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4 16:23:08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例1

1.美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二、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正确朗读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

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

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三、教师要解疑答惑,指导方法

古文化浩如烟海,教师永远讲不完,这就要求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学习《马说》《爱莲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如:一词多义,特殊的文言句式等。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类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以学习文言词语为例,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归类和积累。考试时不会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方法便是分类归纳,加强积累。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如“以”“之”“而”等等。这些文言词句很容易记混淆,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该词有几种用法,分类记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日积月累,收获是非常大的,天长日久,效果将更可观。

四、联系生活学习文言文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例2

加上文言文与其他内容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1)所占分值较大,从今年高考语文卷中最高达到22分;(2)题型不仅是由单纯的选择题,还有主观与客观的结合(3)知识性、体系性较强;(4)难度不是太大,结合课本较紧,只要复习得法,一般同学不会失太多的分;(5)相对其他内容来说,学生对此似乎更有信心。由此可见,如何提高高三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此,我说说我的几点建议

一、解读新课标,熟悉考纲,确立复习思路。

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范围可参考附录一《常见文言词》)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作品可参考附录二《古诗文诵读篇目》)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考点和两个能力层级,即: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四点属于理解层级(B)。⑤筛选文中的信息;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三点属于分析综合层级(c)。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于文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重庆市文言文阅读命题考点,我认为应明确如下复习思路:

(一)了解高考题的选材。重庆高考题选取了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类的古文。命题者试图通过这类选文,使文言选文趋于多样性,以期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一个积极的影响。

(二)把握重点。

⑴、六点:①、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合、通假字、异读字);②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与,于,则,者,之。③5种句式(主要体现在翻译):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④文言文的断句。⑤信息的分析与筛选;⑥内容的理解与归纳。

⑵两面:文言文测试是由“文”“言”两方面构成。这里的“言”是指文言知识(即古汉语知识),其中对实词虚词的理解是关键;“文”则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其中对内容的理解是关键。

(三)熟悉题型。选择题(熟悉题干、选项的设计与编排等)、主观题(简答题主要是翻译句子)。在熟悉题型的过程中揣摩命题者的思路、想法、意图等。

二、以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为基础,构建文言知识体系。

高三的题海战术似乎成了语文老师的法宝,古文阅读的能力的提高似乎也离不开这题海战术。其实不然,立足课本,熟悉课本内容,掌握课本中文言文的知识点,反而会让古文阅读变得事半功倍。尽管高考的古文不是出自教材的原文,但是知识点是从课本中迁徙出来的。今年山东的语文高考试卷中古文阅读的句子翻译: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该句中的"见"是翻译本句的关键词。而此词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是一个必须掌握的重点词语,也是在学习被动句式时重点强调的一个词语。如若对肯本熟悉,该题的“见”就会轻而易举的翻译为“被”了。

因此:重视教材,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纲”,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

(一)立足课本,适当扩展,归纳串联。早自习熟读课文,重点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以形成强烈的语感。语感增强了,翻译、理解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强了。这样做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

在语文知识体系中,较能归纳的是文言知识。所以,第一步是系统归纳。将所有重要的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常见通假字、文学文化常识进行归纳,使之系统化、规律化。第二步,是新旧串联。将旧有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是复习中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具体做法是:

⑴将旧有知识延伸拓展,发现其新的内容。⑵将旧有知识与课外知识相联结,突出能力的形成和培养。⑶在训练过程中,要时时引导学生关涉旧有知识。

(二)网络知识,构建体系。就文言文的知识看,是很适宜将其网络在一起的。在网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是必要的,而且也只有在分类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达到系统的目的和要求。

分类标准如下:

(1)文言实词(120个),归纳出常用义项,尽可能多的将课文和练习题中的例句找出来加以印证。(2)文言虚词(18个)。重在体会语境、语气,培养语感。(3)文言句式(5种)。对几种文言句式,找出有代表性的句式,对其规律进行总结,并进行延伸,以使学生在新语境中能够识辨。(4)文学文化常识。(5)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与技巧。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例3

一、理想激发法

学生一直以来不喜爱甚至反感古文,因为古文年代久远,大家感觉陌生而且与现代汉语语言习惯差异很大。为此,在古文教学中先避开“言”即基础知识,从学习古文的“文”即思想内容或表现方法入手,强调古文对他们现在和将来工作生活有哪些借鉴意义,对他们的事业成功有哪些指导作用。例如:在高三高考总复习《烛之武退秦师》《六国论》《陈情表》等文章时,笔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同样阐述一个道理,有的人说了,对方会欣然接受;有的人说了,对方却勃然大怒。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学生回答:“有的人善于说,有的人不善于说。”笔者于是因势利导:“这善于说,对每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这几篇文章格外重视,反复诵读,反复琢磨,并由此归纳总结出容易让人接受的说理技巧。

1.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从为他人着想的角度立意,时时处处为对方得失着想,这就会使对方有一种亲切感,容易消除其防备心理,使之心平气和地读下去或听下去,并心悦诚服地接受,如《烛之武退秦师》。

2.分析自身,给对方以启示。这种方法能缩小说者和听者、读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感情的沟通,而且在说理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过激的言辞,说理含蓄委婉,娓娓道来,容易让人接受,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3.借古讽今,旁敲侧击。这样巧妙回避了现实问题,评论古事,虽没有单刀直入地切中时弊,却在议论中处处与现实暗合,不言而喻。讽劝既含蓄委婉,又容易使人警醒,如《六国论》。

4.袒露胸襟,以情感人。这种方法就是真诚地向对方吐露自己的苦衷,以真情感染对方,得到对方的同情,从而达到请求的目的,如《陈情表》。学生不仅就这几篇文章进行总结归纳,而且又联系生活实际和人的心理特点,总结出了注意事项,如说话要注意场合,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年龄、性格以及情绪等。总结归纳之后,他们又大胆实践,如规劝同学,向老师建议时,注意采用适当的技巧。在学习古人说话写文章的技巧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对古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情境激发法

设置情境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将抽象概括的内容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将枯燥的内容放在生活实际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学习充满乐趣,从而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根据文章体裁、风格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授课形式。

三、知识传授法

近年来,古文语法知识在高考中虽然有弱化的趋势,但学生学好古文依然是十分必要的。古文语法知识考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词类,二是句型。词类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中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文言文多义词以及词类活用;虚词需要掌握“者”“矣”“为”等十八个文言文虚词的使用。句型类别有: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

针对纷繁复杂的古文语法内容,笔者主要采用如下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归纳法。在讲授通假字、文言文多义词时,笔者要求每位同学用一个小卡片进行总结归纳。二是对比法。如古今词义的对比以及在讲解变式句中古今汉语语序的对比。三是典型例句法。把词类活用放到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例句中,学生从中去领会和掌握。这里简单介绍三种方法,但是笔者必须要强调一个关键,不管运用怎样的方法,学生一定要能够准确无误地翻译理解字词句。

四、背诵兴趣激发法

1.要充分肯定背诵在古文学习中的积极意义。几年前,背诵一度被认为是扼杀生灵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认识被实践证明是完全错误的,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国学大师或各领域的骄子哪一个不是满腹诗书、出口成章。况且古文背诵既是一个积累典型材料的过程,又是一个在学生心里播下民族文化种子的过程。单从这一角度来说,重视古文背诵意义巨大。

2.古文背诵需要讲究方法。死记硬背是背诵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最常见、最简单的机械记忆方法。在高中阶段,笔者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注重如下几个方法:一是化整为零法,二是避难就易法,三是添换字词法。

3.教师的及时表扬和激励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笔者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尝试,即在课余时间组织一个古文背诵兴趣小组,希望把古文背诵作为教学的一个突破口,使学生积累更多经典文化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古文语感。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例4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美读法

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多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

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二、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正确朗读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三、教师要解疑答惑,指导方法

古诗文浩如烟海,教师永远讲不完,这就要求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学习《马说》《爱莲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近,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如:一词多义,特殊的文言句式等。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类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以学习文言词语为例,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归类和积累。考试时不会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方法便是分类归纳,加强积累。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如“以”“之”“而”等等。这些文言词句很容易记混淆,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该词有几种用法,分类记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日积月累,收获是非常大的,天长日久,效果将更可观。

四、联系生活学习文言文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例5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11、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白居易

2、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议论)为主.

3、提出“不平则鸣”的是:韩愈

4、范增这一人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5、开创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先河的作品是:宋玉的《九辩》

6、《剑南诗稿》是陆游的作品集.

7、《一个和八个》的作者是郭小川

8、《道德经》属于道家的作品.

9、《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孟子

11、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属于:志人小说

12、我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为:汉书

13、与孟浩然同属一派的诗人是:王维

1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15、明清传奇是:戏曲

16、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为:聊斋志异

17、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18、写李杨爱情的诗作是:《长恨歌》

19、《诗经》中的《风》:量大,多为民歌

20、舒婷《致橡树》的主题是:爱情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2诗歌发展线索:

《诗经》《离骚》——三曹、七子、七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散曲——清末龚自珍

《诗经》:现实主义源头,国风。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赋、比在中国诗歌中很常见,唯独“兴”是《诗经》特有的。

兴:欲言此物,先引他物。《关雎》《蒹葭》

三曹、建安七子——建安文学的代表,“建安风骨”,慷慨悲凉。

竹林七贤——正始文学的代表,嵇康、阮籍。

龚自珍:晚清最后一个大诗人。《己亥杂诗》,浪漫主义,305篇,最后一部诗集。

散文发展线索:

先秦散文——南北朝骈文——唐代古文运动——宋代诗文的革新运动(欧阳修)——清桐城派

唐宋八大家(唐2宋6,散文着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清中叶桐城派:强调“义法”,方苞、姚鼐、刘大櫆

(古典)小说发展线索:

萌芽:先秦神话雏形:魏晋南北朝笔记小说成熟:唐传奇发展:宋话本再发展:明拟话本顶峰:明清长篇章回

古体诗\近体诗:

1.唐代之前所有诗歌均为古体诗。

2.唐代开始,在诗歌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偶等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符合这些规定的看作是近体诗(格律诗:绝句、律诗);不符合这些规定的仍然视作古体诗(古风)。

现当代文学1919-至今:

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文学

新文化运动(1915)是现代文学(1919-1949)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1919-1937启蒙阶段:反封建1937-1949救亡阶段:反帝

“现代文学六主将”:

鲁迅:领军人物。

A《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往事的回忆);《野草》散文诗集

B作品评价:杂文是“投枪与匕首的组合”,批判力度强。

C《狂人日记》——现代文学开山之作;《祝福》:祥林嫂,表现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摧残(《故乡》表现人与人的隔膜;《社戏》表现孩提时代的童趣);《伤逝》:涓生、子君,唯一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曹禺《王昭君》;田汉《关汉卿》);新诗诗集《女神》(浪漫主义)。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8条意见,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茅盾:

1《子夜》书名由来(自然界23时-次日凌晨1时是最黑暗的时刻,“子夜”象征暗示当时的中国是最黑暗的时刻)。

2《林家铺子》(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困境)

巴金:巴金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五四时代)“爱情”“激流”;《家》:觉慧是巴金本人写照。《随想录》(回忆录):反思。

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西(行)散记》。“诗与散文的组合。”冷静、客观、深情的文字。

专升本语文知识归纳3古代散文

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

纪传体:《史记》(通史)

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

书信体: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古代诗歌

1、古体诗

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兼葭》(爱情诗);

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

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

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

2、格律诗

(1)绝句(四句一首)

五绝:李白《静夜思》

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

(2) 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

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

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

3、歌行体

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例6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美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2.表演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进行即兴表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3.绘画法。许多优美的文言文都可成画。如《记承天寺夜游》《爱莲说》等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笔画出精妙的图画,在挥洒自如中,让陌生的语言真实地展现面前,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尽情地翱翔。

二、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正确朗读文言文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正音、停顿、语速、节奏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

不少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会读就行。其实不然,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文要求掌握的知识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诵读和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因此,文言文教学要加强诵读和背诵,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要读出抑扬顿挫和感情,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三、教师要解疑答惑,指导方法

古文化浩如烟海,教师永远讲不完,这就要求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之借助工具自己探索历练,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指导学生对所学文言知识进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例如学习《马说》《爱莲说》之后,要归纳说明,“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如:一词多义,特殊的文言句式等。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类化和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以学习文言词语为例,文言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等。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归类和积累。考试时不会直接考课本上的原题,但题目答案在课内,要想考出好成绩,就一定要牢固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方法便是分类归纳,加强积累。以《送东阳马生序》为例,文中一词多义现象非常多。如“以”“之”“而”等等。这些文言词句很容易记混淆,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该词有几种用法,分类记忆,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日积月累,收获是非常大的,天长日久,效果将更可观。

四、联系生活学习文言文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例7

历史课主要是通过向学生们讲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著名的战役、盛世与治世、条款与协定、历史上的国家兴衰、科技文化的成就与发展等知识,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是从小学到初中,直到高中大学都要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历史学科涉猎的学科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等知识,这就对历史教师的学识修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历史教师不仅本专业知识要精深,而且还应该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适当掌握其它各学科的相应知识。因为只有博学多闻的历史教师,才能更生动地教学,才能在讲台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这也在一个侧面体现了历史教师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和技巧。我们说知识是死的,怎样灵活地掌控知识,使之更好地、有效地为教学服务,这种驾驭知识的能力和技巧,是要求教师们,尤其是历史教师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培养锻炼和不断积累的。正因为历史学科知识的纷繁复杂性特色与历史知识的不可再现性特点,加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认知特点与学习习惯的影响,就更要求历史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对历史知识驾驭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体会,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历史教师的知识驾驭能力。

一、历史教师一定要做到“深入浅出”、“厚积薄发”,这是驾驭知识的根本原则

前文已述,历史学科涉猎范围十分广泛,作为历史教师,尤其要注重各学科常识知识的积累,首先要有自己的“厚积”,才能有授课时的“薄发”。当然,“薄发”的时候肯定传授给学生的是正确的知识,绝不是一知半解的应付差事。在此基础上,无论学生从哪个角度提出疑问,教师都可以以平日的“厚积”予以学生正确、恰当的解释。广泛涉猎各门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在备课时有的放矢般的设定教学重难点,有备而来地选用教学方法,这样就是“深入”。正因为你有“深入”的准备,所以在正式授课时才会使用准确、严谨、精炼、轻松的语句完成一堂精彩的授课,使学生在本节课结束后还能久久回味,不仅仅消化了本节课的知识,还自觉自愿地进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氛围中。进而树立起教师自己的形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比如说,讲到“新文化运动”的这部分知识。大家都知道我们要使学生掌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阵地、活动中心、代表人物、主要内容、运动性质、意义影响等知识点。无论哪一本历史教材,对这些知识点的介绍都是非常精炼简洁的,历史教师照书本念一遍就可以了吗?例如,课文中只有一句“北洋军阀掀起的复古逆流……”那么,什么是“复古逆流”,怎么理解“复古逆流”?怎样使学生迅速地感知到北洋军阀的做法是“复古”的,并且是“逆流”的?既是“逆流”,那么当时的潮流又是什么?教师怎样“浅出”、“薄发”地解释?实际上,教师只举一个例子即可以说明: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他的称帝活动就是“复古”的一种表现,当时辛亥革命以后的时代潮流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的称帝活动当然是“复古逆流”。这个例子实际上也是对前面知识的一种有效复习,学生们也非常熟知这个人物,一讲就明白,不用去挖空心思地去解释“复古逆流”这个词语了,更不用再举其他例子来说明了。

再比如,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一般大家都只看到了“三提倡、三反对”,但实际上还有第四项内容,即在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前面的“三提倡、三反对”只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而且,作为专业的历史教师,我们都应当知道,新文化运动以为界,分前后两期,史学界因此也常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因为后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才进一步促使新文化运动的性质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反对复古逆流的单纯文化运动,转向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政治文化斗争运动,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项内容,实际上直接是后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节知识的开端,在新文化运动这节课里留下一个伏笔,教师在授课时将这个伏笔点破,直接可以引起学生自觉自愿地去预习下一节知识内容。如果没有对整本教材内容的通篇驾驭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只会讲一节是一节,欠缺知识驾驭能力的教师,是很少做这样的教学伏笔的,这也是“深入浅出”的另一个侧面解释。总之,历史教师只有具备比教材更高深和更广博的知识,只有对教材内容有着十分深刻的认知理解,并善于进行教材分析,才能真正做到正确地驾驭教材,更加准确地讲解教材,游刃有余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样才是“深入浅出”“厚积薄发”的授课。

二、历史教师对具体知识点,一定要做到“专业”、“精准”,这是驾驭知识的基本标准

在授课过程中,具体讲到某一个知识点时,历史教师就要用“专业”、“精准”的讲解去突破它、驾驭它。比如在讲到秦汉文化知识的内容时,课文中写道:“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太阳黑子的记载,《汉书》上所写的公元前38年一次黑子位置和出现时间的记录,是现今世界上最早的有关黑子的记录。”对学生而言,“太阳黑子”是一个非常生僻和专业的词语,假设让学生来做解释,肯定费时间,同时也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的说明。而由教师以科学、准确、精炼的语言做出一个解释,再辅以课文以及史书的原文记载资料进行说明,即可以很好地完成该知识点的教学。在这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勾划知识点关键词,就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而教师课前的充分备课,如找到太阳黑子的科学概念,查阅史书的具体记载原文,对学生进行准确的专业知识的讲解,这就是教师专业精准驾驭历史知识能力的一种表现和锻炼,同时也是教师掌控课堂节奏的主导地位的体现。

再比如,秦汉文化知识章节中提到的华佗的“五禽戏”知识点。学生们对这个词语也是非常熟悉的,但学生们熟悉,就表示对这个知识点一定理解透了吗?在课文中是这样说的:“华佗还创作了‘五禽戏’。这是一种模仿鹿、熊、虎、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形态的医疗体操,可以强健身体和治疗百病,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疑问出在“五禽戏”这个名称上面,从课文原文来看,只有“鸟”可以划入“禽”类,但“鸟”也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到底是哪一种鸟?其余四重是“兽”,为何不叫“五兽戏”、“五兽操”之类的名称呢?学生读书至此,难免产生这样的疑问,作为专业的历史教师,应该如何解释?实际上,这里的“鸟”具体指的是“鹤”,合起来是四兽一禽,如果念“五兽戏”、“五兽操”之类的名子,读音拗口且无寓意。而读“五禽戏”,首先是读音顺口,再加之仙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具有长寿吉祥的寓意,正切合五禽戏有强健身体和治疗百病,达到延长寿命的作用,这样才是真正的寓教于乐,更使普通百姓容易记住、便于学习流传,故称“五禽戏”。所以,在其他章节中类似知识点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对具体的每一个知识点的这种专业、精准的驾驭把握能力,都应当这样体现出来。

三、历史教师在进行归纳总结时,一定要做到“避实击虚”、“文通辞雅”,这是驾驭知识的基本技巧

比如说,有一次有学生提问,问北京到底是几朝古都?下面有学生开始争论,有的说是六朝,有的说是九朝……说实话,这个问题老师当时没有记清楚,怎么给学生做出明确回答?历史教师面对这样的没有充分准备的课外知识,怎样归纳学生的提问,怎样体现对知识的驾驭?对于这样的问题和情况,教师首先不能随意附和学生的意见,要态度坦诚地告诉学生,自己对这个问题还不能当时明确答案,同时,一定要答应学生在课后做一个详细的查阅来解答,如果查阅了还没有找到确切答案,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寻找。当然,就“北京是几朝古都”的问题而言,虽不能一下子全部说清楚,但对元、明、清三朝以北京为都还是熟悉的,教师可以在熟知的这些知识上做文章,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争论的数字上,转移到已经知道熟悉的知识上来,甚至进一步可以讲讲明代先定都于南京,是明成祖时迁都于北京的。这就是“避实击虚”了,这样教师不仅驾驭了知识,还进一步掌控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与进度。事后查得:北京从辽代开始设为辽五都之一的南京开始算,金代正式建都,名中都;元代叫大都;明成祖时迁都于此,叫京师;清代沿用为都城,叫京师顺天府;民国改称北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再次定都于此。所以,算到清代,北京是“五朝古都”。这些知识后来都对学生做了详细的讲解。

如有一次听课,教师讲到对联知识,举例说明从对联的文字内容上可以判断出该对联是在说什么样的职业。教师讲到:“比如看到一副对联写着‘戎马三十年’等等的词语,你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什么职业的对联?”有学生回答:“当兵的。”而这位老师接着学生的话归纳总结到:“对,是说当兵的对联。”我们不能苛责这位老师说错了什么词语,但是我们可以指出这位老师缺乏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在归纳总结学生回答时对知识驾驭能力的欠缺。为什么呢?“兵”这个词是老百姓非常口语化的对行伍人士的称呼,其中还含有民间对行伍人士的贬称,比如老百姓骂当兵的为“丘八”,这个词从读音到写出的字形都贬义十足。学生们因其水平所限,可以这样说了,但教师接着学生的话这样归纳讲解,就立即显出自身缺乏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在归纳总结学生回答时知识驾驭能力的欠缺了。实际上,教师只要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加上措辞简洁严谨的要求,将学生的回答归纳为:“对,这是描写军人的对联。”即可。教师用“军人”这个词语,替代了学生回答使用的“兵”。没有较强的专业知识驾驭能力,是不能将学生的回答归纳提升了一个档次的,更显示不出教师的专业功底和知识修养。这样就是“文通辞雅”了,这样的知识驾驭能力的技巧,一定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以上案例都是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地掌控知识;一定要专业、精准地讲解知识;还要避实击虚、文通辞雅地归纳知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应用锻炼,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争取做一个将知识信手拈来、授课生动活泼的、受学生尊重喜欢的历史教师。最后还想引申一下:娴熟地驾驭知识,不仅仅是历史教师的要求,其他学科的教师,也都可以对照自己专业的特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的知识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例8

连绵起伏、蜿蜒曲折的千里彝山如一条受惊的巨蟒,腾空跃起,一座山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山峰原来的生形应该是十分圆润丰满的,却不料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刀硬生生一劈两半,陡然间就变成瘦削凶险,贼眉鼠眼的两半,东边一半叫百草岭,西边一半叫寒婆岭。双峰对峙,壁立千仞,一条大江从两山之间穿流而过,名为渔泡江,是金沙江的一条支流。那山陡得猴子过山淌眼泪,岩羊下山滚皮坡,一条山草绳一样细细的小路,弯弯曲曲的挂在壁陡的山腰上,行人像壁虎一样贴着悬崖小心翼翼地移动,稍不留心脚下轻轻一滑,人就象鸟一样在峡谷中飞起来,一直飞下万丈深渊。纳张元就出生在寒婆岭下的半山腰一个古老的彝家山寨里。

彝山上长满了苍老的古树,它们自生自灭,无人问津,在寂寞中打发日子。彝山上住着古朴的山民,太阳是他们计时的挂钟,大山是他们祖祖辈辈耕耘的伊甸园,早上出门唱一路欢歌,晚上回来背一篓疲惫。干活累了,就围在冒着浓烟的火塘边,端着粗糙的土巴碗喝热辣辣的烈酒。女人们出神地望着黝黑的楼楞,为男人们唱一支支古老的民歌解闷,男人们耐心地在酒碗里,替好奇的娃崽们打捞一个个浸泡得发胀的故事。

纳张元的童年就在这苍凉的古歌中泡大的,纳张元生在大山、长在大山, 16岁考上大学离开大山。也就是说, 他的童年、少年是在大山深处度过的。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时代,纳张元很小就体验了生存的艰辛和求学的艰难。他的散文《山道悠悠》, 看了让人感叹不已, 那弯弯的山道, 那求学路上背着粮食的尖底篮压弯了腰的幼小身影,还有连同尖底篮一起滚下山坡的狼狈样, 还有那被雨淋后发霉的苞谷面、苦荞面, 还有摔得伤痕累累的膝盖手臂……这一切的一切, 让纳张元刻骨铭心。纳张元不是一般的山里孩子, 他从小就用一颗敏感而聪慧的心感受着家乡、感受着父老乡亲的敦厚和善良。

纳张元特别喜欢看课本以外的书籍。看得多了以后,一些问题总在困扰着他:远古的祖先能爬出葫芦,他们的世代子孙怎么就爬不出那个浅浅的酒碗?火塘怎么像一个魔鬼的怪圈,拴住了一代又一代想向山外挣扎的人?城里男人是不是也像山里汉子一样把烟斗装得很满?回荡在红土地上的悠悠山歌怎么永远充满了抱怨?他把这些困惑写成小说、散文模样的文字,居然发现能变成铅字。于是,纳张元踏上了漫长的文学之旅。

走出大山 回归民族

纳张元说起大学毕业分到乡村中学教书,1993年又回到高校的这段经历时感慨颇多,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生活在大山,长在大山、那时因为身在其中,所以当局者迷。后来出来上大学、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特别值得感激的是接受了许多现代文明,还有汉文化中许许多多新的信息和崭新的价值观念,让他开阔了眼界,然后回到母校大理师专后,再次审视自己的生存环境,他的眼光就跟没走出大山之前不同了,那段时间,在他评价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生存方式和民族习惯时,就有了参照物,这就是汉民族文化提供给他的一些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重新审视彝山生活时,就看出许多与众不同的东西来,所以回去那段时间,让他得以零距离的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重新去感受那块土地。通过几年在那块土地上的生活,觉得自己逐渐被局限时,又有了一个机会离开那块土地,到外面工作。跳出来,站在另一块土地上来回望这块衣胞之地时,这种认识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有了一定的距离,才会挣脱束缚,便于反思,如果一直生活在那块土地上,很难对脚下的那块土地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更超脱的角度来反思。有些东西,必须有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得更清楚。距离不仅产生美,距离还能确保公正。

在谈及这些年的作品时,纳张元谦逊地说道:“这些年虽然写了不少东西,但感觉自己这些习作水平的文字质量不高,而且数量也不多,比起其他作家,我的勤奋处也赶不上他们,悟性也好、对文学艺术的领悟能力、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也好,也都远远赶不上他们,所以到目前总体觉得,没有写出什么好的作品。这么多年来如果说我的作品还有一点可取之处的话,那就是我关注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关注大山,特别是大山里山民们的生存状况。因为我本人是彝族,从小就生活在大山里,所以对大山里的山民们的生存状况比较熟悉,对他们的命运关注得比较多,这些带有反思性质的关注在我的作品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表现,虽然这些反思都很肤浅,却仍然听到了一些好评,这给了我很大鼓舞。还关注并反思了以彝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包括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这些文化因为特殊的地域原因而得以完好的保存,我将这些表现出来,可能就使我自己的作品有了某些特点。但更主要的是,我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表现这些民族特色、民族风情的层面上,我觉得自己在有一点上是作了努力的。我本人是少数民族文化人,我自己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就是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它的特点、长处,但同样也具有它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可能又没有意识来主动反思这些局限与缺点。而作为外来民族,特别是汉民族的文化人,他们又在小心翼翼地对待少数民族文化,觉得它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结果都不敢轻易地去“指责”它,更不敢“揭短”,所以我觉得自己这些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反思彝族的文化,反思彝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特别是一些陋习,虽然是祖祖辈辈、世代相传,但是明显的是一些陋习,在我的作品中,作了一些毫不留情的反思,这种反思可能有些时候是错误的、偏激的,但毕竟已经开始主动思考了,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是应该肯定的”。

彝族是一个有着原始图腾崇拜的民族,他们崇拜着动物的力量和雄壮、快速和敏捷,也崇拜动物生的本能和与自然抗争的态度,更崇拜生命延续的伟大。彝族先民的许多对生活和生命的原始思考,都与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纳张元的作品中,这些联系就显得更加直接,更加形象,更加生动,也更加感人。在纳张元的作品中如“汉字像蚂蚁脚杆”“河里的青苔像绿蛇一样”“苍凉悠长的岁月像朽钝汗腻的篦子”“稀疏的树木像百岁老人的牙齿”一类的比喻随处可见,不胜枚举,给他的作品平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如果说纳张元在接受汉语教育、被汉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挣脱规范汉语的绳索执意回归的话,那么,这些直观感受的思维活动和原始的比喻才是他作为彝族后代在语言表达上的本真意义的回归。

笔耕不辍 植根民间

纳张元作为惟一的彝族作家入选建国60周年在鲁迅文学院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作家班。有学者认为,他的著作《走出寓言》和《民族性与地域性》获得巨大的成功。其《民族性与地域性》在中国民族文学评论界有广泛的影响力,在谈及这部民族理论文集的核心思想与理论成果时,纳张元表示不能算巨大成功,只是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纳张元介绍,由于横断山的阻隔,形成了云南封闭半封闭的地理环境,也因此形成了人文环境中的意识横断,超稳态的文化结构,多民族杂居带来的文化融合,“慢半拍”的生活节奏和观念意识,形成了云南独特的边地生活和边地意识。《民族性与地域性》一书以“地域性和民族性”为关注点,以“边地意识”与“民间精神”为主导,以作家作品为主体,注重文本解读。分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对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群的创作思维和人格状况的影响。不仅与云南的汉族作家作品相比较,也与其它省(区)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进行了比较。

以“边地意识与民间精神”这一独特的视角切入对云南部分作家作品进行了诠释和解读。并归纳出了一些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讲述边地老百姓的故事,一种对民间充满亲和力的创作立场。很多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尝试着放下精致漂亮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拿起笨重古拙的方言土语,以边地的语言写边地,不曾想这一试竟写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来了,把一个原汁原味的活生生的边地捧到读者面前。自然至上的价值取向,红土地上源远流长的一种古老民间生态智慧。自从工业文明的潮水汹涌而来,人类征服自然的破坏行为已使承载我们的地球千疮百孔,满目苍痍,人类开始在噩梦中痛苦而绝望地挣扎。云南少数民族作家群中有许多觉醒的先行者,在他们的笔下,爱护环境,拯救地球的呼声不绝于耳。提出“民族性”和“地域性”既是特色又是局限的观点。并强调,在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中,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应该加倍坚守地域性、发扬民族性,写出自己的鲜明特色,不可替代的特色,无论低调高调,一定要有腔调。同时,还要超越地域性和民族性,把民族与时代结合,民族与世界结合,书写民族之痛也是世界之痛,歌唱民族之悦也是世界之悦。

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中国文学史是一部并不完整的文学史,它严格意义上只是一部中华汉民族文学史,而缺少了至关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学。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学史应该是多民族的文学史、多元一体的文学史。各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并不存在任何的隔膜和障碍,相反,汉民族的文学作品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非常普遍,而且有悠久的历史。为了让那些看不懂汉字,听不懂汉话的普通百姓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受汉民族的文学经典作品,他们不仅将汉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并且用本民族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样式来进行广泛传播。可惜,这种文学教育是不均衡、不对等的,不是双向互动的,而是单向流动的。

民族情结 故土难离

纳张元的作品有一种特别质朴的乡土情结与生活气息,读来有味。这与他曾经少年时的乡村生活有关。纳张元说,“我的精神总是在在城市和大山之间漂泊流浪,人在山里,精神却在向往城市,古朴的大山常常使我感到封闭的压抑,我的幻觉中不止一次出现过,我已经成了大山里的一棵苍老的树,自生自灭,无人问津。”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但与我无缘,我的精神永远‘生活在别处’。费了九年二虎之力,才挤进城市,狗颠步地走在大街上时,我感到自己歪斜零碎的脚步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我的创作开始走入思想的悖论:面对大山时,我呼唤城市,幻想着那些苍凉的大山也像城市一样灯火通明,而客居城市时,我发现现代文明正在疯狂地异化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甚至包括纯朴的自然人性,于是我又肆无忌惮地嘲笑城市,并拒绝文明。当古老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时,我面临两难选择的境地,只好按照主流话语的取舍标准,无一例外地让古老的民族文化在冲突中一一死去,现代文明总是赢得莫名其妙。于是,我的作品常常把蕴涵丰富的矛盾冲突作简单化的处理。按照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文明总是要战胜愚昧落后的。实际上,生活本身是复杂多变的,文化亦是如此,不能简单地下判断,说谁好谁坏,现代文明不一定都好,旧文化也不一定都坏。现代文明有它很多的负面影响,而旧文化能流传至今,也就说明仍有它的生命力所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新旧文化各有优劣。

采访快要接近尾声时,纳张元对记者说,我想借用我的《城市情怀》中的几句话来描述我自己:“我很清楚,我已成了这个经常刮大风的城市里的一棵歪脖子树,一种怪异的人文风景。会有许多好奇的人把我当作某种标本,用放大镜来反复鉴赏研究。他们将不会失望,作为标本的一种,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城市情怀》喊出了多少像纳张元一样热烈地怀念着故土,看着川流不息的汽车,纳张元却又加倍怀念大山里那些温馨自由的山间羊肠小道,他总是把地老天荒古朴苍凉的千里彝山当做自己的精神乐土,尽管纳张元从小受到汉文化的熏陶,但是,由于从小就在古朴苍凉的民歌中泡大,他一方面用娴熟纯正的汉语写作,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寻找突破,他说,面对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不迷茫,他有自己的信念,始终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文学是塑造心灵的雕刻刀,它的教育作用总是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进行的。少数民族要一如既往地熟读汉人经典,汉民族也应该全面系统地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学,相互了解,相互尊重,汲取双方文学作品中所承载和蕴涵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纳张元深知,一个优秀的作家,要使其作品更富有个性并拥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在创作实践中仅只有回归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必须超越。纳张元在述说彝乡山水、人情、风俗时,不是简单地再现,而是致力于文化的反思。纳张元独特的语言个性远不在于他回归传统民族民间文学的表达形式,在纳张元的作品中,一方面整齐的句式、强烈的节奏感、诗一般的音乐性,有力证明着其语言回归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学,回归着民族文化。

责任编辑:吴安臣,伴随其成长历程中的挫折与苦难,成为了他的人间天堂。

纳张元简历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例9

没有直觉的体验,是无法进行文学感知的,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不同情境从而让学生领悟和欣赏课文意境,如讲《桃花源记》,可组织学生游览附近好的山水,在游览中体验春风和煦、桃红柳绿;讲《岳阳楼记》,可组织学生参观附近花亭楼台,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中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这是特别适合古诗文审美教学的辅助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在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初中生,他们绝大多数已经能够查《新华字典》,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词障碍。新课改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到图书室里看看报刊杂志,或者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P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淹、坡、辛弃疾……这些大诗人的很多资料学生自己是可以查到的。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做法会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应该提倡。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文言文基础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年龄小,知识面相对狭窄,加之对工具书使用的熟练程度不够,这便使得古文教学相当枯燥,而我们的额研究范围也就只能局限于课本,或与课本密切相关的材料,他们在课堂与老师共同学习的时间有限,最好能在课堂上进行完,即便需要课下查阅资料,也不宜占用太多的时间。鉴于此我们不妨尝试研究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标点。这些往往可以当堂完成,何况这些平时教学中渗透这些内容,学生在学习时也愿意去下功夫进行研究。要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转移文言文教学的重心。针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侧重翻译课文、分析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偏颇,新课标理念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转移到基本的字词句的学习上来。文言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特殊形式。这些是文言文中基本的词语和句子。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解词语,掌握句式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堂堂有所得,课课有所获,这样才不会让逐字逐句的讲解充斥课堂,才不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榨取干净。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起独立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随着字词句的理解,学生就会更加容易的领悟到古文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读更多的古文,成为良性循环。

4.学会预习和归纳

老生常谈,预习和归纳是学习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对文言文的学习来说,这两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预习,找出了文言文中的不理解的词和不会翻译的句子,那么教师在教学时重点就放在学生的疑难问题和学生易忽略的知识上,可以少做许多无用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归纳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让知识形成网络。可是许多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时不会预习和归纳,这时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教师要提明确的预习要求,并因内容不同而设计一些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上课时,各组派代表把预习情况讲出来,重难点问题汇总集中,这样教师就心中有数,针对性强,以免在学生都知道的问题上耗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一课上完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归纳小结,并督促检查。除了对预习要求自己忽略或不清楚的内容进行增补外,还要对重要实词、常见虚词和句式进行归纳,如某个重要实词有几个意思、虚词有哪几种用法、特殊句式有那些等等。每个单元结束后都要进行单元小结,提高学生的逻辑感,当学生学习的古文越来越多,那么对每一个重要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就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学生可以把这些串联起来,总结一下。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5.自主翻译古文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翻译,提高学生的自主理解能力是课改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一直采取的是教师"一言堂"的模式,为了让学生应对考试,学生在古文学习中一直采取的是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在解答"阅读赏析"中的课外文言文时,失分最多。可见,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课程改革下,我们可以借助古文自主翻译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古文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还以欣赏《小石潭记》为例,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下面的注释对文本进行自主翻译,了解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并将自主把握不准的句子勾画出来。同时,组织学生对文本所描述的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逐步端正学生对古文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古文的质量。

6.自主欣赏古文

鉴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也有助于古文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因此,在古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引导学生对文本中所描绘的情境,所阐述的观点进行欣赏,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代文化常识归纳例1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55-01

广博是语文这门学科最显著的特点,它不仅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文学知识,还渗透了其他学科的很多知识。由于知识面广,内容庞杂,学生们掌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经常有学生反映,语文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复习起来却又不知从何下手,很是为此发愁。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便于学生温故知新,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运用拓展和归纳的方法。

为了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以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容,教师要善于发现拓展点,及时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比如我在完成了《荷塘月色》的教学任务后,适时给学生补充了一点常识:清华园中的荷塘本是极为平常的一泓静水,一片荷花,但一经朱自清先生的描绘,这里的荷塘便可以和徐志摩笔下的康桥相媲美了,这足以说明艺术的美能使自然原型增加魅力。清华大学是我国最著名的学府,肯定也是我们很多同学仰慕已久的地方。它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源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简单的解释了这两句话的意思后,学生们不但明白了选这两个词做校训的用意,而且很容易地就掌握了对这两句话的背诵。在以后的作文中,有的学生很自然的就用上了这两个句子。在一次模拟考试中,这两个句子以名句填空的形式出现了,学生们很容易地就答出了这道题。

鉴于语文知识博杂的特点,在模块教学中归纳的作用就不容忽视了。一个模块告一段落后,一定要及时归纳,以帮助学生理清复习思路,巩固所学知识。如高中第五册书的第六单元选的都是孟子的文章,我在完成了单元教学后,把孟子的名句带着学生们归纳了一下,从初中课本上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一直到刚学过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复习完了学过的句子,又用投影仪打出一些课文中没有涉及到但又很重要的名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等等。通过系统的归纳和必要的拓展,学生们对孟子的名句掌握得就比较牢固了。

又如,在讲过《孔雀东南飞》之后,为了印证封建社会对纯洁爱情的戕害,我给学生们拓展补充了梁祝化蝶和《钗头凤》的故事。为了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是由我单纯地给学生们讲故事,而是给学生们印发了晚唐张读《宣室志》中一段短文,“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如有所知。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鄞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临冢号恸,地忽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我带着学生们一起翻译赏析,再辅以习题,这样既达到了对《孔雀东南飞》的深化,也复习了相应的文言文知识,一举两得。

在介绍《钗头凤》的故事时,我先带着学生们复习了大诗人陆游的文学常识,再给他们讲了这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并用课件的形式展示了陆游的《钗头凤》和唐婉的和词,再辅以配乐诗朗诵,学生们被凄美的故事感动,也被这两首优美的词作吸引,效果非常好。而且陆游的母亲和焦仲卿的母亲这两个人物很相似,都拆散了儿子的美满姻缘,都是封建家长的代表。通过这个故事,就达到了更进一步深化《孔雀东南飞》的作用。学生们还对两首《钗头凤》进行了鉴赏,这对于古诗词学习又是一个收获。最后,又用课件的形式带着学生们复习了一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书愤》两首诗。这样,通过对《孔雀东南飞》的学习,学生们对陆游及其作品也有了较完备的掌握,可以说达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我认为必要的语文知识应随着课文的特点随时拓展,不要把应掌握的知识点都留在高三总复习时再补充。这样,语文能力的形成也比较容易。比如,高中第五册书第五单元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古诗单元,在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之后,我把有关古诗的常识带着学生们复习了一下,然后针对课后古诗对仗的常识拓展补充了对联的知识,使学生掌握了对对联的基本方法和有关声律方面的基本常识。我告诉学生,对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古代的文人一向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而且学会对对联在应考上也有实际作用,因为这种题型在高考题中已经出现过。除了在课堂上做了一些练习外,以后我又以各种方式定期的进行练习。比如在历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都有送春联的活动,送出的春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极具地方色彩,涵盖了很多人文知识和地理知识。我抓住这个有利的素材,放寒假前给学生额外布置了从电视上和居民区收集春联的作业。为了督促检查和温习对联的知识,寒假开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就拿出一段时间和学生们品评欣赏一番。在赏析收集到的春联的过程中,不仅温习了对联对仗的手法的应用,也进一步印证了对联平仄相对的手法。不少同学发现,很多人家的春联上下联贴反了,贴反的原因是没弄清平仄。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们对起对联来兴致勃勃,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到高三总复习讲到对仗和对联的知识时,就是复习课而不是新授课了,学生接受就很容易了。

现今的语文教学,承载着极为丰富的知识,面对着灵活万变的高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运用好拓展和归纳的方法,在拓展中丰富学生的学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归纳中理清知识线索,有助于学生巩固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