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10-02 08:44:52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例1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要素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outer space;elements

中图分类号:TU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096-01

0引言

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是相对于内部空间而言的,这个空间是图书馆的一部分,是“没有屋顶的建筑”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图书馆外部空间的设计对图书馆自身及整个大学校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的设计要素主要包含界面和环境两个方面。对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设计要素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系统和深入地了解影响外部空间质量的各方面因素,提高我们对外部空间的认识,从而提高对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的设计水平。

1界面

在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中,界面是形成空间的必要条件,也是决定和影响外部空间的重要因素。外部空间界面可分为环境界面和建筑界面。

1.1 环境界面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的环境界面指各类路面,广场,绿化,水景等对外部空间起界定作用,同时影响外部空间形态和空间质量的界面。

1.1.1 硬质界面图书馆的广场是最重要硬质界面。广场是大量人流穿越、聚集、交汇的场所,它直接影响读者对图书馆外部空间的感受。广场应该有适合的尺度,过大的广场会使人失去尺度感,使读者与图书馆产生疏远感;过小的尺度会使空间局促,使读者产生压迫感,同样影响对图书馆的使用。适合的广场尺度应当具有围合感,同时有足够的观察和使用的空间。广场的铺底也十分重要,铺地的材质、铺装的图案也会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的感受。明快的色彩,细腻的材质,简洁的铺装,可以体现大学图书馆严谨、宁静、儒雅的氛围,同时能够突出图书馆的建筑形象,使内外空间协调统一。道路作为硬质界面起到引导人流,组织交通的作用。不同形式的道路对人流有不同的作用:直线式的宽敞的道路起到快速引导人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曲折的园林小道吸引少量人流散步休憩,没有特定的目的性。机动车道及停车场则将机动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对图书馆读者的影响。

1.1.2 软质界面图书馆的外部空间的软质界面主要包括绿地和水景。软质界面具有场所功能。广场的场所功能在于组织交通,进行仪式性的公共活动等,而软质界面的场所功能偏于休憩和交流。读者在图书馆读书之余可以在草坪或水边进行休憩交流。同时软质界面具有景观功能。大学图书馆周边的绿地和水景可以形成舒适宜人的外部空间环境,吸引读者进入。此外,软质界面还具有生态功能。绿地和水景有助于改善图书馆建筑外的小气候。植被可以热岛效应。同时还可产生氧气,提高周边空气质量。水体可以吸收热量,调节室外温度,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建筑通风,降低建筑能耗。用原有的地形条件,将硬质界面和软质界面结合布置。同时利用高差变化,精心设计外部空间界面,可以创造出大学图书馆丰富的外部空间。①仪式性外部空间。②自由性外部空间。③复合性外部空间。

1.2 建筑界面图书馆建筑界面在其外部空间中起着控制和统领的作用。同时,大学图书馆建筑界面又必须与其在校园中所处的位置和周边的环境相协调。①图书馆位于校园核心区的中轴位置,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图书馆的建筑界面常常被设计为对称式的:强调外部空间的礼仪性,强调建筑的中轴位置。②图书馆位于校园核心区,且校园内需要一个制高点来统领整个空间。图书馆的建筑界面常常被设计为高层塔楼式:强调建筑形式的高耸突出,以及对其外部空间和其他建筑的统领作用。③图书馆位于多条流线的交汇处,且不需要图书馆有高度上的统领作用。图书馆的建筑界面则常为非对称的多层独立式:形式的相对独立,可强调个性,也可强调与周边建筑的协调。④当图书馆以多层院落式来适应地形环境或校园风格时:其强调的是空间的层次和组合。⑤图书馆位于校园核心区,不处于中心位置,且与其他建筑结合,结合式:不强调个性,强调共性与协调。

2环境设施

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环境设施主要包括:

2.1 休憩设施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的休憩设施为读者提供了读书、休憩、交流的设施。体现了图书馆对读者室外活动的关怀,也是外部空间环境功能性的重要体现。

2.2 景观设施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环境中的主要艺术景观设施包括雕塑、壁画及各类艺术小品。它们能够点缀和烘托外部空间环境气氛,给外部空间以鲜明的标志;能够增添大学图书馆的文化气息,强化图书馆在校园中的可识别性。

2.3 照明设施大学图书馆外部空间照明设施主要是利用环境灯光的效果,创造夜间图书馆宜人的外部空间。照明设施的设计包括基本照明和艺术照明。基本照明是保证读者正常的夜间室外活动,防止事故和犯罪发生。艺术照明是在基本照明的基础上,结合图书馆外部空间特征,利用各种灯光渲染环境气氛,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外部空间环境的再创造。

2.4 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是大学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图书馆开放性的表现。图书馆外部空间的无障碍设施主要包括盲道、残疾人坡道、视残标识等。

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空间设计还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会到空间设计中去,才能够创作出有文化品味的外部空间。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英]杰奥弗里・勃罗德彭特.乐民成等译.符号・象征与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3]鲍家声主编.图书馆建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4]钱健,宋雷.建筑外环境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例2

本文主要从当代高校图书馆的复合型功能出发,结合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从建筑功能和使用功能两个方面浅析高校图书馆的设计布局,从中找出可供其他高校图书馆参考的长处及不足之处以待改进。

1图书馆的建筑功能

11一般高校图书馆的自然采光方式

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建筑中的一种,拥有开馆时间早、闭馆时间晚、使用频率高等显著特点。其每年开馆时间在10个月以上,开馆时间一般从早上八点一直持续到晚上九、十点,长达14个小时以上。

为了保证图书馆苛刻的采光需求与阅读环境要求,图书馆建筑的采光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主要采用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在自然采光方式中,一般主要采用的是被动式自然采光。

建筑的采光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效果最好,同时又最节约能源的就是自然采光。自然采光,顾名思义就是将自然光引入建筑内部,并且将其按一定的方式分配,以提供比人工光源更加理想、质量更好的照明效果。建筑的自然采光方式分为被动式采光方式与主动式采光方式两种。两者的被动与主动关系是相对而言的。

(1)被动式采光:被动式采光就是利用不同的采光窗进行采光,其采光原理简单,自然光线通过建筑上的孔洞直接射入建筑内部,起到照明的作用。

(2)主动式采光:主动式采光是利用集光、传光等设备与控制系统将自然光传递到需要照明的部位。

鉴于主动式采光方式对建筑设计本身的要求,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一般主要采用被动式自然采光方式。在这种采光方式下,传统的图书馆阅览空间为了节省电能同时满足采光的要求,将采光窗开大,层高也较高,这样一来,虽然满足了阅览空间采光的要求,却无法在阅览室内放置大量的图书;同样地,传统的藏书室为了避免阳光直射对图书造成的损伤,会减小开窗面积或采用窗帘遮挡阳光,层高也不需要特别高,这样的环境是不适合读者阅览的。但是,新型高校图书馆的复合型功能将阅览空间与藏书空间有机结合。这样一来,不但满足了读者阅览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增加藏书量,为广大读者提供方便。这种新形式的阅览空间,其采光需求是非常严格甚至苛刻的。不但要创造出满足阅览需要的光环境,还要避免过多的阳光直射损伤图书,难点就在于“量”的控制。因此,对于新建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其建筑的自然采光设计是需要经过慎重推敲的。

12青岛理工大学的采光空间设计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图书馆结合建筑自身情况,主要采用的被动式自然采光方式。校区图书馆位于校区正东方,坐东朝西。从建筑朝向来讲,图书馆大厅的缓冲设计避免了最大的影响“西晒”,夏季午后的炎热对读者的阅览环境影响不大。同时,校区图书馆将大厅内西墙拔高,采用“高开窗”,既有效阻挡日光直射,又能最大限度地采光。

规避“西晒”的同时,校区图书馆主要采用南向与东向及部分北向的自然采光方式,采取了以下措施来增加采光质量并有效保护藏书。

(1)图书阅览区内藏外阅。将较矮的阅览桌椅布置在采光窗直射区域,保证采光与通风;藏书架远离光线直射区域布置在中庭区域,这样,一来可以增加采光质量,二来避免光线照射高大的藏书架而产生大面积阴影影响读者阅览,三来可以有效保护图书。

(2)期刊阅览区交叉布置。基本同图书阅览区一致,同时,中庭区域阅览桌椅与期刊展示架交错布置,这样读者与期刊获得最大接触面积,避免空间死角。我馆采用110cm左右高度的期刊展示架,基本与读者坐高持平,这样既不会影响读者视线,又兼顾了领域感和私密性。

(3)阅读桌椅的摆放方向。阅览桌椅与采光窗成90°,避免读者的朝向正对着采光窗口产生眩光。

(4)南向及东向双层中空采光窗。这样的采光窗既能保证采光,又能保证夏季隔热与冬季的保温。

(5)采光窗结构的内表面和周围的内墙面及地面装饰,大部分采用浅色饰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览环境的亮度。

当然,我校图书馆在自然采光还有许多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1)我校区因朝向问题,大厅内西墙拔高虽有效规避了西晒,但高开窗及中厅高大的藏书架不可避免地导致室内空气的不流通,夏季容易闷热。

(2)阅览空间仅仅采用被动式自然采光,夏季的遮阳方式只有窗帘,如此一来,夏季摄入的光线虽然减少,但其亮度不可避免的降低。同时,夏季拉上窗帘就减少了室内的通风,严重影响室内的阅读环境。

(3)我校图书馆为了出于造型、采光等多方面考虑,将南墙、西墙设置为有色玻璃幕墙,有色玻璃确实能够阻挡部分光线的高强度摄入,但是摄入的绿色光线却极大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在被动式自然采光方式下,我校图书馆因自然采光带来的不足就需要人工照明进行辅助,同时因兼顾采光质量所带来的室温问题需要大功率空调调节,这都不利于能源的节能减排。

总体来讲,我校区图书馆结合建筑朝向及功能划分选择综合的采光方式,比较好地兼顾了室内采光质量,比较好地满足了读者的使用感受。

2图书馆的使用功能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是师生课程教学的支持和补充,因此图书馆中的各类学习或非学习活动,均与教学存在联系,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强调开放式、协同式、无缝式学习,提倡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与阅览相结合的模式,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要求图书馆的设计跳脱出单一阅览空间的枷锁。图书馆传统的阅览空间、学习空间、交流空间、休息空间等空间界限被消解,各功能场所没有了明确的边界,最重要的部分――阅览空间也不再单纯按空间划分,整个图书馆都成为广泛意义上的阅览学习场所,阅览、交流行为无处不在。

结合美国人Demas在《大学图书馆的变化》一文中提出的关于美国大学生在图书馆中的行为,将当代大学生的图书馆行为总结如下。

21在安静的氛围中阅读

图书馆拥有让人安静学习的独特氛围,读者们通常十分享受“独自”在这个“看与被看”的公众场所学习的感觉,有时甚至连其他读者使用电脑的声音都比较厌烦。

22个性化的学习

读者学习行为既有个人的一面也有社会化的一面,图书馆扮演着仅次于教室的角色。不同于教室、办公室、寝室等嘈杂的地方,图书馆是一个舒适的可以适合各种学术活动的地方,可以让人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23非图书馆行为

阅读、学习、研究是大学图书馆传统的活动,其他与图书馆的功能和角色不太相符的行为,常常不被讨论和提及,被视为不务正业的表现。事实上,这些行为在学生读者群体中更为普遍。

会面和社交行为:许多学生愿意花时间在图书馆享受社会交往的氛围。

饮食体闲:学习行为的间隙需要咖啡、水甚至食品来支持和补充;因此,图书馆有必要改变管理模式,适应这种人性化需求。

其他活动:参与文化活动如“世界读书日”,看展览等。

当然,读者在图书馆发生的各种行为仍然以阅览学习为核心,这个核心贯穿于其他活动之中,最终表现出与各种相关行为融为一体的多样化阅览活动。因此,图书馆在空间布局设计上就要打破传统固定空间的模式,在方便读者多样化阅览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我校图书馆占据图书馆大楼二、三、四层,二楼、三楼为图书阅览区,四楼为期刊阅览区,各个分区融传统的“藏、借、阅”功能于一体,充分考虑读者的多样化阅览行为,将内部空间进行了契合建筑造型及复合型功能的设计。现以三楼科技图书阅览区为例进行说明(见下图)。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图书馆科技图书阅览区空间布局平面示意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例3

学习共享空间作为提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的场所,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空间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让学生们在这样一个场所里能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对于学习共享空间也有了新的设计想法和设计理念。对于共享空间的设计也越来越创新,很多学校的共享空间有了一定的特点,在设计中包含了一定的文化理念。

一、对学习共享空间的简述

学习共享空间是从信息共享空间发展而来。学习共享空间实在信息共享空间基础上,为适应大学教育体质改革,满足大学生交互式学习需求而营造的新型协作式学习环境。信息共享空间使整个图书馆通过数字化联系在一起,实施统一的管理系统。而学习共享空间则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加强了教学管理。所以,在对学习共享空间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尽量设计一个新颖的、对于学生有吸引力的、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的良好环境。这样,对于学习共享空间的布局和划分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学习共享空间一般是学习交流和合作的空间,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区域:学习区域、咨询区域、多媒体工作区域、以及研究室等等。

二、学习共享空间的存在有着怎样的意义

1.学习共享空间的存在对于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具有很大的作用。学习共享空间为学生的研究创新提供了可靠的空间和一定的便利条件。学习共享空间是一个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学习空间,它的存在能够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协助,共同进步,学生们可以按照一定的学习和探讨小组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学习共享空间提供的一些新的设备和产品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中存在的乐趣。对于新事物的好奇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2.学习共享空间的存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了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太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该空间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在各大高校对于学习共享空间的设计和创建来看,我国对于学习共享空间的建造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学习共享空间虽然足够有特点,知识面和学习范围都更加广泛。但对于学习空间的设计大多相似,不能给学生抵赖新鲜感。在布局上营业不够新颖,仍旧保持着图书馆原有的规整和死板,在装修上也存在着颜色较为单一的现象,是学习空间没有活跃的气氛。在对学习共享空间进行设计前,可以前对在校大学身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们的想法和需求有着一定的了解,并把学校的现实状况和学生的兴趣需求相结合,设计一个合适的空间。学习空间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为他们的研究和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一在设计中要尽量的使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关于共享空间发展的新趋势

1.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图书馆大多设有电子阅览室,且图书馆内有无线网络覆盖。图书管的共享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由此可见,一个环境良好的学习共享空间能够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改变。学习共享空间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喜好,增加一些有趣味的内容,满足青少年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同时在设计是也应该注意区域的划分以及装修的风格。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使人身心舒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在学习的同时还享受着生活所带来的乐趣,这样的学习条件是一定会得到所有人喜欢的。图书馆的共享空间应该设置一些较为休闲的区域,在图书馆中唱歌、跳舞和看电影,相信这对于每个人都是有吸引力的。一个好的共享空间不只是要有学习的空间,更要提供良好的环境来放松大家的心情。在对于学习共享空间的设计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让空间变成不只是单纯学习的空间。2.在这样的空间中制造一些有趣味的事物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设计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能够是学习不在枯燥和乏味。幽默和风趣的设计元素能够给学习共享空间的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对于不同地点的不同设计和装修风格。研究室中要提供一定的研究装置,以便于学生在探究中的求证和操作。另外,在实验室应该添加一些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也可以增加投影仪,方便对于学习内容的讲解和探讨。3.尽量在学习区域载重一些花草能录色植物,也可以设置一些模拟的环境,供学生们放松情绪。在设置休息区域时尽量能搞保证休息时的私人空间,在座椅周围不只一些藤条或者竹条。像咖啡厅就是一个较好的休息地点和休息环境。既能够保证休息时不被打扰,又能享受生活的美好与惬意。

结束语

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自主的进行学习具有很高的学习效率,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能够促进一个人对于学习的兴趣。一个优秀的学习共享空间能够有效的提高学校学生的生活质量,丰富在校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学习共享空间能够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都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对于交流和分享的重视,促进学习研究和知识创造,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和“学会学习”的理念。在设计中,要根据相应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例4

大学图书馆是师生自主学习的最佳场所,其重要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以前的校园图书馆就只是一个单纯坐着看书的地方,空间布局单调,功能比较单一,不受师生的欢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多元化,师生对学习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术性的图书馆,会由自习为主的单独学习模式向融入小组式的研讨交流模式转变,图书馆阅览空间需要承载起互动、交流的职能,而不局限于自习和阅读。并且随着大学图书馆的开放化进程,来馆人群复杂化,新的阅览空间必须在同一空间内满足更多的功能需求,成为一个复合型的空间。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渐渐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高校作为智力密集的场所更应紧随时代的发展,引入智能化科技设施,从而完善读者的使用体验。

一、大学图书馆的空间设计

随着学习的深入,广大师生们需要很多场景各异的学习空间。比如,个人的、小组的;比如,安静的、互动的;比如,开放的、封闭的……以适应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在这样的趋势下,校园图书馆的革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新时代校园图书馆的设计,要融入现代元素,要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还要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具体来讲,有3点需要注意:

1.与时俱进拥抱新科技

新时代的校园图书馆,少不了多媒体教室的存在。多媒体教室所带来的便利,是普通教室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教室为广大师生提供多种音视频学习资料,包括教学课件、专题讲座等等。这些学习资料,资源量大、涵盖领域广泛,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新途径,而且也丰富了广大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2.考虑年龄段贴合大学生心理需求

大学图书馆不同于中学、小学图书馆,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自身需求。高校图书馆在注重与社会接轨的同时,更要注重格调、文化沉淀的营造,以体现高校学府的态度与品质。打造有趣、有料、有温度的新型阅读空间,盘活现有空间活力,将能更好地提升图书馆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以满足师生对新型阅读空间的渴求。譬如大学生大多都是异地求学,整体设计风格可以比较温馨,给人带来家一般的感觉,令人觉得赏心悦目、舒心惬意。学生在这样的氛围里阅读、学习,容易产生沉浸感,效率更高。

3.融合多元元素模糊室内与室外界限

单调、沉闷、功能单一的传统阅读空间的重塑,可以焕发图书馆空间的生命力。图书馆致力于为师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要使该空间更具活力和乐趣,能让读者乐此不疲。图书馆在舒适有趣之余,也要有核心的内涵、主题、内容和调性,致力于为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体验,实现阅读向“悦读”的转变。未来的图书馆应当是一个多元、复合型的空间。除提供阅读功能外,还可提供分享、交流、欣赏、学习等多样的功能,物理空间可以进行多元组合搭配,更具扩展性和灵活性。譬如户外阅读区的设置,让大自然走进了建筑内部。沐浴自然光,坐在窗边品味书香,这样的时光悠闲而美好。

要融入现代元素,匠心设计,敢于创新,让校园图书馆焕发新的活力,更受新时代师生们的欢迎与喜爱。

二、大学图书馆的智能化方向

目前数字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图书馆建设中也得到了体现,这些新型科技有助于实现学校对图书馆的管理加强,并且能够更好的深度挖掘出大学图书馆的潜在功能,以此满足智能化建设的需求。促进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创新与升级,确保图书馆管理的高效率,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对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1.大学图书馆智能化的科技背景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也称巨量资料,所涉及到的资料体量需要在短时间内通过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挖掘其中的价值。

在构建智慧图书馆的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全面感知、立体互联、共享协同,将传统的图书馆空间收纳于智能终端设备中,随时随地为师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让智慧图书馆在发展中更加高效、灵活具有针对性,为师生利用碎片化時间学习提供便捷。

2.大学图书馆智能化的平台建设

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首先要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快图书馆的信息基础建设才能更好拓展信息化应用。综合运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将图书馆所承载的知识信息融入图书馆的系统平台中,使师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信息和内容。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几个管理系统的构建:

(1)智慧图书馆应用管理系统,以数字资源和配套设备为基础,实现图书馆各项服务功能;

(2)图书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围绕图书信息、系统用户、读者数据三个管理维度,实现图书馆服务工作智能化;

(3)图书馆RFID自助借还系统,基于RFID技术对图书文件、书架、管理者和读者进行综合识别,简化借还流程,降低图书盘点工作;

(4)智慧图书馆馆情系统,通过大数据的分析能力与业务编排能力,对图书馆情况进行可视化运营管理;

(5)数字资源系统,把优质的阅读内容融于可互动体验的智能设备中,将知识变成趣味性的科普体验与真实场景下的实践操作;

(6)智慧图书馆电子阅览系统,运用科技化与现代化的人机交互形式,为读者打造沉浸式体验;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例5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0-0036-03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形态,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宗旨,也是环境保护背景下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近年来我国提出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并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现代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不仅要求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也需要符合空间环境与自然相适应的要求,并遵循生态设计理念,兼顾人与环境之间的友好关系。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众接触较多的公共建筑,承担着存储传播文化知识的重任,在空间环境设计方面更应该坚持生态原则,营造优美、舒适、和谐的生态阅读环境,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做出贡献。

1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的新要求1.1环境的舒适性

大型公共图书馆是为社会公众提供阅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其空间环境设计首先要考虑自然采光、消除噪声等问题,做到多利用自然光源,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最佳的阅读光照,也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由于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开间进深较大,可以通过设置中央中庭与天窗满足自然采光需求。根据服务功能进行动静空间分区,适当引入各种消声材料与设备,以保障空间环境的舒适度[1]。

1.2空间板块的灵活性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应该具备灵活性,有利于提升其应变能力与空间利用率,这也是评判建筑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图书馆建成后内部空间一般难以改变,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模式,也对空间环境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公共图书馆除去必要的组织空间与功能空间,如交通空间、卫生间等,要求其他空间能够交换功能,采用中央中庭组织能够将多个空间联系起来,实现不同部分之间的无缝对接,形成存储、借阅、交流一体化的全新空间,以满足现代图书馆的高效利用需求。

1.3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应该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从身份、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功能定位,设置多样化的空间组织形式,让用户迅速找到所需的空间环境。如:通过对阅览室内的书架进行排列重组,合理分配站立式预览书架、研究型桌椅与休闲桌椅的数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服务需求。同时,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设计要求具有辨别性,不同的功能空间要求具有各自的特点,不同楼层的空间设计尽量避免重复,通过在交通空间设置引导标识,帮助用户辨别方向。不同空间内部设备的排列与陈设合理,保障空间通透,以方便进行监督和管理[2]。

2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2.1坚持生态性原则

所谓生态性,就是具备自然的特征与属性,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3]。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中,设计者应该遵循生态环境设计的规律,掌握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从保留自然美的角度进行空间环境设计,融入更多的自然元素,形成自然、舒适的阅读空间。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尽量选择天然环保材料,熟悉各类环保材料的功能与用途,并根据施工条件与环境合理利用材料;设计过程中尝试开发环保绿色资源,采用简洁、自然的方式进行室内装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通过绿色植物、自然光等营造健康的室内环境,提升公共图书馆室内空间的自然化程度。

2.2增强空间环境体验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而人们对空间环境的认知体会,均与其情感体验及生活经历有关[4]。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中,设计者通过情境分析,有意识地加入多样化元素激发用户情感,将个人体验与空间环境联系起来,形成室内外空间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其中,这就是体验式空间环境设计(见图1)。这种设计方法能够吸引用户参与其中,将空间环境作为背景,让用户在获取认知体验过程中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促进人、物品、空间环境之间的多维互动。同时,设计者根据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的具体特质,采用艺术设计方法与现代技术营造内外部空间,通过对声、热、光、色彩、形态的调整与优化,创造出既满足公共图书馆功能需求,也能够满足用户精神与心理空间需求的环境,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使其获得独特的体验。

2.3凸显人文精神

大型公共图书馆兼有信息服务与社会教育功能,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该体现人文精神,使其具备有别于周围建筑物的文化气息。在空间环境设计与处理上注重细节,在选址与环境营造方面注重与自然相协调,注重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以艺术设计的魅力吸引读者,并助其提升文化修养。根据大型公共图书馆所处的环境与设计目标,采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符号,以凸显建筑空间设计的主体,通过信息引导表现图书馆的设计风格,加强人们对公共图书馆整体形象的视觉识别,强化公共图书馆的思想内涵与教育功能。如:上海图书馆采用无围墙的开放式的设计格局,体现出图书馆的包容性,正门入口处由十二根廊柱构成知识广场,表达出天、地、书、人合一的思想,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3大型公共图书馆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方法

3.1地点选择与功能布局

大型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建设项目,其建设用地多由政府划拨[5]。各级政府在大型公共图书馆建设阶段,应该将其纳入城市公共文化配套设施建设中。各级政府应充分考虑其地点选择以及功能布局的合理性,确保公益性文化设施的高效性与实用性,使社会效益最大化。大型公共图书馆的规划设计应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数量,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数量确定建设规模与建馆数量。在功能区布局方面,应分为文献存储区、读者活动区、特殊服务区等多个区域,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如:深圳市图书馆新馆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藏书量达到400万册,拥有3,000多个网络节点,日均接待读者数量超过8,000人。该馆位于交通便利之地,整体布局合理,造型精巧,是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建筑。

文会超: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营造3.2科学选址与环境营造

对大型公共图书馆进行科学选址,是保障其准确定位与规划布局的前提[6]。作为社会公众经常使用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其选址应该做到安全、便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政府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中应预留公共图书馆用地,保障其建在交通便捷、人口集中的区域。同时,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学习的场所,要求环境相对安静,且环保与卫生达到一定的标准。若将大型公共图书馆选在僻静场所,则难以满通便利的要求,也很难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这就要求设计者适当引入消噪环保设备,为读者创造适宜的阅读空间。

3.3合理规划建筑用地

大型公共图书馆的建筑用地包括多个部分,如绿化、建筑、停车场等。当前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日益多元化,不再是单纯的图书借阅场所或信息交流与传播中心,也是放松身心的休闲场所,这对公共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公共图书馆的绿化率要求达到30%以上,可适当配置雕塑、花园等园林设计元素,以为读者提供阅读之余的良好休憩场所[7]]。此外,大型公共图书馆在扩建改建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与场地,保留原有场馆的使用性质,以避免资源浪费。在确保安全、环保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地面与地下空间,以提高建筑用地的利用率。若有条件可以将暖通房、变配电房等设置于地下,以达到节约城市用地的目的。

4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营造方法

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十分关键,对读者的情感体验与行为存在直接影响,其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即空间布局、装饰陈设与基础设施(见图2)。

4.1内部空间布局

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布局应融入心理学、生态学等因素,明确不同空间的使用功能,坚持生态设计的策略,保障软硬件环境的美观与实用性。现代化图书馆可以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根据功能不同将内部空间分为阅览区、多媒体区、交通空间等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相应的标识,方便读者查找与利用。作为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化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不仅要求具备教育性与学习性,还要求具备娱乐休闲性,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拓展空间功能,形成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的建筑空间。

4.2内部装饰陈设

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装饰陈设的设计可以选择专业室内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力求为用户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空间环境。内部空间的装饰设计可用不同的色彩,营造不同的氛围。公共图书馆作为肃静庄严的场所,一般采用冷色系进行外部装饰,内部空间可以适当采用暖色系增加灵动感,将装饰色彩与主体色彩区分开来,吸引更多的年轻读者;同时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如绿色植物、雕塑等,保障内部功能空间与绿色观赏空间有机结合,提升图书馆的亲和力;也可以引入视觉导向系统,合理应用文字、板块、图片等装饰元素,充分发挥功能引导、区域引导作用,保障多样化装饰与整体空间相协调。

4.3内部基础设施

大型公共图书馆内部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形式多种多样,也可以衍生出不同的空间效果。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艺术殿堂,空间环境中的一切基础设施都应该与其文化氛围相契合,并且符合设计者的风格定位。由于室内基础设施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应该根据不同设施设备的特点进行统筹规划,保障与设计格调一致,并兼顾环保与美观性。不同的区域由于功能不同,其中的基础设施布局也应有所区分,如:公共空间作为读者休息娱乐的场所,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布局应该具有灵活性,尽量给人带来舒适的视觉效果。以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为例,其所有阅览室均设置有方便读者借阅的开放式书架,并将阅览座椅放置在靠窗的位置,采用采光窗与琉璃顶棚进行采光,极大节约了照明用电。

5结语

在当前大力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背景下,生态艺术设计成为公共建筑的必然趋势。大型公共图书馆空间环境的构建应该准确把握生态设计原则,掌握读者的心理需求,充分利用多种艺术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通过合理的空间环境布局与装饰设计,为读者营造环保、清新、幽静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体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价值与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程玲,田宏伟,邓菁.高校图书馆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探讨及实例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64-68.

[2]李静.高校图书馆的适宜性空间环境设计的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3):96-97.

[3]邓元平.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图书馆功能设置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1):158-159.

[4]李泽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思考[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6-9.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例6

分类号 G258.9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4.022

Abstract This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space design of Hunt Library, and describes the spatial layout, the use of color, the choice and the display of furni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Hunt Library’s smooth space layout, intelligent service environment and intimate details of service are worth studying.

Keywords Space design. Space division. Hunt Library.

图书馆室内空间设计是根据图书馆的使用性质,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宜人的阅读环境,以满足用户的阅读和休闲需求的空间创造活动[1]。传统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主要围绕着藏书展开,在功能上也以书刊借阅为主。现代图书馆秉持平等开放的服务原则,在功能上突破了文献的藏与用,更多关注图书馆知识与信息中心功能的实现。因此,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开始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发展方向,力图通过平衡与协调来创造一个提供成长的智慧环境。2013年2月,美国Hunt图书馆正式投入使用,作为现代智慧型图书馆的典型,Hunt图书馆从诞生起就备受瞩目[2]。本文通过分析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特点,以期为我国图书馆的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 Hunt图书馆简介

美国Hunt图书馆2013年获得图书馆建筑奖(AIA/ALA Library Building Award),定位为单位的智囊心脏。这座以北卡罗莱纳州前州长詹姆斯・B・亨特(James B.Hunt)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共七层,地下两层地上五层,总面积205 00平方米,藏书150万册,能容纳1700名读者[3-4]。Hunt图书馆由Snohetta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本着低碳环保的原则,31%的建筑材料来源于回收资源,馆内采光注重自然光的使用,避免照明的浪费。Hunt图书馆在屋顶安装太阳能辐射板,利用太阳能为图书馆提供冷气和暖气。此外,还利用屋顶花园和雨水花园帮助进行有效的雨水管理,美化环境的同r还能调节馆内温度湿度[5]。正如图书馆馆长Susan Nutter所说,Hunt图书馆是一个对未来而不是过去负责的图书馆,需要为用户提供的不仅是一个阅读学习场所,更是一个集学习、研究、实验和合作的互动式交流的地方,将利用科技的进步推动学校科研和学术的成长[6]。

2 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分析

图书馆的内部空间设计应该以满足并提升用户的图书馆体验为原则。Hunt图书馆从用户需求出发,注重细节服务,采用开放流畅的空间布局及性格鲜明的空间元素,设计、营造出独有的图书馆风格。其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及人性化的家具设计,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也体现了图书馆的智慧化和个性化。

2.1 开放流畅的空间设置

Hunt图书馆建在一个斜坡上,平面简洁,依地形坡度略有些偏转[7]。为了能够将馆内空间进行合理流畅地划分,设计师采用色彩、绿色植物及玻璃来营造出多变的空间布局。Hunt图书馆除了常规的学习区域和阅读区域,还增设了研习室、学术办公室、游戏实验室、创客空间、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及一个礼堂。为了保证采光,在地面的五层中,每一层都拥有开阔明亮的中庭空间设计,利用开放式的楼梯联系上下,不仅淡化了完全自由的立面,而且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相遇和交流的机会。楼梯间、设备间、复印室、自动售卖机等自由地布置在每一层中,突破了柱网的局限,以方便用户使用为第一原则。

Hunt图书馆的阅览区域共有两种,一是传统阅览区,二是雨庭阅览区[8]。传统的阅览区域被放置在Hunt图书馆的南端,三面环绕书架,另外一面朝向湖面,大片的幕墙玻璃带来充足的自然光线,保证阅览区域的照明。雨庭阅览区没有成排的书架和古板的座椅,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状各种摆放的舒适座椅。三个半圆的书架穿插在沙发、巴塞罗那椅、天鹅椅和高脚桌中,用户既可以在雨庭阅览区中自由阅读,也可以和同伴在此讨论问题,甚至还可以在沙发上晒太阳打盹。

为了最大程度地拓展用户学习空间,Hunt图书馆设计了仓储式书库,以配合传统书库的使用。传统书库仍然采用开放式书架的方式,存储近年来出版的近三万册图书。仓储式书库名为“书虫(BookBot)”,利用机器人存取系统自动分拣图书,用户只需要在交互设备上的检索目录系统中挑选好需要借的图书,系统就会指使机器人找到图书所在的位置,将图书传递到取书台,用户凭有效证件借阅即可。

Hunt图书馆重新定义了图书馆的学习区域,为用户提供了研习室、创客空间、实验室以及共享空间。Hunt图书馆设置了100多间大小不同的研习室,除了配备视频会议所需要的传讯设备和笔记本外,室内的三面墙壁均设置为可供书写的面板[3]。Hunt图书馆三层设置了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共享空间里既有开阔的阅览区,也有游戏实验室、视觉实验室、创意工坊及各种数字媒体的制作场所。新生代学习共享空间各实验室之间没有围墙的阻隔,整个共享空间呈现出开放一体化的格局,方便用户在不同功能区域之间转换。

2.2 性格鲜明的空间元素设计

对于图书馆而言,不同的空间元素营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而不同的空间环境就容易形成不同的空间性格[9]。图书馆在空间布局与设计时,需要考虑运用不同的空间元素,构建出与用户相协调的空间环境以提升用户舒适度。Hunt图书馆注重运用特点鲜明的空间元素装饰内部空间,给予读者美好的视觉享受和精神放松。

首先,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上,Hunt图书馆大胆并且富有个性化。黄色为楼梯的专用色彩,楼梯的扶手和阶梯都涂上了鲜艳的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电梯间为蓝灰色,大厅为银白色,多媒体展示厅和临时工作人员用房则采用紫色。不同功能区采用不同的颜色既摆脱了传统图书馆呆板的形象,而且还能增加图书馆各功能区的辨识度,醒目地吸引目标用户。其次,Hunt图书馆对地面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利用地面色彩和纹理的起伏变化来分割和连接不同的功能空间,如位于南端的传统阅览空间地毯选择黄色,与楼梯的黄色相连接,增加空间的开阔感和一体感;二是利用地面上的各种标语来标识区域和进行读者引导。再者,在图案的设计和选择上,Hunt图书馆秉持一贯的大胆创新风格,根据不同的空间选择不同的装饰图案。例如在阅览区,图案的选择以平和优雅风格为主,辅之以一些标识性的图案。在共享空间、实验室和创客空间中,图案的选择则以幽默搞怪风格为主,注重利用色彩和投影增加空间的动态感和创造性。

2.3 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

Hunt图书馆以计算机科技的运用为基础,力图通过科技的力量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进步。便捷智能的科技运用,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场所[10]。Hunt图书馆对科技的运用首先体现在自动化存取系统“书虫”上。“书虫”系统拥有18 000个书箱,依靠人机交互系统自动分拣和存储200万册实体图书。用户既可以在图书馆局域网中借阅“书虫”的图书,也可以在移动设备上借阅。除了自动化存取系统,Hunt图书馆还拥有高性能的研究系统及大规模的可视化“云”。图书馆内随处可见各种高清显示屏,研究人员可以进行云计算和云存储。Hunt图书馆在正门的入口处设置了一个组合型的大屏幕墙,用户可以以触摸的形式使用屏幕上的维基有声百科。研习室内设置视频会议传讯设施,让用户能够远程参加各种会议,或者邀请其他人员参与讨论之中,实现与世界各地同行同步交流。除此之外,Hunt图书馆还采用了很多其他的先进技术,如创客空间内的3D打印技术、原型建模设备、数字媒体生产设备及投影仪和便携式移动设备等。

2.4 人性化的家具设计与陈设

家具的设计与陈列,不仅关系到用户在图书馆的阅读体验,而且也影响了图书馆空间环境的整体风格。图书馆的家具主要包括了图书馆的桌椅和书架,这些家具除了具有实用功能外,还可以调节图书馆内部空间关系,转换图书馆空间功能,从而提高图书馆空间利用率[11]。从形态上看,Hunt图书馆的书架总共有三种,一种是在雨庭阅览区的半圆书架,一种是普通阅览区的完全封闭式书架,还有一种是仓储式书库的密集书架。在雨庭预览区中,半圆书架穿插在各桌椅中,看似随意的布局却能带来一种放松自由的感觉。完全封闭式书架即传统的上下封顶书架,分布在普通阅览区中,配合普通阅览区方方正正的桌椅,摆放在靠墙的位置。密集书架位于仓储式书库中,由一个个金属箱组成,高度超过十米,排列紧密。

丰富多样的各类桌椅是Hunt图书馆的重要特色,全馆共有75种不同形态的1750张座椅,分布于全馆的各个角落[3]。Hunt图书馆的座椅不仅具有多种形状,在颜色上也非常丰富。如位于雨庭预览区的沙发有黄色、紫色还有蓝色,天鹅椅以红色为主,巴塞罗那椅则是蓝色的。再如休闲区的弧形沙发,蓝色黄色交错,不仅视觉上给予用户强烈的冲击,而且还能够给予空间流畅的弧度感,起到空间分割的作用。

3 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带来的启示

Hunt图书馆运用巧妙的空g设计和智能化的新技术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智慧型图书馆。总结Hunt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其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流畅的空间布局、智能化的服务环境以及贴心的细节服务都值得我国图书馆学习。

3.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

一般而言,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决定了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又决定了图书馆的空间设计[12]。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是Hunt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之一。从空间功能的划分到空间元素的布置,从空间家具的设计和陈列到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Hunt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视角。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图书馆改变了藏与用的服务模式,更多地向智慧服务方向发展。因此,传统的尽量收藏更多的书刊和实物资料的设计原则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我国图书馆要转变片面追求大馆舍、大空间的思想,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从用户的角度去考虑空间功能的划分和空间元素的布置,为用户营造出更加舒适、智能的服务环境,增强用户对图书馆的使用好感。

3.2 创新图书馆空间布局,提供社交化服务空间

图书馆的建筑空间体积庞大,服务距离、阅览效果、活动空间布局等诸多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13]。Hunt图书馆在进行空间功能划分时注重整体空间的流畅性和连接性,各个功能分区突破了柱网的限制,巧妙地运用了色彩、植物和玻璃进行空间划分和连接。再者,将图书馆打造成集学习、研究、实验和合作的互动式交流场所是Hunt图书馆的服务愿景。因此,在空间功能布局上,Hunt图书馆更加注重学习和交流场所的设置,为用户提供具有社交属性的服务空间。作为承担着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上要注重分割出群体活动所需要的空间,设置研习室、会议场所、讨论室及实验室等,让用户能够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开展沙龙、小组讨论和实验设计等活动。同时,图书馆在空间设计时还应该设置足够的绿化和休闲空间,利用这些元素巧妙地连接各个功能分区,增加图书馆空间的流畅性和整体性,为用户营造出轻松休闲的阅读环境。

3.3 营造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图书馆的科技感,还能够将图书馆打造成学术科研平台,吸引更多的用户利用图书馆资源。作为用户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图书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用户营造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以Hunt图书馆为例,自动存取系统的使用让Hunt图书馆成为一个“看不到书”的图书馆。各种高清显示屏的运用,让用户能够在图书馆内自由地进行云计算和云存储。还有游戏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内的设备,实现用户从创意构想到成品展示的过程。除了对一些信息技术进行运用外,图书馆还应该注重对节能新技术的运用,如太阳能技术、自然水冷系统、智能化楼宇管理系统等。利用这些新技术不仅能够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节约图书馆建设成本,为图书馆带来良性循环。

3.4 注重人文关怀,关注细节设计

注重人文关怀是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原则之一,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图书馆提供的平等公平服务上,还体现在图书馆的一些细节服务上。为了给用户营造出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Hunt图书馆给用户提供75种不同形态的座椅。在研习室中,Hunt图书馆用懒人沙发代替了传统的方正型桌椅,用户可以更加放松地讨论和学习。再者,为了避免书架太高用户拿不到最顶层的图书,Hunt图书馆严格控制阅览室中的开放式书架高度,避免因为书架的高度给用户带来麻烦。我国图书馆在一些空间元素的设计和选择上,也要注重人文关怀,将细节服务发挥到最佳状态。如在标识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空间规模、地理位置和色系字号等因素,做到标识清晰醒目。在图书馆家具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家具,让用户能够在更舒适的环境中阅读。此外,图书馆还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无障碍服务设施,为特殊用户群体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

4 结语

Hunt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其空间设计的各个方面,本文以Hunt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Hunt图书馆的空间布局、色彩的运用、家具的选择与摆放及高科技的运用。经过分析可知,Hunt图书馆流畅的空间布局、智能化的服务环境及贴心的细节服务都值得我国图书馆学习。国内图书馆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创新图书馆空间布局,提供社交化服务空间,利用高新技术营造出智能化和自助化的服务环境,注重人文关怀和细节服务。

参考文献:

[ 1 ] 丁娜.英国开卷公司“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J].图书馆建设,2014(5):61-67.

[ 2 ] 徐越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空间和服务设计应用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4(5):114-120.

[ 3 ] 陈格理.展向未来的大学图书馆:Hunt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15(2):102-106,112.

[ 4 ] JAMES B. Hunt Jr. Library[EB/OL].(2013-01-02)[2016-04-20].https:///wiki/en:James%20B.%20Hunt%20Jr.%20Library?uselang=zh-CN.

[ 5 ] Sustainable side of hunt library[EB/OL].(2013-03-05)[2016-04-20].https://sustainability.ncsu.edu/the-sustainable-side-of-hunt-library/.

[ 6 ] 王燕.现代技术成就杰出大学图书馆[EB/OL].(2015-12-25)[2016-04-20].http:///20151225/n432563108.shtml.

[ 7 ] 武云霞,夏明.图书馆的未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侧记[J].新建筑,2014(2):108-111.

[ 8 ] 田阳.学习的剧场: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亨特图书馆[J].住区,2015(2):91-103.

[ 9 ] 朱钟炎,王耀仁,王邦雄.室内环境设计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65.

[10] 张丽娟,陈越,李丽萍.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图书馆带来的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2):26-29.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例7

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大多采用大开间设计,不同功能区域间使用软隔断加以区分,如使用低矮屏风、植物、透明物等半隔断不同的使用空间,或是通过赋予不同功能空间相异的色彩基调进行空间的软隔断。

1.2一体化趋势

一体化主要是指空间功能的一体化。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相近或相类似的空间功能进行合并,通过综合服务台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二是在相关空间布局过程需要考虑读者具体活动的规划,如读者在展开小组讨论的同时需要检索或独立思考时,希望能够迅速位移至相关区域。图书馆应在考虑到读者具体行为模式的基础上,合理布局相关区域,以模块化形式呈现,以此来提高用户的空间使用率。

1.3灵活化趋势

灵活化是指图书馆空间布局及使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用户可以根据其使用情境的需要,对空间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其当下的需要。为实现用户空间使用的弹性化,图书馆通常配备一些可移动桌椅、可调节家具等,方便用户通过桌椅、家具的排列组合设计相应的使用情境。

1.4多元化的趋势

多元化是读者空间需求的必然结果。调查表明,读者需要图书馆提供多元化的空间,包括自习空间、小组协作化学习讨论空间、高科技网络交流平台、娱乐休闲空间等。

2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和流程

2.1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原则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交流学习的殿堂,必须是一个能够让读者产生轻松感、愉悦感,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意热忱的空间,因此图书馆空间设计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2.1.1亲近感

图书馆空间能够让身处其中的用户体会到自己是空间的主人,徜徉在图书馆空间内,用户能够全身心放松,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开展阅读、交流、学习活动,从而找寻到感官体验、心灵体验的内在归属。

2.1.2便捷性

图书馆空间设计布局合理、运作高效,一站式服务便是图书馆空间便捷性的最好体现,用户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基本的综合服务,免去了奔波的劳碌和束缚。便捷性的另一体现便是自助式服务的开启和普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开展书籍借阅、归还,方便快捷地使用图书馆内的各类资源。

2.1.3人性化

我们应将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评判图书馆空间设计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在采光设计中,尽量使用自然光,室内放置多种绿色植物,让读者感受与大自然的贴近。此外,还可通过一些卡通装饰的迎接牌、标语牌或温馨提示牌,让用户感受到图书馆空间设计细节处的人性化。

2.2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流程

图书馆空间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同于一般简单的建筑物空间设计。用户群构成的复杂性及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图书馆空间设计必须遵循相应的科学流程。首先,图书馆空间设计必须有严格缜密的规划过程,即用户空间需求调研活动。图书馆应通过问卷调查、馆内实地观察、小组访谈、一对一访谈形式,收集用户使用图书馆空间的相关数据,开展分析,深度挖掘用户各类空间需求。其次,规划者应该以图书馆用户需求调查分析结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与建筑师的合作,将新技术的预期影响融入至馆舍规划设计中,形成若干空间规划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在用户群中公布,邀请用户对不同方案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决策。以宁波市图书馆为例,其“第三空间”项目规划设计了6个方案邀请市民朋友参与现场评选。该方案竞赛评选由市民投票评选和专家会议评选两部分组成,其中市民投票评选权重为20%。最后,图书馆还应根据用户的评价及反馈意见对所选定的设计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即使是在规划设计实施过程及项目完工后,图书馆仍应积极地收集用户对于空间的反馈意见,通过适时的持续性评估,不断完善和发展图书馆空间功能。

3图书馆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近年来,国内图书馆纷纷通过实施空间再造及服务转型,积极为用户打造无可替代的具有时代元素、充满活力的空间。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其空间再造工程始于2009年,经过3年的规划设计,浙江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正式对外开放,形成多媒体空间、知识空间、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文化空间、系统体验空间、创新空间及社交空间等功能区域,为用户营造了一种分享的文化和分享的环境。它既是一个用户的信息社区,又是一个打通的空间,将图书馆过去传统的一对一服务模式变革成为双向的、互动的空间服务模式。在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领域,上海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别具特色。上海图书馆的“创•新空间”为未来图书馆空间定义了一种新可能。“创•新空间”像一个充满现代设计元素的创意工作室,为读者提供智能化、全媒体的专题信息服务,为创客及专业设计人员搭建主题服务的知识平台和体验艺术创意的智能化空间,体现了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使图书馆突破了从前只提供书籍、资讯、信息的传统空间角色,通过为用户提供创造工具,激发其创意灵感,引发其思维变革,而真正成为了学习、探索以及开创思维的场所。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例8

2图书馆空间的新功能定位

传统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以馆藏为主,在功能划分上紧紧围绕印本图书、图书数量和收藏方式、相关书报刊的借阅服务来展开,一切服务也都围绕着印本资源借阅及服务。因此,传统图书馆的空间设置重点是藏书空间、借阅空间和图书采访加工布局的内部工作空间。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空间设计逐步以用户为核心,一切从用户角度来考虑。在功能空间设计上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方面,图书馆要坚持纸本文献重要职能,尊重图书馆传统,保存藏书和为藏书开展各项服务的空间,但要对这类空间进行布局和改造,以适应泛在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图书馆的空间要增加文化休闲区域,比如咖啡吧、展览区、学习研究室、交流空间、创意空间等。这些空间表面上看跟图书馆联系不大,但能启发读者学习和思考,属于文化场所,是未来图书馆空间发展的趋势。

3图书馆新空间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是方便、灵活、便捷的分层布局。图书馆是知识存储的空间,是读者获取信息寻求知识的场所,其主要的功能就是传播信息,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方便的形式获得所需的知识。图书馆大多数有4~6层,一般人们把第一、二层作为主层。在功能分区上,应该把读者使用最频繁的检索区、咨询台、借阅台等设置在一层,以方便读者使用,而使用较少的服务,如科技查新室、研讨室、影像播放室等放在楼层最高的区域。此外,现代图书馆注重为读者服务,可以参照营销学中的理念,将图书馆向读者宣传的新服务放置在主层,如图书漂流室、新书(好书)推荐台等。

二是处理好藏书空间与阅览、休闲空间的关系。目前,纸质资源仍然作为图书馆主要资源而存在,特别是人文社科类图书使用频率还是很高,外文图书和各类特藏书籍也因稀缺性而成为馆藏必备,图书馆要处理好贮藏空间和阅览、休闲空间的关系。有学者研究表明,目前馆藏建设中,近20年库馆面积比从29%降至24%,预计未来会降至20%左右,书库空间的相对减少使得其他公共空间和学习空间相对增加。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均在所在城市的远郊建设贮存密集书库,以减轻馆舍的馆藏压力,适当增加读者可用空间;也有一些大型图书馆用馆内或者周边地下空间建设密集书库,对原有馆舍进行重新布局,以适应现代社会读者需求。

三是采用模块化设计,空间既有灵活性又有前瞻性。传统图书馆的空间功能一般分为:馆藏空间、借阅空间以及图书编目加工等内部工作空间。现在的图书馆强调开放、平等,读者至上的服务原则,追求将图书馆建设成为开放的信息中心,在服务上做到尽量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与此相适应的是新时代图书馆的空间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以适应用户对纸质资源不断减少的需求和对学习、休闲空间不断增长的新需要。这种动态发展要求新时代的图书馆分区在满足现有职能的同时也要兼具灵活性和自主性,例如各种隔层可以自由移动,馆内家具和摆设可以灵活移动和重新组合,平面布局更是可以随着图书馆功能的需求随机调整等,为未来的发展留下余地。

4泛在信息环境下图书馆的新布局

现代图书馆在空间功能划分上既要保留图书馆传统服务机构的地位,又要顺应泛在知识环境的背景,增加大量单纯用于服务的空间。具体来讲,现代图书馆的空间可以分为:公共空间、典藏空间、学习空间和馆内工作空间。

4.1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一般包括入口区、总服务台、展示空间。入口区作为图书馆人流交通的枢纽,主要设置在一楼处,入口区可以看到提供咨询和指引的总服务台,以及自助存包柜、自助借还区、检索区、休息等候区等空间。有些图书馆为了增加文化氛围,会在入口空旷地点设置展示空间,用来给学校举办各种展览,如书画展、摄影展、手工作品展等。

4.2典藏空间

作为传统图书馆重要的组成的部分,典藏空间在新时代图书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典藏空间又可以分为封闭式藏书架和开放式藏书架,前者主要针对特藏文献,古籍等一类珍贵文献,后者主要针对馆内一般文献。典藏空间也可以按照使用频率划分为一、二、三线书库,也可以按学科专业来设置书库,还有些图书馆以文献语种来划分书库。总的来说要视各馆服务对象和馆藏定位来决定。

4.3学习空间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学习场所,是教师学生进行科研、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学习空间对馆内的硬件设施有着更高的要求。学习空间不仅要求获取纸质资源方便快捷,还要将电子资源、各种资讯等动态资源整合在一起。如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设置了小型学习室、中型研讨室和专家研讨室,并配有家具、无线网络、电脑等设备[;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图书馆规划了休闲读吧,与期刊报刊阅览区、新书展示区相邻,书吧设置有休闲座位并提供茶水,无线网络覆盖。

4.4馆内工作空间

馆内空间包括馆内业务空间、行政空间和技术设备空间。业务办公区一般位于顶楼,采光和通风条件要求高,独立于读者使用空间;技术设备空间为图书馆开展服务提供技术环境,一般位于负一楼或者地下室,包括服务器机房、空调机房、监控室和能源管理室等。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例9

二、藏书空间

藏书空间是图书馆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虽然读者的阅读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但图书仍然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财富,评价图书馆还是以藏书量为主要标准。如,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在美国最为丰富,其电子书籍收藏系统尤为强大,学生几乎可以查看每一期学术刊物的电子版本。所以,藏书空间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地位颇高。要做到合理藏书,就要明确图书馆馆藏的特点。一般来说,只有80%的图书是长期被翻阅的,可称之为一线图书,剩下的20%的图书很少被借阅,可称之为二线图书。在空间设计中,一线图书的藏馆应作为重点设计对象,在考虑到书籍安放的同时,不能忽略人的流量和行为。二线图书藏馆中的书籍应排列密集,尽可能地节省空间。同时,电子阅览器材的出现也为藏书空间节省了不少实体面积。藏书空间的设计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设计者需要对方方面面进行考量,除了对书的布局进行思考,还要考虑整体色彩规划、灯光摆放、空气湿度等因素。

三、阅览学习空间

阅览学习空间是指用户阅读纸质书刊、电子资源、多媒体资源的空间。随着纸质书刊利用率的降低,阅览空间逐渐成为现代图书馆空间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现代图书馆的空间管理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在这种理念下,纸质书刊大量进入密集书库,腾出来的空间大多被设计成供读者学习的场地,不仅配备了各种高科技资源,连座椅、阅览桌、地毯等的设计都体现出人性化。大学图书馆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场所,而是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大学图书馆设计舍弃了以前各空间相对孤立的设计理念,阅览学习空间常常与藏书空间结合,形成了一个藏、阅、借一体化的开放式大空间。如,在藏书空间内部安插座椅,可以作为临时休息、阅读的场所。又如,阅览区被置于建筑中的最佳位置,阳光照射充足,书架恰到好处地安插其中,读者在高效率学习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另外,值得我国大学图书馆借鉴的一个方案是24小时学习室,在欧美,这种学习室非常普及,并且受到众多学生的喜爱。

四、休闲空间

休闲空间在大学图书馆的兴起是“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另一个体现。现代大学图书馆不仅是一个阅读学习的空间,也是学生休闲的好去处。休闲区包括咖啡厅、茶吧、休息交流区等区域。在这块空间里,允许学生相互交流,是高校图书馆里的活跃区域。一般来说,这块区域会被设计得远离阅览学习区,以免打扰阅览学习区的学生学习。不过,也有很多大学图书馆把休闲区设置在阅览学习区中,如阅览学习区中的沙发区、特色阅读空间区、讨论区等。休闲区域的设计需要张弛有度,既要符合图书馆的氛围,又不能太墨守成规。这个区域的色彩设计要尽量明快,设施以舒适为主。

五、展示空间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例10

关键词:图书馆设计;功能分区;集中管理

引言

图书馆功能区域分布的设计是图书馆服务的物理表现,它既具有室内设计的一般属性,也具有其作为公众阅读空间的独特性。依照设计的步骤,室内设计可分为空间规划、空间环境设计、家具的选择与陈设三大部分。下面,笔者将依照这个顺序对开卷的图书馆功能区域分布的设计做详细解读。

1开放、流畅的空间布局

空间规划是室内设计的首要步骤,“是指根据不同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对室内空间进行的区域划分、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做空间规划时,设计者会充分考虑到图书馆的优先受众和服务,然后设计出一个能兼顾不同年龄读者群、不同资源类型和不同图书馆活动的区域划分方案,而每个区域的规模和位置,则要依据图书馆的具体情况而定。概括图书馆空间规划设计,其设计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2空间性格的创造

图书承载着作者的性格,阅读承载着读者的性格,空间承载着身处其中的图书、读者的性格。“空间性格是空间环境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反应的人格化”。不同的空间元素排序,形成不同的空g环境;不同的空间环境,映射出不同的空间性格。构建与图书、读者性格相协调的空间环境,既有助于提升读者阅读的心理舒适度,也有助于增强图书对目标受众的吸引力。

2.1空间环境的营造

图书馆的空间环境设计如同书的写作,既要有内隐的“统一主题”,又要有外显的“情节起落”,如此方能引人入胜。首先要确定整个空间的主格调。例如,是典雅古朴的还是时尚现代的;是沉静稳重的还是开放灵动的;是温暖的还是寒冷的;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等等。主格调的清晰度与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紧密相关,主题格调越模糊、越复杂,读者对图书馆的感知和记忆就越肤浅,但主格调越清晰却并不意味着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就越深入,因为有时过于突出的单一格调可能会湮没了图书馆多主题的馆藏实况,所以空间主格调的表现手法要内隐。

2.2元素设计

空间环境是由空间元素的排列构成,每种空间元素有其独特的属性和空间构造力。通过对色彩与照明的合理设计与规划,可以更好地展现图书馆空间的视觉效果,营造出特定的空间氛围来引导读者的浏览,调节读者的阅读情绪和阅读疲劳。

许多初入图书馆的读者,因为不熟悉图书馆的馆藏布局而找不到自己想去的区域,所以这时候清晰的标识设计就会显得非常重要。设计合理的标识要综合考虑到图书馆的建筑风格、空间规模、照明设计、馆藏目录及标识的地理位置、目标受众、色系等因素。图书馆标识主要包括:服务布局图、导向标识、区域标识、资源分类标识。相对来说,分类号标识利于图书馆的图书排架,而主题标识则利于读者的浏览、查找。

2.3家具的设计与陈列

家具的选择与陈设,关系到读者在图书馆阅读的舒适性,同时也影响到图书馆空间环境的装饰效果。图书馆的家具主要指书架和桌椅。这些家具在空间中除了有实用功能外,还“充当着各种空间关系的特定构件,来调节内部空间关系,变换空间使用功能,或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3关于图书馆空间设计的思考

当下,很多图书馆存在着老馆搬迁新馆重建的现象,除了城市发展的外部原因外,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就是老馆有限、僵硬的空间服务力。而在新馆的建设当中,又存在着追求大馆舍、大空间的风气,然而“大”是否就真的符合读者的需求呢?在信息剧增的时代,对有着信息选择困难的读者来说,是“大”更能满足读者信息需求,还是“快”与“准”更能满足需求?而对于我们正在迈进的知识时代,读者又有怎样的需求变化呢?这些,也许才是图书馆空间设计中该思考的元问题。

4结语

阅读是图书生命价值的体现,而读者则是图书馆生存价值的体现,所以图书馆功能区域分布的设计的原功能需求就是如何更好地满足并提升读者的图书馆体验,以鼓励读者的阅读行为。而要实现这点,一个必要的基础就是对读者阅读行为和图书馆业务流程的深入体察,并能将这些调研成果很好地运用在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当中。

参考文献:

[1]莫祖英.近三年来报纸媒体对公共图书馆报道统计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01:81-84.

[2]魏蜀华,钱波,陈华.智能检索体在数字图书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杂志,2004,0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