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09-07 17:26:24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例1

摘 要:古代汉语教材是古代汉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与运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开创了“三结合”体例,影响深远。李国英、李运富主编的《古代汉语教程》是王力后又一部优秀的作品。本文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为参照对象,对比分析两部教材的不同、各具特色之处。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材;对比分析

古代汉语课程的设置追溯到1952年,经历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各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开设之初,没有明确的教材,教学内容“不是按学科本身及学生实际需要来确定,而是以教师的爱好和所长为转移。”①1959年,朱星先生主编的《古汉语概论》作为第一部古汉语教材正式出版,但由于内容庞杂,试用一年以失败告终。

一、教学目标、适用对象与体例的不同

教学目标的制定对于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化及教材的编写都有重要的意义。不同古汉语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王本教材的首要特色是明确肯定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性质是工具课而不是理论课,设置这门课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正因为王本是工具书,所以适用对象一般是大学师范学生及相关专业学生。

二、文选部分的不同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语言的学习更是离不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越丰富,积累的就越丰富,学习古代汉语更是如此。要获得感性认识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大量的古代文献。王本提出“以文选为纲”,强调“本书文选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此说来,王本将感性认识提高到了重要位置。全书文选共计247篇,选文既全面又重点突出,覆盖了散文、骈文、辞赋、诗、词、曲等方面的作品,重点是散文,散文的重点放在先秦。

其一,篇数寥寥无几,除去汉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文选,真正地散文篇目只有13篇。可以说,少量的文选是为通论服务的,是对通论的补充与实践,缺乏充分的感性认识。而王本与之相反,通论是为文选服务的。王本每篇文选下都配有相应的注释,李本只有文选,没有注释,对于学生而言,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正因为缺乏工具性,才相应锻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

其二,李本虽然缺乏大量的感性认识,但是文选部分全部使用繁体字,保留异体字,并且不加标点,目的是让学生直接接触古代文献的原貌,以增加古代语感,提高解决阅读障碍的实际能力。李本教材长期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材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课程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就是“比较注重文献的阅读和古注的利用,从陆宗达、萧璋、俞敏等先生提倡起一直延续到现在”。“实践证明,让学生从原材料出发,学习之初就直接接触古人的文献、注释,对培养学生的古代语感和解读古书的能力很有好处”。②保留古著原貌是其他版本教材鲜有的,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三、通论部分的不同

通论是古代汉语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王本全书通论32节,涉及面广,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讲授内容基础、易懂。王本作为工具书,不追求知识的深度,只传授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句读、文化常识等,内容浅显易懂,不枯燥,学生很感兴趣。

(二)不求全面,不求系统。王本古汉通论并不是把所有知识体系全部罗列出来,例如讲音韵时只是简单涉猎基本音韵知识,并没有将各个时期音韵系统做详细阐述;语法方面的通论虽然章节较多,但也只讲了古今语法差别较大的地方。内容的取舍围绕提高阅读能力展开。

李本通论占全书大部分章节,相比王本的“感性认识”、“工具书”而言,李本可以称为是“理性认识”、“语法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系统性强

1.全书除前言外,包括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音韵学、修辞学。主编李本的各位老师认为,词汇、音韵、语法是构成古代汉语的基本要素,文字是书面形式,修辞从表达角度看是运用,训诂从理解角度看是阅读。这六方面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2.同王本相比,李本的体统性还体现在各个章节的安排上。王本通论从词讲到字、句型又回到词的讲解,章节的安排上杂乱无章,缺乏规律性。而李本系统性强,从汉字到词汇、语法,再到音韵、训诂、修辞。

(二)内容全面

从全书的六章来看,不仅涉及古代汉语的字、词、语法、还有训诂、修辞、音韵等知识。王本也都有所涉及,但与王本注重字、词、语法,忽视训诂、修辞、音韵不同的是,李本在各个章节的安排上做到篇幅一致,六章平均分配。也就是说李本不偏废任何一个知识点,各个章节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每个知识点都做到了全面、系统的讲解。

第一章文字部分,与王本只讲汉字的字形结构与字际关系相比,李本从汉字的性质、特点、起源、发展到汉字的结构、字际关系,从汉字的起源到现今汉字的发展,这种追根溯源、循序渐进的做法有助于认识与理解问题的深化。

第二章词汇部分,在王本的单音词、复音词、古今词义的差异、本义与引申义、同义词辨析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古代汉语词汇的发展这一部分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词汇发展的表现,包括新词产生的方式、同源词等,对词汇的发展做到了清晰的认识。现代汉语中有这一部分的内容,而其他古代汉语教材鲜有此内容,这就做到了与现代汉语的衔接。

第三章语法部分,词法、句法与王本大致相同,增加了句法成分的省略与数量表示这两部分。

第四、五、六章是音韵、修辞、训诂这三方面的内容,从概述,重要学说、专论等理论发展到实际的应用都有所讲解。

四、常用词和补充资料的不同

王本采用文选、通论、常用词三结合的方式,每单元后附有常用词。常用词的编写由于当时编写教材时没有专门的辞书,可以算是一部小型古汉语词典。因此,在书中编入常用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词的查阅。

李本除了文选和通论,还另外增加了问题讨论和补充材料部分,没有常用词部分。问题讨论部分提出了一些有争议或教材中没有详讲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讨论或者进一步归纳的。

王本是古代汉语教材的的开山之作,从内容到体例都为古代汉语教材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的里程碑。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变化,王本教材也出现许多不适应教学的方面,如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等。李本作为一本系统的古代汉语“语法书”,内容全面,还原古书原貌,利于培养学生实际阅读古书的能力。(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佚名.各高等院校语言学课程整改情况,《中国语文》,1958年第7期

[2] [3]李国英、李运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前言

[4] 何九盈.古代汉语教材建设的里程碑――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J]全国优秀教材评介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例2

一、《三字经》用字与现代汉语常用字

与近古代、近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书面语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所习用的汉字,也经过繁体简化,面貌大改,那作为古代文言识字课本的《三字经》是否还可以为我们的现代的识字教育提供借鉴?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笔者考察了简化字写成的《三字经》的用字情况。

《三字经》共有1140字,除去重字共有530字。其所收字在现代汉语常用字中的收录情况为

从表中,可以看出,《三字经》中的530个字中,有451个字分布在现代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占到总字数的85%,次常用字以及未收入字仅占15%,经过分析,发现这些非常用字,主要为是表示一些特指名词,如古代人名或者封号“羲”“禹”“纣”,不常见的姓氏“窦”“虞”“赢”“蔡”,古代国家朝代“魏”“蜀”。再者就是表示一些古代的器具。所收常用字笔画数分析

通过对笔画数的统计,可以看出《三字经》中的字集中分布在1~10画之间,占到了总字数的76%。多为易写易认字。

以上两个表格显示,《三字经》的用字在现代汉语中仍多为常用字,且这些常用字多为在十画以内,属易认易写字,便于儿童记忆。不难看出,《三字经》不但可以为传统语文教育服务,而且仍然可以为现代语文识字教育所用。通过记诵一千多子的三字韵文,可以让儿童掌握四五百常用字,这种效率不能说是不高。不过用《三字经》识字也并非尽善尽美,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未收入到字表中的41个字,要么意义生僻,不易理解,要么笔画数偏多,难写难记,这些都不利于识字的有效进行,如何处理这41个字,是我们在利用《三字经》进行教学识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字与语素

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是音、形、意相统一的文字,只有同时掌握了这三个部分才可以说真正掌握了汉字。现代汉语书面语的面貌去文言文已远,其中一个重要的改变就是词的双音节化,文言文中大多数的词是单音节的,文言文识字读物《三字经》在呈现字的同时也兼备了识词的功能;现代汉语中大多数的词多为双音节甚至多音节,《三字经》中的众多用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是单独的词,而成为了组词的语素。既然如此,那么《三字经》的识词作用是否已经完全消失,现代三字经的识字方式是否只是单纯地集中识字,是否会让儿童只识字体、不通其意。笔者并不这样认为,现代汉语书面语虽然不同于文言,却是源自于文言,二者有切割不断地血脉关系。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在向双音节词演变的过程中,有三个趋势,其一,是消失在现代汉语中,成为古语词,只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才会出现,如“朕”字。其二,表示某一单音节词被完全无关的双音节词所代替,这个单音节词却以这一意义语素的形式进入构词体系中,与其他的语素组成双音节词,如“民”字。第三,则是表示某一意义的单音节词完全保留下来,例如“山”字。作为古代汉语识字教材的《三字经》的用字也主要是这三个流向。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后两种流向的字。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三字经中大部分的字已经不能单独成词,多数演变成了不成词语素。但是翻阅《现代汉语字典》就可以发现,这些单字的组词能力非常强大,而且其组成词语的意义也与其古代汉语中的意义或者相近,或者关联。例如“三光者,日月星”,中的“日”,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能单独成词,它所表示的意义也已经由双音节词“太阳”所代替,但是“日”并未就此消失,而是带着它原有的意义成为不成词语素,为汉语创造了更多的词如日常、日程、日期、日子、日历等等。如果儿童识字学习的初期不但认识了这些字的字体还了解了这些单个字所表示的意义,那么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阅读环境进一步扩宽,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不但能够学会准确有效地用单字组词,也可以自主得推断出新词的意义,加快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速度。例如“寓褒贬,别善恶”中,如果儿童能够大致理解“别”字的意义为“分辨,分类”,那么以后遇到词如“职别”、“级别”、“派别”等没有见过的词也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并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将其证实,这要比一个一个得学习这些词快得多。

三、语言结构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例3

合体字必须掌握偏旁的特征,从而理解以此偏旁组成的一系列汉字。如“月”作偏旁在字的左边或下边,古形体是“”,形象地表示出大块的肉,这样再来理解其偏旁义“人或动物的身体部位或器官”,就容易了,而借助形体知识同时可以联系一组字,至于理解“腰、背、脚、腿、肝、肾、脸”等就没问题了。不同的部件具有相同的语义类属,也可借助部件的古形体找到彼此的关联。如“拿、打、看、采、教、有、弄”都与“手”有关,从字形看,学生能明白“拿、打”,其余几个就不好理解了,如果画出这些汉字中与“手”相关的部件的古形体“”,就一目了然。汉字造字之初体现了一定的文化义。通过汉字古形体可以理解汉字的文化义,反过来能促进对汉字的理解。比如,“逐”、“采”是原始渔猎生活和采摘生活的体现。“册”反映出中国古代的书籍材料是竹木简。在区分形近字的时候,适当地运用古字形,也能起到好的作用。如休与体“,休息”经常会写成“体息”,那么直接给出古形体“”,解释其构成为“人靠在树上”,即为休息,这样加深理解就不会弄错了。

(二)词汇教学中古义的探究

对于直接使用的文言词语毋庸置疑是要对该词做出解释。有些词语因为语素还保留古义,这时应当先对该语素进行说明,再分析整体词义,就更好理解了。先看直接含有文言字词的句子,例如:(1)人们在用电话进行交际活动时,究竟是打电话者先说话还是接电话者先说话,是个挺有趣的问题。学生在朗读时断句为“究竟是打电话/者先说话还是接电话/者先说话”,这是因为不理解“者”的意思。这时需要解释“者”是文言用法,意为“……的人”,并说明“者”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表示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乐观者”、“想参加者”等。又如:(2)绿色消费品以其健康、节能、无污染等特点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留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其他”、“其余”,没有想到该词的文言义“它的”。文言字词在现代汉语中只有极少数,不少文言字词作为构词语素组成新词,其古义仍保留在构词语素之中,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先要了解语素的具体古义,如:“大快人心”、“久闻大名”两个成语,其中的“快”和“闻”都是古义,意思分别为“高兴”与“听”,与现代的常用义“速度快”“、嗅”相差甚远。

(三)句子教学中的古代语法的简要说明

在句子中,虚词的作用很重要,留学生对虚词的理解往往影响他们对句法结构的理解,尤其是在一些句子中还保留了个别文言虚词,这些文言虚词体现了一定的文言语法现象,所以要使学生了解虚词的使用问题,在让学生了解一些文言语法知识的同时,还要与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整个汉语语法体系的了解,提高汉语理解和运用能力。古代汉语中的介词结构“于+名词/动词性短语”,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做补语,表示引进行为的时间、处所;引进行为的对象;引进比较的对象;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例如:(3)忠诚于国家是“义”,忠实于朋友也是“义”。其实,在中国人心里,还有个高于“才”和“貌”的“义”字,它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4)中国人常说:是你的总归是你的,不是你的,怎样努力也不会成为你的,一切取决于有没有缘分。(5)倒贴“福”字的习惯起源于明朝。以上例句,例(3)“(忠诚)于国家”中的“于”引进行为的对象;“(高)于‘才’和‘貌’”中的“于”引进比较的对象;例(4)“(取决)于有没有缘分”中的“于”引进行为的对象,例(5)“起源于明朝”中的“于”引进行为的时间。在古代汉语中,“数词+量词”用在名词后表示物量,而在现代汉语中“数词+量词”放在名词前,修饰名词。例如:(6)(银子)埋好以后还不放心,他又在旁边竖了一个牌子,上边写了七个大字“此地无银三百两”。句中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数量短语“三百两”放在名词“银”的后面,表示“银”的数量。现代汉语则应表述为“这个地方没有三百两银子”。

二、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应把握的原则

现代汉语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我们应注意,运用古代汉语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因此,必须准确找出古今汉语中的某种联系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一定的原则。

(一)要有针对性,解决主要问题

首先,要针对对外汉语教材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古代汉语知识,通过疏解疑点排除留学生理解汉语的障碍。其次,为了巩固这些内容,可以适当设置一些现代汉语练习,这些练习也应有针对性。比如上文第二部分“于”的古代汉语用法,我们可以找出现代汉语中几个相关的例句,例如:(7)鲁迅生于绍兴。鲁迅生于1881年。(8)他做的事有益于群众。(9)今年的物价高于去年。(10)他受聘于一家外企。(他被一家外企聘用)以上例句针对性强,前三句分别对应古代汉语介词“于”的三种用法:引进行为的时间、处所;引进行为的间接对象;引进比较的对象。第四句“于”的用法表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能还没有学习到,那么可以通过括号中的同义句式理解“于”,让学生明白“于”是引出动作的发出者。这样,通过讲解的针对性和练习的针对性,“于”的四种用法就容易掌握。

(二)力求简单且明白易懂

尽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少量古汉语知识影响留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借题发挥,深入展开,大讲特讲古代汉语知识,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外国留学生,最好的做法是结合具体的例句,将其中的汉语本体知识钻研透彻,深入浅出以最简单的话语和明白晓畅的形式表述出来。上文展示汉字的古文字形体,本身就是利用汉字象形的特征使留学生从形体上识别意义,增强可懂性。词义的讲解应做到简单明了,以“者”为例,先看以下例句:(11)电影明星有很多的崇拜者。(12)在这次事故中,他是唯一的幸存者。以上例句中的“者”都指人。同时,为了使学生明白,可以说明汉语双音节词中有不少是“V+者”形式构成的词,都用来表示一类人,如记者、作者、读者、编者等。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例4

汉字学是以汉字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汉字的形体以及汉字的产生、发展及其发展规律等。汉字学在小学的识字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较有效的运用,但在以发展进一步听说读写能力为主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却渐渐被淡化。而纵观当下初中古诗文教学,耗时长、效率低、课堂枯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匮乏、文言阅读能力落后。究其原因,跟初中古诗文教学忽视语言文字源流特点不无关系。同时,汉字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承载着古代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等生活常识、文化积淀等,这些都使汉字学成为古诗文教学中较好的统整资源。本文试图在课程统整的理念下,从“文”“言”结合的角度探求汉字学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统整策略。

一、探源溯流,积淀文言基础

古诗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无疑是汉字字义的古今变化,形成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而随文释义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把活生生的汉字流变肢解成一个个单一的字义来死记硬背,固然枯燥而艰难。因此,利用汉字学知识,对初中常见的文言文字词的字形字义流变进行梳理,将零散的文言知识统整成条理性、逻辑性较强的知识链条,使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文言知识积累,为古诗文学习积淀厚实基础。

例如,“间”字在初中古诗文中出现多次,且有jiān和jiàn两个读音,学生容易混淆,从字理角度,对“间”字进行分析:门上有一弯明月,月下有两扇大门,表示由门隙间可以望见明月。之所以能够望见明月,也正因为两扇门之间有空隙,所以“间”字的本义就是门缝、缝隙、空隙。再根据字源流变的关联性出后起的引申义:学生自然很容易理解“间”字的一词多义。

除了从本义和引申义来更好地区分义项,运用汉字学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今异义的知识点。如“去”字今义为“到某地”,后接目的地;而在古义为“离开某地”在“乃记之而去”、“辞去”、“去国怀乡”、“相随饷田去”等语句中皆取此义,学生容易混淆,而如结合汉字字形流变解释,“去”是会意兼形声。其甲骨文字形(图2)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金文、小篆中也仍可看出。

教学实践证明,将汉字学整合运用于古诗文字词教学中,对字形流变进行探源溯流,有助于学生从根本上有条理地、系统地理解文言词汇的不同义项。

二、析形活文,深化文意理解

疏通文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环节,也是其古诗文阅读能力的体现。古文字中保留着很多古代生活和文化的印记。析形活文,即借助对学生理解的重点难点所在的关键字词的字形分析,再现古人的生活和文化情景,深化对文意的理解。

再如《大道之行也》中“货恶其弃于地也”一句,“货”容易直观地理解为“货物”即一般用于交易的物品,那么,把货物扔在地上,这就使得学生不好理解了。而其实,“货”字的本义是“财也,从贝,化声”而最早的货币是以贝壳等物充当的,“贝”表示货币,以“贝”作为形旁的字也多与钱财有关,如“财、赁、赎”等。在此句中,理解为“财货”即有价值的钱财物品等,就体现出“收贮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为了据为己有,而是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样的社会风气了。而“男有分,女有归”的“归”字的意思是“女子出嫁”,学生虽知道古今义不同,却容易理解为“女子回娘家”,即与《社戏》“归省”一词和《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混淆。但如果能从汉字的源流上讲清楚,便能避免这一误区。“归”字的甲骨文和小篆字形(图3),均由“止”和“帚”构成,“止”表示走,而“帚”是“妇”字省去“女”字(见图4),本义为女子从娘家走向婆家,即出嫁。“男有分,女有归”中“归”字用的正是本义,而“出嫁后回娘家”是后来的引申义。

通过对关键字的字形、字源分析,使学生既趣味盎然地理解了字义,又了解了古代文化知识,对文意的理解和疏通就不再是枯燥而单一的记忆过程,而是不断丰富生成的、活灵活现的文化探寻之旅。

三、析言入文,探究文本内涵

文言文教学中讲求文言并重,二者不可偏废。而文的内涵往往是通过“言”这把钥匙开启的。借助对关键词的理解和品析,立足古人的生活情境和文化氛围,捕捉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失为探究文本内涵、理解作者情感的有效途径。

四、整合文化资源,涵咏诗意美点

古诗文教学中有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诗文所用不过是平常语词,但其中封存了作者敏锐的感受和独特的发现。若抓住这些语词,教学往往能走进文本的深层,深入体会作者的感受,领略中文本内在极致的美感。这种现象在古诗是炼字中尤为明显。

统整汉字学与古诗文,也是将汉字学包含的历史、文化学等学科知识与语文学科统整的教学过程。

而统整汉字学中蕴含的古代地理知识也能为古诗文教学起到巧妙的作用。如“阴阳”一词,古代有“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说法,结合现代地理知识便知,是与中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大部分时候太阳从南面直射,山的南面往往阳光充足,而背面则较少照得到太阳。这样讲解,学生对《望岳》中“阴阳割昏晓”一句所表现的山势高陡而南北两面明暗截然不同的景象便有了具体可感的印象了,而古文中常出现的“山阴”“江阴”等固定含义的地名也不需要死记硬背了。

在资源统整和文言并重的教学理念下,将汉字学的字形字义知识及其包含的古代历史、地理、生活、文化常识等知识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统整策略,可灵活运用于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基础积累、文意理解、文本探究、美点赏析各个教学环节,实践证明,该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有助于夯实学生文言基础,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提高初中古诗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2]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62年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例5

小学阶段

学习特点:会写常用汉字,掌握这些字的读音,理解、累积、运用词语。

必备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小字典》《汉语成语小字典》等。

专家推荐意见:《新华字典》最新的版本是2004年出版的第10版。该版本在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等方面较以往的版本又有所提高,根据国家最新语文规范和标准确定字形、字音等,释义简洁而不失准确,例句精当且紧贴时代。

小学一二年级的首要任务是认字:会认会写常用汉字,掌握这些字的读音、笔顺、笔画、部首等,理解这些字的常用意义。因此,字典是刚上小学的小孩的必备工具书。小学一二三年级,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让学生学习查字典的方法,掌握音序、部首等查字技能,初步学习选择义项。《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

到了四五六年级,《新华字典》已经不够用,必须选择合适的词典,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现代汉语小词典》就成为继《新华字典》之后小学生的第二本正式的语文工具书,承担起“词典查找训练”、“使用工具书习惯训练”、“帮助学习汉语知识”等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在课堂上直接有效地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并且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把使用工具书作为一种学习习惯,使学生们在课文学习、课外阅读时常常请教这位不开口的老师。《现代汉语小词典》浓缩了《现代汉语词典》的精华。

除《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小词典》可以作为小学阶段使用的主打辞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小学生标准字典》、《汉语成语小词典》、《新华写字字典》、《新华正音词典》、《新华同义词词典》、《新华反义词词典》作为辅助辞书。

中学阶段

学习特点: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知识的获取和巩固是通过上课听讲和阅读教材等方式获取。

必备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新华词典》、《新华成语词典》等。

专家推荐意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义权威、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设有“注意”“辨析”等特点。

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1)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词语越来越丰富;(2)语文教材中大量出现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和文言词语比较多;(3)学习科目越来越多,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都有需要了解和查考的知识;(4)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渴求愈加强烈,课外阅读量逐渐加大。这些知识的获取和巩固除了通过上课听讲和阅读教材等方式获取外,相关工具书的指引和帮助也必不可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新华词典》、《新华成语词典》四种辞书可以作为中学阶段的主打辞书。

《现代汉语词典》是惟一由国务院责成编写,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而出版的工具书,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型词典。出版以来,成为现代汉语语文词典的权威范本。最新版本为2005年出版的第5版。全书收条目约65000条,基本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的面貌,能够满足学生的查考需要。对读音、字形、词形等都能起很好的规范和引导使用作用。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由于释义权威、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设有“注意”“辨析”等特点,出版后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成为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工具书。最新版本为2005年7月出版的第4版。该版本在第3版原有4 200多个字条的基础上新增2000余条,并对每个字条的义项都做了细致的推敲修改。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例6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40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xamination Mode Reform

LI Y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angchun University, 130022)

Abstract The course of "Ancient Chinese" is a basic cours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utline of "ancient Chinese" Curriculum in grades, final exam scores were 20%, the proportion of 80% to adjust the assessment reform after 50%, the proportion of 50%, increased the classical recitation and common word writing, dictation, writing classroom courseware exchange exhibition, attendance observation point. Through a semester of teaching work and the end of the assessment, reached the expected goal of teaching.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course; examination method; reform; teaching

“古代h语”课程是高校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此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语言类课程,通过学习,学生掌握、理解文言文及古白话,为阅读古文献打下坚实基础。现有“古代汉语”课程采用的教材是中华书局出版、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全四册),此教材将古代汉语知识分为文选、常用词、通论三个部分,兼顾到了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相应知识点。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教学大纲进行知识讲授,将文选、常用词、通论进行课时分布。笔者所在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2016学年第1学期针对“古代汉语”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改革,将原有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80%,调整为平时成绩、期末笔试成绩均占总成绩的50%。所以在本轮教学中,依据教学大纲,将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布局。

1 课程内容设置紧密联系平时成绩考核

针对《古代汉语》教材中的文选、常用词、通论,在本轮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如下的课程设计:

1.1 课上精读与课下自学结合,掌握文选篇章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郑伯克段于鄢》《之战》等篇章,要求学生背诵精读篇章,并将背诵篇章的成绩作为一个10%的考察点,计入平时成绩。

除去精读篇章,教师还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掌握一系列文选,如《齐桓公伐楚》《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庄辛说楚襄王》《触说赵太后》《齐桓晋文之事》《许行》等篇章。

1.2 学生课下书写与教师课堂集中讲授常用词相结合

古代汉语的问题很大一个方面是词汇的问题。在本轮讲授过程中,针对常用词部分,我们做了相应的布置:(1)依据教材中常用词的分节设计,要求学生每次课后用繁体字书写5个常用词的词条解释,每个月为一个时间节点,由学委统一收齐集中检查,并将此项作为平时成绩的1个10%的考查点。(2)期末考试中有解释加点词意义的一题,也是针对常用词的词义进行的考查。

1.3 不拘泥于教材,综合讲授通论内容

我们综合多本古代汉语教材,整合、提炼知识点,进行授课。讲授的通论内容,一部分作为平时考查的10%,如进行随堂小测验,要求学生默写“文、字、盥、从、夹、亦、本、末、朱、隹、元、车、行、豕、刃、朝、牧、及、寸、”等字的古文字字形;一部分作为期末笔试内容。

1.4 学生课下阅读相关文章,以寝室为单位完成课件

教师在讲授相应知识前,在学生群中布置学生需阅读的论文篇目,学生循序渐进理解论文的内容、论文的表述语言和结构。如针对“汉字的起源”,在学生群中布置《史前陶器符号的发现与汉字起源的探索》《论陶符兼谈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试论》《汉字的起源和形成》《试论汉字起源的探索》等文章,学生阅读后,进行讨论,以寝室为小组完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并10%的分数计入平时成绩。

2 课程成绩展现

2.1 “古代汉语”课程平时成绩展现

在平时成绩设定时,我们将原有占总成绩20%的考核内容,调整为常用词考核、文选背诵、课堂古文字形默写、课件交流展示、出勤各占10%的五个方面。

增加了常用词考核项后,学生通过用繁体字书写常用词内容,提高了学生认识、书写繁体字的能力。在课下增加此内容,既不占用课堂授课时间,又增加了学生书写繁体字的能力。

古代汉语的学习,古文背诵能力也不可忽视,在要求学生背诵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检查也是查看反馈效果的必要条件。但如果通过课堂时间检查,会更多地占用课堂时间而影响其他教学环节的完成,本轮教学中,采用学生课下背诵,学委与每个寝室的寝室长组成考查小组,定时检查,满分为10分,最后核定分数。

在教师讲授完“汉字形体构造”内容后,提醒学生下次课要默写一些汉字的古文字字形,要认真复习。通过此项考察,又可以指导教师下一步教学工作,例如“文、从、盥、牧”等字形,学生书写效果较好,错误较少,“夹、亦”书写较易混淆,“车、、文、豕”书写局部字形易出错。

通过布置相关期刊论文阅读,设置开放性问题讨论,完成课件等考核内容,学生能够充分阅读期刊文献,掌握论文语言,并逐步领会论文综述、学年论文的写作。

本轮教学采用了“蓝墨云班课”手机APP考察学生出勤情况,节省了课堂时间,并且事假、病假记录准确。

2.2 “古代汉语”课程期末笔试成绩展现

期末笔试考查的知识点涉及: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形体分歧、常用词词义、《郑伯克段于鄢》《之战》《齐桓公伐楚》《晋灵公不君》《冯谖客孟尝君》《触说赵太后》《许行》等。知识点覆盖到了“古代汉语”课程的通论、常用词、文选。对于文选阅读的考察,学生能够比较流畅地书写答题。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的形体演变、常用词词义的解释等内容,难度适中。汉字的形w分歧内容,设置的问题有难度。

期末试卷共分为八个大题。选择题10分,多数学生能够达到7分,错误主要在于对汉字形体分歧中的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辨识不清。填空题10分,多数学生能达到7分,错误点主要集中在对《尔雅》和《说文解字》定位的混淆。名词解释15分,很多学生对“约定论”没有正确作答。解释句中加点词含义15分,学生基本能得到8分,“访”“图”“族”“辞”“谢”“措”都是学生容易丢分的词。分析汉字形体构造10分,学生基本能得到5分,对于“笞”“宫”“迈”“归”字的六书归类,还有认识不清的情况。

3 教学过程、考核效果反思

本学期实行考核方式改革后,期末总成绩以百分计算,具体折算为50%平时成绩与50%期末笔试成绩之和。73名学生期末笔试成绩分布如表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调整了平时成绩百分比后,学生期末总成绩普遍提高,这样既避免了以期末一张试卷定成绩高低的弊端,又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古代汉语的积极性,良性效果显著。

通过对本轮教学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教学工作反思:(1)加大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知识的记忆以及与相关案例的联系。(2)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更多留于课堂时间。(3)本学期“古代汉语”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改革,平时成绩涉及到出勤、常用词、古文字字形测试、背诵等环节,效果较好。今后教学过程中,会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其他

在2016~2017学年第1学期古代汉语期末笔试时,我们也关注到了针对以往考试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修订再考查的情况。例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在2015~2016学年第1学期曾经考核过学生,但对于这句并没有难度的古文,学生期末试卷上回答得并不尽如人意。在本轮期末考试时,我们在翻译古文为现代汉语题型里,列出“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这部分,需要学生翻译,通过批阅试卷,可以看出学生能够准确地翻译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错误率极低。由此可见,设定了不同的上下文语段,学生回答出现了不同的效果,如果不反复考查,而仅凭以往教学周期就简单得出学生阅读水平下降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例7

教材是依据,是根本,是学习文言知识最熟知的语境,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的活标本。教师可采用串讲、点拨、分析等方法进行文言文的第一轮复习,让学生利用早晚读进行诵读、清理、归纳等工作,减少“背诵默写”的压力。(有些篇目是高考的必背篇目)

教师通过对重点文言课文(或者“必修模块”)中文言知识的串讲,能够使学生从熟知的语境中迅速把握一些关键的字词句,大大提升文言知识积累的效率。这种将教材横向联系起来整合文言知识的方法,效果比较理想。

2.第二维度:建立以考点复习为主的纵坐标(y轴)

考点复习体现了备考的针对性,选择一本完善的高考文言复习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中的文言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进一步提升学生文言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效度。同时,考点复习结合往年的高考真题来讲解,并且围绕一些经典的模拟题来帮助学生训练提高,都符合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而学生纵向地训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考点中的重点。比如120个实词中哪些是经常考到的,在经常考到的实词中,哪些义项是经常考的。在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学生也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训练笔记”。

教师除了让学生读懂文段练习考题之外,还可以围绕考点,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的考点知识清理。教师根据考点,进行必要的疏通和引导,加上学生反复的纵向训练和归纳,文言字词句落实了,文言知识巩固了,运用能力也在无形中加强了。

3.第三维度:建立以针对复习为主的竖坐标(z轴)

学生在横向清理与纵向归纳的基础上,还应该将备考继续引向深入,即根据自身的复习实情,主动建立重难点突破的第三坐标。比如,“断句和翻译题”,其实断句和翻译的知识根基还是文言字词句的落实。怎么突破翻译?怎么突破断句?教师可以加以引导,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简短的文言趣文,让学生进行自我翻译。也可以拿往年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段直接进行翻译,既规范又可以达到训练的效果。至于断句,当然也可以拿高考试题中的文言语段让学生进行整体的断句训练。

对于古代诗歌鉴赏,惯常的复习备考常常是围绕“语言、内容、手法、主题、风格”等指标来进行的。其实,在学生的实际阅读鉴赏中,最大的难点依然是怎样有效地读懂一首诗歌的字面意思。因为任何鉴赏都离不开最本质的语言载体,而对最本真的诗句的解释与分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二、如何对诗歌的字词句进行有效解读

1.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大多离不开意象,意象经过诗人的不断感知、体认,一般在表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学生在复习中有意识地掌握大量的古代诗歌意象,无疑对诗歌文句意思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2.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诗歌创作常识

古代诗人写诗常常讲究一字传神,讲究炼词、炼句与炼意,所以考场里需要鉴赏的字词句大多与诗歌的情感或主旨有关;古代诗人写诗,特别讲究音韵和谐,多用整句、对仗句,这些句子语义常常相关、相近或者相反,这就为我们解读诗歌的字面意思提供了上下联系理解的可能。另外,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诗人常常将文句内容进行必要的倒装。

3.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

关于古代的文化常识,可以让学生从古代文言阅读中积累,也可以由教师进行专门传授讲解,对一些常见常用的文化常识进行整理归纳,以帮助学生丰富储备。

4.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例8

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几年了,人们已经认识到文言文教学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认识到了文言文课堂气氛枯燥、逐字逐句串讲方式板滞等弊端。但传承文化,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抓好字词句,依然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我们可以把文言文与方言、成语、现代汉语联系起来讲[1],充分运用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能够为我们的“言”教增添活力与色彩,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利用客家方言

汉语方言都具有存古性质,客家方言延续千年,更是被誉为中国古汉语“活化石”[2]。很多文言词都能在客家话里找到对应的词。客家人用“拗”称“折断”,用“落”称“下”,“下雨”叫“落水”,非常形象朴素。用“遮”称“雨伞”,用“面”称“脸”;我们学校的学生食堂题名为“膳堂”,文言味很足;用“鸡髀”称“鸡腿”,其中的“髀”就保存了古义“大腿”意思,例如:《淮南子?人间训》中“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另如一些名、动词的转换,在现代汉语中往往已经消失的用法,在客家方言里却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如“吃饭”客家人仍用名词“食”表示,保留了“食”的动作义;将“早上”称为“朝”,“白天”称为“昼”,“吃早饭”就被称为“食朝”,“吃中饭”称为“食昼”。 “食”“朝”“昼”都是古汉语词。

如果能够将方言资源运用到文言文的教学中去,让文言文在日常口语中“复活”,会大大拉近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获得一种亲近感。

二、联系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性,最为明显地体现在语法和成语中。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说:“汉语的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面,数千年如一日。[3]”具备现代汉语词性、语序等相关语法知识,才能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形成一个系统、理性的认识,从而能举一反三,豁然开朗。

如:《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本是名词,用在能愿词后面。按照汉语的一般规则,能愿词的后面,一般接动词,所以,“水”要活用为动词,是“游泳”的意思。

对照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难对词类活用进行有效的判断。但由于初中语文课堂淡化语法教学,高一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无法透彻理解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文言特殊句式,有些甚至分不清词性。笔者认为针对高一学生补充一些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是有必要的,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补充现代汉语中词性知识和单句的语法知识,学会划分句子成分,便于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的语言现象。(2)联系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式,进行能力迁移,加深学生对文言倒装句式的理解。

三、联系成语

成语古已有之,千年不变,保留了文言字词句法等多项知识,是探寻文言文和丰厚文化的一条重要线索。我们可以利用成语说解字词,还可以从成语中挖掘文化典故,领会古代文化,做到“言”“文”融合[4]。

1、结合成语,学习文言词语

(1)词类活用。 例如,“狼吞虎咽”中的“狼”和“虎”,解释为:“像狼一样,像虎一样”,属于名词活用为状语的典型例证;同类的诸如“ 星罗棋布”“车载斗量”“烟消云散”“玉洁冰清”等等。又如:“鱼肉百姓”中“鱼肉”在成语中理解为“把……当成鱼肉”,属于名词的意动用法。“不远千里”中的“远”,意为“以……为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耻下问”“厚古薄今”中的“耻”“厚”“薄”也是如此。

(2)虚词用法。 如“引以为戒”中“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把……当作”。而“以强凌弱”中的“以”字,则表示“凭借”的意思。再如“一蹴而就”中的“而”,作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侧目而视”中的“而”则表修饰关系。又如“异乎寻常”中的“乎”,让我们学到“乎”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于”,表示“比”之意的用法。

(3)借成语推断新语境下的文言词义。 阅读文言文时,形成阅读障碍的常用字往往是由古至今都在使用的词语,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以今义揣度古义。实际上很多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在成语中都能找到印证。

很多成语都具备互文见义的特征,掌握一定的成语,能熟练运用互文见义的原则理解记忆成语,对于积累文言实词、学习文言文以及做题都有很巧妙的作用。

2、结合成语,学习文言句式

成语也保留了文言句式。例如“草木皆兵”“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表判断。“无济于事”的现代汉语语序为“于事无济”,是一个介词结构后置句。“见弃于人”就是一个用“见”表被动的成语,“为我所用”是用典型的“为…所…”结构表被动。“何患无辞”这个成语就照应了“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文言句式规律。

3、结合成语,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根植于古代汉语,大量的成语都蕴含了典故,或者直接关联到古代文化常识[5]。

《鸿门宴》中,司马迁详细地记述了宴席上各人的落座方位:“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我们可启发学生思考这其中写作目的。联系“追亡逐北”“败北”,让学生体会古人以东方、南方为尊,西方、北方为卑的传统心理,由此感受到宴会上人物之间微妙又紧张的关系。

四、利用文言文知识的生成性特征教学

教学文言字词,还可以通过追本溯源,寻求本义,挖掘文言文知识的生成性特征,弄清某个词的演绎过程,来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趣味性。

例如《师说》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中的“不齿”,课本注释为“不屑一顾,意思是看不起”。但这个意思是怎么来的呢?如果只要学生记住这个意思,估计并不深刻。如果教师加以说明:古人对牙与齿有所区别:牙指两颗犬齿及排列在它俩之间的“切齿”,犬齿和切齿与人类的语言能力密切相关,如果缺少了其中一颗,说话就会漏风,发音就会不标准。所以,“牙牙学语”不能改说成“齿齿学语”。“齿”本指排列在嘴后部的那些与咀嚼有关的牙齿。因为排列整齐,所以“齿”引申为“同列”“并列”。“不齿”,就是不屑与之同列,表示对其鄙视之意。

五、小结

文言文字词教学过程中,如果将看似枯燥乏味、零碎的文言字词放到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中,借方言、成语拉近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化繁为简,以今知古,破除翻译、死记硬背的机械模式,会让字词变得鲜活起来,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赋予文言基础知识教学课堂以巨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丁国荣.中学文言文教学应“言”“文”并重[J].2009届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25.

[2] 陈仁龙.文言词语释义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语文月刊,2011(11)41.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例9

Theory 《ancient times Chinese language 》course teaching

Zeng Zhenxing

【Abstract】《ancient times Chinese language 》BE a tool lesson with very strong bine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of 《 ancient times Chinese language 》 course of teaching method make quest, put forward with each other text string speak at teaching usage problem, and correspond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aster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and selected works from the word phrase.

【Key words】《ancient times Chinese language 》;Tool lesson;With each other the text string speak;The word phrase correspond;Cultural inheritance

笔者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已有十余年,在教学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一些关于《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零星想法,今稍作归纳总结,以就教于方家。

1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及其目的问题

关于《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一般都认为是一门“工具课”,而它的目的则是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序》(1962年)说:“经过1958年的教育革命,大家进一步认识到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许多高等学校都重新考虑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以为它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既有感性知识,又有理性知识。必须把文选的阅读与文言语法、文字、音韵、训诂等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然后我们的教学才不是片面的,从而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效果。”又说:“汉语史是理论课,古代汉语是工具课,目的要求是不同的。”

许嘉璐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绪论》(1992年)作为高等师范学校教学用书,也说“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他指出:“‘古代汉语’课之所以为工具课,是由它的教学目的而决定的,它不是仅仅传授关于古代汉民族语言的基础知识,也不是给学生以系统理论,而是培养学生阅读中国古书的能力。”又说:“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又说:“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的最大贡献在于第一次确定了‘古代汉语’课程的工具课性质,建立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许嘉璐先生也非常强调《古代汉语》课程的工具课性质。此外,朱振家先生主编《古代汉语》(1988年4月第1版,1994年6月第2版),张世禄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教程》(2000年),易国杰、姜宝琦主编的《古代汉语》(2000年)等教材也都坚持《古代汉语》的工具课性质。

值得一提的是靳贵生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1997年修订本),也说“古代汉语是一门工具课。……掌握了古代汉语这个工具,就可以达到读懂古文的目的。”又说:“工具课,是相对于理论课、知识课来说的。就古代汉语课来说,是相对于古代文学、史学、哲学等哲学来说的,是学习这些课程的基础,是高等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掌握的工具。”但在第二次修订本(2005年7月第3版)中,对《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作了修改。靳贵生先生在《第二次修订本序》中说:“原版教材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现改为‘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和根据格律写作诗、词、曲、联以及写作应用文言文的能力。’”(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他指出:“培养阅读能力,是让学生动脑;培养写作能力,是让学生动手。既让学生动脑,又让学生动手,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使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后继有人。”可以说这一修订是对《古代汉语》课程性质及其教学目的的最新认识,业已从单纯的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转向了对于文言文写作实践的强调,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既然《古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那就要紧紧围绕着“实践”与“工具”这两个方面进行《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活动。“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具体在《古代汉语》教学活动中,实践的主体就是学生,实践的客体就是《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并由此而拓展和深入的整体性的中国古代文化,所谓“一定的中介”,则是指实践的各种形式,主要表现为大量的阅读和练习,不仅要让学生动脑,更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只有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改造学生的意识活动和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教师在这一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为客体的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应当是一个阐释者和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是一个学识相对渊博并且善于引导的人,对于学生来说则需要将字词的理解落到实处,而不是似是而非,或者只满足于印象式地把握。至于“工具”,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来引申为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古代汉语》既是一门工具课,那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将其置于“工具”的地位,真正让它为我们的古籍阅读服务,因此就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可由教师指定课外阅读的内容,限时抽查。同时,也可结合《古代汉语》教材中的文选(包括详注部分、略注部分和白文古注部分)及《古代文学》课程进行学习。当运用古代汉语这一工具的时候,切不要忘了我们的目的――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古代文学实际上只是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因此,绝不能将《古代汉语》的教学限制和束缚在《古代汉语》课程本身,那样的话无异于自我设限,画地为牢。但我们的《古代汉语》教学正面临着这样的危险,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古代汉语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2 《古代汉语》的教法探讨

关于《古代汉语》的教法,虽然因人而异,但也都大同而小异,即是遵循王力先生所开创的方法,而有所损益。王力先生所开创的方法是:文选、常用词和古汉语通论三结合,也即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笔者对此所采取的策略是:以文选为主,古汉语通论为辅,而将常用字词的讲解贯串其中,尤其是贯串于文选的讲解之中,因为在我看来,常用字词的诸多意义从来都不是抽象地产生的,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逐渐累积而成的,因此,脱离了具体的文本和具体的语境来孤立地学习词汇,效果非但不大,而且容易陷入词汇义项的教条主义的沼泽,这样一来就有将学生变成零碎知识的奴隶的危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扼杀某些学生的创造性天才,而将他们培养成零碎而僵死的知识的容器,或古代文化的抽象而无奈的传声筒。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Whitehead,Alfred North,1861-1947)曾说:“凡有实际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种掌握种种细节的需要耐心的过程,一分钟,一小时,日复一日的循环。”又说:“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具体到《古代汉语》的教学,也是如此。知识是靠细节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的,在此积累过程中,教师的耐心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决不能因为自己上过很多年的《古代汉语》而产生倦怠厌教的心理,也不能因为自己觉得简单而想当然地认为学生肯定是一教就会,须知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因而充满新奇的知识之旅。同时,教师亦需具有一定的传授技巧和引导艺术,教师在讲解《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如文字篇、词汇篇、语法篇、修辞篇乃至音韵篇时,不妨有意识地做到穿插与贯串,使古代汉语的分门别类的知识成为一交叉性的知识链条,并由此在学生的意识里渐次形成一种可以自由渗透的知识的网络系统,从而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我们不妨称之为“互文性串讲”。举例来说,我们在讲解文字篇时,不但可以穿词汇篇和语法篇的相关知识,还可以穿文选中的相关语境乃至传统文化的某些东西,而在讲解词汇篇或语法篇时,也有意识地做到与其他部门性知识自由链接。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觉得有些散漫不羁,但只要坚持做去,渐渐地学生就会感到,很多知识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如此便可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学有所得。因此,与其每一堂课都让学生疲于奔命地只学习新鲜的知识,倒不如让他们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对于所学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认知,正像孔子所教导的那样,“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一种方法,即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以提升自己、获得智慧的方法,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此之谓。而且方法的传授要有意识地进行,举例来说,即可以通过讲解少数的例子以证成一种推导和探索的方法,再布置学生相应的作业,以实实在在的练习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并由此训练他们的大脑。教师要善于从具体的例子(字词的分析如此,文选的讲解亦然)中抽绎出某种方法性的东西,并告诉学生,使他们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此诚如怀特海所说:“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理解一些普遍的原理,这些原理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具体事例。……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但是教师却应该通过对于细节的讲解而达到使学生掌握普遍原理的目的,而不能只是给学生灌输一些抽象的原理。讲解某些例子只是必要的手段,智力培养才是我们的目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耐心和技巧之外,教师尤其需要一种高度,这种高度不仅是指学问上的,更是指人格和抱负上的。近现代以来,因受到西方文明的强势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反传统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人们对于传统文化逐渐淡漠,成了一种无根的浮物,当此之际,有志之士皆需尽己绵薄之力,而思有以建树有以复兴。作为《古代汉语》教师,虽不敢奢望有所建树,但也难辞其责,因而人格上的和抱负上的高度就变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观念性的问题,苟有此自觉的观念,便不难有探究的热忱,由衷的责任感,以及高度的耐心,相对而言,教学的技巧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言外之意就是,只有当我们自己有此复兴的热忱和探索的信念,才能很自然地影响到学生,使他们如沐春风般地受到熏陶和感化。教育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言不由衷,他只是机械地担当一个教书匠的角色,这样的自我定位当然不会使其产生任何意义上的高度。《庄子•渔父》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教师的学问人格和胸襟抱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向学的热诚。

3 《古代汉语》的学法探讨

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教与学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古人所谓“教学相长”(《礼记•学记》),正道出了此中真义。在笔者看来,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取决于他的学习方法,而教师的学习方法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方法。具体到《古代汉语》的教学,我个人的策略是:有意识地在字词同其所表达的事物和观念之间建立起一种彼此沟通的互释关系,这样便能够或由字词而切入事物,或由事物而切入字词,或由字词而切入观念,或由观念而切入字词,知识便因为频繁的使用而真正为学生所掌握。不妨图示如下:

我们可以将世界分为人、语言(包括文字)和客观的物质世界三者,人通过语言以认识和把握客观的物质世界,语言对人的认识起到规范、启迪的作用,人离开语言便失去一切,而文字作为语言的载体,对文化的传承作用至大,以至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盖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字词入手,将字词的讲解贯穿在文选与通论的学习之中,并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拓展到传统文化乃至思想智慧的领域。由于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承载着大量文化的乃至思想的信息,因而从汉字切入,以贯通外在于人的客观事物与内在于人的思想观念,实在是最好不过的学习途径。

古代字词文学常识例10

对于高校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古代汉语是一门基础课、必修课,从开设至今已有60多年。在这60多年里,古代汉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学好其他语言课程的基础。教师把培养学生阅读古汉语著作的能力看成是自己的教学目标。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人们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断学习和吸收国学典籍中的知识早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现在学习古汉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有着很多新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所以深化古代汉语教学势在必行。

一、古代汉语的定义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核心便是革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定向性以及指导性,它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老师指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在现如今的古代汉语教学课程中,老师们不仅仅把这门学科看成是语言课程,更应该将其看作是一门文化课程。第一,语言从自身上讲,它本是一种文化,而绝非工具,因为这种语言可以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生活观、审美观以及思想观。比如,杨义在谈论我国古代时间标志时就指出,中国人在时间上不同于西方人采用“日-月-年”,而是习惯性地使用“年-月-日”来表示。从这些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人重视时间的总体性。对于我国的古代汉语而言,其中蕴含了字形、词义、句法等各种因素,这些因素恰恰组成了一个文化密码,只有破解了这些文化密码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第二,站在发生学的角度,应该把语言学习与当时的语言环境融合在一起。对于我国的古代汉语而言,它并非是单独的一种僵化体系,而是来源于生活,所有的古代汉语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它势必要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所以,当老师们在传授古代汉语时,应该把本国文化融入进来,并将古代汉语和宗教学以及哲学联系起来。

二、在古代汉语课堂上,构造文化语境

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课堂上,首先要对古籍进行讲解,这是学习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管是词语、语句还是语法,都要在古籍的讲解中得到了解和认识。正如之前所说,要想学好古代汉语,就势必要将语言和文化相互联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字、词、句的意思,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韵味以及魅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在传授古代汉语知识的同时,非常有必要构造一个文化语境,这种文化语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字、词、句的讲解;另一个则是对整篇文章的解析。

当老师们在对古汉语进行教学时,应该将礼制、风俗以及宗教等充分融合进来,这样不但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诗经・七月》一文中写到:“七月亨葵及菽”对亨字的解释。“亨”在此时便涉及古代传统的祭祀活动,由于封建迷信,古人对大自然感到敬畏,从而对神灵感到崇拜,对众神的膜拜直接产生了古人的祭祀行为。古代的这种祭祀过程很好地解释了亨、烹、享这三个字之间的关系。即有神灵保佑则为“亨”;用食物献祭则为“享”,最后在对“富”字进行拆分,从而诞生了“烹”字。这三个字从字面意思上看都是一样的,之所以会这样逐渐演变成现代汉字,其主要原因还是受到了古代祭祀文化的深远影响。

三、要树立一个语言知识系统

语言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老师们应该在系统中把握语

言,一旦将这种语言知识控制好之后,将会起到讲解更清晰、更透彻的作用。在构建这种语言知识时,应该从共时以及历时两方面入手。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源”“流”关系,“源”是指语言的源头,即古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而“流”就是指现代汉语,亦是指古汉语发展而来的流。通过这样的演变,可以建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知识体系,把握住词义在语言系统中的变化轨迹,同时也可以理解词和词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媳妇”,为什么称之为“媳”?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就只有从“息”字的演变开始谈起了。“媳”这个字从词源上分析,与“息”有着密切联系,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成“已婚妇女(息),要承担生育儿女的义务,所以被称之为媳。”从这方面我们不难看出,之所以称妻子为“媳妇”完全是站在生育角度而言的。这样一来,我们便知道“息”到“媳”字的演变过程了。

站在共时的角度看,汉语的系统词汇呈现网状结构,对语言系统中词和词诸元素的并列、含义、有序关系进行梳理,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白和了解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内涵,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古代汉语中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关系。

四、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探讨跨学科问题

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单方面地按照课本上的知识来死记硬背,还需要灵活运用,需要结合当今科学发展的总趋势,与同种语言学科之间相互协调、互动,要加强与心理学、哲学、人类学以及逻辑学之间的联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对人类的语言有更深层的了解,解决各种复杂的语言问题。这种跨学科教学可以提升古代汉语教学的广度以及深度。

简而言之,古代的汉语教学具有民族性,也具有知识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并不能把古代汉语看成是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更应该将其看成是一种文化,老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教学目标更加透彻和鲜明,也

只有这样才可以建立一套更加有效的古代汉语教学方法。在外来文化不断涌入我国的今天,学好古汉语文化显得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海,邓娜,杨小雯.论教学理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教学研究,2013(3):232-235.

[2]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