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4 16:31:13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例1

笔者在高中语文课上,曾观看1961年版的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吸引笔者的不仅是故事情节,还有与人物形象深度契合的配音。这部老电影中的配音非常动人,中文的语言表述与人物形象、心态动作等完美结合,情真意切又浑然一体,使人由衷赞叹上海译制片厂的配音专家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创作功力。他们为什么能够那样生动贴切地表达,使声音如魔术般呈现?这大概就是声音艺术的魅力。声音艺术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虽然播音主持专业的涉及面比较广,新闻主播、文艺主持、解说、配音、诵读等都是其专业范围及相关领域,各个具体的专业方向对专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多年来播音主持专业能力的基础,离不开3个方面:首先是音质、语音与发音,音质要圆润响亮坚实,语音要标准,发声时气息通畅、省力、控制自如,这是播音主持专业非常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受众对从业者声音“好听”的要求远远高于常人;其次是语言感受与表达,对于主要以语言为工具与受众进行交流的专业人员来说,能以最恰当的语气、节奏、重音等方式、技巧,将对作品的理解用语言形式外化出来,是极为重要的专业能力;最后是形象与气质,虽然人们越来越重视内在素质,但这一专业的人员尤其是在需要直接面对镜头时,形神兼备仍然是重要条件。这些专业基础能力主要是从艺术性的角度进行衡量,有些是先天自然获得的成分较多,有些是受不同地区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更多,有些则主要在于素质的养成。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的专业人员是多层次、多领域的,其中也包括为在媒体一线工作的播音主持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对这些主播来说,上述专业能力仅仅是基础性的,此外还需要具备更全面的职业素养。

一、播音主持职业素养内涵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

随着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播音主持专业一直在发展、前进,不同时期的播音主持都需要满足时代要求、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当前,媒体行业深度融合发展,使播音主持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在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对外宣传的能力与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在国际舆论话语权上尚未取得应有地位,这呼唤更多年轻人投身于传播中国好声音的伟大事业,也对未来主播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加综合和多元的要求。另一方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国内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搜狗与新华社联合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I主播已经上线,其坐立自如,且可以24小时不间断播报,那么人类从业者就要更有竞争力,练就有特点、多样的语言风格和准确、丰富的表达能力。这些都要求未来的从业者在锻炼播音主持专业基础能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寻求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养成。一个好的主播应该是具备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并能将这种综合素养恰到好处地在节目创作中展现出来。

二、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综合发展的方向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传统的广播电视、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微端等各个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时代因素折射到播音主持行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从业者的发展和取舍,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专”不够,还要“多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播音主持专业是公众人物的“摇篮”。他们的言行举止及其反映出的对国家、民族、社会和他人的认识与态度,影响他们在工作中的反应和判断,从而直接体现在节目内容和质量上;即便日常生活中的只言片语,也容易被各种传播媒介捕捉并发散出去,造成广泛的社会影响。播音主持以及相关从业者需要具备能够匹配所从事职业的社会责任感、道德修养和家国情怀,才能“人设”不倒,为广大受众做好精神家园的守望者、社会价值的风向标。未来主播在面对受众时,应当有由内而外的真正自信的精神风貌。二是广泛的文化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控场能力。2019年有个很轰动的新闻事件,中国CGTN主播刘欣“应战”美国福克斯商业频道主播翠西里根,“约辩”中美贸易相关话题。中国主播参加这种有辩论性质的对话并不多见,在对话中双方谈论了中美贸易谈判、知识产权、关税和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内容,主播刘欣的表现温和大气,这无疑需要平时丰富的知识积累与沉淀。2015年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第一轮竞演结束时,主持人汪涵不得不面对歌手退赛的突发情况,在参赛歌手、现场和屏幕前的万千观众的注视下,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和面向观众的真诚话语,很得体地控制了局面,留住了人们对节目的热情,以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控场能力避免了节目和个人主持生涯可能出现的“至暗时刻”。上述案例可以说明,对一名合格的主播来说,知识积累、文化底蕴和心理素质、控场能力,都是职业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三是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分析力和较好的艺术理解力、感悟力。好主播也是合格的新闻人。对于新闻主播、文艺主持等,如果进行更细致的分解,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主持人大赛从新闻和文艺两个类型中选拔,无论是自我展示、即兴考核,还是以经典节目实战为题、结合“走出去”素材现场讲述等,都致力于测试选手的新闻洞察力、分析力和艺术理解力、感悟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近年来,央视4位男主播圈粉无数,被网民称为“央视Boys”,他们中既有新闻主播也有文艺主持,共同出现在网络直播中,使新闻节目中的严谨敏锐与综艺节目中的感性灵动相得益彰,都展现出过硬的综合素质,很快观看人数就达到两千多万人,“带货”成果自不必说。从广义“新闻人”的角度,新闻敏锐度和艺术的灵性,应该交融在播音主持的职业素养中。

三、播音主持职业素养的综合养成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例2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c)-0242-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作为深受大众欢迎的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广播电视行业近年来的快速扩张,节目的传播和制作方式也更加多样化,行业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从业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业者逐步从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转变,从单纯强调个人素质向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转变。该文将深入分析播音员主持人在激烈竞争中应当具有的职业素养以及提升职业素养的策略。

1 播音员主持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与专业心理品质

1.1 优良的播音品质

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以保证播音品质。节目主持人做好自身工作,获得受众认可的前提是讲好普通话,学习掌握基本的播音理论和技巧,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不足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强化运气吐字、情声气综合处理、话筒和镜头前的感觉、播音语气和节奏等方面的联系,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情感和体验,做到发音准确清晰,声音悦耳动听、富于活力和感染力。

1.2 扎实的文化功底

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而文化底蕴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其专业素养。扎实的文化功底有助于播音员主持人适应节目的发展需要并不断地提升其自我素养。在播音主持工作中,要体现出“用事实说话,新鲜感人”的新闻播音特点,努力与稿件的内容产生“同步振动”,这些都需要文化功底作为基础和支撑。

1.3 良好的职业道德

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播音员主持人应当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充满责任感和正义感,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发挥广播电视的传播作用,积极向受众传播知识,传递事实,讲明事理。同时,在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工作在镜头和话筒前,而大量幕后的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都需要播音员主持人的创造性劳动才能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就是播音员发挥特长、积极创新的内在动力。

1.4 稳定的心理素质

播音主持工作面临着很强的挑战性和随机性,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快速反应、灵活应对。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录音录像设备日益高科技化,现场设备、设施出现事故隐患的可预见性明显降低。针对这一特点,需要播音员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在排除环境干扰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和临危不乱的主持风格。

2 当前播音员主持人才专业技能与专业心理品质方面的不足

2.1 播音品质有待提高

部分播音员对语言功底和播音质量不够重视,这一情况在地方台更加突出。以新闻播音主持为例,一部分主持人出现句子停连、重音处理不当、换气不从容等问题。还有一部分主持人虽然理论功底较扎实,但心理素质较差,在具体节目播讲中表现不好,比如:句子停连不当出现错误断句,导致受众理解错误;重音不当或是次数过多;语言节奏缺乏变化或变化幅度太小。

2.2 文化功底有待加强

部分播音员主持人不重视夯实文化功底,文学素养较为欠缺,表现在播音节目中就是对稿件内容和台词理解错误,甚至出现常识性错误。部分播音员主持人片面地认为播讲时对着稿子念就行了,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掌握各种基础知识,知识结构上存在缺陷,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

2.3 职业道德有待提升

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广播电视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广播电视节目是开展思想文化教育和舆论交流的重要阵地。部分播音员主持人缺乏务实求真的职业道德,在报道事实、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方面做得不到位。极少数播音员主持人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台上台下,言行不一,破坏了这一群体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2.4 心理素质有待增强

缺乏稳定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不够强,抗干扰能力和应变能力欠缺,这是当前不少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在基层电视台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心理素质不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临场紧张慌乱,自控能力差;二是临场亢奋,无遮无拦;三是过于拘谨,镜头和话筒前思维呆滞,语言平淡。此外,一些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过程中出现了突况或者意外情况时,往往不知所措、不能随机应变,严重的情况甚至可能影响节目的正常播出。

3 播音员主持人才专业技能与专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

3.1 注重实践,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加强练习,在实践中掌握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这是提高主持播音人才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走上播音主持岗位的专业人员,应当在实践中注重积累和总结经验,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训练自己,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3.2 增强文化功底,拓展知识结构

作为提高播音员主持人职业技能的必经途径,努力增强文化功底、拓展知识结构既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团队的成长和广播电视机构的长久发展。由于播音主持涉及新闻传播学、汉语言文学、艺术和美学等多方面知识,对于文化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应从个人成长、工作需要出发,注重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学术视野的拓展,通过持续的学习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在学习之外,播音员主持人也需要增强理解能力和创作能力,强化对播音作品的感受和体会能力,将文稿的逻辑和意图更好地理解和转化,通过有感情的语言将自身的感受传递给节目受众。

3.3 提升职业道德,加强道德修养

不断地提升职业道德、强化道德修养,是培育播音员主持人良好心理品质的核心手段。在具体工作中,有两种途径来提升自己:一是播音员主持人严格要求自己,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开展本职工作,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劳动,影响和教育广大群众,做好舆论引导、真相报道,事理说明等工作;二是播音员主持人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质,使自己言行符合规范,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3.4 提高心理素质,保持稳定心态

使用现场模拟、实战演练等方式,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加强播音主持心理学的学习,在干扰事件和突发状况出现时,平稳应对。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平稳的心态对于提升播音员主持人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两方面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建立理性思维模式,保持稳定心理状态,自信面对话筒和镜头;不断地强化悟性思辨和文化积淀,构筑不同的知识层面,有效地进行自我剖析和训练;二是通过现场模拟突发状况的方式,开展实战演练,有效地提高应对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使节目平稳、照常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张继娅.播音主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1):146-149.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例3

一、主持人语言的文化内涵

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层次的文化品位,是高水平主持人语言的基本特征。它表现在词语的选择上。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文化的使者,良好的文化修养是提升内涵的基础。多读书、多积累,对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知识都有所了解,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以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节目整体的和谐,赋予节目厚重的文化感。所以对主持人来说,知识是永恒的魅力,知识是成功的基础。

二、语言表现是谈话类节目的核心要素

(一)语言表达是主持人节目内容形式的重要载体

主持人对节目的牵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凭语言的功底。在不同的谈话节目中会选择不同层面的嘉宾。寻找到最合适的对话方式和内容,以便于嘉宾与常有的谈话方式接轨,在双方之间引起思想的共振,为话题的进一步深入推波助澜。

(二)语言表达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

对于谈话类节目来说,主持人驾驭语言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语言的驾驭能力包括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明确有效、清晰生动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实话实说》有一期节目内容是有关改善老师和家长不良交往行为的话题,崔永元让现场观众发言时,一位小学生说自己学习不好,以后要与老师多沟通,崔永元问了一句:"你说说,你们老师有什么缺点?"这位小学生有点急:“这里都是说老师好的,没有谁说缺点。”原本说“童言无忌”,看来现在的孩子活得现实多了,也沉重多了,大人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崔永元对此也是会意一笑:“好,我就不为难你了。”所以主持人应适时组织驾驭语言,给现场观众舒服、自然、畅快的感觉,主持人还应适时转变话题,把观众引入正确的思维导向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和水平最终决定着节目的总体质量和播出效果,也影响着收视率的高低。

(三)语言表达折射主持人的文化底蕴和魅力

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总是能以他们饱满的热情、平易近人的态度、厚积薄发的语言功底和深入浅出的谈话技巧,或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或画龙点睛略加评点,或连缀穿插自如得体,或反应灵敏机智贴切,或语流畅达颇具风采。使观众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受益的同时,也体味到语言的魅力。这样的主持人自然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喜爱、敬佩和信赖。所以主持人必须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足够的知识储备。

三、提高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修养

(一)重建知识结构,增加知识积累

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是文化的使者,需要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对各行各业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有扎实的文化基础,以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节目整体的和谐,赋予节目厚重的文化感。因为节目可能涉及某一部文学作品、某一种艺术样式,可能涉及天文地理、史料传记、、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等等。如果节目主持人不了解这些,或者了解甚少,是无法运用好语言与受众交流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节目主持人应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从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养料,有了这些养料,才能使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左右逢源、丰富生动。

(二)丰富生活阅历,融合人生体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读书与行路是人们获取知识、能力、人生体验的重要途径,两者不可分割,缺其一必有失偏颇。罗曼・罗兰在《母与子》中曾经写道:“生活,这是一切书籍中第一本重要的书。”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运用书本知识,还要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渗透其中。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一生的酸甜苦辣都会成为一笔财富。这是艺术家的创作源泉,是主持人与受众交流沟通的心桥。莱辛在《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中说:“处境同我们最相近的人的命运才能最深刻地打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丰富的生活阅历是主持人的财富,是知识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增加主持人的真实感、可信度的重要因素。如主持人发源地美国,主持人尤其是新闻谈话类节目主持人都是记者出身,他们都经过了镜头前的长期历练,显得成熟自信。所以,做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深入社会,了解生活,要有丰富的阅历,像成熟的记者一样能掌握社会跳动的脉博和趋势,掌握不同观众的审美意识内涵和审美感觉,“感觉到观众心脏的跳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千千万万观众中面对各种不同问题时,成竹在胸,挥洒自如。

(三)培养广泛兴趣,提高个人修养

主持人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主持人的爱好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主持人虽然还不能称为艺术家,但其中却有许多与艺术息息相通的地方。如张越是个作家,而朱军是说相声出身,作为一名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读万卷书,做不到专家级,也要成为杂家型的. 敬一丹在谈到自己从播音员向采编播合一型主持人转变时说:“主持人不应该比记者懂得少,只应该比记者知道得多,另外多了一项话筒前的本事。”一个优秀主持人知识要广博,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有广博的知识作后盾,才能触类旁通、旁征博引,增加节目内容的信息量和厚重感。

(四)学习群众语言,丰富表现手段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例4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艺术学科,综合性较强,包括了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的内容,这也给教学提高了难度,这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重要特点之一。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要从专业的特点出发,与广播电视产业对播音与主持人才需求结合起来,注重各个学科(新闻学、语音学、美学等)的穿插渗透,形成适合现展情况的教学体系,改正那些不适合现代教学的传统教育模式,但是在教育模式上也存在着一种误区,许多学校一味追求全才的培养,例如过于重视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的教学,而忽视了其他如口语、即时表达与稿件转换的能力,也就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大相径庭了。总的来说,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在传统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革新,主要表现在课程的设置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工作,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联系,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以下是播音与主持专业所设置的主要课程,希望能通过罗列其主要内容来分析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点的教学特点。

1 专业课学习

调研了多所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院校发现,在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和职业素养课为主,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是以普通话学习为主,包括语言技巧和广播播音都是播音与主持人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是传统的播音与主持专业课上缺乏各个科目内容的穿插和渗透,这也是为什么应届毕业生“一职难求”的原因。

分散的专业课内容没有经过整合也就很难实现“一专多能”。并且,难以形成系统教学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灵活的设置课程结构体系,充分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设置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创新性元素,把课程的实用性和扩展性与传媒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所学专业内容的重要性。目前许多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也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并以兴趣为导向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并且学校也在每个方向模块设置了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必修课和选修课有不同的分工,必修课把课程的内容设置与行业的岗位结合起来,注重职业就业技能的培养;选修课主要教学与专业相关的学科,比如新闻学、语音学、美学等等。

经过对播音与主持专业课教学的研究发现,在专业课中老师会把生涩的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后,并适时地加入个人的经验见解,这也对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职业生涯的定位带来帮助。具体来说,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方案已经被大多数艺术院校采用或借鉴,主要专业包括新闻播音概论、播音学与主持概论、播音发音学、播音主持心理学等等这些,几乎构成了整个播音主持专业的专业课大体框架。除此之外,众多证书也被包括在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方案中,成了增强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和教学内容设置的主要环节。

这些证书包括《普通话等级证》、《主持人资格证》、《播音员资格证》等,各类证书也帮助学生扩展了职业方向、培养兴趣和充分发展个性,成为应届毕业生应聘的敲门砖。

2 职业修养课

播音主持专业必须具备极高的思想素质和内涵修养,所以开设了很多这种类似的专业选修课程。现代传媒业的发展扩展了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职能,在新闻传播方面,还增加了舆论营造与道德氛围的维护的职能。确切地说播音主持人员在社会新闻传播上的作用就像是信息传播和的窗口,也是新闻信息的评论员,通过对信息的总结和组织再加上评论,这就体现了社会新闻传播的新特点。而播音员的职业修养课的重要性在于,这个职业的观点往往能左右社会大众对社会事件的看法,也就能够对娱乐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实行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变得极其重要了,通过对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才能算是提高整体素质。在学习内容宽泛且扎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才可以谈到精细及深远的问题。这也是根据岗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专业技能的培训,真正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在专业素养的培养上主要针对了大致的几大方向。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加入创新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注重口语基础,加强能力的提高和注重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专业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课程。

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过于侧重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了思维品质的培养,上述也提到了职业素养对于播音与主持这项职业的重要性。从课程的设置量上分析,关于语言能力培养的课程学时占到了总课时的一半,而关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课程较少,比如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课程设置就更少了,虽然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都是艺术生,但是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不能忽略,否则就违背了近年来各大高校号召的“打造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的人才”的方针。

3 文科基础课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例5

近年来播音主持专业的设置和扩招,使得播音主持专业就读生和毕业生的人数剧增,学生也因此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也有着许多不确定性。基于此背景下,对播音主持专业进行教育改革,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一、播音主持专业现状

播音主持专业是目前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的一门专业,也是受到了广大年轻人追捧得非常热门的专业之一。播音主持人每天都会在电视中和人民群众见面,是比较典型的公众人物,播音主持人通过侃侃而谈,忧国忧民的话语,引导人们关注时事。同时,播音主持人必须拥有即时应变能力,要足够幽默诙谐,同时也要落落大方,甚至有一些播音主持人已经被目前的年轻人视作偶像,这也让播音主持这个行业受到了极度追捧。通过我国权威的统计部门统计不难发现,我国目前已经有100多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播音主持类的专业。根据其专业所招纳的学生人数进行统计可以知道,每年的播音主持专业招生规模大概都在1万人左右,这个数字也会不断地扩大。随着生源的增多,播音主持专业对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现今社会不是只依靠外貌,就能够在播音主持类的专业获得成功。播音主持类的专业所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当然,新闻学是最为重要的学科。除此之外,因为目前新媒体的崛起,媒介传播速度变得更快,所以传播学在播音主持的专业教学过程当中,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新的形势以及背景下,播音主持类的专业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因此,工作人员要能够在传播学的视野下积极思考,传播学对播音主持专业有可能会带来的创新以及发展。

二、语言传播视野下的播音主持专业

语言传播是一门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艺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广播电视渐入大众视野,逐步取代了广播播音。这也使得语言传播艺术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发生了变化,其重点由培养播音员逐步转向了培养节目主持人。由于播音主持专业是从播音专业发展而来,所以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立足于播音专业。其教学主体是主持中的发声技巧、语言规范和各种类型节目的主持演练[1]。即使当前播音主持专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教学与学科群,但是其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学内容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一大问题,导致了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基础,甚至有部分学生专业水平严重不足。此外,其专业教学体系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人才专业素养的要求,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播音主持专业发展陷入了困境。

三、传播学以及播音主持专业中的问题

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目前的社会现实需求,以及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在传播学的推动之下,充分借鉴一些比较成熟的社会人文类的学科。并且积极的容纳更多的学科,不断地拓展本专业的发展空间。播音主持类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和人类的传播活动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和观众以及听众必须进行比较有效的沟通以及交流,这也正是播音主持最为根本的目的之一。传播学在其根本性质方面主要包含有比较鲜明的双方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意义。根据目前我国的播音主持专业所进行的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要求不难发现,播音主持类的专业教学是根据第一阶段是语音发声的学习以及练习,第二阶段是语言表达的学习以及锻炼,第三阶段是广播电视播音学习,当作基本标准来完成的。在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只是依靠书本方面的知识,比较忽略和实践之间的结合,这也会让学生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专业的教学和广播电视传播的语境相互之间的结合不够紧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学生只是记住了如何发音,但是会导致学生的发音过于机械。在真正的步入真实的广播电视节目当中的时候,往往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因此有很多单位并不十分喜欢播音主持专业类的毕业生,而沟通意识不足也会让学生学习比较表面化,节目形式出现了模式化的情况,传播学最终的目的是有效传播。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大胆进行创新。将有效的沟通当作教学纽带,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成为具备沟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四、语言传播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改革

(一)语言传播能力培养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应该坚持对学生语言传播能力的培养。当前语言传播艺术中,虽然节目主持人要比播音员更加受大众欢迎,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主持人无法取代播音员,同时,语言表达和语言逻辑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素养。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传播能力要走中培养学生的发声及语调和语言技巧[2]。此外,基于语言传播艺术的主要功能是报告新闻、传递资讯以及维系人际沟通,专业人才培养中也不能忽视对学生人际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和社会分工决定了社会对语言传播人才的需求量。当前我国市场化较改革开放前有了明显提高,这也意味着社会对口语传播人才的需求量会相应增加。社会需要表达、沟通和、协调能力俱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给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媒体行业的需求,而忽略经济社会对其的需求,因此,应该加强对该专业学生的语言传播能力,提高其专业素养。此外,在培养学生语言传播能力的时候,应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不能只学习语言传播的相关内容,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其他专业素养。

(二)学生职业观念培养由于播音主持对公共生活以及社会舆论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传媒工作者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可能对大众起着较大的影响作用。这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对学生的职业伦理观、职业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正确职业价值观和伦理观的树立,可以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对其言行起到制约作用,避免误导大众思想和社会舆论的方向[3]。因此,对学生的职业观念的引导树立应该在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得到体现。

(三)学生就业方向指导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指导学生就业方向是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改革的另一重要方面。广播电视行业是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但是其人才需要有限,因此,专业教育改革应该积极拓宽学生的就业面,为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提供指导。除广播电视行业外,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还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可以选择在新媒体行业就业。新媒体行业是当前需要播音主持人才最多的行业之一。该行业需要的主要是播音员和主持人,随其专业素养要求极高。因此,在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第二,语言传播教学。为引导学生在其他行业的发展,减缓学生就业压力,可以指导学生在语言传播教学方向的发展。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行业正处于发展期,教学人才较为短缺。因此,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以体现在对学生素质培养方向方面。播音主持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引导公众生活的职业,因此只有工作人员拥有一个良好的职业价值观以及伦理观,才能够真正地引导公众拥有更加正确的思想,并且做出正确的行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之后,很有可能会借助媒介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因此利用职业以及职业价值观和伦理观约束自己自身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教育也必须要体现在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计当中。

五、语言传播视野下播音主持的发展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例6

1“高能素质”的概念和内容

高能素质的核心本质不仅仅是掌握书籍上的相关专业知识,更强调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在某一领域的强势展现。其中,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指的是个人的勤奋程度,忍耐力和责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等。人的综合素质集中展现在其所从事的具体行业和某一领域中,是否可以正确处理工作上的事务和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优秀的综合素质就是高能素质的表现形式。在播音主持这一行业中,主持人特别需要这种高能素质,这是因为在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中,若是没有持续的学习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超出常人的执行能力、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和对播音主持行业投入满满的热情,就无法在这个行业卓有建树,更不能走得长远。所以,了解高能素质以后,就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高能素质,在播音主持行业不断深耕前行,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高能素质的内容包括自信心、上进心、责任心、动力、创造力、毅力、努力、爱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心等十项内容。这十项素质是情商和智商相互融合于促进的最好表现,提高这十项素质,不但可以健全人格,更为重要的是提升自身价值,成为行业领域内的专家。而培养一个具有高能素质的播音主持学生,就需要全面提升这十项基本能力,打造出专业技能扎实、意志品格过硬的高规格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因此,学校在开设播音主持专业时,在加强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需要提供相关高能素质教育的必要课程。高能素质教育的课程当中首先需要学习的是外在形象部分,比如,语音语气和语言表达和驾驭能力。更深层次的课程则需要理解和掌握什么是正义感、责任感、自信和对新鲜事物勇于尝试的勇气以及不断锐意进取的决心等,可以增强内在修养的综合素质。在播音主持艺术学习中引入高能素质,可以避免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输出稿件的机器,让播音主持学生无论从言谈举止,还是从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上都达到最佳状态。

2高能素质在播音主持艺术中的必要性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高能素质的培养可以让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得到最好的锻炼,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和发展。例如,在探讨某一件社会热点时,要注意不能将主观感受掺入其中,客观公正还原新闻本身内容。这是播音主持人责任意识与职业操守的最好体现。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能素质,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同时,学生也能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沉下心来,找准人生方向而不致于迷失在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高能素质在播音主持艺术当中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播音主持岗位独有特性的要求

在全面信息化的今天,社会大众的接触面愈发之广,广播电视在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几乎成为公众获取资讯的最常用方式之一。教育、娱乐、生活等对大众的思维、认知以及行为准则层面影响深远,而播音主持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这一职业共同体的素质对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所以这一职业本身的独特性要求职业共同体必须具备高能素质。前文提及的十项内在修养在不同行业与不同领域都可以得到体现,而播音主持行业由于其所特有的要求,更需要提升这十项修养。播音主持行业的特殊性体现在主持人通过电台向广大听众传播国家想要传达的信息,电台肩负着指引和教育听众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和良好生活态度的重大使命。作为电台主持人更应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首先自身的言谈举止就应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念,而内在修养方面更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要求电台主持人要比一般大众更严格要求自己。这样,从舆论上才能引领大众保持初心,艰苦奋斗,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这也给播音主持人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播音主持过程中会注重社会责任,把压力转变为动力,从而在播音主持岗位上越走越长远。即使播音主持人专业技能非常扎实、外表形象非常出众,但没有责任心和进取心,也没有锐意创新、坚持到底的精神,是不能在播音主持行业立足的。当然,如果播音主持人具有高能素质的同时也有出众的外表和优雅的言谈举止,会给自己加分的。因而,播音主持人要苦练内功,提高十项修养,作为一个具有高能素质的播音主持人主持的节目必然会得到观众的青睐、领导的赏识以及同事的赞许,节目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收视率自然会得到提升。以上种种都说明播音岗位的独有特性要求播音主持人具有高能素质。

2.2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今,新兴媒体大量涌现,冲击着传统的广播电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再有就是播音主持这一行业内人员素质高低不齐,节目质量也随之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这一职业人员的选拔方面过分注重形象外貌,而对职业者本身的素质能力考量不够,其中,部分从业者连基本的发音、读音以及语言表达都存在大量问题,由于专业训练不够,对语言的有效处理不足,表达不到位、不严谨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节目的收视率和效果,从而拉低了整个行业的水平。这些现象反映出的问题提醒我们,应对学生提出新的更严格要求:在提升学生高能素质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要求学生具有高水平的道德品质。对即将跨入播音主持工作的学生,展开系统标准化的高能教育,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准问题的根源,不主观臆想,用科学严谨的判断,为广大群众拨开重重迷雾,厘清社会现象的本质。总之,广播电视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具有高能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正是有了一个个具有高能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才推动广播电视行业不断向前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以及与当今时代共同成长进步的大好形势。

2.3学生学习的阶段性要求

学校是培养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人的摇篮,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学校应肩负起这个重任。在大学教育阶段,学校应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当然,高能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需要在整个学习阶段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锤炼十项素质。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因为压力过大就自暴自弃,也不能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学习和生活,这样就会逐渐懒惰,对生活失去兴趣。所以,高能素质的提高要在大学阶段重点锻炼,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同时被社会认可的播音主持人。

3高能素质对播音主持艺术的重要意义

3.1高能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谓的高能素质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它强调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对播音主持人的形象、气质、修养和内涵也有较高要求。特别是这一培训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进行稿件练习时,应注重稿件内容的合理选择,先对学生分组,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通过实践发现,学生的能力和修养都得到了提高,对于日常的新闻也更为敏感,且树立了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责任感,确立了人生新目标。

3.2高能素质培养有利于节目质量的提高

随着近年来广播电视节目改革创新的提出,以往的不健康、低俗节目被禁,弘扬正确价值观,确定节目方向成为当下的重点。对于主持人而言,培养他们的高能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是弘扬先进思想,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根本。作为节目的核心,播音主持的人格修养对影视作品最后传播的成效有重大影响,所以加强高能素质的教学,双管齐下,内外兼修,从智商以及情商、文化以及技能、人格以及素养等多方面去教育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将有利于全方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改善广播电视作品品质的目标。

3.3高能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播音主持人需要具备较好的现场把控能力,根据周围环境、人物特点用得体的语言表达中心思想,既要能说,又要会说。学生的高能素质培养,可在开展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将各层次、多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入其中,尤其要通过加强审美教育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如多分析一些优秀电视节目、组织学生多欣赏优秀节目等,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思维以及语言能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4结语

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中进行“高能素质”的培育,是时代进步和广播电视发展的需要,也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一个大胆尝试。作为播音主持艺术教育工作者,培养出更多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全面知识结构、扎实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播音主持人才,责无旁贷。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例7

播音主持是近年来在我国高职院校逐渐兴起的热门专业,但是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很多学校由于缺少教学经验,导致培养方向没能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并没有占高职院校的优势。项目化教学就是通过布置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来掌握知识,这样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

一、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

1.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与本科院校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盲目攀比本科院校,使学生的培养计划与就业需求背道而驰。尤其在播音主持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只是单一地进行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给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远远达不到就业需求,在就业的过程中很难发挥高职院校学校的优势。

2.教师队伍建设还有一定的缺陷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够结合客观环境针对学生的不同素质进行专门培养。在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中,教师的专业辅导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主要以本科院校为主,在教学思维上仍然没有转变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思维,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导致学习风气崇尚分数至上,忽略了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3.教学内容跟不上新的媒体时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行业也在飞速发展。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中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停留在20世纪的教学任务中。然而现阶段的播音主持专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在本专业方面表现出色,同时在包装策划、应变能力和、编能力上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播音媒体的人才需求。

4.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

现代社会就业竞争强度逐渐攀升,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传统高职院校的就业优势也在强大的市场竞争面前略显疲态。高职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也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走下坡路,主要是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重视不够,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过于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没能得到发展,在就业竞争中必然会处于弱势。

二、如何在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运用项目化教学方式

1.纠正教学理念,制定正确的培养目标

教学理念是决定所学校教育成果的根本。在高职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工作中运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首先就是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植入新的教学思维,用项目任务的教学方式改变课堂结构,为每一名学生根据其自身特点定制专属的项目任务,通过综合项目与单元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来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才

教师是项目化教学的根本所在。高职院校要着重培养教师队伍,组织专业学习和系统备课,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植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重点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认知能力,熟练掌握项目化教学模式,对课程的内容也要系统地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随机应变,举一反三。与此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为学生发挥榜样作用。

3.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高职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在教学工作中要根据时代特征和行业发展及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在调整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学校也要注重保持传统教学模式中经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播音基础知识作为调整的根基,加入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在项目任务的布置上参照现代媒体工作的现实特征,突出高职院校对于就业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提高学生在职场上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4.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培养新型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最终目的,在项目任务的布置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根据现代媒体工作的特点,从采编到现场主持再到包装宣传等环节都要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整个广播媒体运作的程序,这样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就可以迅速适应现代媒体各个环节的工作,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的方向上始终是以培养一线的实践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模式上要勇于尝试新的方式方法,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工作中运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准备,让学生全面发展,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未来的职业。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例8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相关专业课程群中起着承前启后的连接作用。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以语言发声、表达为基础,培养学生各类广播节目的播音主持技巧,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节目播音主持能力、即兴口语评述能力以及对节目的掌控能力。然而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播行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涌现出自媒体、大众广播、第三媒介时代等新概念及新应用形式。在新形势下,高校广播专业人才的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及挑战。

一、机遇与挑战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广播行业也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传统行业门槛被打破,广播行业不再是少数事业单位所独占的行业,众多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合法进入,进而带动了整体行业发展;而广播从业者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平台实现自身的广播职业梦想;行业人才需求也不再局限于广播主持等岗位,从节目策划、编排、录制、后期制作等多方面,为从业者提供更多可以选择的岗位机会。对于诸多高校来说,在专业方向、人才就业等方面有了更广阔的培养空间。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随着技术的进步,广播类节目不断推出新颖的内容及形式。而广大受众在接受丰富媒体信息的同时,自我意识和素养不断提高,对广播内容及质量产生更高的要求。面对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如何保持广播节目的吸引力,将是广播行业及从业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传统广播方式中,广大受众主要是媒体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受众有更多的机会及方式参与广播节目的实时互动,但实时互动也带来了更多节目内容的随机性,这给广播从业者尤其是节目主持人掌控节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通过新技术、设备的不断发展应用,媒体信息可被传送的效率越来越高,相应受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一条负面信息传播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将越来越大,因此对广播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面临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新要求及挑战,高校也应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做出适时调整。

二、“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程教学改革内容探讨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作为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课程目标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将语言表达技巧等节目主持能力的培养作为“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而随着产业变革,对行业人才的岗位需求进一步分化,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可以承担节目策划、录制、主持、后期制作等不同岗位的职责。对此,高校应从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及岗位竞争力等需求出发,依据广播节目制作流程,分析和选择岗位能力因素,将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内容加入到课程教学的目标体系中。

(二)教学内容改革

学以致用,学以就业。在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播音技能和声音形象的塑造已不再是“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程能力培养的唯一目标。在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除了播音表达等基础能力的学习训练外,还应围绕职业综合素质,适当增加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例如在受众获取信息资源迅捷的今天,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难以获得满足。为了提高节目内容的吸引力、增强受众的关注度和忠诚度,广播播音主持要能迅速从众多最新信息资讯中攫取受众最感兴趣的热点,快速完成节目内容的策划、编排等。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适当加入信息搜索、甄选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节目组与受众之间的实时互动性得到加强,但同样也增大了节目内容的随机性,这对广播播音主持的临场处理和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中也应加入相关能力的学习和锻炼。面对网络自媒体平台成本低等冲击,广播播音主持需要坚守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坚持传递信息的艺术性和正面性,对此,在“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程教学中还应适当加入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社会伦理道德等教学内容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改革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程传统教学中一般沿用“先大课理论后小课实训”的教学方法,在先学后做、被动模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较难进入职业角色,所学习的训练技能往往与实际岗位要求相脱节。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资源优势,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及改革,如在理论教学中结合优质网络广播资源的回放进行点评,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在分组实训中,以项目小组的方式,让学生从人员分工、市场调研、受众分析、节目策划、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中系统了解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并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掌握相关技能及技术工具的运用方法;在实践练习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平台,自制作品,一方面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市场化竞争氛围。

(四)考核方式改革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例9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127-02

通过高素质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分析某个新闻现象时,应当从客观视角对其进行看待,增强个人的职业责任感、责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播音主持人培养过程中,通过高素质培养来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以此来帮助他们不断获得学习、进步,明确人生方向。同时,还可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拓展其知识面,以此来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意义

1.通过高能素质人才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致力于学生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基于高能素质理念的指导,对学生加强教育和培养。比如,稿件练习时,应当注重稿件内容的合理选择,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先对学生分组,目的在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在社会现象分析时,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对其进行分析;日常生活中,更尊重和关心别人,无论是个人的责任感还是职业责任感,均可得以强化。学生高能素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动力,确定人生目标。同时,还要扩展常识,培养学生的正确“三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从内而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能够变成高素质播音主持人。

2.高能素质培养有利于节目质量的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即便是媒体行业也不例外。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广电总局一再强调,不健康以及低俗的节目内容严禁播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价值取向,能够有效服务和正确引导社会公众。从这一层面来看,播音主持人的个人素质非常重要,高能素质这一内驱力必不可少,其作用不可小觑。

3.高能素质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播音主持人既要能说,又要会说,其美感的体现载体是语言,该能力需要长期的文化和艺术积累。学生的高能素质培养,可在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将各层次、多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入在内,尤其要通过加强审美教育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多分析一些优秀电视节目、组织学生多欣赏优秀节目等,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思维以及语言能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二、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播音主持人高能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本身的特殊性要求

作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播电视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教育、娱乐以及引导社会公众思维、行为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影响非常大。从这些层面来讲,播音主持人的责任非常的重,他们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视节目质量,并且直接关系着电视节目收视率。播音主持岗位特殊性,要求播音主持人必须具备高能素质。

2.行业现状的必然要求

从当前国内广电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市场竞争日渐激烈,除新媒体产生的冲击,更重要的是播音主持人的高能素质匮乏,节目效果不佳。比如,部分播音主持人过分看中外在的形象,严重忽视了个人的素质以及语言多变性。在节目播音过程中,部分主持人会出现口误或者误播现象,甚至语言表达比较粗俗,未对语言进行细化处理。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润色和严谨推敲,因此节目档次被拉低,收视率也随之降低。从这一层面来看,我们应当对学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注重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又要帮助学生提高分析水平,强化道德素质。

3.学生学习的阶段性要求

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个人的素养和行为习惯,都在这段时间形成和固定下来。学生的学习阶段性,要求他们必须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态一定要稳定,以免因压力冲击而丧失信心。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减压,避免学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就必须遏制不良情绪滋生和扩展,强化学生高能素质的培养。

三、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高能素质内驱力应用实践

基于以上对当前播音主持人高能培养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播音主持人才高能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传统模式下的播音主持人选拔过程中,非常注重其外表、声音,通常会忽略主持人的综合素养。在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选聘主持人时,应当对备选人员的修养、专业能力加强重视。在此过程中,各类高等院校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等相关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和注重文化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更多、更好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通过加强学生的高能素质培养,以此确保其能够有效适应发展需求。

2.课程的合理设置

根据2015年度的央视评选结果,对三十名优秀主持人调研分析可知,有10人具有R当尘埃具有经管、外语专业以及新闻背景的人员分别有4人、3人和4人,剩余人员则具有导演、声乐以及法学甚至医学等方面的专业背景。从这一调研结果来看,国内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背景有多元化的需求。基于此,在高校设置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另一方面还要对通识教育教学课程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可适当增设一些类型化节目,比如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等训练课程,这有利于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进行专攻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应当将其中重复的课程内容剔除,以免造成资源浪费。

3.完善和改进教育教学条件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播音主持专业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而且对该专业的要求非常的高。实践中,我们应当立足实际,根据需要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条件。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就是要及时更新设备,将不理想、落后的设备及时的淘汰掉。比如,定期配备和更新视听录播演摄控设备,对演播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布设,以此来确保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尽可能逼真的模拟环境下训练,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镜头感,同时这也是高能素质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4.加大教学实践力度

根据当前国内各类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实践中应当不断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组织学生加大实践力度。第一,高校应当与传媒机构加强合作,创建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外课堂,并且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调研,以此来促进学生对播音主持人的能力素质、岗位要求等有切身的了解与认知;第二,与传媒机构加强合作,组织开办类型化节目配音以及主持通道板。在此过程中,还要邀请一些著名的播音主持人、配音演员,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培养方案。针对栏目、作品等,对学生进行模块式培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素养;第三,与传媒公司加强协作,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备和场所。比如,学院礼堂、演播室等,可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节目录制和安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播音主持人的高能素质培养,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需要多元化的播音主持人教育培养师资队伍。高等院校应当创建高素质、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实处,以此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目前来看,国内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职工多为一线兼职教师、学校专职教师,高校应当邀请现役播音员、主持人等来校授课或者演讲,并且针对性的选聘国内外专家来校授课,壮大高能素质培养师资队伍。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强化对现役教师的再教育,为他们创造机会出国深造,去媒体机构进行实践,以此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有利于提高高能素质培养效率。

6.多元化教学评价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而言,较之于其他普通专业,其专业特点非常独特,教师应当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第一,在评价时,应当尽可能采用横向比较方法,尤其要针对未经专业培训和专门教学的学生,注重评价的关联性与归纳性;第二,应当重视学生自然状态下的教学评价,比如对学生的早功练声等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价;第三,高校应当积极培养和教育学生,深挖和提高他们的播音主持潜能,鼓励学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知识把握水平、素质能力等进行评价。高校应当对教师的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且为学生提供多种答疑平台和机会,以此来帮助教师全面评价学生;第四,引导学生进行多看、多听,鼓励学生模拟训练,并且引导他们自评、互评。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进步,尤其在当前的多媒体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能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才需求更加的迫切。为此,高校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完善和改进教学设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这有利于高能素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宗瑛.培养高能素质是播音员主持人成长进步的内驱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5(1).

播音主持职业素养例10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在校时间为期三年,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计划,但又不能把课程量压缩,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时段内,开设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突出人才培养的计划,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其次,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遍重视播音主持有声语言部分,而忽视培养学生的无声语言能力,如形体、化妆、表演等课程形同虚设。这样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缺乏实践学习,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更无法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艺考热的不断升温,各大高职院校在不断进行扩招,学生的专业素养成为现阶段社会最担忧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难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是既有文化素养,又有才艺的高素质人才。针对学期制三年的学习时间紧、学生文化知识欠缺以及缺乏特色课程等问题,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上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要不断创新,开设特色课程,将舞台实践作为高职院校专业实践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三年制分为两年专业课程学习,一年进行专业实习。期末的考试将通过毕业晚会的考核形式把自己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然后在晚会的舞台上展示学习成果。同时,设置才艺环节,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之外,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展示自我,从侧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通过时间教学,学生不可能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就能学好本专业的技能。如若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缺少场景下的真实模拟,根本无法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一个专业化的场所,能让播音主持专业课程发挥实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将不同课程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于是,舞台实践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舞台的实践学习,不仅能充分利用学院办学的特色资源,还能在实战学习中检验自身掌握的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踏进社会、适应社会需求做好充足的准备。

3.舞台实践教学的意义

3.1从生源角度来看

从生源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素养略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另外,高职院校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上会迎接很大的挑战。专业化的舞台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专业舞台形象,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3.2从专业技能角度看

从专业技能的角度看,舞台实践教学可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性。主持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有实战的场所,能帮助他们挖掘问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在舞台上的综合实力,促进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获得必备的专业技能,做到轻松就业。

3.3从个性化培养角度看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自身优势,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在舞台实践中进行角色分配,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舞台定位。在个性化的舞台实践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特征明显,教学上十分复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注重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比如,擅长唱歌学生应当鼓励多参加音乐类型的歌唱比赛,擅长英语口语的学生应当向双语主持人的方向发迈进。通过针对性的培养和教学,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才能达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