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30 16:25:13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例1

那么,该怎样对待“梳理探究”这一部分,该用何种方式来教学“梳理探究”?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中积累的点滴体会,对“梳理探究”的教学方法作一浅探。

一、态度要重视

既然新教材中设置了“梳理探究”这个部分,那就自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且不说高考考不考,考的比例有多少,就是五个模块中安排的15个专题,其内容精彩纷呈,意趣盎然,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本身也值得学生去了解去探究,这也是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一种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培养。且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切不可对“梳理探究”置之不理,首先应该从态度上高度重视它,把它提到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同等的地位。在这个思想认识的前提下,“梳理探究”才不至于被束之高阁,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二、结构要了解

“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个必修模块各安排3个专题,分别是:必修1: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必修2: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必修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必修4:逻辑与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必修5: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

这15个专题中,前7个专题侧重于梳理,侧重于对语言现象和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后8个专题侧重于探究,侧重于对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探究。从纵向的模块来看,各模块间的3个专题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且呈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的形式,编排的意图十分明显;从横向的内容来看,有的侧重于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以便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了解了“梳理探究”的内容结构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教法要灵活

“梳理探究”毕竟不同于“阅读鉴赏”等,态度上固然要同等重视,但时间上却又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所以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时间安排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都要作灵活处理。

1.教材处理要有弹性

每个必修均设有3个“梳理探究”专题,按照教学计划,每学期要完成两个必修模块,也就是每学期有6个“梳理探究”专题,如果要求学生全部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很可能是有量无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个专题,在一个专题内部也可以再进行分工,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就某一专题本身的各个活动环节而言,也要作灵活处理,剪裁取舍,把握弹性。例如,在必修5“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先安排课外时间自行阅读这一专题内容,然后交给他们梳理探究的具体任务:在 5个必修模块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的“弱冠”,《过秦论》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的“山东”,《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壬戌”“既望”,《张衡传》中“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的“公车”“郎中”等等,分别涉及年龄、地理、纪时、官职等古代文化常识,请4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天文地理”“纪年纪时”“姓名字号”“礼仪制度”中选取一个角度,以小组为单位,对5个必修模块中涉及的相关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梳理。最后安排一节课进行成果展示。结果表明,学生梳理得很具体,这等于是对文言文的一次复习。考虑到学生的梳理只展示现象,而缺乏理论,我结合本人开发的校本课程《语文趣味知识集锦》中的一个单元――古代文化常识说略,分别梳理了“古人称谓简说”“古代年龄称谓小集”“古代地理常识知多少”“文言文中职官的辨识” “‘左’‘右’孰尊”等方面内容,提供给学生参考。这些内容,既有理论说明,又有例子佐证,而且都跟文言文有一定的关系,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学生探究的欲望就更强烈一些。

2.教学设计要有科学性

“梳理探究”教学设计要遵循语文学科的特性,要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思路的安排,要突显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一次观摩课中,我开设了必修2中“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这一专题。教材中这一专题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其中第一和第三部分侧重于文化的角度,知识性比较强;第二部分侧重于运用,趣味性比较浓。要想在这短短的一节课内完成这样丰厚的教学内容,显然是有很大难度的,我的教学思路是:本着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的原则,采取删繁就简的方式,整个专题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侧重于运用方面,先在课堂上引进游戏活动和分组竞答的做法,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第二部分再侧重于文化方面,分派课下的梳理探究任务。这样由感性到理性,由趣味性到知识性,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和过程。

具体的教学环节设计是:(1)激情诱趣,导入本课;(2)追本溯源,成语常识;(3)集思广益,成语游戏:①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②成语猜谜;③成语对联;④成语接龙;(4)咬文嚼字,辨析误区;(5)牛刀小试,课堂训练;(6)学以致用,课外延伸:①梳理:误用频率较高的“不”字成语10条;②探究:成语中的谦敬现象及其文化内涵。

3.时间安排要有合理性

“梳理探究”的活动主要靠课外进行,而不是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课堂只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舞台。而且也不能集中安排,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宽度。为此,每个必修模块教学开始之初,我就根据实际教学进度排出“梳理探究”的学习时间表,让学生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认真准备,并明确限定完成任务和展示成果的具体时间。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例2

1.引言

栉是中国发饰之一,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至少已有6000年①,是人们自古至今仍在使用的日常器用物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栉”属于词汇史意义上的“常用词”②。起初,以“栉”表示梳子、篦子等梳发用具总称,不分齿粗细疏密。后在梳、篦之间有了区分,齿大而粗疏的叫“梳”,齿小而细密的叫“篦”。现今,“梳”与“篦”已取代“栉”成为表达“栉发用具”义的常用称呼。本文探讨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对“栉”的多对一更替式演变③。关于中古汉语的断代问题,本文采纳王云路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中的观点,把中古汉语暂定为东汉魏晋南北朝隋④。

本文把常用词“栉”在中古汉语时期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分布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对常用词“栉”在中古汉语时期的更替演变予以归纳总结。王力先生有言“例不十,法不立”,汉语史的论文更重视例证。即使具有普遍意义的常用词汇是不受文学样式限制的⑤,文本查找统计的38篇文献语料⑥也力求面广,类别多样,包含传世文献、汉译佛典、出土文书,并对语料中“栉”“梳”“篦”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制出图表。本文所得结论与郭晓妮推定隋唐时期“梳”替换了“其齿大而粗的‘栉’”⑦有一定出入。

2.历时演变

据前人考证,先秦文献中只有“栉”,而“梳”始见于东汉,“篦”的出现时间亦当不晚于西汉⑧。无论时间考证是否确切,至少在中古汉语时期,“栉”“梳”“篦”皆已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梳”“篦”二字,是现当代统一使用的规范汉字。古文献中常借“疏”表“梳”,借“比”、“枇”“蓖”或“”表“篦”,本文在表格中已标注。

表1是考察文献后得出的“栉”“梳”“篦”在中古汉语各时期的使用情况,反映出“栉”的历时演变轨迹。

2.1东汉

《太平经》出现于东汉时期,它保存了许多东汉口语,是研究东汉乃至整个中古时期文献语言的重要语料⑨。据表1,“栉”“梳”“篦”在《太平经》中都各自出现2次,“栉”在先秦至西汉时期的绝对优势被打破。例如:

(1)夫古者圣贤之设作梳与枇,以备头发乱而有虱也。夫人生而不栉,头乱不可复理,虮虱不可复得困;乃后求索南山善木及象骨奇物可中栉者,使良工治之,发已乱不可复理,头中之虱,不可胜数,共食人,头皆生疮矣;然后得梳与枇,已穷矣。(《太平经合校・不用大言无效诀第一百一十》)

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谓:“栉,梳比之总名也。从木节声。”“栉”表示“栉发用具”的总称,却是用“梳比”进行解释,推测东汉时期“梳”“篦”可能在口语中使用更加频繁。

2.2三国

三国时期,据表1可见“栉”出现在文献中的次数多于“梳”“篦”。如《魏诗》中“栉”出现了4次,而“梳”、“篦”皆不见踪影。但“栉”更多的是以组合关系出现,如“巾栉”“栉风沐雨”这类词,“梳”与“篦”则多以“栉发用具”义单独使用。例如:

(2)帝敕近臣主巾栉者。(《六度集经(八七)・摩调王经》)

(3)思君见巾栉,以益我劳勤。(《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三・徐干〈室思诗〉》)

(4)当是之时,四海荡覆,天下分崩,武王亲衣甲而冠伲沐雨而栉风,为民请命。(《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5)载驰载驱,沐雨栉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四・曹丕・〈黎阳作诗三首〉》)

(6)白发随栉堕,未寒思厚衣。(《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三・阮r》)

(7)(管辂)先说鸡子,后道蚕蛹。遂一一名之,惟到梳为枇耳。(《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8)其行来渡海诣中国,恒使一人不梳头,不去虮虱。(《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2.3晋朝

晋朝时,“梳”“篦”的使用次数增加,甚至后秦僧人翻译的《十诵律》使用了19次“梳”7次“篦”(见表1)。这一方面与“梳”“篦”在口语中的活跃有关,另一方面即是词性影响。“梳”“篦”都可作动词用,表示“梳头”“篦垢”等动作,例如:

(9)又当洗仁足,为其梳头髻。(《生经・佛说野鸡经第六》)

(10)比丘不得以梳梳头,若梳头者突吉罗。(《十诵律》卷第三十七)

(11)王妆梳,忽见玉,惊愕悲喜。(《搜神记》卷十六)

(12)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十九・子夜歌四十二首》)

(13)故木梳一枚。(《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一・阿斯塔那一号墓文书・西凉建初十四年(公元四一八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

(14)除钵、小钵、半钵、键C、小键C、剃头刀、钳镊、截爪刀、针刀子、户钩、曲户钩、剃刀匣、刮污篦、灌鼻筒、熨斗、香炉、熏钵、钩衣钩、壁上钩、匕钵u、禅镇。(《十诵律》卷第二十八)

“栉”却仍多以组合关系出现,大大限制了使用。除“巾栉”“栉风沐雨”外,《晋书》中见“栉比”“栉沐”等词。例如:

(15)或穹隆恢廓,或栉比针列。(《晋书・列传第六》)

(16)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乡亲称之。(《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

(17)回头批栉脱,转觉薄志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十九・子夜歌四十二首》)

2.4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篦”几乎不见于文献,“栉”与“梳”在文献中使用次数相当,同义竞争。但“栉”往往出现在史书中,带有古语词性质,例如:

(18)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宋书・列传第三十六》)

(19)高祖出征,世宗入朝,必久留后宫,亲视栉沐,母导隆备。(《魏书・列传第一・皇后列传》)

(20)沐雪款千门,栉风朝万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十四・裴子野・上朝值雪诗》)

(21)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洛阳伽蓝记・序》)

(22)铁镜、巾箱、栉枇、手巾、刀子一具。(《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二・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文书・高昌建昌四年(公元五五八年)张孝章随葬衣物疏》)

(23)谓之密疏谓栉。(《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五・阿斯塔那三三七号墓文书・高昌延昌八年(公元五六八年)写〈急就章〉古注本》)

“梳”却普遍存在各类别文献中,有取代之势。例如:

(24)若比丘尼庄严女人波逸提。庄严者,为其梳头乃至插一华,着一钏,一一波逸提。(《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十四)

(25)义熙七年,东阳费道斯新娶得妇,相爱,妇梳头,道斯戏以银钗着户阁头。(《幽明录》)

(26)桓诣谢,值谢梳头,遽取衣帻。(《世说新语・中卷下・赞誉第八》)

(27)扫静能为世宗典栉梳,义恭善执衣服,并以巧便,旦夕居中,爱幸相侔,官叙不异。(《魏书・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28)初,谠妻皇甫氏被掠,赐中官为婢,皇甫遂乃诈痴,不能梳沐。(《魏书・列传第四十九》)

(29)从今一梳罢,无复更萦时。(《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十八・刘孝威・和定襄侯初笄诗》)

(30)画眉千度拭,梳头百遍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周诗三・庾信・梦入堂内诗》)

(31)雁牙梳一具。(《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二・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文书・高昌延昌十六年(公元五七六年)信女某甲随葬衣物疏》)

《齐民要术》是农学名著,保存了很多南北朝时期的俚俗口语,对于方言研究和汉魏六朝的语言研究都极有参考价值⑩,该书全部使用“梳”,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口语中“梳”对“栉”的取代而获得的优势地位。例如:

(32)猪肉法(七):净@猪讫,更以热汤遍洗之,毛孔中即有垢出,以草痛揩,如此三遍,梳洗令净。(《齐民要术・蒸法第七十七》)

(33)笔法:韦仲将《笔方》曰:「先次以铁梳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盖使不髯。茹讫,各别之。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好,用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齐民要术・笔墨第九十一》)

插梳一度是审美装饰。根据考古发现,两周至秦汉时期,插梳之习并不流行;直至晋代,插梳之习逐渐风行,到了唐宋时期,更是盛极一时。2001年在陕西咸阳发掘了一座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陶俑,其中女侍佣与女乐佣脑后均插着木梳???。从南北朝诗歌中多见妇女梳发挽髻的形象,从侧面印证“梳”在日常生活中比“栉”更为人们所接受与应用。例如:

(34)金钱买含笑,银G影梳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二十五・萧绎・草名诗》)

(35)梳饰多今世,衣著一时新。(《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二十六・徐君茜・初春携内人行戏诗》)

(36)楼中结梳罢,提筐候早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二・顾野王・罗敷行)

(37)罗敷妆粉能佳丽,镜前新梳倭堕髻。(《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二・徐伯阳・日出东南隅行》)

(38)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四・陈叔宝・采桑》)

2.5隋朝

隋朝时,书面语中使用“栉”“梳”的次数再次接近,《诸病源候论》中的“栉”明显有例用作动词,与“梳”表动词义相同,二者表“栉发用具”义的名词称呼都减少。例如:

(39)《养生方・真诰》云∶栉头理发,欲得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数易栉,更番用之。(《诸病源候论・风湿候》)

(40)欲理发,向王地,既栉发之始,叩齿九通而微咒。(《诸病源候论・须发秃落候》)

(41)当数易栉,栉之取多,不得使痛。亦可令待者栉。(《诸病源候论・须发秃落候》)

(42)或如梳,或如手,锥刺不痛。(《诸病源候论・诸癞候》)

(43)若言语思虑则劳神,梳头澡洗则劳力。(《诸病源候论・伤寒劳复候》)

(44)千过梳头,头不白。(《诸病源候论・白发候》)

(45)针千枚,梳具。(《吐鲁番出土文书・册四・阿斯塔那五一七号墓文书・高昌延昌三十一年(公元五九一年)缺名随葬衣物疏》)

(46)镜、杨梳五枚。(《吐鲁番出土文书・册三・阿斯塔那四八号墓文书・高昌义和四年(公元六一七年)六月缺名随葬衣物疏》)

表1 历时演变

注:“栉”、“梳”、“篦”三词在某篇文献语料中出现次数均为0,本文表格未予列出。

通过表1的历时演变分析,得出:整个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并没有完全取代“栉”,即使在南北朝“梳”在口头语中对“栉”有一定的取代,但“栉”通过自身的发展仍是富有活力的词。

3.共时分布

丁喜霞在《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中强调加强对于常用词隐性的分布的演变研究。文章指出在同一个历史平面上,一个概念域中的成员作为基本同义的语义单位,相互之间在语义和组合关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各自占有一块覆盖域,从而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在梳理常用词“栉”中古汉语时期的历时演变轨迹时,对“栉”“梳”“篦”三者的组合关系有一定涉及。

表2是中古汉语时期“栉”“梳”“篦”三者的共时分布情况,综合比较后可得:“梳”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中使用较多,“栉”多见于文学、史书中,“篦”常作“枇”。

结合表1分析,“栉发用具”这一概念域下,“栉”、“梳”、“篦”三者都是其成员。“栉”先秦以来就保持名词义,是“栉发用具”总称,见例句(1)、(6)、(23)。在例句(2)、(3)中“巾栉”,至例句(18)中的“衣栉萧然”,“栉”也常组“巾栉”“衣栉”等词,表首服。与此同时,“栉”的动词义也在逐渐增强,从例句(4)、(5)中的“栉风沐雨”发展到例句(15)、(21)中的“栉比”,至例句(39)、(40)、(41)中的“栉发”,语义不断丰富。隋朝医书《诸病源候论》中“栉”使用次数比“梳”高。

“梳”更多在口语中使用,即使出现在文献中,多是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及南北朝诗歌。“梳”在南北朝出现频率更高,曾取代“栉”。“梳”在三国时期已经具有动、名词性,例句(7)与(8),同是《三国志》中的文本,一作名词“梳”,一作动词“梳头”。因为“栉”常以组合关系形式出现,限制其自由使用,又“梳”具有动词义,这都使“梳”被使用得更加频繁,见例句(8)-(12),(28)-(30)等。

“篦”,对其解释不见于《说文解字》,在各篇文献语料中也出现较少,却在晋朝《十诵律》中出现7次(见表1)。此外,“篦”多作“枇”,以“栉枇”、“梳枇”等词语出现,见例句(7)、(22)。

表2 共时分布

通过表1、表2的分析,“栉”多见于文学、史书中,动词词性不断加强,语义不断丰富;“梳”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中使用较多;“篦”常作“枇”,常见于“栉枇”“梳枇”等语汇中。

4.结语

除传世文献外,本文也对《吐鲁番出土文书》进行了考察。该文书时间跨度为前凉升平十一年(三六七年)到唐大历四年(七六九年),本文选取其中符合中古汉语时期的墓葬文书进行统计分析,实例已放置在各个年代时期。通过考察,发现文书中皆有“栉”“梳”“篦”的使用,其中“梳”出现次数最多,有12次,见于“随葬衣物疏”,这与梳子是故去之人生前用品,用来辟邪祈佑标识身份有关;“栉”出现2次,“篦”以“栉枇”出现1次,见图表。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考察,与传世文献、汉译佛典统计分析结果大体一致,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并没有全面完成对“栉”的取代。三者此消彼长,处于竞争之中。

本文对常用词“栉”在中古汉语时期的更替演变予以了初步探讨,得出整个中古汉语时期“梳”、“篦”并没有完全取代“栉”,即使在南北朝“梳”在口头语中对“栉”有一定的取代,但“栉”通过自身的发展仍是富有活力的词;“梳”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汉译佛典中使用较多;“栉”多见于文学、史书中,自身动词词性不断加强;“篦”常作“枇”,常见于“栉枇”“梳枇”等语汇中。所得结论与郭晓妮推定隋唐时期“梳”替换了“其齿大而粗的‘栉’”有一定出入。

注释:

①杨晶.中华梳篦六千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13.

②丁喜霞.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的思考[J].语言研究,2013(3):29.

③丁喜霞.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1.

④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2):70.

⑤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2):71.

⑥38篇文献语料为:《修行本起经》、《杂譬喻经》、《汉武故事》、《汉诗》、《太平经》、《六度集经》、《列异传》、《三国志》、《魏诗》、《生经》、《十诵律》、《搜神记》、《裴子语林》、《郭子》、《晋书》、《晋诗》、《王羲之杂帖》、《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贤愚经》、《杂宝藏经》、《百喻经》、《幽明录》、《观世音应验记》、《异苑》、《世说新语》、《宋书》、《魏书》、《宋诗》、《齐诗》、《梁诗》、《北周诗》、《陈诗》、《齐民要术》、《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诸病源候论》和《吐鲁番出土文书》。

⑦郭晓妮.“梳”、“篦”对“栉”的历史替换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459.

⑧郭晓妮.“梳”、“篦”对“栉”的历史替换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459-460.

⑨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43.

⑩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99.

???杨晶.中华梳篦六千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189.

???丁喜霞.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2.

参考文献:

[1]杨晶.中华梳篦六千年[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13,189.

[2]丁喜霞.关于“常用词演变研究”命题的思考[J].语言研究,2013,33(3):25-32.

[3]丁喜霞.汉语常用词的演变模式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2):115-124.

[4]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J].古汉语研究,2003(2):70-76.

[5]郭晓妮.“梳”、“篦”对“栉”的历时替换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7(4):459-465.

[6]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7]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J].中国语文,1995(6):401-413.

[8]汪维辉.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J].南开语言学刊,2007(1):88-94.

[9]董志翘.汉语史论文写作漫议[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23(2):65-70.

[10]杨明泽,叶桂郴.常用词“栉”、“梳”之演变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398-400.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例3

对内容繁多琐碎的文言词汇,必须通过梳理,找到规律,做到纲举目张,举一反三。梳理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资源共享、逐步积累的方式。首先,学生需要做的工作。在预习阶段,教师将本课的重点词句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或调动已储存的知识进行有意识的自主梳理,为课上小组的交流合作做好准备。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小组内成员间进行合作交流;然后,把本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由其他组或老师予以解决。其次,教师需要做的工作。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一些学生在预习中没有注意到的而又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PPT表格的形式将学生的成果及教师补充的内容展示出来,全班共同享用,或用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梳理环节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完成学案、小组合作交流释疑,教师补充提高的方式,有层次、有计划、有实效地积累文言词汇,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

第二个环节:语感

语感多是凭感觉活用语言的能力,是对言语的直觉理解力和能动表现力的总和。所以,培养语感是学好文言词汇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应注重朗读和背诵。古代私塾教学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读书背书是私塾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理解力也相应提高了。因此,强化朗读和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多做引导。要求学生对经典篇目做到熟读背诵。要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如重音、语调语气、节奏、停顿等。要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教师高质量的范读可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要给学生补充一定量的语言规范优美、内涵丰富、难度适中的课外的文言文。学生通过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文言文,可以积累一些典型的文言文词句,并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储备。当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时,学生自然就会调动知识储备去解决。这个过程是一种凭借直觉或有意识地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即运用语感的过程。如果学生能够精读50篇,背诵20篇文言文,良好语感的形成应该不成问题。

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借助语法知识,使学生规范地运用语言。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积累、多比较、多推敲、多品味。如:“之”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较多。学生在没有接触其用法前,就能够判断“之”在很多语境中的意义。在理解掌握了其全部用法之后,就能非常容易地判断出“之”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多年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上述现象的可能性。

第三个环节:应用

文言词汇激发不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文言文在现代社会里实用性不强,甚至不少专家也认为文言文在现代社会已失去生命力。面对这种现实,教师不能随声附和,应当在文言文的实用性上下功夫,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于使用文言文,能够用古于古,用古于今。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例4

高中历史涵盖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人类发展历程,涉及中外,纵贯古今,完整地呈现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足迹。其学科特点呈现出知识点分散、理论性强、内容罗织繁多等特点,需要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可通过时间轴、事件轴、人物中心等多种方式归纳知识点。

一、感性认知,理性梳理

结构图最早用于建筑学和组织管理等学科,是通过模块方式,自上而下地将不同关系连接起来,使其相互产生内在联系,并从宏观上反映层次结构的一种图形。但随着学科知识难度增加,结构图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学科中。高中历史就是其中之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分为必修3册、选修6册,其中必修3册中涵盖了我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历史几个部分。虽然根据不同主题设置了相应的教学单元,但每个单元中又包涵了若干知识点,内容繁多。如《必修一》中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以时代为背景,呈现了从汉代至元代以来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经历的一系列变革,以及对当代政治制度形成的影响。但要理清政治制度经历了哪些变革,不同朝代政治制度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又继承和发扬了哪些政治制度,改善了哪些政治制度,就需要通过理性的梳理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完成知识结构图, 才能实现从不同侧面来了解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并形成感性的认知,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外显。

二、化繁为简,三维构图

结构图没有固定形式,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个人习惯,可绘制不同式样的知识图,有些是网状的,有些是树状的,还有一些干脆直接使用地图作为模板。结构图的最大特点即在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知识的一次大梳理,有助于对知识点的强记理解。总而言之,结构图是以“化繁为简”为思路形成的一种学习工具。在历史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是三种形式:

(一)时间轴

历史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的,由原始时代到现代文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同享受一场时光穿越之旅,从古代走向现代,了解了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从教学主线来看,按照时间轴的顺序构建结构图应用较为广泛,也符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安排。

时间轴的运用可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理顺时展进程。仍以上述单元为例,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朝代更迭有密切关系,新旧朝代更迭过程中,虽然继承了一些政治制度,但也同时修缮了一些制度。这与王朝统治者的施政方针、社会背景和人民诉求都有密切关联。要理清这些问题,则需要了解不同朝代的经济、人口、历史事件、政治人物等内容。结构图的用处,即是以时间为轴,罗列出不同朝代以上诸项内容的变化,从而纵向分析政治制度变化的进程。

二是同时代对比,强化立体构图思维。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一》在第一单元讲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内容后,紧接着在第二单元安排了其他两大古代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进程。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时间轴,引导学生对这两大文明发展史以时间为节点,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进行对比,通过横向对比来加深对“政治制度”认知与分析。

(二)事件轴

时间轴分析方法适用于宏观地了解某一制度、政体、思潮的运动,并进行横向对比,有助于学生从全局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那么,针对于某一历史事件的学习,也可以运用结构图,立体地展现事件发展的错综复杂。

事件轴是以事件为核心,对事件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事件经过、主要人物和事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与时间轴相比,事件轴更具体化、立体化,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事件发起反思,发表个从观点。以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2》中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为例,事件轴的运用可以立体展现“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社会面貌,从而推导出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而引出“斯大林”新政在改善当时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方面的作用。最后通过立体剖析整个事件,引导学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反思。

(三)人物轴

历史是由不同的人物和事件推动发展的。人物也是学习历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元素。人物轴的作用并不是梳理人物一生的经历,而是通过梳理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参

与的历史事件以及所发挥的作用,以人物的视角更加具体、深刻地体会历史。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中第六单元第17课《思想》为例,通过生平几次重大转折,以及“思想”形成的过程,来梳理对社会主义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达到以人物为轴心了解历史的目的。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例5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三、文化常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例6

这花儿可不是乱戴的,不同的花色、品种可是彰显戴花人身份的名片,看来还是要多学知识,以免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啊,今天就跟着小编去探索一番古饰那些事儿。

云鬓花颜金步摇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刻画了杨贵妃出浴时潮湿蓬松的云鬓插上金步摇后的娇娜花容。《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步摇又称珠滴,因其随行步摇曳生姿而得名。《后汉书·舆服志下》 :“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雀)九华(花)。”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北宋陈祥道《礼书》说:“汉之步摇,以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步摇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以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钿合用,簪于发上。试想古时街头巷尾,美人莲步轻移,头上步摇花枝乱颤,再加上飘逸的裙裾,满眼尽是婀娜倩影,多少文人骚客灵感迸发,不惜笔墨忘情吟咏,衍生了无数花前月下的浪漫故事。

何以慰别离 耳后玳瑁钗

约西汉晚期,钗开始出现在女性的发饰里。钗的首端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常配备成对,使用时安插在双鬓。钗的种类繁多,钗首缀凤凰的称凤钗,镶嵌珍珠的称珠钗,镶嵌玉石的称玉钗,在钗首装饰有鸾鸟的鸾钗,也为历代女性所崇尚,因为鸾鸟在民间一直被视为吉祥鸟。钗首雕凿蟠龙之形的蟠龙钗,据说是孙寿发明的,晋崔豹《古今注》中有“蟠龙钗,梁冀妇所制”的记载。据《华阳国志》记载,涪陵“山有大龟,其甲可卜,其缘可作叉(钗),世号灵叉(钗)”。《太平御览》引《续汉书.舆服志》也说:“贵人助蚕,戴玳瑁钗。”可见古人还十分看重玳瑁制成的钗。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纳兰性德词中“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也饱含与自己所爱分离的痛楚。

盘丝系腕 巧篆垂簪

簪是由笄发展而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多加以珠宝装饰,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簪不仅仅是一种头饰,亦是一种区分身份的象征,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古时,男满二十,女满十五岁,父母便要为他们举行成年的仪式,以示他们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其中男性为冠礼,男子所带弁冠,是用簪与缨带固定的,《左传·哀公十五年》里记载孔子的大弟子子路至死都要捍卫君子不免冠的尊严:“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后世,“冠”渐渐淡出了礼仪形式与日常生活,但它象征尊严的意义却由“簪”一直延续下来。

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早期,发簪被称作“笄”,《说文解字》释:“笄,簪也。”年满十五的女子可挽髻插簪。已经定亲的女子,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已是待嫁。发髻上的缨线要一直到成亲之日,方能由她的丈夫亲自解下,表示婚后对丈夫的尊重与依从。簪(又称搔头),是古代女子常用的定情物,也有象征“正室”尊严的意味。汉乐府《有所思》写一个女子听闻情人另有所爱后,她把情人赠与的簪子烧掉后“当风扬其灰”,表达“勿复相思”的决心。

春秋战国时时期,簪以质料的贵贱区分尊卑。贾谊《新书·服疑》说:“是以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位。”诸侯、王后、夫人用玉制的,大夫与其妻用象牙,而一般平民夫妻只能用骨制的。《诗·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副:一种女子首饰。笄:簪。六珈:笄饰,用玉做成,垂珠有六颗);《毛传》:“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也。”有身份地位的女性才能使用“珈”,孔颖达《疏》说得更明白:“此副与珈饰,唯后夫人有之,卿大夫以下则无。”

汉代以后,簪子的佩带不再被严厉的礼仪制度约束,发展形式繁多。仅从质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簪的首端或镂以花鸟等装饰图案,或缀以珠宝玉石。簪所象征的尊严意义也同样体现在女性身上,即使贵为后妃,有过错也要退簪,这就是为什么古装电视剧里打入冷宫的妃嫔往往一身素衣、不着头饰。

白似琼瑶滑似苔 随梳伴镜拂尘埃

《诗·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歌颂了丰收的喜庆,那些堆积如山的黍稷,被排列得就像栉一样的整齐。“栉”,是梳篦的统称,《说文》中说:“梳,理发也。”又说:“栉,梳比(篦)之总名也。”

梳与篦使头发洁净无尘、丝丝闪光。古代中国人重视梳栉还有一个文化上的原因,所谓古训:“身体肤发,受之父母”,无论男女,头发都留得很长,这就需要不时梳理,而梳理常常在沐浴后,被称为“栉沐”。

古代的梳栉多为木制或竹制,也有用名贵物料如金、银、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锡或嵌镶珠玉制成。精美的梳栉通常还是女子的发饰,从南朝开始,女子就爱在发髻上插饰梳。唐代罗隐有《白角篦》诗咏牙梳:“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可见其名贵。也可能正由于其质料过于昂贵,晚唐时,梳栉曾被禁止作为宫中公主和嫔妃们的发饰,怕民间竞相争 相效仿,奢靡成风。但梳栉在北宋宫中重又流行,宫妃们多在饰冠上安插白角长梳,或以漆纱、金银、珠玉、象牙等制成,称为“冠梳”,特点是冠背较高,两侧垂有舌状饰物,用以掩遮鬓、耳,顶部缀有朱雀等形状的首饰,并在四周环插簪钗,于额发与髻侧插置白角长梳,其数四六不一。

“冠梳”后来传至民间,传世的宋人《娘子张氏图》中就有“冠梳”形象。宋人陶谷《清异录》卷下《绿牙五色梳》条记载:“洛阳少年崔瑜卿,多赀,喜游冶,尝为倡女玉润子造绿象牙五色梳,费钱近二十万。”从传世的华美冠梳实物中可知,这种记述并不夸张。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例7

让学生感性地认识世界,会为他们形成宽广的胸怀打下基础。在进行《新词语与流行文化》的梳理探究学习时,学生分组进行搜集,总结出近几年涌现的新词语,比如:网络、黑客、低保、辣妹、知本家等。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行业的过程,学生必须明白新词语的冷热变化绝对显示着文化或者经济的发展。接受词汇就是接受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这为学生的人际交流奠定了基础。无独有偶,在进行《姓氏源流》的梳理探究学习时,就是在进行和传统文化拥抱的过程。了解姓氏的变迁、来源、分布特点,丰富学生的见识,调节学生心理,要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是梳理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愉悦心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进行情感元素的渗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梳理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例如梳理探究课《我为老师真诚赞美》,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增进了对教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炼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

学习生活必须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梳理探究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可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结合学校的一些活动和常规教学的训练,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心理品质以及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三、触摸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所以应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给学生清楚的学习目标和获取知识的路径,在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里学习。比如在进行《走进诗歌的怀抱》这个梳理探究学习活动中,分类阅读山水、边塞、田园、古风等,以及中外现代诗、抒情哲理诗。蕴藏在诗歌感情之下的那颗诗人的心脏,才是学生走近的目标。在饱含感情的朗诵中,在无限向往的追述中,触摸诗人感情,陶冶思想,升华人格。诗人的个性情操,伟大的家国情怀,都化做学生的精神食粮和美的情趣。

四、理性引导,要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理趣

理趣本指表现哲理的诗歌要写出具有感发读者的审美情趣,也指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因为文章的深刻蕴意往往云遮雾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睁开一双慧眼,勇于创新。

还是在《走进诗歌的怀抱》这个梳理探究学习中,我们努力探究,找出诗歌的理趣,学生找出一系列诗句, 如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在以后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围绕佳句、篇章结构、构思、情感、不同文章的异同等方面予以探究,以独立或合作研究,以便探究发现文本中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理”,获取更有价值的东西。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例8

纲要信号作为结构图的核心,一个知识点即可作为一个纲要信号,这些信号根据一定规律有目的地M合起来,即完成一张知识结构图。这张图即成为教学活动推进的线索,也可作为学生课后梳理知识点的复习提纲。可以说,结构图是师生教学共用的图表。结构图的具体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罗织“纲要信号”图。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运用“索象于图”的教学理念,便于师生双方梳理知识点,而结构图正是“索象于图”中的“图”。要画好这张图,首先要从教师开始,在备课阶段就罗织好“纲要信号”,为教学中运用“文图对照”提前做好准备。以人教版教材中《古代商业的发展》为例,商业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出现了不同的商业组织,可以时间为轴,罗列出不同朝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形成原因,提前罗织好“纲要信号”图,以便在教学中边展示、边教学,立体地呈现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脉络,使学生理解起来思路清晰。

2.图文对照,构建知识网。

罗织好“纲要信号”图的同时,也将教学知识点一一呈现出来。尤其在教学之初,展示这张图,可使学生对整个课程教学内容有个总体的感官印象,在脑海中形成总体概况。无论学生是先阅读再结合结构图探究,还是先看结构图再在教材中阅读相关教学内容,都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增强。

3.图表消化,复习巩固。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历史知识也不例外,特别是在知识点较多、教学内容枯燥的课程中,反复探究是理解记忆的最佳途径。在《古代商业的发展》中,教师所罗列的“纲要信号”图不仅根据商业发展的时代分出了层次,更针对每个时代的商业特点进行了总结,包括形成原因、具体表现以及产生的影响。运用结构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梳理了古代商业发展的整体脉络,使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知识有了深入浅出的理解,同时在消化图表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记忆的循序渐进。

4.再现图表,辅助记忆。

结构图作为辅助记忆的重要工具,在历史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知识转化的前提是消化记忆,图表的运用即在于辅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记忆。

5.蕴含问题,启发思考。

结构图的作用不仅限于梳理知识和辅助记忆两项功能,还可以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常用的方法是在图表中设计一些缺项,启发学生探究思考、补齐缺项;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结构图罗列的知识点,在教学中提出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结合图表内容来回答。

二、运用结构图教学的反思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例9

引言

作业系统是“按照一定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来的一套‘练’的方案或题目”。[1]它包括课后练习、思考、活动以及单元综合练习。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也在与时俱进,自然影响到作业系统的编制。即使为同一课文设计作业,不同版本教材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教学功能。本文以文言词语练习题为切入点,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旧两套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作业系统,即2007年第二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一套5册,简称“课标教材”)与2003年版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语文》(一套6册,简称“大纲教材”),审视编者意图,以期帮助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灵活使用课标教材、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

一、比较研究两套教材作业系统中的文言词语练习题

人教版课标教材有文言文(文言韵文除外)17篇,大纲教材有文言文40篇。二者相同的课文有14篇,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兰亭集序》《赤壁赋》《师说》《劝学》《过秦论》《陈情表》等。首先我们对两套教材作业系统中的所有文言词语练习题进行统计与对比研究发现,两套教材文言词语练习题设计上有如下不同。

第一,课标教材侧重于文言实词的学习和积累,文言虚词的练《逍遥游》中有“之”等两三个词外其余基本不涉及。大纲教材兼顾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学习与积累,其作业系统中涉及文言常见虚词15个以上,超过了当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二,课标教材大幅度减少了“一词多义”辨析的练习量。就课标教材保留大纲教材的14篇文言文看,只有《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和《逍遥游》3篇各编排了一次“一词多义”的辨析练习,占文言词语练量的25%。而大纲教材则为《烛之武退秦师》《兰亭集序》等10篇课文编排了不同数量的“一词多义”辨析题,占文言词语练量的53.6%。

第三,课标教材中部分古汉语基础知识以作业提示的方式散点分布于题干中,如《烛之武退秦师》《赤壁赋》《过秦论》的课后习题,题干用简练、明确的语言分别提出了古今汉语的音节特点、赋体文章中词语的“对文”现象和古人写文为避免“同字重出”常用近义词代替的语言现象。而大纲教材中古汉语基础知识主要采取集中串联的方式,将编写的若干文言文知识短文(如《怎样学习文言文》和《文言实词的特点》),分别安排在文言文单元后面。

第四,课标教材在体现古汉语特点的同时,开始关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联系。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习题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2]),其题干指出古今汉语在音节上的差异,但从列举的古汉语词语看,它们的词义与现代汉语有相同、相近或相似关系。古今汉语的对比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

二、思考与教学建议

(一)对文言词类学习取向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课标教材十分看重文言实词的学习,明显弱化文言虚词的学习。这可能是基于如下考虑:(1)课程标准是多数学生能达到的“最低标准”;(2)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基础性和均衡性。关于什么是“浅显文言文阅读能力”一直未有明晰的界定,导致文言词语教学长期以来全面撒网,缺少必要的取舍和主次。课标教材的这一变化,似乎希望在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承担的任务各有差异。

那么,课标教材的这种取向如何呢?笔者认为,它有一定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句子的理解策略有语义策略和句法策略两种。读者一般首先按照语义策略加工句意,因为实词的意义和联系经常可以决定句意,只需从句法分析中得到少许帮助(只是在必须时起到证实与去歧义的作用);而且人们还可以理解句法不正确的句子。但遇到一个复杂的句子时,读者就会有意识地启动句法策略;不过若句法分析失败,人们又会用语义分析决定句意。中国人理解汉语语句的意义首先是根据语义,其次就是语序。[3]同时,根据汉语的特点,无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实词占绝大多数,虚词相对较少。实词具有实在意义,常统治着句意的理解,语言一旦离开了实词,语言的基本表意作用就很难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精要有用的原则,在必修课中把实词作为文言词语教学的重心。不过我们也知道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古今汉语中虚词数量虽少,无实在意义,作用却很大。因此课标教材在虚词习题编制上的过分弱化,可能会引起误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所防范,适当调整虚词量的学习比例。

(二)对文言词语练习量减少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课标教材文言词语练量减少,特别是大量减少“一词多义”的辨析练习,编者主要意图是希望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一味解词释义和题海战术的做法,希望今天的文言文教学还能关照文章、文学、文化方面的教学目标。这种变化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文言词语少学习或不学习的问题,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度”的把握,防止误解教材。学习迁移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技能的迁移需要一定训练量保障,但并不是说量越多越好,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很多,所以在文言词语学习与训练中应合理调配量与质,处理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阅读图式理论又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技能,阅读理解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加工,也是读者已有的对客观世界所了解的知识的运用过程。即阅读过程有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在发挥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方式,指读者运用语言图式,主要通过对字词句的分析来理解阅读材料;另一种是自上而下方式,指读者运用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主要凭借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阅读材料。前者是阅读的基础,不可缺少,但读懂了文章的字词句不等于就一定读懂了文章,它需要后者的介入。后者是一种高层图式,但仅从后者出发容易导致学习基础不牢、阅读技能下降。因此文言文教学中既需要文言基础知识在一定量与质上的保证,又需要文章之学、文学欣赏和文化常识的介入,二者缺一不可。

(三)对古汉语基础知识编排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两套教材除按惯例将部分古汉语基础知识安排在单元说明和课文注释中外,大纲教材主要采用集中串连的方式,在某些文言文单元之后编有专门的文言知识短文。课标教材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在文言文单元中采取散点分布的方式,在文言词语习题的题干中编入一些知识性的作业提示,如《赤壁赋》课后习题二提及赋文中“对文”的语言现象;二是在“梳理探究”版块中采用集中串连的方式,设计了《文言词语与句式》和《古代文化常识》两个学习专题。

散点分布与集中串连的编排方式各有优劣。前者涉及的知识直接从课文学习中归纳出来,知识与课文、训练紧密融合,学生感到易懂、有用、精要;短处是知识零碎,缺少系统性、整体性,适用于学习不太讲求系统的知识;而后者的优劣正好相反。以此为评价标准,可以说课标教材在知识系统的编排上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它不仅力求使这两种编排方式达到尽可能的互补,而且力求在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中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练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梳理探究”版块中相关专题的设计,不仅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为我们较系统地编制了文言文基础知识,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而且向我们提出了“谁梳理、谁探究”和“怎样梳理、怎样探究”的问题。因为“梳理探究”版块本身具有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其“梳理”是学生对自己多年学习、积累但又零散的知识进行提取、整理、分类的过程,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掌握得更理性、更规范;“探究”是学生在梳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己概括整理出一定的观点、研究思路方法,显示出一定的规律和技巧的过程。它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在提升、拓展、学习方法等方面加以点拨和引领。这就提醒语文教师今天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接受式地、死记硬背文言知识,它也是文言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学习主体意识的唤醒。

(四)对文言文语言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文言文阅读中主要存在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障碍,其中语言文字障碍是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文言文教材和文言文教学重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忽视了它们的根叶关系。从语言流变看,文言是“源”,白话是“流”,今天构成白话的基本语汇多来自于文言语汇,大部分双音节词由文言演绎、附缀而来,80%以上的成语都来自文言、典故,今天为了使语言典雅、庄重、厚重,人们也常常借用文言词句。因此现代学生在长期的学得和习得中建构起的现代文阅读图式,对文言文学习也有正迁移的作用,它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与文言文的新信息相互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起一套文言文阅读图式。刘廷芳(1921)用联想学习的观点对汉字进行的心理学实验也证明:汉字的学习可以借助对于已经认识的汉字的联想来解释新字,并且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已识汉字,才能产生对新字的理想作用:而且,识字越多,这种联想能力就越大。[4]反思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更多的是放大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忽视了它们的源流关系,只片面看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阅读图式对文言文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今天语文教师是否应该从现代汉语、现实生活中找到文言文学习的依托或关联点,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图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和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呢?语

参考文献

古代文化常识梳理例10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提要钩玄”在历史复习中,就是从阶段、国别、专题等宏观角度编织科学的知识网络,以求透彻理解。同学们首先应该明确所学内容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线索,以此为依托开展学习和复习,我们才有可能用整体的眼光看待历史,做到融会贯通地运用历史知识,全面分析历史问题。

1.梳理教材的主线索,掌握各模块知识之间的关联。

历史教材具有连贯性,每册之间更具有紧密的联系。以新编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三个必修模块为例,内容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三个模块的主线索分别是政治文明发展史、经济发展史、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史。从单元的编排来看,以三个模块的第一单元为例,分别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可见,三个模块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对“中国古代”这一历史时期进行分析,三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应该把三个模块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历史知识。

2.梳理中外大事件,掌握时间线索。

就当前的高中历史教材而言,可以划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从中国史的角度来看,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变革和影响的事件有:大禹建立夏朝、秦始皇统一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9年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世界史角度来看,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有: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罗马法的完成、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两次工业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等。这些事件及相应的影响都是历史复习中的核心问题,我们对此类重大事件的梳理,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

时间线索是历史复习的关键。过去的历史教材是以通史形式出现的,本身具有明确的时间线索,而新教材按照专题形式编著,给同学们把握时问线索增加了难度,这就更需要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梳理。如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到《解放战争》,这四课内容丰富,讲述了从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时期的历史。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基本事件和相关史料,但跳跃性较大,难以准确地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理清楚。我们可围绕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按时间发展顺序将重要事件列出,整理出清晰的线索: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二大――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国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新中国成立。如果同学们能把握好时间线索,对之后相关内容的复习会有很大帮助,而且能记忆深刻,不易混淆。

3.以哲学原理、客观规律为线索,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的发展有一定规律,知识点之间存在一些必然联系,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原理。以必修2《古代的经济政策》为例,“土地制度的演变”部分讲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在此过程中,奴隶主贵族衰落,地主阶层经济实力壮大,要求建立体现自身利益的政治制度,随之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这部分内容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学们要学会在史实中理解原理,并学会利用原理分析其他史料,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都能体现这一原理。以哲学原理为线索,能有效掌握一类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中体现的哲学原理还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主次矛盾演变的关系等。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归纳一类事件的相关规律,以形成体系化的知识。比如,在教材中出现很多中外重大的社会改革如商鞅变法、梭伦改革等,我们可以从改革成败的因素、对改革的评价、改革的启示等几方面找到共性.,提炼有关重要社会改革的客观规律,并以此为线索构建历次改革的主要知识框架,提高运用规律分析各类改革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从微观上梳理历史知识的线索

若把历史知识比作一颗大树,那么宏观上把握的知识线索就是树干,微观上的知识脉络就是枝叶,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使其枝繁叶茂。因此,在宏观把握历史整体框架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充实基础知识,才能活化内在联系。而这些看似零散的基础知识本身也是有线索可寻的。

1.利用引言及课文间的内在联系,梳理单元线索。

高中历史教材分为若干个单元,每单元课文之间都有紧密联系,往往是同属一个专题,或是在一个时期发生的,每课之间有着某种承接关系。因此,要复习一个单元的知识,必须理清单元的主线索,我们可以借助每单元开头的引言。引言的内容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概括,叙述了单元设置的目的、单元内课文之间的联系。在开始新单元学习前,同学们可以阅读并分析引言内容,从而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认识。如必修1第一单元的引言,讲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从奴隶社会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到封建社会秦朝建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汉魏、隋唐、宋元,皇权与相权此消彼长,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引言是对本单元内容的高度概括,同学们在阅读之后就对单元知识一目了然,同时明确了这一单元是围绕“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这条主线索展开的,有利于我们联系地看待单元知识,提高综合理解的能力。

把握单元线索除了运用引言,还应寻找单元内几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较为典型的。这一单元的四课内容,讲述了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之间长达500年的西方历史,其引言内容却十分简要。要梳理这一单元的知识线索,必须从课文内容出发,找到之间的关联。该单元讲述了西方四个不同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都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进行的,相互之间密不可分,有着承接关系,并且其共同影响是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分析课文间的联系,梳理单元线索,同学们可以比较容易系统掌握每一单元的知识。

2.分析课文子目间的关系,梳理每课线索

课文是组成教材的基本单位,每课内容都有一个主题,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能否理清线索、把握主题,将直接影响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新课标教材每课内容大多分为三个子目,揭示子目之间、课题与子目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把握课文的主线。子目之间的关系是多样的,如必修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三个子目分别为“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伟大的开端”,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课文以俄国十月革命为线索,通过三个子目分别分析了革命爆发的背景、革命的过程和革命的影响。再如《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三个子目分别为“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三者之间则是并列关系,体现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三大重要的政治制度。可见,把握课文子目间的关系,有利于增强同学们复习的连贯性和知识的体系化,以便根据线索快速、有效地掌握每课内容。

3.归纳类比知识,创造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