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模板(10篇)

时间:2023-06-01 15:46:23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例1

众所周知,每位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而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学校教育,应尽早做起。所以,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不仅要在大学里推行,中学、小学也要推行。就是说,我国应该构建一套科技创造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科技创造人才模式作为我国学校教育普遍推行的模式,至少应有以下要点:首先,应是真正解放学生个性发展的模式。每位学生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特点与优势,也不免会有相对应的弱点,此模式应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模式。其次,应是充分激发学生智力潜能和开启自性智慧的模式。科技创造人才的培养模式应一改过去那种“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代之以启发式、激励式、点燃式教学方式,要着力开启学生的自性智慧,激活学生的内因动力,发掘出学生不竭的创新源泉。第三,应是德、智、体、美各项素质全面提升,协调发展的模式,即全素质、全人格的教育模式。第四,应是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化优势的模式。第五次产业革命和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要求现代教育必须适应这一时代变化,就是说,科技创造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时形成人与计算机合为一体的学习机制,能用最快捷的方式开展有效学习,使学生能从最优质的教育中汲取营养,能从最前沿的科学领域收集信息等等。可以说,运用自如地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应是科技创造人才必备的技能与素质。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例2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3(c)-0141-03

胜任力一般指的是某一工作中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1]。临床岗位胜任力是指医疗服务中熟练运用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推理、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反思行为,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社区得到优质服务[2-3]。口腔医学技术是一个朝阳专业和产业,该专业的毕业生是到义齿加工企业、矫正修复体公司、口腔医疗器械公司从事义齿研发和制作、工艺的发明和改良、口腔设备及口腔材料发明和改进等工作。这就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岗位能力要求。该专业毕业生不但要熟悉口腔和牙齿的解剖生理功能特点,更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思路并最终解决问题。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手段要紧密地和产业企业的要求结合起来,不能培养眼高手低的理论高材生,也不能只是企业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人。经过深入企业调查,和企业管理人员访谈,构建和确定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毕业生的最核心的岗位能力为:①复合型理论知识,要熟悉口腔医学尤其是牙齿颌骨的形态功能等,也要熟悉高分子化学、材料学、美学等方面的理论;②熟练的操作技能,懂操作,会操作,能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③以沟通、审美、合作、创新为主的综合能力。

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较晚,口腔修复技师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改革开放将口腔瓷修复技术,钛铸造技术,精密附着技术,种植义齿修复技术,CAD/CAM技术引入我国,带动了口腔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人群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在需要高素质口腔医师的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口腔技师。此外,随着医疗高分子化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和口腔美容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义齿公司的技师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人员的培养层次低,专业相关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自我知识更新和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即岗位胜任力与岗位要求相距甚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急需发展,2005年,四川大学率先面向全国招生。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体系大部分院校还是参照医学培养模式即公共课程部分、专业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而口腔医学技术是理学范畴,注重的是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的是实用型“技师”人才[4]。泰山医學院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2013年起面向全国招生,该校以胜任力为目标,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如下。

1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调整理论教学模式,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技师,既能胜任口腔修复、正畸工艺的各个流程和操作技术,又能够对实践中的如流程革新、技术发明、材料合成等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促进口腔工艺技术的提升。夯实专业理论是胜任力的基础。通过课程体系的分段“整合”、教学内容的整体“融合”,使医学、工学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有机“复合”。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体系:①打破三大块模式,融入更多的实验、见习、实践课程,精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类课程,增设高分子材料学、医用分子材料学、美学、口腔医学美学、数字图像处理、口腔医学概论等课程,加大三大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和融合。②实施模块化教学,将相关课程、实验重复课程模块化[5]。以口腔材料学为例,除前三章总论部分外,课程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分别为口腔内科学材料、口腔修复学材料。由于以上两门课均有涉及相关材料的实验课,所以可以删除口腔材料学实验课,将口腔材料学理论课拆分至两门课相应章节同时授课。③调整理论、实验课时比达1:2,更多地在实验实践中学习,培养动手能力。2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提升技能水平

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培养出的学生必须能动手,会动手。围绕这一核心目标,逐步落实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原则:①实验教学改革,将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固定义齿工艺学、活动矫治器工艺学等课程教学搬到实验室中,以实验教学为主,在做中学,先预习,再到实验室实验,最后带着疑问和实验心得看书、看课件,教师答疑。②见习模式和见习方法的研究,开学初专业教育放到义齿加工中心或相关设备公司,大一寒暑假即开始预见习,学生到广州、深圳、东莞、青岛、日照、泰安等地的义齿加工公司观摩学习。③实习模式研究,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更多的融入产业,实习时间延长至18个月。反复的实践,使学生对口腔工艺流程、义齿加工仪器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备了较高水平的技工操作水平和岗位胜任力。

3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培养口腔医学技术本科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其基本能力。国内口腔技师的水平与国外优秀技师比较,最大的差距不是技术学习和应用方面,而是突出地体现在内在的人文知识、专业素质及基本功的欠缺上。学生的人文修养、美学修养、交流和沟通能力对其技能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如技师加工的义齿,不仅仅是产品,更应该是艺术品,从美观、使用、舒适度、个性化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教学过程中:①开设医学心理学、口腔医学美学、修复工艺质量管理课程;②选修医患沟通、大学语文、奇石鉴赏等课程;③举办见习、实习讲座,请有关专家和技师现身说法,交流义齿加工过程中的好于坏、得与失;④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通过各种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的培养目的[6]。

4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办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①口腔医学技术与口腔医学在名称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但二者理学学位与学士学位的区别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志愿报考等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是否考虑使用口腔工艺技术等名称也需广大同行讨论。

②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减少生源的流失。学生入学后,真正清楚口腔医学技术和口腔医学的区别后心理落差较大,转专业率高,如该校2013级转专业率为29.4%,2014级为28.0%,这说明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认可度不高。同时,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转行率较高,很多人对本行业满意度不高[7]。王洪生[8]指出,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达到50.6%,62.7%的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或一般满意。入口和出口两方面都不甚满意,说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才培养方向和定位还需进一步的明确。

③是否设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准入制度,实地考察师资、实验培训条件、实训基地、图书等,严格本科办学的准入。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在2013年之前全国只有10余所院校开设,近几年有井喷趋势,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纷纷申请设置该本科专业,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培养的人才也不一定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社会地位。对这样一个相对精细化的朝陽专业,办学的准入要求是否要更严格、更苛刻。

④细化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的培养标准,加快研究生培养。目前口腔医学技术有统一的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按照高等教育和产业对接的要求,是否尽快组织高校、企业、毕业生代表进一步研究、细化教育教学标准。另外,口腔医学技术的研究生培养高校非常之少,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会对本科教育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也会对其专业地位有一个提升,也会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教学反哺,加快其发展。

⑤尽快完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教材体系。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该专业的全国高等教育统编教材。有的院校使用自编教材,有的使用高职高专教材,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以胜任力为目标,精选、完善适合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课程及实验教材,形成知识配套、结构合理、内容协调、特色突出的口腔医学技术教材体系。目前,该校已编写《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拟编写《口腔素描学》和《口腔修复工艺质量管理学》等理论与实验教材。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例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164-02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中国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明显的制约。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现代科技信息服务作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及科技信息工作者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创新资源与信息,促进高校发展

院校建设需企业科技资源的支持,立足于现有优势科技资源,探索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资源的整合与结合,以联通产业研发、融通成果转化为重点,以畅通要素流动为突破口,以贯通中介服务、互通资源共享为保障,营造研发有力、转化顺畅、交易活跃、服务高效的大环境,加强高校信息化,努力形成具有六安特色的立体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新服务平台。

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科技成果、技术专家、科技文献、共享仪器、专利成果、技术需求、投融资信息、科技中介机构、政策法规等创新资源数据库,并与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及其它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相互链接,形成各类创新资源信息的开放和共享,为我市企业搭建科技信息检索、资源共享及成果交流平台,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面向企业和院校开展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基础支撑,企业通过网上新产品、新技术、专利成果等等信息并可查询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高校人才资源等各类信息。

2 打造专家和经纪人队伍,加强院校科技人才培养,充实科技人才库

经高校特训或外聘的形式建设一支专家队伍。形成集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谈判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分析检测服务、法律/财务咨询服务、资产评估服务、自动化及网络技术服务等行业的专家团队。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培训一批技术经纪人,请外面专家来开展各类专业讲座,提升高校学生的业务水平,挑选技术服务骨干送出去培养。

3 发展新型教育体系,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探索“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上下联运、联合互助”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在区域内与高校院所、科技园区、孵化器、产业协会、重点企业、各类中介机构、投融资机构合作,建设基层服务站,由基层服务站的专业人员收集企业技术需求,为企业提供专家、设备、文献等各类科技基础资源支撑,开展技术咨询、产学研对接、技术交易、投融资咨询、平台资源利用培训、技术成果推介交流等服务。

3.1 校企特色服务模式

3.1.1 “培训+收集+走访”模式

站点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各类免费培训班,一方面提高了站点在高校的认知度及美誉度;另一方面收集了大量企业基本信息,然后根据所收集企业信息建立企业信息库,定期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服务。通过此种模式的建立站点逐步完善了企业技术信息需求库的建立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1.2 “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模式

站点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及扩大服务范围,更全面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逐步建立了“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模式。先后与金融机构、财务咨询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及金融担保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财税、科技咨询、企业内训、融资担保等一条龙服务,全方位解决企业困难,与此同时,为高校和企业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3.1.3 “传帮带+保姆”服务模式

针对我地区中小企业对科技政策及科技项目等信息渠道闭塞等问题,站点逐步建立“传帮带”服务模式,即站点负责传达各级科技政策信息,帮助企业分析信息,凝练科技成果及技术需求,带动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申报及成果转化、对接。通过各类形式的服务模式综合对本地区企业进行科技服务,逐步形成企业的“贴心保姆”。

3.1.4 “桥梁+纽带”服务模式

通过站点将企业向外进行推介,同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动态向企业介绍,做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2 通过不同平台开展服务,共促校企合作

3.2.1 网上服务

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网上信息资源涵盖了各种创新资源数据库,上连国家及安徽省各类数据库资源,下接六安市各类特色创新服务平台及基层服务站,形成上下贯通的资源共享体系,为企业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检索、资源共享及成果交流平台,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基础支撑,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企业通过网上新产品、新技术、专利成果等信息并可查询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科技文献及共享仪器资源等各类信息。为校企提供创新要素供给、为研发载体提供企业技术需求等信息服务。

3.2.2 网下服务

通过建立基层创新服务站整合各种创新服务资源,发展技术转移合作伙伴,建设创新服务工作体系,协同合作,为企业创新链各个环节所需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建设专家队伍、技术经纪人队伍及高效人才队伍,提升站点自身能力及科技服务水平。

4 企业发展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合作

一是强化学生挖掘创新信息的能力。通过走访企业,帮助企业找出技术创新点及创新需求,并提供技术咨询、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通过专家咨询指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以及创新销售策略等,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加快自身发展。

二是高校才人必须有做好科技信息服务的决定。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信息服务,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有的放矢,提高服务效率。要坚持走访企业,到第一线挖掘技术需求,开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需求调研、技术需求鉴别、技术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等工作,并对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甄别、筛选与,并请专家为企业会诊,帮助企业找出技术创新点及创新需求,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

三是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院校人才和企业共同成长。通过举办各种高校人才创新服务培训,帮助企业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参与举办各类技术交易对接会,成果会、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促进高企之间信息和成果的交流;提供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投融资、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真正为企业搭建科技路路畅通平台和高校才人输出。

5 校企协同合作,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

5.1 围绕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服务

利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与省内外各服务平台的协同合作,集成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伙伴寻找、技术转移、技术商业化及后续服务。帮助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高校人才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5.2 人才需了解在企业要求依靠行业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服务

高校培训中要强调企业发展重点,行业技术中心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有效形式,也是整合行业技术和人才资源的主要方式。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合理设置行业技术中心定位:通过服务广大中小型企业,服务于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解决,使其努力成为同行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枢纽。

5.3 结合技术创新工程开展服务,使高校输出人才对企业有新的认识

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立足支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深化认识,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深入研究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产学研用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推进三大载体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加强试点工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有序展开。高校人才要大胆提出疑问,协助企业发展并加强自身能力。根据不同行业、区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鼓励探索推进技术创新的多种有效模式。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协同推进机制,统筹协调,集成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才人培养,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是一成不变,需高校学生的不断探讨而升华。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无论是企业还是院校要强化训练。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例4

1绪论

在过去的近四十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大量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依托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迅速产生,比如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所对应的系统集成施工、智能交通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工作岗位,这些职业岗位基本都具有多学科技术相互渗透、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这无疑对一线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和能力。基于这种形势,这些岗位所需人才的技术性和复合性要求较高,专科层次技术人才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的更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支撑。研究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职业教育理论建设的完善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当前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对于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存在较大争议,但大量实践案例都表明,本科高职培养模式研究对于社会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且不可或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针对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提出该专业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课题。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本科层次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关于该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关于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相关论文的发表基本集中在2006年以后,2010年以后的数量迅速上升。夏建国提出:“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定位在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从培养目标看,技术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技术型人才,与高等工程教育错位”。[11]由此可知,关于技术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学者们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认识,即培养服务于岗位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技术师)。在世界范围内,英国由技术教育向本科层次迈进的标志是1969年成立的哈特菲尔德多科技术学院。在1971年德国在应用科技大学把工程师学校和高级专业学校进行了重组,并将重组后的学校纳入到高等教育范畴,且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其和其它传统大学等同的地位,但两种高等教育类型不同。当前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国外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启示;二是我国现阶段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比如姜运生研究了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发现现阶段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观念传统、培养模式单一、定位一元化等,还通过个案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应用进行了探讨。

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专业设置、师资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德国“双元制”,加拿大、美国CBE模式等。从上述研究来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措施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多数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技术型本科和传统研究型本科教育这两个同层次教育类型的对比研究上,忽略了研究技术本科与高职的层次差异的重要性,久而久之,人们便模糊了技术本科和高职人才培养之间的区别,不仅无法突出技术本科自身的办学特征,其办学定位也无法得到明确[14]。

2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定位

2.1技术本科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中“技术”一词的解释为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当前,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有人认为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也有人认为是“技术本科教育”。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定义为应用型本科,它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其是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但应用型人才是所有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无法体现出技术教育的职业性。而技术本科的概念是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是区别于科学教育的一种基于技术体系的职业教育[14]。基于此,“技术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相比,前者既能够体现教育的职业性,也能够体现教育的高层次性,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及其本质属性更加契合。技术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属于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应界定为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

2.2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规格从应用型本科人才与学术型本科人才、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的转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应用型本科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本科人才,也不同于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它是一种新的人才类型,因此社会对其人才的要求也和其他两类人才存在一定区别。扎实适度的基础。不同于学术型本科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将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及应用能力,所有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处理某个问题时,不仅要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还能够将解决方案付诸于行动,这也意味着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具有实践能力强、基础扎实等特点。较强的创新能力。这里的创新能力与学术理论和科研实验上的探索性创新是有区别的。它是指将科学技术用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型创新”或者说“二次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担当着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变为现实的重要社会责任,而在这一过程中创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良好的个人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应用性、社会性和行业性等特性,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应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社会能力。其中的社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团队精神、沟通协调、思维逻辑等。个人素质则包括自我控制、工作态度、诚实水平、反应能力等。对于技术本科而言,还应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掌握系统的技术体系知识结构和某个工作完备流程的熟练技术运用能力,换句换说,技术本科培养的是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和工艺,并能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技术、优化工作流程,提炼工艺技艺的人才。

3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上述目标,结合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校教学组织模式以及“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本文提出构建一种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既采用知识体系+技能体系两条线,知识体系由校内专业教师担任导师,技能体系由企业技师担任导师,当新生入学时,为学生选定校内导师和企业技师两位导师,负责指导该名学生选课和技能发展路径规划。暂称之为“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4实施操作建议

①校企合作。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因为企业导师为学生制定技能发展路径规划和实施规划离不开企业本身的支持,当然,实施时企业导师也可以不是确定的某一工程技术人员,而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代替。

②完全学分制的课程体系。学生的培养方案是由专业的导师确定的,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个体的专业方向发展,每个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可能都不尽相同,所以在实施时,学生按照确定的培养方案选课和学习,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按照建制班级开课的教学组织方式显然无法满足上述培养要求,必须实行完全的弹性学分制,开设课程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开设课程,只要是学生培养方案中有该课程或对该课程感兴趣都可以选课,推荐采用院校共享课程、网络课程等方式授课,并实行弹性学年制,比如2-5年,以方便学生灵活选修课程。

③导师条件。实施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应对每个学生提前做职业规划的咨询和指导,同时应熟悉专业方向对应的支持课程体系,以便帮助学生制定知识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校内导师要有一定的课程体系组织能力,充分理解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同样,企业导师应是从事该专业职业工作多年的技师,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善于表达和沟通,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和制定技能体系。

5结论

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目标离不开大量技术人才的培养,靠传统的书本知识灌输和简单的企业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方式无法满足企业对相关岗位技术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从一个专业的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层次出发,对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和篇幅有限,仅提出一种思路以供职业教育行业参考,要实施该模式还有赖于院校领导者大胆的改革尝试,更有赖于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如校企合作的引导、职业工种教学标准制定、教师培养等等,相信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职业教育改革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宋幸辉,王晓琳,,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28-30.

[2]杨晓燕.发展本科高职的理论与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3]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4]朱轩,崔晓慧,王继水.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6):28-30.

[5]杜庆霞.应用技术大学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143-144.

[6]马振华.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4.

[7]贾静.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8]郭俊朝,杨桂梅.我国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回顾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5(16):64-66.

[9]汪亚明.我国高职本科教育的现状、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3):91-94.

[10]孙爱武.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5):12-15.

[11]夏建国,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92-95.

[12]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例5

【课题来源】本文系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课题编号:082408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7-02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这种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包含:设在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学校自荐的研究开发基地等。科技平台的主要作用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以及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并直接参与了国际合作和竞争,为高校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然而,不难看到无论是重点实验室还是工程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集中在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上,而在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未能形成有效的培养体系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众所周知,高校科技平台是国家、地方和高校重点建设和重点投入的部门,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承担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技术开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具备了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平台条件实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依托科研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一、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目前高校重点对创新条件、人才队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建设,并关注平台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平台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的处理。在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方面,也认识到作为学校科技创新实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同样也要承担人才的培养任务,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这是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只有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平台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但目前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结合研究生教育,把研究生培养工作作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却忽略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就其原因可归结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现有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中,未结合科技平台的师资、设备及项目领域状况,使得科技平台无法发挥其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二是科技平台的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主要针对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培养,由于本科生数量大,没有相应的配套教师指导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制度,从而阻碍了本科生充分利用科技平台的优势进行创新实践。三是缺乏科技创新平台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考核与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必须解决如下主要问题:

(一)建立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在研究现行本科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科技平台的师资、设备及项目领域状况,对现行本科生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环节的设置与安排。

(二)构建适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平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不违背国家有关部委对科技平台的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科技平台的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建立适合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平台管理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制性将科技平台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并将本科生人才培养作为科技平台的重要考核指标,包括指导教师、开放、课题研究、经费、考核等。

(三)建立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与考核体系。基于本科生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研究,并结合创新平台运行和管理模式的改革研究成果,制订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考核目标和考核体系。

二、基于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为了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构建起完善、合理、可行的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我们依托本校国家山区内河航道整治技术工程中心、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技术与设备工程研究中心等四个水利类科技创新平台,以及港口及航道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两个水利类本科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结合现有科技平台的运行与管理体制、现行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就基于科技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开展了研究,并初步提出了适合当前我校水利工程专业类的、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一)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

我校现有的水利类专业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两个专业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水利类专业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从21世纪水利类学科发展来看,水利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要具备的素质包括: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特别是有较好的人文素质;水利类基础及专业知识。依据创新能力要素的三个方面和创新实践应当建立三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分别是:水利工程知识积累模块;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模块:创新实践模块。然而,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缺乏创新知识模块,无法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吸取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改变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线条式的教学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基础,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名师和教学团队为保障,创建以递进式精品课程群和系列化双语课程群等为课堂教学链,以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点实验室、规模化实习基地和创新研发基地等为创新实践链,以高频次国内外水利港航类创新竞赛、国际课程班、海外项目管理人才班、双学位等为交流合作链的立体化、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多样化、递进式的培养模式,以四年制本科为基础,以工程教育为导向,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将本科和硕士两个阶段综合考虑,相关课程贯通,减少本科毕业考硕士的环节,减少课程重复,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形成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

在知识体系上,水利类专业知识体系由工具性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法律法规与经济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等6个知识领域组成。专业知识,包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核心专业知识。实践体系由基本素质、基础技能、综合训练、专业技能四个层次组成,并与教学知识体系相对应,实践体系重在培养实验技能、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模块上增设科技创新模块和科研训练模块,该模块紧密结合科技平台试验条件和项目,设立研究型和开放型自选课题,并设定学分,学生需完成相应的创新学分。最具代表性的是通过所承担的河工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和水工结构试验研究,分别在“河流动力学”和“港口水工建筑物”课程中新增了“推移质实验”和“内河船舶撞击实验”等创新性实验项目23项。实践环节中,将毕业设计(论文)与科技平台工程设计和研究项目紧密结合。

(二)科技平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试点

我校四个水利类科技创新平台除了满足各部委规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外,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平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并完成规定的创新学分。在实验室、工程中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

1.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

实验室特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大学生科研基金的资助对象为本实验室依托的水利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实验室成立大学生创新基金管理小组,组长由实验室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实验室副主任和学院分管本科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秘书由实验室秘书和学生辅导员担任,成员有5―7教师组成。大学生创新基金管理小组的职责是:(1)负责筹措基金;(2)负责接受项目的申请、审批、中期检查、验收、评奖等;(3)负责管理、使用科研基金。基金的筹措渠道:(1)实验室建设经费;(2)实验室科技开发收入;(3)教师、学生、校友和社会人士的捐赠;(4)从接受本基金资助的项目中获得收益。

每年资助额度控制在30000元左右,经费由实验室负责解决。基金的管理纳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统一管理,单列科目,专款专用,由实验室主任审批。基金的使用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本着“节约”和“包干使用”的原则,合理使用大学生创新基金,结余的经费收回,超支的部分由项目负责人自行解决。基金资助范围包括具有一定创新理念或应用前景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包括概念性设计方案、软件开发、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等)、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学术水平的论文版面费、专利申请费和参加学术会议差旅费。资助额度为单项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3000元。

2.实行科技创新平台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制度

为了推动实验室的开放工作的进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室特制定了《面向大学生开放的管理办法》,在八小时内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开放,八小时以外通过预约登记面向学生开放。开放实验内容为各实验厅(室)常规实验项目和现有设备基础上能够完成的研究性项目,各实验项目内容及研究方向在《开放实验项目及设备清单》上。并要求学生和教师进入实验室时,必须在值班教师处登记,填写开放实验登记表,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和教师必须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3.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奖励和考核制度

重点实验室对凡按协议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科研项目的,优先推荐参加重庆市和全国的“挑战杯”科研竞赛及其它各种评奖活动。取得突出成果者,根据成果涉及的课程范围、专业领域、研究和实践的学时数,经专家评审,报教务处批准,作为任选学分,记入“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学分”。项目完成质量优秀的负责人,在下一年度项目申报评审中予以优先考虑。老师指导学生完成科研项目,并取得突出成果或成绩,可在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报中予以优先考虑,同时纳入教师本科教学工作奖励范畴。在教师的年度考核中,专业教师每年至少完成一项本科生创新训练指导项目,同时记入教师绩效。

三、基于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效果

按照“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善管理、会创新”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对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优化,增加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实验项目,并纳入课程实验教学,作为必修内容,以培养和锻炼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从2008年开始,我校充分发挥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水利水运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内河航道整治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航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庆市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与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的资源优势,开始在水利类专业实施基于科技创新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近4年来先后利用各类重大工程科技项目吸纳学生近3000人次参与各项目组的研发活动;每年设置开放性试验项目30余个、学生参与开放性试验活动1000余人次;连续4年每年设置了10万元大学生实践与创新活动开放基金。支持大学生实践与创新项目近100项。4年来我校水利类专业学生共获得各类国家奖项96项,其中,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技术作品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创业计划全国铜奖1项,水利创新大赛全国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数模竞赛全国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英语竞赛全国二等奖6项; 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均有学生获得全国水利专业优秀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连年稳定在20%―25%。近2年来,我校水利类本科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作为主研获得发明专利3项。2009年获得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基于科技平台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有效指导了我校“土木工程”等16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同时从2012年开始,在全校实行了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在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我校依托水利类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在不违背国家有关部委对科技平台的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对科技平台的现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实验室对本科生实行全面开放、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实行激励机制等方式,构建适合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技平台运行管理体系;通过改变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线条式的教学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平台、规模化实习基地和创新研发基地等为创新实践链,构建立体化、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有效推动科研成果深度融入教学、激发本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兴趣、提升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苏跃增,徐剑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39―41.

[2]杨邦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2(4).

[3]杨震.论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

[4]汪卫琴,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对策思考[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2).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例6

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经济进入起飞阶段以后,一线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是传统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所难以培养的,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以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完整体系逐步得到建立和完善。到20世纪末,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发达国家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技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与此同时,我国技术工人的比例分别为:高级工占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60%,应用型人才的匮乏,对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形成了制约。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政策: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了“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每个市(地)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市、区)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乡镇要依托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到2009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9761所,在校学生4640.91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14401所,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8.39%,在校生2195.16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7.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9.2%。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305所(高职高专1215所,占普通高校的52.71%),在校生2145万人(高职965万人,占普通高校的4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从院校数和发展规模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个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各层次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再认识

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分析法,多数情况下将人群分为四大类型:(1)学术型人员(科学型、理论型、指导型)。主要由科学研究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归纳总结科学理论和知识;科研发现客观规律;将成果表现为科学原理或学术思想。(2)工程型人员(设计型、决策型、组织型)。主要由科学应用型大学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把科学原理演变成自然工程或社会工程的设计、规划、决策和指挥;规划、决策,包括全局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指挥;关键性技术开发。(3)技术型人员(工艺型、执行型)。主要由应用型大学或学院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已完成的设计、规划和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或成果;工作在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负责技术应用和现场实施,工作包括了局部的资源分配和管理组织;需具备相关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需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4)技能型人员(技艺型、操作型)。主要由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其能力素质表现为:从事的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实施与完成的设计,规划与决策,并将其转化成现实的产品和成果;在生产第一线的具体岗位上工作,直接负责产品的生产或者成果的形成,完全是操作性和执行性的;需具备一定的理论技术和智能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熟练的经验技术、动作技能和服务品质(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根据层级式人才结构理论,结合中国对“人才内涵技术劳动者也是人才的界定”,还可以增加技术劳动者(工作型)这一层级。它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或劳动部门进行针对性的专门短期培训,其能力素质表现为:某一具体工作岗位上完成某项专业工作的任务和操作,对某项技能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

2.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完整体系。应用型人才是指知识应用能力较强、职业能力较突出、素质较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一线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主要由职业教育类型来培养完成,其完整体系包括初级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属于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类型,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人才,本身包括了高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研究生等几个层次。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状与探索:(1)初级职业教育。主要由分布在县一级的职业中学、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劳动者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服务“三农”为对象,目前每年完成着上亿人次的农民工培训。(2)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各级职业高中、技校、中专和州市以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来实现,主要以培养初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养城乡产业一线需要的技术工人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3)高等职业教育。一是高职高专教育。主要由目前独立设置的一千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来实现,主要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对象,其任务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二是高职本科教育。主要由目前六百多所设置有职业技术学院的本科院校及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主要以培养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十万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三是高职研究生教育。主要由目前具有相关专业硕士点的本科高校来实现,主要以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主要针对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一线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对象,目前每年培养着数以千计的知识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

三、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

1.进一步构建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是规范和完善初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县乡一级职业中学、职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加大远程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和资源的建设力度,增加和丰富教育及培训内容,规范教育及培训标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农”问题解决、提高我国农村人口素质及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效保障。

二是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系统。“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加大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力度,加大政策配套支持和宣传的力度,提高社会对教育新理念和新政策的认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一半以上的发展和稳定,为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系统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数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在校生规模接近一半,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十二五”期间的关键在于真正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于贯彻实施好《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的相关精神,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四是扩大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本科的规模。高职本科也称应用本科,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中的本科层次,它由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本科专业来实现,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具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并侧重技术教育的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是顺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的要求,是对教高[2006]16号文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精神的贯彻与实施,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更高层次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和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对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激励与促进。中职、高职的大发展一方面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打开通道和提升层次;另一方面也急需通过发展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来培养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和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它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本科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举办高职本科,能够在我国构建起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一种类型。

做好试点与规范工作。为防止一哄而上,遴选一批办学理念先进、思路清晰、遵循高职教育办学规律、已有应用本科专业、特色和成果突出的本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或应用技术学院)作为试办高职本科的试点。对试办高职本科的学院有明确的办学指标要求:(1)办学模式切忌套用普通本科模式,应严格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律,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综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二是以服务为宗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要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三是走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办学路子;四是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针对性和专业课程的模块化;五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其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打破普通本科的“学科本位”模式,加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和能力,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法手段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培养真正适销对路的技术开发应用型人才。(2)人才培养目标严格区分同一类型不同层次培养目标,高职专科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部门的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高职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中职学校的师资等任务。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3)专业培养模式确立“大类宽口招生,基础统一教学,专业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多层次的基础平台,多方向的专业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基础平台教学保证本科适应性的要求,以专业模块教学发挥专科针对性的优势,实现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保本科本色,创高职特色”的教育目标。(4)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高职本科(或应用本科)“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柔性专业方向模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体现厚实基础和发展潜力的要求;柔性专业方向模块的选择,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符合职业性特征;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现技术性和以就业为导向;综合素质教育体现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可持续性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5)专业课程教学安排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以产学研结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6)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发跨学科及文理渗透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开发隐性课程,将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日常行为素质养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是深化改革本科高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现有研究生教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硕士的培养引导向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尽快研究设计构建专业博士的培养框架,努力构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

2.研究设计各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职业教育体系各层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其目标和规格客观上要求有明确的区别,各层次培养的目标应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广度、深度和高度要求而确定。本文在这里仅提供一个近期和中期性的参考意见。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例7

关键词:“3+4”衔接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中国制造202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27-04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经济与科技形势的发展,以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和3D打印制造等高端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工业变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悄然兴起[1],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等[2]。与此同时,我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围绕“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的主线,积极推进制造产业的提质增效、人工智能和创新发展,与国际“再工业化”战略形势接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特别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策应新工业革命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成为我国乃至国际高等教育所共同关注、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3]。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成功突破了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的洪堡教育思想,着力培养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注重学生入学前在相应专业领域内的实践过程和经验。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为典型代表的欧美工科院校创建并积极推行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系统培养面向工程应用的技术技能人才,并获得了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的通知》促使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扩大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与规模[5]。

2012年,江苏率先推行了“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补充、完善和促进了现行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融合,切合现代职业教育层次高移的发展需要,在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现代科学职业教育模式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6]。2014年,我国进一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并组织六部委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引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加强传统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相互沟通和协调发展。“3+4”模式中职教育阶段,突出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核心专业理论课程的强化,提高理论知识基础与专业素养,从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相衔接;本科教育阶段融入创新素质、专业设计与应用能力,着重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总而言之,“3+4”模式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度符合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人才的发展需求。

二、“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中国制造2025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目标定位

中国制造2025所倡导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都是以人才为核心展开的,创新的实质在于人才,提质的主体在于人才,绿色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基础在于人才。现阶段,中高职院校传统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制造一线的单一技能型人才,缺乏科学技术基础、创新能力和不同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现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虽然在面向实际应用的工程教育方面进行了强化和改革,但职业导向依然薄弱,两者在解决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术、高专业层次职业人才迫切需求的问题方面,依然乏力。“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导向特征鲜明,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目标定位,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技术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优良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弥补了传统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与新时期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协调。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进一步推行,“3+4”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与社会的认可和重视。

(二)密切关注制造行业发展,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步

“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的中职教育源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与社会企I生产制造一线接触密切,长期关注技术技能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为职业导向打下基础;第二阶段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实际工程应用,与行业企业存在广泛且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工程教育、技术研究与行业发展需求同步。该模式综合了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的双重优势,主动关注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和人才基本能力需求变化,不断深化改革技术技能人才衔接培养模式,积极争取社会企业、行业等参与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由合作学校、牵头学校和参与企业共同谋划设计,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缓解了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匮乏的状况。

(三)立足地方产业特色,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工业化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15%的构成比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5%,尤其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使得我国企业素质不高,产品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国际竞争力。“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则充分融合传统中高职高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本科层次技术型、工程型人才的双重特点,培养实用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特点鲜明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特色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符合中国制造2025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规划要求。

三、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对“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一)推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注重多样化能力协调发展,培养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等国际制造业发展热潮的进一步深入,促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等领域的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新时期技术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理论结构和能力素质特征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单一学科知识、单一职业技能的职业教育,已远不能获得新时期职业工作中所需的全部知识和工作技能,推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注重多样化能力协调发展,培养具备完整产业链相关知识、掌握核心技术操作技能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是要求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不仅要掌握传统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围绕信息化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为核心,深入学习智能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学科知识,融汇智能生产模式、技术创新等先进制造业理念;二是要求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重点突出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多元化能力的协调发展;三是要求掌握终身学习系统方法,不断提升自我,以满足不同阶段工作对新技能、新技术的要求。

(二)注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紧跟国际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步伐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革命引领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打破了传统制造业的内涵与外延,创新创业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局发展的强劲动力,要求技术技能人才在掌握先进应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兼具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综合传统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优势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特点,更要结合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可以创新制造业发展路径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借助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创新生产制造过程中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创新新工艺、新方法的引进、应用和优化,帮助现代制造业实现设计创新、加工创新、产品创新,从“制造”向“质造”、“智造”逐级蜕变,创造出具有高品质、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技术与产品,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坚守职业导向优势,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发展,新兴的信息化、智能化工作岗位不断涌现,未来制造业一线人员不仅要活跃在生产制造一线岗位,更有可能参与产品设计、工艺开发、营销售后等多线式岗位工作。人力资本的转型和人才能力素质的综合提升,成为制造业能否快速、高效转型升级的关键。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担负着我国制造业主力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重任,“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典范,要注重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素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工匠精神”熏陶,将“工匠精神”贯穿于中职和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职业精神。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订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社会企业、行业领域实际生产制造各阶段环节的了解,知道企业缺什么样的人才,懂得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坚守职业导向优势。通过“3+4”切实将普通本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协同,促进职业教育在普通本科教育阶段的延伸,使得职业人才在职业教育范围内接受可持续性再教育,加快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进程,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整体提升。

四、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原则

(一)“3+4”模式职业导向特色与支撑区域制造业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下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需求,细分基础能力、必备能力和拓展能力“三层次能力”,以技术技能人才必备能力和拓展能力为主线,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工程性的职业导向特色,使得“专业驱动”培养的传统职业教育理念向“需求拉动”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转变,进一步推进面向制造行业、企业开放的多元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重构,从而促进地方中职与本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彰显人才培养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和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二)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知识体系构建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以“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重构为抓手,按照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能力、素质要求,构建能力结构培养层次与方案,模块化n程体系,重组原有的基于专业体系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将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要素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坚守科学教育服务职业实践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解决职业教育过程中专业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素质脱节的问题。

(三)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相统一的原则

围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多元能力的培养,按照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制造一线工程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结合学生不同的就业面向和个性发展,采取相应的人才培养路径与措施,既体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规律,又反映了地方“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共性培养与个性培养的统一。

五、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策略

(一)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优化调整“3+4”衔接模式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系统梳理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变革对“3+4”衔接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紧密结合区域制造业发展规划,将智能制造技术、智能生产模式、技术创新能力细分到人才培养知识构成和能力特征中,推进“3+4”衔接模式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的优化调整与发展,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变革、行业需求的适应性。

(二)构建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同步的“3+4”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合理设置“3+4”衔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性导向、实践性导向鲜明的人才培养特点,课程内容侧重于与实践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根据行业领域实际应用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积极开展校际教学教研协作,以课程内容衔接的层次性、连续性和一体化为中心,中职阶段课程设置紧抓技术技能实训和核心专业课建设,强化文化基础课程,本科阶段课程设置注重工程实践与应用创新,有效加深和拓宽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设置的综合性和个性化,注重多学科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衔接课程体系。

(三)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蛹嬷敖淌ψ试垂蚕

加强教师校外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的培养,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企业、校外培训中心和校内专门机构,建立建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聘请行业专家和资深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有效发挥兼职教师管理体系优势,确保教师队伍自身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职业实践能力与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发展。对于“3+4”衔接人才培养,高校还应加强中职与本科教师的学习和交流,在教师资源和合作企业资源方面开展共享共建,培养一个兼具丰富实践能力与较高学科理论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团队,从根本上保证“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深化产学研合作教学,完善政府、企业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分工合作制度与模式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企业实际生产制造环境。现代职业教育不能局限于高校自身的教育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强面向区域社会开放办学的力度,将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等社会资源充分融入“3+4”衔接人才培养构成,共商专业设置,共制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以与地方支柱制造业企事业单位全方位深度合作人才培养为重点突破,将技术技能人才最新发展需求实时反馈到“3+4”人才培养教学中,按照产品设计制造、工业生产管理等先进制造全流程建设实践教学资源,构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周期”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五)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在现今制造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实践创新能力是核心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基本动力。“3+4”衔接人才培养过程要注重区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工程人才培养之间的创新创业能力递进关系,突出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创新、实用创新、技术和技能创新等特点。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专业课程设置、学科竞赛等环节,探究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性创新设计,推进“3+4”衔接人才创新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人格理念的构建,从而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多元评价,以用为主,建立与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反馈体系

从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人才能力素质结构层次高移的前瞻入手,构建能够衡量“多学科知识、多样化能力”、强化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研合作的多维度的专业评价与反馈机制。完善社会、企业和院校三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凸显以职业实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建立与完善“3+4”衔接人才培养评价与反馈体系。

六、结束语

“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有效地推进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深度切合中国制造2025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促进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但“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在与中国制造2025人才理念相匹配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衔接过程有待进一步优化。各高校、企事业单位之间仍须继续加深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合作与交流,加快中职与本科人才培养的融贯发展,实现“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敬石开.“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1):5-9.

[2]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7-23.

[3]孙爱东.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3+4”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5,9(6):41-45.

[4]胡斌武,陈朝阳,吴杰.“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3):91-96.

[5]张代宇,戴淑娇.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中本“3+4”分段培养模式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4):158-159.

[6]黄小璜,杨燕,柳铭.“3+4”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对比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3):101-103.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例8

[作者简介]曹育红(1967- ),女,吉林长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化、知识工程。(广东 广州 51066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信息技术类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WYM_008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12-03

一、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呼唤“平台+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1994年美国教育技术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al and Technology,AECT)发表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简称“AECT94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004年AECT对教育技术定义作了进一步修订,即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与改进绩效的研究和实践。针对上述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国内各高校纷纷制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纵观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宏观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中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系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能力,掌握数字教育媒体创作或教育软件开发技术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微观上,从专业能力素质出发,以培养理论和技术并重的教育技术创新型人才为教育技术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其中,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成教学系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教学思路和流程的设计等;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各类教育信息获取、存储、传播、表达等信息处理技术,强化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教学媒体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教学过程中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能力。

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因此有必要研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采取的培养方式,目前国内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课程体系存在知识系统性强但知识互相渗透性差、知识的专业化和深度性强但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知识和传统知识多但实践环节相对缺乏等问题,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方面缺乏重视和投入。“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大类的基础上,设置“平台+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实施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教育技术学科特点,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培养模式的个性化,有利于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和核心内容,因此,构建与“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为平台基础,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共性的必修基础课程;以专业教育为辅助模块,即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专业发展方向相关的课程组块的集合。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特征的教育技术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根据教育技术学科特征建构科学的基础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性;根据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专门知识的需求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达到“专”“尖”的水平,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

2.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共性发展培养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潜能、秉性、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根据专业发展方向趋势、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社会需要设置柔性专业方向模块,通过自由、自主地选择专业模块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多元化人才分流培养,实现知识的高度细化,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人才的需求。

3.有助于实施素质与创新教育。为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平台除提供涉及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课程外,还基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设置思想道德素质类公共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除提供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外,还设置创新类辅修课程,在保障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规格基础上,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得到张扬,激发学生的创新性,突显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

二、构建“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构成、课程比例进行组织建设,集中反映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最终以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检验标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通识教育平台,由专业方向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构成专业教育模块。

(一)平台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平台设置依据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以必修课程的形式体现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强调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全面性,满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的基本预设目标的基础保障。公共基础平台提供的课程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素质要求,是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提高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课程,如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平台提供教育技术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是为不同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学生提供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是教育技术学科门类中各专业方向学生达到专业知识要求的必修课程,为各专业方向的相通和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技术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师口语技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等;学科主干课程,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摄影技术、视觉传达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等。

(二)模块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模块由专业核心技术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是根据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业分工变化而设置的,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拓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口径,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限选课程的方向性、灵活性和典型性,增强学生选择的灵活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突出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性、整合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专业核心技术模块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融合的专业方向限选模块组成,体现教育技术专业特色和创新,包括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学术科研项目、实习实验、研究论文、毕业设计等体现专业方向特色的课程,如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站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软件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动画原理与应用、电视摄像、电视编辑、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等。针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数字媒体教育和教育软件工程,开设数字音频创作、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创作、影视后期包装等课程,支撑数字教育媒体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开设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安全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支撑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

专业拓展模块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综合素质教育要求设置任意选修课程群,如电视广告创作、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手机媒体开发。中小型网络集成与维护、可视化程序设计、Flash高级交互编程技术、WEB编程、人工智能初步、流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站编辑与营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DV创作、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技术新发展讲座、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等。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综合性和学科交融性,有效增强教育技术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满足社会和市场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是不断探索、发展、认识和完善的过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发挥“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优化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效进行平台课程的分类与模块课程的组建,规范培养方案编制的操作程序,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与完善人格化的个体知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在按学科类别基础上,实施“2+2”分段培养方式,即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学习专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实现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二次分流。

(一)平台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平台建设以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的时间周数安排活动,以表格的形式体现课程设置、学时和学分安排。

(二)模块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模块设置建设以表格的形式安排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块课程的教学进度,体现其与课程对应的学时和学分的具体要求。

(三)大力开发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专才教育的拓展,其课程设置的质量和数量是“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要理顺限选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的关系,遵循课时短、内容新、难度适宜的原则开发设置合理的选修课程结构,使选修课程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既强调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学,又注重学生个人专业特长和能力的培养。任意选修课程采用网上公选的方式进行;限选课程只允许学生选一个方向模块,其他方向模块可以作为任意选修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影响选修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很多,如课程结构体系不健全、选修课比例偏低、教师教学水平限制、教学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此学校要增加财力和物力的投入,积极挖掘校内外教师资源。依托校内教师层面进行选修课程的开发需要从课程和教师两个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对于课程,既要建立相关的扶持激励政策来鼓励开设新的课程,又要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来保障课程的质量;对于教师,既要鼓励教师开发自身潜能,又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不断吸收最新和最前沿的专业信息,积极参与企业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科研专业实践的结合。外聘教师是开发选修课程的宝贵资源,既可以解决师资问题,又可以弥补学科不足。要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作为外聘教师,将教育技术的前沿科技带入选修课程。外聘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校内教师开设课程的补充也要严格把关,贴近社会、对学生就业有帮助。

(四)实施自主选教

实施自主选教对学生来说能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对教师来说能起到督促作用,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调动教学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对于平台课程可以全面推行自主选教,对于模块课程可以部分实施自主选教,在安排课程时尽量把自主选教的课程放在同一时间,采用一课多师的方式允许学生试听1~2周,学生试听结束,确定所选课程后,就必须按教学要求完成该课程的全部学习过程。

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积极探索,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加以完善,在思想观念上,将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推进,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落实,把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版,2007(3).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例9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技术本科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鄂甜,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0-0006-06

2014年5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该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又联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层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就“人才培养层次”提出了明确的“两步走”目标,即到2015年,“初步形成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层次结构更加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在职业教育内部,建立从中职、专科到本科,层次结构科学合理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而要构建层次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确立各级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层级分明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既是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

本文将以“‘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的人才定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分层解析的横向视角,将以英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际资格框架”作为纵向视角,对职业教育体系内各级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层解析”,分析各自分工,研究各自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规格,构建从中职、专科高职到应用技术本科,各层次定位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一、基于“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人才定位

(一)“科学-技术-生产”链条

在当代大工业生产时代下,“科学-技术-生产”这一价值链条构成了现代生产的基本过程。[1]在这一价值链条中,涉及了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类型各层次人才,及其相应的复杂的社会分工。

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各类教育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都能找到各自相应的位置,相应领域的社会分工成为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教育划分的基本依据。因此,一方面,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类各级教育应以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完整覆盖“科学-技术-生产”这一谱系中的位置(见图1)。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由于过于强调“应用工程教育”,造成“应用技术教育”的缺位,以及应用技术人才的过度匮乏;另一方面,各类型、各层次教育要明确所培养的人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上相对应的位置,并据此确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结构。

(二)四个基本领域

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我们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领域,分别是“科学”领域、“科学—技术”领域、“技术-生产”领域和“生产”领域。在纯粹的“科学”领域中,从事职业活动的人是科学家、理论家,主要负责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等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在“科学—技术”领域,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属于应用工程人才,一般被称为工程师,主要负责应用科学知识进行产品的设计、规划和决策等,因此,需要具备较为宽厚的科学理论知识。在“技术-生产”领域,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属于应用技术人才,主要负责应用技术,对生产现场进行统筹管理、指导监督等。因为工作地点经常在生产现场,所以也可称之为“现场工程师”。这类人才需要掌握综合的实践技术技能,同时,还要具备深厚全面、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生产”领域直接负责生产工作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技术员或技术工人,需要具备更高的操作技能水平。

(三)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人才定位

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应用技术本科、专科高职应都以“技术-生产”领域为目标,其中应用技术本科应更侧重于技术领域,在“技术-生产”领域中更接近“技术”领域的位置,培养的人才要求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知识解决生产现场一些不确定的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生产现场管理和监督等工作。因此,要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对一般生产流程、工艺也要有所掌握,同时,要求能够进行一般生产实际操作,但不必非常熟练。因此,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应强调“应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特征。其中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应用性”,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是创造性的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而且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应用技术本科相比,专科高职教育应更侧重于生产,在“技术-生产”领域中更接近“生产”领域的位置。培养的人才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具备“能够运用较为复杂的技术进行熟练操作”的能力。但与中职教育相比,专科高职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胜任当前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而且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具备适应未来发展变化岗位的综合能力。因此,专科高职教育应更强调“实践性”、“技术性”这两个基本特征。

中职教育则直接以“生产”领域为目标,为生产领域培养在生产一线进行熟练常规工作的技术员或技术工人。与应用技术本科和专科高职相比,中职培养的人才能力要求相对单一,对技能力求“规范熟练”,对理论知识只求“必需够用”,因此,中职教育应体现“实践性”特征。但同时,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2],部分学生有继续升学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中职教育也应体现“基础性”特征。

二、基于国际资格框架视角

从国际视野来看,发达国家普遍将建立涵盖范围广泛、层级结构完善的资格框架体系作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英国、欧盟的资格框架为代表的国际资格框架作为一个“分层解析”的纵向视角,分析国际资格框架中3-5级资格标准,以期确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我国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与国际资格框架中的3级、4级、5级并不能完全一一对应①,但它们三者都是涵盖在3-5级教育范围内,专科高职教育又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分析国际资格框架中3-5级资格标准,研究其分层的基本理念和趋势,对确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内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CF

英国自2011年起,修订原《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简称NQF),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简称QCF),成为目前英国唯一的资格框架。QCF中依据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和自主与责任的不同而划分为九级,分别为入门级和1-8级。[3]QCF中3-5级资格标准见表1。

(二)欧盟资格框架EQF

2008年4月23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正式通过欧盟资格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简称EQF)。欧盟资格框架以学习结果为基础把资格标准分为8个层次,跨越各个教育阶段,能够有效认证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从而促进公民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流动,推动终身学习的实现。每一层次分别描述了学习者在学习结束后的学习成果,即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分别在EQF中的3-5级范围内,三个层级的资格标准见表2。

(三)QCF与EQF的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和《欧盟资格框架》中与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相关的3-5级资格标准,可以发现两者具有以下共同点:(1)突出学习结果导向。QCF和EQF均强调以学习结果为标准建立统一的资格系列,即将资格标准表述为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学习结果。(2)均将资格标准划分为三个维度。QCF中每一层次的学习成果用“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和自主与责任”三个维度表述,而EQF中统一用“知识、技能和能力”形式呈现。虽然,QCF与EQF在这三个维度的划分策略上稍有不同,EQF中以更直接地形式强调学习者“独立、负责”的能力与水平,但都涵盖在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之中。(3)强调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不同层级的学习者在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资格标准均可表述为“能够完成不同复杂程度、不同范围等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时,强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独立承担责任、对个人及相关他人负责的能力,以及对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的能力。

从“工作任务”角度,QCF与EQF中3级至5级的资格标准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有以下三点:(1)从3级至5级,工作任务的性质上,技术性逐渐增强,复杂程度逐渐提高;此外,刚性的工作任务和日常性的工作活动越来越少,任务的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逐渐增强。(2)从3级至5级,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求学习者需要综合运用越来越全面、甚至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更加综合复杂的、弹性化的工作任务。(3)从3级至5级,要求学习者能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独立并创造性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所赋予的责任和权利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从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三个维度分析,QCF与EQF中3级至5级的资格标准呈现出以下趋势:(1)从知识维度来看,从3级至5级,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量在逐渐增多,学习者应具备更全面宽泛、更综合复杂、甚至跨学科领域的知识。(2)从技能维度来看,简单地执行性的、刚性的操作技能含量在逐渐减少,要求学习者创造性的、专业化地完成综合、不确定的工作任务的能力逐渐增强。(3)从能力维度来看,对学习者的团队评价、管理和监督能力要求增强,对具体复杂、不可预知的工作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

(四)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格标准

通过以上关于QCF和EQF的综合比较分析,借鉴QCF和EQF中3-5级资格标准确立的分层理念和方法,本文尝试从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适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格标准(见表3)。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要素分别是:人才类型、人才层次和人才规格。[6]三个要素的统一体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人才类型定位,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与其他类型教育相区别的最本质特征,体现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的任务分工。人才层次定位,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各自分工,避免各层次职业教育交叉重复。职业教育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对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资格标准,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7,8]。

结合上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要素,并基于“‘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的人才定位”和“国际资格框架”两个视角的分析结论,构建我国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见图2)。

从“类型”要素来看,我国中等、专科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均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与“技术——生产”相关的领域,三个层次人才都是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只不过工作岗位分工和侧重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说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均定位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

从“层次”要素来看,可以简单地说,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这里的层次高低,从表象上看是各层次人才的能力水平、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高低不同,但本质上却是各层次人才的工作分工不同导致的所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的类型、复杂程度、综合化程度以及工作情境的不可预知程度的不同。

对于具体“规格”要素,即各层次教育毕业生应具备的资格标准,将分“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具体呈现,前面表3中已经有所分析。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体系内,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如下:中职教育是为生产领域培养能够完成熟练常规生产的初、中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高职教育是培养为技术生产领域培养能够应用较为复杂的技术进行熟练生产、并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中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本科的培养目标是为技术生产领域培养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现场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生产现场管理和监督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注释:

①中职与国际资格框架中的3级教育相对应,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对应5级教育,属于5A2范畴,而4级教育属于高中后、高等教育之前的一个教育层级,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中真正意义上的4级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建立和发展。

②图中KSC分别代表表述规格的三个维度:知识、技能和能力,KSC-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则分别代表三个层次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方面所应达到的资格标准,如K-中职:代表中职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赵家祥.科学、技术、生产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0-46.

[2]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Z].教发[2014]6号,2014.

[3]刘育锋,等.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与实践——英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借鉴[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63-65.

[4]吴雪萍,张科丽.促进资格互认的欧洲资格框架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102-106.

[5]谷峪,李玉静.国际资格框架体系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25):84-89.

[6]黎荷芳,查吉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三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20-27.

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例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成为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但初次就业率只有70%左右,高职高专院校、独立学院和一般本科院校、科研院所等初次就业率更低。而当今企业行业所需的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毕业生中却难以找到,这一现象表明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高校培养的人才供给过剩;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又得不到满足,行业企业出现用工荒。这显然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培养上出现了错位,导致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这归结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结构体系不完善。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等文件精神,2014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强调,中国高校将发生革命性调整。2000年后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为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是“断头桥”,培养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制短,不能继续攻读更高学位。今后要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可以从中等职业一直学到专科、本科到专业硕士,甚至专业博士,形成不断完善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一、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全国近700多所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普遍存在分类不清、办学定位不明、办学特色不显、课程体系不优、师资结构不良、校企合作不够等问题。

(一)办学定位不明

地方院校,尤其是升格后的新建本科院校,确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专业定位为应用型,但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目标与规格的设定与专业定位却不吻合。多数院校沿袭或模访985、211高校或办学较久的省属重点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片面强调学科在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没有从区域经济发展出发,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是培养与地方需求不相吻合的学术型人才。由于学校本身无相应的办学条件和基础,结果导致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的培养目标、规格与课程体系严重脱节。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不管在学科布局、科学研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质量评价、社会服务上均应以当地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围绕应用才能办出特色。

(二)办学特色不显

许多地方院校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出现结构性脱节。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均开设有工科类的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文类的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类的艺术设计、音乐学,管理类的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理科类的生物科学、生态学等专业,这些专业招生人数多,规模在学校占的比例大。但是这样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雷同,毕业生社会适应性差,就业困难。一些行业背景很强的专科升格为本科后,特色也不再明显。

(三)课程体系不优

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来体现。目前各高校课程体系基本由公共基础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集中性实践环节以及素质拓展等几部分构成。这种课程体系与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等学术型本科办学课程体系设置雷同,突出了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重理论,轻应用,但忽略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特色课程体系设置在人才培养中很难体现,使得学校的专业设置中课程体系培养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相脱节。

(四)师资结构不良

地方院校在升格过程中,虽然引进了大量的人才,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比例满足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的要求,但是师资的结构并不优良,年轻教师多,博士多,但是具有应用能力的双师型师资少。引进的高学历、高职称的年轻教师多是从校门到校门,其理论功底虽然扎实,可相关行业的职业技能、实践经验不够,在教学中难以有效指导学生,学生学到的也只是一些书本的理论知识。

(五)校企合作不够

许多地方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都存在许多相同的问题。如毕业实习,虽然各高校与行业企业建立了许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随着学校的扩招,学校联系的实习单位数量有限,实习基地的增加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加上无偿接收学生实习的单位不多,学校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自主实习,这样的实习效果可想而知。而且学校对实践教学内容缺少监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是要去了解企业的生产、销售、新产品研发与管理等各个环节,掌握生产流程,以适应岗位,提升就业竞争力。但企业认为实习学生动手能力差,生产效率不高,会影响单位效益,很多企业将实习改为参观,这也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许多实习单位实习参与度不够,有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参与技能性实践较少,却做一些与实习技能无关的事情,如充当实习单位的劳动力,做一些琐碎的办公事项等。这样学生的实习达不到实践教学的要求,校企合作难以保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更是无从谈起。

二、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

应用型人才分为四个层次,专科、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1];其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属于职业化、专业化人才。其培养目标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培养能够运用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或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2]如技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师、企业主管、医师、律师、中小学教师等。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基本特征为能应用、能实践、能解决实际生产。[3]随着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未来许多工种将变成专门的职业,故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

(一)把握应用型人才内涵,实现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

1.共性向个性的转变。地方本科院校应突破专业布局,打破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的局面,彰显自身特色。各地方院校应在合格评估的基础上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则要由以前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全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转变。2.学科向专业的转变。学科为学术范畴,常与科研相联系;专业则为教育范畴,重在人才培养。[4]985、211及部分省属重点高校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体,则学科对于它们来说很重要;地方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应以专业为基础、以岗位为核心,应注重知识的集成与应用。3.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主要通过考试来掌握知识。如此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具备从事各种职业的技能与能力。从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则要把应用能力作为核心,从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入手,分析职业能力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构建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理论知识、实践实训、技能操作等以突出应用能力为主的课程体系。

(二)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是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围绕产业进行对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主动邀请行业、企业人士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以实现社会对人才选择的无缝对接。指导性原则突出以应用为中心,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做到公共类基础(通识类)课适用、专业(基础)课能用、专长课管用、实践技能现用的原则。

1.优化专业结构。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地方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专业结构不调整、不优化,将严重制约与对接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即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首先要优化专业布局,打造一批与地方支柱产业相对接的专业群。如琼州学院位于海南三亚,则要对接三亚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重点发展旅游业、热带海洋资源类(海洋渔业、海洋生态保护)、热带农业、海洋通信、电子电气类、海洋贸易及与东盟国的海洋文化类等专业群,形成一批有特色、优势明显的支撑性专业。其次,要培育一批特色专业。应重点培育3个左右的部级和10个左右的省级特色专业,一批校级特色专业。再次,调整一批报考率低、就业率差、供过于求的专业,以形成结构优良的专业布局。

2.构建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课程体系。地方院校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应以社会需求,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为依据,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以行业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中心,构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与产业、社会的需求相对接。琼州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设置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长课、专业任选课程、素质拓展类课程构成。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满足教育部专业目录对专业的要求,专长课、专业任选课、素质拓展课为专业技能与应用及特长类课程,体现专业特色,在设置上具有前瞻性、现实性与多样性,可满足现在与将来学生的职业技能所需。同时为保障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应用技能,学院构建了“实验、实训与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强调实践课程的学分比例,如人文类专业不低于总学分(学时)的20%,理工类专业不低于30%,教育类专业见习实习不少于18周。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及科研实践与创新,其成果可冲抵相关课程学分,以增强学生解决生产实际应用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紧密结合生产和应用,理工类学生要求有7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室、生产实习、工程实践等当中完成。这样以确保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四年不断线,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校内外实践训练四年不断线的全程化实践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学术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实现与地方产业的紧密对接,各地方院校应根据专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1)校企互动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可通过产学研途径,采取订单式、分段式、嵌入式、区域合作式等多样化的培养方式,与行业企业共同研制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规格,共同研究课程体系设置,将学校教育延伸到行业企业。同时也选派技术员到校授课,构建起多元化的校企互动联合培养模式。(2)“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众多地方本科院校存在刚转型不久,应用性不强,社会资源共享能力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一些地方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用性相对较强,且技能性训练资源有的比较丰富,通过与地方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接,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术专门人才,这也是地方院校中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3)卓越职业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卓越农艺师培养计划”等突出职业化特色。(4)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通过建立理论教学—职业化培训—应用实践—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开发校本课程,编制校本教材,建立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完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形成独特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5)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与俄罗斯、奥地利、非洲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友好关系,今后将进一步拓展办学途径,利用区域优势,吸引优秀外籍教师来校开展教学与交流,力争在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新成绩。

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效

琼州学院通过6年多的努力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单一的师范类专业向多学科多专业发展转型的专业布局,学校由6个师范本科专业转型到现在的涉及文、理、工、管、法、史、农、教、艺等9个学科门类40个本科专业。2.学生职业能力不断加强,实现了学生的能力培养由传统的技能型向应用性转型;人才培养模式由借鉴学术型高校向有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转型。校企合作办学的惠谱班、移动通信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彰显应用特色,学校因此获得“海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先进院校”“海南省产学研结合十大杰出院校”“海南省‘十二五’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单位”“海南省‘十二五’产学研合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3.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实现由单一的学术型向双师型转型,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高职称、高学历结构不断增强。4.教学改革成效显著。从2009年文理各一个专业的试点,到现在所有本科专业改革实践,学校每年资助的100项实践教改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实践教学,学生的科技竞赛、素质拓展及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加。2014年学校有三个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获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海南省选取学校作为试点单位与海口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开展“立交桥”式的职业技能导向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试点,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相衔接培养的工作多层、次多元化的技术技能性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技能导向下,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将为各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借鉴。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

[2]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