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农产品发展规划模板(10篇)

时间:2023-07-24 16:14:50

农产品发展规划

农产品发展规划例1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37—03

哈尔滨市的区域物流体系建立对于提高整个哈尔滨市区域物流活动效率、保障生产和消费环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哈尔滨市地处东北亚地区的地理中心,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重工业基地,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主体分散经营

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个体经营户、龙头企业、第三方的物流、农产品供销社和行业协会等都是农产品物流的主体。从其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农产品物流的主体主要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首先是分散和自组织阶段,物流的主体主要是生产者和中间商的自营形式;第二个阶段是专业与社会化的阶段,主要是专业化的运输企业、物流企业和其他一些综合性的物流企业等形式。专业化的物流企业是指专门从事某一物流活动的提供或者从事某一具体的物流行业服务或者是某个特定产品的服务的物流企业等;综合性的物流专门企业则是指第三方的物流企业及相关组织,主要为顾客提供物流全程解决方案。

哈尔滨的农产品物流处在发展阶段,物流活动分散,自成一体,本身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农户自产自销、自主经营,其专业的农产品物流起步较晚,批发市场和加工企业建设不完善等几个方面。

(二)农产品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

哈尔滨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城区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108处,其中农村集贸市场81处。其中,哈南农产品物流中心是以果蔬、农产品、服装等生活资料的运输、批发和配送为主的,设有果蔬交易区、招待所、商业门店、停车场、交易大厅等,还有微机室,农产品农药残留物检测所等等。哈尔滨全市批发市场以集贸或小型市场为主,大型的、区域性的集贸和配送中心严重不足。

从哈尔滨市城区的物流农贸市场布局来看,市区的农贸市场分为三级,但其中布局不清晰,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北部重要城市的区域物流中心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中央级批发市场、地方级批发市场和小型批发市场等。这三个层次不仅存在规模上的区别,还有区域上的划分。

从哈尔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来看,分工不明确、“小而全”的现象仍然存在。专业批发市场以粮油、果蔬为主,且物流功能极不完善,设施落后,而且有些存在重复建设的情况。区域性质的大型批发市场也只存在几家,与其配套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也严重缺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哈尔滨市的农产品物流批发集贸市场的建设落后,管理标准缺乏一定的政策法规的束缚,同时农产品市场中检验检疫手段不完善,影响了农产品市场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三)农产品物流运行方式落后

农产品运输过程中,首先是农户在农田进行采摘,然后进入市场。其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许多农产品采摘后只经过简单的包装便进入了市场,使得在运输过程中,农产品的损耗率较高。同时,运输过程中仅仅采用普通汽车的方式代替原有的落后运输方式,但是产品的保鲜、保温、低温及集装箱方式的运输方式没有普及,处于起步阶段,使得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率较高。哈尔滨市农产品加工水平在全国处于中上的水平,其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信息技术方面,哈尔滨市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方面存在信息资源匮乏、渠道不流畅、网络建设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其物流产业的发展。

综上,哈尔滨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功能不完善,农产品物流经营主体分散和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等等。由此可见,哈尔滨市的商户与物流的主体、流通渠道以及物流的功能活动不能很好地实现有效对接,还未形成成熟的区域性物流体系,信息沟通渠道建设不完备,导致了物流体系的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从而影响了农户和农产品经营者的收益,限制了哈尔滨市农产品物流体系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经济基础、管理体制、营销意识观念、产业环境及发展历史、地理状况等诸多方面影响着哈尔滨农产品物流发展。因此,当地政府在制订经济政策和产业规划的同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区的实际情况,统筹发展,多种方式共同经营,积极的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以促进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一)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农产品发展规划例2

今天,我们召开局系统全体干部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区委八届一、二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2006年工作,安排部署2007年农业工作。刚才,刘勇同志传达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后面,区政府副区长于明辉、王平义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下去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个问题。

一、2006年工作回顾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农业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工作全局,大力实施以苹果为主的“一村一品”富民工程,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2.35亿元,较上年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元,较上年增长208元。

一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全区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9万亩,总产4.3万吨,其中小麦9.02万亩,平均亩产162.9公斤,玉米6.24万亩,平均亩产431.9公斤,其中地膜玉米2.21万亩。种植油菜1.22万亩、总产839吨。

二是畜牧生产态势良好。围绕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大力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全年新发展户养5头牛、30只羊、50只猪、500只鸡的养殖大户近600户,全区牛存栏16991头,羊存栏19750只,猪存栏20035头,鸡存栏242202羽,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5%、3.2%、1.3%和1.2%。实现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819吨、2962吨和2318吨。同时紧紧抓住动物防疫、畜产品检疫、疫情监测等关键环节,使主要动物疫病防疫密度、挂标率、建档率均达到100%,确保了疫情稳定和畜产品安全。积极推广冷配技术,共改良牛4386头,其中冷配2384头,改良羊6128只,改良猪1812头,使良种畜及率提高,促进了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三是“一村一品”富民工程开局良好。今年我们按照“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适度集中、突出特色”的原则,对我区“一村一品”工程布局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结合每个村的实际,提出了发展苹果、干杂果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方案,2006年全区新增果园面积1.8万亩,干杂果22564亩。种植蔬菜1.08万亩,总产1.37万吨,其中设施蔬菜900亩。发展烤烟4400亩,种植中药材5000亩,全区以苹果为主的特色产业布局初具雏形。

四是科技入户和农民培训工作扎实有效。我局在连续两年开展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细化工作方案,组建专家队伍,充实了包村人员,落实了责任,开展优质服务,为全区107个村指派了107名包村科技人员,共发展科技示范户214户,辐射带动农户2140户,科技户人均增收380元。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培训507人,输出500人。

五是招商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成绩喜人。全年共争取各类财政资金1600余万元。农村沼气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效果显著,2004年沼气建设国债项目顺利通过省市验收,荣获市级优良工程;2005年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分别在红土、阿庄、金锁关、陈炉4个乡镇8个村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1200口,并在1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增加建设了600口沼气池,所建成的沼气池全部已投入使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634万元的高楼河、印台乡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共改造中低产田1.4万亩,并通过省、市验收,被评为省级优秀工程。总投资1575.8万元的周陵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项目在周陵园区建成日光温室38座,采购保鲜库设备一套,并已完成安装、调试,其他项目进展顺利。

六是周陵农业科技示范园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示范、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园区全年引进实施各类项目6个,完成投资2000余万元。园区自来水供给工程已全面启动,园区新修生产道路9公里,新增绿化面积8000余平方米,发展微喷灌500亩,建成以樱桃、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示范园300亩。

铜川市哼瑞种猪场、三联果业有限公司等入园企业经营良好,规模不断壮大,园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初步形成。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4000万元。

七是农业执法工作得到加强。今年,我们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活动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认真组织基层单位开展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共出动宣传车辆20台次,现场宣传18场次,印发宣传资料40万份,培训农资经营人员45人次,集中进行活畜和肉类市场检查,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和杀虫剂市场检查三次,出动执法人员320人次,处理违法案件4起,挽回经济损失8.2万元,还在我区确定了3个放心农资示范店,规范了农资管理,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对我区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进行了复查换证验收,其中市祖代鸡场、哼瑞种猪场、九州龙果业公司、周陵农业科技开发公司顺利通过验收换证,凯撒肉牛场整改后正在验收。今年大匠企业集团的春蕾鸡蛋,还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八是包村帮扶和其它工作成效显著。阿庄镇长峪村是我局苹果专业区建设联系点,在去年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示范园建设的力度,抓好苹果四项技术的推广工作,在全区的考核中再次取得好成绩。金锁关镇蒲家山村是我局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我们高度重视,选派干部驻村包抓,现该村已按规划方案完成了全年任务。今年我们还结合创卫工作,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初步成效。与此同时农业信息、人工影响天气和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也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绩,局系统综合工作获得全市农业系统第一名。

[NextPage]

回顾2006年,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也得益于在座的各位农业干部的辛勤工作。在此,我代表区农业局向一年来关心支持我局工作的于区长及各乡镇和全区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2006年工作,我们有许多收获和体会:

一是必须把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农业部门工作的目的,归结到底就是为了农民增收,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地把促进农民增收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来抓,采取多种措施、广开各种渠道,为农民增收服务、为农民增收出力。

二是必须切实推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践证明,在当前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必须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品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使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不断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一村一品”。事实证明,“一村一品”模式加速了区域内主导产业的形成,扩大了主导产业的规模,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拓展了产业发展领域,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所以,我们必须及时总结经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速推进。

四是必须用足用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说明,中、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是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最强劲的动力,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努力配合有关部门,抓好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五是必须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我区属贫困区、农业基础设施欠帐较多,要实现全区农业的突破发展,必须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积极争取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强势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农业基础条件改善,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区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我区农民收入和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二是产业规模不大,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制约着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和质量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基层农业服务体系薄弱,依然是困扰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分析,认真研究,加以应对。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我们系统内部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单位和干部作风不实,纪律涣散,吃官饭放私骆驼,特别是一些单位的领导同志不从工作大局出发,而是斤斤计较本单位利益、个人利益,干工作得过且过,抓落实不力,争取项目不积极主动,更有甚者,对自己的职责任务不明确,工作有失误不改,群众不反映不查,对单位职工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明显的渎职、失职行为,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调整思路,创新理念,全面做好2007年的各项工作。

2007年我区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全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不断提升粮食、果业、畜牧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烤烟、蔬菜等特色产业,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认真抓好各项为农服务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实现我区农业的突破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2007年我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农业总产值2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实现粮食总产4.0万吨,油料总产800吨,推广地膜覆盖3万亩,小麦良种统供4万亩。建设发展蔬菜专业村4个,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基地3个。新增保护地设施栽培220亩,蔬菜面积达到1万亩,产量1.2万吨,其中设施蔬菜发展到1000亩.畜牧业上,畜禽饲养量较上年递增10%。实现肉类总产2950吨,禽蛋总产2400吨,奶类总产2800吨。

围绕以上预期目标,今年全局上下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苹果专业区建设,扎实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

中央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省委、省政府于元月召开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2007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出台了《陕西省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这也是我们今年发展现代农业的工作重点。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按照《陕西省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细化量化工作措施,落实包村人员,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规划》在我区得到很好实施。今年要按省上要求重点抓好示范村和推进村的工作,局里将成立专门机构,并抽调得力人员常驻示范村和推进村,抓片包村,实行具体指导和服务,区农经站要以06年为基数,在示范村和推进村建立家庭经营台账,跟踪统计农民家庭经营情况,并以此作为考核依据。

[NextPage]

二是要用足用活国家支农政策,狠抓粮食生产。积极争取和落实今年继续推行的地膜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在生产上,坚持“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增加总量”这个思路,突出抓好小麦、玉米两大作物,认真实施“种子工程”,加快良种繁育推广,切实抓好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工作,着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三是围绕苹果专业区建设,狠抓技术服务及检疫工作。今年,要继续组织对全区果园进行土壤成分测定,并针对不同地域条件,提出合理施肥方案,进行配方施肥。加大苹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力度,积极推广有机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以达到增强土壤肥力,改善种植条件,提高果品质量目的。尤其要做好今年2.5万亩新栽果园所需苗木及外运果品的检疫工作,同时,要加大病虫害检测工作,建立起我区农作物统防统治专业队伍。继续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加大防雹力度,为苹果专业区建设保驾护航。

四是集约经营畜牧业和蔬菜产业,大力发展烤烟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畜牧业上,继续围绕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大力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重点扶持养殖小区和专业大户,带动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全年新发展户养5头牛、30只羊、50只猪、500只鸡的养殖大户1000户,继续巩固已有的5个养殖小区和20个养殖专业村,重点扶持济阳奶牛养殖小区和尧科畜牧示范村。通过政策、项目扶持春蕾公司、哼瑞种猪场等重点养殖企业,完善和规范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畜牧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区的动物防疫网络,完成红土、高楼河等6个乡镇站改建工作。全面完成春、秋两季动物防疫任务,确保W病防疫密度均达到100%,免疫标识挂标率达95%以上,对其它重点疫病防疫密度均达到95%以上,确保全区无重大疫情发生。巩固退耕还林(草)及生态建设成果,引导农民进行舍施圈养,发展饲草业,发展人工种草9000亩,青贮饲草达到5000吨。

蔬菜上,积极探索集约化、特色化、标准化的经营路子,巩固大路菜田、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重点扶持蔬菜生产专业村和种植基地。实施好周陵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年内建设精细蔬菜生产日光温室50座,以现有蔬菜种植区域为基础,以周陵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及相关技术单位为依托,引进高档精细蔬菜,其中设施蔬菜1000亩,年内建成胜利、东塬、苟村、济阳4个蔬菜专业村,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基地3个。积极探索蔬菜深加工、精细包装和连锁销售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工并销售净菜5000箱以上,不断提高蔬菜产业经济效益。

烤烟是一个新兴的辅助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看好,今年我区将在金锁西片,阿庄镇丰邑、下庄,高楼河乡水利村三个烤烟种植点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辐射面和种植面积,加强技术指导,在陈炉、红土等适宜烤烟种植的村发展烤烟,使全区烤烟面积达到1万亩,建设密集型烤烟炉310座,发展袁家山、湫洼、姚湾3个优质烤烟示范村。选择条件较好,农户积极性高的红土孙家贬、麻庄、阿庄湫洼村发展药材种植3000亩。

(二)以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实施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主的农村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一是实施农业信息网络延伸工程,今年要在进一步完善区、乡农业服务站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信息服务向乡村的延伸力度。今年首先要在一村一品示范村建成信息服务站2个,并逐步形成省、市、县、乡和种养及经营大户为一体的农业信息快速服务网络体系。并重点抓好基层信息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系统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政策、价格、市场供求、技术等信息。

二是积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到群众中去,认真搞好高产高效模式化栽培、旱作农业、配方施肥、秸杆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全年举办实用技术培训50场以上,培训农民15000人次。继续抓好农业科技人员包抓科技示范户的工作,认真研究总结农业科技入户的运行机制和模式,进一步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户到人,要在保证质量和抓出成效上下功夫,加强督促检查,实行量化考核,使科技入户工作收到明显成效,力争全年培养科技示范户100户以上,辐射带动1000户以上农户,示范户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应用率达到90%,农产品产量,综合收入较上年增长1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5%。

三是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争取全区培训农民工800人次,输出500人。发挥农业技术干部的技术优势,结合实际,举办奶牛养殖、蔬菜栽培、沼气使用、旱作农业、果园管理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利用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轮流培训,力争培训农民达到1万人次以上。同时积极争取“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以培训和评定农民技师和农民技术员为重点,扩大规模,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是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大力开展农业执法宣传教育和执法培训,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制度建设。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持“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常抓不懈,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健全土肥测报、病虫害测报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年内完成1-2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产品认证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确保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加强农村集体财产和财务管理,化解农村不良债务。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五是加大外宣工作力度。去年,全局外宣工作成效显著,共采编各种信息及新闻稿件200余篇,在各级新闻媒体及工作简报上编发120余篇。今年,各单位要继续加大信息采编力度,局里将对所有稿件登记,每季度进行一次汇总奖励。凡在区级新闻媒体及工作简报上编发每篇奖励10元,凡在市级新闻媒体上编发每篇奖励100元,在市级工作简报上编发每篇奖励30元,凡在省级新闻媒体上编发每篇奖励200元,在省级工作简报上编发每篇奖励50元。

[NextPage]

(三)加快周陵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步伐,提升园区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示范、辐射、带动能力。

周陵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一是要继续多途径、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园区的投资环境。今年重点要完成园区自来水供给工程,不断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二是要采取有力措施,落实相关责任,全面完成园区所有在建项目的年度建设任务。三是鼓励园区企业采用新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综合效益,同时,加大企业改制力度,通过资产转让、合资合作、租赁承包等有效形式,彻底盘活现有企业,达到资产的充分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发挥。四是继续扶持、培育第三产业,开发以“农家乐”为主的产业形式,改善美化园区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园区的整体协调发展。五是充分发挥园区被列入省级星火密集区的优势,加强宣传力度,力争年内引进2-4个项目入园建设。六是充分发挥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园区企业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七是贯彻“旅游兴区”战略,积极包装并着手策划周陵及东线农业观光生态游项目,提升园区人气。

(四)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及项目工作。

中央连续四个“一号文件”的出台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支农政策,对于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解决我区发展现代农业资金欠缺,加大项目工作力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年我们将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实施好项目,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繁荣。一是进一步调整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创新招商机制,充分利用各类经贸洽谈会、博览会等招商平台,主动出击,叩门招商。二是要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及农业投资重点,结合我区实际,深入调查论证,策划编制一批质量高的项目,充实和完善项目库,确保项目工作的连续性。三是抓住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有利机遇,多渠道、多层次争取项目、资金。今年,局系统所有局属企事业单位,必须确保每个单位都有1―2个项目,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不准有零现象。从今年开始,局里从各单位经费中提出30%作为此项工作考核的奖励性资金,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全部扣发,并将扣发的所有资金按比例奖给完成好的单位,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力争全年争取各类资金数额较上年增长10%。四是要全力实施好世行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等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为农民服务的项目。建设“四位一体”日光温室80座,改造中低产田1.1万亩,完成1000吨贮藏能力气调库的改造升级及凯撒肉牛育肥基地建设。把农村户用沼气项目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全面完成1850口户用沼气池的建设任务,同时加强对已建沼气池的管理使用,健全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习惯的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加强系统自身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全面完成新一年的各项工作任务,需要新思想、新观念、新作风。我们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促进我区农业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要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进一步增强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切实把“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带到我们的工作中,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坚决反对和防止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坚持“纵向一体,横向联动”,形成系统合力,促进全区农业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中纪委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开展农业系统反腐倡廉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对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和农业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业务工作之中,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三)切实加强行政能力和政风建设。切实转变农业部门职能职责,树立为农民服务意识,推行政务公开,完善农业各项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提升农业部门的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要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进一步规范农业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效能意识,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目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抓好效能建设。要继续加强对单位及职工的考核,奖优罚劣,加大表彰奖励及诫勉惩罚力度,真正让不干事的有压力,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有作为的有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和“创佳评差”竞赛活动,加强农业宣传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宣传工作水平。要关注民情民生,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等工作,充分利用一切条件,争取各方面支持,不断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促进节约型机关、文明机关、和谐机关建设。

农产品发展规划例3

农业发展规划,是指各个地区根据当前的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状况与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而制定的具有综合性、长期的一种计划形式。本研究以简阳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5 ―2020 年)》纲要,分析简阳市的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规划存在的不足与短板、并提出对规划的优化建议。2020 年是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成效初显,但是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与短板,研究分析这些规划实施中的不足与短板,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关优化建。一方面可以为简阳市制定后续的农业规划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能将相关的不足纳入后续规划中,完善后续规划。

1 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 综合生产能力

简阳市粮油播种面积239.93 万亩,粮油总产量72.4 万t;发展特色水果30 万亩,总产量10.95 万t;发展蔬菜29.9 万亩,总产量47.68 万t。全市已建成万头规模猪场28 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36 个,成功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3 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 个;生猪出栏125.10 万头,羊出栏92.70 万只,家禽出栏928.45 万只,肉类总产量12.13 万t。发展核桃14.4 万亩,花卉苗木2 万亩,香椿3 万亩,林下经济19.6 万亩。实现水产品总量3.1 万吨[1]。

1.2 产业化发展

简阳市着力规范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实现耕地流转66.7 万亩。推进7 个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建设,整合项目资金2.4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7.8 亿元,发展特色产业1.5 万亩,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50.24%,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87.56%,累计创建“三品一标”产品124 个[2]。培育部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5 家。培育农业合作社1406 个,其中部级示范社12 个,省级示范社27 个;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40 个村、集体经营开发公司24 个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14 个。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37 个,培育种养大户4000 余户。

1.3 农业品牌创建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6.28 亿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8.52 万亩,新增产业3.18 万亩。重点打造“简阳晚白桃”、“简阳羊肉”和“简州大耳羊”3 个区域品牌,注册了“力盛”、“福海源”、“蜀娇”、“天宫山”、“土荡荡”、“如林”、“蜀台红香椿”和“新星红山鸡”等农产品商标40 余个。简州大耳羊获部级新品种审定命名,简阳晚白桃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并进入2015 年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果品)50 强;“蜀新1 号”核桃获通过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 年9 月获第13 届全国林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蜀台红香椿”椿芽获四川省森林食品“天府七珍”称号;注册农产品商标40 余项,其中驰名商标3 个、著名商标10 个。

2 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存在的不足

2.1 规划作用不够充分

简阳市制定了《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5 ―2020 年)》,但是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规划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产业准入条件与项目准入条件、园区建设方面的标准不够完善。简阳市纳入到成都市的代管区域的过程中,各方面的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与变革,许多在规划中制定的标准与成都市的一些上位规划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农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大并且不够精准,一方面在规划中相关农业政策的设计的扶持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精准的定位,对于相关涉农政策没有精确实施。第三是规划中关于涉农的相关项目的整合度不够高,各个涉农项目之间联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每个涉农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进行项目建设,整合度不够高。第四是在项目和业主引进方面存在随意性和不可控性,规划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强。

2.2 “农商文旅”融合不足

现代农业是一种多功能农业,应该强调现代农业的生态、观赏、休闲、文化等多个方面。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在设计过程中,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构建、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发展、农业品牌建设等各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划安排。但是,对现代农业“农商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不足,所以导致了现代农业的各个方面发展各成体系,没有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融合优势,没有充分激发现代化农村的发展优势。导致简阳市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融合度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够长,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受限。

2.3 对农村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保障不足

简阳市2019 年GDP超过500 亿,农业对简阳市的GDP贡献超过百分之二十五,在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中,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方式能够充分的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提升农村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生产能力现代化与生产技术现代化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但在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中没有提出如何提升农村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则体现为大多数的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传统的种养技术、经营模式占比依旧较大土地规模化开发程度不高,农业科技程度不够高、产业链条不够长、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农业和农村资源碎片化现象严重。农村的生产能力依旧落后,生产技术依旧没有实现现代化。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导致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效率低,而且产量低、质量低且产量不稳定,没有经济效益。

2.4 对农产品深加工比较薄弱

简阳市规模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仅26 家、总产值约25 亿元,其中精深加工率仅为34.2%,产值仅占全省的0.15%、成都市的1.23%,且加工产品主要为泡菜、调味品、粮油深加工,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品牌影响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在简阳市现代农业规划中,对农产品加工的相关规划中,建设重点是建设农业生产园区,巩固现有老字号品牌生产规模。对果蔬的加工仅处于初加工的状态,但是这一类农产品可以进行精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而更多的农产品又处于未加工状态,在前期生产结束后就直接进入市场,价格与质量都不具备优势。完善规划中对农产品初加工,精加工的规划,有助于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3 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优化建议

3.1 坚持规划先行

首先,针对原有产业准入与项目准入条件、园区建设在规划中不够完善的问题,要充分的设计产业准入条件、项目准入条件、园区建设标准等各方面。其次,充分考虑简阳市融入成都市的政策机遇与挑战,以及“空港新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加强简阳市涉农规划与成都市的各项规划的衔接。第三,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加大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与精准性,按照规划的农业政策精准落实在相关的农业项目中。第四,在规划中加强各项涉农项目的整合度,统筹规划涉农项目建设,做到系统性与特殊性兼顾。最后,在规划中要注重项目和业主引入方面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3.2 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农商文旅体”融合是一个系统构造,其中的五个维度相互作用、彼此关联。“农商文旅体”融合是包括空间融合、业态融合、功能融合等多元融合,有助于形成新的及公共、生态、生活、生产于一体的城市发展模式,有利于更好服务城乡广大居民[3]。在规划中充分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可以借助农村特有的自然文化遗产、优美自然环境,培育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农业等各个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科学把握城乡统筹和三产融合发展大势,以农业为本构建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现代农业生态圈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4]。第一,实施“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互联网”、“农业+品牌”等一系列计划,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坚持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鼓励各类主体将创意运用在各个涉农规划中去。积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以“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等契机,着力构建品牌运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田园综合体促进“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多功能、多业态搭建业务结构的综合运营,跨产业、多功能,就超于了原来的综合运营。综合体突破了原有的惯性用途,从而在思想上打破惯性思维。激发原来收到局限的资产和资源效能,形成乡村社会发展到广阔产业空间[5]。

3.3 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

在规划中加大对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给提升计划,第一需要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重点研究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建立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技术体系,不断的提高常规农业技术的科技内涵和组装配套程度,大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等为主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合理开发和保护农业资源,形成高效利用的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技术体系[6]。第二,需要全面拓展和延伸农业科技领域。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体系的配套和产业化开发[7]。促进农业各个科技领域相互衔接、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完成对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例如,农业科研院所、技术市场、电视大学、技术讲座等一系列的力量和活动。在简阳市的涉农规划中,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现代化水平。在后续涉农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农村农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与农村生产设施的完善。促进传统农业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并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

3.4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

第一,简阳市的樱桃、晚白桃等果蔬具有易腐败,保鲜难度大的特点,在采摘下树后,能够销售的时间便迅速的变短,所以在简阳市现代农业规划中应该注重对这一类易腐果实的保存。第二,就是演唱这一类农产品的产业链条,为其增加附加价值。第三,完善农产品的挑拣分级,做好差别化分类,细分市场消费类型,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在简阳的现代农业规划中应该注重农产品产后粗加工与精加工的品类与种类,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增强简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能。做好简阳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一方面,对于传统的以泡菜、调味品、粮油、面食加工等老牌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提升这些企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程度,加强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简阳的樱桃、晚白桃与猕猴桃等果蔬类农产品,要逐渐完成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转化,充分利用粗加工与精加工这两种加工模式,衍生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简阳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乡村发展服务中心2019 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工作总结和2020 年工作安排

[3]叶国伟,杨坤,李玲玲等.成都市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30 (22 ):199-201.

[4]李燎.推进融合发展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大邑县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与实践[J].先锋,2018 (9 ):35-36.

农产品发展规划例4

2制定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目的意义

2.1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

农业是弱势产业,尤其在江苏省发达的苏南地区,“非农化”趋势日益明显,农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农业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使占总人口30%的农村人口的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农业已经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短腿。只有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才能大幅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现代高效农业规划也成为关键。在江苏,为推动江苏特点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计划从2010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物质装备先进、运行机制灵活、综合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每个县(市、区)认定并扶持一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因此,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涉农企业,纷纷邀请各路专家团队编制某地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其中规划的精髓都将深刻体现现代农业内涵in-t3],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断引进和集成组装农业科技新成果,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的模式,通过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基地示范引导各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各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2.2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

农产品的安全生产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现代农业规划制定的主要目标之一。依靠科技优势,规划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实现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开展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同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输出先进生产技术、标准和品牌,带动本地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农副产品的需求。

2.3引导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应建设高效、优质的原料生产基地。例如“江苏悦达•家乐福(建湖)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是江苏悦达集团和法国家乐福两家联合,在江苏省建湖县建设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该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家乐福超市的后备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是江苏悦达集团为回报社会、致富农民、推进盐城经济社会发展,与建湖县人民政府联合创建的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旨在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营造农民、企业和社会共赢局面。

2.4绘就新农村建设的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在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新农村建设板块,都明确要求各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统筹城乡发展,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城市化带动农村、多元化致富农民,紧扣农村经济发展核心,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发达、农民生活富裕、乡风文明进步、环境优美宜人、生活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现代高效农业规划技术路线

现代高效农业规划从立项到实施,需要经过调研、座谈、大纲编制、起草初稿、送审、专家评审等一系列过程,大概可涵盖的内容。规划大纲在编制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大纲编制要充分领会当地发展重点和发展趋势,因地制宜,还要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衔接,完成后要与当地相关部门座谈、讨论,并请专家指导,充分吸收不同意见后,总结完善,确定规划大纲。根据大纲编制规划初稿,请当地相关人员及专家参加座谈,讨论规划初稿。如果座谈通过就要修改完善制定评审稿请专家评审,如果不通过还要回到起点,在大纲基础上再次调研、座谈、收集资料。最后邀请多位有丰富经验,与农业相关的专家评审,征求各位专家的意见后,定稿实施。

4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功能定位

4.1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理念

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灵魂所在即功能定位。在制定不同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时,就要综合考虑各地所处地理位置和发展重点等的差异,将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以及各地政府、企业等的发展思路合理概括。总体来讲,现代高效农业要实现3个方面的现代化,即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从生产条件来看,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电气化4个方面。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主要体现为新优品种、高效栽培技术、经营模式、经营规模等方面,培育适宜现代设施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拓展现代农业经营新模式,发展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因此,现代高效农业规划要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在现代农业园区里要处处体现现代特色,并依据市场、生态、休闲、效益4个因素来共同决定现代高效农业规划主体的规划布局。归根到底,现代农业理念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共赢,主要体现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类优质、安全的农副产品和加工产品的生产功能;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休闲、教育、度假、观光、旅游与游憩的场所和机会的生活功能;提供清新、宁静、优美生活环境的生态功能。

4.2案例分析

4.2.1江苏悦达•家乐福(建湖)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实施地位于苏北建湖县,结合建湖政府和苏北特点的市场需求以及江苏南方悦达集团和家乐福超市的要求,园区定位主要是生态保障、循环可持续、科技先导,在规模种养殖等产业中体现绿色、休闲、循环、高新、市场化等发展理念。重点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基地,优质种子种苗、种禽种畜供应和技术标准输出基地,循环农业的示范基地,休闲观光旅游人居胜地,工业反哺农业的楷模,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力争实现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新貌、产业发展等共荣的社会良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超市”的经营模式,在建湖鼎力打造一个集科研、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和休闲观光、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部级重点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4.2.2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建设是苏州大成企业集团投资建设的现代农业园区,该集团资金雄厚、管理有序、市场开拓能力强,计划投入资金3亿元人民币建设现代农业园。由于规划的实施地位于沿太湖城市之一的苏州市,因此保护太湖环境将是规划的重点。根据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趋势和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及苏州大成企业集团的实际规划设想,将该规划定位为绿色无污染、科技优先、休闲观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农业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质产品为核心、以企业化经营为手段,注重优质安全高端农产品生产、营销功能,休闲、观光、旅游功能,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展示、培训功能和太湖生态保护、修复功能的园区。通过苏州大成企业集团民营资本投入农业,实现园区管理企业化;以优势品牌为核心,实现先进技术和优质农产品的输出;以生态绿色为理念,实现技术、投入对环境的友好;以市场需求为依托,实现农业功能的拓展,力争将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经济、生态、社会3个效益相统一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

5推动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5.1政策扶持

为保证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顺利实施,建议将该规划主体项目纳入该地发展的年度计划,出台相关政策,在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方面改善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投资环境,鼓励对农业多功能领域的拓展和探索,带动农民致富,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5.2组织保障

一个高质、高标的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实施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协调行动。如苏州金庭大成现代农业园成立以苏州市人民政府领导为组长,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大成企业董事长、金庭镇镇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把园区规划建设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定期研究和及时解决园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3技术支持

高科技是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现代高效农业规划的实施必须依托当地或省内乃至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力量,加强农业科研、农产品开发与销售等方面的合作,建议成立技术指导组。

5.4资金保障

农产品发展规划例5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07402

1引言

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使农民由贫穷走向了富裕,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要使我国农业有更大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展绿色经济,打造品牌产品,批量打入市场是关键。黄家沟村建农场,已形成粮食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生产绿色产品,形成自己的品牌,已打入市场,深受用户青睐,使黄家农场绿色产品成为当地的一颗璀璨明珠。

过去的黄家沟农民居住在山沟里,交通条件困难,与世隔绝,土地零星分散耕种,农民收入完全来自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从事着农耕生产,农产品品种多且分散、规模小,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很难打入市场,农民增收到了艰难的爬坡阶段。

2政策支持

黄家沟村委会和村民在党和政府“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发展,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指引下,开始创新思维,破除守旧思想,组建创新团队,对该村的田、水、路、林、村、企进行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已形成细河区四合镇黄家沟村黄家农场规划项目,是以农耕体验为特色,集现代设施农业、农业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都市农业项目。

3科学规划

对田、水、路、林、村、企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制定规划坚持了科学的原则:一是规划要科学,布局合理,符合绿色生态要求;二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三是能促使耕地集中连片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规划为耕地,土质坚实的规划为村屯;四是兼顾田、水、路、林、村、企的合理布局;五是趋利避害,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六是符合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气候特点,最终形成一个符合本村特点的规划:黄家沟新村,高标准农田,绿色蔬菜园,果树园等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都市农业项目规划。

4资金统筹

依据规划实施,落实资金是关键。黄家沟村人在村委会的带领下敢想敢干,首先,对该村现有资金进行统一安排;其次,发动村民集资;再次,公开资金帐目,公开实施计划;最后,在镇经营管理站和群众的监督下,分步落实:①安居乐业是人们的希望,村委会先从新村建设入手,安排资金,先建新村,后动迁老村,得到村民的同意及镇政府资金审核的同意。②整理土地,专款专用,使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坡地造林建果园,既绿化了山川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财富来源;③不毛废弃地建村办企业,要求环保项目,生产绿色产品,实行招商引资,采取了“引凤筑巢,筑巢引凤”两种形式,带动了村级经济的大发展。目前,黄家沟村建黄家农场已累计投资1700万元。

5产业布局

已建成宜居的新村,集中连片的现代化农田,绿色蔬菜园,山青水秀果树园,集中高效的村办企业等。①新村按规划建在交通便利,地质坚实,宜居舒适,统一盖起了72户联体2层小楼,深受农民欢迎;老村的土地经过整理已建成风景秀丽的果园,观光旅游采集度假的好去处。②按规划统一整理土地,整理的土地按顺序优先用于农业、林果业、绿地等,已形成集中连片的耕地2000多亩,绿色蔬菜园1000多亩,果树园1500多亩。③村办企业22 个工业产值超过10亿元,占该村工农业产值的近70%。④人工湖、乡野餐厅、停车场、服务中心等项目正在进一步完善,与之配套的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已交付使用。⑤新打井5眼,铺设供水管路6km,建设道路1km,建蓄水池1座,栽植了梓树、丁香、金叶糖棋等树木;⑥水上乐园项目规划占地5.4万m2,计划投资1.9亿元,于今年3月开工,目前正在进行巨洪峡、海浪池、水寨及滑梯平台的改造建设。⑦滑雪场项目规划占地3.5万m2,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滑雪道、娱雪区、雪场灯光、缆车及配套设施等。通过以上规划的逐步实施,使黄家沟村山川秀美,生态宜人,土地肥沃,生产绿色产品,创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已打入市场,农民越来越富。

6绿色黄家农场

农民成为农场工人,按照农场的统一要求,进行绿色化农业生产,从食品的生产源头上把好关,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的食品,从而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具体做法:①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②不断增加农家肥施用量,增加生物防治病虫害等科技方法。③加大地膜回收力度,防治白色污染。④杜绝污水及固体污染物排入耕地中。⑤不断创新、研发绿色粮食、食品生产的源头(耕地)质量的提升技术,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等在粮食、食品中的残留毒素,使残留毒素延食物链中的富极越来越少,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人们健康安全。

2016年7月绿色科技第13期

张红艳:黄家农场绿色经济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果初报资源与产业

同时,解决了外出打工农民种地的后顾之忧,外出打工农民把土地以合同方式交给农场,按合同交给农场经营费用等方式进行有效合作。从而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避免了荒废土地的现象发生,确保了粮食安全。对这样的土地可以租种,亲自种植体验农耕乐趣,黄家农场让城市人享受回归田园、亲自劳作的休闲快乐。

7产业改造的成效

现在,该村的土地大多集中在种植大户手里,不当工人的当起了“小农场主”。农民真正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腰包也渐渐地鼓了起来。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居阜新市各村前列,其中务工收入占70%以上。现在黄家沟的村存款大都在6位数以上,电脑普及率50%,20户村民开起了轿车。过去负债累累的村委会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连续五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百强村”。

8结语

黄家沟村建农场的成功在于创新,在于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并按规划分步实施,合理使用资金,科学筹集资金,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思想指引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形成规模化生产,打造品牌产品,闯入国内国际市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经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意义十分深远。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农产品发展规划例6

记者: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国务院农业现代化规划,有什么重要意义?

韩长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多次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总理强调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农业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连续三年超过6000亿公斤,“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民增收实现“十二连快”,2015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22元,连续6年保持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两个高于”的好势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3%,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应该说,我国农业现代化已具有坚实基础,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阶段,这是我们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特征的基本判断。

但也要看到,当前农业发展还面临很多新老矛盾,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农业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大等问题日益凸显,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依然是短板。打个比方,如果说现在工业已经进入4.0时代,那么农业现代化还处于2.0到3.0阶段。“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五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四化同步”目标,就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补齐农业短板。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经国务院批准,由农业部、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按照关于“十三五”规划要“耳目一新、务实管用”,总理关于“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科学论证,做深做实”的指示精神,在广泛听取政府部门、农业专家、涉农企业、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等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规划》,并作为支撑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由国务院审定印发。

可以说,《规划》既体现了与“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连续性,又突出了“十三五”的新部署、新要求,特别是突出了落实五大新的发展理念、突出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记者:我们注意到,《规划》提出了“十三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定位、发展主线和战略重点,请问有什么考虑?

韩长赋:《规划》在“十三五”部署的开篇专列了“战略要求”章节,提出了“十三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定位、发展主线和战略重点。在发展定位上,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等战略判断。在发展主线上,强调“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在战略重点上,强调实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突出抓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重点,紧紧扭住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

这些战略要求是在系统梳理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些战略思想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思想理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编制《规划》的基本遵循。把这些战略要求放在规划的突出位置,就是要解决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和道路问题。形象地说,这部分是《规划》的“魂”,贯穿于规划始终,将引领“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

记者:“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请问《规划》如何细化落实这五大发展理念?

韩长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我国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规划》全面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谋篇布局,提出了五方面的发展任务。一是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二是协调惠农,着力促进农业均衡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加快形成内部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布局。三是绿色兴农,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发展绿色化,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开放助农,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五是共享富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特殊区域农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

这五大任务是农业现代化的主基调,集中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要有个通俗的说法,我总结,“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就是要“为全国人搞饭、为农村人搞钱、为城里人搞绿”。搞饭,就是保供给,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搞钱,就是保收入,让亿万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搞绿,就是保生态,缓解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记者:“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请您描述一下,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会是什么样子?

韩长赋:《规划》紧扣“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要求,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十三五”目标进行了描绘,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产能稳固。未来我们不一定追求粮食连年增产,但一定要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只要市场有需要,就能产得出、供得上。《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粮食(谷物)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5亿吨,小麦稻谷自给率稳定在100%。

二是产品安全。现代农业一定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高的农业。要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可追溯基本全覆盖,老百姓吃到的都是质量安全、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农产品。《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要稳定在97%以上,全国“菜篮子”产品生产大县规模种养基地基本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规范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品一标”获证企业、农业示范基地率先实现可追溯。

三是方式绿色。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实现生产过程更加绿色,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农业基本建成,农业生产不再大水大肥大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观,美丽田园、青山绿水、生态环保成为农业的代名词。《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力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四是设施先进。完善的设施装备、先进的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农业实力的标志。要基本建成配套完善、标准高效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储运等基础设施,技术先进、质量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养殖场占主导地位。《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确保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完成10亿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支撑的产能保障格局基本建立。

五是规模适度。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要使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程度显著提升。《规划》提出,到“十三五”末,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到40%,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水产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重达到65%。

六是市场导向。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市场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要素市场更加健全,产品市场更加开放。但坚持市场导向,并不是完全自由放任,而是在政策支持保护下的市场化。《规划》提出,要坚持市场、政府两手发力,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宏观调控、支持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记者:《规划》提出,“十三五”农业现代化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请问,“十三五”如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韩长赋:总的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统筹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规划》对此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要推进以玉米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适当减少玉米种植面积,恢复和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推进粮改饲,扩大粮豆轮作范围,在棉花、油料、糖料、蚕桑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是减玉米,《规划》提出调减玉米面积,重点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镰刀弯”地区。今年预计调减3000万亩以上,调减面积主要用于种植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和饲草。要推进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扩大优质肉牛肉羊生产,提高国产乳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在畜牧业主产省(区)率先实现现代化。重点是稳生猪和兴奶业,稳生猪就是在优化生产布局的同时,支持发展规模养殖场,稳定猪肉供给;兴奶业就是要种好草、养好牛、产好奶,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培育国产优质品牌,加强消费引导,全面振兴中国奶业,力争到2020年整体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要推进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的渔业结构调整,合理确定湖泊和水库等公共水域养殖规模,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稳定池塘养殖,降低捕捞强度,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要壮大特色农林产品生产,推广名优品种和适用技术,建设一批原产地保护基地,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

当然,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同时,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有半点大意。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产品消费大国,粮食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粮食一时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性问题,但保障粮食安全是关乎经济社会稳定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不能因为技术性问题犯战略性错误。反复强调,中国人绝不能买饭吃、讨饭吃,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永恒主题。为此,《规划》提出,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更加注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定了谷物产能和口粮自给率的约束性目标,体现了落实“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政策导向;部署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将生产能力落实到田间地块和单产提高上,打造国家粮食生产及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核心基地。

记者: “十三五”规划《建议》和“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强调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请问,《规划》对推动解决我国土地细碎、经营规模小的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作了哪些部署?

韩长赋:过去我们依靠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承包经营解决了吃饭问题,这很难得。目前,我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7亩多,仅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在这样的条件下搞现代农业难度很大。只有充分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近年来,各地积极引导规模经营发展,取得了很好效果。目前,全国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已经超过30%,规模经营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实践中,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有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联耕联种等多种实现形式。要通过互换并地、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生产的规模化。《规划》明确提出,在尊重农民意愿和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农户通过互换承包地、联耕联种以及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实现打掉田埂、连片耕种,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促进机械化和生产率水平提高。但要看到,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成本效益,根据不同区域、作物、生产力水平合理确定经营规模。据测算,在北方单季地区从事粮食生产,家庭经营的适度规模应在100亩以上,南方两季地区是50亩以上,这样与外出打工的收益大体相当,规模上“比较经济”,如果规模过大,边际成本会上升、收益反而会下降。

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带动广大农户,实现服务的规模化经营。农业生产从种到收,包括多个环节,无论是小规模农户还是规模经营主体,都很难“包打天下”,都需要生产,而且越是现代农业,越需要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完善的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为此,《规划》提出,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和政府购买公益机制创新试点范围,推进代耕代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让小规模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

记者:当前,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大,农民工就业困难,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请问,到“十三五”末能否顺利实现农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的目标?《规划》对此有哪些部署?

韩长赋:过去,农民增收一靠农产品价格,二靠外出打工。但当前,农产品价格总体偏低,农民工就业和工资增速出现“双下降”,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今年,前三季度农民收入增速只有6.5%,6年来首次低于GDP增幅。从后期走势看,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农民外出务工环境也未明显改善,确保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难度很大。

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没有。农民收入增长,事关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如期脱贫,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为此,《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以上,这是硬目标、也是硬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举措,推进农民收入“四个轮子”一起转:一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空间,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广节本降耗农业生产技术和模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经营增收。二是支持农民创业增收,通过加大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农民创业支持力度、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等举措,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三是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通过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加工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展农民增收的领域。四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深化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和继承的权力,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和资金。五是推进转移就业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统筹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居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此外,《规划》还部署了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这是农业部门的职责,今年我们已经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并多次召开会议作出部署,推动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实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总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到2020年农民收入翻一番、与全国人民一起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记者:《规划》要求加快农业发展动力升级。请问,“十三五”如何培育农业发展新动力?

农产品发展规划例7

二、切实搞好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规划

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要选择具备资质条件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科学规划。一是要科学选址。应在农产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安排县(市、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也可在经济开发区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划出适宜地段安排县(市、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还可在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并有充足发展空间的地方安排县(市、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县(市、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原则上应单独设立。二是要合理确定功能区域。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应当是本区域内先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优秀农业龙头企业的集聚地,经过努力应当成为全国、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成为引领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的重要阵地。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可根据本地资源优势,设立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果蔬产品加工、粮油产品加工以及其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功能区域。三是要高起点配套建设。要切实遵循环保优先和集群、集聚、集约、配套的原则。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电力、交通、通讯、污水处理及给排水系统等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划建设。坚持生产、物流、生活和办公设施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四是要严格进区企业标准。进入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的企业,原则上应以食品加工企业、外向型加工企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企业为主。鼓励填补我市空白的农业龙头企业进区。进区企业投资强度应在每亩120万元以上。大力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五是要认真履行论证批准程序。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应按规定程序,在经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由县(市、区)政府批准实施。

三、制定和落实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

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和招商入驻企业除享受有关经济开发区和工业招商引资政策外,应根据国家扶持“三农”的政策及农产品加工特点,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扶持政策。一是对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用地,按投资项目进行优先安排,优先审批,并按最低保护价供地。二是对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及其进区项目的立项审批、证照发放,实行简化手续和便捷服务。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进区企业建设期间的有关行政事业性规费收取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予以优惠。国家、省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下限标准收取,其他费用一律免收。三是对进区项目的税收返还优惠按鼓励农业招商引资、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执行,对投资额较大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优惠扶持办法。达到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标准的,优先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四是多渠道增加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投入。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原则上以土地出让收益、相关的涉农项目及政府投资为主,农业资源开发、水利、交通等部门要采取更加灵活的办法,支持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与此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资金。鼓励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入股等形式参与加工区建设。鼓励各乡镇将招商引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进入县(市、区)加工集中区,并实行税收按原渠道返还不变和经济指标统计归口及考核奖励不变。

四、强化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产品发展规划例8

休闲观光农业是指以充分开发具有旅游兼职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活动。观光农业的景观设计有几大特质: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以农业景观游憩为主题;有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

1 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随着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和“美丽乡村”、“魅力小镇”建设的不断推进,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位置日益凸显。观光农业潜在消费群体庞大,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行业的转型和不断升级。

目前,休闲观光农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建设主体主要是农民和乡村基层单位,不少地方规划设计不够或随便设计,导致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水平不高、形式雷同等,迫切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景观、居住、产品、安全、体验等方面强化规划设计,体现、凸现宜人风景、乡土文化、民俗风情,推动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2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原则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应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同时,也要遵循科学的规划原则。

2.1 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生态学理论在观光农业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而景观生态学则从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出发,研究农业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通过景观生态学分析,对景观的演变做出整体判断,通过形成生态化的农业产业链,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市场导向,突出农业生态旅游

目前的旅游趋势是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回归自然。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农业景观特色,以可持续发展园区为建设目标。

2.3 全面规划、多元投资、分期实施

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把近期投资小、效益大的关键性项目规划到位,尽快进入设计与施工阶段,缩短建设周期,提高投资效益,做到全面规划、分期实施。在投资开发上,明确开发序列,突出重点,多元筹集资金。

2.4 合理分区、明确主题、突出特色

观光农业园的景观分区应立足于园区的资源现状、景观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充分发掘农业园独具的景观潜力,并彰显其特色。

3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重点

3.1 强化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是休闲观光农业的核心内容,需要费心费力,做好规划设计工作,例如,世界上著名的荷兰郁金香园区、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园区以及浙江莫干山农家乐。在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大多依托专门设计团队或人员,根据当地地形地貌、气候、植被资源,规划设计出了不少富有特色、令人心动的景观,吸引许多游客前去观光。江苏休闲观光农业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山水、花草、建筑等条件,把景观设计建设与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相结合,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例如,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的绿化最好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场所(餐厅、科普馆等)周围绿化则建议采用观花、观叶树,规划范围内的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总之,植物布局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其次,在构图设计上要打开思路、富有创新,有特色、有错位,把握各类花草树木生长、开花习性和气候情况,建设富有特色、令人过目不忘的景观。

3.2 强化居住规划设计

休闲观光农业要上新台阶,要有较强的持续发展动力,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留得住人,而要留得住人,有选择性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情感喜好、审美情趣,重点要在居住自然化、舒适化的规划设计上下功夫,这样的乡村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一要尽可能做到居有景。可以设计一些天窗、落地窗,便于游客观景、观星、观月、观日,让游客有融入自然的感受。二要尽可能做到居住舒适。注重住宿房型和房内地域文化标志设计,尽量具有独立的卫生间设计、干净卫生的洗护用品、便捷的空气调节系统,为游客提供较高品质的住宿环境。

3.3 强化产品规划设计

以乡土、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体现为重点,加强休闲观光农业产品规划设计。一是土特农产品设计。如大小、分量、搭配、容器、装饰等方面的设计,便于携带、食用,宜于馈赠。二是菜品设计。尤其要在农家菜品的烹饪、摆盘上做好设计,造型和味道要富有农村特色,尽可能统一价格等标准。三是民俗日用产品设计。在颜色、材质、款式上做好设计,使产品不仅可用,还能常用。

3.4 强化安全规划设计

安全是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必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道路交通的安全设计方面,认真考虑道路的宽度、硬度、倾斜度、转弯半径等和交通指示牌设置、车辆停靠点、停放场地。在游玩过程中,慎重考虑游玩点、观景点、景观承重(承载)等,做好安全保护防护设计。在住宿上,认真考虑防盗、警报设计,做好安全设计,让游客有安全感。在饮食方面,认真做好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游客吃得放心。另外,尽快引入旅游保险机制,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有效保障休闲观光农业安全健康发展。

3.5 强化体验规划设计

乡村体验是吸引人的重要元素,应认真规划设计。比如,可以设计“一日农夫”等活动,在白天让游客参与耕翻、栽种、施肥、采摘、加工。设计建设一些公共集会场所,如饭店、商店、酒吧、KTV等,夜晚让游客有交流、休憩、放松的地方。可以创设论坛、节日,强化人际交流,不断拉近乡村人与人、乡村人与游客、游客与游客的心灵距离,营造良好的乡村人际关系。可以整合资源,串联休闲观光农业点,发展旅游精品线路,丰富和强化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客人前来休闲观光。

农产品发展规划例9

一、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发展方向

去年,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西客站建设和新城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先后编制了槐荫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新城区建设控制性规划、城中村改造规划、旅游度假区规划等。根据这些规划目标,为我们农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远期发展要求和标准。为了更加密切的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工作,我们首先要准确把握形势、定位方向、理顺思路、明确目标。充分认识和把握今后我区农业发展的两个阶段;一是新城区建设控制性规划、城中村改造规划中推进农村城市化的片区内农业发展阶段,为我区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也许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另一阶段是规划定位的生态片区内农业长足发展时期,也是我区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阶段。

二、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

新形势为我们提出了新标准,新的发展趋势明确了我们发展目标,今后我区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全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在中共槐荫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3355”发展目标,立足优势,把握机遇,以城郊型现代农业为总抓手,以“四新”发展为目标,针对两个发展阶段,实施分类指导,采取相应措施,有重点的推进;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以农业科技研发为手段,挖掘农产品深层次的附加值,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团结带领全区农业战线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建设一支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管理队伍,不断开拓进取,攻坚克难,把我区农业推向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三、总体发展目标

重点规划打造“四个新”,即生态新农村、富裕新农民、名牌新产品、乡游新景观。大力发展近郊特色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全区现代农业档次水平。

1、建设生态新农村。紧紧抓住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市乡村文明建设、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吴家堡生态小镇建设等重大机遇,以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为目标,以生态水利、生态林业、生态乡村为宗旨,赋于文明的内涵,高标准规划建设。2013年配合非遗园项目建设,着重搞好吴家堡、美丽湖片区生态小镇和生态河道规划建设,引进打造休闲农业项目,建设高标准农业园区。2013年,启动“三河”,即玉符河郊野水上公园、北太平河、曹圈虹吸干河的综合整治,打造水生态景观绿色长廊,真正做活“水”的文章。

2、培育富裕新农民。按照两个发展阶段,实施分类指导,推进农民增收。继续严格落实“五项补贴政策”,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过度期区域内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按照“三品一标”标准,打造和争创优质名牌产品,积极探索和搭建优质农产品转为旅游产品的平台和途径,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重点发展阶段以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为重点,提升三产对农业的贡献率;认真落实和进一步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加快形成农民多元化增收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生活方式更新促进生产方式转变,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多渠道,全方位的拓展农民增收途径,实现富裕农民目标。

3、推出名牌新产品。以提升品牌效应为总抓手,提高槐荫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为基础,以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为推动手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积极申报济南市名牌农产品、济南名牌产品、济南市著名商标;进一步提升“槐荫四宝”品质,争取向省级品牌乃至部级三大品牌冲击。同时,制定各类农产品的三品生产标准和技术操作规程,加大生产环节监管和技术指导,加快步伐培育推出锦鲤、食用菌和蔬菜等新的名牌产品;积极探索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和注册路子,实现我区旅游农产品的突破,让槐荫的农产品走出济南,走向全国。

4、打造乡游新景观。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欲望愈来愈强烈,而满足市民三大需求的重要支撑就是乡村旅游,而支撑乡村旅游的基础正是高标准的农业园区。20__年,区委区政府确定了槐荫区打造国际旅游度假区的目标并已付诸行动。围绕这一奋斗目标,从我们农发局的工作来说,主要的方向是提升改造现有农业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规模较大的现代旅游农业园区。首先,在园区已完成对农村生产要素重组融合的基础上,对现有园区进行分类指导,整合资源,重点打造,提升水平。园区生态环境改造建设,是所有园区的共同任务。印象、五洲、开心农场等以生产为主的园区,要以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产品、稀有农产品、旅游农产品开发为重点,以积极组织各类农产品采摘节活动扩大对外影响,增加园区收入和循环发展后劲;双龙湾要立足“四面荷花三面柳”的济南老城特色,重新定位园区发展方向,建成具备旅游功能的特色园区;润晟农业生态园应以打造济南婚庆农业主题公园为主攻方向,按照产业进行布局建设;黄河湾在提升垂钓业基础上,要积极探索水上娱乐、喷泉景观等设施的建设,增加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休闲游玩。其次,要把创意农业的理念引入到园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中来。创意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 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或活动,以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配合旅游度假指挥部,积极招商引资,力争台商投资的现代农业园、北京国科的老年度假生态园和吴家堡地区温泉度假区项目有所突破。

四、主要措施

1、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2、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根基;

3、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争取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更大支持;

4、拓展农民就业再就业渠道,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5、足额落实农业扶持政策,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农产品发展规划例10

《规划》提出了到2012年的发展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农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新增100亿斤粮食、1000万头生猪生产能力等,农业结构调整、现代畜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支撑、农民增收“六上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为实现这个目标,全省规划建设项目71类377个,总投资4008.6亿元,预计到2012年完成投资3207亿元。

《规划》共规划了10个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规划建设9类25个项目,总投资2008.7亿元,占了总投资的半数以上。主要项目内容包括:大力实施水、土、路三大基础工程;抓紧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震损水库整治和在建水利工程建设,新建一批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农村公路、机耕道建设和改造,重点打通“断头路”,建设乡村客运站点,完善农村路网体系;保障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等。

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提出依托资源特点,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三大基地建设:一是坚定不移地发展粮油生产,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确保粮食安全;二是突出发展生猪产业,实施“新增出栏1000万头生猪生产能力工程”,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和小家禽畜;三是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林竹、烟叶、蚕桑、花卉、生物质能源等“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规划建设项目18类42个,总投资544.8亿元。

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划》提出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无公害粮油、肉类、果蔬、烟草、茶叶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支持中药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合理开发利用非木质森林资源等。规划建设项目13类138个,总投资456.7亿元。

生态环境建设也是《规划》提出的建设重点之一,总投资581.8亿元。主要内容包括,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开展垃圾集中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