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预防医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20 16:25:11

预防医学论文

预防医学论文例1

【Abstract】The syphilis is one kind of dissemination disease which syphilitic spirochaeta (spirochetes spirochaeta pallida causes by, is one kind of whole body chronicity infectious disease. The autho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n the Yanbian area woman the syphilis popular situation, has pointed carries out the prevention and the control work, from April, 2006 ~2007 year in September, arrives 4,393 examples women which my courtyard receives a medical examin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syphilis serology inspection. In the investigation discovered in 37 examples pregnant women syphilis infection 18 examples are in labor the patient, these people unexpectedly did not know oneself is the syphilis infection, this explained the Yanbian area woman is superficial to the syphilis disease knowledge, oneself prevents disease consciousness difference, should cause highly takes.

【Key words】Yanbian area; In the woman the syphilis infects; Distributed situation; Preventive measure近年来,梅毒在国内呈不断上升趋势。笔者为了了解在延边地区妇女中梅毒的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与控制工作,从2006年4月~2007年9月,就到我院来就诊的4393例妇女,进行了梅毒血清学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检测对象:2006年4月~2007年9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17岁~50岁之间的妇女共4393例为检测对象。其中,孕产妇2488例,其他妇科疾病患者1905例。

1.2检测方法: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方法,作为初筛试验,对呈阳性者再用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方法来确诊[1]。

2结果

2.1一般情况:对4393例妇女进行梅毒筛查和确诊试验,发现梅毒感染者共79例,总感染率为1.80%。其中,孕产妇为2488例,感染者37例,占1.49%;其他妇科疾病患者为1905例,感染者42例,占2.20%。

2.2年龄分布:检测对象中,年龄在21~40岁之间的妇女占总受检者的88.23%,梅毒感染率呈年轻化趋势。(见表1)

表1妇女梅毒检测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

(岁)人数

(例)感染数

(例)感染率

(%)2015153.3121~302465441.7831~401411251.7741~5036651.37合计4393791.802.3主动受检者与被动受检者:主动到医院就诊患者为主动受检者,包括孕产妇体检和性器官有一定症状到医院来就诊者;住院常规检查的为被动受检者,包括临产、待产、宫外孕、宫内停止发育以及子宫肌瘤等需要手术的患者,还有一些其他妇科疾病住院患者。(见表2)

表2妇女主动受检和被动受检情况

受检者人数

(例)病例数

(例)感染率

(%)被动受检者2362592.50主动受检者2031200.983讨论

3.1延边地区妇女梅毒感染率比较高(1.80%),其中孕产妇梅毒感染率1.49%(37/2488),远高于肇庆市孕产妇梅毒感染率0.69%(14/2029)[2],更高于深圳市孕产妇梅毒感染率464.13/10万[3]。

3.2从表1中可以看出,梅毒感染率趋势明显年轻化,其感染率的顺序是:41~50岁<31~40岁≈21~30岁<20岁以下,即,1.37% <1.77 %≈1.78% <3.33%。

3.3从表2中可以看出,被动受检者中梅毒检出率(250%)比主动受检者中梅毒检出率(0.98%)高25倍多。调查中发现37例孕产妇梅毒感染者中18例是临产患者,这些人竟然不知道自己是梅毒感染者,这说明延边地区妇女对梅毒疾病知识浅薄,自我防病意识差,应引起高度重视。

4预防措施

4.1要抓实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和性传染病常识教育。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就业,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宣传教育,从源头上抓起,家庭、社会(学校)、政府形成合力,进行综合治理,努力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一步提升文化素养,步入健康的社会生活轨道。

4.2要倡导婚前检查,提高婚育保健水平。政府的民政、计划生育、卫生等部门应当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适婚青年自觉接受婚前体检,切断夫妻间的梅毒传播途径,以防患于未然。

4.3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孕产妇梅毒检测。梅毒螺旋体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给胎儿,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或可能生产出先天性梅毒儿,这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本次检测中79例梅毒感染者中,孕妇感染者为37例,占总感染者的4384%。鉴于这种情况,为了保证妇幼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把孕产妇梅毒检测纳入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和疾病控制项目,依法免费对孕产妇进行梅毒检测,确保将梅毒传染几率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4.4要加强出入境劳务人员的梅毒检测。国家出入境检测系统和地方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密切协作,建立健全相关服务档案,信息共享,定期进行必要的跟踪检测,阻断这一人群回国后的性传染疾病的传播。

4.5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梅毒传染病的重视度。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宣传,努力转变传统的封建观念,关心性病患者群体,而不是欺视,鼓励他们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治疗,使他们得到早期系统治疗,有效遏止梅毒传染病的蔓延。

参考文献

预防医学论文例2

教育部提出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主动适应21世纪卫生服务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改革高等医学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将HealthforAll/2000进一步扩展为21世纪的预防卫生保健工作,将工作重点由获得健康转向主动的健康促进及健康保护。在国内,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和全科医学的发展,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对医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者,还应当是交流能手、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社会保健的支持者和卫生保健的提供者[3]。当前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已发生改变,由急性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另一方面,传染病特别是新的传染病,时时威胁人民健康,地方病、营养不良和环境卫生问题以及劳动保护问题,都威胁着人民的健康[4]。

2003年SARS疫情的发生,突显了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的薄弱,这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通病。为此,教育部、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预防医学相关课程教育的通知》,要求加强预防医学教育,补充群体预防、社会医学、心理健康及非典治疗与防护等预防医学的相关课程,使广大毕业生能以更全面的知识和能力走上工作岗位。

二、预防医学教育现状

我国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共有两类:

《卫生学》教材,包括环境卫生、劳动卫生、营养与食品卫生、统计学和卫生组织保健,其体系是沿用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科体系,是“卫生专业的大拼盘”;《预防医学》教材,包括群体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和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该教材打破了传统的卫生专业体系,围绕群体-环境-健康的基本观念将各有关内容重新融合,并要求增加为期一月的社会卫生实践。

长期以来医学教育忽视了进行有益的预防医学教学,不管选用哪种预防医学教学模式,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学科的融合,困难也逐步体现出来。由于该学科长期被人轻视,对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联系较疏远,他们是为了完成学业的规定不得不学习该课程[5]。在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纯学院式的教学使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了解中国的卫生现状,缺乏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虽然《预防医学》正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采用,要求增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卫生实践。但苦于多数无进行社会卫生实践活动的经济实力或条件,很少开展预防医学的社会卫生实践。目前全国各医学院校已开始着手改革《预防医学》教学内容,以弥补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但没有现成经验。

我校预防医学系在全日制本科层次已开设《预防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社会医学》和《临床营养学》等课程,其中以《预防医学》为重点,各专业均开课,并且整个教学重点在卫生统计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一定的科研设计和分析能力;在教学安排上,有理论和实验课,但没有社会卫生实践;《社会医学》为选修课;《临床营养学》只对护理本科专业开课,大多数学生在群体预防、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全科医学、流病调查等方面知识欠缺。

三、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索

现阶段医学模式正处于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但目前的医学教育尚不能起到推动医学模式转变的作用,因而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将会极大地影响或促进该模式的应用[3]。教育部和卫生部在最近十多年来,也多次发文要求各高等医学院校加强预防医学的教学与改革,以应对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卫生事业的发展[6]。为此,我系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本科教学大纲的重新制定”的时机,进行了新的预防医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

1.改革教学内容。

新的教学大纲采用新版《预防医学》教材,全面体现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我们重点调整了《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从群体与预防角度出发,努力体现微观与宏观的综合,体现群体、预防、社会医学的整体观,实现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整体统一;课时总数也由104节增加到120节;多媒体课件根据新教材和内容进行调整。具体见表1。

新的教学内容结合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其中包括群体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重点讲授对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作用,使学生能真正做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预防各种不良社会因素,真正通过健康促进来达到健康保护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健康观,让学生能深刻理解医学模式的改变。

2.建立和实施新的课程体系。

多年来我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在全日制本科层次开设的课程只有《预防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社会医学》和《临床营养学》,为了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战略,调整了课程体系,申请开设了《社会医学》、《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艾滋病健康教育》和《临床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等四门选修课,对部分专业学生增设了《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科研设计》、《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和《运动营养学》等必修课。具体情况见表2。

3.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我们的理论课教学方法较单调,主要为传统的板书和投影形式,教师备课工作量大,传递信息量小。从2002年开始,我院在各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预防医学教研室各位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改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提高了教学效率。目前,在理论课教学中,100%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见表3。

4.改革考试方法。

《预防医学》的考试内容以往侧重概念和重要原理、方法的考核,学生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强记也能获得高分,但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应用。通过改革,从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向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操作、交流能力),特别是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部分,增加了分析题和辨析题,充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四、存在的问题

1.实践基地的问题。

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规模小,学院经费紧张,人力资源也较为紧张,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实习基地至今尚未建立,无法开展为期一月的社会卫生实践,这对于改善和提高我院临床医学毕业生的预防战略意识会有较大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预防医学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认识,理解在临床实践中贯彻预防策略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做到防治结合,以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在SARS疫情发生之后,建立预防医学实习基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像对待临床实习基地建设一样,积极建立预防医学实习基地。

2.“研究型学习”的开展。

预防医学论文例3

2.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只有积极转变教学策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BL教学法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2.1PBL教学法概述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主体,而教师则扮演着课堂参与者、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抛出问题,调动起学生对驱动问题进行探究的兴趣,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已经成为我国医学临床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

2.2PBL教学过程

2.2.1编写教学大纲和案例PBL教学法是以情境创设为主的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仔细编写适合学生的PBL教学大纲,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方式编写教学案例。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尽量真实,并且要与医学或日常生活有密切关联,如饮用水污染案例、食物中毒案例、慢性病社区干预案例等,从而使学生进入到真实的教学情境当中。而在案例引入后再根据PBL教学大纲对学生抛出一系列引导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资料的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2.2.2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通过科学分组,使每个小组之间的实力均衡,同时由组员选出每个组的小组长。分组完成后,在下节课开始之前将相关案例以及问题分发给学生,让小组成员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的方式得出问题的答案。下节课开始的时候,由各个小组派代表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其他成员可以做补充。如果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出现困难,教师可以作相应的点拨和引导,实在解决不了的由教师再进行讲解并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2.2.3PBL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虽然PBL教学法对于提高预防医学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进行PBL教学法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课堂掌控能力,在精心选择案例的同时要能同时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要寻找解决问的方法,就需要通过网络、图书馆等进行资料的查阅,这又对学生学习的相关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设施要求达不到时,则需要教师对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工具上的帮助。

总之,预防医学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提高其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表明,PBL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对于预防医学知识内容的理解、记忆、运用等具有良好的作用,而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PBL教学法的全面实施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共同作出努力。

作者:李利斯 单位:大理护理职业学院

预防医学论文例4

(一)标题(title)

标题要求:

1.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

3.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

(二)作者署名(author)

1.作者署名的意义

(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

(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

(3)文献检索的需要:着者检索

(4)明确着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

2.作者署名的原则

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3.作者署名的要求

(1)分为集体署名和个人署名。

(2)第一作者应是论文课题的创意者、设计者、执行者,是论文的执笔者。

(3)多人合写时,主在前,次在后;多单位合写时,用脚注标明。

(4)作者人数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6人。

(5)指导、协作、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

(三)摘要(abstract)

1.摘要内容和格式

一般格式:

(1)目的(objective):说明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

(2)方法(methods):说明研究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3)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包括数据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4)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其它格式

(1)目的(objective, purpose, aim, background):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起源、由来、研究背景。

(2)设计(design):论文基本研究设计。

(3)地点(setting):研究地点、单位、等级。

(4)对象(subjects, patients):论文研究的时间、参加完成研究的患者或受试者的人数和研究的主要方法。

(5)处理(intervention):论文的临床治疗和其它处理方法。

(6)检测(measures):论文为评定结果而进行的主要测试项目。

(7)结果(results):说明研究内容中主要结果和数据。

(8)结论(conclusions):说明主要结论,包括直接的临床应用。

2.摘要的写作要求

(1)连续写出,不分段落,不加小标题,不举例证。

(2)格式规范化。

(3)简短、完整,一般占全文文字的10%左右。

(4)文字性资料,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

(5)内容基本一致的英文摘要。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是表达科技文献的要素特征,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词或词组。

主题词是规范化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具有灵活性和广泛性的自由语言。现阶段关键词和主题词都作为检索语言使用。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语言,同义词、近义词、多意词未统一,造成检索误差,故目前多采用从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择。

1.关键词格式

3-8个词或词组,之间空一格书写,不加标点符号。外文字符之间可加逗号,除专有名词的字首外,余均小写。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1)可从标题、摘要和全文内容中选择,以从标题中选择最常用。

(2)要严格筛选,充分、准确、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

(3)查阅医学主题词表确认。

(五)引言(introduction)

1.引言的基本内容

(1)简要叙述研究此项工作的起因和目的

(2)研究此项工作的历史背景

(3)国内外对研究此项工作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

(4)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研究意义

(5)适当说明研究此项工作的时间、材料和方法

2.引言的写作要求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般为200-500字,约占全文的1/8-1/10。

(2)实事求是、客观评价:不能蓄意贬低前人,切忌妄下断言。

(3)少用套话:水平如何,自有共论。

(4)勿与摘要相同,避免与正文重复:不涉及结果或结论。

(5)一般不写“引言”字样标题。

(六)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材料与方法的主要内容

(1)实验对象:

①动物:名称、品种、数量、来源、年龄、性别、分组标准与方法。

②微生物或细胞:种、型、株、系、培养条件和实验室条件。

③临床病例:来源、数量、性别、年龄、病因、病程、病理诊断、分型标准、选择标准。

(2)实验仪器:仪器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型号、操作方法、改进之点。

(3)实验材料:药品和试剂的名称、成份、规格、纯度、来源、出厂时间、批号、浓度、剂量、给药方法、途径、用药总量。

(4)实验方法与条件:

①临床病例:观察方法、指标、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方法、疗程。

②手术与标本: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标本制备过程。

③实验室:实验与记录手段、观察步骤、指标、注意事项、方法改进及依据。

(5)统计学方法:

(七)结果(results)

结果是论文价值所在,是研究成果的结晶。全文的结论由此得出,讨论由此引发,判断推理和建议由此导出。

1.结果的内容

(1)数据:不用原始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

(2)图表:用于显示规律性和对比性。

(3)照片:能形象客观地表达研究结果。

(4)文字:对数据、图表、照片加以说明。

2.结果的写作要求

(1)按实验所得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安排,可分段、分节,可加小标题。

(2)解释客观结果,不要外加作者的评价、分析和推理。

(3)结果要真实性,不可将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或其它结果随意删除。

(4)因图表和照片所占篇幅较大,能用文字说明的问题,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图表或照片。

(八)讨论(discussion)

讨论是论文的重要主体部分,是作者对所进行的研究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和探讨,提出自己的见解,评价其意义。

1.讨论的内容

(1)对实验观察过程中各种数据或现象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2)评估自己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与他人结果比较异同,并解释其原因。

(3)实验结果的理论意义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4)作用机制或变化规律的探讨。

(5)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与本文的关系。

《如何写作和发表医学论文》写作和发表归纳为二十步,可供大家参考。

(1)所写论文能否用一简单句子说明信息,其实亦即初步的主题。

(2)是否值得写?以前有无类似的报道,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重复,另一方面又可从以往作者的报道中有所借鉴,如表格的设计等。

(3)论文的重要性。作者在论文中能否提出某些新论点或实践经验,供争论或参考。

(4)根据所投杂志,写作时宜限定读者对象。

(5)仔细浏览拟投稿杂志内容,了解该杂志性质,是否国外发行。

(6)检索文献,通常从近5年开始,如资料不足,可再往前找5年,直到满意为止。

(7)考虑参与本论文写作的作者名单。

(8)分头收集、整理原始资料。

9)仔细阅读稿约,这是动手写作前的重要步骤,务必符合其规则,所谓投其所好。

(10)论文基本结构,是属论着、病历报告抑或综述。

(11)列出原始草稿提纲。

(12)写出草稿原文。

(13)推敲、修改稿件至满意为止。

(14)用准确、简练和流畅的文体书写。

(15)应符合科学性要求。

(16)选用适当的图表。

(17)重修底稿以达到刊出要求。

预防医学论文例5

1.1一般资料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中第五篇医药、卫生类R1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所收录的26种期刊为研究对象。

1.2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2014年4月通过google搜索引擎在互联网分别对26种杂志名称进行搜查,发现自建网站的对网站基本信息进行统计。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评价参考系统等搜索各杂志自创刊以来至2013年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载文量、被引频次、下载量、影响因子、H值等进行下载统计分析。本次分析以CNKI数据库已收录信息为准,期刊的序号依照要目总览的顺次排序。

2结果与分析

2.1基本情况主办单位:26种期刊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有4家,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或与其他单位联合主办的有13家,其他学会主办3家,其他单位主办6家。创刊时间:50年代创刊2家,70年代创刊5家,80年代创刊15家,90年代创刊4家。出版刊期:旬刊1家,半月刊3家,月刊13家,双月刊9家。核心期刊次数:6次入选核心期刊的12家,5次入选3家,4次入选3家,3次入选的4家,2次入选1家,3家期刊首次入选。

2.2期刊网站建立情况期刊网站的建立是顺应现代互联网社会的需求,是期刊功能的延伸,以期实现期刊编辑办公自动化,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医学、卫生学类26种核心期刊中有19家已建立了独立域名网站(不包括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大型期刊数据库上网),占73.1%。期刊网站上刊登的信息和功能一般包括期刊介绍、编辑委员会介绍、稿件在线处理、期刊在线阅读、新闻公告、联系方式等。17家期刊已实现“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查稿”等稿件在线处理功能,方便了作者与审稿人员。19种期刊网站均期刊目录,包括往期及本期目录。13家期刊全文,占68.4%,其中7家实现全文开发存取,有调查表示,科技期刊实现开放存取(OA)可提高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另有6家网站通过链接CNKI或是办理会员等方式,付费阅读,。

2.3期刊的载文量情况载文量作为期刊计量学指标的基础和基本参数,常被用作衡量期刊吸收和传递科学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有时也被作为遴选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对CNKI收录的26种期刊的载文量分析,发现总载文量、年平均载文量最高的为《中国妇幼保健》杂志,分别达到26万多及900多篇,为旬刊出版杂志;期平均载文量最高为《现代预防医学》杂志,为半月刊出版杂志,高达84篇。总体分析,半月刊杂志期载文量较高,平均为78篇;月刊杂志期载文量平均为39篇,双月刊杂志期载文量最低为32篇。

2.4期刊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被引频次是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论文的被引用和被下载均应作为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3]。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发现,被引频次最高杂志为《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接近13万次;被引频次在5~10万的有5种杂志,被引频次<5万的有20种杂志。下载频次>100万的有6种杂志,30~100万的有14种,<30万的有6种。

2.5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2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该指标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级指标。通常认为其值越大,该期刊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经查CNKI数据库,26种期刊综合影响因子最高值1.133,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影响因子在0.8~1的有3家,0.4~0.8的有14家,<0.4的有7家。

2.6期刊H指数期刊H指数定义为:某一期刊在一定的引文时间内,有h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用了h次,自然数h即为该期刊的H指数[5]。从定义可以影响期刊H指数的因素为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和对应论文的引证频次,也就是说,期刊H指数综合考虑了期刊论文的质与量[6],H值越高,表明该种期刊的影响力越大。目前H指数在科技期刊评价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研究学家认为H指数在期刊评价方面有其特质,有其独立性[7]。从表3中可以看出,26种期刊H指数跨度比较大,数值从26~9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H值最高,分别为92、91。26中期刊中H指数>60的有4家,40~60的有14家,<40的有8家。

2.7期刊文献主要专题的被引频次通过CNKI中国学术文献参评价考系统,按学科对26种期刊进行被引频次情况搜索分析。选择医药卫生科技学科,选择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医药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5种主要专题进行搜索,对总被引频次前5位的期刊的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下载分析,见表2。其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专题总被引频次最高为《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医药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专题总被引频次最高为《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专题最高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临床医学专题最高为《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基础医学最高为《中国公共卫生》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在各专题中的篇均被引频次均较高,说明其在我国预防医学、卫生学领域内的重要地位。

预防医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230-02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检验,也是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必需环节,同时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的重要依据[1,2]。就此笔者对青海某高校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对影响论文质量的相关因素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关键人物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本次调查的资料来源于某高校2003-2014届预防医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对连续12届的789份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逐一进行了评价。

2.研究方法。对789份本科毕业生的论文逐一进行了评价,评价体系涵盖论文研究类型、资料来源、撰写格式(题目凝练、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统计方法使用、内容以及研究意义。对即将90名毕业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了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3.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2.1软件建库录入调查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一般情况。789篇论文资料中,预防专业372人,占47.1%;地方病防治方向272人,占34.5%;卫生管理方向67人,占8.5%;妇幼保健方向78人,占9.9%。论文研究类型中描述性研究623篇,占79.0%;实验性研究76篇,占9.6%;分析性研究70篇,占8.9%;Meta分析16篇,占2.0%;其他类型4篇,占0.5%。其中来源于指导老师的课题(为校级或院级)20篇,占2.4%;指导老师协助下设计并完成的760篇,占97.6%;无省级及以上课题。总体来看,每年毕业论文以描述性研究居多,近年Meta分析逐渐增多。

2.写作中常见的错误类型。常见错误和不规范情况中,参考文献格式不规范情况最多,476篇,占60.33%。其次是正文格式有误的359篇,占45.50%,第三位的是统计图表的使用有误的127篇,占16.1%。论文整体质量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2003年论文无误率仅为50.7%(36/71),2014年论文无误率达85%。

3.论文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对90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态度是论文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毕业论文撰写的重要性调查显示,68%的学生认为重要,22.70%认为不是非常重要,7.60%认为不重要。对毕业论文认识的调查显示,65.10%认为是重要的实践,63.40%认为是对专业知识的总结,50%认为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毕业论文撰写对科研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作用的人数调查显示,68.60%的学生认为可提高科研的能力,61%认为可以增加对科研的兴趣,70.30%认为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检验,36.60%认为和学位证挂钩,涉及毕业成绩,不写论文就不能毕业,存在应付。此外,调查显示67.50%的学生认为经费不足,73.60%认为资料来源匮乏,61.90%的学生认为缺少老师指导,58.80%认为缺少设备条件,46.50%认为缺少院系支持,44.10%认为缺少政策激励。指导教师对论文质量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46.20%的学生认为是指导老师的责任意识,38.30%认为是指导老师的科研水平。

预防医学论文例7

二、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而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为了说明某种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而在教室内或在实训室内借助案例分析进行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因为,预防医学主要涉及“五大卫生学”内容,具有广泛的实践性与现实性,单纯进行理论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充实并加强实践性教学在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亲临环境现场,通常采用的是现场调查法。通过现场调查法充实并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除了“儿童少年卫生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室内可以完成实践性教学之外,其余内容的预防医学教学实践,必须进入各自的环境现场,通过现场调查法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而切忌照本宣科作案例分析,否则很难取得成效。环境卫生学中家庭环境卫生实践内容,可以进入社区并走进家庭,进行现场调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践性教学,可以参观饭店、餐馆、食品厂,可以通过体检、化验与膳食调查反映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参观工厂、矿山工人现实的劳动生产环境,感受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以及到职业病防治院(所)去见习,见识各种常见的职业病,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病的认识,尤其是可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鉴别职业病的能力,以减少误诊。

三、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过程

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阶段,即开场白作为开始阶段、以新课进行为中阶段、以结束语为结束阶段。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能否吸引住学生,关键是看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导入新课、引人入胜的作用。通过开场白导入新课常见的有旧课导入式、事例引入式、问题导入式、情境导入式几种常见的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开展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一个好的开场白能得到学生的关注,只有学生关注了教师,倾听教师的讲课,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否则,就是无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中间阶段即主体内容设计,包括教学时间分配、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案例的应用,以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等。课堂教学结束语是课堂教学环节与形式上完整性的体现。一次授课内容结束之前,进行结束语的设计,使所学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方便学生理解、记忆,直到最终掌握并应用该知识,以及促使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这都需要通过课堂结束语的设计来完成。前苏联教育家尼洛夫•叶希波说:通过总结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堂课是很有好处的。教师通过总结教学过程中研究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认识本学科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学习方法。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结束语的常见形式有解惑式结束语、归纳总结式结束语、传道式结束语、留置悬念式结束语等。

预防医学论文例8

课上分组讨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总结补充。

1.2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主要调查了教学效果有关项目。专业考试结束时发放问卷,匿名填写,填完当场收回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94份,实际回收率为94%。所设置的备选项赋予分数值,给予正向评分,即:是为3分,一般为2分,不是为1分,。

1.3数据处理

对所有收回问卷进行检查,剔除不合格问卷。采用Epidata3.02软件录入数据,核对无误后导出,利用STATA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每一道问题的报告率,并对本科、专科不同层次之间进行了χ2检验,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总人数94人,其中医学专科学生46人,医学本科生48人。

3讨论

表1案例教学法拓展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表2案例教学法使抽象的概念及问题变得生动,易理解掌握表3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赋值评分表

3.1案例教学法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优势

本研究中发现78.72%的学生(专科80.43%,本科77.08%)对案例教学感兴趣,73.40%的学生(专科78.26%,本科68.75%)认为用案例教学法授课富有启发性,73.40%的学生(专科80.43%,本科73.40%)认为与普通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促进了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85.10%的学生(专科93.48%,本科77.08%)认为案例教学使原先抽象的书本知识在经过讨论后变得易懂、易记,75.53%的学生(专科78.26%,本科72.92%)认为案例教学法丰富了专业课的相关知识,70.21%的学生(专科71.74%,本科68.75%)认为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知道了各种环境中毒、食物中毒、职业病的诊断,各种食谱的编制等。70.21%的学生(专科73.91%,本科66.67%)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逻辑思维,65.96%的学生(专科73.91%,本科58.33%)案例教学法拓展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由赋值评分表表3可见,专科生总分为29.70±3.46,本科生总分为29.42±3.36(满分33分),两者差距不大,说明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在本专科医学生中总体上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优势是肯定的。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是结合预防医学和医学专业的学科特色以及教学特点所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既体现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指导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跟实际案例结合起来,避免了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事实上,(下转第52页)通过案例讨论这种形式使学生积极思考,又可以听取学生和老师的观点,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再加上老师的总结,使学生对各类案例的分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时,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也有利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促使教师不断选择适合的案例、更新教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学经验,还需要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

3.2案例教学法在不同层次医学生中的优势比较和评价

由表1可见73.91%的医学专科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拓展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而医学本科生仅有58.3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对于专科生而言,在专业学习中学习兴趣仍然是影响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感兴趣的程度也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而案例教学很好的帮助专科学生提高了对学习的兴趣。表2可见93.48%的医学专科生认为案例教学法使抽象的概念及问题变得生动,易理解掌握,而医学本科生仅有77.08%,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在学习能力方面不得不承认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一些专业课程的抽象的理论,而案例教学法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使理论变得具体和易于掌握、易于记忆。所以,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专科生,在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法。

3.3实践表明,在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3.1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预防医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具有自身的优点[4],但同时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法也有自身的缺点:查找案例资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会严重案例教学的质量;课前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案例选择一定要适宜,否则会影响授课效果等。同样,传统教学法也有其优点:便于操作;师生都已经普遍接受和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在讲授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方面尤其适用等。因此,要在预防医学的教学中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但同时注意适当结合传统教学法,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之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3.3.2案例的选择要求

预防医学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择的案例及其问题要紧扣课本中每部分所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案例的真实性,当然可以根据学生前期课程,对案例进行适当调整,从而避免难度太高、难以分析与理解的情况。

3.3.3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方案

预防医学论文例9

高职高专的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在对各专业教学时数进行安排时,通常会因为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等原因,使得教学课时偏重于临床学科,忽视了对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开设。大多数学校在临床学科专业中并没有对预防医学课程进行开设,即使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的专业,其学时也仅为38~96学时。紧凑的学时与繁重的教学任务产生矛盾,使得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预防医学的相关学科知识面广阔,并且教学内容较多,在学时方面不能给予相应保障的情况下,预防医学的教学实践就无法得到深入,许多重要内容无法得到相应的强调,并且重点很难突出。因此学生对预防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并且很难形成预防医学理论知识完整的知识体系。

1.2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许多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教学方法中,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教学内容的展示也大都是教材内容,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而且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内容无法深入人心。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的统计学联系或者是职业病和食物中毒等案例的相关分析,其他的重点实践课程因为学时和设施条件的限制,无法取得相应的开展,并且因实践课较少,无法让学生对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

2高职高专预防医学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学生的思想观念转变

高职高专医学类院校应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提高到战略高度,并在教学目标中树立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将预防医学的战略思想贯穿在医学教育之中,并且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预防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加以分析,体现出群体、社会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体观念,从而实现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统一的教学体系,以此来改变学生对预防医学的原有思想观念,并通过加大宣传,使得学生对预防医学的相关课程有充分的重视,加强学习积极性。

2.2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合理安排

对高职高专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对教学时数进行合理安排,并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优化教学内容,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树立起与自身专业相符合的预防观念,并对实用性较强的知识点重点讲解,而对教材中相关的基础知识或重叠部分章节进行简要介绍,以此来转变学生对预防医学枯燥、乏味的印象。

2.3加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在预防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新的教学方式,比如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充分发挥,让学生在自学中得到相关知识,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PBL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从而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相关题材以及国内外预防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将这些内容充实进教学实践之中,让原本的教材内容更加的生动形象,从而加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并且还可以对学生在课余时间浏览相关网站的做法进行鼓励,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此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能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领悟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以此提高高职高专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

预防医学论文例10

1.2传染病防治的要求。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就是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对疫情进行报告,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通过传染病报告对传染病的流行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为政府制定和评价传染病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3防治措施的要求。如果灾区发生传染病,为了制定适应灾区流行疾病的特点的防护和救灾措施,需要及时而又准确的传染病报告。灾区的传染病报告和是在常规疫情报告的基础上,对灾区疾病的流行发生规律加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作为评价防治效果的依据。灾区传染病报告的管理工作是救灾防病需要的一项特殊工作。

2.目前传染病工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机构不够完善

在预防医学中,传染病的防治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法律义务,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医院的领导以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疏忽,法律义务意识淡薄,对医院的传染病的防制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的规定过于抽象,管理规范缺乏具体性和操作性,政府的相关投入也很少。有的医院没有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治和管理机构,没有独立的传染病管理科室,在传染病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有的医院虽然设立了专门的传染病管理机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主管部门分工不清,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无章可循、和传染病漏报现象

2.2传染病漏报现象严重

专家上门诊时间紧,患者就诊量大。遇到诊断传染病时,填写传染病卡信息量大费时间,加之门诊日志地址不详尽,患者又有顾虑不肯提供真地址等诸多因素,而将传染病改写为非传统病或慢性传染病。另外,报告艾滋病,血样检测需要三级筛选,HIV阳性病人需要现场流行病调查。由于患者不肯提供地址,致使有的病人以假姓名假地址报告或不能报告。而对于梅毒、淋病等性病,患者多用假姓名假地址就诊,存在一人多个姓名就诊,使传染病报告数量有一定的伸缩性。比如对自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传染病门诊治疗的报告情况进行了统计,情况不容乐观,(见下表1).

2.3统计预防医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了百分比进行了比较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根据上面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传染病报告管理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方面的完善和漏报制止工作的改进,以此为出发点特提出改进措施如下。

3.1管理改进

3.1.1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考核制度

坚持长期的、严格的自查制度,专职人员每月定期对全院传染病统计报告进行自查,务必做到门诊日志、登记卡、报告卡的一致性,如发现漏报、错报、迟报的现象要及时纠错进行追报;及时报告者奖,漏报者罚。漏报行为情节比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改进不力,继续违犯的,给予一定数额得罚款;由于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造成传染病流行的,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对于后果严重的交付相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3.1.2加强医防结合的工作理念

以卫生部下发的《全国传染病报告工作规范》为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卫生部的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制定相应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操作规程,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各级医疗和预防部门要不断树立新的理念,以医疗和防疫相结合为工作宗旨,探索有效地医疗和预防工作模式,保证医疗机构和预防机构的有效联系和相互协作;在医院内部面对相关的医护人员开展传染病报告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传染病防治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传染病防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