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高中课程分析

时间:2022-12-08 11:11:47

摘要: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需要帮助听障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关键词: 高中课程

高中课程分析

高中课程分析1

2017年和2022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4个学科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学科课程标准分别颁布实施,标志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翻开了崭新的篇章。新课程虽为“修订”的成果,但是其中呈现的变化是突破性的,必将触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观念,推动教育教学行为发生较大转变,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

1.新课程新变化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再到学业质量要求均有重大变化和突破。为达到超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双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目的,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和呈现形式出现了新变化,学科知识与学生经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进行紧密的意义关联,反映出核心性、结构化、主题式、情境性的基本特征。同时,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业要求和学业成就预期做了全面规划和设计,对学生在课程学习后的素养达成状况和行为表现进行系统刻画和描述,既为准确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提供基本参照,也为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提供了基本遵循。当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还更加强调学科实践,倡导做中学、用中学,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运用知识的全过程;更加强调以综合学习为特征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新课程新教学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要求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必然引发教与学的变化,包括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教学目标设定和续写,支撑素养目标实现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有助于素养目标内化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与任务设计,判断学生学习效果、引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反思的教学评价,以及教学环境的设计等,都需要做出对应性的调整,从而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贯穿教学全过程,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系统变革。长期以来,教学是课程改革系统中变革较为缓慢的领域。一方面,教学领域确实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指导和帮助,部分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整体设计和组织能力不够高,模式化、形式化、碎片化、浅表性问题突出,教与学方式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作业量多、质低、类型单一、功能异化等;另一方面,新课程的新变化要求教学的全方位、系统化变革,强调基于素养导向探索大单元教学,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实践性、综合性教学活动,注重差异化教学,强化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3.新教学新教研

教研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的独特经验和优良传统,始终在教师的教学改进和专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专业支撑力量。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一次对中小学教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同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对教研转型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工作部署。当前,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学的背景下,教研如何发挥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的专业作用,是摆在各地各校面前的重要命题。全国五级教研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以更好地应对挑战,推进新时期的教研转型。首先,进一步振奋精神,转变观念,把服务于课程改革、推进新课程的转化落地、推动教学改革深化视为己任,教研重心下移至学校特别是各学科课堂,沉下心来研究新课程的新要求以及带给教师的新挑战,出思路、想办法、提对策、建支架,为教师教学变革赋能助力。

其次,进一步明确教研内容,聚焦课程育人要求,挖掘学科育人功能,指导学校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要深入开展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的研究,整体发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育人作用。最后,进一步转变教研方式,基于新课程的主要变化和重点突破,聚焦新教学必将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教研、主题教研、实证教研;以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等多种形式,扩大教研的服务范围,以教学展示、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创造力。此外,实践证明,在教研工作中,注重总结、凝练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以点带面,发挥好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教研工作实施策略。

作者:刘月霞 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高中课程分析2

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1]其中,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数据与计算”模块是必修课程之一。“数据与计算”模块针对数据(包括大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分析数据与信息的关系,强调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据与计算”模块应包括“数据与信息”“数据处理与应用”“算法与程序实现”三部分内容。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均设置了面向听障学生的信息技术专业对口单招考试,考试内容侧重知识传递与工具操作,专业考查细致而具体。如何建立起“数据与计算”课程与聋人信息技术专业对口单招考试要求的联系,并通过恰当的方法确保听障学生在扎实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切实提高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是聋校高中信息技术教育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在高一开设“数据与计算”课程,引入粤教版《数据与计算》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从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出发,结合聋人信息技术专业对口单招考试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增减、调整、置换等二次开发,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探究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打造信息技术有效课堂。

一、整合新旧教材,合理利用已有资源

学校之前使用的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基于2003年版课程标准编制而成,以信息处理的过程为主线,教学内容更注重基础,便于听障学生学习。粤教版《数据与计算》教材是基于2017年版课程标准编制而成的,紧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有助于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使用新教材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旧教材。两本教材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在“数据与计算”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以新教材为主,适当删减部分内容,并将旧教材的部分内容整合进去,形成符合听障学生认知特点、满足高考要求的校本化课程内容。新旧教材整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在粤教版《数据与计算》教材第一章“数据与信息”中,除原有知识外,增加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的第一章以及第二章、第三章的部分内容,形成“数据—信息—信息技术”主线,帮助听障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在粤教版《数据与计算》教材第五章“数据处理和可视化表达”中,将“5.3数据的分析”“5.4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替换为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中的“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新教材5.3和5.4两节中介绍了利用Python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其中涉及的如聚类分析等抽象概念及编程方法对听障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过大;而旧教材3.2一节中利用表格进行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图表进行可视化表达,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基本方法。这种整合既使学习内容更加直观易操作,同时也满足了高考的要求。

二、结合教学实际,调整课时安排

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计算”和“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需54个课时。以本校信息技术课时设置为例,按2课时/周的教学进度推进,需要约一学期(15周左右)才能完成“数据与计算”课程的教学内容。但对于听障学生而言,“数据与计算”课程所涉及的数据、算法、程序设计等知识具有较大难度,且数据与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基础知识需要深入学习、扎实掌握。只用15周完成“数据与计算”课程的所有知识点的学习过于仓促,容易出现知识点学习浮于表面等问题。此外,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思维的发展融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这就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因此,学校将“数据与计算”课程的教学课时放宽至一学年(30周左右)。其中,“数据与信息”章节15课时,“知识与智慧”章节2课时,“算法基础”章节4课时,“程序设计基础”章节13课时,“数据处理与应用”章节13课时,“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章节3课时。

三、巧创教学主题,开展项目学习

课程标准倡导以项目学习等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以贴近听障学生生活实际的项目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项目规划、交流探究、项目实施、成果交流、活动评价等学习活动。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原学习的本质。[3]在“数据与计算”课程中开展项目学习,要依据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在学生认知范围内的项目主题。项目主题要具体易操作,不宜太开放;探究过程不宜太复杂,涉及的知识点不宜过多。基于以上选题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和调整项目活动,最终在对应的章节教学中确定了“打动心灵的一瞬间——多媒体作品的数据与信息处理”“‘社团摇号报名’问题的设计方案”“积分超市物品兑换功能开发”“八城市十年间空气质量可视化研究报告”“人工智能初体验”这5个项目主题。考虑到听障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健听学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开展项目学习时,教师需要从听障学生的水平出发,全面考虑在项目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在关键点进行指导点拨,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例如,在“‘社团摇号报名’问题的设计方案”项目中,教师搭建实验支架,现场演示在纸箱中抽选学生姓名纸条的过程,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搭建微课支架,提供流程图等知识的学习视频,为学生自主绘制流程图打好基础;搭建问题和对比支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搭建图表支架,帮助学生构建算法的描述、特征等知识结构。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地把控项目推进节奏,在项目设计、实施、表达等环节中,依据学生的思维节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操作时间,帮助听障学生在项目体验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四、搭建数字化学习环境,丰富教学形式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搭建是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选用信息技术平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实效。

(一)氦星人信息学教育平台氦星人信息学教育平台是一个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信息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可以将“数据与计算”课程的相关文档、代码、数据和资源导入平台,依托平台全程共享资源,开展项目学习。学生使用账号登录平台,既可以根据项目学习的进展,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点,也可以使用代码、填空、流程图等应用完成项目探究,实时反馈结果,全程记录数据。氦星人信息学教育平台除了适合项目学习外,还能够用于教研组内教学资源的建构、保存和分享。

(二)问卷星平台问卷星是一个集问卷调查、测验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问卷星来设计随堂测验,基于实时反馈的作答数据,借助平台的统计分析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精准施教,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

(三)人工智能教学平台随着人工智能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的相关内容已纳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数据与计算”课程中人工智能的相关学习要求是通过剖析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了解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人工智能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重在感知体验。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如畅言智AI平台等,开展形式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编写、修改程序参与其中,体验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机对话等人工智能的基本应用。综上所述,聋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需要教师深入研究课标、读透教材,充分认识课程校本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听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高考要求出发,优化课程设置,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切实有效地开展项目学习,打造信息技术有效课堂。

作者:董媛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聋人学校

高中课程分析3

随着“国家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区”试点学校建设工作的逐步深人,学校通过智慧课堂建设,引领课堂走向深入,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中获得学科知识,更能充分体验、参与学习过程,在活动、交流、展示中促进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理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智慧课堂引领课堂深度学习。在“教”的层面,教师基于智慧教学平台,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实现学科课程再造;制作适合学情的优质微课程、导学案、任务单等教学资源包,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学习资源再造;关注差异,精准定位,分层推进,实现教学流程再造。在“学”的层面,学生借助智慧课堂的互动便捷性、资源丰富性、反馈即时性,通过深度思考、探究合作、展示交流等对学习内容质疑、反思和归纳,建构知识体系,使课堂教学由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智慧课堂实现学生精准学习,加大深度学习精度。

利用智慧作业等工具,通过对学情收集和动态分析,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融合,使学习更有精准性和目标性。在课前,教师推送预习类任务,有效及时掌握学生自学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实现以学定教;在课上,师生通过终端设备交互,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给出反馈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在课后,教师利用智慧平台布置分层任务,实现个性化学习,让学习更有效精准。智慧课堂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途径是进行深度学习。在课堂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真实、复杂的教学情境,在情境分析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利用智慧课堂平台,教师通过学习资源的推送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通过平台对学习的时间、问题解决的质量、课堂参与度等多维量化评价,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的精准落地。智慧课堂打造出支持全场景的学习链条,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形成学生沉浸于情境分析、思维碰撞和问题解决的良好学习场域,促进课堂深度学习。

作者:曾庆山 单位:山东省莱山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