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7 15:54:21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例1

一、引言

在全球面临温室效益、环境急剧恶化的如今,低碳经济也随着经济转型升级而出现。低碳经济是在经济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低排放和低能耗的低碳目标,同时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新兴产业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我国在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布局与发展。低碳经济凭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渐得到大力发展。那么本文就通过分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发展方向和发展前途,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低碳经济

(一)定义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有着与其他经济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通过低碳经济理论指导低碳经济的实现,推动经济升级转型,从传统污染大的经济模式向低碳排放的新型经济转变,同时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帮助企业来发展自身,通过鼓励发展新型产业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范围极广,包含新能源产业、新材料科学产业、航天工程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各种新兴的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格局在发展中表现良好,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低碳经济也在这种一片大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茁壮发展起来。

(二)发展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发展阶段之后,面临着诸多严重环境问题如冰山融化、海平面升高、气候异常等各类问题,在经济发展中发现唯有改变能源使用结构、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境才能够保证地球的健康,低碳经济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低碳经济出现以来就受到全球各国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在引导人类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三)发展模式和方式

低碳经济在发展中就是要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但与此同时也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进步。而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就是在经济发展模式不变,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低排放、低污染、低排放,达到低碳经济的高效能、高效率和高利益。低碳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解决能源污染和企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大力推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方面就很好诠释了低碳经济,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清洁绿色能源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低碳经济处于发展初期

尽管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一直在政府政策下平稳地进行,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在处于发展初期,无法通过现有的产业发展系统地总结出低碳经济的发展规律。我国现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缺乏核心的低碳技术支撑,虽已有了大量的战略性经济产业的建立发展,但是大量的重要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其他发达国家手中,以至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受制于国外的知识产权和科学技术。

(二)处于技术瓶颈时期

新兴产业的出现是在低碳经济后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并不完善,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在低碳新兴产业的市场发展中缺乏大规模化的产业生产技术;二是产业转型不完全,其生产设施无法达到低碳经济的要求;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材料在国内无法得到充足供应。高科学技术的门槛和高成本、高风险使得我国新兴低碳产业发展到了瓶颈时期。

(三)暂时无法成为经济支柱

尽管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撑下,战略性新兴低碳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还是比较小,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对整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起到革命性的带动作用。战略性低碳经济的产业发展会不断形成并完善其产业链,增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20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增长值占GDP比重约为百分之四,2015年的产业增长值也仅仅为全国GDP增长值的百分之八,但这距离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的目标仍有很长一段距离。

四、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的难题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在消耗了大量能源的代价下实现的,但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下,低碳经济也随之发展。在之前经济快速发展中付出的代价使得我国如今的地台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的严重问题。

(一)能源结构不完善,利用率低

我国产业能源使用多以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为主,传统经济重工产业以高能耗的企业为主,其能源的结构以原煤为核心。同时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下,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率差距较大,而污染最严重的煤炭使用率占我国能源消费的三分之二,所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环境。

(二)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增长离不开第一传统产业,但传统第一产业是我国经济GDP的经济支柱,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着经济主导地位,其次第二、第三产业并进,都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产业和新兴低碳产业比例不协调,经济产业结构矛盾,我国制造业仍然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产业集聚水平低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低碳经济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依然比较小,无法形成一个闭环的集聚区。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是在集中度还是集聚度上都无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媲美,层次依然很低,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产业规模低也就无法吸引足够的高端技术人,这样就无法提供相应的智力和技术支持,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集聚效应也偏低。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科学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一)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研发低碳技术

低碳能源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为确保低碳经济的稳定发展,加快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减少原煤的使用,降低产业的生产污染。加大天然气、太阳能等能源在新兴低碳产业中的使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源结构优化,使得新兴产业减少对原煤的依赖。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在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大力调整。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环境和经济并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步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也是低碳技术提高和低碳经济效益提升的必然过程。

(三)加强科技创新,独立自主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技术支撑,提升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大力研发自主技术,将低碳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手里,使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不受技术制约。加大产业科技创新研究的资金投入,强化创新意识。在国家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下,扩大技术型人才队伍,建立完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六、结语

总之,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但在仍然坚持工业化发展的前提下,一定会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抓住产业升级转型的契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从而从低污染、低能耗和低排放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我们坚信,在我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会得到长久发展,改变生产和消费模式,我们从期盼中真正地走向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生活。

参考文献:

[1]尹政平.低碳经济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2(5):14-17.

[2]卫冰洁.低碳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何雄浪,马永坤,恩佳.低碳经济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价值指标评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33(9):41-46.

[4]黄乐.低碳经济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现代国企研究,2015(22):93-94.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例2

“VISTA五国”是由日本金砖四国经济研究所学者门仓贵史在2006年11月提出的,他认为“VISTA五国”将成为继“金砖四国”之后下一批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根据该研究所的推算,从2005年至2050年,西方七国(G7)的经济规模最多扩大2.5倍,“金砖四国”会扩大20倍,而“VISTA五国”的经济规模预计可扩大28倍,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

2007年7月24日,日本《经济学人》周刊发表题为《VISTA五国为何能成为有潜力的国家?》的文章,其作者门仓贵史认为判断哪些国家属于有潜力的新兴国家要依据以下5项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不断增加的年轻劳动力、积极引进外资、国内政治稳定和中产阶级的崛起,如果按照满足4个条件以上的标准来寻找下一代有潜力的新兴国家,“VISTA五国”就出现了。

影响世界格局?

目前,土耳其、印尼、阿根廷、南非、越南的GDP总量分别位居世界的第17位、第22位、第30位、第32位和第60位。此外,除越南外,其余4国均是G20的成员。“远景五国”各具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外资的进驻,同时也享受着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分配利益。就连2008年的金融海啸也没能阻滞“远景五国”的经济增长,目前这五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投资瞩目的新贵,也是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希望和新动力之一。

作为正在崛起的新的世界新兴经济力量,“远景五国”虽不及“金砖四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也增强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加大了对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现状的改造力度,促进了世界向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演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国际形势黄皮书》指出,“金砖四国”和“远景五国”等新兴力量将会对现有的全球秩序产生深刻的冲击。有的媒体甚至认为未来“远景五国”的崛起将有可能再次引起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巨大变化。

“远景五国”VS“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和“远景五国”都是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虽然“远景五国”是世界经济中成长最快的不容忽视的潜力军,但以“金砖四国”的标准反观“远景五国”,后者还很难与“金砖四国”同日而语。

首先,“远景五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落后,这五国的经济总量加起来还不到中国的一半,也只相当于“金砖四国”经济规模的1/6;其次,“金砖四国”都是举世瞩目的大国,在联合国、世界银行、IMF、WTO等国际组织和G20等国际政策协调机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的影响力不是“远景五国”所能比拟的;最后,“远景五国”目前还没有“抱团”的迹象,彼此间的依赖性不强,形成机制化的合作尚待时日。

而“金砖四国”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在重大问题上协调目标与行动的必要性,例如,在2009年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召开的首次“金砖四国”首脑峰会和2010年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第二次峰会上,四国领导人都共同商议合作和协调具体政策措施,备受国际关注。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例3

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 世界范围内的多数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地进行着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逐步将此项调整提到日程上来。事实证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必然趋势和方向。 近年来,各个国家也纷纷出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利发展和壮大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我国也正陆续出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而且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在201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府强调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中央统筹国内外局势,既着眼于现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历史经验表明,科学技术在应对经济危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义

发改委张平主任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具体意义如下:

2.1 国家层面

2.1.1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危机、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率先走出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2.1.2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升国家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要求。科技创新将深刻影响或改变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竞争格局。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可以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2珠海层面

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海被定位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促进本市经济的稳定、 快速与可持续性的发展。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珠海市传统的六大支柱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增长压力,珠海的经济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强大压力。同时随着能源的日趋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一种新兴的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进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模式也随之逐步形成,在此背景下,珠海传统的产业模式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为此,珠海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而其突破口就是积极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今国际和国内大力倡导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期,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有助于推动珠海市经济的腾飞,在新一轮大发展中赢得先机、占据优势。

3.珠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珠海具有如下优势:

3.1珠海市位于广东省南部,坐落于珠江口西岸,背靠粤西南,毗接港澳,地处珠三角核心区;方便快捷的“一桥双港、五纵三横、两铁一网”交通网络,独一无二交通优势。

3.2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对于新能源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装备制造业、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文化休闲娱乐业等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条件。

3.3珠海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具有高效灵活的政策体制和政府管理机制优势。

在珠海市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与规律,结合技术发展和未来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立足珠海市的现实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选择符合我市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安排新兴产业间的布局,探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政策措施,努力把珠海市打造成为中国主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1]王忠宏,石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发展观察,2010,(1).

[2]任晓.“十一五”温州新兴产业兴起之路径[J].市县走笔,2005,(11).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例4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38万。县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已由过去单一的观光游发展到今天的乡村游、生态游、休闲游、历史文化游等多种游览方式,形成了桂林乐满地景区、灵渠景区、烈士碑园景区、世纪冰川景区、猫儿山、超然派景区、忘忧谷景区、梦里水乡景区、兴怡山庄景区、湘江源、秦家大院等十大游览区。兴安县的旅游业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步成为兴安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截止2008年底,兴安拥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共有正式对外开放景区(点)13个,有宾馆饭店158 家,7326个床位。其中五星饭店1家,三星饭店2家,二星饭店2家,旅游定点宾馆饭店45家。旅行社或旅游营业部11家、旅游定点购物商店8家、家庭旅社(饭馆)178家,床位10000多张,地方导游近200人,旅游从业人员达0.5万人,这些构成了我县旅游行业的基本力量。

近年来,兴安县借创建旅游强县的东风,深入调研,认真规划,突出亮点,挖掘特色,优化组合,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1999年,兴安旅游的品牌项目乐满地主题乐园项目的成功推出,推动了兴安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是兴安多年来努力丰富旅游文化产品,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结果,是兴安旅游以创新促发展的精品项目。我县旅游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行业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实现了由事业型向产业型的转变,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强力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提升了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兴安已逐步成为中外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全县住宿餐饮业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旅游宾馆饭店投资规模不断增大。2008年,拥有良好住宿设施的新建的福满楼宾馆开业,原健评饭店易主更名泽玲饭店经改建后重新开业,阳光大酒店和岭南大酒店也重新装修,而岭南大酒店正在积极申报三星级饭店。另外,一个新的四星级饭店正在新建中。2008年是兴安县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关键的一年,全县的旅游宾馆饭店也乘“创强”的东风,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服务水准,在服务质量方面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全年基本没有重大游客投诉事件。2008年,过夜游客117.88万人,全县住宿率达60%以上,收入47038万元。

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统揽全县工作,正确处理发展旅游产业与发展其他产业的关系,实现了兴安县域经济的快速、可持续性发展。兴安县先后荣获“广西优秀旅游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业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广西农产品加工示范县”、“广西工业发展试点县”、“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等称号。

二、目前影响兴安县扩大旅游市场消费的几个因素和问题

兴安县要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市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其中主要是:旅游接待人数没有实现大的突破,部分景区景点门票收入少,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上档次的旅游车少,景区间的公交车不足;汽车站、火车站、公用厕所、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标识及语言环境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功能有待加强建设和完善;一些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如灵渠景区、猫儿山景区,尤其是灵渠南陡村的矛盾长期存在,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各景区之间缺乏联动性,来乐满地的游客到其他景区游览的不多;乡村旅游发展快,但农家乐接待水平跟不上;旅游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如从桂林到兴安有两个收费站,不利于旅游车辆和自驾车的发展;旅游管理机构人才缺乏、部分旅游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有待加强学习和培训;旅游资源整合十分不够,景区缺少亮点,规模少,档次低;工作经费短缺,在宣传促销上各企业又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形象宣传,促销力度还需加大等等。

三、对扩大兴安县旅游市场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增强发展旅游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旅游业是一个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我县已经逐步成为重要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高服务业在整个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有利于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并刺激金融、信息、法律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发展旅游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有效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弘扬优秀文化,促进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推动城乡建设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旅游产业是持续产业,也是一种特色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第三产业中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工业旅游等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经验证明,旅游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扩大就业,促进农民致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展旅游产业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增强全县干部和群众发展旅游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培育旅游产业的各项工作

1.抓好旅游业发展规划的修编。规划是建设的蓝图,是确保实现旅游业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发展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优化资源,合理开发,打造精品”的原则,制定高起点、高品位的旅游发展规划。我们正在积极想办法和筹措资金,尽快启动我县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以便为招商引资、项目申报奠定基础,为今后指导全县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重点是抓好“三大水库”景区的规划:川江水库、斧子口水库和小溶江水库都是桂林市的重点项目,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县城以灵渠北渠古民居建设规划为重点。还有其他一些景区开发都要纳入新修订的总体规划中。三大景区规划中的单体设计遵循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避免照抄照转,生搬硬套。加强规划管理,防止盲目开发、短期行为和恶性竞争,尽量减少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新的旅游项目,争取在3-5年实现旅游景区的重大新突破。近期,我们要重点建设和开发下列项目:一是以“一山三库”为龙头,再造一个新兴安山水旅游圈。“一山三库”是指猫儿山和川江水库、斧子口水库和小溶江水库。二是开发北渠古城,打造兴安古民居建筑群。三是建设日月湖度假村,再造一个“乐满地”。四是开发世纪冰川二期工程、龙潭江景区、烈士碑园红色旅游二期工程等项目。五是进一步开发古严关、乳洞岩、秦家大院和新农村“农家乐”等旅游项目。

3.树立经营理念,创新投资和经营管理机制。旅游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经营和运作。我们树立经营理念,就是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格局来发展旅游产业。全县要通过改组、改革,大力推进旅游企业以资本、资源等为纽带进行整合,促进旅游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搞活经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目前,重点是搞活灵渠景区的经营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进行整体宣传促销,实现主要景区或全县景区一票通。优化旅游线路,增加生态游览内容,如溶江的种植园、华江的竹子林等。

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增加旅游业投入。坚持“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权出让、合资、独资、参股、租赁等多样投资经营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外部资本和民营资本开发旅游市场,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

4.加大促销力度,积极拓宽客源市场。搞好宣传促销,是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也是树立我县形象、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我们要盯住广西、湖南、广东、贵州和东南亚市场,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促销。在坚持多年来游客以广西和湖南市场为主的同时,还应锁定周边的湖北、贵州两省的武汉市、贵阳市,并制定周密的促销计划,由旅游局牵头,协会组织、旅行社、景区参加,实现宣传和旅游业务的交流和对接。加强与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联系,积极参加区内外的大型旅游交易活动,寻求和开辟新的客源市场;坚持举办桂林米粉节等文化节庆活动,邀请旅游界的领导、专家、企业负责人以及新闻记者,前来做客观光,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加强合作;组织举办各种类型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旅游宣传画册以及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地宣传造势,让外界充分了解兴安,使兴安知名度有一个新的提升。可在《中国旅游报》上做专题报道,然后再用一个版面整体展示兴安独特的旅游产品,以引起全国旅游中介商的关注和推介。要制定宣传口号,突出产品特色。设立政府奖励制度,提高旅游企业宣传促销积极性。

5.改善旅游环境,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旅游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吃得可口、住得舒适、行得方便、游得有趣、购得实惠、玩得开心,是游客的普遍愿望和要求。目前我们要重点抓好灵渠4星级宾馆建设和志玲路文化休闲娱乐一条街的打造。还要建立一定规模的旅游特产商店,专卖本地的土特产,地点可考虑设在白竹铺一带。兴安盛产竹子,可以把大点的竹制品厂办成可接待团队游客的企业,促进该产业的深加工和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强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服务层次和水平。强化旅游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观念,培育“文明礼貌,诚实信用,热情待客,与人方便”的新风尚。抓好旅游行业内部建设。管理部门抓作风,旅游企业抓服务,景区景点抓管理,从业人员抓素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坚决查处违规行为,杜绝宰客现象,维护我县形象。切实抓好旅游安全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加强防范,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旅游环境。

6.旅游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坚持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既要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又不破坏旅游资源与环境,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治理水土流失和防止水、空气污染为重点,对我县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和建设。抓好景区(点)的卫生治理,做到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设施建设同步,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减轻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三)加强领导,落实加快兴安旅游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了确保兴安旅游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兴发[2008]43号),提出了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和近期目标,也明确了主要措施和各部门、各乡镇的责任,我们必须贯彻落实。

二是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各部门、各单位都要齐心协力,形成促进旅游业大发展的合力。可考虑对一些乡镇和部门的旅游工作进行年终目标考核。

三是大造舆论,营造氛围。借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契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站、会议、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让发展旅游业的观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我县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旅游精品和旅游业发展成果名扬区内外和国内外。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例5

作为一种推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形态,“全域景区化”无疑对进一步扩展产业支撑范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激发产业活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这一崭新形态也在为宝兴县域经济跨越提升提供持久强大动力时,成为了该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持续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和谐、幸福的美丽新宝兴提供着强有力的保证。

近日,喜讯再度传来。宝兴县空石林景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顺利通过市级检查,有望成为宝兴县第六个国家4A级景区。届时宝兴将成为全省拥有该级别景区最多的县(区)。

资源禀赋:宝兴全域景区化的先决优势

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雅安市北部,是成都平原通往川西高原的咽喉、西部重要的民族走廊和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宝兴是大熊猫老家,是世界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和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75%的县域面积划入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保护区。

宝兴是传奇世界,生态优势突出,境内99.7%为山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2.04%,被誉为“世界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动植物王国”“全球重要生态区域”,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中被列入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被纳入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宝兴是旅游胜地,硗碛藏族乡是离成都最近的藏族乡,境内的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目前全县拥有国家4A级景区5个,部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

突破路径:加大全域乡村旅游开发力度

近年来,宝兴县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按照“全域景区化”的旅游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全域乡村旅游的开发力度,以农家乐、藏家乐、林家乐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目前,全县有星级乡村酒店32家、宾馆、乡村酒店(农家乐)等各类涉旅接待经营户500余家,床位11000余张,从业人员6000余人。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达1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亿元,较2011年分别增长47%和138%。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咎落村库区移民的生计和后续发展问题,宝兴县委、县政府拿出200万元启动资金开发神木垒景区,鼓励场镇百姓开藏家乐,搞旅游接待。成功创建神木垒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硗碛藏寨・神木垒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咎落村等,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旅游、度假。依托神木垒、夹金山等旅游景区,藏寨居民开办藏家乐,从事旅游食宿接待,硗碛藏寨人均纯收入成倍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硗碛藏寨逐步转化为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接待点。神木垒和硗碛藏寨的建设,既是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示范,又是库区移民搬迁后续发展的典范,更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发展的模范。

在此基础上,宝兴进一步探索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过渡的新模式。“4・20”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过程中,宝兴依托景区资源优势,把农房重建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打造雪山新村、戴维新村。规划设计以全球招标的形式,定位为高端民宿,家庭度假公寓,采用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统一定价、统一服务,统一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探索之道:兴全域景区化的经验启示

――精品战略:深度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依托重点旅游景区,大力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实现差异化发展。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加快建设穆坪镇雪山村、蜂桶寨乡戴维新村、大溪乡曹家村等幸福美丽新村,突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依托周边景区发展旅游观光,旅游接待服务;重点打造藏乡精品旅游村寨,对硗碛藏寨、和平藏寨、泽根藏寨进行风貌改造、绿化、亮化,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新建景区景观、文化小品,着力打造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接待设施更加完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的美丽藏寨。

――功能配套,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道路建设,修建改造国道351线、省道210线、东拉山大峡谷景区的旅游公路、邓池沟景区公路、硗碛环湖路道路、邓和路、陇鹿路、大老路、宝康路、芦灵路等旅游主干线,新建、维修农村公路228公里,乡村旅游道路交通的整体通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完善农家乐住宿、餐饮、采摘园、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加大通讯通信设施建设,实现乡村旅游接待点移动网络全覆盖。实施景区断头路联通、星级旅游公厕改造工程,打造藏乡风情体验游、美丽新村休闲游、中药养生度假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例6

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不遗余力的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积极发展乡村经济。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不仅能很好的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还能使农村的特色产品得到宣传,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涵盖面广、辐射性强、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乡村干部应该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并积极打造乡村特色产品和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自提出乡村旅游扶贫概念后,乡村旅游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方面贡献了巨大力量,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明显。贫困地区居民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人均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升,离脱贫也更近了一步。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家及政府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也通过多种方式引领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比如电视节目《向往的生活》、《忘不了农场》等都是典型的慢综艺,通过乡村独有的风景打造独特的乡村体验感,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要吸引游客,还要留住游客,让游客体验之后流年忘返,激发他们进行再次消费。这就需要政府及当地村民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自然资源,积极打造具有自身文化和特色的旅游景点和产品。由于乡村旅游业是基于乡村自然景观的产业,因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也就是淡旺季,淡季居民收入来源减少,此时应通过其他渠道如网络销售、直播等方式进行本地特色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一方面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为来年的旺季做好准备。总的来说,当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在摸索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深入探索目前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计划。

(二)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不言而喻,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完善发展,其影响作用也将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提出,为了更好贯彻实施国家方针,以乡村旅游作为切入点,能够快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其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即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带动乡村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繁荣的关键途径。同时,乡村旅游还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另外,乡村旅游需要对当地的农村风景和环境进行提档升级,需要加大农村环境的整理,提高生态宜居性,这与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高度契合。而且乡村旅游还需要较为优质的服务和精神文化风貌,所以加强乡村振兴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反过来推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和三产融合,使得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出现转变,促使生产结构优化,提高乡村人民的整体收入,这些又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和响应。2、乡村振兴战略和有关政策奠定了乡村经济发展基础。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农村优先发展,要发展必然会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以解决当前的乡村发展缓慢问题。正是基于此,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将促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特别是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土地承包和流转关系不变将得到巩固发展,这对于发展规模化、大型化乡村旅游设施非常有利。并且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国家对农民工作队伍的培养使得人员素质产生质变,保证了乡村旅游工作的人才需求。3、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紧密相关,可以有效互动。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基础,而乡村旅游则是乡村振兴的实施环节,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因为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牵引,能够加快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同时,通过旅游推广,加快了当地农村建设工作。

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基础设施薄弱

游客在乡村旅游中能否得到较好的体验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比如景区的民宿环境、交通设施、WIFI覆盖、垃圾桶设置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感受,而要保障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就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还要规范乡村文化旅游市场体系,对商家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欺客行为,商家间的良性竞争能激发游客的消费潜能,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环境破坏现象频发

当前,不论是乡村旅游所在地的居民、商家还是游客普遍环保意识不强,以至于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比如游客在景区内随意乱扔垃圾、景区内居民未对垃圾进行分类就随意处理垃圾、景区内的商家如餐饮店所产生的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景区内的车辆尾气排放等都会造成景区环境污染,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着景区环境,使得游客的体验感下降,另一方面严重威胁着景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景区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自发的进行环境保护。

(三)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

由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初步阶段,乡村旅游项目及产品还比较单一,这是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问题。大多数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仅仅是单一的推广农家乐,并没有对乡村其他景观进行挖掘,致使游客体验得不到提升,游客在选择乡村旅游地时就较为随意,因为都是一样的项目和一样的特色,对他们来说没有本质差别,这也导致众多地方的乡村旅游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究其原因,还是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挖掘中明显不足,缺乏创新,没有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四)缺乏乡村旅游品牌

由于目前国内的旅游景点较为固定,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景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一旦离开这些资源的依托,那么乡村旅游很难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不管是省内还是全国,这种情况都比较普遍。不仅如此,还有写地区缺乏正确的规划,导致盲目投资,资源开发中存在巨大的浪费和破坏,并且开发没有结合当地特色,使得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产品单一,无法吸引游客,甚至还出现跟风式旅游开发,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某些著名景区,对附近带动效果较差,无法形成大规模乡村旅游市场和体系,比如湖北襄阳古隆中风景区,其影响区域仅限于隆中对地点,周边大量的乡村人文景观均为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五)旅游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乡村旅游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消耗当地的各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存空间和资源,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太高当地的物价和交通费用,造成人们日常负担增加。另外,当地部分居民无法从旅游产业中获得经济效益,或者获利不足以弥补乡村旅游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压力,往往会导致居民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厌烦心理,阻碍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并且还加大了当地居民之间的贫富,激化社会矛盾等,反而不利于和谐美丽乡村建设。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措施

(一)优化基础设施与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充分保留当地的原有地貌及乡情,并在此基础上注意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为人们带来极具特色及吸引力的视觉体验。除此之外,还要在多方面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条件,以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旅游欲望。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旅游项目,比如游客可以通过线上种菜的方式获得对景区的初步了解,景区居民根据游客的线上操作进行线下的实际规划和布局,并将菜地及蔬菜的具体生长情况通过线上方式反馈给游客,进而吸引游客的到来。这种方式不仅较好的宣传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为当地乡村景观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同时还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有吸引力的乡村景观及服务基础上,政府及居民应该不遗余力的进行乡村环境改善,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带动乡村经济增长。

(二)开设生态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严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为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忽略了乡村环境保护及维持乡村生态平衡,乡村旅游及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文化及环境的相互协调基础上,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兼顾环境保护,故而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更好的将乡村农业与旅游业、休闲业进行融合。当地政府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与环境保护中寻求平衡点,在充分挖掘当地旅游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而增强当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及农业结构的有利调整,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当地政府及企业应该以生态旅居、长远发展为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寻求旅游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帮助当地村民提升生活品质。这就要求政府及企业要充分了解乡村特色,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乡村的人文、地貌及自然景观,并将乡村特色景观进行良好的包装和宣传,同时加强景区介绍及导游服务,在此过程中融入农产品介绍及销售,以此实现各产业的有效融合,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当地政府应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乡村旅游业及乡村企业的发展,尤其要鼓励打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产品及服务。乡村企业应该以当地旅游文化为依托,打造符合当地人文风情的特色项目和产品,并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项目和产品的多样化,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比如内陆乡村企业可以依托农作物生长打造特色嫁接旅游景观,沿海乡村企业可以依托海洋资源打造特色海洋资源旅游项目和产品。总之,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并融入创意理念,使旅游项目和产品更符合时代潮流,充分满足人们视觉及感官上的多样化需求。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及居民要从各方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使某一特色产品、项目或服务成为当地的典型代表,进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及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拓展乡村业务范围,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

在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国内乡村要振兴发展,必然要加强经济建设,而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的关键举措,所以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产业竞争问题。所以需要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另外,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政策和规划要求,做到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特色资源,并对生态进行恢复和保持,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只要通过建设乡村旅游品牌,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占据有利地位,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进而打造高质量的旅游产业,推动乡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的振兴。

(五)减轻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

当地居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投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如下,才能最大可能减少旅游活动给当地人民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此减缓当地居民的抵触心理。另外,政府和投资者也要提高居民的思想意识,定期开展乡村振兴知识宣讲工作,让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并认识到乡村旅游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鼓励其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时,还要加强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分担”到每个居民,基于信息展示、全体决策、意见反馈和全民监督等制度,实现当地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避免出现旅游企业和农民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不良竞争,政府要强化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保证良好的市场环境,打造运行有序的发展环境,促使政府、企业、农户三者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消除负面影响。

四、结束语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推进乡村旅游,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因为项目雷同、服务单一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受阻,要实现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品牌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20,No.312(02):52-54.

[2]韩立杰,董伟欣,周丽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9,000(007):62-64.

[3]赵庆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000(019):144-145.

[4]周丹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No.313(02):72-73.

[5]孟庆光.乡村振兴背景下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旅游,2019(11):355-355.

[6]周冰倩.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乡村旅游发展优化路径探析--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21(7):3.

[7]屈学书,矫丽会.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20(12):6.

[8]宋慧娟,陈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路径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8(6):6.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例7

交银趋势拟任基金经理管华雨对记者表示,10月以米市场快速大幅上涨,主要缘于流动性的推动。随着10月CPI再创新高,政府陆续使用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控制、行政干预物价、增加股票供应等措施来吸收流动性,化解通胀压力。这一系列措施使得高场对未来政策紧缩的预期进一步提高.从而直接导致了此轮市场调整

管华雨认为,当前国内经济的内生动力强劲,而且中西部城市化空间巨大,加上消费潮刚刚兴起,如果“十二五”规划实施,如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松绑民间投资限制、提高国民收入比例等,则中国经济依然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所以,在此背景下,虽然收紧流动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市场的不确定性。但预计目前市场的调整只是短期的,调整空空间有限,市场未来中长期趋势基本不会改变.经济“二次探底”也小可能出现,投资者不必过丁悲观,股票资产仍然是当前最适合投资的大类资产。

光大保德信认为,作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投资时间窗口。四季度的市场走势或将对明年全年的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国内流动性和股市流动性等多方面分析与展望。公司对四季度持中性态度,对2011年仍持谨慎乐观的看法,四季度市场更可能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运行,尽管内外市场的复苏过程仍将不断出现反复,但是整体经济复苏的态势并没有改变。

光大保德信在其策略报告中表示,经济在三季度的回暖,也缓解了市场前期对部分行业的不利预期。FED模型显示,在低利率背景下,股市明显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此外,相比6月末、7月初的市场资金紧张状况而言,四季度资金面仍然保持着比较充裕的状态。

对于未来的操作,光大保德信表示,仍应坚持“一主一次”的投资策略。“一主”是指坚持“α”的寻找,这些行业主要涉及以中小市值为主的大消费领域、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注意把握成长股和主题投资机会。“一次”就是注意把握阶段性的周期性行业的表现,特别是注意把握在美元快速回落、股指期货和人民币升值等大事件预期下的投资机会。从风险角度来看,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价格及通货膨胀的走势.如果两者出现较大的超预期状况,将有可能打破目前的市场平衡。

密切关注流动性

机构投资者普遍认为,由于政府控制通胀而带来的流动性预期的改变,是造成当前市场调整的主要因素。

上投摩根大盘蓝筹拟任基金经理罗建辉表示,央行一个半月之内3次提高_『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央行预调的态度。“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里有一块政府存款,一般是用于支付集中采购。这笔钱多的时候可能达到一万亿元,少时也有几千亿元。这笔钱在12月份都会支付给相关的企业,相当于12月份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正是预计到这点,同时考虑到流动性已非常泛滥,所以央行在9天内连续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

罗建辉说:“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外汇占款最近几个月大幅增加。为了把这些热钱纳入‘池子’,也有必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对这个市场的流动性有收紧的作用。但在目前这个阶段,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不是十分大,也不是十分明显。因为12月的时候,本身货币就要比正常时多很多,现在提高一点存款准备金率,只是使货币恢复正常一点。

“之前我们非常看好市场,但在货币政策收紧的影响下,市场在一个星期之内大幅下跌。投资者要明确的是,为什么会出台这些政策。我们不妨观察10月份公布的数据。比如工业增加值,8月份是13.9,9月份是13.3,lO月份进一步降到13.1,但是可以看到下降的幅度在快速地收窄,而且经过调整之后这个数据是环比向上的。这使决策层有了决策的底气。”

罗建辉认为,控制通胀的政策推出之后。短期市场还将处于震荡筑底的阶段.但是应该是逐步上行的。明年,这种结构性的行情很可能演变成全面性的行情。而目前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流动性。

聚焦新兴产业

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兴产业被认为是未来投资的长期热点。目前来看,国内外政策和市场氛围均利好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板块。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期,政府的相关鼓励政策将逐步出台,有助于推升新兴产业股的投资价值。

中海环保新能源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夏春晖表示.近期各层次的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发展新能源、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已经被列入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具体而言,再生能源、核能等低碳经济产业都将会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关键行业。从前两年的经济衰退到今年经济的逐渐恢复,无论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新能源都被寄予厚望。由于前景被看好,新能源相关上市公司也成了市场的宠儿。

夏春晖表示,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带来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并由此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球能源匮乏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无疑将扮演重要角色。于10月中旬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同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目标之一。此外,国务院也于日前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作为未来10年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被提到战略性高度。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例8

世界经济在危机后迎来复苏,推动力量的主要方式有持续投资、恢复内需,加大贸易力度,尤其是新兴的经济体制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形式。近年来,世界经济逐渐复苏,但是发展仍然不平衡,并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所以相关人员应积极应对挑战,深入分析世界经济贸易形式,这种方式对前景展望有着重要意义。

一、判断分析世界经济贸易形式

(一)世界经济贸易现状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世界经济比上年增长1.4%,新型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为6.2%,世界经济复苏有一定积极影响。例如,美国整体经济呈现良好局面;欧洲债券危机有一定缓解;新型市场得到平缓调整;资本投资市场的经营着回复信心。具体情况如表1:

表1:2010年-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形势(%)

(二)政策空间不足,推出政策面临考验

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很多国家都将利率水平降低,积极而宽松的政策能够为国家带来大量高额债务和财政赤字,但是全球经济发展仍处于增长期,在这种形式下,市场要求财政进行大力整顿,从另一方面来讲,资金的较大缺口,使经济复苏不够稳定,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现象。

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措施的可行性不高,从短期来看,现如今出现的经济复苏加剧的现象,都面临一定风险。首先,世界经济复苏形势还不够强大,发达国家的公共及私人部门拥有较高债务,欧洲的金融体系面对很大压力,社会也出现了高失业率的现象,持续走高的油价也给市场带来了潜在的影响。然后,欧洲相关财政部门的建立,以及相关机制的制定和措施的应用,为其债务危机提供了一些方法,但是在较短时间内欧债危机无法解决,而且这些措施无法处理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出现的债务问题,这种全新的债务问题应找寻新的方法。

(三)经济变化的产生原因

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银行在速度和经济冲击的选择上存在一定问题。经济活动是因为财政过度调整,而导致不利影响。相关人员对市场的信心降低也是原因之一,相关人员过早取消刺激性支出,还可能导致新的经济打击,而且若经济增长没有增长势头,相关单位要进行额外笔记,避免政府出现两难的困境。目前,结束欧元危机、恢复信息是欧洲最紧迫的政策任务,所以相关单位人员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程度,并进行相应调整,合理控制去杠杆化过程,并颁布更多流动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财政部门的货币管理更为温和。

二、世界经济贸易的前景展望

由于欧债影响的逐渐恶化,金融市场十分脆弱,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发达经济体系会受到风险危机,新兴的经济体制外部需求不强,内部缺乏调整,经济增长率较慢。所以,国际相关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持有悲观态度,世界银行在全球出现经济危机时,重点国家及地区的应对措施的前景展望先汇报如下:

(一)美国与欧洲地区

美国经济受到日本海啸和欧洲影响,企业内部的失业率上涨,消费低迷,在2012上半年中,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1%,这种情况不是十分理想,但下半年的经济情况有所改善,而个人消费开支和库存投资以及居民住房固定投资增加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欧洲地区因为家庭消费以及制造业的萎靡现状,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全年经济增长速率缓慢,希腊因为债务危机,导致经济回缩7.1%,其他国家的经济也受到一些影响,例如葡萄牙回缩了1.6%,西班牙和意大利仅增加了0.7%和0.4%,而核心国家德国的增长率为3.1%,支撑了整个地区的经济情况。

(二)日本、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

日本因为债务危机、日元升值以及世界经济的缓慢增长,导致日本经济增长的基础外需减少。而日本地震的产生导致个人消费、住宅投资等一系列行为阻碍经济增长,自2012年以来,日本因外部环境改善,使经济缓慢回升,灾后重建工作也强化了投资者对日本企业改善的信心。

201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家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本币走强以及财政赤字和房地产泡沫问题,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以至于没有跟上全球发展势头,巴西经济增长率为2.8%,增长幅度没有达到上年的一半,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也出现了过去三年最低这种情况。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9.3%,同此上年,降低了1.3%。中东北非地区因为剧烈的政治影响,导致该地的国家经济活动受到制约,而同时外部环境导致增长变慢,增长率不高。

(三)发展前景的应对措施

应对美国经济面临的两种风险,应尽量改善失业率,确保国家增加的就业人员与实际失业人数向平衡,避免经济复苏现象反复出现,改善就业市场,使其具有自行改善的能力,并且大力解决经济结构性视野逐渐恶化的问题;日本、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应重视经济复苏存在的外在风险,尤其日本要重视灾后重建工作,其他国家要主要政治引发的经济影响。新兴市场是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形式,虽然其整体运行进行较慢,但是这种发展形式仍然有足够多的政策空间。中国在这场变动中,只受到一些影响,没有巨大变动,经济仍保持增长的局面。尽管增长速率降低,出口量下降,但是整体表现较好,前景乐观。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世界贸易形式的判断分析和前景展望,能够得知,尽管很多国家受到世界复苏缓慢的影响,但是通过发达国家的带动,近年来,投资形势呈上升趋势,根据联合国会议内容,世界FDI持续增长,规模也有所增加,比危机前的水平要高。世界经济在2012年复苏的脆弱性,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和欧元债务市场的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也对全球投资造成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应该谨慎对待,采取合理的改进,促使是经济能够得到增长。

参考文献:

[1]于培伟.扫描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新变化[J].中国远洋航务,2014(3):167-168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例9

面对后危机时期,世界各国都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科技创新投资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投资。这预示着全球科技将进入新一轮的密集创新时代,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崛起时,一定会伴随着革命性的技术、产业的出现,比如英国的蒸汽机和纺织业:德国的化学工业,美国的汽车、电子通讯、1T业,这些当时的新兴产业改变了经济格局,从而改变了世界。历史也同样表明,在危机中善于抓住机遇的国家,往往会率先复苏并占据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而下一轮经济的爆发点和制高点,也一如历史一样会在新兴产业中产生。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显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未来政策将更加倾斜于相关产业。温总理代表中央提出“要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选择若干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力争较短时间内见效,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现阶段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总体竞争能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回升势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比例的变化,未来房地产投资和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可能继续下滑,2010年投资增速放缓将是大概率事件。另外,在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的背景下,未来地产投资环比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2010年地产投资增速将在低位运行。而地产投资与地方项目投资增速的减慢,将使得2010年投资增速要超越2009年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周期性行业产能受限的情况下,未来投资的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电子电信,信息设备、等有望成为拉动今年投资增长的主动力。

中央政府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和过去一年中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都让我们对未来可能出台的扶持政策充满期待。东方证券认为未来对于新兴产业的扶持可能将集中在产业政策的规划出台、财政直接与间接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科技投入的增加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几个方面。

2010年,新兴产业将在政策、资金两方面受到全力支持,必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高成长孕育长期投资机会

新兴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此类产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创新密集的特点,往往体现在生产率随着技术创新快速提升,而在产出规模上依然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性。这类企业越处在创新前沿,就越具有竞争优势。而中央极为重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主要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通信、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七大领域,七大领域都处于朝阳产业,行业成长性突出,涉及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以信息通信为例,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我国已启动传感网方面的研究。国联证券指出,物联网市场空间远大于当前互联网。以国内家庭固网通信消费市场为例,假设未来每户一部固话+一条宽带+两台电脑,各自每个月固话和宽带总消费是100元,那么固话存量是4.5亿部、电脑9亿台,每个月产生的通信费是450亿元――这仅仅是家庭通信消费市场,如果扩大到个人手机范畴,市场总规模大约是1500亿元左右。而继续扩张到物联网范畴,汽车、各式家用电器,甚至住房和宠物等等都包含在里面,总量与人口数相比可能是十倍数的关系。

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目前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已超过8000亿美元,由新材料带动而产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则是更大的市场。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日渐受到各国的重视,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完善的发展计划,搭建研发产一体的新材料发展平台;伴随着全球资源的减少,新材料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性也倍受重视。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拉动下,未来中国新材料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0亿元,如果再获得政策方面的大力扶持,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它如新能源,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等行业也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甚至全部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个环节,加上政策的大力扶持,成长性突出不容置疑。

国家财政资金正式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其带动的民间投资将难以估量,相关上市公司势必将从中受益。如果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实质投入阶段,资本市场上的投资策略需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所倾斜。因此,鉴于其高成长性和政策的大力扶持,我们非常看好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投资机会。

“两会”点燃“新兴”之火

新兴产业的长期投资机会已被大家认同,目前最关键的是要知晓何时才是我们介入的良机。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新的一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谋篇布局。笔者认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乎中国未来的发展,在本周召开的两会中,将不可或缺一地成为焦点,从而为相关产业带来机遇,因此,“两会”点燃的“新兴”之火或成燎原之势。

业内人士均表示,“两会”主要议题可能出台的政策都有望成为主力资金挖掘机会的方向,并提前布局相关“两会”板块。招商证券分析指出,两会前夕,沿着产业振兴政策的线索,汇总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不少产业被多数省市都列为未来需要重点振兴和发展的主导产业,如现代农业、节能减排、电子信息、旅游、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电网、新材料、装备制造业都被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所提及,也必将成为两会热议的焦点。因此,上述行业在全国性各地都会受到地方政策的支持,具备行业整体性的发展机遇,因而在股市中也有望出现板块式的投资机会。

同时媒体也报道,在春节前召

开的地方两会中,北京、上海、重庆、江苏等省市均将因地制宜,大力扶植与发展本地低碳产业与新兴能源产业作为未来工作重点。地方热情必将在3月初召开的两会中集中汇总,两会后产业政策的陆续落实将成为行业热度的延续性推动力。

中信证券认为,中国经济原有的高碳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目前尚在萌芽之中,为克服原有模式的巨大惯性,在转型初期,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将是确保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预计我国近期仍将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在各项政策规划中加大力度推动发展模式向低碳转型。国泰君安分析师表示,最近的国务院工作会议重申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能减排与新兴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愈加突出。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成主力

新兴产业涉及的行业众多,目前,国家层面对选择战略新兴产业提出了三条重要依据: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业内人士认为,与其他技术领域相比,新能源最符合以上要求。齐鲁证券也指出,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更符合战略新兴产业的三个条件。国泰君安表示,在经历2009年全年市场的重点关注后,新能源作为方向明确、成长可期的新兴战略支柱产业已经深入人心。2010年是政策密集之年,也将是新能源的起步提速之年。因此我们认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将成为新兴产业的主力率,先走出强势。

同时,在经历年前因流动性收紧触发的市场调整后,低碳与新能源板块估值大幅回落,也有望首先走出泥沼,再次超越大盘行情。而从近几日走势来看,低碳与新能源板块已经开始反弹,光伏、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子行业涨幅领先。

新兴经济发展前景例10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001-0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伴随信息、生物、医疗、新能源、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部门,它们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全局性是指战略性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目前,美国、日本等国都已经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后危机时代”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并相继推出了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布局,力争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

一、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提出经历了研究和舆论准备阶段和全面启动阶段。2009年5月,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出席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时指出,要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被提及。2009年12月27日,总理在中南海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提到要开始考虑对产业的科技支撑,着手研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大力发展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这些涉及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一些重要领域。2010年9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下发,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展开了更为激烈的竞争,将对中国提出更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中国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采取不同于推动一般产业发展的对策,从而在这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抢占制高点,加快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步伐。根据2009年11月23日在科技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国当前的战略新兴战略产业主要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

二、战略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而导致的中国产业的发展将会由过度依赖外部产业需求逐步转为主要依赖内部产业需求,一方面,迫于国际市场需求长期低迷的不利形势,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国产业发展不得不由外需转为内需;另一方面,中国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孕育了庞大的国内需求市场,从而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中国特定而广阔的市场需求,又进一步地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与尖端科学技术密切结合,拉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并由此促进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从国际上来看,鉴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给整个经济体带来巨大创伤,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尤为重视发展与尖端技术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以此来保持自身的经济和科技优势。而作为日益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产业革命必将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绝好机会。这次产业革命将带动一大批战略新兴产业的兴起,进而推动中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与关联产业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战略新兴产业与关联产业密切结合,并带动相关产业兴起,是其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主导产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关联产业包括前向关联产业、后向关联产业以及旁侧关联产业,它们分别为主导产业提后、产前和产中服务。此外,关联产业中有相当比重是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与其相互融合必将推动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新兴产业与关联产业相融合并逐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有利于提升中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极大改善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当前,中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有待产业转型,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另外,被划为生态功能区的区域由于受自身环境和经济功能定位的限制,经济长期陷于停滞和贫困的状态,也有待发展绿色高收益产业,实现与其他功能区的共同发展。而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低碳、节能的集约型产业,对于落后地区的发展将是一个新契机。从而在“后危机”时代,基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区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对进一步促进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不仅关系未来主导产业竞争,而且也关系着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所以要科学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过程所面临的背景和各种问题,把握好产业自主创新的规律和机制,努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为此,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围绕如下方面来强化自主创新,从而提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竞争力。

加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要深刻领悟和把握“技术―经济”范式更迭带来的自主创新契机,营造适宜于战略性新技术创新及其拓展的范式设计与制度创新。主导技术范式的转轨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潜藏着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发展中国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结构转型问题。由导入期向拓展期的转变,不仅意味着主导技术和主导产业的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而且要求新的经济范式与之相适应。

加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要通过划分不同技术和创新类型,实施模块化创新转换战略,累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产业模块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背景,所以应该大力实施模块化创新战略。所谓模块化创新战略专指在产品模块化创新环境下,企业围绕产品设计、制造等领域的架构创新、模块创新和元件创新的总体构想。架构创新建立了系统的秩序并使互相联络成为可能,属于破坏性创新。模块创新和元件创新属于渐进性创新,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二次创新(集成创新)。今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以价值创新和获取为目的,动态实施模块化创新转换战略。

产业政策是一种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产业政策法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构成要素。构建完善的产业政策法律调控机制,是“后危机”时期选择、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需要[2]。

相较于日本等经济赶超型国家完善的产业法制定和法律机制,中国产业立法的效力层次较低,产业政策法律化程度不高,对政府制定的实施产业政策行为进行约束的规范或法律责任条款不明确,对于如何兼顾第一、二、三产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方面,缺少指导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本法》,也未制定出三大产业促进法,某时某期的产业发展仅靠政策规划和规范性文件,这种现状远未上升到立法层次,更难保障“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战略任务,总结国外先进经验和调整产业政策法体系的需要,目前必须制定指导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本法》,在后危机时期为中国三大产业政策立法提供基本规范和法律保障,并依此制定相关战略新兴产业促进法,满足在振兴、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关键时期的法治需求[3]。

目前,中国对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略显滞后,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继续鼓励促进自主创新,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财税、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产权、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既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支持力度,也要把政策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既要为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创造有利的条件,也要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投融资环境,激励民营企业发挥创新积极性。

尽管世界经济陷入几十年不遇的危机,但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重组的速度却没有放缓。一些发达国家为提升全球竞争力,研发产业呈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新趋势,在海外设置一批原创型技术研发基地。受金融危机影响,高端人才的引进成本降低,目前已成为引进国际科技人才的最好时机。在此背景下,中国在新兴产业领域可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国际资源,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支持科研单位或企业到国外收购研发机构,通过合作吸收国外的高新技术及开拓国际技术市场,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4]。

四、结语

总之,借鉴国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主要举措,充分剖析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水平和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趋势,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升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形成、带动区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拉动中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过程中,要科学选择战略新兴产业中的重点产业和优先产业;强化自主创新,提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的技术竞争力;营造适宜于战略性新技术创新及其拓展的制度创新;实施战略性产业的模块化创新转换战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法律机制;制定产业基本法,确立战略新兴产业基本规范;提高立法层次,健全战略新兴产业的法律制度体系;培育良好的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支持环境;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正楚,张训,周震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