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模板(10篇)

时间:2023-06-30 15:45:25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例1

熵在物理学上指热能除以温度所得的商,标志热量转化为功的程度。亦被社会科学用以借喻人类社会某些状态的程度。熵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经济、历史、语言、政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熵的含义是表现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

1、基熵原理

事物本身有基熵,本身不会低于基熵。任何事物存在着随机状态,规律性的状态都是相对的。

2、熵增原理与最大熵原理

熵增原理指出,一个封闭系统的熵会自动增加到最大熵状态,并会稳定在最大熵状态。最大熵状态发生时,系统产生混乱无序的状态,系统的效率降低。降低系统的熵值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使系统从混乱低效的状态转化为有序高效的状态。采取的措施有增加系统新约束,改变系统的构成要素、吸收负熵流等。

二、科技创新对现代企业生存的意义

科技创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成了企业家们的口头禅,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实践,更是增加了它越来越丰富的内涵,也加重了它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无与伦比的份量。它自始至终贯穿着企业的发展之路,今天,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代名词。

首先,企业自身结构优化依赖于科技创新。经历了四次科技浪潮,重大变化分别表现为: 一是产品结构提升。二是就业需求结构改变。三是企业规模结构多样化。这是由于科技进步引起的结果, 但它又影响和促进生产力迅猛地发展。例如我国春兰集团在科学管理的推动下建成了独立、完整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工艺体系,探索出具有春兰特色的科技创新机制。不但掌握现有主导产品的“核心制造技术”,而且已有不少科研项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根本上跳出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防止了“技术空心化”,为春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创立自我,以我为主,是春兰技术创新的基础,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春兰核心技术制胜市场。经过科技创新的格力显然优化提升了企业的结构。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加快。理论研究的成果发挥作用必须转化为现实的应用技术。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严重偏低,大约在25%左右,产业化大约在5%,发达国家转化率大约在80%。科研成果是在非常理想的环境下做出来的,要做出现实产品,就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线。而我国的科研人员不愿意做转化工作,致使科研成果在实验室研发,而不能试验制造。

再次,企业科技创新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管理水平可判断衡量一个企业的实力,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模式已逐步由传统管理模式转向知识管理模式,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推动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从熵观点看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1、科技创新总体水平低,分布失衡

这已成为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据统计,我国每年进行科技投资数量不断增加,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但R&D经费强度即R&D经费占GDP的比重却仍然只有1.34%。同时,我国大部分创新力量在科研院所,致使科技与经济的脱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不畅。

2、对企业员工进行科技创新培训不够

我国7000多万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50%以上,高级技工为5%,中级技工占35%。而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只占15%。

3、企业科技开发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中有50%的企业没有技术开发部门,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1%,企业研发资金问题是企业创新最大问题。

4、企业科技创新投资单一

需要有风险投资投入企业,帮助企业技术创新得到资金支持,才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但我国风险投资体制还未健全,不能有效吸引民间资本,企业科技创新没有资金支持, 发展缓慢。

5、企业经营者科技意识不强

许多企业没有长远发展计划,只注重当前短期效益,国企机制的决策受政绩的影响,注重短期行为,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 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不够重视。

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对于企业科技创新来讲,内因是企业自身努力,而政府作为外因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政府必须采取有利措施对市场和企业实施必要的管理和激励,推行一切可行的熵减措施,使系统从混乱低效的状态转化为有序高效的状态,这就要求对系统增加新约束和调整系统的构成要素、降低企业熵值,使企业在管理和运行方面处于有序状态,推动内部体制创新,进而才能大力实行企业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有长远规划,为企业的进步升级做好各项应对准备,要从体制、资金、人力各方面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使企业从无序到有序状态,主动避免熵增原理对企业发展造成的破坏。

1、确定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在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正确确定政府的职能,工作方式,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关系,最终使企业逐步成为自主决策的经济实体。完善企业的主体地位,改革企业机制,达到产权清晰、自主经营,使企业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2、提高企业创新管理水平

科技创新应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管理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科技型企业对市场敏锐的判断,适合成为创新活力的主体。重点发展科技型企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现有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科研机构应向企业转变,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重要作用。

3、营造企业创新环境,实施人力资源产权化

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环境,企业要有敢冒风险、把握机遇、弘扬创新的思想文化。企业要搞好技术创新的氛围,建立适应的企业制度体系、企业经营理念,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人力资源产权是建立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实行激励制度。

4、用法律保护企业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发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事科技创新要付出智力劳动、资金、人力,还要承受失败风险。科技创新成功以后,如果没有保护,创新者没有足够回报,就没有意愿从事创新活动。

5、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基础研究

科技产业化首先需要科学研究,要按照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规律,以产业化目标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国家应加强引导和支持,推进科学研究实现科技产业化。

6、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例2

一、江西省投入与产出的总体评价

江西省科技投入指标选取的是江西省财政科技支出、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科技产出指标包括国内中文期刊科技数量、发明专利受理量、出版专著量、科技成果获奖数量等。在对现状进行阐述和评价时也是选取了这些指标用来说明江西省科技投入与产出绩效。近些年,各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率,本文选用江西省“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科技投入与产出数据的增长速度进行对比,以此展示在此十年间江西省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总体效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江西省在“十五”期间,相比地方政府财政投资增长速度来说,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增速较高,高于财政科技支出增速的16.17个百分点,然而其他各项投入以及产出的增速相对偏低,特别是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增速以及出版的科技专著增速。但是江西省在“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增速明显提高,比“十五”期间提升了21.34个百分点;同时,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增速也明显提高,几乎是“十五”期间增速的两倍;其他各项投入与产出增速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综合这十年的发展,不难发现地方财政对于科技的投入、、专利申请等方面的增速都比较快,但科技活动人员与科技专著出版相对较低。因此,从上表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列举的5个指标中,只有3个增速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匹配性较为理想,由此初步断定,当前江西省的科技投入与产出还不协调,投入产出效果还需要再努力。

因此,通过对现有科技金融结合情况的阐述,提炼出科技金融融合指标体系,以江西省2003~2012年十年间的各项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面板数据为依据,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在此期间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相对规模效率,并提出一系列使金融科技结合效率能够协调的政策建议。

二、江西省科技与金融结合现状分析

(一)构建江西省科技投入与科技产出指标体系

本文选取江西省2003~2012年江西省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相关指标,具体指标体系如下:

在金融投入指标的选取中,地方财政拨款有利于吸引较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队伍;地方财政拨款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刚好凸显出地方政府对于当地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支持力度,对地方科技金融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R&D经费支出特指R&D经费内部支出,这是反映某一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人均R&D经费可以很好地体现资金与人员配备情况,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科技产出指标选取了技术开发带来的新产品价值、发明专利申请量以及专利申请授权量。其中,发明专利受理量是科技活动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技术开发新产品价值能更好的体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是金融与科技融合的产物之一。

(二)江西省近十年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的具体情况

近十年来,江西省不断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力度,财政支出的额度达到8倍左右,人均科研费用也是不断上升,在这样的大力支持下,科技产出也是不断上升的。十年间,技术开发新产品创造的价值就增长了9倍左右,发明专利的申请量以及专利申请授权量也是翻倍增加。仅2013年,全年通过省级科技主管部门鉴定的科技成果122项,获得部级科学技术奖的科技成果7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6938件,比上年增长36.0%;授权专利9970件,增长25.0%。全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金额43.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03.8亿元,增长10.8%;占GDP的比重为9.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三、科技金融投入与产出效率评价分析

本文选用江西省2003-2012年每一年为决策单元格,假设在既定的投入下研究产出的有效性,运用DEAP Version 2.1 软件进行求解,得出了各单元格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有效性,如表4所示。

(一)技术效率结果分析

技术效率是假定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对各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各项投入与产出的因子进行线性整合,用整合后的比率表示投入与产出的效率。

技术效率为1,表明决策单元处于有效状态。决策单元投入产出相对均衡,实现了一定投入下产出最大化或者一定产出下投入最小化。技术效率在0.9~1之间表明该决策单元处于相对有效状态,只要调整一下即可达到有效状态。技术效率在0.1~0.9之间表明此决策单元处于显著非有效状态,将需要较长时间调整方才能达到有效状态。技术效率在0~0.1之间则表明该决策单元基本处于无效的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认真思考这样的投入产出状态是否符合经济发展的正常规律。

从表3中不难发现,2003、2006、2011、2012年的技术效率均为有效得分1,表明在这些年份里江西省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相对均衡,基本实现在既定投入下产出的最大化。而2004、2009、2010年这三年的技术效率得分均为0.9以下,这就表明这几年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处于非有效状态,在既定的投入下产出效率相对较低,需要长时间的调整才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他年份的技术效率得分均介于0.9~1之间,说明此时科技金融融合效率处于相对有效状态,只需要稍加调整即可达到相对均衡的状态。

(二)纯技术效率结果分析

纯技术效率是假设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在前面技术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价当决策单元格纯技术效率处于非有效状态时,认为大多数是由于技术效率所引发的。通过对纯技术效率的分析,可以发现科技金融融合的程度,揭示出是否存在金融投入冗余或技术产出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冗余或者不足的具体数量问题。

从表3、表4的分析结果中发现,从2003~2012年十年间,有6年纯技术效率是有效的,分值均为1,即在这6年江西省金融科技融合效率相对均衡,既定的投入下达到了产出的最大化;4年纯技术效率处于非有效状态,分值分布在0.9~1之间,即这4年江西省金融科技融合效率处于相对有效状态,仍然存在着投入冗余或者产出较少的情况,需要重新组合和调整资源配置,进一步达到纯技术效率的均衡状态,即既定金融投入下科技产出的最大化。表2中的数据资料也可以为此提供有力的说明。在2007~2010年这四年间,各项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产出却波动不大,甚至出现部分产出下降的情况,因此,需要调整金融各项投入、鼓励和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三)规模效益有效性分析

在表4中,可以很清楚的展示出在2003、2006、2011和2012年这四年的规模有效性为1,规模报酬不变,即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的相匹配,不需要调整各项金融投入。其他年份规模效益有效性均低于1,属于规模报酬非有效性。这种非有效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如2007和2009年属于规模报酬递增,即增加科技投入后,产出的增长速度要高于投入的增长速度。二是像2004、2005、2008和2010年的规模有效性递减,即当各项金融投入同比例一起加大的时候,科技产出的增长速度明显小于金融投入的增长速度,产出金融融合状态不佳。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依据DEA分析方法对江西省近十年科技金融结合的效率有效性与否进行评价分析,从结果中发现,在刚过去的十年里,仅有四年科技金融融合的规模效率是有效的,其余六年科技金融是出于非有效状态,其中,有四年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这就说明了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协调。不是简单地减少投入或者说增加产出,而是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2013年9月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江西省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并于2013年11月1日开始施行,对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出了8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通过资金引导、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保费补贴和创业风险投资引导等方式,支持和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人员以及其他组织、公民单独或者联合实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这为进一步加大地方的财政拨款,加大科技投入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事实上,近两年江西的银行金融机构根据区域经济布局的要求,已在不断地加大对提高南昌核心增长极等核心增长区、战略性小微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信贷投入,不断完善融资新模式、融资服务手段等,满足小微企业以及科技型创新企业的信贷需求。从表3中可以看出,2012年的金融科技融合效率保持协调,正是这些立法建设的结果。

第二,要建设和充分利用地方性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解决金融投入与科技产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为止,江西省各地陆续不断建设关于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开通的有江西省科技金融网、就将科技网、南昌科技服务平台、萍乡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目的是为企业提供各种科技服务,但是目前为止,更新相对较慢,信息传达不畅,使用率不高。比如,南昌市科技服务平台自2008年启动至今,科技动态记录只有173条;九江市科技平台自2009年启动至今,工作动态记录有295条。这些数据无不表明目前公共服务平台使用效率问题。所以各及政府要充分提高服务平台的使用率,达到信息畅通的目的。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例3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志码:A

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要素,创新驱动战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对于创新系统的研究,首先开始于国家层面。Philip NC于1992年在《区域创新系统:在全球化世界中的治理作用》一书中首次提出区域创新理论。之后众多学者如Autio E、David D、Asheim B T和Iasaksen A等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深人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体系。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又译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区域内各种创新组织以正式或非正式方式相互联系、共同参与创新生产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在这其中,区域创新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和最优配置是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重点,各要素互动的效率和程度又与区域的制度安排、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氛围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

山东省作为创新型省份、科技部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其区域创新发展情况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的首要基础。目前针对山东省创新现状研究主要有:李平通过FTP指数和自主创新水平指数的测算,指出山东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主要依靠自身的研发投入,其他方面对山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贡献不大或出现部分的阻碍作用。李海波等在创新主体角度下,从高校院所、企业、政府与中介服务3大方面对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李海波等在影响因素视角的山东省自主创新现状分析中,指出山东省创新现状呈现出:专利总量滞后经济发展,科技投入结构中财政支撑力度需加大,创新基础设施成效显著,外资促进作用减弱等新特点。本研究正是在创新系统的视角下,从创新基础与环境、创新投入与产出4个维度,对当前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挖掘制约山东省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研究的资料数据来源于2010-201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山尔科技统计年鉴、山东省统计年鉴与《山东省第二次R&D资源清查系列分析》等。

1 基于创新基础与创新环境的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

创新基础和环境是一个区域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在对区域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

1.1创新基础

(1)从经济发展规模水平上看,2011年山东省经济发展效益稳步提高。全省生产总值(GDP)达45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人均生产总值47260元,增长9.9%。山东省GDP增速在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山东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攻坚阶段,科技创新的需求力度更加强烈,如图1所示。这就要求科技创新应充分发挥驱动作用,企业为主体,尽快释放创新资源能量。

(2)从人力资源规模看,2011年山东省拥有驻鲁两院院士37人,新增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0人,人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外专”、“长江学者计划”共75人,被授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83人。

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作为教育大省,2011年山东省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39所,高校人才力量相比江苏和浙江虽略有不足,但山东省拥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2011年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数分别为164.6万人和6.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6.1%和0.9%。这些毕业生正是创新驱动的生力军和主要力量,大量的企业创新应由青年科技工作者去探索完成。

(3)创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科研设施、设备以及场地实验室等,是一个区域进行创新活动的最基础条件,是开展自主创新的必备硬条件。近几年山东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0-2009年间固定资产购建费年均增长率为22.3%。建设了众多科技创新平台,到2011年共建立研发机构643家,其中部级研发机构115个、省级研发机构491个、海外研发机构3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5个,部级科技合作基地12个。随着自主创新的深入,山东创新基础设施增长幅度逐渐变强并将持续一段时期,会极大发挥对山东自主创新的影响。

(4)文献信息机构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必要支撑基础设施。到2010年,我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4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3635.8万册。新建成的省图书馆新馆、省档案馆新馆、省博物馆新馆已向大众开放。

1.2创新环境

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创新环境的支撑,创新环境是决定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从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当地研究与培训专业服务状况等几个方面对山东省创新环境进行考察分析。

(1)制度环境是区域创新的软环境,是区域技术创新的有力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出台了50余件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实施,为山东科技创新营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山东省政府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发挥了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省知识产权局每年定期《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先后出台《山东省专利工作“十二五”规划》、《知识产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启动了多项专利保护措施,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底,山东省有14个市成立了执法支队,部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10个,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别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搭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平台。2011年全年,共查处各类侵权假冒案件3.7万余起,查处假冒专利249件。

(3)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到2009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都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全省中心总数达到109个,各中心陆续建立了400多个公共服务和技术服务平台。其中,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机构(孵化器)、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技术市场机构、技术推广机构、科学普及机构为代表的科技中介机构迅速发展,同时引进和建立科技成果评估、交易、仲裁等配套服务的中介组织。这些创新平台和科技中介组织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科技型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发展,可以说山东省的政府与中介服务政策体系较为完善。

2 基于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山东省创新发展现状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创新产出则是反映区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果。

2.1创新投入

科技创新投入包括资本和人才2个方面,表现为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企业R&D经费、R&D人员等几个方面。

(1)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是指财政支出中科技拨款所占比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支持程度,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保障。而山东省科技投入力度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山东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02%,比全国平均水平4.58%低2.56个百分点,2003年我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为2.3%,如图2所示。

(2)企业R&D经费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指标,是决定企业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的关键。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的R&D经费投入自2006年开始呈现稳步增加的发展态势,在全省GDP中占有较高比重。2009年山江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R&D经费内部支出456.7亿元,增长21.5%,占全国12.1%,总量居全国第3位,说明山东省规模以上企业普遍非常重视创新的投入,但在山东省依靠自主创新、转方式和调结构的过程中,仍要持续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创新投入力度,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如图3所示。

(3)科技人力资源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2011年。山东省R&D人员32.7万人,其中全时人员21.8万人,占R&D人员总数的66.8%;山东省R&D人员总数占全国的7.56%,居全国第4位;其中R&D研究人员19.7万人,占60.2%;拥有博士和硕士学历的4.67万人,占到总R&D活动人员的14.3%。从不同行业间情况看,制造业中的R&D活动人员占据了主导位置,占总人数的69.75%;其次是教育行业占8.93%,可见较大规模的科技人员投入对推动教育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从业人员相对较少,但R&D活动人员仅占到O.49%;最少的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及金融业仅占到0.007%和0.01%,如表1所示。

2.2 创新产出

对山东省创新产出的衡量主要包括:科技论文数、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授权数、高技术产业情况等指标。

(1)科技成果和专利数量稳定增加。2011年山东省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9项。其中,国家发明奖6项,国家科学进步奖33项。省科学技术奖励497项,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379项,主要其中在农业、工业和医疗、卫生领域。

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保持较快增长。专利申请量2001年11168件,到2010年的80856件,增长了7.24倍,年均增长率为25.2%。专利申请受理数从2001--2009年,增长了7.66倍,年均增长率为26.38%,这与我国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同步性。2010年山东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全国排名第6位,这相对于山东省经济规模在全国的地位和作用,山东省的专利申请增长幅度与经济大省的身份不是很符合,故专利还有较大的增长发展空间,如图4所示。

(2)2009年山东省各类科研机构共发表科技论文7.26万篇,出版科技著作2528种。其中科研机构5929篇,占全年发表科技论文总数的8.16%;高等院校占66.93%;企业占13.34%。科研机构出版著作206种,占全年出版科技著作总数的8.15%;高等院校占到65.90%;企业仅占到0.16%。新制定省地方标准239项,其中节能标准18项;新增采用国际标准260项。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例4

一、引言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我们经济发展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过程中,科技统计应运而生,做好科技统计是目前的统计内部很重要的工作之一。科技统计运用一系列复杂的算法和指标可以准确地测量某一地区的科技活动的机构与规模,运用情况和传播情况,以及对当地将会产生的影响,通过科技统计所得的结果,与当地政府及时沟通,可以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科技政策以及管理制度,为之后的科技发展奠定基础。就科技统计来说,科技活动的数量以及特征就是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得来的数据资料、科技活动的结构和规模是重要内容,科技统计可以评价当前的科技活动展开情况和制定未来科技活动的发展规划,为科技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科技统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科技统计起步比较晚,并且发展缓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确定了科技统计调查措施,但是直到现在,这些措施仍然还存在着不足之处。1985年国家科技发展委员会牵头与统计局和教育部联手,进行了建国以来首次科技普查,这是科技领域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决策。[1]1985年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科技统计工作体制,比如统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和教育部门分别负责企业所开展的科技活动、独立开发与研究机构、国防科工领域呈现的统计业务和搞笑实施的科技活动。国家统计局也制定了呈报国家科技统计年度数据的相关制度,负责科技领域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提升,科技方面所支出的费用增加,我国科技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国家也针对科技领域的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7年,我国进行了首次全国工业企业创新调查,2009年,实施了第二次全国R&D资源调查,通过这次资源调查,很好地了解到了我国在科技进步与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科技成果的发展变化,了解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整体面貌与综合科技实力,能够推动中国科技与世界科技发展状况相接轨,对鞭策我国科技实力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并且稳定了我国目前的科技创新体制,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能够科学高效的实现企业的健康绿色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有很大推动作用。[2]

三、科技统计是管理技术创新的基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地对统计制度与方法进行完善和革新,相关的企业和统计部门分别制定了统计报表体系和科技综合统计体系收集整理了很多能够反映企业和社会各个部门科技发展情况的数据资料和具体指标。近年来,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减,在2006年和2011年的科学技术大会上,我国最高领导人都表达了要重视科技发展的核心理念。[3]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念,党的十提出实行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战略。

实践表明,技术创新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掌握丰富而正是有效的大量数据。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从数据中得到能够展现企业和社会各部门发展状况的资料,这时,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具体的科技创新管理流程和规划。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科技的创新管理,要按照科技统计得相关指标和数据,采集相关信息,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统计。除此之外,我国科技指标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行管单位也应该同时完善和健全现阶段的科技创新管理活动。科技统计可以很好地反映科技活动展开的情况。在保证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吻合我国统计工作全方位需求时,能够推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科技统计的真实水平对我国创新管理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统计数据越真实,越全面,就越能够对创新技术管理提供真的依据,推动创新科技管理的更好的发展。

从科技统计看,其核心内容就是将所获得的诸多统计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正_的理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将整理的内容做成数据突出、内容充足、观点鲜明同时分析合理的统计分析报告。科技统计的信息水平重点就是在提取、加工和分析整理统计数据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使用调查中的真实原始数据,继而合理的为相关的部门提供合理真实的统计数据资料,最大程度发挥统计数据的作用。

四、科技统计中科技创新管理的应用

为了更加高效的进行技术创新,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实施规范以及流程制度,这个过程中要牢牢掌握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掌握我国科技行业发展的态势,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预测在技术创新中应用这种或那种技术的可行性,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4]科技统计活动是检验当前技术创新管理状况的重要方式,通过追踪调查得到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反复的对比,由此得出合理的结果,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进行改进和调整。并且在进行技术创新管理的数据统计之后,应该做出具体的统计表,供日后对比使用。[5]

五、科技统计是技术创新管理的手段

科技统计指标对于技术管理的创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如果统计指标但已不充足,则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技术创新管理的诸多功能。因此若想全方位的展现技术创新管理的多种功能,需要列出明确的科技统计指标,运用尽可能多的统计指标来衡量,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展现技术创新管理的实际情况。如果科技统计资料不准确、不真实,则不能科学的制定技术管理创新的发展规划,不能在科技创新管理实施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更不用提技术管理创新的实施效果。

六、结语

目前应该及时完善科技统计的指标标准,了解当前科技活动的具体需要,国家统计局也应该继续努力,创造更合理的数据统计,只有拥有一套完整全面的指标评价体系,才能更深层次更直白的表示出国内国外某国某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潜力,随着国家的创新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在科技统计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制度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为青海省测试计算中心)

参考文献

[1] 许建礼,王强,杨忠民,田水承.《技术与创新管理》创刊30年刊载论文统计分析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35(2):272-276.

[2] 王斐.浅析科技统计以及技术创新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5,26(01):190.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例5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各高校的一大难题,也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已有的调查显示,在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且越来越受到学生自身以及用人单位的重视。所以,如何通过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来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可以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大学生普遍感到其科技创新能力急需提高,用人单位也对毕业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二、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出高要求的同时,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却并不容乐观。

1.参与科技创新人数较少,学生参与面不广。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个性品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学生有参加科技活动的意愿,但却有80%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知之甚少,甚至有的连参加的途径都不知道,这说明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宣传还不到位。调查结果还显示,参加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在科研中更多的是在执行老师的想法,被动地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很少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缺乏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大学生普遍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素养。在传统习惯的影响下,大多数大学生怕吃苦、求稳定,因此在能力培养和实际就业中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式和认知误区。一是相当多大学毕业生局限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有巨大潜力和需求的欠发达地区及其行业缺乏热情和远见。二是大学毕业生把所谓的“白领、金领”行业当成就业首选,而对其他行业冷眼相看。三是大学毕业生热衷于大公司、名牌企业,而对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漠然置之。此外,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资金、项目等物质基础,加之人际关系缺乏、心态不够积极、承受挫折能力较差等原因,造成大学生创业之路艰难。这都反映了我国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多是应试人才,缺乏冒险精神和创新素养,无法适应发展迅速、关系复杂的社会。

3.科技创新相关的制度建设力度不够。虽然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大,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大部分还停留在政策支持上,真正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因素还很缺乏。要抓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建设是基础。要抓好大学生创新活动必须大力加强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目前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还很不健全,有些规章制度因过于陈旧,已不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管理需要,现有的制度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此外,现有的某些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制度建设是当务之急。

三、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增强就业竞争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中的问题,急需通过以下切入点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进而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1.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在科技活动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职责主要在于对学生鼓励、鞭策和引导,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使学生的设想得以实现。具体如何去做,应当放手让学生实践,明确“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完成”的原则,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创造精神。同时,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方式: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课程实践环节;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等。

2.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取决于宽松的、有利的环境,这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外部条件和保障。有了宽松的、有利的环境,才会有自主的学习,才会有创新的意识,才会有创新的能力,才能营造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环境,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比如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加强学生科技实验实践基地的建设,特别是对学生社团的建设;加强学科专业介绍,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兴趣,调动其投身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开展科技讲座并注意加强科技活动的连续性。

3.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造就科技创新人才起着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培养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只有创新才有进步,惟有创新才能取胜;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形成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不断创新的思想,增强创新的内动力;通过各种活动,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态度,从而影响与指导创新行为及其成果作用力方向。

四、结语

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进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引导其创新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学习、更新观念,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充分整合利用资源搭建就业创业平台,促进大学生尽快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夏.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于蓬勃,成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309-310.

[3]牟静.“四元”定位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的运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7):176-179.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例6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59-01

引言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各大高校纷纷举办各种活动来鼓励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开展科技创新项目。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动力不足,而且很多高校流于形式并且有“重理轻文”的偏见。可以说,科技创新的横向涉及面已经得到了保证,但是由于一些问题使其在纵向深度的发展上遭受到了瓶颈。

一.什么是创新,什么是科技创新

想要进行科技创新,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创新。所谓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应用创新和理论创新。应用创新应当是有需求、现实的、能真正成为产品的创意,理论(方法)创新应当是有理论依据、合理、可重现、有实际意义的、能被学界认可的新理论新方法。因此,大学生群体在选题的时候就应该对自己的项目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明确自己的项目是哪种类型的创新,从而根据类型的要求一步步计划之后的项目进程。因此,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针对文科性质的学科,理论创新是必不可少、不可小觑的。理论源于实践,高于实践,指导实践的思想是不能够被忽视的。

科技创新则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性和科学性的理念。科技创新项目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人的天马行空,而是理论与实践碰撞的火花,是知识与实践的合力,是一个团队与一个团队的碰撞。因此,科技创新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来说对于大学生的学术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以及问题

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的成功举办到现在,很多大学生从中获益。他们通过参加诸如此类的科技创新项目,有的成为了学科带头人有的成为了青年创客。然而,在“挑战杯”如此成功的条件下,很多大学只把这项活动当做鼓励学生参与的口号,绝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积极行动起来,可以说科技创新在校园里的宣传程度很大,但是学生参与度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具体来说,造成科技创新活动雷声大雨点小的主要原因如下。

2.1 学生创新动力不足

根据一项校园调查显示,95%以上的大学生都听说或了解过科技创新活动,但是仅有10%的学生会主动参与。其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要怎么办”。这种不知所措的大致可以总结为:不知道如何选题,不知道如何破题。选题难,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在报名参加竞赛之后才想创新。

第一次竞赛,尤其是开放型竞赛,选题困难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之后的学习生活里,要学会注意生活中的没有被发现的创意,注意行业的动态,行业的发展趋势一般会成为竞赛的来源,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也很可能成为参赛题目。另外,如果能有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帮助,无论是提供行业真实状况,还是提供创意思路,还是提供技术支持,都是非常难得的,无论对竞赛对专业发展都有好处。

2.2 创新项目申请流于形式

这一问题在文科类项目中尤为明显,因为学科的特殊性,文科专业相较于理科专业而言应用创新相对较弱,因此很多文科学生在进行创新项目申请时会着重注意理论创新。这本来是一个鼓励学生进行专业思考的好时机,但是很多学生注重短期利益,研究浮于表面,把创新当做了文献综述,以应付竞赛为中心,单纯的追求形式,无法深入开展。比如一些学生申请了创新项目研究, 竞赛一结束便不再接触相关工作。这对专业素质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

2.3 项目申请后执行乏力

科技创新活动一个深受诟病的严重问题就是其后期跟进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物质的缺乏和监管的无效。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物质支持,也没有严格的后期监管机制,很多创新项目最后不了了之。虽然,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训诫,但是很多申请者只完成了第一步,提交了一份策划案便以为完成了全部。学生的这种毅力不足的问题不仅是自身态度的问题,也有客观条件的不便。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然而很多大学在审核完学生的项目后便没了下文,学生陷入两难境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就算学生再想进行活动但是缺少了物质条件也是无法进行。还有一种情况是,申请通过,经费批准,但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很多开始很好的项目最后成了“烂尾楼”不得已而草草结束。

三.结语及对策

科技创新不同于大学必修课,或许很多学生都停留在仰望的状态。此时学校就应该联合辅导员和各任课老师在日常学习中鼓励大学生多和别人交流,注意生活细节。这里的别人,可以是有经验的同学,可以是老师,可以是行业从业者,任何你可以交流思想的人都可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其次,学校应积极帮助有意参加创新项目的同学找准定位,不仅要看到项目的短期收益更要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让参加项目的同学了解专业要求更要让参加创新的学生明白,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应用于实际;不是罗列文献,而是升华思想。

第三,一个完整项目不仅包括前期的调研准备更重要的是后期的执行与评估。学校应该建立一系列完整的制度来监督每一个申请成功的科技项目的进展状况。并且可以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在项目中间出现问题时即使做出指导纠正偏差,从而使项目完整的运转。

最后还需要申请学生注意的是,科技创新很多时候不但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协作。因此团队建设和沟通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基本上很难把一个系统化的作品完成,每个人的分工应该较为清晰,分工上有关联性的成员应多进行沟通。负责整合系统的人除了要按时完成自己的任务外,也要常去了解其他团队成员的完成进度和程序大概的运行机理。学校应该向学生强调,如果确定要做的话就坚持下去,做到一半觉得难又搁置在一边,这样很难成事,有问题就该想办法去解决,轻言放弃不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应有的专业素养。

随着创新型国家总目标的设立,教育部门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创新项目迎来了春天,大学生应该牢牢的把握历史机遇将创新转化为动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敏坚.从“挑战杯”看高职院校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J].职教论坛,2006,(10).

[2] 朱冠华.从“挑战杯”论大学生科研选题[J].茂名学院学,2005,15(5).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例7

一、 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模式实际上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在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能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能否顺利推进技术创新,赢得创新绩效的重要条件。外部环境变化瞬息万变,企业不创新必将走向衰亡,但若是创新模式选择失误,同样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走向解体。所以,如何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当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企业战略制定的核心内容之一,选择何种模式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注定其成败程度。企业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使自己的各种资源达到最佳的优化配置,才能使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我们发现关于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方面的研究不多,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是在对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现状如何?造成该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是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应该遵循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最佳路径是什么?并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二、 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及作用

近年来,海南省连续出台了系列的政策,积极引导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成功建立了药谷、海生态软件园、创意产业园等,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海南的优越条件,扬长避短,加快发展的步伐。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正成为我省实现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同时,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全省经济水平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行业发展的排头兵,以及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生物与新医药领域的37家企业实现总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工业增加值35.7亿元,同比增长43.3%,推动该产业连续多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电子信息领域的11家企业实现总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52.8%,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增长点;新材料和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的发展成效也较为突出。

三、 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经营机制灵活,反应敏锐,技术更新、产品调整便捷,实现创新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但是同时我们也非常清楚,由于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少,研发机构数量不足。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源动力,但是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相对较少,尤其是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企业中,从事科研活动的科研人才数量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据统计,全国从事研发活动的科技研究人员,企业占60%,高校占20%,科研机构占6%,而在海南的科技研究人员中,企业仅占1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自身建立研发机构的数量占的比例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南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回答“您认为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内部因素有哪些”?的问题时,80%的认为是“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调查的企业中,只有 60%的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究机构,26.67%的企业正在筹建,还有13.33%的企业尚无此方面的计划。在企业的专门的研发人员的人数方面,46.67%的企业表示该数量一般,26.67%的则比较少,分别有20%和13.33%的企业表示该数目非常多和比较多。

2.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少,科研经费不足。企业要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除了有人才还远远不够,仍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否则科研人员也难以开展工作,创新工作也会大打折扣。海南省也出台有关政策明确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研发经费应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5%以上。但是,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海南省47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总支出4.8亿元,占总收入的3.84%,达不到一般高新技术企业5%的比例。可以看出,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仍需不断增加。此外,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48%的企业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发生终止、失败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工程化阶段的资金”。

3. 产学研合作有待加强,科技成果转换有待提高。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将有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多方的多赢局面。产学研的成功合作,需要多方的很好对接,一方面要正确把握需方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对供方的优势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高校或科研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对接不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很难真正应用到企业当中去,难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此外,企业与高校的联系还不是很密切,企业没有很好地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和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在问卷调查中,回答“您认为影响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原因”题项时, 46.67%的人认为是“企业在合作中主动权太小”,40%的人认为是“科研院所积极性不高”。

4. 技术创新平台有待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打造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平台,另一方面是省里的服务平台。若是企业没有好的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平台载体,高水平的人才过来同样发挥不了作用。此外,全省的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系统化、集成的支撑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目前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平台还比较薄弱,企业创新平台的建设政府一直在扶持和鼓励,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不断完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缺乏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交流平台的支撑,导致企业创新速度慢,研发成本过高,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 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模式的界定及选择

1. 海南省高新技术创新模式的界定。技术创新模式实际上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主要反映一个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技术方面是如何产生新的想法或是思路,然后应用于产品或是工艺方面改造的。简单地说,技术创新模式就是指技术创新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当前理论界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有多种,如,根据创新来源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及两者结合的模式。

本文根据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和技术创新现状的访谈调查,整理分析后发现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二次创新。其中,原始创新主要是指自主开发的技术,并拥有发明专利或标准;集成创新是指围绕需求委托研发、与高等院校或研究所合作研发等实现创新的方式;二次创新是指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再进行创新。

2. 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创新模式。本研究根据访谈高新技术企业部分高层管理者界定技术创新的三种模式后,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20.08%的企业进行过“原始创新”,26.92%的企业进行过“集成创新”,54%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引进设备为主,或是引进专利和专有技术实现创新,即“二次创新”。可以看出,海南省高企业技术企业选择的主要创新模式是“二次创新”,即引进技术,然后消化吸收再创新;其次是“集成创新”;最后是“原始创新”。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出这样的创新模式选择,与其自身条件紧密关联。

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采取的创新模式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如技术状况、市场情况以及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来进行抉择的。一般来说,大企业是“集成创新”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是“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的主要力量。当前海南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是中小企业,大型企业甚少,把“二次创新”作为首选战略,这是由于海南省目前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因为当前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不多,特别是高端创新人才匮乏,加之资金投入有限,产学研合作也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选择二次创新可以说是一种符合实际的最佳选择。

集成创新也是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采用较多的一种模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可实现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共赢。调查的数据也显示,海南省不少的高新技术企业还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机构,即使有的,据了解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也较弱。另外,省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现状科研设备都很先进,这些年也引进了不少能力非常强的科研人才,但是他们强于技术开发,而不善于将科研成果转化。所以,实行二次创新,有利于合作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企业的角度看,也大大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实现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企业要实现原始创新,需要具备更高要求的条件,一是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二是需要更好的科研条件和设备;三是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的支持;四是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对海南省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要全部具备这些条件仍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不容易实现原始创新。所以,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原始创新的模式,不具备的可以选择强两种模式。

五、 结论与建议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创新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不创新就就意味着很快面临被市场淘汰。高新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这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面对外部不断变化的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现实,结合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选择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后,再逐渐通过原始创新发展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符合发展规律。所以,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以“二次创新”为主,“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为辅,符合海南高新技术企业现阶段的发展。但是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把原始创新要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把原始创新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外,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种创新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他们可以相互渗透,配合使用。总之,高新技术企业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多变的选择适合企业的创新模式。从政府角度来看,建议出台一定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加入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同时,加大财政的投入资金支持企业的研发,鼓励创新;以及不断完善创新的服务体系,为海南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Drucker, P. 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 neurship:Practice and Principles,Landon:Heinemann, 1985.

2. Johnson, A. & Sharman, D., Innovation in All Things! 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The Workplac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raining, 1997,29(3):85-87.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4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 刘苏燕.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6. 曾娟等.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因素分析论证.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4).

7. 陈希等.基于行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科技与管理,2005,(3).

8. 孙一民.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9. 崔远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8):38-42.

10. 贺明,夏恩君,刘伊雯.中关村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9-11.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例8

1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

(1)创业热情高,行动少。以2004年批准的新建本科院校石家庄学院为例,经过访问,调查显示:有创业意向的男生比女生人数多,而且集中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其中大一和大二年级有意创业学生占到整体的70%左右。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劳动力市场容易就业,因此,大学低年级时的创业冲动会随着在校时间的增长而消退,最终真正付诸创业行动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

(2)创业成功率低。大学生创业取得成功的有,但失败的却相对更多,新建本科院校相对普通本科院校失败率更高。大部分学生只凭一股热情创业,急于求成,没有踏踏实实做事情,而最终只是草草收场。较多的大学生创业实际上非理性,缺少创业教育,创业知识,缺乏详细的市场调研,项目选择不合理,创业策划不详尽,年轻浮躁过于理想化,社交能力差,资金不足等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3)技术含量低,经营范围窄。据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创业所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忽视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发挥出专业特长。一般都局限于大众化的服务行业,主要包括上网开店、推销零售、管理咨询、饮食行业、娱乐业、服装生意、休闲吧等,行业重复率高,创新性低,在竞争激烈市场背景下,创业者压力大,利润低,难以将项目规模做大做强,因而,往往经营时间不长。

2 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的因素分析

2.1 新建本科院校资源紧缺

从教师队伍来看,大部分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没有经历过正常教学规范的训练,科研能力不强,社会阅历浅薄,空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

从学校对创业的配套资源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设立辅导、管理学生创业的机构,校园创业文化不浓厚,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

从教学体系来看,没有专门的创业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课程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

2.2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对学生创业的影响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为高职高专升格为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求理论知识够用,技能过硬,在培养模式上强调专项技能的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强,就业门槛低,毕业后基本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率较高。因此,学生们创业意向不强烈,创业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2.3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特点是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为专科学生,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术研究能力有些欠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学理论兴趣不大,自控能力差,但是他们是一个兴趣广泛、喜欢动脑筋、实践能力强、适合从事应用性工作的青年群体。因此, 这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3 改变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现状的建议

3.1 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我们将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技能 (下转第250页)(上接第231页)目标三个层级。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和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兼顾创业类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学校应培育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营造和谐的创业氛围。如制定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设立创业基金,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等。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促进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3.2 通过创业教育树立创业精神

提倡大学生创业并不是鼓励学生马上就去创业,而是希望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种执着的自主创业精神。把这种创业精神和思维带到生活中或工作中,增强创业意识,积累人脉和资本,整合现有的资源,等待时机创造更多的价值。

3.3 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做好创业指导

新建本科院校对年轻教师师应多安排对口专业老师的挂职锻炼,深入企业生产线了解最新的技术技能,深知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便更好的教授学生专业技能;鼓励教师进行专业深造,了解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增加学生创业知识;支持有经验有技术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指导,以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总之,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强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的联系,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创业做指导。

3.4 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通过自身创业实践获得的创业体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建议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一是利用区域优势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与企业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给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其主持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可以聘请一批企业家或创业成功人士到校担任客讲教师或开展系列讲座活动,给学生树立创业榜样,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三是倡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制定详细地、可操作的创业计划,并付诸行动获得亲身体验。四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劳务服务,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课余时间兼职,以增加社会阅历,发现创业机会;四是组织和支持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3.5 鼓励学生创业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在激烈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办学理念上,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属于当前热门的专业。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当地,在本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大,与地方企业和基层单位联系更紧密。在校生到当地企业实习的机会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发掘创业机会。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可以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势,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唐景莉.第一期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书记校长专题培训班结业.中国教育报,2010-04-24.

[2]田丹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例9

1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

(1)创业热情高,行动少。以2004年批准的新建本科院校石家庄学院为例,经过访问,调查显示:有创业意向的男生比女生人数多,而且集中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其中大一和大二年级有意创业学生占到整体的70%左右。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劳动力市场容易就业,因此,大学低年级时的创业冲动会随着在校时间的增长而消退,最终真正付诸创业行动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

(2)创业成功率低。大学生创业取得成功的有,但失败的却相对更多,新建本科院校相对普通本科院校失败率更高。大部分学生只凭一股热情创业,急于求成,没有踏踏实实做事情,而最终只是草草收场。较多的大学生创业实际上非理性,缺少创业教育,创业知识,缺乏详细的市场调研,项目选择不合理,创业策划不详尽,年轻浮躁过于理想化,社交能力差,资金不足等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3)技术含量低,经营范围窄。据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创业所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忽视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发挥出专业特长。一般都局限于大众化的服务行业,主要包括上网开店、推销零售、管理咨询、饮食行业、娱乐业、服装生意、休闲吧等,行业重复率高,创新性低,在竞争激烈市场背景下,创业者压力大,利润低,难以将项目规模做大做强,因而,往往经营时间不长。

2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的因素分析

2.1新建本科院校资源紧缺

从教师队伍来看,大部分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没有经历过正常教学规范的训练,科研能力不强,社会阅历浅薄,空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

从学校对创业的配套资源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设立辅导、管理学生创业的机构,校园创业文化不浓厚,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

从教学体系来看,没有专门的创业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课程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

2.2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对学生创业的影响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为高职高专升格为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求理论知识够用,技能过硬,在培养模式上强调专项技能的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强,就业门槛低,毕业后基本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率较高。因此,学生们创业意向不强烈,创业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2.3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特点是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为专科学生,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术研究能力有些欠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学理论兴趣不大,自控能力差,但是他们是一个兴趣广泛、喜欢动脑筋、实践能力强、适合从事应用性工作的青年群体。因此,这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3改变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现状的建议

3.1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我们将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技能(下转第250页)(上接第231页)目标三个层级。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和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兼顾创业类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学校应培育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营造和谐的创业氛围。如制定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设立创业基金,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等。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促进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3.2通过创业教育树立创业精神

提倡大学生创业并不是鼓励学生马上就去创业,而是希望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种执着的自主创业精神。把这种创业精神和思维带到生活中或工作中,增强创业意识,积累人脉和资本,整合现有的资源,等待时机创造更多的价值。

3.3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做好创业指导

新建本科院校对年轻教师师应多安排对口专业老师的挂职锻炼,深入企业生产线了解最新的技术技能,深知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便更好的教授学生专业技能;鼓励教师进行专业深造,了解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增加学生创业知识;支持有经验有技术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指导,以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总之,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强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的联系,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创业做指导。

3.4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通过自身创业实践获得的创业体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建议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一是利用区域优势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与企业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给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其主持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可以聘请一批企业家或创业成功人士到校担任客讲教师或开展系列讲座活动,给学生树立创业榜样,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三是倡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制定详细地、可操作的创业计划,并付诸行动获得亲身体验。四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劳务服务,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课余时间兼职,以增加社会阅历,发现创业机会;四是组织和支持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3.5鼓励学生创业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在激烈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办学理念上,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属于当前热门的专业。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当地,在本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大,与地方企业和基层单位联系更紧密。在校生到当地企业实习的机会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发掘创业机会。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可以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势,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唐景莉.第一期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书记校长专题培训班结业.中国教育报,2010-04-24.

[2]田丹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科技创新行业现状例10

[分类号] G250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国家自主创新中,科技与产业创新处于中心位置,要实现科技与产业的创新发展,除制度创新保障外,还取决于面向创新主体的信息服务与信息保障水平。从信息服务与信息保障体系构建上看,必须坚持以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体制变革为依托,以网络技术为支持的系统组织原则。从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主体结构、目标、任务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导致了主体信息需求的变化…。与此同时,信息化环境和技术作业,决定了面向科技产业创新的信息服务发展定位。

1 科技与产业创新主体及其信息需求结构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多个相对稳定的系统要素组合而成的社会化系统,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而这种框架结构又决定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功能与特征。国家创新体系既有促进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以及观念创新作用,也承担创新活动的组织、创新资源的配置以及创新环境的建设任务。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①科学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或组织构成的系统,核心机构是国家科研部门与高等院校,其功能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②技术创新系统主要由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或组织所构成,其核心机构是企业;③知识传播系统主要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信息服务机构等部门构成,主要功能是进行创新知识的传播;④知识应用系统由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机构组成的系统构成,功能是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促进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⑤制度创新系统以政府为核心,通过对现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制度,为国家创新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我国科技与产业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科技与产业创新在内的专业人员及其产出成果,笔者汇集了国家统计局网站2002-2008年的统计数据,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显示了各类机构在科技与产业创新结合发展格局下,不同的产出关系。显然,目标产出的不同,决定了各部门人员信息需求的差别。同时,表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与产业创新产出(包括科技成果、专利、论文等)高于人员的增长和创新投入的增长。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包括信息服务在内的创新保障投入严重滞后。进一步调查表明,信息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可以在整体化科技与产业创新框架下,分析创新主体机构和人员信息需求的内在机制。表2按三大系统的协同关系和创新研究人员所从事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不同分工,结合成果产出形成形式(科技论文、基础研究项目成果、发明专利和基础与产品开发等),在跟踪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机构信息与服务需求状况(表2归纳了基本调研结果)。

从表2可知,科技与产业三大创新主体的信息需求具有不同的特征,需求的形成和服务要求的产生,以各自的创新发展目标定位、分工和内容决定,其信息支持系统因而具有针对性。然而,随着科技与产业创新一体化发展需求的出现,各主体信息需求的交叉愈来愈突出,从而提出了各系统信息支持与服务的融合和共享要求。

2 创新社会化背景下的主体信息需求形态变革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改变了部门、系统相对独立的科技与产业创新模式,在创新层面上,逐步形成了与专门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创新发展相融合的社会化创新发展体系。事实上,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科技与产业创新活动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创新体系的变革上。其次,创新模式的转变直接促进了创新活动的科学化和创新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创新模式经历了由传统的线性模式向网状模式的发展过程。与传统的线性创新系统不同的是,网状结构的创新在于各创新元素能够进行充分有效的组合,研究部门、高等学校和企业的结合是全方位的,创新方式是互动的或多方联动的。各种创新要素完全可以组合成最佳的创新系统。

我国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活动的组织结构,可以归纳如图1所示:

在如图1所示的科技与产业创新体系中,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相关部门研究单位和各地方科研机构组成的科技体系在转型发展中,形成r面向产业创新的格局,通过一系列科技项目的完成,为产业创新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保障。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通过面向市场的研发服务,构成了产业创新体系。在运作中,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密切结合,通过研发融合和成果转化,实现基于科技生产力的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在科技与产业创新中,制度创新环境支持着科技体制、企业体制和市场运行体制的变革;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创新服务则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条件保证。

从创新主体的关联和创新的实现上看,我国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的信息需求已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必然反映在信息需求的形态变革之中。

科技与产业创新信息需求形态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形态,由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环境,要素和内、外部机制所决定。

信息与创新活动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定社会条件和环境必然对应着基本的信息需求方式和内容,其中的形态问题便是我们所指的信息形态:①国家创新制度与建设体制变革决定了创新信息需求的基本状态。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决定信息需求形态的基本因素,社会制度直接决定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原则、经济成分和由此形成的特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的社会基础;经济体制和经济基础从本质上决定上层建筑,对信息形态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②科技与产业创新结构的变化决定了信息需求关系形态。信息作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粘合剂”,对于科技与产业创新而言,各类人员的基本结构状态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研究开发和运营中的信息产生、需求与传递状态,而且决定了信息需求状态,决定了需求关系下的信息资源的组织形态。③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信息需求的载体形态。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信息载体的存在形式、传递状态以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状态;信息处理与存贮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用户所需信息载体形态的变革,信息载体数字化不仅改变了科技与产业活动所需信息的来源形态,而且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作用形态。④科技与产业创新用户变化发展决定了创新活动中信息的开放化交流形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创新国际化的加速,各类研发机构和人员要求在国际视野下获取信息和进行发展交流;与此同时,信息网络的应用拓展和网络化创新组织组建,不仅改变着创新方式,而且导致

了基于互联网的跨行业、跨地域和跨国信息交流需求的产生。

3 创新需求导向的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发展定位

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与保障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信息服务与保障体制。需要从创新型国家建设出发进行相应的信息服务制度变革,使之与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相适应。因此,在面向科技与产业创新的信息服务与保障体系构建上,应以需求为导向,以面向国家自主创新为原则,其基点是立足于国家信息化建设与创新发展,实现信息服务与保障的社会化、全程化和高效化发展定位。

3.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服务发展定位

我国正经历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产业发展之路,对创新信息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2005年11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信息化要从过去主要侧重于服务经济的发展,转向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发展。”创新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信息服务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围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创新信息服务的变革。在变革中,以下三方面问题值得关注:①不同行业的不同自主创新主体面临不同的发展瓶颈,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以使针对某一具体目标的定向创新,将信息提供嵌入创新过程之中,即根据用户创新的特定需要,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②相对于封闭的“象牙塔式”的创新和“单向输出式”创新,“研发互动式”的开放创新逐渐成为主流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要求依托共享数字网和分布式资源系统,开展跨系统、部门和行业的服务,以便为用户提供信息共享环境和协作空间;③科技与产业创新愈来愈依赖于基于团队协作的知识创新联盟活动,合作战略要求保证创新系统中工作流、数据流和知识流的通畅,推动创新资源整合和创新活动协作,通过促进创新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互动,提升整个系统的创新能力。

3.2 面向创新发展的信息服务机构全面改革定位

创新型国家的信息保障需要进行相应变革,使之与国家自主创新发展相适应。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应以面向国家自主创新为原则,立足于国家信息化建设与创新发展,实现信息服务与保障的社会化。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要求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发展中,构建支持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基本层面的信息保障体系,形成基于资源共享的新环境,为创新主体活动提供保障性支持。

随着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系统、部门为主体的创新已向开放化、社会化、协调化方向发展。在知识创新推进中,要求打破部门、系统界限,重构国家创新服务大系统。与此相适应,应进行信息服务机构的全面改革定位,实现从部门制向社会制的转变是重要的。

3.3 全方位信息服务整合定位

我国面向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的信息服务,由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经济信息服务机构和相关的社会机构承担。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和运行中,往往需要多个机构的服务,这种分离式的服务体系难以满足需要,从而提出全方位服务整合的要求。面向创新的信息服务全方位整合,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外部资源整合和产业合作,实现面向创新发展的全方位信息服务定位。

信息服务机构的内部资源整合包括两个方面:①全面实现信息资源数字化和服务网络化,在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②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将优先的资源整合到核心服务流程中去,以提升面向创新的服务能力。跨系统跨组织共享是实现外部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外部整合的定位是,通过网络进行分布式信息资源的集成,以满足用户的多方面信息需求。以经济利益刺激产业发展是最有效的,产业化合作是实现全方位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