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0 09:41:49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例1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素养养成策略——以文学理论教学为例

3.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4.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6.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言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8.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9.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发展特点简析

10.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11.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研究

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4.以应用型为主旨,创新本科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策略

16.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途径

1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刍议

18.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

19.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

22.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2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类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究——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为例

2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25.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2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27.致力于本科教育国际化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介绍

28.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竞赛教学模式”初探

29.“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0.强化论文题目的科学性引导——浅探提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有效性的途径

3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

32.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析——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3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究 

34.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35.论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 

36.试论基础文科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37.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浅析

38.新疆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比较研究

39.三级训练: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0.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1.“转型”大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之思考——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42.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4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萍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为例

44.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45.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钦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

46.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困境与对策——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48.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古代汉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4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50.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文学应用型评论人才的培养——以梧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1.在探索中开拓 在改革中前进——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教改工作回顾

52.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阅读研究(一)——以怀化学院2009至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 

53.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4.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专业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55.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为例

56.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二级学科教学团队优化——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57.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以运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8.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59.论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60.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61.培养开放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实证研究

62.开放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探究——以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语言教学论”课程为例

63.工科院校中文专业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调研分析——以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

6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教学改革

65.论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去专业化倾向

66.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67.中国高等院校特色学科大观(十一)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

68.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69.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基于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分析 

70.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71.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7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73.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7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75.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76.提高创新教学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课教学体悟

77.国家重点学科与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及启示——以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78.加强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

79.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为视角

80.简论国家安全视界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昆明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为例

81.关于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襄樊学院为例

82.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83.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8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85.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之路的思考

86.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

87.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88.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89.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90.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91.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9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93.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94.“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95.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9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9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98.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9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100.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101.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102.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103.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0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105.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简

106.再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107.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

108.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109.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110.海南大学新增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制4年

111.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12.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1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14.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15.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116.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117.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例2

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不注重范读,而是往往把范读当成了教学的一个环节。这就使得范读语言的功效在不知不觉地缺失。事实是,文本语言魅力的显示,离不开范读语言的有效转化、恰当体现,尤其在小学阶段。换句话说,范读语言没有艺术性,则文本语言本身的魅力只能在静止中存在。如果教师把范读语言当成一种有效转化、恰当体现文本语言的课堂语言,那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就会在教师的范读中得以体现。

就课堂范读语言而言,教师的范读要情真意切,变纯文本语言为传递情感的语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读到忘我之境时,师生往往投入其中,学生、教师、文本一切地融为一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核心是读。对于教师而言,“读”是转化纯文本语言为情感语言的一种方式。正确、流利是对“读”的浅层次要求,有感情、有节奏是对“读”的高层次要求。读正确是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读流利是说不一字一顿、不拿腔作势、不上气不接下气。这些是课堂对范读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一般教师都能做到。文本中的情感,是喜,是怒,是哀,是乐?是单一的,复杂的?是淡淡的,浓烈的?文本中的节奏,是抑扬顿挫的,是流畅自然的?文本中的语言,是朴素自然的,华美欢快的,还是意味悠长的?同样是课文中的字字句句,通过艺术性的课堂范读,在教师的口中,必须把静态的文本语言幻化成令学生听来乐则开怀,悲则呜咽的动态的课堂语言。这是多么的美妙!读《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在教师饱含深情的范读语言中体会人们翘首盼望总理的焦急;读《吃水不挖打井人》,学生在教师情感的洋溢中感受乡亲们对的崇敬之情。这种范读带来的美妙,不就是范读语言艺术性的体现吗?极具感染力的课堂范读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的修饰,也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朗读的技巧,它更是一种体现课堂语言艺术性的方式,更是一种此情此境的感染、潜移默化的熏陶。艺术化的范读语言,让学生心动,让学生情生。

二、课堂口头语言要灵活,各尽其妙显个性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121-02

一、序言

《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等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文件的精神而制定的。新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国际形势相关知识,具备坚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跨文化知识

结构。因此,解读国家标准的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二、解读《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

新“国标”对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都有明确的规定。新“国标”的出台,对日语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解读新“国标”,探讨新形势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愈显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

新“国标”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环节组成。

(一)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第二外语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又包括外语技能课程(听、说、读、写、译等)和专业知识课程(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技能课程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知识课程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有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要拓展学习领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整体把握能力。有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译文赏析、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文学史、比较文学、日本文学研究与实践、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由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根据办学优势及特色、师资力量等灵活设置。有商务日语系列、旅游日语系列、科技日语系列、信息日语系列、翻译系列、区域研究系列、管理学日语系列、影视动漫日语系列等课程。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等。

(四)毕业论文环节

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与翻译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可以用日文或中文撰写,使用中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6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2000字的日文摘要;使用日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8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800字的中文摘要。

通过新“国标”分析可以发现,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中要求有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而专业选修课程突出了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实践环节增加了国际交流。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三、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与新“国标”相匹配,但是仍有部分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一)日语专业核心课程

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外语技能课程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听的技能由日语视听A(一)~(五)、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说的技能由日语会话A(一)~(三)、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读的技能由日语阅读(一)~(二)、高级日语(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写的技能由日语写作、日语论文写作、日语语法(一)~(三)支撑;译的技能由日语笔译(一)~(二)、日语口译(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

(二)专业知识课程

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文学与文化的课程。主要通过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完成,开设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概况、市场营销c、国际商务谈判等。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由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开设日文录入实践、日语专业行业模拟实践、日语翻译实践等实践课程。

(四)毕业论文环节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单一,要求学生用日文写出6000字的毕业论文。

通过与新“国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我校日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而专业知识课程中的课程名称与新“国标”不完全匹配。例如现开设有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汉笔译实务;日汉口译实务课程。但新“国标”中的名称为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同时日语专业知识课程中没有设置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另外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中缺少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

另外,日语专业的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完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新“国标”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例4

[作者简介]张秀珍(1966- ),女,广西贺州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类课程的教研与汉语方言。(广西 桂林 541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高专语言类课程加强文化内涵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系列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0JGB139)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42-02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汉语专业作为高职专业之一,它以“宽口径、重人文、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总体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在于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从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不难看出,“听、说、读、写”是汉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这一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语言类课程密不可分,但目前此类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对语言类课程的建设与教改实施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语言类课程在汉语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设置

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进行汉语专业教学时,对于如何依托语言类课程帮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核心能力,需要有充分的考虑。

1.科学制定语言类课程的比例。我们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为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重视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也注意体现实践教学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根据指导思想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我们编制了一套课程表(如表所示)。

从表中我们看到,汉语专业共133学分,其中公共课30学分。语言类课程在汉语专业教学计划中共28学分,504学时,占汉语专业除公共课学分外的27.18%。其中语言类课程的实训课时为242学时,占该类课程总学时的48.02%。不计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这两门专业基础课的话,语言类课程的实践课时占该类课程的65.88%,符合高职高专以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符合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

2.巧妙设置语言类课程的层次。循序渐进是学习的方法和基本规律。在汉语专业的建设中,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也应遵循这一规律,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及深的规律逐步提高。汉语专业的语言类课程共有8门,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这两门是语言的基础理论课,分别安排在第一、二、三学期开设,从现代汉语过渡到古代汉语,为其他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其他6门语言类课程我们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开设:普通话口语、实用交际口语训练属于基础口才训练课,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开设;朗诵与语言艺术、演讲与口才属于艺术口才训练,安排在第三、四学期开设;教师口语、公关语言艺术属于职业口才训练课程,安排在第四、五学期开设。这种层级式课程的开设,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获得逐步提升。

二、语言类课程在汉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改革

1.在语言实训的案例中增强文化性。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家园,文化是语言的内涵。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高校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技能,更要注重文化熏陶。而要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作为承载文化的语言类课程,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之重任。

目前,汉语专业的一部分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基本上还是处在对语言知识系统本身的静态讲授上,使语言知识的传授游离于社会、游离于人文世界之外。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语言课堂的枯燥和乏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汉语专业的语言类课程教学必须突破传统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不能仅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注重扩大语言课堂的信息量,提升语言课堂的文化品位。语言课堂的教学改革可以先从挖掘高职高专语言类教材典型语料的文化内涵入手,然后创建既贴近高职高专学生实际又饱含文化要素的语料库,使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类课程既能走近学生又能贴近社会,从而提高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2.在语言实训的方法上提高时效性。语言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训才能获得提高,而在汉语专业开展语言实训时碰到的瓶颈问题是班级人数多但课时却有限。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实训方法的设计上,争取以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率。

汉语专业基本上都是以60~70人为一个自然班,这样规模的班级对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这两门基础理论课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对于其他6门课程来说,这样的班级人数显然过多,因为另外6门课程侧重于口语的表达训练,而口语的表达训练基本上都需要对单个同学进行个别指导,耗时较多。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把这些自然班一分为二,每个训练班以30人左右为基准,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在训练方法的设计上也应多花费心思,训练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预先布置语言训练任务,促使学生在课前去完成,然后带到课堂上展示;在布置语言训练任务时,不要明确由哪个学生来完成,让所有同学同步准备,最后随机抽取同学展示;抓住课堂的一切机会,充分利用课堂上同学口语这一资源,让学生多开口说话;设计一些情景说话题,让几个同学同步进行,这样不但可以训练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训练他们的听力,使训练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这些方法的巧妙运用,都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训练的效率,使学生在思考和展示中获得提高。

3.在语言实训的评价上注重科学性。语言实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不可能所有同学展示的内容都完全一致。加之每个同学的基础参差不齐,势必会给语言实训的评价带来很大的难度,正因如此,怎样才能做到客观科学地评价语言实训活动,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是摆在语言类课程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因此,在评价学生的语言实训结果时,除了依据语言的表达效果外,还应考虑其他的一些因素,如一些学生的口语基础差,经过培训进步较快,在评价时应予以肯定;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评价,选派学生全程参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也能获得提高;以小组形式进行口语训练,组成小组的规则由老师来决定,在评价时以小组得分的方式出现,这样不但能促使同组的同学互相帮助,大家共同提高,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语言类课程在汉语专业课堂外的延伸

1.与其他课程的对接。汉语专业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除了语言类的课程,还有文学类和写作类的相关课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写作能力则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这两类课程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俄罗斯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对社会生活作审美把握,因此,作为文学类课程的老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文学知识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应通过自身生动形象的语言引领学生感悟文学形象,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予以有效地指导。另外,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语言作为文学写作的表达工具,它在为其内容服务的时候,必须有完美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因此写作类课程的任课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仔细钻研、体会语言文字,从而领悟语言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并在写作实践中摸索、探讨,逐步熟练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和技巧,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2.与第二课堂活动对接。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优势,以赛促训,从而确保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汉语专业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从形式到内容的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这一目标来展开。为此,可以设计一些书面表达训练的比赛,如征文、书法等;也可以设计一些口语表达训练的比赛,如朗诵、故事会等;还可以设计一些综合表达训练的比赛,如演讲、辩论、话剧表演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和锻炼,不但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科学地构建语言类课程体系,注重人文素养、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深化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充分挖掘语言类课程的课外延伸,才能真正体现汉语专业“宽口径、重人文、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指导思想,培养出具有“听、说、读、写”核心能力的高素质、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Z].2004-11-23.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例5

“语文是什么”是一直以来困扰很多人的大难题,叶圣陶先生虽确立了语文的本体是语言,但是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偏误,语文的性质之争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语文”概念和性质的厘清与重申显得非常必要。

一、从语文教育教学的两种偏颇谈起

当今的语文教育和教学有两种偏颇,一是明确了语文的本体是语言,但是对语言的崇尚到达迷失于语言文字训练中不可自拔的地步,另一种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潮流,高举人文大旗,无视语言本体的存在或者置语言本体于不顾,自顾自地表演或者带着学生唱戏。

1.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偏颇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在《课程知识论》序言中强调:“技术理性对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宰制是极具破坏性的。”“技术理性强化了课程与教学的工具价值,漠视其内在价值。”[1]这种“工具性”偏颇倾向的产生,本质上是因为对语文实质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陷入了这样一种叙事模式:自叶圣陶就确定了语文是语言,所以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以语文的方式上出“语文味”,这种语文味突出表现在对文本的崇尚,尤其是对语文知识的迷恋。这种叙事模式导致了语文教学重视对文本的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训练,重视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能力的养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之标准化考试的助推,语文就不自觉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这种偏向的课堂是人文性失落的课堂,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马拉松式’的识字教学,‘只见教材不见人’的阅读教学和‘画地为牢、重抑轻扬’的作文教学”[2]。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极力反对这种见文不见人的课堂,她认为这样的课堂“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进行肢解,枝枝节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闪光的启迪智慧的思想不见了,吸引人、凝聚人、感人肺腑的情感被肢解得无踪影了,留下的只是鸡零狗碎的符号”[3]。

2.语文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偏颇

“人文性”偏颇倾向则是对语文本体的悖离,把“人”提到了前所未有高度,认为语文工具论是学生精神发展的桎梏,这种对工具性的消解是语文本身的裂变和异化。所以语文课堂中有不少解放手脚甩开书本的所谓体现新课程的人文课,或架空分析,或思想教育,或游戏表演。笔者就观摩过一个讲课大赛,讲课篇目是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师大谈爱国主义,播放爱国歌曲《五星红旗》,放映反映中国自信力提升的图片,最后让学生振臂大声呼喊“中国人具有自信力”三遍,课下不少人疾呼:“这是语文课吗?”这俨然是传递中国正能量的思想教育课,在这种华丽的包装下是语文本体的失落。

二、语文:一体二维三性

语文教学的偏颇在根本上是对“语文”本质理解的不到位。笔者对“语文”的理解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体二维三性”。

1.语文的一个本体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工作,将“国语”和“国文”统称为“语文”,自此“语文”作为课程教材名称确立。那么什么叫语文?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4]由此可见语文的本体即语言。徐林祥教授肯定了这一观点,在多篇论文中强调“语文就是语言”[5],并论证了这里的“语文”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的意思。实际上,当今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偏颇或多或少地将语文窄化理解为语言文字或文章,而人文性偏颇则更多地将语文泛化理解为语言文学和文化,其操作失误缘于对语文的语言本体认识上的不足。

2.语文的两个维度

语文本体(语言)有两个意义指向,一是索绪尔所谓的整体语言和个体语言,前者是被动和集体固有的社会符码,其本质是“概念和符号的联想结合”[6],即所谓的狭义的语言,主要是一些语法规则;而后者是主动和个体的“依照个体观点的整体语言符码的个体运用”[6],即所谓的言语。另一个指向是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以一定的形式传达一定的信息,如特定的思想和文化内容。第一个指向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读写训练,还要重视听说发表,第二个指向要求语文教学双管齐下,文道合一。

3.语文的三个属性

关于语文的性质之争由来已久,历史上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受到了不少论者的质疑,因为没有揭示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实际上,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的属性,除此之外还有民族性,因为语文本体中的语言主要是指中华民族通用语,但是这三个属性并不在一个层面上,语文性质之争主要是集中在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的争论上。确定一个事物的本质关键在于揭示出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所以语文课程性质应该在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中来探讨。语文和政治、历史、数学同属于课程,但是之所以不同于政治、历史和数学,是因为语文是学习数学等学科的工具,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更侧重于对语言形式的把握。语文和英语、法语等都是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课程,英语和法语可看作“外国语文”,而且这些课程的学习也侧重于形式,但语文又不同于外国的英语和法语等课程,因为语文是中国的语文,它是学习中华民族通用语的一门课程,具有民族性,有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有特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所以笔者认为,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其根本特性在于民族性(本土性)和工具性(形式性),前者是中华民族赋予语文学科的独特个性,而后者则是语文学科内在的规定性。那么如何理解语文的人文性呢?数学、政治和历史等学科同样具有人文性,所以这个属性不能将语文和其他课程区别开来,不能作为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用屠锦红的话说:“人文性是工具性进行中的‘副产品’。”“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育的‘独生子’。”[7]

另外,“人文性”也不应该作为“工具性”的对等概念出现,因为“人文”对应的概念是“科学”,这里的人文性笔者倾向于理解为“思想性”和“诗性”。

从语文课程的角度讲,语文具有民族性和工具性的特性,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在,但是对应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却不能不提。语文课程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汉语言文字有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内蕴,中国传统文化有人文教育的传统,这要求语文教育应该提升学生的文化力、思维力和审美力,培养学生学习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但是“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8],“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文化心理特征……符号因意义而存在……”[9],所以语文教育不应该囿于形式训练而置思想文化内容于不顾,也不应该局限于对语言工具的掌握而无法自拔。总之,语文课程虽然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但是它具有人文教育的优势,语文教育要求语文课程负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人文教育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而不是语文学科的“本分”,所以反对给语文学科和课程以沉重的人文负荷,反对脱离语文本体的纯人文教学,但是提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人文教育。

同样,语文教育也具有民族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徐林祥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教育,其特殊性就在于语文教育要遵循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规律,此外语文教育还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民族性”将中国语文教育与外国语文教育区分开来,“工具性”将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区分开来,而“人文性”则是语文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共同属性。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人文性则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共同价值追求,语文教育首先应完成语文学科基本的教学任务,即以语言为本体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思想和涵育情感,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全面发展,此为处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度和层次所在,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以下两个困惑:

1997年《北京文学》发起语文教学大讨论将叶圣陶作为“纯工具论者”来批判,叶圣陶和张志公先生真的是“纯工具论者”吗?

笔者认为叶圣陶和张志公先生将语文本体确定为语言,同时突出语文的工具特性让语文学科有根有底,他们实际上确立了语文学科和课程的本质属性,同时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最基本的学科要求,但是并未否认语文的人文性。叶圣陶在《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里说:“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10]另外,叶圣陶极力主张为人生的教育,可见他并非否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为何于漪、魏书生等语文教育家均将“育人”放在首位?

于漪强调“教文育人”,魏书生回忆自己的教改之路,最满意的是将“育人”放在首位,这些语文教育观并非无视语文学科的工具特性而走入人文性的偏颇,而是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对语文学科提出的价值要求,正如于漪所说:“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11]从他们的语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于漪在品读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熏陶,而魏书生在语文自学训练中渗透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三、基于“语文”理解的教育教学观

要规避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偏颇,必须正确理解语文的内涵和性质,把握好语文的“一体二维三性”,同时树立新的语文教育教学观。

1.以本色语文为基础

语文的本体是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所以本色语文就是回归语文本体的语文,是姓“语”的语文。这要求语文教育和教学以语言为本体,既注重语言规律的把握,又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既探究语言的形式,又关照语言的内容,要求语文教育和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和要求,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

2.以诗意语文为追求

语文以语言为本体,可是语言不是枯燥无味的的符号,它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思想内涵,所以语文课应该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应该是富有民族风味的。不少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上的是本色语文,可是学生为何没有兴趣去听呢?因为课堂太沉闷,陷入语言文字符号的纠扯中无法自拔,而学生的心理被忽略。语文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恰当调控语文课堂的节奏,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诗意”,即思想性、人文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语文教育要以诗意语文为追求。

3.以素养提高为目标

本色语文也好,诗意语文也好,最终要为提高学生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服务。这里的“素养”含义很丰富,既包括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层面,也包括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层面。1912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其智德。”黎锦熙也阐释了国语要旨包括语文方面的理解发表和语意方面的扩充智识、启发想象和涵养德性,这些都很好地规定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

四、结语

语文可以理解为“一体二维三性”,语文的本体为语言,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其根本性质在于民族性和工具性,所以要上出本色语文;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教育的优势,语文教育有着更高的人文价值追求,所以要上出诗意语文;语文教学反对绝对化的人文性或工具性偏颇,其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

参考文献

[1] 李召存.课程知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晓.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的失落与回归.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9][11] 于漪.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8][10] 叶圣陶.语文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7.

[5] 徐林祥.语言・语文・语文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例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研室课题“语用视角下学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课题编号:2015JK11-L09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08-02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不论是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还是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由于认识的模糊与交错,我们的课堂仍没能突破“以教为主”的传统束缚,没能实现“以学为核心”教学范式的根本转变,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不同,它不是立足于教师的“教”,而是立足于学生的“学”,始终坚持学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根本旨归。站在语文课程的教学高度,以此来审视学本课堂教学,有着属于自身的意蕴向度和实践意义。

一、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学本课堂必须遵循的价值向度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站在语文的高度,也就站在了语文课程的高度,以此来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不难发现:学生的发展,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更需要健全的人格;不仅需要能言善辩的口才,更需要文通字顺的书面表达能力;不仅需要单方面的才能,更需要多方面的素养……我们的课堂应当让学生会学习,会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对此,笔者认为: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以及人的发展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学本课堂必须遵循的价值向度。

二、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学本课堂必须教会学生学习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也就站在儿童发展的立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是人。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学本课堂追寻的美好愿景。叶圣陶先生曾经描述过这种愿景。他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教会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教会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按叶老所示,语文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会学生自能读书和自能作文。培养这种能力,达到这种愿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认为,下列三点尤为重要:

1. 把握学情,让学习真实发生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语文,首先就要站在儿童学的高度。衡量儿童学的高度,那就是学情,这是教学的立足点。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知多与知少,浅知与深知,真知与假知,正知与偏知,苦知与乐知等都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一切正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它影响着教学的成效。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要关注学生的存在与差异;课堂,绝不是少数学生展示的平台,而是所有学生共同的学习场地;课堂,绝不是教师作秀的舞台,而是学生提升素养的“练兵场”。一位老师执教《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上课伊始,他不是从学生已知的热萑胧郑而是引导学生从预设的两个问题按部就班展开教学:“什么是互联网”“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儿”。殊不知,互联网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不再陌生,它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因此,学生学得味同嚼蜡,毫无兴趣。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巧妙利用课文的例子功能,就是要寻找学生学习上的盲点,发现学习上的弱点,利用好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教学回归到自然、本真的状态。

2. 优化学程,让学习扎实推进

传统的教学,教师主宰课堂,把原本充满探索与创造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简单的“告诉”。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在当前的课堂上还普遍存在。在语文课堂上,具体地表现为“一是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是咀嚼不足,结论说出太快;三是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四是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五是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 要优化学习过程,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课堂要“让学于生”,教师要“助力于学”。课堂按照“自学――互学――导学――展学”的步骤扎实推进。其次,课堂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是一个“慢”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水平、领悟能力不是一点就透的,它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请看贾志敏老师执教的《两个名字》教学片断:

师:(拿起一本语文书)我有一本语文书。

生:(拿起自己的语文书)我也有一本语文书。

师生:哈哈,(握手)我们都有一本语文书。

师:(指着自己的鼻子)我有一个鼻子。

生:(也指着自己的鼻子)我也有一个鼻子。

师生:哈哈,(握手)我们都有一个鼻子。

师:(指着自己的眼睛)我有一双眼睛。

生:(也指着自己的眼睛)我也有一双眼睛。

师生:哈哈,(握手)我们都有一双眼睛。

师:(指着自己的嘴巴)我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生:(也指着自己的嘴巴)我也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师生:哈哈,(握手)我们都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师:好,现在你说,我再说,你要说我有的。

生: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长大可以做医生。

师:哦,你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我也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我可以培养出很多很多优秀的学生。

师生:哈哈,(握手)我们都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生:我有一个快乐的家庭。

师:我也有一个快乐的家庭。

师生:哈哈,(握手)我们都有一个快乐的家庭。(走向另一个学生)

生:我有一颗爱心。

师:我也有一颗爱心。

师生:哈哈,(握手)我们都有一颗爱心。

……

从这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出学生的言语能力的生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需要教师智慧的引导,它还需要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习成效,更要关注学习的整个过程。

3. 习得方法,让学习取得实效

教学虽倡导教无定法,但我认为必须有法。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多作固属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写法”。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弊端,崔峦先生也指出,“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方法是从研究文本的表达中来,要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在形式表达上独有的特质。例如《司马迁发愤写》(苏教版教材五下)这一课,作者没有按照常规的描写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上刻画人物,而是把着力点放在了司马迁受宫刑后内心的想法: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完成这部史书!’”

教学就要抓住特有的表达形式,引导学生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体会情感,习得表达方法。方法从言语的实践中来。让学生在读中学会读,在写中学会写,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发现言语表达的规律和习得言语运用之妙。当前课堂教学套路,大多是随文而教,教师见到生字教生字,见到句子教句子,见到比喻教比喻,见到拟人教拟人。这种以文本内容为板块的设计,使得教学活动呈现出随意性和碎片化。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不再以课文内容来组织教学,而以主要的言语实践来设计学习活动板块,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实践中慢慢提升。

三、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学本课堂必须扎根语用实践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聚焦W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来看,语文素养的形成十分重要,然而它的内涵却又非常丰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慧、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都是语文素养。哪些才是核心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是言语能力。因为其他修养皆可以依附在言语能力上来发展。而言语能力形成有三个标识:言语积累、言语思维和言语智慧。要提升言语能力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 丰富言语的积累

言语积累,是语文素养的根基。根基厚了,将来才能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积累多了,言语特点和言语规律自然就积淀下来,化为了自己的言语经验。少学如胶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5~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趁着年少,应该指导学生多读一些书。除了国学经典和经典诗文,还要引导学生看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因为这些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 注重思维的训练

好的课堂一定会呈现出很好的智力活动。智力活动离不开思维训练。在语文课堂里,既要重视逻辑思维训练,更要重视形象思维训练。而言语能力的提高、言语智慧的发展与思维训练是紧密相连的。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思维强的人,语言表达必然深刻、有条理;形象思维好的人,语言表达必然生动活泼,富有感召力。问题,是情感的导火索,是思维的催化剂。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善于解决问题。学本的课堂,是一个问学课堂。在问中学,在学中问,以问启思,以问促思。课堂一定要走向语言与思维共舞,情感与素养共生的美好境界。如于永正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整节课引导学生就围绕一个问题来加以探究――林冲的为人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是哪个字?学生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才发现是“温、良、恭、谦、让”中的“让”字。

3. 强化言语的运用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言语的运用能力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凭借文本资源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学本课堂特别强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用观,认识到扎扎实实的字词学习是语用,绘声绘色的课文朗读是语用,恰到好处的练笔补白也是语用。课堂要给学生营造言语运用的氛围,搭建言语运用的平台,创造言语表达的时机,通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丰富多彩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言语表达规则,习得言语运用本领,创生出更富表现力的言语方式和言语形式。强化言语运用,并不是摒弃文本的内容。言语训练离不开言语内容。言语训练要植根于文本内容的土壤,不能游离于文本内容之外。

站在语文及语文课程的高度关照学本课堂的实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让学本课堂聚焦核心素养,指向语言文字的运用,创生言语表达的智慧,使学本课堂的意蕴更丰盈,内涵更深刻,逐步抵达高远的教学境界。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例7

清远市莫艳辉语文教师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已成功立项,为了深入了解山区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工作室在2014年11月份设计了《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和《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并发放给连南民族初级中学和所有乡镇初中学生代表与语文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初中学生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师教学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以便更好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XX县部分初中学生和初中语文教师。

三、基本情况

《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其中县城学生发放160份,乡镇学生发放140份),回收XX份(县城学生回收155份,乡镇学生回收102份),回收率XX.6%(县城XX.9%,乡镇72.9%),县城学生共提出了135条建议,乡镇学生提出了62条建议;《初中语文教师调查问卷》共发放XX份,回收54份,回收率为XX%,语文教师共提出了32条建议。

四、结果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归纳出以下结果: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问卷调查中有XX.4%的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兴趣”或“有些兴趣”。

2.“幽默风趣”成为学生比较喜欢的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XX.6%的学生认为最喜欢的语文教师应当是“幽默风趣”,57.6%的学生最希望语文教师拥有“幽默风趣型”的教学语言风格。

3.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问卷调查中,77.8%的学生认为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或“有些影响”。

4.“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问卷调查中,76.3%的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教学形式是“教师在讲授中提问交流”。

5.语文教师应当多些研究“导入”“总结”等课堂语言。问卷调查中,40.1%的学生最喜欢语文教师“导入语言”,其次是“总结语言”,占24.5%,再次为“评价语言”,占19.8%。

(二)语文教师方面

1.“语言生动”成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问卷调查中,40.1%的语文教师认为学生喜欢语文课的主要原因是“讲得生动,语言富有吸引力。”

2.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语文课堂教学。问卷调查中,XX.3%的语文教师认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教学“影响很大”。

3.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问卷调查中,66.6%的语文教师“偶尔”或“没有”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9.6%的语文教师最希望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4.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提高。问卷调查中,语文教师认为课堂效果“非常好”的仅为1.8%,“一般”的占XX.8%。

5.开展本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促进作用。问卷调查中,96.3%的语文教师认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对语文教学“有较大作用”或“有些作用”。

五、调查总结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连南县初中语文教学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达到预定目标,为工作室开展《优化山区初中语文教师课堂言语 构建高效生命课堂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作了铺垫,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对语文课堂影响很大,语文教师应当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和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学生喜欢的教学语言风格。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例8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实践证明,该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商务英语、经贸英语等实用英语课程应运而生的同时,文学逐渐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不实用的代名词。目前我校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和不足。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英美文学是高校外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作家的风格纷繁多样,以及不同时期的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等因素,一直是一门难教难学的课程。《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多年来实践证明,该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商务英语、经贸英语等实用英语课程应运而生的同时,英美文学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不实用的代名词。除了文学的特殊爱好者及立志要考上文学研究生的学生外,能完成外语专业规定的阅读量的人少之又少。一方面有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也有英美文学教学自身的因素,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都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使之不能适应当今的形势和教育对象的要求所致。

二、英美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者们关注英语本科生文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角度有别,但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引起我们的深思。

问题一: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当前从事英语文学教学的一大障碍就是让文学课服务于语言教学。殷企平教授在最近一次题为《文学教学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的发言中指出,文学课有面临边缘化甚至被抛弃的危险。文学有可能成为一件“饰物”。殷教授的担心不是空谷来风,相当数量的老师撰文主张利用文学课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如《英美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的关系研究报告》、《英语文学教学与语言能力培养》、《文学教学课对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等。

对于英语文学课的本质目的,孙琳等在《谈英美文学教材的选编问题》中总结如下:“可以丰富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批判能力。”“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郭英剑总结了四个层次:“学其语言”、“学其文学”、“学其文化”和最高层次的“学习人类之文明”。这些观点都表明,通过文学课学习语言充其量只能是其目的之一。

文学作品是表层文本与深层文本之间的并存与互动,文学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区别不是“正式”与“非正式”,也不是“优雅”与“通俗”。读文学作品不能只关注其中的语言,而是要读出表层文本中的语言与深层文本中主题的关联。这种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索绪尔的所指与能指的对应关系,而是文本在一个动态的“能指链”上滑动的过程。在索绪尔那里,能指与所指是一张纸的两面,是静态的共存关系。而文学语言,可以作为一般语言来读,即是表层文本。在这一层面上,语言才呼应索绪尔及其它结构语言学家们的观点,是能指与所指的统一体,也只有在这一层面上才具有语言的正式或非正式特征,有雅俗之分,有文体之分。由于表层文本的掩护,我们不容易看到深层文本意义,因为“表层结构隐含或遮蔽了深层的、更难到达的、因而也就更难得到社会认可的意义层面”。

问题二:读而不批的现象。文学教学的目的第一步是让学生阅读原作,第二步是让学生产生相应的阅读反应。但如果将文学内容作为语言教学的素材,文学课就会在“阅读欣赏”的招牌下,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只进行文学阅读而没有相应的批评活动。而批评行为恰恰是人类更高一级的智力行为,首先表现为记录我们阅读作品时的直接反应。但遗憾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教委对英语毕业生的统计中显示“14%的人表示如果重回大学学习将选择文学课;46%的人认为文学课应当成为选修课”,其中又仅有“6%的人认为毕业论文应侧重文学内容”。这些数据显示出文学教学只会与6%的学生的阅读反应有联系。

三、改进英美文学教学的措施

基于以上谈到的英美文学课的种种特点,以及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teacher-centered”教学法也毫无例外地主宰了英美文学课堂。在这种课堂上,教师是演讲者,他作为知识的源泉,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源源不断地灌入学生的头脑中去。不可否认,教师讲解是传输知识的一种方式,但是就文学课来说,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还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文学知识的吸收更有赖于接受者的参与、交流和体验。从本质上看,文学作品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读者的理解只有靠交流――把个人的人生投入进去与作者进行交流时才能实现。因此,文学课教师应该启发引导学生,唤起学生的感受和参与热情,而不是处处用透彻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

文学是一种资源、财富和修养。一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管以后从事何种工作,最起码的文学修养是必不可少的。在当前英语的工具性变得愈来愈迫切的今天,更要提防不能让英语的职业技能取代英语的人文思想教育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发文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在文学阅读的初级阶段,采用多媒体文学课件,用丰富生动的音、画、影、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到了提高阶段,采用Internet开展自主化学习,可以把学生带到一个开放广阔的文学世界中去。通过教学观念的更新,教材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结合的改进,英美文学课一定会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例9

一、课堂观察的定义

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

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我认为课堂观察可以从字面来理解。一是课堂,二是观察。我们观察者就是要观察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情况,并且去分析总结,

让课堂教学走向更丰富、更深刻、更有效的世界。

观察者具体要观察什么呢?我们要观察课堂教学的一切组成部分――教师、学生、课堂情境等。当然在我们进行课堂观察中,要做到三步走,一准备,二观察,三总结,缺一不可。首先,我们要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因为一节课涵盖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你不可能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把所有的教学情况都一一观察清楚并作出相关判断和总结,所以在观察前,应该明确这次观察的重点。其次,在进行观察时,应该注意记录相关的资料。最后,也是相当关键的步骤,那就是对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当然每个人对于课堂观察都有些许的不同理解,但总体而言是一样的,我们都是要立足于课堂,从课堂中汲取养料来充实课堂,从而更好地来提升语文课堂魅力。

二、提升语文课堂魅力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学科,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教育的形式在不断地更新和前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也要随着教育的大方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科学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创设魅力课堂,从而更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最终达到全方位的素质的提高。

如今,初中学生对语文课总是提不起劲,不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今后的学习,以至于将来的人际交往等等,所以作为教师要选择一些方式方法来改变这一种局面。那么,通过提升课堂魅力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要运用智慧解读文本,在授课的过程中机智运用语言等,这样学生对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期待。

三、课堂观察提升语文课堂魅力的艺术

课堂观察为教师对日常教育教学的生活惯性保持一种省察的态度。通过课堂观察从中酝酿、提炼有价值的“真理性认识”,在日积月累中建立起理想课堂的内在尺度。课堂观察是教师专业生命的一项行之有效而又意义重大的修炼。一位成功的教师必须学会观察课堂、阅读课堂、阐释课堂、调整课堂、创造课堂。

从课堂中我们可以汲取到无限的感动与无比美妙的想象。观察课堂的另一种趣味在于:与上课教师、听课教师一起分享课堂上的乐趣,分析上课中的困难。在对课堂的分享和研究中,心灵的欢愉与思想的快乐也是与日俱增的。听课与成长有约,研究和乐趣相伴。通过课堂观察,我们可以提升语文课堂魅力,下面就谈谈我通过平日的课堂观察,发现的几点艺术。

1.智慧解读文本

语文是一门情感的学科,一门人文的学科,更是一门智慧的学科。智慧的解读教材,智慧的构建课堂,智慧的引领学生,智慧的促使学生生命发展。缺少“智慧”的课堂无疑是“空洞”的,缺少内涵的。

进行正确的文本解读是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根本。教师如果能够深入地、透彻地去解读文本,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文本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会更明显。文本解读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要为学生后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终身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和动力能源。我们要构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语文文本解读应该朝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

养、人生品位和生活情趣,向着发展学生的个性,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迈进。对于文本的解读,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精细化

现在,有些课堂看起来很热闹,教师在上面讲的意犹未尽,可是学生却丝毫提不起劲。我们细心地去寻找原因,其实就是教师所讲授的只是文本中大家所知道的东西,而没有对文本精细化处理。教师应细读文本,抓住文本中的每一处细节,对于文本,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演绎。作者往往通过语言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感情和观点,我们也只有通过语言文字来解读作者的心境、感情、态度。所以,我们教师要抓住重点词、句、段来解读文本,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的奥秘,提高学生的阅读

能力。

(2)注重过程

对文本的解读,我认为应该是学生带着自己已有的个人经验,在课堂学习中进行文本的解读。每个学生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都有自己的一些个人经验和感悟,因此,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应该形成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我们教师应该避免硬性地用自己从参考书上得来的只言片语作为一种权威去规范学生的体验和结论,抹杀学生作为阅读主体,作为解读文本主体的一种地位。“真正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所以,教师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的个人体验和结论为主,让学生学会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2.机智运用语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炼的语言可以节约学生很多的时间。”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作为教师,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语言表达,是语文课堂魅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同时还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

机智的运用语言,是一个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文课堂的语言,应该声声入耳、句句感人、出口成章。当然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也不是一件高不可攀,不能办到的事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使语言有魅力呢?

(1)有丰富的情感

作为语文教学,本身文本是比较富有感情的,有作者深层意思的表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要以丰富的情感性的语言作为一个教与学的桥梁。教师应以富有感情的生动的语言,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一开始学习就带着浓厚的求知情绪,带着高涨的情绪进行接下来的文本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魅力课堂。

(2)要适时的幽默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例10

语文属于某一相当重视语言使用的科目。在语文课上,老师对语言使用的合理性、正规性、普遍性,既能够让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也能够激发大家学习的高涨热情,让大家自觉自愿地地积极展示自身观点。除此之外,有效运用教学语言,有助于使学生想象力得以激发,让大家对学到内容的认识更深入。所以,在初中这一环节,强化语文课内教学语言的合理性,显得相当关键。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合理性研究的环境与深远意义

衡量老师课上教学语言的合理性,属于当今教学质量评价的某一关键标准。当下,研究初中环节老师教学语言的合理性及广泛性状况,成了教学质量分析内容非常关键的情况。这个情况一点明,使得众多老师普遍重视及广泛回响。众多老师切实意识到,完善自身课堂语言属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及实效的关键举措,应该变成新课标思想的教学质量衡量与教学语言合理性探究的关键部分。

二、教学语言面临的状况

最近几年,因为对初中语文老师的质量把关不严密,没有足够注重其语言的评价,故而在这一课堂之内,日益频繁的授课语言状况渐趋加以凸显。老师在课堂之内的用语欠缺恰当性,跟学生的语言沟通欠缺科学性,还有许多老师不重视语言的精准性运用,在某种意义上限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高涨热情,或许制约着学生实际所得。

1.教学用Z欠缺合理性

大部分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形式源自课堂教授,针对语文这一科目的知识累积也是这样。可是,基于当下的教学对话来说,大多数仅仅浮于表面,并无切实彰显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一点。

比方说,大多数老师讲授《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的时候,往往把学习目标设计成提高学生理解水平及学习的浓厚兴趣,跟大家状况沟通、互动的频次也非常多,对一般学生没有过多注重,使得一些学生很难搞懂作家对主人公内在的同情来自何处,抑或对文章里面表现的人物的内在精神这一块欠缺理解。时间长了,水平不高的学生更没有了学习兴趣,甚或出现厌学情绪,使得课堂仅仅给少数学生设立。这重点为教学语言的合理性并未贯彻到实处。

2.教学用语欠正规性

在语文授课的时候,课堂语言运用不正规的情况常常出现,比方说老师讲话的语速要么太快要么太慢,要么有时慢有时快,均可以让学生感到听课费力。

举给例子来说,教授《桃花源记》这一课时,一些老师运用众多的“那个”“这个”等词语来代指陶渊明抑或世外仙境,极易使大家搞不明白,不清楚教师实际传达的到底为何;一些老师授课的时候声音非常小抑或一点不清晰,使得大家难以聚精会神,很难有良好学习佳境;一些老师授课的时候思维跳跃非常大,使得大家很难适应这一授课节奏;也有一些老师乐意卖弄,常常用大家并无学过的词汇,使得大家难以搞清表达什么。此类教学语言的不正规情况在授课的时候经常见到,所以,老师一定要提升半身教学语言运用的正规状况。

3.教学语言欠缺科学性

语文教学的内容涉及广泛,包含各种题材和各种体裁的课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题材与不同体裁的课文采用同样的教学语言进行讲授,将使原本独具特色的课文内容失去自身的个性,同时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课文希望传达的意境,导致最终的授课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在教授不同文章时,要善于变化自己的语言,使用更加准确的语言向学生更精确地传达文章内涵。

比方说,在传授给学生《沁园春・雪》这篇课文时,教师绝不可以忽视本诗词雄壮的境界,理应借助开阔大气、慷慨激昂的语调给大家讲授文章;在给大家讲解抒情类的文章时,理应语气柔和、舒缓,语言传达富有磁性且情感满满;而在讲解科普类文章的时候,语言理应简洁、缜密、精准。

三、提升教学语言合理性的举措

老师授课语言会给学生语言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强化老师授课语言的变革,提升他们在用语运用这一层面的专业能力。

1.开拓老师的知识眼界

通常状况下,每名老师均会在讲课以前就对将要讲解的知识进行某一导学案,有效了解授课的重难点之后,再把有关知识讲授给学生。因为语文授课根本即语言授课,它的本质为借助语言递传科目内容所包含的每一范围、每一角度。所以,对语文老师来说,往往需要有相当宽泛的知识面,故而提升他们的知识能力相当关键,唯有这样,老师才可以在授课导学案里面把课本内容有效融进实际的日常生活,才可以在授课的历程里使大家更充分理解,进一步让教学语言步入正轨。

2.提升老师的文化能力

语文属于某一内容多样、极富趣味的科目,在对语文进行学习的历程里,会学到古典精华,也学到当代精髓。古今知识融合起来,既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也使大家感到趣味无穷。所以,基于语文老师而言,既要纯熟把握本科目的根本内容,也要搞清别的科目的知识,增强本身的文化能力。唯有如此,才可以给大家讲授更丰富、广泛的知识,让大家在学习语言的历程里提高文化涵养,调动学习的高涨激情。

结语

整合以上,在初中的时候,语文课堂的语言教学属于加强师生沟通、促进感情的纽带。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教学属于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有效处理语文课堂之内教学语言缺乏合理性、正规性、科学性的情况,属于新课改面临的重大挑战,也属于确保学生有高涨学习热情的根本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探析[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4,03(2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