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4 16:30:58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1

一、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在企业竞争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创造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随着企业间对优秀管理人才争夺的日益加剧,企业已无法通过外部招聘来建立人才优势。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一系列人才评价、选拔、培养机制构建了一个企业后备管理人才“蓄水池”,确保各管理层级具备健康有序的后备管理人才梯队。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企业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与培养效率,成为企业适应竞争环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2.为选拔管理人才提供精准的“尺子”

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管理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把精准的“尺子”。这把“尺子”是基于企业发展战略,通过管理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开发出一系列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后备管理人才的能力、个性、动机的人才测评工具。这是后备人才管理体系构建的基础性工作,它帮助企业找到高绩效的基因,它既包含了现有优秀人才共性特征,也包括了企业发展战略之下对未来人才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定义企业合格人才的标准,为“选”、“用”、 “育”、“留”各个环节奠定基础,为后期人才培养确定了目标。

3.为培养管理人才提供科学的“模子”

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模子”。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提高管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弄清楚目标岗位的要求是什么,同时也需要找准培养的能力和方面。通过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能够短时间内了解被培养对象的个性和能力短板,从而通过有效的培训手段有的放矢地提高企业管理人才能力。这个“模子”是一套管理人才培养方法的组合,它包括针对被培养对象知识短板开发的理论课程、增强培养对象综合能力的“企业导师制”、企业内部轮岗培养、赋予挑战性工作任务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二、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以岗位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原则

通过构建胜任力模型为后备管理人才培养指引方向。胜任力模型是员工胜任管理岗位的综合能力特征,体现公司战略、文化对员工的能力要求。胜任力模型有助于精确定位被培养对象需要培养发展的能力,制定培养发展的目标。根据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发展。

2.实行闭环管理的原则

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将采用PDCA闭环管理的模式,从后备对象的选拔到培养发展,再到后备管理人才库的管理,最后是后备管理人才的任免使用,形成一套能进能出,流动有序的闭环机制,从而保证人才梯队的动态发展。

3、遵循备用分离的原则

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提拔任用之间的关系是“备、用”分离,后备管理人才作为任用优先考虑对象,但并不意味着全都提拔任用,非后备人员也可提拔使用。

4.遵循动态发展原则

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探索项目建设的经验,并在过程中不断反思与动态调整,力求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发展模式,打造企业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优秀品牌,实现后备人才培养的常态化和滚动式发展。

三、企业后备管理人才体系构建的推动策略

1.制定完善的制度流程

后备人才管理体系构建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流程。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只有有了制度保障才能措施落地并起到预期作用。制度流程的制定需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后备人才分层级管理责任制度。即明确各级管理者是后备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者。

(2)完善项目预算机制。后备人才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下,充分利用资金预算,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3)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明确奖惩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并严格控制时间节点。

2.宣贯体系建设意义

后备人才管理体系是一项关系企业未来发展和员工自身利益的重要项目,对于企业战略落地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做好宣贯工作。从企业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各个层级都要充分认识到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激活现有人才队伍活力。

3、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力量

后备人才管理体系构建需要建立四大体系,分别是: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发展体系和管理体系,这四大体系的构建需要借助第三方人力资源专业咨询机构的专业技术和经验,特别是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胜任力模型以及运用专业的测评技术选拔出最具发展潜力的后备培养人选,为后续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

后备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应以企业战略文化为导向,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目标,重点构建四个体系: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发展体系和管理体系。

1.构建标准体系

后备管理人才选拔关注的是候选人未来的发展潜力,从“能不能、愿不愿、合不合”三个方面深入考察候选人的潜力、个性特征,并区分哪些是可培养的素质,哪些是不可培养的素质,为后续的培养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岗位胜任力模型是构建评价标准的核心,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推荐分层级的N+X素质模型,具体的建模流程如下图4.1.1所示:

图4.1.1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流程图

2.构建评价体系

根据企业管理层级结构,评价体系的构建推荐分层级模式。从高到低依次是高层管理者后备干部、中层管理者后备干部和基层管理者后备干部。按照后备人员层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测评工具组合对后备人员进行考核评价。例如:对高层后备干部人选的考核通过“公文筐+角色扮演+补充面谈+领导力测评”的测评工具组合方案进行评价。评价体系构建如表5.2.1所示。

......

表5.2.1:企业后备管理人才评价体系表

图表说明:

(1)公文筐测验要求考生在所安排的模拟情境中扮演某一给定的管理者角色,对事先设计的文件进行处理,之后考官针对考生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结果等进行评价。公文筐测验对管理能力要求较高,适用于高层管理者测评。

(2)案例分析测验是指通过创设高度模拟的工作情境,在该情境下包含多个具体管理案例,通过候选人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来判断他们各项能力特征。案例分析测验比较适用于中基层管理者测评。

(3)角色扮演是具有全真模拟特点的一对一的角色扮演情境测验,效度高、针对性强,比较适用高层管理者测评。

(4)LGD即无领导小组讨论,通过观察候选人在人际互动中的各种行为表现,更加清晰了解候选人之间的能力差异,该工具比较适用于中基层管理测评。

3、构建发展体系

(1)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发展的通用方法:集中培训+行动学习、导师制、赋予挑战性工作、轮岗、自我发展等。后备人才库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因此,构建发展体系必须要体现人才池的流动性。

(2)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发展将采用“五步组合法”:

培养发展的第一步是将后备人才按高层后备、中层后备、基层后备划分为三个班;第二步是分模块进行培养,通用能力素质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特有能力素质采用独立授课的形式;第三步是将培养发展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培训的重点和目标不同;第四步是根据不同的培养阶段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例如行动学习、轮岗等,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第五步是发展性测评,主要是检验培训效果,为后续的培养发展提供参考建议。具体步骤如图5.2.1所示

图5.2.1后备管理人才培养发展的“五步组合法”

4、构建管理体系

后备人才体系的建立要以使用为目的,经过严格的选拔以及后续高效的培养发展,应该有计划地将后备人才从人才池中选拔到最适合的空缺岗位中,目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提升后备人才的积极性,让候选人真切地看到发展情景,提升成长的欲望;另一方面,通过后备人才库选拔管理干部,可以提高选拔的质量,提升选拔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苏永华,现代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5

[2]苏永华,论现代人才测评的范畴、功能及其作用.人类工效学,1999,5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2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需求的层次性特征日趋明显,因而迫切需要专业的物流人才。根据有关物流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显示,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层次的不同,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可分为四种类型:理论研究型、管理决策型、管理应用型和实际操作型[1]。

 

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框架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应当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其中基础能力是指学生在本科教育中对于物流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对物流相关设备及系统的规划、设计、操作、开发等实际能力;专业素质是指学生能够根据所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因此,物流管理的本科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为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系统结构。根据调研及分析,设计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框架,如图1所示。

 

1.1 基础能力的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2]。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年学习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言、自然科学与数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工程类基础等课程;第二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与经济、市场商务类、计算机应用类等课程;第三年主要学习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运作管理、物流系统工程、国际物流、采购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运输组织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第四年主要学习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物流经济地理、物流设施与设备、质量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物流金融、绿色物流等。

 

1.2 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学生还要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学。第一学年,有基础课程的课程实验;第二学年,有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验及认识实习,包括: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供应链系统模拟实验等;第三、四学年,有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实验,包括:物流系统仿真课程设计、ERP系统模拟实验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以及相关学科竞赛等。参加科技竞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度,激发创新能力。

 

1.3 专业素质的培养

 

物流管理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学习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3]。物流学科的课程设置要体现跨学科的特点,相关的交叉学科有:经济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符合学校背景的一些“特殊”课程,如港口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等。专业实践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数据库和计算机应用、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训、生产实习等,通过专业实践训练,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综合能力,提高专业素质。

 

2 完善人才培养的措施建议

 

2.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以满足行业人才需要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来构建,要根据物流管理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主要结构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方面,要尽可能选择那些专业性强,具有实践应用性的教材。

 

2.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

 

把实践教学贯穿到学生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分析讨论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习企业经营思维,巩固专业知识,激发想象力;安排校外实习时,组织学生到有关物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等进行参观、访谈或短期实习,让学生对物流管理有直观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2.3 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符合物流管理的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掌握必要的课外知识,培养综合型物流人才。

 

3 结语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3

一、民办高校建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建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是为国家培养管理型人才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发展、国家繁荣、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专业公共管理人才。民办高校在建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时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来设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但是受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方案较为落后和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管理相关理论方面的教育,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实践方面的教学,而且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最后导致学生专业管理水平不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

二、民办高校构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措施

虽然我国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但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学校大多重视对专业理论基础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落后,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动力,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民办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构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专业公共管理人才。

(一)构建丰富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该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其他多方面的技能,例如管理专业的基本技能、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等能力,除了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掌握其他相关领域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环保专业、社会保障专业以及文化教育专业等,对这些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从而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高校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不仅需要设置相关的理论课程,还需要根据需要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对实践课程的设置,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在公共管理课堂教学环节中,应该全程渗透实践教学,老师在将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给学生讲解一些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了解。其次民办高校需要在校园中建立模拟实践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在里面增加相关的公共管理实验器械,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开设政务处理模拟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等,通过这些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可以随时的进行学生和工作人员的角色转换,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民办高校也可以在学生社团以及学生刊物等基础上构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将学校中的各大团体活动、学生赛事等实践活动与公共管理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锻炼,学生在走出学校、走入社会时就可以很快的适应工作需求,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4

中图分类号:U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110-02

Abstract:Based on the four types of working role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graduates, we proposed the training system framework which contained basic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esented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Logistics Management; Training System Framework; Practical Ability; Professional Quality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需求的层次性特征日趋明显,因而迫切需要专业的物流人才。根据有关物流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显示,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层次的不同,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可分为四种类型:理论研究型、管理决策型、管理应用型和实际操作型[1]。

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框架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应当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其中基础能力是指学生在本科教育中对于物流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对物流相关设备及系统的规划、设计、操作、开发等实际能力;专业素质是指学生能够根据所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因此,物流管理的本科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为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系统结构。根据调研及分析,设计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框架,如图1所示。

1.1 基础能力的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2]。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年学习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言、自然科学与数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工程类基础等课程;第二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与经济、市场商务类、计算机应用类等课程;第三年主要学习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运作管理、物流系统工程、国际物流、采购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运输组织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第四年主要学习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物流经济地理、物流设施与设备、质量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物流金融、绿色物流等。

1.2 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学生还要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学。第一学年,有基础课程的课程实验;第二学年,有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验及认识实习,包括: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供应链系统模拟实验等;第三、四学年,有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实验,包括:物流系统仿真课程设计、ERP系统模拟实验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以及相关学科竞赛等。参加科技竞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度,激发创新能力。

1.3 专业素质的培养

物流管理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学习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3]。物流学科的课程设置要体现跨学科的特点,相关的交叉学科有:经济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符合学校背景的一些“特殊”课程,如港口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等。专业实践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数据库和计算机应用、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训、生产实习等,通过专业实践训练,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综合能力,提高专业素质。

2 完善人才培养的措施建议

2.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以满足行业人才需要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来构建,要根据物流管理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主要结构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方面,要尽可能选择那些专业性强,具有实践应用性的教材。

2.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

把实践教学贯穿到学生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分析讨论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习企业经营思维,巩固专业知识,激发想象力;安排校外实习时,组织学生到有关物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等进行参观、访谈或短期实习,让学生对物流管理有直观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2.3 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符合物流管理的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掌握必要的课外知识,培养综合型物流人才。

3 结语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符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卓越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可以从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培养,通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激发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式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5

一、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分析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物流行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41%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要求本科生必须在一线岗位接受专业培训,一般要求在各基础岗至少完成3个月的工作才可以转岗、轮岗。用人单位认为,作为基层、中层管理者必须具有足够的一线工作经验才能对生产一线的基本业务流程有一个最为基本的认识,方能具备对各岗位进行管理的基础,才能够为以后承担起管理岗的岗位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动手操作的实践积累,用人单位希望本科生能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在实践中善于思考,而不是机械地去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对于本科物流人才的基本要求[1]。

2.统筹规划的能力

多数用人单位对应用型本科生的岗位定位为现场管理、仓库管理、业务咨询、数据分析等基层、中层且需要一定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及管理能力的岗位。一般要求应届毕业生在轮岗之后接受岗位评估,分配合适岗位,并以储备干部、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为培养目标。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的本科生具有基层、中层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统筹规划能力,包括对现场工作的人员安排、流程衔接、工作排程、投入—产出计划及相应资源配置等。尤其是在行业业务高峰期时,如近年来电商发起的电商购物节,上半年的“4.18”和“6.18”,下半年的“11.11”和“12.12”以及跨年的年货节等,高峰期间促销计划的执行不确定性较大,对人员的安排和订单的分配规划要求具有相当的弹性和柔性,除了实践累积的经验,更多地需要管理者的统筹规划能力。

3.合作与组织协调的能力

作为管理者,特别是最基层的组织的管理者,除了扎实的一线工作的基础,既要有与上下级以及平级组织之间的充分沟通的能力,充分理解上级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其他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还要有与团队成员沟通的能力,团结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融入团队。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31%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沟通合理、妥善地解决。因此,对于物流本科人才,用人单位在学生实践、实习过程中会进行观察和考核、测评,发掘其合作与组织协调的能力,尤其是学生干部,在学校的学生干部工作经历所掌握的社交知识与实际的现场管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用人单位希望学生干部或实习生中的佼佼者能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场的角色转变,能够辅助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发挥其组织协调、沟通等能力[2]。

4.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物流行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企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这就要求企业所用的人才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工作中能够不断创新,不断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因此,用人单位希望本科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工作的方法、手段、流程等进行合理创新。在面向用人单位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有28%的用人单位强调操作能力的培养。当然,这种创新不是盲目试错,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科学的、有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鼓励毕业生不断成长和创新,还为毕业生设计了比较完整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将其工作期间的绩效考核与创新贡献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励其进行创新[3]。

二、现行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出发点忽略了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多从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资源出发,而忽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会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这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人设课是课程本身对实现培养目标意义不大或者很陈旧过时,但还要开设。而实际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从企业需求出发,在同企业进行充分沟通后,个别专业课程可以获得企业的兼职教师支持,从而使课程安排更饱满和丰富。

2.理论课时偏多,而实践不足

从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在总体课时中,理论课时明显占绝对比重,而实践的教学环节所分配的课时不到30%。虽然高等教育教学中理论教学理应占绝对比例,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应当进一步增加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所占的比例。而且,从用人单位对本科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上来看,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更为重要。

3.缺少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环节

现行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编写过程中并没有专门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这一模块,只开设了创业学一门选修课,无论是从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还是进行具体的实践来看都明显不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大学四年不同阶段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实践情况来安排。很明显,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差距很大。

三、物流管理专业拟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从物流管理行业用人需求出发的,其核心部分为岗位需求能力。因此,科学、全面的岗位需求能力分析是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

(一)岗位需求能力分析

根据对物流行业不同层次岗位的胜任能力综合分析,得到如下能力分析结论。1.关键能力。(1)创新能力:具有提出科学、独特、新的理念、方法、技术、流程等的能力;(2)团队协作能力:具有同团队内其他成员协同完成任务,与团队内其他人进行沟通的能力;(3)执行能力:具有正确理解任务要求,并贯彻落实,完成任务的能力;(4)学习能力:具有吸收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等完善自我的能力。2.专业能力。(1)具有从事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货物的运输与配送、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以及物流成本计算与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2)具有对物流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开发利用的能力,初步具有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及物流仿真模拟的能力;(3)具有商品入库验收与检验、商品养护、食品储藏与保鲜的能力。3.方法能力。(1)具备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2)要有会计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商业知识;(3)具有项目管理能力,并要熟悉企业ERP管理技术。4.社交能力。(1)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2)语言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3)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设计合理、多样、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1.优化理论课程模块。(1)压缩通识课课时,增加专业课课时分配。根据人才培养的规律,通识课是所有专业都应开设的基础课程,出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际应用考虑,增加了现代办公的计算机类课程,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拟开设物流专业外语,因此删除了高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2)增设了课内实践环节。在理论课程模块的安排中,考虑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数课程,包括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必修课程中,按照课程教学需要适当增加了课内实践环节,并相应地增加了一定的课时。(3)增加了选修课可选课程。为了满足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扩展专业知识的需求,特别优化了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并增加了可选的课程,使课程数量翻了一倍,让学生根据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选修课。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广泛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公共选修课中,增加网络选修课程,学生能够根据兴趣自主地选择课程。2.完善实践课程模块。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衔接不合理的问题,课题组在本次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特别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修正,使课程衔接更加合理,如:将ERP沙盘模拟和VBSE企业综合训练等适合高年级阶段进行的模拟实践安排到了高年级进行。

(三)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分配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分配比例。从总体上将实践环节所占比例提升到30%以上,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部分。通过与合作企业的探讨,将实践教学环节延伸到寒暑假,增加了社会实践的时长。2.增加校外顶岗实践教学的课时。为了配合物流行业的“双十一”“双十二”和“跨年购货节”物流业务高峰,将第七学期的理论教学环节课时进行压缩,且课程均为选修课程,在“双十一”之前完成理论课及期末考试,在完成教学周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可以较之前的教学计划提前参加到物流企业的业务高峰中,体验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在企业与学生双方自愿的情况下,学生还可以利用寒假在企业继续实习,并择优就业。学生通过参加实习,更多地了解拟就业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各项管理制度、岗位待遇、企业发展前景等实际情况,对未来就业和职业生涯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同时,既满足了合作企业在业务高峰期短期用人需要,还可以使企业通过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决定拟录用员工的人选,避免单纯地通过笔试、面试录用员工出现的用人偏差,保证录用后的员工队伍的稳定。

(四)增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单独设计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通识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创新创业的需求。1.合理安排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及课时分配。从课程的选择上,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在不同学期开设不同内容的课程,同时考虑此类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合理减轻学生学习总体课程学习压力,同时配合相应的学科竞赛安排。2.配合创新创业教学设计实践环节。在创新创业教学环节中,特别设计了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在就业和继续考研升学之外有更多的选择。此外,还支持学生成立物流协会,让对物流感兴趣的本专业和其他专业同学参与到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其中包含了创新创业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与物流相关的创新创业,如快递业务平台等。总之,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在充分了解人才需求方对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之后,从实际出发,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师资和学生学习能力实际情况去作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6

财务管理专业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即培养在德、智、体、美等领域全方位发展的,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律以及金融理财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的专业型人才,与此同时,这类人才还应该具有比较好的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公司和个人理财能力以及资本运作、风险控制的能力。此类人才在毕业之后,能够在制造业企业、商业服务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从事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会计业务、审计业务甚至是资产管理和规划业务,是适应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学生们能够有效的、系统的掌握经济管理领域、财务管理领域以及金融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关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知识的广度上来说,还要熟悉和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最新成果以及发展趋势,有基本的能力去分析和解决财务和金融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本专业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培养创造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挥个性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争取将学生培养成为“管理方面的财务专才,财务方面的管理通才”。

从本专业的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毕业生应该具有下列所述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

第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以及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并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以及人工解决和处理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方法,比如熟悉和懂得计算机运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操作知识,掌握统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与此同时,还应该了解和熟悉与会计和金融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第二,是基本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应该要同时具备经济学、公司金融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还要具有比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财务、金融管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的,需要熟练运用和掌握一门外语,能高效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国际上关于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报告。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可以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经济金融信息,并运用相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课程体系区别不大

目前,很多新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会计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财务管理属于新兴专业。所以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在会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做了微调,开设课程几乎一样,感觉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会计专业的建设相差无几。这也造成了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直认为学院在把自己培养成会计,不知道自己跟会计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财务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干什么的。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认为自己是学财务管理的,为什么要学这么多跟财务无关的课程呢,甚至觉得有些课程没有意义,造成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态度很冷淡,学习热情不高,最后造成论管理没管理的意识,论会计比不上会计专业的学生,竞争力非常低,最后社会评价该专业的学生定位非常不明晰,就业不理想。

(二)课程体系建设多以考证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还是效仿以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导向模式,是以考证为主,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均与考证挂钩,尤其是新办的独立学院更为突出。这种模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在于,采用考证导向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从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自觉性,最终通过考证考试也能加强学生对学业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进一步的提升学习高层次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这种方式在独立院校可能会更为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而不利的地方在于,大学是一个提倡多元化教育的地方,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各项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的操作能力。但以考证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证,从而必然减少在其他非专业主干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和兴趣爱好素质能力拓展时间。学生只对英语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相关的课程感兴趣,而对于其他的课程态度就很散漫,并且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多以应试为目的,只在考试当时记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考试通过之后即忘,后续专业课程中需要用到专业基础知识时又一脸茫然,实操动手能力非常差。所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之前首先得明确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导向是什么,是否真的应该以考证为唯一或是为主来进行人才培养,还是应该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专业综合素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薄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立足的不是培养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而是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实用性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实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短,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等,学生的财务管理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实操和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

1. 明确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首先,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科归属来分析,会计专业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财务管理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所以会计和财务管理有本质区别,首先在学科划分上的等级不一样,其次学科研究的逻辑也不一样,会计更注重合规性研究,侧重账务处理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下的学科,一定是偏管理,财务管理则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那么这就使得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有所差别,财务管理学生在熟悉会计记账的同时还要具备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要与会计区别开来,主要是从课程上纳入更多的管理类课程,且思维方式要更灵活一些,综合素质强一些。虽然说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能够让他们在学好会计的同时不要形成会计的那一套思维方式,因为管理是做决策,做决策需要思考,而做好会计只需要能够懂得掌握会计准则,两者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管理类的课程覆盖面广,比如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等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做决策有帮助,其实学这些课程的本身就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更明确的目标,管理本来是很实用的课程,它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如果能将课程让学生体会到实用性的话,学生会渐渐对这些课程感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出该专业的优秀学生。

2. 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大致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财务会计岗位群以及财务管理岗位群,而这也是本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群。其中的财务会计岗位群,一般是包括了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主管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等;而在财务管理岗位群,则是包括了成本管理岗位、资金管理岗位、资产管理岗位、投资管理岗位、理财规划岗位、财务分析岗位、财务咨询、税务与筹划岗位等;

第二种,是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岗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审计助理员岗位,这是本专业的次重要的就业岗位群;

第三种,则是其他就业岗位群。比如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经济信息分析员、统计员以及公司财经文秘岗位等。

3. 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来源于会计学专业而更应该高于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这个专业的实务应该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完善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而日益丰富的,财务管理的理论也要随着财务管理实务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因此,财务管理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紧密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专业基础课程后适当增加金融学类的课程,其次可以开设一些多方向性的专业领域课和管理类的课程。

其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化为基本出发点,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并开设了专业英语的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并期望能实现英语学科和财务管理专业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下列技能: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获取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掌握我国关于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发展方向;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可以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

1. 学科基础课的开设:

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经济法等;

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市场法、合同法等。

2. 以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以下三个方向:

方向1:投资理财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个人理财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与税务筹划、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计量经济学等

方向2:财税管理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财政学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国际税收、税务实务、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等

方向3:资产评估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投资学、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保险学、财政学等

3. 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训教学

目前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它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与其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培养“两条腿”走路的人才,即理论跟技能一起走,才能走的更远。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中建议:首先开设一系列的个人拓展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证券交易、工业沙盘、商业沙盘、经营之道电子沙盘等。其次建议筹建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企业财务环境和财务管理流程,针对财务管理电算化软件的各种财务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技能,也可以通过案例,分别承担企业运行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快的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实践应用能力。

4. 适应国际化需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在学会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又能够阅读浏览英文文章,使其真正达到培养目标,“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总之,应用型大学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结合市场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7

1.1学科竞赛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是以超常思维和综合素养为基础的。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精通的专业技能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构成了创新人才的综合素养。创新型人才只有具备了超常思维和综合素养,其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形成。要想在学科竞赛中取得胜利,首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相关学科领域的相关常识,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运用超常思维,独立思考,这样最终完成的作品才能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独创性。所以,学科竞赛这个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和提升提供了支持。

1.2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思前人未思、做前人未做之事,即不为私利也不惧困难而敢于做破天荒去吃榜蟹的第一人。创新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极其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因此创新型人才既要有敢于质疑、敢为人先、不怕打压、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学科竞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放开思想、大胆实践的平台,竞赛的题目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同时,在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理论,对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思路进行大胆创新和设计,在模拟环境中践行,这无疑为培养学生创新勇气,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供了厚重的土壤。

1.3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独立个性,同时也要有合作精神。另外,创新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有资料显示:诺贝尔获奖者中的合作获奖的比例从1947年的41%提高到1972年79%,可见,创新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善于整合多方力量,在团结协作中从事创新实践并获得创新成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的方式无法实现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但在学科竞赛过程中,整个竞赛题目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以组为单位的参赛形式为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所以,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2.以学科竞赛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思路

学科竞赛不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对知识深入理解、系统整理和实践运用的过程,还为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关于学科竞赛的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及其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风建设等方面的相关性研究,已成为近年来高教研究的热点内容,并已取得不少成果。论文在吸收借鉴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管理学科的特点和辽宁科技大学的运行经验,提出了“理论传授—技艺切磋—嵌入思考”的递进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

2.1以主干课程为基础,在学科竞赛中完成理论传授,培养创新能力

理论传授是教学之根本,对于经济管理学科来说,传统理论教学是目前最普遍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将抽象的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机械性地传达给学生,至于学生掌握如何,能否应用这只能靠学生自己的悟性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应该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但传统的理论课堂无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知识的平台和机会。随着学科竞赛技术和手段的逐渐完善,笔者发现在学科竞赛中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可以实现边教边学,边学边用的效果。例如在财务管理课程中,成本核算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各种方法优劣势的比较都会涵盖,但很少有后台数据支持学生进行真实的计算和模拟。但这一点在学科竞赛中完全可以实现,例如在“挑战杯”竞赛中,学生根据自己公司所选择的目标市场设计产品,不同的产品组合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直接成本,然后在计算人工费、管理费和收税等间接成本,最终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完成几近真实的成本核算过程。所以,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完成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四大主干课程的理论传授,可以实现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所实现不了的效果,以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2.2以三大赛事为依托,在学科竞赛中完成技艺切磋,激发创新精神

事实证明,科技竞赛为学生技艺切磋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可以完成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和理解过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想法,在竞赛平台上模拟实践,不断测试每一种经营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竞赛群的交流平成技艺切磋的过程。例如在群中,同学们可以就定价的方法展开讨论,试图找到一种既能使企业盈利,又能使竞争对手无缝隙可钻的定价区间,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以及参赛经验进行广泛而深入地交流,使得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热烈的讨论过程,技艺的切磋过程,效果非常好,同时这种平等的切磋可以使学生勇于发言,所无顾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创新精神。

2.3以案例分享为平台,在学科竞赛中完成嵌入思考,培养创新人格

学科竞赛的目的并不在于比赛的过程和成绩,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比赛过后带给参赛队员的反思,反思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即嵌入思考。在学科竞赛过程中,往往会开设案例分享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分享对某个知识点的再认识、比赛过程中的沟通合作和对人生和未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合作沟通的意识增强了,在强调个性发展的同时,更愿意倾听,更愿意合作,逐渐形成了创新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创新人格。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8

时代在进步,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在向更高层次进步,加强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大趋势,更是对教育发展水平的考验。高校应构建什么样的实践型教学体系,培养什么样的创业人才,是目前高校管理类本科教育问题的新课题。

一、加强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的与意义

任何一个领域,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核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想要不断提高,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教育负有不可推辞的责任,高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实践型能力、进步能力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直接表现。由此可以看出,加强管理类本科的人才培养是目前的重要课题,有针对性的培养创业、实践型型人才,能够保障与促进经济增速,是目前高校的重要目标。

二、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想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可持续性,就要完善人才培养的实践型教学体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高技能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体现,更多的是经济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客观需求,社会竞争强烈呼唤一些富有实践型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只有培养出实干型的人才,才具有核心竞争力,他们可以为各个领域提供发展的灵感与源泉。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架构

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有技术的人才为重点培养目标。在理论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同时提高实践水平,加强实验与实践,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验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新性,鼓励学生接触社会,将理论与技术相结合,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好准备。

四、管理类本科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重视社会实践

想要加强管理类本科的人才培养,就要构建一个管理类的实践平台,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帮助本科学生们开展以管理为核心的一些自主实践活动。管理类本科在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发展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即联手当地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战的重要练习场所,根据本科设置情况及自身情况,为他们制定培养计划。通过人才培养实践活动,管理类本科学生可以在人才培养中看到社会需求在管理类中的不足,重视自己的本科发展方向,加强自己的本科知识水平,为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二)重视课程设计

开展人才培养是管理类本科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人才培养的实践方式,能够锻炼学生们艰苦拼搏、勇于实践的重要精神,强化本科学生们的实践意识,同时开发与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与精神品质,改变学生不成熟的就业观与择业观,极大激发学生的管理类专业兴趣点,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努力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勇于实践的复合型管理类本科人才。

想要做好人才培养,就要建立管理类本科的基础教育指导课程,开设全面的的核心指导公共课程,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自己的不足之后,可以在本科专业课学习上提高管理知识与水平,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计中,要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与弹性设计,尽量增加管理类选修课,提高选修课所占比重,多元化满足学生们的实践需求,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除此以外,还要完善管理类本科教育教材体系,借鉴国外经验,结合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科学、完整、系统地设计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改革中加以体现。

(三)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保障

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三部分,即硬件制度、软件体系与评价机制。

硬件方面,根据发展需求,应完善学生的奖惩与激励措施,以促进管理类学生加强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制定人才培养制度,使人才培养从单纯的教育向咨询转换,从垂直管理向精细化方向方展。增加培养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经费投入,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投入资金用于教学实践,为学生实践提供建设保障。

软件方面,结合市场对管理类本科的需求与社会发展开展实践型研究。更好的培养管理类高素质人才,鼓励与组织学生参与调研,让他们尽早参与管理类本科的研究训练,了解与掌握调研方法,在探索中获得有价值的调研成果。

(四)重视校园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教育无论何时都要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首先要懂得尊重学生在人格自由及个性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与社会实践的过程里面,学会知识、懂得为人与处事的道理,学会成长发展与实践创造;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素质同时强调基本品德养成同样重要;突出学生的实践性与积极性;贴近学生们关心的社会热点与社会实际问题,开阔学生视野;同时重视学生心理卫生,重视健康教育,关注本科学生心理与自尊、自强、自律、自爱等品格养成,增强本科学生接受考验的承受能力,形成具有多样化、开放性的校园文化指导工作教育内容。

管理类本科要努力建设一种能体现时代特征与学校文化的校园氛围,突出文化素质的教育,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同时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学术、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以及专题教育活动;也可以开展对学生有帮助的实践演讲活动,请一些创业者分享成功的个案;不断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要注意校园文化与管理类本科间的有机结合,创造与培养动手能力,重视专家指导,关心社会,将人才培养融入管理类本科文化建设大潮之中。

五、结语

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型能力,从实践型思维到实践能动性的综合教育与培养。加强管理类本科的人才培养,要注重理论与实践型的相互结合,将学生的培养更多地以实际为出发点,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9

一、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定位

航空物流是以航空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进行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它既包含空中运输环节又包括地面综合物流处理环节,通常会以机场为立足点,协同空中运输的地面物流处理环节,涉及物品装载飞机前后离开发货人或到收货人的包括地面配送、装卸、简单加工、仓储、空运、信息支持等服务的有机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同时,经济的飞速发展又促使航空物流内部不断升级,这就使之对“复合型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复合型物流人才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济,还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以及掌握企业供应链流程,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安全管理知识、法律知识。

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规划。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满足航空物流市场的需求,尤其是要培养具有民航特色的复合型航空物流人才以推动航空物流业的发展。

二、培养具有民航特色的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的必要性

1.航空物流人才链培养现状

由航空航天制造产业链拉动的物流人才,尤其是航空物流人才需求紧迫,同时,与航空航天制造产业链强关联的高科技产业链也对以航空物流为特色的复合性人才需求旺盛。能够满足这样的产业链需求的航空特色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国际结算、报关、报检、运输专业、仓储专业、物流信息和管理等知识和技能。而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现代物流教育的培养模式与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着较大差距。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教育的发展,一些高等院校培养了大批的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但这远远满足不了航空物流业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根据2003年全国高校招生目录统计,正式招收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及其方向的高等院校已达171所,其中,本科院校为47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7.355%,占全国高校的3.239%。但这些学校的物流教育多属于社会物流教育,即只包括基础物流课程,而缺乏特色物流教育。因此,在缺乏良好的智力支撑的情况下,航空特色型物流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为制约航空物流业飞速发展,形成产业链,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最大瓶颈,同时也严重地制约着整体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

2.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调研了航空物流链上具有代表性的多家企业,航空企业大田集团有限公司,机场货运企业上海东方远航物流有限公司,运输企业中国货运航空公司等,各位领导明确指出企业需要掌握“航空物流”知识的物流专业人才。

(1)企业需要掌握航空物流专业基础知识的人才

作为具有航空特色的物流专业,应让学生掌握航空物流的基本知识,例如航空货运的流程,航材仓储的管理,航空运输经济等。特别是国际航空物流人才是短缺的,现代航空物流中国际航空货运占的比重比较大,而且未来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大,所以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物流、报关原理等相关课程。

(2)企业需要航空物流业务流程优化人才

航空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管理的过程,它需要与多方面的部门和人进行接触,企业需要的航空物流人才要掌握本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业务流程,能够进行业务流程优化。

(3)企业需要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

企业需要的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在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与专业知识脱离的矛盾,未来的物流教育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

三、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1.培养目标

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适应民航事业及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立足民航、服务社会、面向世界,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较强的学习与交流能力,坚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较强的物流实务运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航空物流和供应链系统规划设计、运营组织和全程实时控制等技术与方法,能在航空公司、机场、物流企业、研究机构以及其他与物流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和供应链系统运行、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能力结构要求

按照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容的了解,学生应在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达到以下规格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①掌握公共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②掌握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金融类、会计学五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③掌握物流和供应链系统运行、规划与设计、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要求。①具有较强的收集处理信息、计算机应用和语言文字表达的实践基础能力;②具有物流与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第三方物流经营管理、供应链物流全程监控的专业实务操作能力;③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初步的规划设计、方案制作、科学研究等规划设计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①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②具有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作风;③具有从事航空物流业务工作的基本素质。

3.课程总体结构

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思路是采用平台加模块的形式,通过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航空物流专业方向的成组课,以及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的开设,进一步理清了课程体系设置的层次。

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板块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型运行机制。在理论教学体系中充分体现课程的层次性,在加强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及分析能力等方面培养时,搭建公共必修课教学平台。

在突出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系统论、物流学理论、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基础上加强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特色课教学、综合素质课教学互相衔接和贯通,形成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由英语和计算机训练、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构建课程实践训练机制;由教学实习、专业调研、学年论文、科技活动等构建专业实践训练机制;由教育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构建综合实践训练机制。从总体上讲,在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实习环节上互相渗透并实现互动,在知识结构上体现拓展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的专业特色分析

1.内部培养专业的特色

考虑到航空物流这个新型专业的特殊性,针对调研中提到的需求特征,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从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全面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分别是仓储,业务流程重组,航空货运和国际物流。课程设置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分析可看到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增加了与航空物流有关的课程,包括民航货物运输、航空运输经济、航空法、空运地理和航空危险品运输等课程,增强了课程的专业性。

(2)物流管理最主要的两个领域是运输与仓储,在航空物流中最能体现这两个领域的部门是航空货运部门和航材部门。所以增设了“航空器材计划与管理”这门课程。

(3)把案例教学溶入到每门物流课程中,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独立实验课、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重要环节的教学内容改革,着重考虑时空安排,做到合理有效。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5)结合市场需求与学生的兴趣,在选修课程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具有学科前沿性、民航及物流管理应用背景的特色课程,培养有一定特长的本科毕业生。开设了“航空危险品运输”、“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等课程。

2.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基础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体现,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才能保证专业技能的实施。从航空物流企业的需求分析中得知企业迫切需要掌握航空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企业原来招收的毕业生明显感觉动手能力差,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企业需要的未来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了实践课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定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新的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复合型航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实现将直接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促进区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航空领域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曹允春:基于民航特色的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民航科教研究,2007,4,5~8

[2]梁军李济球林建华:物流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素质与知识结构[J].中外企业家,2007,3,36~39

[3]陈 舜赵刚:高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6期22~23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10

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各行各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引发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深刻变革[1]。数字经济时代不仅要求慕课、在线课程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手段要大力创新,而且对包括培养目标、人才标准、课程体系等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职管理类人才需求

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平台经济、新零售等商业模式创新,共享经济、智能制造等企业内部流程再造,以及项目化、协同管控等管理功能提升[2]。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也要与之相适应。

(一)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1.“无边界”的协同式管理。传统的企业组织在数字技术的引领下,变成了开放的生态空间和平台。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从零和博弈变成合作共赢。基于此,海尔提出“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的“三无”发展观,并提出“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理念[3]。此举打破了传统科层制管理模式,形成了“无边界”的协同管理新模式,实现了资源更好地被协同利用。2.“去中心”的平台化管理。数字技术将传统企业从流程驱动、中心控制的组织形式转型为高度去中心化的共享平台等新型组织。企业运营生产的整个过程得到了改变。数字企业搭建了以产业链电商平台为中心的,集信息、交易结算、物流仓储、加工配送、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和数据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打破原来的部门和科层结构,只保留承担具体职责的岗位,每个岗位随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项目化组合,科层或部门并无决策权。这种以节点管理为核心的平台化管理模式,使企业实现了“按需生产、零库存”。3.基于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参数等,对生产经营做具体要求和明确。企业的各项活动也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展露无疑,也都留下了相关的数据捕获记录。大数据分析有利于获取需求、生产、交易、售后等信息,了解员工工作情况、消费者消费信息等等。大数据思维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进行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实现精准生产并降低成本。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类人才的新要求1.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在互联网“去中心化”模式下,社会化思维的联结是网络。企业面临的客户以节点的形式存在。这将改变企业生产、销售、物流等整个形态。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速度极快。每位客户都可能通过微信、QQ、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个性化推广、个人评论等现象不断涌现[4]。每个员工、消费者、合作者手中都有话语权,其沟通与反馈也更加及时。每个个体都可能是企业形象的树立者、维护者。管理目标通过社会化媒体进一步扩展到企业外部人群。这需要职业管理人才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跨界管理理念来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并具备一定的危机处理能力,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2.包括项目管理能力在内的通用管理能力。此“项目”非工程项目,而是指根据市场需要或管理要求,各类组织生产运营过程中活动、作业、任务、事项等的总称。平台化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要求员工打破原有的部门、科层管理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管理目标,并将所做事情包装成一个个“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组合岗位来实现管理目标。腾讯马化腾实施“谁提出、谁执行”的策略,才有了微信张小龙的诞生。因此,职业管理人才应具备项目的形成、组织、跟踪、协调、评价等能力。通用管理能力是各个管理岗位都适用的能力,是一项可转换、可迁移的能力,属于个人的无形资产。3.数据分析能力。企业市场调研、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仓储物流、工作计划、员工发展等各项活动,都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做出理性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管理者在工作中将接触到大量的数据。那么,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获取、清洗、分析数据,从而进行有效管理,即数据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未来管理从业者的必修课。

二、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要求与现存问题分析

1.“跨界”“融通”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特征。培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管理类专业的设置亦是如此。“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与实施,但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的实施效果却不太理想。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义工商”)为例,管理类的专业散落于几个二级学院。例如,工商企业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在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外语外贸学院,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在人文旅游学院。管理类专业分散导致诸多问题:一是经济学、管理学、数据分析等基础性课程的教师资源并未整合到一起,出现了各自设置课程标准、各自授课等“各自为政”的现象。二是学生填报高考志愿呈现出盲目性。三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存在必修课的比例偏多、选修课较少,或是在实际中出现选修课也开成了必修课的问题,两种课程的比例不协调[5]。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资源并未得到合理分配,并未满足培养“管理能力+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四是除专业设置分散外,高职管理类专业方向也存在定位不准、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以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人才培养方案延续以岗位为中心,专业方向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行政管理等内容,力求包罗万象的结果却造成培养靶向不准确,并未打破原有的科层制结构而将诸多岗位整合起来,缺乏项目管理、数据分析等通用管理能力将这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各个能力统领起来。

2.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尚未形成。“供应链”原指涉及产品或服务供给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客户”的网链结构。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学生提供给企业所涉及的“供应源(普高、职高、中专等)-高职院校-人才市场或大学-需求方(企业)”的网链结构[6]。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未根据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对人才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合理规划专业发展方向。这就导致人才培养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是毕业生学非所需,就业难或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

3.数字经济时代背景更加要求高职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应与企业深度合作、与实际深入结合,共同开发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技能实战、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项目,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这将有助于实现“无缝对接”以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7]。然而,管理类专业相对理工科专业而言,涉及大量社会活动且具体工作不确定性较强,其实践教学面临更大的困难。义工商管理类专业由于缺乏服务区域经济以及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亦存在一些形式主义的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机械地增加实践课时所占比例,由填鸭式、满堂灌教学的一端,滑向做简单游戏、看网络视频、分析网上案例等易操作的另一端。很多实践教学课程人为割裂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联系。这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8]。二是一些实践活动收益不大,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后即束之高阁,教师下企业锻炼只是堆积文字,学生到企业参观只是走马观花,顶岗实习让学生成为低价、低端劳动力而所学甚少,师生参加竞赛也是注重作品包装而轻视内涵建设……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框架

1.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效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包括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在内的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应进行创新与重构。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职业管理人才是具备通用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内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管理职业人才的供需分析,结合义工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构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详细内容如图1所示。为了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职管理类职业人才,课程体系应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学校应构建出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课程结构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也应以适应终身教育为度,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提升其创新性素养。

2.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人才培养过程柔性化设计。一是高职院校应与生源机构、用人单位联合制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共享数据来研判人才需求发展趋势和新的规律,科学管理与规划人才培养工作,从而使人才培养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市场变化。二是高职院校应快速响应企业需求,面向学生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流程和指标,一方面结合当年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学生的行业和岗位取向,设置“定向式”课程系列或“订单式”培养模块,灵活增添相应的课程模块或实践环节;另一方面实行弹性培养,减少教学计划、常规管理对学生的约束和限制,为各种不同情况的学生创造学习机会,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自主规划职业生涯[6]。三是建立“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下的课程体系结构: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推动阶段以高职院校为主,搭建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而拉动阶段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以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专业模块建设。“推-拉”混合式人才培养供应链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高度融合,课程体系结构得以调整和优化,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而且使高职院校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3.“全程项目教学”贯穿三年教学始终。灵活、实战性强的“项目化教学”,是应对数字经济“去中心化”“无边界”等形势变化的良方。项目教学不仅仅是将所授内容在教学形式上的项目化、模块化,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体现。此处的项目既包括参加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观摩性项目,又包括校内实训等仿真模拟性项目,还包括参与教师课题项目,实践实习等真实性项目。在课程开发中,教师应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来选择、设计、开发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强化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最终完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实务性课程开发。高职管理类人才培养要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包括市场调研、讲座报告、实验实训、学科竞赛、技能实战、创业创新、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在项目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之在态度、方法、技能上更符合企业的要求。项目教学使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入职教育”,并将学校课堂延伸到企业课堂,有助于“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四、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管理类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