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地理教学的目标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9 17:16:29

地理教学的目标

地理教学的目标例1

1了解地理学习基础

地理教学目标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预期结果,由于学习具有累积性的特点,所以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的出现必须基于他们原有的学习基础之上。因此,确定地理教学目标必须以符合学生地理学习基础为前提条件。学生地理学习基础主要包括地理学习内在动力基础和认知基础两方面。

(1)了解地理学习的内在动力基础。学生地理学习的内在动力主要指与地理学习活动紧密关联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兴趣越浓,学习期望就越高,而地理学习期望越高就要求地理教学目标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高的水准。

(2)了解地理学习的认知基础。认知基础包括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无论是认知结构,还是认知能力,都是地理教学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如果教师不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基础,那么他确定的地理教学目标有可能会超出学生的认知基础,使目标高不可攀,也有可能低于学生的认知基础,使目标成为“过去完成式”。在《旅游资源》这一节,学生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非常感兴趣,同时学生已经对本地的(如襄城县紫云山、平顶山市石人山等)和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资源(如长城、西湖等)有所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应掌握这一点。

2分析地理教学内容

地理教学内容是地理教学目标的“物质材料”,由于“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并且相互间具有复杂的联系,所以确定地理教学目标前必须理清“物质材料”。

(1)分析地理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各个知识点,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作为地理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分析地理教学内容中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知识结构,以此作为地理教学目标等级划分的依据。

(2)分析地理教学内容的教育因素。地理教学内容不仅具有知识教育价值,同时具有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作用。如学习各类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学习我国南北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如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巧夺天工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及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等等。地理教师确定的地理教学目标必须反映地理教学内容的这种心理教育因素,使地理教学目标全面体现地理教学特点。[H01mm]

二、设计地理教学目标的要求

1.地理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全面性

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教学目标体系既要包括认知领域和技能、能力领域,又要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同时,地理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所以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还要坚持全体性原则,既要基于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

2.地理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层次性

新课标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重视个体差异,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能力等多方面制订高低层次不同的目标。根据新课标的特点一般可预设几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基础性目标(课程目标),二是高层次目标(弹性目标和发展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目标层次越低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相反,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需要的时间较长,是逐步达成的。

地理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因而目标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新课标一改过去那种把教师当做行为主体、从规范教师的教学角度出发的设计方式,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学生学习的行为结果。同样,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学生学习的结果,体现“为学生而教、为学习而教”的理念。如,“掌握阐述旅游资源的特性”意思就是说,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旅游资源的特性。

4地理教学目标必须是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

地理教学目标必须是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而不能是地理学习过程。如“旅游资源的价值”这一知识,表示地理学习结果的目标为“学生学会分析旅游资源的价值”,而“掌握旅游资源的价值”则是设计地理学习过程的教学目标。地理教学目标更不能以教师的活动为内容,如不能以“讲述旅游资源的价值”作为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只是表示教师的教学活动,而没有表示出教学活动之后学生应当达到什么样的地理学习效果。

依据以上设计思路,《旅游资源》教学目标可以设计如下:

《旅游资源》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a掌握阐述旅游资源的分类,知道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在旅游方面的意义。

b理解和掌握旅游资源的特性以及各种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B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分析各种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

b初步培养学生在旅游活动中的审美能力。

c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地理教学的目标例2

本文选取了中国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普通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美国1994年颁布的《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作比较。从中美两国的海洋地理教学目标来看,两国的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的地理课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而美国的地理课标则将基础教育分为3个阶段,并且根据每个教育阶段提出了每个学段相应的要求。两国中学阶段海洋地理教学目标的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1.知识目标的比较

在海洋地理知识这部分,我国的教学目标注重对海洋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例如,掌握有关海洋的地理基础知识,了解海洋的基本特征,明白人类与海洋环境的各个要素的关系和相互的影响,依据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法等。虽然美国也比较注重学生对海洋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但是美国地理课标中强调将这些基础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注重海洋地理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结合,如海洋地理学科和空间学科的综合,海洋地理学科和生命学科的综合等,多渠道、多样化地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更综合的海洋地理知识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的这种知识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海洋地理知识,有其设计的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因为我国的教学目标偏于重视海洋地理知识的掌握,对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与否没有太多的关注,也没有让学生将学到的海洋地理知识应用到中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去。我国应进一步改善教育体制,强调海洋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

2.技能目标的比较

在海洋地理技能目标这部分,我国地理课标提出了海洋地理观测、海洋地理调查和海洋地理实验这三大类技能,而美国地理课标在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获取海洋地理信息、整合海洋地理信息、分析海洋地理信息、提出海洋地理问题、回答海洋地理问题这五项技能。由此可见,我国对地理技能的表述不够恰当,只是用一些普通的科学训练方法作为海洋地理的技能,概括含糊,没有准确地体现海洋地理学科的特色性和系统性。

3.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比较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这一部分,两国都注重培养中学生海洋地理的探究能力,都希望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能提出相关的海洋地理问题,继而通过实地调查或教学目标中国美国知识与技能掌握海洋地理基础知识、了解海洋的特征、人类与海洋环境的相互影响、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海洋地理的观测、调查、实验等基本技能。海洋区域、海洋自然系统、海洋环境与人类社会、海洋地理知识的应用;提出和海洋地理相关的问题、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信息、回答问题等技能。过程与方法利用各种途径分析和运用海洋地理信息,解决海洋地理问题。注重海洋地理的探究能力,培养预设、收集、分析、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注重表达、交流、团队合作。通过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获得海洋地理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得出初步的结论,最后利用各种方法来验证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合作、交流、协调、理解等能力。但是,在我国的实际教学当中,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并没有真正地落实下来,还只是处于理念的阶段,和美国的落实情况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比较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我国海洋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包括:激发学生对海洋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海洋基本国情,使学生热爱海洋,对海洋有责任感,并形成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但是美国地理课标中没有提及这方面的目标,因为美国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通过对学生的规定或者喊口号就能够培养出来的,而是应该通过学生自己体验海洋地理学习的过程,获得海洋地理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对海洋地理学科的兴趣,进而推动学生不断进行海洋地理学习。因此,学生是在学习过程中、在体验中自己形成对海洋的情感与态度的。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而且是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符合的,但是我国对于海洋地理教育还是强调外在的驱动,基本上是灌输给学生的,对于学生内在的驱动力——兴趣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地理教学的目标例3

与教学大纲不同的是,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体现的是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要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贯穿其中,以提升地理科学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下面笔者以《河流地貌的发育》的知识目标为例,探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知识目标为“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对该标准我们可作如下解读:本节课要求掌握的是外力的因素,即流水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及过程和方法上的要求,即结合实例和举例说明的探究过程等。

一、结合实例,分析归纳流水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为:先讲侵蚀地貌的形成概念,后讲河流发育的初期和河流形成后,侵蚀作用的特点。通过阅读活动,学生了解湖南省境内的张家界河谷的形成是河流的侵蚀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主要是通过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的因素形成。教师可以分别讲解发育于山前的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和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海滨地区的三角洲,最后让学生通过案例3和活动来了解河流的三种堆积地貌的形成。该教学有较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讲授较多的知识,但主要的缺点是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导着整个的教学过程,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将学生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混淆成教师自己的“过程和方法”目标。

我认为,流水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教学过程可做如下改变: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应用Google Earth软件,让学生观看长江(或本土的河流如闽江)、黄河,由远到近,溯源而上浏览观察下游到源头的河流地貌,并设置提问:1.河流上游的河谷形态与下游的河谷形态是否相同?2.长江上游河谷形态与黄河上游河谷形态有何相同点?归纳河流上游河谷形态的特征。3.长江下游河谷形态与黄河下游河谷形态有何相同点?归纳河流下游河谷形态的特征。4.判断下列哪些图片呈现的是河流侵蚀地貌,哪些图片是河流堆积地貌。教师再展示湖南省境内的张家界风景旅游区,让学生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说清流水的侵蚀作用和侵蚀地貌。通过课本中的实验活动,验证洪(冲)积扇形成过程和外部形态,思考坡度、流速以及颗粒物大小对洪(冲)积扇形态的影响。

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举例说明,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归纳总结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为实现“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课程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本节“活动”这个例子让学生进行探究。

活动:根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2)A、B、C三地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该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避开自然灾害的威胁,河流地貌凭借着水源、土壤、交通等优势条件,往往成为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区。河流的干、支流汇合处,地势平坦,利于农耕和基建;便于人、物流的积聚和中转;还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因此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我国南、北方地区,说明河网密度和水源获得的难易程度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三、设计试题体现课改,侧重考查“过程与方法”

例1.读“河流不同部位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剖面图甲相对应的部位 (填字母),该处流水作用以 作用为主。

(2)与剖面图乙相对应的部位 (填字母),该处流水作用以 作用为主。

(3)与剖面图丙相对应的部位 (填字母),该处流水作用以 作用为主。

答案:A. c 堆积 B. a 侵蚀 C. b 搬运

该题给出的是河流的不同部位剖面图,要求学生利用图中提供的河流不同剖面形态对应河流的不同部位。河流不同的剖面形态与流水的外力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即与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整个解题过程考查了对地理思维过程与方法的落实情况。

例2.长江中游沿岸某中学地理研究学习小组在查询当地历史地理资料时发现了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桑落洲”的诗,描写了当地地貌和聚落的演变过程。河南安阳某中学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发现,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讷”(讷:河水内湾环抱处,即河流凸岸),殷墟旧址就位于河流凸岸。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阅读上述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胡玢诗中“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哪一位置?

(2)“桑落洲”(桑落洲即江心洲)是怎样形成的?

(3)殷墟旧址选择河流凸岸的原因有哪些?(从农业、军事防卫和取水三方面分析)

解析:第(1)题,甲、乙、丙、丁四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长江沿岸堆积地貌的形成,丁图中②处面积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因此最有可能为②。

第(2)题,“桑落洲”即江心洲,由于河流中下游河道变宽时,水流速度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

地理教学的目标例4

    (附图 {图})

    一、教学目标

    编制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实施目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大纲,以教育目标分类学 为参照系,将教材内容变成具体的、有层次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它可以凭借学习者结束学习时的行为变化 来体现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并且评价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目标教学 中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各学科教学目标要有总的目标及各年级、各年段的教学具体目标。例如中学地理的总 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 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地球、地图、中 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初步懂得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人类 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总目标与具体目标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 ,教师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目标中不恰当的地方加以修改和调整,使之成为科学的目标体系。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成功的教学设计,要以系统科学理论作指 导,全面分析教学中诸因素,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教学媒体作用,控制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 化。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要钻研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中包 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智能训练。例如高中地理以人地关系为线索,阐明地球的宇宙环境,构 成地理环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以及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 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

    二是了解分析学生状况。学生是教学对象,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 学习中思想情绪、现有知识水平,预测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坚持“教必有法,但无定法、重在选择、贵在得法”的原则,以 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认真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圆满完成教 学目标的实施。

    三、反馈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上,某些学生会产生学习误差。这些误差的积累会使学生成绩下降。如 果能及时地反馈,揭示学习上的误差,并及时改正,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馈信息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编制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单元、学期、学年的形成性测试卷, 以此分析达标情况,从中获取信息,开好矫正“处方”。

    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反映及课后作业、练习等,及时获得教学信息,以此调整教师 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各种途径的信息反馈,使整个教学过程就处在了可控、可调状态,使教师把握了教学主动权,从 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补救措施

地理教学的目标例5

一、前言

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行为,要改变教学行为就必须先要改变我们的教学目标。因为它制约了教学过程、方法、和师生的课堂活动的方式,在教学中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但在我们实际教学当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陈述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制定出定位适当的教学目标且尽可能地用可观测和测量的行为词语清晰地来陈述教学目标呢,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陈述标准。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意味着应将全面性作为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全面性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教学的知识点要全面,并不是说知识体系要全面,是指根据课程标准列出所要讲的知识点,以防讲遗漏。其次,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应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现在大多数的教学目标设计中,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重要性依次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认知,还要在认知的过程中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且在此过程中体验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经历,故而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应使它们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差异性原则

传统的教学目标设计往往只是针对大部分的学生,故而也就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而后进生又吃不了的局面。这也是我们老师经常说的教学只可能面向大多数的学生,出现了一部分学生受益而一部分学生陪读的现象。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以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为前提,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最大程度地促进其自身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要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只有我们老师先了解学生的差异,比如: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商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再根据这种差异,设计出具有一定差异性和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有了差异性、层次性的教学目标才能为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3.适度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适度,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太高如同空中楼阁,学生是达不到的,太低的话,又达不到教学的要求。那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呢?这也是我们在备课时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即要备课本,也要备学生,再结合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定位适当的教学目标。如对于高一地理中地球的运动,这块知识抽象、难懂、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很差,若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解答高考题的难度,这样的目标就如同空中楼阁学生是达不到。

4.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者,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进行了解后设计出来的三维目标才是行之有效的。地理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目标设计时也要体现这种变化。

5.生活化原则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崇尚的是“维科学主义”,这样的教学越来越脱离生活实际,进而导致教育中生活意义的失落。例如高一的季风,学习了季风的概念、成因以及冬夏季的风向。学完以后如果问学生天台夏、冬季分别吹什么风,肯定很多的学生不知道。但如果在教学时先问学生天台夏、冬季吹什么风,再问为什么天台会吹这样的风,从而引出季风等一系列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和前面相比肯定会更好。

德国的现象大师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值得重视的世界,是通过知觉可以直观体验的世界。而教育恰恰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活动,教育只有面向生活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因此,新课程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6.精致化原则

知识永远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不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知识成几何级数增长,现在还在试图以制造“知识容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全部知识和技能,并能受用终生的思想已经不符合社会的现实要求了。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才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呢?从理论上讲就是对学生的发展都有价值的知识。因此,以往被我们看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能已不再是学生需掌握的。而以往未受关注的知识和技能却更可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会出现很多新的目标如:合作意识、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的课程内容选择要更加精炼,在对教学目标设计时要遵循精致化原则。例如:现在我们使用的湘教版有些内容的知识体系是不够完整的,有的老师为了追求知识的完整性,把老教材的知识都加进来讲,唯恐落下某块知识,这样做肯定是没有必要的。现在的教学理念是对学生有用的则讲,对学生没有用的则不讲,而对知识体系的要求降低。另外,讲与不讲可以参照新课程标准来取舍的。

三、教学目标陈述的标准

1.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的目标

在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达到“什么”要求时,往往使用抽象、意义含糊、难以观测和量化的词语。如“了解”、“懂得”、“理解”、“认识”、“掌握”、“体会”等词。这样就给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到达一个怎样的“度”就没有明确的指示。没有明确的目标其学习的效果肯定比有明确的目标学习效果差,故使用抽象、意义含糊、难以观测和量化的词语来叙述教学目标会妨碍教学目标导学、导教、导测评功能的实现。

(2)教学目标主体的偏离

教师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往往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使学生掌握……使学生体会……教师是使能者,学生是效应者。教师是否做了“使能”的努力,将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行为观测点,学生是否“能了”反倒成为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助证。如果是这样,与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这一基本界定产生了目标主体的偏离。

2.目标陈述的标准

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测和测量。尽量避免使用抽象、意义含糊、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用一些行为动词将学生会做什么和会说什么具体化,教学目标的陈述也就可以具体化。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学生通过教学后能学到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获得处理某一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的目标例6

    一、精确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作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全部运作都是围绕目标展开并逐步逼近目标的过程[1],因此,科学设计并精确陈述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目标导向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等,并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明确学习任务或学习活动。其次,要以某一知识内容为主线,将与其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融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构思与设计。最后,结合学生实际和地理学科特点,设置合适的行为条件或活动情境,选择合适的行为动词,并用规范的语句清楚地陈述出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方法主要有行为目标陈述法和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1.行为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陈述法是通过明确规定教学活动后,预期学生应该达到的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结果来设计与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一般由四大要素组成,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或行为标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等结果性目标和部分可以结果化或需要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陈述。其主要特征是行为动词要具体、可测量、可操作,行为结果具有相对统一或共同的最低标准。

    例1.在观察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或熟鸡蛋、熟鸭蛋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及其分界面,简要说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归纳概括(或列表比较)各内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2.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是通过明确规定学生应参与的具体活动或任务,但不规定学生在活动中应取得的具体结果或统一标准,来设计与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部分难于结果化或无需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陈述。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一般也是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活动主体、活动情境、行为动词和表现性任务。其主要特征:一方面,学习活动或任务是具体的,但活动结果是开放的或个性化的;另一方面,行为动词具有过程性或体验性特征,如经历、参观、访问、考察、感受、分享、参与、尝试、调查、绘制、讨论、交流以及合作等。

    例2.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合作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选择一种方式向同学介绍这次观测活动的体会或成果(如特征、规律等)。

    二、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终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标。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师生的课堂活动方式,也决定着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选择和采用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媒体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子目标[2]。因此,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可用图1表示,即目标决定内容、目标决定策略、目标决定评价;每个教学目标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目标,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为了达成一个个子目标的过程。

    1.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般来说,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基础和学校环境条件等。但是,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在之前精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已经充分并综合考虑到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等,因此,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内容选择与重组的重要和直接依据,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并为有效达到目标提供支持。

    基于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首先,要非常熟悉教学目标及其子目标的要求。其次,要结合教科书上的学习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或改编。最后,通过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重组或改编教学内容时,一般应以学生使用的教材(包括教科书和地理图册)为主,但又不能局限于某一版本的教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当替换或补充一些其他版本上的内容或学习材料。

    例3.阅读教材并结合“太阳系示意图”,说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例4.运用太阳系示意图(或太阳系模拟动画)和八大行星的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比较表,概括说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感受天体运动的规律性。

    如果按照例3目标来组织教学,只要学生结合太阳系示意图,能在教材中找到并说出相关结果(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就算达成了教学目标。如果按照例4目标来设计教学,在使用中图版教材的学校,则需要在用好教材中“太阳系示意图”的基础上,将人教版教材中的“表1.1八大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补充并呈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这个数据表的基础上,总结出八大行星具有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征。显然,例4目标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也更有利于导教、导学和导测评。

    此外,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活动的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素养等,适当补充或改编一些教材外的学习材料,如地理学最新成果、时政热点等,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补充或改编策略和方法,有教学内容案例化、教学内容地方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图表化、教学内容结构化以及教学内容试题化等。

    2.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3]。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必须服务于特定教学目标的需要,不同的教学目标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具体来说,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或手段的选择与应用等。

    (1)教学方法的选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理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4]。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学习基础、教师自身素养和学校环境条件等。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方法选择、应用与组合的最重要依据。在精确设计与表述的教学目标中,其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往往隐含有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媒体的要求。

    例5.运用八大行星主要物理特征比较数据,对八大行星进行分类(或归类),归纳概括(或列表比较)三大类行星的主要特征。

    从例5目标中的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分析,该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不是要学生识记三大类行星的名称和特征,更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行星的相关数据,即学习的重点不是要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而是运用地理图表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地理图表的分析与运用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教学活动和任务都应在课堂上完成,具体的学习方式最好以小组合作学习或讨论式学习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最好是读图(表)启发式教学,或发现教学法等。

    该目标后半句提供了两个行为动词,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如果选“归纳概括”,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读图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并简要表述即可;如果选“列表比较”,则要求学生能在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列表比较。显然,后者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求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不同的特点,都要求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用。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突出一两种主要的方法,辅以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使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5]。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导向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尽可能以读图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主,或多选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法等。

地理教学的目标例7

1.地理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述

在地理新课程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包括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态度、科学精神、地理审美情趣、资源观、环境观,对全球、祖国和家乡环境与发展的态度和责任感,以及是否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的行为规范等。

2.地理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特征

最新课程标准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遵循有益于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的原则,鼓励积极探究。此外,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推动课程资源开发,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体验。

2.1反映了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的提出,就是围绕上述要求设计和确定的,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偏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及时代的要求。

2.2挑战传统地理德育,转变地理课程观念。

地理德育是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类社会共同推崇的价值观及学生丰富的情感发展多被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虽然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视为等同于原大纲所提的思想道德教育目标。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地理教育国际》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明确提到对地理世界各种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兴趣”、“欣赏”、“体会”、“关注”、“尊重”、“负责”等诸多方面。地理新课标从“好奇心”、“兴趣”、“科学态度”、“审美情趣”、“关心”、“热爱”、“尊重”、“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行为”、“养成”等方面充分关注学生丰富的人格世界,这是地理课程观念教育的质的飞跃。

3.地理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育价值

3.1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由于新课改后地理教学内容要求紧密联系实际的特点,在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可以得到多方面发展。如关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其环境差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通过学生的讨论研究,既可以提高思维能力,又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想法,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3.2有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学生在未来生活经常遇到与地理有关的问题,需要运用地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如: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知道地方特征与就业机会的联系,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求职中更有竞争力;作为一个生产者,知道区位、生产和销售地的自然人文特征与投入产出联系,以及生产中的环境代价;作为一个公民,知道如何保护环境并鼓励他人也这样做。学生在对以上问题作决策时,根据的是在生活经验中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和世界观,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学校的地理课程获得的。

3.3树立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伴生物,环境教育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在河流上修建水库所产生的后果有利也有不利:它控制了洪水,利用水能发电,提供灌溉水源发展农业;但同时也改变了库区的生态环境,减少了沉积物,使入海口的泥沙和营养物质减少了。当青年学生了解到由于人们缺乏环境意识而造成对人类自身和其他物种生存的危害,心灵会受到触动,他们在思考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可能会更加关注环境。

3.4增强全球意识。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地理教学中进行全球意识的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必不可少的内容。基础地理教育要使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方法技能,这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高中地理新教材中介绍了许多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存权利。

3.5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入地理教学,丰富和完善地理教学目标体系。

地理新课程在内容中设置了许多活动环节,供老师教学时灵活选择。例如“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及文化传统”;“组织有关人口问题的辩论会”等。在活动中将思想教育发展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反映出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精神,丰富地理教学内容。

地理教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理环境,有很多教学任务需要在课外进行,如:认识地形、气候、居民点、工农业生产、交通,进行乡土地理调查等。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注重课内教学环境,如此难以生动形象,不能达到地理教学目的。新课标肯定了课外教学环境的重要性,有利于丰富学生地理知识,锻炼地理实践能力,形成科学的地理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作为学校教育的优先目标,只要在地理新教材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一定能更好地实现地理素质教育目标。

地理教学的目标例8

【中图分类号】G633.55

之前的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尽管也有教学目标,但目标的制定往往呈现出几个弊端。一是目标的制定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有些空洞和泛化;二是目标带有很浓厚的功利色彩,多是和考试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弊端使学生难以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保障。因此,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

目标教学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也称布

鲁姆教学法。它是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是师生为落实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的教学机制。它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使绝大部分学生达标。让课堂教学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追求的目标。通过近几年的目标教学实践,我越来越感到目标教学法确实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开发学生智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我认为目标教学不是单纯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民主科学,学生行为自如,学得主动,学得愉快,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引导学生走进知识殿堂的领路人。下面就以我的地理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我对目标教学的认识。

一、 高中地理实施目标教学的基本程序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从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总任务出发,我基本摸索出地理课实施目标教学的基本程序,如下:

(一)课前:制定目标

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及教材的纵横知识的联系上狠下功夫,才能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层次性、可测性的正确目标,并要精心设计好相对应的目标检测题,同时也可以调动爱好地理科学的学生与老师一起制定教学目标,一定要相信学生能够当好老师的助手做好小老师。

(二)课上:可分前提目标诊测、展示目标、实施目标、形成性测评四大步

(1) 前提目标诊测(摸底反馈):课前 5-10 分钟进行。小测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上一节课“学习目标”中的重要知识点,这既是复习巩固旧课,又是上一节课教学效果的检验,从中了解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教师再针对薄弱环节予以补救,从而达到“反馈―矫正―深化”的教学目的。 二是原来学过的与本节课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 从而检查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反馈予以补救,使教学成为有计划、有准备的活动。小测题根据学生水平,容量、难度不能过大,特别是要能调动中下层学生的积极性, 目的是使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活动过程,共同提高。诊测方式以全体学生卷面作答为主,我开学就要求每人准备二个小测本,为了节约时间,学生不必抄题,直接写明题号和答案,测毕,老师随机全收。部分收或不收,并即时讲评公布答案,学生自评、互评并即时改错。为避免形式呆板,适时穿插些其它形式;如老师提问,学生比赛回答,学生上前到黑板上做答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在堂上完成,减轻了课外负担。

(2)展示目标:新课开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救学目标,了解哪些要记住,哪些要深刻理解,怎样应用等,同时,运用各种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达标的兴趣和信心。

(3) 实施目标: 这是目标教学的关键和核心。 包括基层目标导达( 及时反馈)和高层目标助达( 集中反馈)。 教师带着目标教, 学生带着目标学, 这是展示和检测教师设疑能力和引导学生解疑能力的关键, 课成功与否这是最重要的一环。

(三)课后: 合作矫正, 补救达标这个环节主要是针对"高层目标"而言, 形式灵活多样, 可个别辅导, 也可组织学生互相矫正, 补救达标。

二、通过目标教学,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施目标教学以来,我经历了不断摸索反反复复的过程,实践证明, 认真实施目标教学,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质量、学习成绩就大大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我总结了前几年的经验教训, 下决心认真实施了目标教学, 并使其操作过程越来越符合学生的实际并行之有效。 通过实践, 我班学生的地理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三、关于实施目标教学的几点体会

(1)目标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由“教书”、“教学生”变为“教学生自己学”。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不断地组织教学,学生一直呆板地听课,生怕自己不注意听被老师批评,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不够民主,学生学习被动, 积极性不高。目标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统治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不再被动地学,而是和老师一起探讨知识,回答问题,争论问题,甚至有一种超越老师的无比自豪感,思想解放,心情愉快,主动积极,省时高效。

(2)目标教学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观点,有助于双基的落实,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他们的潜在智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地理教学的目标例9

以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来考察,可把地理知识分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三类。陈述性知识是回答“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理术语、地理名称、地理分布等地理事实性知识。这类地理知识通过听讲或阅读就可以为学生掌握或记忆,不需要实验验证或探究,如“我国的疆域和面积。”地理程序性知识是指“它意味着什么?”和“它为什么这样?”的知识,即地理原理性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这类地理知识单靠老师的讲解很难为学生掌握,只能通过学习者亲身的体验、实验验证或探究才能逐渐被理解和同化。如在讲授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季风形成的问题时,让学生做沙子和水受热、冷却过程不同结果的实验;在讲授水汽凝固过程时,让学生做空气降温使水汽饱和凝固的实验;在讲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黄河水害问题时,让学生做水土流失和泥沙沉积实验等等。通过这些实验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掌握了这些知识。(徐小卫、吴修远等老师把执教班级分为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验班尝试开设一学期的地理实验,在测试程序性知识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两班成绩有显著差异)。地理策略性知识是指“怎么样学”的知识。如果程序性知识是为了“学会”,而策略性知识则是指向“会学”。在实验课中,随着问题的提出(如大气会产生气压吗?)学生如何才能解决问题,怎样解决才是正确有效的途径,用什么方式和办法来验证大气会产生气压,都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实验验证和探究而获得的。经过这种锻炼,学生逐渐懂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按知识的存在形态把知识分为内容性知识与方法性知识,那么陈述性知识则应属于内容性知识。由于掌握这种知识采取的是传授、记忆的方式,难以克服信息的无限性与生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因而受到当代信息社会的较大冲击与挑战。因此,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方法性知识成为当今学校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方法性知识是关于个体怎样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所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应属于方法性知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方法是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学力,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础。因此,由内容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的重心移动,是地理实验课对中学地理教学最重要的影响之一。

二、有利于由单一学科性知识向综合性知识发展

未来科学知识的发展趋势是综合和分化的统一。综合性知识即跨学科知识,成为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它将冲击和引发传统教育体制和课程结构的变革。虽然说跨学科研究更主要的是触发了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改革,但它的思想和理念也波及了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综合性知识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将起着单一学科知识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以学生的记忆和复现课本主要内容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素材仅局限于地理课本,因此传授的知识为地理单一学科知识,而地理实验课的开设则实现了由单一学科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如:实验观察植物,需要综合运用地理知识与生物知识;实验鉴别矿物,需要地理知识与物理、化学知识的整合;而地理模拟实验更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人文地理实验(或综合实验)则实现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有机组合,地理知识与环境及其他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地理与社会、生活知识的综合。

三、有利于由学问性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的转移

传统的地理课程主要是以单一的学科知识为主,即完全是学问世界的全体性知识。虽然学问性知识对于学生发展有很重要的价值,但是,作为人类文化的知识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其中与科学知识或者说学问知识相对应的知识是体验性知识。

体验性知识是在体验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真实或模拟的体验情境中,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获得的经验和知识①。地理实验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情境的投入,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有切身体会,有实际参与经历。这种接受知识的方式是体验性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运用。例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的教学,可通过开展地理实验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橡皮泥捏山,绘制其地形图,讨论绘图方案――师生共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制作、探究、收集信息等多样复杂的活动情景来获得知识,深入体验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他们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又如人文地理实验,有利于学生认识当地的环境和环境问题,利于学生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政策,帮助学生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分布,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规律,使地理知识成为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

地理教学的目标例10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以下德育目标: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情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以上德育目标可以看出,地理学科的德育要遵循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施行德育?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巧妙联系生活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启发。

一、用“二分法”进行课堂教学

所谓“二分法”,就是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既要看到总量的有利方面,又要看到总量的不足,这样的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相当多,并且很多涉及德育内容,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例如,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分析,教师要介绍两方面的条件,中低纬位置、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都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而地形复杂多样、山区多、平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却是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又如,我国建国后工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但是只有通过这样的分析,才能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全面地考虑问题。成就、优势和有利条件是我们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的源泉,有助于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情感。而存在问题、劣势和不足,也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肩负的责任,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发扬艰苦创业、建设好祖国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用“逻辑推理法”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式和途径选择,要依据知识内容所蕴含德育的特点及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德育内容隐含于学科知识中,需要通过逻辑推理逐步地显示出来。例如,“水资源利用”一节中,全世界60%的国家和地区用水越来越紧张这一问题,这样分析推理:从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和工农业发展迅猛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水的分布不均匀,以及不合理用水的现状,得到全世界水严重短缺的结论。

在教学中运用逻辑推理法,不仅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有助于形成科学的资源观和法制观念(如遵守《水法》),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用“比较法”或“对比法”进行课堂教学

采用新旧对比和中外对比,说明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识别光明和阴暗,是非与曲直,帮助学生认识新旧社会两重天,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不一样。例如,讲我国工业发展时,首先指出旧中国工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依附型工业,表现为发展水平落后、分布畸形,资源和资本被帝国主义和四大家族控制。建国后,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完善,工业增长势头迅速,各种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同时还可和其他工业大国的工业增长速度进行对比。比如,中国年增长率12.8%,而同期的日本年增长率11.5%,美国4%,俄罗斯5.8%,印度5.1%等。学生根据这些直观的数据可以看到:虽然中国现在落后,但发展速度快,按此速度发展,中国一定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另外,通过新旧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情况比较,充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以合作、讨论、争辩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眼界大为开阔,了解的事实材料、最新信息、实际案例多,甚至超过教师和教材。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品德教育可以采取适当形式,以学生自我品德教育为主,以教师适当引导为辅。例如单元教学中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在课堂集中教学时组织学生交流、探讨。这样,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德育内容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关注,并且学生的思想认识在交流中得到同伴的修正,进而得到提高。这种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比教师和教材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深入人心。

品德教育应坚持以理服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也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和表达。教师可以围绕各教学单元的品德教育主题事先作好准备,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之间开展必要的讨论和辩论,促使认识深化,让学生体验到真理不怕争辩,越辩道理越清楚。在讨论和辩论中培养有理有据的科学态度,敢于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讨论和辩论最后教师要做总结,以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