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研方法概论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2 16:26:41

科研方法概论

科研方法概论例1

作者简介:牛银菊(1965-),女,甘肃甘谷人,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贾继红(1965-),女,山西太原人,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广东 东莞 523808)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莞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32-02

根据应用型工科本科院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教师需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特点,让学生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他们所学专业中的应用,加强学生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1,2]

为了使东莞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达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对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分别做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该课程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和系统学完之后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用型工科本科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方法。

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现状

1.中学阶段的学习情况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的许多教学内容做了大量调整,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部分的内容增加的幅度较大,教学要求也提高了好多。为了让学生在大学阶段继续学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老师需了解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以便在重点内容的讲解、难点问题的突破、新旧内容时间的安排等方面做出合理的调整,达到学生所希望的“该详讲的内容详讲,该略讲的内容略讲”的目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教师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此,对2012化学和化工两个专业的157名同学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情况做了如下的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57份,收回有效问卷151份,详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已学概率论部分大多数同学已掌握,仅有部分同学需加强;已学数理统计部分绝大多数学生只是了解;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比较难学,且学习兴趣不高。

2.大学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寻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与工科专业知识的结合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知识,并在创新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对2010工程管理的96名同学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学习情况做了如下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96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详见表2。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同学认为该课程比较难学,与所学专业专业课的联系不清楚,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且学习兴趣不高。

3.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可知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难学、学习的兴趣不高、不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不了解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相应地提出了一些适合应用型工科本科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措施,以期与同仁商榷。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概率论的部分内容(如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等)已放到高中教材,大多数学生已掌握;[3]另一方面,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虽然根据需要进行了修订,但为了该课程的完整性,概率论部分的内容仍有重复。在选用现行教材的前提下,任课教师需做好与中学教学内容的合理衔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概率论”部分与“数理统计”部分的教学课时数,避免重复讲授已学部分的内容。如概率论部分的讲解可采取复习巩固的形式,重点强调关键的知识点及每个知识点的注意事项,抓住学生喜欢的话题预设问题,以引起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满足相应专业对该门课程知识的需求;在讲数理统计部分时,增加统计推断、统计预测和统计决策的内容,介绍常用统计方法的思想和原理,以加强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推荐学生使用Excel、SPSS等软件使复杂的计算简单化,省下的时间留给数理统计专业案例的讲解,将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为辅。要改变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的“该课程比较难学,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需抓住现阶段学生思维活跃,有和老师互动交流的愿望,在教学中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采取讲练结合、提问回答等多种形式以改变学生所处的被动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引入“数学期望”的概念时,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要对一次英语六级考试中两个学院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只有成绩单是无法立即得到答案的,应该如何比较呢?学生们自然会想到把两个学院的成绩各自平均一下,通过比较平均成绩得出结论。老师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用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来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做?学生们当然会联想到用加权平均的概念,只要把概率作为权数,数学期望的定义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讲,学生容易掌握,记得更牢,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更加灵活。

为了利用参与感提高学生听讲的兴趣,可以穿插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开设小型的研讨会等多种互动形式。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从而熟悉从工程背景经过抽取共性得到这些概念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简单总结评述后引出新的概念。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快,理解会更深。

3.结合专业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概率论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实例,强化实际背景部分的讲解工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重要概念的实质,为熟练应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4]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在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基本方法。如,在讲解正态分布时,可以分以下两部分进行:第一,先从学生最关心的学习成绩入手,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确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一个随机变量,会受到他们的学习水平、老师的教学水平、试卷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第二,引导学生调查统计他们年级高等数学成绩,并绘出成绩直方图,再与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曲线做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若两者出现明显差异,则说明某一随机因素不正常,其中原因或是学生复习准备不充分或是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或是试题太难。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内在原因,这样,学生就可以深入浅出地理解课程的知识点,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学习兴趣。

根据概率统计的广泛应用性,可以根据各章节的内容和学生的工程背景,编写许多概率统计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特点构建与本专业相对应的概率应用例子,使案例教学法与概率论统计知识有效地结合。[5]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多数学生不了解概率统计课程与所学专业的联系,不知道怎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现状,可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列举该课程在不同学科的用途。如,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可选择工程造价方面的问题,通过工程造价的数据分析与统计,让学生明确要解决与数据有关的问题,必须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知识;然后,通过工程项目风险预测、项目盈利能力预测等专业问题,引导学生体验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知识解决这些专业问题的思路及过程,让学生真正懂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为更好地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又如,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可使用案例“假设某企业有20000个相同层次的人参保,每年每人付10元保险费,一年内一人死亡的概率为0.004。死亡时,其家属从保险公司能获2000元,试问:平均每户支付赔偿金4.2元至5.9元的概率是多少?保险公司亏本的概率有多大?保险公司每年利润大于4万元的概率是多少?”学生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可以亲自体验使用概率统计知识进行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加深对概率统计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改进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可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考核进行相应的改进。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没有实操课及自主作业的内容等方面的教学,其成绩根据期末考试确定。但是,一次考试的偶然性较大,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教学方法的改革,将学生成绩的评定由“期末考试确定”调整为“期末70%+平时10%+实操20%”。实操部分的考题是:让学生自主选题,选取与专业联系密切的实际问题,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实操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完成,其答案没有唯一的评价标准,成绩大多可得到18分以上,即以鼓励性评价为原则。这样,既能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又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近几年学生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评教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一些适合应用型工科本科院校教学的措施,大多数学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学生的认同无疑为继续进行教学改革增添了信心,将会为我校办学目标“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实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兴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11,32(5):60-63.

[2]牛银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方法探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2,19(3):111-114.

科研方法概论例2

一、不确定理论简介

在运筹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等领域存在诸多客观或人为的不确定性,如随机性、模糊性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改造自然要求的提高,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必然也会遇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出现。人们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不确定信息是从研究随机现象开始的。到现在为止,研究随机现象的理论,即概率论已经发展为处理此类不确定性的强大理论工具,并在许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模糊集的概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由Zadeh[4]首次提出的,到现在为止,模糊集理论已经发展成处理模糊信息的重要方法,它的理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应用隶属度函数描述模糊集合,而隶属度函数的选取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故大部分学者认为模糊集是经验的集合,缺乏严谨性。实际上,人们之所以对模糊集理论存在片面的理解,主要原因是模糊集理论本身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尽管Nahmias[3]定义了可能性空间和模糊变量的概念,并试图建立模糊集理论的公理体系,但由于公理基础不完善,以致于随后的理论框架一直没有很好的搭建起来。直到最近Liu[1][2]在Nahmias可能性空间的三条公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可能性空间的第四条公理,并成功的建立了模糊集的公理体系:可信性理论。

我们知道,现实世界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现象的发生也具有不确定性。某些时候会出现双重或多重不确定性同时发生的现象,一种典型的情况就是随机性和模糊性同时发生。例如,在测量湖水深度时,一般的测量方法是随机的在湖中选取一点,测量的结果可能为“很深”、“较深”、“大约5米”等比较模糊的数据。实际上,这些数据的产生既涉及随机性,也伴有模糊性,显然若想单独用概率论或模糊集理论来处理这个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双重不确定性问题的出现,促使了模糊随机理论和随机模糊理论的发展。[1][2]

总的来说,作为数学科学的一个分支,不确定理论是研究不确定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学科,是概率论、可信性理论、随机模糊理论和模糊随机理论的统称。

二、不确定理论教学中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不确定理论的逐步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逐渐意识到为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该类课程的必要性。一些关于不确定理论的课程,如概率论、模糊集理论、可信性理论的课程相继开设。但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不确定理论的了解和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往往忽略了对不确定理论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介绍,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想。虽然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掌握教科书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但书本知识毕竟是过去研究结果的总结,对学科的前沿不能有系统的掌握。

实际上,不确定理论课程中的一些学科,如可信性理论、模糊随机理论,都是近年来才开始逐步发展完善的,因此在充分了解发展过程和领域前沿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重要结论的由来和科研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学习积累,培养其学术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逐步探索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对不确定理论的学习逐步掌握一般的科研方法和技巧,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不确定理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方法的尝试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相关知识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向他们传授相关的科研方法,以打破科研神秘感,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在不确定理论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两类科研方法的应用,即公理化方法和类比方法。

1.公理化方法:公理化方法是建立数学体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对现代数学和某些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理化的趋势是现代数学区别于以往数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在公理基础上将其它所有概念、命题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从而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使人们便于学习、继承和应用。[5][6]所以,一门数学如果公理化了,则被认为是成熟的学科。建立在公理基础上的学科一定是严谨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悖论。在介绍公理化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先以浅显易懂的实例告诉学生什么是公理基础及其作用。例如,初中学习的平面几何就是建立在公理基础上的,其中涉及的公理包括平行直线永不相交、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首先会对公理基础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之后对不确定理论中公理基础的理解有一个较好的开端。

现代概率论完全是在公理化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公理基础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设Ω为非空集合,A是由Ω的一些子集构成的 代数,若非负集函数Pr满足:

公理1:Pr{Ω}=1;

公理2:对任意B∈A,有Pr{B}≥0;

公理3:对任意可列互不相交的集合列 A,有 ,则集函数Pr称为概率测度,(Ω,A,

Pr)称为概率空间。随机变量是定义为从概率空间(Ω,A,Pr)到实数集合的一个可测映射。

在介绍上面公理时,一定要向学生介绍概率测度是测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在概率空间和随机变量的概念提出后,人们就可以从测度论的角度来研究概率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概率论的公理化理论体系的形成。概率论中相关定理的推导都是基于公理基础上的,故不会出现悖论,缺乏了公理基础,悖论不可避免。在概率论的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以公理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到公理化方法在概率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可信性理论的发展也是基于公理基础的。它包括如下四条公理:即设Θ为非空集合,P(Θ)是由Θ的所有子集构成集合。若非负集函数Pos满足:

公理1:Pos{Θ}=1;

公理2:Pos{Φ}=0;

公理3:对任意的集合列{Bi},有Pos{UiBi}=ViPos{Bi},则集函数Pos称为可能性测度,(Θ,P(Θ),Pos)称为是一个可能性空间。模糊变量是定义为从可能性空间到实数集合的映射。

此外,为了定义乘积可能性空间和乘积可能性测度,Liu[1][2]提出了可能性理论的第四条公理。设(Θi,P(Θi),Posi),i=1,2,…n是可能性空间,而Θ=Θ1×Θ2×…×Θn。设集函数Pos满足:

公理4:对任意B∈P(Θ),有:

此时,记Pos=Pos1∧Pos2∧…∧Posn,则Pos是一个可能性测度,从而(Θ,P(Θ),Pos)是一个可能性空间,称为是(Θi,P(Θi),Posi),i=1,2,…n的乘积可能性空间。

可信性测度(Cr)是基于可能性测度而定义的,即对任意B∈P(Θ),有Cr{B}=Pos{B}+1-Pos{Bc}。三元组(Θ,P(Θ),Cr)称为可信性空间。可信性理论是基于上述公理和可信性侧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传统模糊集理论相比,其优势在于它是建立在公理化体系基础之上的,从而可以消除模糊集中的主观因素,而且不会出现悖论。

通过对不确定理论公理基础的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公理基础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使他们掌握一项重要的科研方法——公理化方法。

2.类比的方法:类比法是数学方法论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根据两种数学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方法。它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6]从整体而言,可信性理论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类比了概率论的知识。事实上,模糊变量、可信性测度,以及期望值算子的概念都能够在概率论中找到原型,它们分别对应于随机变量、概率测度,以及随机变量的期望值算子。在不确定理论的其他学科,如模糊随机理论和随机模糊理论的丰富过程中,类比的方法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介绍类比方法如何应用的。就概率论而言,对概率测度的研究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概率论的理论体系。同样的,要发展模糊集理论,就必须要研究可能性测度、必要性测度和可信性测度的数学性质。具体来说,如何研究这些测度的数学性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回到概率论,对照概率测度的研究方法,研究可能性测度、必要性测度以及可信性测度的数学性质。这就是类比方法的应用。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这个道理。对模糊集理论来讲,它的巨人就是概率论,它的发展也必须参考概率论。例如,概率测度有一些数学性质:设(Ω,A,Pr)为一个概率空间,则有

(1)(自对偶)对任意的B∈A,有Pr{B}+Pr{Bc}=1;

(2)(有界性)对任意的B∈A,有0≤Pr{B}≤1;

(3)(单调性)对任意的B

C,有Pr{B}≤Pr{C}。

在可信性理论中,由于可信性测度对应于概率论中的概率侧度,在研究可信性侧度性质时,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它是否具有与概率侧度相似的性质。有了这种想法,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也可证明可信性侧度具有自对偶性、有界性和单调性。设(Θ,P(Θ),Cr)是一个可信性空间,则:

(1)(自对偶)对任意的B∈P(Θ),有Cr{B}+Cr{Bc}=1。

(2)(有界性)对任意的B∈P(Θ),有0≤Cr{B}≤1。

(3)(单调性)对任意的B C,有Cr{B}≤Cr{C}。

实际上,可信性理论的很多结论都是类比了概率论中的结论而得到的,再如,概率期望值算子具有线性性质,我们同样也可以证明,在某些条件下可信性期望值算子也具有线性性质。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介绍类比方法的应用,它是科学研究方法论中的一项重要方法。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理解概率论的基础上更加容易理解其他理论,还能让学生掌握科研过程的另一基本方法——类比法。

四、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课本上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用实例的方式注重科研方法的灌输,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他们科研能力和扩充知识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Liu B.Uncertaint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o its Axiomatic Foundations. Berlin: Springer-Verlag,2004

2 Liu B. Theory and Practice of Uncertain Programming. Heidelberg: Physica-Verlag,2002

3 Nahmias S. Fuzzy variables. Fuzzy Sets and Systems,1978.1:97~110

4 Zadeh L A. Fuzzy sets. 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8:338~353

科研方法概论例3

一、不确定理论简介

在运筹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等领域存在诸多客观或人为的不确定性,如随机性、模糊性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改造自然要求的提高,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必然也会遇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出现。人们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不确定信息是从研究随机现象开始的。到现在为止,研究随机现象的理论,即概率论已经发展为处理此类不确定性的强大理论工具,并在许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模糊集的概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由Zadeh[4]首次提出的,到现在为止,模糊集理论已经发展成处理模糊信息的重要方法,它的理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应用隶属度函数描述模糊集合,而隶属度函数的选取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故大部分学者认为模糊集是经验的集合,缺乏严谨性。实际上,人们之所以对模糊集理论存在片面的理解,主要原因是模糊集理论本身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尽管Nahmias[3]定义了可能性空间和模糊变量的概念,并试图建立模糊集理论的公理体系,但由于公理基础不完善,以致于随后的理论框架一直没有很好的搭建起来。直到最近Liu[1][2]在Nahmias可能性空间的三条公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可能性空间的第四条公理,并成功的建立了模糊集的公理体系:可信性理论。

我们知道,现实世界是不确定的,而不确定现象的发生也具有不确定性。某些时候会出现双重或多重不确定性同时发生的现象,一种典型的情况就是随机性和模糊性同时发生。例如,在测量湖水深度时,一般的测量方法是随机的在湖中选取一点,测量的结果可能为“很深”、“较深”、“大约5米”等比较模糊的数据。实际上,这些数据的产生既涉及随机性,也伴有模糊性,显然若想单独用概率论或模糊集理论来处理这个问题就显得力不从心。双重不确定性问题的出现,促使了模糊随机理论和随机模糊理论的发展。[1][2]

总的来说,作为数学科学的一个分支,不确定理论是研究不确定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学科,是概率论、可信性理论、随机模糊理论和模糊随机理论的统称。

二、不确定理论教学中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不确定理论的逐步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很多高校逐渐意识到为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该类课程的必要性。一些关于不确定理论的课程,如概率论、模糊集理论、可信性理论的课程相继开设。但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对不确定理论的了解和研究不够深入,因此往往忽略了对不确定理论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介绍,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想。虽然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掌握教科书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但书本知识毕竟是过去研究结果的总结,对学科的前沿不能有系统的掌握。

实际上,不确定理论课程中的一些学科,如可信性理论、模糊随机理论,都是近年来才开始逐步发展完善的,因此在充分了解发展过程和领域前沿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重要结论的由来和科研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学习积累,培养其学术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实践,逐步探索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对不确定理论的学习逐步掌握一般的科研方法和技巧,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不确定理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方法的尝试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相关知识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向他们传授相关的科研方法,以打破科研神秘感,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在不确定理论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两类科研方法的应用,即公理化方法和类比方法。

1.公理化方法:公理化方法是建立数学体系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对现代数学和某些自然科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理化的趋势是现代数学区别于以往数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在公理基础上将其它所有概念、命题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从而条理清楚、简明扼要,使人们便于学习、继承和应用。[5][6]所以,一门数学如果公理化了,则被认为是成熟的学科。建立在公理基础上的学科一定是严谨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悖论。在介绍公理化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先以浅显易懂的实例告诉学生什么是公理基础及其作用。例如,初中学习的平面几何就是建立在公理基础上的,其中涉及的公理包括平行直线永不相交、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首先会对公理基础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之后对不确定理论中公理基础的理解有一个较好的开端。

现代概率论完全是在公理化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公理基础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设Ω为非空集合,A是由Ω的一些子集构成的代数,若非负集函数Pr满足:

公理1:Pr{Ω}=1;

公理2:对任意B∈A,有Pr{B}≥0;

公理3:对任意可列互不相交的集合列A,有,则集函数Pr称为概率测度,(Ω,A,

Pr)称为概率空间。随机变量是定义为从概率空间(Ω,A,Pr)到实数集合的一个可测映射。

在介绍上面公理时,一定要向学生介绍概率测度是测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在概率空间和随机变量的概念提出后,人们就可以从测度论的角度来研究概率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概率论的公理化理论体系的形成。概率论中相关定理的推导都是基于公理基础上的,故不会出现悖论,缺乏了公理基础,悖论不可避免。在概率论的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时刻以公理为主线,让学生体会到公理化方法在概率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信性理论的发展也是基于公理基础的。它包括如下四条公理:即设为非空集合,P()是由的所有子集构成集合。若非负集函数Pos满足:

公理1:Pos{}=1;

公理2:Pos{Φ}=0;

公理3:对任意的集合列{Bi},有Pos{UiBi}=ViPos{Bi},则集函数Pos称为可能性测度,(,P(),Pos)称为是一个可能性空间。模糊变量是定义为从可能性空间到实数集合的映射。

此外,为了定义乘积可能性空间和乘积可能性测度,Liu[1][2]提出了可能性理论的第四条公理。设(i,P(i),Posi),i=1,2,…n是可能性空间,而=1×2×…×n。设集函数Pos满足:

公理4:对任意B∈P(),有:

此时,记Pos=Pos1∧Pos2∧…∧Posn,则Pos是一个可能性测度,从而(,P(),Pos)是一个可能性空间,称为是(i,P(i),Posi),i=1,2,…n的乘积可能性空间。

可信性测度(Cr)是基于可能性测度而定义的,即对任意B∈P(),有Cr{B}=Pos{B}+1-Pos{Bc}。三元组(,P(),Cr)称为可信性空间。可信性理论是基于上述公理和可信性侧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传统模糊集理论相比,其优势在于它是建立在公理化体系基础之上的,从而可以消除模糊集中的主观因素,而且不会出现悖论。

通过对不确定理论公理基础的介绍,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公理基础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使他们掌握一项重要的科研方法——公理化方法。

2.类比的方法:类比法是数学方法论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根据两种数学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方法。它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5、6]从整体而言,可信性理论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类比了概率论的知识。事实上,模糊变量、可信性测度,以及期望值算子的概念都能够在概率论中找到原型,它们分别对应于随机变量、概率测度,以及随机变量的期望值算子。在不确定理论的其他学科,如模糊随机理论和随机模糊理论的丰富过程中,类比的方法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介绍类比方法如何应用的。就概率论而言,对概率测度的研究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概率论的理论体系。同样的,要发展模糊集理论,就必须要研究可能性测度、必要性测度和可信性测度的数学性质。具体来说,如何研究这些测度的数学性质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回到概率论,对照概率测度的研究方法,研究可能性测度、必要性测度以及可信性测度的数学性质。这就是类比方法的应用。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这个道理。对模糊集理论来讲,它的巨人就是概率论,它的发展也必须参考概率论。例如,概率测度有一些数学性质:设(Ω,A,Pr)为一个概率空间,则有

(1)(自对偶)对任意的B∈A,有Pr{B}+Pr{Bc}=1;

(2)(有界性)对任意的B∈A,有0≤Pr{B}≤1;

(3)(单调性)对任意的B

C,有Pr{B}≤Pr{C}。

在可信性理论中,由于可信性测度对应于概率论中的概率侧度,在研究可信性侧度性质时,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它是否具有与概率侧度相似的性质。有了这种想法,经过严格的理论推导也可证明可信性侧度具有自对偶性、有界性和单调性。设(,P(),Cr)是一个可信性空间,则:

(1)(自对偶)对任意的B∈P(),有Cr{B}+Cr{Bc}=1。

(2)(有界性)对任意的B∈P(),有0≤Cr{B}≤1。

(3)(单调性)对任意的BC,有Cr{B}≤Cr{C}。

实际上,可信性理论的很多结论都是类比了概率论中的结论而得到的,再如,概率期望值算子具有线性性质,我们同样也可以证明,在某些条件下可信性期望值算子也具有线性性质。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介绍类比方法的应用,它是科学研究方法论中的一项重要方法。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理解概率论的基础上更加容易理解其他理论,还能让学生掌握科研过程的另一基本方法——类比法。

四、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课本上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用实例的方式注重科研方法的灌输,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他们科研能力和扩充知识面都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LiuB.UncertaintyTheory:AnIntroductiontoitsAxiomaticFoundations.Berlin:Springer-Verlag,2004

2LiuB.TheoryandPracticeofUncertainProgramming.Heidelberg:Physica-Verlag,2002

3NahmiasS.Fuzzyvariables.FuzzySetsandSystems,1978.1:97~110

4ZadehLA.Fuzzysets.InformationandControl,1965.8:338~353

科研方法概论例4

一、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迫切性

概念体系不仅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建立某种理论体系的起点。

秘书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几年来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局面。但是,从总体来看,我认为秘书学的建设,目前尚处在它?quot;学前阶段",即前科学时期。

目前,在秘书学概念体系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概念体系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不确定。2.基本概念的研究没有摆脱直观感性经验的趋向。3.某些概念的抽象不是采取逻辑的方法,没有揭示其内涵和外延,以至出现恩格斯早已指出的"生命就是生命"的恶性循环的错误。4.借用日常概念和经验概念较多,而且缺乏必要的扬弃。

由于秘书学一系列基本概念尚未进入科学体系,就给秘书学的教学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因此,我的第一个结论是:加强对秘书学概念体系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秘书学校念体系的内容和重点

研究秘书学的概念体系,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基本概念。这是构成秘书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知识单元,它决定着秘书学理论体系的结构、功能和发展。2.一般概念。这是构成秘书学理论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重要知识单元,它直接关系到各项原理、原则和法则的建立,以及某项理论的发展。3.术语。这是秘书学科的一系列专门用语,它们都有严格规定的含义。4.各种概念相互间的联系和区别,即它们的逻辑结构。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系列概念。版权所有

关于"秘书"这一概念,目前国内不下五家之说。虽然各家之说不无一定道理,但是否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整体、事物内部联系,即上升为理论概念,尚待探讨和商榷。据我的认识,秘书是掌管公文并全面辅助领导者管理日常工作的人员。我认为,这个概念初步揭示了目前我国各级各类秘书人员的本质特征,即它的可读性、辅、服务性和多能性,从而使秘书人员同其他行政工作人员有了质的区别。

我们从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就可以进一步去结构秘书学的体系框架,比如以掌管公文、辅助决策、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处理事务和保守秘密等为内容的秘书职能论;以一般工作方法、特殊工作方法和未来工作方法等为内容的秘书方法论;以秘书组织、秘书人事、秘书制度和秘书素养等为内容的秘书管理论。然后,我们再去深入研究秘书职能论、秘书方法论和秘书管理论的概念、原理、定律和一般理论结论,把秘书学的理论体系逐步加以完善和充实。这样,一门崭新的学科--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秘书学,就会在我国应运而生,因此,秘书学的建设,必须以基本概念为重点突破口,这是我的第二个结论。

三、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方法和途径

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一种科学抽象的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不同认识阶段的不同思维水平。

我们在研究秘书学科的概念时,首先就要充分占有秘书工作和秘书管理方面的经验材料,包括日常概念和经验概念。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守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的逻辑方法,特别是下定义的全部规则,精心地进行科学抽象,从中制定出一系列理论概念。这应当成为我们研究秘书学概念体系的基本方法。其具体途径,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现有的科学概念。

(二)移植其他学科的概念。

(三)改造流行的普通概念。

科研方法概论例5

第一章科学研究的概论

1、科学的定义 P1

2、科学的分类 P2

3、科学研究的概念、内容、特征 P3

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P4~6

5、科研方法的概念与种类 P7~9

6、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P13

7、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P14~17

8、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P17~19

9、专技人员具备的科研能力 P20~24

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

1、经典科研方法分类 P26

2、逻辑方法的分类 P26

3、归纳法的概念与类型 P26~29

4、演绎法的概念与主要形式 P29

5、演绎法的作用于局限性 P30~31

6、类比的定义特点 P32~33

7、类比的类型与格式 P33~35

8、类比的步骤与作用 P35~36

9、分析、综合、抽象、具体的特点 P36~39

10、科研中的经验方法定义与分类 P39

11、观察的定义与类型 P39~41

12、科学观察的原则 P41

13、实验的定义与基本要素 P42~43

14、实验的特点与作用 P43~44

15、实验的类型 P45

16、实验的基本要求、要领与程序 P46~48

17、测量的要求、指标、信度 P48~49

18、统计的特点、作用、种类与局限 P50~51

19、数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P52~54

20、运用数学方法的步骤 P55

21、数学模型 P55

22、模拟实验的定义与特点 P56~57

23、模拟的作用于种类 P57~58

24、理想模型的特点与作用 P59~60

25、理想实验的作用 P61

26、科学假说的来源、特征、作用、形式 P62~64

27、怎样建立与验证科学假说 P64~66

第三章

- 1 -

1、老三论与新三论的定义 P67

2.、贝塔朗菲定律 P68

3、系统的概念与特征P69~71

4、系统方法的定义 P71

5、系统方法的特点 P72

6、系统方法的原则 P73~74

7、系统解决问题的程序 P74

8、系统方法的作用 P75

9、控制论的概念与研究对象P76~77

10、控制过程的步骤P77~78

11、管理控制的概念 P78~79

1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P79

13、管理控制的目的 P79~80

14、信息的概念与特点 P81

15、信息技术革命的过程 P82

16、信息反馈 P82

17、信息方法的作用 P83

18、新三论的构成 P83~85

第四章

1、科学问题的概念、结构 P87

2、科学问题的分类 P88

3、科研选题的概念 P88

4、科研选题的分类与意义 P89

5、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的区别与联系 P90

6、科研选题的来源 P91~95

7、科研选题的原则 P95~100

8、选择科研题目充分估计条件 P98

9、科研选题策略 P101

10、科研选题的方法 P102

11、科研选题的程序 P103~107

12、选题计划包括的内容 P107

13、确定课题名称的注意事项 P107

14、科研选题的注意事项 P108~110

第五章

1、科研资料的特征 P111

2、科研文献的概念、级别和种类 P112~113

3、学位论文的种类 P114

4、标准文献包括 P115

5、专利文献的核心 P116

6、查阅文献的重要性 P118

7、如何根据查阅目的明确查阅方向 P119~120

8、检索工具书的定义种类 P120

9、国内外知名文献数据库 P121~124

10、搜集文献资料的主要渠道 P120~126

11、搜集文献资料的注意事项 P126~127

12、文献搜索的途径和选择原则 P127~132

13、文献搜索的步骤 P132~134

14、如何鉴别文献资料 P134~135

15、如何整理文献资料 P135~136

16、怎样阅读文献资料 P137~139

第六章

1、部级研究项目包括 P141~148

2、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 P158~159

3、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流程 P159~160

4、科研项目申报书的主要内容 P160~161

5、科研项目申报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要求 P161~164

6、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的技巧 P165~167

7、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行为规范 P168

8、影响项目负责人作用发挥的因素P169

9、项目实施方案应包括 P169~170

10、结题材料的种类 P174

11、处理结题材料的原则P175

12、结题报告的内容和结构 P176~177

13、结题报告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 P177~187

14、常见的结题报告形式 P182~183

15、科研成果的分类 P183~184

16、科研成果鉴定内容与形式 P184~185

17、科研成果鉴定的程序 P185~187

18、知识产权的定义 P190

19、知识产权的类型 P192

20、专利申请的类型 P193

21、科研成果转化分类 P196

第七章

1、科研论文的概念 P198

2、科研论文的特征 P199~201大标题

3、衡量专著的标准 P204

4、期刊论文的定义与种类 P202~203

5、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规范 P206~208大标题

6、参考文献的目的 P208

7、论文标题的基本要求 P209~210

8、层次标题的规范 P210~211

9、拟定论文标题的方法和技巧 P211~212大标题

10、摘要的主要内容 P214~215

11、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 P216

12、摘要的主要类型 P217~218

13、如何选择不同的摘要类型 P218~219

14、选择关键词的基本规范、顺序和技巧 P219~221

15、引言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P221~222

16、综述的写作要求 P224

17、专题研究论文的征文写作要求 P225~226

18、征文的写作要点 P227~228

19、结论的内容 P228

20、结论的撰写要求 P229

21、参考文献的定义 P230

22、参考文献著录的作用 P231~232

23、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与原则 P232~233

24、作者及署名规范 P236~237

25、编、编著和著的定义和区别 P237

26、引用的定义和形式 P239~240

27、合理引用和适当引用的规定 P240~242

28、注释的定义、形式和规定 P242~243

第八章

1、论文内容的检查修改 P246

2、提交论文的方式 P250

3、如何投稿 P244~254大标题

4、涉及的问题 P244

5、程序 P255~259标题

6、编审初审的内容 P255

7、著作权定义 P257

8、国内期刊费用类型 P258

9、学术会议定义 P259

10、学术会议类型 P260

11、国际学术会议模式基本要素 P261~262

12、学术报告定义与类型 P262~263

13、参加学术会议注意事项 P265~266

第九章

1、科学共同体概念P268

2、科学道德责任主要体现在P269

3、科学道德定义 P269

4、科研人员应具备的道德观念和科学品格 P270~271

5、科研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 P272~273

6、学术规范的概念 P273

7、科研人员应遵守的学术规范 P274~281大标题

8、科研查新的作用 P274

9、项目申请应遵守的规范 P274~275

10、引文和注释应遵守的规范 P275~276

11、参考文献应遵守的规范 P276

12、学术成果发表及后续的工作规范 P276~278

13、学术评价的概念 P278

14、学术评价应遵循的规范 P279~280

15、学术批评规范 P280

16、人及实验研究对象规范 P280~281

17、科研不端行为及其表现形式 P282

18、科研不端行为的危害 P283

19、抄袭、剽窃行为的定义、形式和界定 P284~286

20、伪造和篡改的定义、形式和危害 P287~288

21、一稿多投的定义、形式和界定 P290~293

科研方法概论例6

一、引言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过去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它属于经济类下面的应用经济学,其后管理学从经济学的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门类,会计学遂成为管理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由于市场经济对会计学人才需求旺盛,会计学成为高等学校中最热门学科之一。不管是从事会计学的学习和研究,还是从事会计工作,都离不开研究问题,也就离不开研究方法和理论概念的使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国际化的程度还不高,尤其会计学科,其师资力量基本是由我国自己培养的硕士和博士构成。在当时的环境下,会计学研究所使用的术语和研究方法停留在苏联范式和马克思主义语境之下;研究会计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化,主要是采用分析、比较、综合、演绎、归纳等逻辑方法;而且会计研究受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影响较小,基本上处于有人所描绘的“就会计论会计”阶段;在会计研究中不很强调研究方式和方法的规范性,受西方研究方法的影响较少。本世纪初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企业和高校与西方国家的交流程度日增,高校国际化以及会计国际化一时成为主流,从西方国家留学归来的“海归”博士成为高校师资中的重要力量甚至主导力量,在国际期刊(其实主要是美国期刊)的层次和数量成为高校追逐的重中之重指标。在这种环境之下,会计研究所使用的术语、概念及研究方法迅速“西化”,即由过去的“苏联范式”和马克思主义语境,转变为“美国范式”和西方经济学语境。用西方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如制度经济学)解释会计学科中的制度、方法及会计现象,一度成为时髦的研究领域;借用理论经济学的概念将会计研究分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所谓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以势如破竹、席卷残云之势横扫大陆会计学术界,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从西方传入的理论、假设、命题等概念成为会计学术期刊和会计交流的重要术语。在会计学中借用理论经济学的概念将会计研究分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并盲目推崇实证研究、贬抑规范研究,不适合会计学的学科属性,必将对会计研究和学科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究其根源,则是源于对应用性社会科学理论概念的定位失当,以及由于套用理论性社会科学研究逻辑所造成的应用性社会科学研究逻辑的模糊不清。

二、理论定义及理论观分析

(一)理论定义及内涵分析 理论这一概念的涵义十分丰富,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人所用的理论概念可能具有不同的内涵,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应地,关于理论定义的表述也是形形,在比较正式和权威的出版物中关于理论的表述和定义会数以百计,在非正式场合所用理论定义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在此无意统计和查考理论定义的数量多少,只是想表明人们对理论概念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理论的内涵极其丰富。这种状况虽然对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但也有其合理性和客观性的一面。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学科中强调了理论特征的不同侧面;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在使用理论概念时常常是与其他相关概念联系在一起使用的,如理论与实践、理论与事实、理论与实务、理论与方法、理论与政策、理论与假设、理论与实证、理论与案例,等等。本文不打算从统计学意义上分析理论定义的复杂多样性,以及人们对理论概念的不同用法;而是从典型、权威的定义入手,分析和概括理论的内涵,并寻求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这里列举如下几种理论的定义: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理论”一词的定义:“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美国《哈珀柯林斯社会学词典》中理论的定义:“(1)由逻辑的或数学的陈述所连接的一组假设或命题。它对经验现实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类现象提出解释。(2)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有关现实某一领域的任何抽象的、一般性的陈述都可称为理论,它通常是指对一般性概念的详细阐述。”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论经济学方法》一书中对理论的定义:“理论,不管经济学的理论还是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或自然科学的理论,都是一个所要解释的现象背后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个简单的逻辑体系。所谓解释现象,指的是理论解释的‘因’,经过怎样的机制,产生了‘果’,这个果就是我们观察到的现象。”为了不引起误解,需要再引用一段林先生在该书中对理论的阐述:“一个理论要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具备两个一致性。首先,既然任何理论都是几个特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理论的内部逻辑必须是一致的,一个理论只有内部逻辑一致,才能证明理论模型的几个变量是有因果关系的;其次,理论的逻辑推论和所要解释的现象必须一致,即理论推论和经济现象的外恰。”先分析《现代汉语词典》中理论的定义。这一定义很中国化,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包括学术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下比较普遍使用的定义。该定义中的理论,与实践相对应,从理论的来源角度定义理论,并认为理论是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系统。该定义中的理论概念与知识概念口径一致,而知识这一概念又是比较宽泛的。在我国,关于知识(或认识)的论述,最具权威性且影响最大的文献恐怕应当首推的著名论文《实践论》(其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动关系》)。《实践论》认为人的认识由实践发生,包括由低级到高级并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个阶段形成的知识可以分别称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实践论》并未明确什么是理论,但是它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实践论》中所说的理论是指理性认识。《实践论》同时指出:“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其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为了方便后文分析和表述,我们不妨将这种定义及其代表的观点称为“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再分析美国《哈珀柯林斯社会学词典》中理论的定义。该词典中的理论定义其实包含两条定义。第一条定义,在学术研究中应用广泛,是当今学术界比较流行的对理论的定义和用法;我国学术界受西方的影响,目前多采用理论的这种涵义和用法。该理论定义与经验现实相对应,从理论的作用之一――解释――角度定义理论,并认为理论是通过逻辑连接在一起的假设或命题。在这一理论观之下,假设、命题、变量和概念被视为是理论的构成要素,并具有比较明确和一致的定义:假设(hypothesis)是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说是一种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变量(variable)是具有一个以上不同取值的概念;命题(proposition)是指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公理、定律、假设、经验概括等都是命题的不同类型);概念(concept)是对现象的一种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为了方便后文分析和表述,我们不妨将这种定义及其代表的观点称为“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I”。第二条定义认为:“现实中某一领域的任何抽象的、一般性的陈述都可称为理论,通常是指对一般性概念的详细阐述”。该定义的特点是:理论的特点在于其抽象性、一般性;从这一点来看,它属于狭义,仅包括理论定义I和理论定义II中的抽象层面;既没有指出理论的来源(如理论定义I之“实践”),又没有指出理论的目的(如理论定义II之“对经验现实的解释”)。我们将第二条定义及其代表的理论观称为“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II”。最后来分析林毅夫在《论经济学方法》一书中理论的定义。该定义与现象相对应,同样从理论的作用之一――解释――的角度来定义理论,并认为理论是反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简单逻辑体系。这种理论观有如下特点:在形式上表现为变量(或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前述几种定义除因果关系之外还包括其他关系,如相关关系。另外,形成因果关系,必须在一定的设定条件下才能成立,因此这种理论概念必定是高度抽象的;相对于理论定义I和理论定义II而言,该定义显然属于狭义;其目的是解释现象;将理论与理论推论(属于假设)作了区分。这种理论显然不包括假设、经营概括等没有形成因果关系的命题。将这种理论定义及其代表的理论观称为“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V”。

(二)理论定义及理论观进一步分析 (1)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其优点可以概括如下:比较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因为这一理论观将理论看成是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实践又是由人来参与的各种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按照“实践――理论――实践”这种循环往复的模式来发展理论,强调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这种理论观充分肯定了理论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和建设性作用,而不仅仅是对于现象的解释。因此该理论观在学术上比较适用于工程、管理等建设性学科。我们一般将学科分为基础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学等)和应用学科(如工学、管理学等)。其实,基础学科属于理论性学科,其根本任务在于对各类现象寻求解释;而应用学科则属于建设性学科,其根本任务在于运用基础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行动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因此立足于解释的理论观并不十分适用于该类学科。其缺点主要表现在:对于如何划分这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缺乏明确的界线和标准,对于如何保证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可靠性,没有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机制和方法;尤其是感性知识,由于尚未上升到概念和推理的阶段,连从逻辑上进行检验都无法实施,这就更加难以保证其可靠性;因为理性知识是从感性知识发展而来,所以理性知识的可靠性同时受到影响。关于检验理论正确性(或称真理性)的标准。这一理论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在哲学意义上,或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来说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将实践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标准应用到学术研究,并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尚有可完善之处。(2)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I。缺点在于:(1)将理论限定于对“经验现实的解释”,所以它不太适合建设性学科(应用学科);该理论定义将理论界定为“一组假设或命题”,但问题是假设如何而来?假设与理论是什么关系?显然它未能明确。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引入了命题和假设概念,而且在此理论观下命题和假设均有比较严格和规范的定义;假设概念的确立,为能够采用统计学进行检验的学科(如经济学、医学等)发展理论和检验理论创造了条件。该理论定义中的命题概念内涵很丰富;按照命题的定义,公理、定理、假设、经验概括等都属于命题的不同类型或形式。因此该理论定义属于比较广义的定义。(3)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II。优点在于:指出了理论的最本质特征:抽象性和一般性;正因为它既没有限定理论的作用是解释还是建设,因此它既可适用于理论性学科,又可适用于建设性学科(应用学科)。其缺点在于:该定义在用于学术研究时,尚不够严谨,因为它既没有明确理论的源头(或来源),又没有明确理论的归宿(或作用);而这直接关系到发展理论的途径、理论正确性的检验标准以及研究逻辑。(4)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V。这种理论观下的理论只包括形成明确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而且着眼于解释现象,因此该理论定义抽象层次较高,且适合应用于理论性学科(如理论经济学、物理学等)。该定义的最可取之处在于建立了较高层次的理论(狭义)定义,并将理论与理论推论(假设)作了明确区分,这有利于理论性学科理论的构建、理论的解释和理论的检验。

三、理论概念的拓展及重新界定

(一)华莱士“科学环”及其局限性 美国社会学家华莱士在其名著《社会学中的科学逻辑》一书中,提出并详细阐述了社会研究的逻辑过程。用于反映这一逻辑过程的模型图被人们称作“科学环”并广泛应用。华氏的“科学环”如图(1)所示。华莱士提出的“科学环”反映了科学是理论与研究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并认为研究者可以有两个基本的研究入口和路径:(1)研究者首先从观察事实、记录事实入手,通过描述和解释他们所观察到的事实,形成经验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然后在其理论的基础上作出预测和解释,形成对未知事物的假设,再通过观察新的事实以检验这种预测和解释。(2)研究者从已有理论出发,由理论通过演绎推理形成假设,再由假设引导观察,然后由观察形成经验概括,并用这种概括支持、反对或建议修改理论,或提出新的理论。另外,华莱士还从另外一种角度对其构建的“科学环”进行了分析见图(2)。他认为:“科学环”的左边一半意味着从观察和对观察的理解中进行归纳和理论构建;“科学环”的右边一半,意味着从理论出发,通过演绎,应用理论于观察中,进行理论检验;“科学环”的上面一半代表着运用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的理论化过程;“科学环”的下面一半则代表着运用研究方法所从事的经验研究过程。本文认为,华莱士“科学环”描绘的是社会科学中理论性学科(或称行为解释性学科)的研究逻辑,它比较成功地将自然科学的逻辑应用到了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华莱士在《社会学中的科学逻辑》一书中认为:“理论在科学过程中的功能有二:一是解释已知的经验概括,二是预测未知的经验概括。”在该书中,他还认为:“统计检验提供了用来衡量假设与研究结果是否相一致的最‘客观’、最精确、最灵敏的规则。对于该检验来说,假设和研究结果都必须以数量形式表达。”因此,本文认为,图(1)中的理论概念属于一种狭义的解释性理论概念(对应前述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V),图(1)中的假设属于一种狭义的假设(定量假设)。因此,“科学环”中运用的概念和描绘的逻辑过程尽管适用于社会科学中理论性学科,但并不完全适用于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性学科,尤其是“科学环”中的右边一半及下边一半。理论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属性不同:理论性学科的目的在于对现象寻求解释,属于解释性学科;而应用性学科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属于建设性学科。因此,应用性学科所开发出来的知识具有鲜明的建设性,而理论性学科所发展出来的知识则具有鲜明的解释性。应用性学科中的知识,可以根据其抽象程度和具体作用不同分成不同的层面:其中在本学科中处于一般性、抽象性、基础性地位的知识可以称之为理论;这种理论的进一步应用通常会形成一些对实际问题的诊断性结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方案、政策、法规、标准等;而这些诊断性结论、方案、政策、法规、标准显然基本上不属于定量假设,也无法通过统计学上的假设检验进行检验。

(二)理论概念的拓展和重新界定 华莱士“科学环”对理论、假设概念的狭隘定义,以及其所运用的假设检验方法的单一性,使该“科学环”不很适用于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性学科。应用性学科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它属于建设性学科,所以从事规范研究是这一学科的题中应有之意,这是由该学科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属性决定的。因此,从事应用性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套用目前流行的着眼于解释经验现象的理论定义。应用性社会科学中的理论多数不是对经验现实提供解释,而是对现实世界的改造提供解释、指导和评价,因此其理论界定不能直接沿用前述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V,即将理论定义为用来解释经验现象的反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也不适合按照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I,将理论定义为用来对经验现实提供解释的一组假设和命题;同时也不应将理论不分层次,像理论定义及理论观I那样,笼统地将理论定义为由实践概括出来的知识系统。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对目前流行的着眼于解释经验现象的理论定义进行扩展,使其既适用于理论性学科(解释性学科)又适用于应用性学科(建设性学科)。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理论:理论是各门学科中抽象的、一般性命题,目的在于对实践及其结果提供解释、指导和评价;其中的命题是指:关于一个概念的特征或多个概念关系的陈述。

四、假设概念的使用及定性假设检验标准

(一)假设概念的拓展 由于华莱士“科学环”中的理论是一种狭义的解释性(实证性)理论,所以与该理论相对应的假设通常是一种狭义的假设。这一判断可以从华莱士对理论和假设的解释中得到印证。这种狭义的假设常被定义为:一种有关变量间关系的尝试性陈述,或者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与前面扩展了的理论定义相对应,这种狭义的定量假设也有必要进行扩展。应用性社会科学在进行规范研究时,在理论的指导下通常会形成对实际问题的诊断性结论,以及在此基础形成的方案、政策、标准等;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这些结论、方案、政策、标准等均有待进一步评价和检验,即它们只是一些暂时性结论,因此可以将其称之为假设。不过这些假设常常表现为定性假设、而不是定量假设;而理论性社会科学在进行实证研究时采用的假设通常表现为定量假设。和扩展以后的理论定义相对应的假设,包括定性假设和定量假设两种类型。定性假设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得出的有待评价和检验的对实际问题的原因诊断以及对策和方案;这类假设还可进一步分为:诊断假设、治疗假设。其中,诊断假设是关于一个问题的原因的命题;而治疗假设则为诊断假设已指明原因的问题提供可能使其解决的处方。诊断假设和治疗假设在实际中通常表现为有待评价和检验的方案、政策、对策、法规、标准、办法等等。定性假设从经验意义上看不是可检验的,但可以根据非正式的、客观的评价得到同意或不同意。唐・埃思里奇认为定量假设必须有三个得到充分证明的特征:它们必须有一个概念基础,即,必须建立在理论推理上;它们必须完全以数据为基础证明其是否被拒绝;必须有可以检验它们的数据和技术。和定量假设相比,定性假设显然不具备定量假设中的第二、三两个特征。扩展后的广义假设可以这样定义:在理论的指导下得出的可用经验事实检验的命题,以及有待评价和检验的对实际问题的原因诊断、对策和方案。这样的假设概念既适用于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性学科,又适用于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性学科。

(二)定性假设的检验标准 应用性社会科学从事规范研究时,在理论指导下会形成定性假设,那么如何评价或检验这类假设,从而使这类知识获得可靠性呢?我们认为,无非是从形成假设和假设本身的内部逻辑、将研究结果(即假设)与已知的知识进行比较,以及研究结果的应用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或检验。据此在借鉴唐・埃思里奇知识可靠性检验标准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如下四种检验:概念清晰性检验;内部逻辑一致性检验;外部一致性检验(或称与已知结果对照检验);实用性检验(或称实践检验)。分述如下:(1)概念清晰性检验。即检查假设本身及形成假设过程中是否存在概念含义模糊或模棱两可等情况;如果有,则不能通过概念清晰性检验。(2)内部逻辑一致性检验。即检查假设本身及形成假设过程中是否消除了逻辑谬误或逻辑矛盾。(3)外部一致性检验(或称与已知结果对照检验)。即将假设中形成的研究结论或结果,与先前被认为正确的、且具有可比性的结果或结论进行对照、比较,看是否相符合(一致);若相符,则通过该项检验。需要说明的是,该项检验并非指我们将信任寄托在先前知识上;而是满足该项检验构成了支持一项假设的一种证据。事实上,与先前被认为正确的知识相矛盾的新结果,可能会成为(或修正)旧知识,产生新知识的重要途径。(4)实用性检验(或称实践检验)。即研究假设所提出的成果(方案、政策、对策、标准等)能够在实际运用中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效果,具有“实用性”。如果将研究界定在将研究结果付诸实施之前,那么前三项检验就是必须的;如果将研究界定在包括将研究成果付诸实施之后,那么四种检验都将是必须的。通常,将研究界定在成果付诸实施之前,这样前三种检验就成为学术界内比较认可的。在学术范围内,成果实际付诸实施之前,可以进行模拟试验,这种检验,认为应归属于第三种检验(即外部一致性检验)。不能通过上述三个(或四个)检验中的任何一个,则假设及由假设形成的知识就要受到怀疑;但是满足这些检验并不表明这些可靠性知识从此就无可置疑;所有知识都要继续不断地接受评论、检查和质疑。

五、应用性社会科学研究逻辑及理论概念的使用

(一)应用性社会科学从事规范研究一般逻辑 华莱士“科学环”以模型图的形式形象地概括了理论(实为解释性理论)与研究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描述了理论性社会科学进行实证研究的逻辑过程和方法论。尽管华氏“科学环”所用的主要概念(如理论、假设、观察)以及研究方法不完全适用于应用性社会科学的规范研究,但是其大逻辑关系(如从构建理论到应用理论的过程)仍然可资借鉴。因此,我们对华莱士“科学环”进行改进,同样以模型图的形式来反映应用性社会科学进行规范研究的研究逻辑,见图(3)。可以将图(3)描绘的研究过程和研究逻辑称为“规范研究科学环”。在“规范研究科学环”中,研究者可以有两个基本入口:(1)由实践入手形成经验概括,并上升为理论;然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诊断假设和治疗假设,并在实际应用中接受实践的检验;(2)由理论入手,形成诊断假设和治疗假设,并运用于实践;然后由实践形成经验概括,并检验原有假设;用这种概括和检验支持、反对或建议修改理论,或提出新理论。与华莱士对其“科学环”进行的分析类似,我们也可以对“规范研究科学环”进行如下分析:(1)科学环的左边一半,意味着从实践中归纳和构建理论的过程;(2)而右边一半则意味着从理论出发,通过演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检验理论的过程;(3)科学环的上面一半,代表着运用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进行的理论化过程;(4)而下面一半则代表着运用研究方法所从事的理论检验和经验研究过程。上述对“规范研究科学环”的分析,是就规范研究的一般逻辑过程而言的,即对规范研究的总的过程来说,它有两个起点,反复循环,螺旋上升。当然最根本的起点还是实践,人们的认识过程(研究过程)遵循着“实践――理论――实践”的路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理论观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对于一项具体的规范研究来说,“规范研究科学环”中的五个矩形表示的信息成分:“理论”、“定性假设”、“实践”、“经验概括”、“接受或拒绝假设”,只要研究者从中可以发现问题,都可以成为该项具体研究的入口;研究问题才是任何一项具体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理论概念在会计学研究中的使用 会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会计即大会计,包括会计(狭义)、财务管理和审计;狭义的会计,其功能定位是立足企业,通过反映企业的信息来满足企业管理及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以下论述只针对狭义的会计。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前者主要面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如股东、债权人等),依据统一的会计准则,采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提供信息;而后者则主要面向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层,按照灵活、多样的方法,提供与企业管理最相关的信息。在我国,按照教育部的学科归属,会计学过去属于经济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现在属于管理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属于企业不可或缺的、以加工和提供信息为主的管理岗位。可见,会计学属于应用性社会学科,主要不是从事行为解释的理论性学科;它所用的理论概念适合采用我们前文分析的、既适用于理论性学科又适用于应用性学科的广义理论概念;而且会计理论的存在形态恐怕绝大多数不是用来解释经验现象的实证性理论,而是用来解释、指导和评价制度及实践的规范性理论。有人认为会计学中没有理论,这种说法显然是在以理论性学科中的理论概念来衡量和判断会计学中有无理论。一门学科若无理论,还能称之为一门学科并且在高等学校中大行其道吗?至多是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尚不够成熟而已。现在让我们按照前述理论概念来审视一下当前会计学中的内容,看其中有无理论、哪些内容可以称之为理论。我们发现:财务会计学教科书主要在介绍、解释某种会计准则,而会计准则则是财务会计用来加工和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标准;用来解释、指导和评价会计准则的则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或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应当说,概念框架属于比较典型的财务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教科书中所介绍的会计准则,因为已经颁布和实施,所以可以看作是已经经过某种检验的假设,但尚需继续接受来自逻辑的和实践的检验。现有的、居于主导地位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尚不够成熟,存在明显的逻辑缺陷,在对会计准则的解释和评价方面尚不能令人满意。在管理会计方面,管理会计教科书中所介绍的带有一般性的、抽象的关于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等的方法(如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方法、标准成本法和全面预算、责任会计和绩效评价等)都属于应用性理论,这些理论的进一步应用通常会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方案,这些方案则属于有待检验的假设。

六、会计研究类型及研究取向反思

(一)会计研究的类型 本文对应用性社会科学以及会计学的理论概念及研究逻辑获得正确认识以后,就可以对会计学研究方法有一个中肯的评价了。建国以后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从事会计研究时一般是就会计教学、会计理论与方法、会计法规和制度以及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或者是从逻辑上进行分析,或者是从实务中进行归纳、概括,或者是针对实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当时对于会计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缺乏足够的关注,而且研究方法问题似乎也没有成为当时从事会计研究的严重困扰和障碍。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证研究逐渐风靡大陆,并成为备受推崇的研究方法,与此相对应的所谓规范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和排斥。那么,如何看待和评价会计研究中出现的尊崇实证研究、排斥规范研究这一现象呢?实证研究(或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或规范分析)是从理论经济学中借用到会计研究中来的。在经济学中,实证研究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经济学(严格地说是理论经济学)作这种区分的目的在于将经济学构造成像物理学那样的实证科学,即将经济学塑造成解释经济现象的经验科学。这种就需要将以往在经济学中 研究“应该是什么”的内容和方法贴上“规范研究”的标签从经济学剔除出去,因为规范研究所从事的“应该是什么”的研究,被认为不属于“科学”领域。将经济学上关于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分类方式应用于会计学,并在会计学中推崇实证研究、排斥规范研究,并不符合会计学的学科属性,很可能对会计研究和学科发展产生大的负面影响。经济学上的实证研究,实际上包括从观察中进行经验概括、理论构建,到将理论应用于观察并进行理论检验的整个过程,其中的理论检验即是用理论解释现象的过程;这样的实证研究符合理论经济学作为理论性学科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属性。然而目前会计研究中所谓的实证研究仅仅局限于对定量假设用会计数据所进行的检验,而作为假设基础的理论不是模糊不清就是会计学科以外的经济理论等,这样的会计研究实质上就沦为利用会计数据服务于经济理论(或其他学科理论)检验的附庸。如果一味地推崇此类会计实证研究、贬低或忽视其他会计问题研究,那么必将使得会计研究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使大量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问题缺乏有效研究。应当说,实证研究中的经验研究方法适合用来归纳和研究会计主体会计行为的规律性。在会计学中开展一定数量的实证研究也有利于会计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从而更多地发挥会计学的功用。但是,由会计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属性所决定,研究“应该是什么”以及“如何做”等问题的规范研究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大量会计问题的解决恐怕要借助于规范研究。因此,会计学应当谨慎使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分类,更多地关注和使用其他关于研究类型的分类。由于人们对于会计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存在着种种误解,所以与其将会计研究分为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还不如将会计研究分为会计行为解释性研究和会计制度规范性研究更为恰当。按照获取资料的方式不同,将研究分为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等四种类型,应成为在会计研究中值得提倡的研究分类。除了实验研究因要求条件较高、在会计学研究中运用经验少、尚需进一步探索外,其他三种方式应成为当前会计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式和研究类型。调查研究是指采用自填式问卷和结构性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既是获取资料的方式、又是发现问题的方式;既可以做定性研究、又可以做定量研究;既可以做行为解释性研究、又可以做制度规范性研究;既可以做理论性研究、又可以做经验研究。比如在会计研究中,通过调查研究方式可以获取会计工作中各种人群的态度、意见和行为等的概括性认识,并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如不同人群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意见、获取公允价值的方式、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确定、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状况等等,均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方式获取资料,在经过统计分析后作为经验概括、构建理论或理论检验的基础。实地研究是指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实际背景中所从事的研究。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它既是获取资料的方式、又是发现问题的方式。运用实地研究,既可以将理论应用于某研究对象,诊断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即进行理论应用和理论检验;又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试验等方式进行理论构建。由于管理会计立足企业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信息并直接参与管理,因此管理会计学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的构建、还是理论的应用,都更适合采用实地研究方式。文献研究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以文字、数据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研究问题的研究方式。根据所用文献的类型不同,可以将文献研究分为: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文献研究既是获取资料的方式、又是发现问题的方式;既可以做定性研究、又可以做定量研究;既可以做行为解释性研究、又可以做制度规范性研究;既可以做理论性研究、又可以做经验研究。与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相比,文献研究是一种非介入性研究。具体应用在会计研究上,内容分析是通过对会计法规、书籍、文章等的内容进行概念的和逻辑的分析来进行研究。内容分析是提出和发现研究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内容分析可以提出新的研究问题,修正和完善现有的理论和假设。比如通过对现有的会计准则或会计准则理论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在概念、逻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的意见和措施,就属于内容分析。二次分析是指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二次分析所用的资料是别的研究者或研究机构通过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在会计研究中,既可以用二次分析中的资料进行新的经验概括及理论构建,又可用于理论检验。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则是利用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所编制的统计数据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与二次分析一样,在会计研究中,利用现存统计资料既可以服务于经验概括及理论构建,又可以进行理论检验。

(二)会计研究的反思 理论构建和理论应用是会计研究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但我国目前严重地忽视理论研究。图(3)所示的“规范研究科学环”也适用于会计学。图示的左半球代表着理论构建的研究过程,而右半球则代表着理论应用和理论检验的过程;两个过程相辅相成,形成完整的循环。从左半球的理论构建过程可以看出:实践是产生理论的源泉,从实践通向应用性理论有两条路径:一是从实践出发,通过实地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形成经验概括,然后由经验概括经过进一步抽象,形成理论;另一条路径则是,原有的理论经过实践检验后被接受、修正或补充。从右半球的理论应用过程可以看出:实践是应用性理论的归宿;应用性理论的具体应用路径是:在理论的指导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诊断假设、治疗假设(即诊断、对策及方案),这两类假设在经过三种检验后应用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对原有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实践――理论――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妨以财务会计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说明上述两个过程。在理论构建方面,通过提炼、总结、概括财务会计工作实践经验,逐步抽象出关于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要素、财务报表、会计确认、会计计量等财务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理论应用方面,在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出会计准则草案(相当于提出治疗假设);然后不断修改和完善会计准则草案,公布正式的会计准则(相当于通过了概念清晰性检验、内部逻辑一致性检验和外部一致性检验三个检验);最后将会计准则付诸实施(相当于接受实用性检验)。这样就经过了一轮“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在接下来的新一轮循环中,通过会计准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接受实践检验,不断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并通过概括、抽象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并形成系统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然后在概念框架指导下,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继续接受检验并付诸实践。在当前我国会计学术界一边倒式地认同和从事“实证研究”的背景下,会计的理论研究,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以及会计与相关学科相交叉的理论研究,均被严重忽视和边缘化,可以说,漠视理论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似乎从事理论研究是一种低层次研究,或理论研究是外国人的事情,我们需要的只是学习理论和应用理论,充其量是检验理论。理论代表着人们对事实和实践认识的深度,而且社会科学的理论与自然科学不同,它没有自然科学理论那样的稳定性和普适性,往往需要根据本国的环境条件和约束条件进行构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 “文化自觉”论的启发,提出我国在社会学研究中应具有“理论自觉”,体现出老一辈学者深邃的洞察力。本文认为,“理论自觉”的思想同样非常适用于我国会计学界及会计研究。

*本文受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计划“应用性社会科学理论概念反思、研究逻辑重构及会计研究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3XNJ032)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2]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唐・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科研方法概论例7

[中图分类号]F5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43-03

一、相关背景

(一)概念阐释与理论实证的概念界定

实证与阐释二分对立是指社会科学中思潮、传统或范式的不同流派。实证主义的研究框架类似自然学科的研究框架,研究者把人看作外部的研究对象,利用建立的理论和模式对其进行解释,这种解释基于事实与研究者的观察。阐释主义的研究更加依赖被研究者对其自身行为和情况进行的解释,因此阐释性研究者试图进入被研究者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角度来观察世界,通常采用定性的方法和归纳法。

理论实证主要是指通过以定量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某一理论用假说演绎法进行证实或证伪的逻辑过程。概念阐释方法主要是运用传统的定性方法和归纳法对某一概念进行描述。

(二)近期国内外旅游研究方法进展

现代旅游发源于西方,西方国家比较注重旅游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在研究方法中注重实证研究。相比之下,海外的中国问题研究者时常抱怨国内很多发表的论文结论不知道从何而来。这便是国内对旅游研究方法缺少科学探究的结果。不可否认,与国外的旅游研究相比,中国旅游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均存在差距。谢彦君认为,旅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应具有的特殊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成型,理论范式单一,研究方法不够系统。陆林通过对国内旅游地理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旅游地理研究描述性工作多,低水平重复工作多,缺乏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影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虽然国内的旅游研究综述文献已不少见,但专门对旅游研究方法作细致分析的却不多。

国内学者对近年《旅游学刊》发表的400多篇论文进行整理后,分析出中国旅游研究方法现状:中国旅游研究的主导范式为定性研究,且主要处于传统定性阶段(即通过参考有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作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具体方法大多运用理性分析,也有一定数量的文章采用案例研究法,通过野外考察获取资料。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成熟,现代定性方法(即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将主要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的文章和对各种定性资料,如论文、网络资料和报刊资料等进行内容分析)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但所占比例还相当小,资料来源虽有扩展(如网络、报刊资源),但仍不够广泛,观察法、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法应用较少。定量分析方法在这五年内没有明显上升趋势,但研究不断趋于规范化,出现了一些和国际学术研究规范接轨的文章,但也有一些文章缺乏规范性。

总体而言,国内旅游研究方法还是以概念阐释为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根结在于国内旅游开展较晚。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情况下,依然以概念阐释的传统定性方法为主,缺乏规范性成为必然结果。在国外的旅游研究方法中,尤其是美国学者受经济学实证方法广泛应用的影响,使其在方法论上常以科学的理论框架做依托,进行定量的实证研究。旅游研究方法在国外的进展与其社会学科,尤其是经济学科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二、理论实证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在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应用比较

休闲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面对的环境越来越纷繁复杂,这给开展休闲与旅游学术研究或管理实践增添了很大的难度。我们迫切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或管理实践中,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一)旅游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

对于旅游研究方法的探讨,理论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国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关注更多体现在对研究方法进行方法论上的界定,对科学研究与社会研究进行甄别,对研究类型进行考究。其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包括研究过程要素的界定和方法论范畴适用性的探讨。国内学者在理论体系构造中则较为匮乏。

研究项目计划制定以及准备研究提案的过程包括九个要素,分别是选题、查阅资料、设计概念框架、确定研究问题、列出信息需求清单、确定研究策略、获得道德认同、进行研究、报告成果。

在这九个要素中,概念框架的设计与获得道德认同是国内旅游研究学者在进行旅游研究时很容易忽视的问题。概念框架的形成可以说是任何研究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具难度的部分,它同时也是很多研究中最脆弱的一个因素。一个概念框架的设计是贯穿整个研究的最重要线索和研究过程中理论体系的依托。迈尔斯和休伯曼是这样描述概念框架的:“概念框架,它要么以图示的方式,要么以叙述的方式,来解释将要进行的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的要素、结构或变数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由作者假设出来的关系。概念框架可以是简单基本的,也可以是精心构建的,可以是论述性的或是评论性的,也可以是描述性的或是因果关系型的。”尤其对于还没有科学体系的旅游学科在研究其相关问题是概念框架的设计就更为重要。

获得道德认同是被当前国内学术界普遍忽视的问题,剽窃、不尊重研究对象个人权利的现象比比皆是。研究道德的普遍原则包括:第一,研究对象不应受到任何伤害;第二,研究对象应是自愿参加研究的;第三,研究对象应该是在被告知基本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参加该研究。这些研究的伦理问题很值得旅游研究人员借鉴。

(二)旅游研究方法的范畴探讨

根据《韦伯斯特百科词典》的解释,方法论有时指“任一专门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更经常地指“研究方法或有关程序的科学,特别是有关科学与哲学探究中推理原则应用的学科分支”。前者只不过是方法的同义词而已,后者则是指对一门学科的概念、理论,尤其是基本推理原则的研究。然而,当“方法论”一词分别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时,其含义又有所不同。在自然科学中,基本指后者,但在社会科学中,则相对更接近前者,同时也含有一定成分的后者。对于旅游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它的方法论:旅游学科中所使用的方法的体系。

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式,目前的旅游研究方法依附于其他成熟学科所使用的方法体系。旅游研究所涉及的学科及其研究方法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历史学和哲学。跨学科的二分对立研究方法在旅游学研究方法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三)旅游研究适用的实证方法

1.文献综述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为了增加人类的知识,通常是以书面形式即文献形式反映出来的。因此,文献综述是研究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献在研究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内旅游研究以吴必虎、保继刚等学者最先开始应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并被广泛借鉴。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具有时空性,没有在时间轴上的连续研究就不可能寻找出旅游学科的根本性问题。文献综述为理论实证研究寻找出发点,为求真提供了一条线索。

2.间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现今,旅游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大众行为。这种大众行为加之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与生俱来的时空特性,使新数据的总体容量过大,样本的不稳定性而导致误差偏大,从而使在研究宏观旅游体系时搜集新的数据成为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此,在一些相关旅游宏观体系问题的研究上间接数据的应用和如何应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以英国与澳大利亚为例,其常用的间接数据类型包括国民休闲情况调查、旅游观光业调查、经济状况调查、人口普查、管理数据以及文档资料。在我国可用于旅游研究的间接数据主要有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政务网中的旅游相关统计资料、国民经济统计分析、人口普查、管理组织的数据、文档资料以及WTTC(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的旅游卫星账户等。

国内的旅游研究采用的数据以间接数据为主要研究基础,但是国内统计尤其是政府统计数据较为严重的失真性往往令旅游研究学者甚为顿足,由单一的政府统计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对其信度会有一定的影响。

3.观察法的实证应用

在休闲与旅游研究中,观察法常常被忽略,但由于其综合了定量和定性方法,可以产生较为全面的数据,使其在研究微观旅游组织或局域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中可以扮演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国外学者对观察法的种类以及其适用场合及观察法程序的十个步骤较为认同的阐述:选择观察景区,选择观察点,选择观察时段,连续观察还是抽样观察,查数频率,确定观察对象,把观察景区分成多个观察区域,记录观察信息,进行观察,分析数据。

观察法是在国内旅游研究中不常见的方法,但其综合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的良好特性,对于旅游研究的实证分析提供了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这种方法应该应用于旅游研究的实证分析过程中。

4.定性研究法的实证应用

传统的定性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参考有关论文书籍、野外调查等对研究内容做描述性或概念性分析,即为概念阐释的方法。并注意定性研究时标准化、精确化等问题,尽量降低研究的主观性,将主要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的文章和对各种定性资料(如论文、网络资料和报刊资料等)进行内容分析的文章归为现代定性方法。

目前,国外学者在对旅游进行研究过程中实用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现代定性方法,并使用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作为辅助研究工具。用计算机进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国内旅游研究中极为少见。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定性研究还处在传统的定性方法上,以概念性的、阐释的方法为主。

5.定量研究法的实证应用

定量研究法是指根据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情况分为基础统计分析(均数、频数、相关分析、统计检验等)、复杂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

国外学者在对旅游研究过程中,将定量研究法与实证研究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常用计算机软件作为辅助工具,较最常见的是SPSS定量数据分析软件。而国内的研究在这方面的实用主要是这几年地理学者对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评价或评定系统,相对来说对旅游研究中的应用程度,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较为欠缺。

旅游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经验性研究,还需要充分利用旅游统计数据并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经济学实证的方法。旅游研究本身需要旅游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而旅游研究科学化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需要准确的旅游统计数据。

现在的旅游研究、规划、策划,都缺乏科学、有效和充足的数据支撑,由此导致数据统计和经济分析不足,这与我国的旅游统计工作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本身的先天不足紧密相关。尽管如此,定量的统计分析仍是实证分析法的根本,旅游研究应该注重定量研究的方法。

三、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方向:从概念阐释到理论实证

目前旅游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概念阐释和理论实证两种方法,前者主要以传统定性研究为依托,后者主要是现代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贯穿这两种方法的实证分析包括文献综述、间接数据的来源与分析、观察法等。

传统定性的概念阐释方法在认识问题初始可以提供有效的方法论,但这种方法在国内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只会让国内旅游研究在探讨何为旅游等概念过程中陷入僵局。我们应该做的是跳出概念阐释这种方法的束缚,规范旅游学科概念,建立完善的旅游理论体系。提出假设,通过设立指标、数据搜集和计量分析,证实或者证伪旅游中发现的问题。旅游是应用性很强的研究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引入,研究深入实践,研究依托实践,在对待同一事件、同一素材的时候,在量变没有达到质变的度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才可能使学界透过现象的迷雾,探寻旅游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科学预测,从而对旅游实践有一定的帮助。惟有如此,才能形成旅游活动和旅游学术研究的良好互动,旅游研究也才可以获得应有的尊重,旅游学科才会逐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A.J.维尔著,聂小荣、丁丽军译.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马聪玲.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J].旅游学刊,2007,(3):6~7.

[3]余书炜.论旅游理论研究的内容框架[J].旅游学刊,1997,(4): 31~36.

[4]张宏梅,陆林.国内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J].旅游学刊,2004,(3):78~82.

[5]保继刚. 研究规范―――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J].旅游学刊,2005,(3):7.

[6]马克斯・韦伯著,李秋零、田薇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中国旅游研究14年[J].旅游学刊,2001,(1):17~21.

[8]张立生.近期国外旅游学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4,(3):82~88.

[9]申葆嘉.关于旅游与休闲研究方法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5,(6):11~19.

科研方法概论例8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xample

ZHANG Shiq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0)

Abstract In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ake the right research route and proper research means; follow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academic goal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Wang Yin, 2004).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method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methods in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model cre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ol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mbine to demonstrate the scientific methods and specific research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Key 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 conceptual framework;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ntitative research

1 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概述

当代认知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经验主义哲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识的无意识性及思维的隐喻性,认为语言的形成是思维体验客观世界的结果。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采取正确的研究路线和恰当的研究手段,遵循语言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术目标(王寅,2004)。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区分为语言科学和认知科学两大研究取向,前者有更多的社会科学色彩,以基于语言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后者则以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见长,在研究中多采取定量方法(卢植,2003)。

徐盛桓(1992)指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讨论语言学研究方法。宏观的方法论为语言学研究设定指导原则和研究框架,微观的方法是宏观方法论得以体现和实现的手段。语言学的研究离不开综合与分析、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等基本的研究方法,认知语言学也不例外。卢植(2005)将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定量方法又包括语言分析法、内省法、语言比较和对比法、调查法、问卷法和实验法。本文会在第3部分中回顾这些方法,并分析其在概念框架模式的创建和运用中的作用。

2 概念框架模式及其方法论

概念语义系统是语符关系的概念内容部分,和作为语言表达的词汇语法构成体现关系。程琪龙(2006)构建了概念框架来表述小句的概念内容,即概念框架是小句概念内容的形式表征,其认知意义有二:一是它的语符关系,即它和语法结构间的体现关系;另一个是如此概念框架及其语法体现关系是可操作的,不悖于生理可行性。概念框架是概念系统中的一个具有一定激活连通权值的局部性关系网络,一个小句可以激活若干个概念结构。小句激活的概念结构可以组成三个部分:概念过程、先设条件和推导结果,三部分是组合关系。

概念框架宏观的构建是一种理论驱动的研究,而通过语言现象对框架的细化和验证是一种语料驱动的研究,这是一种理论——语料双驱动的研究原则。(1)模拟实验法。程琪龙(2002)认为生理研究成果、社会文化行为和语言现象都不足以直接构拟一个语言系统,他的做法是构建一个模式来表述语言系统,并对其进行严密的验证,这就是模拟语言系统。(2)假设验证逼近法。对模式的整体构造做出假设,然后用已知事实和语言现象对假设进行验证和修正,逐步逼近真理。(3)分析、综合和验证。在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假设的是模式的宏观构造,而内部的具体连接关系需要在双驱动原则的指导下,从语料中获得信息;分析注重对线形结构的分解,最后将分解结果综合成整体系统。完整的构建步骤是:假设分析综合验证。(4)演绎推理。演绎是从普遍推导出特殊的推理过程。用演绎的方法在假设的理论模式中推导出了概念语义和语法表达两个不同子系统。

3 概念框架构建和应用中的研究方法

3.1 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是对现象的特征做出一般的描写或说明。广义的定性研究指不包括定量手段的主观性理论探讨;狭义定性方法则主要指个案研究和实地调查,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深入地考察所研究的现象,获得资料,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常用的定性方法有解剖分解法、比较对照方法、因果关系方法等。其缺点是研究人员的主观介入程度较高,可重复性和概括性不强等。

在概念框架的构建过程中,运用了定性方法,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特征,排除无关的因素,更好地揭示本质。比如,在致使概念结构的研究中,不同致使结果是通过比较而得的,而对不同致使结果的解释是因果关系的定性分析。

3.2 定量方法

3.2.1 语言分析法

任何语言学研究都必须从具体语言材料入手,语言分析法是语言学最经典的研究方法。

概念框架这一模拟语言系统的构建是以观察社会行为和语言现象为基础的;对模式整体构造的假设要用语言现象进行验证,模式内部的具体连接关系要从语料分析中获得信息。另外,应用概念框架模式对动词及其变式关系的研究也是建立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的。

3.2.2 内省法

内省法主要是凭借研究人员的语言直觉、学术经验和常识对某些言形式进行可资论证的分析和解释,参照既有的文献或语言资料,提出某个假设。就认知语言学而言,内省法有助于考察直接反映认知活动的语言现象,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分析其内在的认知取向。但是,其缺点是主观性太强。

在语言学领域,Beth Levin, Goldberg, Jackendoff, Chomsky, Talmy等学者都对义形关系提出了重要理论。概念框架模式是创建者在掌握了语言和生理科学知识,并辩证地吸收了这些理论精华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构建的。例如,程琪龙曾经探讨过概念框架和语义结构的相互关系,关注概念语义的参与者和语义结构的谓元之间的异同。

3.2.3 语言比较和对比法

赵元任认为语言学理论是语言学的比较,是对世界各民族语言比较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认知型的语言比较和对比研究试图揭示不同语言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异同之处,其基本观点是语义依存于文化,语义为支配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的原则提供理据,这一点不同于形式主义的语言观。语言比较和对比并不否认语言的共性,而是通过系统地穷尽语言的特异性,最终达到对语言共性的认识和理解。

英语、汉语和其它语言为概念框架的构建和验证提供了语料支持,相反概念框架模式也可应用于不同语言的比较。如:从“灯在书桌上”和“The Lamp was on the table”这样的例句中可以得出不同语言对于位置空间关系的语法体现不同。汉语的语法形式是“在……方位词”位于动词前;英语的语法形式是介词短语,语法位置则是句尾。虽然汉语的“在……方位词”结构也可以出现在句尾,但它表示终位,如:“老师站在台上”。

3.2.4 调查法

在对不同语言体系特征的描写以及同一语言区域中不同方言的研究中,调查法是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调查方法和现代科技的相互结合,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普及使用为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语料库语言学作为新的语言学分支也是一种方法论上的革命,而其实质性理念仍然是调查,具体方法则是先进技术手段的引入和使用。

程琪龙在应用概念框架对动词及其小句对应关系的研究中,对语料操作设置了严格的程序。(1)确定动词类。(2)查找变式例句:语料源包括母语者编制的语料库及其它母语网络资源、母语者编的原版词典和出版物。(3)穷尽列出变式。(4)补遗。有两种方法:编造例句然后再次进入语料库查询,或编造例句请母语者判断成句与否。其中的第(2)步是典型的应用现代互联网的调查法。而第(4)步涉及到问卷法。

3.2.5 问卷法

问卷法就是研究者根据测量学和统计学原理针对特定的语言现象设计具有一定结构特点的问卷来进行研究的方法。问卷法属于结构化观察,研究者事先有一个研究大纲,根据研究大纲所设定的思路来编制自己的问卷。

在运用概念框架进行动词及其变式研究的语料操作程序中,第(4)步补遗中编造例句请母语者判断成句与否运用的是问卷法。最终大部分母语者认为可接受的句子被归为有效,反之则无效。这种方法在穷尽语料,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6 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按照科学原理设计出实验程序,选取特定实验语料(刺激),通过实验仪器收集受试对于实验刺激的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研究所采取的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案,在一定的框架内对数据做出合理的讨论和解释。自然实验则先提出假设,然后根据研究原理设计出实验程序,以数理统计的取样规则选取特定的实验对象,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相关的理论或模式对经过分析的数据进行理性的讨论,以此验证假设。

4 结语

在任何一门学科中,正确的方法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都对学科的研究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将科学研究方法正确合理地运用到研究中去是另一个重要的课题。综合与分析、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无不贯穿于概念框架的构建和研究运用之中。科学的方法是研究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保证了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而科学的研究也反过来支持、证实和发展了研究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Geeraerts,D.2006.Methodolog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 G.Kristiansen et a1.Cognitive Linguistics: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Mouton de Gruyter:21-49.

[2] 程琪龙.义词语符关系框架[J].福建外语,1999(1):31-34.

[3] 程琪龙.逼近语言系统.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 程琪龙.概念框架和认知.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科研方法概论例9

戴维.伊斯顿的系统政治学在西方政治学界是独树一帜的成功的政治学理论,他对系统科学方法以及系统政治学的评价决非夸大之辞。按照我国的目前的系统科学理论,戴维.伊斯顿在几十年前所进行的系统政治学研究只是运用了一小部分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很多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没有得到解释、说明、阐述或运用。在系统科学已经获得相当发展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来促进法学的发展,没有理由低估系统科学方法的能量,没有理由漠视系统法学的发展,没有理由再对系统科学方法抱有怀疑的或保守的态度。虽然系统法学作为我国法学的一种法学理论还处于探索之中,但是我认为,我们有理由对系统科学法学方法和系统法学给予一个高度的肯定和评价,有理由相信系统法学在我国法学研究领域也能够获得巨大成功。我们应当把自己的学术目标和理想设定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理想总是把方向指向有可能到达的目标上。戴维.伊斯顿已经到达了系统政治学这个目标,因此,我们也应当向系统法学这个可能到达的目标前进。理想又总是把目标设定在已经前进的方向上。我国法学界已经向系统法学这种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的目标前进了20多年,我们应当继续努力,进行某种跨越式的前进。

第二、系统法学研究需要的什么样的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戴维.伊斯顿看来,进行系统政治学研究必须同时具备理论勇气、智慧和毅力,三者缺一不可。戴维.伊斯顿认为:一方面,政治学理论是很廉价的,到处都有;另一方面,政治学理论又稀缺得出奇。[2]看起来我们只能在像系统政治学这样的一些宏观政治学理论和没有政治学理论之间加以选择。在政治学研究中,在系统政治学研究中,我们不能“总是在未经表达的一系列设想、没有联系起来的若干概念和拙劣整合起来的若干概念之间徘徊流连”,我们应当有勇气毅然决然地去“博取更强烈的理论自我意识,去把握更缜密的理论逻辑”。在戴维.伊斯顿看来,系统政治学的研究“与理解人类社会现象的较广泛目标息息相关”,只能“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做出选择。当然,这种事物的内在逻辑只是与知识的幻想、直观、传统或偶然相对而言”。由于政治系统时非常复杂的,解释和描述政治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内在逻辑”,不可能不包括“知识的幻想、直观、传统或偶然”的成分。对于个别研究者而言,“对资料随意进行研究,不受正规的理论限制,大概是一种最适宜的方法”。但是如果选用这种方法,“就必须具备卓越超群的理解能力、适用于排解疑难问题的灵活多变的思路以及在茫茫暗夜中为了点燃思想的火炬而艰苦摸索的坚韧毅力等等许多品质”。 [3]

实际上,戴维.伊斯顿的很多观点,可以视为对我国法学整体状况的真实评价和真实写照,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尽管这种评价听起来相当尖锐和刺激,一些人可能不愿意接受。就系统法学研究而言,我国法学界总体上表现出来的敏锐、勇气、智慧和毅力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作为一个“个别”的系统法学研究者,从某种角度来看我的研究方法始终就是“对资料随意进行研究,不受正规的理论限制”,我也只能这样做。戴维.伊斯顿认为这种方法“大概是一种最适宜的方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而且我也相信我具备进行系统法学所需要的勇气、智慧和毅力。

第三、将系统法学作为法学的一般理论进行研究。戴维.伊斯顿认为,理论的概括性和连贯性是甄别所有理论的两种特性。理论的概括性是指法学理论所包含的论题的范围 ,“它们从非常有限的数据到最广泛的数据,各不相同”。理论的连贯性是指构成理论的命题之间的连贯程度。根据这两种特性,理论可以分为三种:单项概括理论、局部理论和一般理论。单项概括理论的数量是很多的,它们仅仅涉及到一批非常有限的数据,适用于为数甚少的一些事情。在若干单项概括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局部理论。关于政党、组织、利益集团、领导权力、行政行为、联盟等政治学的局部理论,只是研究政治系统的特殊方面或特殊部分,而没有说明这些局部理论自身各自都与一个更大的逻辑、更大的理论整体或更广阔的领域相吻合。这些局部理论之间,也就是“逻辑尚不确定、含糊不清和相互矛盾之处”,就成为了政治学研究的处女地,“而这正是一般理论帮助测定的区域”。系统政治学就是可以说明各种局部理论之间的关系,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连贯性的政治学的一般理论。[4]

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戴维.伊斯顿关于政治学理论的三种划分,与前面所说的刘永佶关于单一性论题论述体系、集合性论题论述体系和学科论述体系的划分,是完全相通的。戴维.伊斯顿将系统政治学作为一种政治学的一般理论进行探索,这启发我们也应当将系统法学作为一种法学的一般理论进行探索。在这种探索中,应当尽量概括我国法学已有的单项概括理论或单一性论题论述体系,以及局部理论或集合性论题论述体系,不论它们是共识性的研究成果,还是前沿性的探索。

第四、系统法学是价值无涉的实证主义法学。戴维.伊斯顿认为,很多政治学研究就是选择一些价值作为基本原则,围绕它建构一批概念和命题。由此获得的一些政治学理论作为局部理论不管如何重要,都必然面临甚为狭窄的前景。我们现在缺乏的是系统阐述政治学理论问题的一种明确方法。这种方法并不关注特定的政治的价值问题,而是拓展自己的视野,致力于处理各种政治系统所面临的永恒问题。物理学中已经有了关于运动的一般理论,生物学中已经有了关于生命的一般理论。与此相应,我们在政治学中也应当有一个论述政治生活中心过程的一般理论。在系统政治学理论中,我们可以寻求到一种理性方法,借此把握最具综合性的问题,进而在最一般层次上打开政治生活的窗口,了解政治生活可能采取的一切形式。一旦我们确认,形形色色的政治生活都可能完全变为我们研究的领域,政治学理论研究和探讨的实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不会再满足于维护某些与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利益相关的中心价值。相反,我们必然会不分时间与空间,不管所研究的政治系统是最民主的还是最专制的,是最原始的还是最发达的,是最传统的还是最现代的,只是关注一切政治生活系统所面临的最一般问题。[5]

戴维.伊斯顿所研究的政治生活本身都是涉及价值的,但是,他是以一种价值无涉的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方法来分析和描述这些政治生活的。因此,他的系统政治学理论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在我国法学界,人们围绕着多样的法的价值,构建了很多法学理论。只不过有人偏爱自由、民主、人权、正义等法的价值,有人偏爱秩序和国家统治等法的价值。这些法的理论把研究范围局限在特定的法的现象上,不能说是关于法的现象的一般法学理论。系统法学以价值无涉的系统科学方法来研究涉及价值的法的现象,因而是一种实证主义法学理论,各种形形色色的法的现象,都是系统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在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看来,如何构建系统政治学的论述体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戴维.伊斯顿的很多关于构建系统政治学论述体系的阐释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他认为,“一般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它所适用的经验系统行为,完全要看组成这种理论的概念和概括中有多大程度的逻辑连贯性。一个一般理论若是构成了一个思想演绎系统,一整套经验上正确的概括便可以按特性递降的顺序,从特定的假设、前提和公理中演绎出来,这个一般理论也就以其理想的和最有力的形式,实现了其最大价值”。戴维.伊斯顿并没有认为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完整地提供了现成的演绎性命题或可以用来进行演绎分析的概念框架,也并没有认为他的系统政治学理论是完全按照演绎分析的方式构建的,是在贫瘠的政治学理论土壤中一夜之间突然绽放出的一朵“演绎理论之花”。但是他认为系统政治学理论是有可能这样构建起来的,而且意识到这一点有助于为承认和接受系统政治学研究能够取得的成就“留下余地”。[6]

戴维.伊斯顿在构建系统政治学论述体系的过程中还发现,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都是间歇式问世的,一些研究成果表现出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没有太大的兴趣或与其无关。在戴维.伊斯顿看来,这种“严重缺乏现成的理论概括”和“缺乏累积性研究”的状况,使得系统政治学研究不可能做到“把各方面概括集中成为一个逻辑上松散的一般理论统一体”,而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使理论探究范围限于易驾驭的边界以内”,在“探知一系列演绎性命题”和“寻求以最起码的连贯性摆脱纯粹收集和处理资料水平的、松散关联的一系列该概括”之间求得某种适当的平衡与结合。不论如何,要想使系统政治学研究取得重要而极为有益的进展,“发展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创构一个最高层次上的总体概念框架”,“围绕此框架,渐渐述及更加复杂的理论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这个总体概念框架中,人们可以发现和确定用来分析政治系统的稳定而明确的分析单元。[7]

戴维.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的论述体系中,一方面有选择地将系统、输入、输出、反馈等一些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概念和术语进行演绎,同时也从大量的政治现象、政治学理论和学说中,有选择地提炼出一些具有概括性、综合性和归纳性的概念,如政治共同体、当局、典则、压力、愿望、支持等等,并且尽量使这些概念以及相应的命题与那些演绎性概念和演绎性命题相吻合、协调、一致和相互沟通。在这种论述体系中,政治系统是核心概念,输入、输出、反馈等概念以及政治共同体、当局、典则、压力、愿望、支持等概念是两类主体概念。这两类概念构建了一个高层次的总体概念框架。在这个总体概念框架之内,戴维.伊斯顿对政治生活作了相当彻底的系统分析与综合,形成了很多新的关于政治系统的分析单元。在这种论述体系中,充斥着大量的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概念和术语,大量的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的主流性的政治学理论和学说被肢解了,并被整合到一个概括性和连贯性的概念框架结构中。我认为这种独树一帜的系统政治学论述体系,隐含着政治学学术界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也不愿意去理解和接受的可能,也就是说不愿看,也看不懂。

我们在系统法学研究过程中几乎面临着戴维.伊斯顿在这里所说的全部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演绎、分析与归纳、综合的关系问题。我们在系统法学研究中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适当地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法学和法的现象的特点,“发展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创构一个最高层次上的总体概念框架”,系统法学也就向成熟的法学理论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我国法学界愿意和容易理解系统法学这个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

作者email:

参考文献

[1]引自:《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戴维.伊斯顿 著,王浦劬 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 版,前言的《社会科学、政治科学主要趋势回望》,第6-7页。

[2]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戴维.伊斯顿 著,王浦劬 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 版,第1 页。

[3] 同前,第557-558页。

[4] 同前, 7-10页。

[5] 同前,第15-19页。

科研方法概论例10

戴维.伊斯顿的系统政治学在西方政治学界是独树一帜的成功的政治学理论,他对系统科学方法以及系统政治学的评价决非夸大之辞。按照我国的目前的系统科学理论,戴维.伊斯顿在几十年前所进行的系统政治学研究只是运用了一小部分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很多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没有得到解释、说明、阐述或运用。在系统科学已经获得相当发展的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来促进法学的发展,没有理由低估系统科学方法的能量,没有理由漠视系统法学的发展,没有理由再对系统科学方法抱有怀疑的或保守的态度。虽然系统法学作为我国法学的一种法学理论还处于探索之中,但是我认为,我们有理由对系统科学法学方法和系统法学给予一个高度的肯定和评价,有理由相信系统法学在我国法学研究领域也能够获得巨大成功。我们应当把自己的学术目标和理想设定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理想总是把方向指向有可能到达的目标上。戴维.伊斯顿已经到达了系统政治学这个目标,因此,我们也应当向系统法学这个可能到达的目标前进。理想又总是把目标设定在已经前进的方向上。我国法学界已经向系统法学这种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的目标前进了20多年,我们应当继续努力,进行某种跨越式的前进。

第二、系统法学研究需要的什么样的勇气、智慧和毅力。在戴维.伊斯顿看来,进行系统政治学研究必须同时具备理论勇气、智慧和毅力,三者缺一不可。戴维.伊斯顿认为:一方面,政治学理论是很廉价的,到处都有;另一方面,政治学理论又稀缺得出奇。[2]看起来我们只能在像系统政治学这样的一些宏观政治学理论和没有政治学理论之间加以选择。在政治学研究中,在系统政治学研究中,我们不能“总是在未经表达的一系列设想、没有联系起来的若干概念和拙劣整合起来的若干概念之间徘徊流连”,我们应当有勇气毅然决然地去“博取更强烈的理论自我意识,去把握更缜密的理论逻辑”。在戴维.伊斯顿看来,系统政治学的研究“与理解人类社会现象的较广泛目标息息相关”,只能“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做出选择。当然,这种事物的内在逻辑只是与知识的幻想、直观、传统或偶然相对而言”。由于政治系统时非常复杂的,解释和描述政治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内在逻辑”,不可能不包括“知识的幻想、直观、传统或偶然”的成分。对于个别研究者而言,“对资料随意进行研究,不受正规的理论限制,大概是一种最适宜的方法”。但是如果选用这种方法,“就必须具备卓越超群的理解能力、适用于排解疑难问题的灵活多变的思路以及在茫茫暗夜中为了点燃思想的火炬而艰苦摸索的坚韧毅力等等许多品质”。 [3]

实际上,戴维.伊斯顿的很多观点,可以视为对我国法学整体状况的真实评价和真实写照,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尽管这种评价听起来相当尖锐和刺激,一些人可能不愿意接受。就系统法学研究而言,我国法学界总体上表现出来的敏锐、勇气、智慧和毅力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作为一个“个别”的系统法学研究者,从某种角度来看我的研究方法始终就是“对资料随意进行研究,不受正规的理论限制”,我也只能这样做。戴维.伊斯顿认为这种方法“大概是一种最适宜的方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而且我也相信我具备进行系统法学所需要的勇气、智慧和毅力。

第三、将系统法学作为法学的一般理论进行研究。戴维.伊斯顿认为,理论的概括性和连贯性是甄别所有理论的两种特性。理论的概括性是指法学理论所包含的论题的范围 ,“它们从非常有限的数据到最广泛的数据,各不相同”。理论的连贯性是指构成理论的命题之间的连贯程度。根据这两种特性,理论可以分为三种:单项概括理论、局部理论和一般理论。单项概括理论的数量是很多的,它们仅仅涉及到一批非常有限的数据,适用于为数甚少的一些事情。在若干单项概括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局部理论。关于政党、组织、利益集团、领导权力、行政行为、联盟等政治学的局部理论,只是研究政治系统的特殊方面或特殊部分,而没有说明这些局部理论自身各自都与一个更大的逻辑、更大的理论整体或更广阔的领域相吻合。这些局部理论之间,也就是“逻辑尚不确定、含糊不清和相互矛盾之处”,就成为了政治学研究的处女地,“而这正是一般理论帮助测定的区域”。系统政治学就是可以说明各种局部理论之间的关系,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连贯性的政治学的一般理论。[4]

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戴维.伊斯顿关于政治学理论的三种划分,与前面所说的刘永佶关于单一性论题论述体系、集合性论题论述体系和学科论述体系的划分,是完全相通的。戴维.伊斯顿将系统政治学作为一种政治学的一般理论进行探索,这启发我们也应当将系统法学作为一种法学的一般理论进行探索。在这种探索中,应当尽量概括我国法学已有的单项概括理论或单一性论题论述体系,以及局部理论或集合性论题论述体系,不论它们是共识性的研究成果,还是前沿性的探索。

第四、系统法学是价值无涉的实证主义法学。戴维.伊斯顿认为,很多政治学研究就是选择一些价值作为基本原则,围绕它建构一批概念和命题。由此获得的一些政治学理论作为局部理论不管如何重要,都必然面临甚为狭窄的前景。我们现在缺乏的是系统阐述政治学理论问题的一种明确方法。这种方法并不关注特定的政治的价值问题,而是拓展自己的视野,致力于处理各种政治系统所面临的永恒问题。物理学中已经有了关于运动的一般理论,生物学中已经有了关于生命的一般理论。与此相应,我们在政治学中也应当有一个论述政治生活中心过程的一般理论。在系统政治学理论中,我们可以寻求到一种理性方法,借此把握最具综合性的问题,进而在最一般层次上打开政治生活的窗口,了解政治生活可能采取的一切形式。一旦我们确认,形形色色的政治生活都可能完全变为我们研究的领域,政治学理论研究和探讨的实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们不会再满足于维护某些与西方文明的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利益相关的中心价值。相反,我们必然会不分时间与空间,不管所研究的政治系统是最民主的还是最专制的,是最原始的还是最发达的,是最传统的还是最现代的,只是关注一切政治生活系统所面临的最一般问题。[5]

戴维.伊斯顿所研究的政治生活本身都是涉及价值的,但是,他是以一种价值无涉的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方法来分析和描述这些政治生活的。因此,他的系统政治学理论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政治学理论。在我国法学界,人们围绕着多样的法的价值,构建了很多法学理论。只不过有人偏爱自由、民主、人权、正义等法的价值,有人偏爱秩序和国家统治等法的价值。这些法的理论把研究范围局限在特定的法的现象上,不能说是关于法的现象的一般法学理论。系统法学以价值无涉的系统科学方法来研究涉及价值的法的现象,因而是一种实证主义法学理论,各种形形色色的法的现象,都是系统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在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看来,如何构建系统政治学的论述体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戴维.伊斯顿的很多关于构建系统政治学论述体系的阐释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他认为,“一般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它所适用的经验系统行为,完全要看组成这种理论的概念和概括中有多大程度的逻辑连贯性。一个一般理论若是构成了一个思想演绎系统,一整套经验上正确的概括便可以按特性递降的顺序,从特定的假设、前提和公理中演绎出来,这个一般理论也就以其理想的和最有力的形式,实现了其最大价值”。戴维.伊斯顿并没有认为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完整地提供了现成的演绎性命题或可以用来进行演绎分析的概念框架,也并没有认为他的系统政治学理论是完全按照演绎分析的方式构建的,是在贫瘠的政治学理论土壤中一夜之间突然绽放出的一朵“演绎理论之花”。但是他认为系统政治学理论是有可能这样构建起来的,而且意识到这一点有助于为承认和接受系统政治学研究能够取得的成就“留下余地”。[6]

戴维.伊斯顿在构建系统政治学论述体系的过程中还发现,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都是间歇式问世的,一些研究成果表现出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没有太大的兴趣或与其无关。在戴维.伊斯顿看来,这种“严重缺乏现成的理论概括”和“缺乏累积性研究”的状况,使得系统政治学研究不可能做到“把各方面概括集中成为一个逻辑上松散的一般理论统一体”,而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使理论探究范围限于易驾驭的边界以内”,在“探知一系列演绎性命题”和“寻求以最起码的连贯性摆脱纯粹收集和处理资料水平的、松散关联的一系列该概括”之间求得某种适当的平衡与结合。不论如何,要想使系统政治学研究取得重要而极为有益的进展,“发展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创构一个最高层次上的总体概念框架”,“围绕此框架,渐渐述及更加复杂的理论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在这个总体概念框架中,人们可以发现和确定用来分析政治系统的稳定而明确的分析单元。[7]

戴维.伊斯顿在《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的论述体系中,一方面有选择地将系统、输入、输出、反馈等一些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概念和术语进行演绎,同时也从大量的政治现象、政治学理论和学说中,有选择地提炼出一些具有概括性、综合性和归纳性的概念,如政治共同体、当局、典则、压力、愿望、支持等等,并且尽量使这些概念以及相应的命题与那些演绎性概念和演绎性命题相吻合、协调、一致和相互沟通。在这种论述体系中,政治系统是核心概念,输入、输出、反馈等概念以及政治共同体、当局、典则、压力、愿望、支持等概念是两类主体概念。这两类概念构建了一个高层次的总体概念框架。在这个总体概念框架之内,戴维.伊斯顿对政治生活作了相当彻底的系统分析与综合,形成了很多新的关于政治系统的分析单元。在这种论述体系中,充斥着大量的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概念和术语,大量的人们所熟知的传统的主流性的政治学理论和学说被肢解了,并被整合到一个概括性和连贯性的概念框架结构中。我认为这种独树一帜的系统政治学论述体系,隐含着政治学学术界在一定程度上不容易也不愿意去理解和接受的可能,也就是说不愿看,也看不懂。

我们在系统法学研究过程中几乎面临着戴维.伊斯顿在这里所说的全部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演绎、分析与归纳、综合的关系问题。我们在系统法学研究中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适当地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法学和法的现象的特点,“发展逻辑上相关的一系列概念,创构一个最高层次上的总体概念框架”,系统法学也就向成熟的法学理论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我国法学界愿意和容易理解系统法学这个法学流派和法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引自:《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戴维.伊斯顿 著,王浦劬 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 版,前言的《社会科学、政治科学主要趋势回望》,第6-7页。

[2]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美,戴维.伊斯顿 著,王浦劬 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 版,第1 页。

[3] 同前,第557-558页。

[4] 同前, 7-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