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1 16:54:45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例1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聚类分析;干预

近年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健康危险行为具有非特异性、长时间作用效应、聚集等特点。聚集是指多种健康危险行为发生在同一研究对象的现象[2]。为了解不同特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聚集特征,探讨有效干预模式,于2009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区对3720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西柳州市区随机抽取3所大学、9所高中、6所初中作为监测点校,于2009年3月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4个班,将该班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大中学生3800人,收回有效问卷3720份,有效应答率为97.89%。

1.2 方法采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在班主任和校医的配合下,由经过培训的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与意外伤害有关的行为。(2)与心理-情绪障碍和故意伤害(包括自杀)有关的行为。(3)成瘾,如吸烟、饮酒、网络成瘾和等。调查结束后当场回收问卷。本研究涉及的12种健康危险行为包括:吸烟、骑车违规、非安全游泳、受欺侮、斗殴、饮酒、网络成瘾、、因焦虑而失眠、有自我伤害倾向、抑郁、有自杀计划。

1.3 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 3.0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对男、女生分别进行样本聚类,以上述12种健康危险行为指标为变量,采用多次迭代更换类中心的聚类方法,进行K类中心聚类,聚类后每一样本的所属类别存为新变量。尝试以3、4、5作为分类数之后,确定男女生最佳分类数均为5。模式1组的特点为:各项危险行为低发,命名为低危险组。模式2组的特点为:均有骑车违规行为,其余行为低发,命名为骑车违规高发的中度危险组。模式3组的特点为:饮酒行为高发,其余行为低发,命名为饮酒高发的中度危险组。模式4组的特点是各种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平均水平,但大多数不是最高值,命名为较高危险组。模式5组的特点是大多数行为发生率在各组中居于最高水平。

2 结果

2.1一般情况调查的3720名大中学生中,男生1673人,占44.97%,女生2047人,占55.03%;初中1300人,占34.94%,高中1873人,占50.36%,大学547人,占14.70%。年龄12~27岁,平均(16.45±1.43)岁。

不同行为在不同聚集模式组的分布 某种危险行为的执有者,他们处在不同行为模式组,其分布详见表1、表2。

2.3 干预策略和措施建议

2.3.1策略:1)行为干预基于行为评估(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开展,在评估时对目标人群(一般是新生)进行聚类。聚类将产生危险行为低发组、危险行为高发组和N个介于两组之间的中度危险组。这些中度危险组会有一个或两个发生率接近100%的中心行为。2)生活技能教育贯穿所有危险行为干预活动:生活技能教育(心理社会功能教育)包括五对十种技能指标:自我认识和共情、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有效沟通和人际关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决策和解决问题。不同模式组分为不同学习小组,针对不同小组(班级内分组),在课堂分组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小组学习活动中相对固定地分组。制定不同的策略,结合校内已有的教育任务进行,无论针对哪一种危险因素,课堂内和课外的活动均以行为指导为宗旨,均使用生活技能教育的中心策略设计教学和活动计划。低发组着重于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中度危险组围绕中心行为,着重于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教育。高危险组结合个体心理辅导,进行五对十种心理社会功能的综合教育和训练。3)利用已有资源:在学校已有教育任务和资源基础上开展。如低发组可结合一般性的教育活动、讲座进行,中危险组可结合专项行为危险因素控制政策和任务进行,高危险组结合校园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进行。4)生活技能教育贯穿在学生--家长―社会多部门的沟通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形成“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同伴教育―家校互动”教学链。5)结合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开展干预,形成行为评估-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的循环。

2.3.2干预策略图示

2.3.3 干预措施:

1 教师培训:以校医和保健老师为中心,开展教师培训,让教师掌握聚类和生活技能教育活动设计原理和方法,设置教师业务交流网络交流平台。强调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行为指导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理念。

2 学生健康教育:以参与式教育、游戏等方法,设计课程―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同伴教育等形式开展生活技能教育。以课内分组和各组专项活动进行不同模式组的分组干预。

3 在家长教育和多部门研讨会广泛传播生活技能教育的实例和实效。

4 技术支持: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关于聚类、生活技能教育设计、监测和评价的技术服务支持。

5 传播材料的总结和开发:在开展教育活动中,进行过程记录,开发教材和宣传材料。

6 激励: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案例评比、优质课评比活动,激励先进。以示范案例带动全面教育活动的开展。

7 示范阶段结束后,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向政府开发相关政策,全面推广基于聚类以生活技能教育为中心的健康危险行为干预方案。

3 讨论

以往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多针对危险因素,并对全部人群采取相同的策略,国内只有少数报道将人群按某危险因素分为阳性和阴性(即网络成瘾或未成瘾)进行分阶段干预[3],但这样仅针对危险因素的发生程度来分组仍然还是不足的。例如:同为网络成瘾或吸烟者,他们处在不同行为模式组,所需要的策略也是不同的。因而,我们应突破针对危险因素分组的局限,采用根据不同人群行为聚集特征的方法,并寻找多种行为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分别针对某种单一危险因素的各类干预活动综合起来,并越过行为探索影响青少年行为的更深层面心理社会因素,寻找最本质、最共同的干预点,使各类干预活动整合在一种有效的运行模式中,互相推进,形成合力,提高行为干预的效率,这对于改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茗, 张金霞, 马尔健,等. 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5年变化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2): 143-145.

[2] 唐甜, 熊鸿燕, 卞永桥,等. 重庆地区人群中的健康危险行为簇聚特征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10): 967-969.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例2

 

任何一门学科教育,当它停留在技术层面时,它是低级的不成熟的。当进入到人们的精神层面,影响到人的行为时,它才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体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授促进学生健康的终身身体活动,培养学生对身体活动积极的行为方式。体育锻炼行为是一种健康行为,体育习惯是一种健康行为习惯,因而对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培养也遵循健康教育规律并符合相关理论。在体育教育中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是一种健康的体育教育形式,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所需,更是一种对健康体育教育的探索、尝试和创新,也以期对实现体育学科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有所裨益。

1.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及体育活动行为阶段划分

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是于1982年由Prochaska和Diclinente在其开展的戒烟项目中提出来的,该模式理论依据是: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而且每个作出行为改变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其理论基本点为:1. 人们以不同的速度在行为改变的五个阶段之间变动。2. 在改变的过程中,人们在这五个阶段之间反复往返;3. 对不同的个体,要使其发生行为的改变,应该对其采用不同的认知和行为策略。每一种行为变化都可以被人为地划分为五个阶段:1无打算阶段;2打算阶段;3准备阶段;4行为阶段;5维持阶段。针对成瘾性行为如吸毒和酗酒,行为的改变还包括第六个阶段:彻底戒除阶段。

如果将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看作是行为改变的目标,规律运动的定义按照公共卫生领域推荐的合理运动量:每周大多数天数中,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根据阶段改变理论的行为改变五个阶段的划分,那么在体育活动促进的范畴中这五个阶段相应地分别可以指:1无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并且没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2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3准备阶段:每周中至少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活动不规律,没有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4行动阶段:体育活动水平达到推荐的合理活动量,但是尚未坚持到6个月。5维持阶段: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并已经坚持6个月以上。

2. 对不同阶段个体进行体育锻炼的促进与干预

针对处于上述不同阶段的个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1 无打算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可能尚未意识到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或是因为以前增加体育或的的尝试失败而充满挫折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不能认为处于无打算阶段者已经作好参加一项锻炼项目的准备,而应该把干预的重点放在向其宣传锻炼的益处,帮助其识别阻碍其进行锻炼的障碍上,鼓励其与坚持锻炼的人交谈以获得激励。另外,即使其暂时不可能有锻炼的行动,也可以鼓励其记录每天有过多少次锻炼的念头来自我激励,帮助处于无打算阶段者从无打算阶段向打算阶段迈进。

2.2 打算阶段:处于打算阶段者,已经有打算锻炼的念头,但还没锻炼。这时需要鼓励其开始尝试锻炼,帮助其分析:为了开始锻炼,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和有利条件,锻炼场所,锻炼应采取的形式,锻炼的时间如何安排。锻炼目标的设立应该从简单易行的短期目标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向干预对象传授一些自我激励和从外界环境和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的技能。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3 准备阶段:处于准备阶段者,已经不规律地进行一些锻炼,但尚未养成规律习惯,尚未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论文写作,健康教育。他们已经切身开始体会到锻炼带来的益处,但不知道怎样能够做到坚持锻炼。这时进一步帮助其识别影响锻炼的有利因素和障碍,继续从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并坚持记录锻炼的情况,这些都有助于其进一步规律地锻炼。

2.4 行动阶段:处于行动阶段者,每周大部分天数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锻炼,而且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但还少于6个月。对于处于行动阶段者的干预重点是设法使其将这一习惯继续坚持下去,帮助其识别影响其坚持锻炼的因素,寻求支持,让家里人和朋友对其进行监督,防止锻炼终止。在这个阶段,需要向干预对象着重强调的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中断锻炼几天或一两周,也不意味着规律锻炼计划的失败,不要因此而气馁甚至放弃自己的锻炼。

2.5 维持阶段:处于维持阶段者,已经成功地坚持规律锻炼6个月以上,将锻炼视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益处及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套适合其自身状况和时间安排的运动方案。在这个阶段,应鼓励其继续记录锻炼情况,尝试一些新的锻炼项目来防止同一项目所带来的枯燥感,并继续进行自我激励。

3. 健康教育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在体育锻炼促进中应用

根据阶段改变理论,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促进时,可以通过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来对处于静坐生活方式的干预对象进行干预,这些策略在上述的各阶段的干预中已有所论及,概括起来讲,针对体育活动促进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各包括5个方面:

3.1 认知策略

1) 增加知识:进行各种知识的宣传教育,如活动和锻炼益处的教育,什么是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怎样合理安排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

2) 理解益处:鼓励干预对象思考采取和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对其个人会有怎样的益处。

3) 警告危害:讨论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4) 考虑对他人的影响:鼓励干预对象思考其静坐生活方式对其家人和朋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5) 增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多动员干预对象积极调查其周围有哪些可利用的进行体育活动的资源和机会,如住所和工作单位附近的公园、体育馆、小区内的健身园和拳操队伍等。

3.2 行为策略

1) 做出承诺:鼓励干预对象设定特定的短期目标。如开始锻炼的第一周,可以设定每周中的3天健步走1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频度,并最终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

2) 获取社会支持:鼓励干预对象从其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中寻找愿与其一起锻炼者。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3) 寻找替代:帮助干预对象根据其日常生活安排,在平时采取静坐生活方式的时段进行锻炼,如在看电视广告的时间散步,或在午休时间进行散步。

4) 自我奖励:鼓励干预对象在自己达到设定的短期或长期目标时,对自己进行奖励,以增强进一步坚持锻炼的信心和动力。

5)自我提醒:教给干预对象一些自我提醒锻炼的技能,如计步数、记录锻炼日记等。

4.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与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教育

健康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认同——态度改变——采纳健康行为”。从知到行要经过的四个层次,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过程,特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行为转变,其过程就更为复杂和困难。从图1中可见健康教育的知、信、行三者的关系,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为了达到行为的目标,就要从这个目标出发使受传者知和信。另外,从知到信到行只存在因果关系,不存在必然性。论文写作,健康教育。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信息知 信 行 增进健康

图1 健康教育模式图

健康行为学认为影响锻炼行为的认知中,知识态度自我效能行为间呈逐步递减的轨迹。

因此,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的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安排活动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动作做得很熟练,并不一定意味着课外学生也会积极参加锻炼。特别是当今,有许多因素阻碍人们经常参加锻炼,如电视和电子游戏机的诱惑,不安全的环境、缺少适宜的场地…因此,系统地学习安排体育活动的技能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尤其应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信念、态度及情感的培养。而上述的认知、行为策略就是一种很好培养与教育方法。

5.小结

由上述可见,在实践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技能与策略培训,如通过家庭作业与家长交流,校外区域体育活动的集团学习等,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目标设定、运动问题解决等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意识,融合公共卫生的要求开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自我负责的意识和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尝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的青少年儿童身体活动监控体制和资源互助机制等措施,使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教育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华,刘波.对我国体育教学与人格精神教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4.1

2.尚大光,姜文生.学校健康经验指导[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1

3.尚大光,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理论基础与操作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

4.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例3

 

任何一门学科教育,当它停留在技术层面时,它是低级的不成熟的。当进入到人们的精神层面,影响到人的行为时,它才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体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授促进学生健康的终身身体活动,培养学生对身体活动积极的行为方式。体育锻炼行为是一种健康行为,体育习惯是一种健康行为习惯,因而对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培养也遵循健康教育规律并符合相关理论。在体育教育中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是一种健康的体育教育形式,符合现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所需,更是一种对健康体育教育的探索、尝试和创新,也以期对实现体育学科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有所裨益。

1.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及体育活动行为阶段划分

健康教育的阶段改变理论是于1982年由Prochaska和Diclinente在其开展的戒烟项目中提出来的,该模式理论依据是: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而且每个作出行为改变的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其理论基本点为:1. 人们以不同的速度在行为改变的五个阶段之间变动。2. 在改变的过程中,人们在这五个阶段之间反复往返;3. 对不同的个体,要使其发生行为的改变,应该对其采用不同的认知和行为策略。每一种行为变化都可以被人为地划分为五个阶段:1无打算阶段;2打算阶段;3准备阶段;4行为阶段;5维持阶段。针对成瘾性行为如吸毒和酗酒,行为的改变还包括第六个阶段:彻底戒除阶段。

如果将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看作是行为改变的目标,规律运动的定义按照公共卫生领域推荐的合理运动量:每周大多数天数中,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根据阶段改变理论的行为改变五个阶段的划分,那么在体育活动促进的范畴中这五个阶段相应地分别可以指:1无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进行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并且没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2打算阶段;每周中没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有增加体育活动的打算。3准备阶段:每周中至少有一天达到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超过30分钟,但活动不规律,没有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4行动阶段:体育活动水平达到推荐的合理活动量,但是尚未坚持到6个月。5维持阶段: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并已经坚持6个月以上。

2. 对不同阶段个体进行体育锻炼的促进与干预

针对处于上述不同阶段的个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1 无打算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可能尚未意识到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或是因为以前增加体育或的的尝试失败而充满挫折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不能认为处于无打算阶段者已经作好参加一项锻炼项目的准备,而应该把干预的重点放在向其宣传锻炼的益处,帮助其识别阻碍其进行锻炼的障碍上,鼓励其与坚持锻炼的人交谈以获得激励。另外,即使其暂时不可能有锻炼的行动,也可以鼓励其记录每天有过多少次锻炼的念头来自我激励,帮助处于无打算阶段者从无打算阶段向打算阶段迈进。

2.2 打算阶段:处于打算阶段者,已经有打算锻炼的念头,但还没锻炼。这时需要鼓励其开始尝试锻炼,帮助其分析:为了开始锻炼,存在哪些阻碍因素和有利条件,锻炼场所,锻炼应采取的形式,锻炼的时间如何安排。锻炼目标的设立应该从简单易行的短期目标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专业人员向干预对象传授一些自我激励和从外界环境和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的技能。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2.3 准备阶段:处于准备阶段者,已经不规律地进行一些锻炼,但尚未养成规律习惯,尚未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论文写作,健康教育。他们已经切身开始体会到锻炼带来的益处,但不知道怎样能够做到坚持锻炼。这时进一步帮助其识别影响锻炼的有利因素和障碍,继续从家人、朋友处寻求支持,并坚持记录锻炼的情况,这些都有助于其进一步规律地锻炼。

2.4 行动阶段:处于行动阶段者,每周大部分天数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锻炼,而且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但还少于6个月。对于处于行动阶段者的干预重点是设法使其将这一习惯继续坚持下去,帮助其识别影响其坚持锻炼的因素,寻求支持,让家里人和朋友对其进行监督,防止锻炼终止。在这个阶段,需要向干预对象着重强调的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中断锻炼几天或一两周,也不意味着规律锻炼计划的失败,不要因此而气馁甚至放弃自己的锻炼。

2.5 维持阶段:处于维持阶段者,已经成功地坚持规律锻炼6个月以上,将锻炼视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真正体会到锻炼的益处及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套适合其自身状况和时间安排的运动方案。在这个阶段,应鼓励其继续记录锻炼情况,尝试一些新的锻炼项目来防止同一项目所带来的枯燥感,并继续进行自我激励。

3. 健康教育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在体育锻炼促进中应用

根据阶段改变理论,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促进时,可以通过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策略来对处于静坐生活方式的干预对象进行干预,这些策略在上述的各阶段的干预中已有所论及,概括起来讲,针对体育活动促进的认知和行为策略各包括5个方面:

3.1 认知策略

1) 增加知识:进行各种知识的宣传教育,如活动和锻炼益处的教育,什么是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怎样合理安排中等强度的锻炼项目。

2) 理解益处:鼓励干预对象思考采取和保持活跃的生活方式对其个人会有怎样的益处。

3) 警告危害:讨论静坐生活方式的危害和不良影响。

4) 考虑对他人的影响:鼓励干预对象思考其静坐生活方式对其家人和朋友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

5) 增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多动员干预对象积极调查其周围有哪些可利用的进行体育活动的资源和机会,如住所和工作单位附近的公园、体育馆、小区内的健身园和拳操队伍等。

3.2 行为策略

1) 做出承诺:鼓励干预对象设定特定的短期目标。如开始锻炼的第一周,可以设定每周中的3天健步走10分钟,然后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频度,并最终达到推荐的合理运动量。

2) 获取社会支持:鼓励干预对象从其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中寻找愿与其一起锻炼者。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3) 寻找替代:帮助干预对象根据其日常生活安排,在平时采取静坐生活方式的时段进行锻炼,如在看电视广告的时间散步,或在午休时间进行散步。

4) 自我奖励:鼓励干预对象在自己达到设定的短期或长期目标时,对自己进行奖励,以增强进一步坚持锻炼的信心和动力。

5)自我提醒:教给干预对象一些自我提醒锻炼的技能,如计步数、记录锻炼日记等。

4.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与体育锻炼行为促进教育

健康传播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知晓健康信息——健康信息认同——态度改变——采纳健康行为”。从知到行要经过的四个层次,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的过程,特别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行为转变,其过程就更为复杂和困难。从图1中可见健康教育的知、信、行三者的关系,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为了达到行为的目标,就要从这个目标出发使受传者知和信。另外,从知到信到行只存在因果关系,不存在必然性。论文写作,健康教育。论文写作,健康教育。

信息知 信 行 增进健康

图1 健康教育模式图

健康行为学认为影响锻炼行为的认知中,知识态度自我效能行为间呈逐步递减的轨迹。

因此,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的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安排活动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动作做得很熟练,并不一定意味着课外学生也会积极参加锻炼。特别是当今,有许多因素阻碍人们经常参加锻炼,如电视和电子游戏机的诱惑,不安全的环境、缺少适宜的场地…因此,系统地学习安排体育活动的技能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尤其应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信念、态度及情感的培养。而上述的认知、行为策略就是一种很好培养与教育方法。

5.小结

由上述可见,在实践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技能与策略培训,如通过家庭作业与家长交流,校外区域体育活动的集团学习等,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目标设定、运动问题解决等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意识,融合公共卫生的要求开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自我负责的意识和提高健康管理能力,尝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的青少年儿童身体活动监控体制和资源互助机制等措施,使我国的青少年学生健康体质教育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华,刘波.对我国体育教学与人格精神教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4.1

2.尚大光,姜文生.学校健康经验指导[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1

3.尚大光,有效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理论基础与操作技术[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

4.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例4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尽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从不间断,但连续四次的全国学生体质调查却发现,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能素质、肺活量持续下降,肥胖或超重学生比率增长较快,近视率居高不下。此外,大约有65%的中小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在的健康危险。同时,学校体育调查发现,学生的锻炼行为的养成率和巩固率很低,“知行冲突”在学生中十分普遍。

2各种不良因素及其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1社会不良因素及影响

2.1.1经济状况与发展的冲击和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制度不完善、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人口流动加剧等都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服务和健康状况造成了影响。

2.1.3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和现实偏颇认知的影响。从传统文化看,国人的日常生活以静为本,有着喜静不喜动的国民性格。这种性格使国人缺乏旺盛的肢体活动欲,在参加体育活动方面存在着极大的惰性,导致人们对待健康的态度有明显的重养生轻锻炼的倾向。

2.1.4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中的不良因素是中小学生良好的认知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过程中极为有害的障碍因素。有关研究业已证实,中小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书刊、色情与暴力影视、低级庸俗的音像制品、电子与网络游戏、色情网站等所传递的不健康信息密切相关。

2.2学校不良因素及影响

2.2.1教育氛围和教育不当的影响。学校是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理想的殿堂,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使中小学生成为教育的奴隶,有碍于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某些现象非但无法引导中小学生行为正常发展,反而使健康的中小学生也歪曲发展。

2.2.2学校物质生活条件和制度管理不良的影响。物质生活不良的问题有:教室、宿舍、饭堂过于拥挤,卫生条件差;缺乏基本的活动场所,设施器材不足;现有学校卫生室(所)达不到基本的要求;校园的建设、布局不合理,卫生环境差;学校膳食的卫生、营养和饮用水安全不达标等。制度管理不足之处主要有:对中小学生的健康生活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存在漏洞,没有对中小学生营养卫生状况进行监测、指导,也没有解决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干预机制;常见病、流行性疾病预防监控管理未做到日常化和制度化等。

2.2.3群体生活存在的问题和生活方式不良的影响。大集体是中小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方式,其特有的辐射和群体化污染现象,对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影响。

2.3家庭不良因素及影响。家庭中不良因素主要有:现代家居过度单元化,家居环境狭小,独生子女、离异单亲、空巢型家庭,亲子关系差;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事情专断专横,对孩子的学业非理性的过高期望与要求过高,忽视或限制子女参加体育活动;健康知识缺乏、家庭文化生活不健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等。研究证明,孩子一系列的生活意识、生活习惯和生活制度的形成受家庭的影响极大。

3对策

3.1体质健康促进的战略性策略

(1)制订国家健康法,保障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环境教育等与国家经济发展相符的资金投入,加快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强化全民健身活动,营造全民健康环境。

(2)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防疫部门、体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区、学校四级的学生体质健康和突发公共卫生、流行性疾病的监测、预警和防范机制,成立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战略研究机构,为全社会提供科学有效的对策。

(3)与上对应,各级学校建立完善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和科学健身信息网络,成立专门机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跟踪调查和系统分析,同时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定期向学生及其家庭公告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例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5-148-0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压力过大,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失调压力、情感挫折压力、就业压力和贫困压力等。面对压力,一些比较脆弱的学生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有的因此悲观厌世、精神抑郁。种种压力使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大学生因心理疾病退学的,达到退学总人数的 50% 以上,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心理危机是高校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心理危机干预指的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危机干预的重点在于当下的创伤应激内容,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简单的技术达到个体行为表现上的恢复。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由于无法克服心理冲突或外部刺激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面临心理危机的大学生采取迅速而有效的对应措施,给予支持与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大学生一旦产生心理危机,就会对个体自身、他人(包括亲人、师生甚至社会)产生强烈的破坏性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一)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档案

目前高校已普遍实行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健康筛查,这对于在入学初期适应期开展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部分高校已建立起比较系统的学生心理档案,并提供实时的心理测试服务,更新心理档案中相关数据,这对于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高校应培养自己的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队伍,由于各高校自身条件所限,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咨询人员往往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他们一般是以心理健康临床工作者为主的包括社会工作者在内的工作小组来完成的。高校可组织学生工作相关人员如:班主任、辅导员、学生骨干、心理协会成员、班级心理委员等参加专业培训,逐步构建起自己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

(三)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基础

实践表明,心理危机的产生基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础,是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手段。高校要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要以排除心理障碍或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还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最终目标,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智为根本任务,着力于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多途径、多方法去落实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

(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发挥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是与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群体, 也是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在整个的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辅导员要形成清晰准确的定位, 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业务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让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知识, 学会鉴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严重的精神疾患。

(五)构建完善的危机处理机制

危机干预内通容体系的贯彻实施需要制度的保障。因此,高等学校要建立一系列配套的制度。(1)设置校园危机干预机构网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机构应该包括:校领导—— 院、系领导—— 团委、学生处—— 心理健康协会—— 保卫处—— 校医院—— 学生社区管理部门—— 心理咨询中心等,形成系统全面的危机干预体系。(2)建立危机干预信息网络系统。危机干预的各机构之间要协调合作,形成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实时信息共享。

四、结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明确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要深入、全面、创造性地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实际,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要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机制、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研讨缓解、防控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措施与对策,构建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为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中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3).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例6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34-03

1现代健康观和健康决定因素及其启示

1.1现代健康观与健康决定因素人类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受时代、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们争取健康权利的科学基础。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有无疾病作为健康的判断标准,认为“无病即健康”,机械的把健康与疾病看成单因果关系。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新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这个定义包含3个意义[1]:一是突破了“无疾病即健康”的狭隘、消极的、低层次的健康观;二是对健康的解释从“生物人”扩大到“社会人”的范围,把人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健康联系起来,同时强调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对健康的影响;三是从个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以及人类生存空间的完美,这里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要求人们主动协调人类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保持人的健康与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的高度统一。1974年,前加拿大卫生与福利部长Marc Lalonde提出了影响健康的4大因素,即,人类生物学、生活方式、环境以及卫生服务的可得性。它代替了“所有健康的改善都来自于医学”的狭隘观点,使人们理解了许多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这一理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物质、经济和政治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的重视,同时导致了许多社会机构和政府组织实施健康促进项目来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目前普遍认为,决定健康的因素为以下几大类[2]:1)社会经济环境:社会地位、个人收入、社会关系、教育、就业和工作条件、人文环境等,支持人们作出健康选择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人造环境等。3)遗传和发育状态:获得性体质、性别和人生早期阶段(围生期和婴幼儿期)的发育状态。4)生活方式:如健康生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缩影和体现,许多不良卫生习惯和不良生活行为是当今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5)卫生服务:健全的卫生机构、完备的服务网络、一定的经济投入、合理的资源配置,是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损伤的直接保障。

1.2健康责任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1.2.1社会环境深刻影响个人行为及其生活方式,并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美国学者J.Thomas Butler认为,在人类健康(疾病与死亡)归因中,遗传因素占16%,环境因素占22%,卫生服务占8%,生活方式占54%[3]。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人们似乎认为,生活方式完全取决于个人行为。20世纪70年代,许多研究机构以大量的案例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多数健康问题都可以追溯并归因于个人的生活习惯”,美国学者John Knowles认为,个人健康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本身。但是,也有许多社会学家对强调个人在健康方面的责任的结论提出批评。Rob Crawford指出:过分强调个人在健康方面的责任实际上是在“谴责受害者”,因为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个人决定和个人行动的影响,掩盖了环境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也忽视了人类行为科学,忽视了个人正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的健康环境。社会流行病学家S.L eonard Syme和Linda Balfour认为:即便某个人的不良行为可以改变,但形成不良行为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如果不发生变化,那么上一代人所遭遇过的不利社会环境还将在下一代人面前重演,更何况大社会背景的某些负面作用会成为个人行为改变的阻力[4]。事实上多数个人行为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紧密相关,某种行为在社会的流行也都是具有深刻社会根源的,个人的决策与行为是在大社会背景下进行的,它受社会环境的制约日趋深刻。

1.2.2学校体育不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权威学校体育具有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功能。多年以来,教育界和体育界普遍认为“学校体育就是专为学生健康而设立的”,因此,人们习惯于把学生健康状况与学校体育联系在一起,一旦学生健康发生问题,就总是从学校体育寻找原因。近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多项指标逐年下降,引来许多“学校体育怎么啦?”的责问声。但是,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健康是受多方面影响的,体育对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却不能包揽健康问题,尽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尽管近年来学校体育不断加大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力度,但是体育法规政策、体育资源及其分配制度、体育健康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某些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并削弱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健康促进作用。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体育对于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显然是杯水车薪,学校体育的健康促进功能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学校体育不能包揽学生的健康问题,学校体育充其量也只能是促进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学生健康问题不能由学校体育单方面承担。因此,应当理性审视学生的健康问题,改变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大包大揽的观念,给学校体育一个客观的定位。同时也要求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青少年儿童的健康问题,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努力,改变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局面。

1.2.3把握健康因素,和谐发展学校体育健康决定因素的复杂性警示我们,必须把影响健康的因素纳入学校体育改革视野,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和发挥有利条件,避免一切影响健康的负面因素。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实际上是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5]。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所有的人都应该获得最基本的健康资源,包括和平、适当的经济资源、食物和住所、稳定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性资源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示人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既考虑人的自然属性,又侧重人的社会属性,即兼顾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因此,学校体育改革一方面要根据人类行为科学规律,积极干预学生的体育健康行为,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资源和平等享用资源的权利,做到多因素发展的和谐统一,这应该成为未来学校体育改革的导向。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体育改革的焦点集中在体育课程改革,给学校体育带来一片生机。课程改革吸引了学校体育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所有眼球,虽然体育课程历来被认为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但是,局限于体育课程改革,必将给我们带来困惑。实践“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目标,决不是体育课程单方面所能完成的,政策法规、社会环境、健康服务体系将成为实践“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相对发达阶段,物质条件相对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势下,学校体育改革应该与之相适应,使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政策法规、社会环境、体育健康服务体系等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和谐发展,确实为学生当前的健康服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2.1实现“终身体育”应以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为核心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有益健康,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是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健康生活方式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把科学的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可以调节并改善人们的不良习惯,调适人们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体育作为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已经受到普遍采用,体育正以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6]。科学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与人的生命质量关系密切,与现代人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休戚相关的特殊生活方式[7]。宣传、教育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内容,可以使人们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并在获得科学锻炼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稳定而又健康的锻炼习惯[8]。

2.2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学校“体育健康促进” 广义的说,是健康促进在学校体育的延伸,是以体育为手段、以学校体育体系为平台的健康促进策略。结合健康促进理论,笔者把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定义为:以体育为手段,通过学校、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体育课程和非体育课程,创建安全的体育活动环境,提供合适的体育健康服务,以促进学生健康,逐步形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这是一个通过组织和政策支持等举措,针对学生进行干预,减少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促使学生建立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策略,是一个全面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其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科学体育生活方式是“终身体育”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是实现“终身体育”的载体,而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是促进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因此,可以认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依托学校体育体系,构建和实施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策略,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现实意义。事实上,已经有一些“健康促进”的研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出现[9-10],尽管它们还只是初步的、小范围的尝试,是个体行为层面的干预,但已经预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端倪及其广阔的前景。

2.2.1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内容构成构成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体系的内容应该是综合的、多层面的、全方位的、全面影响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借鉴学校健康促进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特点,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内容应包括政策与规划保障、体育健康教育、体育健康环境、体育健康服务、社区联系、个人体育健康技能培养等(图1)。

2.2.2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组织功能构成根据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内容设置具有相应功能的组织机构,以保证整体策略的实施,如图2所示。参与的范围几乎是学校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各部门的工作是通过技能培养、行为干预、环境的潜移默化来达到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

2.3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的应用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从属于健康促进,操作上有健康促进模式的基本特征,因此,完全可以运用健康促进模式的组织框架。目前已有若干健康行为群体干预理论,其中最著名、应用最广泛、发展成熟的是由美国学者劳伦斯・格林(Lawrence W.Green)提出的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这个模式前后相互呼应,为方案发展和实施的计划指定、执行和评价过程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操作图式[3](图3)。如图所示,行为干预计划开始前要进行问题诊断,包括五个方面的诊断,即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和环境、教育和组织以及管理和政策诊断。计划制定后要进行执行与评价,评价包括过程评价、因素评价和效果评价。PRECEDE-PROCEED模式有若干个步骤,各步骤的工作内容如下:1) 社会诊断:是确定人们的健康需求和生活质量状况的过程,它通过参与旨在了解社区的活动来实现。2) 流行病学诊断:通过流行病学和医学调查确定目标人群健康问题的程度、分布和原因。3) 行为与环境诊断:行为诊断是描述可能影响健康的有关活动。环境诊断系统的评估影响健康的社会和环境因素。行为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于健康。4) 教育与组织诊断:发现教育和组织中的问题。5) 管理与政策诊断:是对制定和执行计划的组织及管理能力的评估。通过组织发动、协调、制定政策与完善政策等不同的干预策略,以实施计划。6) 因素评价:确定能引起行为和环境过程发生改变的因素,Green和Kreuter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大类:①倾向因素(predisposingfactors):通常先于行动,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条件,主要包括知识、态度、信念、价值观及个人的技能等。②促成因素(enablingfactors):是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所必须的环境条件,包括卫生保健服务和各种社会资源。③强化因素(reinforcing factors):它存在于行为发生之后,是对行为积极的或消极的反馈,主要来自社会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和态度,也包括人们对行为后果的感受等。7.执行和评价:应该强调,评价不是最后的步骤,评价工作贯穿于整个过程。

该模式应用于学校体育,可以促使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促进的一体化,从而形成“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它对于学校体育具有科学方法论意义,对于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决定因素的权重也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也不断的发展着。学校体育也因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虽然学生健康问题不可能单纯由学校体育承诺,但学校体育应该力求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争取学校各部门把自己的工作与学生健康联系起来,努力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健康,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自有其相对完整的体系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应当与时具进,不断汲取新的科学成果,借鉴不同学科的经验,丰富自身内涵,适当扩展外延。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核心,但是,当轰轰烈烈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取得可喜成果,而学生体质健康却逐年下降时,我们是否应该抬起头来,放眼社会,洞察、分析被我们所忽略的健康因素和社会因素,调整改革策略,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使学生受益一辈子,真正落实“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思想。学校体育运用健康促进理论和操作模式,构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策略,正是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动员家长、学校、社区共同努力,通过创建体育健康支持性环境,以人类行为学为理论依据,科学干预和影响学生的体育行为,促进学生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它将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提供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主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 傅华,李枫主编.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

[3] 胡俊峰,候培森主编.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例7

人际冲突主要指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接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双方出现不同的见解和争论,造成双方关系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而且双方都能感觉到的一种现象。这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比较频繁的一种现象,如果大学生的人际冲突处理得不够恰当,不但会将彼此之间的矛盾激化,还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不但能提高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个人处事能力和选择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尽早让大学生接触社会,还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研究

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主要指的是彼此双方在发生意见分歧或者冲突时,为了避免矛盾引起的危害,经过心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付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在研究过的人际冲突解决策略模型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托马斯提出的两维空间五因素模型。托马斯在划分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内容时,根据“合作”与“武断”两个维度分为以下几种:

(1)回避方式(avoiding),在既不符合对方的利益又不满足自己的利益的情况下,尽量不做处理,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2)强迫方式(competing),以考虑自身利益为主,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可以将他人的利益忽视;(3)迁就方式(accommodating),为了实现对方的利益可以牺牲自身的利益;(4)合作方式(collaborating),通过协商,可以达成一致建议来保证双方彼此的利益,使得双方都能达到满意;(5)折中方式(compromising),冲突双方都能有所退让,提出一个都可以满意的中间意见。在众多关于人际冲突和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中,有不少研究者参考和修订了托马斯关于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模式,虽然表面上语言有所变动,但是托马斯模式的本质内涵并没有真正改变。

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面对人际冲突问题时,使用最多的策略为合作协商方法,其次就是迁就方式和回避方式,使用最少的就是竞争攻击处理方式。只是大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情景、个体性格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年龄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所采取的冲突解决策略也不一致。姜美霞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对方式主要以容忍退让或者以理抗争的形式为主,而冲突发生以后,应对方式以沟通或者反思为主,基本上寻求他人帮助的情况很少。这种现象的发生表明,关于大学生人际冲突问题的研究,可以再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比如冲突可以分为冲突发生时和冲突发生后,冲突发生时和冲突发生后的两种情况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也是有区别的,而且大多数调查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个体在发生冲突后的处理方式。冲突发生时的处理方式更多与大学生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相关,而冲突发生后的处理策略更多反映大学生个体的社会技能水平。大多数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同在发生人际冲突时采用合作处理方式效果比较好,竞争攻击处理方式较差,回避忍耐处理方式和迁就处理方式处于中等。

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在面对人际冲突时采用的策略是不同的。采用什么样的解决策略主要由大学生个体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冲突双方关系是否良好、学生生源和家庭子女数等因素的差异来决定。

性别因素是发生冲突行为和影响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的重要因素,关于性别因素的研究比较多,不同研究的研究成果也不相同。其中,有不少的研究成果说明人际冲突在性别差异方面表现突出,但是也存在某些特殊情况,说明人际冲突在性别差异方面并不突出。Meurling,Ray和LoBello也认为,在影响人际冲突行为和解决策略方面,性别因素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他们在研究中提到,女性与男性在处理问题和认知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男性比较倾向于负面竞争策略。这个研究结果是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同的。但是在樊富珉和张翔的研究中,性别因素对于大学生冲突行为和冲突处理策略方面的影响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因为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在认知水平、个人特质等因素方面的差异而导致处理策略有所不同。

年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选择。Adams.R发现,年龄的差异性对选择冲突处理策略影响较大,年纪大点的学生多会采用口语协调和妥协策略,而年龄较小的学生则较多采用肢体应对策略来解决问题。相关的国内研究提到,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在应对人际冲突问题时采取的对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大一新生以合作处理策略为主,大二学生以迁就处理策略为主,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相对比较成熟稳重,多以合作处理方式来解决人际冲突矛盾。不过从大一到大四,学生整体上都认为效果最好的就是合作处理方式。

其他影响人际冲突的因素也比较多,比如社会信念、学生生源地、家庭子女数等。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多会选择“容忍退让”的处理策略,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大多会选择“以理抗争”的处理策略。另外,研究者推测,非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与人和平相处,为此,在处理人际冲突问题时更多应用选择协作策略。

二、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研究

在理论研究日渐完善的前提下,研究者们对冲突解决策略中的干预训练越来越关注。L.Stevahn认为,冲突解决策略在能力构成要素方面与团队合作比较类似,比如,互相合作达成共识的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倾听能力等,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培养和训练,将会有不少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大学生进行干预训练之后,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不但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让他们踏上社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者开展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的方式主要以团体辅导和课程教学渗透为主。

1.课程中渗透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

在课程中渗透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时,由于管理课、经济课、历史课和政治课中有不少冲突案例,这样就不需要教师再耽误时间去准备教学材料和学习材料,而只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强调和分析这些冲突的有效解决策略就可以,这也是课程中渗透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的优势所在。然而,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冲突解决干预训练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1)由于课程课时有限,对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的覆盖面不够大;(2)课程在结束后,不能及时进一步更深入的干预训练,训练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在课程中渗透冲突解决策略多以理论教学的形式为主,关于校园冲突的现实模拟比较缺乏,实践与理论不能及时有效地结合;(4)由于每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在课程中的冲突解决干预训练也难以达成一致性。

在课程中渗透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的过程中有几点注意事项:(1)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际模拟教学,学生之间必须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支持相互信任,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非常重要;(2)要界定冲突,帮助大学生更清楚地意识到课程内容中哪些情境归属于人际冲突,通过分析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主人公是如何解决这种冲突,避免判断人际冲突问题时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3)在教授协商合作的冲突解决策略中,主要分为5个过程:我希望什么-我认为什么-我选择这样解决问题的理由是什么-我的想法和期望时什么-所以我提出来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4)通过干预训练理论教学后,要指导学生进行练习;(5)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实际相处的过程中应用正确的解决策略,进而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

D.W.Johnson等的研究表明,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讨论和模拟情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掌握建设性的冲突处理方式,就是说,在协商合作的情况下争取双方利益都能实现。同时,在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冲突解决策略的干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人际关系处理技能和知识,还能在干预训练中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知识学习的效率,对改善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2.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团体辅导

除了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开展渗透式的干预训练,还有一些研究者在开展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中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分析多种团体辅导式干预训练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掌握冲突行为、冲突问题和冲突解决策略的相关知识;(2)掌握协商合作式冲突处理的基本技巧,比如,懂得拒绝别人、“我语言”、同理心等;(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期望,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期望,并且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冲突;(4)能够提供最少3个解决冲突矛盾的方式并达成一致意见。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的方法有多种,如案例分析、情景演练、拓展活动、讨论分析、资源共享等。对学生进行干预训练前后的测试可以得出,有效的干预训练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尊严、自信心、冲突解决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辨别是非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增加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内容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课程教材的内容包含了很多关于培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案例和理论知识,例如大学生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自卑心理、畏惧心理等问题。实际上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人际冲突,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可将大学生人际冲突和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等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重点章节,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网络交流、校园活动、情境教学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明白人际冲突的定义、识别和解决对策,并能够准确掌握协商合作解决策略的实施要点,然后引导其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应用。对大学生个体的耐心指导和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对构建和谐校园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2.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开发针对性训练方案

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有不少高校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甚至一些走在教学改革前沿的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中采取团体辅导的方式。关于冲突处理策略的研究表明,影响冲突处理策略选择的因素很多,如学生生源地、性格特征、年龄、性别、家庭子女数等,所以,在组织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之前,需要对参与调查的群体进行个体分析,并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设计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因材施教。

3.对干预训练的迁移效果进行跟踪

很多研究者认为,在人际冲突处理策略干预训练中,对干预训练结果的迁移属于最大的难题,如何将训练中学到的协商合作的冲突解决方式及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研究者普遍关心的重点问题。学校可以对干预训练的迁移结果进行跟踪调查,认真探讨被试能否迁移训练效果的背后原因,通过分析总结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对训练方案进行修改,进而不断完善对大学生冲突处理策略的干预训练方案,提高学生人际冲突解决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涂平晖.人际冲突及其解决方法[J].长江论坛,2004(3):

55-56.

[2]张晨,班兰美,李彩娜.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

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

[3]Thomas,K.W.,Pondy,L.R. Toward an “intent” model of

conflict Manag- ement among principal parties[J].Human

Relations, 1977,l(30).

[4]樊富珉,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矿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5]邓小龙.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事件及应对方式[D].石家庄:

河北大学,2003.

[6]经素.大学生宿舍中的人际冲突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

大学,2006.

[7]容丽芬.高职学生人际冲突问题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

范大学,2006.

[8]姜美霞.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及应对[D].长沙:湖南师范大

学,2007.

[9]LoBello. The effect of conflict resolution in training oil Turkis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A usai―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1999,10(3):

32-41.

[10] Black, K.A.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behavior during

conflict resolution tasks with BestFriends[J].Adolescence,

2000,35(139):499-512.

[11]Laursen B.The organization and dynamics of adolescent conflict

with parents and friend[J].Journal of Marriage&Family,2001,63

(1):14-97.

[12] GraziaIlo, WiⅡiam G. Perceiving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Reacting to It:The Case for Agreeablenes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4).

[13] 陈丽娜,张建新.大学生一般社会信念与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4(2):151-153.

[14]Laurie Stevahn. Integrating Conflict Resolution Training Into

the Curriculum[J].Theory into Practice,2004,43(1):50-58.

[15] 王海荣.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改善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实效

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研究,2010,18(2):194-195.

[16] David. W Johnson.The Impact of Conflict Resolution

Training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1997,137(1).

[17]王延.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活动课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

业,2012(33).

[18]廉欢.基于气质评定的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促进研究[D].

吉林:辽宁师范大学,2012.

[19]邓先丽.大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及干预训练研究综述[J].

社会心理科学,2014(9).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例8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current domestic professional teachers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promote the occupational health,then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Method: Green mode was used a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explore effective teachers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mode ,then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alth. Result: Teachers mental health knowledge lack, there were no system,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model and good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support system.Conclusion: Using green mode to describe several aspects of the current teacher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nd to analyze the root cause of it,then formulate a targeted corresponding solution.The preven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the prevention and resolu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problems of teachers can be divided into individual intervention or organization intervention.

【Key words】 Teachers; Professional mental health; Green model

First-author’s address:School of Nursing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Ningbo 3151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1.028

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7]。不仅影响了教师职业的发挥和人格健康,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健康,因此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迫在眉睫。我国的许多教育机构也逐渐意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较为系统的职业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尚未见到报道。

健康促进格林模式,是由Green和Kreuter在1980年提出的知识获得和行为变化发展的健康教育模式,提出首先应进行系统的评估,以找出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从而进行实施与评价[8]。该模式既注重健康知识的补充,又注重在信念和行为上的干预,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健康教育评估和健康教育干预研究中。

格林模式包含了9个基本步骤,该模式指出在进行健康促进时要综合运用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针对性识别问题和评价干预效果,见图1。另外,应同时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的策略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问题的干预。

本研究尝试以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探索有效可行的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模式,从而为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本研究以健康促进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问卷对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总结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普遍压力大:有81%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大,其中新教师、高中教师、男教师、年龄低于40岁的教师、毕业班教师、班主任教师及未婚教师的职业压力尤其大。(2)存在职业倦怠:有67%的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需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更倾向于发生职业倦怠。(3)存在人际关系问题:56%的教师存在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4)有不良的情绪体验:调查显示焦虑、抑郁是教师主要的不良情绪体验,其中焦虑情绪尤其在新教师中尤为显著,而抑郁情绪往往发生在教师付出努力后得不到相应回报,如不被学生和家长认可,或者在各类评奖、评优和职称评定时未达到既定目标等情形。(5)出现躯体化的表现:调查结果显示26%的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躯体化表现,如失眠、头痛、食欲减退、心跳加速、头痛、背痛和肌肉酸痛等。

2 运用格林模式对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系统评估

2.1 社会学评估 通过以健康促进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系统问卷对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和文献[9]回顾,发现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的人口社会学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教师的焦虑倾向比男教师高,男教师的职业稳定性低于女教师;中老年教师的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倾向比较明显,而青年教师的人际敏感、偏执比较明显。

2.2 流行病学评估 通过对文献进行回顾、运用格林模式构建系统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质性访谈等,确定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中的最优先问题为心理压力大。中学教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同时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呈现逐年日趋严重的发展态势。因此,从预防和干预角度看,中学教师群体应作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对象。工作倦怠是比较突出的中学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之一,工作压力是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

2.3 行为环境评估 通过文献[10-12]回顾、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学校各项政策制度和工作环境、家庭的支持系统是影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三大重要的环境因素,而最终的“工作-家庭”冲突是引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关键。

2.4 教育生态评估 教育生态评估即分析影响目标行为的相关因素,将其分为3大类,即倾向、强化及促成因素。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倾向因素包括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个人心理因素、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度以及教师对职业心理健康的认知。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促成因素包括教师可获得并利用的各种资源,如学校是否定期开展职业心理健康的知识讲座,有无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提供专业咨询,是否定期对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建档等。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强化性因素主要是指社会支持系统,包括来自国家、单位和家庭的支持。

2.5 管理政策评估 通过管理政策评估确定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计划中可利用的资源有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定期开展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

3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归因分析

3.1 倾向因素存在的问题 倾向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教师个体不能正确进行职业认知、个体心理不利因素的存在等。

3.2 促成因素存在的问题 促成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重视不够,目前没有系统的、持续的职业心理健康促进模式,仅有新教师上岗前培训,心理健康仅仅是其中设计的小部分内容,行政部门也无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政策,职业卫生领域中职业心理教育和服务的匮乏。

3.3 强化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 强化因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目前尚未形成良好的职业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包括国家、单位和家庭支持系统。目前公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家对心理健康问题讳莫如深,不能正视,从而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疏导。

4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的对策与建议

格林模式指出应同时运用政策、法规和组织的策略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问题的干预,据此,对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干预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4.1 法律法规的完善 发达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法规来预防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带来的危害。在美国,有国家投资的心理保健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有保护职工心理健康的政策和计划,有心理治疗的保险项目。我们国家也应该制定关于促进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如从法律的高度规定单位必须采取各项措施来促进职工的心理健康。政府能购买心理保健保险和心理咨询项目,为职工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4.2 针对倾向因素开展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教师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内容可包括教师的职业定位与特点、教师的心理素质与人格特征、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和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等。邀请资深的心理教育专家根据教师心理特点和工作实际,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心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同时,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获取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意识,能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来积极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4.3 针对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进行组织干预 (1)创设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学校有责任为教师努力创设支持性的工作环境。首先,应帮助教师解决在工作方面潜在的消极问题,包括减少行政性会议的时间,例行会议要言简意赅;安排合理的工作量,避免给教师增加额外职责,尤其是与教学安排相冲突的额外职责等。另外,对工作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正面引导,包括有针对性地完善各项人事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体系,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通过激励的方式努力创建有利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加强教师间相互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2)完善教师职业心理健康保健体系:学校应创建并完善教师心理健康保健体系。配备专业人员(如接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人员)组成专门小组,通过建立教师心理健康网络监测系统,以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档和管理工作,制定保健方案;在“微时代”大背景下,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开办微信公众号等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公共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交流平台;建立各级各类心理咨询机构,提供机构支持,校内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当教师一旦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能早期进行疏导,对其提供心理支持;开展适当的文娱活动,以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13]。

5 讨论

5.1 中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本研究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中学教师作为教师职业的特殊一类群体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与相关文献[14-15]回顾结果一致。来自升学的压力尤为突出,另外处于中学时期的学生正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面对形形的学生个体,由于不能满足每位学生及家长的要求,教师的身心极易疲惫和受挫,心理问题的隐患比较大。

5.2 提高教师对职业心理健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依从性 教师应首先正确地看待自身职业,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积极地去调适自己适应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变化,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在自我发展中应重视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坚定寻求自身心理健康的信念,从而主动寻求心理干预,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一旦出现问题也能及时补救。

5.3 应综合运用健康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策略促进教师职业心理健康 格林模式的优越性在于强调问题的识别和干预的针对性,通过系统评估充分认识目标问题,从而对其进行分析,为健康教育开展教育生态评估,即分析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提出对策。提倡运用健康教育、政策、法律和法规的综合策略进行干预,相对于其他健康教育模式,该模式更注重行为的改变,通过健康教育改变倾向因素,通过政策、法律和法规改变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立立,缴润凯.职业健康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教师心理健康[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30(12):54-56.

[2]张金秀,李义安.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现状与特点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10(1):10-13.

[3]于宏图.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长春市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韩明明,万红,赵作龙,等.教师心理健康与工作能力的关系[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11):1515-1518.

[5]衣新发,赵倩,胡卫平,等.中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横断历史研究:1994-2011[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3):12-23.

[6]陈志明.罗定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0):172-173.

[7]尼玛卓玛.注重教师的心理健康,创造出和谐的育人环境[J].科技,2014,39(11):33-34.

[8]Kreuter M,Green L K.Health promotion p1anning:an educ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approach[M].3th ed.America:McGraw-Hill Companies,1999:621.

[9]杨睿娟.不同职业类别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横断历史研究(1995-2011)[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4):45-51.

[10]周F,张涛.基础教育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318-1319.

[11]郭琪,王雪蕊.教学周期对不同岗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调查[J].慢性病学杂志,2013,15(5):385-386.

[12]刘志哲,刘静.我国卫生职业院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8(3):29-30.

[13]张少卿,侯江渊,汤印超.体育锻炼对河北省特级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2):161-163.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例9

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既有相似性,又有特异性。因此,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对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当一个人面临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已有的支持系统都不足以帮助他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出现的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1]。心理危机的发展一般有四个阶段:冲击期、防御期、解决期、绝望期或成长期。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遵循危机干预的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预防发生更严重、更持久的心理创伤,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2]。

二、心理危机的诱发因素

(一)现实因素引发的自卑心理

职业教育虽然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不高,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由于我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二流的教育”,政策导向看不起高职,高考制度也不合理,把高考分数低的学生送进高职,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似乎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

(二)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导致的厌学情绪

在结束紧张的高考学习进入大学后,多数学生阶段性地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虽然多数学生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掌握专业技能,以增强自己未来的职业竞争能力。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直接导致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迟到、旷课现象普遍。

(三)人际关系的困扰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但由于学生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了解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常带有理想的模型,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产生障碍,出现心理危机。

个别学生受其特定的家庭背景影响,不懂得尊重他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长期与同学不和而导致关系紧张。有的学生个性抑郁,缺乏自信,由于自我评价过低而产生自卑、甚至自闭心理,长期处在忧虑之中。

(四)家庭贫困引发的心理危机

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长期在贫困状态下求学,与那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相比,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所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心理空间。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有的除了学习之外,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因而压力很大。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学习很好,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进入大学很多方面很难找到自信。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部分贫困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不能自我接纳。

(五)恋爱与性方面引起的情感困惑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机制渐趋成熟,渴望与异性交友、恋爱。但由于其心理未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性意识和理智感未完全形成,理想中的交友恋爱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经常发生矛盾,难免出现行为上的偏差,无法正确应对恋爱和失恋问题。这会使他们在情绪、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受到干扰,引发诸多心理问题。

三、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策略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该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笔者所在学院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利用心理讲座、播放心理电影、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教会他们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明白当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懂得应该如何寻求帮助。

(二)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特别重视以他人为媒介的间接干预系统,那就是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心理委员的职责主要有两个,一是宣传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二是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及时向学院汇报。经过一定培训的“心理委员”虽不能像心理学专业教师一样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直接干预,但他可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上传给专业教师,为实质性的危机干预争取宝贵的时间,因此必须对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进行预防心理危机的教育。

(三)做好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关注工作

心理健康机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普查识别出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对这些可能发生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从2006年开始,笔者所在学院坚持将每一届新生进行排查梳理,建立“需关注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学生情况、关爱措施及工作效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和咨询活动,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和指导。此项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四)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并非一个教师就能够独立处理的。笔者认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预警系统。心理委员和辅导员等与学生有亲密接触的成员若发现有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预兆时,应及时向心理危机干预机构报告并在该机构指导下监控其心理危机发展的态势。二是值班制度。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应每天安排专业人员值班,以便及时有效地对处于严重心理危机中的学生进行干预。三是干预系统。通过澄清、解释、安慰以及问题解决技术的应用,协助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减少或摆脱危机的影响,恢复心理平衡。

总之,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我们相信,随着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校心理危机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有效联动和积极配合,高职院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会逐步改进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马燕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策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64),第29卷,第2期;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例10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04-03

本研究是在湖北省各层次高校不同体质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及态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科普干预和课堂教学干预策略。

通过一个学期的干预教育,以期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科学地掌握健身的方法,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并探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干预教育的可行性。

1、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本研究的干预实验是根据湖北省高校分布情况,选择重点大学、普通院校和独立院校3所高校为实验点,从每所样本学校随机抽取2010级学生中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下者1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0人,实施体育教学干预测量;对照组90人,实施传统常规教学模式。

1.2 实验内容与实验设计

1.2.1 科普教育干预

本实验持续16周。在体育课外,每3周举办一次体育理论知识讲座。

讲授内容包括:体育基础常识、保健基础理论、运动知识三部分(每次讲座时间100分钟)。在第16周安排一场体育理论知识测试。

1.2.2 体育锻炼行为干预

在体育课上,改变授课形式,增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趣味性游戏和比赛等,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同时,采用丰富多彩的教法,并积极引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在实验的中期和后期安排两次趣味性比赛。

1.3 实验处理与数理统计

问卷信度采用重测法,结构效度采用评判者评价法、内容效度采用专家审核法。发放问卷540份,回收540份,其中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94.8%。

在实验前、后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体育技能的掌握等情况,以了解干预教育对大学生体质及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影响,验证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干预策略是否有效可行。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从表2、表3中可看出,实验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在95%的置信度下虽略有差异,但无显著性意义(P

在经过4个月的教学干预后,无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体育健康测试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试验组学生提高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总和,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个体的体育行为。

通过表4中关于体育意识问题中的体育的兴趣、体育态度、情感体验等问题的组间对比,可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差异不明显。实验后组间对比以及试验组实验前后对比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

从表5两组体育意识的总体对比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相关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两组在实验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组间对比以及试验组实验前后对比P值均

2.3 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体育锻炼的行为态度决定了体育锻炼的密度,而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与体育锻炼的密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表6中的数据显示出试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在实验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每周3次以上为比较标准)的人数明显增多,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也明显增加。

同时表中还显示出在实验前两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密度几乎没有差异,而实验后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从表7两组体育行为的总体对比中可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相关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两组在实验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组间对比以及试验组实验千年后对比P值均

这更一步说明,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常常与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认识、兴趣和自信心等紧密相关,当人们的兴趣、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其行为改变,即从被动参与体育行为变成自觉行为。

2.4 对学生健康认知的影响

在对增进健康方面的问卷调查中,试验组在实验前的回答排序是:注意饮食,保证睡眠,有规律的生活,参加体育锻炼等;而在实验后的回答有了明显变化,排序是:参加体育锻炼,有规律的生活,注意饮食,保证睡眠等,说明通过干预教育,多数学生已认识到了锻炼对自身健康带来的好处,从而更愿意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增进身体健康的方式。同时也说明,我们运用的干预教育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有效可行的,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