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态经济理论模板(10篇)

时间:2024-02-01 15:41:01

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经济理论例1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67-07

近年来关于消费的研究充满着活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有关消费研究的论文著作体现在不同的学科与方法中,并不断地广泛涵盖各种专题。经济领域把经济消费作为福利的提高,加剧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生态经济考虑到人类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各个方面,从此角度研究发现人类福利与经济消费并不是相关的,经济消费有可能降低生活满意程度。因此生态经济在指出常规消费理论缺陷的基础上,从需求理论和环境保护的角度重新解释了消费,并提出要实现可持续消费必须改变消费模式。这些理论旨在说明关于消费与环境研究中的规律性和方法的深度与广度,并对生态经济远期发展打基础。

1.常规消费理论的缺陷

消费研究有很长的历史,消费理论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很多缺陷。首先,常规消费理论不但忽略了消费的规模问题即可持续性,而且没有认识到消费在环境中的角色。常规消费理论强调需求拉动消费,认为消费数量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数量增长使生产扩大,最后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对工作相关的消费不够重视,同时区分生产与消费时也存在缺陷。传统消费更多关注生活消费,对工作相关的消费动力研究不够。现在消费包含了复杂的隐喻和内涵,当前消费理论很难解释看似属于消费范畴的活动,尤其当消费本身就是工作的一种形式时,如购买股票和债券、借贷甚至回收。生态经济学认识到消费理论的缺陷,认为对可持续性的未来而言,现在消费模式是不好的;同时认识到消费者是环境保护支持者的一部分,他们的消费选择决定消费模式,最终影响可持续消费的发展,并认为随着消费者的觉悟提高,消费文化的发展历程可能被逆转[2]。

1.1 可持续性消费

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正式提出了“可持续性消费”的定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1]。其实质是如何在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持续减少该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和对人体的危害。而常规消费理论只考虑到前者,没有注意到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更没有注意到资源是有限的、消费规模也是有限。同时可持续性消费的观点认为:必须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替代产品)而不是消费水平(减少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来改善环境。

1.2 消费的环境角色

消费产品和服务不仅是赋予社会意义的经济产品,同时也是实际存在的物质产品。没有任何一种经济产品不具有自然足迹。每一个生产过程都是以智能活动作为开始:认识到在自然景观部分之中的潜在使用性,就像土地用于放牧,木材用于建筑,矿石用于冶炼。此时价值已不再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是一种资源。如果潜在的资源市场价值高于探究和利用资源的价值,那么资源就被开采,而高于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废物花费。但过度负荷、水资源的干涸以及废物堆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从而产生了环境问题。 显然,常规消费理论并没有注意到这些。

1.3 生产与消费

生产与消费是相互交织的,传统的区分生产和消费的概念是有缺陷的,并且对于更可持续的生活模式的发展是一种障碍。因此认清工作中消费动力以及正确区分消费和生产的关系,对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是很关键的。

1.3.1 工作相关的消费动力

第一、工作环境和条件可能引起个人(家庭)消费的改变(家庭环境的改变)。第二、家庭消费(环境)的改变又促使工作模式发生变化。第三,有时与工作相关的馈赠也使得家庭消费成为可能。雇主很愿意为其员工提供设备,这就使家庭办公成为可能。显然,以上所述的消费动力都是具体的,并且是与日常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

1.3.2 消费和生产的关系

与国民收入核算相比,对生产和消费的差异性的传统分析已经受到人们的质疑。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展示了生产活动和非生产活动之间的差异。其中的部分基本原理是为了说明推动国家生产力的活动,然而哪些活动属于这一范畴呢。Miller提出:在基本的国民核算中有关生产活动和其他交易活动之间的差异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它的任意性,哪些是生产活动哪些不是的界限还不是很清楚[3]。这种任意性强调了区分生产和消费概念时,必须与将要采取的具体分析目的结合在一起。

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也有关于消费和生产的差异分析。以效益作为理论的核心,生产应该解释为有效用的生产,而消费应该具有享受的效益。在对家庭行为的分析中,认为应该在效用源中辨别差异:过程效益是在因为完成一项事情而产生的,而目标效益则是在已经做完某件事情而产生的。家庭活动或消费活动能够提供过程和目标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效用。在Winston的具体时间模式中,家庭应该选择消费活动的结合点,因为它能够最大化于被测时间的效益价值;同样,工作也能够提供过程和目标效用,但唯一关于工作和消费的基本差异在于工作因支付货币工资而产生了直接效用[1]。因此,家庭将在工作和消费中进行再次选择从而使时间价值最大化。这种框架暗含着供应和享用的效用不能被用来区分生产和消费。这种区分只是在完全不同的市场模式中的差异:在公司所发生的一切活动都归结为生产活动,而在家庭中所发生的活动则归类为消费活动。

2.生态经济学中消费理论

生态经济学对于消费的研究兴趣是根据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这一基本思路而产生的。其基本观点是人类经济植根于自然之中,并占据着地球生物圈的一定空间。相对于自然体系来说,现有人类经济的规模过大以至于威胁到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支撑系统[4]。在此背景下,人类必须重新审视消费问题:如何在不增加经济规模情况下,解决全球贫困问题,提高人类福利。为此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消费观点和理论,重新解释消费问题。

2.1 远离无限欲望走向可持续消费

2.1.1 需求理论

“需求”概念在理解消费行为中担任重要角色,并且是经济心理学、消费者研究和市场研究的关键;但关于人类需求的讨论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一些人认为人类需求可以提供一个组织性框架,清楚地阐述关于发展、进步、生活质量和人类幸福的主题;另外一些人则指出了基于“基本需求”思想的发展策略的失败,认为人类福利与消费没有必然联系;还有一些人认为需求是一种与发展目标不相关的事物,认为揭示偏好的传统经济学概念和国家选择是理解消费和实现可持续性的更可靠工具。本文总结了三种与人类需求理论相关的思考方法。

第一种思考方法是出于经济学科,它往往把需求等同于欲望或偏好,并对他们不进行合理区分,或忽视需求理论的存在。古典经济学一般公开承认需求的正式角色,把个体效用作为“需求满意”的一种测量[1]。但后来经济学中的发展则不断把人类需求概念的角色边缘化。现代新古典经济学一般都避开这个问题,认为经济学可以说出欲望、偏好和需求各自的有用之处,但是区分它们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经济学主要对资源分配问题感兴趣,一般拒绝区分不同类型的偏好或者资源利用的动机。经济学中消费者选择理论本质上源自市场中基于“揭示偏好”的消费物品需求理论;并努力去区分不同类型或水平的消费者偏好,或者揭示消费者对特殊物品需求的动机。因此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需求被经济学折叠到“欲望的平坦草原”[5]。从而无限欲望的概念成为了消费者社会整个大厦的基础。

第二种思考方法主要讨论在人类福利观念中赋予需求概念一个关键结构性角色。从McDougall所列的18种人类需求和著名的Maslow等级需求理论到Max-Neef需求理论,都表明需求概念在人类获取福利中占据重要角色。McDougall认为人类需求是天生倾向或本能特征;Maslow则采用金字塔形式设计出了需求等级顺序,认为人类需求满足顺序是从低到高的[1]。但是作为人类我们不仅受到生理学的生存物质需要的驱动,还存在着人类灵魂部分,即使人在不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仍追求尊重和卓越;同时它过分强调需求满足的个体特征,而轻视了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为弥补Maslow需求理论的这些缺陷,Mallmann提出另外一种二维分类方法,并列出十种需求和对应的三种满足类型:个人、社会和生态;而Max-Neef进一步发展了这个分类方法,设置了九种“价值论”需求――生存、保护、情感、理解、参与、身份、休闲、创造和自由――相对四种“存在论”需求:存在、行为、拥有和互动[5]。Max-Neef框架区分了剥夺和潜力,认为在事物缺乏的意义上需求就是剥夺;但当需求扩展到适合激发或动员目标时它就是潜力。而贫困看做是满足需求的失败,不再仅根据低水平人均收入简单定义;因此我们不再期望经济增长一定可以缓解贫困。

这些需求理论认为福利提供是满足基本需求的过程,但不能正确区分经济消费和人类福利,从而导致过度消费的病态。人们认为任何商品的消费都会增加个人(集体)效用,并把各种增加福利的不同消费行为普遍等同。现代社会中消费行为成为一种嗜好特征,‘地位消费’――消费者之间相互比较产生的消费――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带来Hirsch所谓的“社会增长限制”问题。他这样描述:“在拥挤的人群当每个人都踮起脚尖时,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没有人会看到更好的风景。但是过程的一开始一些踮起脚尖的人会看到更好的风景,而其他人为了保持他们的地位会被迫跟随。如果所有人都跟随……每个人消耗更多资源并以相同的地位结束”[6]。事实上人类福利与消费并没必然联系,而且又可能是两个相反的方向[7]。研究证明经济和人类生活满意之间并没有强烈的直接关系。从1981到1991十年间尽管个人收入水平增加了,但1991年人们不如在1981年幸福[5]。传统发展的生态批评更加责备现代社会消费模式,认为高水平物质生活方式不但是心理和社会失败,而且也正在破坏着环境;精确地讲,消费社会正遭受着一种“病态”。由此看来现代需求理论在可持续消费上可能不会成功。

第三种思考方法是从各种更现代、更哲学的观点中产生出来的,包括社会学、人类文化学和社会哲学,他们都认为整个基本需求讨论是浮夸的、天真的和说教的。

无论是需求理论的支持者和还是批评者,他们都把特殊选择定义为“需求”,并强调其重要性和道德合法形式。在消费者选择讨论中基本需求和欲望不过是两种不同哲学传统;前者通过“必要、缺乏”来表达,归功于受清教徒启发的功利主义传统;后者体现在“高兴和喜爱”存在于浪漫主义传统。基本需求讨论不但忽略了其哲学来源而且忽略了它是心理学的组成部分[8];因为欲望动力是人类精神的基本方面,这种动力对纯粹基本需求特征是没有责任的。剥夺和满足可能是需求来源动力的典型,但愉快的追求不是由剥夺激发的而往往是由保证满足引起的。如果根据“我需求这个或那个消费品”的陈述,来提供我获取这种物品比其他人的优越途径,或我获取其他物品的优越性,这并不是满足我的基本需求,其实那仅是我喜爱或偏好它。Heller认为真伪需求之间所有区分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人类认识到的所有需求也都应是真实的”[8],由此看来需求讨论不过是天真的说教。

2.1.2 从需求到功能

需求理论不能清楚表达人类需求的基本驱动力或动机。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Amartya Sen提出这样的思想:个人福利不单独与收入水平有关,也与个人拥有的自由或“能力”有关,而能力是人们潜在的功能。功能是存在和行为。参与社区、与其他人联系、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关心他人、健康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都是功能的例子。当功能是结果时,能力是实现这些结果的自由或机会[5]。能力而不是商品阻止了需求满足语言的缺乏。能力方法允许我们区分饿死的人们与饥饿的人们,前者可能是他们选择了禁食而不是没有吃的能力。相似地,可以区分步行的人,有一些是没有其他机会手段,而有些人是由于环境原因而选择了步行。同时为实现相同能力范围的社会功能,一些人比其他人要求更多商品(比如残疾人灵活性能力,怀孕妇女需求营养的能力)。能力方法强调的重点从愉快或满意者的主观感受转向客观标准如健康和参与的机会,它唤醒对贫困和剥夺的关注。另一方面,它强调机会而不是结果保护了个人选择的一些尊重,这是对于基本需求方法批评的关键顾虑之一。能力方法指引我们调查社会和社会消费模式是否有利于人们健康生活,是否与自然和谐相处。

2.1.3 走向可持续消费的生态社会理论

需求理论框架引起了需求满足过程中消费行为的角色和功能问题。人类客观有限需求和通过市场表达的个人潜在无限欲望和偏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经济物品和服务和“满足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什么类型的经济物品实际上对满足人类需求有贡献并促进人类福利?哪些仅是服务于地位消费?在这个经济消费正腐蚀着全球生态系统的世界里,能够识别哪些消费贡献人类需求满足,哪些消费仅是足者和环境破坏者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事实上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些问题的具体答案。走向可持续消费是生态经济学解释消费的目的,希望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寻找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福利生态社会理论的道路。

2.2 可持续消费挑战:转变人类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可持续消费是减缓环境影响的消费方式,并使整个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而消费者作为购买者,其消费选择和生活方式将对环境有很大影响。现今关于当前消费的环境影响世界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如果要阻止资源枯竭、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废物与污染的生产以及宝贵的“自然”环境的破毁所带来的长期影响的话,人类生活方式,特别是西方的生活方式必须要发生转变。转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成为可持续消费的挑战。

要转变消费者行为和生活方式,必须首先认清消费者的地位。现阶段消费者分为三种地位:行使环境选择的决策者;影响提议环境选择范围的市民;有关再制造不同资源强度的生活方式的参与者。不同地位的消费者对环境影响不同,转变其选择行为和生活方式途径也不同。

消费者作为决策者时,他们有行使环境选择的能力。首先消费者是独立的“购物者”,他们的选择决定着地球的命运和未来。他们可以选择进行“绿色”消费,也可以选择奢侈消费。如果消费者做出 “绿色”选择:选用更可能有效的洗衣机、当地生产的食品或公共交通工具,那么很多环境破坏是可以避免的。比如Powergen典型的Bright Sparks 项目,利用消费者不同选择,节省了能源并减少了3百万的能源账单[9]。消费者就像环境系统中关键“开关”;一个方向开向破坏环境的“新陈代谢”,另一个方向开向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告知消费者他们行为的结果和劝告他们进行不同行为即转变生活方式是走向可持续消费的有效途径。

消费者作为影响环境选择提议市民时,他们不仅是购物者,而且是积极保护环境的“市民”。保护环境的动机促使消费者寻求如何减少产品资源强度的方法,努力发展和创造能减少环境退化的技术和生活结构,同时影响发展供应的选择(低影响)模式并重新制定其相关的新规则。长期看来,作为市民的消费者参与了生产-消费循环组织,把期望的环境标准不断渗入日常生活结构,让更多人接触“游戏标准”规则,即生态理的一系列标准。比如通过宣传让市民们意识到冬天穿厚衣服比暖气更适合人类。这种观点承认环境结果是价值观驱动行为和行为路线造成,但它期望环境动机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认为可持续消费政策挑战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劝说而是帮助消费者发现实现日常生活必要目标的生态理性方式。

消费者作为制造不同资源强度的生活方式的参与者时,其消费模式与采取的正规生活方式有关。消费渗透了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而永不停止的社会促使消费者采取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当人类发现现有消费和环境政策会走向不可持续时,引入了提高效率(效率就是可以利用较少资源实现相同的服务标准)的新技术。新技术可能增加资源的效率致使现有消费模式变得可持续,但这种思想要求目的和手段之间概念性分离。消费模式和其依赖的社会-技术政体同时可持续发展时,就可以解决目的和手段分离的问题。实践中,这意味着社会发展要转到社会技术轨道上,否则“船舵”会驶向不同方向。因此可持续消费成为一种使“正常”实践环境负担减少的社会技术系统的事情。

三种地位虽有区别,但在强调日常生活的社会技术、政治和历史的结构上是相似的,他们都需要消费模式,并希望通过改变由个体决定的消费选择模式即转变人类生活方式走向可持续消费。

2.3 可持续消费研究方法:时间利用调查

2.3.1 时间利用调查

系统尝试记录个体利用时间数据的方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1965-1967年Szalai主持的多个国家时间利用项目树立了时间利用研究的历史里程碑,从此时间利用调查在国际统计办公室占据了一个位置。现在时间纪录已被作为纪录时间利用数据的主要方法。他们通常是在某个时间段内进行活动的封闭纪录比如以24小时为一个时间段,活动是根据标准活动代码进行编译的;调查一般也记录每个时间利用间距的次要活动、位置和社会联系。早期时间利用研究基本上是对生活状况和闲暇实践的描述,现在不但可以应用到宏观水平上的社会和经济账户系统,包括非市场行为;还可用于微观水平社会经济描述和家庭行为模拟、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和劳动力供应;此外还用于不公开职业和第二职业的典型问题研究[10]。

2.3.2 生活方式和时间利用模式

可持续消费是为解决西方生活方式中的过度消费而出现的,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概念[11],它的讨论预示着个体活动或行为和时间利用模式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暗示着时间利用模式,即人们为什么以自己的方式花费时间,这是可持续消费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家庭经济传统,家庭作为小型单位运行;时间是抽象商品;活动是生产并贡献于生活更高级目标;时间分配决策依赖时间机会成本和生产技术。这样简化以后,时间分配理论就可以帮助理解个体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花费时间。时间利用部分上是个体理性决策的问题,但不是所有选择都是理性的;时间利用决策还受到各种政策、制度安排和技术改革以及文化形式等因素的影响。时间利用模式不会直接导致个体理性决策和技术改革,但时间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是以活动模式改变为条件的,并可以提高或破坏可持续消费的进程。

时间调查数据可以区分生产方式和时间利用模式,追踪可持续消费概念中时间财富和减速消费;帮助更好的理解不同产品和服务之间的潜在替代性,更好理解时间节约技术的影响、时间压榨的原因和工作―花费生活方式。因此可以通过时间调查数据来耦合时间利用和消费。

2.3.3 耦合时间利用和消费

从时间利用的角度来分析消费,支出数据和时间利用数据间的连接是基本的一步;因此很多研究都尝试性耦合时间数据和支出数据。已有人证明结合投入产出表,时间数据可以被用来模拟整个社会[1]。时间利用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关,学者把这些活动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时间利用和宏观水平支出的耦合。发现时间利用改变影响经济活动和之后的就业;时间利用模式的改变会引起经济活动和国家账户效益投入产出表的变化[10]。欧洲正在努力利用时间利用数据建立家庭卫星账户,Mogensen等则追踪了丹麦人日常生活改变对经济的潜在影响[1]。家庭经济领域的宏观水平研究已经非常类似家庭生产功能和市场物品和服务的投入,然而微观水平社会经济账户的理想目标要求考虑经济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全部范畴。因此时间利用数据虽然可以解释部分宏观水平经济活动,但在微观领域却不尽如人意,因为还无法详细描述休闲消费活动以及非活动支出项目。

可持续消费的观点来看,时间利用数据可以让物质清算账目延展到非市场性活动,并会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去理解自然资源最终怎么样对人类福利作出贡献,并以一种新的见解去观察生活方式和消费的变化;时间利用数据有助于理解较少物质强度类型经济行为;有利于设计合理的消费政策。

3.走向可持续消费的途径――改变现有消费模式

生态经济学者认为现有消费模式阻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必须改变现有消费模式,从而形成一种减缓(或没有)环境破坏的新消费模式。新消费模式往往是由国家可持续性和消费者的政策措施或是在社会、集体和个体的行动中所产生的。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可持续性发展条件下改变消费模式有不同的方法。

3.1 可持续消费政策

授权消费观点的核心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消费权利法案”推动和保护了一套有效竞争制度和独立的消费政策。其基本思想是作为自由市场的参与者,消费者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因而,如果他们被赋予权力来平衡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那么他们将对职能市场作出贡献。在本法案中建立了消费者的四个基本权力:安全的权力,即杜绝危害生命健康的商品出售的权利;知情权,即防止被欺诈或者错误信息的误导,并做出合适选择的权利;选择权,即确保以竞争的价格获取不同的商品和服务,以及在非竞争产业中以公平的价格获取满意的质量和服务的权利;发表意见的权利,即在政府政策中明确对消费者利益做全面和合理考虑[1]。

德国经济学家和消费政策专家Resich推动了“可持续性消费政策”的新发展。首先她认为“可持续消费政策”是战后欧洲消费政策的转折点,是一个远远超越了传统的个人消费者直接利益的规范性概念[12]。她解释了消费政策对象,认为作为新古典消费经济中利用最大化的个体,消费者具有社会复杂性,并在理性竞争和多重优先性的基础上做出消费选择[13];作为家庭成员,消费者拥有家庭,并在家庭生产过程中生产他们的最终产品。此时不再把消费者仅看作为自由市场的参与者,而是具有三种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角色:市场主体,消费公民以及作为社区和家庭成员而参与到日常生活与家庭生产中的参与者。作为市场主体,消费者与商品和服务生产者是信息不对称的。作为消费公民,消费者选择不仅是基于自身与市场有关利益,还基于共同的福利和社会价值。作为日常生活的参与者,消费者行为渗透私人和公共领域内。消费者选择与所谓的“非正式”(即免费的、自愿的,不在GNP核算范围内)工作交织在一起,这些工作是消费者为他们的家庭、家族、邻居和社区提供服务的。同时作为家庭生产的参与者,消费者不只是个体行为,而且还是私人家庭的成员,也就是说他们是分享收入和消费的亲戚群体或个人网络[14]。

作为可持续战略政治需要的一部分,“可持续消费政策”不仅关注包含消费者保护的个人短期利益上,而且关注集体长期的经济、社会、文化需要以及一个支撑生命和促进健康的环境上。这类政策有三个主要任务:首先设计市场条件,即制度和基础设施,范围从税收系统到饮料瓶的存放和处理等等,因此这类政策不但需要满足消费者利益而且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利益。第二,建议、告知和激励消费者做出更持续的消费选择。第三,为走向趋于自足行为的战略消费观点的结构改变做好准备。

3.2 社会生态型生活方式

可持续性消费的概念同样被关注,生活方式研究是一种提升可持续消费模式的重要方法。可持续消费讨论中,不但要考虑描述社会变化和出售商品和服务的一般目标,而且还要注意可持续性消费领域的特点。根据可持续消费这个目标特点,全社会迫切需要一种社会生态型的生活方式。

社会生态研究协会(ISOE)发展了一种生活方式的社会-生态型方法,并从三个纬度分析生活方式:家庭社会背景(社会位置和家庭背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价值观,关于工作、休闲、消费、环境、健康等的方向,以及态度、情感、偏好、嫌恶等相关领域的需求;作为日常生活的实际消费行为的指标。特定的生活方式考虑从上面三个纬度来分析,也是为了社会差异信息、市场和消费者建议提供者等目标群体的发展[15]。

这个模型在可持续应用领域具有一些重要的优点。首先,考虑了家庭背景,承认在家庭这个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对个体的隐藏。传统生活方式研究认为个体是生活方式群体中嵌入体,并从个体的直接社会环境中抽象出来。但是这些环境对个体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在不同的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妥协和交易,这暗示着一个趋向于更可持续行为方式变化同样依靠其他家庭成员。第二,包含了行为的方向性。这允许有关影响行为的方向和动机要素范围的假设检验。而且能够考虑物质消费的纬度,从而与自然新陈代谢过程的研究方法联系起来。因此可以分析不同生活方式的环境影响和评估其减少的潜在环境影响。最后,如果消费习惯的环境影响和不同目标群体与商品之间配置的范围已知,那么战略目标的确定将更有效。

社会生态生活方式作为促进可持续性消费的方法,其的作用在于根据不同的态度、社会地位与实际行动区分不同人群,从而规划出一张包含各个群体的蓝图,他们明确的合理性变得很容易理解,这种改变行为的潜能也逐渐被认识到,因此,这种面对不同群体的具有创新性的方法也逐渐得以显现。

3.3 社区、自反性和可持续消费

来自牛津大学环境变化研究所的Michelis 提出了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方法来改变消费。他声称政府已经意识到可持续性消费的必要性,并施加一些措施来改变生活方式。政府将消费模式视为迎合人类需求的核心,但是用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很多方法都是受客观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市场、基础设施、技术、社会结构以及文化规范等[16]。我们的社会环境倾向于不可持续的消费,而一些亚文化改变了这一倾向。社会中不断增长的自反性使可持续文化出现成为可能。一些组织在反思中发展了更加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如全球行动计划、生态小组、英国公益会。

研究者主要聚集下面三种包含重新唤醒和新意识的组织,并寻求以一种或几种方式解决可持续生活和应对作用于自反过程的挑战。

(1) 全球行动计划(GAP)

GAP通过认识的提高和对话鼓励改变生活方式[17]。当GPA开始在英国应用时,初衷在于为家庭提供信息,使得他们能够解决自己的环境影响和确定改变生活习惯的优先顺序。调查和访问显示参与者评价信息,但是没有改变他们行为的强烈动机[18]。整体上,对选择的反省有助于他们认清保持当前消费方式和拒绝改变的合理理由。GAP更关心与消费有关的环境影响和社会公平问题。

最近GAP在英国已经开始采纳生态团队的方法。它是一个6到10人的群体,他们可能是邻居、同一成员、某一利益群体或俱乐部成员。他们一个月聚集一次,交流思想和经历以及分享有关生态团队项目取得的成果。生态团队成员通过改变家庭行为努力变为“全球公民”,比如废弃物分离和回收、水的利用、能源使用和旅游方面。GAP的出发点是假设大部分人都持有与趋向环境上可持续的消费行为一致的态度,但他们没有足够的信息做到可持续,也不相信人们能单独制造出差异。因此要人们都转向可持续性消费模式,以集体、社区为基础的方法是关键的。

(2)英国公益会

英国公益会提供了一个社区自我反省的例子,他们的价值观、实践和集体身份通过所有成员不断公开反省和讨论。英国公益会(或者教友派)强调基于平等、朴素和反对暴力和战争的价值观,并且保持了350年的历史。他们强调一种宗教方法是基于个人经验,并在会议中检验,而不是信仰和圣经的方法。教友派在商业会议中选择静坐、等待和聆听等方式来模拟他们正式的精神实践。即使教友将考虑的议题宣讲在会议上,通常也存在短暂的沉默。贯穿始终强调的重点是静听,和个体自身兴趣的释放。会议秘书负责详细记录会议过程,然后教友们评论,建议改变,或者建议接受这些备忘录。商业会议寻求一种集体感,个人寻求一种与集体或先验意识的识别。

“英国公益会方法”应用于所有类型的决策中。范围从本地小的公益会议决定会议室窗帘的颜色,到考虑有关价值、伦理、教友社会规则和行为的基本问题的年会(在英国超过1000个教友的年会)。英国公益会的备忘录决定公共政策、或鼓励个体教友采取特定的道德态度-比如,反对战争、不平等或不公正。一些英国公益会通过生活见证计划来探索可持续消费的下一步。计划包含了英国17个公益会的“学习网络”[16],来研究可持续生活的合作方法。研究范围从会议室环境改善到本地社区的规划,包括对教友绿色生活方式的实际建议,研究本地或国家水平上的环境问题。最后,希望他们的经验能够反馈并收集到英国公益会的议题中,对可持续生活的挑战产生反映。

(3)永续农业协会

永续农业协会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继永续农业哲学之后,由澳大利亚生态学家Mollison和 Holmgren发展和推动的第三个团体。其中心原则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和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16]。它强调生态原则在土地使用系统和社区中的使用,并采纳了一系列工具和过程支撑战略和自反性方法的设计。永续农业最公开的一面,主要来自于一套实际的、具体的原则―或者甚至是一个意识形态―对生态系统管理。

永续农业原则由社区或组织应用在一个增长的范围中,例如,在食物的生产,退化土地的恢复,维持周围生态系统功能解决方法的设计上。在更可持续生活方式研究中,这个原则同样应用于社会系统,讨论知识、价值和文化,作为生物多样性方面被培育。行为学习作为永续农业协会的实践,主要是一个由群体支撑的个体相互学习的过程。永续农业从业者通过网络与本地、地区和国际“参考人”联系,个人学习反馈到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中。从业者被鼓励发展行为学习协会,这些协会包括介入所有社会和政治行为和活动类型的人们,只要他们是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奋斗。从业者在协会中同样鼓励与新的群体一起工作,目的是发展一个行动主义者和从业者的更广泛的网络。

3.4 宏观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完全就业

历史上,GDP在提高福利增长的同时必须阻止失业率增长是政治问题所考虑的。现在福利目标已经满足,但却是以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因此仅是为了保持就业人口数量不变,增长的劳动生产率必须使得GDP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只要GDP的增长率下降2%~3%,失业率增长似乎不可避免。

丹麦经济学家Jespersen 关注到可持续性发展的宏观影响。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应用私有财产权,通过减少物质生产来减轻环境压力,会不会导致失业呢?对这个问题最为明显的解决办法就是由贸易推动零增长政策与劳动力共享机制的结合[19]。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率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失业的人数将增加。而每个劳动者平均劳动时间的减少阻止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宏观经济中确实需要一个制度上的改变来要求减少工作时间。有劳动能力的每个公民都应该给予工作许可,从而与总工时中按比例分配的份额相匹配。在这种工作许可下的交易活动往往被组织成为有规律的市场。

为确保劳动力市场上的经济平衡,政府通过一个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对商品和服务的有效需求增长拉闸是非常重要的。

4.结语

常规消费理论把经济消费与福利等同,而事实上人类福利与消费并不是必然相关的,经济消费可能降低生活满足程度。而同时经济消费使全球环境陷入困境,为了全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新的角度看消费问题。生态经济学在指出常规消费理论缺陷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消费并提出改变消费模式,从而走向可持续消费。

(1)从解释消费在环境中的角色出发,在研究消费与工作、生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生态经济学指出了现在的消费理论的缺陷。

(2)从需求理论出发,探讨消费者行为、生活方式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生态经济学重新解释了消费理论。同时提出研究可持续消费的方法――时间利用调查。

(3)从可持续消费政策出发,探索了改变消费模式的方法――社会生态型生活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生态经济学提出如何改变消费模式。同时提出以社区为基础的方法在改变消费模式中是很关键的,并列举了现存三种社区组织:全球行动计划(GAP),英国公益会和永续农业协会。最后指出政府如何应对因减缓环境影响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和就业问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40671076),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4-04)资助。

参考文献:

[1] Reisch L. A., R?pke I. edited.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4.

[2] Inge R?pke .Consumption in ecological economics[C]. Internet Encyclopaedia of Ecological Economics,2005.

[3] Miller, Daniel. The poverty of morality[J]. Journal of Consumer Culture, 2001,1(2), 225-44.

[4] 徐中民等译,Herman E. Daly , Joshun Farley 著.生态经济学-原理与应用[M].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5] Tim Jackson, Wander Jager and Sigrid Stagl. Beyond insatiability - needs theory, consumption and sustainability[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6] Hirsch, Fred. Social Limits to Growth[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77.

[7] 徐中民等译,Robert Costanza, Sven Erik J?rgensen著.理解和解决21世纪的环境问题-面向一个新的、集成的硬问题科学[M]. 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8] Campbell, C. . Consumption and the rhetorics of need and want[J]. Journal of Design History, 1998,11 (3), 235-46.

[9] Elizabeth Shove. Changing human behaviour and lifestyle: A challenge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0] Mikko Jalas.Sustainability in everyday life -a matter of time?[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1] Princen, Thomas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 some conceptual issues[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31, 347-63.

[12] Lucia A. Reisch.Sustainable consumption as a consumer policy issue[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3] Kahneman, Daniel and Amos Tversky (eds). Choices, Values, and Frames, Cambridge[M].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4]李玉文,徐中民.社会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6):612-617.

[15] Claudia Empacher and Konrad G?tz. Lifestyle approaches as a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policy - a German example[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6] Laurie munity, refl exivity and sustainable consumption[C]. Ecologyical economics of consumption PART III,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4.

[17] Burgess, J. .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Is it really achievable ? [J] Consumer Policy Review, 2003, 11 (3), 78-84.

[18] Hobson, K.. Competing discourses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Does the "rationalisation of lifestyles" make sense[J].Environmental Politics, 2002,11 (2), 95-120.

生态经济理论例2

所谓生态经济理论。简单的说,就是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利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致力于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并尽可能的将所有可用的资源与潜力挖掘出来,进而发展生态高效、经济发展的产业,并为此创立景观适宜、生态健康、建设体制合理和社会文化和谐的环境,最终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腾飞、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高度统一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现代经济发展的理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所以就提出要在重视经济单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科学发展观,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生态经济应运而生。就当前来看,生态经济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其重点就在于确保生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传统的经济理论而言,在注重眼前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长远利益的规划,换句话说,就是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注意生态效益,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与经济发展理论进行有机的融合,进而形成立体化现代化的经济发展理论模式。

2、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观念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要将生态经济的概念融入到建筑经济,就不仅仅要考虑建筑本身要环保,更要考虑建筑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比如对资源的使用,对建筑周边景观的影响等等方面。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虽然正朝着智能化、低碳化和环保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往往因为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进展缓慢,尤其是一些建筑企业在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经济效益时,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以破坏还款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使得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难以走出能耗高、投资大、污染大、回报低的粗放型经济怪圈。而将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观念结合,能有效的转变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观念,将落户的经济发展模式转换成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能耗低、污染少的现代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既能恢复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压力,还能节约大量的成本。因此,将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观念结合具有强烈的必要性,而且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生态经济理论的支持与引导。

二、在生态经济下来分析建筑经济的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生态经济理论的定义、 形成的背景及其与建筑经济观念结合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为了更好的转变现代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观念,必须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对建筑生命周期的经济观进行比较,才能更好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的有机结合。

1、新的成本观念和评价标准。建筑行业是我国四大经济发展支柱型行业,但也是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乃至当前的新时代,一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依然只限于工程成本、进度和质量三方面的控制,往往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尽可能地采取最低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追求最高的质量,但是往往忽视对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还导致了周围环境被破坏。

就传统的建筑生命周期经济观来看,主要包含了生命周期中的经济价值与效益,并没有提到环境,只注重初期资源投资,而对建筑生命周期中的环境的保护盒垃圾的处理等费用则完全没有考虑,但在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初期资源的投资往往只有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10%,加上对经济费用缺乏科学的评估与计算,导致建筑生命周期效益率低下。

传统成本观念中对于这些费用的忽视,存在有严重的成本评价缺陷,也使得人们难以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树立新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观是非常必要的,使得人们能够客观的对建筑成本进行评价,客观的反映建筑的经济效益及其市场价值,还应建立相应的新型的建筑生命周期的评估系统,并将生态经济理论中关于生命周期成本评估的办法应用于看着生命周期的评估之中,尤其应做好建设期、使用期以及生态环境等成本的评估,才能更好的体现新的建筑生命周期经济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实现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

2.1 建设生态建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在建筑中应用生态经济理论是促进建筑经济学领域发展与创新的重大举措。加强生态建筑的建设一项重要的说明。而生态建筑,主要是把建筑作为生态系统,其本质就在于将大量的人整合并居住在超级建筑之中,利用精心的组织和设计建筑内部外空间的物态因素,确保能源和物质能在建筑的生态系统内部实现有序的循环的转换,从而得到高效化、无污染化、低消耗化、无废化且生态平衡的和谐的建筑环境。在生态建筑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必须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并利用建筑技术科学和生态学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基本原理,建成满足现代人民生活和居住的舒适的环境,实现建筑与人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未来的建筑事业发展过程中,应致力于生态建筑的建设,从而在降低建筑经济成本的同时提高其使用寿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世界上著名的生态建筑的纳米亚结晶。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建筑生态建筑都具有较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是实现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

生态经济理论例3

在实践中运用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要在认识上厘清几个概念。 生态省 把生态经济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运用于省域,就是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是指面对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严峻形势,运用生态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寻求合理的动态平衡临界点,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各方面指标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省份。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等方面开展建设,其核心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赢。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发展省域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省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在建设生态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充分考虑生产成本、生态成本、环境成本,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力图使城市经济活动建立在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生态市 建设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省总体布局的核心,也是深度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从生态经济的角度看,城市的中心作用表现得特别明显,具体表现在自然界的大量物质,以其原始形态或初级加工形态进入城市系统,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像一座大型加工厂,对自然物质进行大规模变换,以新形态物质资源输出,推动、控制着其他系统,体现了生态意义上的巨大中心作用。城市的中心作用表现在经济上,则是城市具有很高水平的生产力,能把外部系统输入的自然资源,在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形式上,加工制造转化为各种产品。与此同时,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任其发展下去,不仅城市人口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恶化,还会扩散到广大农村。因此,必须构建以生态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空间体系。 生态城市的特点是和谐性、高效性、可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可以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结构优化和效率公平等目标。所谓生态城市,可以作这样的概括:即它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整洁、优美、舒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个稳定、协调和永续发展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复合系统。它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兼顾经济高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全面进步,是破解当代城市问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工业园 在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范式下的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生态工业园是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生态工业园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路循环、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建设生态工业园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生态城市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 生态经济理论或循环经济理论在我国农村的运用,突出表现在农业生态工业园建设。我国农业发展不能沿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流程、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流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它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相和谐。 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的主要方式,就是建立相对独立的农业生态工业园。它是通过各个农业主导产

生态经济理论例4

生态社会主义试图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希望找寻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必要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因此在关于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经历了由实现经济的零增长到经济适度、理性增长的过程。

一、主张建立“稳态经济”实现经济的“零增长”:20世纪70、80年代

所谓“稳态”指的是,“创造一种使各个个人都在其中既可满足自己的需要,又不损害生态系统;既可同自然和谐一致而又彼此平等交往”的经济模式。”而“稳态经济”(即生态经济)就是指实现经济的“零增长”。 这种经济制度把符合生态原则而不是把利润的大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20世纪70、80年代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就是支持这一个观点,力求打破经济不断增长的迷梦,追求经济发展。他们认为这一时期中的人们都是在盲目的追求利润、追求经济的发展,疯狂的开发和摄取自然资源,西德绿党主张——我们根本反对一切数量的增长,特别是当它由于追求利润而受到刺激之时。这种盲目以至于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最终导致了全球的生态危机,所以他们希望人们能够在这种盲目当中冷静下来,将生产规模和经济发展速度稳定下来,主张建立一种以保护自然和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并为后代着想为特征的“稳态经济”,实现经济的零增长。这一主张虽有它的可取性,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南北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由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整体,一味的追求经济的“零增长”只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根本就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而且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它们最根本最基本的权利。而经济的增长是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的唯一途径,一个国家要发展也要依靠经济的增长,所以如果还妄想着在这样贫困的,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国家企图建立零增长的稳态经济,这无异于就是叫他们自杀。实行这种经济政策的后果也只能是两极分化的日益扩大。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现在资源的短缺,生态的失衡,如果我们要解决这种现状,就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技术上的改造,而要实现技术的进步,就需要经济的增长,然而在这种零增长的经济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主张经济的适度增长:20世纪90年代

高兹明确提出:“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只能意味着停滞、失业和贫富之间的差距的扩大。”九十年代以后,生态社会主义者也逐渐意识到“零增长”几乎是难以实现,他们转而开始反对“稳态经济”,主张经济的适度和理性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是随着人们的需求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目的,而不是利润,这种增长必须是适度的、合理的。这种经济增长的关键不在于增长速度的快慢,而在于它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理性需求,是否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因此当经济增长慢的时候,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好;当经济增长过快时,也不一定意味着危险,不正常。也即是说,生态社会主义的增长必须是理性的,为了每个人平等的需求有计划地发展,因此,它与生态环境的要求是相容的。采用这种生态经济模式正是由于生态社会主义者明白是什么造成了全球的生态危机,它的根源是什么,这样有利于社会的更快发展。因此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必须是适度的、理性的,它所追求的经济增长是为了能够达到每一个人的共同利益,为了每一个的均衡发展,同时也是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态社会主义这一经济增长模式选择的转变,正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逐渐趋于成熟的最好验证,同时实行经济的适度增长不仅是人类的合理选择,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结论

我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了获得经济的增长是通过大量的投入生产要素来扩大生产规模这种方式实现的。而这种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决定了它必要要依靠较高的成本、消耗大量的生产要素来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同时无法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也低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就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思想。这一思想的转变由最初的“九五”计划到“十五”计划,在十六大以后逐步地完善和丰富。接着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式写入了党的报告。可以说十七大提出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思想的飞跃。十报告再次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难看出,十对此转变方式的重视,并且明确在报告里指出,“发展是关键,经济建设是中心。”在这里我们就需要搞清楚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我们不能盲目的把经济增长看成是经济发展,增长看中的是量上的增加,而发展不仅要求量,更要求的是质,而且应该要把质摆在首位,把握各种关系的协调。所以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成效是我们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总的看来,尽管其理论尚有诸多问题,但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有许多共通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臧立.马克思恩格斯论环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58-63.

生态经济理论例5

休闲农业是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生产类型,农民可通过观光、采摘、休闲等服务渠道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城市居民可通过参与休闲农业过程体验田园生活、领略自然风光,可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和发展,对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丰富城市居民活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分析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特殊形式,其既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例如其参与主体主要是农民和休闲农业相关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地方政府,各主体间的联系以休闲农业活动的开展为主,按照预先指定的运行规则保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发挥,休闲农业的发展是现代旅游休闲模式和农业经济活动相结合的产物,其以发展农林牧副渔和休闲产品为依托,可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其具有多元性的发展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强调地域性和生态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现代农业理念作支撑,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深化推广的过程中,对城市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现阶段通常将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构成划分为以下两种要素:

(一)经济要素

此要素包括休闲农业服务的消费者、开展休闲农业的企业和农民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和区域政府部门,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价值的发挥以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前提,而休闲农业生态系统规范化、系统化、多元化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管理理念的现代企业做动力;农民参与到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对产品、活动多样化、真实性提供保证,例如农家乐产品;中介组织参与使消费者与休闲农业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协调等缺陷得到弥补,例如旅行社的介入;而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涉及复杂的土地利用、主体关系等,需要政府提供保证。可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其参与的各类经济主体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农民以农业劳作型休闲活动、农家乐休闲活动等形式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和简单的模仿行为,使消费者体验、参与农村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为休闲农业的开展提供可能;参与企业利用现代管理理念,通过专业性的自然、旅游资源调查分析以及区域休闲农业市场评估等,对开展休闲农业的可行性进行判断,并结合调查结果对企业的发展重点进行确定,集中建设规划内容,开展以休闲农业产品为核心的营销活动等;地方政府既是休闲农业开展的参与者,又是其发展的引导者,其使生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经营风险缩减,而且生态、社会效益更突出。

(二)生态要素

此要素主要包括物种、时空布局、食物链三个方面,休闲农业的开展要求其物种不仅要满足地理环境的要求,而且必须在环保、观赏、高效、医疗等方面具备独特的性能,其直接关系到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的成败;物种的整体层次性决定休闲农业时空布局的结构同样要具有休闲、观赏、多变等特点,以此满足物种结构规划的要求;而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是为了通过物质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价值增值,而此目标的实现需要农业生产环节和企业、政府、农民在发展休闲农业过程中所形成的两条食物链作保证。

三、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成分析

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由基础环、增值环、支持控制环三部分构成,前者主要指农林牧副渔等产业构成的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各产业结构和消费对象,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可视为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初级生产者、生态环境调节者、次级消费者、重要参与者,通过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结合,可以推动基础环实现物质循环。增值环以休闲企业为核心,增值环的发展需要在自身结构完善的同时与基础环理想衔接,现阶段两者衔接的形式主要有六种,分别是农业观光型、农业示范型、农业劳作型、乡村居民型、乡村民俗型、乡村商贸型,两者的衔接可以保证农业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为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保证;而休闲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可以在保证休闲农业产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前提下,推广宣传、组织营销等工作持续进行,为其发挥作用奠定基础。后者的主要参与主体是政府和市场,其不仅可以为前两结构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而且可以保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在正常运行失灵的情况下造成的损失尽可能缩减,为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潜在发展规律提供主动性的支持。由此可见,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脱离其主体的任何结构,否则都难以保证其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生态创收等目标的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休闲农业已经受到现代居民的认可和喜爱,其具有较理想的发展空间,随着休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将得到极大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深化的有效途径,所以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牟连荣 单位:南安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理论例6

1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规划:这是生态学中的概念,也称“环境规划”,是指在编制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规划时,不单纯考虑经济因素,而把地球物理因素、生态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密切结合在一起考虑,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能顺应环境条件,不致使生态环境遭受重大破坏。所以城市生态规划应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水平提高,科技实力增强,反过来也可以促使人们为保护环境改善生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在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时,将社会文化、历史文脉等因素考虑进去,同时提倡公众参与,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为公众所接受,才能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城市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是区域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的生产综合体,区域和城市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生态系统。因而进行城市生态规划必须把城市系统与区域生态视为一个有机体。将“生态学”原理引人城市规划,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城市规划模式,而是一个与未来紧密相连的动态发展过程。

生态经济理论将人类的可持续性经济行为看作是实现场所潜在环境价值与现实经济、社会价值整合的途径,它对建筑设计带来的启示是:可持续性建筑的建造不只是追求单纯的环保性目标,而是更切实地将环境价值与以经济为衡量的人类福利的提高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实际上,可持续性建筑的每一次成功实践都是自然资本生态价值的实现过程,如对于自然排水系统的利用,通过相应人工系统建设成本的降低实现了自然系统的价值;由各种节能措施的采用而带来的能源消耗降低和建筑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是自然资本转化为现实经济价值的体现。

2建筑经济构成

普通建筑的效益评价体系主要考虑三个基本要素:成本、质量和时间,达到三要素平衡的行为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少的时间达到目标质量要求的行为被认为效益最高,由于对环境效益的忽视,使得产生于这种评价体系的建筑往往仅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在早期的生态建筑营造中,出于对建筑环境效益的重视,在传统三要素评价体系之外又附加了关于资源消耗、有害物排放、环境健康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内容,这实际是以全生命周期的观念拓宽了成本要素的时空意义,以生态评价拓宽了质量要素的含义。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则带来了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经济约束、社会公正和文化传承等要素成为可持续性建筑效益评价的新维度,它们为原来的时间要素注人了新的内容,从而形成了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完整建筑效益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建筑经济分析中,建筑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如木材、金属等有限资源的消耗、建造以及最终拆除过程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处理等方面的费用均未被纳人考虑的范围,而恰恰是被忽略的部分构成了建筑总体成本的主要内容,据英国的有关研究表明,“在能量或水资源的消耗方面,施工阶段的影响只相当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所具有影响的10%左右”,传统成本观对于建筑在使用与废弃过程费用的忽视,使得对建筑经济性能的评价相当不完整,使人们失去了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效率的动力。而建立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新的成本观,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在建设初期采取节能与资源的保护措施,对于建筑生命周期全程的经济意义与生态价值。 转贴于 生态经济理论认为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共赢,首先要将经济、生物和人类的各个系统统一为一个整体,要创设一种“做好事轻而易举,工作和生活中自然的日常行为理所当然而不是有意识地利他”的新体制,据此需要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设立一系列目标,根据这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目标,首先应把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的目标明确为:①仍然以有利于减少能量与资源消耗的技术策略为基础,尽量减少建筑的资源消耗量与废弃物的排放量;②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降低可持续性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各阶段成本;③提高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分析与环境影响分析的整合程度,从提高经济一环境复合价值出发,科学计算可持续性建筑节省的生态成本与其长远社会经济效益间的关系,使由建筑活动所带来的“人”与“出”一目了然;④通过建筑的建造行为策略性地向自然资本投资,促进自然资本价值的实现,使可持续性建筑在环境与经济评价中都表现出比普通建筑更多的优越性。

整合经济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原则生态经济学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深层次变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坚持整合性思想是新经济观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目标的关键,它形成了在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若干原则:①可持续性的规划设计必须贯彻整个设计过程,前瞻性原则保证在设计前期就做出最有利于提高建筑效率的决策;②这样的可持续性建筑研究不追求某种特定的外观或风格,而是将建筑看作是一个有效实现各种价值的系统;③可持续性建筑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大的经济投入,也不应该比普通的建筑营造更加复杂;④可持续性建筑应对系统的每个部分进行更广义的整合性设计以实现最佳成本一效益;⑤将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看作是可持续性建筑设计需要同时达到的两个目标。

3生态经济理论对建筑的重构

生态经济理论例7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16)01-0007-02

一、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联系

生态文明是全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结;生态文明是以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循环经济是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中,在资源投入方面、企业生产方面以及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原始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模式,转变成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准

生态学的一般理论包括循环再生理论、共生共存理论和生态阈限理论等。在生态学领域中,自然生态系统被认为是一个稳定、髙效的共生系统。经济系统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转换以及能量转化保持在生态环境系统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这也就是经济系统活动发展必须遵循的“生态基准”。循环经济遵循着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态基准”原则,模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闭合循环模式,建立物质输出的动态平衡,保持经济系统中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达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循环经济以生态文明理念来指导人类的经济建设活动,以生态学所揭示的生态规律为根据,依照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基本特点,要求经济资源与生态环境平衡协调发展,需要人们在生产建设中尊重自然规律,逐渐认识到人、自然与社会的有机整合的规律,通过各种要素的制约、转换、反馈等作用实现动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循环经济的生态特征

1.实现资源循环流动。物质循环流动是传统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模式区别的主要依据。传统经济模式是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为基础,以“高消耗、高排放”的模式开展经济活动,具有“高生产、高消费、高废弃”的特点。这种经济方式能够大量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长期活动可造成环境的不稳定运转以及资源的枯竭或者短缺。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小物质消耗模式,在最适宜的物质转换条件下以物质循环活动达到最初的生产目的的经济活动新模式。它要求经济流动的组织以及运行遵循生态学基准,建立高效率的资源代谢循环过程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物质交换动态平衡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2.废弃物排放依次减少。循环经济需要遵循生态规律,利用有限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容量,尽可能地减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依次减少的路径是:避免废物——回收废物以及利用——处置废物。在生产中要求尽可能的多使用例如潮汐能、太阳能、农家肥等新型可循环、可再生资源替代原始传统经济生产建设中的不可再生资源,力争做到零排放废弃物或排放的无害化。而对于生产活动中无法避免的废弃物则进行回收、分类、拆解和再利用,最后对不可利用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就达到了废弃物依次减少的目的,使整个社会生产活动和再生产活动都合理地处于自然生态循环中。3.保持环境的自我调节机制以及再生能力。生态平衡是循环经济的前提,经济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索取量应该控制在自然资源的生产能力之内,将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量减小到自然环境的消化能力之内,使自然环境拥有良好的自我调节机制以及再生能力。循环经济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以及废弃物的低排放,将所有经济生产活动都控制在合理生态阈值之内,优化资源消耗配置,使经济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以及能量流动能够平衡地加入到自然生态系统内,保持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稳定与平衡发展。

二、我国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视

自从循环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从它开始进入我国政策制定者以及社会公众的眼前以来,我国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努力。国务院在2005年下发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2010年10月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有效率,完善法律条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制度的支持。

三、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立法有待完善

我国有关循环经济制度的现状并不太令人满意,主要问题表现为没有专门立法以及现有立法零散不完整、不彻底等。即使现在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体现循环经济发展思想的法律法规条文,但这些法规条文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配套的法规以及实施细节相对较落后,法律条文的逻辑性以及合理性存在不足,很难从根本制度上约束其对发展循环经济不利的行为。

(二)没有形成循环经济发展规模

循环经济在短期内见效比较慢、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并且只有在达到了生产体系规模化的前提下才能呈现经济成本最小化的特点。目前,我国生产还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支撑我国的工业发展企业也较为分散,受到的制约因素较多,不能实现清洁化生产。

四、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

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生产模式,更重要的它是能够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全新社会经济生产运行机制,它能够有效协调微观个体利益以及宏观群体利益之间的利益关系,促使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作为重要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流通。因此,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能够为循环经济的高效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加强生态环保意识

养成良好的循环经济意识,需要国家以及政府对循环经济生产理念的大力宣传以及倡导,逐步使全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中。尽早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对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认可程度。与此同时,要对全社会开展循环经济生产的宣传教育活动,使用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强化循环经济理念。各地区要把循环经济生产技术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当做地区经济生产工作的重点,促进循环经济理念深入和普及,提高社会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生产重大意义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卢红兵.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3.

[2]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3]郑国诜.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4]邱建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2014.

生态经济理论例8

1.现代林业

现代林业即相对于传统林业,是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进步的和谐林业,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2.生态经济林业的意义

生态经济林业是以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观点为指导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当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到森林的生态系统中后,森林的生态系统即与人类的经济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对森林生产力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植被被破坏之后,泥石流、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率提高,对人类生产活动造成损失,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

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模式即人类生产活动效益与森林生态效益并重,在开发利用森林生产力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利关系。

3.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原则

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如下六点原则:第一,发展经济效益兼顾经济效益,以生态效益为基础,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人类生产发展协调环境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在林业的发展上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第三,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目标,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全面的发展。在利用林业资源时,将保护与开发并重;第四,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能动作用;第六,在高速度发展林业的前提下,坚持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的高效益。

4.中国森林生产力现状分析

林业经济的发展是以森林为物质基础。在国家林业局2005年的统计中,森林面积排行上中国占第六名,但人均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蓄积都在百名之后,由此可看出中国是少林国家。中国的人工林是世界各个国家中最多的一个,并且中国的森林蓄积和森林面积在亚洲国家中是最多的。中国森林现状中,林分平均郁闭度只有0.54,林分郁闭度不高即能够通过补种植被等改造措施发挥森林生产力的潜力。在森林生长过程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施抚育措施,能够快速地获取更加优质木材。

在看到林业资源储备增加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林业发展的危机依旧存在。在近十年来的采伐中,森林生产力已经明显下降,地表植被减少造成的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灾害也越来越多。在采伐中育林,实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林业如今存在着极大矛盾,即人民对于林业资源的大量需求与森林面积少且分布不均相矛盾,森林的经济效益低下,已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增长。虽然近年来的生态治理已取得了明显的功绩,但是生态环境的治理绝非一日之功。由于历年来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十分复杂,同时生态治理受资金投入、部门利益等主客观因素局限较大,当今社会环境下的生态治理仍是任重而道远。同时,管理者职能发挥不力与森林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矛盾也极大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当前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熟悉经济发展与森林生产力发展的管理型人才的大量投入,以使林业经济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大生态产业。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勤俭的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与此同时,林业发展需要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主要表现为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立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其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

5.对于加快森林生产力发展的意见

5.1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林业

中国西南林区占全国林区面积近半,并且林区土壤肥沃,十分适合作为建立林业产业实行点。在山区林业的发展中,应以林业为主,同时发展农牧渔业——在山区种植经济果林,在林间植草以发展畜牧业或在林间种植人参、天麻等药材;在河谷地带利用其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平原地带则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形成生态农业。在发展林业的同时,达到护山、治山和保护水土的目的。

5.2加强林业产业建设,形成大生态产业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现代新型林业产业,对全国林业发展科学布局。树立建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向产业化发展,林业的产业建设生态化,注重效益更注重质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展完整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引进投资时,应该同时引进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形成完整的加工产业链,丰富林产品种类,以此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繁荣的林业产品市场,提高资源整合率和资源再利用率,带动林农生产积极性。

5.3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是确保顺利实施林业生态项目的保证。筹集建设资金时应该多方筹集,不仅需政府投入,更要调动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建立盈利分红机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并且保障其固有利益,以此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其次,要争取上级支持,保证每年用于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并对此类项目给予一定资金补助。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生态经济林业建设资金管理,确保林业项目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

5.4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保护好现有自然林地,禁止采伐原始林地;其次要推行封山育林政策;再次要提升林业产品附加值,建立相关深加工生态工业,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建设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新型生态经济林业。 [科]

【参考文献】

[1]董智勇.关于林业发展战略研究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09(3).

生态经济理论例9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地球是一个封闭系统,与外界只有辐射(静质量为零)能交换,无质量交换(陨石略去不计),故地球上的一切物质流,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都呈有序闭路循环。例如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在太阳能的驱动下,无机物-有机物-生物三界之间的物质闭路单向循环流,孕育了地球生命与智慧人类,已持续了数亿年。在日益严重的工业污染与生态灾难面前,能否真正实现工业物质流人工闭路循环?如何实现?在技术经济上是否切实可行?就成为刚诞生的"生态化工"(Eco-Chemical Engineering)新分支学科要回答的问题。

一、物质闭路化学循环的理论依据

在出现生命之前,地球上的无机物就在太阳能、火山、地热、闪电等的作用下,进行着物理与化学闭路循环,称地质化学循环。那时大气组成呈还原性,在还原性气氛下的无机化学循环中,会偶然合成出有机物,并聚集为局域性的"原始(有机)汤"。"汤"中有机聚集体会偶然在结构上成为质粒体,可促进(自催化)光合作用,称"化学进化"阶段。"光合作用"是生命起源的首要条件,使"汤"中有机质快速增殖,不再依靠无机反应偶然合成途径了。从此开始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直至智慧人类的出现,称"生物进化"阶段,大气由还原性变化为氧化性,海洋变蓝,大地变绿,生命体主导了地球表层的性质与外貌,称"生物圈",这就是盖亚假说。人类至今还未发现宇宙中还有第二个存在智慧生命的星球。

人类为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用智慧创造了社会生产力,又称人类文明,已历经了数万年原始文明、数千年农业文明、近三百年的工业文明,正在向生态文明演进。在工业文明之前,社会生产力完全寄生在自然生产力(又称自然承载力)之中,偶有不规范行为,如战争等,都还在自然生产力修复能力范围内。但工业文明以地下矿产与古生物化石为其产生与发展条件,超出了生物圈常规活动范围,社会生产力与人口两者竞相呈指数增长。然而这两类不可再生资源很快就会枯竭,怎么办?这就是工业文明不可持续性问题。

工业文明的这种不可持续性是由它的开放线性生产方式引起的

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最终都变成了废弃物,必然后果是:1)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枯竭后,社会生产力该如何继续发展?2)这些废弃物已经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开始动摇人类的生存基础。这是一个事件的双重表现。唯一出路是社会生产力也要像自然生产力那样,实行内部的"物质闭路循环",摆脱对地下矿产资源的依赖;并创建工业能源人工可持续供给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前者称"循环经济",后者称"低碳技术"。两者是统一的,循环流动必须有动力保证源,故"低碳技术"应包含在"循环经济"之中。"循环经济"的关键是"废弃物资源化",如图(二)所示,形成封闭循环系统。

循环经济要求社会生产与消费的每个环节都要"节能减排",最后的废弃物必须资源化。低碳技术应包括:1)节能技术;2)可再生能源技术(实属太阳能);3)地热利用技术;4)核能技术,包括裂变能与聚变能,后者称"人造太阳"。核能遵循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即质量(m)与能量(E)是可以互相转换的,超出了化学范围。可以猜想,质能转换也应呈闭路循环,因为有质能守恒定律,只是循环周期可能比地球年龄还长,属宇宙学研究对象。

用化学热力学理论证明"物质闭路化学循环"的可行性,并不困难。可以说在自然界与化学加工过程中随处可见,只因单个具体的人为生产目标与反向循环均背道而驰,从而被人们完全忽视了。尤其是"废弃物资源化"问题,被工业资本的利润法则阻吓在人们常规思维范围之外了。

通常将蒸汽机的发明当作工业文明的开端。然而制造蒸汽机必须以金属材料为前提。金属氧化物高温碳还原技术在"炼金术"之前就相当成熟了,是"火"的产物。所以"火"与高温氧化还原技术才是工业的最早源头,属高能耗过程。炼金术士们的功劳是发现了酸与碱,才有了后来的工业酸碱制造技术,再加上高温能源,分离出了各种纯物质,包括元素单质。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现代化学科学,证明了自然界及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都由门捷列夫周期表中94种自然元素组成。元素原子的核外价电子相互配对,构成了形形、千变万化的物质形态与功能。这就意味着价电子属性是物质其它一切功能属性的本源。94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22种,金属元素72种,在价电子配对时,前者呈阴性,后者呈阳性,或者说前者偏酸性,后者偏碱性,阴阳互补才成其为常态。有机物(包括生物)以非金属元素碳氢化合物为骨架,呈还原性,也偏酸性,无机物以金属氧化物为骨架,呈氧化性,偏碱性。

可以将化学反应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反应前后原子价态不变,以离子反应最典型,酸与碱往往是推动力。可以证明"酸-碱-盐人工闭路化学循环"是构建"无机物人工闭路化学循环"的最基础技术范式:

(1)

另一类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原子价态有变化,内能变化大,是生物反应的主体,"光合作用"是其推动力。无机反应中也有氧化还原反应,但一般要有氧化剂与还原剂存在,最常见的是空气中的O2与古生物化石碳。例如炼铁工业的物质闭路化学循环流如图(三)所示。

初看是一个最典型也是最古老的纯无机化学反应过程。但上天赐给的O2与C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与生命过程有关。如果进一步考察工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生产工艺,会发现氧化剂的源头就是空气中的O2,还原剂的源头是生物质。此外还有电化学方法,即H2O电解,属高耗能工艺。

此反应包含在光合作用的反应机理中。

自然界的一切有机物均源自生物,是生物死亡后的残体。原因或许如开头已指出的,与生命起源过程有关,有机物闭路化学循环与生命过程是一体的。故“物质闭路化学循环”分“有机物闭路化学循环”与“无机物闭路化学循环”两大块。“有机物闭路化学循环”的推动力就是刚才所述的“光合作用”,将CO2还原为有机物与O2,经动物与微生物代谢,又回到CO2:

有机物在地质化学作用下可分解成H2O与元素碳:

故有总化学反应式:

成为天然氧化剂与还原剂。

在可预见的将来,光合作用都是工业无法替代的,这就是农业的"不可替代性",也说明工业脱不开农业的支承。

物质闭路化学循环可以一般表述为:

物质单体或系统从化学状态(A)变化到化学状态(B)之后,又从化学状态(B)变回到了化学状态(A),谓之闭路循环。这里的弧线箭头表示动力学路径与方向,与平行双向直线箭头所表示的可逆过程不同,这里是指不可逆过程。化学状态指状态表征函数,由组成(含体积)、内能、熵三个状态函数值确定。状态变化表明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值发生了改变。如果再追根朔源,则是物质的三属性:质量,能量,结构。质量是组成元素原子量的总和;能量首先指内能(U),或由内能衍生的热焓(H),赫氏自由能(F),吉氏自由能(Z),只为使用方便;结构与功能一体,指原子或原子集团的空间排列,用熵函数(S)计量。如果"熵"向外传递,就称"信息"。所以维纳说"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质量,也不是能量"。但三者密不可分,从三个不同侧面计量物质的本质特性。同理:"物质流"会同时伴有质量流、能量流、熵流。

化学热力学的主要任务是判断化学反应能否自动发生,及其发生的方向与极限。在一个均相隔离系统内,化学反应自动发生的方向是ΔS>0,极限是ΔS=0。在一个均相封闭系统内,即与外界只有热能交换,无质量交换,化学反应自动发生的方向是ΔF

说明温度(T)对ΔF,ΔZ值有很大影响,也表明有"熵"存在,且S>0。这就是化学高温技术的理论依据。

顾名思义,显然"物质闭路化学循环"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与外界不能有质量交换,但有热量交换。按上述封闭系统热力学原理,似乎应有结论:在正向过程与逆向过程中,只能有一个是自发的,另一个必然是非自发的,故"物质闭路化学循环"不成立。且慢,热力学封闭系统是指单相均匀系统。在多相封闭系统内可允许有多个单相开放子系统存在,这些开放子系统都将是自发的,而且是开放的,相互衔接可到达非自发过程的目标。最简单的多相封闭系统是两相封闭系统,因相间有物质交换,应看成是由两个单相系统组成。"物质人工闭路化学循环"系统肯定是由多个多相开放子系统组成的封闭系统。故有结论:一个自然非自发过程可以转化为多个人工自发性开放系统的组合,以到达该自然非自发过程的目的地;如果与该非自发过程的反向自发逆过程衔接,就可组成"物质人工闭路化学循环"封闭系统。可以一般地描述为

以索尔维制碱为例,说明上述原理。其总反应式:

索尔维法由四个人工自发多相开放子系统组成

即索尔维法完成了这个自然非自发过程的目标。如果与逆向自然自发过程衔接,就构成了"物质人工闭路化学循环"封闭系统。然而没有人会在现场立即使用这个逆向自发过程,这与生产目标背道而驰,故此类闭路化学循环无实用意义。这种情况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随处可见,也正因为"无实用意义"而被人们完全忽视了。然而这种"无用性"是有时空限制的,如果(1)式工具性的酸-碱-盐人工闭路化学循环成立,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技术经济难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当然还需要有上天赐给的廉价氧与碳两种单质。有了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再加上高温能源,还有何种工业物质不能闭路循环呢?剩下的就只有技术经济问题了。

二."酸碱联产"的独特性,工具性与经济性

以上对自然史与化工工艺的理论分析,只为追溯问题本源,找出历史分岔点,寻求新的途径。上述化学热力学分析均局限于纯物质的化学反应,而矿物原料很少是纯物质,有用成分只占一部分,称"品位",即有用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多组分分离在化学加工中占有重要位置,一般都有前处理与后处理两个附属工序,如图(四)。

前处理与后处理的主要任务是组分分离,排出废弃物。"废弃物"是个相对概念,与贫矿或尾矿没有本质区别。化学反应改变物质化学状态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产品所要求的,另一种就是为选择性分离。选择性化学分离的原料与前后处理所用辅料都以酸碱为主,它是化学加工中最基本的工具性物质。因此酸碱廉价易得,并循环再生就成为问题的焦点。

"废弃物资源化"是一个比"环境污染"大得多,也深刻得多的命题。人们说"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虽有调侃之意,却也道出了问题的本质。"放错了地方"指的就是环境污染,资源化才是"治污"最彻底的办法。

我们的重大技术突破就是发现了"酸碱联产"新方法与新工艺:

(2)

有两条基本技术路线:

还有其它碱金属强酸盐,Na+只是代表,对K+也适用。现以NaCl,NH4Cl为例,作简略工艺流程说明

均由两个多相反应步骤组成,一步制酸,另一步制碱,不可能更简短了,因为酸与碱必须隔离开来。AO与BO称转化剂,与催化剂概念不同,不是降低活化能,而是化学能转化的"二传手",直接参入化学反应,形成明确有形的中间产物,使产酸过程与产碱过程绝然分开,同时又在两步之间再生循环,无理论消耗。由此可见,这是最简捷、最典型的清洁生产,原子利用率100%,成为最基础的“酸-碱-盐人工闭路化学循环”技术范式。

有“先制酸后制碱”与“先制碱后制酸”两个途径。尤为奇特的是先制酸转化剂与先制碱转化剂似乎都是“唯一”的,十年来一直未能找到替代者。有关理论上的论证还有待继续深入。

“酸碱联产”在理念上完全不同于当今的酸碱工业,强调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循环再生,将其直接融入具体的产品生产工艺之中,不再外购酸与碱。我们发现,这是构建清洁生产新工艺最有效,最简捷的普适性办法。特别是无机盐工业,几乎无例外地有此功能,典型事例已有铬盐工业清洁生产新工艺,磷肥与磷酸盐工业清洁生产新工艺,硼酸盐工业清洁生产新工艺,等等。当今的酸碱工业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生产厂自身只生产,不消费,以商品供应市场。所以制酸工业与制碱工业一直是分离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生产厂自身就存在环境污染。酸碱作为工业基础原料,使用后几乎不会返回原生产厂去再生,使酸-碱-盐闭路循环断链。工业废酸废碱成为无机污染的源头。重金属污染主要就是可溶性重金属盐流失造成的。在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如果仍然依靠外购酸碱,不但成本难以过关,更重要的是多组分综合利用受阻,二次污染难于克服。故废弃物资源化的要点就是多组分一次性全利用,被戏称为"吃干榨尽"。对无机废弃物而言,最后的残渣也要达到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废水达到农业灌溉水要求。

“酸碱联产”的要害,或核心是强酸制造。工业无机污染主要也是酸污染。我们研究工业废酸与废碱回收技术多年,其中废酸回收始终未能突破技术经济关。主要原因是杂质分离与酸浓缩两个环节都很艰难。现在我们已充分证明,最经济的途径是先中和成盐,分离出杂质,盐再水解联产酸与碱。从这一结论中也可看出"酸碱联产"的经济性。当今的制酸工业几乎全部采用氧化还原途径,比盐水解途径的能耗高得多。再加上酸碱联产工艺简短,设备投资低,自产自用,无运输与销售环节,无原料成本,故经济性毋庸置疑,正接受市场考验。

强酸强碱盐无疑是盐类中最难水解的,其它盐类水解都相对较容易。特别是在与应用对象一体化时,酸作为中间物,往往勿须设置专门的纯化、收集与中间贮存设备,只需动态隐性存在即可。由于隐性浓度极低,设备腐蚀轻微,称"广义酸碱联产",工程意义重大。2008年初,当我们将广义酸碱联产技术用于木质纤维素三组分分离时,偶然发现了"腐植酸化学转化法",诞生了"生态化工"新分支学科。因此,"腐植酸化学转化法"也应归入"酸碱联产"范围,因其特殊用途,还是独立为宜。

当今庞大的制碱工业又处在一个历史新十字路口,属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之一。路布兰法制碱是整个化学工业的鼻祖,盛行一百年,于上世纪初被索尔维法彻底淘汰。现在索尔维法因CaCl2集中污染问题又被淘汰了,第三代候德榜联碱法与电解法(氯碱)并驾齐驱,以高耗能与超大规模为特征。与时代要求不符的弱点已经突现,核心是NaCl中Cl-的出路问题,候德榜称Cl-的集中污染是制碱工业的“致命弱点”。应用“广义酸碱联产”技术,将制碱与化学腐植酸联成一体,可以克服当今制碱技术的所有弱点,我们称第四代制碱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正在进行中。此外,Na2SO4,KCl制纯碱难题也同时得以完全解决,称之为"盐卤多组分一次性全利用"。

三、“化学腐植酸”的独特性,工具性及经济性

当今的知识结构似乎告诉人们,有机废弃物只能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被消纳,即由微生物(分解者)降解成CO2与H2O,再由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至今工业与农业中大量有机废弃物都在走这条路线,是最大的无效CO2排放源,比工业燃烧有效CO2排放量还大。例如工业有机废水的厌氧与好氧发酵。但许多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特别是含酸或碱的有机废水,重金属有机废水等,微生物降解法很难奏效。更严重的是大量有机资源的浪费,如农业秸秆,森林枯枝败叶等。

有机污染古已有之,贫穷落后的象征:肮脏、恶臭、疾病发源地、瘟疫传播媒介等。人的平均寿命长期低于40岁,50称大寿。工业文明使有机污染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根源未变。工业生产出的千万种自然界不存在的有机物,毒害着自然生命体,特别是农药,抗菌素,激素,化肥等使农产品质量下降。人均寿命虽然延长了,但健康与生殖能力在下降。总之微生物矿化这条自然途径并不完全符合人类利益,是环境污染的第一杀手,人类应该有所行动。

自然界有机物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外,还有一个常被人们忽视的"植物养分循环",如图(五)所示。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整体行为,除上部叶绿素的光能代谢之外,植物根系还必须为植物体提供各种营养元素,包括叶绿素的合成等。植物没有"根"就难于成活,这是常识。"根"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及其它各种营养元素,这时腐殖质就起着决定性作用。腐殖质是腐植酸类物质与微生物种群的共生体。自然腐植酸类物质均是由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不完全降解时,中间残留下的一大类生物高分子化合物,残存率很低,化学与生物学稳定性都较强。当今工业用腐植酸均从褐煤或风化煤中提取。

在整个农业文明时代,直至石油农业之前,腐植酸类物质在农业"植物养分循环"中一直起主导作用,称之谓"传统有机农业"。农民在小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农产品自我消费,最终只是消耗了大部分生物质能,植物营养元素全部返回耕地,由土壤微生物与腐植酸类物质一起,再联合植物根系,进行生物固氮,溶解土壤中无机营养元素,勿须外施氮肥,称之为"以地养地"。进入工业社会后,人口快速集中到城市,农业生产集约化,商品化。农产品输出带走了有机氮及其它营养元素,只得由无机化肥填补,使植物"自然养分循环"断链。城市人口的代谢产物不能返回农业,既是资源浪费,又是污染源。NPK化肥只是补充三种大量元素,营养成份不可能齐全,农产品质量下降,土壤退化,生产成本升高。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知道"石油农业"不可持续,提出了"生态农业"概念。八十年代又提出"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概念,明确规定不施用化肥,不准用化学农药,动植物生长激素,抗菌素;拒绝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进入食品生产领域。但至今"石油农业"大局无法撼动,无机化肥工业还在大力发展,"植物养分循环"遭破坏的局面还在扩大。

我们的重大技术突破是在广义酸碱联产研究中偶然发现了"腐植酸化学转化法",立即意识到它对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重大意义。生产方法简单易行:一切有机废弃物,包括废塑料,粪便等与碱土金属或氨的强酸盐,再加上少量助剂,在密闭压力容器中170℃反应2~4小时,即为黑色、PH< 2.0的腐植酸类物质。残液为小分子的黄腐酸溶液(黄色),是良好的叶面喷洒液,或液体肥料。此操作类似于超高温灭菌,无其它任何特殊要求,一般不锈钢材料即可,无毒,无臭,无规模限制,不会有经济障碍,适于在广大农村推广。为了与当今的自然微生物法腐植酸相区别,称为人工化学法腐植酸,简称"化学腐植酸"。

一般碱土金属离子(Ca2+,Mg2+等),

离子,及Cl-, ,还有杂质SiO2,Al3+,Fe2+等,是无机废弃物的最后形态,都是良好的缩合原料。反应机理可初步认为是非碱金属强酸盐的高温水解产生了隐性强酸,使有机质水解成有机酸,并与Ca2+,Mg2+,Fe2+, 等阳离子结成有机酸盐,然后高温缩合成腐植酸类物质。尤其特别的是无机 转化为固定有机胺基 ,碱性降低。酸性与高温是缩合的必要条件,其它重金属强酸盐也有此性质,但不能直接用作肥料,可用作治理工业重金属污染的强有力手段。在固态条件下,重金属离子与有机质分离应是比较容易的。

化学腐植酸类物质还可以从可溶性有机废液中提取,与当今工业中常用的厌氧与好氧发酵过程相反,不是将可溶性有机物降解成CO2与H2O,而是将之缩聚成腐植酸大分子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例如秸秆纸浆黑液资源化一直是世界难题,采用腐植酸沉淀法不仅可回收有机质,还可直接回收碱,有独立经济效益,是一项具有普适性价值的重大成果,在"生物质炼制新产业"中,它在经济上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四、“生态化工”两个新技术范式的互补性与完备性

“酸碱盐闭路化学循环”与“化学腐植酸闭路化学循环”构成了“生态化工”新学科的两大基础技术范式,前者是实现“无机(废弃)物人工闭路化学循环”的新工具,后者是实现“有机(废弃)物人工闭路化学循环”的新工具。这两个新技术范式是互补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图(六)

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物质人工闭路化学循环”技术路线图。图中“酸碱联产”与“光合作用”两相对应,是“生产者”:生产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再加上高温热源,构成完整的“化学驱动力”。“动物消费”与“工业消费”两相对应,是消费者,也是废弃物多级利用的执行者。两类废弃物最后在“化学驱动力”的驱动下再生。这两个新技术范式构成了工业与农业一体化的“社会物质人工闭路化学循环”封闭系统。社会生产力的大小由循环速度与规模决定。这就是“物质人工闭路化学循环”新原理的完备性。

从中可以清楚看出“生态化工”与“工业生态学”的本质差别。“工业生态学”是 1989年美国学者Frosch从“工业代谢”概念出发,将上个企业的废弃物作下个企业的原料,统称“生产者”,产品使用者称消费者。而“生态化工”的生产者是“酸碱联产”与“光合作用”,工业消费者包括工业生产与产品消费全过程,消费对象是“酸”、“碱”,氧与生物质。所以我没有用“动物代谢”与“工业代谢”这两个对应词。由于“工业生态学”只局限于工业系统,所设想的“生态工业园”是不可能完备的,至今国内外都只有个别案例。“工业代谢”成不了普遍规则,只是过于简化的类比。

“化学腐植酸”循环是半人工的,仍然要依赖自然光合作用,只是用人工化学法代替了自然微生物法,无毒无臭,便于贮存和运输,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构成了大范围的植物养分循环系统,以全面替代“石油农业”,是对“传统有机农业”在新技术基础上的“螺旋式回归”,称之为“生态有机农业”。

我们似乎是在描绘一幅“生态化工太极图”:鱼眼是“酸碱联产”与“化学腐植酸”,两个新技术范式是阴阳互补的鱼身,构成了工业与农业一体化的圆满实体:“物质人工闭路化学循环”封闭系统,是“互补性”与“完备性”的美妙统一。

这个封闭的“物质人工闭路化学循环”也不是绝对的,实际上还是要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传统的物质交换,如CO2,农业灌溉水排放等,进入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大气与水循环。只是两者不再有对抗,而是和谐共生。

从“生态化工”新技术体系中,可以得出当今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热点问题的新答案:

1)“循环经济”的根本是“废弃物资源化”,比“环境污染”概念大得多,也深刻得多,是从“工业文明”不可持续性出发的。

2)工业与农业一体化的途径是农业包容工业,而不是工业包容农业。"工业反哺农业"说法在逻辑上有毛病。

3)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局限于工业与城市是极大的“误区”,属“工业生态学”的误导,必须包含“化学腐植酸”新产业,以直接与农业衔接。

4)“生态有机农业”是对当今“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在质上的提升与统一,是全面替代“石油农业”切实可行的唯一途径,也是"传统有机农业"在新技术基础上的"螺旋回归"。

5)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老路"不应用"先污染、后治理"来标定,而应由"开放线性生产方式"来定义。这条路还未走到头,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在沿着这条路追赶着,我国也不例外。这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政治问题。

6)新路应指"循环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整体方向性问题,是"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落脚点。我国可先走一步,称"跨越式发展",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宗旨。

7)我国第二次"跨越式发展"应优先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与乡镇"生物质炼制新产业",以避免农业人口过分向大城市集中,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最切实可行的途径,又是"扩大内需"难得的大市场。

8)应将"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这一虚幻性风潮改换成切实可行的"县级区域循环经济规划",开展"农业经济工业化"的全民运动。可充分发挥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组织功能。

五.循环经济-绿色产业-低碳技术

"循环经济"概念1998年从上海登陆进入中国,立即引起我国高端人士的关注。从2004年开始,国内各种有关书籍大批涌现,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2008年在我们建起了"生态化工"新学科的技术框架之后,才意识到它与"循环经济"的血缘关系。"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1965年英国经济学家Boulding在"地球像一艘宇宙飞船"一文中最先提出,1994年德国在"循环经济与废物处置法"中第一次正式使用。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国内学界都不用"物质闭环流"去定义"循环经济",而要用3R技术原则去定义。似乎都不太愿意正面回应这个本质性命题,或许认为这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空想。

3R技术原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杜邦公司提出的"3R制造法",九十年代初用以定义"清洁生产"概念。1996年我们着手研究酸与碱的回收与再生循环问题时,指导思想就是3R技术原则(Reduce Reuse Recycle),从"污染防治"观念出发尽量做到"少排"与"达标排放"。研究重心从"末端治理"转到"源头治理"(Reduce)。然而,如果从不可再生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出发,就不能容忍这个"排"字。"物质人工闭路化学循环"如果成立,就要放弃"少排"与"达标排放"概念。显然,3R只是一种模糊的定性的意愿,既无具体指标,也无共性技术,与"生态工业园"概念一样,难于形成具体执行力,很容易陷入"概念戏"之中。

例如,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以"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作为执行"循环经济"的突破口,而且仅仅局限于工业与城市,还要经国家审批注册。几年下来已批准的三十多个规划难于严格执行,大多流于形式。制定规划的专家学者也越来越感到"无从下手",出现了所谓"规划怪圈"(段宁语):"污染越重的地方,规划越好搞,污染越轻的地方,规划越难搞"。事实上全世界都只有个别案例,中国至今也只有"贵港生态工业园"能真正坚持住,且与农业有关。前已指出,"工业代谢"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戏,产业链能延多长呢?按照动物食物链十分之一规则,最多三级。问题是废弃物利用是一个具体的技术经济问题,仅有愿望不能代替经济效益。还有如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经济"一词在我国形成了一股"龙卷风",声音盖过了"循环经济",各种吓人的用语令人振奋。甚至认为"低碳经济"比"循环经济"更重要,或用"绿色经济"将二者统一。然而冷静之后发现,只不过是"循环经济"的一部分,即"循环流"动力问题。最近有人用"低碳技术"一词代替"低碳经济",用"绿色产业"代替"绿色经济",应是科学与求实的。以科学名义呈现的"浮躁",最容易使人误入歧途。

一般来说,"物质闭环流"有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全球的,等等,例如天气预报中的大气环流。"循环经济"指的是社会生产力中总体物质的闭路循环,目的是摆脱对地下矿产与古生物化石燃料的依赖。国外强调废弃物分类回收与法律法规。我国则强调"清洁生产"与"生态工业园",属微观经济领域,在概念上陷入困境。仍然从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出发,强调"少排"与"达标排放"。这就潜藏着对"物质闭路循环"的疑惑态度。废弃物完全资源化才是问题的本质,"环境保护"自在其中。废弃物资源化必须贯穿在社会生产各级层面。我国学者提出了(3+1)模式,即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外加废弃物分类回收与利用(日本称第四产业)。按照生态化工的技术体系,可以对(3+1)模式作如下修正:

无论小循环、中循环,还是大循环,都是要实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只是经济核算执行规模不同而已。即使是在单个企业内也能做到废弃物全部资源化,只需在开头增加酸碱联产,在结尾增加化学腐植酸两个工序即可,是构建"清洁生产"的普适性新方法。如因规模太小不经济,可加入"生态工业园"。"生态工业园"本质上属于"规模经济效益"问题,充分发挥相关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如交通运输工程,共用废弃物资源化工程,共用能源工程等,根本办法也是建设"酸碱联产"与"化学腐植酸"共用工程。在中循环中,创建"生态有机农业园"才是最重要的,是全面打破目前"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僵局,取代"石油农业"的唯一出路。以乡、镇、自然村、农场、果园、大型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等为单元,以自产有机废弃物与周边水生杂草等作主原料,转化成腐植酸肥料,饲料添加剂,微生物农药,沼气等。工业与城市有机废弃物,包括生活垃圾,粪便等,也应就地制成便于运输与贮存的腐植酸类物质,返回农业,或部分用于发展新型"城市农业"。生态有机农业还应包括小规模、分散性的非碳质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农用物质人工闭路化学循环与农业与农村能源自给两个目标。(3+1)模式中的"1"是工业与城市新能源产业。

工业与农业一体化的实质是农业经济工业化,以大幅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其技术经济模式应是"县级区域循环经济",以发展小城镇绿色新产业为主体,特别是"生物质炼制新产业",与农用生物技术产业。这是未来废弃生物质多级利用与人工闭路化学循环庞大产业链中的首要环节。具体技术内容是,应用上已指出的强碱再生循环新技术,实行木质纤维素三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离,使之成为有机材料工业与发酵工业的原料,最后含有机质与矿物成分的残渣就是高级腐植酸复合肥。全套技术已经成熟,正在接受产业化考验。

"生态化工"绝不是否定现行的工业技术,只是填补现有工业技术的不完备性,用以改变现在的线性生产与消费方式,摆脱对地下矿产资源的依赖,没有任何工程技术或经济上的障碍,只是观念问题。特别是有机物的闭路化学循环,只是人工强化光合作用,摆脱有机材料工业对古生物化石原料的依赖。事实上当今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工业(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均起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后,以石油,天然气与煤为原料。之前的有机化学为天然有机化学,汽车轮胎靠天然橡胶。今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工业不会削弱,汽车轮胎也不会再回到依赖天然橡胶的局面。新的有机原料必然是废弃植物秸秆,森林枯枝败叶,各种水生杂草等自然有机物,再加上有机产品自身的循环再生。所以这是一个庞大的新型产业群。由于该原料来源分散,质轻,只能适度规模,在小城镇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工业化、广大农民生产转移的必由之路。未来的有机化学工业必将从大城市分散到乡镇。

我们理解的绿色产业是指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联的新产业,是"循环经济"的先锋。首先是"生态有机农业",以腐植酸复合肥新产业代替无机化肥工业为特征,以"绿色食品"为发展目标。第二是"生物质炼制产业",即有机原材料工业及其深加工。第三是植树造林,荒漠湿地改造,人工沟渠湿地建设等,又称"碳汇"产业。第四是绿色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核能,及农村沼气与其它分散性可再生能源产业。生物质是最高级的生命能源,应是原料,而不该是燃料,最后一级利用是植物化学腐植酸肥料和微生物沼气发酵。生物质直接燃烧作热源的观念必须放弃,生物柴油只能是地沟油之类,在我国占用种植面积,肯定不是正确方向。

修正后的(3+1)模式应称之为"四级模式"。第四级除包含(3+1)技术内涵之外,还有社会内涵,如法律法规、政府管理,社会组织等,以及如何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衔接与促进,称"全循环",又称"人工模拟生态系统",或"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这就与当今社会科学中的诸多热点问题挂上了钩,诸如: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何谓"跨越式发展"?何谓生态文明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等,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发展观"必有助益。我们谓之 "生态化工金字塔",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无缝衔接,并统一为中华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具有重要哲学新意。

结语

"生态化工"新技术体系证明,"循环经济"在工程技术与经济上都是切实可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有条件先行一步。我们坚定地期待着!总理最近说:中国的振兴,一定是一个可持续的振兴,是一个惠及所有老百姓的振兴,是一个为子孙后代着想,并为他们创造条件的振兴。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对得起人民。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理论例10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建设;运用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ecological environment;construct;use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2-0137-01

0引言

随着近几年我国GDP逐年递增,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被放在桌面上探讨,在保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中我们需要一个平衡点。另一方面我们能推断到经济增长并不代表一定要牺牲生态环境的和谐,为了生态环境的和谐我们就一定要抑制经济的发展。于是,我们发现循环,可持续发展便是我们平衡两方面的支点。如何利用好这个平衡支点关系到我们经济建设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共同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明如何将循环经济理论运用到生态城市建设中,旨在通过以下几方面的说明促使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更快更好地发展。

1我国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工业化加剧,伴随工厂集聚城市而来的是大量务工人员的拥入,导致人均城市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天空受废气排放和人口膨胀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灰白色;水质也因为生活污水增加和工厂不处理性污水排放的原因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大;土地也因酸碱平衡被破坏而影响作物产量;城市人口的膨胀也加剧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加,而垃圾处理也成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难题……事实表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给人们带来了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了生存环境的毁来,人们一边在创造社会财富一边在承担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生存条件的恶化。另外,我们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也面临旧产业经济与新型生态建设不协调的问题,毕竟旧产业经济在我国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积淀了很深的历史文化,建设生态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新思维,新突破,要求我们在旧的生产模式和旧的发展思维上进行革新。一方面我们要发展城市经济,拉升GDP,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构造我们的生存空间是建设生态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运用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表现在再生资源的利用上。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能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处理,经济发展城市又少不了务工人员的聚集,人口膨胀免不了消费和生活垃圾的增加,种种生态环境的不和谐便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自然而然地产生。那么当我们要保经济增长的时候,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从节约能耗,增加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几个方面着手:从表象上来看,节约使用资源,增加资源利用效率解决因工业发展导致我们对大自然的穷尽性发掘,遵守自然规律,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资源是丰富的,但是也是有限的,如何高效利用不可再生性资源关系到我们人类的持续发展。我们除了从节约这方面着手外还可以研发相关科学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率;使用能源替代品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发电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废弃物排放的处理设备成本和增加废弃物排放的渠道。从能源的使用和排放两方面切断因资源使用而代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从实质层面上来讲,促使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双向保护。最直接的是对我们日常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我们知道日常生活垃圾概括起来实际上就是可用作有机肥料的垃圾和难处理的石油产品,而后者对环境的破坏是具大,不可挽回的。那么,我们可以将前者聚集起来用作形成沼气,天然气资源,而的后者我们一边增加媒体宣传力度号召节约循环利用同时,努力开发相关处理设备和降解技术,在有关技术未形成前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建设有具大隐患资源的利用,从替代物的研发上解决我们日常对难处理石油产品的依赖。

3相关法律对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支撑

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运用,解决了我们资源高效利用,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也带来了循环消费的生活模式。但是,这些仅仅停留在了理论层面上。也就是说理论与现实之间我们还是感到有所差距。只有通过立法保障我们才能将所设想的理论转变为我们希望看到的现实。首先是道德宣传,我们应该加大生态资源节约保护,高效使用,循环利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道德宣传的目的,在全社会范围内提高居民意识,共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也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其次再是从法律层面上保障循环经济理论在建设生态城市运用。道德宣传能够起到提高人们思想意识的作用,但是仍然不排除有少数人为了一己私利,置道德规范于不顾,我行我素,给我们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带来隐患,因此我们需要有法律的震慑和强制来保障。我们可以一面总结国外发达国家有关环保与经济双向共同发展的成功事例做参考一面结合我国生态破坏的经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制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的穷尽性发掘。再就是通过政府制定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达到开发的不浪费,保证高效,可持续发展。

4小结

本文从建设生态城市出发,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系统阐明了建设生态城市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在建设生态城市中我们在面对资源丰富却有限,资源使用效率低,工业经济发展、人口膨胀带来的一系列生活废弃物处理的难题,在保经济增长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两者之间,我们艰难地寻找着平衡支撑点。其次,在探索经济和环境双向发展中我们发现了循环经济这个平衡支撑点,引入循环经济理论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我们提出了产业升级,技术革新促使资源的节约、高效使用,并对工业,生活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和回收再造来达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建设共同发展的目的。最后,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提出了征对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生态城市的道德宣传,在起到革新人们旧思维的基础上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道德力量和法律强制力相互协调补充共同为建设和谐生态城市做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娜,孙岩,尹怀宁.论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建设[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