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融资最好的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4-01-23 15:36:16

融资最好的方法

融资最好的方法例1

金融环境是风险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的金融环境现状,并提出了完善风险投资金融环境的策略。

我国风险投资金融环境的现状

(一)相关的金融政策法规不健全

我国现有法律诸如《公司法》、《合资企业法》、《专利法》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人意,甚至对风险投资有所抵触。例如,在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方面,根据《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养老基金都被禁止用于风险投资;在风险投资资金的退出方面,根据现行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不能自由转让,若转让需经过全体股东半数同意,并且要优先转让给其他股东。而国外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护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企业不必担心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他人侵犯,这样企业才可以专心从事企业生产和管理,发展企业。还比如,《证券法》规定不允许法人股参与流通,而对于风险投资主体来说,他们的目的是通过风险投资实现资本快速增值,因此,他们在一个投资项目成功并获得巨额回报后,需要及时撤出资本,进行下一轮投资,但是,根据《证券法》规定不允许法人股流通,虽然允许协议转让,但还是限制了风险投资主体的撤资行为,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当然,我国有关风险投资方面的法律和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相关,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是,为了风险投资在我国的良好发展,我国应尽快修改与风险投资相关的金融法规、政策。

(二)缺乏风险投资的生成机制

美国是风险投资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其风险资本的融资环境很好,融资渠道广泛,主要包括公共和私人养老基金、抚恤金、富人、捐款、金融保险公司、个人和家庭积蓄、国外投资基金,它是一种以民间资金为基础,风险投资企业为中介,金融机构为后援,政府间接参与为保障的多层次融资体系。而与美国相比,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官方资本和有限的机构投资资本。以政府的财政资金为引导,带动部分机构投资者参与,机构投资者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大型的企业集团以及少数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财政拨款的数量有限,而银行贷款要求短期、安全、成熟的项目,与风险投资的资金需求相悖,因而困难重重。

据统计,我国22个省市的风险投资机构风险资金总额最多也就100亿人民币左右,相比而言,美国的风险投资资金达480亿美元。由于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虽然回报很高,但是风险也相当大,这样一些个体和机构投资者为了谨慎起见,不参与风险投资,而选择风险相对较低的其他投资方式。因而,风险投资资本的融资渠道狭窄已成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瓶颈,我国应扩大融资渠道,改善风险投资的融资环境。

(三)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风险投资运作中存在的另一瓶颈是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美国的风险投资资本的退出机制很完善,建有NASDAQ市场,这个二板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了良好的退出环境,许多大公司如微软、苹果公司都是通过在NASDAQ市场上市来达到风险资本的退出目的。而我国由于证券市场不成熟,刚刚建立二板市场,二板市场的上市公司较少。

我国的证券市场自1991年建立,刚刚才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许多方面都不完善,由于过度投机和受政府行为的影响过大,且大部分企业是国有企业,由于国有股是不能流通的,这样就造成圈钱、庄家操纵、上市公司做假账现象时有发生。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有很多,包括公开上市、买壳或借壳上市、并购退出、风险企业回购、寻找第二期收购、清算退出,但是公开上市应该是风险投资资本退出的最好方式。但是,对于风险投资企业来说,其规模一般较小,达不到国内主板市场上市的要求,因而在国内主板市场上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香港和海外上市的条件相对宽松些,但是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风险投资企业来说,在香港和海外上市的少之又少。因此,我国应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尽快完善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风险投资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以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改善风险投资的退出环境。

(四)缺乏风险投资家人才

风险投资的发展不仅与内在的金融环境有关,而且与外在的金融环境也有关。金融人才特别是风险投资家的缺乏就属于我国的外在金融环境,也是人为环境。风险投资是跨越高科技和金融领域的特殊金融活动,涉及评估、管理、审计以及高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实践性强,所以风险投资家是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家主要是单一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对金融知识一无所知,金融人才对技术方面的知识又知晓太少。我国真正具有现代风险投资理念与素质的风险投资家较少。

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家要么缺乏投资理念,要么缺乏科技知识,不能够很好地运作风险投资企业,使风险投资资本得到较好的利用。因此,我国应大力培养真正具有现资理念、高素质、复合型的风险投资家。

(五)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严重

据美国的Sahlman(1990)在其开创性的研究中认为,风险投资家和受资企业以及最终投资者之间存在着双重委托关系。第一层关系中,风险投资家作为委托人,受资公司作为人。风险投资家对潜在的投资对象进行评价,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具体到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情况而言,因为相应的监管环境较差,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前景好、收益大的投资对象被前景差、收益小的投资项目所驱逐,风险投资家最终选择那些前景差、收益小的投资对象,从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再者,受资公司是人,与风险投资家的投资目的可能不一致,不按照风险投资家的要求去运作,从而产生道德风险。第二层关系中,风险投资家是人,最终投资者是委托人。如果风险公司业绩太差,将无法再从最终投资者那里融资。所以,这里也同样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具体到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情况而言,最终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不了解,只能用同一种标准来衡量风险投资家,最终导致优秀的风险投资家被较差的风险投资家所驱逐,最终投资者把钱投给了较差的风险投资家,这就产生了逆向选择。另外,风险投资家是人,与最终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可能并不一致,风险投资者不按照最终投资者的要求去做,产生了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严重后果是风险投资最终失败,而这与我国的监管环境不完善有很大的联系。因此,我国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降低这种风险。

融资最好的方法例2

企业进行融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融资后的投资收益如何?因为融资则意味着需要成本,

融资成本既有资金的利息成本,还有可能是昂贵的融资费用和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因此,只有确信利用筹集的资金所预期的总收益要大于融资的总成本时,才有必要考虑。这是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首要前提。

企业融资规模要量力而行

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首先要确定企业的融资规模。筹资过多,或者可能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增加融资成本;或者可能导致企业负债过多,使其无法承受,偿还困难,增加经营风险。而筹资不足,又会影响企业投融资计划及其它业务的正常发展。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之初,要根据企业对资金的需要、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以及融资的难易程度和成本情况,量力而行来确定企业合理的融资规模。

选择企业最佳融资机会

一般来说,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融资决策要有超前预见性,企业要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和国外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各种信息,了解宏观经济形势、货币及财政政策以及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合理分析和预测能够影响企业融资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可能的各种变化趋势,以便寻求最佳融资时机,果断决策。

第二,考虑具体的融资方式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制定出合理的融资决策。

尽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企业融资成本是决定企业融资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选择那种融资方式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按照融资来源划分的各种主要融资方式融资成本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财政融资、商业融资、内部融资、银行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另外,在选择银行融资时,要充分注意各银行间不同的信贷政策,选择对中小企业最为有利、最为优惠的银行。例如,以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为例,该银行近年来特别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信贷政策,对扶持行业、利率、风险控制方面都有十分详细具体的规定。

寻求最佳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时,必须要高度重视融资风险的控制,尽可能选择风险较小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应当在控制融资风险与谋求最大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即寻求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其一,符合贷款条件的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务必计算好贷款额,确定贷款用途,准备好整套的真实资料,直接与银行的客户部门联系,配合银行的调查评估。

融资最好的方法例3

考虑到中国现阶段市场证券的现状,我们有理由相信,制定良好的融资体系,才符合我控股公司现阶段的发展,也更适合控股公司指导现阶段的融资实践。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之最,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独具发展潜力的国家,对其自身公司企业的融资行为特征进行合理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我国大的时代背景下,我控股公司的融资情况出了不良的情况,此文章根据我控股公司的现阶段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一、控股公司融资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控股公司融资的相关理论

往往在实际的生活中,市场公司的投资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是理性的,进而有关公司的管理人员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非理性的影响,也会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对此现象,行为金融在“非有效市场”与“非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出台了与之对应的融资理论。各个企业以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方法为该企业融入资金被称为融资。其方式方法主要有发行债券、股票、赊购、取得借款等。以什么方式融资、在何等情况下融资、融资资金的多少。

(二)控股公司融资的方法

在市场中,最常见的融资方式按照资金的来源、融资的性质、以及融资主体的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外援融资和内源融资还有政府辅助基金的方式。其中内源融资指的是企业自身或是内部积攒并积累资金而进行的融资并用于有效的投资,最常见的主要有折旧基金、资本金以及留存金三种形式。

(三)控股公司负债融资的弊端

控股公司负债过度将增加融资难度,进而影响公司的实力。公司无论采用哪种融资方式,都必须有一定的自有资金作为保障。如果负债资金过多就会降低权益资本的投入比例,此时就会增加债权人的投资风险,债权人也许会提前收回贷款,这样将导致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后续贷款难度增加 ,势必会影响公司再融资。

负债融资将会使成本增加。当公司资金短缺时,由公司的固定额度利息负担。当资金利润率降低时,股东权益率将迅速转移负债给公司,公司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增加,公司资金紧张。负债经营可以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能很好的协调好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关系,但它增加了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矛盾,降低了公司的价值。

二、我控股公司融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我控股公司融资现状

在我国,股权分置进行改革后,市场经济逐步向全流通的时期过度。各个企业也在政府的促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朝着多元化、时代化、理性化的方向发展。根据该现象可以看出我国控股公司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在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不足性。我控股公司就显示出了很大的不正常现象,其资产负债率较高,最高的负债率已经超出90%,其中平均负债率也已经高达70%,而且继续续贷的情况较困难,新增贷款更难,出现了资金短缺的情况,无法满足电网的投资要求。

(二)我控股公司存在的融资问题的分析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内源资金的缺乏,内源融资的优点是风险小,成本低,具有高效益,是每个企业首先要考虑到的重要融资渠道。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中内源融资情况与中国不同。发达国家内源融资比例占据整个融资比例较大,几乎高达整个融资的80%以上,并且这一数据正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进步而不断上升。然而在国内,企业的融资情况,内源融资情况所占比例较小,最多的也就是占比例的三分之一左右,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企业自身的管理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原因。

其次,融资的第二个问题是间接融资的比重低,根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在2012年2月末,有关金融的机构,在各项贷款的余额为562360.50亿元,其涨幅为15.08%。在其中,短期的企业经营性贷款为30937.66亿元。由此可见,我控股公司的融资来源主要还是银行,但是,在我国银行的内部体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还没有达到市场化的要求,还是以大型企业为主,因此我控股公司要获取贷款的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得不到自身想要资金额度,由此造成了我控股公司间接性融资的严重缺乏。

三、改善我控股公司融资状况的对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良好的融资环境在企业当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使公司中不好的融资情况得到合理的改善,决定着我控股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命脉,也是控股公司当前迫在眉睫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接受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我控股公司就必须根据实际出现的融资问题,对融资风险以及内部预测进行合理的控制,其主要的可行性手段有以下几点:

(一)降低融资风险

该方法需要控股公司进行不同方式的融资,避免融资方式的单一,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并对每项融资方式的比例进行分析,合理安排各项融资的负债比例,进而对融资风险进行掌握与控制,以分散式的融资政策有效地降低整体的融资风险。进而使公司不会因为一方融资情况出现问题而影响大局。

(二)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控股公司要对自身选择的融资方式方法进行科学性评估,合理抉择,找到利益最大,风险最小的融资方案进行合理融资。主动的回避一些风险较大的融资方案,尽量不参与不好掌握的融资手段,确保万无一失。

(三)自身素质培养

培养融资的内部人员,对其素质进行严格的把关,不仅要考虑其专业水平,还要对工作经验进行传送,以有经验者为先带动经验缺乏的工作人员,放远眼光,使整个融资人员内部形成良性循环。另外还要加入监管监察部门的检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理,避免风险扩大化。

1、完善我控股公司融资状况的基本原则

内部控制在控股公司占有很强的地位,它以一种机制的方式呈现在控股公司内部,在其中包含了政策、文化、治理结构以及内部审核、考核等。因此,在公司人员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编写时应该考虑到内部控制决策、监督和执行的整个过程,必须注意到该控股公司各种项目和各种业务的处理,也应该考虑到本公司中各个子体系间的联系以及相互关系,使它能够贯穿到整个控股公司每个体系当中。我控股公司想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就要认真仔细对其进行甄别,要将每个细节考虑清楚,把重点放在融资风险高的领域和各项重要的事务上。除此之外,我控股公司更应该注重公司内部各项制度的相互联系,相互的影响关系,做好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作用。控股公司制定一定的内部控制后,并不能完全防范融资带来的风险,它只能在其中起到一定的保护和降低风险的作用。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并不能防范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只能对风险控制起到合理保证的作用。内部的控制,要综合公司成本和利益之间的关系,搞好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做到公司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通常讲,控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越严密、控制能力更强则带给公司的效益最大。

2、完善我控股公司融资的机制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控股公司融资的内部机构,就需要依靠政府部门提供必要性的帮助,采取一些有效避免融资风险的控制措施,促进控股公司的良好发展。政府的出台政策,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相应供应的要求,从控股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护措施。政府的主导控制应建立在控股公司融资风险的控制基础之上,并采取宏观政策来控制融资的风险。采取足够的通道进行资金的多方位支持以及鼓励作用。控股公司内部控制的风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这里涉及到监督的许多环节,更涉及到控股公司的融资决策、融资的执行情况和融资的偿付问题,因而是关乎公司成败的一项融资机制。

3、提高控股公司融资的执行力度

(1)普及全体职员在面对风险的控制理念

控股公司要加强各个职员的学习知识普及,要求大多数上级员工掌握基本的融资防范方式,并能够利用和掌握一些缓解融资风险的实用工具和方法。 特别是期货合约风险、金融互换、保险以及远期的合约风险。控股公司就要在日常工作中树立良好的风险观念,有一定的预备风险的意识,进而提高自身高风险的观念,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重。

(2)建设一套健全融资风险的警惕机制

控股公司的发展以及良好的运行,并在风险将要出现之前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是公司进行良好发展的前提,因此建立一套健全的融资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公司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在将来所要偿还债务的能力,要考虑到流动比例以及已获利息倍数等参考指标。另一方面就是获利能力,该指标以销售利润率、营业利润和总资产报酬率等为主。

(3)制定健全的内部审核制度

制定内部审核机构首先要做到的是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所谓的独立性是指审计与控股公司的其他职能进行相区分指标。独立性的内部机构开设以后,就要避免其它职能对其的影响,在公司内部可以独立实行并发挥对公司财务的监督作用。其次,就要深度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确保内部的审计对融资的控制做到万无一失,要考虑到融资的预算、资金的使用以及偿债过程。

四、结束语

在本文当中,以行为金融的理论学说,主要阐述了我控股公司在发展的同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根据不同的控股公司融资行为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分析,针对不同的现象以及不同的风险程度有效考核,并且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解决控股公司的融资问题,避免没有必要的风险,在控股公司的发展中具备很强的必要性。另外国家对其进行合理的干预和辅助是为控股公司良好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不断开发控股公司的融资渠道,不断打造合理地控股公司融资手段,为控股公司常态发展提供更好的便捷条件,是解决控股公司融资风险以及摆脱融资困境的优质渠道,更是完善我控股公司融资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经之路。控股公司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加强监管,防范操作风险,将风险提前进行预测做到融资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将企业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并结合政府对控股公司的干涉作用,使自身内部融资控制与政府的控制相结合,里应外合做到良好的连接作用,使融资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施莹华, 常苏芬.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J].会计之友, 2011, 15.

融资最好的方法例4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选择。针对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必须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为广大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是当前金融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政府为发展国民经济调整经济结构亟待解决的重点。

一、中小企业自身营运水平和发展潜力是解决融资问题的关键

中小企业应加快改革步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制度创新:加强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企业经营者应增强融资知识,熟悉融资政策,开拓自身融资渠道,不断提高自身融资水平。

首先。中小企业要定好自身位置,积极开发利用自身的“稀缺资源”,形成优异于对手的核心竞争力;苦练内功。走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道路;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强化企业制度,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是一个企业出色治理并持续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实施的程度是银行、信用机构评估企业营运风险的主要参考依据。

其次,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员工永远是企业最大的财富”,荷美尔中国区总经理郭木先生如是说。商业银行评估贷款风险十分注重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发展潜力。因此,企业要加强员工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团队管理与创新能力。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将极大改善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评估放贷活动中的印象。

最后,建立和健全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体系。良好的商业信誉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也是风险危机中企业持续营运及自救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小企业要立足自身条件,放眼长远发展,强化披露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树立起按时还贷的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才能在银业商业贷款做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良性循环。

二、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健康发展,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发展,国家于2010年4月出台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应积极贯彻国家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及难点及时反馈给政府,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通过法律、法规建设来规范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等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立法中不断健全法律体系,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框架,为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和融资环境的改善提供保障。

首先,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引人中小银行竞争机制,强化金融市场的有序、合理竞争。根据暂行办法。加快建设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其次,强化对金融债权的执法维护力度,优化融资环境。逐步完善中小企业的征信系统,建立企业征信的奖惩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贷款利率等各方面的优惠,打击恶意失信、骗贷等行为。

最后,积极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并扶持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加大中小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通过利益机制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扩大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同时疏导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最终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各取所长、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鼓励中小企业融资多样化,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刨造多赢社会效益

在现阶段。中小企业不能把融资完全局限于银行信贷方面。要拓宽融资视野,积极利用自身内外部资源条件、国家政策及民间资本进行多样化、多层面的融资。

第一,努力发掘利用自身内部资源进行多种融资。首先,中小企业利用自己资产进行融资。如企业可以通过变卖资产或权证抵押、质押及融资融物等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其次,有效利用货币时间差异性缓解短期资金不足。如,提前收款、延期付款及银行承兑汇票等都是有效缓解短期资金不足的重要方式。最后,良好的信用也可以为企业获得额外的融资。如,企业可以用自身良好的信用条件赊购商品;中小企业主利用自己良好的个人信誉或人际关系获得短期借款等方式的融资。

第二,善于吸收利用外面优质资源,进行多样化融资。首先,企业可以通过额外的利益分成使金融机构间接或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营运;作为专业性理财机构。商业银行等的理财建议及专业咨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次,职工持股及管理层持股既可以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也能带来强化企业管理、提高运营企业效率及增强职工归属感等多方效益。最后,民间借贷的灵活性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

第三,积极利用金融市场及金融产品进行融资。首先,鼓励资质比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进行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融资。其次,借鉴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经验。引入风险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最后,可以通过金融产品等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难题。如可采用将债权外包出售、债权二级放贷、发行可转换股票、债券或可回购股票等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四、结语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之一的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企业运营;而银行为提高经济效益、维持银行经营发展,设置一些必要条件,择优放贷;国家为提高就业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鼓励企业合法合理有序发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调节应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见效快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作用比较有限,法律手段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保障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规则与环境,是典型的“慢变量”。

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需要中小企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银行发挥好中介作用,并辅以必要的财政政策及法律手段等国家宏观调控等三者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有效风险管理、控制与信用增级、综合绩效提高的“多赢”高校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巧凤,滕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剖析[J].今日科苑,2007(16):22.

融资最好的方法例5

现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其中,外源融资因为在筹资环境上的差异使得筹资方式也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是主要有直接筹资方式和间接筹资方式两种。在资本市场的不断繁荣的情况下,企业逐渐采取更多的融资方式,不少企业在筹资时开始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这将成为企业获取长期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直接筹资方式一般包括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前者属于私募,在企业未上市的时候做好融资工作,这样就能够为企业上市成功提供更大的把握。后者主要是指在一定期限满后企业连本带息一起偿还的融资方式。债权性融资包括向金融机构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因为是直接融资,特别是股票融资无须还本付息,投资者的风险比较大,这样他们就希望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不管是在经营业绩上,还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都希望能够有所作为。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进行的融资活动。间接筹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兼并和重组以及租赁融资。银行贷款则是间接筹资方式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很多企业的资金主要都是来自于银行。近些年很多的企业出现了兼并、重组的情况,在间接融资方式中,我们可以利用杠杆收购融资方式。从现在的市场经济状况来看,企业正在不断的走向集约化、大型化,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生产的规模性是一个重要条件。企业采取杠杆收购融资方式,可快速筹集资金的同时,收购一家企业要比新建一家企业更迅速、效率更高[15]。租赁融资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要求融资购买设备,然后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及时交予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在租期内向出租人支付租赁费的使用业务。这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在于租赁灵活,不仅能够融资还能融物。它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较高的融资成本。现在国内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但是这些中介会对中小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不容易筹措到资金,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融资最好的方法例6

1金融体制创新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而其改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融资方式为企业的融资带来了极大的障碍。所以,很多中小企业都采用创新的方式来打破传统融资中的困局。但是,现在大部分中小企业依旧面临着资金困难,融资高风险等方面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70.5%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能力还有所不足。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所以,现在企业的融资还参差不齐,处于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

2金融体制创新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经过一定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出现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自身的基础太过于薄弱,从而导致融资的基础也比较薄弱。

(1)一般来说,中小型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由于一些原因,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一般都比较落后,从而导致管理的效率非常低下。并且,现代的一些比较先进的管理机制又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在进行融资的工作时,遇到阻碍。

(2)相较于一些大型的企业来说,一般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基础也是比较薄弱的,并且企业在对内部的控制机制工作也不够健全,从另外一个方面,也使得融资的成本更高,更进一步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下图为华新产业园中融资存在的不足: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其在入园融资方面就存在一定的资金短缺。继而使得其没有实质性的资产去银行融资。

3金融体制创新的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分析

3.1加强所有权制度创新和融资模式的创新

在融资中突破的最大阻碍就是所有权制度的限制。所以,想要实现融资的成功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制度模式,用一种新的制度体系去创造出一种新的金融制度。同时还要以“互联网+”为融资的基础,拓宽融资的渠道,尤其是在融资模式上一定要采用新的方式进行融资。下图为华新产业园的最新融资模式:

3.2金融法律法规制度的创新

融资最好的方法例7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6.1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45-03

一、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1、金融风险的概念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各种各样的经济主体在筹集和运营资金融资本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金融风险的认识、分析和衡量,以最低成本即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法来实现在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收获最大收益的一种金融管理方法。金融风险是每一个消费者和投资者都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解决经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想减少和回避金融风险就必须要对金融风险的含义和种类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识。我们从金融风险的概念可以看出,金融风险不等同于经济损失,它既存在经济损失的可能,也存在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因此我们要考虑它的双面因素。

2、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

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总体说来就是在保障经营活动和筹集资金的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处置和控制发生的金融风险,防止和减少金融风险发生所带来的损失。从细处划分,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即安全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其经营活动是在负债经营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必须在确保资金安全的条件下,才能通过运作、经营实现金融主体的收益,这是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第二个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即收益性。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环境下的经营主体其天然属性即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所以说盈利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安全目标是收益目标实现的前提,没有安全性,收益便是一纸空谈;收益目标是安全目标采取的归宿,若没有收益,安全目标也就失去了其实施的意义。

3、金融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金融风险识别。是指对还没有发生的存在的或潜在的各种金融风险进行系统的全方面的归类并进行分析研究,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风险需要考虑,引起金融风险的原因、类型、性质及后果。

金融风险衡量。是指对可能发生金融风险的概率或损失的程度和范围进行衡量和估计,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该金融风险影响究竟有多大,会带来什么样程度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方法,在借助电子计算先进设备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大量损失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进行科学全面的风险定量分析,以准确地衡量出风险,并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风险,实现用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好的金融风险管理效果的目的。

金融风险控制对策。金融风险控制对策首先是控制法,即在损失发生前力图控制与消除损失的手段,其主要内容是避免风险和损失控制,避免风险主要是采取暂停或者终止某类活动或改变活动的方式和性质的做法。因为其在金融风险管理方法中属于最消极、最简单的一种,所以一般较少采取这种方式来处置金融风险问题。损失控制是指对于金融主体不愿意转移也不愿意放弃的金融风险,缩小其损失幅度、压低其损失频率的各种控制方法。因其是金融风险控制工具中最为主动积极的一种,所以是金融主体采用的比较常见的一种金融风险处理方式;其次是财务法,即指筹集资金用以支付风险损失的方法,其主要内容是自留风险和风险转移。自留风险是指当某项金融风险由于可以获利而需要冒险或无法避免时,就必须要保留和承担这种风险,由金融主体自行筹集或设立资金来进行补偿。风险转移是指金融主体将其面临的金融风险所可能导致的损失有意识地转移给另一金融主体的一种金融风险管理方法。由于其发生条件是一种动态的投机性的金融风险,因此不在保险理赔范围之内,所以金融风险转移的主要方式是非保险型金融风险转移。

二、金融风险管理技术的变迁与发展

1、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传统技术

马克维茨(1952)的关于资产组合选择的论文为现代金融风险分析模式奠定了基础。马克维茨认为,一个非常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根据其金融投资组合的方差和均值来分析可供选择的各种投资组合。其提供的场景还存在另外两种假设可能,一个是收益呈正态分布;二是资本市场的完美性。基于消费者的选择是由两个参数引导(方差和均值),所以投资组合的选择也可以由这两个参数来表示。虽然两个参数表示法对于充分分散化的投资组合的计算是行之有效的,但其并不适用于单个证券。单个证券的风险只能在其所属的投资组合的环境中,通过它在投资组合整体的方差和均值中所占有的比例来进行评估。极其特别的单项投资风险应该根据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与其自身的收益率的协方差来衡量。

2、市场风险管理

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主要是利率风险的缺口管理理论和方法。风险因子的变动幅度和风险暴露的大小决定了金融风险导致损失的大小,暴露的风险大小取决于头寸和期限。头寸越小,期限越短,则风险越小;反之则风险越大。所以如果能使负债的头寸和资产合理的匹配在一起就可以使负债和资产的净头寸暴露出来,这样就可以规避风险,因此就产生了利率风险的缺口管理技术与理论方法。

3、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双管齐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根据金融市场发展所衍生出的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工程的技术发展逐渐演变出来市场风险管理的新方法,为衡量资本收益的变准差提供了新的价值衡量标准。而信用风险管理是由于80年代的债务金融危机影响而产生的,这就使得大多数商业银行开始偏重于信用风险管理,这就促成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在理论与技术上的相结合,进而构成了当前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4、金融风险管理量化和模型化的技术发展

20世纪90年代至今,摩根公司为适应市场风险管理模型,综合度量市场风险,首次开发出了在险价值即VaR方法。VaR方法及相关模型是结合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资产定价理论和市场风险的历史数据,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给定的置信度的条件下评估任何一种金融资产在一定的时期内所可能遭受损失的最大值。其根本原理在于根据资产组合价值变化的统计分布找出相匹配的置信水平分位数,即VaR值。

VaR方法不仅仅可以用来作为管理资产及其组合风险和金融机构评估的工具,也可以作为金融监管部门进行金融风险监控和评估的手段。基于VaR方法的基本原理,信用风险管理业可以运用和开发VaR模式。只要运用合适的信用资产评估模型和信用资产收益波动模型,确定出信用资产的价值在不同信用风险状态下的概率分布图,在确定的的置信水平上敲定出该资产的信用风险值,就可以将VaR方法引进到信用风险的管理中来。

5、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最新进展——全面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全面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在金融风险的评估、识别和控制下实现两方面要求:第一,要求金融风险管理系统全面的考虑风险的价格、概率和偏好3种因素,进而实现金融风险管理在主体偏好和客观计量的最优平衡。第二,TRM要求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整体目标对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内部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整合。全面的金融风险管理最终的目标是实现金融机构的战略目标即价值最大化。基于对不同的风险管理方式和不同的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整合的目的,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承担应该金融风险的管理职责,为此我们应该设立独立的金融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对高级管理人员负责,进而在组织结构上能够保障全面金融风险管理的实现。

三、推进我国全面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积极应对金融产业全球化挑战

1、认真研究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其对现有世界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要通过全新的思维来解读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深入探索国际经济重大事件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其对我国金融主体所产生的影响。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要建立起现代的企业制度,推行科学的金融管理体系,增加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才能够彻底的摆脱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实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集约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金融风险管理体系中,要充分的发挥市场对于经济主体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

3、加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间接融资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这决定了对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首先,要使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竞争主体。其次,要加强商业银行的自主创新意识,促使其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掌握竞争的主动权,领导市场潮流,增强抗风险能力。最后,要妥善的处理好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寻找出金融发展的最佳平衡点。

4、加强政府对金融的监管

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十分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市场不法投机力量的冲击影响,这就要求必须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工作。要想实现更好的金融监管就必须要完善金融方面的立法,建立起一套有法可依的金融监管体系,使金融执法纳入正轨。规范我国境内投资者的经营行为,严厉查处金融市场中的违规经营。为了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坚决将害群之马逐出金融市场,进而保障我国境内投资者的利益,确保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营,使我国的金融市场能够在一个稳定和健康的环境中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纵观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进程,金融风险管理的方面越来越全面,从传统的市场风险为主发展到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并存,再发展到现在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管理形式的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系统日益系统化、完善化。对于目前的中国金融来说,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和新巴塞尔协议并不是解决中国所有金融问题的答案,中国的金融体系应该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找寻出适合我国自己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个独立、完整的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2] 靳俐.巴塞尔协议的新框架与我国银行监管[J].财经贸易, 2003, (03).

[3] J. P Morgan, 1995, Risk metrics TechnicalManua,l J. PMorgan, New York.

融资最好的方法例8

一、 引言

中国民营企业目前没有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怎样通过资金融通和资本经营来加速企业的发展就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除了历史原因、金融体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之外,还有融资瓶颈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民营企业缺乏对不同发展阶段融资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性的融资管理机制。本文着重从融资管理的理性化入手,强调民营企业应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内部盈余的积累,从而优化内部资金管理,这样会产生好的外部效应,会在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增强企业的外部融资竞争力,在努力化解外部约束的同时,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二、 民营企业融资管理原则

企业价值最大化也称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即企业权益价值和负债价值之和的最大化,结合企业融资管理的内涵,企业的融资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筹集企业所需资本,在投资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得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最低化从而实现融资管理的最终目标,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通过好的融资管理模式来低成本地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同时做到资金成本、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优化和平衡,是企业财务规划和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则。

三、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管理思路

从资金融入效应和风险控制角度看企业融资管理,当论及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企业融入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在用途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般来说,长期资本主要用于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扩建项目、新建项目和对外投资等方面,而短期资金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的周转等方面。资本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长期资本的融入和其产出收益方面,从企业的良性资本循环角度(不考虑不顾及成本的用融入资本来偿还债务等方面)来说明企业的融资管理问题。从企业融资的价值创造来看,企业在融资决策时,一般要符合融入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要大于融入资本的综合成本。因为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融资综合成本时,提高了原有资本收益率,增加了企业原有投资利益,并产生了价值创造;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融入资本综合成本时,企业使用融入资本将使原有资本收益率降低,损害了企业原有投资者利益,甚至发生亏损,严重的可能产生经营危机甚而破产。

企业融资理论也认为,企业为了达到市场价值最大化往往寻求最佳的融资结构。由于各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净收益、税收以及债权人对企业所有权的认可程度等存在的差异,在给定投资机会时,企业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约束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确定最佳的融资结构,从而使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本文借助虚拟的案例,探讨基于价值创造的融资管理方法,该思路和方法适用于一般性的企业,但对于众多规模实力有限、存在外部环境约束和缺乏理性的融资管理观念的民营企业而言,更具有实际意义。

通常情况下,企业首先要从融资来源的结构和数量入手,预测未来的融资能力。从来源来看,不外乎外源性融资,主要指银行贷款和证券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是留存收益和业主资本追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势力的弱化,民企融资来源将更加广泛和合理。如股票融资对于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我国民营经济领域则出现了不愿发行股票和上市融资现象,甚至一些前景非常好而且又急需资金来发展壮大的民企,在政府的支持和证券融资门槛降低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其次,选择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投资方案。民企应该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思想,科学地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中观行业资迅和微观自身状况来确定可选的投资方案,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性分析来测算各方案的预期收益率,然后在融资能力限额下,找到价值创造最大的投融资组合。

再次,需根据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和需求特性(如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以及融资来源的资金成本,可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解决融资分配问题。

以某企业融资方案规划为案例。某企业欲投资两个项目,一个扩建项目,一个新建项目。两项目投资分别为5288万元和154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0%和25%。在融资来源上,预计发行股票最大额度为3 500万元(预期的资本成本为14.7%),考虑到股票发行的规模成本,企业最小的发行额度为2000万元;该企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最大额度为4000万元(资本成本为6.7%);留用利润的最大利用额度为800万元(预期的资本成本为8.10%)。

该企业可根据以上情况,做出以下融资规划,目标是融资的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即:min■×14.70%+■×6.70%(1-33%)+■×8.10%(1)

在考虑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利用excel线性规划计算出:

x1=1288,x2=4000,x3=0,x4=740,x5=0,x6=800

最低融资综合成本为9.24%。且融资组合为,股票融资在两项目中的分配分别为1288万元和740万元;贷款融资分别为4000万元和0万元;留用盈余分别为0万元和800万元。比较成本与收益,加权投资收益率21.13%大于融资综合成本9.24%,表明该融资方案是有利的。很多民企出于逐利的思想,强调低成本,认为最低的资本成本将意味着最大投资收益,财务部门上报给决策层融资方案时,也常迎合民企老板的增利动机,忽略了企业经营和财务的风险,国营企业尚可依赖国家加以解决,而民营企业常以自身资产做融资保证,难以套现,转而求助相关企业时,又因社会对民企资信非常敏感,多愿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因此陷入困境。

所以,民企更应高度重视融投资的风险性分析,需借助各方案下的预测现金流量和债务偿还筹划表进行分析。

企业融资管理的科学性很重要,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成本,还要考虑到财务风险,否则,就是用较低的资金成本融入所需资金,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因此,企业融资管理的目标应是在资金成本、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初级阶段,更多是考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融资来源单一的情况下,资本成本高低的因素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较少,可以说更多是通过资本结构的适应性调整而非资本结构的优化角度,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现金流量的创造。在民企发展的高级阶段,多种融资渠道并存,更符合融资次序理论的前提,我国民企应根据特有的融资成本次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成本的同时兼顾风险的平衡,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参考文献:

融资最好的方法例9

一、 引言

中国民营企业目前没有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怎样通过资金融通和资本经营来加速企业的发展就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除了历史原因、金融体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之外,还有融资瓶颈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民营企业缺乏对不同发展阶段融资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性的融资管理机制。本文着重从融资管理的理性化入手,强调民营企业应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扩大内部盈余的积累,从而优化内部资金管理,这样会产生好的外部效应,会在降低经营风险同时,增强企业的外部融资竞争力,在努力化解外部约束的同时,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和企业价值的提升。

二、 民营企业融资管理原则

企业价值最大化也称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即企业权益价值和负债价值之和的最大化,结合企业融资管理的内涵,企业的融资管理的目的在于――合理筹集企业所需资本,在投资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使得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最低化从而实现融资管理的最终目标,即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通过好的融资管理模式来低成本地为企业的发展筹集资金,同时做到资金成本、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之间优化和平衡,是企业财务规划和融资管理的主要原则。

三、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融资管理思路

从资金融入效应和风险控制角度看企业融资管理,当论及企业的融资需求时,企业融入的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在用途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般来说,长期资本主要用于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扩建项目、新建项目和对外投资等方面,而短期资金主要用于解决企业运营资金的周转等方面。资本结构一般是指长期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我们可以从长期资本的融入和其产出收益方面,从企业的良性资本循环角度(不考虑不顾及成本的用融入资本来偿还债务等方面)来说明企业的融资管理问题。从企业融资的价值创造来看,企业在融资决策时,一般要符合融入资本的投资回报率要大于融入资本的综合成本。因为当企业投资收益率高于融资综合成本时,提高了原有资本收益率,增加了企业原有投资利益,并产生了价值创造;当企业投资收益率低于融入资本综合成本时,企业使用融入资本将使原有资本收益率降低,损害了企业原有投资者利益,甚至发生亏损,严重的可能产生经营危机甚而破产。

企业融资理论也认为,企业为了达到市场价值最大化往往寻求最佳的融资结构。由于各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净收益、税收以及债权人对企业所有权的认可程度等存在的差异,在给定投资机会时,企业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约束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以确定最佳的融资结构,从而使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本文借助虚拟的案例,探讨基于价值创造的融资管理方法,该思路和方法适用于一般性的企业,但对于众多规模实力有限、存在外部环境约束和缺乏理性的融资管理观念的民营企业而言,更具有实际意义。

通常情况下,企业首先要从融资来源的结构和数量入手,预测未来的融资能力。从来源来看,不外乎外源性融资,主要指银行贷款和证券融资,内源性融资主要是留存收益和业主资本追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势力的弱化,民企融资来源将更加广泛和合理。如股票融资对于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我国民营经济领域则出现了不愿发行股票和上市融资现象,甚至一些前景非常好而且又急需资金来发展壮大的民企,在政府的支持和证券融资门槛降低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其次,选择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投资方案。民企应该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思想,科学地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中观行业资迅和微观自身状况来确定可选的投资方案,并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和风险性分析来测算各方案的预期收益率,然后在融资能力限额下,找到价值创造最大的投融资组合。

再次,需根据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和需求特性(如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以及融资来源的资金成本,可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解决融资分配问题。

以某企业融资方案规划为案例。某企业欲投资两个项目,一个扩建项目,一个新建项目。两项目投资分别为5288万元和1540万元(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0%和25%。在融资来源上,预计发行股票最大额度为3 500万元(预期的资本成本为14.7%),考虑到股票发行的规模成本,企业最小的发行额度为2000万元;该企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最大额度为4000万元(资本成本为6.7%);留用利润的最大利用额度为800万元(预期的资本成本为8.10%)。

该企业可根据以上情况,做出以下融资规划,目标是融资的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即:MIN■×14.70%+■×6.70%(1-33%)+■×8.10%(1)

在考虑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利用EXCEL线性规划计算出:

X1=1288,X2=4000,X3=0,X4=740,X5=0,X6=800

最低融资综合成本为9.24%。且融资组合为,股票融资在两项目中的分配分别为1288万元和740万元;贷款融资分别为4000万元和0万元;留用盈余分别为0万元和800万元。比较成本与收益,加权投资收益率21.13%大于融资综合成本9.24%,表明该融资方案是有利的。很多民企出于逐利的思想,强调低成本,认为最低的资本成本将意味着最大投资收益,财务部门上报给决策层融资方案时,也常迎合民企老板的增利动机,忽略了企业经营和财务的风险,国营企业尚可依赖国家加以解决,而民营企业常以自身资产做融资保证,难以套现,转而求助相关企业时,又因社会对民企资信非常敏感,多愿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因此陷入困境。

所以,民企更应高度重视融投资的风险性分析,需借助各方案下的预测现金流量和债务偿还筹划表进行分析。

企业融资管理的科学性很重要,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成本,还要考虑到财务风险,否则,就是用较低的资金成本融入所需资金,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因此,企业融资管理的目标应是在资金成本、财务风险和价值创造这三者之间取得最优平衡。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初级阶段,更多是考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融资来源单一的情况下,资本成本高低的因素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较少,可以说更多是通过资本结构的适应性调整而非资本结构的优化角度,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现金流量的创造。在民企发展的高级阶段,多种融资渠道并存,更符合融资次序理论的前提,我国民企应根据特有的融资成本次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成本的同时兼顾风险的平衡,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值。

参考文献:

[1] Harris M,A. Raviv.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e,1991(1)

融资最好的方法例10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9-0058-03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离不开巨额资金。离不开金融中介,金融是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动力,而金融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所以,我们在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关系时,金融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金融生态环境通过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反过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改善又促进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产业结构调整三者是一个以调节社会资源配置为同一目标的相互促进的循环体。

(一)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助推产业结构调整

1.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金融为其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实现高附加值导向的产出结构、规模经济导向的组织结构和高技术导向的技术结构。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而言,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质量:无论是采取以投资倾斜为主的增量调整,还是采取以资源的再配置为主的存量调整,都离不开资金,都要求有雄厚的金融资本做后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又在于技术的进步。无论是国家主持下的还是企业自行推进的技术进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国现有资金供给渠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间接融资为主的信贷市场,另一种是直接融资为主的证券市场。目前我国多数地区主要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为主要或唯一的融资手段,所以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银行业的巨大支持。

2.金融生态环境通过促进当地金融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改善当地金融业的生存环境。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降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壮大金融机构实力。实现金融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随着金融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张家口辖区金融业经营风险不断下降,2009年末不良贷款率比2008年下降3.09个百分点,2010年5月末又下降0.78个百分点,金融业呈现提速发展态势,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力度逐年加大。2009年张家口市新增贷款236.28亿元,是2008年的2.38倍,当年存贷款同比增速位列全省首位,存贷比例位列全省第二,高出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3.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吸引域外资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可扩大一个地区的知名度,形成资金聚集洼地,对吸引域外地区资金具有关键作用。如张家口市2008-2009年,连续两年被命名为全省“金融生态市”。2009年。张家口市入选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和最具发展潜力城市。地方市政府和人民银行以此为契机,举办了"2009年张家口金融经济发展高层交流合作恳谈会”,与多家域外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项目。实践证明,通过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吸附大量的域外资金,为当地产业技术升级、项目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撑。

4.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外部效应,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在吸引银行资金上有直接作用,它对地方招商引资,吸引外地或外商投资也有显著作用。金融生态环境显示,当地政府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整体信用环境较好,企业诚实守信,法律执行公平、公正,资金吸引能力较强。而这些条件正是投资商考虑或看重的几个方面。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9510万美元,占72.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2945万美元,占10.9%:采矿业投资1983万美元。占7.3%;房地产投资883万美元,占3.3%;金融业投资816万美元,占3.0%:农林牧渔业投资746万美元。占2.8%;其他占0.5%。

(二)产业结构调整可促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1.产业结构调整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经济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经济基础雄厚,经济结构合理,经济发展前景好,金融资金才愿意投入。而产业结构所调整的就是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的好转可带动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张家口为例,长期以来张家口市以重工业为主,企业产品较为低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少。近几年。随着张家口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已逐渐形成以旅游业、新型能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并且积极培育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矿产品精加工为基础的“4+3”现代产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金融生态环境随之逐渐得到改善,张家口市逐步成为镶嵌在京津冀经济圈和冀晋蒙经济圈交汇点上的一颗明珠。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金融司法环境的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存量结构调接,另一种是增量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的存量调整过程中,必定要涉及到淘汰高能耗、高污染、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或行业,伴随着大量的企业破产、重组和兼并活动的发生,在结构调整中如何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的产生,维护金融债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最主要工作,也成为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地方金融司法环境建设。以张家口为例,市委市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注重被调整企业的债权保护工作,通过加强金融司法合作,最大限度保护了金融债权,促进了金融司法环境的改善。2009年7月,市中院与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金融司法服务全面合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以建立金融司法培训基地和金融司法服务信息平台为主的具体合作内容,成立了专门的金融司法合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流制度、网站管理办法、培训制度等一系列日常工作制度,双方联合开发了金融司法服务信息平台。搭建辖区法院、金融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公共平台。2009年全市两级法院涉及金融、保险机构的案件同比下降30%,案件调解率、执行和解率大幅上升。

3.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包含了对金融结构的调整。金融业作为经济产业结构中的一部分,本身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对象,由于其在经济产业结构中的特殊作用,决定了产业调整首先要做好对金融业结构的调整,提升金融业产值在地方经济产值中的比重。以张家口为例,近年来经济建设、产业调整资金需求越来越旺盛,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突出。市委市政府在调结构、求发展中发现需要更加

关注金融领域,金融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为此,2008年市政府将金融办单独从人民银行分设而出,内部设立多个部门,希望全面把握金融业发展情况,凝聚政府力量解决部分金融问题。随着政府部门对银行业运行情况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现,在争取更多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的同时,遇到许多外部条件的约束。比如企业资信状况不佳,担保抵押能力不足,当地资金供应不足等问题。为此营造守信环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金融司法环境,增强资金吸附能力,发展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调整金融结构,被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得以大力推动。

二、几点启示

(一)要树立金融业是地方产业的观念

实践证明,金融业虽然多是大型的全国性国有企业,但在一个地方的营业机构基本上是固定的,吸收地方存款的能力也是十分稳定的,而且,贷款业务对于地方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实际要远远高于地方的任何其他产业,地方政府不能仅从企业属性的角度把它看成全国性的企业,而应该从实际功能的角度,把它看成自己的地方产业,而且是最重要的地方产业,把它作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中最优先发展的产业,只有这样,才是最科学、最符合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二)政府要把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当前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