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6-26 16:08:40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例1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引言:循环经济视角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转变的前提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视角。循环经济的发展主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能够发展绿色化、环保程度较高的经济方式。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思考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将国家调整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观念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一、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不足

1.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是存在一些发展上的滞后的。循环经济模式提倡的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开展更高效的、更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而纵观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主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实现经济发展的高速性,而完全忽略了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经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仅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性,是不能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水平的。

2.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从循环经济模式的角度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在经济发展中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资源能源的较大浪费。宏观经济政策所起的主要是统筹经济整体发展趋势,促进整体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则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中,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与能源,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质量。

3.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发展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调控手段还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一种国家调控经济发展态势的手段工具,对经济整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循环经济视角考虑当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发展经济政策中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手段也较少。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手段。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1.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立足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循环经济模式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思考与追求,旨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宏观经济政策则主要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做出一个调节与掌控作用。二者相互结合,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理念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有效地结合现代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

2.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来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还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了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高质量。循环经济模式考虑的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这符合经济增长向着内在化要求转变的发展趋势。能够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实现经济速度与质量的有效统一。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宏观经济相结合,能够大大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

3.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同步。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还能发现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仅仅追求经济发展上的速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资源的极大破坏。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下,更注重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的保护,资源能源的节约。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步进行,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三、如何促进宏观经济政策更好制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的,保证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才能实现政策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最终目标。在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质量的背景下,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高效性,就要立足于循环经济模式。将循环经济模式的环保发展理念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工作相结合,才能立足于现代经济社会的真实现状,提高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性。而且循环经济政策的发展理念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有效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四、总结

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对宏观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做出一个正确的评析与探讨,对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的。通过以上对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发展中的不足以及针对缺陷需要进行的改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璐.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评析[D].内蒙古大学,2013.

[2]肖光进.循环经济视角下中国矿产资源安全供给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崔雪竹.可持续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代谢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例2

财务决策,是选择和决定财务方案、政策的过程,企业财务决策通常属于短期财务决策。对最令人满意的财务方案进行确定,是财务决策的直接目的。在企业中,只有对具有较高有效性及可行性的方案进行确定,才能使财务决策发挥其本身最大化价值,促进企业目标更快实现。所以,在整个财务管理中财务决策属于核心性存在。立足广义财务管理理论,对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企业决策及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在分析宏观环境和财务决策的关系前,我们首先应对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本身有一定了解。

一、广义财务管理理论

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起点为财务管理环境,其前提与导向则分别为财务管理假设与目标,该理论结构包含内容很多,除财务管理基本及通用业务理论,还包括财务管理特殊业务理论等。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构建由王化成初步提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该理论是从实践发展需求出发而提出的。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是对财务管理研究内容的拓展,也是对狭义财务管理理论界定的突破,将广义筹资、投资、分配等问题纳入财务管理研究领域中,并根据企业管理环境和宏观环境在广义视角下对具体的财务决策问题进行研究,促进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极大丰富,且实现了与社会生活发展的紧密联系。

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提出时,我国财务管理研究还未完全进入稳定发展状态,通过对我国财务管理2000年前的研究可以发现,“就财务谈财务”的思想是大部分研究的核心,在学科交叉及跨学科发展的研究方面明显比较欠缺。随着人们对环境因素认知的进一步深入,“广义”概念中的研究链条逐渐独立出来,开始着重环境这一起点的作用机理,当前梳理的逻辑环境中除了包括财务管理环境、假设外,还包括其目标、决策等,进一步明确了企业治理的“桥梁”作用,即企业治理在财务管理环境到财务决策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宏观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公司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变迁,在这些外部与内部环境的影响下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财务决策模式及经营效率也由此发生变化。在与财务管理有关的各种研究中,其逻辑起点逐渐落脚于财务管理环境。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中加重了对宏观环境的研究,尤其进入新时期后,基于中国宏观背景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坚持价值导向,融公司治理与价值为一体,将财务决策行为当成中介桥梁,对财务管理研究的路径传导和闭环运动给予更多关注,注入了更多的生命力与创造性给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广义财务管理理论视角下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等因素,可提供各种支持保证给企业交易活动,促进企业交易活动运行和展开得更加顺利。宏观环境的不同,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交易成本,使其产生差异性,而其差异又会对企业一系列规范行为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产生影响。因此,在财务管理研究中,必须加强对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的研究,这也是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所一直强调的。

二、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下的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相关性

广义财务管理视角下,宏观环境中的不同要素对财务决策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即是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之间关系的鲜明体现。

(一)政治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近年来的财务研究中,热点莫过于政治学与财务学的交叉研究。在财务决策中,政治环境所起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政治关联,企业的发展处于我国宏观制度环境中,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域政府存在一定关联。政治关联的建立对公司的财务决策很显然是极为有利的,将会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产生影响,且会对企业部分商业特权的赋予产生影响,明显提高公司股票价值。不过,政治关联也会使企业价值和员工配置效率产生损坏性影响,尤其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明显负面影响。第二部分为政府干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主要目的在于避免市场失灵产生不可控的后果。民营企业受政府干预过多时,虽然可促进政府扩大就业等目标的实现,但却也会发生国有上市公司在投资方面产生过度问题。

(二)法律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法律制度、产权保护程度等差异,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在发达国家与我国有鲜明的体现。法系和相关法律制度,是法律与财务决策研究展开所围绕的两个主要方面。“法与财务”热潮的掀起,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国家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越好,公司收益得到的维护将会越多,公司资本成本也就越能被有效降低。在影响财务决策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关联较大的有公司法、证券法及税法等。其中公司法在财务决策中的影响比较为人们所熟知,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分配利润及员工薪酬等方面;证券法对财务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司股票发行的各种方式,上市、交易过程中对信息的披露等;税法对财务决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税收征管、税率变动及调整等方面。

(三)经济环境对务决策的影响

在企业财务决策过程中,经济环境的变化是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其影响机制主要表现为经济周期与经济政策两种。经济周期是针对总体经济而言的,主要指其紧缩与扩张周期性波动变化过程。经济周期与盈利水平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焦点,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整个经济的运行状况越好,盈利水平越高,宏观经济周期对公司盈利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四)社会环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形成,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期积淀是分不开的,其构成要素除了包括特定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外,还包括伦理道德规范、等。根据我国许多企业的融资手段可以发现,在我国法律保护仍然不完善的今天,通过非正式融资渠道,许多私营企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促成这些融资渠道的重要因素在于声誉机制及个人关系等。企业声誉是其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在这一社会文化环境中企业声誉越高其业绩也会更好。目前,学者们对于公司经营与决策中文化的影响机制正在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基于宏观环境与财务决策相关性下的财务管理对策

(一)强化政治及法律环境考察

政治环境及法律环境,对企业的改变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企业市场交易成为,其二为企业未来经营的预期,而这些都会较大地影响企业人力资产投资动机等。除此之外,企业在对市场化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进行构建的过程中,也会被政治关联等影响,从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分配产生影响。所以,财务管理研究应加强对政治及法律环境的考察,通过考察使政治环境及法律环境等如何作用于企业财务决策的路径更加深入的说明,对企业价值增长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机理进行揭示。

(二)对社会文化因素深入研究

新兴市场国家许多企业,近年来均在各种非正式途径下对某一集团进行依附,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这些非正式途径中,除了血缘、婚姻、同学及工作关系外,还包括其自身的声誉等,通过声誉机制,许多企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无控制权关系,但从实质上来说同样构成了内部资本市场。综观这些途径,无一不与声誉机制、关系、道德准则等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对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企业财务决策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社会文化因素与政治及法律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有利于企业财务决策更好地利用社会文化因素。

(三)对宏观经济环境深入关注

从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后所经历的多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对政府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微观企业会受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何种影响也是评估因素之一,这一指标同时是修正政府决策行为的重要依据。关于这一点,学术研究自然也必须提高重视。虽然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目前仍然较难把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机制完整揭示出来,研究之路仍然比较长远。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近年来的日益复杂多变,及宏观经济政策的频繁出台,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给上述研究的开展。

(四)对技术环境变迁的影响加强探索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资金,推动了其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被应用于企业信息搜集中,不仅改变了企业信息搜集途径,同时大大提高了其信息搜集效率。

集团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集中管理,新型财务管理手段的应用,对企业筹资与投资模式具有间接的影响。为了拓展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视野,广义财务管理理论应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对技术环境变迁所带来的企业决策变化进行探索。

四、结语

宏观环境的变化,密切关系着企业行业环境和内部环境,而企业财务决策正是这几种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立足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梳理清楚宏观环境和财务决策的关系,对宏观环境影响财务决策的机制进行分析,有利于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给财务管理实务工作。与此同时,通过对可行的研究建议的提出,有利于找到广义财务管理理论深入研究的方向,更加全面推动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 付冬梅.从广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分析宏观环境和财务决策相关性[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17):29-29.

[2] 赵寅珠,张锐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0(4):47-48.

[3] 蔡云飞.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27):91-91,93.

[4] 立国.公司财务控制常见问题浅析[J].现代商业,2014(8):200.

[5] 高敬博,宋英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6(5):52-53.

[6] 张佳.公司治理对超额现金持有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例3

1、引言

旧中国的建筑业是十分落后的。在1933年的国民收入中,第一产业占比达到61%,第二产业占比10.3%,而建筑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1%。1934年是旧中国建筑业生产水平最高的一年,其生产净值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也不过1.4%[1]。从1949年国民经济恢复期开始,我国建筑业逐渐走上正轨,稳步发展,到了1979年,我国建筑业生产创造总值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97%,解决就业人口占全国国民经济各部门总就业人数的5.82%[2],建筑业的支柱地位开始显现。但是我国在八十年代时期,人均住房量0.22平方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35平方米/人),而且劳动生产率低,我国每人每年完成30平方米开发(国外平均为120平方米/年人)[3],建筑工业化程度低。

进入二十一世纪,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建筑业得到了极大发展,2011年建筑业占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8%,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4.5%[4],这说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但是在建筑业发展迅速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新时期有新的发展环境,不同的发展环境下,得到的发展战略是不同的。本文就通过战略管理里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法则,分析当前时期建筑业的宏观战略环境,以期为建筑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宏观管理策略。

2、对中国建筑业进行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战略管理中对某一行业或者企业进行的宏观环境分析方法,通过对政治(P),经济(E),社会(S),技术(T)四个方面的分析来把握宏观环境,进而制定出相应的宏观战略管理策略。

2.1 中国建筑业的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环境(Politics)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是否具有稳定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理念,政府出台的各种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与建筑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执政党,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执政党对不同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即使在社会制度没有发生变化的同一个国家,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于这些变化,建筑行业必须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把握政治法律发展环境。

首先,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国家的政治情况稳定,在2012年刚刚结束的十中,对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进行了阐述,其报告中在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中提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这一现实国情,而有专家分析预测,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直接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万亿元,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又直接和建筑业有关,所以十报告发映出国家层面很重视城市建设,在报告中还谈到了保障房,绿色建筑,以及新农村建设等与建筑业之间相关的问题,通过十报告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城中村的改造、城市功能的升级、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等都离不开建筑业,国家对建筑业发展的重视也是建筑业良好稳定发展的根本。

其次,随着我国社会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筑业相关的法律系统和运行状态也是建筑业发展宏观环境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2007年)、《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09年)、《关于进一步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和责任的通知》等文件,它们指导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调整建筑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规范建筑市场运行、协调产业发展适应国内外形势等,随着我国建筑业产业政策越来越完善,范围涵盖了建筑业的各个方面,可以预见中国建筑行业将越来越规范。

2.2 中国建筑业的经济环境

经济(Economic)环境是影响建筑行业诸多因素中十分关键和基本的因素。经济环境主要指构成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政府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

根据2012年最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虽然国内外环境日益严峻复杂,但是我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471564亿元,增长了9.2%,其中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2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4241亿元,增长24.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72亿元,增长36.0%。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总体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建筑业发展仍超过平均发展水平,达到10%,但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受到全球经济萎靡的影响,建筑业的发展速度变慢了,从2009年18.6%的增速,2010年的13.5%,降到了2011年的10%,发展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对于这个趋势不应该过早得出建筑业发展越来越缓慢的结论,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等的影响,国际市场疲软,开始进入新一轮衰退期,而我国在国际局势萎靡的同时能继续保持一个较高速度增长,虽然幅度变小,但总体还是稳步发展,再加上政府通过四万亿等经济刺激计划来支持经济高速发展,所以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总体的经济导向还是以发展为主,所以建筑业不应该过于保守,而应该在经济高速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2.3 中国建筑业的社会环境

社会(Society)环境是指一个行业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因素中对建筑业影响最大的是人力资源情况,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7059亿元,建筑业从业人员已达3852.5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劳动人口数量大,为建筑业的人力资源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而且根据建设部建设事业人才现状抽样调查资料分析,建筑业专业人才的比重由1983年的4.8%增加到2005年的31.3%,有学历和高职称人员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所以中国的社会环境对建筑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是,随着近几年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譬如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开始衰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建筑工地的技术人员知识比较老化,管理观念也相对滞后,素质不高等都是中国建筑业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4 中国建筑业的技术环境

技术(Technology)环境是指与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科学技术要素的总和,它既包括导致社会巨大发展的、革命性的产业技术进步,也包括与建筑业生产直接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明情况、应用程度和发展趋势,还包括国家和社会的科技体制、科技政策和科技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中国建筑业技术在最近几十年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高强、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开始应用,建筑保温与新能源得到广泛认可,绿色建筑的提出对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也有重大意义,建筑业施工技术的提升减少了工作的浪费并且节约了时间,建筑业技术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建筑业的信息化改造,使得传统的建筑业焕然一新,高科技新技术使得建筑成本降低,工期缩短,质量提高。所以我国建筑业的技术环境是越来越好的,越来越先进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建筑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建筑垃圾的回收与安置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绿色建筑技术的落后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产生,所以处理好建筑技术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当前中国建筑业所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

3、总结和建议

通过PEST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建筑业的宏观政治环境稳定,法律逐步完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政策以发展为导向,社会能为建筑业持续提供高素质人才,技术差距和发达国家逐步缩小等对建筑业发展十分有利的环境,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在最近几年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中产生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不同程度的制约建筑业的发展,所以通过PEST分析应该认清建筑业的宏观战略环境,对建筑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从以下四方面支持建筑业的发展:

①完善建筑业的市场体系

一个完善的市场体制是保障建筑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根基,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一些老的不适应新时代的法律法规应该被淘汰,应该制定一系列适合建筑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以政策来指导建筑业的稳定发展,支持大型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小建筑企业向专、特、精方向发展,并且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②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素质

建筑业的高速发展要求人们的技能知识水平不断提高,所以我国应该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重视对建筑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高层人员的岗位继续教育,并且可以和各大高校联合培养,开展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技术交流,并通过适当的鼓励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学习、创新。

③加强技术进步和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宣传引导、政策鼓励、积极教育、创新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规范建筑业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增加社会效益的价值取向,加强对创新价值观的引导和培养,在全行业倡导科技创新的价值理念,通过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积极推进建筑业的工业化、信息化并通过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来增强施工技术,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形成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我国建筑业的基本情况 [J]. 统计工作通讯, 1956, 24): 41-3.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例4

在国际政治中,国家间的互动具有明确的对外政策目的。国家能否实现自己的目的取决于能否制定并实施适当的对外政策。研究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就要分析它的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分析它的国际环境与国家实力,并了解它的决策过程。通常,人们对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做总体评估,总是要在分析各要素的基础上最后再进行综合的观察与判断。这种方法与哲学层面的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认识论是有相关性的。把国际关系的整体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研究的深入和系统。

国关学者长期以来一直关心用于国家外交政策研究的适当的分析层次和分析单位。例如肯尼思·沃尔兹在其著作《人、国家和战争》中明确区分了三个不同的层次: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从总体上讲,可以分为两大类:单层次分析和多层次分析。主张单层次分析的理论把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输入归于一种因素。为了进一步讨论外交政策制定过程,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两个重要概念——输入和输出。根据卡尔·多伊奇的观点,输出是指“某一特定物体在环境中所产生的任何变化”,而输入是指“以任何方式改变这一物体的任何外部事件”。戴维·伊斯顿也强调“需求是一个体系的输入”。这就是说,外交决策受到来自各种方向和来源的要求的影响。(见表一)

社会环境决定模式认为,由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政治制度、国家的特性、意识形态等因素构成的社会环境是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该理论模式相信,在分析一国外交政策时,重要的是确定决策者活动范围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要把握政策的性质,决定性的条件是国家背景——“一国的外交政策,包括其决策模式,均取决于该国的内部环境以及这个环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①。例如,运用地理条件、意识形态(民族主义、殖民主义)、人口因素或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来分析国家的外交政策。

国际体系决定模式,肯尼思·沃尔兹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 生存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和首要动机。因此, 国家行为必须遵循“自助”的原则。大国不能将自己生存的希望寄托在盟友身上, 而必须发展自己的“内部平衡”(Internal Balancing)。沃尔兹也指出了国际结构和国家行为的自由度之间的关系:国家的行为会随着它的力量地位的变化而变化。

这两种宏观层次上的理论模式认识到了社会环境与国际体系结构制约着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但是忽视了国际体系结构与国家间行为的互动作用,也低估了国家对其所采取的外交政策的主动性。实际上,“在国际体系的演变过程中,各国的决策过程所扮演的是第一位的角色,……国际关系重大决策的制定方式,对国际体系整体演变过程的冲击,比人们开始时想到的要直接得多。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决策汇合在一起,最终渐渐改变了国际体系的面貌和运作”②。

理性选择模式( rational choice model ),它以人类的理性为理论前提,借用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认为政策是“基于理性计算的选择”,而决策也就是政府依据明确的对外政策目标,对所面临的多种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从中选择出一种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收益的对外政策方案的过程。在外交决策问题上,该理论模式认为:争夺权力是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各国都最大限度地增强其国家实力。不管决策的性质如何,其目的都是增加一国的权力或是防止对其权力及威望的损害。决策者使用各种奖惩手段,以便用最佳的方法实现预期的目标。

组织官僚政治模式以官僚机构为分析的轴线,其理论基础是:国家权力为不同的政府机构所分割,国家只是相互联系着的机构的集合体,政治领袖居其顶端。在极端的情况下,外交政策可以说是政府内的部门和个人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权力分散在各政府机构手中,是组织(部门)的利益而非国家利益决定并指导着外交政策的制定。外交政策是相互竞争的政府部门追求各自的目标、利益的结果。

在现实的对外决策中,决策单位往往是具有高度内聚力的小集团。欧文·詹尼斯在其著名的“小集团思维”研究中发现,重要决策由一组人来制定时,决策质量可能会明显降低。“‘小集团思维’最终限制了对各种行动方案的客观批评,压制了自由争论,影响了决策者们对情报的准确掌握和对问题的正确定性。”③

心理认知模式(Psychological cognitive model)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决策者的认知过程和精神状态上,认为,“人类进行复杂计算和推理的能力受到基本认知结构的生理性限制。人类诊断问题、进行归纳推理,最终做出选择的过程不仅受到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客体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制约,而且受制于主体的认知过程和精神状态。在决策方面,生理学和心理学制约着逻辑学”④。

心理认知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到决策者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能依靠他们的讲话和著作,而决策者的话语在数量和可信度方面都是非常有限的。资料的稀缺是这种理论模式的先天不足。从分析角度来讲,心理认知模式由于过分关注个人及其思维过程对决策的影响,使得他们很难更全面地思考影响决策的其他因素。

国家对外政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对外政策决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决策模式的运用也因国际环境、国内舆论、社会环境、政治体制、领导人性格和问题的性质等而相应地变化。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理论模式的区别,“将导致我们无法进行概括或是归纳出分析框架。因此,应当在决策过程分析中寻求恰当的平衡”。为了达到这种平衡,“应当以一种多方位的视角,以决策者、政府组织、社会整体和国际环境为中心来理解决策现象”⑤。

因此,在外交决策的研究中需要把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结合起来。在我们进行理论框架的建构前,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一般来说,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理解存在相对性。在一个层次上是宏观的东西,在另一个层次上则是微观的。在理解不同层次变量的演变过程时,这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但是,为了保证概念的清晰和前后一致,我们在应用这些术语进行具体外交政策分析时,仍然需要更明确的定义。在一般的社会科学意义上,微观层次被定义为“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现实”,宏观层次则是指“社会现实或社会领域”⑥。在本文的研究中,微观层次指决策者(决策者个人及决策团体),而宏观分析则集中于国际(与制度和结构相关)和国内(社会方面和政治体制)因素。(见表二)

外交决策中的国际体系层次

肯尼思·沃尔兹认为,“在国际政治理论中,结构是根据物质因素来定义的,即无政府状态、该领域的秩序原则以及国家间实力的分配状况”⑦。沃尔兹重视安全和生存的重要性, 认为生存是国家行为的首要动机。需要指出的是,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更加重视互动过程的作用。例如, 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 Walt)认为,“制衡的对象应该是威胁最大的国家,而不是实力最强的国家。实力只是威胁的一个标准,还应该加上地理距离、攻击能力和攻击意图”⑧。

外交决策中的国家层次

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坚持国家中心论,研究的是国家外交政策的动机、内容和结果,分析外交政策的着眼点是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和大国的外交及文化传统。但是,无论是国际的体系因素还是国内的社会政治因素,都不可能对国家的外交政策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需要经过代表国家采取行动的决策者的认知、分析、选择等过程才能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

外交决策中的决策者层次

马克斯·韦伯重视领袖在决策中的作用,同时也认为,“在现代国家中真正的掌权者无疑是官僚机构,因为权力既不是通过议会中的演说,也不是经由君主的公告来行使的,而是通过行政部门的运转才得以行使的”⑨。赫尔斯曼(Helmsman)利用艾利森的官僚组织模式分析外交政策的制订:“政策是由有着不同动机、观点和利益的部门共同制订的,其形成是一个说服、妥协和建立共识的过程”⑩。不同组织和不同官员要同时照顾个人利益、组织利益和国家利益。他们习惯于寻找各种理由把国家利益与组织利益甚至个人利益联系起来,并力求使自己的观点占上风。因此,外交决策常常是各个相互竞争的官僚组织乃至个人利益之间妥协的产物⑾。

1956年,斯普劳特夫妇发表了探讨外交决策者心理过程的论文《国际政治背景下人—环境关系的假设》,对决策者所认识的环境和现实环境进行了区分,将决策环境分为行为环境和心理环境:“在决策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条件和事件的实际情况(行为环境),而是决策者如何想象它们(心理环境)。”⑿ 区分这两种决策环境的意义在于,在外交决策实践中许多决策者是在他们的心理环境而非行为环境中形成认识和做出判断的。由于国际关系涉及国家安全等重大利益,不确定因素较多,存在着语言和文化障碍,因此外交决策中更容易出现两个环境不一致的情况。

综上所述,我们已经分析了决策者、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层次的理论与实践。应当指出的是,这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个外交决策理论的知识谱系主要由此三个层次建构而成。所以,我们建立一种综合的视角,把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即微观——宏观关联模式,这样理论的解释力可能更有效。

这里应当说明,微观——宏观关联模式中相互作用的渠道、机制是随情况而变化的,它们可能随时间、空间和特殊问题的变量而异。因此,该模式并不打算构筑一个“宏大的”理论,这样的理论也许永远只是一个梦想。确切地讲,“任何理论都有其边界和限度,理论的力度不是由它能够解释越来越多的事实来判定的,而是在它设定的范围内,由它对特定事实的解释程度决定的”⒀。微观——宏观关联方法只是建构出一个分析框架,以此作为研究外交政策问题的起点。

注释:

①夏尔—菲利普·大卫:《白宫的秘密: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美国外交决策》,李旦、王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 页。

②《白宫的秘密: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美国外交决策》,第14 页。

③《白宫的秘密: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美国外交决策》,第21页。

④Janice Gross Stein and Raymond Tanter, 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Columbus,1980, p. 7,转引自王鸣鸣:《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外交决策理论》《2003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2页

⑤《白宫的秘密: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美国外交决策》,第6页。

⑥赵全胜:《解读中国的外交政策》,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60页。

⑦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6页

⑧Stephen M .Walt.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⑨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 An Outcome of Interpretative Analogy ,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 Vol.2. 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p.1393。转引自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97页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例5

旅行社的经营活动,不仅取决于其内部运作模式的完善,同时也取决于其外部的经营环境。旅行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其外部经营环境,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外部环境,宏观环境由一些大范围的、与宏观条件相关的因素或力量构成, 是对旅行社外部的 政治 法律 环境、 经济 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 社会 文化 环境等的总称。这些环境因素对 旅游 企业短期的经营活动影响不大, 但对长期的战略计划和经营决策有深刻的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旅游企业的生存发展构成了挑战。本文试就近年宏观环境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趋势对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一、政治和法律环境

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包括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对旅游业而言是制定服务战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是由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的。就 国家法 定假日调整看,据 统计 我国自1999年10月调整公众休假制度以来,每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长假, 迅速带动了国内旅游 市场 的发展与成熟。七天黄金周举国长途大迁移盛况空前,而2008年我国取消了“五一”长假,将清明、端午、中秋增加为法定假日,“十一”假期不变,春节长假前挪一天将除夕包含在内。五一黄金周的取消,短假的增加,对于习惯于靠长假期吃饭的旅行社来说,是一种经营环境的变化。其中,既包含了挑战,也蕴藏着机会。虽然利用五一黄金周集中组织长线游的机会大大减少,但短假的增加又势必为旅行社组织短线游创造了条件。为此,旅行社应积极应对,顺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调整思路,在短线游上加大运行力度,开发出深受市场欢迎的短线游项目,做好短线游线路经营。这已经成为旅行社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功课,也是旅行社经营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机遇。

由此可见,国家法定假日的调整对旅行社经营战略的调整有重要影响。此外,海峡两岸政治关系向好的方面发展,2009年开始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获批以及即将于2009年5月1日实行的新《旅行社条例》,政府颁布的其它一些与旅游业有关的法律、 行政 法 规、条例、 管理 制度等,也必将会对旅行社的经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环境

(一)总体经济发展状况

从总体经济发展状况看,国民生产总值是常用的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一般来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也较为发达。根据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候,国内旅游消费将启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候,国际旅游消费启动。旅游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至5000美元,将进入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都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势头。目前,我国旅游市场规模是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条件下形成的。按照2005年修订后的gdp数据计算,1979至2004年人均增长率为9.6%,近三年仍连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虽然受始于2008年的国际 金融 危机 的影响,我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将有所下降,但我国仍将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可以肯定的认为,我国人均gdp向3000美元跨越将是不可逆转的,消费市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也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提升,总体经济状况的持续向好,将是我国旅游业持续兴旺的重要动力。从旅行社经营策略角度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未能见底,西方发达国家何时能走出低谷还没有明确预期的情况下,旅行社应充分重视开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尤其是可以多组织出境游以弥补入境游人数减少带来的损失。

(二)居民收入及消费状况

从居民收入及消费状况角度进一步分析, 收入及消费状况是影响旅游需求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越高,代表着可自由支配的资金越多。收入越少,用于享受和发展消费的资金就越少。人们只有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才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旅游这种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往往与可自由支配资金的多少联系在一起。 调查 表明: 发达国家居民用于旅游消费的开支超过家庭收入的20%,而我国居民用于旅游开支的收入却不足1%。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

四、技术 环境

是指旅行社所处的环境中,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 社会 现象的集合。技术环境影响到旅行社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技术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旅行社开发新产品创造了条件,增加了 旅游 产品的吸引力,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新技术应用的观念、早晚、人才引进等也给旅游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下面仅就 交通 运输 及互联网对旅行社经营的影响做简要分析。

(一)现代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变

旅游者要实现从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行,必须借助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同时,特色交通方式本身也会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目前,交通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旅游交通工具种类增加、速度加快、舒适感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越来越高。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距离的缩短,使得旅游者的出行更加便捷,旅游者游览的时间相对延长,同时也丰富了旅行社的旅游线路,旅游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旅游需求潜力再大,没有安全便捷的交通,也会严重制约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现代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变为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是现代旅行社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互联网的使用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媒介,丰富了旅游者信息搜寻的选择性,满足了信息社会旅游者对信息搜寻主动性和互动性的需求。网上旅游信息服务将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竞争和发展优势。旅行社应高度重视旅行社网站建设,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品牌宣传、产品推介、咨询互动、客户关系 管理 等各项经营活动,打破传统的宣传促销方式,提高旅行社经营的灵活性,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多维信息服务,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五、社会 文化 环境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例6

旅行社的经营活动,不仅取决于其内部运作模式的完善,同时也取决于其外部的经营环境。旅行社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其外部经营环境,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外部环境,宏观环境由一些大范围的、与宏观条件相关的因素或力量构成, 是对旅行社外部的 政治 法律 环境、 经济 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 社会 文化 环境等的总称。这些环境因素对 旅游 企业短期的经营活动影响不大, 但对长期的战略计划和经营决策有深刻的影响。这些宏观因素和发展趋势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对旅游企业的生存发展构成了挑战。本文试就近年宏观环境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趋势对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一、政治和法律环境

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行状态,包括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对旅游业而言是制定服务战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是由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的。就 国家法 定假日调整看,据 统计 我国自1999年10月调整公众休假制度以来,每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长假, 迅速带动了国内旅游 市场 的发展与成熟。七天黄金周举国长途大迁移盛况空前,而2008年我国取消了“五一”长假,将清明、端午、中秋增加为法定假日,“十一”假期不变,春节长假前挪一天将除夕包含在内。五一黄金周的取消,短假的增加,对于习惯于靠长假期吃饭的旅行社来说,是一种经营环境的变化。其中,既包含了挑战,也蕴藏着机会。虽然利用五一黄金周集中组织长线游的机会大大减少,但短假的增加又势必为旅行社组织短线游创造了条件。为此,旅行社应积极应对,顺应经营环境的变化,调整思路,在短线游上加大运行力度,开发出深受市场欢迎的短线游项目,做好短线游线路经营。这已经成为旅行社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功课,也是旅行社经营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机遇。

由此可见,国家法定假日的调整对旅行社经营战略的调整有重要影响。此外,海峡两岸政治关系向好的方面发展,2009年开始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获批以及即将于2009年5月1日实行的新《旅行社条例》,政府颁布的其它一些与旅游业有关的法律、 行政 法 规、条例、 管理 制度等,也必将会对旅行社的经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环境

(一)总体经济发展状况

从总体经济发展状况看,国民生产总值是常用的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一般来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也较为发达。根据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候,国内旅游消费将启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候,国际旅游消费启动。旅游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至5000美元,将进入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都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的势头。目前,我国旅游市场规模是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条件下形成的。按照2005年修订后的gdp数据计算,1979至2004年人均增长率为9.6%,近三年仍连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虽然受始于2008年的国际 金融 危机 的影响,我国今年经济增长率将有所下降,但我国仍将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可以肯定的认为,我国人均gdp向3000美元跨越将是不可逆转的,消费市场、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也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度提升,总体经济状况的持续向好,将是我国旅游业持续兴旺的重要动力。从旅行社经营策略角度看,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未能见底,西方发达国家何时能走出低谷还没有明确预期的情况下,旅行社应充分重视开发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尤其是可以多组织出境游以弥补入境游人数减少带来的损失。

(二)居民收入及消费状况

从居民收入及消费状况角度进一步分析, 收入及消费状况是影响旅游需求和行为的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越高,代表着可自由支配的资金越多。收入越少,用于享受和发展消费的资金就越少。人们只有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前提下,才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旅游这种高层次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往往与可自由支配资金的多少联系在一起。 调查 表明: 发达国家居民用于旅游消费的开支超过家庭收入的20%,而我国居民用于旅游开支的收入却不足1%。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

四、技术 环境

是指旅行社所处的环境中,科技要素及与该要素直接相关的各种 社会 现象的集合。技术环境影响到旅行社能否及时调整战略决策,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技术环境的变化,一方面,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旅行社开发新产品创造了条件,增加了 旅游 产品的吸引力,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新技术应用的观念、早晚、人才引进等也给旅游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下面仅就 交通 运输 及互联网对旅行社经营的影响做简要分析。

(一)现代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变

旅游者要实现从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旅行,必须借助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同时,特色交通方式本身也会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目前,交通运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旅游交通工具种类增加、速度加快、舒适感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越来越高。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距离的缩短,使得旅游者的出行更加便捷,旅游者游览的时间相对延长,同时也丰富了旅行社的旅游线路,旅游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旅游需求潜力再大,没有安全便捷的交通,也会严重制约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现代旅游交通条件的改变为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是现代旅行社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互联网的使用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媒介,丰富了旅游者信息搜寻的选择性,满足了信息社会旅游者对信息搜寻主动性和互动性的需求。网上旅游信息服务将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竞争和发展优势。旅行社应高度重视旅行社网站建设,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品牌宣传、产品推介、咨询互动、客户关系 管理 等各项经营活动,打破传统的宣传促销方式,提高旅行社经营的灵活性,为旅游者提供更好的多维信息服务,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在信息社会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五、社会 文化 环境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例7

一、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价值

(一)调整市场失灵的现象。市场失灵的体现方式非常多,例如市场无法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市场无法自发的消除垄断现象;市场混乱无法展现公正的收益分配与合理竞争;市场无法有效的处理外部非经济因素;市场调整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以及盲目性,无法达到想要的调整目的[1]。上述的这一些市场失灵现象,都需要借助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来进行处理或解决。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近些年许多新技术、新设备不断的推广和应用,企业之间的经营利润不断增加。(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我国当前仍然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本身的体系并不是非常完善,市场的调节也并不是非常的完善,市场在运行过程中仍然会遭受非市场内因素的不正常干扰,导致市场的正常秩序无法有效维持,这也就提出了需要宏观经济的管理方式来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以及平衡性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需要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发展目标也需要借助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进行推动,发展与巩固我国的国有经济主导性地位,并逐渐促使社会团体成员可以走向富裕的道路,促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加有力。

二、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所形成的影响

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最大的特征便是以投资驱动的方向为主,以工业主导型为方式,投资当中的政府占比相对比较大。政府的主导性投融资、行政干预的作用较为突出。这一现象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异,以美国为例,美国是采取宏观经济的方式推动消费,以服务行业为主导,投资的方式以私人方式为主。与此同时,因为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我国的制度演进速度相对较快,西方国家的许多制度体系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基本定型。但是,相比之下,我国在金融、法制、人力资源、技术、投资、制度等多个方面仍然有着较为突出的发展空间,这一些发展都需要在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之下进行,所以我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仍然较为突出,但是这一差异正处于缩小阶段。西方的统一性制度框架体系之下,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市场环境,但是对于我国而言,因为我国地域跨度较大,南北、东西、城乡等方面的地域因素差异较为突出,所以这一种经济环境仍然存在偏向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在我国实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对比模型的应用条件,许多的静态宏观经济分析模型本身就存在缺陷,局限性以及不广泛性很难规避。方法论方面相对较为尴尬,这也促使无法直接应用宏观经济的数据,也不能根据之前的经济过热经验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导致无法构建一个共同的研究目标点与出发点。

三、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管理的方式

首先,宏观经济要求企业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是体现在道德角度上,同时在法制角度上也有充分体现。想要促使企业自觉的承担社会相关责任,政府必须从监督、管理的角度着手,构建完善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同时督促社会中各类型企业主动履行自身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适当的考虑社会稳定性,从而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性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会逐渐减少,同时企业的主动性参与积极性会主动提升,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出现市场失控的问题。对此,政府还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与前提条件之下,对市场失控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判断与分析,并借助有效措施。其次,宏观经济要求企业强化信息的披露。信息披露制度不仅是财务报表中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保障投资合理性的关键,展现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直接体现。信息披露制度本质上是借助报表的方式为政府、行业、社会提供企业的经营状况,其初衷在于让企业行为因公示而被约束,促使企业可以主动履行好自身的责任义务。

四、总结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例8

国家审计机构受托经管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审计权,与其他部门和单位一样,审计机构也必须全面有效地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审计机构履行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不同。随着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拓展与演进,国家审计机构履行的行为责任包括遵纪守法、经济责任、效率责任和审计过程报告,为了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审计机构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审计程序,避免“人情审”,避免发现问题不披露。审计机构向国家权力机关和社会公众披露审计结果报告可以使权力机关和社会公众了解被审计单位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增加审计工作内容的透明度。我国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积极实行审计结果公告,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到2007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审计机构还必须向国家权力机关和社会公众披露审计过程报告,增加审计工作程序的透明度。有利于国家权力机关和社会公众对审计机构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的控制,总而言之,为了全面有效地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国家审计机构必须有效发挥审计权。

在我国,国家审计在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中具有特殊的作用。这种作用的特殊性表现在,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既要通过全面履行审计职责揭露问题提出建议,又要通过其他各权力监督主体的有效监督来追究责任,落实审计意见。国家审计权力的完全实现具有间接性。因此,审计作用的发挥应当以中央权威为根本保障,以人大的“审计控制”为推动力,以其他部门的协同共进为重要条件,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强化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的评价为基本点,以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作为重点,最终实现国家审计权的有效发挥。

二、审计对权力的有效制约

“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和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力作为公共资源的一种,拥有权力的部门和个人在权力的行使过程中可能出现行使过度和行使不足的权力滥用现象,导致其他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损失,随着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演进和拓展,公众要求拥有权力的部门和个人全面有效地履行适当责任并公允地提供权责履行报告。国家审计机构根据自身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对拥有权力的部门和个人的适当责任履行状况和权力行使状况报告的公允性进行控制。在反腐倡廉的当代中国,国家审计机构凭借专业上的优势,对权力的制约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健全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保证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国家审计对权力的有效制约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链式公示”防患于未然。所谓链式公示,是指在资金的流通链条中,利用合适的媒介,追本溯源、自上而下地把资金的数量和处置结果信息公示,包括在各个部门、不同对象之间每一个相互链接环节的信息公示。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信息不公开,是导致资金利用率低、黑洞存在的一个关键原因,从资金流通的各个环节上通盘考虑,加强资金在预算、拨付、收支以及在审计过程中信息的“链式公示”。“链式公示”包括预算的公示、收支信息的公示、审计公示3个部分,实现各个环节的信息公示和积极调控,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家资金效率,对等资金黑洞的最大限度地预防发挥积极作用。

2 审计业务不仅针对具体的项目而且针对具体人员,在审计业务中,不仅要以审计项目为起点对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查,而且在审计过程中也针对人进行审查,发现线索向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移交。并协助司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取证,确保审计对权力的有效控制。

3 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按照授权通过收集、分析、评价审计证据,对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主体的行为及其各项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将审计结果提交给各相关部门,并对建议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控制的一种技术工具,总的来说,绩效审计是对公共部门各项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其基本目标是促进社会资源的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效率。国家审计署提出:在2006~2010年“坚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果审计并重,每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效益审计与绩效审计虽然称谓不同,但是总体上可以纳入政府部门绩效审计的范畴。

在审计目标上,绩效审计是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有效实现为目标,对公共财政资金的收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共资金的效益、政府管理行为的效果以及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为目标,对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在审计对象上,逐步由突出重点向全方位转变。随着审计环境的成熟。绩效审计将从一部分管理比较薄弱,但其工作对全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重点单位扩大到各级各类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将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及简单的业务活动的审查扩展到对其所有有投入产出的经济活动基期相关业务活动的审查,由财务审计延伸的效益审计向独立型效益审计发展。

在审计方法上,将借助于绩效评估等科学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判断能力。绩效审计将由运用财务审计一般采用的分析性复核、检查等方法转向更多地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现代数学分析方法、行为科学分析方法等,实行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的统一,并广泛借用政府绩效评估方法,如平衡记分卡、标杆管理等方法,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4 国家环境审计

国家环境审计本质上是一种综合审计,它是通过检查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受托者的环境报告以及经营管理情况的环境影响,监督其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的履行,并对其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的履行状况进行评价和鉴证,同时对其提出的有关环境管理问题提供咨询,从而实现对其环境保护和管理责任履行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特殊的控制活动。

环境审计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环境管理控制系统和有关的环境保护活动。对环境管理控制系统的审计主要包括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健全、其工作是否有效,环境管理控制制度是否顺利,环境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等。对环境保护活

动的审计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环境保护项目的资金收支和绩效,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环境法规的遵循状况等。同时,为实现环境审计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我们有必要制定国家环境审计准则。在不改变现有审计准则体系的情况下,把政府环境审计准则的制定作为突破口,带动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准则的建设,

5 宏观审计

所谓的宏观审计(或宏观经济审计)是指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由最高国家审计机关,以法律规范为最高标准,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对国民经济计划、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的制定、执行及其结果所实施的审计,审计参与宏观控制并为其服务应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从宏观要求出发,通过加强微观审计,为宏观控制服务。二是从宏观控制本身出发,通过建立并实施宏观审计。更直接、有效地为宏观控制服务。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职能由直接管理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着重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间接的、适度的宏观调控。因此,宏观审计的对象是宏观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客体或范围,其内容是以国民经济运行系统为对象的国民经济计划、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宏观审计的目标就是对国民经济计划、宏观经济政策与决策的科学性、法制性、客观性、平衡性、可行性及效益性作出评价。宏观审计的重点领域包括投资领域、财政领域、金融领域和税收领域。

审计人员在宏观审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审计的方式实现审计控制,而且可以通过咨询建议的方式实施审计控制。预算是财政支出的基础。预算的正确性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至关重要,为了避免混淆法律责任。不影响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在宏观审计的过程中,审计机构一般不会接受负有预算编制责任的单位的委托来编制预算。但是审计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预算编制部门可以向审计机构进行咨询。此外,在预算的审批过程中,审计机构的咨询服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宏观审计也可以通过咨询建议的方式实现。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例9

核算信息对国民消费支出的贡献作用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用来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的指标有很多,例如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调整后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可支配收入使用部门综合账户等账户,这三个账户中,涉及到最终消费和总储蓄指标,是进行国民消费支出分析的基本原始数据,居民消费支出分析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物价变动和各类价格变动的指标,通过对各类价格指标的结合,可以分析当前消费变动状况,实现消费的动态考察。在政府消费支出中,运用国民经济核算中部门综合账户,通过价格体系,可以分析政府消费支出在整个国民支出的结构和比例,还可以通过政府消费支出结构特点,分析社会消费支出的主要方面,更有利于进行国际消费支出比较。

核算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中国民储蓄和投资的贡献作用实现我国货币供给和需求平衡,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国民储蓄和投资的宏观管理问题。国民经济核算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增加、土地购置之和与储蓄总额相比,投资储蓄率等指标,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管理最需要的指标,通过这些相关指标的衡量,能充分了解当前货币供给和需求状况,当前投资形式,对指定投资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参考意义极大,同时通过时间变量的动态分析,可以了解其变化趋势,为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目标,制定可行的预期政策提供借鉴。

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分析价值核算信息对宏观经济投入产出分析的贡献作用很大。国民经济核算中,具有专门的投入产出表,1974年,中国有关部门编制了第一张投入产出表——实物型投入产出表。80年代初,国家统计局同有关部门合作开始编制MPS体系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先后编制出1981年和1983年全国投入产出表。80年代中期,适应改革开放以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和制定第三产业发展政策的需要,国家统计局开始研究SNA体系的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有供给表、使用表、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供给表又称产出表,使用表又称投入表;其主表为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投入产出表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一个十分重要的参考表,投入产出表反应了我国各个经济部门生产要素投入的总量状况,投入结构状况,以及要素投入的经济效益状况。通过投入产出表,可以明确国民经济发展中各部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形成过程,产品的初次分配方向,分配结构;还可以通过该表了解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情况,这对宏观经济管理中,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产品分配和再分配提供基本管理信息;另外投入产出表不仅仅详细描述了各个产业之间的发展状况,他还能反映各个产业之间的间接联系,通过直接投入系数组合,可以完善可以明确产业之间的间接联系方式和密切程度;投入产出表还能描述产业部门之间的影响关系,因此,通入投入产出表描述了产业之间的关系,产业之间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关系,以及总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关系等等,这对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整,制定产业政策,分配政策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民经济核算对经济增长分析的贡献价值国民经济核算信息,有利于分析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国民经济核算有利于加强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实现。国民经济核算采用平衡表、帐户、矩阵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全面地、系统地、结构层次分明地反映从生产、分配到交换、消费的全过程,科学地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和国内外经济往来活动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间的经济技术关系,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工具。国民经济核算信息,为实现我国经济的适度和均衡增长提供了有利的分析数据,我国经济增长过程必须以确保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要实现产品供给和需求实现平衡发展,产业结构相互协调,产品技术实现不断进步和更新换代。我国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就是要求经济发展要按照客观经济发展要求,满足瓶颈部门经济增长速度需求;我国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就是要求积累和投资规模要是均衡发展,积累和消费之间均衡发展,生产和流通之间实现均衡,经济的发展满足生产发展,科技进步,人口发展需要。

社会环境的宏观分析例10

质量宏观管理是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产生和不断完善的,包括质量、标准、计量等基础要素,其是与微观质量管理相对的。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利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如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利用相关的质量管理政策和工具,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质量宏观管理的意义和现状

重视质量发展是强国之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发展模式逐渐由“以量取胜”过渡到“以质为王”上。国家和政府将质量问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宗旨,将“好”放在了“快”之前。同时,在国家大力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质量宏观管理体系是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必要保障,其是改革过程中对社会经济进行优胜略汰的必要工具。其目的便是通过宏观质量管理提高政府监管的效能,优化市场的竞争环境,保障社会监督机制的正常运行,以便最终提高社会经济的总体质量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质量宏观管理的稳定性、局部性与产品质量的全局性、发展性之间的刚性矛盾愈加突出,这将质量宏观管理的滞后性缺陷进一步放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质量宏观管理因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带来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宏观质量管理在质量进步中发挥作用,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二、质量宏观管理产生风险问题的原因

在质量宏观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公共环境是其核心组成要素,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分为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主要阶段,而其风险也主要是这三要素在这两个阶段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中所产生的。其风险主要有技术性内生风险、信息缺失与滞后风险、倒逼风险和不协同风险等。究其原因无外乎是主体原因、客体原因和环境因素。

首先是主体原因。管理主体是保障质量宏观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阶段的主导者,因此主体原因往往成为质量宏观管理产生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例如: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完善,质量宏观管理的资源和人员投入有限,地方受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制约等这些主体因素导致质量宏观管理风险问题加大。

其次是客体原因。质量宏观管理的客体存量大且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这在客观上加大了主体管理的难度。同时,相关客体在面对政府的宏观质量管理上往往存在不协同,甚至进行虚假、违规运作的情况,这也加大了宏观质量管理的风险因素。

最后是环境因素。不同的环境变量及环境因素自身的变量都会对质量宏观管理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质量宏观管理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但是在政策执行阶段,其遇到了地方保护主义,这时候其政策执行环节便会大打折扣,增加质量宏观管理中的风险因子。

三、规避质量宏观管理风险因素的措施

政府是质量宏观管理的主导部分,因此,政府必然也应该在规避质量宏观管理风险中起到主导作用。

其一,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将工作重点从质量监管转移到防范质量风险上面来。具体来说就是,政府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科学合理的使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进行质量宏观管理,将政策的政治性放在基础的地位之上,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发展阶段,对政策的经济性和技术性进行综合考量。

其二,国家应该切实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政府充分利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质量管理的保障,同时完善的法律体系能够对政府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保障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环节中不存在和虚假违规行为。

其三,政府应该加大对于质量宏观管理过程的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充实的物质保障是促进质量宏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支撑,是减少其风险因素的有效方法。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步入了发展的转型期,宏观质量管理对于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质量宏观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且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全社会的多方面力量,对质量宏观管理风险形成立体式的防范体系。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J.库珀(PhillipJ.Cooper)等著,王巧玲,李文钊译.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