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4 04:05:36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例1

在儿童疫苗接种中,护士要做的不仅局限于分诊、维持就诊秩序,更要注重高质量、高水平的医疗诊治服务,要求护士在对儿童疫苗接种过程中在服务、沟通、管理、协调等方面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现在对护士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影响探讨如下:

1儿童预防接种内涵的分析

1.1预防接种的概念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1.2疫苗的分类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两种。

2护士在接种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

2.1儿童不配合护士参加预防2接种

每个儿童都要进行预防接种,按照规定的儿童免疫程序,孩子在一周岁以内必须依次接种八次防疫针。由于孩子对接种的恐惧心理,都会产生强烈的抗拒,大多数孩子接种时,都会哭闹,不配合预防接种。

2.2预防接种技术及方法

传统的预防接种部位大多数为上臂三角肌,注射以肌肉和皮下为主,这样的部位,血管相对丰富,容易吸收疫苗,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容易误伤血管神经。此外,在预防接种日,较重的工作量,也造成护士技术疲劳,在接种技术上存在偏差,皮下与三角肌注射部位混淆,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2.3护士自身综合素质分析

首先从心理素质上来说,一些年轻护士由于接种技术不过硬,在给儿童接种疫苗时,会有偏差,面对孩子在接种时的恐惧与吵闹增加了注射的麻烦度,与恐惧心理,其不配合注射,心里有压力,缺乏良好的自信心。其次,从道德素质上来说,由于不同的疫苗具有不同的特性及接种要求,加之家长消费意识和观念的不同,一些护士不与家长沟通,就直接给孩子注射收费疫苗,存在预防接种乱收费现象,导致医患纠纷,应当着重加强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的督查,强化基层接种人员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和履行告知义务,坚决杜绝预防接种乱收费现象。

2.4护士与家长之间未能及时沟通预防接种存在的隐患风险

预防接种是提高儿童免疫力、抵抗疾病的有力措施,但同时也有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接种前后护士与家长之间未能及时做好宣传预防工作,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家长情绪比较激动,与医护人员之间易产生冲突,因此护士在接种前询问病史,接种后交代注意事项尤为重要。

3对策与探讨

3.1对接种儿童进行心理干预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特点护士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婴幼儿期:从接触开始就以微笑、抚摸、哄逗等表情语言或予其喜爱的玩具分散其注意力,当注意力转移后立即给予接种,接种过程中继续哄逗孩子及接种后嘱咐家长安抚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接种;学龄前期:自我意识的萌发,与他们亲切闲聊,并适时的夸奖他们,给他们留下热情、和蔼、耐心、亲切的良好印象,并带其观看其他儿童接种时的勇敢表现,减轻他们紧张恐惧情绪,接种时表扬他们勇敢,接种后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今后的预防接种能更好地配合;学龄期:以表扬、鼓励等方式取得儿童的信任,同时给其讲解简单易懂的计划免疫知识和预防接种的好处等,尽可能促使儿童主动参与配合。

3.2科学接种,提升接种部位技巧

在传统的利用三角肌部位注射的方法时,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大腿部位接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势主要是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血液循环丰富,疫苗吸收好,局部反应轻,减少了发热的发生率。该部位肌肉丰厚,部位较广,可操作性强,可供多次注射。

3.3护士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随着现代儿童预防保健工作的发展以及“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深入贯彻执行,对护士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掌握良好的专业技术,还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应变能力,要仪表端庄,微笑服务,热心的接待每位接种儿童及其家长,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应用不同心理护理,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做到人性化、亲情化服务;应熟练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改进注射方法,接种动作稳、快、准,做到安全注射,尽量减轻注射时疼痛刺激。

3.4加强宣传沟通

家长对“应用疫苗安全性”极为关注。针对这一心态,做好各阶段的相应知识宣教和解释工作,提高家长重视小儿计划免疫的自觉性至关重要。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及时促进儿童接受完整的预防接种,对儿童接种的时间表宣传,宣传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督促父母按时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做好疫苗种类、接种对象及注意事项的通知工作,让家长了解疫苗的特性、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并在每次接种后,认真交代家长下次何时来进行何种疫苗的接种,必要时打电话提醒家长,并设立咨询电话耐心解答家长的问题。

3.5建立并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及时做好管辖社区内每个儿童档案的建立,定期进行检查,保证儿童及时接种、不漏种、不重种。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掌握儿童的禁忌症,防止异常反应的发生,方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观察、检查考核疫苗的免疫效果。

4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越来越普及,预防接种的人群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护士熟练掌握注射技术,了解各年龄段儿童心理后,能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适应环境、配合接种,保证预防接种的顺利进行。熟练的业务素质,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医德医风,热心、耐心、细心的服务,在预防接种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秀荣.基层门诊健康教育作用[J].中外医疗,2009,17.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例2

我科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预防监控管理模式1年多来,取得了护士与患者互利的效果,护士的风险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护士在行吸痰、拔管等操作前主动告知患者,得到患者理解和配合,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和纠纷明显下降,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中非计划意外拔管由2006年342例中39例非计划意外拔管。2007年375例中28例非计划意外拔管。2008年降至6例。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由2006年79.2%,2007年84.5%,2008年92.8%。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例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319

为了做好患者安全护理管理,降低医院患者脱管发生率,我院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开展脱管管理工作,采用分析原因-制订计划-人员培训-规范操作程序-专人巡查-各案会诊-总结反馈的模式实施。现总结归纳如下。

护士工作方法

制订患者防脱管计划:回顾统计2009年1~12月全院患者发生脱管情况,分析发生原因,调查临床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脱管意识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我院实际情况制订防脱管工作计划,通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复、支持开展工作。

建立为带管患者服务联络员队伍:在护理部专科护士管理委员会的督导下,成立服务带管患者联络小组。各联络小组分别由科室选派的联络护士组成。联络护士要求为从事护理工作三年以上的具有爱心、责任心一定沟通能力的护士承担。主要工作是负责本科带管患者的管理与教育,并指导全科开展防脱管工作的。如督导全科护士对带管患者进行脱管高风险评估、教育、相关技术指导,对复杂个案联系会诊等。

防脱管知识技能培训:将预防脱管纳入医院的安全管理目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教育能力是执行《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对护理队伍分层次进行防脱管工作的动员及相关知识培训:①培训对象:护理管理阶层、全员护士、护理学生及陪护人员、卫生员等。②培训内容:医院内发生脱管的概况及后果,原因分析评估识别,防脱管的措施及护理流程;患者发生脱管后应急预案及不良事件上报程序等。确定培训时间并遵守。

规范防脱管的护理程序:①脱管高风险评估:患者根据病情治疗护理需要置管后,护士应从患者一般情况、疾病史、现临床表现采集可靠资料等;最后根据院管委会通过的脱管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②实施防脱管干预:评估为脱管高风险的患者,在床头挂防脱管警示标志。护士根据评估确定患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干预与宣教,如为术后患者根据患者神志情况,护士会妥善固定管道并向患者及陪护讲解留置管道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指导患者床上床边活动时引流管的正确放置及固定方法。有需要时及时按呼叫铃。加强对脱管高风险患者的巡视,并在他们需要时及时提供帮助,将他们作为交接班内容。③落实防脱管宣教,评估为高风险的患者床尾挂警示牌,部分患者对护士的宣教依从性差,有的患者习惯很难纠正等,脱管仍有发生。因此护士应将宣教贯彻整个护理工作中。护士宣教后请患者或家属在宣教告知书上签名确认。

对各案病例进行会诊:各病区在进行防脱管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复杂、疑难病例,联络护士组织联络病例讨论,由相关护理管理人员、专科护士参加。复杂、疑难病例包括评估高风险脱管但护理措施落实有困难的患者、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患者及依从性差的患者等。由护理部总护士长或专科护士主持,病区护士汇报病例及护理问题,专科护士从专科角度提出建议,书写会诊单,病区护士长及联络护士监督执行。并及时进行效果反馈以便调整措施。

对各病区发生脱管病例进行资料回访:防脱管小组要求不良事件24小时上报护理部,病区护士填写脱管上报表上报,护理部通知专科护士在24小时内到发生脱管科室进行资料回访,回访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脱管发生时间、脱管类别,脱管后患者病情状况及后果,医护人员应急预案措施。回访方式为查看患者、询问患者及知情家属、病友、护理人员。将回访表上交护理部。

专科护理小组每半年向全院进行防脱管工作汇报:专科护士总结半年全院防脱管工作并向护理部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全院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各病区发生脱管患者的回访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防脱管工作进展等。定时向全院进行防脱管工作汇报,不仅使护士从脱管病例中吸取经验教训,也可结合临床工作中找到不足,从而启发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质量。

结 果

我院全年脱管发生率下降:通过查阅病历及护理记录、各病区上报不良事件统计等方法,统计出2009年1~12月我院脱管发生率020%。2010年1月开展防脱管工作以来全年脱管发生率下降至006%。

培训干预前后护士及患者或家属对防脱管知识知晓状况调查: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防脱管知识培训前后随机发放调查表,对评估为脱管高风险患者,护士进行防脱管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对防脱管知识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护士知识知晓率培训前58%培训后85%。患者及家属知识了解率干预前12%干预后50%。

讨 论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例4

为了正确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1],积极做好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并保证工作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目前,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学研究及护理已得到广泛重视。在护理工作中,要获得儿童的配合,除了护士熟练的注射技术操作外,还必须针对儿童注射及注射中不同的情感及心理特点运用儿童心理护理方法,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以适应环境、配合接种,保证预防接种的顺利进行。

1 一般资料

2009年1-12月到本院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6385例次,年龄1个月~7岁。按照湖北省计划免疫程序进行接种一类疫苗及二类疫苗。

2 儿童心理特点分析

2.1 社会因素

首先,现在绝大部分儿童是独生子女,平时受到长辈们的过分宠爱、呵护,使部分儿童养成娇气、任性、爱哭闹的性格特点。其次,家长们对计划免疫工作的认识欠缺,对预防接种工作的方针、政策及方式、方法和程序的了解程度不够。

2.2 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婴儿期对母亲有着强烈依恋感,避开和拒绝陌生人,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主观感觉和要求,主要表现为焦虑、啼哭、寻找亲人。幼儿期情绪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见到工作人员穿着白大衣,手拿注射器,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甚至抗拒和躲避行为。学龄前期初具个性特点,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喜欢受到表扬,智能发育更完善,好奇、多问、好模仿,言语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容易受工作人员的言语影响。学龄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情绪相对稳定,亦喜欢受到表扬,好表现自己,对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知识的宣教似懂非懂。

2.3 个性气质因素

不同的儿童个性差异很大,其心理特点也很不相同。

3 心理干预方法

3.1 创造温馨和谐环境以稳定儿童情绪

预防接种门诊环境尤其重要,接种环境以卡通化的特色布置,周围张贴一些色彩鲜艳与宣传预防接种有关知识及画面,能够让儿童看懂、听懂,提高儿童的认识,缓和儿童对陌生环境的紧张不安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接种。设置有候诊室、登记室、接种室、观察室、各室应保持通风、空气清新,尤其冬、夏季要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

3.2 做好宣传,取得家长配合

取得儿童家长的配合是接种顺利进行的关键。接种前必须向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及免疫接种程序等,使家长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争取家长的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

3.3 与儿童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

计免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沟通技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接种完毕后的儿童,集中在观察室,不再进入候诊及接种室,防止他们哭闹影响别的孩子,保证接种顺利进行。

3.3.1 婴幼儿期

从接触开始就以微笑、抚摸、闲聊、哄逗等表情语言或予其喜爱的玩具分散其注意力,当注意力转移后即给予接种,接种时及接种后继续哄逗他们开心或嘱咐家长安抚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接种。

3.3.2 学龄前期

先与他们亲切闲聊,称赞长得漂亮、穿得好看,使他们对工作人员产生亲切感,给他们留下热情、和蔼、耐心、亲切的良好印象,并带其观看其他儿童接种时的勇敢表现,减轻他们紧张恐惧情绪,接种时表扬他们勇敢,接种后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今后的预防接种能更好地配合[3]。

3.3.3 学龄期

应以表扬、鼓励等方式取得儿童的信任,同时给以讲解相关易懂的计划免疫知识、预防接种的好处等,并用浅显易懂语言耐心回答他们的提问,让他们明白预防接种的目的,尽可能促使儿童主动参与配合。一般不需采用威吓及强制手段,对不合作儿童多采用示范法,必要时取得家长的配合结合适当的强硬措施,注射后则要表扬鼓励,不伤其自尊心,增强自信心。

3.4 工作人员素质要求

随着现代儿童预防保健工作的发展以及“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深入贯彻执行,要求计划免疫门诊接种护理人员应该是多元化角色,不仅要求掌握良好的业务技术,还要求护士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观察问题,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善于与儿童沟通;要有爱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应变能力;要仪表端庄,穿着整齐,对来注射的每一位儿童多鼓励、微笑服务,热心接待每一位儿童及其家长,把每一位儿童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应用不同心理护理,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做到人性化、亲情化服务;应熟练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改进注射措施,接种动作稳、快、准、接种的准备时间不要太长,做到安全注射,尽量减轻和消除注射时的疼痛刺激。

4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越来越普及,预防接种的人群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项基本国策。在预防接种工作中,不仅要求护士具有熟练的业务素质,还应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医德医风,热心、耐心、细心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和谐的态度,争取家长及儿童的信任与配合,保证预防接种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心理护理,使预防接种工作在轻松的环境及气氛中进行,对预防接种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例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6月我科收治的40名高危跌倒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小儿脑瘫16例,脑卒中患者18例,脊髓损伤患者6例;选取2016年7月―12月我科收治的40名高危跌倒患者为试验组,其中小儿脑瘫15例,脑卒中20例,脊髓损伤患者5例,两组病员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跌倒的发生,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法。

1.2.1 P:计划(plan)对新入院病人均使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记录单》对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评分≥10分为高危并上报的患者,责任护士按照评估频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落实预防措施,评估单上有评估护士、质控护士、患者家属签字确认。

1.2.2 D:实施(do)

1.2.2.1 护理部定期对全院护士进行预防跌倒培训,科室再次培训使全体护士能熟练掌握如何使用预防跌倒的评估单。每位患者床头均悬挂警示标识(床头牌插入“安全警示”:防跌倒坠床),评分≥10分患者的腕带有警示标识,加强巡视,做好护理记录。

1.2.2.2 防范措施落实到位:①各病房厕所、台阶贴防跌倒温馨提示;②脑瘫儿童的病床四周加贴塑料软垫;③厕所左右加扶手;④清洁工及时处理水渍;⑤严格床旁交接班;⑥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评价宣教效果;⑦治疗师负责病人的接送工作;⑧行走训练时,家属与治疗师双人陪同。

1.2.2.3 评估频次:每周评估一次;病情变化再评估;转科后重新评估;手术后当班评估;住院1月评估一次;病危、大于或等于21分三天评估一次;病重患者每周评估一次。

1.2.2.4 如果患者发生跌倒,应迅速采取应急预案,实施救助措施,向护士长汇报,24h内上报不良事件到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组织护理人员讨论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

1.2.3 C:检查(check)质控护士对评估单及时检查,护士长观察护士工作动态。护士长不定期检查病人的跌倒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有无及时动态评估,病人的依从性是否提高。

1.2.4 A:处理(action)每月召开护士会议,对于依从性差的病人及家属,运用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做再次计划,从而转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应用X?进行检验,以P

2.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试验组的高危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康复医学科病区与其他病区有所不同,这里收治的大多为小儿脑瘫、脑损伤后的偏瘫患者及脊髓损伤的患者。患者本身有较多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及外在因素。因此康复医学科是发生跌倒的高危科室,预防工作尤为重要[2]。PDCA循环管理,在康复医学科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既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也降低了跌倒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例6

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两个不同等级的3所医院的儿科护士,就儿童保健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找出医院儿科儿童保健教育的薄弱环节和误区,为今后加强儿科护士儿童保健教育的培训,提高儿童保健教育的工作质量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两所二甲医院和一所三甲医院的40名儿科护士。其中工作5年以下13名、6-10年11名、10年以上16名;学历:中专10名、大专22名、本科8名,年龄20~48岁,平均31.55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设计 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4-5],选取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儿童保健相关知识,设计成调查问卷,共设计6个问题,每个问题给出多个选项答案。

1.2.2 判定标准 (1)依据《儿童健康检查服务技术规范》儿童体检:①1岁以内:3个月一次;②2~3岁:半年一次;③3~6岁:一年一次;(2)儿童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4个月[6];(3)含铁量较高的食物:鸡肉、猪牛羊肉、豆腐、绿叶菜[7];(4)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基础免疫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5)疫苗最常见的反应为发热、硬结[8];(6)肺炎疫苗主要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依据疫苗说明书)。

1.2.3 调查方法 分别向两所二甲医院和一所三甲的40名儿科护士发放问卷(三所医院儿科护士人数分别为12名、13名、15名)。采用打钩的形式答卷,40份问卷全部有效。依据判定标准,(1)、(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题选对4种食材为正确,选对2~3种食材为基本正确;(4)题选对5种疫苗为正确,选对3~4种疫苗为基本正确;(5)、(6)题选对2项为正确,选对1项为基本正确。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表格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儿童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情况 由表1可见,这40名护士对儿童保健中简单的儿童体检时间的知晓率较高,平均达到了78.33%;对儿童保健中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率次之,为55.0%。

2.2 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儿童保健中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则较低,如基础免疫正确和基本正确率仅为30.0%;最常见接种反应,正确和基本正确率仅为27.5%;而对含铁食物的了解也较差,回答没有完全正确的,基本正确率仅为27.5%,欠缺较多,且存在着较大误区。

表1 儿童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情况

项目名称 正确(例) 错误(例) 正确率(%)

1岁体检时间 28 12 70.0

2~3岁体检时间 34 6 85.0

3~6岁体检时间 32 8 80.0

辅食添加时间 22 18 55.0

表2 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

项目名称 正确

(例) 基本正确(例) 不正确

(例) 正确率

(%)

较高含铁食物 0 11 29 27.5

基础免疫 4 8 28 30.0

最常见接种反应 6 5 29 27.5

肺炎疫苗 5 25 10 75.0

2.3 不同年龄对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调查情况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护士对儿童保健中的儿童体检及添加辅食的时间,除了31~40岁的护士对辅食添加时间的知晓率较低为59.1%,其余人员对上述问题的知晓率均达到了66%以上。通过对上述各年龄段回答正确人数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各年龄段之间对体检时间及辅食添加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不同学历对儿童体检及辅食添加时间调查情况的比较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中专学历的护士对儿童保健中的辅食添加时间知晓率低为40.0%;本科学历的护士对1岁以内儿童体检的时间知晓率较低为55.6%;而大专学历的护士对上述问题的知晓率均在70.0%以上。由此可知,中专和本科的总知晓率与大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不同年龄之间对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比较 由表5中可知,将正确和基本正确都视为正确来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护士对儿童保健中贫血的食补指导、基础免疫包含的疫苗、疫苗最主要的反应及肺炎疫苗预防的细菌等这部分知识的知晓率总体较低,说明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较欠缺。特别是对日常生活中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了解太少,且有较大误区。从表中可得出,≤30岁和31~40岁这两个年龄段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率差异不显著(P>0.05);≤30岁和≥41岁这两个年龄段差异不显著(P>0.05);而31~40岁和≥41岁的护士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率则有显著差异(P

2.6 不同学历之间对较高含铁食物及预防接种知识的比较 在表6中,通过对不同学历的护士进行儿童保健中较高含铁食物、基础免疫包含的疫苗、疫苗最常见的反应及肺炎疫苗预防的细菌等内容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大专学历的护士知晓率明显高于本科学历的护士(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健康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各医院普遍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且许多医院还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考核。健康教育的形式已被广大护士、患者广泛接受。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掌中宝,家长对儿童保健越来越重视,对儿童保健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儿童保健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儿童家长除了在科普书中、网上获得一些儿童保健知识外,更希望从专业医务人员那里获得有针对性的儿童保健知识。对于健康儿童家长来说,主要从儿童保健医护人员的儿童保健教育中获得保健知识;而对于住院儿童的家长,仅能从儿科医护人员的儿童保健教育中获得极少的保健知识,因此,医院儿科所提供的儿童保健教育严重不足。

护士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主体,儿科护士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儿童保健教育的效果。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儿科护士和儿童保健工作人员获取专业知识的渠道不同,且未建立沟通机制,儿童保健教育内容、标准又不一致,直接误导了儿童家长,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得儿童保健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方面,很容易使家长产生迷茫和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的情绪,进而使儿童家长对接种疫苗产生抵触情绪,使很多孩子错失了接种疫苗的机会。例如,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注射过肺炎疫苗(7价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23价肺炎疫苗统称)的孩子得肺炎,一些家长就错误地认为肺炎疫苗可以预防所有肺炎,因此而出现不满的情绪,儿科护士由于缺乏对此疫苗的了解,无法纠正错误的观点,也无法对相关疫苗进行宣传,使得儿童家长对接种疫苗产生抵触情绪,使很多体质较弱的孩子错失了接种疫苗预防相关肺炎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儿科护士对相关喂养知识的缺乏,不能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就使得儿童贫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例7

EBN是指医护人员在制定护理实施计划和方案的过程中,充分论证有关研究经验和相关结论并针对性地选择,回顾其应用实例,分析其优劣势,案例选择需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要求,找到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证据,体现了严谨性、批判性和科学性。压疮(又名褥疮)在普外术后的患者中时常发生,特别是危重患者和意识不清的患者,而压疮进一步发展又能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护理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如何通过早期护理及计划护理有效预防褥疮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称EBN以其特有的优势应用于预防压疮的发生具有不错的效果,文中首先介绍了EBN的定义、发展历史及其影响,后阐述了压疮形成原因并分析EBN应用于压疮预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应对策略,最后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探讨EBN的优势及应用推广的意义。

1 EBN介绍

1.1 EBN概述 EBN为一种特殊的护理手段,与传统护理方法相比,其更注重临床证据、计划性等,即针对患者提出要求选择适当的护理方法,应用相关的理论经验,在充足的证据基础上行完整、全面和详细的方案计划,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等优点[1-3]。EBN常用在特殊患者术后护理过程的常见合并病症如褥疮等的预防中,以提高护理效果,使患者免受术后由于自身长期卧床、血供应不充分而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因素及相关病症的影响[4-5]。

具体来说,EBN的实施主要包含以下步骤:①寻找临床案例提出问题,总结案例中解决问题的特定的经验和思路,将其归纳为一般的策略或实施程序;②仔细查阅此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以确定实施策略或计划的支撑条件和数据证据;③将此问题的解决方案具体化,以患者为中心结合相关经验及护理要求精心设计患者护理方案及计划;④实施计划过程中注意记录数据结果和总结经验,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自评和同行、专家的评价[6-7]。

总结起来,EBN为寻求患者最佳的护理方案计划及提高护理的水平和科学性作出了极大贡献,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①以可信、可行、有效的科研结论和方案经验为基础根据;②注重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专业水平和丰富的经验;③将患者反馈、要求和病情状况融合在计划方案中。这三个特点缺一不可,互相协调,有机结合,护理以文献、最新研究为指导,同时用实践结果、护理经验和数据来支持科研、完善科研和推动科研,同时注重护理专业素养的培养和以患者要求和体验为核心,以个体化的护理替代单一集中护理方式,这样才能促使护理整体水平更快地提高。而对于实例来说,护理人员不应只注重结果数据和经验,更要考虑更加具体的包括人员、实施条件及研究情况等以作出合理评价[8-9]。

1.2 EBN的应用 EBN本质是一种优质的医学服务,其应用范围广,很受欢迎。如压疮护理的OMUR(研究应用)模式、腿压疮治疗及远程的循环护理及Rasmussen等用于胸痛管理办法的确定等领域。其中压疮为护理中长时间卧床患者的常见病症,EBN的应用有效预防了此合并症状的发生,在此文中将作详细阐述。

2 压疮成因和机制

压疮(Pressure Sores,PS)是护理中外科术后特定患者(重大手术、长期昏迷和久卧床患者)的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S病情若进一步恶化还会导致毒败血病等致命疾病,从而威胁患者生命。探讨其成因和作用机制对于查证和实证从而应用EBN十分重要,现进行详细探讨。

2.1压疮成因 压疮的形成主要原因为机体持续长期受压不均导致局部血流不畅引发皮肤组织结构的变性进而发生严重破坏,一般如下人群容易患压疮合并症:①失血休克患者,原因为皮肤状况不佳,弹性不足,造成其耐压能力大为下降,术后受到外部持续压力时极容易形成压疮;②久卧患者,在术后由于没有办法自行翻身调节而导致在局部部位集中承受压力,导致局部的血液无法正常流通而组织缺血,为压疮形成的重要因素;③经期患者、体虚患者:伤口限制翻身动作、皮肤无法透气所致。

2.2发病机制患者受压部位血液的流通过程受到阻碍,导致皮下肌组织缺氧而功能障碍,长期如是造成其完全坏死和破坏,产生疱疹和溃疡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加重其症状并不断扩展,纵向深入骨骼等会引起更加严重的综合症状,使治疗难度增加。

2.3预防方法据相关经验和研究,结合其成因和特点,特推荐如下几个预防的方法:①护士的积极主动多次定时护理;②通过定时翻身(重度昏迷、心脑疾病和肌无力患者一般30~60min/次,肌功能正常的2h/次),或采取气垫替压的方式缓解局部施压情况;③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保持水平床位;④酒精按摩促进血液流动循环[10-12]。

3 EBN应用于压疮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EBN存在问题我国的EBN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后将重点的问题加以总结如下:①周等对护士EBN知识的普及度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结果发现,在护士中,知识普及率只占40%,对于EBN没有清楚的认识和整体概念,知识更新慢、压疮成因和护理治疗知识培训不够成为了EBN应用的最大障碍;②评估体系尚存在缺陷,护士也往往不会运用患者评估和自行评估的方式,对常见压疮的发生部位如足跟等处缺乏及时的总结并加以预防;③压疮的发现、处理不及时等[13]。以上的原因包含了EBN应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其中知识储备不足为影响EBN实践首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

3.2 EBN护理策略和计划实施

3.2.1对策为了解决EBN应用于褥疮预防的问题,特拟以下对策:①加强EBN知识的普及力度,行讲座、讨论和实践多种方式来加强培训的效果,使护士能更直观地认识EBN及其实施步骤,同时分析压疮的成因及其病理表现、应对处理等知识,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②建立评估体系,实施EBN后对效果行量化评估方式,以压疮发生机率作为自评指标加以自评,同时详细记录压疮发生的具置、严重程度等,再由患者及其家属、专业医师对数据行效果评估,不断改善以提高护理水平;③对护士行专业素养评价,实行专人专护制度,由一个护士护理多位患者,积极观察患者状况,尤其是压疮情况,按时翻身以纠正发现不及时的问题。

3.2.2 EBN实施EBN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资料查询,实例佐证。针对压疮预防的护理问题,组织护士行资料检索,资料应符合EBN的要求,从多种信息中筛选出最佳案例,并根据其经验行计划制定和预防护理;②知识培训和考察。对护士行压疮成因、预防处理知识的宣教工作,使其掌握评估表的使用方法并行自评;③对患者行健康教育,并行调查询问,告知患者压疮的危害、形成因素,使其主动配合护士行压疮预防措施,并指导其翻身的技巧、频次等;④效果评估,以压疮的发生情况出现率来判断预防情况和护理质量;⑤记录EBN效果数据,并加以分析、回顾和评价。

4 EBN用于预防压疮的实例分析

在这里对EBN应用在压疮预防的案例加以分析,许秋兰的研究中,应用了EBN对58例进行了脾摘除、行腹膜炎手术、肠吻合手术等普外手术术后的患者实施了压疮的预防护理,文章中分析了EBN应用可能存在的知识贮备不足、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采取了培训、健康教育、以压疮发生率评估护理水平等方法,为EBN的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14]。在EBN实施的过程中,先提出问题让护士自行收集资料和文献证据,根据不同手术者的情况选择合适可靠的经验和信息,评估其合理性后计划并实施。实践中发现,专人专护、压疮知识的培训、评估表的使用方法的掌握、翻身频次和技巧的指导、心理干预及营养补充等都能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通过护理后行效果评估,发现58例中无压疮的发生情况,压疮的发生率为0%,通过实例证明,EBN在我国的普及是十分必要的,而EBN中的科学严谨的求证态度、严格的评价评估体系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也能明显地提升护理的专业性及其效果,值得学习和进一步推广。

5 总结

EBN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其包含了求证态度、以人为本和专业素养三个基本要素。严谨的学术求证的态度不仅仅直接引用他人的实验结果或临床经验,还要同时以批判怀疑的态度求得所需证据以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更加注重研究方法、仪器甚至药物和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这对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保证了患者的利益;以人为本的态度不仅体现在精细的护理,更体现在护士能够通过沟通获知患者要求或希望改进提升的方面,并将这种要求和愿望置入护理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或至少加以考量,这样会使护理的效果不仅受客观的指标评价,更包括患者评价的方面;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技术和职业态度两个方面,比如护士自身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掌握牢靠,但如果其固执己见、思维老化,而且缺乏对患者的关心和责任感,这样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护理是一项细致的系统工作,而且也需要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让知识指导护理,让护理更新知识,才能不断促进护理水平的提升和护理方法的创新,EBN作为一种优良的服务,值得在压疮的预防工作和更加广阔的护理领域加以应用[15]。

综上,EBN强调知识普及、术后及时活动和技巧掌握以及护理的计划性,对于压疮的预防意义重大,值得在患者行普外术后护理工作中运用以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显红.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36-37.

[2]李丽红,韩丽颖,杨立爽,等.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外科患者压疮预防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1):13-14.

[3]蒉晓予.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5):46-48.

[4]申彬,白峰.循证护理在骨折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观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3):3198-3200.

[5]钱惠玉,张琴燕,胡双玲,等.循证护理在老年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90-91.

[6]郭晓斌.责任护士运用循证护理在有效评估预防术中压疮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12(28):132-132.

[7]章新琼,谢伦芳.循证护理实践的障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0):928-930.

[8]周玉华,宋义英,刘奕彬,等.循证护理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13):34-36.

[9]俞新芬.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4-35.

[10]彭习兰.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71-273.

[11]钟演芳,李张,李满娥,等.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96.

[12]钱海燕.循证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79-1280.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例8

[Abstract]Objective: nurses and occupational risk factors for blood-borne precautions。Methods:100 clinical nurses on questionnaires. Results: The way the risk of operation are: scalpel、glass、needle scratch、 pliers、 etc。Conclusion:Sound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operation Ordinance to increase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of health care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risk of blood-borne infections.

[Keywords]Blood-borne pathogens;Risk Factors;Preventive measures

大量文献表明,医护人员为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发生的高危职业。多因诊疗、护理过程破损皮肤被病原体血液及体液污染、或针头及锐器刺破皮肤感染病原体。近年丙型、乙型肝炎,艾滋病等急速攀升,护士职业血源感染风险增加,护士职业血源性感染风险因素探究及防护对策刻不容缓[1][2]。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临床工作护士100名。

1.2研究方法

依问卷形式,对护士血源性职业风险途径、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等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100%。

1.3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3.0软件展开统计分析。

2结果

2.1危险途径

问卷调研显示护士80次为锐器所伤,主要为手术刀片、玻璃、针刺划伤、钳子。见表一。

表一血源性危险因素列表

危险种类 刺伤次数 百分率(%)

钳子 3 3.75

玻璃 8 10.0

手术刀片 9 11.2

手术缝针刺伤害 11 13.8

注射器针头 16 20.0

输血(液)器的针头 33 41.2

2.2环境风险

医院血源性职业风险因科室工作紧张度与劳动程度的差异,护士所面对的风险亦不同,其风险发生率由高至低为:急诊科、普通外科、手术室、产科及内科与感染性疾病科。

2.3防护意识

护士防护风险意识低,加之业务不熟练、操作不当提高了受伤机率。伤后未正确及时进行补救,忽视了血源性传染严重性。一些护士不戴防护用具,忽略洗手,且未进行乙肝接种。皆护士易为血源性传染风险因素[3]。

2.4医护人员的风险部位

按风险程度依次为:手指、手掌、手背、脸部、眼睛、脚部。

3讨论

3.1加强护士自我预防意识

3.1.1强化护士职业防护教育

研究表明,护士普遍存在防护意识淡薄,操作戴手套仅14%。所以,强化护士职业教育首推为降低血源性风险伤害有效措施。可举办相关防护讲座,给予有关感染现场传授,引用各类典型血源性感染事例,对护理人员感染状况展开宣传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预防意识,严格遵循护理职业操作规范,实现护士自我预防目的。

3.1.2普及护士职业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为洗手、戴手套。护士接触所有病人血液、体液时务必戴手套,且严格遵循针刺伤预防原则。于医疗护理操作之后,必须彻底清洁双手。护士被刺伤时,务必马上挤压伤口且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然后以碘酒及乙醇消毒;若严重受伤,必须同医院感染管理科取得联系,做好监测。

3.2加强行政管理

3.2.1卫生行政机构需拟定对医护人员职业预防管理的有关政策

我国相继出台《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制度,健全了医护人员职业预防措施,保障了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可因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预防研究起步晚,不具医护人员职业预防立法条件,若能完善对医护职业感染与防护的管理法规,则为临床医护者最大喜讯。

3.2.2医疗机构增强对医护职业风险的关注

加大血源性风险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制定相关防范制度,医院感染控制部门科学管理,把职业防护列为质量检查范畴、提高其执行力。需构建职业风险报告系统,医护人员遇血源性感染风险时可向相关部门上报。

3.2.3职业防护管理的规范制度为减少针刺伤发生率的保证

组织医护进行针刺伤风险预防学习,规范医护工作操作流程、构建危险因素上报机制、针刺伤登记管理机制与防治效果追踪机制。

3.2.4增加急诊室编制、免费注射有关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有效率达96%~99%为防止HBV感染、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并且疫苗对丁肝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提倡医务人员乙肝表面抗原为阴性的皆接种乙肝疫苗。

参考文献: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例9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外科护理质量,有计划的提高我院医疗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外科专科医疗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掌握多项具有专科特色的实践技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术前备皮方法,减少切口感染发生。

2规范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

3规范疼痛管理,提高患者舒适度。

4严格体液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稳定。

5关注高危手术患者,减低手术风险。

6提高留置管道安全性,减低非计划拔管率。

7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康复。

8预防手术后低体温的发生。

9术后早期锻炼,减少DVT及肺栓塞发生。

10加强围手术期卧床患者皮肤护理,减少压疮发生。

三、具体工作职责

1.不断强化护理安全教育,由专科护士负责定期培训各科室联络护士,对全院外科患者护理进行质量干预,协助制定医院专业护士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掌握外科患者护理技能的护理人才。

2.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参与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

3.组织、参与本院本专科领域的业务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本专科护理工作指引, 协助制定所在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

4.参加医疗查房,外科患病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病人的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实施循证护理,解决护理疑难问题导临床护士工作,确保本专科护理质量。

5.掌握本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组织本专科的学术活动,根据本专科发展的需要,确定本专科工作和研究方向;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推广和应用专科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相关人员,并有监督检查记录。

3.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实行责任组包干,新老搭档,保证每时段都有责任护士,减少交接班的频次,让患者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及护理,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同时年资老护士要带头作用,注意培养护士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管理:如病重病人交接、压疮预防、输血、特殊用药、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现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等。

5.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如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在早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病人做为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新入科护士以及低年资护士等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士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错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使护理文书标准化和规范化。

8.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如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液体、药物渗漏、突发停电等,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四.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主管护士真诚接待病人,把病人送到床前,主动做入出院病人健康宣教。

2.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各个班次随时做好教育指导及安全防范措施。

3.建立健康教育处方,发放护患联系卡,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对服务质量好与坏的护士进行表扬和批评教育。

五.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制度。

护士长及质控小组,经常深入病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整改措施。

六.加强“三基”培训计划,提高在职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每周晨间提问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预防接种护士工作计划例10

【关键词】 ICU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集束化护理

Research of ICU Patients’ Unplanned Extubation Cluster Nursing/HUANG Shu-ping, CHEN Wen-yang, WU Ping-mei, 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4):089-09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ICU patients’ unplanned extubation cluster nursing. Method: 360 ICU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3 to Octo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contained 180 case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care intervention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aken 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s. All the patients’ unplanned extubation events and complications or deaths were recorded.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urvey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the self-eval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duty nurses as well. Result: The patients’ unplanned extub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2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6.7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2 cases die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ICU patients; Unplanned extubation; Cluster bundled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Huizhou 51600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4.026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X)也称意外拔管,主要表现为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而拔出导管或导管出现意外的滑落,导致导管的脱出与医护人员的不当操作有一定关联[1]。如果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患者的致死原因,引发医疗纠纷。传统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方法主要是针对患者情况及发病机制采取相应的被动预防措施,使导管护理缺乏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及全面性,不能有效避免非计划性拔管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集束化(Bundle)护理方案是指运用循证医学,将目前已证实有效的一系列操作、治疗、护理等措施集合在一起,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最好的处置。集束化护理作为主动预防措施,与传统的被动预防相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临床研究表明,共同实施每个护理措施比单独实施更为有效[2]。本院ICU对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进行的集束化护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36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身上至少存在1根导管,如导尿管、引流管、胃管或者静脉留置针等;(2)患者入住ICU的时间超过1 d。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主要疾病、插管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前,指定专业人士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对ICU的全体护理人员采取统一措施及标准要求。将导管拔脱的相关危险因素设为评估表中的项目,通过制定风险评估表全面评估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度,对危险度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包括入室前访视、床头悬挂“防脱管等级”标志、妥善固定导管、合适、适当约束、合理使用镇静药物、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加强巡视及查房、观察药物副作用、告知患者及家属管道留置的必要性及用途、心理护理等。具体表现在:(1)由于不同ICU患者关于非计划性拔管存在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当班的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舒适程度、意识状态、年龄、配合程度、导管数目以及可能存在的高危拔管时段进行有效的评估。特别是对于中夜班的护士而言,应该对患者可能存在的拔管风险具备预见性,做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准备。(2)由于ICU患者均随身伴有较多的导管,严重的病情加之较差的身体舒适度,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配合。为此,当患者处于清楚意识状态时,当班护士需要做好相应的解释沟通,应向患者介绍清楚关于每根导管的作用、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非计划拔管会带来的后果,力争取得患者的配合,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请求家属的协助。而针对意识状态不清晰的患者,不但要做好约束护理工作,还需要及时与家属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向家属讲解约束的重要性、方法、患者的配合程度、危险因素以及当前存在的管道防护困难等,尽可能得到家属的理解,一旦有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发生,由于已经事先告知了家属,便能使其理解ICU中存在的护理难题,对护理工作给予谅解。(3)在管道安全护理工作中除了责任心,还需要相应的技术作为支撑,为此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具备预见性的护理意识。(4)虽然ICU患者的护理均属于特级,但护士责任心的差异在巡视与防护的环节中也导致了不同的执行力。为此有必要加大惩罚与教育力度,进而引导护士思想觉悟性的提高,令护士意识到重视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性。(5)在利用改良技术对患者的导管进行固定时,还应当考虑固定后是否有利于患者翻身、坐起等活动,为此需要对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6)对患者的约束,应当依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调整,保持合理有效的约束,避免过度约束。由于ICU患者的意识处于模糊的状态,难以联想到躁动患者在挣脱和自解约束带的能力,虽然对过度约束进行了排除,但还是需要勤检查、勤巡视、勤调整来保证有效的约束。(7)非计划性拔管一般的发生时段在中夜班或者人力缺乏时,为此护士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病情与护士的护理能力水平,做出合理的调班,保持护士的性格、资历以及互助程度上的合理搭配。在交接班中,护士长需向低年资护理人员说明本班的重点防范对象、事项以及解决途径,必要时增加人力。(8)在经过所有宣教、约束之后,若患者依然处于躁动状态,则需要采取镇静措施,但要避免过度镇静,仅仅使患者保持安静,达到服从指令、易于唤醒的目的即可。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 对所有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记录,出现1次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算作1例,统计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例数。对非计划性拔管而导致的并发症或者死亡情况进行统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包括满意、较满意、较不满意、不满意4个等级。采用百分制,对两组患者中的护士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分数越高说明护士自我评价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字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进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并发症和死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行拔管3例,意外脱落1例,其中1例出现并发症,无患者死亡,非计划性拔管率2.22%;对照组自行拔管7例,意外脱落5例,其中7例出现并发症,并且4例死亡,非计划性拔管率6.67%。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患者满意96例,较满意61例,较不满意18例,不满意5例,满意度97.22%;对照组满意49例,较满意76例,较不满意34例,不满意21例,满意度88.33%。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的护士自我评价 观察组的护士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评分为(96.25±3.8)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5.86±3.6)分;对照组分别为(87.26±2.50)分、(88.35±2.90)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非计划性拔管是当前ICU治疗中护士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对ICU的医疗护理存在严重的威胁。近几年来有关文献报道,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3%[3]。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后,在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会有所延长,加大拔管和再置管的难度,对局部造成再次损伤,增加患者痛苦,加大感染的可能性,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4]。针对这种情况,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比如实施“根因分析法”来对此事件进行防范,以及制定集束化护理措施[5]。本研究针对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采取了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防范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事件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与患者的自身因素有一定的关联,大部分出现自行拔管的患者属于高龄阶段。由于老年人情绪相对容易变化、性格较为固执,且对于置管缺乏适应,再加之侵入性置管会给老年患者的心灵以及躯体带来创伤性的打击,容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6]。ICU患者也可能会由于意识障碍,在烦躁不安的情况下出现四肢或者躯干的过度活动而造成无意识性拔管。患者夜间中枢神经敏感性降低,容易发生神志恍惚,进而导致拔管行为出现。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患者的身体遭受约束之后容易出现身心疲惫,易怒、气恼的情绪容易爆发,患者的行为会失去理智,使ICU患者的躁动增加进而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出现[7-8]。导管本身会对非计划性拔管有一定的影响,患者会因各类插管的束缚出现不适,比如气管插管者会出现咽痛、鼻、口的不适应,感觉有异物或者堵塞的存在;留置尿管会使患者出现尿痛、尿急的不适应感;胃管容易出现咽部恶心、肿痛[9-10]。相关研究者发现,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合理化排班制,加强了在巡视过程中的防护,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约束,降低了患者自行拔管的概率,进而也会对患者由于非计划性拔管而导致并发症与死亡率有所降低[11-12]。本次研究也发现,在对患者的约束中,依据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应的调整,保持合理有效的约束,避免过度约束,可明显降低自行拔管的几率,最终只有1例患者有并发症的出现。这也可能是因为集束化护理措施实施之后,安全教育和防范方面也随之加强,同时护士长针对患者的病情与护士的护理能力水平,进行了合理的排班,保持护士的性格、资历以及互助程度上的合理搭配。在交接班中,护士长对低年资护理人员就本班的重点防范对象和注意事项以及解决途径进行解释说明,在必要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定的人力。在此过程中,当发现患者有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也能够相应的及时采取措施,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死亡率。

非计划性拔管也可能是滑落所致,经口气管、胃管的固定胶布或者固定贴,容易因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和汗液的污染失去黏性,进而不能较好的固定;也可能由于气管插管充气不足、气囊漏气、在放气时出现因外力作用而导致的脱落。一些深静脉置管的敷料或者缝线脱落后,若未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重新固定,也易致管的脱落[13-14]。本次研究发现,在集束化护理过程中,利用改良技术对患者的导管进行固定后,出现意外脱落的患者仅为1例。

相关研究显示,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临床经验以及对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视度都会对该事件产生影响[15]。为提高ICU护士在防范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主动性,在实施集束化护理过程中,本院对护士开展了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制定出了规范性的技术培训方案。本研究表明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尽可能控制了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将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降低至最低限度,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自我满意度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均有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率,其效果良好,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韦燕萍,高铭云,刘柳芳,等.应用FMEA模式降低PICC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309-311.

[2]邓云霞,林亚媛,徐正梅.集束化护理对ICU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作用[J].江苏医药,2012,38(9):1113-1114.

[3]杨德淑,张惠.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089-1091.

[4]管咏梅,沈南平,何萍萍.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9):1355-1357.

[5]钱援芳,徐东娥.根因分析法在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79-980.

[6] González-Castro A, Pe?asco Y, Blanco C, et al. Unplanned extubation in ICU, and the relevance of non-dependent patient variables the quality of care[J].Revista De Calidad Asistencial Organo De La Sociedad Espa?ola De Calidad Asistencial,2014,29(6):334-340.

[7]庄晓艳,许勤,朱姝芹,等.身体约束失效风险评估与管理对策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7):816-820.

[8] Rowan C M, Speicher R H, Hedlund T,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capnography i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utilization of blood gases[J].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2015,7(2):71-75.

[9]张悦,夏玲.有效导管管理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5):4107-4110.

[10] Poh Y N, Poh P F, Buang S N, et al. Sedation guidelines, protocols, and algorithms in PICUs: a systematic review[J].Pediatric Critical Care Med,2014,15(9):885-892.

[11]周彩虹,郑瑞双,李乐之.集束化护理预防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208-5210.

[12]郑贞,严继承,黄鑫,等.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8):4483-4485.

[13]徐华婷,许勤.质量控制在预防胃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4,40(20):2450-2452.

[14]孙翠文,吴允东,吕小红,等.三种不同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8):3029-3031.

[15]盛孝敏,甘秀妮,张传来,等.护理组长在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综合征中的作用[J].激光杂志,2013,34(2):112-113.

[16]李苗,雷爱英,权亚玲,等.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1):2404-2405.

[17]仲爱玲.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17):2619-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