学习人机工程学工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不同的文化,导致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古代中国人崇拜龙,而“dragon”在西方人眼里却代表着邪恶,对于色彩来说,不同的文化也有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能够,红色代表喜庆、吉祥,到了近代,红色更是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代表着进步、革命、神圣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一些国家和民族中,鲜红色意味着流血、犯罪等,具有非常消极的含义,因而我们在设计中运用色彩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存在。设计一定要考虑特定地域的人的文化和行为,否则再好的设计,也会事与愿违。[4]

法国建筑师为了改善当地人的生活,在北非村庄引入了自来水,但是事与愿违,这个行为立即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与抵制。后来的调查显示,对于当地被严格禁锢,身居闺中的妇女们来说,到村中的井边上去汲水,是离开家门,与人聊天交往,解除社会的一个难得的机会,所有这些对妇女们至关重要的社会活动就因为家家引入自来水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而中断了,妇女们为此感到抑郁,于是向她们的男人抱怨,从而招来了抵制行为。

曾多次获全美和州建筑学会奖的美国pruittigoe住在夜市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个住宅区时由美籍日裔建筑师雅马萨奇(山崎实)主持设计的,由于居住主体的变更等种种原因,该项目的公共空间的设计与人留的组织没有实现预期的构想,它鼓励了犯罪并破坏了居民的社区感。对于该住宅区所发生的种种问题政府当局无能为力,唯一解决的方法就是将它彻底清除。Pruittigoe住宅区是设计的功能主义走向极端的代表,事实上,欧美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了大批这样的建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问题。pruittigoe住宅区的炸毁成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水岭,这个事件提醒着我们每一位设计师,设计的质量不仅仅取决于设计的形式,而更取决于使用者。

上面所提到的关于文化的案例主要是和人的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文化中行为层面等相对较深层次的内容,事实上,器物、符号等文化相对表层的内容也对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2008年奥运会火炬就是一个很成功的设计,该设计将科技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画轴、书卷的造型象征着中华文明,祥云则意味着“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两者本身也具有精神的深层含义。

设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文化则成为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历史积淀、民族性格、宗教情绪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对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设计师来说,文化的问题是一个很模糊但又对设计十分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当设计师面对一个全球化市场的时候,文化和跨文化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在设计中,也不应该把文化当作是提高身价的装饰,不能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要用更高、更宽广的视野,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真正从文化现象中感悟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生活和对自己的理解,从而发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的智慧却永远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吴云.论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1998(4).

[2] 王浩.浅谈北欧室内设计风格[J].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9(6).

社会环境的影响例6

1、拟态环境

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等论著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拟态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较早意识到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这一特殊信息环境,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制作了一个“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图式,也很好地表达了李普曼的认识。

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较早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概念的是日本的传播学者藤竹晓。1968年,他就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问题,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会被当成真实的社会环境来认知,这时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二、媒体在营造哪些不良的拟态环境

1、散布一些无中生有的假新闻

一般来说,假新闻分为三种:纯属凭空捏造的假新闻;新闻部分失实;媒体通过主观臆断得出结论的假新闻。2007年发生的“纸馅包子”事件只是假新闻的“冰山一角”,越来越多的假新闻正在被揭穿,人们开始怀疑媒介环境的真实性。近年来金庸“被”死亡的假新闻接二连三的出现,这不仅伤害了仍然健在的金庸,也导致了公众对媒体的失望。

2、媒体热衷于传播一些色情、暴力、低俗等另类八卦新闻,新闻内容大都娱乐化,营造出低俗的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无论是打开电视、翻看报纸还是浏览网络都会发现新闻里除了娱乐就是娱乐。在当下,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庄重。

除此之外,媒体还极力渲染暴力,满足受众猎奇心理。抢劫、强奸、凶杀,诸如此类字眼触目惊心,不少媒体却津津乐道。标题更是“血淋淋”的:“3少女在荒山遭6男调戏”、“21岁放羊青年强暴14岁女孩”等。除了热衷于传播色情、暴力,媒体还“偏爱”对豪宅、盛宴、名车、极品专卖的大肆炒作,鼓动“高档时尚”消费。许多媒体经常这样长篇累牍地刊登极致消费,使得畸形的消费和堕落的价值观广为传播,引得世人竞相向钱和权看齐。

3、媒体跟风报道并且夸大渲染各类负面新闻

由于媒体滥设议程并夸大渲染一些负面新闻,有时候还免不了媒介审判,使得一些负面新闻的负面影响无限扩大。在富士康发生的十几起员工跳楼事件中,不得不说媒体有很大责任。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员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发生了14起跳楼事件,在这起新闻事件中,媒体只是一直在盲目跟风报道富士康员工14连跳这一表面的现象,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报道带来的负面影响。

2006年“彭宇案”发生后,媒体开始大肆报道天津“彭宇案”、郑州“彭宇案”和青岛“彭宇案”等各地的“彭宇案”。2011年又相继报道了江苏“彭宇案”和武汉“彭宇案”,这样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过后使得社会人人都自危,谁也不敢轻易去扶摔倒老人,最后导致了“13亿人扶不起一个老人”的社会悲哀,这一系列的报道使得整个社会显得道德缺失,社会信任感大大降低。

三、媒介营造不良拟态环境的原因

媒体之所以营造不良拟态环境这里面既有一些媒体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轰动效应”的问题,也有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素质低,缺乏责任意识和社会道德感的问题,还有受社会庸俗化思潮不良影响,受众文化消费亟待引导等方面的问题。

1、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2、媒体追求经济效益和“轰动效益”

在当下,新闻媒介不仅是一个舆论机构,也是一个经营性的企业,经济效益因此摆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介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当前,各大媒体竞争的着眼点是受众,一些媒体会选择牺牲社会效益来满足自身对经济效益的诉求。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他们不顾社会效益,会制造轰动效应而抛弃新闻本真来营造不良拟态环境。

3、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

有些媒体从业人员由于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在媒体间的互相竞争中为了自己的工作效绩而滥设议程,对一些新闻肆意炒作,夸大渲染以博取受众的眼球。

4、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新闻法制法规不完善

四、不良拟态环境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拟态环境能够反映现实环境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是脱节的或者是病态的,那么拟态环境则会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不良拟态环境一直存在并且被人们误以为是真实环境的话,会使社会产生恶循环,整个社会秩序将紊乱,人们本来良好的生活状态都会大大受影响。

五、良好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和措施

1、媒体应该全面、客观反映社会现实

拟态环境是人们了解客观世界的一扇窗户,媒体在反映现实时要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坚持真实客观全面地原则,给受众呈现世界的真实景象。媒体既要重视反应真情真景等细节真实,还要重视新闻的整体真实,让社会的各个群体都能通过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反映自己的真实面貌。

2、媒介从业人员要提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首先,媒体从业人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审美修养,做到自律、自尊和自爱。其次,媒介从业人员应该真实的监测环境,做好船头的?望者。要真正做到“无冕之王”,除要报道事实,还应该对事实作出解释以及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且这种见解对人们有析疑解惑的作用。

3、相关部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完善新闻法制法规

有关部门首先要大力宣传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引导媒体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要切实负起职责,强化新闻阅评审读措施,责罚分明,对低俗之风应尖锐批评,决不能任其泛滥;最后,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教育和治理,同时完善各项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社会环境的影响例7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3.061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Environment on Campus Violence

JIANG Yueqing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Zhejiang 314000)

Abstract "Majiajue" case, the whole nation was shocked; Fudan University poisoning again shocking, it seems that, without any doub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th violence, fortunately, all kinds of news media have done. In view of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the incidence of school violence among young people, this phenomenon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from the governmen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experts and the media. From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 on human behavior, especially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ampus violence, for the study and prevention of violence on campus.

Keywords social environment; youth; campus violence

1 概念界定

1.1 社环境

社会环境,是在人们赖以生存和活动范围中的社会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上的社会环境是包括整个社会经济的文化体系,狭义上就只是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在本文中,社会环境取狭义,主要包括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生活在社会大背景下,就必然会与社会环境发生联系,那么二者主要是什么关系呢?龚晓洁、张剑等学者在编写《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书中认为:不同的环境塑造了人类不一样的行为,一样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共同的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人行为方式的影响程度不同,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有着特殊的影响。在理解人类行为时就必须把人和环境结合起来,在特定的环境中理解特定的人的行为。也就是“人在情境中”不能孤立、不能分割。

1.2 青少年

青少年,是人类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的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时期。它的宗旨是让孩子能够自己做好向成人角色转换的准备。在这一段时期内,孩子在生理上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在心理上也正在成长改变。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极易出现认识能力、控制能力与其心理、生理发展水平不协调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极易发生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

1.3 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一种发生在校园内外较为普遍的特殊社会现象。本文中的校园暴力是一种学生一族在校园或校园的周围地区用言语、物体或者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发出的侵犯他人身心以及对他人财产的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校园暴力包括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一般暴力行为是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其次,校园里一切事物,包括教师、学生及其财产等都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但都是以学生一族为主;再者,损害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公共财产以及导致心理伤害,并因此引起自杀、跳楼等行为都是校园暴力所导致的。最后,常常会被有关部门忽略。

2 社会环境原因分析

2.1 家庭因素

不良的家庭教育会对青少年的校园暴力行为产生影响,虽然现在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还是不乏一些极端的家长,没有为孩子带来良好的家庭教育,溺爱、打骂、放任自流等都对孩子的成长和行为带来了不良影响。相关资料记载,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 其中过半是因为轻视家庭教育或是因为家庭缺陷。第一,家庭经济过好或者是过差,这两个极端的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对青少年的校园暴力行为产生影响。“马加爵”一案,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诠释。马加爵的室友均是家庭富裕的孩子,从骨子里看不起来自农村的穷人(马加爵),在对马加爵进行“奴才”一样的使唤时,校园暴力已经形成了。第二,家长的不良行为对校园暴力形成有影响,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说明了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引导和榜样作用。在耳濡目染的共同生活里,孩子没有正确的是非判断观念。父母的优良行为,孩子会继承学习;父母的不良行为,子女一样会模仿。如果家长脏话连篇,总是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也是在无形中教会了孩子做人做事只要简单粗暴,一切就能“迎刃而解”了。第三,单亲家庭对校园暴力的形成也有影响,由于离异、死亡、分居等原因,造成孩子只与父亲或母亲一方单独成长。这些都容易促成家庭氛围的紧张和矛盾,从而又会引发争吵,最后子女会因为缺少父亲与母亲的关爱和家庭的归属感,他们觉得孤单,迷茫,内心煎熬,情感受到创伤,最终形成了一种攻击性人格。他们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来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平衡。而他们往往通过欺凌弱小来实现这种心理平衡,这也正是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导火线。

2.2 校园因素

学校管理对校园暴力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不善,就会导致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学生容易形成自由散漫的性格,许多学校认为校园的暴力事件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一旦出了事情就选择息事宁人,态度不够强硬,这让校园暴力更加猖狂。第二,学业成绩对校园暴力的影响,学校搞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唯分数论的功利主义盛行,忽略了培养学生为人处世,关爱他人以及如何理智地把握自己的行为,这些思想如果不及时疏导,就会演变成极端的暴力事件,从而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除此之外,当前社会上的腐化之风也给青年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迫害,象牙塔里面的青少年也深受其害,例如校园周边小商贩之间的脏话和暴力行为,校园周边的理发店、游戏厅等不良场所等。这一切对三观还在发展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这一时期发生猛烈的撞击,一旦发生矛盾,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想到用暴力来解决。

2.3 社会因素

社会上不正之风的留存,毫无疑问也指导了校园暴力犯罪的发展。模仿理论认为:一切违法行为以及犯罪行为都能在后天学会,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开放,社会不正之风也越来越严重,青春期的少年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因此常常随大流跟风。如果社会不正之风盛行,也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影响,加剧了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此外,新媒体的泛滥,让一些不良信息填充了青少年的生活,让青少年在英雄主义崇拜的过程中,错误地认为暴力就是解决事情的最好方法。一些血腥暴力、复仇杀人的影片大量生产,把黑帮老大刻画成受人膜拜的“正派”角色,他们的杀人手段也被美化。在网游世界中,暴力更是不会受到批判和制止的,反而成为一个惊喜的卖点,以暴制暴是其中通用的情节,长期接触这些,青年不仅不会觉得暴力有何问题,反倒会不自觉地去尝试和模仿,最后运用于现实当中,发生了校园暴力事件。

3 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

根据对青少年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分析,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入手:

3.1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寻找正确的教育途径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所以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思想形成,后续作为都有重要影响,对孩子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谐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认知。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与时俱进,不做刻板威严的父母,而应做一个具有民主素养、懂得倾听的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中找到正确的教育途径。父母不仅仅是一个角色,还应是良师和益友。在平常繁忙的工作之后,积极参加社区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和活动,及时与学校的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表现和动态。若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孩子,将校园暴力扼杀在摇篮中。

3.2 防范校园暴力,学校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首先,学校必须要改变其办学宗旨,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升学率只是作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定时检测而已,而不是所有。只有改变传统应试教育体制,教育才可以避免内容上的局限性、行为上的短暂性、目标上的功利性。其次,发挥良师作用,营造良好班风。最后,因为学校是校园暴力的首选发生地,所以就需要快速作出正确应对措施。这就急切需要我们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树立正确的风气、及时压制邪气。对个别难以管教的学生严加管理。更要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由于学校附近店铺人口比较复杂,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配备校园警察,这既维护了学生的安全,同时也能规范管理,防止不法分子跑进学校带坏学生。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全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3.3 充分利用教育和宣传的优势,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控制网络、动画等不良因素的传播,禁止孩子接触到关于暴力的文化。从报纸和舆论上,国家和政府应该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尤其是电视和电影上可以多播放励志和健康的内容,禁止播放过分血腥和暴力的内容。

3.4 提升自控能力,加强自身修养

当家庭、学校、社会都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时,这时也需要青少年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控能力,自觉远离社会中的不良文化和行为,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解决问题和冲突。其次,也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而不是一味逃避,提升自我的抗挫能力,多看一些励志电影和有益书籍,提升道德修养。

4 结语

总的来说,校园暴力的存在和解决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是对校园暴力的预防和控制,我们还是可以做出自己的努力。关键是要找其源泉,对症下药,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及r采取措施,让青春期迷茫的青少年得到及时的引导,身心健康成长,这样我们的家庭将会更和睦,学校将会更加文明,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 陈雨亭.浅谈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预防[J].大众科技,2006.3.

[2] 库少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研究大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7.

社会环境的影响例8

第一,文明、安定的社会条件促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这里所说的社会条件是指一个旅游景区在国际国内享有的声誉和地位,旅游只区居民道德亲质水平和旅游业发展政策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所以,旅游景区的社会安全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综合宏质等,都是影响旅游者客源的主要因素,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条件。

第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促使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可支配实际收入的增加,使人们消费水平增加。这是促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经济因家。

第三,休假时间的增加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因此也是促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一个因素。闲昭时间是旅游者外出的最佳时机,是旅游活动发生最为集中的时间段。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福利制度的日趋完善和合理化,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休假时间。日常紧张的工作和周而复始的单调使人们身心疲惫.而旅游能结人们带来精神上的自主、自由的感受。当闲暇时间充裕时,旅游也就逐渐变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第四,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的特色,对旅游者有强烈的吸引力,促使人们产生接触的欲望。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已经超出了经济的范畴,具有文化意义。开放性的旅游接待方式,需要高寒质的人们参与,并自觉执行;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旅游景区的环境美化和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优化,需要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支持。人们外出旅游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感受,而旅游目的地的景观越独特,服务越完善,公民文明程度越高,对旅游者越有吸引力。

社会环境的影响例9

关键词:土地规划;社社会环境问题;影响;措施

我国是一个资源少、人口多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土地又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而土地规划不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占有很大比重。土地是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土地得到科学合理的规划对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但同时如果土地得不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也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 土地规划不科学合理造成的环境问题

由于我国的土地规划理论起步晚、基础薄弱,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土地主要分为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城乡居民点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生态用地等,而不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会给社会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人与自然的矛盾。

1、 制约农业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蒸蒸日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下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多。农业的基础地位一直薄弱,加之越来越多的土地规划不合理导致农业环境问题也逐渐突显。近年来,城市建设用地的大幅增长,致使农业用地减少,农用地大量流失。农村大量人员进城务工,使大量土地荒废,土地遭到严重的浪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不仅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更长远的影响是致使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最终导致城乡差异更加扩大,“三农“问题更加严峻。

此外,在1986年之前,我国的土地规划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后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才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开始了我国的土地管理规划。但是从实际的实施情况来看,管理法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它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土地规划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在正确的土地规划思想的指导下,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强化土地资源的管理与监督。

2、 增加交通问题

经济社火的发展促使城市进程的加快,而城市的发展又带来了城市的交通问题。城市交通问题的出现,是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但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土地规划有着密切联系。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认识不足,没有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规划土地,缺乏科学的预见性。城市“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使得交通用地不足,交通拥挤越来越突出。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又一大交通工具,在拥挤的马路上排放着热气浓浓的尾气,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 加重污染问题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还有土壤污染。由于对各种工业用地不合理地布局,造成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而土壤污染除了大量使用农药,还有就是对土地的规划不够科学合理。在2003年之前,我国还未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只对大的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是无从评估各项项目对环境的作用与效应。从2003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该法明确规定对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从而使土地规划的环境影响有法可依。

4、 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的地形以山区为主,山地面的占了总面积的2/3,生态环境本身脆弱不堪。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在某些地区得到改善,但总体上却呈现恶化趋势。农业的发展大国,人口的居住大国,粮食的需求大国,这些都需要在土地上得以实现。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没有重视对土地的合理规划,或者规划了但没有有效实施,人们为了一己之利,去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湿地和滩涂,使环境变得更为不堪一击,一遇到洪水灾害,就出现泥石流、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土地板结、土地盐碱化等派生的自然灾害。而更多的土地荒漠化、沙化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人们对土地的破坏,严重影响到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且遭到了自然的无情惩罚,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也是我国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5、 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

土地总体规划使得土地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从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土地资源在时空结构和产业结构上的合理配置,对土地的开发、使用、整治与保护进行科学布局。但是由于我国的规划是以行政单位为标准展开的。不同的行政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有利于本单位的规划策略,这样使规划变得分散,难以协调,使各个单位间产生明显的差异,加剧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 土地合理规划的若干有效措施

土地规划对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环境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福利,必须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下面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1、 保护特色土地

特色土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方或者区域的特色,是一个区域历史象征性的标志,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在很多地方为了获得商业效益,在进行新的土地规划时,把那些具有地方和区域特色的土地排除在外,例如摧毁一些历史遗址、文物古迹等。作为一个地方标志性的土地,具有历史文化的内涵,这些场所、地形、地貌、遗址等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后无法恢复。

2、保护开放空地

在农村和城市都有开放空地,很多城市里已经不存在开放空地了,因为开放空地已经被高楼大厦、公路铁路所占用。高楼林立、工厂增多,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也带来了人们精神上的压力。而农村中,则是缺乏对开放空地的保护,农民盲目开垦或者任意荒废土地,都造成了土地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开放空地利用的指导与保护,促进开放空地的有效配置永久保护。

3、控制城市增长边界

城市的发展并不是对土地的扩张而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确定城市的增长边界,把边界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城市的发展来自于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防止盲目以地域面积为标准的城市发展观念。

4、完善土地规划制度和规划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土地规划需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完善相关的土地规划制度,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不断检验制度的可行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政府是土地资源的最高所有者,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完善土地规划的法律法规,强化土地规划的监督机制。针对农村与城市的具体用地情况,办法具体适应的规定政策。

同时,正确的土地规划方法也至关重要。土地规划是对土地使用情况的提前预测估算,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采取详细可行的规划方法是实现土地合理规划的前提。土地规划除了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还可以创新定量与定性综合分析的方法。在动态观测中分析而不仅仅采用静态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也能同时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三、结束语

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土地资源必须得到合理科学的规划,才能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对土地规划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制定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土地规划制度,严格执行土地规划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环境的影响例10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逐渐向着高速而稳定的方向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逐渐缩短了和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但面临这样的新环境,国内企业将迎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新环境也将给企业带来新的挑战。在这一形势下,企业想要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应从财务管理着手,因为新的环境中,财务管理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将贯穿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对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命脉。

一、新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等国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国内企业财务管理在管理观念和方式上都显现出了它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理论已不能满足现有企业的发展需求,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是建立在有形资产管理基础之上的,而新形势下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发展让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了发展,这就让企业的管理理论和发展现状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2、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财务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企业管理的手段和高速发展的网络管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3、目前财务管理更多注重的是财务风险管理,但新形式下的企业风险投资管理让财务管理的范围显得更加狭窄。

4、现行财务制度呆板,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等、不相容。

5、目前的财务管理中的财务评价体系主要以可用货币计量来进行,而对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一类指标的评价力度却不够。

针对当代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21世纪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将以环境变迁为契机,不断进行创新。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分析

财务管理依存于一定的环境,这就意味着企业的财务活动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总对其产生着影响,这些内外因素的综合就构成了财务管理环境。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中,要使企业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把握好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对因素作出具体分析,把握住最佳的时机,掌握规避风险的应对措施。从具体的财务管理环境的分析来看,企业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是外部环境的分析,这主要是对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社会大环境,包括全球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竞争不断加强以及随着互联网应用下的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其次是内部环境的分析,这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因素作出的分析,包括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的重建和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后的虚拟公司的创建。

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对财务管理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内外环境的综合影响力,方能获得发展。

(一)全球经济的发展。

“地球村”已经不是传说,对财务管理而言,经济的全球化将带给财务管理新的挑战。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的生活和财务密切相关,也正因此,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必然会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以信息为主的社会将转变为以经济为首的时代。从企业来看,全球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挑战的存在。首先,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企业的融资和投资活动拓展了空间,企业有多少的机会参与到整个经济环境中,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扩大了选择的机会;但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可以看出,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对企业无疑具有巨大的“杀伤力”,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但面临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时,自身的“抵抗力”就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机会。不得不说,在面对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如何在外部环境中找到自身发展的机遇、规避风险成了企业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知识经济的竞争不断加强。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换句话说,从1996年开始,我们就逐渐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知识作为科学的基础,带给企业的是以知识来促进企业技术的提供,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目前的知识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加强。具体表现在:

企业以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进行改进,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渐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因知识经济的参入而得到降低,利润空间变大,企业不断壮大。

知识经济注入企业生产过程中导致了企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促使企业发展变得更加迅速。这可以从美国“新经济”的表述中找到印证。自然,高新技术的发展必然会改变传统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当高新技术成为企业发展的“领头羊”时,企业也就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是由美国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结合应用于企业经营的一种新型模式。和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相比,电子商务在经营上能更有效的降低成本。面对电子商务,实现网络财务管理也是大势所趋,实时包括的网络财务管理为企业的经营缩短了管理时间。而与此同时,网络的安全又为网络财务管理带来了威胁,这也是企业在财务管理环境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新环境企业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一)以财务理论为基础促进发展。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于21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建议采取如下对策:(1)建立一支稳定、高水平的财务管理研究队伍,以研究队伍为基础对财务管理理论进行研究,促进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2)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以此来培养财务管理所需要的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3)理论界与实务界合作,要充分将理论的研究与财务管理实践相结合起来,在研究的同时进行财务管理实践,相互补充,共同发展;(4)成立专业的企业公关队伍,这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而言,企业应对内外环境进行分析,以专业的财务管理公关队伍来研究本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然后用理论来改革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以新型管理模式来促进发展。

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财务管理权的集中管理模式、自主管理的分权模式和集团总部指导下的分散管理模式三种。而集团的财务管理要以制度作为保障,在市场的引导和资本的支撑下,对集团的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将集团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使资本能高效运营。

(1)集中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是指财务权都掌握在母公司的手中,子公司受母公司的控制及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母公司享有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决策权,包括财务、供销等都由母公司统一操作,而子公司在财务方面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决策权。

(2)自主管理的分权模式。自主管理的分权模式是指子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自,也就是子公司也有财务管理的决策权,母公司对子公司不是直接控制而是间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子公司有很大的支配权。

(3)集中下的分散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介于前两种模式之间,也就是指子公司在集团总部的统一领导下有一定的决策权,是集中下的分散,分散下的集中。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