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学前儿童德育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6 16:08:45

学前儿童德育

学前儿童德育例1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必须是自觉的主体,具有主体意识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前提。

1.学前儿童主体意识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

人先天不同于动物,在基因中就获得主体性遗传,具备主体潜能。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人主动建构起来的;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具有人的完全意义,还具有自发的吸收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即吸收性心智,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儿童的认知是儿童作为实践主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教育实践中,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现代媒体和信息化交流方式更拓宽了其视野,尤其进入幼儿园,接触到伙伴、教师、集体、环境等社会实体后,以学习的方式经验、以直观的方式认识,初步理解自然与社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尽管不是自觉意义上的。他们以自己接受与否,选择对人对事的态度,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求自己、要求他人。学前儿童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的存在、力量和价值。其实,学术界虽然没有明确承认学前儿童拥有主体意识,但是,在方法论和教育实践中却鲜明主张双主体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呼吁实现学前教育中儿童主体地位的回归。

道德意识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人的自然禀赋,人的生物性中包含着合作和自我牺牲的倾向,人在最原始的内心深处就有与人联系的迫切渴望。可以说,道德意识作为潜能存在于每个人的自然机体中,是人的社会性本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原始的道德意识占道德意识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是一种潜能,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学前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应该及时让生物学意义的道德种子萌发、生芽,生成社会意义的道德之树。

2.学前儿童主体性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学前儿童参与道德启蒙活动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教育内容,以指导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标,也就是塑造思想,因此它的对象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否则,就丧失了实践根据和实践价值。

第二,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本质。道德启蒙教育是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自我确立和自我完善。道德意识是主体意识与对象意识在道德世界的统一,它的确立与完善只能由主体自身完成,其他都是条件准备。

第三,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决定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教育模式。道德启蒙教育必须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以他们的主体性特点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在道德实践中,要尊重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形成主动的、有责任的道德意识。

第四,学前儿童的主体性造就了道德启蒙教育的学科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主体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前者表现为主动,即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体会自由、快乐;后者表现为自制,即克制自己做他人否定的事情,体认责任、规则。道德启蒙教育就是帮助学前儿童模仿与学习寻找肯定与否定在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内在统一。

二、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养成

道德意识建构于主体的习惯,既是社会风俗习惯的普遍化和一般化,也是个体自身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①

1.学前儿童的人格养成

人格是道德主体对自我的定义,以区别于其他的道德主体。它是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基础和内在根据,独立存在于精神文化维度里,从心理层面构筑个体的道德规定性。在道德实践中,主体根据自己的人格归纳、整理道德体验的表象材料,形成有序的道德意识。人格潜伏在思想最深处,是隐性的、原始的道德意识,而道德意识则是显性的、成熟的人格表现。人格以其稳定性主导着道德意识的倾向,养成学前儿童理想人格是道德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人格养成首先在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结构心理学理论,外在的言谈举止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个人的生活习惯还会引起他人评价,反过来影响个人的人格。中国传统“小学教育”就是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从劳动、接人待物、日常礼节方面培养儿童人格的自觉性。其次,在于生活方式的养成。正如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方式决定人生观、价值观。“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③箕子认为商纣王有了象牙箸就会想犀玉杯,用牙箸玉杯当然不可能吃普通饭菜,必然追求豹胎美味,吃到豹胎的人当然不可能穿朴素的衣服、住简朴的房屋。为了锦衣珍馐、玉殿高台,必然要搜刮民脂民膏,为祸百姓。“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④再次,在于心理倾向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倾向,要求勤于主动学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还要有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同时,良好的心理倾向要与遵守社会规则、服从社会规范结合起来。最后,在于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有天然性趋向,表露出一种内在自然力。但是,环境影响、后天矫正,一样会改变先天趋向。尤其要养成学前儿童和谐习性,消除对抗性心理习性。对抗心理成为人格习性,人际关系就会不可逆转地恶化,最终可能会仇视社会。

2.学前儿童的道德素质养成

相对于人格的混沌状态,道德素质则表现出清晰的理性特征。道德素质是道德主体对社会环境的根本承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学前儿童道德素质教育主要在于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养成。家庭美德是个人全部道德素质的基础,培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弘扬家庭美德是养成道德素质的关键,对社会安定团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私德”相对,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人与人之间在公共生活领域交往的规则。只有遵守社会公德,才会被社会接纳。儿童的学习就是塑造“社会人”,社会公德的养成显然是学前儿童的必修课。

3.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养成

社会出于稳定与秩序的需要,衍生出行为规范,调整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体地体现和延伸着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是人对社会规则的客观实践,在个人的现实性上就是主体对自己行为的选择。行为规范有成文的,以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守;有不成文的,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甚至部分法律规范和宗教规范,也要求人们遵照执行;还有的只反映了社会情绪的喜爱或厌恶,没有上升到道德、准则的高度,仅作为“应该”或“最好”的建议,并不给人以外在的压力或束缚。无论哪一种行为规范,人都不可能先天认知,只能后天养成。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主要是针对后两种不成文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学前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黄金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学习和创造能力。教育的责任就是协助儿童发挥自身潜能进行自我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谛。学前儿童抽象思维尚不够健全,囿于感性认识。对于他们而言,词语与其说是逻辑概念,不如说是符号,而且是感性的、可经验的符号。启蒙教育不能成人化,抽象的道德和社会理念只会造成儿童思维混乱,灌输只能教会孩子撒谎。经验直观是学前儿童的主要认知手段,他们直接通过感知认识事物,通过实践把握世界。儿童是最积极的“实践者”。实践会帮助他们完成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同时,学前儿童的认识直接、孤立、静止、片面,反思仅停留于直接的、表面的因果。他们只能接受启蒙式教育,而且必须是直白的正面教育。学前儿童倾向于借助想象力把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用简单的认知结构暂时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拟人性是幼儿认识过程最为有趣的特点,他们仿佛信仰万物有灵论,赋予万物思想和灵魂,想象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知觉、有意识,也赋予世界以人性的尊严与人性的光辉。学前儿童比成年人更加遵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反而造就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性。

2.情感过程

在认识的过程中,客体一定会引起主体意识的波动和感染,出现情绪、态度等情感过程。学前儿童知觉与感情尚未完全分化,总是以情感的经验直观世界、把握世界,表现出无遮掩的人性。情感过程最能够激荡学前儿童的心灵,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在本体论上应该是一种情感存在和情感力量。学前儿童在认识过程中会用主体意识灌注对象意识,直接地让世界统一于自己,实现与世界的情感交流。针对学前儿童情感过程的教育应该是正面的教育、爱的教育,而不能让他们通过否定恨来反思爱。否则,我们就在不善于反思的儿童心中培育了恨的种子,儿童将来的情感走向会令我们大吃一惊,就像马克思感叹的:“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3.意志过程

意志是主体对自由的实现,反映了主体运用本质力量对客体施加作用,创造新的价值。自由是道德的基础。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被约束。自由是对享有权利的尊重,但不是放纵。自由必须被限制在义务里面,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换取他人尊重自己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规则的自由。自由还是自我约束。自由意志在选择时,遇见了这样的二律背反:我是自由的,自由是无限的,所以我选择;可是选择的对象和结果都是有限的,所以选择不是自由的。选择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意志侵犯了自己的自由,减少了自己的自由。所以,意志是自我意识,也是自我控制。道德启蒙教育的意志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习选择,并学习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4.审美过程

审美是人把握自然、把握社会尤其把握自己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知、情、意的统一,是一个评判的过程、主观的心理过程。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形成一种超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在这个主观的心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不再强调客观的认识,而偏重于主观的理解。所以,审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预期、理想和超越,从而促使人生超脱世俗的平庸和鄙陋,“诗意般地栖居”①。学前儿童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特点,使其审美过程倾向于直观的优美,很难理解反思践踏生命的丑陋而获得的崇高。在儿童看来,战士英勇杀敌与恶狼吃羊,都是对生命的践踏,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四、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引导艺术

德育是主体的心理体验和意识生成,学前道德启蒙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法。

1.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传统理论与传统方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儿童为被动的教育对象,视儿童心灵是可以任意涂画的白板,灌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手段。教师向儿童传达思想戒律,儿童则像机器一样录制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整个教育缺乏民生与科学精神,严重制约了儿童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形而上学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割裂了自身与其他学科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把思想政治工作从生活中孤立出来,学校(幼儿园)独自承担起儿童的教育工作。教师的教育经常与家庭或社会的价值观相左,儿童迷惑于其间的矛盾,无法从中取舍,最终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

2.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思维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既独立于其他教育学科,又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因此,需要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用合理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指导我们探索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新思维。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有序地引导清理道德体验的无序性,以理性思维整理感性道德经验,以自觉的道德意识替代自发的道德表象。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协助孩子发挥自身生命潜能,健康地发展。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主体的自由意志。理性的、抽象的道德理念要让位给经由反省的生活经验以及人的自我建构。教育尤其要将个人转型为主体,觉醒其自我的自由和责任。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还原德育的学科本质,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去除物化的非历史的概念,转换到批判、反思、自由等人性的历史的概念。恢复学前儿童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意识,使其自觉体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习社会批判、权利意识和公共参与,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正义,朝着道德觉醒和人性尊严方向发展。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要统合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领悟道德力量和道德真谛。因此,要积极统筹各类主体,分析并批判压制学前儿童的社会结构,让学前儿童生活、生长在真实、统一、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不会因为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分歧而导致儿童思想的迷茫和人格的分裂。

学前儿童德育例2

最近,我省正式公布了《省公民道德规范》,省委要求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并要把道德教育融于丰富的道德建设实践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规范》宣传实施,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公民道德教育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学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作为幼儿教师除了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之外,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也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所形成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体现。它是一个很广泛的含义,如热爱祖国、热爱劳动、集体主义、遵守规则、文明礼貌……我们不可能全面进行研究。则根据《省公民道德规范》中对学前儿童的品德规范要求“开口说请,见人问好。同伴同玩,礼让友好。生活小事,自己做好。知道对错,从小学好。”确定从幼儿的文明礼貌、分享合作、自理能力、关心帮助别人四个方面对我园幼儿的道德品质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寻找切实可行的农村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家园配合的教育合力,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我们认为在幼儿的道德品质形成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都是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道德认识是推动幼儿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是道德动机的主要成分,道德行为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与外部标志。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幼儿道德认识与行为的一致性。因此,我们采取了观察法、问答法、问卷评价法、谈话法等方法从认识与行为表现两个方面对研究对象的文明礼貌、分享合作、自理能力、关心帮助别人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学前儿童在文明礼貌、分享合作、自理能力、关心帮助别人等道德品质发展现状是:①一部分农村学前儿童具有道德认识与行为的一致性,即既有良好的道德认识,又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多数幼儿存在行为表现落后于认识的现象,即有相应的心理意识,形成了一定的口头行动,但在实际行为上都未能转化,不能言行一致;有少数儿童的道德品质不良行为表现突出。②从总体而言,幼儿在幼儿园的道德状况比在家要好。

二、教育对策

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分析,我们运用行动研究法,制定了综合教育培养方案,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

(一)通过环境创设,营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的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

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经常性和广泛性,并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注重环境布置的艺术性和教育性是我们实验班布置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则。如:国庆节,我们通过布置“家乡真美呀”、“我爱北京天安门”、“祖国妈妈,您好!”等激发幼儿的爱祖国、爱家乡情感;在走廊围墙的瓷砖壁上布置了一块“合作协商画”;活动室的墙上布置的“分享好娃娃”、“爱心宝宝”、“合作角”,幼儿每做一件分享合作、关心别人的事,就自己把内容画好贴上。幼儿共同合作的作品,如绘画、手工、搭积木等都可以陈列在“合作角”,让他们享受到合作分享、关爱别人带来的乐趣;在教室后面的墙上布置了一些道德行为教育的图片。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良好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二)融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于各科教学中,提高幼儿道德认知水平。

我们充分利用各科教学和游戏进行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如通过看图讲述《我端凳子奶奶坐》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谦让的精神,渐渐养成“尊敬长辈”、“心中有他人”的好品格;为了教育幼儿爱惜粮食,我就向幼儿讲《大公鸡和漏嘴巴》、《小米粒生气了》的故事及古诗《锄禾》,使幼儿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通过“玩具大家玩”系列活动,让幼儿知道玩具是大家玩的,懂得用礼貌用语协调同伴关系,并体验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愉快,明白“大家一起玩才开心”的道理。陈鹤琴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的,什么自治、什么克己、什么独立、什么共同作业、什么理性的服从、什么纪律等,这种美德的养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所以我们通过组织各种游戏让幼儿懂得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学习判断善恶、美丑、好坏、是非等简单的道德行为规则,不断提高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

(三)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发展幼儿的道德情感,促进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1、躬行身教,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是幼儿品德教育中一种极为有效的直观教育形式,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俗话说:“一个被崇拜的榜样胜过教科书”,老师是孩子活生生的榜样、楷模。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我们都注意以身作则,给幼儿良好的榜样示范。如:晨间主动向幼儿问早或说句“祝你今天快乐”;上、下楼梯、洗手,主动说“请你先来”,并及时给予别人帮助;午睡起床、放学前帮助幼儿整理仪表,并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幼儿帮忙做事,说声“谢谢”等,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并经常和孩子一起整理玩具架、擦桌子、扫地。有一次,我看到桌上有水彩笔印,就拿起抹布默默地擦拭,水彩笔印很深,我花了很多时间,用了很多方法,印痕才消褪,我的这一举动使孩子深受感动。于是他们也默默地、认真负责地把桌椅擦得干干净净。可见榜样、模范行为在孩子细小的心灵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及时表扬、强化。对于主动翻椅子、擦桌子、整理玩具、帮助别人穿衣服、扣纽扣,游戏时玩具主动让给别人,会说礼貌用语,与同伴合作共享、关心帮助别人,分点心时把大的给别人小的给自己,分碗、调羹时把新的给别人,旧的给自己等等良好行为我们都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主要采取了三种强化方法:一是肢体语言强化,即采取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小朋友为他拍拍手等随机强化;二是每天组织一定的“新闻活动时间”,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眼睛及时发现同伴的优点和进步之处,既激励了进步的幼儿,又为其他孩子提供了榜样和学习机会;三是健全激励机制,通过“评小红花”、“评好孩子”,墙上布置“奖评栏”等途径,对幼儿的积极行为进行奖励肯定,让幼儿内心产生一种愉快而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内心体验可以转化为今后做好事或继续进步的动力。

3、用耐心和爱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幼儿虽小,却有很强的自尊心,对于那些抢别人的东西、打架、骂人、犯错误的孩子,我们则用建议的方式进行引导、教育,维护其自尊心、让幼儿自己体会内疚、后悔、不满意自己的心情,使之在记忆中打下“烙印”,成为今后行动的“清醒剂”。绝不当作“典型”类当众处理,伤其自尊,引起逆反心理而破罐子破摔。例如有一次自由活动时,两个小朋友都抢着要看《大象救兔子》的图书,你来我往,就撕破了图书。两个小朋友害怕老师批评,就偷偷的把图书放回了原处,这一切被我看见了。活动结束后,我对小朋友说:“老师讲故事给你们听,好吗?”小朋友一面鼓掌,一面静静地等着我。我一页一页翻着图书讲着故事:“……三只小兔逃呀逃,突然前面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后面大灰狼又追了上来,”讲到这里,我故意停了下来。小朋友忙说:“老师,快讲,快讲呀,小兔被大灰狼吃掉了吗?”我拿起撕破的图书给幼儿看,“真可惜,图书不知给哪个小朋友撕破了,老师也不知道小兔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这时,撕破图书的两个小朋友慢慢地低下了头。我启发幼儿说:“撕破图书的小朋友现在心里一定很难过,他也一定想听老师讲故事,大家说怎么办呢?”“把图书补好!”于是我拿来了胶水,并请两个小朋友帮忙,不一会儿,图书补好了。我接着讲完故事后,教育幼儿说:“以后你们要看图书的话,就要好好的看,一页一页慢慢、轻轻的翻。几个小朋友都要看的话,就要轮流或合作友好的看,不能抢来抢去,记住了吗?”“记住了!”那两个小朋友的声音特别响亮。

(四)开展多项活动,创设良好的品德培养机会,巩固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

1、“争当值日生”活动。幼儿天天都想当值日生,根据幼儿的这一心里特征,我们开展了“争当值日生”活动。这并非是想让幼儿帮助我们做些杂活自己省力些,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这一活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集体服务、与人共享合作、谦让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对当值日生很感兴趣,知道这是很光荣的,但是,值日生究竟要做哪些事情还不太清楚,也缺乏一定的责任感。因此,我们在激发、保持幼儿良好的兴趣的同时,逐步让幼儿明白值日生工作的意义,由兴趣性向责任感过渡。我们规定的值日生的责任是: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去帮助他,如帮助小朋友系鞋带、扣纽扣、叠被子等;小朋友摔倒时、心情不好时、生病时要去关心他;班里玩具没整理好、小椅子没放好、地上有纸屑时,值日生要做这些事;当图书、玩具不够时,值日生要让别人先看、先玩;吃点心、吃中饭时值日生可以帮老师分点心、分饭碗、调羹等等。这样幼儿在参加“值日生”的实践活动中,增添了很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集体服务、与人共享合作、谦让等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的机会,提高了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劳动意识,增长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好品德。

2、设立“分享日”。我们将每周的周四定为“玩具分享日”,幼儿在这一天可以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宠物、图书带到幼儿园与朋友们一起分享,既弥补了幼儿园玩具紧缺,又达到了资源共享,也为孩子们的分享创设了良好条件。我们还定每周二为“经验分享日”,在这一天,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近期完成的作品向他人展示,幼儿在展示和讲述的过程中,既能产生一种成就感,又会产生一种因分享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还可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3、举办“生日会”。当某个幼儿有办“生日会”的需求时,我们就和家长配合,把生日会办成一个“分享会、爱心会”。在“生日会”上,蛋糕、饮料、糖果等是小朋友共同分享的物品。还请“小寿星”谈一谈成长中值得分享的故事。其他小朋友可以画一张画或做一个手工礼物送给小寿星“献爱心”,大家在分享蛋糕赠送礼物的过程中,充分体会着快乐、美好的情感体验。

4、充分利用“节假日”。“三八”妇女节开展“热爱妈妈”系列活动,通过讲妈妈、夸妈妈、唱妈妈、画妈妈等增进母子情深。“护士节”开展“爱心献给白衣天使”活动,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剪、画、制作卡片,表达对护士的尊敬之情。

5、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也有许多良好的品德教育资源,如敬老院里的爷爷奶奶、福利院里的小伙伴、街头巷尾随时可见的残疾人、要饭人、精神病人、捡破烂的人……这些特殊人群都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不能歧视和欺负他们。所以我们多次组织了实验班的幼儿去参观敬老院,帮爷爷奶奶梳梳头、捶捶腿、敲敲背,还帮他们扫地、擦桌子;给残疾的叔叔、伯伯们献上力所能及的“爱心”;“重阳节”还组织幼儿与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共同联欢表演节目。通过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苦和不容易,激发了同情心,学会从小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并体验到关心帮助他人、与人分享的愉快情感,树立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五)家、园协调配合,提高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的有效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幼儿家长普遍文化素养较低,教育观念陈旧,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不够重视,倾全力于“智力教育”而放弃了道德教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如果不能共同配合,就会造成教育作用相互抵消,使孩子无所适从。例如教师要求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园自己洗手进餐、午睡自己穿、脱衣服。而孩子回到家,父母嫌孩子自己洗手弄湿衣服,进餐、穿衣嫌太慢而一一给予包办;教师教育幼儿玩具要友好地一起玩,而家长却教育孩子“这是爸爸妈妈花了好多钱才买来的,你不要给小朋友玩,自己一个人在家好好玩”……这样家、园教育不一致,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使我们的道德教育事倍功半。为此,我们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育儿知识讲座”、“家访”等与家长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转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家教质量。如: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内容、要求;让家长注意自己的教养方法,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关心别人,与邻里友好相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设一个温暖、快乐的家庭气氛;还让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的做法作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为孩子行为指明方向。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三、小结与讨论

1、农村学前儿童一部分具有道德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即既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又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多数幼儿存在行为表现落后于认知的现象,不能言行一致;有少数幼儿由于不良的家庭教育,道德品质不良行为表现突出。

2、利用综合教育培养方案,对学前儿童实施良好道德品质培养是可行的,其效果是显著的。

3、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是教育。因此,分析目前农村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现状,对他们进行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学前儿童德育例3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人口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这也是摆在我们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这些更是说明了幼儿园幼儿德育工作的重要。

二、目前学龄前儿童德育中的主要问题

一是顾此失彼。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是全面的,不能只看到某幼儿在园表现好总受表扬,而看不到在家的娇气;只看到幼儿在园值日时认真劳动、为集体服务,却没有看到他自私的一面。教师和家长如果不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教育纠正,就会造成“顾此失彼”,不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自相矛盾。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基本部分。只有这三者都得到相应发展时,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形成。如果三者之间不能协调发展,教育就会事倍功半。

三是不能持之以恒。品德教育应贯穿于一日活动中可是有的教师并非如此,品德教育时有时无。有时大谈特谈,有时又忽略而过。这就要求老师就应注意观察,随时教育,将不良道德行为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建议与对策

第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字抓起。这里所说的“小”,一是指“小时”,二是指“小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的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成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长。”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生中一些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往往是在六岁前培养起来的。在六岁前培养上述品质,容易形成动力定型,达到“自然在习惯,少小若天浅”的地步。“三岁定六十”,这句话通俗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还可以为将来培训更高层次的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幼教工作者,认识到从小时抓起的重要性,就要从小班抓起,从起始班抓起。从小事抓起,就是对幼儿也应防微杜渐。

第二,要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循循善诱。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应该贯穿在幼儿游戏、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在他们与同伴及成年人的交往关系中。也就是幼儿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只有多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能寓教于乐的活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创设一个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要主要因素之一。我们改变过去单纯地为美化活动室而布置环境的观点,从幼儿不同年龄的特点出发,考虑全面发展的需要和不同个人性的差异,为幼儿创设一个清洁,优秀、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发展水平及品德教育的需要,布置墙壁。在活动室内设置各种适用幼儿活动与操作的区域或角落。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自由地选择各种实践,满足自己参与社会的愿望和情感的体验,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学前儿童德育例4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1W前儿童的教育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的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在儿童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及形成的观念是最牢固的。他们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这些想法不易被后续的教育所改变。即,当学前儿童所受到的教育与后续的中小学教育不相符时,中小学教育容易失效;当学前教育与后续的中小学教育相一致时,中小学教育就极易为学生接受。

在智育方面,由于学科知识,如,数学,都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前教育教给儿童的知识基本都是无误的;即使出错,在后续的中小学教育中也能比较容易的得到纠正。相较之下,在德育方面,儿童在学前形成的思想观念是较难改变的。因为思想观念的形成原就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同时,人们对儿童的思想教育,如,拾金不昧,本就是以不断重复进行强化的,因此最终当儿童显现出符合这些思想观念的行为时,就说明这些观念已成为儿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当教给学前儿童的思想品质是积极向上时,学校德育只需对这些美好的思想品质进一步强化以及教给学生如何把这些品质具体化到行为上即可;但是,当学前儿童接受了带有负面色彩的思想教育后,想用后续的学校德育对学生进行改变可谓是难上加难。

2现今学前儿童教育状况

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状况相比起十年前或者更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总体状况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需要已得到很大的满足。因此,人们开始注重精神需要的满足,其中一方面体现在对教育的加大投入上。同时,随着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等原因,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社会竞争趋于激烈。因此,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更为注重、对孩子成才的期望愈发迫切。同时,大多家长抱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从而对儿童学前的教育有着相当的重视。

2.2智育、美育、体育方面

在具体的学前儿童的教育中,依照以前的教育传统,家长对儿童的教育主要集中在智育、体育以及美育上。许多家长对儿童的要求是同时接受智育、体育以及美育的学习,从而使得儿童得到发展。这是相当不错的教育想法。

然而,由于社会竞争的驱使、部分教育机构的鼓动宣传以及应试教育观念和重视智育的想法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因此这使得家长对儿童智育、体育以及美育方面的教育要求变得扭曲以及苛刻。许多儿童每天都要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中度过。如,儿童在进入小学前,要学完某科目的小学课程;儿童掌握某种运动并且获得相关比赛的奖项;儿童要学会弹钢琴并且达到某某级别。这使得许多的儿童在进入正式的受教育阶段以前便有许多的“一技之长”,并且成为了“人造神童”。

2.3德育方面

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所接受的主要是以培养个人道德品质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在此之中会涉及大量的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同样的,在过去儿童接受德育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幼儿园教师教导、家长教育。在幼儿园中,儿童在与同伴交往、教师教学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感受生活、体会人际交往的真挚与生活的美好。在家庭,儿童通过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互动,从而接受家长所教导的一些人生道理、社会公德等并逐渐形成世界观。

然而,目前由于部分家长工作繁忙、家长对儿童的教育向智育等方面过度倾斜以及儿童接受全天的课程学习时间不足等原因,从而使得家长忽视儿童的德育教育,儿童失去了玩乐的机会、缺少感受生活的经验而且缺乏道德品质的正常培养,以导致儿童的部分常识有所缺失、个人道德品质、社会公德与世界观等的发展变得缓慢甚至于停滞。同时,由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社会态度以及不良的学习观影响着部分家长,进而在与儿童的相处中,家长或多或少的会在言语、行为中透露这些不良观念,从而影响儿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格的形成。

3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对学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从现今学前儿童的教育现状可以发现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非常匮乏以及存在着教导不当的问题。因此,可见其对学校德育产生的影响如下:

(1)从学生德育知识的容量看,学生在学前缺乏德育教育,于是学生进入小学时道德观念等方面德育知识不足,从而使学生还没有达到学习原有小学的德育课程内容的层次。因此,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内容与学生已有的德育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从而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

(2)从学生对德育的态度看,由于在学生进入小学前,以智育为主且一直进行长时间的知识学习而缺乏对德育的培养。因此,容易出现对德育教育不重视、不想学习德育的想法。

(3)从学生已有观念来看,学生在学前会受家长的部分不良观念影响以及由于过度学习而产生不正确的学习观或对小学生活的消极态度。即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些不良观念,要在此基础上,重新给学生进行学校中的德育教育是有难度的。因此,这也会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施。

学前儿童德育例5

2信息技术下加强留守儿童思想德育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方案

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目前在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因此在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与改进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1切实加强对于思想德育工作现代化理念的认识与理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行信息技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教育观念的认识问题。信息技术下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的现代化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信息的观念,也就是要求儿童德育教育工作者能在信息技术的工作中善于获取各类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相关的信息,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与整理,作为工作的反馈以及判读依据,以此加强德育工作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要能够具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下儿童德育工作中要能够切实将广大的留守儿童作为服务的主体,实现由重教育轻引导、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教育模式进行重视服务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2.2切实实现留守儿童德育教育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

网络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通过网络建设加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核心。目前对于留守儿童网络数字化建设的资源有有关的德育教育资源库、德育教育工作的课件库以及相应的技术管理库。要能够构建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相关图片视频以及文档资料,要能够将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成为德育教育有效的网络资源;要能够通过将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方便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加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2.3多种实际方案并举,切实提升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效果

首先要能够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建立有效的德育网站,并使之成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网络有效阵地,促进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网络中可以开辟多个专栏,比如家乡的变化、德育案例的学习、知识竞赛等等,通过留守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建立关心国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使得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状况能够由被动的不学习形成主动积极要求进行德育学习的状态,并在此主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够进一步丰富知识、净化心灵,培养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操,加强与改善目前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要能够积极主动为留守儿童进行信息化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条件,要能够使得留守儿童可以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及时能够通过网络获取新的知识以及信息,要能够实现对留守儿童信息化过程中的有效监控以及引导的目的。要能够借助信息化技术有效地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通过网络的力量来进行情感的熏陶。德育教育供着要能够利用网络技术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形成有效的监控以及管理,要能够在网络上及时各类优秀的事迹以及各个方面的模范先进,让留守儿童积极主动进行参与,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进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常识的普及教育,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行为习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有效加强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避免了面对面的交流,能有利于避免留守儿童与德育教育工作者进行心理沟通的心理障碍,能够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具有更为准确的了解,对于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前儿童德育例6

一、叙事的概念与内涵

叙事,即我们通常说的讲故事,是一种建立在某种语境下进行的有组织事件表述,而事件的类型决定了叙事的类型。在学前教育中,叙事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儿童的发展意义非凡:一方面,通过叙事可以让儿童在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等多方面形成认知,对社会产生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学前儿童的叙事能力能够展现其目前在思维、情感、知识、认知等丰富的信息,是了解儿童反正状况的重要窗口。在心理学中,叙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认知活动,叙事的过程要应用记忆中的知识,选择合适的表达词句,通过一定的顺序组织叙述的内容,还要兼顾到参与者的注意力与感受。在学前教育中开展的叙事一般而言都是道德叙事,即通过儿童参与叙事(听故事和讲故事)获得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对善与恶、对与错、丑与美、对与错的判断,是主体对社会道德现象从认知到把握的全过程,儿童的道德认知还处于建立的阶段,需要教育者进行引导。布鲁纳认为,人类存在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思维模式,即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儿童的思维更符合叙事性思维的特征,儿童经常把他们探索的外部世界看作是有生命、有联系和有故事的世界。[1]儿童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叙事者会将自己的经验、知识和目标通过故事传递给儿童,影响儿童的认知和精神,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学前教育中,叙事的最终教育目的在于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而非只是教育,所以在学前教育中叙事通常展现为道德叙事,即教育者借助对道德故事(如寓言故事、英雄事迹等)的叙述,让受教育者即学前儿童通过故事理解抽象的道德观念,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儿童道德认知的成长和发展。

二、叙事对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影响

虽然道德叙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角色,但是其内容却是在不断地丰富过程中。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学界对于叙事在儿童道德认知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愈发认识深刻。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要看到叙事对学前儿童的道德认知影响是利弊双向的。

1.打开认知之窗

儿童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生理的成长,更是思维、意识、认知的成长,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开始接触到社会,开始认识外部世界。在现代社会,幼儿园承担着学前儿童从家庭培育到社会教育的阶段过渡,老师在儿童道德认知成长中作用凸显。学前教育是儿童系统认知世界的起点,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叙事尤其是道德叙事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为儿童打开一扇通向社会的认知之窗,而这扇窗就是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对于儿童而言,接受道德教育远比知识教育更重要,在获取丰富的经验知识之前,儿童首先应当具备对知识经验的判断能力。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儿童才能够真正开启认识世界的窗口,否则儿童缺乏基本的道德认知,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知识获取途径如同浪潮,知识的内容稂莠不齐,儿童很容易被错误的认知所误导。在学前儿童这个年龄阶段,模仿性较强,一旦形成主观印象,恐怕很难改变。

2.引起儿童的道德模仿

在这一阶段重视道德叙事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2~7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其较强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特别是受父母、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较大。[2]在儿童认知的过程中,喜欢模仿是在这一阶段的特点,当然儿童也会出现道德模仿的行为。比如在2007年央视“洗脚”这则公益广告,一经播出便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很多儿童也学着模仿广告的小主人公,给自己的长辈洗脚,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模仿行为。2~7岁的儿童很容易接受叙事的认知形式,对于叙事中的人物形象也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寓言、神话、通话、典故等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都会成为儿童的模仿对象。所以,在学前教育中采取道德叙事的教育方式符合学前教育的阶段特点,也符合学前教育的价值目标。幼儿园具备系统培育儿童道德认知的条件,有专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可以适当的方式开展道德叙事教育,可以引起儿童的正确道德模仿,帮助儿童建立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而不是任由儿童在自主接受的知识经验中形成消极的、负面的道德认知。

3.教育者主观经验的代入

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叙事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不可避免的会将自己的主观经验甚至是主观情绪代入到教学当中。如笔者前文所述,这一阶段和的依赖性、向师性和模仿性很强,很容易接受教育者的主观经验,进而影响他们自己的道德认知。教育者在进行叙事时,对于故事首先已经有了一个道德判断,其进行的叙事其实是建立在自己道德认知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是积极正面的道德认知,则不会对儿童成长造成影响,如果是消极负面的道德认知,更有甚者是消极偏激的负面情绪夹杂在叙事当中,对孩子的日后成长室友严重危害的。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点,如果在起点没有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那么主观认识一旦形成,在日后的教育过程中恐怕很难转变。对于儿童而言可能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在叙事教育中,教育者将自己的主观经验代入是必然的,但是应当尽量将主观经验对于儿童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学前叙事教育途径探析

1.道德叙事理应得到足够重视

在学前教育中应该重视道德叙事的作用,而目前叙事只是帮助儿童掌握知识的辅助工具。道德叙事的道德教育方式相比于传统的知识灌输和规则教导,采用了体验和练习的方式,让儿童在听故事和尝试讲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儿童叙述性思维的特点,借助故事的道德价值让儿童参与到故事的情景当中,唤起儿童的道德感知,而解释和说教的教育方式,不符合学前儿童的阶段特点,教学效率低,发挥作用小,还可能因为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而让儿童对于学习知难而退,影响到后续的教育学习。

2.道德叙事应以正确方式进行

在幼儿园开展的学前教育中,以正确的方式开展道德叙事是实现学前教育价值目标的正确方法。第一,要建立道德叙事的教学体系,让道德叙事成为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独立内容,教学故事的选取、课堂的教学形式、儿童的参与方式都应当融入到教学体系之中;第二,教育者应该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充分认识到叙事教学在学前教育的优势,不将主观经验引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道德叙事当中;第三,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接近儿童道德经验的叙事素材,展示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社会性、道德性事件及问题,激发其道德情感,建构其道德学习。

四、结语

道德教育不但要培育儿童形成积极正面的生活层面道德,也要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从小就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观念,让儿童以正确的道德观念为基础,将来成为一个大写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杨宁.叙事性思维和儿童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9-83.

学前儿童德育例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要求:“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幼儿道德教育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幼儿正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可塑性最强;同时也是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如果幼儿能接受良好的道德启蒙教育,他们就可以分辨真与善,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知,从不辨是与非到明辨是与非,为幼儿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一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童话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儿童德育,它是通过童话场景来呈现具体的人物和情境,以展示一定道德情境的教育方式。幼儿通过对童话的欣赏,逐渐加强对道德概念的认知与体验。通过童话的学习,幼儿可以够获得大量逼真、自然、丰富的语言和情境输入,而这些语言和情境能够很容易被幼儿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当中去,使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到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幼儿的道德认知也会随着童话所蕴涵的道德寓意的内化而逐渐丰富和发展。

一、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幼儿期是幼儿道德认识发展的奠基阶段。个体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因素相辅相成,彼此相互渗透。其中,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是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关键。而道德认知则在道德品质形成中起着先导作用,是德育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首要环节,也是整个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人的道德认知越全面、越深刻,其道德观念就越明确、越坚定,就越有助于转化为道德行为,形成道德品质。”[2]道德认知起引导和控制幼儿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只有在必要的道德认知基础上才具有稳定性和自觉性。“认知是行为的先导,提高道德认知能力是幼儿道德教育的基点。”[3]缺乏正确的道德认知作为引导,幼儿很难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情感。从道德认知入手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无论是对幼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形成,还是对整体道德品质的又快、又好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二、童话契合幼儿认知发展特点,有效促进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对幼儿进行德育启蒙,首先,要遵循幼儿道德认知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才能对幼儿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感受性,其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幼儿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4]在幼儿期,幼儿容易接受外界各种教育刺激的影响,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后期的反复刺激和强化下,很容易在大脑中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因此,从幼儿期以正确的道德认知来影响幼儿,能够促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若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是错失了幼儿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在幼儿的早年,不能合理地教育幼儿,使幼儿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那将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

幼儿心理具有具体、形象和情境性的特点,原有的社会知识经验比较贫乏,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他们只能理解一些简单、形象,且与自身的原有的社会经验或者具体事物及情境相联系的道德要求,只能从具体的、个别的、表面的方面去理解道德问题。以往“幼儿教育成人化”的幼儿道德启蒙,不顾幼儿园有的社会知识经验基础,也不顾及幼儿自身的感受,只是灌输抽象的道德规范,严重脱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违背幼儿心理年龄特点,会对幼儿道德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脱离幼儿的生活、脱离幼儿的世界而进行的道德教育适得其反,会培养伪君子,会造成童年的败坏、道德的败坏。”[5]

(一)童话蕴涵的道德认知具有情感性,符合幼儿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

在幼儿道德教育中,试图通过抽象的灌输道德规范来进行,往往是收效甚微的。而童话经过人们加工、具有能够引起幼儿兴趣的情节。其中正面的力量一般被塑造成可爱或能够引起幼儿同情的道德形象,它能够激起幼儿强烈情感共鸣,这样童话自然能够吸引幼儿主动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道德认知去领悟童话的寓意,因此,用童话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童话蕴涵的道德认知具有情境性,有助于幼儿对道德知识的实际运用。

童话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教育,它是通过呈现具体的人物、情境,来展示一定道德所使用的情境的教育方式。幼儿通过聆听童话,逐渐丰富对道德概念的认知与体验。通过童话,幼儿能够获得大量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和情境输入,而这些语言和情境能够很容易地被幼儿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经验当中去,使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中感受到道德的熏陶,幼儿的道德认知也会随着童话所蕴涵的道德寓意的内化而逐渐丰富和发展。

(三)童话提供的道德形象和榜样具有形象性,易于幼儿观察和模仿。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的许多社会都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习得的,在社会情境中,个人的行为因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改变。幼儿的许多道德行为便是在观察和模仿中学到的。幼儿都喜爱这些良好的道德形象,并容易为他们的良好的行为或事迹所感动。再加上讲述者对童话的动情叙述,以及绘声绘色的表演,童话中的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就成了一个个幼儿心目中的道德典范。“机智勇敢的小红帽”“勤劳能干的猪老三”“团结友爱的鸭弟弟”等童话形象为幼儿所喜爱、所铭记。在相同或相近的情境中,幼儿便会对这些榜样的行为进行模仿,进而推进幼儿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期,幼儿正处在直觉思维阶段,“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表象与直接感知与道德事物的形象直接、密切地联系在一起。”[6]而童话正是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创编的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表达方式,童话给幼儿带来的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道德形象。如勇敢的小红帽、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女孩、不气不馁的丑小鸭,等等。“幼儿在听或读童话时就会在无意识的层面上获得一些教益。这些教益可能是在意识层面上产生自觉的道德认知的重要前提。”[7]

三、关注道德教育中童话的使用方式

(一)选择童话时应关注幼儿的兴趣。

当前,童话的种类甚多,在选择童话是要以幼儿的兴趣而非成人的意志为依据,“无论童话的创作还是欣赏,都要更多的提倡愉悦性、快乐性。”[8]因为一则童话越有趣,它的内容越能为幼儿所记忆,有的甚至让幼儿一生难忘,终身受益。

(二)以合理方式呈现童话,唤起幼儿的道德体验。

“体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这正好符合了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有助于幼儿对童话寓意的理解,“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它将主体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识衔接、贯通,并帮助主体实现认知的升华。”[6]为此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讲述,让幼儿表演,多媒体辅助等方式,为幼儿创设好童话中的情境,使幼儿体验到童话情境,去感受童话的道德寓意。

(三)引导幼儿解读童话,启迪幼儿道德智慧。

教师要引导幼儿的道德成长。引导关键在于两点:首先,要发掘童话中有利于幼儿道德成长的主题。如《小鸭和小熊》写出了朋友之间的友谊;《让路给小鸭子》使幼儿意识到对小动物也要有爱心。其次,教师要指导幼儿对童话的解读。当幼儿沉浸在童话的情节当中,就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帮助幼儿明确童话的寓意。

(四)把握幼儿道德成长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育不仅要针对幼儿原有的发展水平,更要考虑幼儿的潜在的发展水平。过高水平的道德内容对幼儿来说是毫无意义的;而水平过低的道德内容,幼儿又不感兴趣,因此,在选择童话时要以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应过高或过低。因此,教师组织的童话,既要适应幼儿的发展,又要促进幼儿的发展。

童话德育契合了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通过感染、启迪而不是说教、灌输,童话让幼儿逐渐体验、理解人际交往中必要的道德规范,从而提高幼儿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成为引导幼儿道德行为的准则。

四、童话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相关研究有待深入

随着人们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以及童话对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认识的不断重视,童话作为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素材,已经渗透到幼儿家园生活的各个方面。笔者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各级各类幼儿园中的近200多名教学一线的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94%的幼儿教师在本班幼儿一日生活中适时投放数量不等的童话,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这表明教师们,尤其是一线的幼儿教师们十分重视运用童话寓意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也形成了一定的教育科研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多是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难以准确说明童话在幼儿道德认知发展中起到的特殊作用,更难把握运用童话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基本规律。为了让人们更为准确地掌握童话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给幼儿以适合发展特认知发展特点的、快乐的道德教育,提高幼儿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自觉性,需要我们对童话与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相关问题作出持续而深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6.

[2]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38.

[3]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4.

[4]高岚.学前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2.

[5]刘晓东.“救救孩子”以及“如何救救孩子”[J].幼儿教育,2004(11).

[6]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心理发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74.

[7]刘晓东.论童话的教育学意义[J].学前教育,2000(2)

学前儿童德育例8

1.儿童家庭德育方式单一

由于家长文化程度的局限性或是认识上的滞后性,致使有些父母虽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也往往只是停留于口头说教,“言行不一”;有些父母则是等到儿童在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才进行说教。

2.儿童家庭德育时间被挤压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来说,他们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无关紧要,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忽视家庭德育,一方面可能为儿童赢得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却也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潜藏着“危机”。

3.儿童家庭德育内容有失偏颇

家长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讲文明懂礼貌、诚实不说慌、乐于助人等方面,至于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等方面的内容却关注不够。

4.儿童家庭德育缺乏教育理性

很多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不顾儿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去模仿别人。父母的过高要求往往会给儿童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有时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有时却会起到负面效应,由于不堪负重,儿童可能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5.儿童家庭德育环境令人堪忧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过多地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其自儿童入学以后,多数父母便忽视了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且认为以后的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致使家庭德育环境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况。一些父母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父母与儿童的交往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儿童的一切行为必须在他们的限制范围内,儿童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二、儿童家庭德育特点分析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每个家庭由于其组成人员、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从而使儿童家庭德育也各有千秋,然而作为家庭教育重要内容的儿童家庭德育又有其独特之处。

1.儿童家庭德育时间的随机性

家庭德育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没有非常具体的预期教育目标,父母可以随机采取灵活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如打扫房间时,可以进行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教育中没有小事情,你们扎在女儿头上的一个结、一顶帽子、一件玩具——所有这些在儿童生活中都是有极大意义的东西。细枝末节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起作用的,整个生活都是由它形成的。指导这种生活,将是你们最重要的任务。”[1]父母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如此细致入微,抓住时机,灵活施教。虽然有些内容并不直接与道德教育相关,却也间接地影响着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2.儿童家庭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与学校德育相比,家庭德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学校德育往往是囿于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是讲授式的,儿童很少有实际体验的机会。家庭德育则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父母往往是在具体情境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儿童通过切身感受领悟学习的内容,因而它更侧重于体验式的学习。

3.儿童家庭德育环境的特殊性

每个儿童所生活的家庭环境都有其特殊性,从而使每个家庭德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呈现出差异性。

三、如何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鉴于儿童家庭德育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儿童家庭德育应加强针对性

每个儿童都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环境中,都有其自己的独特个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这一点上,家庭德育要优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虽然也提倡因材施教,但因学校是集体教育,个别教育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而家庭德育可以实现真正的个别教育。父母可以根据儿童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活动,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使儿童在“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并使儿童“自由”发展,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2.在儿童家庭德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有极大影响。“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上行下效,先施后学,父母自身的行为就告诉了孩子应该怎么做。由于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而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如能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儿童通过耳濡目染自然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做他希望他做的事情。导师的行为千万不可违背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做错。”[2]洛克的话道出了榜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3.创设良好的儿童家庭德育环境

学前儿童德育例9

1.儿童家庭德育时间的随机性

家庭德育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没有非常具体的预期教育目标,父母可以随机采取灵活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如打扫房间时,可以进行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教育中没有小事情,你们扎在女儿头上的一个结、一顶帽子、一件玩具——所有这些在儿童生活中都是有极大意义的东西。细枝末节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起作用的,整个生活都是由它形成的。指导这种生活,将是你们最重要的任务。”[1]父母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如此细致入微,抓住时机,灵活施教。虽然有些内容并不直接与道德教育相关,却也间接地影响着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2.儿童家庭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与学校德育相比,家庭德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学校德育往往是囿于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是讲授式的,儿童很少有实际体验的机会。家庭德育则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父母往往是在具体情境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儿童通过切身感受领悟学习的内容,因而它更侧重于体验式的学习。

3.儿童家庭德育环境的特殊性

每个儿童所生活的家庭环境都有其特殊性,从而使每个家庭德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呈现出差异性。

二、儿童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简析

儿童家庭德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能够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将会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儿童家庭德育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儿童家庭德育方式单一

由于家长文化程度的局限性或是认识上的滞后性,致使有些父母虽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也往往只是停留于口头说教, “言行不一”;有些父母则是等到儿童在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才进行说教。

2.儿童家庭德育时间被挤压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来说,他们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无关紧要,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忽视家庭德育,一方面可能为儿童赢得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却也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潜藏着“危机”。

3.儿童家庭德育内容有失偏颇

家长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讲文明懂礼貌、诚实不说慌、乐于助人等方面,至于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等方面的内容却关注不够。

4.儿童家庭德育缺乏教育理性

很多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不顾儿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去模仿别人。父母的过高要求往往会给儿童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有时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有时却会起到负面效应,由于不堪负重,儿童可能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5.儿童家庭德育环境令人堪忧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过多地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其自儿童入学以后,多数父母便忽视了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且认为以后的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致使家庭德育环境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况。一些父母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父母与儿童的交往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儿童的一切行为必须在他们的限制范围内,儿童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三、如何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鉴于儿童家庭德育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儿童家庭德育应加强针对性

每个儿童都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环境中,都有其自己的独特个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这一点上,家庭德育要优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虽然也提倡因材施教,但因学校是集体教育,个别教育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而家庭德育可以实现真正的个别教育。父母可以根据儿童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活动,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使儿童在“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并使儿童“自由”发展,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2.在儿童家庭德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有极大影响。“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上行下效,先施后学,父母自身的行为就告诉了孩子应该怎么做。由于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而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如能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儿童通过耳濡目染自然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 “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做他希望他做的事情。导师的行为千万不可违背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做错。”[2]洛克的话道出了榜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3.创设良好的儿童家庭德育环境

学前儿童德育例10

1.儿童家庭德育时间的随机性

家庭德育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没有固定的课时安排,没有非常具体的预期教育目标,父母可以随机采取灵活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如打扫房间时,可以进行热爱劳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对儿童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在教育中没有小事情,你们扎在女儿头上的一个结、一顶帽子、一件玩具——所有这些在儿童生活中都是有极大意义的东西。细枝末节是日日夜夜、时时刻刻起作用的,整个生活都是由它形成的。指导这种生活,将是你们最重要的任务。”[1]父母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如此细致入微,抓住时机,灵活施教。虽然有些内容并不直接与道德教育相关,却也间接地影响着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2.儿童家庭德育过程的实践性

与学校德育相比,家庭德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学校德育往往是囿于课本上的内容,往往是讲授式的,儿童很少有实际体验的机会。家庭德育则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父母往往是在具体情境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儿童通过切身感受领悟学习的内容,因而它更侧重于体验式的学习。

3.儿童家庭德育环境的特殊性

每个儿童所生活的家庭环境都有其特殊性,从而使每个家庭德育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等呈现出差异性。

二、儿童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简析

儿童家庭德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能够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将会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然而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儿童家庭德育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儿童家庭德育方式单一

由于家长文化程度的局限性或是认识上的滞后性,致使有些父母虽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也往往只是停留于口头说教, “言行不一”;有些父母则是等到儿童在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才进行说教。

2.儿童家庭德育时间被挤压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愿望,尤其对于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父母来说,他们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无关紧要,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时间是少之又少。忽视家庭德育,一方面可能为儿童赢得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却也使儿童的健康成长潜藏着“危机”。

3.儿童家庭德育内容有失偏颇

家长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某种程度上还只停留在讲文明懂礼貌、诚实不说慌、乐于助人等方面,至于如何“学会做人”、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等方面的内容却关注不够。

4.儿童家庭德育缺乏教育理性

很多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不顾儿童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去模仿别人。父母的过高要求往往会给儿童的心理带来巨大压力,有时这种压力会变成动力,促进儿童的成长发展;有时却会起到负面效应,由于不堪负重,儿童可能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5.儿童家庭德育环境令人堪忧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父母过多地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尤其自儿童入学以后,多数父母便忽视了儿童的道德教育,并且认为以后的教育应该由学校负责,致使家庭德育环境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况。一些父母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父母与儿童的交往也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儿童的一切行为必须在他们的限制范围内,儿童失去了应有的“自由”。

三、如何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鉴于儿童家庭德育的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增强儿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儿童家庭德育应加强针对性

每个儿童都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家庭环境中,都有其自己的独特个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这一点上,家庭德育要优于学校德育,学校德育虽然也提倡因材施教,但因学校是集体教育,个别教育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而家庭德育可以实现真正的个别教育。父母可以根据儿童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活动,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使儿童在“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并使儿童“自由”发展,体验丰富多彩的人生。

2.在儿童家庭德育中父母应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有极大影响。“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上行下效,先施后学,父母自身的行为就告诉了孩子应该怎么做。由于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有限,而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父母如能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儿童通过耳濡目染自然会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 “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导师也应以身作则,使儿童做他希望他做的事情。导师的行为千万不可违背自己的教训,除非是存心使儿童做错。”[2]洛克的话道出了榜样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3.创设良好的儿童家庭德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