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10-11 10:07:26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例1

植树造林构筑“绿色屏障”

“现在农场给胜七路两侧都做了绿化,景色和空气都好起来了,在这边晨跑不仅风景宜人,还能陶冶情操。”正在晨跑的居民刘杰告诉我们。

为实现林网化,绿色一体化,创业农场建成了421个农田林网格,99%的通村公路都建设了郁郁葱葱的绿色长廊,先后建成了80公里公路绿色通道,25公罩铁路绿色通道,使公路两旁绿化达到美化环境、减轻旅人视觉疲劳、净化空气、调解改善道路两旁环境小气候等效果。针对今春气温提升快、适合造林时间短的情况,制定了科学栽植方案,完成了对公路两侧林带树空栽植、绿色城堡补植、保护区草原防护林栽植,新造林600亩,补植补造900亩,栽植各类乔木4.7万株、花灌木35万株,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工作有序开展。

多年来,创业农场植树造林紧紧围绕城镇园林化、道路景观化、农田林网化、环境风景化,创建部级生态园林场目标,重点实施场部地区绿化工程、绿色屏障建设工程和湿地草原防护林建设工程。创业农场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200万元,城区新增绿化面积5.6万平方米,共完成植树绿化面积1305亩,栽植各类乔木18万株,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7%;林木种苗育苗面积达到1000亩,生产造林绿化苗木1000万株;在挠力河湿地创业段围堰两侧栽植垂柳32000株,巩固和完善保护区基础工程建设,有效保护了辖区森林和湿地资源,展示了农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绿色生态风貌。

综合治理打造“绿色农业”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30%~40%,这项技术每亩可节约水资源100立方米左右,每亩增收100元以上,在高产优质的前提下,达到节省资源和控制成本的目的。”创业农场第六管理区技术员郑春华介绍说。

创业农场大力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坚持做到合理、适度节水,全面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步伐。两年来,在水节水灌溉水利工程上累计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此外,侧深施肥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肥料的施用量,实现节本、增产和减少污染;实行水稻生产全过程监督,禁用高毒农药和长残留除草剂,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构建绿色生态安全体系。

“以前我们种地用过的杂物、包装袋都随便扔,现在为了减少污染,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管理区要求我们都统一存放。”创业农场第七管理区种植户张兵说道。

据了解,这个农场从2015年5月份开始,就开展了全面抓好“山、水、林、田、路、住、棚、机、同、场”的农业生产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八个管理区本田池埂、田间路、晒水池、农具场、棚区、临时居住点等地点要做到干净、无草、整齐、美化,同时做好草坪化管理,无害化管理,田间及道路标牌也要按照规定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统一竖立,做到农业生产“五边”整齐,做到全面积、全方位、全过程、全角度实现“四清堂”,农业生产环境管理到位,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建设同步提升,构建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体系,全面打造“绿色农业”生态型农场。

场区居民乐享“绿色氧吧”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例2

中图分类号: S731.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55

随着关中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秦岭北坡浅山区逐渐成为周边城镇居民休闲、游憩、锻炼、传道、文化与工艺传承的重要场所,做好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就成为了迫切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乡土文化,规划与建设出具有本土自然特色的现代景观园林,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搞好“村容整洁”,改善生活环境,加强园林绿化规划和建设是关键所在。

1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当前,新农村园林绿化大部分存在着重建筑轻园林绿化建设的思想,虽有整体规划和建设,但是在方案执行中操作性不强、随意性比较大。集中表现在:照抄照搬城市居住布局模式,与农村乡土人情脱节;形式比较单一,未能真正体现农村生活氛围和自然特色;存在重硬化亮化、轻美化绿化的现象,缺乏系统、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导致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比较滞后。

1.2规划与建设未从实际需要出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园林绿化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受大城市生活环境的影响,新建工程虽然越来越多,但由于大部分农村仍然延续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从而就要求农村与城市在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中要有着截然不同的功能需求。然而,由于过分借鉴城市做法,新农村园林绿化并没有完全继承或优化地方的特色与传统,没有真正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不符合生活生产实际和视觉美感的要求。

1.3管理维护力度不够,缺乏可持续性

由于管理资金不到位、管理职责不明确、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高、村民自觉维护绿化成果的意识不高等原因导致个别园林景观荒废,这种情况数量虽少但影响很大。

2搞好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的对策建议

2.1突出科学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原则

在新农村园林绿化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充分吸取当地村民、林业、建设、环保等部门的意见,增强超前意识,突出个性特色,认真研究和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合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与生态功能相协调的特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长远性。

2.2突出实际需要和自然特色的原则

秦岭北麓环山路游憩带两侧集聚着各种游憩资源。在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习惯,以周边景区为依托,紧紧围绕秦岭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和旅游资源开发,全力打造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国际文化旅游、新型农家乐为一体的秦岭北麓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圣地。在保护乡土人情特点和田园文化特色的前提下,注重地方特色、文化内涵, 就地取材, 景用结合,丰富园林内容,塑造一个自然生态平衡、景色优美的农村环境,达到人与自然景观的有机整体。

2.3突出管理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要加强专业园林绿化的管理维护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新农村园林绿化建设、维护的行家里手,增加后期维护资金投入,确保管理维护得到有效落实;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行社会认养管护、家庭区域承包管护等制度,使园林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强化宣传教育,培育生态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参与。

3结论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日益被人们所关注。鉴于目前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园林绿化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突出科学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原则,突出实际需要和自然特色的原则,突出管理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已成为搞好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加强新农村园林绿化探索实践,定能规划与建设出实用、美观、经济的新农村园林,实现“山水长安、富强长安、和谐长安”。

参考文献

[1]罗芳.如何搞好新农村园林绿化的规划与建设[J].甘肃科技,2011,(15).

[2]佘国权.搞好农村园林绿化,建设村容整洁新农村[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07).

[3]古新仁,刘苑秋,杨承清,刘燕德.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例3

中图分类号:S73 S7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023-01

目前,在乡村绿化中普遍存在人口密集区及主要交通沿线,绿量不足、绿化跟不上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乡村绿色景观单一、缺少生机和活力等问题,通过农村绿化中的植物选择研究探讨,对绿色家园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民居住环境、村庄环境、自然环境的优美,形成村风文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家园,不仅是农民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党中央提出“和谐社会”建设以来,人们更加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随着城乡经济迅速发展,广大农民对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发展区域特色经济要求日益迫切。

一、绿色家园建设中的植物选择要点

1.优先选用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经过长期自然演替是最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适生树种或为当地的原生树种,分布广泛、材质坚固、树形优美,深受群众喜爱。因此,在绿化树种选择方面,应优先考虑乡土树种。

2.针对当地自然气候,做到适地适树

在绿化植物选择时要针对当地的自然条件,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做到适地适树。优先配置适应性广、生长快、成活率高、生长稳定、景观特性强的优良树种,避免盲目引进外来树种尤其是跨地域调运书中的做法。

3.选用能够反映地域特色的树种

城郊、川塬、山区自然条件迥异,按照一村一品、一路一个主栽树种的配置模式,培育可反映当地地域特色的骨干树种,既美化了家园,也要形成新的绿色景观。

4.乔灌草合理搭配,突出景观观赏价值

乔灌草搭配,可以形成物种丰富、层次复杂、生长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在建立以乔木树种为骨架的前提下,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原则,注重针阔叶、常绿落叶、乔灌藤花草的混合配置和不同颜色的枝、叶、花木的合理搭配,利用植物叶片、花朵、枝干富于变化的色彩,形成复层立体植被结构和群落,发挥绿色植被的生长稳定性和景观协调性。

5.保护、改造、利用相结合,增加绿色总量

经过几十年的国土绿化,农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散布着数量巨大的林木,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充分保护生长良好的原有树木,尤其是分散存在的古树名木。通过增加栽植种类,使乡村的绿色总量快速提高,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和谐自然。

6.树种选择兼顾生态、经济效益

栽植植绿是人工改善生活环境、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安全有效生态保障的自然改造过程,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基础性工作。在乡村绿化中,多选择既能发挥生态防护作用又有改善美化家园,也为农民经济增收奠定基础。

二、绿色家园建设模式

1.生态保护型

远离交通干线,地处山区、浅山区或邻近山区的村庄,相对偏僻,周边天然分布的森林植被较多,也是重点生态工程的分布区,具有一种近自然的原生态环境。

在绿色家园建设时应以封山禁牧、封山育林、现有林木管护为重点,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保障作用。在村宅空周围空闲地和坡耕地上栽植经济树种,培育发展干杂果基地,为壮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提供稳定、长期的生产基础。

2.生态经济型

交通干线沿线和平原地区人口聚集,村庄广布,既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也是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的重点。随着人口增长,乡村规模普遍较大,但这些地方土地资源利用率高,村庄绿地率较低,森林的防护和景观功能较弱。

在绿色家园建设时应以农田林网和路、渠绿色通道建设为突破口,发挥林网 防护作用和绿色通道景观作用,选择树冠稀疏、冠幅小、生长快、根系深、胁地少的树种。主干公路、进村道路应突出景观性,选择常绿或彩叶树种,搭配造型灌木。村庄、房前屋后及庭院,散置寿命长、经济价值高、树冠茂密、遮荫效果好、树林高大的落叶乔木和经济果木,搭配常绿树种和木本花卉,达到夏季清新凉爽、冬季光照充足、四季景色宜人的绿化效果。村内街道两侧配置1~2行常绿和落叶、针叶和阔叶相结合的乔木,搭配造型优美的多色灌木,形成绿茵夹道景观。村庄内修建一定面积的休闲空地,散植树体高大、林冠茂密的乔木、造型灌木、锻炼提供场所。邻近村庄规模栽植经济价值高、发展前景好的干鲜杂果林和名优鲜食林,将绿色家园建设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3.城郊园林型

靠近市区、县城、经济重镇的村庄,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硬件设施完备,但土地需求紧张、也存在注重固定建筑的更新改善、淡化绿化美化等软环境的改观。

绿色家园建设时应优先考虑生态景观价值高的村种,注重植物的色彩、形体、季相组合,实行乔、灌、草、藤立体绿化,采取行植、丛植、散植、植物造型方法,插空植绿、墙面屋顶立体绿化,增加景观园林植物总量,形成三季有花可赏、四季绿树成荫的景观。通过建设园林式村庄,使农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清新整洁,村容村貌更加宜人、和谐、优美。

农村地域辽阔,是今后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场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高涨。但是乡村绿量不足和景观效果欠缺,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有一定差距。在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中,要针对不同绿化用地特点和乡村地理位置确定绿化重点,以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自然和谐社会的目的。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例4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企业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意识,向消费者提供科学的、无污染的、有利于节约资源使用和符合良好社会道德准则的商品和服务,并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和销售方式,引导并满足消费者有利于环境保护及身心健康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优化人类的生存空间。

当今世界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绿色营销将成为21世纪的营销主流。众多企业为适应时代要求,开始从传统营销向绿色营销转变。都市观光农业开发绿色产品,其顾客素质较高,有绿色营销的市场基础。但由于都市观光农业园大多资金投入少,项目较分散,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和知名品牌,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还要进行绿色营销的研究,扩大市场效应,树立产品的绿色形象,以保证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可持续发展。

一、观光农业园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它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提高,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形式。观光农业园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发展形式。

(一)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内涵和特征

都市观光农业园是都市农业的一种经营形式,是指镶嵌在都市内部或围绕在城市郊区的观光农业园区。都市观光农业园依托并服务都市,满足城市多方面需求,以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功能为主。与传统的农业和旅游业相比较而言,都市观光农业园具有如下特征:

1.功能齐全,效益显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这使得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都市观光农业园为城市游客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环境空间,游客可以在此间观光、娱乐参与、品尝美食,还可以亲自体验、劳作,既增长了知识,又陶冶情操。而都市观光农业园的经营者则通过销售旅游产品和农产品,提供服务增加了收入。因此,都市观光农业园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旅游、购物需求,又为观光农业的经营者——农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增收渠道。真是效益显着。

2.高效、高科技特色农业。一些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农业有高科技特色,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通过合理的策划和规划,由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是典型的“三高农业”。这种农业不仅在育种、栽培管理技术、农业生产工艺、景观特色等方面,是一般传统农业无法相比的。而且,游客在此中游览,通过赏心悦目的景色和学到的高科技农业知识以及农业环保知识,会留下高科技农业经济的深刻印象。

3.保护环境,持续发展。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应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标准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残留有害物质规定标准的范围内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其产品为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观光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大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观光农业园区中,生物多样性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业区。这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适当注重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做法,遵循了农业的发展规律,符合农民利益,使得都市观光农业走了一条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发展现状

二、观光农业园实施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绿色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观念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绿色消费”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开始走进百姓生活。绿色消费是人类业已找到的真正文明的消费形式,是消费者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美好生态而产生的绿色需求,将逐步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消费形式。它不仅反映了人们消费层次、消费质量的提高,更反映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同时它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进行的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的专题调查显示, 53.8%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已经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在内的绿色产品;38.7%的人表示愿意消费绿色食品。

随着绿色消费需求的形成,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经营者开始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绿色产品。今后“绿色”将成为所有的商家抢占市场的—个热点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都市观光农业园需要顺应绿色消费潮流,企业要强化绿色清洁生产,生产过程中,尽可能不造成环境和资源的浪费,产出的产品使用前和使用后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要实施绿色营销,更好地满足城市游客的绿色需求,抢占旅游市场,实施自身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赢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于是人们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与自然的交流,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市观光农业园作为一种生态旅游的场所,包括几层的涵义:以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原生、和谐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为游客提供乡村自然美和生态美;培养环保意识,保证自然生态系统不遭破坏;通过旅游发展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和提升,促进农业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要的今天,都市观光农业园要想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树立绿色形象,赢得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综合评价,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形象的象征。都市观光农业园通过绿色营销,有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 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增强其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三)有利于促进全国的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都市观光农业园对于城市和全国的观光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城市来说,观光农业园呈现出的田园风光景观是对都市景观是一种有益的补充。都市观光农业园能防止或减轻都市外来不利因素对都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危害,起到防护与保育作用,还能通过加强农业的自净和自维持能力,维护和保持城市生态。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都市观光农业园可以生产农产品和优美的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精神需求。对于全国的观光农业来说,都市观光农业园凭借市场、技术、资金和人才等优势,其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其它地区的观光农业发展可以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健康发展是今后研究和实践中所面临的重要内容。

都市观光农业园实施绿色营销,可以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通过营销环节向观光农业园传达讯息,促进观光农业园加强环保意识,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乃至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的整个过程实现循环农业,开发出高标准的绿色产品。都市观光农业园实施绿色营销,必将促进都市观光农业园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其示范、带动和辐射的功能,推动全国的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的策略

都市观光农业园的形象是指游客的印象中,对观光农业园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与评价。绿色形象是观光农业园开拓市场、成功实施绿色营销的前提。观光农业园绿色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产品绿色形象、绿色服务形象、文化形象、质量形象、品牌形象、价格形象等。观光农业园的形象具有多面性、综合性特点,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塑造。

(一)观光农业园绿色形象的塑造

观光农业园绿色形象要通过传播,才能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和认可。观光农业园可以制作自己的网站宣传自身形象,如北京蟹岛度假村和顺义三高农业园区、锦绣大地观光农业园等都有自己的网站。观光农业园的形象还可借助旅游新闻会、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等加以介绍宣传。观光农业园的形象可以通过人际间的相互宣传,影响游客对于观光农业园的印象。观光农业园的形象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话、建筑装饰照明系统等电子媒介和报纸、杂志图书等印刷媒介进行传播。

(二)绿色产品营销策略

都市观光农业园的产品包括核心产品,即有机绿色农产品和游客休闲娱乐的经历和体会;有形产品即景观环境氛围、休闲娱乐设施和场所、餐饮与购物等满足游客的实体和服务;延伸产品即园区的通达条件和保障服务等。观光农业园的产品营销主要策略包括:

1.根据游客多样化的消费结构,生产多样化的绿色产品。观光农业园的绿色产品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游客的消费习惯看,观光农业园中产品包括必选产品、可选品、特殊品和非渴求品;从游乐方式特点分,观光农业园产品包括展示型产品、体验性产品、互动式产品和复合型产品等。都市观光农业园应该通过游客绿色需求与产品分类,设计生产不同类别的绿色产品满足游客需求。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生产技术,绿色包装,保护生态环境。

2.延长观光农业园产品的生命周期。目前,观光农业园由于游客需求变化越来越快,竞争对手的存在,其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规划人员通过开发创新新产品,保证农业和游憩项目常去常新,来提高游客的重游率。

3.品牌营销。品牌是企业的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观光农业园的品牌营销应该借助环保的价值观念、绿色有机农业技术特色等因素,逐步建立一种品牌联想,通过舆论和促销,让游客对观光农业园的绿色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购买这一品牌产品。目前,大多数观光农业园的产品设计存在雷同现象,迫切需要品牌营销。

4.争取绿色标准认证、树立生态旅游产品的绿色形象是绿色产品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旅游产品绿色形象顺应了旅游市场的新需要,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例如蟹岛生态度假村被国家、北京市、朝阳区有关部门评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也是国际绿色环保组织认可的中国第一家旅游生态村。环境质量认证(ISO14000)是国际认可的绿色标准认证,通过国际上认可的绿色标准认证,可以大大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

(三)价格策略

都市观光农业园生产有形和无形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因其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产品附加值高于普通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偏高。在实施价格策略中,应树立绿色价值观、绿色成本观,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状况及游客心理采取相应的绿色价格策略,如游客满意价格策略、绿色高价策略、绿色消费心理定价策略等。即在定价前宣传、预测绿色产品的非价格变量如卫生安全性、环保功效、营养健康等在游客心目中的认知价值,通过绿色认证来提高非价格变量的可信度,制定游客接受的合理价格。提高观光农业园绿色产品的性能价格比,从而弱化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可根据不同类别的产品采用不同价格的策略。对于市场潜力大、独一无二的游憩项目可以收费,而对于常见的游憩项目可以免费。对于绿色农产品,可采用分档定价,以不同的价格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建立公正透明的价格体系。

(四)渠道策略

2.加快建设网络分销渠道。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品牌的网络传播因其快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成为不可忽视的传播手段和营销潮流。在各地的门户网站或旅游专业网站加载特定观光农业园的链接,使潜在游客在出游前收集信息阶段能够快捷、全面的了解观光农业园的相关情况,将使观光农业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五)促销策略

1.绿色宣传促销策略。绿色宣传促销是宣传、推介观光农业园绿色产品的重要手段,对提高观光农业园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起重要作用。绿色宣传应以绿色为着眼点,借助绿色传播媒体(如关心环保、生态和健康的媒体),以绿色品质、绿色信息,引导游客的绿色消费观念。通过“绿色”沟通与促销方式,不仅会提升观光农业园生态旅游的品牌形象,而且传播绿色生态文明、增强受众的环境道德观。

广告促销是观光农业园的促销手段。在观光农业园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广告促销的重点不同。在观光农业园的市场导入期,广告应该传递新产品面市的信息,诱导、培养新的消费要求;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广告应该着重宣传观光农业园的特色、为游客带来的独特利益和企业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衰退期由于收益渐减,可以不做广告。另外,旅游需求随时间变化具有客观的淡、旺季变化规律,在旺季,应延长广告刊播时间,提高刊播频率;反之,可压缩时间,降低频率, 或采用时效性差的杂志、路牌等媒体做广告。

[3] 郑维,董观志. 主题公园营销模式与技术.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4] 吴金林.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体系研究.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2004,24(5):300-302.

[5] 李道和.旅游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12).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例5

中图分类号 F32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204-02

兴宁市林业部门积极开展创新载体,启动了“绿色富民”的生态理念,开展“绿满兴宁,绿色兴宁”的活动,加快了现代林业建设步伐,推动了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发展战略。兴宁市林业生产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林业加速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林业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农民耕山致富和绿色生态发展[1-2],林业产业也将向现代林业绿化产业方向快速发展,为保证民生、建设美丽幸福新兴宁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目标

以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林业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要根据兴宁本地的土壤、水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推广适宜兴宁地区种植的经济林,对果树、竹木进行规划,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推动绿色经济的崛起为指导,以现代绿色产业为前提,以第一产业(油茶产业)为龙头,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与创建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旅游产业,推广梅州兴宁生态旅游、森林公园游有机结合,措力打响“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旅游产业品牌。并以2013年底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16.82亿元为基础,力争近年内再上新台阶,预计到2016年全市林业总产值(包括林业、生态旅游产业)达到23.8亿元以上,通过林业生态产业化发展途径,使兴宁市林业产业经济快速发展。

2 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思路

近年来,兴宁市林业产业发展思路是营造“绿色青山”,发展“金山银山”,结合旅游产业,突出做好生态公益林、森林碳汇、森林公园、森林围城和名贵树种种植发展的工程建设,推动林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发展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旅游产业,推动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充分满足“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心理要求,做好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法是重点围绕兴宁市林业特点,并以“茶、果、树、竹、木、艺、花、游”8个字谋划兴宁市现代林业绿色产业的发展。

(1)茶(油茶、茶叶)。以油茶产业为主导产业,并按照兴宁林业局油茶产业发展的规划要求,加强指导发展和重点立项资金的政策扶持。并以黄陂祥旺油茶基地、石马名锋现代油茶基地、大狮油茶基地和全市各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为龙头。以龙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尽快形成“院校+公司+基地+农户”或“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建立产、供、销经营一体化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辐射带动促进全市的油茶产业和名优茶产业的发展。

(2)果(指山坡地种植的沙田柚、柑、橙、龙眼、荔枝、板粟等各种果类)。此类产业面积较大,产值比重大,以往沙田柚、柑、橙、等果树产值都由农业部门统一管理,产值也由农业部门统计,现根据省林业产业处的界定,凡在山地上种植、生产的产品,其产值应计入林业总产值。根据这一界定,果类产业也属于林业绿色龙头产业之一,应加强统计,统一管理,协调发展,做强做大山地种植水果产业。

(3)树(指兴宁市生态公益林,森林碳汇,速生丰产林、用材林、乡土名贵树木)。结合万村绿、生态乡镇、新农村建设,以及名村名镇示范村建设的创建活动,采取重点资金扶持,重点支持公路主干线和沿线的各个景区,对城镇周边、村庄“四旁”进行绿化,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桂花、樟树、罗汉松等珍贵树种的种植,这类产业是现代绿色产业的新产业。为实现村庄美化、绿化、净化,应充分发动群众农户在村道、房屋前后、村庄周围种植各种珍贵树木,提升全市的绿色生态水平,建设“绿树成荫”的美丽乡村,达到城市乡村美化、绿化、净化的好局面,同时形成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产业规模。这类产业是现代绿色产业的朝阳产业,目前,宁新、永和、兴田等镇已有经营者开发和种植名贵树种,如兴宁市新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叶塘镇建设了的珍贵树种的产业基地,发展种植金花茶、土沉香、降香黄檀、格木、檀香、罗汉松、桂花、红豆杉、细叶樟等10余种名贵树木,并于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并通过政府宣传推广和扶持,承包机关、学校、城市、公路、道路和乡村建设的公园绿化,促进加快了名贵树木的发展。

(4)竹(主要指毛竹和本地的黄竹、土竹等)。毛竹产业也是新兴产业,对毛竹来说,目前兴宁市罗岗、罗浮、石马、大坪、水口相对较有基础,面积较大,兴宁市永和镇竹业有限公司依托该市丰富的毛竹资源,开发高级竹炭、竹凉席、竹凉亭、竹炭茉莉花保健枕、竹文化、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此类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前景可观,应加强引导,带动发展。

(5)木(指木材加工业)。应重点抓好名贵树木森林碳汇、速生丰产林,生态公益林和木材加工企业的建设,加快广东华威为龙头的生产与加工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生态效益。

(6)艺(指藤、竹、木工艺产品)。此类产品多为出口,兴宁市坭陂、新圩、水口、永和等镇均有藤、竹、木工艺品生产厂家,这一产业是劳动密集的生产加工企业,既能解决劳动力就业又能出口创汇,应鼓励支持,加快发展。

(7)花(指园林、盆景、花卉业)。目前,兴宁市已在市工商部门注册的园林、花卉公司近23家,主要生产经营名贵树木种苗、盆景、花、草和园林设计施工等。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兴宁市开展国家森林公园和卫生城市的建设,目前,这类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前景广阔,也是需要加快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

(8)游(指森林生态旅游和服务行业)。这类产业目前已有神光山部级森林公园、永和熙和湾和径南明珠养生园、合水旅游度假村、罗浮渡田河旅游度假村的发展,这一产业随着兴宁市生态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在生态游、自驾游、客家风情游、乡村体验游不断升温的形势下,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加速发展。

3 加快现代林业科技绿色发展的建议

要牢固树立“科技兴林,人才强林”的发展战略,为现代林业产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当前,在“科技推动经济,人才支撑发展,知识决定命运”的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推动兴宁绿色的经济崛起,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人才为基础[3-4]。兴宁市的林业产业化正处于结构调整和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保护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重使命。林业产业化这方面应从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林业,实现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用现代科技来发展林业产业,用现代信息来管理林业产业,向科技要效益要速度,才能加快兴宁林业产业化建设的步伐,更好地推动梅州绿色经济崛起,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三农”的快速发展。

4 参考文献

[1] 王蓬.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可持续控制对策的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1(1):109-112.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例6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美中不足的是,环境问题也愈演愈烈。伦敦曾有雾都之称,但也仅限一城,中国近段时间都可以成为“霾国”了,雾霾多日不散。老百姓对蓝天白绿水的渴望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对生态建设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中国在经济腾飞的时候,绿化建设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受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而城市因地域限制和人口密度越来越大,高楼林立,无论如何绿化,都远远达不到生态绿化的标准,城市的不足,只有通过广大农村来平衡,所以生态农村的建设就成为了中国生态平衡的重中之重,成为区别旧农村的重要标志。而建设生态新农村,又是以建设生态林业、农业、畜牧业、工业为重点,尤其是生态林业的建设,决定了生态农村的成败。只有通过生态林业、生态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逐步改变整个中国的生态环境,实现我国农村山青水秀、绿树成阴、鸟语花香;城市空气清新,蓝天白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

一、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的概念

生态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是生态林业的建设,但又不单单是绿化问题,生态农村,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经济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和生态的自我恢复呈现达到完美的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生态新农村。

1.生态平衡早已是人类共识

早期的人类发展,是人类与天不断抗争的过程,从大禹治水,都江堰,大运河,还有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无不带给人类以巨大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发展却是为了小集体利益或者只顾眼前利益的鼠目寸光,比如农村的部分砖厂、黑煤窑、水泥厂、金属矿厂、化工厂等,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以蓝天白云、土地贫瘠换来少部分人的富裕,是以子孙后代的明天换来的今天短暂的繁荣。早在春秋时代,我们的先哲们就意识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吕氏春秋》提出“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的警示性名言,体现了对更新资源持续利用的朴素思想。林业的发展也由早期的破坏和一味索取过渡到现在的有序砍伐,及时补植、持续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时至今日,生态平衡的观念其实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利益面前,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雾霾中,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认识生态发展的重要性。

2.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农村还饿肚子的时候,谈什么生态发展,不太现实,因为在威胁人类生存面前,一切都是枉然;现在,农村有很多地方已经比较富裕了,建设生态林业和新农村的物质条件已经成熟,作为周期较长的生态林业、生态新农村建设,人们有余粮支撑到丰收果实的时候,而且恶劣的生活环境也迫使人们从内心愿意通过建设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来改变环境,他们唯一欠缺的的就是技术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帮助。

而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国家已经在多个地方试点建设成功,尤其是一些旅游胜地的农村,建设的生态林业生态新农村越好,旅游经济越发达,两者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达到一种动态的生态平衡。不具备旅游的农村,依靠自己现有条件,也形成了许多林牧农村、果木生态农村、林渔生态村、宜居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等,形成了樱桃沟、桃园、黄河湿地等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现在到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去推广的阶段。

二、建设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的保障

1.必须有政策保证

只有有了好的政策,才能有一定的持续性。因为生态新农村不是一天建成的,它是一个持续投资的过程,周期较长,甚至数十年,所以必须统一思想,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才能在若干年后享受喜人的果实。

2.必须有制度的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职责分明,包干到户,责任到人,对破坏生态农村建设的人或事以惩处,生态村的建设才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生态村的发展才有可能得到维护,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3.必须有技术的支持

没有技术的支持,一切都是水中月,画中饼,劳民伤财,最后好心办坏事,一切都成黄粱一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用在生态农村的建设上在合适不过。所以,建设生态新农村,要引进生态建设的技术,通过林业局、园林公司、林业农业大学、国外先进的生态农村等地方学习有关的技术,同时培养村里自己的技术力量,在学习和建设中不断成长,做好了人才储备,才算得上是成功的生态农村,否则就像只会代工没有核心技术的南方的很多企业,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濒临破产。

4.必须有先进的经营理念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同样的道理,建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不算太难,难的是可持续的发展。没有一个好的经营理念,不能自负盈亏,不能为人们带来财富和经济的发展,那么就等于宣告生态林业和新农村的失败。所以,建设生态林业和新农村,离不开人才,除了引进人才外,还要培养自己村里的经济经营人才,制定合理的生态村利益分配制度,做到人建、人享、人爱,和社会经济大发展接轨、融合,而不是独立特行,超然世外。

5.必须有科学的生态评估制度

生态村建好后,是否成功,是否实现了生态平衡,还应当有个评估制度和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制度,最好由国家来评估,或者成立第三方评估公司,使生态村的建设呈良性循环,不断纠偏,让生态新农村的建设变得有序、有目标、有标准,杜绝盲目性,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早日实现全国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的推广。

三、建设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

1.绿化的概念和含义

绿化是十分宽泛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绿化的释义是“种植树木花革,使环境优美卫生,防止水土流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蒋爱娟提出的“绿化是一种栽种植物以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活动”,所以说绿化具备生态和美观的双重作用。要想鸟语花香,先要给鸟以家,那就离不开绿化种树,离不开生态林业的建设。

生态林业包括新农村人居环境的绿化和经济发展有关的林业绿化。生态新农村人居环境的绿化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内容和手法,对新农村居住环境进行的美化活动,包括农村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和农村建设用地之外的对农村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的环境绿化。前者主要包括农村街道绿化、庭院绿化、宅旁绿化、公共体闲空间绿化(农村公园绿化),后者主包括村庄外缘绿化,如河涌、山坡、荒地等绿化。主要集中在农村的人口居住地和,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使人生活愉悦,吸引外来人口观光、旅游、休闲、农家乐餐饮、慢生活体验甚至是心里疾病、精神疗养等,从而提高当地经济收入。而经济林业绿化,则是根据当地气候、土质、环境以及参考社会需求,为了经济发展,为农林牧加工企业奠定绿化的基础,提供原料,支持企业和生态村持续发展,是经济来源的重要渠道,必须经过科学调研,才能确定如何绿化发展,同时还要有计划地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调整,以便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进步。

2.生态林业的分类

生态林业建设在我国起步晚,研究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生态林业科学的权威理论体系。目前主要集中于学习和吸取国外生态林和生态村的先进经验,研究我国生态林业和生态村适合的模式。许多专家也写出了很多宝贵的理论和经验,李昌来通过法国农业发展经验给了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定启示;张晋石通过分析荷兰的乡村景观规划与土地整理过程的关系,学习荷兰乡村景观规划的先进经验,总结出荷兰的乡村景观规划逐渐从服务于农业生产等经济因素发展为注重有效的土地利用与景观品质、生态进程的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模式,给我们建设生态农村指明了方向。在国内,结合一部分试点,吴云霄等从农村绿化类型及农村庭院建设的生态模型方面对农村庭院绿化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同庭院类型的绿化模式。根据自然理条件和城乡一体林业建设实际,提出村庄绿化水网和路网景观防护型模式、镇村景观环保型模式、住宅新区景观保健型模式、村镇企业生态文化型模式、农区生态观光园休闲型模式及丘陵岗地生态经济型,都给我们建设生态农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3.生态林业树种的选择

生态林业树种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发展的持续性。刘安宏等将村庄绿化分为进村道路、村内街道、休闲广场、庭院和村庄周围绿化5部分,并根据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功能建议选用不同的具体树种。进村道路的绿化体现的是生态新农村的特色和风格,既要独特,又有大气,适合选择高大乔木类;村内街道,适合选择身材修长的乔木,绿化同时又不影响行走;休闲广场适合选择较名贵具有观赏性的树种,同时应当较丰富,供人们休闲之余的欣赏;庭院树木建议选择能够体现农户人家特色的树种,每个人喜好不同,风格迥异,形成大环境下的小特色,表达主人的爱好和品位;村庄绿化则一定要体现生态村共同的诉求目标,生态村设立之初想要达到的整体的效果和风格。具体树种根据当地气候、土质、环境和市场需求具体判定。

4.绿地的选择和分类

在生态新农村建设中,绿地必不可少,选择很重要,根据绿地的位置或者功能不同分类不同,选择自然也有区分。绿化用地分类的研究中,笪红卫等参照城市绿地分类系统,根据农村土地实际利用情况,将农村村庄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包括村庄以及大水库周围设置的防护林,附属绿地包括宅旁、河滨、街景、道路绿地,生产绿地即农田林网,包括平地农田、丘陵梯田茶林以及各种经济林地和布置其中的防护林带。金兆森等将村镇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范宁将乡村聚落绿地分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将乡村聚落绿地布局依照所形成的绿色空间环境分为乡村聚落绿色空间、乡村聚落内部绿化、乡村聚落内外绿色纽带3个层次。骆中钊等将乡镇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为9大类、28小类.绿化用地单独列为1大类,下分为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2个小类。公共绿地为公园、街巷中的绿地、路旁或临水宽度不小于5m的绿地;生产防护绿地指提供苗木、草皮、花卉的圃地,用于安全、卫生、防风等的防护林带和绿地。农田、菜地、园地、林地等被划入“水域和其他用地”大类中的“农林种植地”;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和仓储用地均有其附属绿地。根据绿地分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合的草种进行绿化。

5.立体绿化

科学配置植物群落,充分展现植物功能特点,形成立体的空间绿化效果.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的基础,而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应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等通过有机结合、科学搭配构成合理的绿色景观.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相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芜杂、适合生态村自然环境条件的人工生态植物群落,从而发挥出最佳的生态效益。科研人员从园林植物改善环境的功能和叶面积指数关系入手.换算出最佳绿色效益结构为乔+灌+草(含地被、绿篱)模式。这种种植模式既节省土地.又在环境生态效益上产生最佳的效果。如道路两旁挑选分枝点高、树干端直、少病虫、耐修剪、耐旱、耐旱等特性的树种作为行道树;绿篱就挑选分枝点低、萌芽力强、四季常青的树种;在窗台、阳台、墙面、屋顶这些地方进行绿化时就选择防尘、防燥、防污染功能较好的植物,适合立体绿化的植物合理配置。同时还要考虑一年四季的不同时期植物的生长状况,做到一年四季各有千秋、各有风景、各有特色,春夏秋冬季节分明,美景怡人,避免一年四季无变化的引起审美疲劳的绿,或者秋冬无比的萧条。

四、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的前景

国内关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不过20年,主要集中于完善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探讨,重点区域的典型研究和应用实践。刘黎明认为乡村景观规划是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理论,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生态系统。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虽然起步晚,但随着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各地农林部门设立了新农村绿化科室开展新农村绿化理论和实践专项研究,新农村绿化研究正逐渐趋于科学化、规范化。随着生态林业和生态新农村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生态农村的发展就会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经济效益也会越来越好。不久的将来,神州大地将遍地都是生态林业、生态新农村,处处都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人与自然、动物、植物和谐相处,中国将真正实现梦想,崛起于地球!

参考文献

[1]杨培红,姜效雷.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组织管理探析――以黄河风景名胜区一线绿化种植施工管理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8卷13期

[2]丁彦芬,马存琛.中国新农村绿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第6期

[3].加强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第2012年51卷第22期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例7

休闲观光农业是指以充分开发具有旅游兼职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活动。观光农业的景观设计有几大特质: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以农业景观游憩为主题;有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

1 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随着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和“美丽乡村”、“魅力小镇”建设的不断推进,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位置日益凸显。观光农业潜在消费群体庞大,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行业的转型和不断升级。

目前,休闲观光农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建设主体主要是农民和乡村基层单位,不少地方规划设计不够或随便设计,导致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水平不高、形式雷同等,迫切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景观、居住、产品、安全、体验等方面强化规划设计,体现、凸现宜人风景、乡土文化、民俗风情,推动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2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原则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应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要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

2.1 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生态学理论在观光农业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而景观生态学则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研究农业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通过景观生态学分析,对景观的演变做出整体判断,通过形成生态化的农业产业链,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市场导向,突出农业生态旅游

目前的旅游趋势是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回归自然。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农业景观特色,以可持续发展园区为建设目标。

2.3 全面规划、多元投资、分期实施

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把近期投资小、效益大的关键性项目规划到位,尽快进入设计与施工阶段,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做到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在投资开发上,明确开发序列,突出重点,多元筹集资金。

2.4 合理分区、明确主题、突出特色

观光农业园的景观分区应立足于园区的资源现状、景观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充分发掘农业园独具的景观潜力,并彰显其特色。

3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重点

3.1 强化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是休闲观光农业的核心内容,需要费心费力,做好规划设计工作,例如,世界上著名的荷兰郁金香园区、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园区以及浙江莫干山农家乐。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大多依托专门设计团队或人员,根据当地地形地貌、气候、植被资源,规划设计出了不少富有特色、令人心动的景观,吸引许多游客前去观光。江苏休闲观光农业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山水、花草、建筑等条件,把景观设计建设与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例如,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的绿化最好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场所(餐厅、科普馆等)周围绿化则建议采用观花、观叶树,规划范围内的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植物布局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其次,在构图设计上要打开思路、富有创新,有特色、有错位,把握各类花草树木生长、开花习性和气候情况,建设富有特色、令人过目不忘的景观。

3.2 强化居住规划设计

休闲观光农业要上新台阶,要有较强的持续发展动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留得住人,而要留得住人,有选择性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喜好、审美情趣,重点要在居住自然化、舒适化的规划设计上下功夫,这样的乡村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一要尽可能做到居有景。可以设计一些天窗、落地窗,便于游客观景、观星、观月、观日,让游客有融入自然的感受。二要尽可能做到居住舒适。注重住宿房型和房内地域文化标志设计,尽量具有独立的卫生间设计、干净卫生的洗护用品、便捷的空气调节系统,为游客提供较高品质的住宿环境。

3.3 强化产品规划设计

以乡土、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体现为重点,加强休闲观光农业产品规划设计。一是土特农产品设计。如大小、分量、搭配、容器、装饰等方面的设计,便于携带、食用,宜于馈赠。二是菜品设计。尤其要在农家菜品的烹饪、摆盘上做好设计,造型和味道要富有农村特色,尽可能统一价格等标准。三是民俗日用产品设计。在颜色、材质、款式上做好设计,使产品不仅可用,还能常用。

3.4 强化安全规划设计

安全是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必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道路交通的安全设计方面,认真考虑道路的宽度、硬度、倾斜度、转弯半径等和交通指示牌设置、车辆停靠点、停放场地。在游玩过程中,慎重考虑游玩点、观景点、景观承重(承载)等,做好安全保护防护设计。在住宿上,认真考虑防盗、警报设计,做好安全设计,让游客有安全感。在饮食方面,认真做好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游客吃得放心。另外,尽快引入旅游保险机制,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有效保障休闲观光农业安全健康发展。

3.5 强化体验规划设计

乡村体验是吸引人的重要元素,应认真规划设计。比如,可以设计“一日农夫”等活动,在白天让游客参与耕翻、栽种、施肥、采摘、加工。设计建设一些公共集会场所,如饭店、商店、酒吧、KTV等,夜晚让游客有交流、休憩、放松的地方。可以创设论坛、节日,强化人际交流,不断拉近乡村人与人、乡村人与游客、游客与游客的心灵距离,营造良好的乡村人际关系。可以整合资源,串联休闲观光农业点,发展旅游精品线路,丰富和强化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客人前来休闲观光。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例8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大安市的绿色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有白鹅、白芝麻两个A级绿色食品,同时带动了名、优、特产业的发展,拥有各级各类名牌近70个,现已初步形成名、特、优、绿及无公害农产品同步发展的格局。

大安白鹅、西大洼白芝麻都已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并在北京、广州、吉林等农博会上多次获得名牌农产品称号,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月亮湖大米、坨坨寺小米、彭泽鲫、河蟹、宝达牌系列罐头、嫩江龙酒等几种农产品或加工制品也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名牌称号,绿色食品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另外,大安市已被我省列入“全省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县市,在大赉乡、安广镇、四棵树乡共培育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20万亩,以确保人们吃上放心菜、安全菜。

2.大安市在发展绿色农业中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个别地方群众对发展绿色农业、开发绿色食品工作认识不足,品牌意识、商品意识不强,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层面上,没有实现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重视程度不够,抓的不紧,工作进度慢。企业受发展规模的限制,很难打开销售市场,即使获得名牌、绿色食品标识,短期内也不能发挥作用。

2.2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 绿色食品开发工作是绿色农业的核心。大安市由于龙头企业少,现在仅有近10家,除白鹅公司外,其他大部分都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牵动绿色食品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能力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市绿色食品开发工作进程,阻碍了绿色农业的发展。

2.3缺少绿色食品开发资金 开发一个绿色食品,包括基地环境检测费、商标注册费、质检费、标志使用费和管理费等需5万多元,政府拔款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申报企业存在等靠心理,加之经济困难,资金有限。由于缺少开发资金,严重影响了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的进展。

3.大安市绿色农业发展前景

大安市是部级农业生态示范县,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有109万亩水域面积、354万亩的天然草场和132万亩的肥沃耕地,具有开发晚、污染小的良好生态基础,为大安市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水产业的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能满足人们更多的绿色消费。大安市现已建立白鹅、芝麻、月亮湖系列杂粮、杂豆、蔬菜等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15个,面积达20万亩,绿色农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大安市绿色农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例9

引言

在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进一步满足了居民的各项需求,但是,建筑业的发展,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等。在新时代背景之下,通过全面发展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以更好的达到节能减排目标,保护环境。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1. 促进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实意义

首先,推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进一步满足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结合资源减量原则得知,通过加强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可以提升各项资源利用率,节省大量能源,调整建筑业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稳步发展,可以保证我国房地产行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得到科学调整,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在农村建筑住宅当中,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环境进行优化,运用绿色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可以保证建筑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提高建筑房屋居住舒适度,为农村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对农村建筑物进行科学规划,采用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良好改善。

最后,满足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需求。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但是,其消耗的能源特别多,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通过推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快速发展。

2. 新时期背景下推动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1 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第一,绿色建筑经济宣传力度较差,影响新农村绿色经济发展进程。

第二,农村建筑保温设计不合理,浪费大量的施工材料,污染环境。

第三,缺乏良好的奖励机制,新农村绿色住宅建设水平下降[1]。

2.2 加大绿色建筑经济宣传力度,提升新农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要结合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现状,适当加大绿色建筑经济宣传力度,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大力完善,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各项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加强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宣传力度,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绿色建筑经济消费意识,根据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共同努力创建稳定的市场环境。从农村居民角度来分析,要真正认识到推动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意识。

现阶段,部分农村地区居民对绿色建筑经济缺乏足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为了保证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监管职能,根据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真正达到推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加强农村建筑保温设计,降低能耗

农村住宅的传热能耗比较大,其中,建筑墙体维护结构传热能耗最大,占据总体传热能耗的 75%。为了保证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建筑保温设计,提升农村住宅保温性能,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具体可从以下层面入手:

(1)做好农村住宅外墙保温设计工作。农村住宅当中,外墙占比较大,传热耗能较多。所以,相关人员根据农村住宅外墙保温情况,做好节能设计工作。在以往的农村住宅当中,外墙通常会采用保温性能较差、传热系数较大的空心砖砌筑而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相关人员需要采用传热系数比较小、轻集料的空心砖进行外墙砌筑。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建筑外墙保温性能,也可以在外墙表面铺设一层保温材料。

此外,新农村建筑墙体也可设计成复合保温结构,先做两层墙体,然后在其中间预留出相应厚度的密封空间,在密封空间当中填充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由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光照条件不同,农村住宅外墙颜色,要结合该地区的光照与环境特点来确定,例如,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温度相对较高,故农村住宅外墙采用浅色较多,提升住宅外墙的散热能力。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为了获得更多热量,农村住宅外墙采用深色较多。

(2)合理运用新型节能门窗。结合农村住宅散热能耗得知,门窗散热能耗较大,所以,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大力推广新型节能门窗,尽可能选择传热系数比较小的玻璃,同时提升建筑门窗密封性,使用密封性能较好的橡胶密封条,将门窗缝有效密封,不断提升建筑门窗的保温性能[2]。

2.4 制定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水平

第一,制定合理的绿色建筑经济激励制度。要想促进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家相关部门需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针对农村非绿色住宅,可以适当提升其纳税标准。多元化税收政策的良好落实,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绿色建筑经济意识。制定农村建筑绿色经济激励机制的过程之中,要求相关部门从“以奖代补”角度入手,对既有的农村绿色建筑贷款优惠政策进行完善,进而促进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加大新农村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力度。受到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缓慢,部分绿色建筑技术缺乏创新,无法完全满足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国家有关部门需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升新农村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水平,在满足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需求的基础之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3]。

第三,对当前的绿色建筑市场加强管理。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情况,加大对绿色建筑市场的管理力度,强化绿色建筑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管理水平,减少恶性竞争,在提升新农村绿色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推动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新时期背景下推动我国新农村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加大绿色建筑经济宣传力度,提升新农村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强农村建筑保温设计,降低能耗、制定完善的经济激励机制,提高绿色建筑技术创新水平等等,可以更好的满足新农村绿色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例10

大家好!

这次绿色农业科研专家咨询会议,是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是在刚刚结束的落实今年科研课题培训班之后,是在紧张编制科研课题的过程中,为了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科研事业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地深入展开,及时召开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必要的,又是十分重要的。刘连馥会长的讲话,既讲明了当前绿色农业发展鼓舞人心的可喜形势,又讲清了召开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虽然会议通知时间比较仓促,但是各位专家严肃对待、踊跃参与、认真准备,用实际行动支持协会工作,支持绿色农业的发展。这种顾全大局、智力奉献精神,使我们协会的同志深受感动。为此,向各位专家表示由衷的感谢。实践出真知,专家献才华。听了各位专家讲的思路和建议,我感到很过瘾,很解渴。大家所讲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开拓性、指导性和可行性,这对今后绿色农业科研的深入展开,起到了定向指路作用,达到了召开这次会议的预期目的。为此,建议协会把各位专家咨询意见汇编成书,并作为协会安排明年科研计划和长期绿色农业科研规划的指导性意见,加以实际运用。

我们协会领导委托我做最后发言,我几乎成了光荣的“最后发言专业户”。各位专家的发言真知灼见,分量很重,含金量很高,最后发言确实比较难讲,即使讲了,也显得会议有点“头重脚轻”。要有水平,有态度。我讲一百句话,能有一句话是对的,也算是为绿色农业这个参天大树,浇灌一杯水,培上一铲土。主要讲以下两件事,说说个人意见。

一、设立绿色农业科研中心的背景和意义

近两年来,协会已经陆续审批设立了九个绿色农业科研中心,还有继续发展之势。我们对“中心”重要性的认识不能满足于拿了一个本子,挂上一块牌子,找到一个来钱的路子。要了解设立“中心”的背景和意义,进一步激发“中心”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珍惜其来之不易。提出设立“科研中心”,也如同提出绿色农业理念一样,不是乱出点子,随心所欲,而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所决定的。产生的背景大家知道,宏观背景就是党中央做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三农”是重中之重的重大决策。直接背景是:近三年多来,协会有序地抓了三件大事:一是绿色农业理念的提出和初探;二是设立和建设示范区;三是绿色农业科研工作。办好这三件事,建成绿色农业模式,科技人才是根本保证。科技人才在哪里?省市农科院、农业大学,是农业科研人才集中之地。农科院、农业大学的科研需要与农业发展的实践相结合,科研成果需要转化推广,农业科研需要经费来保证,示范区的建设需要科技下乡。以上多方面的客观需要,就是“科研中心”产生的土壤和根据。前年,连馥会长到江西省去考察的过程中,与江西省张逢雨老省长、江西省农科院领导深入交谈,形成设立绿色农业科研中心的共识,可以说这是“不谋而合”、“异床同梦”,可以说这是一个杰作,一个创举。点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井冈山的星火已经燎原。在批了设立第一个江西农科院科研中心之后,在青藏高原、河南中原、东北荒原、大海之滨等地设立了九个中心,辽宁农科院、北京农科院正在积极争取。对这件事,不认真思考,觉得好像很平常,但是,在协会不投一分钱、不给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挖掘和利用这么巨大的农业科研院校人才资源,是可庆可贺的人间奇迹。“科研中心”的设立,对于绿色农业发展,对于支持示范区建设,对于绿色农业科研的振兴,对于充分发挥农科院的作用,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二、绿色农业科研立题的意见

财政部、农业部对开展绿色农业的科学研究高度重视、具体支持,不仅解决了科研经费问题,而且对科研课题的立题问题,一再提出明确要求,就是不要把绿色农业研究课题与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农业科研课题搞重复了,搞雷同了,一定要充分体现绿色农业的内涵和特点。我们立项的科研课题,总的看是符合绿色农业理念的,但是因为没有经验,对绿色农业理念理解不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在立题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一是课题没有体现绿色农业的理念,二是课题与解决示范区建设的难点结合不紧密,三是有些课题零碎,小而单,四是有个别课题是为经费不是为绿色农业而科研。这些问题的存在引起了协会领导的重视。为了贯彻两部的要求,为了解决立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协会领导决定召开这次会议,据说还有名人的指点和建议召开专家咨询会。在会上,钟雨亭副会长和各位专家的发言,都为解决绿色农业科研立题的思想路线和方向问题,讲了许多宝贵和中肯的意见,我很赞成,希望各科研中心立题时要认真吸纳。对今后的绿色农业科研工作,特别是课题立项,总的希望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绿色农业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示范区建设的实际,围绕构建绿色农业模式的综合体系建设,突出应用技术和先进技术(先进科研成果)的集成创新这个科研重点,立足于解决制约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实现“三安全”的难点,充分运用“三先进”的合力支撑,提高绿色农业的综合生产力,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多出成果、培养人才,又好又快地探索成功各具区域生态资源特色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目标,为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为了充分发挥绿色农业科研中心的作用,为了沿着正确方向开展绿色农业科研工作,建议“中心”抓好三件事:

一是与时俱进,调整工作部署。已经设立科研中心的农科院,都已经有既定的方向和工作部署,但是现在又增加了绿色农业科研的新内容、新任务,情况变了,就要与时俱进,不仅承担绿色农业科研的单位和人员要转变,建议与农业科研有关系的科研和工作,尽量地与绿色农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早认识、早行动就会早受益。

二是对绿色农业理论要早学习、真理解。已经设立科研中心的农科院和大学,是支撑绿色农业的排头兵、主力军,必须对绿色农业这个新理念、新学问、新事物要早学一步,深学一层,即便是老科研也有一个接受新知识、再学习的问题。否则,明白人也会走偏路。

三是抓紧今年科研课题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