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7-13 16:28:34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例1

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儿童艺术各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儿童动漫、儿童影视、儿童广告、儿童游戏、儿童音乐、儿童美术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得儿童艺术越来越成为儿童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些年看,针对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缩水现象。造成儿童艺术整体研究结构上的失衡。以下将简要评述儿童音乐艺术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音乐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有机整合,提倡幼儿自主地感受、体验、探索和创造音乐,鼓励幼儿独有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该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有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李亚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金亚文《音乐教学审美功效研究》、周洁嫦《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林白玲《从审美的角度调动学生音乐的兴趣》、程英《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陈岚《谈音乐审美教学法》、郑丽《幼儿音乐游戏中的审美体验》。

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

在儿童音乐领域,如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一直是儿童音乐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这方面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也是最多的。为了能更清楚地呈现,笔者对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1.以国外著名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覃晓宁《铃木音乐教学法给音乐教育的启示》、李琦《浅谈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刘文靖《奥尔夫教学法浅识》、娜仁其木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梁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影响》、徐颖《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陆建珍《美国综合音乐感在教学中的运用》、崔伟《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观》、谢春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察觉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2.以针对目前儿童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刘莉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创新途径研究》、张卫民《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张占春《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反音乐教育”现象》、赵大刚《谈幼儿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误区》、吴欣光《小学音乐教学误区》、侯杰《对综合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3.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赵继红《幼师音乐教材改革初探》、韩天寿、吴霞飞《从幼儿音乐教材视角谈学前教育管理缺失――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调查分析》、《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王信东《云南省小学音乐美术乡土教材建设与研究》。4.以儿童舞蹈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夏珊珊《浅谈幼儿舞蹈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吴婉媚《儿童舞蹈教育浅探》、陈波《浅谈幼儿舞蹈的童趣性》、王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学与教》、赵焕生《浅谈幼儿舞蹈的编排技法》、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商策《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艺术》、杨秀敏《幼儿舞蹈教学的生命线》、樊星《论基本功训练与幼儿舞蹈教材开发》、文畅《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成功所在》、朱宝仙《少儿舞蹈活动的几点思考》。5.以儿童钢琴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张应辉《儿童钢琴现状思考》、康晓蕴《浅谈儿童钢琴教学》、姜晓琳《怎样培养儿童的钢琴兴趣》、张丹宁《儿童钢琴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陈宇兰《谈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杨振《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罗魏《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海宏《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问题》、李斯娜《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问题初探》。6.以儿童声乐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田丹《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臧欢《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初探》、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赫嵘《关于从事儿童声乐教学工作的初浅探析》、张郁《儿童歌唱教学与训练》、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宁馨磊《声乐早期教育中的快乐教学》、秦玮蔚《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宝秀《浅谈儿童歌唱教学及兴趣的激发》、陶小卫《儿童学习声乐的教学体会》。

三、从儿童音乐心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儿童音乐心理研究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的:1. 从幼儿自身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来说明幼儿音乐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与培育。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杜悦艳《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魏欣《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尹娟《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孔起英《论儿童审美与艺术行为的心理机制》、印小青《论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三个标志及特点》、张富生《音乐美育中的心理因素分析》。2.从幼儿智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王子婴《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郑虹《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杨望舒《幼儿多元智能中的音乐领域》、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武艳《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3.非智力因素对儿童音乐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张静《在音乐活动发展幼儿非智力因素》、张双琴《歌唱于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王诗春《浅谈钢琴学习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孙伟《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李馨怡《幼儿钢琴教育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析》,余红梅《挖掘音乐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从美育的角度探讨音乐教育对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修海林《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秦艳《幼儿音乐素质的结构与要素分析》、沈建洲《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李小琰《童心•童话》,张殿柱《美育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策略角度研究儿童音乐艺术教学的研究者是最多的。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选题范围。因为这一选题的研究者多是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范围内选题,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家研究的内容多是对儿童音乐艺术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反思。当然,这其中不乏研究角度新颖、论述精彩的论文,但数量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感觉难有新意。因此,要想在这一领域进行突破,必须要求研究者避免材料的堆积,避免对问题表面的分析,应突破传统儿童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模式,过于阐述具体而细微的问题,而忽略将儿童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理性思考纳入到实践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去,利用理性层面的辩证性思维来看待儿童音乐艺术感性层面的问题,从而获得客观、深入的结果。其次,从审美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的。“审美”是这些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热门词语,可以说针对音乐教育中审美层面的研究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这是人们对音乐教育本质了解越来越清楚的表现。很多研究者纷纷从审美的角度展开对音乐教学的分析,其中又以对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最多。在“审美”这个热点、焦点上选题,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受人关注,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我们看到在2004年郭声健博士撰写的《音乐教育论》书中,就对审美教育做了深刻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此后,更多的著作与论文开始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价值展开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但往往多是泛泛而谈或者说是现象罗列。许多论文有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的感觉。因此,如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思考,必须要求研究者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或者在别人不同的层面上选题,或者要从新的角度选题。从学科边缘或交叉点上选题,已成为未来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两门甚至更多的相关学科上进行较深较独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科研成果。比如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等论文中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知识内容。其实,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里,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会有效避免撞车,较易获得突破和取得成果。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吴跃跃教授国家教育部课题《音乐教育对少年犯的教化功能及实践研究》将音乐教育学、犯罪心理学结合起来。魏豪扬硕士论文《社会音乐教育之音乐艺术培训市场营销研究》是将音乐教育学、文化策划学、市场营销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中包含的客观存在的市场经营管理实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当然,这类选题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跨学科综合与分析。否者,就会感觉一知半解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最后,从冷门和盲点上选题,也是目前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冷门和盲点,或是因为远离当时的焦点、热点,或是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尚未被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有,但还不多。比如以上列举的论文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体现。这样的选题由于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一旦其价值被人发现,研究出成果,便会向热门和焦点转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相信这类选题还不少。

综上所述,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占据着勿庸置疑的主导性地位。这样的研究成为热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国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内容来看,艺术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特别是将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运用于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常态。因此,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增加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生长点,是我们儿童音乐艺术研究者急需要做的工作。毕竟,儿童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可能性;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6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例2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2.1取样

在中国知网上,以留守儿童(包含“心理”)为主题,通过精确查找,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的论文,主要分布在2005—2011年间,一共检索到404篇(搜索时间为2012年8月13日),删除文题不符的文章、字数不足1500字摘要类文章,合并重复发表的文章,综述类文章,剩398篇。

2.2编码

对398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和“研究单位”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

2.3资料处理

运用SPSS17.0对398篇相关文章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进行频数统计。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数量的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几乎没有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文章,2005年相关研究开始出现,2005年至2011年的7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

3.2留守儿童研究主题的特点

将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概括为3个主题,相关研究主题的统计数据见表2。在3个研究主题中,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最受关注,在398篇文献中,有53.01%的研究者进行了对策方面的探讨;其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相对较少。

3.3留守儿童心理研究主体的特点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四类单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理健康问题从2005年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何资桥(2006)等[2]人在对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时发现,性别不同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因子和自责上存在差异,女生较男生而言更为敏感,学习焦虑高于男生。段成荣等[3]人(2005)通过对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江西省修水县墨田村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性格孤僻、胆子较小、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吴承红等[4](2005)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关怀缺失,导致抑郁、不安、惆怅等情绪问题,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致使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敏感,甚至产生过激情绪。刘建波等[5]人(2011)通过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情感抑郁总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也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岳慧兰等[6]人(2006)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量浙江湖州的留守儿童,结果显示8个内容量表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表明所调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正常的。任运昌[7]认为目前存在人为扩大留守儿童负面特征的倾向,对此他发出呼吁: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钱洁、齐学红[8](2011)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让留守儿童自我言说来证明这样一个观点: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儿童,他们中有79.9%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62.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赞同和不赞同“留守儿童内心孤独”的比例相当,75.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意志薄弱”。参加“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援助研讨会”的代表强调指出,目前的研究对于父母外出对孩子行为的负面影响强调过多,事实上,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独立性有所增强就是最突出的正面影响。

4.1.2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①性别:崔丽娟[9]的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留守儿童只是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适应性各个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岳慧兰等[6]的研究认为,男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要高于女留守儿童,而在恐怖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与自责倾向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加突出。在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上,主要有以下观点:王东宇等[10]的研究也认为留守男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留守女孩。②年级:崔丽娟的研究得出了年级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结论,认为在自尊水平上低年级留守儿童要高于高年级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上,在人际关系和情绪控制上,高年级要好于低年级留守儿童;殷晓旺等[11]通过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因子、偏执和抑郁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焦虑、学习因子、心理不平衡和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及健康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即高年级学生的问题更加严重。③留守时间及与父母联系频率:崔丽娟的研究表明,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水平上、情绪控制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显著差异。王东宇等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各组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越突出。申继亮等[12]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留守时间在5年以上的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1~2年、3~4年的儿童,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崔丽娟的研究认为与父母经常联系的留守儿童在自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殷晓旺等的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即经常与父母进行沟通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偶尔和从不进行沟通的孩子。④监护人情况:王东宇等的研究认为监护人教育能力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高亚兵[13]的研究认为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较多,这与监护人教育内容狭窄、文化水平低、与留守儿童不能做到及时和有效的沟通有很大的关系。郑同刚等[14]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李永鑫等[15]的研究认为照看人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照看人为母亲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照看人为爷爷、奶奶等亲戚的留守儿童次之,照看人为父亲的留守儿童最低。

4.1.3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

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但具体方式上存在差异。兰燕灵等[16]运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提高其自尊有良好的效果。古吉慧等[17]提出要创造条件促进留守儿童同伴之间的交往,促使他们结成同伴群体,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王希海等[18]运用问卷法调查出留守儿童更易受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因而建议学校尽量创设良好的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等。张佩云[19]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从做“减法”转向做“加法”,即重视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抑制心理问题的发生。段宝霞[20]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探索农村办学新模式,净化学校四周文化环境,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周宗奎等[21]建议务工人员要携带子女进城上学,认为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例3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例4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例5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例6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69-02

自1994年提出“留守儿童”的概念以来,国内教育和学术领域已经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还存在许多争议。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2年以后做了大量相关研究,经过对文献的梳理,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一般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比如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依恋,父母教养方式,社交焦虑,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等[1]。第二阶段,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与以前不一致的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很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并不必然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也不是导致个体发展差异的直接原因。第三阶段,随着积极心理学的逐渐兴起,心理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研究开始转向寻找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目前我国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等。

一、心理弹性理论

(一)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是在对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式。查阅《汉语词典》对比弹性和韧性的解释发现韧性更强调耐受力,而弹性体现复原,弹性的解释和英文原意更加接近,所以本文采用心理弹性的译法。

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查阅大量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发现主要有三种定义方法: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2]。

李永鑫等根据已有观点对心理弹性作出如下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弹性是在遭遇逆境时,有助于个体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个体自身因素以及个体外部因素是保护性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3]。

(二)心理弹性理论模型

1.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Mandelco&Peery提出了心理弹性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与我国易经中的“守恒”有异曲同工之处,模型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而生物因素又包括身体健康、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指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家庭外因素包括同伴、学校、社会公益机构等。模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一个因素缺失或发生变化时,另外一个因素若能及时补充,也可以适应良好。留守儿童是属于家庭内某些因素的缺失,但如果学校和社会这些外部的因素能及时给予支持,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弹性。

2.心理弹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

随着对心理弹性研究的深入,很多科研机构和心理学家开始转向实证和应用研究,把重点放到建立新的心理弹性模型和开发有效的测量工具上,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弹性动态模型。

该模型呈现了保护性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弹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及青少年需要。外部资源和一些保护性因素比如积极参与和亲密关系等,这些能满足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安全、归属与爱等心理需要。而内部资源主要是由青少年自然发展起来的个体特征构成,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问题解决、合作等。这些内部资源会在青少年遇到危险因素时起到保护作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一)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的研究

李永鑫等(2008)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研究从父母外出情况、外出时间、团聚频率等6个方面考察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级这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无影响;女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童[3]。李志凯(2009)也得出一致的结论[4];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的时间越长团聚频率越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由母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由父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安容瑾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年龄、年级、留守类型、性别等因素上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等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5]。

在人口学变量上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果,但还不够全面,很多研究集中于农村,对城市留守儿童的研究还很少,也缺乏城乡对比。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

李永鑫等(2009)从人格特质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这个侧面的研究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特征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影响更大[6]。骆鹏程(2007)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儿童的人格特征差异角度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7]。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人格特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

分析目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在影响心理弹性的各种因素中,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8]。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这3个维度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都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一样,都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影响更显著[6]。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留守女童比男童更多的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高利用率也提高了心理弹性的水平[9]。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高低也反过来对社会支持产生影响[4]。

(四)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

尽管目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关系的直接研究还很缺乏,但是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中可能发挥着潜在的重要作用。在心理弹性的动态模型中,自我效能感也是作为内部资源的一部分。

徐书萍(2007)在研究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进行时发现,心理弹性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10];胡会丽(2009)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心理弹性,是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也反过来影响自我效能感[9]。我们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现有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重心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子和提高适应能力上来,通过挖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来减少留守对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实证研究也不够全面具体,关注点范围比较狭窄,因此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要具有前瞻性,以便在后续研究中作出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查阅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方法比较单一,由于问卷编制不能很好地体现个体差异,必然给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以后的研究者应该注意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另外在研究中还可以加入访谈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力图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而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行为和心理社会因素,还需要对生物因素进行研究,才能更真实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第二,研究选取的对象不够全面。目前研究主要针对留守儿童中的在校学生,而忽视了辍学留守儿童;另外,第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面临就业和婚姻,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学业、工作、家庭是否造成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用不同的被试类型,被试的数量和取样的范围也要增加,使取样更具有代表性,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还没有制定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可以推广的预防或干预方案。建议学校组织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或班级辅导,这种自我体验式的活动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通过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来弥补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增强他们的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丁玲,韦炜.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8,(Z1).

[2]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3]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4).

[5]安容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网络、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6]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例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场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不断增加,并逐渐由单身流动转为家庭流动,于是出现了大量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子女。2005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经由2000年的1410万人增加到1834万人。流动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队伍越来越大,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来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加以梳理。

一 概念界定

查阅文献发现,研究者很少专门给流动儿童下定义,有些即使给出了定义也基本相同。比如直接引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里的定义,即“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或在此基础上概括、延伸。像余益兵等把流动儿童概括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金灿灿等则界定为“随父母离开家乡外出生活学习,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没有流入地户口的6~15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所以,在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基本是达成一致的。

二 研究数量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流动儿童,能搜到几千条记录,而且由题目可知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在日益丰富。但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是怎样一个趋势呢?分别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限定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时间限制为2000~2011年加以搜索,结果分别有48条和50条记录。其中中国知网上涉及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数量为:

可见,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近年来基本是呈现上升趋势,但显然也并未达到有些学者说的“近两年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数量激增”。所以,对这一研究现状应该有清晰、客观的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更要积极开展有关研究。

三 研究内容

总结发现,近年来我国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主要是调查、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状况,且多以各地方为例。调查涉及多种心理维度,如心理幸福感、孤独感、抑郁等。很多研究表明,整体上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自我评价低、抑郁和孤独感较强、自信心不足。但也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并未出现学习适应不良。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流动带来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变化对个体智力、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2.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研究。综合发现,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王文忠等发现心理健康状况是家庭环境作用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和同伴关系的中介因素。吕绍青等认为现实中的不平等造成的排斥、歧视[8],也可能使流动儿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加重心理负担。邹泓等发现,教育资源享有状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3.从其他视角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还有些学者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比如唐咏,郭志巧分别从生态学和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思路,丰富了该方面的内容,值得提倡。

四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从简单的现象描述、浅显的理论分析、定性研究,到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机制的探索,量化研究,再到制定干预措施及实施、评价,经历了逐步深化、细化、系统化的过程,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然而,暴露出的问题也应特别注意。

1.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混乱。如果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完善统一的研究工具会很大程度地限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问卷调查、量表测量,个案研究和严谨的实验研究很少。且问卷和量表的使用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得互相矛盾,缺乏可比性。

2.取样不平衡。首先,大多研究都是选取某一个地方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从而使得研究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其次,取样多是小学和初中的流动儿童,忽略了更小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在学校的被试,这样就不能纵向、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

3.对流动儿童存在刻板印象。大多是从弱势、问题方面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忽视了流动儿童的积极面。虽然流动儿童属于社会特殊群体,需要更多关爱与帮助,但不能因此就被贴上“问题”的标签。其实有些研究已显示流动儿童没有适应、自卑等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更多积极的导向,更多地去挖掘、宣传流动儿童积极的方面。

五 研究展望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今后可以作如下努力:首先,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流动儿童,创设一个和谐的研究氛围;其次,以更丰富的视角去研究,覆盖更多流动儿童,使得研究结果有可比性,推广性;再者,重视纵向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工具。

总之,流动儿童是随着中国改革和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应该高度重视流动儿童问题,加强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更好地为关爱流动儿童的各项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余益兵,邹泓.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

[2] 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3] 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0

[4] 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5] 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

[6] 王瑞敏,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7] 王文忠,徐莎莎,刘正奎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

[8] 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J].战略与管理,2000

[9] 邹泓,刘艳,李晓魏.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例8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196-02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发展。现阶段的农民工更倾向于以家庭形式的整体迁移,这也就促成了另一个特殊的群体――流动儿童的出现。由于户籍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由此也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种处境不利的儿童一直备受心理学家的关注,近年来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为对处境不利的儿童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一 流动与流动儿童

1.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少年是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双方或一方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他们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没有所在城市的户籍。

流动儿童根据流动途径分为三种:(1)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儿童;(2)从一个城市流向另一个城市的儿童;(3)从一个乡镇流向另一个乡镇的儿童。目前,第一种情况的流动儿童所占比例最多,另两种则比较少见,第三种尤为少见。

2.流动给儿童带来的影响

流动给流动儿童带来了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而在儿童人格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流动儿童的身心状况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国内的许多研究表明,流动给流动儿童带来的影响有这样几方面:

首先,多数研究表明流动给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生活条件、家庭教养、社交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两者在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出现比较明显差异。他们对城市有着明显的疏离和隔阂,人际交往圈狭窄,受到歧视和排斥较多,社会支持较少,学校满意度低,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由于其父母多忙于生计,容易忽略家庭教育,导致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突出。

然而,并不是说流动儿童都会“变质”,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农村来说,流动儿童的自豪感比较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庭的困难,使得流动儿童更早地习得坚强、独立。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到城市学校学习,家庭经济状况和教育环境得到改善,扩展了流动儿童的学识、眼界乃至价值观,这就促进了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

二 心理弹性与流动儿童

1.心理弹性

对于心理弹性的定义目前心理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人们普遍能接受的是指心理功能未受到曾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严重压力/逆境损伤性影响,甚或愈挫弥坚的心理发展现象。

2.心理弹性与流动儿童的关系

心理弹性是由resilience译过来,很多人把它翻译成复原力或者是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通常指三种情况:(1)曾生活于高度不利环境的儿童,战胜了逆境,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结果;(2)儿童虽然仍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但能力不受损害;(3)指儿童能够从灾难性事件中成功地恢复过来。所以,心理弹性这个概念应该是就儿童而言的。

Luthar等人认为心理弹性包含了各种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危险因素是那些预示着极高消极后果可能性的因素,如贫穷、家庭暴力等。保护性因素是能减轻处境不利儿童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儿童良好发展的因素。目前,研究者发现保护性因素主要有三种:儿童自身的积极倾向即人格倾向性、家庭环境、外支持系统。

心理弹性泛指人们在遭遇困难环境后受到的影响很小,或者是发展得很好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困境或者是不利条件下才能够有心理弹性这一特性的出现。而流动儿童所处的环境到处充满了不利条件,这也就意味着流动儿童中存在心理弹性者的可能性最大。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如何、怎样才能激发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则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

三 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比较少,现阶段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弹性与歧视知觉以及适应方面。

在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方面,胡芳芳经调查研究发现,近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都有中等程度的歧视体验,流动儿童多数适应情况较其他同龄儿童要差些。心理弹性与歧视知觉之间无显著相关,与心理适应成负相关。心理弹性对歧视知觉和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王中会和蔺秀云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对其城市适应有积极影响;在依恋方面,毛向军和王中会的研究发现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对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内部结构研究,杨柳发现了心理弹性的八个维度:自我效能、自我认知、心理控制感、目标感、问题解决能力、情绪稳定性、助人和参与感、人际支持。另外父母投入对心理弹性有显著正向影响,缺乏监督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四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

1.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前文所提到的第一类流动儿童,也就是从乡镇流动到城市的流动儿童。然而,另外两类的流动儿童则被普遍的忽视。再者关于流动儿童,大多研究的关注焦点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的在读流动儿童,而更小的幼儿以及更大的未读书的流动儿童却基本上无人问津。

第二,目前的研究中,关注的负面因素太多,容易给社会大众一种刻板印象,容易引起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关注光明面的太少。

第三,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本身就存在很多争议,很多内容都还不明确。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争议。

第四,目前的研究方法还不够成熟,大多数都是采取问卷量表形式,但是目前还没有公认有效的量表。目前人们所使用的量表的信效度都有待研究。

第五,我国目前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的研究比较少,但是对其干预的研究更是少见。改善流动儿童现状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其心理弹性水平进行干预,因此对干预的关注与研究应该更多一些。

2.展望

第一,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的研究方法,使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此外,就目前使用的量表测量法而言,尽快地使用一套公认的、信效度能够得到认可的量表才能减少许多疑虑。

第二,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等相关研究,我们目前所做的基本上都是横断研究。然而对于一个个体的成长过程,只用横断研究是不严谨的。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地去对流动儿童进行追踪研究,更客观地了解他们成长的每一个过程。

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方面的研究,目前的关注面还太少。分析其风险和保护因素,应该关注的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干预研究,进一步探索呵护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

第三,就目前研究而言,我们缺少大规模的取样。未来,我们需要做大规模的取样,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取样。

五 结束语

流动儿童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流动”。所以,减少流动,就能缓解流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加速农村发展,则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研究。相信不远的一天,我们能够真实地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干预,呵护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2]谢文标.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文献综述――基于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1-2011年)的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2)

[3]席居哲、左志宏.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9(6)

[4]章超.近二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8)

[5]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2010(4)

[6]路晓倩、麻彦坤.心理弹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天中学刊,2011(1)

[7]胡芳芳.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

[8]王中会、蔺秀云.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2(12)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例9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065-02

1 心理理论于预研究的提出意义

1.1 理论意义

目前运用高级心理统计技术(例如结构方程模型),对心理理论的因果变量的探讨比较少,心理理论干预研究和神经机制研究就更是少见。心理理论干预研究,有助于为心理理论及其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和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1.2 实践意义

跨领域发展论认为,儿童心理领域的理论发展,是跨领域的发展结果,反映出其他多个领域(如记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发展变化。诸如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执行功能发展,儿童的同伴关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与儿童心理理论相关的能力发展,都有望在心理理论的干预研究过程中,得到提高。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成果应用于特殊儿童的治疗,具有临床意义。此外,心理理论还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2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的研究范式

干预研究者一方面试图揭示心理理论的影响机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探寻心理理论的有效的干预方法。其干预方法归纳起来,无非为两个方面:即通过心理理论故事直接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进行训练;通过对起影响因索作用的特质的训练来干预儿童心理理论的能力。

2.1 心理理论的故事训练

许多研究者通过直接给被试讲解心理理论故事或观看心理理论故事的短片和图片的办法来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心理理论故事主要涉及两类:一种是用经典的误念任务故事;一种是涉及心理状态的推测的故事。

国外Flavell等人(1986),Taylor和Hort(1990)用表面现实区分任务,Appleton和Reddy(1996),Slaughter(1998)采用意外内容任务训练儿童。Meredith等人(2000)采用小组训练方式,运用错误信念任务训练儿童。

Guajardo&Watson(2002)使用故事阅读法,给儿童阅读包含心理状态推理的故事训练儿童。Peskin和Astington(2004)将故事分为外显心理状态内容和内隐心理状态内容,运用阅读法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

国内杨怡(2003)采用意外地点任务,赵晓玲(2007)通过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两个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来训练儿童。

王丽(2006)同时采取了意外地点任务和心理状态故事。

2.2 通过对儿童心理理论相关特质的训练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研究者试图通过相关影响因素的干预,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

Falvell等人(1981)最早对幼儿的视觉观点采择能力进行训练。Slaughter和Gopnik(1996)用知觉和愿望的理解作为信念组的同质组来训练儿童。

国内赵晓玲(2007)在其硕士论文中,基于De Villers和他的同事提出“句子补足语句式的掌握是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先决条件”的假设,采用心理状态的句子补足语,来训练儿童的心理理论。陈友庆(2008)在其研究中采用了视知觉训练、情绪训练和愿望训练作为训练任务。邓赐平(2001)以装扮认识方面的训练,强化儿童的装扮经验,以此作为儿童心理理论训练的任务。

3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不同的学者试图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儿童的心理理论水平,然而结论各不相同。

3.1 国外研究现状

3.1.1 训练效应存在与否的争议

(1)训练对该能力的成功获得不起作用。

Flavell等人(1981)最早对幼儿的视觉观点采择能力进行训练,结果发现,虽然儿童的这种能力稍有提高,但是他们认为这种提高不足以证明儿童对这一概念有了真的理解。

Flavell等人(1986)用表面一现实区分任务训练儿童。结果发现16个儿童只有一个在后测中成绩提高。Taylor和Hort(1990)也采用表面一现实区分任务训练儿童,得到同样的结果。

(2)训练促进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提高。

Appleton和Reddy(1996)将被试为两个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者给控制组儿童读故事书,让实验组儿童看短片,里边的人物有某种错误信念,实验者与儿童讨论。以意外地点任务训练儿童,而前后测测查了儿童意外内容任务的成绩,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无论是经过训练的意外地点任务还是未训练的意外内容任务,训练组的成绩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Slaughter(1998)采用意外内容任务训练3-4岁儿童,他把儿童分为信念组、图片组和控制组。信念组接受意外内容任务训练,让儿章回答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图片组接受错误图片训练,如桌子上的图片内容和图片旁边的实物不相符,让儿童分别回答桌子上和照片上的东西是什么。控制组接受数字守恒训练。一共两个训练系列,时间2-3周。儿童全部接受6个后测任务,即错误信念任务、表面一现实任务、视觉观点采择任务、错误照片任务、错误图片任务和数字守恒任务。结果信念组在错误信念任务、表面一现实任务和视觉观点采择任务中的成绩要显著高于其它两组。这个研究证明心理理论可以被成功训练。

Guajardo&Watson(2002)使用故事阅读作为训练模式,实验者给每一个儿童读包含心理状态推理的故事,与儿童讨论心理状态内容,并鼓励儿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结果发现,训练组错误信念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

Peskin和Astington(2004)也使用阅读的方法训练儿童,把故事中包含的心理状态的内容分成外显的和内隐的。两个组的错误信念任务(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的成绩都取得了提高。

3.1.2 训练产生的是近迁移还是远迁移

训练结果产生的是近迁移还是远迁移的说法不一。

Appleton和Reddy(1996)对儿童错误信念的训练结果表明训练达到了远迁移效果。

Sweettenham等人(1996)有关训练研究结果表明,训练是任务特殊性的,只能发生近迁移,而没有产生远迁移效果。Meredith等人(2000)采取小组训练的方式,采用了更加严格的筛选被试的标准,选取同时不能通过意外内容任务和意外地点任务的3岁儿童为训练对象,采用错误信念任务作为训练任务。研究结果没有发现远迁移效应。

3.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也采用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心理理论进行了干预研究。

杨怡(2003)以意外地点任务范式对儿童进行训练,训练共有3次,每次训练都采用图片和玩偶两种形式,后测中采用意外地点范式和意外内容范式检测,结果显示训练方案提高

了儿童完成近迁移任务的能力,但训练效应却没有迁移到未训练的任务中。

王丽(2006)选取不能通过两个经典心理理论任务的3-4岁的儿童作为被试,实验时被试随机分配到两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两个实验组,一个采用自然概念的训练,给儿童讲民间有关心理状态的故事;另一个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来对儿童进行训练。控制组则进行数量守恒任务的训练。训练4次。后测对全部儿童进行意外地点、意外内容和表面现实任务的测查。结果表明,存在训练效应和持续效应。

赵晓玲(2007)的研究也证实了通过错误信念训练提高了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训练只出现了近迁移,没有出现远迁移。并且,意外地点的任务训练最终没有迁移到意外内容中去。

胨友庆采用视知觉训练、情绪理解训练、和愿望认知训练3种任务作为实验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认知训练促进了儿童对他人信念认知的发展,训练产生了远迁移。与赵晓玲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是陈友庆的研究有效的探明了训练的泛化性。

邓赐平以正常儿童做为被试,通过装扮认识方面的训练,研究表明装扮游戏能促进幼儿对信念等心理状态的认识。

3.3 研究不一致的原因

训练结果的不一致主要可能来自几个方面的原因:(1)训练对象的差异。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状况影响训练结果。Cle―ments等人(2000)的研究表明,训练仅对那些对心理理论有内隐理解的儿童有作用。(2)训练强度不同。Taylor&HoG(1990)的训练之所以没有成功,很可能是因为其训练任务只用了一个环节;而Slaughter(1998)则运用同样的任务训练了两个环节,结果证实了心理理论的训练效应。(3)训练形式的不同。也有研究证明,错误图片和错误照片任务的训练结果要好于错误信念的训练,训练的表现形式可能是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4 现有干预研究的不足

纵观心理理论干预的一系列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验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4.1 很难排除神经成熟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大多选取那些在前测中未通过任务的儿童做为被试,儿童后测中的成绩表现,很难说明是自身的成熟还是任务训练的结果。

4.2 难以把握周期和强度

目前研究者们在训练次数安排,训练周期安排上不尽相同,很难确定训练的最佳形式。

4.3 较少关注实验材料的熟悉性和后测任务的关系

一些实验在前后测使用相同的材料,结论推广时很难排除熟悉效应。

4.4 忽视训练任务的难度差异

心理理论的任务难度本身就存在难度差异,在训练的对比实验中,面对不尽一致的结果,我们单纯的把结果解释为训练效应,还有待于商榷。

4.5 因果关系的研究解释困难

在赵晓玲(2007)的研究中就不难发现:即便错误信念训练可以提高儿童含交流动词的句子补足语水平,也很难解释为错误信念是语言的前因变量。

5 展望

心理理论干预研究有望在以下方面改进。比如,在被试的选取上,选择更有代表性的被试群体:在任务选择上,注重前后测及训练中的任务的同质而不同一性;在因果关系的研究中,充分利用高级统计技术,在干预研究之前先做出结果模型,运用结构模型中的自变量去干预因变量;发展相关特质的干预研究,探讨心理理论的获得的机制:与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研究相结合,给出干预研究更为有力的证据等等。

总之,当干预研究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有望看到心理理论在教育和临床上更为广阔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训练对3-4岁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2]赵晓玲,不同训练对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7

(3]陈友庆,儿童心理理论[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155-178

[4]沈悦,陈健芷,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J],学前教育,2009(3),31--34

[5]杨怡,幼儿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训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例10

儿童音乐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儿童在学习、表演音乐时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发展的一门科学。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 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 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怎样研究与应用儿童音乐心理学呢?首先,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同时,还应对儿童心理学有概括的认识,因为这门学科可使儿童音乐心理学趋向理论化与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研究,对儿童学习音乐进行分期、分步骤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做出系统的记录,这就是观察法。与孩子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情绪、能力与毅力等,做出记录,对各种问题,作出科学的答复,这就是谈话法。实验法是 当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地点、命题,必要时要设置对照实验,经过测量,取得数据,再用统计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结论。以上介绍的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对每个发展,都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 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 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步迅猛。记忆、思维、能力、意志、兴趣都趋向成熟。

青年初期(15―18岁):即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时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自觉地进行学习 。音乐听觉敏锐,能辨别各种音程及和弦,是音乐记忆表现最良好的时代,思维方法逐渐科学化。

上述都是一般的儿童音乐心理特征。儿童之间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有的儿童有超常的音乐心理特征,表现出突出的音乐天赋;但有一些儿童对音乐反应较为缓慢,落后于正常的音乐年龄心理特征。这些个性特征对研究者来说是需要分别对待和处理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