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经济发展走向模板(10篇)

时间:2023-07-30 10:09:59

经济发展走向

经济发展走向例1

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几个失衡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调整,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一是储蓄与消费或投资与消费失衡,二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第二产业,三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四是生态总体恶化趋势高未扭转,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努力缓解上述几大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

相信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引下,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任务,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定能稳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首先是稳定发展。“十二五”期间,需要逐步缓解2003年以来经济超常规增长(其中“十一五”前四年GDP年均增速达11.4%)、连年突破了一般公认的潜在增长率(9%左右)而带来的资源环境不堪重负、产业结构失衡、社会建设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矛盾。中国经济面临从追求数量规模扩张型向注重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历史性任务,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革分配制度,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恢复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均衡,不再一个劲儿追求GDP短期高速增长,适当放缓经济增速至8%左右,以便致力于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常态的可持续的增长。最近,货币政策已确定回归稳健,宽松的财政政策看来在一段时间后也会回归中性,以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

走向稳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外需和出口急剧下滑,大批出口企业停工或倒闭,上千万农民工返乡。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11月,政府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启动四万亿投资等一揽子计划,2009年和2010年分别新增长贷款9.6万亿元和约8万亿元。这就使货币(M1和M2)增速大大高于GDP增速加CPI上涨率。2009年底,M2同比增长27.7%,超出年初预定指标17%十多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32.4%,增速比上年加快23.3个百分点。2010年货币增速仍处于高位,至11月底,M2增速为19.5%,M1为22.1%。其结果,是市场上流动性过剩,大量游资到处冲击,主要是冲击房地产市场,使房价2009年上涨25%,2010年上涨15%左右。接着是带来CPI的逐步攀高。年初许多权威机构和经济预测专家都认为2010年CPI涨幅将在7月份登顶,然后回落,但是CPI在7月份上涨3.3%以后,8月份上涨3.5%,9月份上涨3.6%,10月份上涨4.4%,11月份上涨5.1%,预计全年涨幅将超过计划的3%。2011年上半年CPI涨幅可能还要高一些,达4%—5%左右。当然,中国这轮CPI节节攀升还同部分农产品供应结构性季节性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有关。面对逐步加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政府正在用更大的力气抗通胀,一再重拳调控房地产市场,最近国务院又出台16条措施,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因此,今后为了逐步消化和吸收大量过剩的流动性,为了抵御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零利率政策致使全世界流动性过分充裕容易导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冲击,政府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下大力气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以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确定2011年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次是协调发展。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中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几个失衡问题,亟须在“十二五”期间进行调整,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一是储蓄与消费或投资与消费失衡,储蓄率太高,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太低,低得离谱(2009年只占GDP的35.1%)。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一些专家建议应逐步提高消费率并在“十二五”期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二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人均GDP从2001年起达1000美元,到2010年增加到4000美元,但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并没有随着人均GDP呈几倍增长而提高,一直在40%左右徘徊,同现代化进程脱节。为此“十二五”规划建议已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三是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越来越突出,主要矿产品如铁矿石、精铜矿、原油等的对外依存度一路走高至50%以上。今后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把节能、节水、减排等列为约束性指标缓解矛盾。四是生态总体恶化趋势高未扭转,祸及子孙后代。今后既要努力做到生态局部改善而且要求在总体上也要改善,建设生态文明。五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接近0.5,超过了0.4的警戒线。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1,如加上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的城乡不平等,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则进一步扩大为5∶1。注重公平分配,加快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让人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今后五年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已成为各界共识。可见,努力缓解上述几大失衡问题,实现经济的再平衡,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相信在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引下,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各项方针任务,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定能稳定协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发展走向例2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内涵

1956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按照经济学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域二元结构是市场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的自由运转将使要素收益均等化。因此,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差异将连同“核心�;边缘”结构一同消失。1965年,美国人Williamson利用24个国家1940-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就是倡导一种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

1.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因为区位条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2.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在强调经济效益目标中,忽视了平衡目标,投资重心与政策优惠一味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区域利益关系严重扭曲。我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选择时,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能矫枉过正,另走极端,偏重地区效率,牺牲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在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以求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目前对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它要求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方针,从“九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加大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特色,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形成多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发展各区域优势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二是多极增长发展战略

就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或地区或流域(如长江流域),像过去扶助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以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农业和发展高能耗、高水耗、大运量工业体系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源利用的互补与协作;一般产业协调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建立沿江经济带市场联合体,协调区域市场,协调金融市场,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考虑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的客观事实,也认识到制定发展战略应当从全局出发,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上,同时十分关注我国区域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试图在三者的统一中寻找最佳的区域发展模式,因而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另外,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之间的发展要保持协调。这就要求国家实行的倾斜政策必须适度,必须以保持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就成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发展走向例3

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我国区域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共同富裕问题。之所以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国家为了谋求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共同富裕而进行的总体策划。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践和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内涵 1956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按照经济学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域二元结构是市场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的自由运转将使要素收益均等化。因此,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差异将连同“核心�边缘”结构一同消失。1965年,美国人Williamson利用24个国家1940—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就是倡导一种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因为区位条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在强调经济效益目标中,忽视了平衡目标,投资重心与政策优惠一味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区域利益关系严重扭曲。我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选择时,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能矫枉过正,另走极端,偏重地区效率,牺牲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在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以求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目前对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它要求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方针,从“九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加大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特色,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形成多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发展各区域优势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二是多极增长发展战略 就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或地区或流域(如长江流域),像过去扶助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以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农业和发展高能耗、高水耗、大运量工业体系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源利用的互补与协作;一般产业协调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建立沿江经济带市场联合体,协调区域市场,协调金融市场,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考虑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的客观事实,也认识到制定发展战略应当从全局出发,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上,同时十分关注我国区域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试图在三者的统一中寻找最佳的区域发展模式,因而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另外,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之间的发展要保持协调。这就要求国家实行的倾斜政策必须适度,必须以保持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就成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 ,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经济发展走向例4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内涵

1956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按照经济学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域二元结构是市场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的自由运转将使要素收益均等化。因此,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差异将连同“核心�;边缘”结构一同消失。1965年,美国人Williamson利用24个国家1940—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就是倡导一种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因为区位条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在强调经济效益目标中,忽视了平衡目标,投资重心与政策优惠一味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区域利益关系严重扭曲。我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选择时,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能矫枉过正,另走极端,偏重地区效率,牺牲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在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以求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目前对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它要求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方针,从“九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加大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特色,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形成多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发展各区域优势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二是多极增长发展战略

就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或地区或流域(如长江流域),像过去扶助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以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农业和发展高能耗、高水耗、大运量工业体系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源利用的互补与协作;一般产业协调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建立沿江经济带市场联合体,协调区域市场,协调金融市场,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考虑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的客观事实,也认识到制定发展战略应当从全局出发,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上,同时十分关注我国区域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试图在三者的统一中寻找最佳的区域发展模式,因而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另外,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之间的发展要保持协调。这就要求国家实行的倾斜政策必须适度,必须以保持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就成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经济发展走向例5

张卓元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大辞典》对“经济增长理论”这一词条的解释是:“通过研究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等问题,来解释国民收入长期发展的态势。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出量的增加,一般用国民收入或人均收入量作为测量经济增长的尺度。”而对于“发展经济学”这一词条的解释则为:“它主要研究在发展中国家是哪些因素制约或阻碍经济的发展;探索在这些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摆脱贫困落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途径。”“概言之,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从不发达的经济形态发展到现代化经济形态的理论体系。”

一般说来,经济增长,指的是单纯的经济总量的扩张;而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经济的量的扩张,还包括经济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的调整,制度变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等在内的整个经济形态整体的演进。可见,在经济学的语境中,“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经济发展方式”比“经济增长方式”所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经济发展包含着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远不是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崭新的提法,比过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虽然只是一词之差,却包括了丰富得多的内容,因而具有更加广泛、更为深远的意义。

二、走向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

发展观和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共同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所以在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实质性的转变:

从非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构优化型经济发展方式

去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39.3%,比前两年还有所下降。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都在60%—7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小、发展慢、水平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这造成了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投入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采取措施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

非协调是当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普遍性的问题。统筹城乡、区域、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际,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使我国经济从非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协调型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天然气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2,煤炭人均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我国资源稀缺消耗却居高不下。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经济就没有未来。所以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节能减排降耗,从不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可持续型经济发展方式。

从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

改变片面追求物质生产部门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片面追求GDP的倾向,把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中履行好政府职能,实现我国由片面型经济发展方式向全面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的经济,是一种典型的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每年的资金投入,高达近八九万亿人民币。我国每年所消耗的水泥,占世界消耗总量40%以上。沿着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继续下去,不用多久,我国的经济体系将会由于得不到资源的支撑而无法发展。因此,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将投入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上述五个方面的转变,实质是从非科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科学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体制转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提了十多年而未能根本改变,是由于存在着深层次的体制根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长效性的、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靠市场机制的压力,靠价格体系的调整,靠经济手段的制约,靠企业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靠以法律规定的市场规则的硬性约束,来自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形成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长效机制。

要完善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目前我国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远远未能发挥。地方职能部门为了单位利益,往往罚款了事,落后产能照样生产,排污企业照样排污。应该通过价格体系调整、法律规则的完善,把优胜劣汰的职能交给市场,使得市场能够及时地、不断地、自动地淘汰落后企业、落后产能。变主要靠政府、靠行政手段淘汰为主要靠市场、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淘汰。

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制度。当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使得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而大搞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地方保护等,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体制因素,应该认真研究解决。

金融业要推动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大对农村金融、助学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的支持力度,严格限制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放。

要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管理考核机制与考核体系。调整考核指标,不仅要考核经济指标,还要考核社会发展指标、节能、降耗、减排指标等。把各级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引导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轨道上来。

经济发展走向例6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通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便产生了共振效应。例如过分依赖国外市场的中国的经济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就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

这次美国和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是已经发生甚至直接影响了本国以及全球性经济波动的事件。对于30年代时的西方经济危机,主要是表现在当时购买力的不足,市场的局限性,信息沟通不发达以及思想落后几个方面,这些产品难卖的难题都因为后期加强了国际市场的沟通与开拓等积极科学的手段有效地解决了。但是当到了50年代时期,美国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中,造成了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的形式,使一些企业又面临了一场经济危机。也正因为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让人们不断思考如何去改变这种艰难的处境。 由此市场营销观念在美国产生了。新兴起的市场营销观念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买卖行为和思想,借助着生产是为了消费服务的理念,不再忙目的在市场中求生存,而是通过研究市场的真正需求进行产品经营,借助着这种科学的市场规律开始了开拓国际市场和科技创新,以此提高市场竞争力。在这种活跃的营销理念下,人们通过对营销方法的深入了解和不断地改变完善,从而产生了社会营销、绿色营销、服务营销等诸多的更先进的市场营销策略。80年代美国经济落后于日本经济,美国开始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学习日本的企业文化,重点进行国际竞争,进行“大市场营销”。到了90年代,美国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同时利用深受市场欢迎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带动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十年的高增长。

二、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一)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

1、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西方经济发展的穷途已现。我们可以历史的发现,原有的关于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最优化的形式的结论已经过去,虽然在发展的今天简直规律依然发挥着不会磨灭的资源调制的功能,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在逐渐的体现。这是我们不能忽视其发展的特殊时期,以及在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作用,也就是说这种作用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及市场没有全球化的时期所表现出来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越发的明显。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的政府在面临经济危机的情况之下采取比较宽容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就会极大地刺激企业发展所需求的资金供给,反而在客观上延迟了企业的落后淘汰机制,但是这仅仅是延迟,这些企业的最后总淘汰也是肯定会出现的。作为政府的领导者,应该积极促成落后产能退出市场,这样才能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实现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结合,最后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的稳步增长。

在一百年前,无产阶级伟大的领袖马克思深刻的阐析了商品经济,其核心的理论就是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这就是在根本上分析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分歧所在。我们可以归纳分析一下几点:(1)消费的扩张与消费能力局限的矛盾上;(2)生产上是个别生产的有序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序上的矛盾;(3)在一个就是阶级的矛盾。虽然这个结论出台百年,也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也逐渐得到论证,但是至今我们发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欣欣向荣,发展迅猛,以美国及其为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其经济优势和科技优势成就了他的世界霸主地位。这就造成了美国物极必反的伦理,表现就是在美国到处推行其强权政治,其控制世界、统治世界的目的昭然若揭。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美国其自身面临的问题也是日渐突出,其表现就是日益严重、不可挽回的经济危机,正在侵袭已经遍体疮痍的美国经济。我们可以了解到2008年9月15日美国华尔街的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倒闭破产,继而全球陷入了金融危机,美国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全面显现。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这次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危机。

2、完全的计划经济模式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最近一次起源于2008年的美国大金融危机,逐渐扩展至整个世界,这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寄希望于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找到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模式,实现经济危机的杜绝。然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虽然预测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这并不是说我们需要无产阶级来实现武力。这有着其客观的历史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无产阶级面临着强大无力支撑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的武力将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资本主义的经济调节模式已经逐渐的失去效用,原来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模式很难在起到应有的作用。社会变革的力量来自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这将是一场由内而外的资本主义变革。然而,马克思给出的可以选择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实践中经过验证是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但是我们需要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优秀成果,实现我们制度的完善,以至最终实现社会制度的革新。

(二)我国经济的发展走向

此次全球性的经济灾难。将全球经济发展带入了一个生产能力均衡的阶段。汽车制造技术的提高、家电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往处于发达中的国家不在光鲜亮丽。发展中的中国迎来了宝贵的机遇。想要改变以往的均衡,只要依仗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中国所实施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定将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倘若政府部门既能做到促进经济发张,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又可以合理分配制度改革,使社会的体系得到保障,中国经济将会领先世界,中华民族将会长盛不衰。

三、我国经济振兴的发展策略

处理问题主要在于是否有处理妥当市将于政府之间的关系。既然现今的生产方式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就必须重视市场经济的规律,创建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制度。政府应当创造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国家的是将经济发展受其国家政策的影响,相对于拥有一个有利政策的国家那个国家就能不断强大。例如美国,他的强大只要是因为其曾经将专利保护写到宪法当中,为此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市场经济发张的环境,人类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建立健全法制环境是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由之路,政府不能以行政命令和特权来干预经济,以权代法,乱用职权。市场的运行必须由政府来保驾护航,政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研究和部署重大的经济发展战略。

总而言之,我国应当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经济增长策略,以科技创新为重心,树立领先世界的竞争优势,实现并加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要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改革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力度,确保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经济学人》封面文章:保护性政策不会奏效[J].经济学人,2010,(32)

[1]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李勇昭.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及防范[J].学术,2009,(8)

[4]彭卫民,任啸.虚拟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及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02,(01)

[5]刘东.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理论前沿,2003,(01)

经济发展走向例7

其次,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三者确定。按照我的估计,我国资本积累增长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0.48个百分点;劳动力增长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0.52个百分点,而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推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按照这些参数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潜在经济增速会降至8.5%左右,远低于过去三十年的9.5%和“十一五”期间的10.5%的速度。主要原因在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减小,劳动力增长速慢,外需不振,人为保持经济高速度即不可能也没必要。

最后,今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向是稳中求进,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结构性减税提高经济活力,预计今年中央财政赤字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为9000亿元左右。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估计广义货币M2增长14%左右,社会融资总量在14万亿元左右。

依据这些假设条件,今年我国经济有以下特征:

经济增速继续小幅放缓,不会出现硬着陆的局面。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许多国家对人民币不断施压,一些国家有意识、有组织地对我海外资源能源利用、领土安全等核心利益进行打压,出口将明显减慢。但是,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的依赖程度逐步降低,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明显好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仍将保持一定增长;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已明显高于加工贸易,表明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正在进行之中,出口竞争力仍然较强。

预计今年出口增长12%左右,进口增长15%左右,贸易顺差1300亿美元左右,下拉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左右。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所回落。我国制造业投资与出口增长较为密切,出口下降会抑制制造业投资增长,实体企业经营困难、利润增幅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也会影响投资,今年制造业投资预计增长20%左右。

房地产限购政策尚不会放松,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待售面积处于较高水平,商品房投资将会明显放慢,保障性住房建设数量比去年减少300万套,也影响住房投资。同时,我国已经形成地方财政和融资平台高度依赖土地和房地产的格局,银行和民间信贷也深深介入了房地产,如果房地产价格和房地产销售大幅下降,会打破我国财政、金融的脆弱稳定状态,形成系统性的经济风险。因此在继续严格限制投机、投资住房需求的同时,也会鼓励自住性需求,从而稳定房地产投资,预计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5%左右。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和融资平台融资,为防止半拉子工程,防范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国家将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和基础设施债券等手段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有望从去年增长9%左右升至20%左右。

总的看,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考虑到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减慢幅度不大,下拉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从消费看,汽车销量处于底部回升阶段,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将促使农村消费继续保持良好势头,预计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左右,实际增长高于上年,上拉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

综合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和结构的变化,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8.5%左右,比上年减慢0.7个百分点左右,这一增长速度处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的合理范围内。考虑到欧洲经济在一、二季度最为困难、我国经济惯性下滑和货币政策在一季度末才会出现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会两头高中间低,预计一季度增长8.5%,二季度为8%,三季度开始小幅回升。

通货膨胀压力减弱,不会出现滞涨局面。经过2011年的宏观调控,我国物价上涨的因素发生了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改善了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社会总需求放缓继续缓解物价上涨的需求压力。模型估算,2011年居民消费上涨的5.4%中,农产品价格上涨贡献了50%,通货膨胀预期贡献了23%,输入性通胀贡献了15%,实际经济与潜在经济的缺口贡献了12%。

今年,世界经济前景更加暗淡,铁矿石、石油、谷物等国际大宗初级产品价格不会大幅上涨,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继续减弱。我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和潜在经济增速基本一致,供求缺口对物价影响消失。物价翘尾因素影响减弱为1.2个百分点。今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更多地表现为劳动力成本推动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和粮食紧平衡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升以及国内能源和资源价格的调整。

初步预计,如果不调整电力等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如果调整电力等资源价格和环境成本,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左右。在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达到4.5%后,物价涨幅呈现出逐月平稳的态势。

经济发展走向例8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旋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牵动着世界发展的进程,备受世人瞩目。实现现代化同样是中国各族人民长期梦寐以求的理想,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曲折探索,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模式,并且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不断开拓进取,适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特殊道路日趋完善。

一、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分析

回望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从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初尝试,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和道路的全面探索,再到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察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全面现代化”的重要思想,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做出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必然诉求。

(一)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特殊性

中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是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这条道路的核心内容是探索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并且通过改革成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表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是成功的、有特色的,显示了它的特殊性。

(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自身基础和国际环境具有特殊性

中国真正意义上走现代化道路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积累的时间短暂,而世界范围的社会现代化,可以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算起,迄今约有300年历史。而且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变为现代工业经济,由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由农业文明转变为现代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根据本国的情况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并且,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是伴随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冲突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发展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三)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特殊性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经历了内部严重的衰化与解体过程,表现为清王朝国家政治权威的衰落和基础的农村和农业的衰败;经历了半边缘化过程,表现为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力冲击下,中国原有的进程被打断,被纳入以西方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沦为依附性的半殖民地的过程;经历了革命化过程,表现为为了反抗自身衰败和半边缘化而进行的运动,从农民运动,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经历了现代化过程,表现为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逐渐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走向工业化进而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四)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性”特征具有特殊性

我国目前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一定阶段上凸显,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构成阻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又具有明显的“二元性”特征,一方面在整体上仍需加速实现工业时代的现代化目标,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和适应信息时代的现代化目标,即除了工业化外,必须面对信息化、生态化、全球化和社会公平等,以求达到实实在在的现代化水平。

二、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

(一)从奥巴马金融新政看世界经济形势

世界经济形势往往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决定,因此从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金融新政”来分析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是可行的、必要的。2010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政府将制定有效措施,加强对大金融机构的监管,限制其规模和高风险交易,以此防范新的金融风险,引发了世界证券、汇率、主要生产资料以及期货市场一连串异常波动,美国经济形势乃至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虽然世界经济走向复苏的征兆已经显现,中国在2009年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然不能忽视面临的困难,要继续正确把握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

(二)从“三驾马车”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通过及时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宏观政策,中国率先从“大衰退”中走出。2010年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转型和政策调整期,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仍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确保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

1、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世界经济走势、国际市场价格、贸易摩擦及人民币汇率调整等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我国外贸的运行走势,总体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

2、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中国政府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采取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刺激经济增长作用明显,但是由于投资的主要方向是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因此,对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收效甚微。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要把重点放在投资结构的调整上,使投资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

3、国内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目前国内消费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主要原因是收入分配领域存在问题。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分配秩序混乱和分配关系不合理两个方面,其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二元体制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自然资源、人自身能力的差别,旧观念的影响等深层次原因,又有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劳资协商机制、收入分配调控体系不健全、收入分配执法监管不到位等直接原因。收入分配领域改革对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我国已进入只有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立足内需是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在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关系、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关系的前提下,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陈佳贵,李扬主编.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谭来兴.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考察[M].人民出版社,2008.

经济发展走向例9

一、知识经济背景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

所谓的知识经济,笼统的讲就是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信息的生产、分配以及使用上的。事实上,知识经济的发展讲求的是创新性,创新也是当下知识经济发展的一个内核,如果缺乏创新,知识也就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和更迭,所谓的知识经济更不会取得长远发展。我们从图书馆的发展脉络来看的话,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已经开始慢慢的摆脱了以往单纯的依靠纸质图书来作为载体发展的模式,慢慢的走向了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互相结合的模式上。图书馆的存在形式不单单只是传统的形式,而融入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在内的多种形式,图书馆也不单单只是提供以往的借阅服务,其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引入的网络的平台,各项数据的传输、资料的借阅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和以往相比,图书馆的职能增加了对知识的管理和相关的知识的服务等等,随着信息时代的逐渐深入与发展,受众对于图书馆的需求也绝不会仅仅只是像以往那样的图书的借阅与归还,还会有更多的、更高的其他方面的要求。作为图书馆来讲,必须要认识到这种变化,要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使用高科技的人才力量,使用新型的管理方式,引入全新的管理模式,积极的加快图书馆融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适应当下知识经济发展的脚步。

二、知识经济下图书情报工作的角色转换

(1)知识经济下对图书馆知识管理能力的要求加强。众所周知的是,图书情报工作所主要围绕的知识服务绝不仅仅只是一般性的信息服务,它是一种对信息资源的更深入的开掘,它的服务对象也不是普通的用户,而是包括决策机构和科研机构在内的许多其他的一些特殊的用户。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知识经济的宏观背景之下,知识的传递和转化都有了更多的其他的意义,所以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以及知识服务也在不断的扩展,一些全新的内容不断地产生,而由这些新内容产生的经济能量也是不容易显现的。(2)知识经济下用户需求的变化。首先,不再仅仅满足于以往的学术方面的要求与研究,转而向更广泛的信息需求转变;其次,读者需求的信息也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信息,转而向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说的明确点,用户越来越渴求更多的精品信息;再次,用户要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图片或者文字资料,开始转而向包括视频、音频、文字、图片在内的多媒体资料的需求;最后,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也不仅仅是现有的馆内储藏的资料能够满足的,更多的还要依靠国际互联网的网络资源才能够满足。这些都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用户对图书馆情报工作的新的要求。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图书馆情报事业的应对策略

(1)引入互联网技术,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计算机的多项功能,包括信息的、数据的检索等等,不仅仅只是满足于本地图书馆用户的相关需求,还能够辐射到更远的地区,可以整整意义上突破时空的现实,实现虚拟图书馆的构想,告别以往那种实体图书馆的模式,用户能够非常迅速的获取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也不仅仅只是限于馆内,而是包括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内容,这种措施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图书馆情报信息的全面交流和传播。(2)建立完备的数据资料库。一个完善的资料库是图书馆发展的储备力量,在当下,数据库的建立要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还应该满足一些特殊化的用户的需求,所以,数据库的建立必须要具备自身的一些特色,用户可以根据资料库的不同特点,来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内容。所谓的特殊图书情报数据库,可以简单的分为书目数据库以及全文数据库,书目数据库就只提供纲要性的文件内容,而全文数据库则包纳有更为深入且全面的资料内容,对于满足读者更具特色化和深入性的资料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也可以告别以往传统图书馆所存在的同质化现象。(3)加强培训,提高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情报工作人员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的提高自己,在资料和用户之间充当起一个合格而有效的中介,使用户能够在浩瀚如云烟的资料库中高效而又及时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要对信息服务技术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

经济发展走向例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34-03

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又将反作用于职业院校的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成为一大趋势,但两者联动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联动的终点又将指向何处?笔者拟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探寻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逻辑起点与发展走向,以期提高职业教育与区域教育互动的程度。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逻辑起点

(一)人力资本理论: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Management,HCM)作为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起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人力资本的相关论述,最后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Schultz)20世纪60年代创立。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构成了一个完整资本的模型。那什么是人力资本呢?罗森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或报酬在于提高了一个人的技能和获利能力,在于提高了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决策能力。”人力资本比物力资本更能推动经济的增长;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中最经济、高效的一种投资。在舒尔茨看来,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手段,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增长意味着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因而教育对于现代生产必不可少;教育投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力资本价格的浮动为测量尺度。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核心驱动力和决定性因素,而教育投资是影响人力资源的关键。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投资形式,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美国经济学家沃根认为,教育和技能培训是经济成功的唯一道路,职业教育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发展项目之一。职业教育通过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在:第一,职业教育生产和改善“人力”的生产能力。职业教育是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双重身份的“代言人”,是育人与人力资本投资高度耦合的“共同体”。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使教育中的消费者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掌握扎实过硬的技术,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复合技能型人才。研究发现:区域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和区域经济增长呈正相关,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力资源,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稳步增长。第二,职业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生产与再生产的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职业教育一方面把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市场中,从而转化为生产力,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需以市场需求为指南。这一论断反射到职业教育中便是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和现实科技需求调整科研计划,在作用与反作用的过程中调整自身,使之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地协调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是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预设,也从理论上论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能性。

(二)“投资―收益”理论: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驱动力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而投资就是所支出的费用能在将来产生收益的行为。在教育经济学中,对教育投资而产生的效益叫教育收益,教育收益分为教育的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为什么要将对教育的支出看成投资行为?是因为这一行为可以带来不菲的投资收益,而且在一定范围内投资与收益成正相关。

从“投资―收益”理论来看,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对教育投入的多少,同时也会影响教育的收益高低。这一循环的作用不仅会影响教育自身的收益,同时由于教育的社会收益较低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作为职业教育的“坚强后盾”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与质量。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对职业教育投资的多少,这将影响职业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收益。

(三)共赢博弈理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内在归旨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交互作用的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最初源于数学领域,上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进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范畴中。博弈论主要基于利益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不平衡,通过各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策略交互作用,最终实现利益的分配。博弈论遵循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的发展路向,零和博弈即博弈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一方的收益要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或者利益主体都为“零收益”,出现“两败俱伤”的惨局。非零和博弈就是利益双方以合作关系存在,创造出双方利益都增加的双赢局面,或者一方的利益没有受到威胁,另一方有所收益的“单赢”局面。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的发展路径,表明非零和博弈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博弈论诠释为:在联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多元利益主体,通过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的交互作用,进而求得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实质在于协调各种不同主体间的利益格局及重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进而减少利益格局下的摩擦。

如何实现博弈主体之间利益的最大化,成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合作博弈理论为此指明了出路。合作博弈理论认为,博弈主体在进行利益行为决策时,若双方接受协议或制度的约束,在这一约束下进行利益行为决策,就形成合作博弈。这一理论迁移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中来,在市场结构日趋强化的条件下,要求联动过程中的经济行为主体(职业院校、企业、地方政府)通过合同或者一定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以集体理性的方式来规范自身行为,使博弈主体都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在合作双赢的趋势下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稳步推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终点走向

经济学中的人力资本理论与“投资―收益”理论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双赢博弈理论使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成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的逻辑起点。那么,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终点”又指向何方?如何保障两者联动发展顺利走向“终点”?

(一)“利益获得”理论:联动主体的责任共担

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机制的保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经费支持。

根据经济学中“利益获得”(Benefits-received)原则,即由利益获得的主体共同承担风险、责任的原则,由受益主体分摊职业教育经费是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相关利益者包括地方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者应该共同承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首先,地方政府要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同时制定一定的规章管理制度,为职业教育与企业、区域经济之间的联动提供“联姻”服务。其次,企业应该主动承担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技术人才的责任,切实发挥企业作为职业院校坚强后盾的作用。最后,学校应该树立多元化经费来源的理念,积极探索多维路径获得自身发展的物质支持,同时要承担起帮助企业解决知识性和技术性问题的责任,把企业发展需要作为重要方针指标,真诚地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二)伙伴关系理论:联动双方的长效合作

社会伙伴关系(Social Partnership)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在面临经济萎缩、行业结构调整较大的困境下,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组织专家制定出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参与的联盟合作模式,这一合作模式是建立在不同参与主体共赢的基础上,通过联盟以提高参与者的利益,从而解决区域内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

随着不断发展,社会伙伴关系理论也被运用到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当中。特里・塞登提出职业教育领域的社会伙伴关系是“为解决当地问题、建立共同体,由地方社区组织、教育及培训机构、行业和政府所构成的战略联盟”。这一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运用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提供了借鉴。我们需要以伙伴关系来重新审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参与主体(企业、政府、个人等)的关系,在联动过程中,所有利益相关者并不是独立、互不相干的主体,而是在合作联盟的约束下共同履行义务、共享利益的相互联系的长效合作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长效合作关系的广度与深度,决定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步伐。这一长效合作机制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政府作为职业教育与企业的“中间人”,应该发挥政府的职能,为企业与职业院校“牵线搭桥”,为其联动发展提供信息交流平台;职业院校应瞄准市场信号,以市场为“风向标”,根据企业、市场的经济结构调整专业结构,从而适应区域市场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避免人才浪费现象。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这一长效合作机制中,企业须明晰自己的责任,全面落实校企合作理念,为职业院校提供设施设备及技能型师资,与职业院校共谋发展进步。

(三)结构型失业理论: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

结构型失业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综合学派提出的一种失业理论,以托宾(Tobin)、杜生贝(Duesen Berry)为代表,这一理论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出发解释失业问题。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等变化,使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而导致的失业。这种矛盾包括劳动者的自身素质与工作岗位不适应、劳动者数量与工作岗位数量不对称、劳动力流动滞后等问题带来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内部和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动对劳动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失业的外部原因;劳动力自身的供给结构满足不了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失业的内部原因。

从结构型失业理论出发,探寻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过程中的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了避免结构性失业的发生,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对劳动力培训的作用,不仅要注重对在校学生的技能培训,还要担负起对在职人员的继续训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以“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区域经济结构。政府应搭建职业介绍平台,提供劳动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和职业院校及时了解准确情况,使职业院校能够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使企业能够找到适合自身岗位的人才。同时,应鼓励劳动力流动,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鼓励人才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结语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是关涉多主体的复杂系统,要使这一系统在平衡中稳步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建立多方参与的长效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