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模板(10篇)

时间:2023-06-14 16:30:55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例1

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修养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发展。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本学科所具备的素质教育优势进行充分认识,并在明确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时,对教育的本真进行自觉回归。之后教师更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改进和创新并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前提,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此方能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用中,通过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良好渗透,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1]。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初中阶段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就是为了初中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相关法治课程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在这样良好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影响下,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遵守纪律、具备文化修养、能够积极健康成长的合格公民。而在核心素养标准下,展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在原先的培养目标上,通过对课程根本性质的坚持和秉承,进一步确定学生的培养导向,如此方能在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下,实现对其知识能力、素质修养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良好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师课堂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在课堂主体明确的情况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有三种基本特征:第一就是此种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明确适当;第二就是教学氛围民主活跃、和谐平等;第三则是能够在教师主导性的充分发挥下,具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学生需要等为依据,对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并在同时对相关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和牢记,如此方能在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促进其获得学科知识,才能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才能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时,为其全面和健康的成长发展提供保障。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应当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如此才能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而在新时代形势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具备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一理念,通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不为了“教”而“教”的教学目标。在此种情况下,初中教师首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方式为着手点,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其次,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者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中的发展过程进行亲身的体验,才能够在学习中对最有价值的东西进行获得。”由此可以看出,情境的选择,同样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情境,不应该是教师的凭空构想,而是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强化其真实性,使学生能够在情境当中产生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而在情境中,其真正的主人公应当是学生,并以此为基础交融到学生的实际学习中。而学生作为教学情境的主导者更应该面对、思考和分析生活中所出现的道德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更能够在学生真实的参与和思考中,获得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品格和相关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是以价值观为导向,以问题为形式,在学生真实熟悉的情境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教授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完成的,因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进行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思辨性、两难性和生成性的问题。这样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带动学生思考和研究的积极性,从而在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实现价值引领下学习效果的提高。此外,由于生成性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能够获得自己积极思考的成果,从而体现其创新性的思维,因而教师需要牢牢抓住此类问题,并通过相关伏笔的设立,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共同而完整地解决问题。

(二)利用微课展开小组合作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因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性,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这一课程,更是无法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而微课作为一种时间较短、内容短小精悍的新型教学方式,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的[3]。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中,利用微课对学生展开教学,如此就能够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增强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步培养。另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常都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进行了严重的忽视,更是无法有效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新课改强调了“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进行培养”这一教育理念,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正好也包括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展开有效教学。首先教师需要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其次,教师需要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中,让小组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活动探讨。如此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能够确保小组合作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学生更是能在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的锻炼中,实现科学精神、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三)通过生活化素材的利用,融合法治案例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中,存在着许多的理论知识,而其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其实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立足点,展开教学活动,以此来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然而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许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都会采用单方面讲解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课程讲解,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讲解过于枯燥无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对其产生任何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为结合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挖掘。当教师将课程内容中具备素质教育价值的生活化素材选取出来时,还需要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对生活化素材进行充分应用,如此方能在充分发挥生活化素材作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才能在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事实上,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过于固定僵化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样不但会大幅度降低课程教学效率,还无法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在课程教学中,秉承相应的素质教育理念,并在日常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内容,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4],以此在改善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的道德、法治案例进行融合。目前,由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每一位公民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也包含了相应的法治意识,由此可知,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法治意识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首先需要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在课程教学中,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法律典型案例;其次教师需要以案例内容为前提,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设置,并在设置中通过对法律重要性的强调,让学生能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产生清晰的认知,有意识地提升自身所要具备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如此方能在学生不断提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常识中,实现学生正确法治观念的建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对此,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在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进行贯彻和落实时,紧跟时展的步伐,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如此方能在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中,强化其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才能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士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51.

[2]吴淑珍.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2):127.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例2

一、中美青少年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概述

美国对于青少年的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是:

首先,道德成熟的人。美国十分关注公民的道德教育,青少年正处在性格、信仰等各方面发展成熟的时期,美国高校对青少年的政治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认为民主制度的基础就是成为道德上成熟的公民。美国的政治教育是和美国的基本思想和基本价值观相联系的。高校的道德教育不但要继承美国的传统,同时还要富有新意,目的就是培养在道德方面成熟的公民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美国教育培养道德上成熟的公民,和其他国家在最基本方面都是相似的,要具备诚实、守信、勤劳、勇敢等这些一般的品质,但是他们特别强调要形成美国式的价值观。也就是说,要和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更深层次发掘,不难发现,美国将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无形中联系在了一起,两者紧密结合,并且将道德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基础,强调形成美国社会价值观,成为为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合格公民。

其次,具有民主理念的人。美国教育部门强调,公民应该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理念。美国一向认为自己国家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其他国家的民主都是形同虚设,认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为了使青少年接受并认同这一观念,美国统治阶级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要求身为美国公民应该具备民主理念,理解民主的实质,能从全球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理解象征着民主的制度和思想观念,例如政教分离、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等。

再次,具有民主行为的人。积极有效的政治参与行为是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只有让青少年真实地参与政治生活,他们才能真正地享受到自己的民主权利,认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并以政治角色承担者的责任来改造社会、改造自身,从而实现政治上的知、情、信、意、行的有机统一。美国统治阶级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培养青少年具备民主理念的基础上,还利用各种机会如演讲、选举、就职仪式等来培养青少年践行民主行为的技巧。

相比之下,我国青少年政治教育目标就很抽象,甚至有些理想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一)有理想的人。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不单单是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规格要求,而且还是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更加是我国政治教育的运行目标。“有理想”是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基本政治要求。“青少年一定要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在这里,理想是指共产主义理想和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理想,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最高理想的一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有道德的人。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方面,其作用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在道德方面,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对中国公民提出的殷切希望。那么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应具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

(三)有文化的人。就是要求青少年应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新时期对青少年在政治教育要达到的结果方面就是这样的要求。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来说,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从当时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出发,当然也包含政治文化的学习。力求在掌握一般常识的基础上,在某一领域有所专精,达到更高层次。

(四)有纪律的人。纪律是人们应当共同遵守的制度、条例和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约束,是调节人们行为的重要准则和规范。“有纪律”就是要求青少年,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养成自觉遵守纪律观念和习惯,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纪律,同一切破坏纪律的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

这四个方面就成了青少年政治教育目标的完整体系,有理想是前提,有道德是关键,有文化是基础,有纪律是保障。

政治教育无论在任何国家都是突出了政治的特点,中美两国的政治教育也不例外。两国的政治教育的最大共同点就是具有政治的阶级性,为政治服务,两者在培养目标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为自己的国家培养合格的政治人。所不同的是,美国培养的是资产阶级国家的公民,以资产阶级的价值标准要求青少年,提倡要充分倡导个人主义、个人自由,凡事以个人利益为前提。而我国,教育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以集体利益为前提。

那么两国在青少年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方面有哪些异同呢?

首先,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目标、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从其本质意义上说,政治教育是政治目的的实现而服务的,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手段。因此,政治教育的目标,一定要和国家政治目标保持一致。我国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了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美国把培养资产阶级国家的合格公民作为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现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上帝托付给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为这个伟大的民族造福,而且还要为全人类造福。”可见,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教育目标,都体现了并为了本国的国家任务、国家目的服务。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政治教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学校教育中,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是相互联系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政治教育目标的设立,有应该与学校教育目标保持一致,它反映学校教育目标内涵的要求,而且更多的是把学校教育目标,与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联系起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正直人”。

其次,任何一个目标的设立,都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政治教育的目标的设立也是如此,是将现实性和理想性具体为层次性和统一性。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一政治教育为目的。一方面,人的思想的形成受制于生理机能的发展,因此,政治教育目标的设立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符合青少年的认知水平发展。另一方面,人的思想形成受于其所身处的环境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是稳定的,就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发展,相反,在经济落后、社会动乱的环境下,青少年的身心必然会受到消极影响。因此,政治目标的设定,要有层次性,但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最终都要统一到总目标之下。

二、美国青少年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政治教育的成效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背景下和特定的国情条件下取得的。通过对其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对比研究,对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一,角色塑造要进行重大调整,把立足点放在青少年身上。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者是了解青少年身心现状的人,如何制定合理的政治教育目标,教育者本身最有发言权,也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教育者注重青少年的角色塑造,将目标设定的重点放在青少年发展规律上,制定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政治教育目标。

第二,社会积极配合,应在民主法治环境。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有着诸多制约的社会,其政治教育是在一个法制化的环境下展开的。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例3

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承担着“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责任。“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应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综合人文素质及良好的职业技能等。但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高职高专作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只要突出职业技能教育即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应该大量减少甚至取消。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一个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便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也谈不上是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育人塑才以立德为先”的人才培养规律,积极发挥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实现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功能,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能够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精神品位,丰富其心灵世界,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一些人就业之后发展缓慢甚至遭受挫折、失败,问题往往不是出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而多是出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上,即综合素质上。而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教育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关系,成为有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的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二、传统高职人才培养改革培养模式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教材难以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课程目标定位的针对性和职业性不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难以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改革目标。企业岗位或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没有成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要依据,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定位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就业导向相距甚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高等职业教育混同为一般的高等教育,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承担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德才兼备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此外,在教学方法上也较为单一,一般都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重“灌输”而轻“渗透”,重形式而轻效果,没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内容未能贴近生活,未贴近高职高专学生实际情况,因而难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再者还存在重“课堂”而轻“实践”的现象,致使教学形式流于盲从。

(三)实践教学未与其他学科实践教育形成有机统一整体

现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都实行“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一般采用课堂实践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些实践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实效性有所提升。然而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是流于形式,未能很好地与行业背景和学生专业、职业背景相结合,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整个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未与其他学科实践教学如实习实训相结合,而是自成一体,这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没能形成一个实践育人的有机整体。

三、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模式改革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性的对策

(一)重新定位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

结合上述目标,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重新定位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保持一致,确保最大限度地将国家意志转变和内化为高职高专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从而体现该课程的政治导向功能;二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主动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凸显其高职特色;三是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实际,使教学过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树立职业教育

理念,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树立起职业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及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其次是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教师在教学当中要结合自己所在院校的行业背景,并结合所教授学生的专业背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课程教学,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三是要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对话式教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

(三)立足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结合行业和专业背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突出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加强职业规范教育,培养职业道德观念。要重点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和训练,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以诚信敬业作为重点。其次是加强职业意识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树立职业自豪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三是加强职业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例4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目标不应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功利,不应为了符合国家要求而僵化,必须致力于塑造学生的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坚持公民教育的观念,深入探讨改革路径,保持理性审视的态度。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93-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对教育的德育期待,对学生的素质希冀是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理性审视其人才培养目标是推动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积极态度,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奠定心理基础。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康德说: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人。而近年来,一个逐渐增长的趋势是教育越来越成为市场化的产品,这导致高校和学生把高等教育看成就业市场资质的跳板,这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目的,但是不应该是唯一目的,如果大学以武装学生使之获得工作为唯一目的,并以此标准设计课程、制定规章,那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都将丧失[1]。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但同样不可忽视政治思想素养的教育,因为,一个缺乏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的人,即使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和技能,也不过是一个工具,并不是人才,反而他的存在可能是整个人类社会形成威胁。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所承载的任务不仅让人成其为人,还要使其成为有政治素养、道德意识和文化自觉的公民。

(一)基于政治价值观的认同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目的在于让广大学生认可和接受我们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信仰[3]。但是,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内外部环境促成了价值多元化格局,国内思想观念的开放,国外各种思潮的冲击都直接削弱了政治共识。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才能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有意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思政课人才培养目标要定位在政治价值观的认同上,增强学生的政治辨别力,重建政治共识,努力消弭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倾向,使大学生走入社会能够有效地参与和管理公共生活,成为真正的公民。

(二)基于道德价值观的塑造

超越政治、法律而能够将人们联系起来的纽带莫过于道德,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会在法律制度约束之外给自己设立更高层次的善的约束。但是市场化改革带来的趋利性取向削弱了道德价值的敬畏感,部分人甚至无视道德规则为所欲为,这样的趋势也危及到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出现道德标准模糊、行为无序的现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党中央实现德育的现实任务。因此,思政课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定位在道德价值观的塑造上,培养学生德性观念,努力消除非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让学生既能提高个体道德意识,也能引领社会道德风气,从而恢复道德权威。

(三)基于文化价值观的自觉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载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但是,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艰巨挑战。因此,作为先进文化传播渠道的思政课要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文化价值观的自觉上,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努力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提高大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辨别和鉴赏能力,使大学生既能形成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认同,肩负起传承先进文化的使命,又能认知到先进文化构建的战略意义,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凝聚力量。

总之,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的培养上,才能达到塑造学生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文化自觉的目的,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生活及行为方式,也是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

二、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分析

作为具体学校环境的学科建设,思政课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顺应教育部的总体形势下,也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发现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政课为了迎合市场的就业需要,其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功利倾向,为了应对国家的硬性要求,其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僵化倾向。

(一)功利倾向

随着市场在高校发展作用越来越重要,导致市场的目标、理念、运营手段和管理方式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追求的精神满足和升华有着根本的不同[4],市场的力量在最大程度上将其原则和目标强加给精神活动,成为高校思政课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严重破坏了思政课的价值创造空间。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高校也转向对社会开放和为经济发展服务,片面追求短期利益,把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和重心,出现了唯科技主义倾向[5],思政课受到排斥和忽视的现实也使其不得不屈从高校环境以寻求生存空间。市场和高校的利益导向致使思政课人才培养目标异化,以实际效益衡量一切,以实用作为改革的初衷,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质。

(二)僵化倾向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走入高校的学生人数剧增,质量参差不齐,传统的培养模式和精英培养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由于高校对思政课供应保障的不足,使其不能针对具体高校教育类型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不能针对具体的专业设置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大规模的授课安排,不变的理论灌输形式,泛化的过程管理,既无法应对学生结构的多样化复杂化态势,又无法与具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整体教育环境和学生质量的变化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达不到对学生通识教育的目的,成了简单应付国家要求的必修课程,具有僵化滞后的倾向。

总体来说,思政课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功利倾向和僵化倾向不具有普遍性,但是为了避免这种消极影响,要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的未来改革方向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探索。

三、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路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是整体国民素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通识课教育或意识形态的灌输,它更是一个公民应该习得的知识。对于如何实现思政定位需要其进行自我变革,更需要学校社会环境在观念行动上的支持。

(一)转变观念,重建人才培养定位

要避免高校和市场侵蚀思政课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从观念上予以转变,把公民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共识。因为公民教育致力于德性的培养,能够引导学生的行为合乎道德,趋于规范,而不是“我应当如何行动的命题”。公民教育对一个人发展边界和程度的抑制,将意味着增大了以下行为的可能性,即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生能够恪守承诺,保持宽容;进入公共领域的学生能够恪守规则,保持适度。显然这不仅符合国家对合格公民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既然市场的良序运转需要德才兼备的大学生,那么从高校的角度来考虑无论是为了服务市场还是贯彻教育的宗旨也不应该忽视思政课。至此,一方面,要恢复高校思政课的地位。保证其学时,进行小班授课,拓展实践教学空间,提高教师业务和人格素质,真正发挥思政课触动学生心灵,塑造学生品质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突破市场思维的局限。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纳入就业考核之中,保证德育的必需性,因为只有超越市场价值的追求,才能有学生的幸福生活,才能有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市场的正常发展。

(二)深化改革,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无疑,思政课必须传递精神价值,但也要顺应国家和具体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进行改革,这并不违背它对一个公民政治、道德和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因为归根结底都致力于服务我们的社会及具体社会的变化。目前,国家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设立了多个应用科技大学的试点,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战略,教育结构转型的新举措意味着思政课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至此,思政课要遴选出适合自己特点和功能定位的知识。一方面是精神性的知识,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发展出其他课程所无法具有的政治是非感,鉴别力等能力,以突出政治导向和思想教育功能[6];另一方面是适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学生特点的实用性知识,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符合自身发展的预期,更符合国家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资源。

总之,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一项兼具精神性的复杂工程,需要社会、高校和学生正视它的价值,需要转变思维观念并为之付诸努力,只有如此,方可立德树人,实现高校走向真正的内涵式发展,理想审视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可小觑的生命态度。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桑德尔;邓正来译.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30.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7.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例5

我国高校扩招之后,计划体制下的大学生高就业率不复存在,就业问题逐渐凸显,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创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面向当代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在培养创业型人才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我们应该不断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研究,为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服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与路径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与此相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则是提高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更好地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顺利达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教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则是围绕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组织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深入认识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为学生未来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内容设计 

创业是指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在国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前提下,大学生要通过就业观的调适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创业者。[1](p.159)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则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实现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各章中都应该渗透创业素质、创业价值、创业观念与创业方法的教育,系统讲授创业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一)绪论部分内容设计 

绪论部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育学生珍惜大学生活,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创业素质,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可安排在第二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才目标、形象塑造三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以下问题:第一,创业素质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必要准备,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这些素质有助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专业技能、人际协调等各种能力,都与大学生成才目标息息相关;第三,创业形象是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之一,重点从形象塑造方面去分析创业者的形象。 

(二)第一章内容设计 

本章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重点阐述创业理想及其实现,教育学生要有远大的创业理想,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主要安排四个主题:第一,创业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创业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创业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一部分,大学生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中进行创业,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创业活动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给学生分析创业的风险,打好预防针,增强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抵御能力;第四,创业理想的实现。 

结合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在教育学生树立创业理想的同时,又对创业理想实现的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三)第二章内容设计 

第二章主要进行爱国主义与民族传统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可以重点讲授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爱国情怀,教学中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那些成功创业者所具有的爱国理想,勉励学生努力寻找创业与爱国的最佳结合点,在创业活动中践行爱国主义;第二,梳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创业精神与创业传统,从中发掘一些创业思想和创业教育素材;第三,梳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的创业精神;第四,如何弘扬创业精神。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创业教育,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摆脱以往抽象阐述的弊端。 

(四)第三章内容设计 

教材第三章主要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因而可以结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分析创业在人生历程中的价值,创业对于拓展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创业者面临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主要围绕五个问题进行:第一,创业对拓展人生价值的意义;第二,创业者的心理素质要求;第三,创业者的人际环境、人际交往;第四,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进行创业;第五,科学发展观对创业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解,可以让大学生明确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创业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五)第四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基本原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内容。因此,创业教育可以结合道德教育来进行,分析创业过程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切实履行。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渗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创业者的借鉴意义,教师可以系统梳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从中精选一部分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具体规范,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第二,创业者的荣辱观,教育学生以创业为荣,以满足人民需要为荣,以成功创业者为榜样;第三,创业者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是对个人与他人、国家、社会的利益关系有正确的认识;第四,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规范。结合道德教育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旨在使大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作为未来创业者的道德素养,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自觉遵守各项道德规范。 

(六)第五章内容设计 

第五章主要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创业活动与社会公德密切相关,创业活动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创业者自然应该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第一,创业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着重讲解良好的公共秩序对于创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公共生活道德失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此处重点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化认识;第三,《环境保护法》对创业活动约束与规制,当前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自然要渗透创业教育始终;第四,网络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创业活动离不开网络空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同样适用于虚拟空间,需要切实遵守。

   (七)第六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把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相关法治教育结合起来,着重分析职业道德及法律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家庭生活对创业活动的支持,重点讲解以下五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职业道德,分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等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三,创业观教育,强化创业意识;第四,创业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业环境的优劣,明确创业风险,作好心理准备;第五,创业者的爱情、婚姻与家庭,教育学生兼顾创业与婚姻家庭,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八)第七章内容设计 

本章主要进行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教育,因而结合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创业者的法治意识,主要从以下五个问题入手:第一,创业者所处的法治环境,分析我国法治建设和创业活动的辩证关系;第二,创业者应该具有的法治观念,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等观念有合理认识;第三,国家安全与创业,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坚定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念;第四,创业者的法律修养,在处理创业纠纷时能够讲法律、讲程序、讲证据、讲法理。 

(九)第八章内容设计 

第八章主要进行法律制度教育,包括宪法、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讲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一,创业者的权利维护,重点讲解宪法、民法和刑法;第二,民商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三,行政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四,经济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五,刑事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这些法律规范与创业活动的启动、运行、调整密切相关,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明确具体法律规定,以具体法规为导航,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创业者。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手段,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是目的。因此,教学方法要始终围绕有利于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种: 

第一,讲授法。讲授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包括教师讲授和组织学生讲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教育,开展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确创业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第二,讨论法。讨论是讲授基础上的延伸,通过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深化对创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认识,探讨道德理想、法律理想和道德实践、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及应对措施,有助于增强创业者践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自觉性。 

第三,案例法。案例是理论的动态呈现,引用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尤其是本校校友创业的先进典型,从中概括出他们创业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即创业必须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例6

我国高校扩招之后,计划体制下的大学生高就业率不复存在,就业问题逐渐凸显,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创业教育成为国家行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一门面向当代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在培养创业型人才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我们应该不断推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研究,为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服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与路径?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与此相适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目标则是提高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更好地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顺利达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教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则是围绕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组织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深入认识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为学生未来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内容设计?

创业是指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拓展职业活动范围、创造新的业绩的实践过程。在国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前提下,大学生要通过就业观的调适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使自己成为创业者。[1](p.159)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则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实现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各章中都应该渗透创业素质、创业价值、创业观念与创业方法的教育,系统讲授创业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具体内容设计如下:?

(一)绪论部分内容设计?

绪论部分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教育学生珍惜大学生活,适应新的环境,提高创业素质,为未来创业奠定基础。创业教育的重点可安排在第二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才目标、形象塑造三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以下问题:第一,创业素质是实现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必要准备,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这些素质有助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第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成才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专业技能、人际协调等各种能力,都与大学生成才目标息息相关;第三,创业形象是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之一,重点从形象塑造方面去分析创业者的形象。?

(二)第一章内容设计?

本章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重点阐述创业理想及其实现,教育学生要有远大的创业理想,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主要安排四个主题:第一,创业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创业理想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创业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一部分,大学生应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中进行创业,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创业活动具有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给学生分析创业的风险,打好预防针,增强学生对创业风险的抵御能力;第四,创业理想的实现。?

结合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在教育学生树立创业理想的同时,又对创业理想实现的艰巨性有着清醒的认识。?

(三)第二章内容设计?

第二章主要进行爱国主义与民族传统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可以重点讲授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爱国情怀,教学中可结合相关案例分析那些成功创业者所具有的爱国理想,勉励学生努力寻找创业与爱国的最佳结合点,在创业活动中践行爱国主义;第二,梳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创业精神与创业传统,从中发掘一些创业思想和创业教育素材;第三,梳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的创业精神;第四,如何弘扬创业精神。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创业教育,可以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有声有色,摆脱以往抽象阐述的弊端。?

(四)第三章内容设计?

教材第三章主要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因而可以结合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行创业教育,可以分析创业在人生历程中的价值,创业对于拓展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创业者面临的心理环境、人际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主要围绕五个问题进行:第一,创业对拓展人生价值的意义;第二,创业者的心理素质要求;第三,创业者的人际环境、人际交往;第四,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进行创业;第五,科学发展观对创业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讲解,可以让大学生明确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创业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五)第四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主要进行道德教育,包括道德基本原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内容。因此,创业教育可以结合道德教育来进行,分析创业过程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切实履行。在教材基础上重点渗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创业者的借鉴意义,教师可以系统梳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从中精选一部分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具体规范,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经典;第二,创业者的荣辱观,教育学生以创业为荣,以满足人民需要为荣,以成功创业者为榜样;第三,创业者的基本道德素质,尤其是对个人与他人、国家、社会的利益关系有正确的认识;第四,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社会主义道德和公民道德规范。结合道德教育所开展的创业教育,旨在使大学生明确创业活动的基本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作为未来创业者的道德素养,并在以后的创业活动中自觉遵守各项道德规范。?

(六)第五章内容设计?

第五章主要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创业活动与社会公德密切相关,创业活动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创业者自然应该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第一,创业需要稳定的公共秩序,着重讲解良好的公共秩序对于创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第二,公共生活道德失范对创业活动的影响,此处重点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化认识;第三,《环境保护法》对创业活动约束与规制,当前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自然要渗透创业教育始终;第四,网络创业活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创业活动离不开网络空间,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同样适用于虚拟空间,需要切实遵守。

(七)第六章内容设计?

本部分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把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与相关法治教育结合起来,着重分析职业道德及法律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家庭生活对创业活动的支持,重点讲解以下五个问题:第一,创业者的职业道德,分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务员法》等对创业活动的约束与规范;第三,创业观教育,强化创业意识;第四,创业环境分析,主要是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业环境的优劣,明确创业风险,作好心理准备;第五,创业者的爱情、婚姻与家庭,教育学生兼顾创业与婚姻家庭,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八)第七章内容设计?

本章主要进行法律意识与法治精神教育,因而结合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创业者的法治意识,主要从以下五个问题入手:第一,创业者所处的法治环境,分析我国法治建设和创业活动的辩证关系;第二,创业者应该具有的法治观念,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等观念有合理认识;第三,国家安全与创业,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坚定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念;第四,创业者的法律修养,在处理创业纠纷时能够讲法律、讲程序、讲证据、讲法理。?

(九)第八章内容设计?

第八章主要进行法律制度教育,包括宪法、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讲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一,创业者的权利维护,重点讲解宪法、民法和刑法;第二,民商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三,行政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四,经济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第五,刑事法律制度与创业活动。这些法律规范与创业活动的启动、运行、调整密切相关,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明确具体法律规定,以具体法规为导航,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养的创业者。?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创业教育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是手段,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的创业型人才是目的。因此,教学方法要始终围绕有利于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一根本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三种:?

第一,讲授法。讲授法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包括教师讲授和组织学生讲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教育,开展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确创业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第二,讨论法。讨论是讲授基础上的延伸,通过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深化对创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认识,探讨道德理想、法律理想和道德实践、法律实践之间的距离及应对措施,有助于增强创业者践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自觉性。?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例7

关键词: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道德建设;革新

一、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联系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逐渐的形成一种法治观念,并且通过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塑造学生的法治精神,从而使得受教育者自觉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和习惯。道德建设则是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增强道德素养,从而做出符合道德的行为。通过对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出的一系列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减少违法犯罪的存在。在当前的政治形势之下,进行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不仅符合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而且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策略也是相联系的。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以道德建设为基础

道德建设注重于将道德思想的内化,使得学生在内心树立道德标准,从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能够以道德来维护社会秩序,那就不需要进行国家强制力的干预。对高校学生的法治建设应当在道德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将法律的标准进行升华,使它内化为道德要求,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将法治教育加入其中,逐渐形成高校的法治建设全面化。

(二)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互相影响

法律和道德可以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中,两者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良好的道德建设可以促进法治建设的发展,法治建设也可以完善道德建设存在的弊端。道德建设的法治化和法治建设的道德化,二者的结合可以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这对于建设安全的校园环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三)法治建设保障了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们内心对于善恶美丑的区分,道德约束是一种自律,如果没有很高的道德标准,道德对于人来说只能在行为之外存在,根本起不到约束行为的作用。法律的要求与道德正好相反,法律的效力是确定的和强制的,如果有人违反了法律,这时候国家强制力就会出现,给予相应的惩罚。若想达到道德建设的目标,法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之路应当辅以法治建设。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综合素养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迈向了新的轨道,正是需要法治意识高的新型人才的时候。通过高校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塑造全面的素养。当大学生懂得了法律之后就能去遵守法律、依法行事,并且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可以向周围的人进行普法教育,这样就可以形成全民懂法、守法的社会效果,逐渐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可以建立起来。

(二)符合当代的治国道路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国之道,在高校开展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也正符合当今中国的治国方略,并且高校的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进程。高校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率先开展法治和德治的结合,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为全国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当社会上渐渐的推崇这种法治和德治的结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的好坏关系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的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术研究。纵观现今的高校之中,恶习之风逐渐涌现,大学生的违法乱纪行为也频频出现,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文化建设的不到位。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教育和思想教育,而忽视了法治教育,这样形成的校园文化是不健全的,所以将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将会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得高校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目前高校的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法治教育目标落实不够

就目前高校法治教育的形势来看,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标,而不是以单纯的向他们灌输法律知识为目的。从总体上看,当下高校通过法治教育向大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法律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目标已逐渐形成,但是,由于高校教育的落脚点在文化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上,对于法治教育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所以高校教育应当进一步明确法治建设的目标,把目标落到实处,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时候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2.法治教育内容滞后

据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因为大学生法治教育被忽视,造成大学法治教育的教材内容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并且教材单一。甚至有些法律已经修改了,但是,在教材里显示的法律规定、法治观点仍未更新。社会实际和理论脱节,法治教育的教材因未能及时调整和修改而流于形式。另外,教材陈述过于理想,法治课程重视内容目标,忽略过程目标。法治教育课程的核心在法律条文,而非法治文化背景因素及法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整合等。所以,在进行法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多联系实际,以案说法,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3.法治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课堂讲授仍是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但是,老师的讲课方式主要是以向学生灌输大量的法律条文为主,不能将条文与案例联系,对于条文背后的涵义也没有进行阐释,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丧失了兴趣,并且,大多数学生以专业课为主,对于法治教育的公共课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单纯的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4.学生法治品质不足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法律知识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法律的具体作用却是个门外汉。在大学期间,老师也并未系统的向学生阐述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学生们对法律的作用的理解也只是根据平时的相关新闻获取,对于法律的内在价值,仅仅靠这些是难以明了的。此外,高校学生对于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是很模糊的,有些甚至不知道自己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是什么,对于承担的义务更是一无所知了。通过有关的教育,高校学生所有的法治意识渐渐形成,很多同学能够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法律规则,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对于规则本身的了解大部分同学是迷茫的,能遵守规则更是难上加难,就目前高校的一些情况反映,高校学生违反法律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大学生的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利用法律手段来对抗不法行为,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实践不足

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以道德知识的灌输为主,对于道德品质的培养相对欠缺。道德是人们内心形成的一种对于丑恶好坏的评判标准,如果没有将内心的意识具体到行为上来,道德建设是不完善的,高校道德教育更应该注重于对学生德行的塑造,以具体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教育。

2.学生耻辱感缺失

耻辱感是人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衡量标尺,如果缺少了耻辱感,人们就会为所欲为,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切的行为都以自我为出发点,这样犯罪就会大大增长。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大多是正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反面的耻感教育,使得学生的耻辱感有所缺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些自己以为很合乎情理的事情,而这些恰恰是违反道德,甚至是法律的。例如,高校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想象,很多同学把作弊当成了常态,有时候即使被老师发现也不以为然,部分同学甚至和老师争吵。这些情况的发生主要由于高校道德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耻辱感的培养,加之道德要求的主要靠自我约束,没有像法律一样的强制力,很容易造成学生道德的缺失。

3.道德建设的法制保障不够

高校的规则制度中都会有一些对于学生违章违纪的处罚措施,但是对于违反了道德的行为,几乎很少有相应的处罚,学生对于道德的态度也就逐渐淡漠。这和道德本身存在的弊端有关,道德因为不具有法制机能,人们在做出行为时,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来决定是否遵守道德,在违反道德之后,获得的惩罚也仅仅是迎来人们道德的谴责。这样,道德并不能被很好的遵守,道德标准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措施

(一)相关规定的结合

法律如果不能将它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很难被人们所遵循,同样法治建设之路亦要辅之以具体的规章和条文。高校的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应当用具体的规章来使其制度化,将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一起写入高校的规章制度之中是很好的做法,在制度化之后,法和道德相辅相成,共同要求,就可以同时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做出约束,学生的违法现象也就可以得以制止。

(二)两种教育主体的结合

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有效途径,要想推动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校教师对于本专业的理论研究都比较深入,而对于专业之外的学术研究就很少。大学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老师主要是思政老师,即使老师们对于法律也有所了解,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专业,所以在课堂上传授法律知识并非易事。高校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需要老师加强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甚至可以把法律专业的老师加入到思政教育之中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法治素养的熏陶。

(三)两种教育理念的结合

高校教育中应当逐渐贯彻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理念,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授课之中积极的把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形成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除了思政教育,高校教师也可以在专业课之中结合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法律教育,建立学生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意识的形成。

(四)两种教育实践的结合

学生对于道德问题从小就在书本有所学习,有关道德问题的案例不胜枚举,法律案例也随着新闻媒体的进步而被大家所知晓法律与道德不同。但是案例只能对于教育起到辅助作用,对于具体的内容,案例是很难使学生的内形成对法律和道德作用信念,所以对学生的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时候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例如,根据社会调查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可以把书本知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实践慢慢的让学生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渐渐增强学生的法治和道德素养,加快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魏高雁.法治建设的道德保障研究[D].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

[2]董升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

[3]云心田.浅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1).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例8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5-0166-0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前我国所有大学。从本科到高职,统一使用一本教材,即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特征和需要,探索如何通过系列践履训练提高该课程的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目标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灌输式教学,例如:观点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奋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教育者们必须在灌输领域里坚守阵地,明确灌输理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点,认识到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仍然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要坚持科学的灌输理论,而且应加大灌输理论的力度。观点二,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遵循的法则和标准。正确认识灌输论对我们更好地坚持灌输论,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观点三,灌输思想是人类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初,“灌输”思想就被确立为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长期以来在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原则的实质,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灌输原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等等。灌输型教学侧重于理论和知识的传输,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时,一般是停留于理清知识目标上,如“掌握…”,“理解…”,“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缺陷在于学生的知行背离。本课题试图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构建“践履型教学模式”。何谓“践履型”?通俗地说,就是实践型,其核心问题是解决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时的知行统一问题,引导学习不但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更重要的是要能将知识内化为行动,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换言之,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但要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能力提升素质。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目标的构成要素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工作会议上的《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扎实工作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讲话中指出,对于培养大学生来说,固然要培养他们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使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本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讲授这个主渠道,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目标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也是如此。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目标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指出: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可见,素质目标是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落脚点和根本点。能力目标是素质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知识目标则是为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因此,在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中,理论知识的掌握不是目的而是载体,是为提高能力、提升素质而搭建平台的。所以,在有限的学时中如何取舍理论知识,应当由这些理论知识在相应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来决定。也就是说,理论知识对素质能力的培养“必需、够用”即可。

(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目标构成要素的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吴潜涛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以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基础。

因此,本课题组认为,高职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当引导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学习,提升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实现该素质目标,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应当重点培养两种能力,一是认识能力,即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评价社会现象,认识社会的能力。二是行为能力,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规划人生,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具体表现为八个方面:学会制定人生规划,并在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实现人生规划;学会自觉调适心理活动,用健康的心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错误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能正确处理学习、爱情与人生的关系,树立家庭美德;能正确认识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诚信的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做一个依法维权、遵纪守法的公民。以上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需要重点具备八个方面的知识: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了解人生环境的内容,掌握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方法;掌握科学理想信念的内涵,把握化科学理想为现实

的条件和途径;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涵义,掌握人生价值评判标准及实现条件;掌握社会主义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及其法律规范要求;掌握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认识诫信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体系及运行机制,了解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掌握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基本途径;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重要的实体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

二、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素质能力训练项目

如何引导高职学生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论知识自觉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呢。笔者设计和实施了系列贯穿训练项目和单项训练项目。贯穿训练项目是指贯穿于该课程学习始终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项目,单项训练项目是针对某一学习单元而开展的项目。

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评价方法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据此,笔者采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理论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法,从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观念及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具体评价方法是:

(1)评价内容:素质评价,即评价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采用百分制。

A、教师考评:总分75分

a、平时测评:35分。包括人生规划书(5分)、心理健康分析表(5分)、爱国主义心得体会(5分)、实践家庭美德感想(5分)、择业与创业主题讨论会表现(5分)、参加公益活动表现(5分)、时事点评(5分)。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例9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大学生是否具有生态文明理念与民族未来是息息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理应担当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应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之中。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意。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2012年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进入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在这一新时期,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帮助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正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

(二)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使命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使大众形成与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纵观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其具体内容总会因时、因势而变,随着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会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为我党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一优良传统,必将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和实践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除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己之私外,更本质的原因是人们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形势和变化,自觉把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一种积极回应,是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生态道德作为一种新型道德,既反映着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又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当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引领着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发展命运,是将来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将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实行者。然而某些大学生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良好的环境素质,这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和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学生需要接受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并通过一系列系统有力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高校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学习国家传达的时政文件的重要机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应本着增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准则和使命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提供充足的条件和设施,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真正付诸实践并对其教育成果进行检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一)以四门基础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知识、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行为能力的,以及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这些课程体系中要根据时展要求,适时加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生态文明相关知识,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环保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但由于各门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要各有侧重,互相渗透地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

1.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讲授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及实施环境保护法的现实意义,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破坏自然环境要受到法律惩罚的概念。

2.要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恰当合理地补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资料。这门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不能牵强附会,要根据各个章节的内容合理补充,力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加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教育。马克思以前瞻性眼光关注和研究环境问题,即唯物地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人类发展与生态持续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思想,而且还从生产和社会制度方面提供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1]。这些思想为我们如今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思路,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指导意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在授课中还要加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生态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更直观地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

4.要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突出探讨、邓小平、、思想中有关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本质和要求。另外,还要结合时政要点和十报告的最新精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二)优化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生态道德情感。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因此会有重说教灌输轻情感激发的局限,高校某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抱有消极甚至抵触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必须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比较欢迎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1.创新生态道德教育方法。国外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早,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的环境教育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把环境教育贯穿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美国教育学家约瑟夫・克奈尔撰写的《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专门研究在游戏和活动中如何开展环境教育。每个游戏都会设置一个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等形式,让参与游戏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3]。另外,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还常常采取问题教学法、户外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时,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或在户外教学中让学生深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态道德情感。

2.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为人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提供了便利。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抓住网络上的资源。高校可以创立生态道德教育主题网站,设置生态文明栏目,按期更新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及世界各国生态文明的现状,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温上升、沙漠化、能源危机程度;了解工业文明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及污染是怎样对人身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4]。还可以利用网络大量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教育的资源,观看生态影片或学习借鉴国外环境教育项目,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养成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蔡元培说:“道德不是记熟几句格言就可以了事的。”而要注重实际行动,要“随时随地抱着实验的态度”。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通常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支撑。国外的环境教育更注重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强意识,养成生态行为习惯。德国的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大自然和社会公共资源,广泛开展户外教学活动,贯彻实施地方独特或国外引进的环境教育项目,如“半半项目”、“零排放项目”等。英国的环境教育鼓励学生调查研究环境问题,在实际活动中增长对环境问题的认识[5]。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策划形式多样的校内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举办生态文明知识讲座、研讨会、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增长生态文明知识。通过观看生态题材的影片,举办生态图片展、画展,通过这种更直观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最后充分发挥学校社团作用,目前各大高校都设立“环保协会”等社团,这些社团大多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为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以亲近自然,培养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2.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果的实践评价指标。不能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而要对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范并提出一定的社会实践要求。纵观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都没有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做出规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高校应审时度势地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如提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铺张浪费、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的规范要求,用此类规范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某些高校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规定项目的学分,这些规定项目包括、发明专利、参加学科竞赛及专业技能竞赛和参加学校指定的一些社团活动,而这些规定的项目中缺少某些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如在一学期内参与一项绿色行动、回收废旧电池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将平时学到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自己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书磊.国外环境教育对我国开展生态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

道德与法治的培养目标例10

高校德育目标的定位,是由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和本国国情所决定的,各国为了应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形势,更好的推动高校教育,对高校德育的改进、完善更是不遗余力。高校德育目标的改进作为推进高校德育的重要环节,也引发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中美作为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国家,通过对两国高校德育目标进行比较研究,对完善我国高校德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尝试着对中美两国的学校德育目标作出比较分析,从而更好的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1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的共性分析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的共性,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中美两国都强调爱国主义教育,把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合格公民作为高校德育的核心目标

虽然中美两国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制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两国在高校德育中,关于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合格公民这一目标上是相同的。相对区别在于两国的德育途径上,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传授,内容基本上是德育观点以及大道理,具体实施措施比较薄弱。美国则通过具体形式循序渐进的渗透这种爱国主义思想,高校通过开设西方以及美国文明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具有强烈的民族归属感,并且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以身为美国人为荣,使每一位公民都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和自豪感。美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在教育活动中,要求学生背诵“我爱这个国家,我保卫这个国家”等誓词,以此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树立为祖国奋斗的理想。

1.2 两国高校德育都服务于本国的政治需求

德育与政治自古就联系紧密,任何国家的德育目标以及德育内容都必须合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因此高校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制定都必须符合本国的政治目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把共产主义思想作为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同志说过“毫无疑问,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尽管美国鼓吹学校教育不受政治影响,德育不能强行灌输给学生某党或某派的政治观点,使他们确立某种政治态度。但这只是美国政体上的原因所致,实际美国在高校德育上政治倾向性十分明确。由于美国没有历史负担,从独立战争开始就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爱国主义就与爱资本主义联系在了一起,美国通过学校树立学生们的资本主义观念,爱资本主义就等于爱美国。

1.3 两国高校德育都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培养遵纪守法的人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要求我国高校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成为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合格公民。美国高校德育同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强调“学校要培养以爱国、修养、诺言、恢复伦理道德、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精神”。美国各个高校围绕这一目标纷纷制定了以爱国教育、法制教育、文明史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为内容的德育目标。

2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的差异性分析

2.1 两国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德育目标的理论依据不同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强调“社会为本”即“社会第一”,德育目标追求的是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强调“个人利益”即“个人第一”,德育目标也追求个人的权利和理想。两国高校德育目标存在着本质性区别。

我国德育目标的理论依据从孔子的“儒学”开始,以“仁”为核心,主张“仁爱”和“忠恕”,到孙中山倡导“博爱”、“天下为公”。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德育理论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育理论经历千年的历史沉淀,构成了中国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标准和尺度,形成了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他人利益高于自身利益、社会发展高于自我发展的普遍社会价值观。

美国由于是个移民国家,其德育理论主要源自于欧洲。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文明就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奋斗史,西方德育追求“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和“个人独立”。这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对待社会或他人的思想和理论观点,把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一切从个人需要和个人幸福出发,反对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这种思想发展到极端,就会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地损害社会和他人。这种人本文化重视个人的权利、独立、平等和民主。这一点在美国社会和学校德育中表现的的十分突出。美国虽然也讲集体利益,但它并不是牺牲个体利益去满足集体利益,而是通过集体的合作和努力去实现自身利益,实现个体利益才是其根本目的。

2.2 政治导向以及德育最终目的不同

我国从不避讳表现德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国家通过法律,社会舆论来规定学校德育必须为其政治服务,高校德育必须大力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共产主义的社会公民。表现出我国道德教育在政治上具有极其鲜明的现实性。美国学校德育在其政治表现性上十分隐蔽,表现出不谈政治或淡化政治,冠以“人类美德”、“社会责任”和“自由社会公民”等中性词语,表面上很少有政治性成分。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自古以来是个农业社会,以农为本,“重农轻商”,在社会价值观上则表现为“重义轻利”。与中国相反,美国的德育目标体现了一个移民国家传承自欧洲的民族道德文化传统,学校主要培养拥护资本主义,热爱西方文化的公民。美国自拥有历史以来就进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以“利”为主导,“重利轻义”,大量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教育家从各个角度和不同层面论述功利主义价值观。它论证了“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既有征服世界、改变世界的自由和能力,同时也具有享受其劳动成果的权利。而这种功利主义思想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在成全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方面较比我国则大为逊色。

3 中美高校德育目标比较后的启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巨大变迁的冲击下,我国高校德育也逐渐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亟待完善,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客观比较,研究和分析我国德育工作的不足,努力完善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对我国整体社会道德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3.1 “去伪存真”看待中美两国高校德育目标

美国高校德育目标强调学生道德自身推理能力,要求学生承担对社会道德的权利与义务,努力培养学生成为自身人格独立,能够积极参与社会道德事件的自由公民。由于美国流行着西方的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思想,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往往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尽管西方物质生活丰富,但是精神世界比较匮乏,人际关系比较冷漠,家庭和社会没有凝聚力,人们心灵孤独,道德危机频繁出现。

我国道德教育告诉我们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和约束力。较比美国德育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传统。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尊老爱幼、礼貌谦让、艰苦朴素、诚实守信等道德传统时至今日依然被我们所推崇。但是,由于我国在道德教育中过分强调集体利益,往往忽视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压制了个人的特性,这就使得整体缺乏创新意识。所以我国高校在完善德育工作中应加强对个性的培养,做到“利义并重”,使之适应新历史时期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3.2 高校德育工作要更加注重实效性

美国高校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之处,除了其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英、法、德等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成果,也取决于美国在德育工作中大力传递和宣扬美国传统文化,宣扬|“美国精神”,学校德育尽量隐藏自身的政治性特点,而更加注重实践性,高校还常常要求学生进行社会道德实践,在劳动中增强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

我国由于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从儒家的“三纲五常”,这种千年的道德传统深入人心。我国伦理道德在长时间的发展中积淀了丰富的内容,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正是这种沉甸甸的历史积淀,导致了我国公民缺乏创新性,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道德的培养主要通过授课方式,这种填鸭式教育模式使学生不能深刻体验道德的作用。因此,我国高校德育应该加强实践性,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对学生进行道德灌输,培养伦理道德修养。

3.3 当代的高校德育应该体现人格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核心思想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进行培养,促进人的德性的养成的发展。所以我国高校德育要废除道德教育居高临下的单向灌输的模式,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学生双方面的互动来实现受教育者自身德性的养成,在这种双方受益的教育模式下使学生道德人格现代化。

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IET)石俊吴博士指出“在你们追求更高的学术和科技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否则,你们将会重复西方的严重错误。由于这些错误,西方得到的是犯罪、道德败坏、家庭的崩溃与其他种种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科技的失败,而是最基本的教育的失败。”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

参考文献

[1]陈立思.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全境如.中美高校德育共同性与特殊性比较分析.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6

[3]于海静.美国高校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和发展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04.3

[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