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3-16 17:34:53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1

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教育的一个综合性科学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理工科尤其是化学化工学科而言,毕业论文实验又是毕业论文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训练专业科学研究思维与方法的重要环节[1]。

化学化工类毕业论文实验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实验,不同于单学科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方法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学生把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这样就对论文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然而,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增加,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本来就有比较繁重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与科研任务,有限的精力使得他们对毕业生实验的指导和管理经常不能到位,“带而不管、管而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3]。而且,学生还有可能因为实验室条件以及仪器、药品、耗材等不能到位,对实验过程拖拖拉拉,学生的侥幸心理、畏难情绪等也会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此外,当前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的分配问题,势必会影响实验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毕业论文实验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如何定位实验员的角色,发挥他们在实验室工作的优势,更好地服务本科毕业论文,提高毕业论文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将成为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研究的话题。以下就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实验员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探讨。

1.做好实验资源规划师,实现实验资源合理利用和资源共享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论文完成期间,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的学生人数相应增加,势必会造成实验室用房和仪器设备以及药品耗材等的紧张。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统筹规划,做好一名规划师,使实验室资源利用最大化,优势资源有效共享,保障学生毕业论文实验的正常开展。

(1)实验室用房。

我院学生毕业论文实验,一般安排在专业实验室。根据每个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人数,合理分配实验室用房,有研究生用房的指导老师,会根据要求,少提供用房面积或者不提供。我院应用化学系每年拿出4个120m2的专业实验室供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实验,有效地保障了每个进入实验室开展论文实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实验室用房问题。

(2)实验室仪器设备、药品及耗材。

①实验室公用设备:例如电子天平、气流干燥器、超声波清洗器等,每个实验室提供一套;而干燥箱、冰箱等则放在专门的干燥实验室和冷冻实验室供学生使用。

②实验所需器材、药品等: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选题,查阅文献,统计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药品、耗材等,先由指导老师认真审阅签字确认,再交实验室管理人员最终审核,以指导老师为小组登记、领取。对于化学反应中常用的小型仪器,如调压器、加热套、磁力搅拌器、水浴锅,根据指导老师所带学生人数,统筹安排,保障每三个学生有两套仪器。对于药品、耗材,如高分子反应所用的引发剂,以及一些催化剂等,用量较少,而且不易保存,一般一届毕业生,共用一瓶已经足够;而耗材,如标签纸、试纸之类,一般交由指导老师小组统一领取。这样可有效避免学生“只借不用”,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③大型仪器设备:如气质联用仪、流变仪、红外光谱仪等,一般由专门实验技术人员负责管理,为全校开放,保障优势资源有效共享。

2.做好实验全程的“绿化师”,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毕业论文期间,化学专业类学生,大多数都要进入实验室开展为期3个月左右的实验。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甚至“三致”物质等,如果进入环境,必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培养人才方式的转变,化学实验实现绿色化是化学实验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化学教师更应该具有绿色化学的思想,提倡绿色教育[4]。所以,实验员在毕业论文全程中,应该做好一名“绿化师”,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严禁把废气、废液、废渣和废弃化学品等污染物直接向外界排放[5]。

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要实现绿色化学,实验员首先要从源头上降低化学污染物的生成。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提供微型实验装置,开展微量化学实验。如在有机合成研究课题中,实验室统一提供成套半微量玻璃仪器实验装置。这样既可以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降低“三废”的排放,又可以节约水电以及一些辅助耗材的消耗,降低了实验成本,并且能使爆炸、燃烧、中毒等事故相应减少,极大地改善实验环境条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2)提供无毒或低毒试剂和溶剂。当学生领用有毒有害试剂开展实验时,需要指导老师及学生研究讨论,考虑更换试剂,实在无法更换的,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小心操作,并且对实验过程中的所有废弃物回收处理。其次是对“三废”的有效处理。“三废”处理,必须分类集中收集,分别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废治废的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实验室污染治理率[7]。如对废液中有机溶剂尤其是重结晶后的溶剂,可通过蒸馏回收,重复利用;对酸液、碱液可通过实验室提供的废液回收装置,分类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或有异味的气体,必须采用密闭式操作或在通风橱中进行,能吸收的,进行吸收处理。对废渣,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必须进行无毒化处理。最后,实验员还应该经常进入实验室,督促学生清洁实验,保持实验室卫生,培养他们的绿色意识、环保观念。

3.做好学生实验的安检员,保证毕业论文实验正常安全开展

完成毕业论文是学生自己查阅文献,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案,自己搭建实验装置,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员应该做好一名安检员,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操作,进行适当的引导,对有危险操作步骤的学生多巡视指导,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毕业论文实验正常安全开展。

作为一名安检员,实验员应该对以下两方面进行监督检查。第一,在实验室安全方面。首先应该给学生灌输安全思想。这方面我们采取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全体学生集中学习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其次是实验员还应该经常巡查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物以及有污染源的学生。例如,学生在研究混凝土高效减水剂时,用水泥净浆做性能测试,虽然学生对大量废渣已经妥善处理,如不加以提醒,忽略了烧杯壁上少量的水泥残渣,而直接冲洗进入下水道,由于积少成多,也会造成水管堵塞,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最后,实验员还应对精密贵重仪器以及实验室的水电、消防器材等加强监管,确保论文实验正常安全开展。学生在用气相色谱开展检测分析时,应从载气钢瓶、减压阀、注射器以及检测器等多方面给予指导,强调注意事项,并且观察学生实验过程,保证操作无误后,方能离开。第二,检查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论文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有高有低,动手能力有强有弱,难免有操作不规范,而且只追求结果、不注重过程的人,这样就会给实验室安全带来不小隐患。学生在开展有机合成研究时,最容易造成实验装置搭建不规范。如在研究有HCl、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生成的实验中,没有搭接尾气吸收装置,这样既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又会给师生健康带来危害。第三,在安检方面,还应该密切关注为学生开放的精密贵重仪器室,重点检查学生操作情况与水电等,确保仪器安全。

4.做好学生问题的咨询师,服务引导毕业论文全过程

毕业论文实验期间,学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学生问题覆盖毕业论文完成的全过程。实验员是学生进入实验室后离得最近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学生咨询问题的第一人。因此,实验员应该做好一名咨询师,服务引导,帮助解决论文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学生需要查找实验过程中的一个小步骤、药品性质;仪器不会使用,出了问题;实验过程中缺东少西,等等,这些情况学生一般都会找到实验员,要求帮助解决。在解决问题期间,实验员办公室成为服务学生的场所,实验室的办公电脑成为公用电脑,实验员成为全体学生的辅导老师。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实验员应充分体现优良的“敬业、献身、奉献、负责”的教育精神。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实验员必须加强学习,自我提高。实验员除了具备基本的人文社科素质之外[8],还应该具备文献资料查阅、仪器设备维修、结果分析处理、计算机运用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真正成为一名综合型、多能力的“通才”。例如,学生在用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测试时,仪器初始化失败,并且出现氘灯、钨灯能量低等情形,这时,学生就会第一时间找到实验员,并且表现出束手无策的样子。其实,实验员只需打开机箱底座,松开光栅驱动轮,用手转动进行调整,再重新开机,仪器就能恢复正常。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实验员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进入社会前进一步学习的过程。

总之,实验员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实验员必须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勇于承担起多重角色,发挥在实验室工作的优势,积极工作,乐于奉献,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才能真正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和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黄道战.高校扩招后实验室在毕业论文实验管理与指导工作中的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03,(5):77-79.

[2]聂容春.谈谈化工类专业毕业论文环节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化工高等教育,2005,(3):115-117.

[3]闫兰英,李天良.化学与化工系开放实验室效果分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3):7-9.

[4]魏正妍,杨秀清.在研究型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意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1):36-37.

[5]张世仙,陈文兴,勾华,等.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实验室污染调查及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1):68-71.

[6]徐常龙,曹小华,陶春元,等.通过绿色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化工高等教育,2009,(3):42-44.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2

1 校企合作办学的原由所在

校企合作是时代的召唤,是社会进步的需求,是校企双方共同发展、参与竞争的战略需要,是双方科学、实效发展的可行性选择:只有合作,才能更好、更快发展;只有合作,才能更大、更强发展。鞍山绿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多年以来一直作为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在长期形成的友谊基础、事业基础、认同基础上,双方开展实质性联合办学。2006年10月鞍山绿业装饰人才职业培训学校――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教学实践培训基地正式成立。双方合作之所以具有一致的认识、主动的姿态、不竭的动力,原由从三个方面论及。

1.1 出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企业吸引、选纳大量优秀人才,构建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结构;有利于企业壮大自我,拓展生存空间;有利于企业提升文化层次、打造行业品牌,提升知名度。

1.2 出于学校办学的改革需要:校企合作办学有助于学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有助于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校开拓就业市场,提高社会竞争力。

1.3 出于学生迫切的成才愿望:校企合作办学满足了学生完善知识技能、掌握实践经验、提高职业素养、增长创业才干的需要。

2 校企合作办学成功所在

2.1 合作双方具有广博的事业胸怀,着眼行业整体水平,推动社会进步。近些年来,室内设计师被媒体誉为“金色灰领职业”之一。据国家人事部门的权威统计,未来20-50年装饰设计行业已经成为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目前全国室内设计人才缺口达到40万,全国很多艺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上的需求,绿业装饰人才职业培训学校的创办,为全国装饰设计行业培养专业、高素质的室内设计师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校企强强联手,目的是共同打造装饰装修行业的黄埔军校!让每一位走出黄埔军校的学员将装饰行业最具前沿的设计理念、精湛技术、优秀文化传承给鞍山乃至全省、全国的装饰装修公司,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为家乡奉献一份爱心。

2.2 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社会声誉,强势联合。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初建于1993年,现设有美术学(师范类)、书法(非师范类)、艺术设计、摄影、工业设计、装饰雕塑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美术教学楼8000平方米,设有画室、多媒体教室、陶艺工作室、设计实验室和美术展览馆等。多年来,美术系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系、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强教学、重实践”的特色办学思路,专业教学能力强。

鞍山绿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从1995年成立以来,在十二年的奋斗历程中屡创高峰,成为鞍山及辽宁省装修界的楷模。它是鞍山市装饰装修公司的领军企业,如今,它已是拥有700余人,十二支专业施工队伍、九大职能部门及六大品牌建材商场的规模化装饰公司。曾被市政府授予鞍山装修界唯一一家免检企业,被辽宁省评为“辽宁省十佳优秀装饰公司”,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质量服务双优企业”,具有坚实的基础和雄厚的实力。

由鞍山师范学院和鞍山绿叶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的鞍山绿业装饰人才职业培训学校,是经鞍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确认的,是辽宁首家专门培养装饰行业人才的职业培训学校。 学校开创了省内美术院校与成功企业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校是鞍山室内装饰协会唯一指定的装饰装修行业培训机构,四十余家的理事单位(鞍山及周边地区装饰装修公司)成为学生毕业后实习和就业的保障基地。校企优势联合,共同造就装饰人才!

2.3 互动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绿业装饰人才学校座落在鞍山师范学院院内,以大学校园文化和先进企业文化互为依托,学员既可以享用一流的教学设备,涉足上百个施工现场,领略装饰工程的施工工艺、操作流程,所学课程又有资深的教学管理专家策划、业务精湛的教师讲授、经验丰富的业内精英指导,在理论和实践的循环反复中感悟真知,置身于先进管理、优质服务中提升自我。

2.4 科学管理、规范教学、全面育人。学校根据装饰人才培养目标 , 成立校企双方领导小组,组建专门教学管理机构,确立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管理上 ,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 ,如,加强实践实训教师管理,对教师每一堂实践实训课教学进行跟踪评价与监控 ;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管理 ,及时将岗位中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知识引入实践教学中。走向职场,必须具备职业素质,学校开设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课。

3 校企合作办学的收益所在

3.1 发展双赢:高校与企业良好的合作对于人才资源开发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可形成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而且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确保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3.2 效益互利:学校培养人才、增强学生和专业的社会竞争力,赢得了社会效益, 企业优选优聘,提升文化,打造品牌, 赢得了经济效益。

4 校企合作办学的特色实践所在

绿业装饰人才学校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独立进行室内设计,富有创意思维,并能将其设计和构思通过徒手和计算机软件绘制出来;掌握空间设计、材料学、施工工艺、工程预算报价、洽谈客户等专业实践知识;能独立操作室内设计的完整工作流程,并具备较高的艺术文化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应用型人才。据统计,深造班开设的全部课程中,18%由高校教师专门授课,30%由企业设计师专门传授,52%由校企双方共同任教。教学实践特色在课程类别与安排上体现如下:

4.1 实验操作课程:电脑制图课程由鞍山师范学院专业讲师与绿叶装饰公司资深设计师共同授课,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精讲室内设计师必须掌握的五大设计软件,传授最具工作实操性的绘图技能,使学生独立制作精美的效果图及完整的施工图。

4.2 现场实践课程:专业而又迅速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学校最大的特色教学。实践课程由绿叶装饰公司高级工程师、资深设计师和鞍山装饰行业的专家学者传授最直接、最实用的实践经验知识,学生们可以在绿叶装饰公司的上百家施工现场从水、电、木、瓦的每一种材料,每一种工艺去实践装饰工程的真实流程,直到学生完全掌握为止。

4.3 职业教育课程:学校培养的是“得才兼备” 人才,不但要教会学生专业技能,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事。职业素质教育全部课程由企业家讲授,企业家们用最真实的心声告知学生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课,让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促使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品格修养,使其毕业时就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受到更多用人单位的青睐。

4.4 岗位实习课程:学生通过岗位实习,完成毕业设计与答辩任务,全面展示自我。对此,学校给与了精心的设计与安排。

通过毕业设计,让每一位学生毕业后都将成为一名即精通设计、预算、报价、选材、施工等流程,又能独立完成谈单、签单工作的合格设计师。毕业设计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绿叶装饰公司设计部完成。从与客户进行当面洽谈到做出客户满意的全套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说明、平面图、立面图、施工图、效果图)直至装饰材料、预算报价、施工及工程验收的整个工作流程,每位指导教师指导2-5名学员。

通过毕业答辩,让毕业学生直接走向设计师的岗位。学生毕业进行公开答辩,届时,诚邀业内专家学者、鞍山首席设计师、新闻媒介等专业人士检阅办学成果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邀请鞍山室内装饰协会四十余家理事单位及周边城市的装饰公司莅临现场指导及优先聘用。

4 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向所在

目前,深造班中,45%的学员是高校相关专业在校生、毕业生,55%是社会上有一定美术专业设计基础,对装饰设计爱好者、从业者。校企间互动性的设计展示大赛、专家学者讲座等活动无论对装饰人才学校学员,还是对在校大学生、专业教师、管理人员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迪。

一年来的实践办学、互动交流,带给鞍山师范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精神理念方面的效益是无可估量的,更多的学生渴盼到绿业装饰人才学校系统接受实践培养与造就。审时度势,校企双方应将合作向纵深推进,尝试“3+1”学制教学改革,增设项目经理、工程监理、预算员、咨询师、产品顾问、陈设设计师、客户经理等专业培养方向,完善发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于实践办学双方在装饰人才培养领域的探索、推进!

参考文献

[1] 孙宏伟.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 4): 23- 25

[2] 赵浩兴. 关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战略思考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8): 29- 31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高等会计教育也进入了高质量教育发展阶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会计“德”与“术”的融合教育,思想政治和专业课程思政融合教育越发显得重要。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2021年3月,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展望2035年,将基本实现打造会计强国的战略目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执业能力与会计强国的地位相匹配;会计诚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全面提升等。上述远景目标均与会计课程思政教育密切相关。那么,新时代我国会计专硕课程的特色和思政教育的目标及内容应如何设计?如何有效实施?这些问题急需会计教育界、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深入探究。

一、文献综述

1.从单一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设计角度。本科层次的《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应融入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1],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对接分项设计[2],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财务会计思政教育实践。《政府审计学》作为会计专业课程,要挖掘课程中“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国家治理”的思政理念[3]。2.从会计专业和学科建设角度。殷俊明等[4]采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思路,从“立德”和“树人”两维度设计了会计学专业思政的具体建设路径。董必荣等[5]认为突显“价值引领”、瞄准“两性一度”、明确“建设目标”、打造“卓越团队”是学校会计学金课建设的基本思路。徐经长[6]认为新时代会计学教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需要重视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对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治理的关切。3.从会计人生教育内涵拓展角度。栾甫贵[7]论述了拓展高等院校会计教育内涵、引入人生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主张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诠释人生,用人生哲理深化会计教育,以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等。也有学者从职商维度,剖析了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本质内涵与能力要求。上述文献从不同角度探究了本科层面的会计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思路和举措。依据《纲要》的规划任务,本文以绿色会计教育为特色,从绿色会计专硕(绿色MPAcc)教育层面,探讨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特色”融合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和实施措施等,以丰富中国特色的MPAcc教育理念,落实教育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同时有利于指导培养单位课程思政教育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基础与教育目标

1.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基础。绿色MPAcc特色教育是在绿色高质量发展观指导下,确立绿色会计教育理念,制定绿色会计专硕培养目标,将绿色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绿色环保会计特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8]。这一特色教育蕴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进入新时代,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是马克思关于会计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著名论断和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马克思认为,“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一著名论断揭示了会计的反映和控制功能,及其在大规模生产环境下的微观和宏观重要性。在马克思看来,企业的资本运动“是由包含商品的定价或计价(估价)在内的簿记来确定和控制的”,控制职能是会计的本质职能,没有对“过程的控制”,“观念总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传播、认知和践行马克思会计控制思想是当今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作为对生态产品或产业价值全周期性的反映和控制的生态会计,将在经济社会生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念,蕴含着自然、经济和生态会计的关系。自然环境资源的“绿水青山”就是经济中的“金山银山”,需要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统一核算与控制,这一功能天然地由会计尤其是资源环境会计来承担。因此,新时代资源环境会计、审计的教育思想源泉是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研究设计绿色MPAcc会计教学内容,通过资源环境特色的会计、审计、财务等教学,培养会计硕士的生态文明理念,使其熟练掌握生态会计的知识和技能。2.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绿色MPAcc教育以绿色会计为特色,既包含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历史文化教育,又涵盖了马列思想及当代创新发展观的教育,同时蕴含了绿色会计的反映监督职能与法治思想和道德思想的融合教育。基于绿色MPAcc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和会计专硕总目标,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职业人才。其具体的教育目标为:一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塑造正确的会计人生职业观念,包括会计法治观念、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会计责任观念、如实反映观念、诚实守信正直观念、绿色环保会计观念等。二是改善MPAcc学员会计心智模式,包括改善学生会计思维认知方式、知识素养、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以新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创新性地从事会计职业。三是获取全面而有特色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如绿色会计知识、职业判断的技能、解读经济利益的技能等),是会计教育必须面对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四是提升会计职业能力[9],包括理论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学习领悟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等。

三、绿色MPAcc核心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设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教高[2020]3号文件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指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据此,笔者认为绿色MPAcc核心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如图1所示。1.MPAcc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育。MPAcc课程思政教育是以思政课程中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借助专业课程,巩固思政课的原理,加深思政课程教学原理的应用,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道德水平,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级会计应用人才。2.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特色思政教育。该课程作为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系统阐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思想体系、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与专业课程中的法规道德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会计专硕的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内容,并与会计专硕专业课程中的绿色会计、绿色审计、绿色财务等特色内容共同构成绿色MPAcc核心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如在讲述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惩戒机制时,引述总书记论道德,“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基于中国特色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惩戒机制,使学员认识到褒扬会计诚信与惩戒会计失信的重要意义,引导学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道德评价和惩戒案例,提高学员对中国制度的自信并深化学员的会计职业理想等。3.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基本+特色”教育内容。MPAcc的核心课程由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和审计理论与实务等构成。笔者认为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应包括“思政+基本+特色”内容。这样设计不仅能够体现核心课程对教学大纲基本内容的传授,而且可以体现核心课程的思政引导,并与基本内容相融合。通过专业教育塑造正确价值观,从价值运动教育,到融入思政教育,再拓展到学生的人生价值教育等。另外,课程内容还要体现特色教育,如绿色会计特色内容,实现以思政为引导,以基本内容为核心,以特色内容为特点,培养全面而有特色或专长的会计人才。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

四、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路径

1.加强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指导。全国专硕教指委应在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课程思政理念及《纲要》精神,组建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指导分会,研究并提出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的教育指导意见,开发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思政素材库等,并指导和督促培养单位会计专硕思政教育的规范建设。2.MPAcc培养单位探索实施“三位一体”融合教育模式。MPAcc培养单位应按照会计专硕的总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及特色教育目标,以课程思政为引导,以基本内容为核心,以特色内容为亮点,修订完善MPAcc教学大纲,探索设计并实施“思政+基本+特色”的“三位一体”融合教育模式。3.各课程教学组实施PDCA模式。各课程教学组依据“思政+基本+特色”的“三位一体”融合教育理念,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模式,开展各专业课程的特色思政教育。首先,细化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计划,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案。其次,创新教学方式,实施过程教学法,包括教材使用、思政元素的采集和特色内容的引入,通过线下线上的传统讲授、讨论汇报、案例教学、慕课教学、影视教学和质疑教学[10]等方式方法,确保过程教学质量。再次,创新课程考核机制,实现全过程和“三位一体”内容全覆盖的考核机制,实施以“三位一体”全覆盖为考核要点,以平时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并以开卷、闭卷、课程论文、案例分析汇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针对执行和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持续提升教学质量。4.强化实践课程、毕业论文创作与课程特色思政的融合。MPAcc强调实践应用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所以在采用双导师制的实习实践课程教育中,既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也要在实践课中践行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实习实践中应重点观察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为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实践依据。这些来自实践导向的学位论文选题,既有实践意义又有思政教育意义。进一步,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创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论文创作中对学生学术规范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其尊重已有学术成果、坚守学术道德规范,即寓思政教育于实习和毕业论文创作。5.MPAcc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德才兼备人才需求为导向,推动“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MPAcc的教育供给要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单位应不断与用人单位互动交流,根据市场的有效需求和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推动“思政+基本+特色”MPAcc的供给侧改革,实现MPAcc培养的总体目标。

五、结论

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代中国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基于绿色发展观,开展以绿色会计为特色的会计专硕思政教育,以马克思有关会计论和“两山”理念作为思想源泉,结合会计专硕教育特征,本文设计了会计专硕必修课程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体系和实施举措,以期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法规,融“政治—道德—法规—业务”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会计师。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会计教指委组织制定并完善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教育标准,督导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各培养单位根据《纲要》要求和自身特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有效提升教师课程特色和思政教学能力,将特色和课程思政内容嵌入核心课程,实施“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会计专硕用人单位严格以德为先,招聘德才兼备的富有特色的会计专硕毕业生,推动“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瑞平等.通识教育下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月刊,2019(2):72~79.

[2]章雁.关于本科“中级财务会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J].商业会计,2020(7):103~105.

[3]王如燕.《政府审计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国际商务财会,2020(6):72~74.

[4]殷俊明,张兴亮.会计学“专业思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财会通讯,2020(15):163~166.

[5]董必荣,刘海燕.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75~79.

[6]徐经长.新时代我国大学会计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5):19~23.

[7]栾甫贵.会计教育内涵的拓展——基于人生教育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7(12):87~92.

[8]郝玉贵等.绿色+MPAcc特色化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2020(13):114~117.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4

天然染色中的青色系本身也是极具研究价值,如不同程度的蓝色系、绿色系颜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有彩色系颜色,同时青色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天然染色手工艺色彩之一。另外,本人的毕业论文是以天然染色中的青色作为研究主题,因此对该领域更是有着较深的体会与领悟。上述种种,都是自己在诸多毕业设计方向中最终将天然染色青色系作为毕业设计元素的主要原因。    

总之,能将这些带有历史印迹的颜色加以再设计,使其重新焕发新活力,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意义又富有挑战的事情。

2 设计要点    

此次毕业设计是以天然染色这一传统工艺为基石,因此显然也是关于天然染色一青色系(蓝色系、绿色系、紫色系、黑色系)为理论研究依据,而在实践层面上予以的一种视觉化的呈现尝试。    

这一特殊设计对于材料和工艺是有所严格限定的:一方面,想要实现青色的色彩再现,材质只能是以天然材料为主,如棉、麻、丝、毛、莫代尔、牛奶纤维、竹纤维、大豆纤维…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材质,同等条件下还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色彩。所以就制作工艺角度来看,需要做大量实验了解不同材质的染色成效,才能更好地指导设计;另一方面,青色系的色彩受外界(时间、空间、温度…)影响较大,对染色工艺要求很高,其重复性难度较大难以把握。所以就设计角而言,天然染色作品具有的不可复制性,如此特点也使其拥有了一种独一无二性的艺术品质。

2.1 设计灵感    

此次毕业设计关注要点如下:一是染色工艺本身,即青色染色过程与成色;二是青色系特殊功用,即拥有消炎、抗菌等实用功效;三是青色拥有丰富的色彩。上述三点是本人毕业设计作品的灵感所在以及重要的创作依据。

2.2 设计方案

在上述设计灵感基础上,经过多方思考,最终确立了以下三个设计方向:

2.2.1“瞬间永恒”(装置类)

2.2.2“百家衣”(服装类)

2.2.3“青调一一七巧拼包”(箱包类)

 2.3 毕业设计制作流程    

“青”是名词同时也是一个形容词。提起“青”总会使人联想到“幽静的小树林”、“清新怡人的湖泊”、“富有生命力嫩芽”等富有美好诗意的意境。单一个“青”字就能起到调和调动人们情感得神奇魔力。      

“青”并不是单一的色彩,其本身(囊括蓝色系、部分绿色系、蓝紫色系与黑灰色系)包含了丰富的色彩。    

在毕设方案设计过程中,我最终选取青色系最常见的色彩,用包为载体,以天然染色为实现方式,结合“青”本身字体结构和文化寓意“震褂”出发从而联想到,可拆卸可组装的七巧包设计巧思,进行我的毕业设计作品创作。    

七巧拼包其外形轮廓己依据“青”字变形所得,而后设计着重考虑以色彩分区进行可组装可拆卸的设计思路,继而结合天然染色的色彩制作工艺得,到理想的设计材料。最后进行七巧拼包的最终制作。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5

2、各省市园林绿化、景观类设计、施工、园林监理类企业。此类方向为园林类专业(风景园林、城市规划)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从事景观类设计、施工、植物栽培养护、计算机绘图、园林工程监理类等方面的工作。

3、建筑行业类企业、房产类开发公司。随着各地房地产业的火爆,此类企业对园林类专业毕业生也有一定需求量,主要工作为建筑景观配套设计、居民区环境设计、小区植物栽培养护等。

4、苗木苗圃公司。包括一些苗木、种子的进出口公司和相关单位。主要从事植物品种的引种育化、繁殖栽培等工作。

5、园林类教学、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园林教育、规划设计、科学研究类工作。

风景园林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追求,不仅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相打起了“绿化牌”、“景观牌”、“生态环境牌”,一些企事业单位也越来越注重环境景观设计,使之“既要与城市环境协调,又要让员工和客户舒畅”,那些既懂得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和花卉苗木养护,又懂得“绿色经济”经营管理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当今世界城市化和花卉产业的兴起,更促进了园林事业的发展。风景园林专业也是培养适应未来城市环境美化要求及发展花卉产业所需人才的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提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社会急需大批优秀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风景园林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生态学、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在综合分析、设计表达、设计实践、科研创新、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训练。

1.掌握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园林工程技术理论等风景园林基础理论与知识;

2.熟悉普通生态学、景观生态理论、群落生态理论等风景园林自然系统理论基本理论与知识;

3.掌握素描、水彩画、钢笔画,中外艺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美学基础,掌握传统手绘表现技法与数字表现技术等设计表现技法,掌握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建筑及园林制图等专业制图基础;

4.熟练掌握庭园、公园、开发空间、专用绿地等园林与景观设计能力,掌握区域绿地系统与城镇绿地系统等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内容与方法,熟悉旅游景区、休闲游憩、乡土景观等规划流程与方法,了解生态修复规划要点;

5.掌握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风景区规划与设计流程与方法;

6.掌握风景建筑、园林建筑、建筑小品等现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能力,熟悉传统园林建筑测绘、设计与营造;

7.能掌握400种以上园林植物,熟悉其园林造景运用特征,了解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知识。掌握植物多样性规划、植物景观规划等植物造景规划与设计。了解花艺与盆景艺术基本知识;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6

1.高校园林专业就业现状

1.1就业前景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园林专业的毕业生也不能例外。当前我国园林方面的工作不完整,国家签发的注册证书也有欠缺。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林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但除此之外,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园林的绿化,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另外,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城市建筑物的密集建设增加了柏油路和水泥路的面积,减少了土壤和植被的面积,从而使城市热岛效应加剧。这些方面则要求我们要重视园林绿化的发展,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居住环境的建设,对住宅区、公园的绿化景观要求也越高,这就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设计和管理。

1.2就业范围

高校园林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主要是在各相关单位从事城市绿地系统、各类公园、风景区、工矿区、庭院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园林植物的繁育、花卉生产等的教学研究工作。

1.2.1各省市园林局等行政或行业主管部门

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步伐,在众多的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绿化景观设计,因而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主要从事城市内部公园、道路、单位、社区等绿化设计。

1.2.2房地产开发企业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化及生态环境成为新追求,各地房地产的升温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园林类专业毕业生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主要工作为居民区环境设计、小区植物栽培养护等。

1.2.3园林类教学、科研机构等

从事园林教育、研究类工作。

2.园林专业教学针对就业问题的调整

虽然园林专业就业前景良好,但由于专业的限制,毕业生需要同时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园林专业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研究。园林专业要有自己的适合本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制定的过程中针对地域性、学校办学基础以及师资等方面进行专业发展定位。

2.1注重课程设置改革

园林专业是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涉及面比较广。学生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多涉猎一些其他诸如规划、建筑。环境、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重视课程内容的衔接及新的理论知识的更新,将园林专业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等。比如《植物造景》《园林工程和技术》《设计表达》等课程,应该结合理论来强化课程内容,总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同时还要注重课程反馈,主要由教师主持,以批改后的作业为内容来进行,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并让学生提交书面改进报告。

2.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园林专业不仅中理论,更重实践。现阶段高校的园林专业教学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园林专业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就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学。首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等,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其次是案例教学,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接触设计流程和设计程度;第三是现场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亲身体验设计与土地的关系。尤其在《园林工程》《植物造景》等实践性质比较强的课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亲自参与施工和设计,没有条件的也要尽可能的创造以校外实践基地或者校内教学园地来进行实践教学。

2.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首先,要转变专业教师的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思路,树立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开拓就业创业视角,把单独的专业就业方向扩展到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其次,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的培养,教师可以针对所任教学科的特点,选择园林行业的某个方面作为创业技能进行重点培训。第三,可以允分把校内资源作为创业教育的平台。这样学生既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培养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艰苦奋斗创业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可以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学会社会交往。最后,把创业教育纳入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校的总体安排,制定详细的创业培养计划,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2.4注重素质教育

增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土地、热爱土地。具体做法是首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社团活动,增加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第二开设专业讲座,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进行学术报告,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前沿动态;第三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一部分是通过自愿或者学校指派的方式进行。在这个活动中通过记录、图片等形式来了解生态、植物、气候等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独立的实践体验;第四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的专业竞赛,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参与热情,用以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

3.结语

我国园林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但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而且还对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虽然目前国内对园林专业的人才还是很紧缺,但是高校的园林专业大多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教学基础设施和园林专业实践场地方面的缺乏导致了毕业生良莠不齐。针对这些情况,学校领导要予以重视,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园林专业实践需要场地的经费投入等。(作者单位:贵阳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凡,车震宇.风景园林教育特色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1(12):215-217.

[2] 高崎,杨西阁,王昊,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5):46.48.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7

作为现代工业重要的门类之一,建筑行业的发展依赖于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各专业的分工协作。由于所涉及到的知识十分庞杂,为了便于学习、掌握并提高工作效率,必需进行细化的专业分工,将原本完整、连贯的建筑设计活动肢解成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环境控制设计、施工建设等先后不同的几个工种。各工种又从有利于自己操作的专业角度出发,利己主义走强,导致专业间条块分割、难以融合统一,建筑整体性能难以实现。如今,我们知道这种简单的专业分工方式,虽然有利于单项技术进步和知识的传播,但却不利于建筑整体质量的提高与整合,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建筑被简化成了若干单项“建筑科技”或“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与技术设计配合不佳,设计与施工分离,设计与使用脱节等。目前,在我国土建高等教育领域,绿色建筑主题涉及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大致6个一级学科和其下包含十几个二级学科,共同完成培养建筑工业所需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目标。客观地说,上述学科都分别在领域内对如何提升建筑的绿色性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关注,但却没有一个学科以全面解决绿色建筑设计质量为核心去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就绿色建筑的实现途径而言,建筑学学科应该肩负起全面实现绿色建筑的职责。绿色建筑给传统建筑学在教育科研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更综合的理论体系、更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更高的技术要求,也需要掌握更先进的理论前沿、更广泛的知识体系、具备更理性的技术思维逻辑、熟练运用多样化的分析工具等。需要以建筑学为核心,整合相关学科,研究和建立具有整合思想的绿色建筑设计专业方向,它具有相关各学科乘积的效应,整合各专业最先进的元素,以培养能够胜任时代要求的建筑设计人才为目标,以同步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和建筑与环境的友好关系为社会责任。这就需要重新思考、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绿色建筑领域专门人才培养模式。近期可以在已有的分工基础上考虑学科融合,建立健全建筑设计学科对环境控制设备、结构设计、计算机模拟分析、数理分析等必要知识体系的整合,加强建筑设计人员对相关绿色建筑研究进展和技术的理解,以便能够真正起到整合、组织设计工作的责任。针对相关方向研究生教学,加强包括建筑技术、结构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等相关领域通课程的学习,以便掌握健全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最新科技进展。

2教学实践

2.1学科融合探索始于1990年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调整了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框架(图1),就此,式,以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为核心,部级课题负责人为主体组成的绿色建筑研究团队,建设了陕西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取得了一批代表性成果,成为绿色建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还打破了专业与职业隔阂,拓展绿色建筑通识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题组内各专业负责教师频繁交流,形成了和谐结合专业发展的众多思考,围绕建筑学基本能力训练,展开了系列探索,形成了相对开放的教学体系,重点探索了以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设计与研究人才,科学研究成果密切结合行业与社会发展需求。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一套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实践和科研相互促进的创新模的科研关系,相互支持业务工作;注重打破研究生的专业界限,无论具体专业都强调需要掌握完备的建筑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经常开展跨学科的学习、研究、讨论。课题组内涉及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研究生共同学习绿色建筑通识课程,提高综合理解与设计能力。教学与科研相协调,明确了培养绿色建筑设计人才的目标,强化了建筑设计专业在学科群中的核心作用,其余门类均围绕此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多专业协同,促进学科间相互学习和知识体系的健全完善。瞄准绿色建筑行业前沿问题,将研究生论文研究与部级课题相结合,采用先进的、可重复的研究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10年来,累计培养毕业绿色建筑方向博士50余名,硕士100余名。在西部地区,系统地开展了多种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下的绿色建筑的环境测试、建筑模式研究、方案创作、示范建筑实施等系列科学研究工作。

2.2教学模式探索探索改变单纯的“线性”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式,“并行式”设计方法,提高建筑整体品质。在承认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形态、文化传承等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逐渐摸索形成了并行的绿色建筑设计创作方法。与常规先功能、再形式、后绿色技术设计的“线性”流程不同,将绿色建筑关键的环境与能源指标量化模拟分析前置在建筑方案之前进行。在利用计算机分析工具对环境与能源指标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实现绿色性能的角度提出若干种可能建筑形态,再进一步落实功能和组织交通流线等设计工作,还需对上述环节进行若干轮次必要的调试和优化工作,形成满足多目标需求的绿色建筑方案。“并行式”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的示意见图2。依照此方法,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多专业共同指导,探索了多重约束条件下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能途径,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3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2014年,结合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组进行了“并行式”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检验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将17周课时分为设计准备(理论学习与调研)、总体概念、方案设计、成果表达等4个阶段,在重要环节增设了专题辅导(表1)。毕业课题的选址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苏州市,是一家建筑科技企业的研发总部,占地1.7hm2。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北侧隔路与自然山体相望,东侧隔路与城市绿地公园相邻。由科研办公、对外技术展示、各类实验室、培训教育中心、学术会议厅等功能组成,要求符合绿色三星标识(图3)。本次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的关键内容:1)从自然气候条件出发,形成绿色建筑设计概念。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当地气象数据参数,利用Revit、Doe、Ecotect等绿色建筑分析软件,进行了生物气候、风环境、日照分析,探讨了包括风、日照、降水、温湿度在内的自然气候要素对建筑的影响,并从建筑节能潜力、主被动节能措施等方面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向和可能性开展了探索,让学生掌握借助计算机分析工具理性地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能力。2)复杂的功能组织与绿色建筑的基本目标相结合。设计对象功能构成复杂,涉及到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出入口确定、大小空间的协调、交通流线组织等一系列问题,单项技术难度不大;在此之上,又需要运用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环境和能耗模拟等手法,审视建筑方案的合理性,并做出相应的修改完善。经过反复的调整,让学生掌握了“并行式”设计流程,不但可以提高建筑物理环境品质、控制建筑能耗水平,也能提前对建筑的关键环境性能参数做出定量预判,提高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效率。3)以节能为主要目标的围护结构设计手法。在建筑技术专业参与下,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尝试建筑立面设计的新方法。以降低建筑能耗为目标,主要采用自然通风降温、夏季遮阳防热、争取冬季日照、围护结构隔热保温等被动节能措施,在建筑表皮做出了积极反应,形成了差异化的建筑立面设计(四个立面的形态、开窗与遮阳、墙体构造等均不相同),体现了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4)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等级划分和指标构成,组织设计文件。该体系由“四节、环保、运营”等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又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构成复杂,难以应用。通过学习、难点讲解、重点辅导等手段,让学生掌握了利用现行标准从事绿色建筑设计的技能,并将相关内容表达在设计成果图纸中,进行了一次完成的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教学实践。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8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并列入国家建设总体布局之中。这是在资源日趋紧张、雾霾天气频现、空气质量日趋恶化等情况下,顺应历史形势与潮流的新的发展理念,更是顺应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选择。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1。生态文明的核心在于将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保持与改善生态环境。基于此,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体现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和执行,而这有赖于全社会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

 

工商管理学科课程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工商管理学科的创生源于企业及其管理实践,而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是实现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根源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转变,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理念的树立和执行,工商管理学科均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密切。高校的工商管理课程教学可以成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教育未来的企业工作者实现绿色生产、清洁制造,具备强烈的环保意识,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生态文明视域之下如何进行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设计改革,使之在传播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高校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设计改革不容回避的任务。

 

一、传统的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工商管理学科是管理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群,是以微观营利性经济组织的活动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类学科。在不同的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本科课程设计理念具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偏重于科学研究,如部分研究性大学;有的偏重于应用,如部分地方性高校或者二本三本院校;有的定位于职业技能和一线应用,如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各个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本科课程设计理念具有一定差异,但传统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设计理念大致可以概括为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基本能力、技能与方法要求以及基本身心素质等几个方面。

 

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方面。工商管理学科属于典型的宽口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较为宽泛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国内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专业素养方面。掌握工商管理专业所需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基本能力、技能与方法方面。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掌握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能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基本身心素质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课程评估标准,均没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

 

首先,课程设计理念上缺乏生态意识。如上所述,传统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理念中主要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能否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为企业服务。这种课程设计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关注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以效益经济作为企业运行效率的唯一标准,缺乏生态理念,只会被动履行或者隐性逃避企业的生态责任,更不会

 

主动实施清洁生产与生态管理。总之,没有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的课程设计理念也会培养出相应的缺乏生态理念的企业管理人员们、企业家们乃至企业们。

 

其次,课程设计内容上缺乏环保教育。在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内容上,无论是理论教学内容还是在实践教学内容中,都难以找到基本的环保通识课程和环保专业课程,如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中缺乏基本的环保课程、日常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教育以及环保实践操作,更不必说企业的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等绿色课程。

 

最后,课程考核环节缺乏环保导向。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考核环节基本上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基点,考查学生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可以认为现有的课程考核环节是单向的以知识和能力为导向的,缺乏基本的环保导向,如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方面的社会调查和生产设计,没有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必要的环保知识等等。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改革

 

如前所述,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工商管理学科也应该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越来越多地关注生态环境,不断地进行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理念改革如前所述,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理念上缺乏生态意识,因此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不仅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以及能否运用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为企业服务,还应关注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是‘‘生态人”一具备强烈的生态意识,主动履行企业的生态责任,主动实施清洁生产与生态管理,生态思维成为一种常态,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企业。从而践行教育的共同目标—个人的发展、适应环境及与社会互动。

 

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高校工商管理学科的课程设计,就必须确立新型的生态知识观。传统的课程体系信奉客观主义知识观,将知识视为普遍的外在于人的真理。个人见解无法融入给定的课程知识体系。对知识客观化与科学化的追求以牺牲个人知识与见解为代价。而新型的生态知识观融入了学生个人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强调对生态知识的深刻理解与重新建构。由于学生这1个体的参与,学习知识不再是纯粹的认知活动,它与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兴趣、情感、信仰等态度相关,学生的个人生态生活、个人生态知识、个人生态经验也构成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资源与材料,面对课程知识,师生获得“某种尊严和言说的权力”。

 

在课程设置的生态目标上,应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协调发展,注重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1、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以及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辩证统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上,应突破狭隘的科学知识的束缚,谋求科学知识课程与生态文明理念的完美融合,使得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体验等人文精神,把科学知识、生态文明理念、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进入每一个学生的意识,成为每一个学生的事业成就过程之中,使学生的个人生态知识、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成为他自己的特殊精神世界,并在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位置,使得生态意识成为工商管理学科学生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式。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设计内容改革

 

王牧华、靳玉乐等学者认为,生态主义课程是运用生态主义理论研究课程的产物,它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起来的课程及其理论;有关于生态主义理论的课程;为了实践生态主义而发展的课程。以生态主义理论为指导发展起来的课程及其理论是1种广义的理解,它包含了广泛的课程形态及其理论3。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工商管理课程主要是指第三种涵义,即为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而设置的课程,目的在于在高校的工商管理学科中更好地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在高校工商管理学科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与实施之中,可以采取如下几点措施:

 

第一,设置若干关于环保生活常识、企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系统设计、企业关于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等选修课程或讲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门或者若干门课程并达到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同时加强隐性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养成“生态人”的思维习惯。

 

第二,设置绿色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设置绿色课程实践和设置绿色社会实践。绿色课程实践方

 

面,学校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野外参观和调查,让学生深刻领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建立工商管理“清洁生产”或‘‘生态教育”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清洁生产或节能减排实习体验或模拟实验;利用节假日组织安排学生到荒野中体验与实践,激发生态环境悟性,让学生在融入大自然中体味自然环境、热爱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

 

绿色社会实践方面,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环境保护实践或社会调查。如生态或绿色协会组织学生开展建议废除1次性方便筷、回收旧电池、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减量消费、生态消费、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入中小学和居委会开展生态宣传教育活动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1些环境问题的社会调查,如环境与疾病发病率的关系、企业排污对社会的危害、企业实施生态生产对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从而认识到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兼具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得工商管理学科的学生在环境知性、悟性和德行方面形成健全的生态人格。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工商管理课程考核环节改革

 

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课程考核环节以知识和能力为导向,缺乏基本的环保导向,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方面的社会调查和生产设计,没有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必要的环保知识等。基于此,工商管理课程考核之中必须融入环保及清洁生产方面的考核。

 

—方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须选修一门或者若干门关于环境保护、清洁生产或者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课程,获得绿色生活、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方面的常识,形成自觉实施生态生活、生态消费、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思想意识,并达到规定的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证书。只有将生态意识与生态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最终考核之中,才能真正达到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与社会活动之中实施生态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取得良好的生态效果。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9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选题编号:20121-1)的阶段性成果;辽宁科技大学环境经营优秀教学团队的阶段性成果;辽宁科技大学标志性成果建设项目《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31-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探索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分类管理办法,克服同质化倾向。根据办学历史、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等,确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科专业设置,……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可见,探索专业建设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对于工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突出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探索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越来越重要。辽宁科技大学前身是鞍山钢铁学院,是一所具有明显冶金行业特色的院校,学校的办学特色是“立足冶金,校企合作,注重实践,培养踏实肯干、适应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我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凝练专业特色成为市场营销专业必须要探讨的问题。

一、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的凝练

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该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凝练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辽宁科技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就是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对人才培养的特色进行的凝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依托工科、突出冶金行业特色,创新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我校“依托工科、立足冶金”的办学特色为出发点,设置行业特色课程模块,坚持走学科特色与行业特色相融合的专业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特色型人才。依托工科、立足冶金主要是依托学校钢铁冶金、材料加工、耐火材料、化学工程等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专业,将行业特征与市场营销的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专门管理人才。

2.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

通过营销技能修炼课、营销特色实训室、各种学科竞赛、创新实践班、创业实践班等途径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企业家进课堂、校企协同建设、双导师制等途径加强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3.注重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培养环节中设置环境及社会责任课程模块,通过“环境宣传周、环境经营活动月、绿色文化年”等活动,培养具有较高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低碳环保型人才。

二、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根据以上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应该在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制度建设等环节进行改革,培养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具有行业特色的高级营销人才。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市场营销教学团队现有教师11人,专业教师全部为硕士以上学位,其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4人,正高级职称3人。2009年市场营销系被评为辽宁科技大学优秀基层教学单位,2010年和2011年市场营销系党支部被评为辽宁科技大学先进党支部。

在队伍建设方面紧紧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将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①加强能承担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的优秀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探索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努力打造教学名师,完善教师激励机制。②积极引导专业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每年按计划派遣专业老师下场实习或取国内外访学,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③聘请相关产业领域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为本专业学生及教师授课,形成交

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内容

在原有的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冶金特色的课程模块、创新课程模块、环境及社会责任课程模块。冶金特色的课程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冶金概论、钢铁企业市场营销学、冶金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等;创新课程模块包括:创新技法、营销综合技能拓展课程,包括:应用商务礼仪、商务谈判技巧与实务、营销量化工具、顾问式销售技巧、销售团队管理、营销执行力打造等;环境及社会责任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经济学、环境经营学、工业生态学、绿色营销、企业绿色供应链、资源配置论等课程,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这些课程模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培养与行业特色、创新能力培养、环境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市场营销教学团队编写了相关的特色教材。

3.改革教学方式与考核评价方法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方面:理论教学是进行营销基础知识和营销技能传授的主要手段,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中一改过去那种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尝试采取案例教学、录像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学生自讲、策划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以动手实践为主,以课堂讲授为辅。实践教学主要方式是营销模拟实践,erp沙盘模拟对抗等为主要的授课方法,对提高学生各种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考核方式改革方面:对学生学习评价采用“过程+结果”、“知识+能力”的方式,改革考试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核方式改革的主要课程有:《市场调查与预测》采用实地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形式、《市场营销案例》采用学生按组选案例、课上讲解和答辩形式、《广告学》采用学生按组拍摄广告、编写策划书、课上演示形式、《营销策划》采取市场调研、撰写策划书、课上讲解的形式,《消费者行为》采取调研+撰写消费行为分析报告的形式,《环境经营学》采取课题立项+撰写小论文+撰写研究报告+课题答辩的形式。这些考核方法的改革,真正体现“过程+结果”、“知识+能力”的考核,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4.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实践技能训练分为课内训练和课外训练两部分。课内训练主要是通过开设营销技能修炼课程等环节来完成。课外训练中组建了营销沙龙实践协会、erp沙盘协会、环境友好研究会等学生社团。营销沙龙实践协会,承担学生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市场调研、营销模拟实践、广告设计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实践活动;erp沙盘协会承担erp沙盘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环境友好研究会主要承担与环境、社会责任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举行“环境保护宣传周”、“环境经营活动月”、“绿色文化年”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校企协同建设,使学生在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走进钢铁冶金企业和环保型企业,与上述几个专业特色紧密结合。

5.实行导师制,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在市场营销专业全面推行导师制,从大一年级开始配备导师。按照教师研究方向对学生进行分组,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钢铁企业营销模式、绿色营销等,体现了我校的“冶金特色”、“低碳环保”的专业特色。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查找资料、撰写论文,每人确定两个实体企业进行调研和比较研究,查找该企业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该项活动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与教师课上案例紧密结合,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

在毕业设计环节一改以往毕业前临时选题的做法,实行毕业论文先期介入的方式,在选定的研究方向、调查的企业、撰写的小论文的基础上确定论文题目、完成毕业论文,有效地杜绝了学生抄袭、拼凑的现象;毕业论文选题是根据学生到实体企业调研发现的营销问题或者相关企业提供给学生题目进行的,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调研、思考,研究对策,切实提高应用知识能力。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进一步探索论文答辩要由企业人士参加的做法,实

现教师指导理论、企业人士指导实践的目标,提高毕业论文的答辩质量。

6.制定相关制度作为特色人才培养的保障

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从教学组织、运行、建设、改革到质量监控、考核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①教师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制定了教学管理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规范,职责明确,易于落实;②审批制度严格。建立了教学各环节的审批制度,培养计划修订、主讲教师资格认定、教学任务变动、教师调(串)课等均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确保各项制度得以落实;③监控制度完善。通过实施教学督导、领导听课、学生座谈、教学检查等措施,广泛听取师生对规章制度的落实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订相应的规章制度;④事故追究制度。学院对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差错及事故进行严肃处理,教育本人,警示他人。这些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保证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

[3]zhuxiaolin ,liuhongyu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for marketing in engineering colleges—a case of marketing 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j].,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esme 2011) istp检索

[4]朱晓林.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7):162-163

绿色会计毕业论文例10

采用绿色工艺、实行清洁生产是制药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授课中可以适时引入几个经典案例配合理论方面的讲解,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女生物学家RachelCarson1962年出版了题为SilentSpring的专著。她告诫人们,DDT等农药的使用导致鸟类数量急剧下降,使万物复苏的春天居然听不到鸟鸣,成为“寂静的春天”。该书揭示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吹响了环境保护的号角。为了从化学和化工的源头防止污染,以原子经济反应为核心的绿色化学应运而生。本案例可以让学生体会传统制药业忽视污染控制、破坏生态环境,竟成了催生绿色化学、绿色过程工程的重要因素;绿色化学是化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过程工程是过程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而产生学习绿色过程工程原理与技术的自觉性。1984年12月3日凌晨,作为农药生产原料的光气溢出到印度博帕尔市(Bhopal)的人口密集地区,导致32万人中毒、2500人直接死亡的严重后果,业界由此得到一个减免使用剧毒原料的警示信号。调查显示在事故发生时,冷却系统、温度指示器、燃烧塔都不能起作用,这表明事故还与设计错误、疏于管理等有关。此案例让学生体会到要提高工业过程的绿色度,一方面要采用无毒、无公害的合成或天然原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甚至杜绝污染和危害;另一方面,必须从工艺和设备两方面着手,大力研究和开发从整个工程链中消减污染的绿色工程技术,并强化生产系统的优化管理,提升员工素质。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曾作为镇静剂用于缓解孕妇妊娠反应。1961年发现服用外消旋的沙利度胺(反应停)的孕妇产下了四肢呈海豹状的畸形儿,累计致畸案例多达17000例,成为20世纪医药界最大的药害事件。后来的研究表明,沙利度胺的致畸性是由(S)-异构体引起的。此案例能让学生体会产品的绿色化是绿色过程工程的重要指标,绿色化工产品应对人类和环境无毒无害;若对映体具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开发单一旋光异构体药物符合绿色过程工程原理。

二、用绿色过程工程原理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工程观念,培养学生的“当代工程观”

工程观念的强弱和趋向直接决定着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工程观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工程思维。工程观是人们关于工程活动的基本理念,是认识和进行工程活动的指南。在当代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下形成的当代工程观是对传统工程观的扬弃和超越。[4]传统工程观以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为主导,而对人文理性和生态优化较为忽视。当代工程观把工程理解为生态循环系统中的生态社会现象,视生态环境为工程活动的内生因素,工程活动不但受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应按照生态规律重塑生态活动的方式。[4]这与绿色过程工程的内涵一致,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学,有利于贯彻当代工程观教育,有助于培养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责任意识并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未来建设者和管理者。化学制药工艺学是研究、优选符合大规模药物生产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从而以最安全、最经济、最切实可行的方式完成药物制备的一门学科。生产工艺研究按研究阶段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中试放大研究和工业生产工艺研究。该课程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适宜强化工程观念教学。朱宏吉、元英进等指出,[5]制药工艺学可指导学生完成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即工艺计算和工艺流程的组织,使学生将符合GMP要求的制药车间工程设计基本原则、制药设备选型与设备结构的设计结合起来。笔者认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应该学会按当代工程观的要求,根据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环境友好的原则,选择、优化药物及中间体的制备工艺。实践表明,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对学生在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中选择、设计绿色工艺具有非常突出的指导作用。据众多学习过本课程的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不论他们是否从事制药业,都能自觉运用绿色过程工程的观念开展工程项目的开发、评价和实施,学生毕业后体会到了学习绿色过程工程原理的更大收获。

三、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的教学设计

经过多年的摸索,绪论部分教学中引入生命周期评价(LCA)、[6]原子经济性(AE)、[7,8]环境因子(EFactor)、[8-10]环境商(EQ)四个概念是必要的和可行的。[8-10]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环境负荷的过程,是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它首先辨识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能量、物质的消耗以及环境释放,然后评价这些消耗和释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辨识和评价减少这些影响的机会。生命周期评价是实施绿色过程工程的重要工具。掌握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综合思考新产品设计、新工艺开发和旧工艺改造,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为在授课过程中灌输、剖析绿色过程工程原理提供了线索。传统化学采用收率作为评价某化学反应过程或某一产品合成工艺优劣的标准,这种做法已沿用了上百年。只注重收率往往会忽略合成中使用或产生的不必要的化学品,收率指标难以反映废物产生数量的多少,不足以完全反映原料的综合利用效率。欲充分利用资源和消减废弃物排放,只有使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尽可能多的进入目标产物中。B.M.Trost于1991年提出了原子经济性(AE)概念,[7]为评价化工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原子经济反应处于绿色过程的核心地位。R.A.Sheldon提出了E因子和环境商(EQ)两个概念分别用于快速评价反应过程中废物产生的数量和废物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9]R.A.Sheldon给出了传统制药业的E因子范围常在25~100kg/kg,[8]远高于炼油和大宗商品生产行业,这说明制药业实施绿色过程工程技术任重道远且正当其时,强化绿色过程工程教育是制药业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绪论部分在介绍绿色过程工程内涵的基础上,着重辨析上述四个概念,生命周期评价为绿色过程工程教学提供了线索,其余概念则可直接服务于每一部分教学。依据制药工艺学主要讲授内容,总体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绿色过程工程教育是一个线索分明、重点突出的有机的整体。期望学生能够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热力学以经验概况的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几个热力学函数,通过“状态函数法”,即在相同的始终态间,能动地设计可计算的过程,解决了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问题。理想气体、理想溶液是实际气体、实际溶液的理想化模型,实际气体通过逸度、实际溶液通过活度进行相应校正,可以简单地解决热力学、动力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