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5 16:32:45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例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新常态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它们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关联?能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永续发展?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思考这个基本问题,缕析它们的关系,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型和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发展要有新常态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造福于民和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要达到此目的,传统旧常态显然不符合要求,唯有转向一种发展的新常态。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社会主义自身的规定和要求来看,“社会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合乎人性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185在自由王国里,“社会化的人和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并在最无愧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和谐物质变换。”[2]社会主义将会“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他的动物中提升出来”[3],正像劳动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他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它将会为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开辟道路”[1]163,等等。这些都说明,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他们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共进即生态文明,是科学社会主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规定,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要求。二是从社会历史发展演进角度来看,资本主义虽开创了现代人类文明,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生产力,但它所取得的任何进步都是以短期利益最大化为根本追求,都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在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裂缝”,导致了生态恶化的严重后果。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替代者,就是要在实现人的解放、社会解放和自然解放之基础上,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物质变换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换句话说,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就是因为它破坏了人与自然、社会本质统一关系这个社会关系的基础。而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也正是因为它可以而且必将实现人、自然、社会彼此相互间的本质统一与和谐共进。可见,社会主义本身就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管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但它首先是社会主义。因此,其各项具体建设与实践,都必须要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来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一位”,也是总布局的生态基础,理所当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人的全面发展。但“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和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保障。不仅离开人的社会和离开社会的人不可能存在,而且离开自然的人和与人分割开的自然界也都只能是抽象的无。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然是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同自然的和谐三者相互协调统一基础上的整体全面进步,而人的全面发展则始终是这个和谐统一体的中心和根本目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总布局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福祉的根本利益需要,而且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利益大计。这就要求,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着对人民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最大化的生态公共福利,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建设造福于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目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在要求发展要有新常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了,要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其造福于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根本价值目标,就必需要有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常态与之相适应。这种新常态下的发展,不仅要求实现人、自然、社会相互之间的和谐永续发展,而且要求实现社会有机整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协调永续发展。但传统唯GDP论英雄,粗放式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式或逻辑,不仅不可能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也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因此,它必然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思路,走出一条新的生态化发展道路,构建一种能满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发展新常态。而突出强调发展方式、发展思路和发展要求根本转变的发展新常态,则既符合这个要求,又根本体现了这个要求。

二、发展新常态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要求

新常态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和最大逻辑,造福于民乃是这种新常态下发展的根本目的和追求。但它也因此而对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必须要体现人、自然、社会本质统一与和谐共进的内涵。发展新常态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要求的重要体现。发展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逻辑。它是一种形态更加高级、结构更加合理、规模速度和质量效益并重、创新驱动为主的新型发展思路和方式。这种发展的新常态,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同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容忍力、社会的承受力、自然的承载力和自净化修复力等,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符合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符合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和符合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相互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的新常态,无论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还是从发展的过程和实质来看,都充分体现了人、自然、社会全面协调永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内涵的常态化发展,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体现。新常态下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造福于人民,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新常态是相对于传统片面、失衡、短视的旧常态而言的一种新发展常态。这种新常态化的发展,并非仅仅只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形态、结构、动力和方式等方面转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更重要的是为了通过实现高质量的科学永续发展,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和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在发展的新常态下,实现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其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才是这种新常态发展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要造福于民,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利益,并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发展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和真正能够共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这正是新常态下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所在。新常态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和战略机遇。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增长更趋平稳,增大动力更为多元;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4]这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为中国带来的四个新的发展机遇,更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中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呈现出降速度、调结构、转方式的总体特征,既有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而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国际创新驱动竞争更加激烈,而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方面的原因,更是改变片面、粗放、不可持续的旧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乏国、生态弱国。长期以过分强调和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主的粗放式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和能源资源的大规模供给,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总量扩大,导致传统人口利益逐渐减少,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已经越来越难以维系和支撑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变发展思路和方式,处理好人口、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刻不容缓。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逐步向稳增长、调结构和保民生的平稳发展新常态转型升级。但新常态下的发展并非停滞不前,而是要求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更加重视科技和创新驱动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高水平发展。这为在新常态下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发展之中,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时并重指明了方向。因此,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是抓住历史机遇,积极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的重要前提和动力。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新常态的辩证统一

积极适应新常态,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出的重要历史机遇。抓住机遇,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发展,这是建设美丽中国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新常态内在一致,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其发展的全面性就在于,它不仅要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符合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常态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而且要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人、自然、社会彼此之间相互协调和谐的常态化永续和科学发展。其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造福于民,由人民共享发展利益,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根本利益需要,促进和实现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而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与价值取向,发展新常态的内涵特征与目标实质等方面来看,这两个方面都既是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常态下的发展所做出的共同要求与根本方向指导,同时也是它们在彼此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过程中所要实现的基本内容和努力追求的宗旨目标。可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新常态,不仅在发展目标宗旨和理念上内在根本一致,而且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都致力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稳定发展新常态助力实现中国梦。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稳态发展,既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建设总任务的重要内容、基础和保障,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新常态发展来完善内容、夯实基础、做好保障,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这两个战略规划的建设目标。这就要求,在新常态下,发展经济绝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绝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而是必须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标准由人民评判、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原则和目标指导,在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和变革。坚定地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理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确保资源基础受到保护,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健康的持续协调发展。遵照人、自然、社会相统一,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自然发展相协调的基本发展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基本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进为目标,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的要求,在实践中自觉地推动和践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内化新常态发展,以发展新常态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发展道路,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重的新常态发展。这样,不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一定会到来,而且民族复兴中国梦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指日可待。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新常态在本质上存在内在根本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转化,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都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国梦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和助力。唯有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发展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才有实现之可能。

作者:吉志强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例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 经济 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 规律 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式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 工业 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 现代 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它在带给人们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3.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中,也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并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生态资源环境 法律 体系的建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深地敲上绿色的印记。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三、贯彻落实 科学 发展 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 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经济 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在人与 自然 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 工业 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要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例3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 经济 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二、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1.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 规律 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2.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式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 工业 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 现代 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时间上分,文明具有阶段性;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它在带给人们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威胁。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3.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关系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中,也离不开政治文明的支持,并对政治文明产生影响。生态资源环境 法律 体系的建立,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深地敲上绿色的印记。政府决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都将日益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

三、贯彻落实 科学 发展 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 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经济 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首要的是在人与 自然 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 工业 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要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例4

作者简介:杨冰(1966-),女,福建泉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助理研究员;庄森(1982-),男,满族,辽宁凤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9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02-02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它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大学的发展与时代有着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的关联。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对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建设生态大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当代环境危机进行理性反思后所选择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通过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达成目标的途径则是人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即实现人类社会的生态化。[1]我国人均资源不足,加之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论对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大学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传播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和谐社会这个大生态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后,大学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努力铸就民主和谐、兼收并蓄的学校文化,营造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和谐的生态校园,逐步走向生态化。

二、生态大学的基本特征

“生态”一词原是生物学的概念,主要指生物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引申为行为主体与环境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一种利生性的总体关联”。[2]大学具有独特的生态主体和生态环境,大学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大学各类生态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各自在维护大学生态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使大学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3]生态大学是以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由学校与外部环境构成的系统进行调控,达到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平衡,在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4]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学校与外部关系的生态化

大学是一个由机构、人员、文化等要素构成的相互协作的开放系统,其生命力既源于对其本质的追求,更取决于其与外部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能力,即开放能力。不过,大学的开放是相对的,是开放与封闭的统一。没有开放性,大学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而没有封闭性,大学的独立性也会丧失,甚至走向解体,完全融入环境。大学组织要维持生存,实现发展,就必须在开放与封闭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既要源源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也要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逐步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职能日益多样,环境日益复杂,大学更应处理好适应社会需求与维护自身价值的关系。生态大学能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等诸多关系,善于抓住发展机遇,谋求可持续发展。

2.校园文化的生态化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物质文化指校园建筑布局、教学科研设施、人文景观等,它既为大学人提供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又影响着大学人的身心健康、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制度文化指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等,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起着规约作用,对维系学校的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精神文化指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对大学人将产生经久不衰甚至伴随终生的影响力。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融为一体、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学校的方方面面。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的,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系统,办大学就是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生态大学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良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使它们相互促进,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3.学校职能的生态化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例5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56-02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党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在的“7.23”再次强调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更加深刻地把握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生态文明即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中国国情的现实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道路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更是确保中国道路越走越宽阔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所决,资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而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建成真正的生态文明。甚至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马克思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的论断,但他们的而理论中却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最为明确的是他们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揭示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内在关联性。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类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现代文明尤其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基础的社会,而这个社会同时是一个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1]所以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解决的社会。可以看出,在马克思那里,生态文明是和社会主义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和平等,而生态文明的核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改造自然的,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难以避免,而现实中人与人之间这种不平等、不公正的关系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无限的剥夺。因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所以,马克思认为,生态文明是与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们对生态文明这一社会主义内在要求内在属性在认识上不但不够深刻,而且存在着很大空白。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经济发展还是当务之急的背景下,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主观上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因此,使得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甚至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被遗忘。近年来,随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更加丰富和深刻,由此,我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应该是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之一。

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正、公平、和谐等基本价值原则是与生态文明的基本主张相一致的。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试想,如果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那么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样,如果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同志曾经说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极为重大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丰富和满足,而且包括精神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的“以人为本”的最深刻的意义和最基本的内涵就在“全面”两字上,即促使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兼容并包地、铢两悉称地、相互协调地得以发展。[3]生态文明主张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完成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一体,而这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甚至可以说,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认“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文明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并且是社会和谐的必要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的一个美好的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本质形态是人们都主动遵守客观规律的社会形态。自然法则是人类根本的生存法则,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客观地认识和遵守自然法则,尊重自然发展,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相统一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从根本上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必将是与自然社会相和谐统一的人与人的和谐共进。

二、生态文明:中国国情的现实要求

生态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也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也就是说和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和中国当前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对未来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对中国道路的前途命运至关重要。

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国道路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就,表现为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但这条道路以往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经济现代化的巨大成功,或者确切地说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的提升。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全世界独一无二,经济总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这是中国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巨大成果,也是中国道路目前最成功之处。但这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在很大程度上走的仍然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模式。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走下去,到2040年中国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时,既使按照工业化国家中的低资源环境消耗水平,中国在未来的三十年中,将消耗全球50%左右的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资源,形成全球50%甚至更多的碳排放。面对如此严峻的未来,我们在发展及生活方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方面,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呢?[4]答案只能是唯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要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即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发展的压力和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是坚持中国道路的根基和基础。既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是政治意志也无理论争议,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者具体说采取何种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依靠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但不合时宜而且显然是死路一条。虽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对中国道路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种以要素投入尤其是以自然资源的投入为主驱动的增长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它对资源、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高出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20%”,是名副其实的“高碳经济”,经济、社会、资源协调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同志进一步强调:“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那样,我们不仅无法向人民交代,也无法向历史、向子孙后代交代”[5]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传统的增长模式,则不但不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反而会导致中国道路难以为继,也会招致国际社会的敌意和反对。

那么,今后的道路该怎么走才能继续推动中国道路在正确的轨道上继续前进?答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探索出一条与自身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我国需要同时完成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两项重大任务,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这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背景,也是我国与那些工业化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完全不同的历史境遇。

三、生态文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道路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阔前进的道路,因此,中国道路不是一条固定化、模式化道路,它的生机和生命力就在于不断适应时代和历史的要求,适应中国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不断开辟出新的方向,从而使中国道路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对中国道路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保证中国道路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

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是缓解当前生态危机的应急举措,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环保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政治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中国道路的内涵

中国道路是着眼于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服务于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目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总体目标。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内涵或本质的要求,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生态文明建设这条道路就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丰富和完善了中国道路的内涵。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道路最终目标就是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此,就必须确保中国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社会主义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过多考虑GDP指数的价值,在这样的观念指引下,只经济不要生态,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这种发展观念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枯竭,使得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的强制性制约。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彻底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生态文明理论是党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前提下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正确思想。

(三)生态文明建设保证中国道路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走中国道路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我们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因生态危机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却在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给人的健康、生命带来很大威胁,这实际上是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因为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工作的自然生态环境,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如果生活在一个人与自然高度紧张的社会里,那么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紧张,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不公正,而这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因此,社会整体文明协调均衡发展是推动社会不断走向和谐的直接动力,其中生态文明状况是影响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大因素和重要变量。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确保中国道路继续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重大推动量。

参考文献:

[1]徐春.生态文明是科学自觉的文明形态[N].中国环境报,2011-01-24(2).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26-927.

[3]陈学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78.

[4]周天勇.中国梦与中国道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3.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例6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例7

战略任务更加系统化、完整化和理论化

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经过五年的思考与实践,在十报告中,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对资源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方针和战略思想的新概括与再升华。生态文明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应主要把握三点: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

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发展的全过程。

十为什么如此特别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这是因为,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其中有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原因,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发展方式的原因。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概念。30多年来,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却在减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相对减弱,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求结构变了,生产结构、发展方式就要变,否则就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违背了发展的目的。从长远看,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方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内涵

融入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十报告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思想理念、本质特征、国策方针、途径方法、重要目标、根本目的六个方面。

第一,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第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第五,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

第六,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目标是建设既富强又美丽的中国,不仅要增加GDP,也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既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又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新任务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今后五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四点。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三大战略格局”。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例8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天人合一”文化;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伦理内涵体系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3)01-0012-04

传统意义上狭义的“生态”概念,是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环境。而从人与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的整体关系角度看,广义上的“生态”指的是人、一切生物系统共同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包括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等。“文明”是指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综合进步因素的总和,因而“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

在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生态社会主义(也称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和深层生态学等。

生态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解释和批判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环境危机,在生态观上对马克思主义起着补充作用。具体来讲,它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出发,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鼓励人对人、国对国、人类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侵犯和掠夺,从而引发经济与生态的双重危机。

 

“生态危机本质上表征的实际上是人们在生态资源占有、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的矛盾和危机,只有通过合理调整人们在生态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利益关系,生态危机才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2]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在于进行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重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列宁后来所指称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才是能够彻底实现“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曾作过解释和总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生态失衡、精神迷失等现代性负面问题来源于现代社会男权主义的过度膨胀和不平等的父权统治逻辑架构。基于对女性和其他受支配的自然环境的关爱与认可,生态女性主义伦理观重视女性精神和女性价值,要求重新建立男女平等、人与自然平等的新型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深层生态学理论“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和生物的绝对平等性,否认人的特殊价值,认为人类只是所有物种中的一种,既不更好也不更坏,众多物种在整个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人类世界与非人类世界没有任何区别和分界线,坚持宇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4]。依据这种观点,西方生态中心主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吹“主客对立”、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试图剥夺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的权利。

 

由上可知,生态社会主义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当前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依据。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要求通过更好更快地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经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现代经济文明观,它不只是一种经济发展观,也是一种价值伦理观。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内在的伦理涵义。

 

(一)以人为本伦理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与归宿。以人为本规定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人本精神,落到实处就是要求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尊重民智、服务民生、实现人民幸福。

 

为了解决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西方生态中心主义提出了“主客对立”、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这实在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我们认为,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更加科学的发展来解决。一方面,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因而“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向自然回归,而是人类积极地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5]。中国传统文化中长期存在“制天”的思想。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生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天论》)“制天命而用之”的基本意思是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它和《易传》提出的“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基本上是同一意义。“制天说”绝对不是要求人们盲目地征服和改造自然,而是强调“制天”的前提是“顺天”。这是与西方近代的“征服自然”的思想所根本不同的。

 

另一方面,发展经济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并非人类发展的目的本身。人类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联合国在1990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明确告诉我们:“在人类发展的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的自由和机会,人实际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6]这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以人为本伦理观和民生伦理观作了深刻的注解,强化了以人为本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例9

十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一个执政党与时俱进的执政智慧。

一、准确把握西方的生态文明思想

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文明革命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演。这种价值观念在对机器大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空前财富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毫无保留得对其引起的人与自然间“痼疾”进行嘲讽和反思,并深刻体现着人类发展的理智感——时刻反思并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动机。从根本上说,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在现代文明发展中,人类自我行为反思中提出并得到发展的。

世界工业化的浪潮是从西方开始,所以现代生态思想也是伴随着西方大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问题的严重化才走向系统成熟。由于工业化的浪潮和影响力铺开也有一个过程,生态问题的负面影响也不是短时间内展现,所以西方国家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也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入过程。在刚刚意识到生态问题的时候,不少工业国家都难能可贵的对人类自我膨胀的过激行为进行了冷静地反思。比如:在十九世纪就有相当部分的发达国家将保护环境纳入了法律范围;以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和丹尼斯·米都斯的《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著作对生态问题的尖锐批评更是一针见血;而从1972年《人类环境宣言》的到1987年布伦兰特夫人正是使用“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开始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然而这些都还谈不上对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层次把握,只是比较肤浅的在方法论上表达了对自然界一种想当然的关爱,虽然在实践中有着积极地意义,却无力改变愈演愈烈的生态现实。究其根源在于,人类仍然将自己当做了生态系统的主宰者,并始终惯性的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寄希望于保护环境——因为我们还是抱着自然界为我们服务的态度。当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被驳斥后,一些新的更加犀利的观点就自然出现了,比如绿色思潮和生态伦理学。这两种观点的相似之处是都突出了各种生态要素的平等性,特别是指出以牺牲他物来满足人的欲望是违背世界本质的。但也正是这种对平等的过分苛求,使得思想家们忽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本质区别,以至于过于强调了自然界的存在,从而否定了人的现实需要,走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极端 。在此基础上,一些思想家开始前瞻性地突破从人与自然界的角度来讨论生态缺陷的思维局限性,提出只有通过制度的变革才能彻底解决生态问题。这些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扬弃的典型代表有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现代化理论(广义和狭义)和绿色生态政治主义。但是,囿于社会属性限制,在无法改变利益追求绝对化这一资本的最大冲动前提下,这些思想是无法理解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才能彻底解决生态问题,更不能从社会上全部的人的角度去理解什么是“人”自身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即便通过国家力量也无法逆转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环境问题是无可避免的。那么,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就自然地要走上历史舞台。

二、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精髓

综合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生态思想的观点不难看出,其主要观点是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来进行分析。但这种分析存在的缺陷仍然是如何把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上升到“文明”的角度,并进行重新解读。客观地讲,“生态文明”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中提出,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却时常闪烁着对生态本质思考的火花。对共产主义本质的分析就是这些火花中最耀眼的一个。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的过程造成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断裂”,并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马克思不仅对这种“断裂”造成的人和自然的双重异化进行了科学的批判,而且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要对这种物质变换进行科学的调控。?李比希提出的“物质变换”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这个概念指出各种生命体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而对于人来讲,则是将劳动看作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以至于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回才是的共产主义真正的特质,并且“这种复回是彻底的、自觉的”。明显地,马克思在他的思想中已经涉及了这一问题:他对共产主义构思的出发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性的完整回归。“……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即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回,这种复回是彻底的、自觉的、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成果的。这种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②

利用这一典型的生态学概念,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世界的演进不是截然对立而是内在统一的,这个统一的内在要求虽然是以服务于个人和社会的再生产为根本特征,但同时也指明了物质世界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有机发展,还要时刻谨慎地看到有机发展与无机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并且始终如一的坚持保持和改善人的自然生存条件这一基本原则。如果我们将这种解释上升到哲学高度,就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观点,那就是马克思的确是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来论证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关系,但他并没有仅仅将思维停留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上,而是尝试着从二者的共同发展角度去解释它们的悖论关系:为了自身的需求,人类必须要准确地了解自己欲望,并且去理解、把握、改造自然以满足这种欲望;但自然界的客观性质又逼迫着人类不得不望而却步,使其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的改造自然界。要协调这对矛盾不能简单只从这二者的相互作用出发。因为价值是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满足人类需要的一种属性,但却不是决定性条件;因为这种属性存在的意义是要通过人是否需要它才能得到判断。价值满足的唯一对象是人,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人的劳动,价值满足的唯一结果是人的发展。所以,在“物质变换”过程中,表面上看起来的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实际上不仅仅是自然界发生变化这么简单。由于其中贯穿着做为价值本体的人的强烈印记,才使得这个变换过程实质上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发展过程,表现为:人的发展是人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的统一发展,是人的意识与人的生命的整体发展,也即人内在的自我创造及外在以自然的创造的统一。但是,问题的关键还有,如何将这种高度统一的创造控制在使双方关系不发生倾斜的范围内。在这点上,马克思主义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阐释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生态的矛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仅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必然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现代生态学的提供了基本原则。

虽然囿于实践基础的薄弱,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并不系统和完善,但较之西方主流的生态思想,仍然显示了其高明之处,那就是不简单地只从现象上分析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对立,因而将理论仅仅停留在做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表面功夫上;而是更加精准的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归结到了人自身需要发展和价值升华的高度,并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才能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并且“人类与自然的和解”要以“人类本身的和解”为前提。“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抗争的真正解决。”③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从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统一的高度为生态文明理论的重新阐释奠定了基础。

三、重新解读文明的本质是准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核心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西方生态理论的对比,可以看出,对生态文明进行思考的出发点不应仅限于“生态”一词,否则将会将生态简单地理解为协调人与其他生态要素的关系。这种解读仍然是源于认知的缺乏,即从本质上理解人与其他生态要素之间不和谐关系的产生,是源于人对自我本性的非理性把握。要理解生态文明,首先必须重新理解文明的本质是什么。

文明是文化的发展结果,一般意义上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表现,即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出现的基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而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文明的基本内容,但这些附着在物质或精神载体上的财富,实际上是人类在改造过程中对自身欲求不断满足的结果,财富的积累过程也就是人类对自身本质需求的不断探求和满足过程。可以说文化就是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对人类本性的思考和回归则是文明的本质要求。所以文明做为人类对于其所生存的世界历久而弥新的认知积淀,其实质就是如何看待人性的发展,并精准的实现这种本性的回归和升华。这其中就必然包括对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由浅入深的思考,并且产生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双向互动,只不过这个互动的唯一出发点和落脚点仍然是人自身的发展。

基于对文明本质的此种理解,那么对生态文明的重新解读就要打破原有的一些阈限。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观点主要思想都涉及了人类如何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指出生态文明就是在试图努力协调这三者关系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而从文化形态上则将其基本宗旨定义为如何保证和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生共赢、良性循环与持续繁荣、协调进步。这意味着今天的生态思想之所以能上升到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高度,是因为开始摆脱原有的将生态仅仅理解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如何相存相促、共处共融的过于单纯的思维惯性,转而将思考的起点放在了人的角度,指出只有通过人与人的和谐才有可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这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从本质上是完全契合的。问题是,不能将人和人的不和谐的根源肤浅的理解为人主体欲求和活动性结果的冲突,否则无法触及生态危机的本质。生态文明是在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是在 “人”之存在的根基受到威胁的时候人类的自我行为矫正。文明的发展进步就是人对本我思考的产物,那么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也必须要站在人性的角度来加以分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人类在自我发展中对自身本性升华的产物。

总之,一旦提及生态文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人对自然界的无度开发,理所当然的推论就是,建设生态文明着力点应该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这种观点的缺陷在于,人为什么要开发自然,以至于到了无度的状态,甚至超过了自然界的承担阈限。人类活动的根本动机在于人自身的需要;生态危机造成的原因,是人对自身欲求的无度放大,改变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必然要求人类对无度欲望进行重新审视。这是人类对“人”之存在的必然把握。

引文注释

1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张云飞教授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7(12).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例10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到党的十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简而言之,就是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把握三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从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工业抓住了宝贵的黄金十年。从实际情况看,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将面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容量限制这两大约束,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就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空前突出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这有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发展方式的原因。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概念。长期以来,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却未相应地提高。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在相对减弱,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求结构变了,生产结构、发展方式就要变,否则就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违背了发展的目的。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只有着力解决好自然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的物质生产之间的矛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设美丽中国,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在思想上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工作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一定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国策和方针。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