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模板(10篇)

时间:2023-11-19 15:49:50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例1

改革开放后,我国服务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现代服务业增速较快,总量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上升;服务业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服务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品;服务业吸纳就业数量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就业的主渠道;服务出口增速加快,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逐步上升。本文选取我国广东、北京、上海、江苏等服务业发达省份和地区,研究其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动过程及规律,以期对其他地区服务业发展进行比较和借鉴。

一、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1.gdp增长速度快,总量较大

如1978年广东gdp为185.85亿元,2006年达到26 204.47亿元,是1978年的141倍。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31 053.34亿元,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国内生产总值为66 086.2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8.6%。

2.三大产业结构逐渐合理,相应地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23.6%、31.6%、18.6%、19.8%提高到2006年的42.7%、68.9%、50.6%、36.3%。如2006年广东服务业占本省gdp的比重为42.7%,三大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29.8∶46.6∶23.6演变为2006年的6∶51.3∶42.7;江苏省服务业占本省gdp的比重为36.3%,三大产业结构为7.1∶56.6∶36.3(见图1);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服务业增加值8 364.53亿元,2006年达到9 837.42亿元,增长15.2%。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为2 487.3亿元,已经占到gdp的比重为67%,2006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为5 4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gdp的比重为70%。三次产业结构由1995年的5.8∶44.1∶50.1变化为2000年的3.7∶38∶58.3,2006达到年1.3∶28.7∶70。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 637.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3.服务业增加值较高,占全国的比重大

200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为82 971.97亿元,其中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四省市服务业增加值合计为29 869.78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36%。

从这几个省市来看,2006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均排全国第一位,分别为26 204.47亿元和11 195.53亿元;江苏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 645.08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7 849.23亿元,在全国排第二位;山东省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 077.36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7 187.26亿元,在全国排第三位,占本省gdp的比重是32.6%,三大产业结构为9.7∶57.7∶32.6。

2007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2.1%,比其他省份和地区(东、中、西部)高出30个百分点(见下页表1、图2)。

二、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过程及规律

我国发达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发展较早,速度不断加快。从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及内部结构演变过程及规律来看:

1.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速度快,结构趋于合理

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最初是由流通部门中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带动,随着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等服务业增加值也在不断上升。随着国家对服务业结构的调整,商贸餐饮服务业增速放缓,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下降,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以及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部门增速加快,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如广东省深圳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速不断波动,从2000年的增速16.2%,2003年降到15%,到2007年的增速32.4%;但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增速在波动中降低,从2000年的增速11.9%,2004年的增速10.5%到2007年的增速9.1%。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增速在波动中迅速提高,从2000年的增速12.9%,降到2004年的1.2%,到2007年的增速47.8%;房地产业2006年增长5.3%,2007年降到-4.8%。2006年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00.32亿元,增长15.9%;2007年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88.47亿元,增长10%。

2006年深圳市服务业增加值2 655.88亿元,增长13.1%。其中流通部门占服务业增加值35.83%,仍然带动本地区服务业和经济增长;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房地产占服务业增加值34.04%;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30.13%。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3 314.44亿元,增长15%。其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下降为34.35%,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金融房地产占比重上升为38.84%,其他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6.81%。

2.从事服务业的产业活动单位多

按照2004年深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在产业活动单位中,从事农业单位12个,占总产业活动单位的0.02%;从事工业的单位20 680个,占26.9%;从事服务业的单位56 187个,占73.08%。服务业中流通部门产业活动单位29 621个,占38.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24 878个,占32.3%;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产业活动单位18 078个,占23.3%,其中房地产业5 717个,占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 329个,占8.2%;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部门产业活动单位5 898个,占7.6%;公共服务部门产业活动单位2 589个,占3.3%。

3.私营经济占服务业的比重高

按照2004年深圳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从事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共270 145户,占深圳个体经营户总数的94.8%。其中,流通部门,包括从事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住宿及餐饮业个体经营户220 982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77.5%。而批发和零售业189 076户,占66.3%,住宿和餐饮业29 913户,占10.5%;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个体经营户41 092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14.5%,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8 953户,占13.7%;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等个体经营户7 132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2.5%;其他服务业个体经营户930户,占个体经营户总数的0.3%。

三、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形成原因

就发达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形成原因来看,2006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为46.07%,江苏服务业增加值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为45.91%,原因是这两个省份工业基础雄厚,市场活跃,带动了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而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占比也在30%以上。比较北京服务业增加值中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的服务业所占比重为42.34%,流通部门占33.03%;上海服务业增加值中流通部门服务业所占比重为40.52%,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占40.14%,说明这两个地区除了具备和广东、江苏一样的工业基础外,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更快,特殊的地位和便捷的地理位置使得北京和上海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加快了两个地区的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见表2、3)。

四、中、西部地区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借鉴

1.调整经济结构,保持中、西部地区服务业持续稳定增长

调整经济结构主要体现在促进中、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大产业政策及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增长,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村生产潜力;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重点,保持第二产业适度增长;把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根据各地特点全面规划、重点发展具有特色的本地服务业,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不断挖掘城市服务业增长空间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山区的服务业增长。

2.着力推进城市化建设,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化扩大居民社会化的服务性消费,促进商业和社区等生活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城市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带动金融、信息咨询和中介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促进房地产和公共服务业发展。从而实现以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2005—2007年,甘肃省服务业增加值由787.36亿元上升到1 037.11亿元。其中,流通部门所占比重都超过40%,说明甘肃省服务业以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导,是拉动甘肃省服务业产业增长的首要因素。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由2005 年的20.87%上升到2007年的21.87%,上涨1个百分点。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业也呈缓慢的上升趋势,由2005 年的17.87%上升到2007年的18.21%。其他服务业变动不大。说明与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额小、涨幅慢。服务业增加值内部结构中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提高居民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部门政府投入和增加值有待提高。

3.努力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推动居民整体消费结构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障碍。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事关中国21世纪发展的“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其中之一。为此,中央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等等。尽快扭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距扩大的局面,通过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增加农民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服务性消费水平,通过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建设农村和边远地区基本服务体系。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单位和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服务业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合理流动,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服务性消费水平,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要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确保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加大对服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技术的引进、改造。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增加卫生机构、医院床位数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等,满足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程大中.中国生产者服务业的增长、结构变化及影响[j].财贸经济,2006,(10):45-52.

[2]胡景岩.对服务贸易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07,(4):4-8.

[3]我国服务业发展的趋势与展望来源[n].中国信息报,2006-08-25.摘自.cn.

[4]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圳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深圳市统计局,2006-01-12.

[5]广东省统计局.2006年广东就业状况分析[r].2007-07-2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7[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例2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06-0080-04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重视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整体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发展滞后问题仍很突出。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服务业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山东服务业的发展。

一、山东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先进省份相比,山东的服务业无论是总量、结构还是产业素质都严重滞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与山东的经济强省地位不相适应,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总量小,发展慢,比重低

2006年山东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978.8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占全国总量(各省市之和)的7.8%,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为1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五位;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0.7%,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横向看,2006年山东省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比浙江略大(浙江为6288.24亿元,山东为6978.82亿元),但与广东、江苏差别较大,分别少3987.75亿元和838.2亿元,仅相当于他们的63.6%和89.3%。从占GDP比重看,2006年山东省为32.0%,分别比广东、浙江、江苏低10.3、8.2和4.3个百分点。从趋势上看,服务业比重与以上三个省份的差距在扩大。与江苏相比,已经由2001年相差0.8个百分点扩大至2006年的3.4个百分点;与浙江相比,由相差2.9个百分点扩大为8.2个百分点;与广东相比,比重差距略有缩小,但依然相差10.3个百分点。从人均拥有服务量看,山东省与上述三省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2006年广东人均占有服务业增加值是山东的1.58倍,江苏是1.38倍,浙江是1.69倍。

(二)发展层次不高

与广东、江苏等省相比,服务业内部结构仍不尽合理,且差距明显。整体上看,山东省服务业仍处在产业演进的初级阶段。2006上半年山东省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等传统服务业分别比广东、江苏低507.2亿元、272.6亿元;金融、房地产等新兴行业比广东、江苏分别低1006.5亿元、159.3亿元。从内部结构来看,上半年,山东省传统服务业比重比江苏低3.9个百分点,比广东高5.1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比重比广东、江苏分别低9.9和2.0个百分点。山东省服务业呈现出强者不强、弱者愈弱的格局,与江苏的差距主要在总量上,与广东的差距不仅在总量上,更表现在结构上。

传统产业比重高,服务业产业层次低。2006年山东省交通邮政、批零贸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总量的46.3%,比2001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分别比广东和江苏高7.0和3.4个百分点;而金融、房地产、营利性等新兴服务业则仅占32.0%,虽然比2001年提高2.2个百分点,但仍比广东、江苏分别低10.5和3.0个百分点。

(三)地域发展不平衡

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一是总量分布依然不平衡。2006年各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各市之和的比重,青岛市最高,为18.4%,比2001年上升1.1个百分点;其次是济南市,为14.2%,比2001年下降1.3个百分点;最低为菏泽市和莱芜市,仅占1.7%和1.0%,分别比2001年下降0.1和0.3个百分点。从区域看,半岛城市群服务业增加值占各市之和的比重高达67.0%,仅比2001年下降O.7个百分点,其中济南、青岛两市所占比重为32.6%,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二是服务业比重差异大。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济南市最高,达到47.5%;而东营市最低,仅14.1%;各市间的最大差距达到33.4个百分点。三是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差别较大。服务业在各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力量,从各市来看,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40%以上的仅有济南市和青岛市,分别为46.6%和42.9%;淄博、济宁、泰安、威海、日照、临沂和滨州市贡献率在30%一40%之间;其余各市贡献率均在30%以下,其中东营市最低,仅为16.6%。

(四)市场化程度低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城市服务业长期存在福利化和非社会化的倾向。目前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产业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高以外,服务业其他众多领域,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产业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市场垄断现象,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力度不够,垄断过度,有效竞争不足。2004年山东省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为35.9%,而粤、苏、浙均已经超过40%,其中浙江达到45.8%,超出山东省近10个百分点。服务业中的相当数量行业壁垒森严,民营经济难以进人,有效竞争不足,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五)产业竞争力不强

产业竞争力不强主要是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低,发展动力和市场活力明显不足。2005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8.98亿美元,仅占全省的10%左右,而上海、广东服务业却占30%以上。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过百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总投资过亿美元的项目7个。服务业成为外商投资热点,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外商在房地产业投资比重最大,占服务业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的51.5%。韩国、中国香港投资仍居前两位,占全省的57.9%。新批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6个,其中美国国际纸业、法国标致等首次投资山东。投向服务业的民间资本、外资主要集中在传统领域,进入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小。服务业的龙头企业、重

点发展区域辐射作用不突出,尚未形成产业体色鲜明、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品牌密集区。据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31省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报告》,山东省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居第一梯队末位,列第6位,而且结构竞争力、成长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列第一梯队之外。

(六)专业人才短缺

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综合物流、电子商务、电脑软件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和公司管理服务等)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但是长期以来,山东省服务业人才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层次服务人才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从业人员比重、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比重“三低”并存。目前,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和服务业就业人员在全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都已达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也已达到50%~60%。但山东省目前服务业比重仅为32%,就业比重仅为29.6%,不仅远低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国内先进地区。2006年山东省服务业比重分别比江苏、浙江和广东低4.3、8.2和10.2个百分点;2006年山东省服务业就业人员(服务业从业人员1761.77万人,全部就业人员5960万人)比重分别比江苏、浙江和广东低约为5.0、1.0和0.5个百分点。从劳动生产率看,2006年山东省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为40215元/人,分别是江苏的80%、浙江的77%、广东的62%左右。

(七)支撑和服务生产的能力较弱

从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产业分布情况看,服务业发展是以生产业增长为主要表征的。按照二产带动三产、服务支持生产的原则,生产业必然优先发展。目前美国不仅服务业占国民经济70%以上,服务业中生产业的比重也为70%左右,是国际公认的结构上的典范。1995年到2003年,山东省生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下降了5.3个百分点,公共服务业比重下降了1.7个百分点。2004年的生产业比重,江苏为39.5%,浙江为42.1%,广东为38.4%,山东省仅为29.7%,分别比三省低9.8、12.4和8.7个百分点。2005年和2006年山东省服务业占GDP比重分别为32.1%、32%。

二、加快山东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更新观念,为服务业的发展做好思想意识上的准备

地处孔孟之乡的山东,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总是忽视“商”的地位和作用,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存在着“为人服务,低人一等”的陈旧观念;有的地方对上工业项目感兴趣,而对发展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认识不足,从而在思想上重视不够;有的人对发展某些服务行业心存疑惧,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要加快山东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积极转变观念,一是要转变发展观念,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与发展工业、农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离开了服务业的高度发展,建设现代化制造业强省,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二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之一。要破除“为人服务,低人一等”的思想,树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就业观。三是要转变消费观念,扩大消费领域,增加服务业的发展需求,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

(二)加大改革步伐,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创新是超额利润的重要来源。就服务业来说,创新既包括服务领域、服务深度的创新,也包括服务观念、服务方式的创新,更包括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等制度上的创新。一是加快国有服务业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进程,逐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形成有效的投入产出机制。二是不断推进服务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在做好有关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同时,加快推进适宜产业化经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实现营利性事业单位向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过渡,逐步减少甚至取消政府对事业单位的投入,直至剥离挂靠政府机关的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机构也应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提供服务。四是加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力度,不断提高服务业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加快调整和优化服务业国有经济布局,强化服务业国有经济的支撑、引导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打破服务业国有经济的垄断地位,放宽行业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积极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

(三)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为服务业的发展增加有效需求

服务业中的众多行业与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直接相关,必然要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居全国第八位,收入水平不高。要积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大社会保障的建设力度,最大程度地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动机,扩大服务业的需求空间,增强服务业的发展动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62.3%。要将60%以上的农村人口吸引到服务业的消费群体之列,必须提高农民的收入。具体措施是:一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改善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积极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同时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是重点提高中低收入层次农民的收入水平;四是减轻农民负担,解除农民服务消费的后顾之忧。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为服务业的发展开辟更大空间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业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与城市化进程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只有人口相对集中,才能形成规模化的交易和运输。只有聚集较高的消费群体,才能形成规模化的市场。因此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目前主要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户籍改革力度,落实人口流动、迁移的各项政策,妥善处理农民进城后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降低农民落户城市的成本,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二是鼓励各类城镇根据自身优势,提升、壮大传统服务业的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和新兴服务业,健全公共交通网络,加快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和生活环境;三是支持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中心镇建立配套生产的加工基地,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建立小城镇工业园,促进小城镇产业集聚;四是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聚集能力,着力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各种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运输、仓储、交易和技术推广等产业。

(五)改善内部结构,为服务业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例3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要“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2001年~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也首次提出了“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的体育服务系统”,“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已成为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全民健身工作一直未摆脱按计划经济办事和政府包揽的思维定势,在未来群众体育工作走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思想指导下,我们应对全民健身服务业进行全面的市场开发。本文试图从体育营销学的角度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开发的模式,为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咨询参考的依据与借鉴。

一、全民健身服务业的界定

关于体育产业的分类,Pitts,Fielding,and Miller提出三部门的分类模式,他们将体育产业分为:体育表演、体育产品和体育促销。所谓的产品包括与体育运动、健身锻炼、娱乐和休闲相关的活动,体育商品及服务、人员、场地或策划。曹可强教授提出体育产业部门分类,选择具有使用相同体育资源或相同技术,或相同产品用途的特性,作为划分体育产业不同部门的标准。

根据以上关于体育产业的分类,同时参考莫冬丽对全民健身服务业的定义,我们认为:全民健身服务业是指为大众提供与全民健身有关的服务、场地、人员或策划的体育服务产业部门,是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二、全民健身服务业的服务模式

目前在全民健身领域中,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健身意识增强,健身参与率提高,体育人口和体育消费增加,不同档次的消费群体已初见层次化格局,但客观评价我国群众体育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尤其是全民健身服务实施行政色彩依然较浓,群众体育的组织化程度不够高;人们的消费意识薄弱、体育消费水平不高、场地设施及资金短缺问题依然是困扰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业的服务模式由计划经济下的职工体育单一模式转变为单位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学区体育、俱乐部等多元化健身服务模式。

1.职工体育

职工体育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增强人民体质,是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的国家政策下全民体育健身的重要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当职工体育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福利事业之一被剥离出体制外,这一变化冲击了中国特有的单位制职工体育体系,职工体育活动发生了时空转移,最明显的变化是,职工体育正在走向公共领域,并呈现出向社区体育、体育俱乐部、体育活动集散地、体育娱乐中心发展的趋势。日本职工健康活动存在以“健康管理中心”牵头和以“人事部和健康保险工会”联合牵头两种主要形态,是通过“医疗治病”和“体育强身”,在增进职工健康的同一目标下共同构建了一个互助、互补、互动的完整系统。我国的职工体育应借鉴其做法,企事业单位应将职工体育作为职工基本社会福利的一部分。

2.单位体育

单位体育是有别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工体育。单位体育与原来职工体育相比,活动的开展呈现出自主化的趋势,单位不再单独依靠行政手段组织体育活动,员工参与体育活动也明显带有自觉自愿的特征,员工的主体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我国的单位体育依然保持着计划经济年代职工体育的样子,也存在着职工体育的种种弊端,如:相对封闭、体育资源的不平衡、较强的依附性依然存在等,因此,单位制的体育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逐步衰落。但同时又指出,单位体育不会立即消失,单位体育仍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区体育

社区体育是职工体育、单位体育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体育形态,社区体育已成为我国学术界研究全民健身服务的重点领域之一。社区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的本质在于福利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结构应由领导、协调及操作三个子系统以及市、区、街道、锻炼点四个层次组成。街道社区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关键层次。

4.俱乐部

俱乐部是国外社区体育服务的主要表现形式,近几年,业余体育俱乐部不仅是大众体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落脚点,也是我国体育娱乐市场发展的主要依托。群众性体育俱乐部的组建原则是自下而上,组建形式有:经营性商业体育俱乐部、准经营性公益体育俱乐部、社区型体育俱乐部、单位型体育俱乐部。商业健身俱乐部是体育事业产业化、市场化最突出的产物,是体育产业结构中的主体产业――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一部分。随着健身体育的普及,这一行业已成为了国际体育产业的支柱性行业。

5.家庭体育

家庭体育的兴起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一大特点,家庭体育的基础性、早期性、全程性特点,使得家庭体育在体育健身服务模式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在全民健身体育服务的形式中,还存在有结合型的全民健身服务。此外,农村体育是我国全民健身服务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是全民健身服务发展的制约瓶颈。农民体育健身的服务不仅仅要涉及到体制改革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和城乡的统筹发展问题。因此,要改变我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村体育格局,应根据不同的发展环境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如特色体育、单位体育、家庭体育和体育旅游。

三、全民健身服务业的市场开发

1.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开发模式

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开发是一个过程,借鉴体育营销管理模式,我们设计了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开发模式图,如下图所示。该模型展示了各市场开发要素、各要素和职能的顺序、开发过程以及要素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图 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开发模式图

2.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研究

由于缺乏市场营销的理论和经验,有很多全民健身公司纷纷的倒闭和下马。在经济大潮中,只有了解经济规律,按照市场的运作模式去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大力地研究全民健身服务业的营销理论和管理理论,已经受到了所有全民健身公司老总们的关注。用现代化的商业营销理念去经营全民健身服务业是大势所趋。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研究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与定位等几个方面。

所谓市场细分就是营销者经过市场调查,依据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性,把某个产品市场划分为若干个消费者群体的过程。所谓市场定位是树立企业及其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在特定目标市场中的特定形象和地位。[13]市场细分与市场定位都是以差异化为基础的。市场细分是以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为基础进行细分,而市场定位是以差异化营销为手段进行定位的;市场定位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才能使企业的营销获得成功。

根据不同人群需求确定目标市场和定位,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富裕阶层和步入小康家庭的人们提供有偿服务的健身、休闲和娱乐市场。因为这类人具有支付和消费能力。这个市场可以由经营体育休闲服务部分承担。另一类是为贫穷、低收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重在健身的市场。因为这类人口有体育活动的需要,却很难有机会,这个市场应由政府提供各种公益性全民健身服务。

四、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1.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开发的对策

(1)加强全民健身服务市场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全民健身市场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我们要加大对全民健身服务市场化的研究,从商业的角度对全民健身服务业的发展规律、营销手段和市场开发进行深入地研究。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民健身服务市场体系

体育虽然是一项生产性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必然要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其运作和经营都要依照商品流通规律来进行。形成以全民健身服务产品的买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仅从经济效益来考虑还是不够的,更要注重其社会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扭转把全民健身事业作为纯消费性活动的思想观念,以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实施改革,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国家调控,依托社会,面向市场为指导方针,形成政府职能由“办产业”向“管产业”转变的全民健身服务市场体系。

(3)引导、强化全民健身意识,促进全民健身消费

引导强化群众全民健身意识,加强职能部门的领导,提高服务质量。在全国范围内利用体育传媒大力宣传参加全民健身的意义、作用和益处,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手段激发和培养群众的兴趣,以便养成经常参加健身休闲的习惯,进一步拉动潜在的消费。

2.对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开发的建议

(1)贯彻市场营销观念 培养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营销人才

树立以全民为消费者,以全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的理念,对消费者的需求应有贴切的了解和把握,随时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针对消费者需求日益个性化的趋势,应适时开展一些“量身定做”的项目。和高校、科研机构、专业管理咨询公司等合作,一方面可请其为企业把脉开方,对企业经营管理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可帮助企业培养既懂全民健身服务,又懂营销的专门人才。

(2)建立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业营销体系

加强市场调查,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市场信息,必要时可借助专业的市场调查机构。以市场需求为指导,制定适合全民健身企业自身的目标市场、品牌定位及市场竞争策略。灵活运用包括广告、公共关系、体育赞助、体验营销等在内的多种营销手段。

(3)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可通过产权联结、战略联盟、业务外包、加入行业协会等多种形式与其他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体育市场。

参考文献:

[1](美)李明苏珊・霍华斯丹・马宏泥编著:体育经济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例4

摘要: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国民经济的增长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现代服务业充分认识,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强化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项长期伴随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服务业。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国民经济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国家要想在国际上占有优势,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身的经济水平,而生产过程的同化导致服务水平的差异直接决定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占有份额,所以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一、现代服务业分析

现代服务业是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服务业,其利用现代化新技术、新服务方式和管理理念,使传统服务业的业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能够向其他行业释放较强外溢效应,是对整体经济竞争力具有提升作用的服务行业的集合体,其需要去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及生活服务,由此可见其具有现代性、高新技术性、知识密集性、动态性、生产性等特点,其是信息化、现代化经营理念的发展成果,公共服务职能愈加突出,所以现代服务业不同于第三产业,其广泛分布于三大产业之中[1]。

二、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

首先市场上对现代服务业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将直接推动其产品生产中所需要的相关产品行业的发展,形成相互消耗式的波及效应,例如现代服务业中的物流业发展会带动汽车生产企业的壮大,现代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发展会带动钢筋、水泥等企业的生产等,由此可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消耗会波及相关产业,而相关产业的消耗又会形成现代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波及,以此推动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其次,受消费者以此购齐消费心理的影响,现代服务业会形成配套需求式波及效应,例如消费者最初购买智能手机的目的是观看直播球赛,但其在业余时间可能会利用智能手机拨打电话、观看付费电子小说、付费视频,玩付费游戏等,为满足这种配套消费需求,现代服务业的产品会自觉与相关产品形成互补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除此之外,由于现代服务业是在信息科技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属于新兴产物,所以其具有示范作用,形成示范波及效应,例如其自身的特色决定会出现咨询、管理等新的行业形式,会在信息传播交流速度逐渐加快中影响人的消费观念,以此引领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二)现代服务业激发生产者新的投资需求

首先,随着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出现和发展,生产者舍去了建造仓库、配置车队、信息交流、寻找市场等环节的成本开支,使其生产成本相比过去得到明显的提升,为生产者队伍壮大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可能;其次,金融业的发展、技术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生产者的融资渠道扩宽,例如民间小额贷款,为中小型生产者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使生产者产品升级、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等方面更有保证,这不仅有利于生产者开拓产品相关产业,也有利于其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扩大规模,以此拉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再次,现代服务业中的市场调查服务、会展服务、媒体宣传服务等可以使生产者及时、全面的了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和改进,为生产者提供展示自身产品、服务优势的平台,使其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得到加强,从而为生产者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除此之外,现代服务业中的调研、策划、咨询服务及保险业使生产者的投资风险在事前事后都得到有效的控制,由此可见现代服务业可以使生产者的生产难度降低,而生产利润增加,由此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现代服务业激发消费者消费需求

首先,现代服务业重视产品的研究开发,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个性化、品牌化的追求愈加旺盛,生产者为追求经济利润,积极与现代服务业相关服务相结合,使其产品供应相比过去更加具有吸引力,以此激发消费者消费;其次,随着现代服务业分期付款等服务形式的出现,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由传统的先赚钱后消费向先消费,后付款转变,而且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使房地产、汽车行业等一次性消费成本较多的产业在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此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再次,随着现代服务业中的各种保险服务的出现,使消费者对工作、健康等方面有可能出现的风险的恐惧心理得到缓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最后,现代服务业中为消费者提供的多种支付方式,如信用卡、网上交易等,使消费过程的安全性、便利性等更有保证,也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而消费需求的增加将直接推动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推动国名经济增长。

(四)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机制

现代服务业的显性就业机制和隐形就业机制都非常明显,显性就业机制是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中创造了庞大数量的就业机会,例如淘宝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截止2014年向社会提供近20万的就业岗位,而且仍以每月5000个新店铺开张的速度持续增长,而隐形就业机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其相关产业就业机制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对就业收入产生的乘数效应、因推动技术进步而创造就业机会、对供需结构的调整,从而使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等方面,例如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劳动力市场运行不稳定等,以此扩大就业的空间,在现代服务业刺激消费者需求,推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由此推动国民经济增长。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国民经济的增长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现代服务业充分认识,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强化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一项长期伴随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服务业。

参考文献

1、论经济学视角下我国农民的国民待遇问题张术环;学术论坛2006-04-10

2、坚持教育创新 努力提高国民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培养质量林木西;张今声;马树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5-15

有关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二: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摘要:通过研究2004-2013年黑龙江省旅游增加值与GDP的比重以及旅游产业的贡献率等指标,分析出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直接影响,发现旅游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关键词:旅游产业;国民经济

一、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

(一)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迅猛发展。1996年9月,黑龙江省召开旅游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旅游业作为全省新兴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将黑龙江省打造成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的目标,要求充分利用黑龙江省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整合旅游资源,把哈尔滨、五大连池、镜泊湖、扎龙湿地、神州北极、兴凯湖、小兴安岭、抚远华夏东极、大庆温泉、鹤岗黑龙江界江等十大旅游地作为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重点,辐射全省。目前我省有旅行社613家(其中5家入选全国百强旅行社,位居东北三省之首)、星级饭店309家、家庭旅馆230家、景区景点1000余个(其中包括国家A级景点175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9个、S级滑雪场29家。黑龙江省20082013年度旅游产业发展良好,旅游收入稳步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18%左右。

(二)研究方法

采用旅游增加值进行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直接影响分析。然后,使用贡献率指标并加以修订,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其间接影响。

(三)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GDP的影响

1.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GDP的直接影响。以往对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与国民经济的比较,采用旅游总收入和GDP直接比较的方法。旅游总收入是一段时间内黑龙江省旅游业的全部旅游收入,而黑龙江省GDP则是这段时间的生产总值,是所有产业的增加值之和,其与旅游收入属于不同的统计口径,如果将两者进行比较,会夸大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因此,本文借鉴李江帆、李美云在1999年发表的《旅游产业与旅游增加值的测算》中提出的旅游增加值概念,将旅游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较,从而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旅游总收入除2005年增长缓慢外,2006-2013年均稳步上升。旅游增加值也呈逐步递增趋势,其中,虽然2004、2005年受到非典影响、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导致升幅略有下降,但总体发展情况较好,绝对数值稳步提升。旅游增加值绝对数值的增加并不能完全说明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只有旅游增加值占黑龙江省GDP的比值增大才能充分说明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通过计算得出,旅游增加值占黑龙江省GDP的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其占第三产业GDP的比例达到支柱产业标准,说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贡献较大。虽然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趋势较好,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尚有差距,这与地理位置、环境、资源等因素相关。因此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时应有针对性地进行部署规划。除了从旅游增加值的角度研究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外,通常还需运用贡献率指标分析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贡献率是指某产业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借此了解这一产业生产的产值利用中间消耗的比例。2004-2013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贡献率在1.4%~11.6%之间上下浮动。受2003年非典影响,2004年黑龙江省旅游收入下降,2005年开始回升,又由于2008年全球发生经济危机,导致2008-2011年旅游经济再次陷入低潮,直到2012年有所好转。这是由于旅游产业的特殊性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2004-2013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贡献率有所波动。总的来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贡献率水平逐步上升,说明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2.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GDP的间接影响。旅游产业自身收入是对黑龙江省GDP的直接贡献,而其通过间接消费和诱导消费又为旅游目的地做出进一步的经济贡献,即旅游产业对GDP的间接影响。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旅游收入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间接影响。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设黑龙江省GDP为y,历年的旅游收入为x。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可以认为所建回归方程有效。R方的值是0.993,R方的值越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点拟合得越好,表明旅游总收入与黑龙江省的GDP关系密切。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回归平方和为111400000,残差平方和为799502.325,总平方和为112200000,F统计量的值为1114.759。F值检验目的是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是否可用线性模型来表示。F值越大,说明自变量造成的因变量的线性变动越大于随机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显著。这里F值较大,说明旅游总收入造成的黑龙江省GDP的线性变动远大于随机因素对黑龙江省GDP的影响,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较显著。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结果,每产生1个单位旅游收入,黑龙江省GDP增加8.326个单位,说明旅游收入对黑龙江省GDP的间接影响显著。

二、结论

通过研究20042013年黑龙江省旅游增加值与GDP的比重以及旅游产业的贡献率等指标,分析出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直接影响,发现旅游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选用旅游增加值这一指标与全省GDP相比较,避免了用旅游收入与GDP相比较带来的数据夸大。贡献率弥补了旅游增加值的不足,体现了旅游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的间接影响,得出每产生1个单位旅游收入,会使黑龙江省GDP增加8.326个单位的结果。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总体来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趋势良好,但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餐饮业、住宿业、零售业等旅游关联产业的支撑能力不足。因此,必须提高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才能提高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此外,还应逐步完善旅游产业的统计数据,建立健全旅游业的法律法规,针对黑龙江省特点制定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商品,保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例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享受高品质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飞机当作主要的运输工具。这样便促进了民航业的发展,使以往形势冷清的民航业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但随着民航业的逐渐发展,民航企业中的诸多问题也逐一出现,尤其是民航经济中的空中服务业务。空中服务业务是我国民航服务的重点,但受到各种交通行业的影响,在加上人们对民航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民航业的发展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能满足社会运输市场的需求。因此,加大对空中服务的管理,对空中服务业务加以改革与创新,使空中服务业务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人们的需求,是我国民航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民航经济中的空中服务

空中服务是我国民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航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空中服务业务是我国航空部门的前台业务,主要作用是为航空部门提供更多更广的消费人群。空中服务的目标是追求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服务,时刻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首要服务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与其它运输行业完全不同的服务。这表明我国民航经济中的空中服务业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和形象。

从微观上看,空中服务是民航经济的基本业务,空中服务是根据民航业制定的服务标准对民航业的航空旅客进行全方位的服务,时刻以民航旅客的要求为服务的标准。空中服务主要注重服务的有效性、可行性与实用性。空中服务建立了相当规范的服务体系,这种服务体系是服务行业中的重点。

从宏观上讲,空中服务是将航空仓作为服务的地点,培养服务人员的一流服务水平,使服务人员认识到空中服务的重要性,并且做到微笑服务,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消费者,建立健全空中服务体系。空中服务系统是综合性的服务系统,这样的服务业务重点强调服务既需要有高要求的服务技术,也需要在服务人员进行服务的过程中,注重表达良好的感情,使民航旅客可以感受到服务带给每个人的温馨感受。空中服务的主要核心是空中服务人员,空中服务人员的个人修养、思想素质、个人表现力以及其外表形象都对空中服务业务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空中服务业务需要进行合理的严格的筛选,选出与空中服务业务相符合的服务人员,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与指导后,才可以上岗就业。

空中服务业务体系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空中服务业从以往的单一发展转向多元化的发展,从对少部分人的服务转向对大部分人群的开放式服务业务,这种服务体系的改革,也使得空中服务的培训形式多种多样。由原来的只进行民航专有部门的培训形式到现在的多种民航服务培训班或学校等多个场所的服务培训,其中的培训模式及培训项目也相对增加,这种空中服务培训的形式可以提高服务培训的质量,使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空中服务的选拔,也促进了空中服务业务的发展。然而,对于我国现有的民航空中服务形式来说,与国外的民航服务的体系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我国的民航服务业务仍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创新。

二、民航经济中空中服务的各方面问题

随着我国民航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现有的民航空中服务业务已经趋于正规化、标准化的国际空中服务行业,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我国民航服务管理部门去解决。空中服务业务存在的问题依然是我国民航部门的重点问题,影响着民航业的发展。下面就对我国空中服务业务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剖析与研究:

(一)空中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及服务意识问题

由于空中服务人员大多数都是选拔出的外表较为出色的年轻女性,并没有将空中服务行业当作自己终身的服务行业,也没有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奉献给这个行业,这导致空中服务人员对工作并不积极,也没有过高的服务意识,在对消费者进行服务的时候,工作表现不佳,工作态度不够诚恳,对客户的要求也只是敷衍解决,对于各种服务很不耐烦。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在于空中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不高,没有高水平的服务思想素养,再加之空中服务行业也没有建立顾客反馈意见系统,使顾客在遇到服务不周的情况下,没有办法对服务人员进行投诉等,这也造成了服务人员对服务工作的不重视。

(二)空中服务的形式过于单一、老套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例6

关键词: 服务业;依据;统计指标体系;架构

Key words: service industry;basis;statistical indicator system;framework

中图分类号:F12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251-02

0引言

我国现阶段的服务业统计面临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统计指标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可比性,有的服务行业设置的实物量指标多,价值量指标少,有的服务行业设置的统计指标过于简单,不利于宏观汇总核算。本文提出了建立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的依据,并对各服务行业建立统计指标体系时的共同架构进行了探讨。

1服务业的定义及包括范围

关于服务业的定义,至今在理论界没有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辞海》(1999年版)中对“服务业”一词的解释是:“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服务,拥有一定设施、设备或工具提供劳务的国民经济部门”。笔者以为服务业即是指以提供各种无形产品为活动内容的行业。在国外,有的泛指工农业以外的一切行业。《辞海》中认为服务业都属于第三产业。

根据服务业定义,再结合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以及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服务业应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电力、热力的供应业,燃气供应业,水供应业,建筑装饰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属于第一产业;电力、热力的供应业,燃气供应业,水供应业,建筑装饰业属于第二产业;其余的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分布范围广泛,是跨产业的。

2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要了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行业结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状况,必须建立一套统计指标体系,在建立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完整性、科学性、可比性、系统性、代表性等原则。除此外,还应满足三大需求:一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需求;二是业务主管部门及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三是社会公众的需求。

2.1 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求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国际收支等几大部分。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规模大小的指标,通过它可以分析经济发展水平、速度、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各种比例关系等,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投入产出核算和资金流量核算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的核算包括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前两种方法有一个共同的计算思路:先计算出微观单位的增加值,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汇总出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增加值或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生产法的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中间投入);收入法的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两个计算公式中的各个指标即是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中必须包括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第三种方法是支出法,这是直接利用宏观经济统计的三个指标加总而成的,即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此公式中的投资和进出口也是我们建立统计指标体系时应考虑的重要内容。

投入产出核算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在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口径、范围和计算原则上是基本一致的,前者不仅仅核算国民经济总量指标,而且还核算各总量指标的结构,因此,它是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扩展和延伸。

资金流量核算是系统反映社会资金的来源、运用、结构、余缺情况,是研究货币政策、管理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资金流量核算要借助于两张资金流量表,第一张表核算实物交易,第二张表核算金融交易。第一张表中所用到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初次分配总收入、经常转移、可支配总收入、最终消费、总储蓄、资本转移、资本形成总额、净金融投资等。在第二张表中,主要是就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金融活动进行核算,反映由金融交易形成的资本流量和流向,所用到的统计指标主要有:通货、存款、贷款、证券、股票、保险准备金、结算资金、金融机构往来、库存现金、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直接投资、其他对外债权债务、国际储备资产和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等。由于经过投资和金融交易,最终带来资本形成和金融资产负债的变化,所以资金流量核算上连生产活动,下接期末资产负债存量。上边提到的各个指标,凡是需要从微观单位获取数据的,都应包含在所建立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中。

资产负债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唯一的存量核算,其核算目的在于了解在某一时点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拥有的物力和财力状况。每个属于服务行业的单位都应统计清楚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存货、其他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负债(包括国内与国外)等各方面的情况。宏观的资产负债核算必须依赖于微观的资产负债核算,故服务业中的各微观单位要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搞清自己的“家底”,与此同时还要向有关部门报告,以便国家了解在某一时点的国情国力。

国际收支核算也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专门以对外经济往来为对象的独立的核算,综合反映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和结构,并侧重于分析对外往来的种类和经济联系。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需要有对外服务贸易往来的服务行业和单位以及金融单位提供相关数据,因此,建立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有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大量统计信息,就可以分析我国对外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及外债等各方面的收支平衡状况。

通过上述,我们可看出在进行宏观经济核算时所需要的主要统计指标。

2.2 满足企业经营及业务主管部门管理的需求我们知道,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经营管理,具体来说,就是有效地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使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充分运用,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和促进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都需要统计的支持,因为统计是管理的工具。各业务主管部门为了便于进行业务指导、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加强行业管理,也需要了解本系统各个基层单位的基本状况、生产成果、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情况,这同样离不开统计。各业务主管部门对本系统的管理目的也可以说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为了行业的发展。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层组织,从事着不同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有的生产有形产品(货物),有的生产无形产品(服务),但无论是哪一类企业,从事何种产品的生产与经营,都有其特定的共性,即:①具有生产要素;②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③有活动成果的产出;④企业都力求投入少、产出多,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此为线索,建立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基本情况,满足企业各种决策的需要。

2.3 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2.3.1 满足国际社会和国外投资者的需求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9年已经达到340507亿元人民币,在世界各国中的排位已经上升到第3位;我国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也一直居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我国巨大的潜在市场也引起投资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08年出现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2009年还以9.1%的速度保持经济增长,国际社会和国外投资者都很关注中国经济,试图通过统计数字来了解中国。

2.3.2 满足国内各方面的需求在综合统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从事统计工作的工作人员,以及在科研院所从事经济问题研究的研究人员,他们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以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为各级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机构投资者和经营者为了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上,取得尽可能多的投资回报,也需要对与自己投资经营相互关联的行业或领域的经济形势及市场情况有一个清醒和准确的认识。

一般公民中的个体投资者(如股民,我国已达1.3亿多),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有着越来越多的需求。

3各服务行业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共同架构

根据上述内容,笔者概括出不论哪个服务行业在建立统计指标体系时都可参考的基本框架,也即是共性的统计指标及统计内容。

共性的统计指标及统计内容应包括如下几大模块:基本情况、资产负债、投入、产出、分配、投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

3.1 基本情况包括单位代码、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单位所在地、通讯号码、行业类别、登记注册情况、登记注册类型、开业时间、营业状态、从业人员数(根据需要还可对从业人员进行更详细的统计)等。如是法人单位,还应说明执行会计制度类别、控股情况、隶属关系、产业单位数等;如是产业活动单位,还应说明归属法人单位情况。这些统计内容可为研究各种结构提供依据。

3.2 资产负债凡属于法人单位的机构都应编制资产负债表,一方面通过此表可了解本机构在某一时点上的物力和财力状况,另一方面可为整个国民经济的资产负债核算提供数据来源。固定资产、存货、其他非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负债等都是基本的统计内容。

3.3 投入投入包括两部分,一是中间投入,二是最初投入,两部分的和即是总投入。中间投入是指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最初投入是指劳动和资本(金)的投入。通过各种投入的统计,可以为微观和宏观的投入产出核算提供基础数据,为研究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3.4 产出产出也包括两部分,一是中间产出,二是最终产出,两部分的和即是总产出。中间产出是指本期生产,但在本期又进一步加工的产品。最终产出是指本期生产,本期不再加工,可供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通过对各种产出的统计,可了解一定时期的生产活动成果。前边提到的增加值即是指这里的最终产出,这是一个核心指标。

3.5 分配生产部门生产出各种产品并售出后,必然会对其收入进行分配,一般来说,可将收入分为四块:一块是弥补固定资产的磨损部分,一块是分配给个人,另外的两块一部分是上缴给国家,一部分是留给企业的投资者。如果给这四块各起一个名字,那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这四个指标与上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共同构成了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的基础指标。

3.6 投资这里的投资是指非金融投资,它由两部分构成: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对于前者,所有的服务行业都可统计,对于后者,只有一部分服务行业可以统计,如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这两部分的数据可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等提供依据。

3.7 财务状况财务一般是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单位中,有关财产的管理或经营以及现金的出纳、保管、计算等事务。财务状况统计主要是反映生产单位的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包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商品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商品销售成本(或营业成本)和费用、商品销售税金(或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工资、福利费、增值税、现金流量等。概括说来,这部分主要是反映服务行业的各种资产、投资、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税金等内容,以便综合了解服务行业的资金来源、资金使用及经营状况的好坏。

3.8 经济效益人们普遍认为,经济活动中的劳动耗费(投入)同劳动成果(产出)之间的对比即是经济效益。为了对服务产品的生产者计算期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一般来说,生产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劳动的消耗包括对活劳动的消耗和对物化劳动的消耗,设置经济效益指标时就可以有劳动生产率、能源利用效益指标、固定资产利用效益指标等。第一个指标是将生产成果与相应的活劳动消耗量进行比较,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效益;第二个指标是将综合能源消耗量与产值(生产成果)进行比较,计算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第三个指标是将增加值或利税指标与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进行比较,计算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增加值或利税,第二和第三两个指标是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效益。另外,还可计算成本费用利税率,即将一定时期实现的利税与同时期成本费用进行比较,以综合反映生产单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消耗的效益。

另外,还有一个从劳动占用角度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也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指标,那就是资金利税率。生产单位的劳动占用表现为对资金的占用,将生产单位全年实现的利税总额与同期全部资金平均占用额进行比较,数值越大说明经济效益越好,反之,数值越小说明经济效益越差。

有了经济效益指标,即可反映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效果。

4结语

上述内容包括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业务活动情况和业务活动成果,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增强了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了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就为统计工作者用数字客观描述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服务业中包含很多个门类,每个门类的服务内容是各不相同。各服务行业还应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设置个性统计指标,以反映该行业的业务经营特点、发展特色和水平。限于文章的篇幅,笔者另文专述。

参考文献:

[1]徐海彪等.服务业统计与调查方法研究.杭州:浙江统计,2007,(1).

[2]许宪春等.中国服务业统计的现状及其改革与发展.北京:统计研究,2004,(1).

[3]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调查制度.2003年.

[4]刘荣明.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王守法.现代服务产业基础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例7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和世界各国的共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服务业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

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全球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服务业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发展水平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全球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已完全确立了服务经济的产业结构。OECD(经合组织)的30个成员国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达到了70%以上,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人数也达到了69%。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超过50%。

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成为服务业成长的主导因素。现代服务业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产生,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由于采用了先进技术手段,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批基于新技术、新管理方式、新经营模式而形成的新兴服务业崭露头角,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助推器。

生产业已经全面渗透到制造业的流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业作为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发展速度超过了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经济越发达,这一现象越明显。生产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服务业自身结构,而且提升了其他产业的竞争力。一些跨国公司由制造企业向服务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全球500强企业中的56%从事服务业。

服务贸易迅猛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服务业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作为服务业的高级表现形态,规模日益庞大,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初步估算,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7%。服务贸易结构也不断优化,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长强劲,以商业存在方式提供的服务贸易额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服务外包快速发展。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而且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模式。

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开放程度不断深入,规模持续扩大,结构和质量逐步改善。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一是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全国服务业增加值达10万亿元,占GDP的40.1%。一些大中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是服务业就业迅速增加。2007年,全国服务业从业人员2.49亿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2.4%;过去七年净增5100万人。三是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面向生活的服务业门类增加,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快速拓展,传统服务业改造加快,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四是服务业水平逐步提高,服务产品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长期以来由商务部门为主管理的商贸服务业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先导作用日益显现,对于吸纳城乡新增就业、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服务业每三个业态中,至少就有一个是商贸服务业。至2004年年底,作为商贸服务业主体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四大门类营业总规模也占全国所有第三产业营业总额的30%。

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开放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509亿美元,25年间增幅超过56倍。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了2007年的第7位,进口的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5位。

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国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40%,甚至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二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生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三是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还不高,服务业外资占我国每年吸收外资的比重不到1/3,远低于制造业;四是服务贸易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落后。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我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我国服务业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机遇。

从国际上看,我国服务业正面临与当初制造业相类似的发展机遇。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业跨国投资增长迅猛,跨国购并大潮迭起,服务贸易蓬勃发展。2005年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比重约为70%。

从国内看,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国民经济的发展释放出对现代服务业的巨大需求,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也产生了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大量延伸需求。扩大对外开放将推动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发展服务业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商务部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措施

发展现代服务业任重而道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都在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特别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今后,商务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重视程度,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引导和规范商贸服务业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发挥财税杠杆的引导作用和其他政策措施,对商贸服务业提供从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信息服务到人才引进、从业人员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持。

(二)加强基础建设,引导行业发展

商务部将加快推进商贸服务业法规体系建设,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尽快建立统计体系,增强行业管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各地商务部门也将推动制定与当地商贸服务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和相关配套标准,加大贯彻力度,指导企业规范经营。

(三)创新发展模式,改进发展方式

各级商务部门将通过政策导向和促进服务,引导商贸企业整合服务资源,建立健全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带动各相关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要积极引导广大商贸服务企业树立现代服务理念,引入现代流通方式,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手段,推进商贸服务业规模化发展,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城乡居民。

(四)加强促进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商务部将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本地区商贸服务业的下一步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制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培训机构、企业的积极性,做好各种促进服务。积极引导广大商贸服务企业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内涵,改善服务质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五)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国际合作

商贸服务领域要加快利用外资步伐,鼓励和引导境内外企业通过采取合资合作、战略联盟、业务协作等多种形式,实现优势互补。根据内地与港澳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相关补充协议,促进港澳与内地服务业的合作与发展。鼓励中国现代商贸服务企业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兴业,学习引进先进的理念、管理和技术。积极开展中外政府间、行业协会间以及现代商贸服务企业之间广泛的、多种形式的合作。

(六)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服务出口

我国已着手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促进机制,使政府管理更加务实、高效。各部门将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简化工作程序,为企业发展服务贸易创造条件。同时,商务部将在加大开放力度、制定鼓励政策、建立促进体系、打造整体品牌和推进重点地区建设等方面积极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中部崛起

中部六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28%和20%以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发展,制定了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服务业作为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新兴行业,必将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例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项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涵盖了“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还包括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广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以民生为本等诸多内容。这标志着我国生产方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必然要求行政体制的改革与之相适应。如果说农耕社会与之相对应的是专制型政府,工业社会是管制型政府,那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处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的当代中国,迫切需要建设的就是服务型政府。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特征

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即执政为民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以公众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服务公众和社会为核心职能,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公正、透明、高效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与传统管制型政府相比,服务型政府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职能有限。职责明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要不断地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要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调控体系,要求政府不断规范其行政权力。党的十六大将我国的政府职能确定为:经济协调、市场监督、社会服务、公共管理。这就明确了服务型政府是一个职能有限、职责明确的政府。其功能不再是无所不为的全能型管理,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型管理与服务的政府。

(二)依法而立,执法为民。法治政府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之一,服务型政府由法律产生、受法律制约、依靠法律办事、对法律负责。公民能依据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通过正常途径和渠道参与国家治理,实现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的和谐关系。

(三)合理分权,监督到位。服务型政府的分权是基于有限政府的权利空间范围内,建立权力分工和制衡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以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格的权力运行机制。防止因权力过度集中而滋生的蜕变和腐化,是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的有效保障。

(四)公正透明,民主决策。服务型政府具有公正、公平、公开的基本特征,其要求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和法律条款、政府预算及开支等各种政治信息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有效的为公民所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以便公民有效参与决策过程并对公共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五)反馈迅速,回应到位。服务型政府的回应性即政府对社会热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的反应、驾驭和处理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社会与政府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均衡的互动关系。对于重大突发性的公共事件,须确保政府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合理决策,各级政府及部门常备对各种危机性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使政府能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赢得民众的认同和支持。

(六)机构精简,层级扁平。服务型政府要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级,降低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有利于避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政府回应性差、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使信息的传递更为直接、迅速,公众能更有效地确保政府为其服务。

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意义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例9

一、不同类型的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

(一)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是面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之所以定位“三农”,是因为农村信用社主要是由广大农民入股组成,服务区域主要集中在农村,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和广大农民,服务对象以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为主,员工最熟悉的服务领域是“三农”。同时,受区域经营特性所限,农村信用社在资本、规模、成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各方面均受到严重制约。难以和大中型金融机构争夺大中型客户,这就决定了农村信用社无论业务怎么发展,都必须植根农村,贴近农民。另外,这又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所必需的,因为农业是国家最基础的产业,受到国家的政策保护,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因素、经济周期因素、行业发展因素、人口和地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和客户利益因素。

(二)不同类型的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现状分析

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加强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这一提法。已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也主要在“三农”,但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一些工业化程度高、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或即将从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三农”的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些个体、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民已转变为工人、商人、投资者,在此情况下,如果再从传统的“三农”概念中去界定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就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与情况的变化,支持“三农”、服务“三农”就同实际情况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1、县级及县级以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1)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基层农村信用社应将自己服务范围定位于“三农”。强化支农服务功能。定位是竞争的手段,竞争是定位的目标,没有固定的客户群体和稳固的根据地就无法竞争,农村信用社要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以农村为阵地,为“三农”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融主导力量。(2)坚持以支持农民增收为目标。农村信用社在经营活动中要坚持以支持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支持“三高”农业,在满足农户一般性种养业贷款和小额消费贷款资金的同时,增加对农产品加工户、个体工商户、运销户的信贷支持,要根据当地政府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对优势产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有一定种养规模且信用好和辖内符合国家产业、行业政策的农户,应优先扶持,把市场前景良好的企业、当地龙头企业等作为自己主要的客户群体。针对实际情况,调整贷款期限,对一些经营周期长的项目,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或者实行活放活收的贷款管理模式,让农民拿到一笔贷款后。在定期归还贷款利息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不同需求滚动使用贷款。转变观念,适当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投放数额,为农民提供多门类、全方位的信贷扶持。

2、城郊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1)坚持服务“三农”,支持高效农业发展。城郊农村信用社要优先安排资金支持高产、高效益农业,以及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菜篮子”工程,重点要支持种植业、养殖业。努力把城郊培植成城区居民生活资源的供应站,从而加大城区对郊区市场的依赖。特别要支持用地面积小、设备先进、技术含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等。在支持方式上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以产业大户和专业户为扶持重点,带动城郊农民走共同发展的路子,不断增强广大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信任与支持,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2)大力拓展支持社区发展和民营企业两个空间。城郊型农村信用社随着其“农”字色彩的逐渐淡化,不能再将市场片面地定位于“小农业”,同时,又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商业银行,片面地追求“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这样只会在削弱自身总体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为城郊信用社以后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随着城乡结合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的兴起为城郊型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空间,而这恰恰就是各大金融机构竞争力最薄弱的领域,是城郊型信用社最容易争取和发展的空间,这也符合城郊型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的现实和分散风险的要求。因此,城郊型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应该是:坚持以“农民自己的银行”为定位点,大力拓展支持社区发展和民营企业两个空间。

3、城区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1)摆正位置,不与国有商业银行盲目每大。现阶段城市信用社首先应当稳住阵脚,在同国有商业银行有可比的地方要强化,如存款工作,一定要做实做好,要力争创新服务水平;不可比的地方要主动让出来。专攻国有银行的死角,发展边缘业务,着手中间业务,把现有对中小企业和私营经济的支持做好、做足、做大。城市信用社在市场的位子必须摆正,不要贪大、贪多,不应和国有商业银行盲目争大企业、争大项目,应在高科技、小规模上做出文章。业务方面首先要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把服务方向调准。(2)“以个私为本,为市民服务”的定位。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和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城区已成为各家银行抢占业务的必争之地。位于“兵家必争之地”带有浓厚“农”字色彩的城区农村信用社,因其市场定位模糊、经营理念滞后、资产质量低下、业务品种匮乏、服务手段落后,无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与商业银行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城区农村信用社在市场定位的选择上,必须扬长避短,立足于支持城区经济发展,采取“依托个私,拓展市民”的战略,把市场定位在“以个私为本,为市民服务”上。这种市场定位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组合模式。目前城区居民、个体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空间大,市场前景看好,城区农村信用社应该利用自身人多地熟的优势,积极拓展客户群体,重点开拓居民及个体民营经济组织这一信贷市场,抢占这一新兴市场。(3)以服务社区为定位。城区农村信用社应以服务社区为定位,以同商业银行“错位竞争”为思路,以贷款“零售”业务为手段,以多元化经营为方向。不断拓展自身的市场空间。要以居民、商户、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制定符合需求的品牌产品。据相关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户或城镇化建设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准城市居民”户同农户相比,大多数拥有具有

商品性质的房产和固定工资收入,有的还有一定数额的银行存款,从事工商企业的还有厂房设备等一定数额的资产。因此,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吸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成功经验,把社区金融服务业务的名称定为社区居民户小额贷款。按照这一思路逐步在城区或城镇化建设程度较高的发达地区创建出新的业务品牌一“社区居民小额贷款”品牌服务项目。

二、规范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思路

(一)推进农村信用社市场业务创新

1、加大科技投入,将科技的创新转化为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创新。农村信用社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并积极依托中国银联、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等各种网络,拓展服务的范围和内涵;借助电子化及网络等高科技手段,进一步开发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功能,提高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创新网上银行业务,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品牌效应,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完善创新电子转账、支付等业务内容;提高汇兑、结算等业务的服务效率,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

2、完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推动业务发展的最基本的原始动力,谁就占据了业务创新的制高点。农村信用社应充分认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努力深化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切实保证农村信用社能够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在业务创新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的激励力度。

(二)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

1、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初步到位,绝大多数省份都选择了省联社作为政府行使管理职责的机构。在“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承担责任,信用社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新体制下,省联社如何履行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责,现在还没有成型的模式和做法可供遵循。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探索性的系统工程,我们称之为“现有认知水平的最佳选择”,是符合实际的。

2、理性选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由于历史、地理和人文种种主客观因素,中国各个地区农村经济建设情况不同,特别是东西部农村发展更是悬殊,因此不能片面地认为合作制合适或者是股份制合适。农村信用社要明晰产权制度,形成多种金融组织形式并存的局面。在传统农业区。由于农民原有积累少、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的解决客观上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因此,对这类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先改革为政策性金融,待“三农”问题逐渐缓解后可进行股份制改革。在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可以改组为股份制的农村商业银行。

3、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一是通过补充、修改、完善有关问责制度。加大对各级领导人员管理责任的追究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由于失职造成风险损失的各级领导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二是适应强化内控、规范管理的需要,对有关规章制度做进一步补充与细化。构建适合内部各业务环节、各岗位之间有的工作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三是加大对责任认定人员的行为约束和责任追究,确保责任认定工作得到落实。四是通过对处理程序的调整、完善,明确处理程序中应贯彻的原则、责任认定部门、责任认定的监查部门、责任认定程序与处理程序的对接等。五是切实做到违章必究。

(三)争取政策支持,营造实现市场定位的良好氛围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例10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以农村社区为基础,地域间行政、技术和物资部门通过实物或活劳动形式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种种便利条件,从而促进生产发展的经济社会活动,它包括国有经济各部门的服务、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我服务,农户之间的相互服务,以及省、地、市、县、乡各级层次的系列化服务。

当前强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原因有:

1、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的呼唤。户营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的农业生产形式,它作为一种“小生产”方式,其固有的局限性使农业生产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别是这种小生产方式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克服这种局限性,客观上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步伐。

首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是一个包含众多生产环节的复杂过程,许多环节不适合分户经营,如灌溉、良种制作,如果单家独户进行,既浪费人力,也浪费物力、财力。有些虽然也可以分户经营的环节由于受资金、技术、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如果由农户各家去包揽,则会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一家一户经营既缺乏获得市场信息的有效渠道,又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市场经济中的农业生产需要现代化技术和可靠灵便的信息做保证,而中国多数农村地区还比较闭塞,农民缺文化、缺技术、缺信息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大多数农民跟着别人走,人家种养什么我也种养什么,一些地方的农民说,“市场经济,全是运气,碰着了就哈哈笑,碰不着就上吊”,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再次,由于中国目前多数农村的经济还不发达,农民的再生产能力很弱,靠单家独户的力量很难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尤其是一遇自然灾害,往往无能为力,这就更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出面聚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闲散资金以作为农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最后,从管理的角度看,由于每家每户作为一个生产单位,都必须考虑产、供、销的问题,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益核算问题,而目前的实际状况表明,大量的农户不具备这个素质。这种普遍性的管理问题当然需要通过培训教育的途径来提高生产经营者的素质,而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当前更需要一种专门性的组织来实施经常性的统一指导。

2、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减小农民承受市场风险的需要。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把一些每家每户共同的重复性的生产环节分离出来,从事某些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某一家包销农副产品的做法,已经适应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过去由国家统购的几十种农产品已经放开,产多产少都由农民自己找出路,因而农业生产服务就应包括产前、产中、产后这种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的全程服务,服务的范围和领域都扩大了。同时,产品由包销定价、国家统管,变为随行就市、价格上下波动,这对商品生产者来说,风险越来越大,客观上也需要有一种社会组织来承担这部分分工。

3、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广科学技术的要求。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容纳不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无力购置贵重的机具。机动喷雾器的功效比背负式喷雾器高10多倍,但是很多农民买不起,即使买后利用率也不高。工厂化育秧比传统的露地育秧优越,但是靠分散的单个家庭却难以做到。家庭经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常出现矛盾,而且,农业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开发、市场开发以及整个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都要求建立健全以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家庭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矛盾的产物。从全国总体上说,家庭经营适合中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的要求,但从生产力水平更高程度发展的需要看,社会化大生产是一种历史趋势。要把家庭经营纳入到社会化大生产的轨道上来,在保持家庭经营的优点的同时积极组织社会化大生产,这就需要在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过程中建立起能够沟通家庭经营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联系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我国现阶段,大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农业的小规模经营同时并存,工业和农业的结合,也只能通过强化服务体系这条途径来进行。

总之,农民家庭经营这种规模相对狭小的现实在短期内很难发生根本变化,农户家庭经营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依赖也将长期存在,而且,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即使是在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发生较大变化之后,也仍将有大量的单个经营单位办不到或办起来不经济的事情,因此,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使农业生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而且成为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我国当前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集体经济组织瘫痪,不能有效地承担起服务的职能。集体范围内的统一服务是整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在服务体系中占有突出地位。这层服务离不开必要的组织保障,但有些地方的村级组织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这是村级统一服务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无力开展必要服务。集体统一服务,可从提留和收取直接服务费中获得部分资金,但仅靠这部分资金,难以形成有效的服务手段和一定的服务范围。目前有一部分村在经济上属“空壳村”,集体没有一定的生产积累,这也使村级统一服务的水平得不到提高。

3、部门分割使农技服务得不到有效开展。农技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技部门开展技术推广缺乏必要手段。特别是农用生产资料实行农村供销社专营,使农技部门在技术推广中技物结合的能力受到极大削弱,推广工作得不到落实。

4、基层组织不健全,影响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基层单位组织不健全,编制不精干,经费严重不足,技术人员缺乏,使得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不能普及到农民中间去,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得不到提高。

5、国家对各种服务组织兴办经济实体和开展相应的经营活动还缺乏必要的保障政策。农业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服务,当前困难在于既得不到足够的财政支持,又不能通过调整实际收费标准获取应有的收益,因而需要通过兴办经济实体和开展经营活动,克服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实现自我发展。但大多数地区的农业服务组织兴办经济实体和开展经营活动遇到了资金、税收、经营权限等多种政策性障碍。

6、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从总体上还不能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过若干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但总的看来还处于其自身发展的初级阶段,因而带有一些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