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中体育教学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3-03-07 15:20: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体育教学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体育教学总结

篇1

2、学校每学期都有工作计划,具有轻重、主次之分,安排到人,分管到位,并切实实施。有效地组织了校第十届田径运动会,每月一次的小型体育活动开展的顺利而又正常。

3、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事业性,现有三位专职体育教师,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上进性强,工作踏实务实,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发展,编写的教案清楚、完整,上课规范、认真,严格执行教育常规。

4、认真带好学校的三支训练队――田径队、柔道队和拳击队,训练刻苦,开拓进取,训练时间、质量保证。同时积极备战各级比赛,在本市及绍兴市的比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篇2

高三年级体育课如何组织和管理,一直是学校领导比较关心的问题。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思想上忽视体育课堂,这就给正常的体育教学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一年的体育教学,高三学生上体育课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上体育课时出现迟到、旷课、早退等现象。高三年级学习压力大,特别是女同学,对文化课学习的渴望特别高,她们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下课了还在做题,问老师问题,而导致上体育课迟到,尽管老师一再要求,耐心管理上了一会课,可过一会儿就觉得自己活动得可以了,趁老师不注意又会到教室去了。有些学生甚至不上体育课在教室。尽管和班主任沟通过,但好不了几天。而且她们认识不到自己的毛病,就算上课,态度也不积极,不认真,更加逆反。

2、由于学生各自的爱好不同,在同一授课的内容中,出现过度积极现象和厌学现象。学生们进入高三后,对体育课的学习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酷爱体育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在体育课中运动量,强度调整得不妥,剧烈运动后回到教室,特别是夏天,满头大汗的,下一节课又是文化课,老师看到会多有不满,自己上课也难免因疲乏而精神不集中,影响学习。而另有一部分学生厌烦或者害怕上体育课(多数是女同学),认为在学校里只要把文化知识学好就行,甚至担心在体育课上花过多的精力会影响文化学习,参加课外锻炼会耽误文化学习时间,平时上体育课时,除了老师盯着他们练习几次外,其它时间从来不主动参加活动,对于一些准备活动和游戏,也总是放弃,不愿参加,考核项目有的也根本不参加,甚至利用体育课复习其他文化课的内容。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因为缺乏体育锻炼而造成身体能力下降。鉴于以上特点并通过女生体育课的实践教学,我认为在女生体育课的内容上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例如安排女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羽毛球、乒乓球,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排球、篮球。所有同学最不喜欢的运动项目为中长跑。

3、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产生对立面。体育学科惯用的就是命令式语言,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意愿和口令来完成。而高三的学生最不喜欢被别人去命令,去指挥。无形中将教师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

体育课的确有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的作用,整队、做操、立正、稍息……的确不可废除,换言之体育课并不排斥适当的操练,但也不需要每节课都进行操练,更不能认为没有这些就不叫体育课。事实上国外的体育课就极少要队列队形操练,因为体育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此,应该从达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出发,逐步形成新的教学常规。这种新的常规应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去尝试和学习,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和意识的形成,而不应以牺牲学生的体育兴趣而去片面追求整齐划一。

篇3

经过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从以下方面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案。

一、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下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与之相适应的高中数学教材必须适应《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过多地强调探究过程,并且体现在高考试卷中,探究试题的分值过多。当下,强调学生探究过程,并把学生的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能力来考查,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因为目前实行的仍然是应试教育,教师的业绩取决于学生的成绩,这就使得大部分一线教师还是按应试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并没有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与高中阶段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初衷是相悖的。

高中数学教材由于要体现新课标的变化对知识的要求全面降低。但是我们发现学生的知识水平其实本来就不高,可是却急切地希望学生有较高的探究能力。我在参加各种公开课评课时,经常发现老师所讲的内容都没有什么探究价值,无非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进行适当的加工再经过包装,将学生一步步引导到教师已经铺好的道路上,最终当然不难得出预想的探究结果。

二、数学教师的问题

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实施者的数学教师,真正能够把素质教育推行到自己教学中的方方面面的能有几人呢?造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与教师自身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身处这个时期的一线骨干教师本身都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面对新教材时,表现出不适应。

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后,高中数学探究课的课时量比以前增加了很多,这使得广大一线教师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更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学校由于资金投入不到位,教学设备不全、老旧,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使得数学探究课开出率偏低。因此教师只能“纸上谈兵”,这样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即使有的学校配备了充足的教资,但是由于缺乏相关培训,导致他们的素质偏低,在实际运行中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上而下地逐步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现阶段只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应试教育的要求,以及新课标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工作。

四、社会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篇4

自从2005年10月份,沈阳化工大学外语系争取到了教育部的项目,我们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测试。现将这几年的具体情况以如下几大部分进行总结:

1.实验前的学生背景;

2.实验的理论根据;

3.实验的开始情况和具体实施办法;

4.实验中学生的反映和教师调控;

5.实验效果和实验结论。

在这些描述过程中,我们会加入自己的一些浅见,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具体实际和自身的理解,进行剖析和详述。

一、初期状况――实验前的学生背景

在实验的初期,即2005年9月份,我们主要对沈阳化工大学的六个校级优创班级进行试验,并挑选出相对应的三个对比试验班。这些班级的入学成绩较高,成绩如下表:

这些学生的成绩相比较都较为突出,所以在最开始选择班级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这些较为适合听说能力训练,并于我们的自主学习水平相吻合的班级。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这些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大学英语教学新大纲

在过去的教学中,基本上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也就是做题量的多少,和做题的正确率,往往是语法、词汇或阅读题等来证明他们的能力。但随着新的教学大纲的颁布,我们发现,对学生能力的证明应该并不仅仅是要求他们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和他们的表达作品“作文或对话”。而这种强调“作文或对话”的要求,不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虽然教师确实希望如此。因为沈阳化工大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限制了我们的选择,所以针对部分中等和中等以上学生而言的写作和对话能力,我们只能缩小范围。

2.教学法中的认知论和听说法

从教学中我们感受到,听也能吸收语言营养。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人分为三类: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其中视觉型的人占绝大多数。在这种理论中,虽然听远不如阅读那么有效,因为可靠的视觉材料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事物,尤其是抽象的逻辑性事物。但是,听力在学习英语中的作用还是较大的,尤其在语音语调和快速地了解外国文化方面收效巨大。听力促使语言知识生成和提高,而且为学生的口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对语言学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主要我们采用了交际法进行考核。学生们的对话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而且一切活动围绕实际交际活动,不设高标准,有部分的词汇和词组要求,对主要内容或方向进行限制,但对具体实施或采用的形式不作任何限制。因为自主学习的首要原则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组织、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为实际交际目的服务。学生在表达自己意愿的过程中会犯错误,但是教师没有立即纠正,尤其对语法错误,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培养学生建立起交际的自信心。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的测试不能称其为测试,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给他们的学习模式提出指导意见,最终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而非成绩测试,在监控过程中,我们严格把握住这一原则:以考查、发展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传统的评价大多是采用总结性评价,即以学期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这样只能考查一些记忆、理解性的知识;学生为了考试,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上,评价也起不到发展学生实际能力的作用。而且我们利用网络,通过非实时的交流观察学生表现:例如电子邮件、留言板等了解学生的状况。在面授时通过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态度。

三、实验的开始情况和具体实施办法

1.配套设施

建立了只对这六个实验班开放的计算机实验室,配备了38台计算机和一台程式机,保证了每人一机。并且,与计算机系联系,为学生加派了教师进行管理(由于没有校内局域网,所以只能在专用机房上机)。

2.时间设置

保证每班每周有11小时的上机时间,周六日均可。具体时间安排见“上机时间表”。

3.课后监控

教师经常性地对学生上机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掌握,根据网络图表显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热情,随时把握学生不足和疑难点。

4.过程监控

每隔两周,教师组织学生答疑,具体表现形式为:就两周的上机内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根据学生的对新单词、词组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熟练程度,和学生的语音语调给予记分,此记分计入平时成绩中。

四、实验中学生的反映和教师调控

进行了一年的自主学习实验,反映出来的成绩和问题都很突出,现先将问题分列如下。

1.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始时是高涨的,因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新鲜感,这种感觉持续了半个学期,在下半个学期感觉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稍微减退,此时更多地可以加入教师的人为力量。

2.实验班中,进行自主学习的班级听力和口语能力有大幅度上升,但阅读能力表现不明显。自主学习班因为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所以在词汇量这些需要花课外时间去背的项目上与非自主学习班相比,略有不足,但此处目前尚无充分数据。

与不足相比,成绩是突出的,学生的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听力和口语能力大幅度上升,下表为学生的听力变化表。

在作对比试验期间,有的班级的学生因成绩问题而降级,但是为了保证对比数据的完整,并没有对班级人数进行调整。口语方面,最大的收获是学生能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能力和胆识均已具备。平时常见的表达错误通过教师课后的提示和纠正,不断改进。例如:在口语测试初期,常出现的错误有口误,形近音不近的词在表达中被说出,本来应该是“Next semester I will go to Beijing.”表达为“Next system I will go to Beijing.”或“devise”说成“decide”;“snack bar”说成“snake bar”;“deal”说成“dit”;“fridge”说成“bridge”。除了口误,在自主学习的早期误用单词或词组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错误省略,时态不分,被动用成主动随处可闻,例如:“I am a home teacher.”“Where I lost it?”“It’s not matter.”“Where do you do yesterday?”“I really likes it.”“Summer holiday is wonderful.”“more and more better”“Let me sure you.”

通过听近似的地道美国的表达和教师的提示和纠正,在自主学习进行了半年多的时候,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有了十足的进步,此时的错误主要集中在词性不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使用不当方面,时态错误几乎消失。例如:“He is 1.2 meters height.”,“Beijing has many historic things.”和“He is responsible for our safe.”。所以,进行自主学习后,我们感觉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变化巨大。

2.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网络教学给予了他们一个新的视角。在通过我们的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新的资讯、新的教学方式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他们所接受的信息量是以前传统教学的十几倍。

五、实验效果和实验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空间的多层次、多元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重要性会更加凸现出来,在交际过程中,听力和口语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的网络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只是对大学英语改革的一种尝试,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尝到了改革的甜头。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我们开放性思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学生预留了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空间。殊途同归,希望我们这次尝试能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一种可能,并为实现英语教学的变革提供部分依据。

参考文献:

[1]Alexander,P.A.,Schallert,D.L.& Hare,ing to terms:How researchers in learning and literacy talk about knowledge.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1.

[2]Nelson,T.O.& Narens,L.Why Investigate Metacognition?J.A.Metcalfe & A.P.Shimamura.Metacognition:Knowing about Knowing.Cambridge,MA:MIT Press,1994.

[3]兰昌勤,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2004,(4).

篇5

1.引言

当今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也是进步的社会,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注重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注重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为当今时展的需要。体育教学作为中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提高中学生的强身健体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中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探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新模式和新走向。

2.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首先,高中生对体育教学不重视,体育教学并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高中时代正是学生勤奋刻苦、学习知识的时代,学生只是注重了对智力的开发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有给予体育锻炼以重视,体育课堂完全处于松散状态,或者迫于升学压力,体育课上学习文化知识,背英语、做数学题等,使本来就不多的体育锻炼机会一点点地丧失。

其次,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和学生身体锻炼不重视,从小学时代开始学生就已经有这种意识,认为体育课就是玩的,根本就没把它当做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老师放任自流,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体现体育精神,也没有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体育教师并没有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利于高中体育教学的开展。

再次,体育教学模式与时代的发展需要不一致,高中体育教学重在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持久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高中体育教学除了要训练基本的跑步、打球、跳远、跳高等基本素质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兴趣和爱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立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而当前的体育教学只是统一化管理和教学,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热情。

3.新课改下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优化的必要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中时代是学生身体和心理综合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决定高中生命运的关键时代,高中生在升学压力之下,仅仅关注自己的文化知识学习,而忽视了身体健康。因此对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不断加强高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当今素质教育改革关注的问题,改变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4.促进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优化的策略

第一,高中体育教师在教授体育的过程中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增强体育教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增长体育技能知识,只有体育教师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爱好体育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让体育项目多样化和多面化,根据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确立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

第二,高中体育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积极参与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体育课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融入集体锻炼的氛围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竞赛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解放身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良好的锻炼能开发人的智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第三,加强对高中体育教学的评价。学生天性对成绩比较看重,学校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体育教学评价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如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各家长的评价等,确立多元化、多种形式的学习评价,使之不仅包括各专业课的成绩评价,还包括学生成长过程中所显露的才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高中体育教学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5.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更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高中体育教学必须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保障高中生的健康发展,将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强身健体相结合,真正发挥高中体育教学的作用,培养出更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19-01

高中体育学科的设置,既是为了让高中生在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之余,能够兼顾身体锻炼,又是为了向高等院校输送优秀的体育人才作准备。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教育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然而在德育这一块,却始终存在一定的“短板”。高中体育教学与德育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重要性,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有必要结合当下时展的新形势,思考如何将德育进一步与高中体育教学相互渗透。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有关德育的功能分析

要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首先要明确德育在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功能,只有准确认识并把握德育的功能,方能更好地运用其开展体育教学。

1. 德育功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同志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句话直接指出了当前德育在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是通过开展德育教学,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一方面,学校体育的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学校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培养起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勇于奋斗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强化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样,教师和学生在德育的影响下很容易拧成一股绳,围着集体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2. 高中体育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内涵

所谓“德育”,顾名思义就是进行品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简单地说就是为了提高班级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而开展的相关体育教学活动。简单地说,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主要包括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政治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在思想方面,能够培养起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三是在道德方面,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并通过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培养起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毅力与斗志;四是在心理方面,有助于磨砺高中生的意志,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形成自尊、自信、勇敢、勤劳、诚实、宽厚的性格。

二、强化纪律意识教育,增进德育与高中体育教学要求的渗透

在明晰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之后,就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将德育与高中体育学科教学进行渗透教育。若想使二者更加紧密地联系和渗透,首要任务便是强化对高中生纪律意识的教育,以此来增进德育与高中体育教学要求的渗透。众所周知,不论在任何阶段,纪律都是学习活动的基础性要求。正如古语所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高中体育教学而言,纪律正是形成“方圆”的这把“规矩”。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一定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使他们养成“言必行,行必果”的风格。比如作者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就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鞋、着运动服;在课堂集合的时候,要求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到位。这些要求看似细微,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意识,而且还能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既能在体育课堂上坚决做到遵守纪律,又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自觉要求自己并严格做到。

三、强化意志教育,结合体育教学训练活动开展德育渗透教育

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体育学科是一门需要体力与意志坚持的学科。尤其是在开展相关体育训练或者体育竞赛时,不但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且也极为考验学生的意志。由于大多数体育项目内容都比较机械、枯燥,完成过程比较艰苦,因而导致不少学生在完成相关训练活动时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去挑战并战胜困难。这一情况恰恰体现出在高中体育学科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处理这一情况时,我找准“症结”,从学生意志方面入手,结合体育训练项目,不断强化对学生意志的教育,如向学生讲述优秀运动员艰苦训练的事迹,或者在班级内树立艰苦训练的学生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以此来激励学生,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

总之,德育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简单说教,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践行德育、渗透教育,既需要教师言传身教,又需要教师不断实践、总结和完善,只有这样,高中体育教学工作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篇7

(一)确立主体地位。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制约,最终必然导致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具体内容如下:1.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心理特征研究,对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强能力。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的喜悦感与满足感。3.给予学生自由选择项目的权利,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4.建立创造性教学机制,重视分组练习,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引导学生互帮互助,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共同发展,保持学生有充裕时间进行体育练习,同时要求教师对?W生严格要求与耐心教导,促进教和学的统一结合。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渗透思想

要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素质教育,就必须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进行革新。过去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教授给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方法。而在渗透素质教育的要求下,高中体育教学的重点除了要教会学生基本体育技能技法以外,还要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培养。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技能教学中素质教育要素的渗透,要对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学生的学习要求,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心态进行培养,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得到身心的统一训练和发展。

(二)注重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限制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得好可能让学生受益终生,选择得不好也可能事倍功半,所以,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必须小心慎重。关于高中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应该遵循教学大纲和学习目标,从多元化、全面化的教学目标出发,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型人才。其次,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兴趣,选择适合高中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充分考虑高中生的体育需要。最后,教师应该将素质教育内容迁移至体育教学内容之中,将两者进行完好的切合,保证素质教育可以和体育教育相辅相成。

(三)充分实施个性化教育

素质教育同个性化教育是同根共源的,素质教育也是合理引导学生发挥自身优势、特长,挖掘独立性与创造性的基础。针对高中生的体育教学,应当包括体育课堂与体育课外两个环节。体育课外活动所强调的已经不再是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传授,而是要求学生按照自身目标计划,进行对应的体育项目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时要给予必要的辅导、示范、总结。课外体育活动在组织要求上应当以学生自愿为前提,并根据学校条件,适时打破固有的班级分组标准,实施开放式分组方法,让同年级学生自愿加入各个体育活动项目中。每个体育活动项目由在这方面能力突出且组织水平优异的学生负责,这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自己的机会。还可以邀请有体育方面特长的文化教师担任辅导员工作,帮助高中生解决体育活动困难。这些方法对于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能力水平很有必要,学生通过个性化素质的发挥,可以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与体育态度,获得满足感,促进个人素质的综合提升。

(四)加强高中课外体育活动教学

素质教育具备一个十分显著的个性化特点,就是全面引领学生发展自身兴趣爱好的过程。所以,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说,课外活动显得十分重要。高中课外体育教学的重点在于指导学习者依据教师的教学计划以及自身兴趣爱好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练习,必要时还应当由教师加以示范与总结。在体育课外活动中,要实施自由组合式教学方式,也就是要依据本校实际体育课外活动条件、高中生们的需求以及兴趣等进行分组,这样一来就能够打破固有的按照教学班级进行分组的形式,让高中生能够在各自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小组中进行自由自在的练习,从而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体育老师要让高中生充分理解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迫切性,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得到人际关系交流需求上的满足,进而促进学习者身体素质的新提升。

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引起重视,而高中体育也成为满足各大高等院校和社会对体育人才需要的重要途径。如何才能最大效率地满足社会各界对体育人才的需要是我们高中体育的重要目标,下文就高中w育特长生的培养战略做出了简要说明。

一、高中体育特长生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对高中体育教学要求的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水平明显改善,体育特长生的人数较往年也不断增加,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许多通过高中体育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开启了人生新的方向。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扬长补短”,不断总结与反思,在摸索中不断地探索前进。下面就高中体育生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一)文化课成绩不理想

高中体育特长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训练上,以“训练”为重,忽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锻炼好体育项目,文化课学习无关紧要。然而,没有文化课作为基础,体育锻炼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文化课学习是体育教学最好的辅助,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不忘学习文化课程,不以体育训练为借口无故旷课,不要忘记体育训练的根本目标。

(二)体育素质较差

近几年来,由于很多高等院校急于扩大招生规模,利用各种特长降低招考分数线,体育考试成为很多“奔名校”的学生的首要考虑。他们当中不乏真正的体育佼佼者,但是也存在很多身体素质不过关仍然坚持训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角逐者”。体育课堂学习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相距甚远,这样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给体育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整体制定的培养计划必然不能整体实行,这就造成体育课堂效率的降低,拉慢整体的训练进度,为体育训练的高手裁定了框架,影响培养的进程。

(三)思想素质较差

古有“德艺双馨”,古人尚且看重,今人亦要潜心继承。高中的体育特长生除了文化课以外,接触最多的就是体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锻炼,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做到“授艺”,对于“德”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列入教学计划。教学勿忘德是新课改对体育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给予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厚望,如何教学勿忘德也是我们高中体育教学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体育指导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现在体育特长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专业的体育教师匮乏,选拔高质量的体育老师迫在眉睫。但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课程较少,体育教师工资报酬不高,选拔高质量的体育老师更是难中之难。教师整体素质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优化体育教师管理,是教育部体育改革必须提上日程之事。

(五)训练强度较大

大部分体育特长生,在实现“名校梦”的路上,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更要加大训练力度,强化训练成绩,他们往往承载着比普通高中生更多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但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不仅没有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反而制定更加繁重的训练计划,督促他们完成计划,然而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反而不利于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培养战略

(一)合理教之,有序训之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充分考量学生的实践能力,将课堂变成学生提高体育成绩的主阵地。要注重“训训结合”,不仅要合理训练,还不能忘记淳淳训导,教与训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率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比如在训练学生的乒乓球能力的时候,我会先考量学生的实际能力,依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制定出符合他们实际的教学计划,让他们进行专项的训练,提高专项能力,使体育课堂效率最大化。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也有所差别,对乒乓球的悟性也高低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传授不一样的经验,给予最合适的指导,要确保让每一位学生的在体育高考中发挥出最优秀的水平。

(二)提高体育特长生培养选拔标准

提高体育特长生培育选拔标准,要从学校做起,从教师的体育教育宣传工作做起。体育特长加分并不是体育特长生考取理想院校的唯一方法,体育特长生要特别突出“特长”,要挖掘出具有体育潜力的体育爱好者,选拔优秀的体育人才,同时学校方面也要积极响应,提高体育体育特长生选拔标准,明确体育学习地“佼佼者”与不懈的“角逐者”,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课堂的整体素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向学生充分阐明体育特长生的专业具体方向,训练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特长生基本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充分考量、充分把握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方向。

(三)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素质

教师教学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素质与学习水平的高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符合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作为体育学习的引路人,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改进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汲取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精华”,去其糟粕,注意借鉴其他学校高质量的训练方法,转化成适合课堂教学学生训练的有效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训练的效率,进而提高特长生的体育成绩。

篇9

高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心理都有着显著的变化,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高中体育课教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以沈阳市十一中学为研究样本,就当前沈阳市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研究。

1、研究对象

以沈阳市十一中学为研究对象,就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阅读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方面的书籍,查阅期刊网上关于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论文,总结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2.2专家访谈法

通过邮件、电话、走访的形式对沈阳市高中的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咨询教师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意见。

2.3问卷调查法

对沈阳市十一中学20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回收率98.5%,有效问卷194份,有效率97%。

2.4数据统计法

运用SPSS、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为本文的写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3、结果与分析

3.1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调查分析

表1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调查表n=194

为了解当前高中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有26.8%的学生喜欢体育课学习,有63.4%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教学,有9.8%的学生对体育课学习态度比较冷漠。分析原因,由于高中生体育课教学仍旧是传统的模式,学习内容以体操为主,教学内容枯燥,学生不喜欢上体育果。如何调动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是当前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3.2高中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调查分析

表2高中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调查表n=194

从表2高中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调查表可以看出,当前高中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还是比较丰富的,有17.5%的学生喜欢轮滑,21.6%的学生喜欢足球,18.6%的学生喜欢健美操,16%的学生喜欢跆拳道,12.9%的学生喜欢游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比较受青少年的青睐,而这些项目恰恰是学校体育教学不能提供的,如何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需要,是体育课教学要思考的问题。

3.3影响高中体育课教学因素调查分析

表3高中生体育课影响因素调查表n=194

从表3高中生体育课影响因素调查表可以了解到,高中生体育课影响因素是复杂的,教学内容单调占39.2%,教师教学水平差占11.9%,学习压力大占17.5%,场地设施不足占23.2%。分析原因,由于学校体育教学开设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学生喜欢的项目,学生学习兴趣较差,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体育课。教师水平也是影响高中体育课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方法也对学生体育课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生由于有升学的压力,到了高二、高三阶段,学生将重点都放在了文化课学习上,对体育课教学比较忽略。一些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也阻碍了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高中体育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4、结论与建议

4.1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生体育课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

4.2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多是社会上比较流行的项目,而这些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开设,这种教学模式也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4.3高中生体育课学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受教学内容、教师水平、体育场地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体育课的开展。

4.4加强对高中生的体育教育,宣传体育健身的知识,使学生懂得体育课学习对自身心理、生理的影响,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参与体育锻炼,形成正确的健身观。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239-02

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过程绝大多数老师按照水平五模块四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虽然完成教学的规定计划,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对象的学生往往被动接受授课内容,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生或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或缺乏对体育教学的兴趣,纷纷静坐或随处乱走,使整个的教学过程显示出诸多不足之处,使教学大纲的课程要求无法圆满完成。因此,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能够享受体育教学的乐趣,而不是将体育教学作为一种负担,如何设计出一种实现更加合理的教学过程,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总结高中体育的演进过程,分析其中的不足,使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的理念真正的深入人心,设计出一种符合具体实际体育教学的教学课程,使学生真正享受体育教学带来的快乐,真正实现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

1 高中体育教学课程的演进

1.1 初始阶段

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刚成立的教育部在体育教学计划中,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并借鉴前苏联高中体育教学的一系列课程体系,以及聘请专家来我国进行授课,通过学习他们的教学理论,然后在国内选调优秀的体育教学工作者,根据我国当时的国情,编写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体育理论》教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得到了的使用,随着体育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学者加大对其研究,一些新的科学专著和教材不断涌现出来,对促进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演变的过程,随着大量的体育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的不断总结,以及专家学者对体育教学的深入研究,原有教材的一些不合理的部分开始不断出现,已经不能满足高中体育教学的需要,随后提出将体育理论课程分科教学的设想,于20世纪80年代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这个阶段的高中体育教学,带有浓烈的前苏联色彩,借鉴和学习他们的体育理论体系,国内体育教学工作者加以消化和理解,虽然复制成分比较大,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没有前期的借鉴,就不会有后来我国体育的蓬勃发展。

1.2 稳步发展阶段

有了高中体育教学初始阶段奠定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体育学》这本教材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的得到广泛使用,随着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将体育理论课程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期间涌现出大量的体育专著,尤其是以金钦昌为代表编写的《学校体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时代,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

1.3 创新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从21世纪初期一直到现在,这个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进行很好的结合,变得尤为重要,就需要对高中体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建立满足适应时展的高中体育教学体系,将一些不合理的和影响体育事业发展的观念大胆进行去除。最终使我们的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目的是培养他们热爱运动的兴趣,提高对健康理念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 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演进的原因

2.1 理论学习与实践发展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的发展,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在高中体育实际教学过程中,伴随着问题的出现,学校的体育老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会积累经验,发现这种理论的缺陷,对完善该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便为理论的产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标准》的颁布与实施

随着教育部对高中体育教学《标准》的执行,对于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怎么学习这些内容,需要学习到什么程度,以及怎么判定不同学生经过学习后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各方面问题,原有的高中体育教学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个了。

3 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演进设计

体育课程的学习,以实现育人为最高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热爱运动,使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进行完美结合,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指导思想理论体系。本文以我在实际体育教学中的案例为例进行阐述,如何使学生真正享受体育教学带来的快乐,真正实现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

3.1 设计思想

我国教育部实行的《体育课程标准》将学生健康设定在第一位,高中体育老师通过让学生学习体育和健康知识,使他们掌握达到健康的方法,其中通过锻炼身体为主,最终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老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掌握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框架。

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使高中体育教学充满乐趣,而不会让同学们觉得体育教学可有可无,让他们真正的热爱体育,充分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使教学大纲的课程要求无法圆满完成。

3.2 教学目标分析

高中体育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候首先自己需要对教学目标体现理解的非常透彻,只有自己理解的非常透彻,才能在教学实际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很好的把握。每个体育老师在给学生传授健康知识以及技能之前需要对自己将要在教学中说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总而言之,高中体育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学习目标,一个是内容标准。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候为:使学生掌握跳箱的基本技术,通过体操教学,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且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对体操项目感兴趣,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到体操运动中,能够使身体健康,并且将这种健康意识传递给更多人,让更多人投入到体操运动中。

3.3 教学案例分析

现阶段高中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比较大,很多学生,特别是特别是女生,将体育课程作为一种负担,要么在体育课中找各种理由请假,要么在体育课中不是积极的心态参与练习,千方百计的找理由不去上体育课,要么就是去上,也不是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其中。下面我以我作为一个高中体育老师的授课过程中的一个案例来说明,针对以前我在授课过程中普遍感觉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我在思考如何能改变这种现状。我发现,只有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然后他们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参与其中,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体育课。如何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首先,高中学生这个群体,比较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体育明星,时值伦敦奥运会正在举行,我在授课时首先让学生说出本次我国参加奥运会体操队队员中哪些体育明星拍过广告的名字,启发学生说出哪几位体育明星是体操运动员,看看谁知道的更多,而不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机械的要求学生跟着我做动作要领,因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任务,而不是一种兴趣,通过一种比较轻松的授课方式感觉老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关系,让他们感谢我们是朋友的关系进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改变他们传统的以被动授课介绍知识的教学模式,提高他们对本次体操课的兴趣,让以体育教学为主体的学生从心底不排斥体育课,在体操模块教学的后阶段,然后通过模仿奥运会正规体操比赛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运动技能、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设立奖项,这样就能更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荣誉感,都想通过努力取得比较优秀的成绩,获得同学老师的认可,这样使他们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的成绩具有荣誉感。为此组织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使他们处于竞争的状态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增强他们团体合作的意识设定最佳团体奖,为了让每个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其中,设定最佳个人奖,对于本次体育课进步最快的同学,设定最快进步奖。

准备阶段。同学们我们做运动之前,为了避免后面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准备活动是不能缺少的,我开始让同学们在操场上做跳背练习,从他们练习的动作中,我对每位同学的技能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将同学们分成了六组,每组八个队员。

练习阶段。我告诉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在伦敦参加比赛,你们知道,运动员在比赛之前都要进行训练,现在各队进行练习。然后我将实现准备好的纸片发给每一组,上面有具体的练习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每个小组拿到纸片后,几个队员就会立马聚在一起,讨论该怎么做,大家各抒己见,我非常高兴,因为我觉得他们已经非常注重团队合作,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和以前的体育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每个人都很用心的进行训练,大家互相帮助动作要领,真正的实现了团队合作。对于动作要领做的不好的几个同学,我对他们进行耐心的辅导,一步一步的师范给他们看,他们的每一个进步,我都夸他们真棒,说他们比以前进步大不了,他们得到我的鼓励,练习的更加用心,完全投入到训练当中。

比赛阶段。这次练习和以往不一样,大家练习的更加积极,进步都非常快,

比赛中大家都使出浑身的力气,总体而言,每个同学都很圆满的完成了动作要领,表现的非常好,对获得团体奖、最佳进步奖、和最佳个人奖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并要求其他同学都要向他们学习,不知不觉,在愉悦的气氛中,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以往授课时候,大家都盼着下课,这次大家表现出怎么这么短就下课了,那是因为他们喜欢这种授课方式,通过大家的反应,我觉得因为我今天的体育课感觉非常成功,让同学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觉得上体育课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3.4 课后反馈

这次上课结束后,同学们的反响比较大,有的说,这节课很有趣,因为再也不是只是机械的跟着老师的动作做,需要我们自己去组织,学习过程比较有趣,学起来非常快,让我们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家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动作要领,以后体育课再也不说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3.5 课后总结

我有时就在想为什么我们的体育课很多同学不喜欢,不是很积极的参与进去,更多的不是作为一种乐趣,而是作为一种负担。如何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完美结合已经变得尤为重要。为什么很多同学毕业后在参加工作当中,觉得工作很苦很累,不停的换工作,但是下一个工作还是觉得苦觉得累,为什么非常容易被一个小困难击倒,而且很难再爬起来。大家都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男子体操队,刚开始表现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他们坚持不懈,具有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最终得到了世界冠军。同时我们的高中体育老师也需要深深的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年轻的一代,作为教学主体对象的学生,被动接受授课内容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享受体育教学所带来的快乐,真正的做到终身体育,我们的高中体育老师需要反思,如何改变我们的体育教学模式?我们不应该为了传授运动技能,而机械地进行生物训练,而应该找到一个更好的体育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真正的用心喜欢体育,我们全体高中体育老师需要努力,探索出一种更加合理的体育教学方式。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演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介绍,这个阶段主要是借鉴,复制前苏联的体育教学体系,国内体育工作者开始对体育教学进行研究;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这个时代是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第三个阶段从21世纪初到现在,这个阶段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2)体育课程的学习,以实现育人为最高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热爱运动,使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将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进行完美结合,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过程指导思想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体操为例,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涨变为高涨,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真正的喜欢喜欢上体育课,而不再觉得上体育课是一种负担引出反思,呼吁高中体育老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改变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课,达到终生体育,锻炼他们的心智,增强他们的体质。

4.2 建议

重视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很多地方将体育课程作为副科,为了升学率,干脆取消了体育课程,用于文化课教育,这是显然不对的,文化课再好,如果一个人无法拥有健康的体魄将会造成未来的人生道路因体质虚弱造成的诸多工作上的失意,或许因一时的焦虑,陷入自责,留下无谓的遗憾。未来孩子们的健康,达到终生体育的目的,作为校方领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从根本上重视体育教学,置办各类体育教学器材,倡导体育精神,将终生体育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学生当中,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使体育锻炼成为磨砺心智,增强抑制困难的坚强意志力的一种方法,同时,可以使同学们能够以精神饱满的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中,实现劳逸结合的目的。于此同时,我国相关体育部门也应该积极制定结构完善、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一系列体育项目课程,并定期组织高中体育项目的比赛,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使体育精神真正的走进高中校园,圆满实现高中体育教学标准的体系要求,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洪波.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措施[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4).

[2] 陈亮.浅析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及解决之道[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3-134.

[3] 丁军宏.对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分项教学现状的研究报告[J].中学教学参考,2011(1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