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村居家养老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7 16:35:43

农村居家养老

农村居家养老例1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174-02

一、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分析

随着第一代独身子女的长大,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由此引发的养老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尤其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大量的“空巢老人”、“鬼村”的出现使得我们再次直观的感受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就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主持人几次提到“空巢老人”更是体现了国家甚至是社会大众对“空巢老人”问题日益高涨的关注度。

根据2009年年初,全国老龄办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人家庭总户数的48.9%;空巢、类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共4742万人,占全国1. 08亿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另外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中提到,我国空巢老人比例很高,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这一个个醒目的数次都在提醒着我们为“空巢老人”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已经刻不容缓。

(一)农村“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年满60 周岁,拥有农村户籍,子女外出打工或定居城镇,身边无成年亲属独立生活的老人,包括和未成年外孙子女留守在家共同生活的老人,而农村“空巢老人”是如何产生又为何越来越多呢?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农村家庭规模急剧缩小,家庭养老能力弱化。随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年轻父母渐渐老去,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甚至八个老人的现象开始出现。这一现状必然导致了一部分老人无法和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二是农村因为交通闭塞,经济结构单一等原因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年轻一代普遍外出打工或为子女上学等原因搬离农村去城镇生活,但又因为经济能力有限,无法将父母也带离农村,这导致了很大一部分老人留守农村,成了“空巢老人”。三是社会转型过度阶段产生的诟病,在我国广大的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普遍未受过文化教育,而改革开放后年轻一代目不识丁的人已经很难找到,这一文化层次的差异导致两代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代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不再愿意留在农村与父母共同生活,而是选择在城市打拼。

(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经济来源有限,生活负担沉重是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首要问题,城市的老年人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可以每月领取退休金维持生计,但在农村,每位老人每年仅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六百元(按照我国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标准计算),相当于每月五十五元,这种形式大于实质的养老金数额直接导致在农村老人们依然要从事繁重的劳动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但即便是这样,高昂的医疗费用也常常使他们的生活陷入困境。而那些缺乏劳动力,子女又无力赡养的老人生活则更加艰辛。

医疗资源匮乏,生活无人照料是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普遍问题,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交通闭塞,医疗资源匮乏,技术有限,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些患有类似于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是十分危险的,他们常常在发病时因为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而失去了生命,不仅如此有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为了节省医药费,为子女减轻负担,只在乡镇小诊所内简单治疗放弃住院疗养的机会从而导致病情恶化。但除了医疗条件有限,身病或年迈无法自理生活的老人无人照顾更是严重的问题,在农村,“空巢老人”大多是自我照顾或夫妻间相互扶持,但这也仅是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

生活孤独单调,缺乏精神慰藉是农村“空巢老人”值得关注的另一问题。衡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精神层面有时比物质更重要。所以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可能前面所说的问题都不是最重要的,缺乏陪伴,孤独才是他们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再好的物质条件,再好的医疗设施可能都不如家人的陪伴带给他们的幸福。只有做到精神赡养,才能让“空巢老人”们真正感受到幸福。

二、居家养老模式的优越性

目前,世界各国的养老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即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所谓家庭养老,即依靠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为老人提供物质支持,生活照料以及医疗等方面需求的养老模式,其主要是以传统美德“孝”为背景依靠亲情来维系,这种养老模式一般在经济较落后的国家盛行。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家庭结构不断缩小,家庭养老能力在不断弱化,“空巢老人”的出现正是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的结果。

社区养老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主要养老模式,其主要是依靠社区这一单位,整合政府、社会、个人多方资源集中养老的一种模式,社区养老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整合资源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采取社区养老较为适宜,这一模式较之家庭养老更加先进,对经济基础的要求也更高。

最后是社会养老,这是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一种养老模式,尤其在发达国家基本都实现了社会养老。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由国家和社会保障老年人晚年的基本生活,所以对国家要求较高,既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又要有一定的财政支撑,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已经基本能够实现社会养老。

上面所述的三种养老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自身的条件要求,而我国农村正处在由家庭养老模式向社区养老模式转变的过度期,随着家庭养老模式不断弱化,社区养老又尚且设施不足、体制不完善,直接导致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实际,从“空巢老人”的需求出发,探索一个新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作为介于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之间的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

居家养老作为一个全新的养老模式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养老成本低,居家养老则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农村地区现有的资源,结合当地特点建设最适合的养老机制。节约成本又能和地区特点相契合,可操作性强。(2)能够最大限度的照顾到老人的感受,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都希望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而居家养老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让老人能够在家中,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度晚年,给老人以最大的精神慰藉。(3)居家养老能动性强。较强的能动性也增加了各种制度,政策的可行性,加快建立新型养老体制,更快的改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三、转型期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模式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出发,以老年人最急切的需求为立脚点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一)具体的立脚点

首先是对于尚有劳动力,健康状况较好的老人,仅需提供一般的关照与帮助即可,但对于一些长年患病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就需要有专门的护理人员,服务中心,必要时对老人统一照顾。针对不同情况的老人,提供不同的生活帮助,是居家养老模式建立时要考虑的一大内容。

其次是医疗保障需求,看病难,看不起病是现阶段农村老年人面临的一大难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也会不断提高,正是最需要医疗资源的群体,但农村受其自身经济状况及交通不便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很难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尤其是身边无子女照顾的“空巢老人”更是处在医疗保障最边缘的地带。如何使得老有所依,病来有医是居家养老体系构建时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

最后是精神文化需求,谈到健康我们现在最常说的就是身心健康,上面所列的两个需求,主要是为了解决“身”的方面,而最后一个就是要解决老年人的“心”的健康。最缺失的恰恰就是这一方面,因为没有子女在身边陪伴,他们常常感到孤独落寞,使整个晚年生活变得黯淡无光,如何弥补子女不在身边带来的亲情缺失,是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一大难题。

(二)构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1.强化各村集体的“社区”功能,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机构。长期以来我国的村委会一直是顶着政府的光环发挥着领导协调宣传等多种作用,对自身定位不清,随着农业税征收的取消,村委会的公信力及对村民的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正是村委会发挥作用重新树立威信的绝好时机,应借此机会,使村委会的职能由服务政府向服务人民转化。

2.完善农村医保,建立医疗保健中心,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农村虽然都有农村合作医疗,但这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老人的需求,对此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更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另外,考虑到农村交通不便,应由各村委会单独或联合建立医疗保健中心,为老人提供日常的医疗保健,并在当地“空巢老人”家中设立急救铃,以应对老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保证其遇到突发疾病时得到及时的救援。

3.建立老年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减少“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可以建立老年文化中心,成立老年人兴趣小队,增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另外可以结合当地传统民俗,组织当地老年人将一些几近荒废的传统民俗活动重新传承起来,这样一方面是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对一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农村居家养老例2

(一)农村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加的速度达到了每年600万,数据显示,2009年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人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数的8.5%,60岁以上人数占据总人数的13%,可以看到,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加大,社会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三分之一的农村家庭缺少子女照顾,老年人不仅物质生活水平低下,还缺少精神寄托。

相对于城市家庭来说,亲情关怀是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优点,但是近几年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农村年轻人都到城市务工,很多年轻人都是农村家庭的“顶梁柱”,这种情况给农村家庭带来了不利影响,例如严重的“空巢老人”现象。笔者调查了195位农村老人,其中没有和子女同住的老人数量将近一半,这些老人没有子女照顾和陪伴,缺少精神慰藉和身体照料,这种情况体现出农村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弱化,也反映出现今亟待加强农村居家养老模式。

(二)农村居家养老的可行性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完善性,这是由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等方面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因此,要建立和当前农村实际情况相符的养老制度,需要综合考虑人文、经济、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可以从几个方面得以体现:首先,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费用较低,虽然现在敬老院、老年福利院数量较多,但是这种机构养老模式不论是前期投入还是后期维持,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并不适用于农村养老,农村老人如果身体健康状况尚可,会最大限度地为子女减小负担,实际上是降低了养老费用和成本;第二,当今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实施居家养老模式,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大量有关民生的政策和项目,体现出国家和政府对于改善农村民生的极大重视,而现今农村空巢率和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对完善农村养老提出了要求,因此,农村居家养老面临着有利的机遇和环境;第三,农村老人对养老服务的要求不高,调查显示,70%左右的老人需要的养老服务是家政服务,主要包括清洁、做饭和打扫卫生等,这些项目简单、传统,因此提高了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

二、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缺乏专业人员

目前,农村居家管理人员大多由村委会干部兼职,这些干部缺乏关于居家养老管理的专业知识,给农村居家养老发展带来了阻碍;其次,居家养老缺乏专业服务人员,很多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都由村里的老人自行承担,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服务技能培训,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设施水平落后

主要是服务设施分布不合理,例如服务设施分布在行政区域,但是大多数老人居住地距离较远,因此无法满足老人实际需求,也降低了服务设施的利用率。

三、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措施

(一)完善资金投入

农村居家养老例3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002-01

一、农村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农村居家养老的必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增加的速度达到了每年600万,数据显示,2009年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人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数的8.5%,60岁以上人数占据总人数的13%,可以看到,我国的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加大,社会已经成为老龄化社会,三分之一的农村家庭缺少子女照顾,老年人不仅物质生活水平低下,还缺少精神寄托。

相对于城市家庭来说,亲情关怀是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优点,但是近几年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很多农村年轻人都到城市务工,很多年轻人都是农村家庭的“顶梁柱”,这种情况给农村家庭带来了不利影响,例如严重的“空巢老人”现象。笔者调查了195位农村老人,其中没有和子女同住的老人数量将近一半,这些老人没有子女照顾和陪伴,缺少精神慰藉和身体照料,这种情况体现出农村传统居家养老模式的弱化,也反映出现今亟待加强农村居家养老模式。

(二)农村居家养老的可行性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完善性,这是由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等方面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因此,要建立和当前农村实际情况相符的养老制度,需要综合考虑人文、经济、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可以从几个方面得以体现:首先,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费用较低,虽然现在敬老院、老年福利院数量较多,但是这种机构养老模式不论是前期投入还是后期维持,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并不适用于农村养老,农村老人如果身体健康状况尚可,会最大限度地为子女减小负担,实际上是降低了养老费用和成本;第二,当今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实施居家养老模式,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大量有关民生的政策和项目,体现出国家和政府对于改善农村民生的极大重视,而现今农村空巢率和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对完善农村养老提出了要求,因此,农村居家养老面临着有利的机遇和环境;第三,农村老人对养老服务的要求不高,调查显示,70%左右的老人需要的养老服务是家政服务,主要包括清洁、做饭和打扫卫生等,这些项目简单、传统,因此提高了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

二、农村居家养老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缺乏专业人员

目前,农村居家管理人员大多由村委会干部兼职,这些干部缺乏关于居家养老管理的专业知识,给农村居家养老发展带来了阻碍;其次,居家养老缺乏专业服务人员,很多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都由村里的老人自行承担,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服务技能培训,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设施水平落后

主要是服务设施分布不合理,例如服务设施分布在行政区域,但是大多数老人居住地距离较远,因此无法满足老人实际需求,也降低了服务设施的利用率。

三、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措施

(一)完善资金投入

确保居家养老服务顺利发展的基础因素就是充足且稳定的资金,农村居家养老需要社会、家庭、政府等多方面共同承担责任,政府职责固然重要,企业、家庭和民间组织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要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政府还应促进居家养老服务趋向产业化,发挥企业和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为农村居家养老提供经济支持;对于政府来说,可以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提高企业和民间组织的积极性,这样不仅让政府的负担减轻了,还增加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主体,为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可靠的服务打下基础。

(二)完善服务内容

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城市养老、家政服务都有很大差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服务农村老年人,因此需要兼顾针对性和适用性,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精通做饭、清洁、洗衣、照料等技能。当前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日常家务相似,但是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因此要大力提高服务的层次性、全面性。可以建立一个长期的评价体系,减少对老人不需要的服务的人力、资金投入,加入一些可行、使用的服务,并加大对老人迫切需要的服务的人力和资金投入,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确定一个基本的服务体系。服务内容确定以后,还要为满足老人不同需求提供针对,基本服务内容为饮食起居和卫生清洁等,精神、心理慰藉、护理、医疗等为选择内容,要提前安排、设计服务以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例如老人对饮食有不同的口味需求,就要提前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烹饪不同口味的食品,逐步完善服务制度和服务内容,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J].社会,2001

(09):22-24.

农村居家养老例4

一、农村居家养老――一种可行的养老模式

2012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4.3%,其中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口数约占到全国老年人口数的一半之多。由此看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已经以相当快的速度在发展,“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要求我国要大力发展完善养老福利事业。由于我国地区差异的存在,相对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来说,农村养老福利事业的发展更应得到我们的重视。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有三种养老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养老方式,在我国最为普遍,也是最被老年人接受的养老方式,但正是这种最为普遍的养老方式日益遭受严峻的考验。此外,机构养老由于成本较高、缺乏家庭温暖、社会隔离等原因无法得到老年人的青睐,传统的思想观念令老年人对于机构养老怀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用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在农村经济水平不高、空巢老人逐渐增加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背景下,这种模式花费相对少,可以居住在家又可以接受各项服务,越来越受到老年人与社会的欢迎。

二、一个样本的说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

位于浙江省中部城市的F村,村落形成于明朝初年,全村建成区总面积8.37公顷,户籍人口1230人,60岁以上老人311人,约占总人口数的1/4,村庄主要产业为农业与原料加工业。村集体收入微薄,年收入10万元左右,人均年收入12000元。自2011年起,随着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推广与市区级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推动,F村也开始筹备建设白天统一照料、晚上分散回家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区里民政给予10万元上限的财政补助,商会成员每家募捐3~10万不等,建成后政府配套补助每家每年3万元的运行经费,可持续服务20~30位老人。

中心是由村古建筑修缮而成,冬暖夏凉。据村两委介绍,“这是村里最好的几幢古宅之一,现把它贡献出来做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算是物尽其用”。“老有所养,最难的还是吃饭吃好问题。”中心建成首先解决的就是村里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中心配备的硬件包括饭桌、藤椅、电视、风扇、洗衣机、冰箱、做饭的厨具,以及楼上可供休息的床等,另外中心还雇有两名厨师,一名保洁员,一名管理员,采购员是中心老人中每天挑选出两名进行当日的采购。现阶段服务对象是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与困难家庭60岁以上的老人,中心对于身体不适的老人,规定可以由家人将饭菜打包带回。每人每餐4元钱,个人支付2元,政府补贴1元,村里补贴1元。对于这么低廉又方便的服务,在调研中,大多数老年人是比较青睐的。“中晚两餐,自己只用4元,很多时候都自己在家,就不用烧饭了,还可以到这里和大家聊天,蛮好的。”

三、影响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营运资金与社会参与度

1.营运资金短缺,缺乏持续性供给机制

通过笔者对几个村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调研了解,中心大都由村里的旧宅、学校、祠堂等修缮而成,相对花费较少,但也都需要四五十万的成本,政府补贴的10万根本不够。再加上中心硬件的配备,人员的聘用等,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筹建的资金都是靠商会捐赠和村里自筹凑齐。“面对后面营运的资金来源,政府每年的三万元是肯定不够的,连厨师和保洁员的工资都开不出,更不要说还有采购食物,硬件修补等大的花销。”一位村干部刚开始就为今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营运担心起来。各地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虽然都在政府、企业和村庄自身的努力下成功建成,但是后续的资金供应链还没有规划完善,只是单单靠政府一年几万元的补助是难以维系其正常发展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营运资金怎样保持持续供给,成为其今后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度不高

村书记在访谈中谈道:“现在都是政府在主导,很少有社会上的团体、机构来参与,最多就是刚开始的时候商会给我们捐了钱,后来也没有过问了。”可见,现阶段农村居家养老还是政府在主导,民间组织、机构都还没有规模性地介入其中,使得社会资源无法在更大范围得到有效利用。养老事业应该是全社会投入的一项福利事业,单单靠政府的参与,难免会有高投入、低效率等政府失灵现象的出现。

(二)服务与专业人员

1.服务单一,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老有所养,最难的还是吃饭吃好问题。”但是,在温饱解决之后还有许多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如休闲娱乐的需求、交流倾诉的需求和心理慰藉的需求等。在调研中,多数中心还是停留在关注怎样照顾好老年人吃好饭等日常生活的层面上,还没有尝试去满足老年朋友们其他的心理需求,也没有相关的调查去了解他们真正想要得到的服务。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许多老年人更希望能有人和他们聊聊天,能有事情做。访谈中一位刚吃过午饭的老大爷跟我们说:“空闲时希望能有些事情做做,老了老了,也不愿一天就等着三顿饭,这样的生活好像没什么意思。”这体现出,对于进入老年阶段的老年人,还不能很好地接受自己的角色转型,存在一种失落感。

2.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人员

调研中,普遍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都只是配备厨师、保洁人员和管理人员,并没有配备其他专业的人员来解决老年人有可能出现的健康、心理等问题。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专门的服务老年人的经验与资质,甚至有些也都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了。一旦中心出现任何紧急事件,中心无法在第一时间提供专业的救助。而且,中心管理人员告诉我们,想要找有资质的人员来中心工作也是有困难的,一方面工资支付不起,另一方面事这一行业的也没有多少,不知从哪里找。

(三)组织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组织要顺利地发展都必须要有一套明确可行的管理制度,它是组织正常运转的关键。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几处。首先,人员管理不完善,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都只是口头的传述。哪些人员有什么任务,何时何地该做什么,怎样考核管理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出现分歧很难进行判定。其次,财务管理不清晰。例如,每天负责采购的人员安排,花费开销,经费结余等的记录、汇报、汇总等没有制定制度。最后,责任管理不明确。例如,老年人来中心就餐,那么他们自离家出门起,因为年纪大身体可能欠佳的原因,他们的人身安全责任怎样认定。如果在途中出现意外,后果怎样处理。还有就是,中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如果老年人在中心用餐后出现食物中毒等问题,责任谁来承担等。这些管理问题在运行中似乎都被忽略了。

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参与是前提,社会多元参与是保障

1.坚持政府参与

在我国,政府作为支持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主体,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在经济上,对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营运资金,政府要科学规划财政预算,争取逐年提高对其的财政补助,各级政府做好建立完善的财政补助计划的工作,为农村居家养老中心的持续运营提供资金支撑。另一方面,对于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推行,政府不仅要在经济上提供支撑,还要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包括舆论宣传、政策倾斜等在内的非经济资源的供给。政府应为居家养老服务做好舆论宣传工作,鼓励广大农村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惠及广大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做好政策的倾斜,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政策上的帮助,如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居家养老的政策支持、对于捐助企业的税收政策优惠等。

2.多元参与

福利多元主义认为,社会养老保障等公共服务应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家庭和社区等共同承担,因此养老服务这项重要的社会保障事业不仅仅需要政府的角色扮演,还需要社会多元的参与。一方面,在资金的筹集上,非政府组织、企业、家庭及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非政府组织可以依靠自身的组织优势募集善款,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也应积极投入到捐款的行列之中,家庭和个人也要为购买服务付出一部分资金,这样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有望持续地运作下去。另一方面,在服务的提供上,除政府出资购买部分服务之外,社会资本、非营利组织及社会志愿者也要以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出现,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

(二)丰富服务内容,培养专业人才

1.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丰富服务内容

就目前而言,多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多停留在做饭、洗衣等比较单一的层面上。而通过一些调查发现,许多老年人的需求已经超越了此层面,更有精神、心理层面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必须设立有效的调查反馈机制,根据实际,及时了解老年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服务的内容。针对老年人空闲时间多、寂寞无聊,可以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工场等,提供他们打发时间的场地;针对老年人心理上的空虚、抑郁,要开展心理咨询等服务。

2.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培养专业人才

在居家养老服务刚刚起步阶段,要注重工作人员入职前的培训,将必须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工作人员,同时要有相关的考核机制,督促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另外,要积极培养专业人才投入到养老服务中去,在各大专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及招募大批立志于此的社会人员投入学习,掌握心理咨询、医疗护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三)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的管理、财务的管理及责任的管理等。首先在人员管理方面,要明确各个职位人员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与工作责任,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标准,包括服务的满意度、出勤率、投诉次数等,还要有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员工起到激励的作用。其次在财务管理方面,由于一切刚刚起步,在财务制度的建立上还需要慢慢探索,但一定要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例如,在采购人员的管理、账务的公开、经费的结余等方面要及时公布。最后,责任管理方面,要明确中心对老年人负有的责任,必要时要签订详尽的责任认定书,让老年人安心、安全地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带来的便利服务。

参考文献:

[1]杨春. 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南京市为例[J].人口学刊,2010(06).

[2]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人口学刊,2012(04).

[3]汪柏根. 我国农村居民养老服务若干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4]王碧红. 农村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与体系建构研究[D].厦门大学,2009.

农村居家养老例5

“85岁以上,每餐1.5元,90岁以上免费,75—85岁的每餐2元,这是我们村里的就餐标准。”该村党支部书记宋立伟说。

上目宋村的养老照料中心原先是村加工厂和年糕厂,面积234平方米。今年3月份,村里投资了14.2万元将其改造成了现在的照料中心,餐厅挨着休息室,休息室连着活动室,除了就餐,老人还可以在这里看电视、健身,还有洗衣机免费服务。同时,区卫生局还定期安排医生到养老照料中心义务巡诊。

当天上午,在金东区源东乡尖脚岭村养老服务照料中心,83岁的樊传学老人一边和村里的老伙计聊天,一边等待开饭。这里原来是村小学,学校拆扩并之后曾经一度荒废,现在是全村18位八旬老人的新家。“我每天都要到这里来报到,中饭、晚饭都来这里吃,每顿只要2元钱,饭菜新鲜又好吃。”

“有了这个中心,我有信心活到90岁、100岁。”樊传学老人喜滋滋地说,虽然养老中心开张才一个月,但他的生活和心境完全变了。樊传学有两儿三女,都不在身边,为照顾曾受腿伤的老伴,这位83岁的老人担起了所有的家务。“从一早开始,一点都停不下来”,更让他烦心的是,老伴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的征兆,稍不合意就动辄训斥他,他听不下去就跑开。

村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后,樊传学肩上的担子一下轻了。首先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每餐一个人只要花2元就能吃到花样翻新的饭菜,更令他惊喜的是,平时很少出门的老伴,现在有了聊伴,脾气也变得温和了许多,他所担心的老年痴呆症状也不见了。“这里成了老伴最爱待的地方,哪怕是下雨天,老伴也要跑来这里吃饭、聊天。”

129个养老服务中心惠及2万老人

据了解,在我国,一股“银色浪潮”正扑面而来。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94亿,今年将突破2亿人。金东区60岁以上老人有5.8万,占总人口的18.4%,其中八旬以上高龄老人共有7984名。

如何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2012年,金东区采取统分结合模式,试点建设农村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反映良好。今年,金东区在面上推开,目前已建成129家农村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批量建设、分散运营”的居家养老新模式———“金东模式”。

按照统一梯度管理的原则,纳入照料中心服务的老年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采取户院挂钩、由亲属代为照料的五保老人,照料中心为其提供无偿服务,经费从五保供养经费中列支;第二类为社区内所有80周岁以上老人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照料中心为其提供低偿服务,每餐每人收取2元伙食费;第三类为社区内70周岁以上老人,照料中心提供有偿服务,收费标准由村“两委”决定。

这一模式推出不久,受惠的老人们就感受到了带来的好处。陈苏姣是源东乡邢村人,今年85岁。“老人们一起说话、吃饭、看电视,活得真有味!”她说,还经常有人来看望他们,特别开心。同时,养老中心的厨师的手艺特别好,烧的饭菜特别合胃口。

在“金东模式”运行之初,老人们颇为担忧,担心照料中心的食堂是否能长期开伙?会不会像上世纪60年代的“食堂”一样办不下去?每顿饭菜的价格是否能保持不变?

针对老人担心的问题,金东区摸索出了“四个一点”筹资方式,即上级部门补一点、政府财政出一点、村集体(社区)筹一点、社会爱心助一点。

金东区民政局局长张志连说,相较于投资成本较高的敬老院,金东区采取的统分结合模式,一次性投入包括建设用房、餐厨设备、娱乐设施、日间休息室等仅需10万元,运营经费在每家每年补助2万元的基础上,再按人头每人每天补助2元伙食费。

“不足的部分最后才由村里补贴,我们也算了这笔账,除去区里的补贴和老人自交部分,村里一年补贴只需要1万—2万元,这点钱,村里负担没问题。”曹宅镇龙一村村支书钱百顺由衷地说,村里花这点钱非常值得。

“这种不离乡、不离家、不离亲的居家养老模式,最符合老年人心理需求,符合国情乡情。据我了解,这种模式在浙江或全国绝无仅有。”张志连说,金东区目前已建成129个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惠及2万余位老人。

张局长说,目前金东区已经建好投入运营的129家养老中心,投资为3000万元左右,如果用这笔钱去建敬老院,最多能建5家,可安置老人600多人。但用3000多万元建村养老照料中心,能惠及全区2万多老人。

“这样的模式,不仅投入少,而且见效快、覆盖广。”王建中副区长说,该区的129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从规划筹备到建成使用,仅用了3个月。

区人大:软助推与硬驱动双管齐下,多方位服务全区居家养老事业

据了解,当地人大常委会也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自从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试点建设启动以来,金东区人大常委会就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以各镇乡(街道)为单位,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并通过多种形式助推当地农村居家养老事业。

“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各自的优势,拥有丰富的资源,一直有热心公益事业的优良传统。我们以助推居家养老事业作为新时期人大代表履职的一个新平台,引导他们把身份优势、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干事优势、惠民优势,软助推与硬驱动双管齐下,多方位服务全区居家养老事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庆表示。

据统计,在金东区,担任村支书、村主任的区人大代表有50多人。他们在认真履职的同时,也在融合多元角色,发挥协调、牵头、发动作用,引领推动着本村乃至全区居家养老事业的不断发展。区人大代表、赤松镇山口冯村党总支书记方锦华在2012年6月份牵头建成了全区第一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举解决了村里80多名孤寡老人中、晚餐的后顾之忧,本人还带头捐款10万元。

农村居家养老例6

近年来,学者进行了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分析了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的趋势,并提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议;关注并切实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居家养老的问题;指出农村居家养老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支持〔1〕,要加强农村的老年社会工作,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2〕。本文基于对吉林省农村居家养老状况的调查,提出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居家养老中应用的路径。

1资料与方法

通过文献法收集我国和吉林省老年人口信息,了解吉林省养老服务的经验和不足,以及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客观条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010年1月,课题组在吉林省农村开展了“农村居家养老需求情况”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围绕对居家养老的选择意愿、养老中的需求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没有接受过老年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为核心问题展开。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式确定吉林省不同地区农村村屯为调查范围,如农安县三岗乡、辉南县抚民镇七社、兴隆山镇杏花村、三岔河市西三家子村、榆树县陈家村、高家村、龙井镇村、珲春市马川子乡等共计20个村。调查对象限定在60岁及以上的农村村民,以偶遇抽样结合判断抽样的方式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员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57份,问卷回收率为89.25%。由于有无子女照顾对于养老的选择差别很大,所以,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类:有子女照顾老人为子女与其同住一院之内或者在同一村里;无子女照顾老人为子女在城里安家的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的留守老人或没有子女的老人;分别对有子女照顾老人和无子女照顾老人调查200人。其中前者收回有效问卷160份,后者收回有效问卷164份,共计有效问卷32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81%。在发放和回收问卷的同时,通过访谈法,了解农村老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情况。

2结果

2.1我国和吉林省老龄化严重,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具备客观条件通过文献查询,截止2006年6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4657亿人,其中城市老年人3 856万,农村老年人1.080 1亿;2006年末,吉林省60岁以上老龄人口321万,占总人口近 12%,其中农村老年人口144万〔3〕。截止2005年末,吉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307.7万,老年人中生活在农村的为134.6万,占全省老年人口的43.73%;在有老人的家庭户中,有一个老年人的占57.30%,有两个老年人的占42.18%。 在有老年人口的家庭户中,老年人口与成年子女或其他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占70.10%,他们的日常生活可以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照顾。无人照顾老人户占29.90%,其中:单身老人户占8.37%,一对老年夫妇户占19.51%,老年人口与未成年的亲属共同生活的家庭占1.50%〔4〕。截止2009年末,吉林省兴办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福利院657所,床位数4.37万张,入住老年人2.72万人,服务人员3 748人;全省建有农村老年活动室5 936个,总面积28.55万平方米,平均每个活动室面积48.1平方米;吉林省老龄办在延边州和白城市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试点工作,以村屯养老服务大院为载体,依托老年人协会为村屯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临时托养、文体娱乐、学习教育、卫生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在村老年协会中,建立

3 065个老年文艺活动组织,3 150个老年体育健身活动组织〔5〕。珲春市马川子乡是吉林省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工作的试点乡,目前,全乡9个村分别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以各种方式开展起为老服务工作并取得了实效。吉林省将在2010年底有30%的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大院,2011年底有60%的村建成居家养老服务大院,2012年底全省所有的村都将建有居家养老服务大院〔6〕。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 266元,比上年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02.90元,增长13.4%;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2.79平方米,增加0.86平方米;农村低保标准和年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1 200元和760元,同比增长41.0%和40.7%,有效保障了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48.37%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7〕。由于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扶持的福利性服务,许多乡村已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即便有收费项目,费用很低。农民收入和居住状况良好为农村居家养老创造了条件。

2.2农村养老需求多样,无子女老人倾向居家养老问卷调查表明农村老人喜欢住在自己家里养老,包括传统家庭养老(这里指仅依靠子女提供帮助的养老方式)和居家养老的占多数;选择机构养老的很少;大多数人希望来自子女或社会的帮助(愿意接受帮助指遇到困难时是否会期望得到帮助的情况),有9%左右的老人有“遇事宁愿靠着不求人”的心理;无子女照顾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迫切。见表1。表1农村老人主要需求和养老意愿

2.3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低、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尚处于初始阶段通过入户访谈,除有子女在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大学生家长的老人和少数文化程度稍高的老人知道社会工作这个新兴职业外,90%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不知道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是怎么回事;老年社会工作的实践体现在村委会为老人问寒问暖、提供各种帮助中,但是缺乏专业的理念和方法;目前调查所在的农村还没有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农村从事精神慰藉,维权等养老服务;在介绍了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作用和具体做法后,90%以上的老人愿意接受老年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但是他们担心服务费用的支出。

3讨论

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是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对于有子女照顾老人,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仍在延续,愿意到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去主要是参与娱乐活动、满足人际沟通、消磨时间的需要;无子女照顾老人采取居家养老的方式更为迫切,其中子女在城里安家的老人认为农村的住房相对于城市来说比较宽敞、空气清新,老年人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比起住进城里儿女家里那较小如“鸽笼”的房子里,他们感到憋屈、不舒服;即便老年人子女住房宽敞,他们常觉得生活习惯不同、长期住不方便;对于进养老院养老,只有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和儿女双方均有现代意识的,觉得去养老院是不给子女添麻烦的好的选择,但是,又担忧养老院的服务质量,这种担心也是可以理解的。“黑养老院”事件的曝光,反映了“黑”养老院不善待老人,侵害老人权益的恶劣行为。这种严重不道德行为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反映出养老服务机构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职业道德〔8〕;多数老人认为去养老机构养老会丢子女的面子让人笑话或者令儿女不高兴,因为在他们眼里养老机构都是无儿无女老人的归宿或是那些有残疾没有自理能力的、儿女没有时间照顾的老人的选择;老人对权益保护咨询的关注主要涉及农村医疗保险、低保政策等;无子女照顾老人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排解孤独;文化娱乐;解决留守老人代际隔阂、赡养等纠纷;权益保护咨询;排除年老恐惧等方面的需求明显多于有子女照顾老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适合吉林省农村社会状况、适应中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个人自决原则、赋权和发展的原则、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原则,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助人自助,能够被老年人接受,在解决养老中出现的问题上具有优势和可行性;农村老人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并具备居家养老的居住条件,具备大力开展居家养老的客观基础。由于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还不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低和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程度相对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的原因,专业的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尚处于起步阶段也是正常的,这同时也为老年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吉林等省已有很多为老服务实践经验和政府规划,这为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奠定了基础;可见,老年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和方法的应用对于满足农村养老需求,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提高养老服务实效性,解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是必要和可行的。

3.1有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个案工作老年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观指导下,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帮助和支持,以使当事人减轻压力、解决问题和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的服务活动;针对农村“农村留守老人”,因子女成年累月在外打工,很长时间才能回家看望老人一次,老年人会出现孤独寂寞、对年老恐惧,渴望与人沟通的现象,老年个案工作者深刻理解老人的需求,运用会谈的技巧,专注、主动倾听老年人的心声,使老年人心理上得到支持,并对老年人模糊不清的问题进行澄清,给老年人进行心理疏导、鼓励老年人勇敢面对老年的身心变化,引导他们进入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氛围,协助老年案主认识及接受老年,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备,积极地应对人生晚年期各种生活事件,如有的子女干涉丧偶独居老年人再婚、家庭经济赡养中出现纠纷等问题,工作者针对不同的个案进行区别性的工作,站在老人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帮助老人解决矛盾。

3.2开展主题突出的老年小组工作

老年小组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与指导下,利用老年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小组凝聚力,帮助老年组员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己的行为,正确面对困难,恢复自己的社会功能和促进自己成长的专业服务活动;开展老年小组工作的主题紧紧围绕老年的需求,如增进人际交往、排解孤独、充实闲暇生活的“老年社交康乐小组”;解决年老恐惧的“生命认知小组”、“治疗小组”,组建“自身价值提升小组”、“动机激发小组”;达到使老年人认知改善、行为修正、情绪疏导及能力提升充分认识老年自身价值的目的;进行小组工作前小组工作者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各自特征;将小组活动的相关内容对老年人进行耐心讲解;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引导老年人陈述自己的问题,倾听其他成员的陈述,自身从中获得情感支持;适当选择运用互惠模式、交流模式等。如老年人在互惠模式小组活动中担当各种不同的角色,通过观察他人的表现,借鉴或接受其他组员积极的思想价值观念、情感,从而有利于塑造个体的行为,促进老年组员自我调适、自我完善和发展。

3.3推动老年社区工作的发展老年社区工作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运用各种工作方法,改善老人与社区的关系,提高老人的自助、互助能力,促进老人的社区参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一种服务活动和服务过程。重视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提供平等机会和福利责任;帮助农村老年人了解低保政策,对于享受低保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鼓励老年人参与农村社区组织的社会活动,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引导老年人建立邻里关系、强化互相照顾。通过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对成年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遇到身体不适时,带老年人去医院等多种服务;吸引生活自理的老人到村办居家服务场所,利用为老服务设施接受服务和参加活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派专人上门进行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促进老年人对他人正面的态度,提高对他人和社区环境的关心,使老人获得更大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对于贫困老人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医疗、贫困等问题,改善老年人的生存环境和质量。

3.4加强老年社会工作方法的推广和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农村各级干部要率先了解老年社会工作的理念、宣传老年社会工作的优势、增加老年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了解,提高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鼓励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去实习和就业、开展专业服务;利用农村人力资源,以村干部、文化程度较高、身体健康的中年人为核心,建立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方法技能培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要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逐步改善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结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实行,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落实相应的物质待遇;努力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农村社区服务,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老年社会工作的知识与技巧,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问题,将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效性,对建设和谐农村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洪香,赵立新.农村居家养老需要强有力的道德支持〔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89-91.

2凌小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境与选择〔J〕.理论界,2008;7:208-9.

3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J〕.中国网 china.com.cn 2007-12-17

4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省统计信息:tjj.jl.gov.cn:2010-03-01

5杨奇.老年.吉林年鉴2010.吉林省人民政府,jl.gov.cn:2009-11-19 17:10

农村居家养老例7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已日臻成熟,并有效地抑制了我国人口的过速膨胀;但同时,由于计生政策的强制性特征,也使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我国已过早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现象已成为我国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重心和焦点,而作为老年人生活保障的”养老问题”自然被置于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核心地位。

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达6.96%,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则达到l0%(李淑霞),我国已完全符合国际社会对于”老龄化”国家的定义标准。随着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深入,”养老问题”自然被置于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核心地位。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91%(国家统计局)。因此,农村养老问题毋庸置疑应居于我国养老问题的首要地位。本文着力于新农村建设的平台,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移植到农村养老模式中,力图分析这种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及其运行构想。

一、居家养老的界定及内涵

(一)笔者对”居家养老”的界定

一般认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主要形式的主要为那些家庭养老功能相对弱化,有养老服务需求而不愿离开家庭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独居、经济困难及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险、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有偿和无偿服务。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收入不高,因此,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应该符合我国国情,并能表现出新特点的模式:将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相结合,从传统的”依赖养老”向”独立养老”转型,建立以家庭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养老服务网络为支撑,以新农保制度为保障的符合我国农村现阶段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

(二)居家养老模式的内涵

有论者指出,中国农村未来的养老方式应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体系建设,包含五个方面: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二是老年生活照顾体系;三是老年医疗保健体系;四是老年救济体系:五是精神生活体系。其中社会保险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的核心与基础”(成海军,2000)。

我国于2009年开始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这一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将农村家庭养老与新农保政策相结合,不仅使”老有所养”的目标得以进一步实现,更能使我国养老制度向社会化迈进一步。

二、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差距持续拉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虽有提高,但压力却日益增大。以青年人为主体的人口迁移、流动现象,使得同堂而居的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难以为继。

(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

计划生育政策在短期内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计生政策还将进一步影响我国传统家庭结构,如,”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将向‘小型化’和’高龄化’转变”(刘飞燕,2007),甚至使其无法延续传统养老功能,进而面临新的挑战。

(三)中国传统文化使居家养老成为可能

中国现有的养老救助模式一机构养老、社会养老等的养老理念有悖于中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文化。”养儿防老”的传统观点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孝文化”的宣扬更使得敬老院、养老院等机构在中国农村没有市场。

(四)社会转型中的道德风险,使得居家养老日益重要

市场经济冲击使得青年人面临更多压力,同时,父母对子女的依赖性却日渐增长,父母权利的削减与子女权利的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老人可利用的资源更加贫乏,这就更容易使农村老年人承担子女“孝道沦丧”甚至是“啃老”等道德风险。

(五)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不符合中国实际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及养老模式是随着其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而兴起的,大多都实施高福利政策指导下的社会养老模式,因此致使政府负担沉重。西方的养老模式经历了”由家庭走向社会的变迁,后又呈现’从院落回归家庭’的趋势(龚静怡,2004)”。这给我国农村养老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但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一大特点’未富先老”:世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7%的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0000美元以上,而我国进入老年型国家时仅有1000美元左右(李放,张毅,2006),仅仅达到发达国家老年人收入水平的1/10。因此我国不能按照西方意义上的养老来定义中国养老问题的国情。

三、居家养老模式的优越性

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均建立在依赖他人的基础上,因此这些模式均忽视了老年人的主动性。家庭养老与新农保制度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继承传统养老模式的优点,并提高老年人的自养能力。这种模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居家养老的最突出优势即提高老年人的自养能力。老年人的角色由”家长”向”依附者”转换,即因无力承担农业生产而失去收入来源后,也失去了权威。这时,很多老年人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居家养老中引入”新农保”就是老年人将自身的收入拔出一部分投入新农保,为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时提供保障,以提高老年人的自养能力,进而向”独立养老”发展。

其次,居家养老能减轻政府、家庭的负担。居家养老模式相对于传统养老模式来说比较缓和,将养老各个主体的责任分摊,缓解了传统养老模式把农村养老完全推给社会或者个人后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

再次,居家养老给老年人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慰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亦是个人生活的载体。对老年人来说,家庭不仅是一个生活的场所,更是其感情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柱。居家养老模式使老年人能享受天然的地缘、亲缘关系,同时,便捷周到的服务更加贴近老年人的物质需求,而且能满足其关于传统家庭养老的心理需求。

最后,居家养老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社会资本。居家养老形式上仍保持着传统家庭的养老格局,但内涵上体现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变。吸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广泛的人力、软硬件公共服务设施等资源,建立起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

四、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的运行机制探索

居家养老模式要建立新农村养老服务网络,一方面减轻政府负担,另一方面则为了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挖掘深层社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下的养老社会支持系统。笔者借鉴现有的养老创新模式,将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移植到农村养老模式中来。具体模式运行要包括政府、新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家庭等,它们各自承担的职能如下:

1、政府角色——由直接参与者向购买服务者角色转换政府仍承担着农村养老宏观制度和决策的制定和导向。但不再承担具体养老措旌的实施,而是将一些可转移下放给有地方政府或者基本工作单位(新农村)。此外,政府要定期对试点单位进行监督。

2、新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具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者。得到政府的支持,同时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一方面,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周到细致专业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定期培训,以达到农村居家养老的终极目标,使老年人真正”老有所养”。

3、试点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平台笔者认为新农村是社会的浓缩体,试点农村届家养老模式的成功经验往往可以在整个社会内传播分享。其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定期对政府部门作出反馈报告,以便监督。

农村居家养老例8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5-0077-03

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及空巢现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20 世纪末迅速迈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截至 2008 年底,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0956 万,占总人口的 8.3%。按照国际标准,我国进入“老龄社会”。2011年9月,“全国农村老龄问题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介绍,中国农村老龄化率为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出现严重倒置。而当农村社会“未富先老”,同时遭遇“空巢”现象时,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有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有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1]

根据美国学者默多克的 “家庭生命周期说”,一个家庭生命周期要经过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和解体 6 个阶段。 “空巢”是用小鸟羽毛丰满、离开后的母巢来形容人类社会里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的家庭中分离出去,独立门户,只剩下年老一代人单独生活的现象。空巢期是指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至配偶一方死亡这一时期。可见,空巢现象是现代家庭生命运动过程中正常的自然现象,如果子女成人后还和老人同住,反而会使老人患上“杜鹃综合征”。受诸如“不孝有三、无子乃大”、“养儿防老”等“家天下”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农村以联合家庭为主。空巢老人多持“无用论”态度,在认知上表现为人生失败感、养儿无用感、生活无力感等,普遍认为自己空巢是不好的人生结果,甚至是一个悲剧。[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空巢必然伴随孤单。西方国家由于在老年人养老与照顾中确立了国家责任的法律关系,政府及社区提供的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完整而周到,涉及社会政策、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慰藉、休闲娱乐等的社会服务项目遍布各个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适应随着环境的改善而实现平和转型。[2]而中国农村,政府和社区未能提供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无用论”认知和孤立无援处境使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农村老人的空巢现象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农村空巢老人主要有三种类型:被迫型空巢老人、自愿型空巢老人和无奈型空巢老人。[3]田奇恒通过对重庆市1009个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的调查发现,空巢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外出工作。[4]工业化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向城市或城镇转移,这种转移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劳动力的转移,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式转移。因此,当前农村的大部分空巢老人属于无奈型空巢老人,即老人希望能与子女共同生活,但子女为生活所迫,必须离开家庭外出务工,把老人留守家中。农村流行的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空巢的无奈感,“少的外出赚钱,老的在家种田,每逢佳节,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在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应对方面,将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是当前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即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由于中国农村建房基本没有规划,一字型、十字型、满天星现象严重,零星、无序、分散,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村管理成本较高,这给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带来物理空间障碍。而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推行后,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社区照顾,构建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

二、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环境的改善

农民集中居住前,农村住房零星、无序、分散,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供给难以均等化。农村社区大多没有老人使用的健身器械、文化广场等,甚至有些偏远的空巢老人出行不便,饮水困难,农业生产沟渠不畅,生产生活中负重现象严重。同时,农村管理成本较高。农户居住分散,农村社会管理者在信息宣传、民情体察、服务提供等方面很难做到全覆盖,或广而不深。而信息不畅,也会间接影响空巢老人的社区参与。另外,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存在空间障碍。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域空间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家族群居的生活习惯,据此判断中国乡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邻里互助一是有着一定的血缘基础,二是有着相对集中的空间毗邻,不然“远水救不了近火”。随着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渗入与控制,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家族文化日益衰落,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开始出现心理空间障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得农民的居住更加分散,承包地界拉开了户与户之间的空间距离,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存在物理空间障碍。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年轻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农村的“过疏化”和“空心化”。过疏村落公共事务处于瘫痪状态,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导致社会活力丧失、公共性衰退。[5]而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推行后,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

1.现代新居,适宜居住。老年人对健康和生存更加关注和渴望,喜欢安静,喜欢阳光,同时希望保持自主和独立。从工具理性角度看,好的居住条件和好的心理、生理健康等密切相关。在人本主义理念下,现代建筑设计密切关注人的基本需求,包括人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强调以人的尺度进行规划。因此,现代建筑在通风、采光、色彩、卫生等方面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比如大窗户、大阳台、隔音玻璃、卧室与卫生间相互靠近、防滑材料、暖色调色彩,这些环境的改善更适宜老人居住。另外,作为对日益严峻的“空巢”现象的应对,现代建筑设计探索了空巢老人无障碍居住设计,如果能够将之运用到集中居住房建设中来,将大大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

2.农田水利建设缓解了劳动压力。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整,农村养老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中,土地养老是重要的经济供养成分。然人的老化所带来的身体机理的变化,直接影响老人的劳动能力。随着年轻人的大量外流,留守农村的老人承受了更大的劳动压力。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推行后,伴随原有住房的拆毁,农村土地进行了整理,兴建防渗渠,修建排水渠道和机耕道,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可在播种、田间管理、收割、运输等过程中节省大量人力劳动,直接减少了劳动中的负重现象。

3.设施齐全,生活便利,老有所乐。农村集中居住点的选址一般都存在“道路依附”现象。农民在交通便利处集中居住,能够用少量资金改造道路、供水、供电、通讯设施以及处理污水、垃圾等,改变原来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马贤磊和孙晓中通过对江苏省高淳县和盱眙县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福利变化情况的调查发现,两县农民衡量居住条件和环境的8个指标都显著得到提高,其中基础设施和交通便捷度的改善特别明显。[10]同时,诸如健身场所与器材、文化广场、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设施也得到增添,空巢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4.空间毗邻,利于交流;社区参与,老有所为。农民集中居住拉近了物理距离,一方面,有利于空巢老人之间的交流和往来,使其在情感上获得陪伴和关怀;另一方面,有利于信息传播,空巢老人可以获得便捷的资讯。在原有村落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型的过程中,集中居住区面临崭新的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方面的探索任务,作为新社区的主人翁,老人们有了发挥余热的舞台,他们将积极参与,老有所为。

三、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及其构建方略

1.居家养老的含义。居家养老是和机构养老相对应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的养老模式改革。19世纪,英国政府兴办大型福利院,集中供养和照料无人照顾的老人。但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加,政府难以承受数目庞大的养老福利支出,20世纪50年代其开始探讨多元福利模式,大力倡导自助、互助为主的社区照顾。另一方面,由于福利院和老人原来的生活区隔离,带来老人入住不适应、人际交往尤其是亲子交往障碍等问题。应对老人情感层面的需求,学界提出了“回到家中去”、“在适合环境中养老”(Aging in Place)的理论,这样,居家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居家养老以家庭为依托,以社会养老服务为载体,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延续亲情和社会交往,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西方背景下的居家养老是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有了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的。这种居家养老并不是家庭养老而是居家养老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这时的“家”与家庭养老时的“家”涵义全然不同。因为这时老年人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不是依靠家人和子女,而是政府发给的退休金等,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大部分也来自于社区和邻里所提供的各种服务。[7]

2.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们不能照搬西方背景下的居家养老模式。从养老的经济来源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主要依靠家人和子女。但我们可以借鉴其“在适合环境中养老”的理念,自助、互助为主的社区照顾以及多元的社会化服务等为老服务方式。农民集中居住后农村的村落形态将向现代社区转型。在养老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是“居住家庭+ 家庭供养+养老保险+社区照顾+支持系统+社会化服务”六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前两个元素是家庭养老的成分,后四个元素是社会养老的成分。其中,“家”是养老的载体,居住家庭老人有自主性、领域感和归属感;养老经济来源以家庭经济供养为主、社会养老保险为辅;在充分保留农村“熟人社会”特色的情况下,发扬农村邻里互助的传统,挖掘社区资源,开展自助、互助为主的社区照顾,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根据需要,联系相关企业、专业机构、民间组织等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

3.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方略。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建构的总体思路是利用集中居住这一契机,合理规划,设计人性化的老人居住环境;运用集中居住带来的集体利益,构建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引导原有村落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型,保留农村“熟人社会”特色,挖掘社区资源,开展社区照顾,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

第一,合理规划,设计人性化的老人居住环境。在设计农民集中居住区住房时,应着重突出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的满足。目前农村的空巢现象已很明显,未来会更加突出。并且,空巢老人是住房的主要使用者。首先,要保留农村传统住宅的庭院和堂屋。因为庭院和堂屋的模糊性空间设计手法,可使居民生活和公共交往混合交融,使空间具流动性、包容性和含蓄性,传达出浓郁的生活氛围和人情味。[8]庭院是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空间,利于老人的活动和交流。堂屋空间的非私密性、功能的多样性是老人“串门”、“拉家常”的好场所。其次,突出现代老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比如在整体结构方面不宜过于复杂,留出较大的空间便于老年人行走;老人喜欢在墙上钉挂东西,要多预留钉挂点;地面要有防滑性能,不设门槛;老人的卧室和卫生间相互靠近,卫生间合理设置扶手,马桶离地距离应在45 cm左右,以方便老人坐用,安装报警装置;电器开关应设在距地面85 cm~130 cm之间的不需蹲下使用的方便位置上,等等。[9]

第二,利用土地收益,完善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地方财政困难。农村集中居住必然带来土地价值空间。经过土地整理,宅基地及庭院空地在归还农民的基础上,还会汇集大量田埂、沟渠、田间道等集体土地。如王正中对苏北W村的调查发现,集中居住以前,W村农户分散居住,单是农户宅基、院落、谷场,户均就占地1.2亩。集中居住后,全村实现土地复垦1200多亩,每户增加近4亩的土地。集中居住后,W村将节省出的集体土地400亩出租,村集体一年可收入20万元。[10]政府应从制度上加以引导,合理利用增加的土地利益,建立村级或镇级老龄事业专项基金,用于老年福利设施建设、特困老人的救助、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补贴等。同时,也可以将一部分拆迁补偿金用于老年人的养老补贴,力求将所有的老年人都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并适度提高保障水平,解除集中居住而导致的生活成本增加等养老后顾之忧。

第三,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除经济供养以外,老人供养还有一种方式即设施供养,指老年人活动场所、老年病医院、临终关怀医院、老年大学等老年福利设施提供的医疗、生活照料、精神方面群体性供养。[11]集中居住后,应结合当地的习俗和文化特点,完善健身场所、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文化站、社区图书馆、社区老年学校等养老设施,传承农村地方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制作等。根据农村空巢老人生活服务方面的需求,紧急情况救助( 65.2%) 、电气检修( 46.6%) 、安全隐患排查( 41.8%) 等的需求较高,[4]社区老年学校可以传授这些生活知识,也可以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在商店、理发店、修理店等进入集中居住区的时候,寻求他们的合作,登记空巢老人的需求,在社区内实现日常生产与生活的“一站全”式消费,水费、电费、话费“一次性”代缴费。此外,寻求一些诸如玩具、工艺品制作企业的支持,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订单制作,社区再分配给合适的空巢老人,居家制作,获得计件工资,增加养老经济来源。

第四,动员邻里,开展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把家属、朋友、邻里以及各种志愿性组织等非正式关系视为提供养老照顾的重要方式,希望通过“去机构化”以追求“正常化”的“老有所养”的生活,主要特色或者核心是强调社区中的非正式网络对老年人的照顾,帮助有需要的老人能够独立地、有尊严地在社区中继续生活。[12]因此,在我国当前中介性社会服务组织缺乏、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还未深入农村的情况下,要顺利开展社区照顾,集中居住一定不能人为破坏农村“熟人社会” 特色,比如靠“抓阄”决定住房号的做法就不可取。要引导同村、同组、亲戚、朋友和邻里关系的农户居住在一起,尽量避免形成新邻居。空巢老人邻里之间除了互相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农业生产帮助以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慰藉。安视性是老年人活动者的一种视觉交往现象,老年人往往通过视觉交流手段来体验自我的存在。因此,空巢老人在情感上更需要关怀,希望有人陪伴、交谈。亲戚、朋友和邻里之间存在着紧密的情感和心理联系,在相互照顾过程中能够形成良性的情感交流与心理互动,相互提供的照顾也更人性化、更有针对性。

第五,强化政府责任,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养老实际就是养老资源(包括经济支持和服务) 的需求与供给,供给不足、供给与需求不符都会产生问题。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主要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构建社区支持系统就是进一步明确哪些人或组织来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养老资源,各自的责任有多大。自古以来,家庭成员、子女、亲戚、朋友、邻里等非正式支持系统在农村养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家庭养老模式,而政府、社区组织、企业等正式支持系统的作用甚微。当前,在国家财力有显著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统筹发展时期,应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养老责任,做好农村养老制度设计,提供完备的法律框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新型农村社区形成后,应加强志愿性组织建设,联络学校学生、企业职工、社区居民等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服务于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事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黄耀明.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关爱:国内外文化比较[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

[3]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以浙江农村为例[J].人口研究,2006,(6).

[4]田奇恒.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意愿与服

务体系研究――以重庆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6).

[5]田毅鹏.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J].浙

江学刊,2011,(5).

[6]马贤磊,孙晓中.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民集中居住后的

福利变化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

[7]洪国栋.关于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M]//中国老年协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编.中国的养老之路.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8.

[8]李艳华.浅析老年人居住空间模糊性设计[J].山西财经

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2).

[9]朱林,黄秀渝.谈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

2005,(24).

[10]王正中.集中居住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发展的影

响――基于对苏北W村社会变迁的个案研究[J].学海,

2010,(5).

[11]黄永正,王先益.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供养水平的影响

[M]//中国老年协会,中国老年学学会编.中国的养老之

农村居家养老例9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20 世纪末迅速迈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截至 2008 年底,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0956 万,占总人口的 8.3%。按照国际标准,我国进入“老龄社会”。2011年9月,“全国农村老龄问题高峰论坛”在重庆举行,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介绍,中国农村老龄化率为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出现严重倒置。而当农村社会“未富先老”,同时遭遇“空巢”现象时,空巢家庭的养老问题成为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中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户有1117.90万户,占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有1632.90万人,占空巢老人的69.79%。[1]

根据美国学者默多克的 “家庭生命周期说”,一个家庭生命周期要经过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和解体 6 个阶段。 “空巢”是用小鸟羽毛丰满、离开后的母巢来形容人类社会里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的家庭中分离出去,独立门户,只剩下年老一代人单独生活的现象。空巢期是指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至配偶一方死亡这一时期。可见,空巢现象是现代家庭生命运动过程中正常的自然现象,如果子女成人后还和老人同住,反而会使老人患上“杜鹃综合征”。受诸如“不孝有三、无子乃大”、“养儿防老”等“家天下”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农村以联合家庭为主。空巢老人多持“无用论”态度,在认知上表现为人生失败感、养儿无用感、生活无力感等,普遍认为自己空巢是不好的人生结果,甚至是一个悲剧。[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空巢必然伴随孤单。西方国家由于在老年人养老与照顾中确立了国家责任的法律关系,政府及社区提供的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完整而周到,涉及社会政策、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慰藉、休闲娱乐等的社会服务项目遍布各个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适应随着环境的改善而实现平和转型。[2]而中国农村,政府和社区未能提供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无用论”认知和孤立无援处境使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农村老人的空巢现象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农村空巢老人主要有三种类型:被迫型空巢老人、自愿型空巢老人和无奈型空巢老人。[3]田奇恒通过对重庆市1009个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的调查发现,空巢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外出工作。[4]工业化使得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向城市或城镇转移,这种转移是以个人为单位的劳动力的转移,而不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式转移。因此,当前农村的大部分空巢老人属于无奈型空巢老人,即老人希望能与子女共同生活,但子女为生活所迫,必须离开家庭外出务工,把老人留守家中。农村流行的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空巢的无奈感,“少的外出赚钱,老的在家种田,每逢佳节,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在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应对方面,将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是当前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即农村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由于中国农村建房基本没有规划,一字型、十字型、满天星现象严重,零星、无序、分散,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村管理成本较高,这给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带来物理空间障碍。而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推行后,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社区资源,开展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社区照顾,构建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

二、农民集中居住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环境的改善

农民集中居住前,农村住房零星、无序、分散,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供给难以均等化。农村社区大多没有老人使用的健身器械、文化广场等,甚至有些偏远的空巢老人出行不便,饮水困难,农业生产沟渠不畅,生产生活中负重现象严重。同时,农村管理成本较高。农户居住分散,农村社会管理者在信息宣传、民情体察、服务提供等方面很难做到全覆盖,或广而不深。而信息不畅,也会间接影响空巢老人的社区参与。另外,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存在空间障碍。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域空间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家族群居的生活习惯,据此判断中国乡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邻里互助一是有着一定的血缘基础,二是有着相对集中的空间毗邻,不然“远水救不了近火”。随着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渗入与控制,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家族文化日益衰落,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开始出现心理空间障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得农民的居住更加分散,承包地界拉开了户与户之间的空间距离,农村空巢老人的互助与救助存在物理空间障碍。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年轻人口大量外流,造成农村的“过疏化”和“空心化”。过疏村落公共事务处于瘫痪状态,率先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导致社会活力丧失、公共性衰退。[5]而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推行后,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

1.现代新居,适宜居住。老年人对健康和生存更加关注和渴望,喜欢安静,喜欢阳光,同时希望保持自主和独立。从工具理性角度看,好的居住条件和好的心理、生理健康等密切相关。在人本主义理念下,现代建筑设计密切关注人的基本需求,包括人的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强调以人的尺度进行规划。因此,现代建筑在通风、采光、色彩、卫生等方面的设计更加人性化,比如大窗户、大阳台、隔音玻璃、卧室与卫生间相互靠近、防滑材料、暖色调色彩,这些环境的改善更适宜老人居住。另外,作为对日益严峻的“空巢”现象的应对,现代建筑设计探索了空巢老人无障碍居住设计,如果能够将之运用到集中居住房建设中来,将大大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

2.农田水利建设缓解了劳动压力。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整,农村养老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中,土地养老是重要的经济供养成分。然人的老化所带来的身体机理的变化,直接影响老人的劳动能力。随着年轻人的大量外流,留守农村的老人承受了更大的劳动压力。农民集中居住政策推行后,伴随原有住房的拆毁,农村土地进行了整理,兴建防渗渠,修建排水渠道和机耕道,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可在播种、田间管理、收割、运输等过程中节省大量人力劳动,直接减少了劳动中的负重现象。

3.设施齐全,生活便利,老有所乐。农村集中居住点的选址一般都存在“道路依附”现象。农民在交通便利处集中居住,能够用少量资金改造道路、供水、供电、通讯设施以及处理污水、垃圾等,改变原来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马贤磊和孙晓中通过对江苏省高淳县和盱眙县农民集中居住后的福利变化情况的调查发现,两县农民衡量居住条件和环境的8个指标都显著得到提高,其中基础设施和交通便捷度的改善特别明显。[10]同时,诸如健身场所与器材、文化广场、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设施也得到增添,空巢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4.空间毗邻,利于交流;社区参与,老有所为。农民集中居住拉近了物理距离,一方面,有利于空巢老人之间的交流和往来,使其在情感上获得陪伴和关怀;另一方面,有利于信息传播,空巢老人可以获得便捷的资讯。在原有村落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型的过程中,集中居住区面临崭新的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方面的探索任务,作为新社区的主人翁,老人们有了发挥余热的舞台,他们将积极参与,老有所为。

三、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及其构建方略

1.居家养老的含义。居家养老是和机构养老相对应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的养老模式改革。19世纪,英国政府兴办大型福利院,集中供养和照料无人照顾的老人。但随着老龄人口不断增加,政府难以承受数目庞大的养老福利支出,20世纪50年代其开始探讨多元福利模式,大力倡导自助、互助为主的社区照顾。另一方面,由于福利院和老人原来的生活区隔离,带来老人入住不适应、人际交往尤其是亲子交往障碍等问题。应对老人情感层面的需求,学界提出了“回到家中去”、“在适合环境中养老”(Aging in Place)的理论,这样,居家养老模式便应运而生。居家养老以家庭为依托,以社会养老服务为载体,将居家和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老年人既能继续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延续亲情和社会交往,又能得到适当的生活和精神照顾。西方背景下的居家养老是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有了充分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的。这种居家养老并不是家庭养老而是居家养老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这时的“家”与家庭养老时的“家”涵义全然不同。因为这时老年人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不是依靠家人和子女,而是政府发给的退休金等,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大部分也来自于社区和邻里所提供的各种服务。[7]

2.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们不能照搬西方背景下的居家养老模式。从养老的经济来源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然主要依靠家人和子女。但我们可以借鉴其“在适合环境中养老”的理念,自助、互助为主的社区照顾以及多元的社会化服务等为老服务方式。农民集中居住后农村的村落形态将向现代社区转型。在养老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农村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是“居住家庭+ 家庭供养+养老保险+社区照顾+支持系统+社会化服务”六大元素的有机结合,前两个元素是家庭养老的成分,后四个元素是社会养老的成分。其中,“家”是养老的载体,居住家庭老人有自主性、领域感和归属感;养老经济来源以家庭经济供养为主、社会养老保险为辅;在充分保留农村“熟人社会”特色的情况下,发扬农村邻里互助的传统,挖掘社区资源,开展自助、互助为主的社区照顾,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根据需要,联系相关企业、专业机构、民间组织等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

3.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构建方略。农民集中居住后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建构的总体思路是利用集中居住这一契机,合理规划,设计人性化的老人居住环境;运用集中居住带来的集体利益,构建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引导原有村落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型,保留农村“熟人社会”特色,挖掘社区资源,开展社区照顾,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

第一,合理规划,设计人性化的老人居住环境。在设计农民集中居住区住房时,应着重突出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的满足。目前农村的空巢现象已很明显,未来会更加突出。并且,空巢老人是住房的主要使用者。首先,要保留农村传统住宅的庭院和堂屋。因为庭院和堂屋的模糊性空间设计手法,可使居民生活和公共交往混合交融,使空间具流动性、包容性和含蓄性,传达出浓郁的生活氛围和人情味。[8]庭院是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空间,利于老人的活动和交流。堂屋空间的非私密性、功能的多样性是老人“串门”、“拉家常”的好场所。其次,突出现代老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比如在整体结构方面不宜过于复杂,留出较大的空间便于老年人行走;老人喜欢在墙上钉挂东西,要多预留钉挂点;地面要有防滑性能,不设门槛;老人的卧室和卫生间相互靠近,卫生间合理设置扶手,马桶离地距离应在45 cm左右,以方便老人坐用,安装报警装置;电器开关应设在距地面85 cm~130 cm之间的不需蹲下使用的方便位置上,等等。[9]

第二,利用土地收益,完善老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地方财政困难。农村集中居住必然带来土地价值空间。经过土地整理,宅基地及庭院空地在归还农民的基础上,还会汇集大量田埂、沟渠、田间道等集体土地。如王正中对苏北W村的调查发现,集中居住以前,W村农户分散居住,单是农户宅基、院落、谷场,户均就占地1.2亩。集中居住后,全村实现土地复垦1200多亩,每户增加近4亩的土地。集中居住后,W村将节省出的集体土地400亩出租,村集体一年可收入20万元。[10]政府应从制度上加以引导,合理利用增加的土地利益,建立村级或镇级老龄事业专项基金,用于老年福利设施建设、特困老人的救助、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补贴等。同时,也可以将一部分拆迁补偿金用于老年人的养老补贴,力求将所有的老年人都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并适度提高保障水平,解除集中居住而导致的生活成本增加等养老后顾之忧。

农村居家养老例10

1 农村居家养老面临的问题

当前,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的空巢老人数量增幅正呈现上升趋势。各地农村对老年人的养老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改善加强。条件好的一些村敬老院人员为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借阅图书杂志、文娱活动等服务,敬老院、养老院内设有影音阅览室、室、健身房、图书阅览室、日间照料室,里边床铺、桌椅、空调、书报等一应俱全,等等。但是,全国各地农村养老事业发展很不平衡,传统的子女养老模式不断被弱化,而土地养老也受到了自然和经济的双重冲击,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1 老年人参与积极性有待提高

由于居家养老在国内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发展还不健全,且农村老年人文化知识普遍不高,所以很多老人对于居家养老的概念还是一知半解。对于在村内敬老院下设的养老服务站的性质很多不清楚,村中的老人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老年人对未来未知的世界是恐惧的,他们的精神以及思想是孤单的,这时候儿女的照顾以及在情感上的安慰是非常重要的。政府购买居家服务人群局限性较大,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消费意愿较低,低支持率与低参与率导致的结果是居家养老的一些服务项口丧失了规模化效应,并逐渐萎缩等。

1.2 传统的儿女养老模式衰微

在现阶段的居家养老服务中,老年人子女女也是服务提供者的一部分。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养儿防老”,这种传统观念影响了很大一部分老人,古人说的“儿女多了累爹妈”就是对生育多子女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实农村里很多老年人都有较多的子女,他们为儿女们操劳了一生,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晚年生活难以得到比较好的保障。虽然他们儿女多,但很大一部分老人和女儿都认为赡养的义务在儿子的身上。这一传统的养老观念直接导致了儿子生活负担的加重,同时也问接地影响了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1.3 农村养老服务硬件设备很不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对物质文化的需求随之提高,养老机构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就成为养老服务中的迫切需要。服务的提高是建立在足够的资金支持上的。然而目前养老机构面临较大的人员和资金方面的限制,服务手段、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在设施设备等硬件条件上,村内的硬件和服务设施建设参差不齐,规模也都普遍较小,档次也比较低。

1.4 缺乏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

由于农村的基层行和局限性,专职人员匮乏,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于提高,现实中在村中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人员大多数是本村内的下岗工人,而且已年龄较大的女无业人员和有偿服务者居多,农村尚未较好的普及义工的观念。主要的原因:一是养老服务站的规模、设施、管理等方面都还不健全。二是农村老年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认为如果去接受养老服务站的服务就代表着自己家里孩子的不孝顺,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容易被村里其他人说闲话因此对自己子女的名声造成影响。

1.5 农村养老服务的内容过分简单

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我国老年群体普遍的一个状态。物质条件的帮助和他人的照顾是他们需要的一个层面,晚年生活质量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他们最为渴望的。他们渴望充分融入家庭与社会之中,能够与他人特别是子女有更多的交流,在老有所养的基础上能做到老有所为,进一步获得自我提升以及他人尊重。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亲属乃至社会常常忽略老年人这种多元化的需求。

2 农村居家养老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老年人受传统思想影响深,转变困难

社会长期生活积累下来经验和教训形成人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有着很深厚的基础。想改变这种思想观念需要较长时间,需要有一个过程。“养儿防老、多子多孙多福气”一直是国人尤其是农村地区人们的主要养老观念,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抚养教育下一代,等自己年老的时候再由子孙赡养,这种胡回事的家庭养老方式在中国的传统历史上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对比年轻人来说较为困难。

2.2 养老观念差,法律意识淡薄

孝与养老的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思想,而在当今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养老观念十分淡薄,老年人被当做“包袱”,使得自古“养儿防老”成为众多农民晚年生活的依赖和保证变成了空谈。很多人的观念中认为儿子需要赡养老人,而女儿则不需要。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都明确了老年人应得到的权益保障。有很多人法律常识不足,没有认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更有甚者只知向父母索取,成为“伸手族”和“啃老族”,却不尽“反哺”义务。

2.3 资金不足,管理松散

居家养老服务本身不是一个专门盈利的服务体系,所以对民营资本没有很大吸引力。而且农村居家养老与城市不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可以有较好的设施设备基础和良好的服务业为依托,而农村社会服务业只能另起炉灶,在农村运行居家养老服务成本要明显高于城市。在服务体系构建中,一些本应由企业和中介组织来完成的工作,仍由政府集体包办。其包办的结果是,政府既力不从心,又影响服务效果,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府部门资金有限,对于家庭养老方面重视不足,村内缺乏养老经费,使村内的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于农村养老服务各自为政形成不了合力,也是监管一大难题。

2.4 居家养老观念不成熟专业培训缺乏

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性的认识上来说,农村老年人对此认识严重不足。居家养老在我国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都处于起步阶段,居民参与度不高,也没有在社会上产生舆论支持。在农村老年人平均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未认识到居家养老其重要性和其产生的作用。传统的守旧观念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知识人手配备严重不足,对于服务人员上岗的的素质要求都普遍较低。

3 解决农村居家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资金投入机制

在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基层政府作为地方公共事务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应承担主要职责。基层政府对农村养老服务产业最强有力的支持就是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等公益基金的作用,按规定安排一定的比例投入于老龄事业的建设。从税收减免、金融扶持、水电优惠、用工优待等方面给予一系列的支持和政策优惠。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专项资金,用于日常居家养老服务公益性项目的一次性开办补贴和日常运行补贴,以及用于评估、工作经、奖励方面费用。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捐赠,对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宣传嘉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3.2 加强法制宣传工作,努力营造“敬老、爱老”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基础就是“以孝为本”、“百善孝为先”,传统文化以“孝道”为中华民族的关德。在一定意义上,孝是中国社会稳定、家庭和睦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重要文化特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孝道的合理性因素,建立新农村新孝道,为农村居家养老建立以孝文化为基础的道德支持。各基层政府在工作中要在全社会范围重点深入持久的对养老的法制宣传,对敬老、养老传统美德宣传,通过宣传努力提高全民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浓厚的敬老、养老氛围。

3.3 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首先,要建立一支相对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专职服务员队伍。根据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多样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行专业职业资质和技术等级认证制度,从而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供精神支持服务,给老人读报,耐心倾听,能与老年人进行谈心、交流。在心理疏导服务上,掌握老年人心理特点和基本沟通技巧,观察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并通过心理干预手段调整老年人心理状态。其次,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务必要大力加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组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为居家养老事业做出贡献。最后,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和香港的“义工”制度,为学生和青年志愿者提供平台,进行制度性安排。

3.4 加大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

很多居民对于居家养老的概念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了居家养老服务在运行中的得到支持率比较,大大限制了居家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村委会在日常村务活动中,要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概念的宣传。主要的宣传方法可以是通过村中广播向村民介绍居家养老的主要概念和内涵;通过纸质印刷单页分派到居民家中让居民了解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内容;由于农村老年人居民普遍文化知识不够高,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普遍不高。所以村委会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宣传的时候要注意尽量组织队伍以口述的方式讲解,另外使用文字要尽量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词句。

3.5 以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为指导,扩展居家养老服务范围

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理论知识支撑下,能够利用自身在社区的中间者的身份,向政府相关部门和农村居家养老管理者提供促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建议,并促使政策的完善和实施。例如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个案服务,帮助案主解决情绪或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对于有共同需求的老年人,则可以采用小组工作方法进行统一服务,设计合适的方案,按照助人自助的原则,帮助村中的老年人自己克服困难。鼓励老人走出家人,主动参与社区活动,支持社区建设和发展。发展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对于老年人常见的病症进行预防知识宣传和急救知识宣传。多开展老年文化学习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文体娱乐活动。举办文化汇演或文体休闲娱乐活动等,组织和鼓励老人积极参与其中,促进人际互动。

【参考文献】

[1]辛哲.人口老龄化下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思考[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12-17.

[2]杨清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1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