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模板(10篇)

时间:2023-12-26 10:29:10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例1

3、预防医学的任务要求它必须高瞻远瞩,面向医学的未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该专业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例2

1.1 研究内容广泛:按大的方面分,预防医学的内容包括卫生统计学、环境与健康及流行病学三部分。卫生统计学又包括卫生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居民健康统计和卫生资源分布与卫生业务统计。卫生统计学本身就是把统计理论、方法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研究、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研的一门应用学科,被广泛用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业务管理等各个领域。环境与健康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广泛,它包括了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与健康的关系,各种生产环境中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有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它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人群。流行病学则侧重研究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预防疾病以及保健对策,是一种以人群为对象的方法学研究。

1.2研究方法独特:由于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群,考虑的因素是人类生存空间的各种有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因此预防医学研究总是从人群着眼而具体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关系,在研究时往往不可能对整个人群进行研究,而只能选择抽样人群或某个特殊人群,也需要动物实验、细胞培养等微观技术的配合,即研究方法需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

1.3 与其他学科关系十分密切:卫生统计中所用的技术与方法主要来自数理统计的理论:流行病学的方法则除与统计知识有关外,还涉及许多传染病、非传染病的知识;而预防医学中环境与健康这一部分则涉及大量的基础学科,如生理、生化、病理、物理、化学、遗传、诊断,涉及临床各学科,如内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神经科、放射科等知识。因此预防医学是以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以及一些边缘学科知识为基础,又与其相互渗透的一门学科。

2 对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设想

2.1 授课时机:由以上对预防医学特点的讨论中不难看出,预防医学的授课时机,最好是安排在学生将要完成临床课学习的阶段。由于教学计划安排上的差异,有些学校把预防医学视作基础课,有些学校则把预防医学的教学安排在所有临床课之后,作者认为这些都有失偏颇。如把预防医学安放在与基础课一起上,则学生因没有系统掌握临床知识,对预防医学的学习必然感到费劲,许多问题不易理解,这样势必影响学习效果。如把预防医学安排在临床课之后讲授,则会受到学生临床实习的冲击,在这个阶段学生难集中注意力投入预防医学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所以,预防医学授课适宜的时机应是插在临床课程中间。

2.2 教学方法:预防医学本身内容十分丰富,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不是一门单纯靠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课程,因此预防医学的教学方法也应作相应的改革。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用于预防医学的教学显然有较多的弊端。其主要缺点是学生的思维方法受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而难得到发展。学习预防医学需从多方面综合理解,不是单靠书本上的知识就能学好的,必要时需参考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对这门课的教学应采用一些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并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去阅读课外参考书。课堂上的讲授也应变“直灌式”为“启发式”或“简答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从某些具体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扩展到整个人体的综合变化及某个人群的变化;从考虑某个具体的病因扩展到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从考虑对某个病人的对策扩展到对环境的治理,对整个人群的保护和防治。总之,预防医学的教学要让学生从微观着手能跳到宏观分析,要使学生掌握研究健康的方法。预防医学的课堂实验不应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实验方法的学习,或某个具体指标的计算方法,可考虑插入一些有一定深度的综合讨论题,并让学生结合课堂实验来验证一些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到的就是一些活的知识,学生得到的能力的培养也不再仅限于处理一个病人,而是为整个人群的健康考虑问题,而这一点恰是当前临床医生需从观念上进行转变的关键。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例3

1 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由于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应用认识不充分,他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复国内外最新研究,表现为对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研究内容过分集中和单一,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管理专家们指出:今后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应把预防兽医领域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理论同动物实验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才能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最终把病原落实到易感宿主动物,把病原和构成病的易感宿主动物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阐明病原的致病机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防制产品,制定恰当的防制措施,减少动物传染病所带来的损失。

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还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视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动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物的易感性、病原对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规律,研究病原生态学,阐明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对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等,②这样不仅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预防兽医学问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应结合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导向和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细致的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作为预防兽医学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的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研究等方面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与预防兽医学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预防兽医学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发病规律、致病机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③因此,作为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广泛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宽其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将其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3 教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研究生的导师,它还包括了不直接承担指导研究生研究任务只从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责任,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导师作为主导指导研究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下,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独立选题或完成导师承担的课题,不管是独立自主选题还是完成导师的研究课题,都需要研究生以课题为载体,完成课题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发表相应的研究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长期学习和训练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获得和不断提高的。从总体上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令人堪忧、导师指导不尽人意、学生素质下降和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

转贴于

资源的紧缺、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响,研究生教育从精品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生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师和研究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职责,教师没有严把教学质量关和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停留于应付论文,甚至出现大量的论文抄袭现象等,同时研究生和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与国内教师比较,国外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在研究生生源上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后,在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上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导师指导方式,促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不断加强对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动手能力和接触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例4

在医学领域中,预防医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它是研究预防和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预防医学是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夭折为目的的一门科学。该学科应用现代医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制定疾病防治策略与措施,以达到控制疾病,保障人民健康,延长人类寿命之目的。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预防医学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一、预防医学定义

预防医学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康复医学组成现代医学科学的四大支柱。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环境一人群—健康为模式,以预防为主的观念为主导思想,运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归的特点,以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疾病和健康的影响规律,从而制定群体防治策略和公共卫生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学科。

随着人类对自身、疾病和环境的不断认识,尤其是SARS和禽流感的暴发,人们都意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和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关于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之间,可以理解为:公共卫生是用来促进公众健康的措施;而预防医学是公共卫生措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没有预防医学的理论指导,公共卫生就成了无源之水;而没有公共卫生实践,预防医学则成为空中楼阁。公共卫生的工作范围包括:通过有医学教育组织的社会活动来净化环境、控制传染病、进行健康教育、组织医护人员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发展社会体制、保证每个人都享有足以维持健康的生活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它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流行病学、环境、职业、营养、伤害等等方面。

二、预防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体医学发展到群体医学,今天许多医学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不可能离开群体和群体医学方法。预防医学的任务要求它必须高瞻远瞩,面向医学的未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1:预防医学的特点:(1)价值导向的超前性;(2)服务对象和研究对象的整体性;(3)研究方法的独特性;(4)工作范围的全球性和广泛性;(5)工作效率的紧迫性和时效性;(6)工作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7)工作效果评价的滞后性和效益影响的深远性。

2:预防医学对疾病防治的作用

(1)健康认识

完善的保健与预防疾病之道。我们每天经由阳光、空气、水及食物获得所需的营养素和氧气,却也不知不觉累积了许多的毒素于体内。再加上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等,如不被排出而留在体内时,会妨碍消化、血液酸化,引起细胞及多种器官的疾病。毒素累积而附著在肠壁皱折中成为所谓的“宿便”无法排出体外,导致细胞缺氧,并刺激五脏造成体内生化的紊乱,所以说毒素乃万病之源,非排除不可。

(2)树立健康观

健康和疾病是医学的核心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无病即健康”是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它仅以躯体生理功能正常作健康的指标,未涉及心理和社会方面,因而是片面的和消极的。1948年WHO成立时在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与WHO的健康定义一致,健康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概念,即“三维”健康观,健康的内涵由生物学健康向心理学、社会学领域拓展,这对现代卫生保健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提高防治突发性疾病的能力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对预防控制突发性疾病事件,降低其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突发性公疾病事件的范围:甲类传染病出现、乙类传染病明显升高、新传染病出现、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各类自然灾害过程或发生后疾病暴发流行、各类中毒、免疫接种出现群体副反应、医院内感染事件等。

(4)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是在生物医学模式框架建立起来的,具有该模式的内在缺陷,目前全国大多数医科院仍以招收、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主,毕业生“医疗第一”的思想根深蒂固。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学教育培养的医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献身精神;具有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在专业方面除具有临床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基本的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也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人们忽视了正常生活品质与精神生活,人人为生活、事业、理想而疲于奔命,种种因素正腐蚀著人类的健康,使原已相当进步的医药科技,更难以应付层出不穷甚至原因不明的现代病。预防医学是以“预防为主”为指导思想,服务对象是群体,从而防止人类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预防医学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例5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060

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并不乐观,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三低”、“三高”、“三误区”(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误区:不愿意服药、不耐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的状况并没有明显得到改善。运用综合管理方法指导社区高血压防制,认真贯彻《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运用JNC7[1]的新理念来指导和提高人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特进行此项研究。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城区常住人口近5万,对已建立了完整的家庭健康档案。研究对象为家庭健康档案提供的确诊45~85岁高血压患者986例中随机选择200例。

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标准,由二级及以上医院确诊。

研究方法:由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全科医师承担本次研究。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干预和管理。首先,在综合管理干预前对研究对象进行一次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血压测量、对高血压病知识认知状况调查等;然后,运用JNC7的新理念、《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采取群体和个体相结合进行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干预和管理,定期监测并记录血压值;最后,再进行一次调查,调查内容与进行综合干预和管理前基线调查相同,将这些结果和每月一次血压值一同纳入分析,比较综合干预和管理前后研究对象血压及其他调查项目的差异以评价综合干预和管理在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中的作用。

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所得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 果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研究对象共200例,其中2例因迁居而失访,实际全程随访198例。研究对象男100例(50.51%),女98例(49.49%),在高血压三级管理中分别为一级管理91例(45.96%)、二级管理75例(37.88%)和三级管理32例(16.16%)。

研究对象血压值:通过综合干预和管理,与综合干预管理前相比,高血压病各级管理患者血压值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一级管理对象从第3~4个月、二级管理对象从第2~3个月、三级管理对象从第7~8个月开始,SBP和DBP与基线调查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 论

我国社区高血压防治现状不容乐观: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居民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除非合并急性并发症及严重的慢性并发症需要专科就诊或住院,其余均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门诊救治,单纯依赖药物和护理均不能长期控制血压[2]。

运用综合干预和管理方法指导社区高血压防治行之有效:通过深入社区与社区居民建立朋友式的医患关系,从源头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使得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这种新型的、有效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防控高血压疾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特别是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教、科学的生活方式为主的非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提示,通过一年的高血压病患者综合干预管理,患者的血压值均有显著降低,而相关知识认知得分有显著增高,说明运用综合干预管理办法,指导社区高血压防治具有良好效果。

应加强全科医生在社区高血压防治的综合干预和管理中的作用:社区责任医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按危险分层量化预后和评估危险度,进而制定个人健康指导计划,通过全科医师随访和指导强化对患者个体化行为干预,使患者主动地改进不良行为方式,自觉维护治疗并采纳有益于康复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使患者治疗高血压的依从性贯穿于日常生活中以达到提高疗效的效果[4]。本次研究充分发挥了全科医生在社区高血压防治的综合干预和管理中的作用,体现了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综合服务中的地位,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果。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依据,是各种慢性病包括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必须依赖的主要中坚力量,他们较之大医院及专科医院医生更贴近居民和患者,更直接、全方位地为他们提供医疗卫生预防保健服务,是社区居民(包括患者)健康的守护人,因此,应切实加强全科医生在社区高血压防治的综合干预和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高血压预防知识问答——介绍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全国联合会第7次报告(JNC7)[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6(2):218.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例6

[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疫情预防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标准、服务覆盖率及建设条件不同的城、乡社区为研究对象,其中城市社区的研究资料作为研究组,农村社区的研究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社区居民的免疫知识知晓、疾病发生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对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途径等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社区内近一年时间内出现传染性疾病11(3.8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出现58(19.02%)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社区内公共卫生机构两周后转诊为32.56%明显低于对照组53.6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疫情预防中的作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效果,降低社区居民的传染病感染率。

[

关键词 ] 社区;公共卫生机构;传染病;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9(c)-0062-02

随着社会人口基数的增加,传染性疾病的扩散范围也逐渐扩大,因此加强社会防疫能力成为医学界重要议题[1]。社区公共卫生机构作为医疗机构基层单位,在控制及预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可通过直接宣传及诊治等措施降低感染率,且通过提高自身内部医疗水平加强本区的防疫能力[2]。本文主要对本市各方面条件都不同的城、乡社区予以调查,并针对两组不同的调查结果对疫情预防行综合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标准、服务覆盖率及建设条件不同的城、乡社区为研究对象,并将两个社区的研究资料予以分组并对比。研究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18家,相关医护工作人员226人(包括专职及兼职人员);调查对象289人,男女比例为163:126;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78例,高中103例,大专及以上108例。对照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5家,相关医护人员65人;调查研究对象305人,男女比例为159:146;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29例,高中134例,大专及以上42例。两组研究资料中人口数量、性别、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对研究资料的影响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对象年龄>18岁;能够正常沟通且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均对本研究项目及研究内容了解且配合度较高[3]。排除标准:不理解相关研究内容或问题的意思;不配合调查者;精神意识模糊或障碍性疾病者[4]。

1.3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即对本社区内的研究对象予以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予以调查。研究问卷内容均一致,针对社区居民对传染疾病的传播途径、常见的传染病类型、疾病特征及表现等内容的了解情况,将研究对象的答案分为:准确回答、部分了解及完全不了解三类,并对问卷答案进行综合性整理分析。每组研究组对象均选取≥200例,以提高答案相对科学性及有效性。

同时两组研究资料中还包括本社区内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常见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并对两个社区的并发率情况及转院诊治例数予以对比分析,判断两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传染病知识宣传及治疗水平等方面的优点及不足,并通过研究结果显示予以改善措施的建议。

1.4调查项目

问卷采用选择题与问答题等形式,针对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途径等三方面予以调查;记录本年度社区内常见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分析本社区公共卫生机构接诊及转诊情况[5-6]。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χ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知识了解情况

研究组研究对象对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途径等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研究社区内传染病病发情况

研究组社区内近一年时间内出现传染性疾病11(3.81%)例,对照组出现58(19.02%)例,即研究组社区内出现的传染病并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接诊及转诊情况

两组社区的转诊率均相对较高,其中研究组社区内公共卫生机构接诊4.60例/周,两周后转诊为32.56%;对照组社区内公共卫生机构接诊6.30例/周,两周后转诊率为53.6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25.4957)。

3讨论

近几年我国医疗水平发展情况较高,针对高发性传染病的预防及救治工作的开展较为广泛,涉及到各乡镇及卫生机构,有效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的同时,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7]。其中社区公共卫生机构作为最基层的防治中心,担任着较为重要的任务及责任,本研究中针对社区服务及卫生情况予以分析,调查传染病疫情相关防治工作的开展及其作用效果。以期有效提高基层卫生医疗系统的工作水平及作用。研究中针对本市的城、乡两个社区公共卫生机构予以分析,即对两个社区内的常住居民予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社区的传染病疫情相关工作开展效果较好,具体表现为研究组居民对传染病病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研究组居民了解传染病的传染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手段等。分析原因:城市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情况,对相关知识的接受能力及接受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农村居民,研究组在近年来不断的通过公共宣传栏、健康手册等宣传手段,针对常见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予以宣传及健康知识普查等。研究组居民接受的外界的信息渠道、手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能够主动配合社区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研究组社区内公共卫生机构相对较多,居民接触面较广,因此其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多[8]。社区作为居民的基本生活单位,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及沟通相对较多,彼此直接的信任感及关系较为融洽,社区工作人员在开展相关健康宣教工作中的阻力相对较小,相较于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工作开展较为便利,因此在传染性疾病的防疫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研究中针对两组居民的传染性疾病的感染率予以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社区内近一年时间内出现传染性疾病11(3.81%)例,对照组出现58(19.02%)例,即研究组社区内出现的传染病并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即居民出现甲类、乙类及丙类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此结果与梁裕格在相关文献中表述相类似[9]。分析原因:研究组居民生活的社区环境相对稳定,周围的不安因素相对较少,即城市社区的基本设施相对完善,社区生活环境具有相对干净舒适等特点,即社区加强卫生环境的检查,并针对社区内的食品质量予以定期检查,切断病菌传染的源头等。同时由于研究组对传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较为了解,在出现各种疾病情况下均能够较为及时的发现并接受治疗,减少交流直接出现的感染情况。对照组居民居住环境较为复杂,即农村的基础设施未完善,且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较多,环境出现各种脏乱差情况,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舒适度的同时增加感染危险。且对照组患者可能对传染病了解较少,在出现各种病症的情况会出现忽视情况,不及时诊治加重病情,且影响周围的生活环境,危及其他人身体健康状况。

同时针对两个社区的医疗水平及相关传染性疾病的诊治情况予以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社区的转诊率都较高,结果提示社区公共卫生机构作为基层行的医疗机构,在实际工作中的医疗水平相当有效,患者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需及时予以转院治疗,提高患者的有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两周后转诊为32.56%,对照组两周后转诊率为53.6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郑琴临床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合[10]。其中与城区的医疗水平较高,相关医疗设备较为完善等情况相关,即研究组社区内的公共医疗设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社区较高,患者可在社区内完成基础病情的诊治,缓解病情的同时提高传染病的控制率。针对本市的调查情况提示,在相关医疗机构中加大医疗设备的资金投入,不仅可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而且能够明显改善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情况。社区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其具有成本较低、高效、快捷等优质服务特点,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定时的健康知识宣讲及上门抽查等工作的开展,有效降低传染病的感染率,提高社会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传染疫情的预防中的作用效果明显,属于我国传染病防疫工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提高传染病的整体控制及预防水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加强宣传及操作力度。

[

参考文献]

[1] 杨雪松,侯文娟,杨威.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8(8):572-575.

[2] 李孟彬.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J].中国卫生产业,2013,14(7):33-34.

[3] 王明华.建立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423-1424.

[4] 黄志辉.医疗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8):1110-1111.

[5] 魏宝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传染病疫情控制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4):633-634.

[6] 刘见顺,黄益清,戴佑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42-43.

[7] 焦以庆,孙静媛,王君丽,等.北京市部分地区的传染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状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7):772-774.

[8] 丁文云.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传染病疫情预防中的作用[J].综合医学,2013,41(2):265-266.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例7

1医疗气象学的定义

医疗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环境对人类机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的影响规律,为治疗疾病和卫生保健服务的一门学科,它是大气科学和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又称人类生物气象学。属于大气科学下的应用气象学科。医疗气象学主要是通过观察气象和人体健康的情况,进一步衡量、分析、研究“气象要素”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从而阐明气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规律。其目的是趋利避害,即避免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来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2医疗气象学的研究范围

目前为止,国内外的医疗气象学的研究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气象学。研究气象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及健康人在各种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例如:宇航、航海和采矿等特殊环境中气象条件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气象条件对生殖的影响;大气电磁场、空气电离、太阳黑子、紫外线、红外线、空气污染及生物病原体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古代医学中与气象相关联的内容;人类对特殊气象条件的防护;环境舒适度对工作能力的影响等。

(2)病理气象学。研究气象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包括不同季节气候下的多发病;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疾病在不同气候地区的分布特点等。例如:自然环境中气象条件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气候突变与诱发人类疾病的关系;利用气候特点和人工气候室进行治病和疗养;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气象卫星资料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地方病、流行病监测中的应用;医疗气象预报的方法及精度等。

(3)环境气象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医疗气象学还研究城市、农村、住宅区环境小气候以及人工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例如:城市和环境小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天气气候对行为以及人口密度及移居的影响等。

3医疗气象学的发展历史

3.1中国古代的医疗气象学思想

中国的医学气象学理论萌芽于春秋战国时代,如,在距今两千多年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有大量精妙论述,明确指出了人与气象和环境的关系。《内经》通过对天体的运行、时间的推移以及与此相应的气候条件,做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认识到自然界的气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有规律的循环变更。并进一步从天体的运转、气候的变化、自然界的各种物化特征中找出其内在规律,用以说明时间迁移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生物界的影响以及与人体生理病理用药的关系。深刻阐述了气象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影响、气象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养生之间的关系。《内经》中医疗气象的学术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四时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和周期性。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因为每种生物的习性与生活习惯,都受到四时阴阳这种节律的支配。昼夜交替、寒暑往来,日夜节律以二十四小时为周期,四季节律以一年为周期,还有些节律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二是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如《灵枢•岁露》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即指出人与自然界为一个整体,人类极易受到自然界气候、环境的影响。三是气象因素对人体生理、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日常保健具有重要影响。《内经》把自然界的气候现象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气”,并认为“六气”是万物生长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六气”不正常、不协调则称为“六淫”,人们在“六淫”的作用下,极容易引起各种各样的疾病。并且指出季节对疾病的影响,在不同天气、气候情况下发病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如,春季多风病,盛夏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隆冬多寒病等。

3.2医疗气象学在国外近代以来的发展

国外近代医疗气象学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大学小儿科主任DeRudder教授首先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了天气与疾病的关系;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病理科主任Petersen教授系统地进行了气候对疾病及疗养方面的研究;美、前苏联、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医疗气象学发展较快,但是研究呈离散状态,彼此之间联系较少。1955年,在荷兰地理学家Tromp博士与德国首家医疗气象研究站的创建者Ungheuer博士的共同推动下,于1956年8月29—3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国际生物气象座谈会。会议期间,成立了国际生物气候及生物气象学会(现称国际生物气象学会),医疗气象成为了生物气象的一个重要分支。自1957年,该学会每3年举行一次国际性的学术交流会。不少国家都先后建立了相应的学会,并在英、美、德、荷、罗、捷、意、波举行过地区性学术交流会。某些国家也定期举行学术会议,如联邦德国自1953年以来,每3年举行一次生物气象学术研讨会;日本自1961年以来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美国自1969年开始每3年召开一次研讨会;瑞典自1980年、澳大利亚自1982年均定期召开生物气象学术会议[1]。目前,在美国有19所大学设有医疗气象专业,其中10所大学可授予硕士学位;有些国家还成立了独立的研究所,专门进行医疗气象学科的研究。有些国家通过研究,开展了相应的医疗预报服务工作。德国自1952年开始,每周1—周5按时全国医疗气象预报,内容为天气形势及对疾病可能的影响,至今已有近50年,从未间断;匈牙利于1958年开始这方面的工作,日本、前苏联也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日本有的医院开设了气候内科,在美国,预报西北大风(bluenorthern)时,为冠心病人预留床位,并进行抢救的准备工作[1]。

3.3中国现代医疗气象学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在对一些疾病的防治研究报告中,开始有了一些气象因素与疾病关系的相关分析,这些报告也包括了疾病的季节分布等。但真正的医疗气象学研究开始于60年代,中国开始使用气团、大气环流来分析天气与流感、心脏病、中风死亡率的关系等。1971年,全国开展了慢性气管炎的研究,研究中考虑了气象因素的影响,于是在1972年成立了全国气象条件与呼吸道四病(感冒、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关系研究协作组。1974年中央气象局召开的第二次应用气候学术会议上,将医疗气象列为内容之一。从此,中国开始了较为系统的医疗气象学的研究。1973,1975,1977年,先后在南京、镇江、天水等地举办了医疗气象讨论会与讲座;1980年11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医学气象研究座谈会;1995年7月在北京首次组织了国际生物气象学术讨论会,来自20多个国家的医疗及气象科学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在中国气象局的《公共气象服务意见》中指出,医疗气象服务是专业气象服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2008年12月31日,中国气象学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正式成立了医疗气象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式功任学会主任,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任学会顾问。2009年10月,医疗气象专业委员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第一次医疗气象学术研讨会。

4目前中国医疗气象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与难点

(1)医疗气象专业人才短缺。医疗气象是介于医疗和气象之间的一门学科,是一种跨学科研究。这就要求从事医疗气象专业研究的人员同时具备医学与气象学两方面的专业知识。而实际生活中,往往医务人员对气象知识了解甚少,气象工作者又不懂医学知识,加之个人的文化修养仅限于专业知识范围内,使这门学科的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影响。

(2)培养医疗气象专业人才的院校偏少。目前,中国设置应用气象学专业的院校相对较少,大约只有10所左右,而医疗气象学这个专业还未设置。只有兰州大学根据“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考虑发展医学气象学这样一个分支,将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大气科学学院联合,来共同配合培养医疗气象人才。前文提到的张书余、王式功两位研究员都已开始招收医疗气象研究生。据张书余研究员介绍,他的研究生中,硕士生都是学气象的,博士生中有学医的,目前,在博士招收方面,他个人更倾向于有医学基础的学生。他本人也是先学医后学气象,后来从事跨学科的研究自然是水到渠成。

(3)医疗气象资料欠缺,且实现医疗气象研究资料共享困难。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或者资料的欠缺,有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指标因子不全面。医疗气象风险评价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检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风险评价模型甚少。在目前情况下,疾病发病情况资料由卫生系统掌握,而气象资料为气象部门所有,实现两方面的资料共享十分困难,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

(4)医疗气象学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中国的医疗气象学研究大多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应用还远远不够。全国仅有上海、广西、甘肃、吉林等少数几个省市开展了医疗气象服务系统的开发与研制。人体疾病与天气之间的联系还没能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有关医疗气象的研究还远远没有深入展开,更没有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更好地应用。医疗气象这一市场相当具有潜力,比如医疗气象预报,可以提供给卫生医疗和防疫部门,供他们在预防、治疗疾病和调集药品时进行参考。还可以为普通市民提供专业的医疗干预,对某些异常天气下的“高危人群”给予适当的提醒和防护,减少某些急症的发生。

(5)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气候并不是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其他诸如遗传、自身素质、饮食、地域、生活习惯等因素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综合影响。因此,在进行医疗气象学研究中,关键技术在于从影响健康的诸多其他因素中分离出气象因素的影响[2]。另一方面,人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往往十分复杂,很多疾病至今发病机理尚未搞清。这些都会给检测和定量评估气象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带来一定的困难和不确定性。

5几点思考与建议

(1)注重加强医疗气象学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中国医疗气象学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从当前的情况看,应用技术研究多,基础理论研究少;经验总结多,机理分析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气象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并通过与模型、信息技术等相结合,提高科研水平。因此,组建跨学科的医疗气象综合试验基地,加强医疗气象基础理论研究,增强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2)加强培训、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社会需求决定专业设置与办学规模。目前医疗气象研究仅限于科研机构,医疗气象专业人员奇缺。建议在大学中设置医疗气象专业,培养医疗气象专业人才。另外,加强对气象和医疗部门在职人员的医疗气象知识培训,扩充专业人才队伍。尽快建立一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人才队伍,适应医疗气象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3)加快尝试开展医疗气象预报服务,开发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医疗气象预报的预报流程是分析各种天气预报资料,制作出天气过程和气象要素预报,依据病理生物气象学理论制作出医疗气象预报。通过预报使人类在日常活动中避开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利用有利的大气环境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合理开展生产活动,提高工作效率[3]。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加快尝试开展医疗气象预报,加大科研力度,开发气候变化诱发疾病预警系统。更好地为社会公众生活服务。

(4)在气象站设立特殊观测项目。在气象站设计医疗气象服务需要的特殊观测项目,加强对紫外线、大气主要化学污染物含量等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子的监测。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例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231-01

乙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主要是由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发,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众多器官的损伤,目前相关研究指出,世界范围内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人数已经超过了2.8亿,因此亟需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1]。由此,本研究针对选取的95例健康体检者的资料予以分析,针对其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探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健康体检者9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男女比20:27,年龄21-70岁,平均(42.12±1.63)岁;研究组48例,男女比21:27,年龄22-69岁,平均(42.11±1.54)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传统的预防方式进行预防教育:本组研究对象均予以肝病的常规预防教育。研究组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预防教育: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其内容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基本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检测后以患者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为依据,制定符合患者的健康饮食方案以及运动指导方案,临床医护人员需要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调查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疑虑、疏导心理情绪。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研究对象1a、3a发生乙型病毒性肝炎概率,随后对两组研究对象预防教育满意度情况予以调查统计,可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率=基本满意率+非常满意率[2]。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以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一般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发病率情况

据统计,研究组研究对象出现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显著4.17%(2/48)低于对照组19.15%(9/47),且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预防教育措施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预防教育措施满意率93.75%(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80.85%(38/47),且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是急慢性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急慢性患者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亚临床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重要类型[3]。由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在患者机体的肝细胞内予以复制,并进一步在血液循环中予以释放,因而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以及病毒携带者的体内含有大量病毒性颗粒,集中分布在患者的、血液以及阴道内的分泌物中,而且大部分的病毒性颗粒具有较为显著的传染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特点,在一定程度是威胁社会大众的健康,因此需要予以积极的预防和控制。就预防措施而言,首先需要在社区等环境中大力地宣传有关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的相关知识并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其次,提高疾病控制工作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结合多种方式对相关操作人员的操作技巧予以培训,例如腺体尖部、膀胱颈口处理技术等,以保证疾病控制工作人员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而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预防能力[4-5]。

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⑴据统计,研究组研究对象出现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率显著4.17%(2/48)低于对照组19.15%(9/4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乙型病毒性肝炎采用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预防教育的效果显著,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崔富强,龚晓红,陈园生,等.中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及新生儿意外人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疫苗与免疫,2008,14(6):553-558.

[2]廖雪雁,庄辉.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10):974-997.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例9

    2整合发展

    现代的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已经遇到了研究的瓶颈。双方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方进行解决,因此,要想将这两类学科的科研进展的速度提高上去,就必须将两类学科进行整合发展。

    2.1推动全科医学

    由于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两类学科都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发展,使得其在自身的领域内越来越精通,而对于其它领域则相形见绌。因此,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变得简单起来。另一方面,在整合的同时还要加大全科医学的推广速度,以社区医疗为基础,将全科医学广泛的开展出去,使得预防医学可以利用起临床医学在最基层的实践数据,而临床医学则可以通过预防医学研究的结果对一些流行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服务。

    2.2结合教学内容

    在工作上推广全科医学还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整合的问题,应该从教育着手,合理安排一些教学的内容,使得临床医学类的学生能够学习到预防医学的知识,也使预防医学类的学生能够获得临床实践的经验。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两类研究者只专精本门知识的问题,培养全面性人才,为在以后的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上的研究提供人才。

    2.3国家推动整合

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例10

【摘 要】目的:分析现代预防医学预防麻疹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地区2013 年4 月至2014 年3 月1 ~ 5岁儿童238 例,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儿童采用传统方法预防麻疹,实验组儿童采用现代预防医学预防麻疹。对比分析两组儿童麻疹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儿童麻疹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预防医学预防麻疹效果显著,较传统的预防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

关键词 现代预防医学;麻疹;预防效果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儿童中较常见。由于麻疹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易发生大规模爆发,患儿首先出现发热、咳嗽、流涕、流泪等症状,之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疹退后皮肤遗留有糠麸状脱屑、色素沉着等。如处理不当,还可引发脑膜炎、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应重视对麻疹的预防[1]。本文分析了现代预防医学预防麻疹的疗效,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地区2013 年4 月至2014 年3 月1 ~ 5 岁儿童238 例,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儿童共计119 例,其中男孩62例,女孩57 例;年龄1 岁~ 5 岁,平均年龄(3.24±0.86)岁;体重7.5kg ~ 20kg,平均体重(14.53±3.62)kg;家长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5 例、大专40 例、高中43 例、初中21 例。实验组儿童共计119 例, 其中男孩60例,女孩59 例;年龄1 岁~ 5 岁,平均年龄(3.30±0.92) 岁;体重8kg ~ 19.5kg,平均体重(14.62±3.70)kg;家长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6 例、大专38 例、高中42 例、初中23 例。对两组儿童性别、年龄、体重、家长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预防方法

对照组儿童采用传统方法的预防麻疹,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根据要求加入灭菌注射用水,摇动药瓶使其溶解完全。常规消毒儿童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皮肤,皮下注射0.2~ 0.5ml/ 人。对与麻疹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儿童进行被动免疫。肌内注射10% 丙种球蛋白0.2ml/kg,胎盘球蛋白0.5 ~ 1.0ml/kg;输注成人血浆20 ~ 30ml。3 周后再次注射[2]。

实验组儿童采用现代预防医学预防麻疹。在传统预防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免疫功能。指导家长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均衡,对儿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部分体质虚弱者适当补充免疫蛋白[3]。

采用中药预防麻疹传染,缓解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口服板蓝根颗粒、清开灵颗粒等中成药制剂,取金银花、茜草、紫草适量煎水口服。取牙皂、藿香、薄荷、枯矾、防风、麝香、辛夷、朱砂、雄黄、细辛、苍耳子、桔梗、贯众、陈皮、白芷、甘草、半夏、苍术等中药材适量研成细粉,混匀后加入凡士林中制成软膏,以棉签蘸取少许软膏涂于鼻前内庭处[4]。同时对家长进行麻疹预防、治疗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以消除其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在麻疹高峰期减少外出,不去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房间应定期开窗通风,如需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对已发生麻疹患者隔离,严密监测疑似麻疹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避免麻疹大规模爆发[5]。

1.3 判断标准

对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皮肤斑丘疹者考虑发生麻疹,采用ELISA 法检测麻疹IgM 抗体,结果为阳性者确认发生麻疹[6]。

1.4 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儿童麻疹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 所示。

3 讨论

现代预防医学是以特定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和微观的技术研究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和作用规律,探讨外界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并制定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之目的。随着社会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预防医学将成为医疗体系的主导。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儿童呼吸道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 岁以下的小儿,其传染性极强,如防控工作不到位,可引起大规模爆发。麻疹的发病存在一定周期性,一般大约每隔3 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大规模流行。麻疹可对儿童呼吸系统、网状内皮系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临床表现为红疹、膜斑、发热和咳嗽等呼吸道炎症症状,还可引起脑膜炎、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发生于头面部的皮疹遗留色素沉着还会影响美观,因此麻疹目前已成为预防医学的研究重点。

麻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麻疹疫情的传统方法和根本措施,在麻疹防控工作中应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中麻疹疫苗初免月龄为8月龄,而8 月龄之前的婴儿因受到母亲抗体的保护,麻疹发生率较低。除了接种麻疹疫苗后现代预防医学预防麻疹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儿童的免疫功能。儿童免疫功能的提高包括增加营养物质摄入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并采用清热解毒类中药进行抗病毒治疗,预防麻疹传染,缓解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同时对家长进行麻疹预防、治疗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传染源。通过上述各种途径预防和控制麻疹疫情。

本研究中采用现代预防医学预防麻疹者麻疹发生率仅为8.40%,明显低于传统预防者的23.53%;采用现代预防医学预防麻疹者发生麻疹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68%,明显低于传统预防者的10.08%,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预防医学预防麻疹效果显著,较传统的预防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任军, 唐继海. 安徽省麻疹预防控制进程与有关对策思考[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17(6):403-404.

[2] 谢媛, 王艳. 现代预防医学对麻疹预防的疗效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579-580.

[3] 隋巧变, 于雪丽. 预防医学在麻疹预防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7):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