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模板(10篇)

时间:2023-11-21 10:59:22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例1

公路养护工程按其作业性质、范围和工作量大小,各国通常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前苏联分为保养、小修、中修和大修4类;日本分为保养和维修两大类,维修中包括更新和改善的内容;英、美等国则分为具体养护和交通服务两类。国际道路会议常设协会于1983年建议,公路养护统一划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和改善工程。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养护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由于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与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特别是近20年来交通量和重型车辆显著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对公路行车服务质量的需要,实现公路工程的预期使用寿命与功能,必须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一、我国普通公路养护工程分类

(一)小修保养工程,对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及其工程设施进行预防性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使之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二)中修工程,对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及其工程设施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复原状的小型工程项目。

(三)大修工程,对管养范围内的公路及其工程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维修,以全面恢复到原设计标准,或在原技术等级范围内进行局部改善和个别增建,以逐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的工程项目。

(四)改建工程,对公路及其工程设施因不适应交通量和载重需要而分期逐段提高技术等级,或通过改善显著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较大工程项目。

二、公路养护科学化

目前,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养护管理系统的应用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创新的标准之一。很多企业已经进行了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且使用了养护管理系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应用效果来看,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软件系统相对独立,信息难以共享,信息化需求不清,方案不能体现业务管理流程,设计思想落后,不能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技术落后,无扩展空间,基于这些内容,根据目前高速公路公司管理的特点以及养护业务的规范和标准,国内的一些机构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

(一)基础数据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的管理对象是公路路况信息的所有基础数据,并建立标准规范的公路数据库。此部分有以下两方面的管理:①静态数据管理。主要是对一些基本数据,例如沿线构造物、公路数据库中的路况、沿线环境等进行的管理;②动态数据管理。主要是对公路数据的历史变化状况,诸如养护管理、交通量、对策等进行动态的管理。③基本资料管理。主要是对养护文件、标准以及规范等资料进行管理,旨在用户可以便捷地检索并查询有关的养护资料信息。

(二)养护计划管理计划管理部门能够时刻地了解资金计划的执行状况,并进行调整,同时对资金的历史数据做系统的记录,对比并分析理念资金计划状况,从而为制定计划的科学性提供数据上的参考以及理论上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养护计划编制,主要实现工程年度养护计划和月度计划的编制。养护计划执行,按照工程的实际状况和资金的支付状况,汇总计划执行台帐,考评养护单位的日常维护工作。养护计划报表,主要是汇总并打印各种计划报表。

(三)养护工程管理养护工程管理是实现工程的计划、实施、检查以及计量支付的全过程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①日常维修工程管理,②专项工程管,③基建设施管理,④绿化工程管理。

(四)养护质量管理养护质量管理指的是通过对路况的巡查,进而考评养护承包单位的养护工程实施质量,然后按照考评的结果支付养护的费用。此外应定期地调查路况,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养护质量检评办法评定路面质量。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①路况巡查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日常巡查管理和特殊巡查管理。②路况调查管理。主要是进行公路情况定期检测数据的统一收集与管理,涵盖了路况定期检测以及桥粱定期检查两部分。③路况评定管理。主要是路面使用性能检测评价以及公路情况的养护质量检测评定两个部分。前者可借助计算机根据路况标准自动评定“路面抗滑系数”、“路面强度系数”SSI指标以及“行驶质量系数”RQI指标等形成养护质量报表,主要用于分析路面使用性能的发展趋势,为有针对性、预防性的开展路面专项养护提供决策依据;后者主要是综合分析并考核每个养护单位的养护工作状况以及其效果,具有“路况综合值”评定与“道路好路率”评定量方面的功能。

三、公路养护的合理化

在养护施工中一用好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尽管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仍是现行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施工的有效方式,但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和其它表面处治。因其具有价廉、耐用、优良的防水与抗滑纹理、耗能少的效能,适应一般的施工与使用的自然环境,施工机具简单,施工影响通车时间短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而且随着沥青材料及其复合物的生产技术与铺筑机械的发展与进步,薄沥青混凝土面层将在今后的公路建设及养护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从目前对环境的负作用小来看,它是当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最佳工艺。改进乳化沥青拌和稳定性、粘结力和均匀性,改进铺筑机械,使我们的养护工程更具耐久性.是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工业化或大规模的应用的情况下,首先是将废料细心的收集.分门别类存放。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再生利用的试验研究,要借鉴国外的较好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较先进的破碎、拌和、铺筑的先进机械设备。国际上对旧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较好的热、冷再生工艺及设备。资料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可以节约工程造价的1/3,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更有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是将来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中最具特色的施工工艺,我们应该着手探索和应用。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再生材料利用包括:路基、路面、粉煤灰、采矿废料、矿渣、玻璃、轮胎、焚化炉渣等废料的利用。在公路养护中,材料、工艺、设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应当不断地变革和淘汰不适宜或者效率低下的机械设备,代之以适用、高效的新设备,采用新的工艺技术,是提高养护工程质量、降低养护工程造价所必需的。

结束语:

对公路养护按照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农村公路进行分类。结合公路养护市场化需求,依据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将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划分为日常保洁、小修保养、恢复更新、专项工程和改建工程五类。结合中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将其分为三级和三级以上公路养护、四级或等外公路养护两种类型,并给出各种类型的具体养护内容。

参考文献: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例2

1概述

目前,我国的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已居世界前列,但在使用过程中,路面的性能会逐渐衰减,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已进入到养护治理和大修期,如何合理安排有限的养护资金,及时、经济而有效的对路面实施养护维修,已经成为我国各个省市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路面养护系统建设需求分析与流程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能够充分发挥管理营运效能,全面提路面养护管理水平,最终确保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通畅。

2路面病害类型分析

本文将沥青路面病害分为变形类、松散类、裂缝类,并通过类型、分级、外观描述、影响因素、分级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如表1)。

表1 路面伤害类型

类型 分级 病害外观 影响因素 分级指标

松散类 松散 轻 细集料散失,路表粗麻 沥青混合材料性能影响

路面级配类型的影响

环境因素影响

交通荷载影响

重 细集料散失,表面剥落

坑槽 轻 坑浅,面积较少 坑深

重 坑深,面积较大 坑深>25mm

变形类 沉陷 轻 深度浅,行车无明显不适用感 沥青混合材料性能影响

交通荷载影响

路面结构影响 深度

重 深度深,行车明显不适感 深度>25mm

车辙 轻 变形较浅 深度

重 变形较深 深度>25mm

波浪拥包 轻 波峰波谷高差小 高差

重 波峰波谷高差大 高差>25mm

裂缝类 纵裂 轻 缝壁无散落或轻微散落 沥青混合材料性质交通

荷载影响

气候影响

半刚性基层的反射作用 缝宽:

重 缝壁散落重,支缝多 缝宽:>5mm

横裂 轻 缝壁无散落或轻微散落 缝宽:

重 缝壁散落重,支缝多 缝宽:>5mm

龟裂 轻 初期龟裂,缝细,无散落,无变形 块度:20-50cm

中 裂块较大,缝宽,散落轻 块度:

重 裂块破碎,缝宽,散落重 块度:

块裂 轻 缝细,不散落或轻微散落,块度大 块度:>100cm

重 缝宽,裂块小 块度:50-100cm

3总体需求分析

(1)基础设施运行状况管理需求。传统的养护流程不能及时、准确的统计出公路基础设施的健康状况信息,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的统计结果实用性不强,不能为管理者提供可靠决策依据。科学的路面养护体系的建立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路况维持在良好的服务水平。

(2)路面养护信息网络化需求。充分整合公路基础设施信息,使行业各级养护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3)数据分析自动化需求。能够定期按照不同的数据源,对评定指标进行自动汇总分析;并能够添加新的技术评定指标、删除不适用的技术评定指标,为路面养护计划拟定、养护预算编制等提供技术支持与依据。

(4)养护决策科学化需求。根据技术评定结果,能够准确运用决策技术和方法来选择养护策略,决策中择优是决策的核心,在多个对策方案的必选中寻求能获取最佳效益的方案。

4总体流程优化设计

根据我国公路路面养护实际情况,可将养护工程按照养护性质和规模分类三大类:

(1)日常维修养护。进行的经常性养护和修补轻微损坏部分的养护作业。

(2)专项工程。对公路路面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交通事故等造成的损坏进行的修理、加固、更新和完善作业,以及进一步提高公路运行环境而实施的改善工程。

(3)大修工程。已经不能确保正常的使用功能,必须进行综合修理或整段改造。

根据上述对养护工程的划分,本文提出了路面养护业务流程优化方案,如图1所示。

图1总体业务流程优化图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例3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2-0096-02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道路养护成本的影响因素有通车年限、交通量大小、大中修投入等,占到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较高,养护成本控制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最重要部分。目前国内企业比较流行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体系,但对于高速公路经营性企业有其局

限性。

1 生命周期成本理论

生命周期成本LCC(Life Cyclecost),又称全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在产品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获得(设计、生产、安装、测试等)、运营与维护及寿命期结束时对产品的处置所发生的全部成本。

2 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

对于作为特殊产品的高速公路,也遵循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高速公路的生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前期成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三大部分。前期成本主要包括规划、勘察、设计费用,建设成本主要是征地拆迁费用和施工费用,运营成本主要是日常养护及大中修的费用,此部分费用所占全寿命期费用的比重也很大,特别是大修的费用较高,它受前两个阶段尤其是建设阶段的影响很大。

3 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理论

运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控制高速公路全过程的总成本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但对于经营性企业而言,却有着其特殊性,上述理论并不完全适用,其原因在于:

经营性企业的高速公路主要是通过收购等方式依法取得收益权转让的已建成高速公路,公司对高速公路的设计阶段和建设阶段没有参与,所能决策和控制的只有运营阶段的养护方案和成本投入。

LCC是从技术的角度考虑道路的使用寿命,没有考虑到省检、国检等因素。另外,根据LCC理论,在传统的养护理念中一般是通过各种措施尽量延缓路面大中修周期,以期望降低养护总成本,但是,经营性收费高速公路是有运营期限制的,收费期满企业向国家移交的高速公路必须保证良好的技术状况,此时若恰逢两次大修中间,可能会增加养护成本。例如,陕西某高速公路2016年收费期终止,2007年做过一次大修,2010年受国检的要求又要进行一次大修,是不太合理的。

生命周期的养护成本分析需要建立在对桥梁技术状况衰减的正确预测的基础上,而目前的理论及技术水平难以达到,并且对收费期有限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而言也不

适用。

基于上述原因,结合高速公路经营性企业实际情况,文章提出了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体系:在高速公路全运营期内,在确保道路正常的通行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水平前提下,通过对养护工程的立项、方案、设计和预算、招投标、合同、变更、计量及支付、验收、考核等全方位的控制,实现包括日常养护、专项工程与大中修在内的总养护成本最小化。

4 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理论在越秀交通的具体实施

4.1 养护工程的立项控制

养护工程的立项可通过年度计划或单项审批,年度计划制定与审批前先要分析其与中长期计划的吻合度,找出原因。年度计划审批,指董事会对年度养护工程计划的批复,是对年度计划各项目的立项批复;单项审批,指非年度养护工程计划中项目,由项目公司上报公司的审批。

批准费用即为项目责任成本,是项目公司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目标,也作为考核的依据。

养护工程立项的计划与审批需考虑省检、国检和收费期等因素。

4.2 养护工程审批的分类

养护工程根据工程类别与立项批准金额的大小分为审批、核备和内控三类,审批类工程项目公司按程序上报,获得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核备类工程项目公司实施5个工作日前先报公司核备,内控类工程由项目公司尽责管理,纳入公司相应报表中列出,不需报批、报备。

4.3 养护工程的方案和设计及预算的控制

养护工程实施方案、设计和预算的确立对项目成本的影响非常大,应高度重视,加强“从源头控制成本”理念,按证据确凿、依据充分、符合技术和效益原则,须具有客观真实、符合规范的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数据和事实的支持,各承包单位须具备相应资质。

审批类工程,方案、设计和预算须报公司审批后

实施:

由项目公司负责提出实施方案和费用估算,技术复杂、创新使用、工程规模较大的项目方案须通过专家评审,上报公司审批后,由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投资效益最大化原则和有关规范标准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预算(小修保养工程由项目公司负责提出实施方案、设计和预算),施工图设计须通过专家评审(简易项目的方案与施工图设计可合并一次性完成),项目公司尽责审核无误后,上报公司获得批准才能组织实施。

4.4 养护工程的招投标控制

审批类工程,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须报公司审批:

由项目公司负责提出招标方案和招标文件,上报公司审批后实施。若采用邀请招标的,同时须将招标方式、拟邀请单位名单上报公司审批后实施。开标的5个工作日前须报请公司监督招标。

4.5 养护工程的合同管理控制

审批类工程,各类合同须上报公司审核批准后方可签署,并于合同合法生效后才能执行;

单项总预算或合同总金额在50万元及以上的养护工程咨询服务类合同(包括:设计、监理、招标、检测和咨询服务以及机电工程维修保养类合同),须上报公司审核批准后方可签署。

4.6 养护工程的变更管理控制

养护工程变更管控分两类:

公司总部审批类(A类):突破原批准预算的任何变更;改变原批准方案的任何变更(包括原批准内而拟不实施的);分项工程≥50万元的变更(应急突发工程按应急工程管理办法执行)。

项目公司内控审批类(B类):原批准方案、设计及其预算内的,非上述A类的变更;小修保养保洁类工程。

所有的工程变更必须通过分级审批获得书面批准、完善设计并签署确认之后,方能组织实施。

4.7 结算

养护工程合同款的结算,项目公司按审批权限获得批准后,由总经理签署(需获授权)结算文件。

凡属于“审批类”项目中的大修和专项工程合同款的结算,由项目公司负责审核无误后上报审批;小修保养工程及其他大修、专项工程(审批额度以下)合同款的结算,由项目公司自行把关、审批。

4.8 养护工程的验收控制

由项目公司负责按交通运输部现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要求组织,并结合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客观实际,组织工程的交(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并对工程验收结果负责。审批类工程,在工程验收的5个工作日前报请公司监督。

4.9 养护工程的报表

养护工程管理台账、月报、标准化清单等均为成本控制的有效工具。项目公司负责按公司要求上报各类养护工程报表,并对报表的真实、正确、完整、及时负责。

4.10 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的考核

首先控制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的吻合度,其次主要控制年度养护成本。公司对总部工程技术部与项目公司的年度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效果进行考核,将工程批准预算控制率、经审批的方案是否有误等纳入部门及个人绩效

考核。

公司应用上述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加强日常养护、适当地专项和中修工程,减少大修次数,加强大中修和专项工程各关键节点的管控,从而控制总的养护成本,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国光.高速公路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陈传德.高速公路养护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例4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于公路养护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来讲,就是要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工程的质量,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同时适当的使用低碳施工技术。做好工程绿化,合理的布置各种植物种类,分别种植,根据植物的种类分类养护和种植,做好养护记录,防止病虫害对植物造成严重的伤害。

一、公路养护对环境的重要性

当前公路养护中还存在非常多的实际问题:

1.水污染严重。如果公路工程的植被覆盖率较低且排水不畅都容易产生水污染的情况

比如,公路在运营的过程中,如果有石油、化工制剂等都进入到公路周围区域内或者河流中,容易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现象;也会影响营运方面的经济效益。

2.空气污染现象

养护期间,特别是在彻底修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数量庞大的沥青材料,而该种材料在经过高温后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而更为严重的是在养护阶段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车辆和季风的带动下,这些粉尘会进入到居民区,导致严重的污染现象;

3.声音污染现象

公路养护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机械噪音和车辆噪音,容易产生严重的噪音污染。因此,公路养护的过程中会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只有在养护的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才能充分的保证公路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公路养护实现低碳的具体方法

1.实现强强联合,引进低碳新技术

公路养护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素质和技能的一线建设、养护企业,能够处理好所有的公路施工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进行一定的扶持,以切实提高公路技术水平,积极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加强学习和进步。在我国的贵州省中就存在一些非常典型的案例,该公路建设与国际上知名的公路养护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行了技术的交流,全面提升了本土公司的技术水平,使得我国的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分析,笔者认为公路养护技术应该沿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将全部的废旧材料进行回收和使用,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能够实现沥青、石料的再生使用。通常来讲这种施工技术一天的施工量可以达到五千米,较之传统的施工技术提升了一倍;(2)海母乳化沥青再生技术。这种技术将原有的沥青路面进行铣刨处理,然后进行重新提取和使用,提高了材料利用率;(3)同步碎石封层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大大提升路面的抗渗和防滑性能,特别是对于一些存在严重的沉降、车辙以及微裂纹的路面中可以实现自愈;(4)玻璃纤维封层技术。这种技术在养护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玻璃纤维和碎石进行施工,然后在碾压成新的结构层,大大提升了路面的防护性能。上述几种新型施工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路面的整体技术水平,这就需要我们所有的管理部门和养护单位加强养护技术的提升,大范围的使用低碳施工技术。

2.合理的配置各种植物种类,做到结构合理

要想实现低碳技术的大量应用,需要以节能、环保为主要的指导理念,并且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病害以及路面的基本情况,以低碳为指导思想,合理的配置各种植物的种类,尽量的减少在空气中的面积,特别是种植一些能够节能降噪以及净化空气的植物,大大改善公路周边的空气环境。比如,在进行绿化施工的过程中,不要受到传统固有思想的禁锢,应该积极的创新,合理的搭配各种植物种类,做到结构设立的合理性,尽量的选择品种多样的植物,以发挥出生态的优势,大大提升生态效益,通过植物来养护公路工程。

3.分季节养护同时做好备案

不同的季节,环境气温以及温湿度相差比较大,公路养护也存在很大的的差别。因此,笔者认为需要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季节养护,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后期能够查询实际情况。养护工作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充分的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比如有的公路已经是超期使用,需要全面的进行维护;如果某段路面正常使用,可以针对具体的交通运行情况采取专项养护。在养护的过程中,要建立公路病害数据库,准确的记录所有的养护和处理实际情况,还要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做出下一步的预防方案,积极的开展公路养护工作。

三、公路养护实现低碳的具体应用

1.兰州市生态长廊”建设

为了实现某市的“生态长廊”建设,兰州公路养护本着生态和谐、生态建设以及人为理念为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和改造,积极养护处理,提高公路的养护质量水平。进一步实现规模的扩大。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还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开展,保持不间断的进行:(1)重要的交通路段中,要加大植物种植的力度,同时要实现梯度种植和阶段性的服务;(2)对于比较重要的公路工程中,要以生态示范为主要的方式,结合植物的种类实施复层的建设和管理,切实提高绿化水平;(3)全面提升养护工作的质量,要划分出主要的职责主体,同时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保证所有的养护工作都落到实处,为城市环境的建设和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2.建立低碳公路养护体系

某生态城市的示范区中,养护工作中引入了低碳的理念,全面开展节能减排的建设,通过多年的摸索成功的建立了低碳施工管理体系。根据以上技术分析和研究,了解了该区中的公路养护技术,其中主要使用的是纤维碎石封层技术以及海母乳化沥青再生技术,养护的过程中还全面的使用了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方式,发挥出了先进工程技术设备中的节能作用,所有的公路养护设备中要引入低碳理念加强日常的养护处理工作,同时还要全面的使用大型的工程建设机械,各级管理部门对于本地的绿化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环境的美化和实施,在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将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的因素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严禁出现大范围环境遭到破坏的情况。

四、结语

综上可知,公路养护工作对于公路的建设管理有着重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大预防和养护的力度,积极的引进低碳环保的理念,合理的选择植物种类,同时还要保证配置、结构的合理性,建立公路病害档案,促进公路养护事业不断的向前开创。来进一步提高公路建设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建萍.公路养护维修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交通财会,2013(11).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例5

前言

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以及使用,公路的技术状况和服务能力将逐渐退化。为了保持公路的使用性能良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应当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养护方式。坚持预防性养护,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持公路完好、畅通、整洁、美观,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抗灾能力。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有利于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对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公路养护状况问题

农村公路施工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争取国家投资补助,地方政府自筹,少数企业单位及个人捐资,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然而由于农村公路建设需要投入经费较多,国家配套资金往往只占建设总投资的2/3,且地方政府的自筹资金大部分不能及时到位,导致建设标准低,排水和防护工程往往由于资金缺乏而被忽略,资金匮乏造成公路养护方面一系列不到位的问题。由于受到经费投入的影响限制,竣工交付使用的农村公路通常技术水平偏低,同时抗灾性能差。尤其是我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山岭重丘区农村公路较广,黄土湿陷性特点会导致极其容易发生水毁。由于建设经费不足,必要的防护工程和排水工程及涵洞、边沟涵等都无法进行处理,从而会加剧公路路基水毁塌方,路面翻浆、坑槽,以及边沟、挡土墙水毁等危害,增加了行车安全隐患。最后导致养护成本加大,令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按照我县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对照现有的公路养护机构,除县级设立县乡公路管理站外,乡级均没有专业的养护单位,何况村级单位。而且各县公路养护管理站主要承担县道的大中修任务,部分乡道承担干线公路的性质虽然纳入了县乡公路管理占来进行养护,但比例太小。而乡道和村道基本靠争取少量的专项养护资金外,根本没有资金来源。再加上农村公路线广、点多,较为分散,且随着建设里程的增加,养护难度和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群众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令较多乡村公路存在一定的侵占现象,仅注重建设,却忽视了养护管理,“重管轻养”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农村干部将公路工程建设视为造福大众的政绩,完成建设后却没有注重定期做好养护管理。而较多农村群众则认为养护仅仅为上级单位以及政府机构的职责,与己无关。呈现出养护管理意识欠缺,仅图个人方便,任意的挤占和损坏公路,给车辆以及行人通行带来较多不便,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成本及难度。

2.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要素

农村公路养护是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预防和修复灾害性损坏,可划分为路基工程养护、路面工程养护、桥涵隧道养护、沿线设施及绿化养护。

公路技术状况检测与调查包括路面、路基、桥隧构造物和沿线设施四部分内容。路面检测包括路面损坏、平整度、车辙、抗滑性能和结构强度五项指标。

3.公路使用性能状况要素

3.1路面损害状况

路面损害状况指数是指路面结构保持完好的程度,是路面破损状况物理性能最直接的表现和反映,当然不同路面破环成都及反映也不尽相同。

沥青路面的破损类型:沥青路面破损可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及其他类四大类。常见的破损类型中,裂缝类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推移裂缝;松散类有坑槽、松散等;变形类有沉陷等;其他类有泛油、冻胀、翻浆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破损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的分为面层断裂类、面层竖向位移类、面层接缝类、面层表层类四大类。常见的破损类型中,面层断裂类有纵向、横向、斜向裂缝、交叉裂缝、断裂板等;面层竖向位移类有沉陷、胀起等;面层接缝类有接缝填缝料损坏、接缝碎裂等:面层表层类有磨损、露骨等。

3.2路基技术状况

路基的损坏主要反映在路肩边沟不洁、路肩损坏、边坡坍塌、水毁冲沟、路基构造物损坏、路缘石缺损、路基沉降以及排水系统淤塞等方面。路基技术状况分析用路基技术状况指数进行。

3.3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

桥梁、隧道和涵洞构造物的损坏主要反映在桥头(涵顶)跳车、构造物部件破损、结构物排水性能不足,对农村公路来说,路桥同宽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桥梁、隧道和涵洞技术状况用桥隧构造物技术状况指数(BCI)进行。

4.农村公路养护科学策略

4.1 更新思维方式,完善养护管理

为优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各级政府单位、施工单位、公路管理单位,应摒弃以往重视建设忽视养护管理的片面思维,将养护管理视为公路工程的安全保障,推进交通事业优质全面发展。应基于战略发展高度,保障群众利益,首先更新思维,引入现代技术,强化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同时,应做好宣传教育,提升社会大众整体责任意识,营造保护爱护公路、全面养护公路的风气氛围,加强责任感。

4.2 明确养护标准,全面落实工作经费

农村公路良好的养护管理,应就不同的地区环境制定合理的养护标准。路面应保持良好的清洁度,不存在碾压农作物及建筑石料,不堆放杂物等;对于山区危险公路路段,应布设显著的警示标志,并应位于学校工厂等门口布设减速带,规定安全限速标准,应确保指路标识以及公里桩完好的布设。对于杂物堆积占道行为,应有效禁止,确保不存在擅自的沟槽挖设施工、随意的埋管行为导致对整体公路造成破坏,并影响辅助设施功能的问题,还应杜绝车辆超载对公路承载性能造成不良影响。针对公路养护费用投入不足的问题,应创建政府投入为核心,专项补助投入,农村筹措资金为辅助的经费制度。

4.3 强化引导管理,做好员工技术培训

为保证公路养护工作科学落实到位,应强化引导管理,进行精心规划,将养护工作作为责任考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监督中一旦发现问题应有效解决,制定整改时限。还应规范监督机制,全面应对机构断层、职能脱节问题。应促进监督机构合理深入至乡镇之中。信息时代,应配备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行业管理工作体系,创建工作档案台账。为确保养护工作队伍顺利的完成管理工作,应在工资待遇上保障员工利益,引入有效的激励手段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可引入定向招标手段,在养护工作量、具体操作标准审核以及报酬待遇等层面做到公平合理。可吸引村民代表全面参与,联合评标,进而提升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信誉度,赢得公众广泛认可,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农村公路工程整体养护管理工作水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尤为重要。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更新思维方式、明确养护标准、全面落实工作经费,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使其连续,稳定地为农民服务是各级部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另外农村地区的政府要对公路养护工作予以重视,从根源上提高农民的认识,引导广大农民既重视建设,又重视养护,对于资金和技术上色各种困难,也要基于适当的支出,确保农村公路可以长期造福与农民,真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作用,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例6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也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高速公路养护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养护内业是养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建设,是验证养护工作成果的内在反映,同时也为养护成本的分析、养护计划的下达提供科学依据。

一、养护管理制度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是保证高速公路养护质量、强化养护管理模式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全面地反映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搞好各项养护工程施工及管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单位要根据规范及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结合自身养护管理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适应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许多高速公路管理单位通过了ISO9000 认证,使高速公路各项养护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这也是发展的一种需要。

养护管理制度是有关养护生产、技术、机械、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制度,它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养护技术标准,第二类为技术规程,第三类为工作管理规定。养护技术标准类一般参照国家养护技术规范,同时结合高速公路自身特点和当地养护条件自行制定。技术规程类是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部门在养护过程中在有关施工技术方面所做的规定。各种养护管理制度要具有简洁性、针对性、实用性、全面性,以保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日常养护内业管理

日常养护内业管理首先是养护工作计划的管理。每年年初高速公路养护单位根据季节、公路养护标准、实际路况及养护质量评定结果等合理编制全年的工作计划。而每个月初根据季节、天气状况和实际路况等合理编制月份养护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养护工作计划,就是要利用养护最佳时机,利用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方法,用最小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日常养护内业包括养护工程内业和机械管理内业,它是采用数字形式全面记录、整理、汇总、分析养护生产单位的生产、经济等各方面过程的活动,并用以检查监督养护计划实施、核实养护投资效果、强化养护管理的一种手段,同时为编制生产计划提供有力的依据。它能全面反映高速公路养护单位养护管理水平和生产完成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同时也在全面系统地积累养护生产历史资料,为养护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养护工程内业是经过ISO9000 认证的一套相当完整的数字记录,它首先包括路况巡查日志、维修保养通知单、维修保养日志、维修保养验收单等,是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原始的资料,要求资料清晰、准确、完整,也是提供养护施工最真实的基础资料。另外,桥涵各种检查记录也是养护工程内业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桥梁卡片、桥梁经常检查记录、桥梁定期检查记录、桥梁特殊检查记录、涵洞经常检查记录、涵洞定期检查记录等。由于高速公路中桥涵数量较多,相对桥梁资料数量也多,所以高速公路养护单位要有专职的桥涵养护工程师,以保证桥涵的安全及其资料的准确和完整。

机械管理内业包括机械设备台帐、机械设备使用记录、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等,其通过对养护设备的各个环节实施控制,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在养护作业中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的功能,实现养护作业手段机械化的目的,更好地为高速公路养护事业服务。

上墙图表是养护内业的一部分,包括机械设备统计表、养护工程进度表、养护质量评定表、成本核算表、交通量统计表、机械设备统计表、养护单位基本情况表等。上墙图表能直观、明了地反映养护部门的基本情况、养护施工进度和高速公路的养护状况,在日常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对上墙图表的管理中,要注意它们的时效性,及时更正有关数字,随时更新养护施工进度,以保证他们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各种报表、总结是对各项养护工作的汇总报告,它能及时准确地将养护状况反映给上级管理部门,为上级提供、可靠的统计情报,为领导合理部署和谋划养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三、专项养护工程内业管理

养护单位每年第四季度要根据实际路况上报第二年的专项工程计划,计划中包括设计施工图、预算等。养护管理部门会根据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对计划进行批复,并对专项养护工程进行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

专项养护工程内业资料要准确、齐全。目前的专项内业管理已形成了一套程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内业资料要包括计划、图纸、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件、开工申请、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原材料检验、施工原始资料、施工照片、质量检验、监理资料、施工总结、监理总结、竣工图、工程决算、验收报告等。在专项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填写原始资料。

在施工单位对每道工序自检的同时填写自检资料,并填好工程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禁止先施工后补资料。对于工程中的隐蔽工程、重要工程部位、重要工序等,要及时拍照以备查询。质量检验资料也十分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注意对试件的预留,并按期做试验,以保证施工质量,这点在小的专项养护工程中往往被忽视,留有空白。

综上所述,规范养护内业管理工作是确保公路养护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科学、现代、严谨的内业管理措施,能够确保养护内业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要求,更好地为养护各项工作提供更科学、更系统的决策依据,推进养护工作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例7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道(含国家高速公路网,下同)、省道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其他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桥梁养护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努力提高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含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指定的高速公路行业管理机构,下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桥梁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管辖的公路桥梁及时组织实施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桥梁安全。

第五条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有关技术人员应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掌握桥梁技术状况,保障桥梁安全运行。

第六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与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对国道和省道的管理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具体组织工作。

收费公路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第七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桥梁安全运营。

国道、省道的桥梁养护管理经费在公路养路费中列支,其中收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经费在车辆通行费中列支。县道及其他公路上的桥梁养护管理经费筹集渠道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第二章管理责任划分

第八条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明确本辖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并合理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

第九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任务的有关公路管理机构、专门的桥梁养护管理单位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

第十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规定,主管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及受其委托承担监管职责的公路管理机构。

第十一条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疏于养护管理,不按相关规定准确掌握桥梁技术状况,或未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而导致的桥梁安全事故,由管养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监管单位承担监管责任。

负责公路桥梁养护经费的投资决策单位未根据桥梁技术状况和管养要求安排相应投资而造成的桥梁安全事故,由投资决策单位和具体管养单位共同承担主要责任,监管单位承担监管责任。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桥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二条公路桥梁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必须明确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分管行政领导和具体技术人员,保证桥梁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得以贯彻落实。

第三章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第十三条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和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设置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持其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十四条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主持桥梁的经常检查与评定,负责组织桥梁的定期检查与评定。并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并上报养护维修建议计划,提出须进行特殊检查的桥梁的申请报告,组织编制桥梁养护、维修、改建方案和对策措施。

(二)主持桥梁的小修保养和抗灾抢险工作,考核桥梁养护质量,并及时上报辖区的桥梁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组织实施超重车辆通过的有关技术工作。

(三)监督、组织桥梁养护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组织并参与桥梁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的中间检查和交(竣)工验收。

(四)负责所管辖桥梁技术档案的补充、完善和保密工作,定期对辖区内桥梁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负责桥梁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系统运行以及桥梁养护报告编写等工作。

(五)负责对下级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技术业务培训、考核工作。

第十五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负责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监督检查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

(二)组织制定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按规定负责复核四、五类技术状况桥梁的评定工作。

(四)参与制定重要桥梁的大、中修和改建工程技术方案和对策措施,并组织审验其科学合理性。

(五)组织辖区内桥梁养护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

第十六条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有三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经历,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有五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经历,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桥梁养护工程师的具体资格条件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制订。

第十七条桥梁养护工程师实行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持证桥梁养护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并核发上岗证。桥梁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经培训并参加考核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

第四章桥梁检查与评定

第十八条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经常检查主要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日常巡视检查。

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

特殊检查指在特定情况下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鉴定,以查清桥梁的病害成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等。

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符合《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

第十九条经常检查主要以目测方式配合简单工具进行,检查周期为每月不少于一次,汛期应增加检查频率。对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的桥梁,应立即安排定期检查。

经常检查过程中应填写“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现场登记所检查的项目和缺损类型,估计缺损范围和养护工程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为编制小修保养计划提供依据。

检查结束后要及时更新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数据。

第二十条桥梁定期检查主要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方式进行。其检查周期一般不低于每三年一次,特殊结构桥梁应每年一次。

第二十一条特殊检查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

特殊检查应采用仪器设备,通过检测或试验的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对桥梁的缺损状况、病害成因、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作出科学明确的判定。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维修处治措施建议。

桥梁的特殊检查评定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依据检查结果,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分为一至五类。

一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完好或良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保养维护。

二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良好或较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小修或保养。

三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较差状态,个别重要构件有轻微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但桥梁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四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差的状态,部分重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严重缺损,桥梁正常使用功能明显降低,桥梁承载能力降低但尚未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五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危险状态,部分重要构件出现严重缺损,桥梁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并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第二十三条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由桥梁管养单位负责组织评定。对非收费公路、政府还贷收费公路上评定为四类和五类的桥梁按以下规定进行复核。复核期间,管养单位应采取应急保障措施,保证桥梁运营安全。

技术状况为四类的中、小桥梁以及结构较简单、病害清楚的大桥,由上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复核。

技术状况为四类的特大桥、结构或病害较复杂的大桥,以及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由上级公路管理机构桥梁工程师提出初步复核意见后报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提出最终复核意见。

第二十四条特大桥、特殊结构桥梁和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大桥的检测评定工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在桥梁上下部结构的必要部位埋设永久性位移观测点,并定期进行观测,一、二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年至少一次,四、五类桥每季度至少一次,特殊情况时应加大观测密度。

(二)应安排专项经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的特殊检查。一、二类桥每五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四、五类桥应立即安排进行特殊检测。

(三)对特别重要的特大桥,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养护管理系统和健康监测系统。

第五章桥梁养护工程管理

第二十五条桥梁养护工程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

对技术状况为一、二类的桥梁应加强小修保养,防止出现明显病害。对技术状况为三类的桥梁应及时进行中修,防止病害加快扩展,影响桥梁安全运营。

对技术状况为四类和五类的桥梁,应及时采取管理措施,保证安全。并依据桥梁特殊检查结果和技术论证分析,安排大修或改建。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制定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警示标志的设置位置、型式、数量,以及应采取的管理措施等。

对荷载等级、宽度、抗灾能力、安全防护标准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应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

第二十六条桥梁小修保养、中修工程由管养单位组织实施,大修、改建工程由地市级及以上公路管理机构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大修、改建工程应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并视工程具体情况推行招标投标制度。

情况特殊不进行招标投标的项目,应对被委托人的资质、业绩和信誉等有关情况进行审查。

第二十八条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辖区桥梁养护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桥梁养护工程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从业单位及人员实行信用管理,加强桥梁检测、加固设计、施工、监理等的市场管理工作,逐步构建统一公开、竞争有序的桥梁养护工程市场。

第二十九条桥梁大修、中修、改建工程完工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工程实施后的桥梁技术状况必须恢复至一、二类。

第三十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桥梁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对需要封闭交通或长时间占用行车道施工的桥梁养护工程,除紧急情况外应在项目开工前15天,相关信息。高速公路、国道上的断交施工信息应及时按规定报交通部备案。

第三十一条桥梁养护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置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车辆、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必要时还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第六章技术档案管理

第三十二条桥梁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应建立健全公路桥梁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大力推广应用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及时更新桥梁技术数据,保证公路桥梁技术档案真实完整,实现电子化管理。

特别重要的特大型桥梁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养护管理系统。

第三十三条公路桥梁技术档案应包括桥梁基础资料、管理资料、检查资料、养护维修资料、特殊情况资料等。

第三十四条桥梁基础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桥梁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结构计算分析报告。

(二)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及科研资料。

(三)工程事故处理资料。

(四)施工全过程的结构位移或变形测试资料。

(五)观测或监测点(部件)资料。

(六)交(竣)工验收资料。

对新建桥梁,接养单位应参与交(竣)工验收。桥梁建设单位应向接养单位移交桥梁基础资料,并协同做好接养工作。

第三十五条桥梁管理资料包括桥梁管养单位、监管单位,及其分管领导、桥梁养护工程师等的基本资料。

管理资料中对桥梁养护工程师除应归档个人基本资料外,还应归档其业务考核情况和年度主要工作情况。

第三十六条桥梁检查资料包括桥梁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结果、养护对策建议、特殊检查建议报告、养护建议计划等技术资料,以及检查的时间、实施人员等基本资料。

特殊检查还应包括检测(试验)方案、检测(试验)报告、照片及多媒体材料,检测(试验)方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业绩证明(复印件)以及主要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第三十七条桥梁养护维修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小修保养工程的实施技术资料和养护质量评定结果,以及工程实施的时间、组织实施人员等。

(二)桥梁的中修、大修、改建工程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监控(监测)资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交(竣)工验收等技术资料,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控(监测)等各方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业绩证明(复印件)及其主要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第三十八条桥梁特殊情况资料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超限运输等特殊事件的具体情况、损害程度、处治方案等。

第三十九条基本资料缺失的桥梁,应根据历年检查、养护资料,逐步建立和完善其技术档案。必要时,可专门安排有针对性的检测、试验或特殊检查,补充、完善桥梁技术资料。

第四十条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根据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向有关交通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提供桥梁技术档案。

第七章应急处置管理

第四十一条桥梁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应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第四十二条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制定以预防和处置桥梁坍塌事故为重点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的职责和程序。

具体的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单独制定针对重要和特大型桥梁的应急预案。对技术状况为四、五类的桥梁,以及超过使用年限的危旧桥梁,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外,还应分别制定应急交通组织方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交通组织工作井然有序。

第四十三条接获公路桥梁突发信息后,桥梁管养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工作。应急处置过程中,要按相关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续报有关情况。

第四十四条发生以下突发事件,桥梁管养单位和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在接获有关信息后立即上报交通部:

(一)桥梁损毁中断交通的。

(二)大型、特大型桥梁出现严重病害危及桥梁安全的。

(三)车辆或船舶与桥梁设施相撞,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四十五条地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单位、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桥梁突发事件的人员、物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第八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辖区内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桥梁管养单位、监管单位应自觉接受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

第四十七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深入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现场,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检测手段,不得流于形式。监督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执行情况。

(二)人员、经费的落实情况。

(三)桥梁检查、评定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养护计划执行和养护工程管理情况。

(五)桥梁技术档案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情况。

(六)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例8

在实际操作中,多采用包干形式,即以总额或元/每年每公里计。对于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投资规模和金额稍大的专项类工程,诸如路基水毁修复、大范围路面的病害处理等工程,则需要在考虑施工时间、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有计划地实施安排。此类工程通常根据专项项目的特点采用事先确定的综合单价,最终根据实际发生的工程量核算的形式。多投标控制限价评标办法在实际养护招标工程中,可将养护项目工程量清单具体划分为五个部分:总则、日常保洁类、日常维修类、专项类、计日工。在招标过程中,若采用传统的单一投标控制价限价方式,则容易造成工程细目报价不均衡,如投标人对日常保洁、日常维修类包干工程的报高价,因为此类项目相对工作比较简单,更容易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拿到更多的报酬。为此,对日常保洁类、日常维修类工程要分别提出投标控制价限制。同时考虑到目前养护市场状况,有相应资质、实力的养护公司往往看不上类似日常保洁、日常维修类的小型项目,因其琐碎、费时,费力,在中标后,往往将此类项目转包给他人,自己仅从事能更发挥其所长的专项类项目,所以其在投标时,即会相对降低前两项的报价,而抬高专项类工程的报价。考虑此种可能性,对于专项类工程同样还要设定一个投标控制限价。同理还有计日工部分。实行按工程特点分类分项限价的方法相对于一个总的投标控制限价的设定,更贴切于工程实际,均衡养护工作任务的同时,平衡了报价,在招标过程的实际操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例9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面对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存在安全性不高、效益不甚明显等问题,如何确保的有限财政性资金能安全、有效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财务管理,成为“十二五”期间完善农村公路网、提高农村公路服务质量函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当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现状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来源构成如表1:

从资金来源分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大部分是财政性资金,少部分来源于企业、个人,来源渠道多元化,此外这些有限的资金主要还是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问题一直仍得不到有效解决。近几年来列养率基本平均在96.8%左右,2013年列养率达到97.38%,基本实现了有路必养的目标,但养护水平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仍需加强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监管工作。

2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资金使用缺乏规范,效率低下

目前资金分类管理未有效实施,无清晰的资金管理类别划分,不同类别资金的补助标准也不详尽,有些养护单位甚至将各项养护费用混合管理,致使资金管理混乱。

(1)资金到位率不足。交通专项资金本应专款专用,但实际来看,截留、挤占、挪用养护资金的现象时常发生,表现为截留公路小修养护资金和养护资金被非养护项目挤占。部分养护责任主体缺失养护意识,将养护资金挪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运发展等非公路养护项目,导致公路养护资金流失。

(2)财务管理混乱。在养护资金账户设立和管理上,部分单位投机操作,巧立账号,挪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在会计核算方面,部分单位对上级拨付的养护资金未按照养护计划项目设置明细进行核算,将其他经费核算与养护专款核算混为一体。

2.2养护资金使用监管制度不健全

(1)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管法规制度尚不完善。数量上看,重建轻养,内容上看,实施的一些法律法规存在一定滞后性,资金过程监管也较简单,不能很好地指导资金监管工作,可操作性不强。

(2)基础会计工作薄弱。大多数建制村并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导致会计基础工作各式各样,从会计制度上看,某些单位会计岗位设置不合法规,人员配置也不合理。

(3)资金监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一是监管意识不高,二是部分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有可能存在不按国家法规办事,不能严格按财经法规规定正确使用资金等。

3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对策建议

3.1明确农村公路养护定额标准

省级政府应重视定额的科学设计,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对养护定额进行编制,为工程造价、资金拨付提供科学依据,填补制度漏洞,有效防止养护部门擅自虚增造价以获得额外补贴。农村公路的定额划分可取高速公路之精华,将路面、路基等作为划分依据;高速公路的养护子项工程定额的编制也相对明确,可以之为参照依据适度加减,保证定额的编制与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配套。

3.2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资金管理

为保证核算效率,要严格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准则和交通专项资金管理规定,采用单独设立会计科目方式核算养护支出,避免会计项目核算混淆;对养护项目费用支出管理单应附有相关责任人签字和印章,对于相关结算单或养护项目考查表等相关资料,确保手续齐全。此外公路养护单位的会计核算既要与财政改革相衔接,与相关养护管理制度规定相吻合,又要保证行业管理的要求。

3.3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管制度

首先,建议明确农村公路的技术标准等规范建设市场主体,切实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后期养护费用,提高使用质量明确建设、养护市场的准入条件。其次,建议成立专家组,对现有涉及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监管的相关制度规定立项研究,从制度上保障公路建养资金监管体系的建立,严格控制项目建设与养护资金的各项开支标准。

3.4强化审计监管工作

首先,各部门和单位应当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多方面重视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的公路建养资金监管队伍。其次,对于内部审计,应加强对农村公路改扩建、大中修项目资金流转过程的详细审计,防止侵占截留挪用挤占资金的情况出现。最后,对于外部审计,应精心组织资金的内部审计工作,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多渠道搜集审计工作所需各类信息,简化审计工作程序。

4总结

虽然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在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管两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会逐渐走向规范化,更好地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公路养护工程的分类例10

早在“十二五”时期,就已经提出转变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式,以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实现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形势下,高速公路养护工区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就它的养护任务而言,其将面对的是一个周期性的公路养护的高峰期。再就其资金方面分析,当下,公路养护资金的缺乏与实际需要之间的冲突将会更加严重。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人们对于出行的愿望以及要求在不断提高,这迫使相关部门改进管理工作。长久以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实际证明,养护工区发挥的作用相当重要。它不仅仅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公路良好养护状态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1 养护工区现状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体系得到了一定的完备。与此同时,养护工区网络也日趋完善。其在管理模式方面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成绩。现阶段,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不断增强,养护工区的责、权、资等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这导致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的管理模式中存在如下问题:(1)工区资产权益得不到保障。尽管养护工区的资产,在其名义上是归管理机构所有。然而,因为一些地区的工区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等的不齐全,导致在城市化进程以及市政工程中资产所有者的利益没有可靠的保证。养护工区在改革自身体制后,为了使得养护企业得以维继,为养护企业无偿提供工区的资产。在部分地区,一些养护工区处于比较好的地区,通常会被商业化,收益也交给了养护企业,公路管理机构未能获得应有的权益。(2)工区设施设备投融资不力。养护工作走向养护市场化之后, 相当于养护项目发包方的公路管理机构,需要履行其管理职能。在被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因为养护企业本身的规模不大,收益较少,再加上项目承包的不稳定性,养护企业一般不会在工区建设过程中投入资金。这样以来,养护工区的环境将会较差,出现设备不齐全、生活条件差等问题,这对于工区的作业效率而言是非常不利的。(3)工区管理主体不明确。在“管养一体”的体制下, 养护机构和公路的管理机构事实上是属于一个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工区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会呈现出“三位一体”的现象,此过程中无主体不明确情况产生。但是,在实施“管养分离改制”之后, 将会导致养护工区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这样以来,问题就出来了。由于责任不明确,养护工区在资产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管理不全的状况。

2 养护工区的管理模式

对养护工区的管理主体做出明确的界定,有利于养护工区投资主体的确定,并且使得养护工区的管理效率不断提高。根据“分级管理”、“事权统一”等原则,我们可以确定高速公路管理机构为养护工区的管理主体。通过调查发现,以下两种管理模式被绝大多数高速公路养护工区所采用。具体分析如下:(1)模式一。在这种模式下,管理机构将会投入资金,积极建设养护工区,配备好工区所需要的设备。在个过程中,管理机构是房建基础设施设备的拥有者。另外,管理机构需要定期维护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设备,所以同时其也是养护工区所有资产的维护者。其中,养护作业公司,作为养护工区的无偿使用者,可以无偿使用工区的设施设备。(2)模式二。模式二通常被养护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所采用,它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种特征:1)公路管理机构出资建设养护工区房建设施,是工区房建设施资产的所有者;负责对养护工区房建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是工区房建设施的管理维护者;2)养护作业单位自行购买设备,并负责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有偿使用养护工区房建设施,与公路管理机构签订租赁协议,是工区房建设施的有偿使用者。

3 管理模式选择的考量因素

参考每个地区高速公路养护工区各自的特点,主要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养护工区管理模式的考量因素,它们分别是工区所属类型、养护“管养”体制、已改制养护企业的投资意愿、已改制养护企业的规模。(1)工区所属类型。一般来说,养护工区的功能定位、占地面积、服务范围等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别。就一类中心养护工区而言,它的占地面积、投入资金都是比较大的,因而其机械化程度高、工区各部门协调事务多;对于二类骨干工区而言,其主要的职能是为经济服务,占地面积、功能定位等状况都处于相比一类较差,各部门之间协调的事务不是太多;而三类补充养护工区,功能单一,服务能力弱,其机械化程度不高、投资规模小,各部门之间协调的事务偏少。(2)养护“管养”体制。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内,我国养护市场化改革不断得到推进。现在已经基本奠定了事企分开的模型。当然,也存在一些养护公司没有实施改革。所以,在当下,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管理更多的是表现为“管养分离”、“管养一体”两种体制共存。(3)已改制养护企业的投资意愿。就养护承包资金而言,它的来源相对狭窄。绝大部分是靠燃油税替代性返还资金实现。在财政投入以及其他资金渠道上,无法得到有利的支持。这样,便导致养护承包的利益降低,降低了管理的积极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因为在财政资金上得到了大力的支持,所以其资金相对充足,不用担心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受地方财政经济相对困难以及替代性返还少两种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养护资金的匮乏。一段时间后,公路养护将会出现中断的状况。就养护企业而言,投资风险是相对较大的。

(4)已改制养护企业的规模。现今,我国的公路养护市场较多地呈现出一县一公司的情况。除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护工程,较多的工程脱离了体制,一般只是从事日常的公路养护工作。

4 结语

新时期下,公路养护要求的变化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高速公路养护工区管理模式与养护工作的市场化、机械化有着直接关系。养护工区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 慢慢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情况的工区管理模式,才能提高自身的使用价值,进而推进高质量、高要求的公路养护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